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经济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体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从研究体育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来看,首先要清楚“体育”的基本概念。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其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我国的竞技体育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城镇居民“大众体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
1.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兴趣和热情欠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休闲和娱乐的时间相应的增加,人们的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的健身意识却令人堪忧。虽然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多数人的锻炼热情不高。据调查资料反映,对体育无兴趣的居民接近不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一半,这也充分反映出对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宣传力度不够,城镇居民的锻炼身体的意识有待加强。
2.城市中体育基础设施存在明显差异。
大城市主要是省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是高校、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基于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资金的投入以及体育场馆的修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社区、居委会、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发达城市和较发达城市及不发达的地区之间的体育设施差距十分明显。一些省市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体健康状况,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条件正在不断的加强和改善。
3.城镇居民健身活动场地严重不足。
从全国的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来看,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水平,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44.1%对社会全部开放,21.3%部分开放,34.6%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从居民活动点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有2.77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31-100人,而且是锻炼者自发组成,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帮助,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
4.居民的健身、休闲、娱乐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我们来看一种新的消费指标“体育消费”,在我国还处于相当低的状况,人均体育消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仅为0.5元,而我国的邻国日本达到了20元人民币的水平,虽然我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费用的支出,从1985年至1997年的12年间,占工资支出的比例提高了2.6%,但是增长的幅度缓慢,并且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水平还远远低于全国消费水平的平均值。分析我国城市体育这种状况的原因:
4.1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旧思维模式认为,体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国家的投资行为,这种惯性思维阻碍体育在城市经济中的正常发展;
4.2政府机关人员对体育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认识不够充分、深刻;
4.3体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较低,许多居民的体育健身因场地设施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
4.4人们普遍参加简单的运动,所以在体育文化消费支出方面比较低。
二、体育对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大力发展,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国家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体育事业将促进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增加国民的收入,与其它需要大量投资的经济部门相比,体育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优势。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首先,由于体育的功能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它能够推进和带动城市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通过消费,城市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其次,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主要的消费人群集中在城市。最后,体育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人的基本劳动技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以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
2.发展体育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型的体育赛事是塑造城市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打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更能够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与内地各大城市比较相对滞后,但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及体育冰、雪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一些大型的国内、国际赛事,可以促进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我们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体育的发展能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国内、国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赛事的实践已经证明,其都能够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比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城市绿化、宾馆、饭店等等,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味,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软环境,引起了很多外商的兴趣,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添了诸多的活力,又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
4.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在增多,因此对体育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就会不断加大,为了满足全社会所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就必须增加体育产品,如体育服装、鞋类、运动器材等生产数量,因此需要增加劳动力从事体育产品的加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加了城市就业人员的数量,带动了相关行业人员的就业机会,无疑为缓解日益突出的城市就业压力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
5.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HTSS〗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纽带",同时可以吸引外来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知名度,通过媒体及信息交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和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首先,是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专业性很强,承担赛事以后,有可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它们的公益性及后续效应。其次,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型赛事人流聚集,空气污染、噪音、废物垃圾等问题不容忽视,故此要充分宣传“绿色体育”理念,最后,每次赛事要有适度的商业运作。如国际上的奥运会,第21届蒙特利尔就负债20多亿美元,不仅没有带动经济发展,反而给城市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民间主办的奥运会,在金融界人士彼得•尤伯罗斯的领导下,一改亏损局面,获得了2.5亿美元的盈利。但过分的商业运作还会伤及赛会和运动员偏离奥林匹克宗旨,因此商业运作要适度。
三、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1.体育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道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自然人文因素,必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每个城市的历史渊源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气质。因此体育开发要符合当地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以便普及、推广和提高。另外,不同城市可以利用其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不同城市体育文化。
体育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不同的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区域体育政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沿海地区和中部省会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信息快捷,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普及,形成体育与经济同步双赢格局。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资金匮乏,体育产业以国内大众需求的体育用品为主进行生产,在各自管理的辖区内,给群众提供一些必要的体育健身场地与设施。经济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少数中部及边远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他们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为主,人们以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为主要内容。
四、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的开发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
城市开发体育项目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预测市场需求,调研摸清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公益的社会效益,注意超前发展战略研究和制定正确可行的长远发展计划,切不可盲目的进行开发,影响城市的整体经济规划。
2、发展应与相关部门大力配合。
发展体育需要其它相关部门与行业的支持与配合。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休闲、观赏,就需要取得道路交通、服务接待、社会治安、餐饮、检疫等部门的有机配合,形成以体育为中心的服务网络,让人们在锻炼与消费过程中,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发展。
篇2
【关键词】城市建设;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关系
引言
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首先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加快社会主义发展,保证城市建设的需求,保证城市建设速度,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其次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保障,良好的城市建设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居住,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载体,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城市建设完成对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
一、城市建设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主要是指对城市内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产业环境的调整等,采用新形式的产业结构替代传统产业结构,完成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而产业结构的转变就需要城市建设做依托,通过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形态的转变,为经济转型工作提供有效的操作环境,引导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城市内任何的施工建设都属于城市建设,例如城市的重建、迁移及改造等,通过城市建设为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利用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保证经济转型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转型提供物质基础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基本载体,保证良好的城市建设,是保证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转型工作开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传统生产生活观念的制约,导致我国城市建设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城市内交通阻塞、投资环境差、市场竞争能力低等,都影响了对外界资金及人才的吸引,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降低了城市商业竞争能力,制约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可以为经济转型工作开展提供物质前提,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吸引经济团体的投资欲望,促进城市内的产业及商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完善的城市建设,还可以加强城市的交通系统、信息系统,加强城市与外界的交流,进一步加对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三个方面需要改进。第一城市经济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内的经济基础设施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物质前提,不同经济转型时期对城市内的经济建设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在经济转型初期,主要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如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支撑、废物处理、信息交流、交通运输等,良好的经济性基础设施,可以为经济转型提供物质前提;第二通过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间接完成对经济转型的引导工作。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城市内教育、文化、体育等的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身体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建设效率,改善市民劳动素质,间接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第三要加强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贫困群众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城市还存在一些棚户区需要及社会,还有一部分困难群众需要管理,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就业率,保证城市的和谐发展,能增加对外界资金的吸引,增加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
三、处理好城市内各系统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保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保证政府对城市及市场对城市资源额配置管理工作。资源型城市想完成有效的经济转型工作,只有保证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才能实现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科学有效的促进城市资源的利用价值,促进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政府与市场两者关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对两者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等不良现象,影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这里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顶层设计为例,一方面在进行城市顶层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避免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另一方面城市的顶层设计是经济转型的物质前提,所以在进行顶层设计是考虑市场需求情况,政府不能垄断城市规划设计,要保证城市顶层设计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避免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
四、结束语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意义重大,积极有效的经济转型工作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保证城市建设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还有待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建设与经济转转型的关系,提出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工作的引导作用,希望可以对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文中存在不足期望专业人士给予批评建议。
参考文献:
[1]徐雨森,代大双.软硬环境子啊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1):34-37.
[2]焦华富,韩世军,路建涛.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J].经济地理,2014.17(2):104-107.
篇3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 经济长效增长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251-02
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必然之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能源建设、交通线路规划、给排水系统以及环境保护等,由此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着人类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旦失去建设动力,那么人类生活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必须要以经济长效增长为前提,不断加强城市基础建设的力度,如此才能够推动城市现代化M程,提升人类生活居住品质。
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根本保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能够为城市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的特点,如下所述。
首先是因地制宜。要根据城市本身的发展需求,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规划,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建设工作。
其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一个个单独的项目不足以支撑整个城市的发展,不会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化效果。比如交通路线的规划开发不仅仅要考虑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连接城市内外部交通,还要把城市的水、电、天然气系统充分考虑在内真正形成疏而不漏、万无一失的交通网络。
最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服务性和公共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多元化的大系统,其目的是为系统内部的市民、社会提供最好、最便利的服务。因此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有着本质区别。它在提品和服务的时候必须要将社会效益,即对城市的贡献、对人民群众生产资料的满足放在第一位。因此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来源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益为全社会共享。
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长效增长之间的关系
城市经济建设与经济长效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为了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制定相关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获得各种效益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空间结果转化为物质支持系统的平台。
其次,城市基础设施能够为经济长效增长提供指导和路径。
最后,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的长效增长有着控制与推动的作用,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资源。
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1 扩展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本
在原有融资渠道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融资渠道,让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有更多资金可被使用。社会资本来源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是国内民间股权资本,第二是外商股权资本。为了有效解决内部资金供应不足等诸多问题,采取发行股票的方式能够在最短时间获取大量资金,另外,还可以将经营权进行转让或将部分资产证券化,也可以确保城镇吸纳更多民间资金。只有保证通过多渠道源源不断地获取大批量资金用于调度,才能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虽然可以采取发行市政债券的方式吸纳资金,但是这一过程需要十分严谨,针对于主题的选择要有明确的规定,避免发债规模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将债务用于某种途径时需要进行书面记录并登记,在保证高效性、谨慎性原则的前提下,利用法律法规限制市场债券的用途,等经验成熟以后,再将其转化为普通市政债券。
3.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
作为一个良好的监督者,政府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首先,政府需要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将比较好的项目引入市场体系。对于不遵循市场规则、有损他人利益的市场经商行为应加大制裁力度。为了保证市场长久运营,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有效拓展民间资本进入渠道,对不合理也不正规的渠道严厉打击,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未知风险。
3.3 提高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能力
许多一线国家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操作系统,因此可以多多借鉴这些发达国家所采取的制定办法,将制定的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应用到自身城市发展的项目中去。要尽可能确保投资项目以及资金使用的合理度,加大行政手段和经济制裁手段,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按照法律要求进行。
3.4 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非十分完善,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较常见的是行业垄断以及资金短缺问题,因此政府需要给出更多扶持办法,不断健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市场主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吸纳更多资金,并让更多有能力的主体更好地融入市场竞争环境。政府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只需不断完善制度,并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确保市场有自主经营权和城市规划的权利,才能进一步提高城市总体建设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3.5 用科技手段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模式
这些年,我国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为确保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也为了让城市居住人群有更好的生存环境,我国都相应出台了有关法律,将城市规划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确保在项目进行制定、完善、实施的每一个过程中都做到责任明晰化,以便不断完善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措施和管理制度。
经济的迅速发展让我国的基础设施有了更大的资金来源。我国在基础设施建筑项目当中,存在资金消耗过大、资源浪费严重等诸多情况。例如:近些年,我国存在明显的电力产出不足问题,这就造成电价虽然持续上涨,但总体盈利仍不超三百亿元,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电力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的。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迅速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一线城市的供电系统实行电子化管理,加强对不同模块的管理制度,搭建网络信息平台,确保合理的推送资源以及有用信息,让互联网加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当中。
城市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进一步借助高科技手段,在保证运输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让智能化交通为人们提供服务,比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面临着巨大的交通运输问题,为避免经常出现交通瘫痪的情况,应逐步完善对这些城市道路规划管理的政策,利用网络设计公共交通路线,确保农村、近郊以及城市之间的道路可以配合紧密,形成现代智能化交通管理和引导系统,尽量避免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减少交通环境危害。
4 结语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奠定城市发展基础的关键。这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并积极转换思想,做到与时俱进,敢于创新,从城市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如此,才能够真正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城市经济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来喜.深化金融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1):101-102.
