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

作者简介 祁菲(1986―),女,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河南新乡 453007)

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学科)研究项目“法律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3-MYB-059)

国家执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已经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仍然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不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于随意化,欠缺合法性、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

一、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法体系

1.细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有法律法规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涉及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法规也不算少,例如《宪法》中第46条规定:“中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教育法》的第九条也规定“公民不分种族、民族、职业、性别、、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受教育权”;《教师法》第八条也明确要求教师应履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同时出台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但无论是现有法律还是相关法规,都没有完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所有问题做细致规定,过于笼统的法律条文让高校运用起来很难把握尺度,缺乏唯一性标准。

因此,立法部门应以《宪法》为依据、以《教育法》为基础,加快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体系,细化现有相关法律,并尽快颁布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早日得到实现。

2.加快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 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也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命运,因此,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且有必要出台一部专门的法律,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每个细节做出具体的法律规定,以此来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行为,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合法义务和权利,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

二、加强高校管理法治化

在我国,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其管理过程也应严格贯彻法治原则,无论是高校管理者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1.强化法律意识,树立依法治校理念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要想树立与开展,就必须提高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双方的法律意识。一方面,教育管理者要增强法律意识,要学法懂法,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能,自觉养成依法管理的自觉性,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进行管理,懂得尊重和保护在校学生的个人权益,防止权力的肆意使用,避免对学生的侵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是依法管理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逐步实现管理意识向服务意识转变,人性化管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设身处地得考虑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应有的保障。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高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设立选修课、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鼓励自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权利意识和法治理念等法律意识,以此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实现内部管理制度规则化

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进入规范化、程序化的正确轨道。高校如果想形成权利法定、公开透明、德法统一的良好法制体系,就必须完善校内的管理制度。高校在制定内部的规章制度时,遵循合理性、合法性、正当程序,严格依照我国法律、公开透明、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清理原有规章制度中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章制度,并将学生的权益和高校本身放在平等的高度,接受监督。有序的规章制度可以使高校有序的发展,维持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落到实处。

3.坚持德育和法治相结合

中国自古以来就进行“道德教育”,因此德育不仅仅是党和国家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所有法律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较高的道德素质,那么他也就更容易提高法律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利用有效的教育形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法律知识,更好地培养法律意识、政治和道德品质,并且拥有更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说,德育和法治这两方面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可以忽视。高校思想政治管理者只有将德育和法治紧密相结合,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完善大学生权益救济机制

1.高校协调申诉救济机制

根据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所有高校应当建立学生权益申诉机构。通过此机构来处理学生与高校之间发生的权益纠纷,如违规、违纪处分、开除学籍处分申诉等。学生权益申诉机构不仅体现了高等院校“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与高校两个主体关系之间的平等与尊重。高校协调申诉机构一定程度解决了高校与学生之间利益纠纷,同时也保障了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但针对这种救济制度,仍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其不能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救济功能,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首先,要确保高校协调申诉机构的独立性。裁判者的独立是实现公平裁决的前提。要切实发挥申诉处理机构的权益救济职能,就应当保证其独立性,即其运行不受高校干预、也并非校内咨询机构,否则大学生想通过校内申诉机制来维权将很难实现。

其次,要确保申诉机构委员会成员的专业性和中立性。其委员会成员在人员分配上应保持足够中立,即保证成员中学生和老师所占的比例相当,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岗前培训。在这方面,我国可借鉴台湾地区高校的做法,出台具体的法规来进行细致约束。

最后,要赋予协调申诉机构绝对的权力。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校规中都肯定“申诉不停止执行”原则,只有少数高校在下达“开除学籍”、“劝退”等严重处分时采取学生申诉期间停止执行,但其余处分依旧实行“申诉不停止执行”原则。高校对大学生做出的任何处分都或多或少影响到大学生以后的深造或就业。为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权益不受侵害,各大高等院校应当赋予申诉处理机构足够的权力,使其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的权益免受侵害。

2.及时修改学校规章制度救济方式

高校针对国家有关规定或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学校规章制度,表面上看对权益受到侵害的大学生不能起到及时的救济,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行为规范起着与足轻重的作用,对今后的广大学生有着积极的救济意义。高校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步的体现,是最大程度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理想目标。

3.司法救济机制

“司法救济作为公民权利受到侵犯进行救济的最后渠道,1999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2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司法救济对大学生维权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法院应当受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案件,并给与公开、公平、公正的判决。

参考文献

[1]冯晓卡.法制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发展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重要动力,在历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华民族在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与现代文明保持着协调,保持着统一性与民族性。在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同时,也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善[1]。总体而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中,需积极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文化内容,五年前的文化成就了现代文明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一)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情怀

对一个民族而言,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强调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同时,将人的气节以及品质看做最为主要的文化精髓。其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阳刚之气,能够鼓励人们树立坚强的品质,能够在人生旅途中奋勇前进。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各种类型对整个社会具有推动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理论性与指导性。

(二)能够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众所周知,在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对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传统文化中最为主要的特点便是追求和谐,其中,和谐并不是简单的协调,并且也是一种理想境界,一种状态,是一种对事物的包容力与渗透力[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中华民族与其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帮助广大学生形成远大的理想。

(三)能够培养大学生天下为公的意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便是整体意识,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大学生所追求的基本目标。要想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那么需要培养大学生天下为公的整体意识,积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实现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思想,从而促使大学生从整体利益以及国家礼仪角度出发,具备天下为公的情怀。

二、现阶段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传统文化没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效衔接

现如今,中华传统文化在积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出现两种衔接问题,其一是机械融合问题,其二是过度转化问题[3]。对于前者而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将传统文化深入其中的时候,往往报以“拿来主义”的态度,甚至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这样一来,便无法进一步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有效性,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对于后者而言,在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利用传统文化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畏惧感日渐式微。此外,现如今社会中经常会出现恶搞传统文化以及戏说传统文化的现象,这样一来,在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中会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出现失真的现象。

