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篇1

关键词:资源循环科学工程;生产实习;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043-02

我校资源循环与工程专业成立于2010年,主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具备从事循环经济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能在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高素质人才。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该专业在招生规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已基本运行稳定,但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形成稳定的实习单位、具有高质量的实习效果等方面,均需要积极寻求有效对策,进一步改善实习现状。

一、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我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时间2周、生产实习时间共4周。其中,认识实习是由实习老师带队到省内的从事再生资源利用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生产实习,是由实习导师带队到市内的相关企业进行驻厂实习。但由于是企业接纳能力的限制,我们将学生分成了4组,其中有3组分别有实习导师带队,到市内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实习单位以废塑料的再利用、粉煤灰砖等产品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剩余1组由导师带着在校内进行课题试验,主要从事尾矿、废渣等制备建筑材料的研究;学生在整个生产实习过程中,均进行了实际操作和设计。从2011级、2012级两届学生的实习情况来看,总体上实习效果欠佳,这主要由以下二方面因素造成:一是实习单位联系难,实习经费紧张;二是学校自不高,实习模式主要由实习单位决定。

二、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现状及专业实习对策研究

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为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实习的机会。但也存在监管不到位,市场秩序混乱,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完善,法规不健全,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这对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造成了困难。此外,一些从事再生资源利用的规模化企业主要分布在天津、南京、临沂、青岛等城市的大型工业园区,到该类企业实习,租车、住宿等项目经费支出比较大的,一般学校难以承受。因此,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模式,不能拷贝其他老牌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模式,需要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探讨和建设多种模式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

(一)加强校企合作,就近建立稳定实习基地

接待学生实习容易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多数企业都不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另外,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到企业实习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企业出于生产安全考虑、技术保密等因素也不愿接待大批学生进企业实习,这导致实习企业联系困难的现实。

本专业实习带队教师曾尝试联系学校附近的大型国有企业。该企业设备先进、技术全面,不仅拥有从矿石选取、冶炼及产品加工的生产线,同时还设有尾矿堆场,并拥有专门的尾矿资源化再利用研究室及示范工程。该企业所在地距离学校约半小时车程,交通便利,非常适合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但经咨询该企业人力资源部,对方明确表示只接待有校企合作关系的高校学生。

(二)加强学校自,改进实习模式

校企合作常常是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前提条件,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新设专业,现在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较少。目前,我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主要以实地参观、生产体验等模式为主。

受企业实际条件及要求的限制,实地参观式的实习多是“走马观花”即企业派1―2名技术人员带领学生参观生产车间。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且生产现场比较嘈杂,大多数学生不能听到技术人员的讲解。此外,出于安全考虑,企业安全员也不允许学生靠近生产设备,并尽可能缩短学生在生产现场的停留时间。例如,在我们实习的一家废塑料回收利用企业,每次让学生在生产现场停留的时间从不超过1小时,这大大降低实习效果。因为,这种形式的实习,学生对于设备构成、工艺流程、成型条件制定等细节无法深入了解,起不到巩固专业知识的作用。

生产体验式的实习,本专业2011级部分学生进行了生产体验式的实习。在技术人员带领下参观完毕后,企业按组将学生分散到各台生产设备旁,让学生参与产品组装、包装及装箱等生产环节。这样的模式虽有利于学生近距离观察设备构成、模具结构以及生产细节。但处于生产安全及效益的考虑,企业在实习生产岗位导师及工作时间的安排上,对实习学生的基本要求考虑较少;而实习导师也无法深入到生产一线,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由于学生遇到疑问后无法得到及时解答,使得学生实习的重心转移至产品装箱等环节琐碎操作,实习效果也不够理想。

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改进实习模式、加强学校自的基础和前提。首先,校企合作会增加企业对学校生产实习的配合度;其次,在保证企业对实体的正常运转与a品的质量进行监管的前提下,可以放心让师生共同参与企业生产线或营业部的管理与经营。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主动权一个有效途径。

(三)开发校内资源,缓解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

校内实习基地作为学生综合实践训练的重要场所,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有效弥补部分校外实习不能动手的缺憾。校内实习可以节省大量的外出实习经费,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途径。针对校外实习基地难以选择和建设的现状,从加强专业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整合利用校内基地的教学资源,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教学活动项目的开发,充分发挥校内专业实验室和本学院科研实验室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学科研资源开展实习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国家政策,鼓励教师、学生或毕业生自己创业,教师、学生创办的公司,既是一个学生创业的孵化器,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创造的能力和创业的胆略,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提供实训的基地。

(四)加学生思想教育,提高其对生产实习的认识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和经过的过程,正确认识实习对大学生的意义,对以后的就业和工作都会起到非常有利的推进作用。

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导师在做好实习专业指导的同时,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工作。

1.教育学生要学做事,先学做人。而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把在学校生活的种种想法带到实习中,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很多时候缺乏服务精神和承受力。因此,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和认识到要具有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这样,遇到问题,他们才会换位思考、沉着解决。

2.架子放得下,工作拿得起。要通过实习指导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初入职场,都应从这些小事做起,要服从单位安排,最大程度地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要让他们明白,实习单位不仅仅是自己一展才华的舞台,更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展示自己的人格和品质。因此,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做到不耻下问,从点滴做起,有目标的学习。因此,导师要求学生做好实习前规划,努力做到从小的实习工作做起,获得深刻的实习经验。

3.让学生通过实习发现自己不足,发挥自己优点,锻炼自己能力,真正找到实习的价值。首先,学生学会通过实习充实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次,学生通过实习,锻炼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并积累些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为下一步成功就业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通过实习,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习平台的重要性,即认识到实习在人生择业的道路所起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谁能好好地抓住它、利用它,谁就能正确地迈出职场的第一步。

三、结语

生产实习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习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从而影响其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若不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学生毕业后将不能快速适应工作要求。为确保专业生产实习效果,学校应从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良好互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等方面着手,注重学生对实习的认知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模式,保证生产实习得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盛旭敏,王选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困境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111-112.