篇4
【关键词】 西安;生态经济城市;SWOT分析;对策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与土地的格局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环境问题开始暴露。[1]许多城市已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而在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过程中,又大多偏向于研究生态环境建设,而忽略了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等的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基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包括生产和生活在内的综合性、全方位和全新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2-3]它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自成体系,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规律。本研究通过对西安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对机遇和挑战进行SWOT分析,给出西安市城市生态经济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期为西安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西安城市概况
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地跨渭河两岸,南依秦岭山脉,东西长204km,南北最大宽度101km,总面积10108km2。西安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少雨,夏季易发生伏旱,春季气温波动较大,常出现寒潮、霜冻及春旱,秋季多连阴雨,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740.4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7、8、9、10四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60%以上。
西安市主要河流包括灞河、汉印沣河、涝河、黑河、石川河、泾河、渭河,是其地表水的主要来源。西安市地势总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土壤类型丰富,农耕历史悠久。地下水资源量为14.32亿m3。
西安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2015年的人均GDP达到67343.15元,另外。西安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发展,旅游产品结构日益合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形成由旅游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西安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
在了解西安市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基础上,借助SWOT分析法,对西安生态经济城市建设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剖析,为后面提出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方案奠定基础。
1、西安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优势(strengthens)
(1)优越的自然条件。西安市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西安市境内河流除秦岭南部汉江支流旬河上游25km2汇入汉江以及南洛河上游蓝田县境内的14km2直接入黄河外,大部分属黄河一级支流渭河水系,计有渭、泾、灞、骸沣、谲、涝、黑、石川等40条河流,其中集水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有6条。
(2)丰富的自然资源。西安的自然植被及生物资源丰富,尚保留如大熊猫、扭角羚、金丝猴、黑鹳、大熊猫等濒危动物,以及银杏、水青树、连香、马甲子等孑遗植物。秦岭山地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明显,包括高山草甸、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等植被类型。秦岭的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为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和濒危物种,西安境内已建立了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渭河平原主要种植的是栽培作物。
(3)良好的交通区位。西安地处中国的地理中心,作为连接东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已形成了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西安的铁路线成“米”字型结构,辐射全国。西安老火车站位于五路口,西安北站是专供高铁和动车通行的火车站,规模大,设施好。西安是仅次于北京的全国第二大公路交通枢纽,共有9条国道呈放射状通往全国各地。西安拥有中国第四大的机场,航班可以通达国内外6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香港、澳门、日本福冈、广岛、新泻、名古屋等地。
(4)深厚的文化底蕴。西安是西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高校集中,高层次人才资源丰富,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是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座城市。由于西安高校众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因此,科研实力强、科技发展水平高成了西安城市发展的一大重要保障。
2、西安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劣势(weakness)
(1)大气污染问题。长期以来,西安市是全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之一。[4]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西安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西安市位于黄土分布区,因此自然扬尘严重,另外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收入水平较高,私家车占有率高,因此汽车尾气污染非常严重。
(2)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指在城市居民生活中或者为城市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即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医院垃圾、商业垃圾等。[5]西安作为省会城市,人口密度非常大,并且外来务工人口众多,使得近年来西安城市生活垃圾量呈增长趋势,对城市污染严重。
(3)水污染。西安市境内各河流在出山口以上大多水质良好,出山口以下污染逐渐加重。河流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氨氮、石油类和挥发酚,近年来西安的几条过境河流污染均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类。同时,西安的地下水资源也出现了污染情况,虽然没有地表水污染严重,但是很难治理,因此也成为影响西安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4)经济发展不均衡。西安市所辖共有9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新城区、未央区、灞桥区、临潼区、长安区、闫良区以及4县高陵县、周至县、蓝田县、户县。雁塔区、新城区、碑林区等城市中心区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而周边的灞桥区、阎良区、周至县、蓝田县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使得西安市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局面逐渐形成。
3、西安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机遇(opportunities)
(1)陕西省近年来已经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该领域的诸多学者都致力于研究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经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是大势所趋,一系列有利于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更加有利于西安市进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6]
(2)西安市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益完善的旅游设施,秦岭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是人们避暑休闲的好去处,因此可以利用秦岭的自然资源规划生态旅游。
(3)西安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创设,以及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导理念都使得西安在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城市生态环境,这为西安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西安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挑战(threats)
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亟待解决。西安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飞快,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成了西安建设生态经济城市过程中面对的一大挑战。
三、西安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举是西安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因此针对前述西安在建设生态经济城市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本文提出相关的建设路径和对策,为西安早日实现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7]冬季锅炉供暖是西安市大气污染的一大主要污染源,应该考虑限制供暖时间,采用清洁能源进行供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另外,对于机动车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经验,实行购买限号和限号通行政策。
2、通过划定生态控制线,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西安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连片开发,使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一定要出台相应政策,为城市划定若干生态控制线,保护山脉、植被、河流、生物等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3、充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城市公园
针对西安市历史文化遗产较多的现状,应考虑利用包括新建的世园遗址在内的文化遗产资源建设生态绿地公园,以实现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机结合。
4、继续发展轨道交通,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是造成西安这类迅速扩张的大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前述提出限号建议的基础上,建议西安市应考虑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张地铁建设,同时可加入城市轻轨的建设,以缓解机动车尾气污染给城市环境带来的环境压力,同时给大家提供舒适、快捷的交通方式。
5、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包括住宅小区内的绿化、道路两旁的绿化以及城市大型公园的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城市绿化体系。同时应该注意城市种植植被的种类,提高植物成活率,进而提升城市绿地率。
6、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制度保障
第一,要有完善的法律保障,使西安的生态城市建设有法可依;第二,要建设相应的管理机制,组建生态经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责任机制,真正将生态经济建设问题落到实处;第三,要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保证生态经济建设工作持续良好地开展;第四,加强对于公众的生态教育宣传,以及让公众全员参与到生态建设和环保活动中来,建立长效的社会公众教育机制。
四、结语
西安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市的优势资源,把城市的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以实现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良性循环,最终完成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实现西安城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贵根.池州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07(10)154-157.
[2] 兰世惠,杨绍安.论生态城市建设[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3] 曹广成.抚松县生态经济型城市建设探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4] 胡尧.关于成都城市生态经济建设的W1NT分析及对策建议[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6.27(2)22-25.33.
[5] 张林英,周永章,温春阳等.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J].生态科学,2005(3)273-277.
[6] 曹东波.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现代商业,2014(23)274-275.
[7] 张景奇,孙萍,徐建,等.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述评[J].经济地理,2014,34(8)137-142,185.
[8] 孟民,杨洁,王晨野等.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标准和实施途径[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3)72-376.
[9] 朱云莉.景德镇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4)51-53.
[10] 秦娜.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112-116.