(二)教育模式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阻碍作用

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形成的,在对其进行传承的时候,要充分开率到社会环境以及历时因素。现阶段,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育者会充当“中介人”的角色,并且会采取传统的“说教式”模式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这种只注重传统文化灌输以及情感说教的模式,会导致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歧义,并且会出现“走形式、摆样子、拼噱头以及争荣誉”的现象,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无法对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产生影响,并且也会导致大学生内心产生抵触,难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甚至让广大大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三)网络文化的兴起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过于滞后

现如今,在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中,网络文化逐渐兴起,这种情况不仅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创造了新的文化平台,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种不良文化的出现。其中,网络文化中会带有各种糟粕,而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化的主要接受群体,对网络文化具有一定的好奇,如果无法及时的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那么则会出现各种不良信息。此外,在网络文化兴起的同时,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过于滞后,甚至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质疑,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体现时代的发展与变革。

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有效对策

正如上文所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以及底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性。因此,需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所带来的作用,对其中融合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一)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最为主要的内容便是具备文化自觉意识,保证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联系,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资源优势,将教育效果进行提升,此外,还要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人格修养以及爱国情怀进行融合,在利用理论阐述、典故介绍等方式中,促使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多认识[4]。当然,还要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备敬畏感,不会因为各类“恶搞”、“解构”等现象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变化。

(二)积极创新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尊重,并且要使用平等的双向互动交流。大学生作为情感丰富的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因此,需要积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积极扮演“中介人”的角色中,要避免利用死板、生硬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传递[5]。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从根本上激发起当代大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其中,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采用灵活以及多样的方式,尽可能的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发挥,此外,还可以利用朗诵会、竞赛等活动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授。

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历史,不仅是社会历史的沉淀,并且也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在新时代中,要积极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并赋予它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诗成.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11:134-135.

[2]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5:54-58.

[3]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03:62-68.

篇3

如何将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增强教学效果呢?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多种时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政治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巧用课前五分钟

学生先于课前收集时政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由学生轮流进行,利用课堂前五分钟对收集的时政材料作简要评叙。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国内外形势,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胸怀,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利于在学生中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判别能力,培养其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自立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分析时政热点的同时应加强教师的事先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整合时政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理论与现实、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让学生能够在演讲中切实提高能力,活动的开展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二、贯穿课堂全过程

1.导入新课。利用时政热点加上恰到好处的设疑往往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自觉性,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2.讲授新课。政治学科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往往感觉枯燥难懂,再加上教材列举的事例往往滞后于现时形势。如何让学生对政治感兴趣呢?方法之一就是把时政融入课堂,利用青少年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

时政热点与现实联系密切,有些还富有故事性,讲述起来形象生动,因此,时政教学为理论与实际架接桥梁,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时事材料,通过把教学内容与时事材料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将教学理论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使教材与时俱进。如:在讲授“影响价格的因素”时,可结合当前房价高涨和国务院新出台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进行分析,既使学生理解掌握影响商品价格的两大因素,也对当前的时事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练习巩固。将相关时政资料作为背景材料,设计成习题,让学生分析,以巩固知识,了解时事。这也是将时事政治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一种常用途径和重要方法。比如:在巩固“一分为二”这一矛盾分析方法时,可结合“建国六十周年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和现在存在的问题”这一时事进行习题设计,让学生在分析中既培养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也更深刻地了解我国的国情。

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仅仅利用课堂45分钟进行时政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形式地开展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关注时政的良好习惯。

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时事为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从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这种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举办时政专题讲座。高中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已有一定的敏感度,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及时地捕捉各种热点,通过时政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生作更深入、全面的讲述。

篇4

关键词:人学理论;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 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004-03

一、人学理论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人学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学是一种通过对人的现实性存在的研 究,来探讨人的未来发展状况的理论形态。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研究大学生的思想 和 行为发展、变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从人学层面看高校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就是要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研究和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的方法论基础,通过具有内在联系的全面教育和各种实际活动,确立 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促进人的内在与外在、德与智 、知识与能力、生理与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形成具有整合发展思想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人学理论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提供的直接理论依据主要有:

第一,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人的问题存在的永恒性以及在当代的凸显性 、现实性使马克思 主义人学理论在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化、持续研究成为必要和必需。历史唯物 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人 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56)。在这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又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起着决定性 的 作用。从这里导出入的最值得注意的本质特征是其阶级属性,这一结论表明:人的发展必须 把 人们从束缚他们的旧有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从而把人的自由和解放提上人类发展历史的 日程。马克思之所以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上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正是因为他在 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观察到了人的本质的真正内涵,并进而发现了人的本质的多重规定性。