[2]赵娟,周火平.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1):150-153.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Zibo,Shandong 255000,China)

篇2

会议听取了大连海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曲云芝、执行董事杨文辉、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亮民、瓦房店市市长赵阳等作的项目介绍发言。国务院参事、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徐锭明发表了“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发言。

与会专家和领导讨论认为:

一、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区域资源市场优势,用低品位资源替代高品位资源,有序地推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清洁、高效、生态、持续发展,前景广阔。

二、大连海业集团公司利用核电、海水淡化等产业排放的温浓海水生产溴素、氢溴酸及溴系列产品,发展钾肥及工厂化制盐产业,建立上下游产业链,减少温浓海水对海洋造成环境生态影响,节省晒盐用地,完全符合“建设海洋强国,开发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的国家产业政策和海洋发展战略,利国利民,国家和社会应予高度关注和支持。

三、大连海业集团公司是一家有社会责任的民营股份企业,坚持科学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顾和多赢,积极探索发展海洋化工的新途径,与相关研究院校单位合作,初步形成了产学研体系。采用先进的成熟技术对传统盐化工、海水化工进行嫁接改造,前期投资完成了工业化利用研究,掌握了工业化分离技术、综合利用成套设备及工艺软件包,具备了规模化开发利用示范条件。

鉴于松木岛—海业溴化工有限公司、西中岛—海业石化有限公司项目已启动,高新园区—海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红沿河—海鼎化工有限公司产业园拟与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统一规划、同步奠基的实际情况,与会专家领导建议:

首先,加快松木岛化工园区1万吨/年提溴装置和西中岛石化园区1万吨/年硝酸钾项目建设,为企业规模化生产培育储备人才。要集中人、财、物力,重点抓好一期工程建设与投产,同步有序地推动二、三期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为申报省市及国家产业化示范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

其次,遵循“核电—海水淡化—溴化工—钾肥工业—盐化工”联合循环利用方案,认真抓好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与实施方案的编审工作。设立化工产业园,开发溴系列、钾肥化工系列、盐化工系列、精细化工系列循环经济产业链。可研、环评、安评、能效评估要体现实际和科学性,基础工作要先行。大力推动风光发电及热电联供、清洁能源直供和智能电网项目试验、示范及产业化工程项目的国家立项,为实施引进技术的本土化、成套制造、模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实践经验。力争成为全国首家核电循环经济样板示范区。

第三,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是项任重道远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社会经济模式的变革、巨额投资、国家安全、资源战略、技术标准、合理利用、生态建设、 能源的利益分配、价格政策、投资监管和多行业协同等诸多问题。项目示范与产业发展初期,离不开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扶持与监管。因此,要积极稳妥寻求战略伙伴,用好国内外各种资金,对接国家政策,借社会之力,建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资金支撑平台。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T—P循环;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的高增长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会,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主导作用也就越来越突出。所以高校应当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必须对专业进行科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教学模式。某高职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过专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毕业生培养质量水平取得了明显进步,本文就其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一、制订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目前建筑行业背景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打好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相融,突出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施工一线高技术人才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层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监理公司等建筑单位提供优秀的实用型高技术人才。

二、构建以专业技能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论证,应当以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以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为途径,培养施工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高技术人才。所以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创建能反映本专业课程轻重缓急的、特色鲜明的新型课程体系。并根据岗位技能知识要求,校企合作编写自主创新、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公开出版教材,建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共享型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做到“零距离”上岗。

三、建立“T—P循环”的专业教学模式

[T-Thoery(理论),P-Practice(实践)]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点是人才的能力培养定位明确,但若继续采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其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有一定难度,实习实训项目较为单一,不能将各工种的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后的效果与预期能力目标存在偏差。所以对过去运用的“项目法”教学模式有待加强,必须继续深化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结合专业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通过市场调研和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问卷调查,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讨论,制定了符合现阶段施工企业人才要求、职业教育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模式——“T—P循环”。“T—P循环”以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经过“基础理论学习、初步实践能力,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实践能力”四个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无到有、不断提升,并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这种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完全可行,且具良好的操作性。“T—P循环”教学模式符合工程学科学习的客观规律。首先学生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然后参加施工现场观察性学习、工程识图、工程测量等初步实践活动,了解施工生产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了解施工生产基本内容的前提下,进行主干专业课程的阶段性学习和校内课程综合实训,做到学习时“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最后,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实施“T—P循环”的专业教学模式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专业教学模式实施的载体,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紧紧围绕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深化“T—P循环”的专业教学模式。做到“校场合一、峰去谷回、能力晋阶”。具体实施如图1所示。“校场合一”指引企入校,共建真实工作环境与虚拟教学情境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并存的教学资源,共建校中“工地”、校园专业职业文化氛围,使学训场“工地化”、校园“施工现场化”、学训管理“企业标准化”,二者合一、实境藕合,构建工学结合的育人环境。“峰去谷回”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在不同时期,对工种施工人员需求量的变化幅度较大的特点,结合企业用工高峰和低谷,适度调整对应的岗位能力课程,实施柔性学制管理,充分实现对分项工程施工技能的培养。具体操作流程为:收集校企合作单位在建或拟建工程的进度信息得到不同工种施工人员需求量的高峰时间适度调整对应的技能核心课程的教学时段组织教学实施。“能力晋阶”是依据建筑工程是由多个分项工程有机组合而成的特点,在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所要求必备的分项施工技能后,通过综合课程的设置、实际工作的顶岗实习、综合毕业考核的实施,多阶段三环节的针对性、反复和强化训练,实现学生由分项施工技能向综合管理能力的逐级提升。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过近十年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建设,现已建设成为省级精品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专业学生规模稳定,专业教学文化沉淀深厚,教学资源丰富,在省内本专业职业教育改革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内职业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卓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03):58-61.

[2]王广军.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6):76-76.