篇5
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地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为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为之提供充足人才资源的重任。多年来,兰州城市学院遵循这一思路,针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因需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与地方发展共同进步,探索出了一条立足生态城市学科建设,致力于合格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
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与现状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一度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一些城市盲目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牺牲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经济的“暂时繁荣”。如此发展的结果自然得不偿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促使整个社会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生态文明的日益重视,国内许多城市开始探索和反思如何消除城市盲目发展所带来的弊端。这些城市无一例外地希冀通过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之路以解决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通过城市环保的投入、环保技术的开发研究、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评估指标的制定方式,实现城市产业由单向流动的线性方式向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转变的良性循环。此外,许多城市积极推广绿色产业,并力图将其培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而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高水平协调发展。
地方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共荣的密切关系
一定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发展是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制约于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而又对之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硅谷与斯坦福大学。二者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谁也不敢肯定地回答如果没有斯坦福大学,还会不会有今天的硅谷以及硅谷目前风头正劲的发展态势。理性地说,斯坦福大学的存在肯定不是硅谷形成的充分条件,但没有斯坦福大学这个必要条件,恐怕也同样不会出现硅谷。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赋予大学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顺应内在发展规律和要求,获取外部资源,满足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格局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才需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规格。而地方高校的发展则可以通过控制人才供应的量与质,通过为社会提供科技文化等服务来影响、调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兰州城市学院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几大举措
兰州城市学院由于地处甘肃省会,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学校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围绕国家“两型社会”“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区建设以及甘肃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瞄准兰州新区、甘肃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申报中的甘肃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等重大建设平台,以及推进甘肃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契合自身发展实际,全力构建城市生态学科群,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通过施行四大举措努力探索助力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道路。
1.专注特色,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学校前身是一所师范性专科院校,要实现为区域发展全方位服务,尤其在推动城镇化建设方面作出贡献,学科转型势在必行。鉴于此,学校在升本之初,按照“突出和发展城市服务功能,保留和优化师范教育特色,注重和强化应用技能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经过近年来不遗余力的建设,学校已逐步形成了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主的学科专业结构,建立了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第一,实现与区域对接,大力发展城市生态相关学科群。学校结合甘肃区域发展需求,从培育特色入手,依靠地方经济、文化、自然资源的优势,以生态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互融,遴选出了一批具有自身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学科,并加大新兴学科、交叉与边缘学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生态学科集群化发展机制。目前,以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等专业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相关学科群建设与地方发展的迫切需求高度吻合,服务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人才供不应求。
第二,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学科创新与融合机制。学校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推进学科交叉,在学科交叉融合中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培养高层次、交叉型学科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学校以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按照“整合、共享、开放、服务”的支撑平台建设方针,形成了共享开放平台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第三,争取多方注资,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学校设立“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对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重大科研成果、优秀科研团队实行激励机制和不同比例的资金配套机制,鼓励教师通过成果转化、争取企业资助等方式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学校创新校企联合办学思路,与大唐移动、北方汽修等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由学校出场地、包教学,企业出资金、包就业的联合办学机制,有力地拓宽了学科建设融资渠道,培养了一批地方亟需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重点扶持发展与城市经济和产业布局密切相关的专业,调整学校原有专业布局,学校已初步创建了具有甘肃地域和人文特色的专业体系,形成了能够体现学校特色与优势的专业品牌,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度日益紧密。
2.多措并举,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兴校之举,首在得人。学校自升本以来,坚持稳定、培养与引进多措并举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实施推进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
第一,招贤引智工作不断推进。根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学校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吸引稳定人才的政策,先后吸纳浙江大学在内的许多名校的博士、硕士来校工作,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逐年呈显著上升趋势;学校同时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需要,采用“柔性引才”原则,先后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迅,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长江三角洲研究院副院长王祥荣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参与教学科研工作,以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学术讲座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人才高地建设。
第二,自主培养实现跨越发展。学校先后通过实施名师培育工程、教师高学历工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大工程,制定了以城市生态学科群为主的教师进修制度、跟踪培养制度以及稳定人才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制度,并在教师学术交流、考察访问、学历提升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力地形成了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全校形成了追求上进,提高水平的良好导向。
通过坚持不懈地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人才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与升本前相比,学校高级职称教师由原来的65人增加到395 人,增长6.1倍;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88人,增长44倍。专任教师的高职称比和高学历比分别由2006年的35.1%和53.6%达到了目前的53.9%和64.4%,逐步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结构合理、干劲十足、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
学校先后有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师德标兵”荣誉称号,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40余人获得省级荣誉称号或人才支持计划。
3.加大投入,着力打造精品专业实验室
学校以努力解决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与生态建设有关的重大问题为导向,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先后建成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等22个研究院(所),为培养人才、开展技术研发等工作的顺利推进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第一,围绕甘肃生态城市建设,成立相关研究院所。学校针对兰州大气污染、城市生态安全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问题,先后建立了以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城市生态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数个实验室,在采集数据、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已陆续为城市治污提供了一些翔实的理论依据。目前,相关实验室正陆续开展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对接协同创新合作,以进一步对甘肃生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另外,依托学校成立的甘肃城市发展研究院,已与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共同主持完成了《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之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系列研究成果,其在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综合评价、咨询指导等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
第二,加大经费投入,因需开展相关实验项目。学校根据甘肃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兰州新区、兰白都市经济圈、甘肃省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等重大项目的需要,不断整合力量,优先建设重点学科实验室,投入近千万元专项资金,购置了先进的生态学、环境科学实验设备。各实验室根据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采取资源共享、综合建设、规范管理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实验室规模提升、学科融合和持续发展的可能。目前,学校已承接或完成多项生态类实验,其中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5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7项,主持甘肃省内科技项目几十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发明1项。
4.凝心聚力,增强服务地方发展的本领
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坚持突出与城市生态文化发展相关的各类专业,不断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生态发展。
第一,为城市管理贡献才智。由于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甘肃省近年依托学校建立了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先后举办了“甘肃省城镇化建设县(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兰州市安宁区管理干部研修班等培训活动。这些培训从理论阐释、现身说法、政策讲解等方面入手,使学员获得了一定的思想收益,必将对甘肃省城镇化建设起到很好的教育支撑作用。