第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关于人的发展学说是人学理 论的最终落脚点。 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的发展是“社会上每一个成员”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等 方面的发展,它包括三个方面,即人的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其一,人的和谐发 展。人的和谐发展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各方面发展处于协调一致 、同步运行的状态之中。其二,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摆脱了不合理 的束缚,真正做到发挥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展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其三,人的全面发展。在 人的发展中,人学突出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力、需要、 潜能、社会关系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表达 了人类对自身完美状态的孜孜以求。“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 294因此,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个人的全方位和谐发展,也包括 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理论。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中 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中,自主性是核心因素,能动性是基本内涵,创造性是最高表现。社会 越向前发展,社会生活就越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联系,就越是要求社会成员发展 主体性,而社会成员主体性的增强,反过来又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一再强调:“人 始终是主体。”[2]130重视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的主体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一个显 著特征。从关于主体性与客体相互关系的视角来理解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则是人 成为主体的本质属性,指人在与一定对象的关系中所具有的主动态势、能动作用、积极态度 和支配地位。当一定的人在与一定的对象的相互关系中获得并实现了这种功能属性时,则成 为这一对象的主体,对象则相应地成为客体。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思想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 于社会存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人类历史不同于自然界和一般动物的本质特征。人的 社会意识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功能,表现为通过自觉的实践活动改造 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这是人的主体性(或者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发展的客观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学理论的本质和核心,是人学理论的具体要求 和体现。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指出: “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生活,而且还可 以保证他们的体力、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和应用。”[3]322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 创造条件不断改造人的自身,使人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使人的个性和群体得到全面 发展。恩格斯还指出:“为所有的人创造生活条件,以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他的人的本 性。”[4]625-626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体力、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而 且是人的 本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全面发展,而是社会所有成员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 体全面发展,而且是个体和社会协调统一发展。马克思把提高社会生产的社会目的和人 的全面发展的个人目的有机统一起来,使历史上以卢梭为代表的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和 以康德为代表的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得到了有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超越。 马 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中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规律。马克思 、恩格斯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针对资本 主义私有制下人的片面发展问题,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 的全面发展学说概括了人类个体发展的总趋势,揭示了每个社会成员在广阔的社会活动领域 中获得发展的根本方向、条件和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正式 使用“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开始明确地提出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并且明 确指出所谓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 [3]330。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

第一,目标的构建。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的理论为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新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的命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 标、价值和定位必将产生深刻的变革。我们今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构建,应紧紧 围绕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目标去构建,从而达到人与社会协调统一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协调统一,应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与 人的内在个性潜能最大程度地协调发展;二是这种发展的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与社 会协调的桥梁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的结合。

第二,任务的明确。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揭示了社会发 展的必然趋势,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完美状态的孜孜以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 会发展目标的设想,指人的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它要求学校的一切 工作必须以学生为目的,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维护学生的实际利益,满足学生提 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它贯穿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 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这一切决定 了学生在高等学校中处于主体地位,决定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 展为前提,以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内容的创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入学理论追求的 目标和方向。根据 马克思揭示的人的发展规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把培育和发展人的独 立性摆在重要的位置。“市场经济在解放个人、唤醒个体主体意识、生成个体主体性的同时 ,也促进了个体的社会化发展”[5]114。因此,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凸现教育对象 主 体地位和作用的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时代和人的发展之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 程中,教育者要自主把握教育对象的客观特点和要求,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规 律,制定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精心选取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 法,创造性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满足教育对象成长、成才、发展的需要;更为 重要的是必须尊重、发展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使其主动认可教育目标,接受教育内容和要求 ,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其加以内化,最终实现知 行统一。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育人的功能,针对青年大学生思想实际、现 实生活、文化需求、价值取向不断变化的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 工 作,同时注意内容的开放性,求实进取,拓宽工作视野,从而培养具有主体意识、自立自主 精神 、坚强意志和奋斗精神、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即培养有主体性的人。这是新时期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的客观要求。

三、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人学理论”整合 发展的实现途径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经济全 球化浪潮的冲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 治教 育面临改革创新的机遇和深刻的挑战。笔者认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 的实现途径主要有:

第一,确立全面发展和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的观。人学理论为 当代高校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途径与方式的理论论证,而对人的具体研究为思想 政治教育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和新的理论模式。首先,根据关于人 的发展过程理论,人的发展是人的主体性社会基础不断改善、主体意识逐步觉醒、主体性日 益增强的过程。发展人的主体性,培育人的独立自主精神和独创精神是现代社会入的发展的 重要价值取向。其次,我们当前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 象物,而是其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对象,我们必 须要 在对社会关系的把握中把握人的本质并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实现社会群体的全面发展。因此 ,思想政 治教育必须统筹兼顾,高度重视和全面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社 会和个人的关系。

在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把个体价值纳 入 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轨道上来。人是社会的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 性发展 ,对主体人的素质、能力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社会主义培养高质量建设人才恰是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足于当前社会现实的实 践活动,所以要以现实的社会和现实的人为基础,确立现实的客观条件和人们的主观思想认 识水平,从实 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不是靠知识的传授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受 学生的 具体活动的内容、形式所制约。笔者认为,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主 体性 ,但是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并没有适时调整或者调整得不尽如人意,学校教育往往变成 了工具教育、利诱教育。在变革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中,要处理好做人与做事的关系,注意 德育与生活教育、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在做事中教会学生做人;处理好 个性培养与群性(或社会性)培养的关系,在愉快、合作的情境中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处理好 知识掌握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合理地编制、实施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处理好家庭教 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使之一体化,成为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场所,而不是课堂负担的转 移地。

第二,处理好“古”与“今”、“中”与“外”的关系。“古”与“今” 即历史传统和 时代特色的关系;“中”与“外”即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应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其发展的模式和变化的特点与 社会的发展模式和趋势紧密相连。在现代社会,社会、自然与人的关系复杂多变,需要人的 全面发展,也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而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提供 了条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工 作要打破科 学 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走向目标多元、功能综合、协调而平衡地发展。其一,市场经济条 件 下人的主体性与社会化并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研究如何尊重主体 的需要,要用主体性发展去衡量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转化为教育目标。其二,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知识储备、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网络技 术的迅速推广和日益普及,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方式多样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 法、方式亟待变革。其三,文化激烈碰撞的新形势,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新 课题,如如何保持本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如何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 何打造传承古代并具有现代气息的本国品牌的民族文化,提高本国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如何引导高校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与时俱 进的关系等等。