篇4

1、专业优势: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立足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地学和生物学的优势平台,关注国内外环境科学研究前沿,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甲级资质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和农田土壤污染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优势科技资源,培养具有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农业清洁生产、环境管理等理论与技术的专门人才;

2、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旨在揭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使环境产生变异的规律,研究改善这些变化的工艺、技术和工程措施,发展循环经济,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未来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上海

中图分类号: S276.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的水危机现象和水环境恶化的问题也在不断恶化。城市给排水管理系统正在国际背景下也是不断变化的,逐渐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比如说上海虽然有大江穿城而过,但仍然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政府每年也给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规划提供了大量的财政补贴,但是这一现象似乎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给排水工程规划的重视

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给排水系统往往是处于一种配角的地位,政府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了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科学发展。一些地区的给排水工程根本就不能和道路工程同期,明显滞后,有的虽然完成了给排水系统设计,许多项目也未能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那么规划设计就形同虚设,规划的作用完全得不到体现,影响了给排水系统的建设进度。就拿上海来说,长期以来上海一直是国家的化工基地,加上对于水污染的防治缺乏投资和重视,水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导致上海成为一个缺水城市。上海市的给排水系统反而和城市的经济的发展成反比,这种给排水系统发展严重滞后的现象为上海居民带来了很多不便。

规划设计存在不足

城市的给排水水系统规划,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说指标、标准、基础数据和分析工具等。我国目前主要是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 98)中有关规定来对水量进行预测工作,水量预测和水平衡分析是给排水系统的核心工作。由于对市政规划方面的不重视,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市政规划部分,往往由非市政专业的规划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很多刚从大学毕业的非给排水专业的学生就直接投身于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因受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限制,不能对城市的情况有一个准确、全面、科学的分析。另外对新型用水技术的了解也远远不够,对各种用水信息的综合性和结构性分析也十分缺乏。影响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的不定因素太多,并且具有交叉性和广泛性,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难度增加。自然就很难适应城市的规划,不能满足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的需要。

解决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问题的对策

调节区域用水,加强区域规划

要想满足城市高质量、高效率的供水需求,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规划就必须要和城市规划以及区域水资源的综合规划相协调。也可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对城市制约城市发展的要素提出调整。比如说上海,虽然跨江而过,却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城市,这样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所以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一定要进行调节,满足区域的供需要求,就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水专项规划设计,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按照水资源的利用率对区域水利进行规划,其中包括对水量平衡模式(包括地面水、地下水、雨水、海水等水资源平衡)的规划、供水规划、排水规划、污水再生利用规划、水的生态循环规划、各类水工程设施(包括水源工程、供水工程、集中与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工程、城市住宅小区的水规划与工程设施等)的规模和布局等。总之,城市在进行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调整,优化组合各种可行的节水、水回用和水循环利用方案,提高水的利用率。

2.加大区域性合作,改善城市水质

自然界的水是处于一个循环的状态的,所以供水和排水系统也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水循环就是指将用过的水进行污水处理,使水质达到大自然可以承受的能力,保护大自然,从而避免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避免水循环系统被污水破坏,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排水系统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措施有很多,例如,可以增加城市供水系统的节水系统、治水系统,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促进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良性循环,实现城市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节水、治水不仅仅是在城市内部,上海的水体污染也不完全就是上海市民造成的,一些河流湖泊(如黄浦江上游和淀山湖)存在公共性,由于水的流动性和循环性,上海市也应与周边的江苏省、浙江省加强合作,建立共同的协调机制,共同管理水资源,改善上海的水环境质量,减轻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负担。

增加给排水子系统,促进城市可持续

要想规划设计好整个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就要加强对节水、治水、回水的重视,建设子系统可以细化给排水系统,使整个规划更加全面、细致。城市的给排水子系统建设,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取水量和城市污水排放量,还可以减轻供水压力和供水、可以减少排水处理设施的资金投入,进而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和消费者的水费支出,可谓是一举多得。第二,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治污”子系统,可以降低城市的水污染率,提高排水质量,有助于遏制水体污染保护水质。第三,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再生水“回用”子系统,不仅可以废水变废为宝,还可以促进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城市排水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也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支撑系统,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目前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在规划和设计上存在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深化给排水管理体制,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中可能面临的供水、用水、排水、污水问题,规划设计好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就可以促进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不仅满足了给排水工程自身规划和设计的要求,更是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冬冬.浅析城市给排水工程.民营科技,2012(9)

篇6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15-02

1 引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面之一,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我国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关键性问题丞待解决,水生态明文建设还需加快脚步。因此,为了达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实为必要之举。

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解是该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现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已有实践管理,目前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解是:通过采取工程性(技术、机械设备、水处理工艺等)和非工程性手段(政策、方针、制度等)措施,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使其在满足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形成一种完善的、可自我更替的、良性演化水生态系统过程。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中可以理解到,水生态系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而形成良性演化的水生态系统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多学科交叉性。水生态文明建设囊括了一切水生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水生生态系统、城市水生生态系统、与水力相关的陆地生态系统等,是所有水生生态系统一个治理、改造、建设和适应的过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多种学科提供理论支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化学、经济学等,具有非常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征。②主观意愿性。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并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再到适应与主动相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样一个发展历程[2]。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其中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主观意愿性,人类希望对水生态系统进行良性改造,通过人类活动来完善水生态系统建设,希望水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的良好发展下去,这些都是对人类主观意愿直观充分的体现。③符合全球未来水资源管理理念与发展趋势。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下,世界各国水资源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水资源管理越来越强调文明和谐,许多国家开展的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超前,与未来全球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整体发展趋势一致。

3 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顶层设计不明确、不科学

目前,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政策制度方面还是技术标准方面都研究的比较多,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有关具体的实践探索和建设实施研究却相对较少,缺少实践性指导经验与方法[3]。即使一些地区、区域流域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付诸了实践,但也多为当地自发开展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依据当地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活动,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作指导,导致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在顶层设计上,还不够科学明确,现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标准与政策体系还不够系统全面。

3.2 监督工作不到位

诚然,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理论与技术水平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这表明技术、管理手段仍旧是制约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技术、管理手段的限制,加之工作人员本身专业能力与认识的不足,造成了监督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给一些工厂污水、废液的排放提供了便捷通道,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增大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难度。

3.3 思想认识不统一

长期以来,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注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顾虑自然有限承载能力的人始终大有人在,并且这种思想观念影响着每一代人,使得水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遭到持续性破坏,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破坏程度在不断扩大。受这种思想观念支配的人们,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战略指导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理解,未能形成这种执政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阻碍作用[4]。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倡导之下,一些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低碳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提升,但整体上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尚未统一。