第二,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受邀参加了第六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赴欧美等国家交流武学,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研究》,发起组织了国内外88支武术团队参加的兰洋杯“2012兰州国际武术交流大会暨武术文化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现已形成“太极法则与和谐思维”等一批学术交流成果,敦煌文化研究关于艺术再生理论和价值增值理论等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甘肃地方武学传承与保护发展规划等大量优秀成果。尤其是学校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研究》为平台,已邀请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视觉艺术系副教授、美国知名雕塑家肯特·怀恩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共同构筑敦煌艺术研、学、产、商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为甘肃省打造“敦煌画派”的三步走战略和敦煌元素创意成果转化贡献着力量。
第三,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结合甘肃省发展实际,学校先后多次主办“西部循环经济论坛”“中国生态城市发展论坛”“全国敦煌艺术产业化协同创新高层论坛”等高规格学术论坛,为甘肃生态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学校创办了《城镇化研究》双月刊杂志,就全国各大城市发展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交流;学校完成了兰州新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新区定位、新区总体空间构架等方面贡献了才智,间接地推动了兰州新区升格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学校围绕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提出了十大生态水系工程,尽最大能力助推兰州市山水名城建设工程。此外,学校还为一些市(县)区制定了工业园区规划,为一些城市住宅小区设计了园林景观等。
第四,增强学校科研服务能力。在学校大力发展城市生态学科,不断引进相关人才的同时,学校科研服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12年3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合作,共同主持完成的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在北京举行了新闻会。中央各大媒体对此进行了直播和广泛报道。《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是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蔓延的严峻现实进行反思的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智库型研究报告,旨在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咨询。学校已培养各类城镇化建设人才数千名,与城市生态相关课题的申报、立项的数量与质量形势喜人,在城市生态领域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不断增强,优势不断彰显。
篇6
联合国最新研究资料表明,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小于80%的国家将寥寥无几。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长,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珍惜城市土地资源。精心塑造城市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绝不能再滥用宝贵的城市土地,给未来留下一堆混凝土垃圾。
舒适、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并不是单单靠大量植树、种草、摆上雕塑、设置座椅就能实现的,也不能仅仅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加以衡量。城市的舒适度根本上来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效组织。来自于对城市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源于建筑学的传统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面前,似乎显得“力不从心”。亟需建立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和原则。从而完善城市的各种功能。营造更美好的城市空间,尽享城市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建筑教育和营造实践中。这一根本目标常常被忽视或偏离,如城市中的很多“水景”设计得很漂亮。但往往是只能远观而无法接近,居住区绿地设计花样翻新。也是供人看的多,可参与其中的少。
不难发现,城市中的某些地段尽管很拥挤。但人们还是愿意去,而一些地方看上去很雅致。但总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这些都表明城市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要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掌握人认知和使用空间的规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和功能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
与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相比较,城市环境设计着眼于城市总体环境的质量,强调与开发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环境的协调性。它涉及城市中所有公共空间,不仅包括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公共用地空间,也包括私有用地中向公众开放的、无需任何费用、可随时享用的室外和室内空间。城市环境设计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户外活动。如购物、娱乐、商务、运动、交往等。首先考虑人的行为需要。其次考虑形式上的要求,进而进行空间组织与设计。
为人而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城市主要是为汽车而设计的,美国的洛杉矶、达拉斯、亚特兰大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北京、上海和广州也是如此。这三座城市道路越修建宽。高架桥越来越多,过马路越来越难,逛街环境越来越小。除城市规模过大、过于集中等客观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问题。
北京、上海、广州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很快,适量的道路建设是必需的。但车多了,就需要更多的路,路畅了。又引来更多的车,从而成为一个“怪圈”。虽然城市道路面积增加了几十倍。但交通堵塞现象仍很普遍。大量的立交桥和高架路、众多的宽马路,极大地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步行环境和宜人尺度,造成“行路难、过街难”。北京街头随处可见众多过街天桥,可以想见人们每天攀爬的不便。在普通市民看来。以往安宁的生活环境打乱了。老邻居搬迁了,熟悉的街巷拓宽了,街边小店和修理铺不见了。生活反而不如从前方便了。
国外很多大城市几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拆迁民房。拓宽道路并非解决交通问题的良策,反而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其次。要积极推动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如与地下街系统有机结合的地铁交通(如日本东京)和地下公共汽车系统(如美国西雅图):此外,还要改进和加强道路交通系统的管理。如在所有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上设立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如美国波特兰),从政策上鼓励各类公共交通的利用。如提高小轿车消费税、增收汽油税等。
步行环境的破坏,有些是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造成的。例如。北京东长安街与东单交叉口上的一个地铁站和横跨长安街的地下过街通道口,尽管这两个出入口的距离只有10多米,但其在地下却没有任何联系。这一交叉路口的两个过街天桥和两个地下通道之间也是桥不接桥、通道不接通道。如果从交叉口的一端到其对角线另一端,要先上过街天桥过街。然后再下到地下通道过另一条街方可到达。如果在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方面稍加改进,加强过街设施的有机联系。并在地下过街通道层面就与地铁等地下其他公共设施相连结的话。就会方便得多了。
又如,很多超高层建筑周边大都设有面积很大的广场。但由于“高层风”很大,这类广场经常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西雅图TwoUnionSquare广场在设计中,通过对“高层风”的实验和研究,建立了结合地形的多层下沉式广场,各层出入口与周边道路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使用方便、环境舒适、阳光明媚的“避风港”,深受市民的喜爱。营造一个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必须多替使用者着想,在设计上多下功夫。
行为与建筑环境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以下值得注意的现象同处一条繁华商业街上的不同街坊其人流密度会有很大不同。交通堵塞总是发生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同是公共开敞空间,有些很受市民欢迎,但有些尽管植了树、种了草、摆上了雕塑,但还是很少有人光顾。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7这就涉及到环境是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环境行为学理论了。研究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系,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统筹安排各种功能设施。合理组织公共空间。确定广场、休憩空间的位置。决定与可获得的公共空间面积相适宜的周边建筑的功能类型与面积体量、以及步道空间的宽度等。
建筑环境与人流分布
笔者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参与了东京银座地区的环境改善规划研究工作。于1991至1992两年间对银座地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研。通过对大量录像资料和数据统计分析与反复验证,发现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某一特定地段的机动车分布量与周边建筑环境要素之间,虽然影响要素略有不同,也有类似的关系,如果仅以人流量而论。从上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的建筑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的功能、面积、体量分布,如零售商业。饮食设施、办公商务、居民住宅等。城市中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面积体量呈正比。建筑的各种功能类型的影响大小则反映在相关系数上。
(2)街道的空间构造。如主要大街的分布、街道间连结关系、交叉点的分布等。
(3)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如地下铁、铁路、公共汽车站点的位置等。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大容量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呈反比,即地段距离车站越近,行人分布量越多。
(4)主要商业设施的分布。如百货商场、饮食设施、娱乐设施等。远于从公共交通车站到某地段的主要商业设施的总面积。与该地段的人流量呈正比。
(5)停车场的位置与容量。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停车场的距离呈反比。建筑环境与行为特征
建筑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人们每天利用普通街道和商业街道的行为特征有很大不同。通过对东京的银座大街、上野中央街、了,歹横街三条主要商业街道(两侧多为商店和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神田大街、大手町街两条普通街道(两侧多为住宅和办公楼)的调查,商业街道24小时人流量分布曲线呈“抛物线”形。而普通街道呈“山”字形。此外。人们在普通街道和商业街道上行走的平均步行速度也有很大差异,普通街道的步行速度平均是商业街道上的l2一J、3倍。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行为特点呢7如果调查一下人们的上下班时间,午间休息时间、商业服务设施的营业时间等。就不难发现。这种差异显然是街道两侧不同的建筑功能所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人的步行速度与人流密度有很大关系。从调查统计分析图表可以看出。人的步行速度与人流密度呈反比,即人流密度越高。人的步行速度越慢。
调查还发现。具有不同吸引力的商店对人的行为也有很大影响。对同位于东京银座商业街上的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岩崎眼镜店、服装店大和屋三个商店的调查,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金太郎电子玩具店的店面为开放式,商品很吸引人,每天光顾的人流不断,岩崎眼镜店的店面设计虽很雅致,但因是封闭式的。墙面又占据了店面宽度的大约一半。经常十分冷清,服装店大和屋的店面设计和客流量均介于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和岩崎眼镜店之间。调查表明。很多行人走到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前。常常被店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很多人便自觉、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并经常有人停下来,观看放在店门口处的电子玩具商品。更增大了店前的人流密度。结果。金太郎电子玩具店间的平均步行速度只有岩崎眼镜店前的步行速度的82.5%,服装店大和屋前的步行速度介于两者其问。
了解建筑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对良好城市环境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处理“街道拥挤”这类城市通病时。就不会采用拓宽街道这个简单办法了。由于“拥挤”实际上是多方面建筑环境因素的结果,如步道空间和周边建筑设施体量的严重失调。沿街零售商业的管理和整治等。逐步学会“对症下药”,减少规划设计上的主观和盲目性。
广场使用的影响要素
笔者曾对日本和美国的若干城市继断续续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地考查和调研,发现影响市民对城市开敞空间或称广场的使用的建筑环境影响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I)周边建筑设施的类别。调查表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广场,周边大都设有市民喜爱的小吃店、咖啡馆、食品店、餐馆、店铺等。与之相反,广场周边缺少商店、甚至只是大片墙面的开敞空间,不管面积多大,一般都不受欢迎。