第三,充分利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资 源是教育者(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某种形式、手段、方法或者载体向受教育者(客体)传输符合我国 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这些资源承载着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 关系。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随着社会时代条件的发展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高校学 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根据 时代、社会的变化调整我们的教育方法,丰富和更新我们的教育内容,才能适应思想政治教 育社会化的需要,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性。比如,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 内容方面,应在继续坚持把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的基础上,整合人与自然 协 调共存的世界观、生态道德观、全球意识、网络道德等教育资源,用新的发展的内容去教育 和 武装学生。再如,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运用课堂教学、开会、办学习班 这样的载体,其局限性很明显,效果是很难让人满意的,因而需要创造 覆盖面广的新载体,如文化载体、大众传媒载体、活动载体以及管理载体等教育的方式。而 目前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文化建设的空前兴旺以及全体社会成员文化素质的普 遍提高,又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这些资源提供了条件。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除了继续运用开会、办班、党员活动等载体外,还应特别注意运用文化、管理、活动、大 众传媒等新资源、新手段,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德育教育;对比分析;学科性质;紧密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念的引导、教育。而德育教育侧重一种道德规范的教育,思想政治的核心是思想观念与政治观念,而德育教育的核心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又包括社会道德、社区道德、学校道德、家庭道德等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明确二者的区别,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分开来,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工作。 为了简要地说明这二者的区别,我们以下将就几点来进行讨论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学科性质对比

德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德育教育并没有收录在高校开设的课程之中,德育教育也不在专业目录之内。德育原理曾经被分类于教育学,独立设科。但是,后来重新改革,德育原理被包含于教育学科之内。不管德育是否自成一科,德育基本可以归类于教育学,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德育的学科性质应该是教育学范畴。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和专业来开设的,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改革,它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越来越成熟和完善。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是被明确归为法学学科门类中的一个学科专业。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是属于法学的范畴。这是思想政治与德育教育的本质区别。从学科性质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教育学和法学的本质区别。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核心概念对比

一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概念是我们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围绕这三个核心概念来展开的。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是使他们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有科学的认识。人生观的培养是使他们对自我价值、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有正确的认识,使他们能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去影响和有意识地改变世界。而价值观的培养则是使他们对事物的价值大小、自己的价值取向有正确的认识。科学的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努力维护社会价值体系。

另一方面,德育的核心概念是道德。德育教育的工作围绕道德教育展开。道德是人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或环境的一种处事原则和方法论,道德是正确认识这些关系的结晶。一个人只有具备道德意识,才能够对自己进行约束,根据道德准则去理解自身和周围关系,成为一个具备道德修养的人。二者核心概念的区别是一种最根本的区别。这个核心概念的不同,导致二者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有所区别。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教育目标也是不相同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主要内容对比

一方面,德育教育的内容基本固定,它受到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不大。德育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道德理想、公民道德规范、人道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爱情婚姻家庭道德教育等等。德育教育内容跟人自身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德育主要强调对人自身的影响。比如说,道德理想教育是要让人能够通过理想追求,完善自身,不断地鞭策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动性较大,它除了固定的部分,比如历史政治等,还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随着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政策方针变动而变动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受到国家经济政治的影响比较大。这是因为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工作的侧重点不同,而且社会经济,文化程度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动,因此,在不同时期,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会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某一具体时期来看待,而不能够简单地总结出来。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逻辑关系对比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高于德育教育。从以上对核心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没有建立对自身以及自身所连接的各种关系的正确认识,就无法谈其对社会各种关系的认识。也就是说,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比方说,世界观没有建立在自身对世界发展规律的认知、了解的基础上是无法形成的。人生观没有建立于对人生意志的正确选择和认识也是无法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高于德育教育。并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比德育教育来的重要,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要凌驾于德育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教育层面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层面相对来说比德育教育高,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关系到一些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等,而德育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德育教育常常跟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比如一些学习态度、处事原则等等。因此,德育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更明显,比如辅导员开个德育教育讲座,针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可以马上做出实践,只要他们对一些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改变就可以做到。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往往是一种无形的,它扎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要经过时间的积淀才能够体现出来。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比德育教育更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更强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教育内容的关联性更强。比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另外,没有对社会主义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地理解思想等。而德育教育的教育内容就没有这么系统化的理念,德育教育针对“德”和“育”来展开,“德”是一个独立的教育范畴,而“育”也可以是另一个独立的教育范畴。德与育并行展开,不需要明确的先后顺序,相反地,德与育往往要同时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五、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教育途径的类同

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以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为基础,从知、情、意、行等几个人类的行为出发,将教育内容贯彻到自身修养的问题中去,并体现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原理。因此,他们二者又有很多的类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教育形式类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教育形式都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理论是教育的基本途径,而实践是检验理论成果的准则。其次,组织教育的形式类同。通过日常工作开展教育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学校中,通过教师、辅导员、系主任、班主任等角色利用各种机会,比如讲座、会议、班级建设等等形式去展开教育是实现的主要形式。最后,舆论引导作用类同。通过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最常见的形式。现代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上的作用是类似的,媒体的教育效果也是差不多的。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他们的也有类同之处。

总而言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得出结论,即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的学科性质不同,核心概念也不同,还有其他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二者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相互依存的,二者的联系是紧密的。二者都是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而言,是提高一个人素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韦冬雪.对“道德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辨析[J].探索,2007(1):120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学生会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90

学校教育在依靠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同时,学生会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会可以积极开展一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学生干部不仅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同学或组织中还有着凝聚的作用。

1 学生会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会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在学校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其组织中的许多成员都有着很强的奉献精神,都能够热心地为同学提供服务与帮助,对于组织布置的工作大都可以努力认真地完成。近几年,由于受到社会中不同思想的影响,学生会在运行、管理以及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也限制了学生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起到的作用。

1.1 没有完善的学生会制度

一方面,一些学校中的学生会组织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关的考评或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运行体制。这些不仅会使学生会在运行的过程中与组织脱节,而且学生会成员工作缺乏积极性致使工作的效率也不会很高。因为学生会缺少相关的对其可以进行监督和考核的机制,所以就会出现学生会的职能或功能弱化的现象,尤其是学生会人数的不断增长,除了使学生会工作效能低以外,也没能使学生会在学生们心中的形象有所提高。