4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果,水利工程规划、施工、设计、运行、管理理论与技术日益成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且不管是建设理念还是建设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不断向着更先进、更和谐、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作为民生水利的主线,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为基础,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水利科技的更快发展,提高了水利技术水平。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水生态系统文明建设,解决具体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将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依据理论指导,运用先进技术,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4.1 依据各种先进理论指导水生态文明建设

4.1.1 统筹兼顾理论

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特征,为了保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种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各方面建设整体协调统一,遵照统筹兼顾理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统筹兼顾理论的指导下,建设人员需要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学科知识,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分级,将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进行项目分解,保持建设人员所学专业与其所负责项目相一致[5]。在此前提下,加强各专业队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度,提高整体工作的协调性与同步性,做到水生态文明建设分工明确、步调统一、整体协调。

4.1.2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作为自然与人类发展和活动驱动的必然结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典型的“自然-人工”二元特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与生态系统紧密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受太阳辐射、地势能及其他能量的共同作用,流域水分一直处于不断的转化和运移状态,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水分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自然的一元特性。而人类活动的加入,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影响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扩大,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全球水生态系统循环方式,流域水循环内在驱动力从自然状态的一元特性逐渐转变为“自然-人工”状态的二元循环结构,且人类活动频繁地区,这种影响和改变更加巨大[6]。二元水循环结构含有水量、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耦合的伴生过程,这一伴生过程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巨大深远。

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作用,对流域的布局、结构和功能进行人工改造,提高流域布局与结构合理性,强化水生态系统功能。

4.2 综合运用各种关键技术

适用范围广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变革性意义,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更新则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智能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云技术、3S技术、物联网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评估补偿技术、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等等。依据二元水循环理论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水网,构建无线网络,让水生态系统工程覆盖在无线移动网络之下,对水系统进行在线监测、远程监测[7]。利用基于低碳模式的水资源配置技术、复杂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技术等多种调度技术,对水网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调度,加强水网内各水生态工程之间的联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利用除藻技术、水污染处理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富营养化处理技术等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污染水源水域进行处理,降低水源污染程度,减少水中污染物含量。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所开发的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包括流域分布式产沙模拟技术、多源复合水污染模拟技术、水文生态耦合模拟技术、多源数据同化技术等。利用这些模拟技术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得出水循环最佳处理方式,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度。利用水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技术、生态评估与补偿技术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工作成果进行评估评价,找出当前文明建设工作存在不足,为区域水生态目标的合理设定,生态服务功能需水和水生态系统需水的精确核算,流域、区域生态需水的有效整合等提供所需数据支持。

5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水利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水生态文明具体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性问题不容忽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所需支撑技术不可或缺。在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前提下,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强对其中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统筹规划,努力加快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孙 宇. 生态保护与修复视域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罗增良,左其亭,赵钟楠,等. 水生态文明建设判别标准及差距分析[J]. 生态经济,2015(12):159~163.

[3]吴兆丹,王张琪,赵 敏. 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 水利经济,2015(6):40~44.

[4]张 诚,严登华,秦天玲. 试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与支撑技术[J]. 中国水利,2014(12):17~18.

[5]陈 进,李伯根,许继军. 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及在云南省的实践[J]. 水利发展研究,2015(1):14~18.

篇7

关键词:“城市矿产”;开发;综合利用;河南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144-02

“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产生和蕴藏在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大力开发利用好这些“城市矿产”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河南省“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潜力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也是“城市矿产”母体资源的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具有保有量基数较大、增长势头强、开发利用潜力大的特征(见下表):

河南省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同全国发展历史和现状类似,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废旧资源产生量逐年增加,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政策机制不完善,回收网络不健全,资源再生加工能力弱,缺少大型交易市场和专业回收加工利用企业,静脉产业发展不足,全省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程度较低。全省废钢铁、废铜、废铝的回收利用率分别只有30%、50%和70%。

二、河南省“城市矿产”开发的总体思路

以河南省被列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为契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转变方式的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多元化回收、集中化处理、规模化利用”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要求,以提高资源再生能力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为载体,以废旧机电、废旧汽车、废旧家电、电线电缆、废旧塑料等等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为重点,重点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倾力打造科技研发中心、信息网络中心、市场交易中心、基础设施共享、三废集中处理、园区综合服务“六大”公共服务平台,统筹企业、基地、城市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实施重点推进,突出示范带动,着力提升重点再生资源的回收率、回收加工率和再生利用产出率,逐步实现回收体系网络化、产业链条合理化、资源利用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基础设施共享化、环保处理集中化、运营管理规范化,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奠定扎实基础。

三、河南省“城市矿产”开发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依托现有专业回收网络和专业加工基地,以构建废铜废钢、废铁、废旧汽车、废旧家电、废旧手机、废旧电池以及废旧塑料、废纸、餐厨垃圾等专业回收网络为重点,积极筹建全省“城市矿产”资源集散交易市场,使之尽快成为各类“城市矿产”资源的集散交易中心、信息交互中心、分类转运中心。城镇各个社区和自然村要建立“城市矿产”资源收购点;在县城近郊和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一定规模的“城市矿产”资源分类回收转运站。实现社区(村镇)回收网点与分类转运站、交易集散市场与加工利用企业环环相扣、有效对接的“城市矿产”回收利用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带动,逐步完善以县城社区和农村村镇回收网点为基础,以城市近郊和集镇“城市矿产”回收站点为纽带,以专业回收、运输从业队伍为补充,以城市大型集散交易市场为核心的辐射城乡、连通市场的“城市矿产”回收网络体系。