(2)朝向。人们喜欢选择温度适中和明亮的地方逗留。在温度较低时,阳光对空间的生气和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南方炎热地区,尽管公共空间不一定非要朝南,但要注意让广场获得足够的光,如周边建筑的高层部分应逐步后退、以保证广场的天空率;广场北侧的建筑。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反射玻璃和色彩较明亮的建筑材料。此外。广场朝向设置还要考虑风向,特别要注意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
(3)可坐设施(空间)。与街道这种流动性空间不同,广场是滞留空间,是城市的“起居室”。因此。座椅、座台等的设置情况,是人们是否愿意在广场逗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一个未提供适量可坐设施的广场一定没有生机。美国城市学家WilliamsH.Whyte在纽约长达三年的调查还发现,纽约最受市民欢迎的五个广场中,两人以上成组利用的比例高达45%,而在最冷清的五个广场中,成组利用的比例最高也只有近30%。广场应是最适于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因此,广场还要满足不同规模成组利用的特点,如大小空间的有机组合、座台的成组布置、可移动座椅的设置等。
(4)树木。花草和水。植物和水是影响广场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在功能方面,树木可给人们提供荫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广场上的树荫处是人们首选的位置。与可坐设施相结合的树木和花草,还会在心理上给人们带来空间围合感。
水是另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设计元素,如瀑布、水墙、缓流、水池、喷泉等,以水为主题的设施能给空间带来生气,让人感到温馨。但水不仅仅只供观赏,重要的是人们可以触摸。可以尽情享受亲水的乐趣。遗憾的是。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了。由于卫生和安全等原因很多水景周围设置栏杆或其他障碍物,把人和水远远地隔开,这种设计是违背人的行为需求的。
(5)与主要人流空间的关系。街道是人们的主要流动空间。与街道有着紧密联系的广场空间。与城市生活的关系最紧密,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走出走进,在广场歇息之余,还可以观赏往来车辆和行人的活动,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调查表明。处理好街道与广场之间的关系。能使人的流动变得容易。例如,街角广场、与街道同在一个层面的广场等。其空间就越容易被市民利用,越容易成为人们喜欢逗留之处。一般而言,广场与街道的接触面越长越好。与街道的高低差越小越好。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下沉式广场和空中广场,所不同是。下沉式广场应与地下街空间。空中广场应与天桥系统保持最紧密的联系。保持较高的交通便捷度,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强化广场空间的可达性。
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城市固有的面貌和水平式横向发展的模式。建筑的高层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多层面道路交通系统等。即“竖向”或“立体化”发展模式。为解决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产生的交通问题及对建筑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城市三维多层面空间立体化是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此外,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环境设计。是结合地形地貌、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形态并使之方便于人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当论及多层面立体化城市设计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较熟知的地下空间和空中连廊系统。其实更重要是,这一设计理念十分强调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和条件。从三维立体多层面的视角。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强化了所在地区的自然表态特征或称“地方感”、“场所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近年来,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的构思和理论还逐步影响到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临水空间及住宅区公共空间等的规划设计。
多层面空间立体化设计理念。反映在城市开发建设具体形态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多层面公交系统、高架步道系统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等。
多层面道路及公交系统
随着人口、建筑及各类功能在城市的高度集聚,多层面立体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在很多城市得到普及。这一道路交通组织方式,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为缓解机动交通车辆对城市环境和功能的影响,大力发展客运量大的公共交通系统,已成为很多城市的选择。由于普通道路层面的常规公共汽车线路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很多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了包括地铁、高架轻轨电车及地下公共交通专用道系统等多层面公共交通系统网络。
自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芝加哥、巴黎、柏林、纽约、东京、莫斯科、旧金山、北京、大阪、天津、横滨、上海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始地铁建设。到2000年。全世界已有近90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莫斯科、芝加哥。旧金山等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地下铁路网,地铁在很多城市已成为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中,东京、伦敦、纽约、巴黎和莫斯科地铁占城市客运总量达52%~7I%。同时,现代地铁线路和车站设计也有了长足进步。很多规划设计在有效利用和导入自然光、绿化、自然通风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架轻轨或单轨电车系统成为近年来开发建设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该系统除具备地铁系统安全、快速、运量大、对地面交通无干扰等优点外。与地铁建设相比投资较少。施工期较短,但缺点是对城市有一定噪声污染。处理不当会对城市景观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最近研制并投入运营的高架式单轨电车,在减少噪声污染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地下公共交通专用道一般建在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区。鉴于城市中心地段道路拥挤,公共电汽车线路在中心地段通过转入地下,以保证公共交通的高效运营和良好服务。这种专用道一般埋深很浅,具有投资小、工期短、可被多条线路兼用、有一定灵活性等优点。同时日常维护运营费用也较低,是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改善城市环境的现实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多层面公交系统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如何强化各公交系统相互间的有机联系。便于换乘且安全、舒适。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看,车站距离一般为500~800米。各公交系统站点的联系日益紧密,车站设施向一体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现代车站已成为与大型服务设施相结合的的多层综合联运站。如地面层为公共汽车站、商场等,上层为高架轻轨客站、餐厅等,地下为与地铁站相连的商业街。车站设施与商业(务)设施融为一体。
高架步道系统
最早的高架步道为过街天桥,它为交通繁忙的街道两侧步行道提供联系。减少人车间的相互干扰。伴随建筑高层化和人车交通的不断增加,很多城市修建了可使街道两侧建筑直接相连的空中过街连廊,在很多中心城市的商业(务)区。还进一步规划建设了与周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办公建筑紧密结合的大型高架步道系统。这类高架步道一般是在建筑的二或三层高度,大多为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外连廊或独立的高架步道平台,与设于二或三层的建筑入口直接相通,以减少人与车的交叉。实现人车分流。缓解沿街步行道的交通负荷。保证步行者的交通安全、便利和舒适。有些甚至在建筑的高层部还修建有多层面空中过街连廊等空中步道系统。以提高建筑上层部分的交通便捷度。空中过街连廊~般还与建筑内的公共走廊有机连接,形成跨街坊的空中步道系统。
从建筑形态上看,高架步行道可分为露天式步道、有顶步道及全天候步道三种形式。其中,露天式步道由于所需投资较少。应用较广。在上述三种建筑形态中最为普及,全天候步道一般都是在冬季寒冷多雪地区,此外。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如距离车站较近的有顶或全天候步行道上。有些还设置了机械自动步道装置,便利使用。提高舒适度。
1990年代后期,经济发达的日本和欧美一些中心城市还出现了建筑之间的多层面多方位的廊道系统。即在建筑问数条横向廊道之间还设有连廊。横向廊道与地面间设有竖向电梯连接,组成复杂的、纵横交错的高架廊道空间网络,使建筑间各层面的空间联系建筑各层面与地面、停车场及公共交通系统的联系更为方便。有些廊道还进一步发展为空中连接体或称空中建筑。
高架步道系统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如何处理好街道层面的景观。很多实例表明,由于高架步道的结构梁柱等建构筑物,街道层面的景观和舒适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近几年来,日本和欧美一些城市已开始注意这一问题,从规划设计等多方面寻求解决方案。如高架廊道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对过街天桥底面进行造型处理,建筑和高架步道之间部分透空,高架步道边沿设置造型花坛和垂吊植物等。以减少结构梁柱等的负面影响。均已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地下空间开发
由于城市中心区用地短缺。地价昂贵,对发展空间的需求量大。加之交通状况不断恶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大都是在城市中心地区。美国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主要是把地下建筑作为节约能源的措施之一。加拿大城市地下街的开发还由于其冬季漫长恶劣的气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开发利用,除机房和仓库外。很多都是开发为商业之用。如酒吧、冷热饮点、餐馆及零售商店等。另一类是地下街道的开发。
地下街最早出现在1930年代,初期的地下街是由人行过街地道或地铁人行道扩建而成。日本是世界上拥有地下街最多的国家,全国有地下街近800条,总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大阪是世界拥有地下街最多的城市,地下街每天接待顾客高达350万人次;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几个地下商业街已经连成一片。建筑总面积高达8l万平方米,可谓世界最大的地下街,法国巴黎的莱斯可莱斯地下街总长1500米。共有四层,除商店、酒吧外,还有电影院和博物馆。
从总体上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越来越大,从个体向群体发展。设施功能也日趋齐全和综合。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的、分散的地下设施已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必然逐步向群体和综合的方向发展。但需指出的是。地下街所需投资较大,工期较长。在地质状况较羞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更为困难,代价也更大。从日本和美国的情况看。高层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开发利用一般较为经济,应用也比较广。地下街的开发大都是结合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在车站前地区进行。多数修建在道路或广场的地下,与地铁车站和大型商业设施直接相连,街道宽度一般在6-15米不等,两侧设置有零售商店、生活服务设施和简易餐饮设施。
除地下防火、排烟、疏散等问题外。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的最大课题,是如何克服没有日照、自然通风和采光等而产生的不舒适感和压抑感。最近新建的地下街在改善和提高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方面,已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如巧妙利用地面的开口部分或开设大面积天窗自然采光。有些还与下沉式广场有机结合。出入口也常与绿地相连,把绿化和自然光引入地下。使地上、地下融为一体。地下街内还常布置有人造山水、色彩鲜艳的雕刻。喜阴的植物花草等,力求使人产生如在室外自然之中的感觉。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有两层含义:一是在观念意识层面上,强调敬畏和尊重自然,二是在方法论层面上,主张城市环境设计要结合地形,以现状为设计前提。一切人类的创造都必须尊重自然。变化起伏较大的地形地貌,对城市各种功能的安排、市政建设、交通组织,特别是对人流交通均带来一些矛盾或负面影响。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与我们过去“愚公移山”式的城市建设方式恰恰相反,该设计理念强调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也是我们城市规划师、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直面的挑战。
通过对美国、日本以及加拿大部分城市的调查。发现好的城市环境设计总是与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相结合,能在城市形态方面创造一种逻辑和秩序。使之方便于人、造福于人,并以此有效地解决城市用地不足、公共空问和绿化缺乏、人车交通矛盾等现代城市问题,创造出空间形式丰富的、有着强烈地方特点的城市环境形态。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换言之,城市设计师要研究如何将改造地形的土方量减少至最小限度的前提下,满足城市功能需要,创造方便舒适的城市环境。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在有效利用地形地貌方面的具体手法
利用高低差有效进
行人车交通分流
在较为平坦的地段建设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人车分流设施,从经济角度看。往往会增加建设投资,从舒适角度看,很多人车立交处理都是以增加行人爬上爬下为前提的。令人“望桥兴叹”。巧妙利用高低差或周边建筑进行人车交通分流,可有效减少土建费用或土方量,从而减少投资。同时,巧妙利用高低差的设计,还可减少行人不必要的往返上下交通。人流和车流路线更加便捷通顺。
营建广场、公园、步道等公共空间