1.2 学生会的活动目的不明确

学生会的活动应该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有许多学校的学生会更加注重的是自身存在的价值,多数活动的开展仅仅只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注重的是开展活动的形式,却忽略了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没能进一步地表现出活动所要表达的内涵,也没有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这样不仅使开展的活动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而且也没有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1.3 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干部观念

作为学生会干部,如果仅仅只是将自己的名字挂在其中或者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荣耀而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主动、独立的开展工作,这只会使学生会形成不良的风气并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学生会也可能存在一些不仅不工作、不能发挥模范作用却给学生会组织抹黑的同学。学生干部不能有一个良好的风貌,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为学生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毫无疑问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困难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2 充分发挥学生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的措施

2.1 建立完善学生会制度

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是一个组织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通过制度可以对组织中的成员提出要求、进行约束,同时还可以为成员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要想更好地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就需要学校制定相关的评考、管理以及奖惩等制度。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会的工作提供指导,确保学生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会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充分地发挥。

2.2 活动内容与教育思路相结合

学生会经常开展一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活动,而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需要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可用的有利因素号召学生参与,与此同时,一定要确保活动的内容比较有针对性,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落实。学生会在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育人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会所开展的活动一定是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活动。除此之外,学生会中的干部一定要做好模范带头以及表率的作用,和同学们一起发展进步的同时,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3 加强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学生会干部虽然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但是毕竟都还是学生,不管是人生的经历还是做事的经验都会有所欠缺,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培训和指导就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出现,从而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正因如此,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工作的效率,并为学校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生会干部队伍。

2.4 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干部观念

身为学生会中的一员,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干部更要有这种观念。学生会中的成员们一定要明确的是学生会是为学生、集体、学校以及公共事务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加以管理和引导,使学生对学生干部这一概念有一个正确深刻的认识,从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5 培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学生干部,要想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组织有序,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领导才能、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意识。学生干部在开展活动或工作时一定要主动地做工作,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在自身得到不断提升的同时努力成为同学们的榜样,从而带动同学们共同进步和发展。

3 结语

大学不只是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更为学生锻炼自己、发展自我、提高自身能力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平台。要想使学生干部提高创新的能力,就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参加不同类别的比赛或竞赛,让学生干部既可以是组织者也可以是参与者,在活动中使学生干部的创新意识得到不断提升。除此之外,在比赛竞赛中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综合的素质及能力,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就业 实施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意义

1.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择业观体现出大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构想和规划,它是影响大学生做出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为了帮助大学生及时顺利的就业,高校可以通过择业观教育向学生传导职业价值观,努力帮助他们处理好索取与奉献的关系;处理好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处理好个人成才与客观条件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衡量自己的能力,参照自己的志趣、特长,选择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充分地发挥并能为社会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的职业和工作岗位。

就业观是择业观的一种延伸,体现了人们对确定职业问题的根本看法。择业观和就业观是会随着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所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他们懂得,只要个人努力的去工作,就一定会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

1.2纠正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思想和行为的偏差

在21世纪这样的新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神速。这就意味着大众化教育时期的到来。对大学生而言,这一切就像是刚刚经历了改革的就业制度,又遭遇到大众化教育导致的就业困难的洗礼。必然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困惑和误解。同时,当前逐步加大的就业压力,思想的困惑必然导致一些思想和行为的产生偏差。而转化和调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两个功能,转化及时排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能够运用多种手段,帮助改造受教育者的思想。

1.3帮助大学生建立适应就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心理素质

当前社会,高水平的人才都具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会看到,凡是有长远打算的好的招聘单位,招聘时都会把对考核重点放在心理素质上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之一正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1.3.1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信心和进取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是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自信能使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坚定的态度,这种良好的态度能够赢得招聘单位的认可和欣赏。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应该从新生一进校开始,就要教育他们爱专业、爱系、爱校,帮助他们培养对学习兴趣和对将来就业的信心,这样学生就能自觉努力的学习,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就会不断提高。另外,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培养大学生应用哲学的方法正确认识自己,既不骄傲也不气馁,满怀信心的迎接挑战,定能战胜困难。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不断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进取心。

1.3.2帮助大学生树立主动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主动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更是高校学生就业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市场经济下,大学生要想就业就必须得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可以通过指导大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分析自己对新环境不适应的表现,在同时看到自己的潜力的同时形成积极的主动适应观念,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说服、沟通、调节和疏导等,使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进一步增进,弄清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而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四是可以培养大学生较强的自制力和顽强、坚韧、果断的精神以及遇事宽容的态度与豁达的胸怀,使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1.3.3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就是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但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时期,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在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关键是看你如何看待它,并运用正确的办法最终战胜挫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强的人往往是乐观开朗、独立性强、胸怀宽广、意志坚强、有自信心的人,相反,如果一个人孤僻抑郁、自卑感重、意志薄弱、依赖性很强,他能承受的挫折力自然就低。思想政治教育能创造各种条件磨练和教育大学生的意志,通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并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

2.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

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涉及三个方面问题。第一个方面是对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认识的问题,即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个方面是在就业指导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贯彻遵循的原则、原理、基本方法和思想理念。第三个方面是具体怎么做,它包括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方式和途径以及具体措施办法等。这三个方面问题可以涉及很多问题,可以而且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证和阐述。这里主要论述目前需要重点关注或者做得还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的几个问题。

2.1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 就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73-02

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工作过于强调就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高职院校重视就业教育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有机结合,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升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充分就业,而且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高职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就业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职业的选择,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选择。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就业观念落后、就业能力差、就业心理脆弱、诚信意识匮乏等问题。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职业价值标准的选择上体现出的功利性。这是由于疏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索取与奉献的关系,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