(二)实施综合开发利用工程

重点实施对废旧金属、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等的再生利用。一是实施报废机电产品回收利用工程,改造和建设2~3个区域性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基地;二是实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工程,采用重组、兼并、入园等方式,改造1~2个区域性报废汽车拆解示范中心;三是鼓励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工程建设,建设与改造2~3个废旧家电拆解利用示范项目,重点处理“以旧换新”回收的废旧家电;四是实施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工程,建设车用废铅酸电池资源化示范工程,改造、规范废铅酸电池回收处理企业,建设电池回收处理基地;五是鼓励废旧手机回收利用工程建设,建设1个废旧手机回收拆解分拣处理基地;六是实施废钢铁集散加工利用工程,改造1~2个区域性废钢铁配送加工储备中心;七是实施废塑料集散加工利用工程,改造1~2个较大规模的塑料回收集散加工基地,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食品级再生塑料生产线;八是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建设2~3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示范基地;九是实施城市典型废弃物资源化工程,在城市开展餐厨垃圾安全处置及资源化行动。

(三)加强开发利用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大力推进再制造工程建设,组织3~5家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大型装备再制造试点。

1.加快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重点支持废旧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零部件再制造关键设备的研发;加强废旧机电产品高效、清洁、无损拆解技术,再制造产品性能评价及检测设备的研发;加强废塑料裂解脱氯、温和解聚技术的研发;集中攻克废旧电器电子、废电池、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分拣、分选、拆解、分离、无害化处理、高附加值利用的技术与装备;引进消化城市生活垃圾干化资源化预处理技术与装备。加快发酵行业烟气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研究。加快开发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和装备。

2.加快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装备推广应用。加快废杂铜熔炼、废塑料制复合木塑产品等技术与装备。加快废钢铁破碎、分拣、打包,特种轮胎翻新,无污染再生铅,酸碱蚀刻液循环再利用,废PE吨瓶再生利用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

3.扩大急需设备生产规模。支持在电子废弃物、废旧电池、废塑料、餐厨垃圾、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领域,形成具备成套处理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扩大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废旧轮胎翻新设备、废印制电路板资源回收利用设备、废旧电池循环利用装备、废塑料再生装备、废旧玻璃资源化成套装备、中水循环利用成套装备、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塑木型材的成套生产装备、再生纸生产设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的生产规模。

4.鼓励出口优势技术与装备。鼓励填补国内外空白的再制造表面处理技术、废旧电池失效镍钻材料原生化技术、PCB废弃线路板的干法回收利用自动生产线、电子废弃物中热固性塑料的再生利用、可调周长环状胎面预硫化设备、制冷剂回收处理技术及设备的出口,加强具有一定优势的再生纸生产成套设备、废旧玻璃资源化成套装备的出口服务。鼓励新型建筑材料生产装备的出口。

(四)支持资源再生利用服务产业发展

1.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以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立足现有回收体系,整合、改造、规范和提升,形成社区回收站点、规范化回收队伍和集散市场紧密结合的回收体系。以城市为重点,到2015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重点培育2~3个大型区域性集散市场,促进再生资源全省范围的高效配置。

2.建立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将餐饮企业、单位食堂集中产生的餐厨垃圾定时、定点,单独回收和集中处理,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到2015年,在全省建成干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培育示范性餐厨垃圾处理企业和示范性城市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实现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密闭化、专业化收集运输,促进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3.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服务平台。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信息交换网络;支持再制造工程技术研发、再生产品安全性检测、再制造产品的质量鉴定等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和培育一批从事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咨询服务、推广应用的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河南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国家为何直接布局“城市矿产”[N].中国经济导报,2010-06-21.

[3]曾炼冰.开发永不枯竭的“城市矿产”[J].中国科技投资,2010,(12).

[4]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篇8

㈠继续完成《*市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的上报工作;

㈡继续完成《*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的修改完善和上报工作,编制和实施好“规划”,对保障我市的环境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㈢继续推进《*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实现在20*年底将*市创建成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提出一个重点突出、因地制宜、科学、系统、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能力,为*市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城市轨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㈣把《*市循环经济规划》列为我院20*年重点规划工作,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把生产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追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小(少)化,做到物尽其用,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科研工作

继续向市科技局申报《含硝基苯的活性炭(淤泥)治理研究》、《含硝基苯颗粒活性炭再生利用研究》、《硝基苯对沿江饮用水井污染的监测与防治研究》等三项环保科研课题;继续推进《低闪点烃醇类燃料在饮食行业的应用及相关灶具研究》以及《无冲击、低噪声振动铁轨》的技术研究和产品推广工作。

三、环评工作

全力加强政府下达的区域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努力为政府制定规划以及进行相关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同时继续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工作,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四、其它主要工作

㈠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指导企业减污、治污,创造效益,减少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㈡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咨询和认证工作。

篇9

循环农业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其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引入了循环经济思想。在1990年就有学者提出了“保工促农、兴工富县、聚财建工”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自此,我国对循环经济思想、内涵与实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理论上,先后提出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4R”原则与“5R”原则。实践中,总结出了“贵糖模式”、“蟹岛模式”、“武汉东西湖模式”等。到2004年,“循环经济”理念得到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并把其上升为国家基本战略,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循环经济概念首次被写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来看,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循环农业,包括农田内的循环,种养业的循环,农业与加工业的循环,农户家庭循环,城乡间的循环。其目标是秸秆等废弃物充分利用,不以焚烧为主要处理方式;推广缓控释肥料,化肥深施、面源污染得到控制;水资源高效利用,节水措施到位,灌溉、防洪防涝工程良好;沼气、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设施农业合理发展,推广太阳能温室,地膜全部回收;畜牧业实行集中养殖,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森林、草原合理开发利用,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合理使用农药及其他投入品;土地规模经营,精简栽培、农业机械化作业率高;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二、甘肃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一)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1.农业循环种养模式

通过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09年全省玉米面积超过750万亩,增加玉米秸秆200万吨,为旱作区农民养畜致富开辟了新途径。甘肃省利用玉米秸秆开展养畜示范建设,努力破解制约秸秆循环的“瓶颈”,探索秸秆青贮氨化综合利用技术,将玉米摘除棒穗后进行黄贮或连带棒穗进行田间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或将玉米秸秆进行塑料袋青贮和窖式青贮,成为青鲜的饲料;或将玉米秸秆加工压缩成营养成分高的“畜饼干”。秸秆青贮氨化后成为家畜喜食的基础食粮,通过“饲料—畜牧业—沼气”模式“,过腹”还田。目前全省建成青贮氨化池4万多个,建设秸秆养畜示范县10个、示范村77个、示范户1.5万户。秸秆养畜加强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促进了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发展模式