在建筑密集的中心区,尽管广场、公园、步道等公共空间普遍缺乏。但由于土地昂贵,营建十分困难。但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城市。通过巧妙利用地形高差,使空间的多层面立体刊用成为可能。如一些城市利用周边高地势在高速公路或干线道路上部修建广场、公园,用斜地修建步道或台阶式广场等。综合有效地利用了地形地貌。发挥了富有变化的地形优势,从而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城市环境美化
具有高差的城市地形也为城市环境美化提供了竖向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如利用自然高差的植物墙、层层叠落式花坛、喷水等。使城市美化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地域性和情趣。
实例分析
东京
谈及立体化城市。自然会联想起美国费城、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地下街系统,以及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新新那提和英国伦顿的高架天桥系统。但在东京中心区。不单可享用与建筑有机结合的高架步行道系统。而且还可体验与地铁系统巧妙组合的四通八达的地下街网络。此外,除常规地面广场外,在城市新建的大型商业副都心或原有商业中心的改建中,还规划设计有空中(屋顶)广场、台阶状斜面广场、下沉式广场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开敞空间。这一全方位的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结构。在东京1100多万人口的城市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0年在地铁上野车站附近建成的第一条地下商业街,是由地下车站的通道扩建而成,以后又在日本桥和银座等处建设了地下街。较大规模的地下商业街开发建设则多集中在经济高度发达时期的1950~1970年代。如建于1957年的有近1.6万平方米的池袋东口地下街、建于1965年的总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的八重州地下街,以及建于1973年的有近3.8万平方米的新宿歌舞伎町地下商业街等。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1990年代末。东京中心区内已建成地下商城20处,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高架步道系统和空中连廊等也已遍布东京的各主要商业中心区。
东京大规模立体再开发多在铁道、地铁车站的站前地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昂贵。从东京每年公布的城市建成区地价可看出,东京的地价大多以各铁路、地铁车站为价峰。离车站越近。土地商业价值越高、市场价格越贵。这一地价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经济化原理,站前再开发不得不向多层面立体方向发展。二是功能需要。站前地区是电车、汽车、自行车、行人等各类交通汇集的地区,同时,由于地段商业价值高,各行业设施云集,在这种功能高度集中的地区,站前立体再开发已成为解决道路交通拥挤等各类矛盾、满足对商业等各种空间需求的有效手段。
明尼阿波利斯
明尼阿波利斯fMinneap0Ijs)是美国中北部的重要商业城市,约36万人。该市从1960年代起按照中心区改造总体规划。在中心区建立了一个空中连廊步行系统,该系统贯穿大小街坊共15个,街坊之间通过全天候过街天桥连接,空中连廊两侧为各类商店、银行、旅馆和办公楼入口。并与地下车库也直接相连。这一全天候空中连廊天桥系统不仅适合明市冬季漫长、多雪的自然气候特点。给市民生活带来舒适和方便。而且提高了街道两侧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及办公商务设施的可达性和交通便捷度。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中心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成为恢复中心区活力的要因之一。同时。按照中心区改造总体规划,明市还对包括主要商业街一尼古莱大街在内的中心区主要街道也进行了综合改造。如拓宽步道加大面积,重新进行道路铺装,精心设计公交站点、路灯、喷泉、花坛、休息座椅、自行车架和垃圾箱等,道路层面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全天候空中连廊天桥系统和街道网络在多个重要节点还通过多层共享大厅有机连为一体。
拿波里
拿波里(Naples)是意大利南部的港口城市。也是重要的经济和商业城市。市政府从1980年开始委托丹下健三设计所在市中心的东部规划设计了拿波里新都心。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拿波里新都心总用地共110公顷。朝向老城中心区方向规划有三条主要轴线。即从左至右的绿化轴、市政中心轴及文化体育轴。这是一个多层面的立体开发规划,利用北高南低的地貌,实行全方位的人车分流,道路系统在中心区转入地下,街道层主要为人行步道系统,机动车道和步行道之间为停车场。为保证地下机动交通路和停车场有充分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沿街设有数十个大型采光井,采光井周边设计有植物和花坛。在大型采光井处还设有楼梯、自动扶梯等,使各层面有机联系为一整体。
西雅图中心区
西雅图是一个美丽的海湾城市,其中心区从南向北沿其西侧的Pugetsound海湾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面状发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中心区东西向的高低差起伏最大,而南北向高差相对较小。中心区东部的第7大街的地势最高。西侧的第l大街和沿海湾的阿拉斯堪大街的地势最低,整个中心区呈东高西低地形。根据这一地形特点和市民的实际需要,西雅图在中心区沿东西方向规划设计了多条由自动扶梯、地下步道、台阶及天桥组成的与地表地貌有机结合的步行系统。每条步道系统均把从第7大街到阿拉斯堪大街的几个街坊,在东西方向有机地联为一个整体环境。利用地形特点而实现的这一交通系统,不但创造了一个较为经济的、与机动车交通基本分离的步行系统。而且强化了各街坊之间的有机联系、改善了通向海湾的便捷度和交通舒适性。在冬季多雨的西雅图,这一步行系统更加受到了市民的喜爱,取得良好效果。
篇7
[关键词]城市;老年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人们对老年建筑有了更多的需求,但是,当前国内的老年建筑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在对老年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老年人的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
二、老年建筑环境的设计前提与要求
1、设计指导思想
老年人是老年建筑空间环境的主人,老年建筑环境应为老年人服务。如何看待老年人和老年人的生活,有着不同的观点。消极的观点只会设计出单调、呆板和毫无生气的建筑环境;积极的观点不认为晚年是人生的尾声,认为青年时代是第一人生,退休以后是第二人生,是可以创造新的价值的人生的另一周期。在欧美,老人们开始强调作为新的一代的权利,始终保持充实的生活,这种老年哲学的兴起导致退休生活的丰富多彩。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寿命正在延长,约有1/3以上的老人在60岁退休以后,还可以再活10~20多年,甚至40多年。这么长的一段人生如何度过?老年人要好好地把握健康和独立。作为设计者,则要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定、舒适、和睦、温暖的生活环境,以激励老年人自主、自强、自立的精神。
2、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特点人到老年,机体要老化,即机体内细胞和组织衰老,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和对环境适应性的减弱,尤其是突然遇到强烈刺激或环境急剧变化时的应激能力的减弱。这是自然的生理变化表现,如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导致老人动作缓慢,反应灵活性差;前庭器官功能减退,身体易失去平衡;皮肤增厚,感觉不灵敏,肌肉容易疲劳,耐力减退,不能坚持长时间运动;骨骼的弹性和韧性降低,易发生骨折,身高降低,体力活动能力下降。更突出的是老年人视觉功能的减退,据广东省对10万人的调查,有7219%的61岁以上的老人,视力在015以下。视觉功能减退、视敏度、视距、颜色感受性下降等,致使老人对亮度变化不易适应;对比度要大才能分辩形体和大小;常把带颜色的物体看成是褪了色的,对接近的颜色不易分辨;有时会因判断距离困难而摔倒,视觉功能减退的这种情况易造成老年人对环境的隔离感和疏远感,不能理解周围所发生的事,不能分辨自己所处的环境。
三、老年特征对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
老年特征对建筑环境设计影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角度的不同对建筑环境产生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索。
1、从建筑学的角度上讲设计具有休闲功能的老年人疗养建筑,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起居、日常活动、个人爱好习惯、休闲疗养、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因此设计中要注重无障碍、功能分区、空间环境的营造、空间视觉引导等。在房间、通道走廊、楼梯、家具、卫生器具的尺寸方面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特征。
2、从老年人生理学角度上讲人进入老年后,身体机能退化,功能降低。这些都决定了老人相对而言身体较虚弱,行动迟缓,体力下降,这就要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紧凑,使老人平时的生活自理和日常活动的困难最少而且省力,应设防火设计以保证最大安全。
3、从环境行为心理学角度上讲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和日常生活特征的改变决定了老年人的固执和孤独的性格,造成自己内心心理的封闭,因此老人一般都喜欢宁静,怕吵,尤其是儿童的吵闹,因此外界的环境及室内的环境也应高度宁静。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
4、从建筑心理学出发老人一般都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因此建筑室内布置应宽敞明亮、居住舒适,建筑向外部看的视线感觉通透且建筑中适当设置老年交流娱乐的安静空间,从而使建筑的居住与交流空间相融合。建筑造型应富有生活气息,建筑的色彩应该鲜艳明亮而且色彩温暖。
四、老年建筑的环境设计
1、老年建筑的内部环境设计
内部空间是建筑的实质空间,空间布置形式决定着使用对象的使用方式及使用上的方便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老年建筑的内部环境设计应按以下的技术性对策进行实施:
(1)出入口的地平应平整,防滑。
(2)层数不能太高,解决办法是或设电梯或降低住宅层数,电梯的门洞净宽度不宜小于0.9m以上,楼梯口处与建筑物的地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地面、楼梯、倾斜路面要使用防滑的建筑材料。
(4)在有门的出入口,例如厕所、浴室、阳台等出入口处要避免留有门槛、台阶之类的不平地面;同时,也要注意消除不必要的突出部分。
(5)厕所内应设有扶手的座式便器,门应做外开式或侧面推拉式,以保证内部空间便于轮椅进入。
(6)浴室、厕所或寝室要安装通向外面的安全电铃,遇紧急情况时,可从外面找开关。
(7)为了安全便于识别,室内最好能有效地、明显地作出色彩标志。
(8)为了防止夜间发生事故,要避免电灯开关设置在暗处或不方便的地方,厕所或寝室最好能安上夜间照明灯。
(9)由于老年人对温度一般感觉十分敏感,室温一般在25e左右为宜,尤其是厕所、走廊处要保持恒温。
(10)老年人在居室里工作或阅读时的照明亮度,要比一般居室的亮度高2倍左右,各室内的光线差别要限制在最小限度内。
(11)老年人对噪音是很敏感的,所以,住宅内一般要安装隔音设备。
(12)与子女同住的单元住宅应尽可能分门出入,客厅的设计既要可以满足家庭成员会客、看电视、聊天等娱乐交往活动的需要,又可兼作餐厅。这样,可避免家庭成员之间因工作、学习、休息、娱乐及习惯的不同而相互干扰,同时,也便于生活上的互相照顾。
据调查,我国许多老年人在身体尚好时还是愿意与子女分居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状况的下降,行动越来越不便,这时,他们又希望能与子女们住在一起以便能得到照顾。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中的高龄化,独居的老年家庭越来越多,这种独门独户的老人住宅与非独门独户的老人住宅相比,缺少人情味,缺乏邻里的支持,使老人感到寂寞,有不安全感。老年人由非独门独户的住宅向独门独院的住宅过渡,这种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变所带来的失落感、孤独感,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得以补偿。
从宏观上看,就是要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增加各种符合老年人使用要求的娱乐场所和设施,提高人们的心理和文化素质,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加速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应当创造老年人与青年人、儿童容易接触和有较强选择性的互动场景,比如,不定期地搞一些文娱联欢活动,创造一种老年人与青年人相互接触的机会,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支持。为了能使高层住宅的居民有一定程度的交往和联系,一般可在高层住宅内设休息室、会客室、娱乐室、洗衣房、楼前绿地等公共空间,以满足邻里交往的需要。创造一种新型的邻里关系,获得邻里之间的支持和帮助的环境,从而使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孤独感、不安全感和失落感,应是今后住宅设计中考虑的重要原则之一。
2、老年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
外部空间是由建筑师有目的地创造出的外部环境(即人为环境),它是一种有限空间,是被人们赋予了一定目的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间。外部空间具有一定的形状、比例、尺度及其与天空的关系,这些因素赋予外部空间本身的性格。人类在实际世界上的行为基于他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意象。无论是居住还是公共建筑,除了建筑内部环境以外,其余都是由外部空间构成的环境。外部空间具有积极的功能来表现使用人的生活感情,与他们的实质生活直接连接在一起,可见,外部空间对建筑环境是起着重要影响的。
老年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上,要首先考虑到老年人的安全、适用、方便。一般说,老年人住宅不宜建在马路边,住宅门口要与马路有一段距离,这样,老年人在出门时就不易发生交通危险。
五、结束语
我们在进行老年建筑的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老年人的需要进行设计,提高老年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为原则。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城市;环境工程;问题;对策;应对措施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rban function,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urba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progress, but urban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system or not perfect, still existed for a difficult to solve the key. Want to really do our country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ust be well,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friendly city pace.