(一)精神追求欠缺,择业观念较落后

一些高职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精神信仰比较匮乏,择业期望值高。在择业时过于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而较少考虑国家的需要,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并将读书期间养成的散漫的生活习惯带上工作岗位。在就业区域和就业岗位选择上,很多毕业生将目光聚焦在东部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对于那些急需人才的基层、西部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少有关注。在就业单位的性质选择上,机关、事业单位和外企是毕业生关注和向往的地方。在职业岗位的选择上,希望自己能成为白领或蓝领一族。在就业起薪水平上,期望值也很高。

(二)定位不准,就业能力不足

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强,事件分析处理能力有所不足,缺乏科学研究能力,人文科学素养有所缺乏等。高职教育虽然强调实践动手能力,但是一些学生不愿意真正动手,没有熟练掌握技术,团队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欠缺,择业时用人单位满意度不高。

(三)心理较脆弱,职业定位模糊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激烈的竞争,学生自我认知不足。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学生的心理处于失衡状态,再加上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完全,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各种心理障碍诸如焦虑心理、挫折心理、矛盾心理、盲从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害怕困难等成为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弱,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差,缺乏自信等。其中,焦虑与挫折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贫困家庭的学生希望通过就业替家庭分担经济压力,一旦他们择业受挫,将会产生深深的自责和焦虑心理,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

(四)诚信意识较缺乏,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一些学生不是从提高自身能力出发,而是用虚假材料包装自己,假造各种荣誉证书、资格证书和考试成绩,杜撰子虚乌有的社会实践经历及学生干部履历等;部分学生不能严肃对待就业合同,时有毁约情况发生,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就业和学校的声誉,也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二、就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升就业的基本竞争力

受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出现多样化。加强高职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基本素质,在就业中具有先占优势。通过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引导学生及时转换角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就业信心,做好就业思想准备,进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二)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就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职业道德素养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潜在资质,规范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展示他们的优点和潜力,服务用人单位长远发展。针对当前就业取向的多元化及职业的不稳定性,开展“以诚信为本”的教育,培养学生就业中的诚信意识,避免或杜绝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现象,并正确认识职业与就业关系,提高职业认识与认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提升就业超常竞争力

在学生就业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增强自信心,提高竞争意识、攻坚克难意识,进而培养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自信心,坚定理想信念,从而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三、就业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一)强化就业为导向的就业理念

高职院校的办学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也受普遍的社会规律制约。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承担起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劳动力转移和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直接向社会输送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首先解决办学理念问题。应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己任,以社会评价为标准。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是大学最根本的使命,体现着大学的本质属性和基本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应以就业为中心,通过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就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培养应用型人才,使每一个毕业生都各有所长,各得其所,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强化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丰富和完善教育内容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学生就业,着力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心理问题。二是实施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风险和就业竞争,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为社会作出最大贡献的职业和岗位。三是加强就业诚信教育,提升素质。从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入手,增强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所需要的高情感、高责任感和高精神境界。营造一种浓厚的诚信文化氛围,把弘扬正气、恪守承诺作为最基本的要求和理念,让学生时刻感同身受。四是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就业教育重要内容。根据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和心理素质形成的特点,采取集体教育和单独辅导、专题训练与学科渗透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五是开展职业与成才观教育,激发学生求职成才动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成才观,引导他们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学习的理念并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六是加强以爱岗敬业等职业价值观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采取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公德心、责任感、职业伦理等,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及法律要求,帮助他们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职业行为规范,提升职业道德修养。七是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优化教育环境,改进教育方式方法

一是就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而动,及时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把计划经济时期那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封闭型教育方式,转变为面对现实社会,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开放型教育。二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和伦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这既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顺应现代科学总体发展趋势的要求,又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就业教育可采取心理辅导、养成教育、危机干预等手段,运用模拟情景体验法、典型案例介绍法、专业技能估量法、就业目标定位法、创业思路引导法等,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思想问题和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单独进行教育。或针对学生模拟就业岗位,设计专业技能衡量标准,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分析其与就业岗位的差距,提出提升专业技能的思路和途径。或通过假想比喻、言传身教等方式,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充分认识自己,全面分析、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找准自己在择业中的适当位置,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以避免择业方向和择业目标的盲目性。或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有能力自主扩展就业空间,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强舆论监督,健全就业诚信监督机制。可以通过校园宣传栏、广播、BBS、校园网、校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校园诚信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建立严格的就业资料审查制度,完善就业诚信考核体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讲诚信、重诚信的好习惯。

(四)建立健全教育服务体系,营造教育氛围

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就业教育机构,保证就业教育经费充足到位,人员配置科学合理。就业教育机构对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出总体部署并负责监督考核各系部工作的开展情况。各系部指定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毕业生就业教育工作,要求专业课教师利用授课时间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实施就业中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完善的工作网络,提高大学生就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教育队伍,推进专业化

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优化队伍结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就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主要力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许多思想问题需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给予指导和解决。辅导员、班主任、专职从事学生管理的行政人员负责对学生理想信念、责任意识、价值取向、学习态度、职业规划、社交技能、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指导,开展经常性的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思想问题。

【参考文献】

[1]盛仁泽.关于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7(4)

[2]高晓琴.对就业指导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

篇9

【关键词】公安思政人才 培养理念 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3-0069-02

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起着为公安工作提供方向指导、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撑的作用。做好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政治建警、思想育警、文化强警战略,可以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支持。目前,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来看,公安机关对从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对从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公安院校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又比较欠缺,造成了公安基层缺少高素质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承者与实践者的现象。有鉴于此,研究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出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具有较高层次的复合型公安人才,服务于公安实践的实际需要,是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