将畜禽粪污处理再利用,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定西市陇西县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园,以肉牛、肉羊良种繁育、中药材种苗生产、科学种植养殖示范、生态能源循环利用示范为主,通过“向农民收秸秆做牛羊饲料,用牛羊的粪便制沼气,再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当有机肥料,在阳光联栋温室里种植食用菌、反季节蔬菜和花卉”的循环生产,实现“节能、环保、无污染、零排放”的循环生态平衡。生态园一年向周围农民收购5000多吨秸秆,仅这一项,为周边农民增收100多万元。

3.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

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是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业通过合理的投入,使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在理想的状态并能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例如在甘肃省某些地区推广示范的清洁工程建设项目,以田园生产清洁工程、农村生活环境净化工程、农民清洁文明意识提升工程为主要内容,一是采取千亩果园清洁生产生态化模式,重点抓生产无害化和废弃物资源化两个关键环节,以点面结合防治面源污染。通过推广生态肥、配方肥、有机肥和病虫草生态控制、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优选农业投入品,修建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将农作物秸秆、有机垃圾等混合发酵生产有机肥,从而解决农业投入品和秸秆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问题。二是采取“一池六改”,即: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改院、改水、改路为主的家园清洁模式处理人畜粪便;以联户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物业管理为模式,解决垃圾、污水污染问题,实现了家园清洁,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通过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该试点村年均产沼肥568吨,节约原煤405吨,节电5000千瓦时,全村生活用能节支1.83万元,生产成本下降了30%—40%,果园亩增值200元以上,80%以上农产品达到无害化标准,项目农户平均每年节支增收2037元,实现了生产无害化、生活富裕化、环境优美化。

(二)存在的问题

1.畜禽粪污的有效处理及利用程度还不够甘肃省畜禽粪便年产量约4400万吨,由于养殖场没有综合利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堆放的粪便、污水不仅污染了空气和水体,而且传播病菌、危害农田生态。大部分畜禽养殖户没有较为标准的粪污处理设施,生产的粪污多用编织袋装袋后堆放在道路两旁或其他公共场所,或直接堆放于任意空地;部分养殖户生产污水随意排放,并没有做到有效、合理利用,反倒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周围群众对此反响强烈。此现象,在甘肃省中东部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尤为明显。

2.农业面源污染日趋加重

有关监测资料显示,甘肃省遭受各类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超过1300万亩,每年因此造成经济损失2600多万元,而全国因耕地污染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农业面源污染不仅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累积,威胁着城乡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着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近年来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逐年加大,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一些地方农业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日趋加重。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部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地膜的广泛应用带来的“白色污染”给农业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另外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业生产残留物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秸秆的焚烧和粪便随意排放,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生物资源,而且造成了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等的污染。据了解,在甘肃省农村,除一些企业固定排放污染物带来点源污染之外,农民、农业自身带来的生活垃圾,种养业、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

3.农业的规模经营发展不足

实施规模经营是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手段,没有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就不能充分挖掘农业资源的潜力。甘肃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农户生产规模超小型化,而且农业龙头企业规模都相对较小,循环农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无从获得,这不仅直接影响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程度,而且提高了政府的污染监控成本和循环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成本。

4.科学技术的应用相对落后

总体上说,循环农业是以发展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主线的科技密集型农业,是以科技为支撑、高度集约化与适度规模化相结合的多元生态农业。但循环农业在甘肃省是新事物,相关科学技术的储备比较薄弱,国家层级的技术溢出效应弱小;各级各类循环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投入捉襟见肘,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远不适应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甘肃省积极推广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适用技术

(一)示范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

1.推广农田节水技术

在灌溉农业区,组织实施“节水工程”,通过三年努力,逐年扩大农田节水技术的示范推广面积和范围,力争达到节水增收的目标。省委省政府已决定2010年在酒泉、张掖、金昌、武威、白银示范推广200万亩,重点示范推广膜下滴灌、全膜沟播沟灌、半膜垄作沟灌和垄作沟灌等四项技术,使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每亩每年平均节水100方,共节水2亿方。并规划争取到2012年累计推广1000万亩、实现节水10亿立方米,从而为河西地区工业和生态用水腾出用水空间。

2.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在甘肃省旱作农业区10个市(州)的51个县(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年降水利用率由40%—50%提高到70%—80%,由每亩每毫米降水生产0.5—1公斤粮食提高到生产2.2—2.5公斤粮食;发展瓜果蔬菜“日光温室膜面集雨节灌施肥一体化技术”、穴播小麦全膜覆盖膜上覆土多茬种植技术。以上三种技术,使降水利用率提高30%以上,每亩每年平均可减少50方的水分无效损失。基于全省独创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甘肃省确定2010年实施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工程,旱作区各市县区将高标准组织实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优化品种结构,主攻单产,增加总产,力争实现粮食总产达到950万吨的目标。

3.推广节肥技术

继续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优化配置肥料资源,合理调整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预防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

4.推广节药技术

贯彻“绿色植保”理念,加大生物防控和物理防控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提高全省绿色防控面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使全省化学农药使用量较大幅度减少。

5.推广节能农业技术

大力推广节煤(柴)灶、节柴炕、太阳灶、太阳能暖房等技术,积极稳妥发展秸秆气化技术和微水电技术;推广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设施栽培技术和暖棚养畜技术。

(二)示范推广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

1.普及农村户用沼气

加强以“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四位一体”(沼气池、厕所、暖圈、日光温室)和“五配套”(沼气池、厕所、暖圈、果园、水窖)生态模式。

2.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沼气发酵池、原料预处理设施、沼气供气和沼肥利用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供气,形成养殖和庭院清洁化、废物资源利用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农业模式。

3.实施乡村清洁工程

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开展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实现农村庭院整洁、水源清洁和田园清洁化。

4.推广秸秆养畜技术

大力推广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促进秸秆饲料化加工,其中包括青贮和氨化,提高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率。