Key words: the cit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国家、省市各级政府越来越加强对环境工程的管理,污水、垃圾、公园建设等都被列入政府重点工程进行检查,透视,也加大了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环境建设的基础设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也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大气、水环境质量对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当下,各城市环保工程建设规模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很多地区的环保建设还不能达到国家、省提出的环保优先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水平、建筑节能和城镇绿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够健全,地区建设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特别是县、市级污水收集管网有的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污水收集率较低的现象。还可能是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设施普及程度还不够,大多数的市、县对垃圾处理达不到国家无害化处理标准。绿地布局不均衡,老城区绿化覆盖率偏低也是我国需要注意的问题。绿色节能建筑的有关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尚不完善,操作和监督管理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还是对我们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的投入相对于其他项目的投入较少,管理体制机制、人员配置不完善。一些市、县在城市环保设施建设上任务分配、安排不合理,造成业务不对口,督查不到位,投融资渠道不顺,影响了工程顺利进展。
城市生活的污水来源广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径流污水。城市的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水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生活污水经排水管道进入地下污水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主要采取的办法是把它们送到城市的污水厂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再排放出来。因为这部分水仍可以进行周期循环使用。城市当中的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当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我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不一致,工业污水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分布显然也是存在差别的,以工业为主的城市,污水排放相对严重些。因为工业污水当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腐蚀性难化解的污染物,那么就要对城市工业污水的处理要求更为严格。这就需要采用更为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工业污水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其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作为另一个污水来源的城市径流污水,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特点和复杂的成分,这部分污水主要是由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而产生的,也有一些是地面上的垃圾和废物经由流过城市的河流造成的。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污水的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污水处理实施比较落后,在每个域建设当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污水处理不及时,污水的回收率差,没有进行集中处理等等,这些都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此外,有些城市生活垃圾还没有进行无公害的处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涌进了城市,城市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城市生活消费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却因为造成了城市生活垃圾很难处理问题。城市生活垃圾来源很广,家庭生活垃圾、商场垃圾、餐饮服务行业等等方面都造成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的产生。据统计,大型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多达几千吨,小型的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也在几百吨以上。如果不能够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城市很有可能变成一个堆满垃圾的垃圾场,这将会严重影响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许多城市在环境工程建设当中,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做法上,或者采用运输到郊区进行掩埋的办法或者是进行焚烧处理。殊不知这种处理措施
存在着投资大运转成本高,同时垃圾中的有用资源也会被烧毁,此外,现有国内焚烧厂运行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相对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各地的城市发展当中,建设水平也不一致。园林建设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降低城市的噪声和空气污染,还能够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提升
居住品质但是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当中,对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重视不够,片面地强调加大商品房和高档住宅的建设,导致很多城市密切在一起,没有足够的绿化空间,我国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的高速建设发展,将会严重限制未来城市的进步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
2、对策和措施
2.1 提高对环境工程建设的认识,加强宣传和监督。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不是城市建设部门自家的事情,而是和广大的市民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上的力量,参与到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去,不仅要求相关的建设工作者提高对环境工程建设的认识,还要加大对环境工程建设的宣传,号召社会力量结合起来,进行必要的监督。让广大的市民对环境工程建设有所了解,提出对环境工程建设的意见,加快城市环境工程的建设步伐。
2.2 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资,强化环境工程建设的体制建设。城市环境工程是一项耗资比较大的工程,在发展当中不仅要求政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还鼓励社会上多元的投资力量参与到其中来。包括在城市生活污水的建设上,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上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上,都需要有比较规范的一套体制系统进行维持。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有利于城市环境工程的良性运行。建立起必要的环境引导机制,加强宣传,加大政府对这些参与者的奖励和维持,调动他们的建设积极性,推动整个城市环境建设的发展。
2.3 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做好协调工作。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由于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广泛,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一些利益之争,这是需要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的,不仅要协调环境建设部门、土地资源部门和有关城建单位的利益,还要对环境工程项目的规划、土地、立项、环评、贷款等前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5]加大对有关部门的管理考核。在进行一项环境建设工程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环境的评估,对该项目进行引导和监督。在建设的开始就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避免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的情况。
2.4 加大技术的发展,推进城市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城市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是两个重点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要对污水处理企业的垃圾处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督促他们运用比较合理的方式,进行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还要求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对这些企业进行保护,一方面需要有相应的优惠政策的鼓励,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采用比较先进的技术,进行开发、生产、推广、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运用高新科技,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环境工程建设收到效果的重要保证。
3、结语
在进行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不仅要注意城市的有形环境建设,还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把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相互结合起来,既然看到眼前的利益,也要关注未来环境的建设,从而达到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构建优美的城市环境、促进人类的健康水平提高、构建一个社会关怀体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对策[J].城市建设,2009.07.
[2]张国栋.浅析城市环境建设的问题及对策[M].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3]裴东伟.浅析城市土地规划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J].今日科苑,
2005.04.
篇9
关键词 环境仪器分析;课程建设;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Curriculum
Lingling WU, Ling CHEN, Lifang ZHAO, Hao CHEN, Yuan YUA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al analysis is one of basic courses for graduates whose major ar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ongji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environmental graduates and the advantages of self-development of our college, a series of experiences in the teaching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r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staff,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odels,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as well as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al analysi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practice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已经由点源污染转向面源污染,由单一的环境介质转移到大气、水体、土壤以及生物体等多介质,发生了不少震惊世界的污染事件,如举世闻名的“公害”事件。20世纪80~90年代,又发生了一些突发性的严重公害事件,如印度博帕尔农药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等[1]。这些事件无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的与化学物质有关。究竟哪些是污染物质、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从何而来?其进入环境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可靠的仪器分析技术能为上述系列问题的正确解答提供依据,也能为环境标准的制定和科学研究、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1.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在现代分析化学和分析仪器及其功能不断完善、高灵敏度的新型分析仪器不断涌现的今天,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污染事件频发,大型分析仪器在污染源解析、污染扩散途径追踪、污染与健康关系以及在环境污染治理效率评价、工艺技术路线改进等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进高效的化学、生物分析手段已成为环境分析科学的重要工具。这些技术手段涵盖了微量和痕量污染物的识别、污染物形态、价态、结构分析(表面和微区)分析。因此,培养具备先进仪器分析能力是环境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着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作为科研一线主力群体的研究生都将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某个研究方向上的论文实验研究。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开展论文研究并提升论文质量,掌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十分重要,这也是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环境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原因。
2. 课程建设的特点
“环境仪器分析”是同济大学环境类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始于1999年。伴随着环境科学研究的需求,经过十多年课程内容和形式的与时俱进,2011年成为同济大学首批研究生精品课程。本课程重点介绍如何运用现代仪器分析和样品预处理的理论与技术来鉴别和测定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含量、结构和状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依据待测环境样品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目标物的分离与富集,建立起准确的“定性”及“定量”的概念,并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理论、测定原理及实验技术,为后继的论文科研和质量提升打好基础。另一方面,研究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可以增强对近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的理解,掌握环境分析方法和技术的研发技能。
(1) 组建教学团队,丰富教学资源
该课程教学团队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等年青教师4人,其中实验教师2人。教师学历、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教学任务分工明确,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人员配备合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位任课教师的研究领域各具特色,兼顾环境领域多学科融合,因此在教学中能够突出重点。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各种光谱类、色谱类和生物类大型仪器,如GC/MS、HPLC/MS、ICP/M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并且拥有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课件以及实验室仪器的操作、维护及实验讲解录像。实验教学课程由骨干教师承担,开设有光谱实验、色谱实验和生物实验,可以满足教学需求。由研究生可依据今后论文研究方向选择实验内容,共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各类分析仪器的丰富资源,实现了学有所用,学有专用。该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成为论文实验研究的“预备”课,学生们受益匪浅。
(2) 理论应用相结合
依托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丰富资源,该课程的教学按理论授课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更注重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使用要点以及在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在学习掌握了相关仪器分析理论后,学生有机会面对分析仪器,训练操作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仪器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实践课程的开展,让同学亲身体验各种分析仪器的功能,以理论指导实践,彰显理论的重要性。动手实践,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有目的地进行理论学习[2-3]。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减少了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的盲目感,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很好的培养。
(3) 尊重自主,注重实效
鉴于学生兴趣点的不同以及论文研究的需要,该实验课程分光谱、色谱和生物分析技术三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下,实现了小班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接触操作自己迫切需要使用的仪器。另一方面,尊重学生自主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在大方向区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小组模式,使得每位同学参与到其中,并且可以互相讨论,共享不同途径捕获的信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对仪器分析这一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基本掌握仪器分析的各类方法,初步具备根据分析对象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及理解相应问题的能力,从而顺利开展科学研究。据研究生反馈,该课程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设计实验的能力,并且减少了研究生论文研究中实验方面的问题。