培养高素质的公安思政人才也是深化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的需要。当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现实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专门研究,并加以解决。例如,如何进一步探索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总结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克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随意性,体现科学性?如何创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体现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整体性原则,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如何利用新兴媒体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如何运用文化新形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进一步提高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等重大课题。这些问题对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理论研究有助于促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规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同时也对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服务于公安实践的现实需要。从公安思政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从根本上来讲,这是一个教育和培养理念的问题。培养理念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方向与成就。下面是对当前公安教育中公安思政人才培养理念的详细分析。

1.复合型人才

21世纪的公安思想政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应以培养复合型的公安人才为目标。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融多种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现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要求公安思政人才不仅具有宽广而厚重的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结构和素质构成。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构成具有多重整合的特点,这种整合不是多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简单重叠,而是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形成复合交叉的知识结构。这种复合交叉的知识结构,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学科内部的交叉知识,如政治伦理学、社会心理学、公安管理学等知识。复合型人才应当作为公安思政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

2.厚基础:融合多学科理论基础的知识结构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高层次的复合型公安人才,其学科理论基础宽广,涉及了哲学、法学、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公安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多学科相结合的复杂的知识结构必然要求公安思政人才首先要博采众长,努力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也可以区分为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哲学、法学、心理学等知识领域:二是相关的公安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如侦查学、治安管理学等公安学知识领域。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基础如此宽广,每一学科都深入研究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方案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要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融合相关学科的主,要内容,对其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并加以整合,逐步形成具有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研究领域,形成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有了自己学科的理论基础,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才有自己理论视野,具有公安特色。

3.强能力: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能力结构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能力培养。在人才的智能结构中,能力是核心,因为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具有能量,才能发挥其作用。具体说来,公安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各方面的理论知识更新频率加快,要适应发展的社会需要和职业要求,必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一个合格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2)研究及创新能力

一个合格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原理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还要掌握从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及创新能力。

(3)调研及研判能力

调查研究方法是重要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中,有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总结,要求从业民警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总结材料、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具备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研判工作方向和趋势的能力。

(4)写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中,有大量的文字材料需要撰写,要求民警不仅具备基本的公安应用文写作技能,还要有撰写通知、简报、报告、讲话稿等对理论水平要求极高的文字写作能力。并且,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要面向公安民警,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从业者有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4.重个性:公安思政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担着参谋、助手、管理、协调、服务等重要职能,其能力建设是整个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既有一定综合性,又有极强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就是公安思政人才从业必备的思想政治工作职业素质,是公安思政人才的个性化教育。同时,公安思政人才的个性化教育也是特色教育。突出特色,就是要紧紧抓住“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公安思政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警务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培养新型的公安思政人才,必须从培养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加以重新构建。

在当前的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作为核心,强化警察职业道德的培育与塑造,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为警察自身的价值目标,实现警察个体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公安实践的需要,以提高公安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复合型公安人才。

5.善创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因而,创新既是公安学发展的动力,又是现代公安思政人才的评价标志。不论是在人才的整体素质中,还是人才的智能结构中,它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在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公安思政人才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有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科学权威的勇气:第二要有创新或者创造性思维,要有善于分析的发散性思维方法:第三要有创新能力,要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才能的培养。就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来说,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形成创新能力,是公安思政人才必备的能力和素质构成。

6.优素质: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

新世纪我国公安思政人才必须是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从本文的分析可知,新型公安思政人才在知识结构上要会通哲学、公安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基础,在能力结构上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调研及研判能力等多种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最后要在人才素质方面最终体现出来,成为公安人才培养的方向。公安思政人才素质的培育主要包括:忠诚意识的教育、宗旨意识的教育、警察意识的教育、职业素养的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健康心理的教育等等。素质教育的功能就是“构筑精神支柱,催生精神动力,激励人才奋发有为”。这种功能就决定了它在整个公安思政人才培养目标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在以知识和能力创新为标志的时代,公安思政人才的素质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对人才成长的动力、方向和保证作用,培养、激发公安民警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和战斗力”,这也是公安思想政治实践工作对公安思想政治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公安实践中,公安思政人才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高超的业务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等。而这些能力素养的具备,必然依赖于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贯彻。

综上所述,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理念可以表述为:厚基础、强能力、重个性、善创新、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公安思政人才的培养问题上,教育思想理念当居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它制约着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基本的培养方式,从此意义上讲,教育思想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的灵魂。只有在合理的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服务于公安实践的现实需要,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荆惠民主编,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龚正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

(一)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关注度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几种流行语中关注“网络炒作”的占多数;关注“寂寞语式,杯具用语”、“火星文”和“非主流”的大学生人数紧随其后;关注“人肉搜索”的大学生占总调查对象的30.3%;关注其他类型网络文化的占25.0%。说明大学生平时愿意关注网络流行文化,跟随网络文化潮流。50.0%的大学生“偶尔关注”时下的焦点和热点问题;42.0%的大学生会“经常关注”;“每次都关注”的大学生占4.4%,只有3.6%的大学生选择“没关注过”。数据明确显示,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高,如表2所示。

(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广

大学生不仅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高,参与度也比较高,69.9%的大学生会利用网络对时下的焦点话题发表文章或者评论,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有热情有行动力,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另外,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多种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利用网络参与各种与实际生活接轨的活动,比如网上购物,网络交友等。如表3所示。

(三)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防备心理

表4显示,73.9%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防备之心;10.0%的大学生不相信网络文化;11.5%的大学生崇尚网络文化,希望自己也能参与。随着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像网络恶搞“杜甫很忙”这样的网络文化副产品。38.5%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副产品“没有太多看法,只把它当成一种单纯的搞怪行为,乐一乐就过去了”;21.2%的大学生认展”;17.7%的大学生认为这“与网络本身性质与网民素质有关”;12.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对社会权威的颠覆,为草根群体争夺话语权的有意行为”;10.0%的大学生认为这“与社会目前的氛围有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态度比较客观,虽然有部分学生崇尚网络文化,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对网络文化有防备之心。同时,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文化副产品只是单纯的娱乐搞怪行为,与目前的社会氛围,网络本身和网民的素质都有关。可见大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网络文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大学生热衷使用网络流行语