5.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在中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河西绿洲农业区建立高标准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示范推广以秸秆覆盖和少免耕播种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径流量、减少土壤流失。

(三)实施农业资源保护工程

1.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推行草原家庭承包经营、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推广舍饲圈养,转变生产方式;实施草原围栏、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和饲草料基地建设。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治理草原“三化”,加大人工种草留床面积。

2.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在重要渔业水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提高在4个省级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6个省级水产种质保护区建设,加大放流各种经济鱼类数量。

3.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建立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对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品种实施重点保护。

4.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开展农业野生植物物种资源普查,建立一批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和草原自然保护区,对濒危野生植物物种进行抢救性收集保存。

四、甘肃省的循环农业体系建设模式

根据气候、水分和土壤条件,将全省农业区域分为河西干旱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甘南高寒区和陇南山地区四个农业生产分区,各地区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主导产业优势,构建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1.河西荒漠绿洲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河西作为甘肃灌溉农业的主要地区,要以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为重点,巩固和推广张掖试点经验,争取早日将河西建成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河西干旱地区东西跨度较大,区内的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中部走廊绿洲灌溉区、北部丘陵荒漠区三个自然生态类型,地貌类型、气候条件及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采取水源涵养生态林牧业模式。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和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种植的生态树种和宜牧草种,保护山地生态系统的良好生态功能,实行限时轮牧,发展山地牧业,实行“草—牧—沼”的农业循环经济链条,通过沼气池建设,减少废弃物排放,优化农户能源结构,美化周围环境,维护脆弱的生态功能区。中部走廊绿洲灌溉区:采取“粮—菜—瓜果—牧—沼气”模式。充分发挥中部走廊绿洲灌溉农业优势,以沼气池为纽带,联动粮食和蔬菜种植、瓜果栽培及畜牧业养殖,全面普及节水设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延长生物链和农业产业链,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本区是雨养农业区,干旱少雨,土质松散、土壤贫瘠。要以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同时,积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退耕—林果—畜牧—沼气—梯田—水窖”一体化的循环型农业模式。

3.甘南临夏高寒阴湿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甘南冬、春季节饲草缺乏,牲畜越冬困难,夏秋草地资源丰富;临夏种植业比例高,饲草、饲料丰富。两地距离相近,牛羊育肥有基础。整合两地资源优势,两地间建立互惠互利的“高地—低地”、“畜—草”双向对流模式,打造甘南—临夏有机食品品牌,突出草畜业的优势。

篇10

(一)生态农业生产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生态”主要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协调好发展农业经济与保护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减少农业污染,保证淡水、土地等资源的可持续性使用。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环节能够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的生产技术。目前,洞庭湖区农业生产过程中,面源污染严重,而面源污染主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污染。种植业污染主要指农田污染,又主要是长期使用化肥、磷肥和农药导致的污染;养殖业污染包括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形成污染的原因是,一方面,单一追求农业生产产量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过度依赖化学肥料的投入;另一方面,对农业自身产生的污染物未采取无公害处理,如农业秸杆肆意焚烧、病死畜禽尸体随处乱仍、畜禽粪尿任意排放等,这些农业生产行为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会污染水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畜禽粪尿厌氧分解产生的硫化氢、吲哚、氨、酰胺类、胺等恶臭和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投入,如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良种良法技术、种养优化技术、生态农肥技术、生态饲料技术、生态农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有利于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的生态技术。

(二)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一方面,生态农产品在内涵上与“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并无本质差别,它不仅要求农产品本身安全、营养,而且整个生产加工过程必须符合生态的特点。目前,在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领域,在产地环境、加工技术等方面已经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而农业加工技术是实现农业产业链延长的关键环节。洞庭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形成了一些具备自身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农产品有苎麻、棉花、芦苇、木材、稻谷、柑橘、鲜鱼、鲜肉、蔬菜、油料等,但是由于关键技术问题(如畜、禽肉类深加工)没有重大突破,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滞后,生产经营方式、装备、工艺落后,产品精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只能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部分农产品仍为产业链低端产品,竞争力较弱,使洞庭湖区农产品加工业难以真正发展起来。所以,要加快对农副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安全食品添加技术、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利用,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带动湖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

(三)生态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市场决定流通,流通决定生产,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生产,没有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与快速的物流通道,就会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从而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利益增长和新农村建设。按照流通技术的流程功能分,可以将其分为商流技术、物流技术、货币流技术和信息流技术。商流技术是指在商品所有权转移过程中的技术,主要是商品的采购和销售技术,如电子采购技术、品牌营销技术等。物流技术是指服务于商品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中转移过程的技术,主要有仓储、运输、包装、加工、销售、配送等技术。货币流技术是指应用于资金的结算、划拨以及收款、付款等方面的技术,如电子货币、网上银行、自动结算等。信息流技术指用于商品流通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传递以及处理方面的技术,包括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商品流通技术应用过程中,离不开对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如信息采集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筛选技术、信息共享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但是,由于受湖区农户文化素质的限制、信息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足及计算机应用类技术人才缺乏等的限制,农民获得信息及使用信息的方式仍然十分落后,导致湖区农业生产无法顺利地实现与市场的对接,经常出现“滞销卖难”现象。

二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

库兹涅茨、索罗等经济学家在研究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和原因时,都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的理论,这一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界的共识。同样,生态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对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分析,我们从系统的角度对相关技术进行整理,可以将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分为四大子体系。