(4) 撰写教材重实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分析仪器的面貌日新月异,仪器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但是目前教材内容的更新远远落后于新型仪器的更新速度[4]。为了把最先进的内容和教学科研的需求和特色相结合,我们在自编实验讲义的基础上,撰写并于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现代环境分析技术》,并于2013年6月更新出版了《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第2版)。环境分析涉及的分析仪器种类多,面对的环境样品也十分繁多和复杂。因此,该教材根据我国环境领域的实际需求和应用现状,重点围绕环境领域应用范围广、理论与技术相对成熟的方法,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 环境样品分析中常用大型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② 环境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如高效富集、分离方法等;③ 多种仪器和方法的联合技术;④ 环境分析技术的发展,包括新理论、新方法和连续自动化技术等。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先进方法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科学性、适用性强,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5) 学习考核多方位
考核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验, 而考核方式也起着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作用,科学的考核方式会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最佳方向发展[5]。本课程的期终考核成绩由平时参与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平常参与通过学生课堂表现(随堂考试、课堂提问)或实验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等各方面综合评定。针对目前大学课程知识容量大,容易出现满堂灌,老师又很难及时、准确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当堂课所授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现状,我们在随堂考试中引入了同济大学自主研发的“智能交互反馈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课堂上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减轻学生在学期末的考试压力。期末考试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验部分考试。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仪器分析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部分考试重在考查学生掌握仪器操作的能力。这种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更加注重评价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善于思考的能力,可以科学合理、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的真实水平。
3. 结语
针对环境类专业研究生开设的“环境仪器分析”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师资队伍多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证,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大型仪器实验平台,为教学服务,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陈玲, 郜洪文.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第2版)[M], 科学出版社,2013
[2] 白雁, 潘瑾, 李永强, 张威. 研究生现代分析仪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9): 22-24
[3] 张 娴, 袁 园, 孙雅洁, 施鼎方, 徐竟成. 利用光谱类仪器开设重金属检测实验[J]. 实验室科学,2012, 15(2): 166-168
[4] 吴秀红, 蒋伏广, 顾兰云, 王京平.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 2011, 6: 156-158
[5] 陈兰化. 浅谈仪器分析实验教学[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4): 88-90
一定保留:
篇10
关键词: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2007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规范研究小组在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和CC2005核心课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我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15门核心课程、计算机工程专业的16门核心课程、软件工程专业的24门核心课程和信息技术专业的15门核心课程,并给出了各专业包括的知识领域及知识单元。按照各个专业方向核心知识体系的要求,给出了程序设计、离散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7门课程作为这四个专业的公共核心基础课程。2008年4月国家教育部公布,从2009年起,计算机专业考研中的专业基础课实行全国统一命题,专业基础课由数据结构(占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占45分)、操作系统(占35分)、计算机网络(占25分)四个部分组成,并于2008年8月公布了统一的考试大纲。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较全面地介绍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的硬件课程,它与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计算机学科核心课程关系紧密。要建设一门既符合CC2005核心课程知识体系,又符合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大纲要求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精品课程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本文从课程建设的定位与目标出发,从精品教材建设、教学内容规划、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 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定位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为本、实践以及应用并重、反映学科最新成果、兼顾不同层次对象,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工程应用以及创新能力的精品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整机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提高计算机整机性能所采用的核心技术,培养学生整机调试、故障分析、故障检测与故障排除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并行与分布式处理等课程及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的内容和过程
2.1 建设精品教材,满足专业规范和考研大纲要求
通过分析CC2005、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纲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的要求,我们新编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并于2009年2月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教材在系统地讲述计算机最基本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技术的同时,还介绍了有关的先进技术在计算机组成方面的最新进展。教材具有基础性强、内容组织合理、取材先进、注重实践、便于自学等特色。实践证明,新教材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2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新技术的结合
根据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定位和教学目标,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给出的专业规范和研究生全国统考大纲的要求,我院将此课程规划为72学时,其中实验占12学时,讲授占60学时,课程设计单独占32学时。基础理论知识及讲授学时规划如下。
1)计算机系统概论部分占4学时,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工作过程,计算机性能,计算机的典型分类方式。
2)运算方法和运算器部分占12学时,主要讲授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定点数的运算方法和运算器,浮点数的运算方法和运算器,数据校验码。
3)存储系统部分占10学时,主要讲授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和半导体只读存储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双端口RAM,多模块交叉存储器,相联存储器,Cache存储器,虚拟存储器。
4)指令系统部分占8学时,主要讲授指令系统的发展与性能要求,指令格式,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指令格式的分析与设计,CISC、RISC、退耦CISC/RISC和后RISC的基本概念。
5)中央处理器部分占12学时,主要讲授CPU的功能和组成,指令周期,时序产生器,微程序控制器,硬连线控制器,流水线技术。
6)总线结构部分占6学时,主要讲授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标准,总线仲裁和总线通信。
7)输入/输出设备部分占4学时,主要讲授典型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的性能指标。
8)输入/输出系统部分占4学时,主要讲授I/O系统的基本概念,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I/O端口及其编址,以及I/O设备数据传送控制方式。
为了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新一代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我们在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的典型应用、指令系统的发展、提高单机系统指令级并行性的措施、总线标准举例等知识点中引入了近几年来较新的计算机技术。例如在“提高单机系统指令级并行性的措施”这一知识点中,我们分别补充介绍了在单机系统中目前比较广泛使用的五种技术,即超标量、VLIW、超流水、超标量超流水、EPIC技术,并简要介绍了这些技术在现代微处理器中的具体应用。
2.3 加强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而且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践课程。要清楚地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精髓,亲自动手进行计算机各部件和模型机设计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通过加强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践环节,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概念及原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的能力。
这门课程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包括数据通路实验、操作控制器实验、高速ALU设计实验和浮点运算器设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运算部件、控制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理解,锻炼运用EDA技术进行计算机硬件设计的能力和硬件调试的能力。
创新性实践环节单独安排为一个课程设计,其内容是运用理论知识、硬件描述语言和EDA软件QuartusII进行模型机的设计。尽管在理论教学时,已分章节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指令的解释过程、指令周期、微指令格式、微程序的设计方法,以及时序控制方式和微处理器的设计步骤,但是实现相同的功 能,在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设计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微处理器内部寄存器的个数设置、是否采用片内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采用什么样的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设计哪些指令、指令如何解释、采用微程序操作控制器还是硬连线控制器、是否采用流水线技术等。创新性实践环节涉及的知识面广、设计方案多样、设计方法灵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2.4 科学合理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的组织采用了整体“自顶向下”、细节“自底向上”的教学方法,从计算机硬件系统入手到分别介绍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及相互联系,再将内容的展开,分别讲授每一个部分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在涉及到各组成部分具体细节的知识点时,采用了“自底向上”的教学方法,讲授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在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和设计。这种教学方法既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了各部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机中各部件的设计方法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整机的概念。
教学任务的安排是将不同的专业分别定为一个教学班,以小班上课的方式进行,促进了讲授、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同时要求每个教学班的主讲教师必须参加理论课的辅导工作,并要求每个实验必须参加一批实验辅导。青年教师必须先经过实验辅导和理论课辅导两年后,才能根据试讲情况确定其是否能胜任主讲教师资格。理论课辅导教师主要负责作业批阅、答疑、上习题课、网上教学交流等工作,实验课辅导教师主要负责讲授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全过程。
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助于各专业主讲教师根据本专业的课程结构和学生能力水平,以及课堂交流、作业和辅导、实验操作等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将出现的问题与所有学生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补充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5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利用课件教学,使得计算机各部件抽象的工作原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大大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动画模拟机器指令的取指和执行过程,来解释中央处理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CPU内部控制信号的产生、指令和数据的流动过程、在指令执行过程中CPU内部各寄存器的变化情况等。通过使用QuartusII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可以清楚地理解CPU的组成和详细设计,可以将CPU的顶层电路图逐层解剖,看到CPU内部的各组成部分及VHDL描述。通过微处理器执行某一个具体功能的机器语言程序,调出仿真波形,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CPU内部程序计数器、地址寄存器、指令寄存器、微地址寄存器、通用寄存器、数据暂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主存储器、输出总线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情况,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设计充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程网站辅助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交互式教学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学生主动性,促进了师生之问的互动。课程网站采用Dreamweaver MX、Flash MX、Photoshop、ASP和SQL Server等软件开发,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辅导支持,包括教学大纲、学习指导、教学视频、课件下载、在线测试、难点解析、动画演示、虚拟实验室、在线答疑、学生论坛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了解该课程涉及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2.6 建设合理的教学团队,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建设由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辅导老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是极其必要的。我们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团队由8名教师组成,主要成员均长期从事本课程及相关课程教学和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1人、硕士6人;35~45岁年龄段的中青年教师占75%,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教育背景7人、通信相关专业教育背景1人,所学专业涵盖了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工程、自动控制等。教学团队成员分别来自上海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形成了较合理的结构配置,教师队伍在理论教学、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已开展了较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课程教学团队充分发挥高学术水平和高教学水平骨干成员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合理规划、创造条件、培育环境、严格要求等多种机制,实施青年教师的培养,具体措施包括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参加培训、实行骨干成员为核心的导师制、组织开展教研讨论和科研活动。
通过以上措施,青年教师得到迅速成长、能够很好地胜任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近几年的学生评教中,教学团队的学生评教成绩一直保持在优良以上,深受学生欢迎。近五年来,课程组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横向科研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24篇(EI、ISTP收录10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个;承担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10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6篇,获得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7项。
- 上一篇: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