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流行语有“MM”、“886”“神马都是浮云”、“内牛满面”、“亲”、“伤不起”等。由于调查时间的不统一,这些网络语言也随时间先后出现的频率不同,可见网络流行语以难以预料的速度在呈现新的变化。这些网络流行语无一不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情感状况和对价值的判断标准。同时,他们不仅在网络上流行,很多也融入到了现实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流行语。

二、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态度与行为

(一)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学习带来便利

通过调查,77.9%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文化能够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74.8%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文化“获得很多音频、视频资料,丰富了精神生活”;67.5%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文化“获得很多学习资料方便了学习”;52.4%的大学生选择了“认识了很多朋友,通过与网友交流减轻了压力”;15.7%的大学生认为上网花费太多时间,会影响学习。由此可见,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网络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大学生高度关注和参与网络热点问题

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比较高,他们经常通过网络听音乐、购物,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并积极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尤其是通过微博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1],可见微博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而这种影响在公共事件和公共领域更为明显。2010年“我爸是李刚”经过微博爆料,人肉搜索,在网络上大范围流传,以表达对这种嚣张狂妄和无视法律的抗争,最终正义得到伸张,平复了网民的愤怒。从2006年彭宇案引发至今的“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的大讨论,2011年“小悦悦”事件,都通过微博的形式掀起了激烈的争论,引发人们对道德底线的思考。2012年黄岩岛事件激起微博网民集体讨论,一方面使社会公共事件更加透明,让大学生坚信正义的存在,对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进一步加强,但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缺乏完备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如果这时候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对这些公共事件形成扭曲的认识。

(三)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网络“红人”

网络平台造就了数不胜数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的雷人造型,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筷子兄弟”的过往青春,“龅牙哥”、“茫然弟”等一夜之间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网络红人,文化的主客体没有了界限,精英和大众享有了同等的话语权,除此之外,还有“杜甫很忙”、“诸葛亮不亮”等网络恶搞人尽皆知。大部分大学生对此都有防备之心,认为这纯属娱乐,能够正确客观地看待网络文化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愿意自觉抵制网络糟粕文化。

(四)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与大学生生活的现实性接轨

大学生中最为普遍和广泛的网络文化现象有听音乐、网络交友聊天、查阅资料、观看网络视频、微博论坛、网上购物、玩网络游戏等。过去听音乐通过收音机、录音机或者CD机,而现如今通过网络听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的交往通常是在人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这种交往往往会受到交往工具和通讯工具的限制,而现如今人们通过QQ、电子邮件等网络通讯工具拓展了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这种虚拟性弥补了现实的不足,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主要工具。网络购物已经是大学生购买物品的重要渠道之一,它将网络的虚拟性与实际生活的现实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大学生在网上选购好需要的物品,通过网上银行付账,再通过物流公司将物品送到购买者手中,完成了由网络虚拟性到实际生活的现实性的转化。然而虚拟的网络背后是现实的人,这些活动虽然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由于网络上存在大量不良信息,网络安全难以保证,网络道德感弱化,网络欺诈、网络侵权等层出不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了重要的义务和责任,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从事网络文化活动。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塑造合格公民

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通过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行为,提高公民公共道德、公共责任,塑造合格与成功的公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功能,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在互联网整体格局中,目前高校红色网站与一些规模较大的商业网站或社交网站相比,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还相对较弱。因而,学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提升校园网络的吸引力,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要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上思想文化平台,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建立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现代性于一体的“红色网站”。要在内容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并提供和完善各项有益于大学生的网络服务,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成才需求,增强其感召力;建立师生互动平台,真实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让大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努力使红色网站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网上精神家园,从而使学生愿意进入红色网站,愿意接受先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民意识和公民水平。

(二)推进网络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公共责任

网络语言随着网民不断增多和时展在不断的壮大,新词语层出不穷,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大学生也是追捧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群体,这些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既有一定的时代性也体现了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得不思考将这种话语体系用于教育中,切实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强网络文化的宣传教育,利用网络语言的优势,发挥其信息传播功能,扩大学校教育的覆盖面,让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提高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熏陶,抵制网络文化垃圾的腐蚀,提高在公共领域的行为规范,按照合格公民的要求提升自身素养[2]。

(三)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教育,确立大学生公民公共生活观念

网络文化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法律意识的建设却远远滞后于网络发展的速度,导致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法律意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使校园网络的运行和管理有法可依,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抵制网络糟粕文化,远离网络犯罪,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确立大学生公民公共生活观念,做合格守法公民。

(四)创新网上与网下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公民人格

虚拟空间的问题是对现实世界的折射,网上的问题根源在网下。通过网上和网下的互动,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公民人格。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人行事都要考虑周围人的反应,这种无形的道德监督抑制了人们恶的冲动。但在虚拟的世界里,这些规范似乎显得模糊不清,没有人监督,没有边界,人们可以无所顾忌。网络活动从表面上看,是自己在与电脑这台机器以及机器上显示的符号打交道,实际上是在与通过符号与之交流和操作电脑的另一网络主体打交道。因此,网络文化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知行统一,一方面在网上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赋予更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在网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弘扬主旋律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和实践中不断健全公民人格。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文化教育合力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并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的主要力量,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而且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敏锐性和鉴别力,同时还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网络语言应用能力,积极营造正确的网络舆论,不断提高网络文化引导的能力与水平,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强化网络教育队伍。要在学校宣传部设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学校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评论员、管理员和信息员等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形成各方配合、责任明确、优势互补的工作队伍体系。

(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营造网络文化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