(一)生态农业环境改良技术体系

一方面,积极研究生态农业各环节的单项技术。如作物栽培技术、畜禽饲养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病虫控制技术、沼气生产技术、果园覆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堆肥生产技术、免耕少耕技术、水土流失控制技术、防护林带营造技术、盐碱治理技术、天敌饲养与释放技术等。另一方面,利用生态经济工程学、湖沼学及其相关学科,在水污染治理、土地污染治理、湿地环境生态平衡、洞庭湖防洪抗旱功能恢复、湖区农业种养环境方面,利用生态农业的层级结构,研发和推广改良种养优化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物质能量多级有效利用技术、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技术模式。如段正梁等学者运用灾害学、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生态、系统工程等学科交叉理论与方法,将自然灾害防控技术体系中的生态基础性工程(防浪固堤生态林建设工程、草场建设工程、低产芦苇田改良工程等)、生产性工程(特种鱼及产业化工程,畜禽养殖及产业化工程,优质林、芦荻及产业化工程等)、防洪排涝工程(堤防加固、改造涵闸、疏浚河道等)以及灭螺防鼠工程(水利灭螺防鼠、环境改造灭螺治鼠、兴林固沙抑螺等工程)与湖洲高效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机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湖洲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了湖草洲畜、禽、鱼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防洪技术集成模式与荻芦洲荻、芦、林、牧、农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抗洪技术集成模式。李景保等学者设计了洞庭湖垸内居民区庭院循环经济型灭虫防病技术集成模式和垸内生产区水陆循环经济型血防治鼠避洪耐涝技术集成模式。以上四种模式已在华容县的幸福、注滋口2个乡镇区做了典型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生态农产品标准化技术体系

洞庭湖区农业发达,盛产大米、鱼类和棉麻。洞庭湖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已形成了粮食、牲猪、水产、棉花、油料、蔬菜、家禽、饲料、苎麻、楠竹、茶叶、柑橘等支柱产业。因此,必须根据洞庭湖区各地区的主导产业,着重研究与推广有利于生态农产品发展的产地环境监控技术、良种良法技术、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及流通各环节的检验检测技术、绿色品牌营销技术等,从源头上推动生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从技术上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保障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安全,从而达到实现农业生态价值的目的。如平江县中南有机茶生产合作社通过统一的技术培训、统一良种茶苗和生态农药与器械的供应、统一产品开发、统一组织产品加工销售等做法,已经把3000多亩茶园的60%发展为有机茶。

(三)电子信息技术体系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农业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说离不开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生产的产前环节,需要通过网络搜寻市场信息指导农业生产。但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搜索技术、信息筛选技术及信息共享技术等让市场信息精、准、及时反映给每个农户。在农业生产、加工的产中环节,可大力发展精准农业、设施农业,依靠智能管理系统,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电脑控制,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水平。如长沙县春华镇西瓜基地、株洲县设施农业建设基地等这些设施农业的发展为湖区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农业生产的产后环节,可运用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技术、电子交易平台技术等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改进农产品的交易方式。

(四)循环技术体系

发展循环技术,实现“变废为宝”。洞庭湖区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污染表现为上游的工业点源污染及湖区内部农业面源污染,所以要重点突破对工业和服务业排放于农业和农村的废物、农业自身排放的垃圾、农村与城镇生活垃圾再回收利用的循环技术的开发,实现城乡社会的生态互动与和谐发展。具体可包括:第一,农田循环模式。如秸秆堆肥回田模式、稻-鸭模式。这类循环模式简单易行,应首先在湖区得到广泛推广。第二,农牧循环模式。如猪-沼-果模式、鱼一猪一草模式。目前湖区已经广泛推广和应用了沼气技术,所以可在沼气循环模式当中重点开发其它能够实现农牧生态技术循环模式。第三,农村循环模式。如卫生厕所和农家肥堆沤回田模式。第四,城乡循环模式。加工副产物利用模式、城市有机垃圾利用模式。通过利用和结合传统技术及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循环技术体系,实现农业内部、农村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生态循环。

三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发展思路

(一)加大对湖区技术项目研发及资金投入

首先,积极鼓励省级高校、科研院所及地方龙头企业申报有利于攻克湖区技术难题的项目。重点开展有利于湖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区域性重大应用技术、实用技术的开发和引进;积极引导地级市高校、农业职业院校、县级农业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引进与推广项目的研究。其次,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投资参与农业科技开发,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独立或合作创办农业科研机构,鼓励企业以购买成果、专利、合作研究开发等形式从事农业科技开发与产业化工作,使企业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促进多主体、多层次、分工有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加快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再次,健全湖区研发项目的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投入,逐步提高农业科技项目支出占农业财政支出的比例;另一方面,引导和建立高新生态农业技术开发的融资平台。可借鉴目前长沙市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模式,湖区发展前景大、效益好的农业技术项目,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牵头,对其进行项目评估,并提供一定的风险资金进行项目担保向各大商业银行机构贷款,以解决农业技术开发前期的资金问题。

(二)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根据湖区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农业职业教育,开展高校特色教育,大力培养农业技术型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首先,在教育助学方面提高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支持力度。如学费减免、贫困助学、助学贷款、提高研究生科研补助比例等。比如将师范类专业毕业后支农的学生减免学费的政策经验借鉴过来,探索农业类院校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学费减免政策。其次,创新农业类专业高等教育。结合地方实际,开展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课程教学。再次,拓宽农学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途径,如国际交流、校企联合培养、地方政府选拔人才送读等方式。最后,逐步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等具有农业技术研究资格机构的科研项目与湖区涉农科技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及科技示范园区对接,高校的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贫穷社会农民接受一种新农业要素的速度取决于采取和使用该要素的有利性,有利性取决于价格和产量及采用新要素的成本。因此,一方面,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结构合理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并创新农业科技的推广模式。根据湖区产业结构需要,科学选拔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逐步形成以高校、农业科技园及龙头企业的农业科技研发部门的技术人才为技术传播主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民专业大户为科技传播中介,广大农业产业工人为服务客体的一体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通过相应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产品的收益预期。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一样具有效益的外溢性特征,要积极探索各种途径降低农户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成本,提高生态农业技术的传播速度。如降低农户应用生态农业技术的风险,建立生态生产行为的补偿机制、提高生态农机具的价格补贴比例、提高农业科技示范补贴等。

(四)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在农业生态技术模式中,涉及到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机、水利、林业等多个单项技术。不同部门的技术之间是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共同应用可实现“1+1>2”的生态效果、经济效果及社会效果。但从目前的行政管理机制来看,农业部门各级科研机构分别隶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规划。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在湖区生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建立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粮食及其它涉农部门组成的农业科技协商制度,强化对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加快农业科技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建立生态农业技术采用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