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旅游文化

篇1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察、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同时,乡村旅游也是在农村地区体验农家风情,吃农家饭,住农家火炕,主要是放松下心情,体验下农家快乐,例如在辽宁的铁岭,就有许多这样地区,《乡村爱情》中的象牙山已作为乡村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与国际旅游业比较,国内旅游业的需求表现出起步阶段的普遍特征。而供给方面也多是开发层次较低,较浅的初级乡村旅游产品。具体来讲,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认识不足,乡土特色不明显。忽视了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点,盲目引进工业化、城市化的旅游产品形式。第二,多数地区缺少对乡村旅游的设计、规划和实施,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经济和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第三,产品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产品雷同现象严重。第四,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些乡村地区的交通状况和周围环境状况较差等。第五,在管理上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二、促进农村旅游经济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1.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政府加强扶持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项目的开发资金,因此如何筹集资金发展农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难题。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在融资方面要全方位、多渠道引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抓住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二是利用各种优惠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种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投资。政府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培育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同时,当地政府应提供一些政策,如小额贷款、基础设施建设、直接补贴、减免税费、开展培训、鼓励民间资金投入乡村旅游文化的产品开发和经营等,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最大程度留在当地,惠及当地群众。保护文化环境,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宣传,激发当地居民对所在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树立乡村文化景观真实的再现理念,推行乡村大舞台景观保护模式,再现乡村旅游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让游客大开眼界、陶冶情操,享受我国民俗文化的底蕴。

2.注重本土文化的宣传在当代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时,乡村旅游的发展无论在创意和宣传上都应注重本土民俗文化的宣传,如,本地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人物,及重大事件进行整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地标明,介绍。另外应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风土人情以及对客户所提供的吃农家饭、住农家火炕、农家乐,美食,对客户提供购物的土特产,进行实际性的描述,如:当地的农作物的生长成熟周期以及加工工艺;食用禽畜的绿色化、生态化。无论是在平面和立体的宣传上都应体现乡土特色,让游客在看到宣传的同时就有感受一下的愿望。

篇2

关键词: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法治;礼法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是现代法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何辩证性地看待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

一、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道德与法治结合的体现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关系就是以道德与法治为基本内容,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演变的基础。

1.伦理道德是中国社会结构与生俱来的特性

梁淑溟认为,中国社会缺乏团体生活的传统,家庭生活的重要性由此突显出来。正是因为重视家庭活动,中国人将伦理关系作为组织中国传统社会活动、建构中国传统社会框架的基本因素。所谓的伦理关系是“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互间的情谊关系”,凡是社会中的关系都离不开伦理关系的影响,整个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大型化的家庭,这在政治层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以父子关系定义君臣关系,囊括皇帝到地方官员在内的官僚体系发挥着家长式的作用。

2.法治在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不存在法治的,与其说“依法律而治”不如说“以法而治”。虽然如此,“法”的重要性依然被中国传统社会所重视,具体表现在统治阶级重视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建构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传统法律体系。

3.伦理道德与法治相互结合并共同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首先,“礼法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法治观的核心,中国古代法治观的发展既是“礼”与“法”融合统一的过程,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法发展演进的过程。从周朝开始,“礼”就被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成为规范国家政治生活和界定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则。孔子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可以看出,儒家将礼视为法律刑罚发挥作用的前提,这一思想在之后又被董仲舒发展为“德主刑辅”的理论,宋明理学更加重视伦理道德,不仅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礼法合一”的思想,更将其提升为天经地义的“天理”。

其次,中国古代法治建设的伦理色彩浓厚,一方面,中国古代的法律规范体现了儒家关于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法律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倡导礼义、推崇礼法”这一目标的手段;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法律的执行者并不会做到“秉公执法”,“法外开恩”“刑不上大夫”等体现了在社会生活中依然会有逃脱法律惩罚的现象。从本质上来说,伦理道德是法治的核心,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治理模式。

二、道德与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两翼

中国古代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倡导礼法所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念,最终维护封建王朝的皇权统治,在这一制度下,人们的日常行为必须以其基本的社会身份为前提,必须符合伦理道德的标准。辩清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利弊是探讨伦理道德与法治关系的前提,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

1.重视伦理道德的社会功能对法律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

伦理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漫长的实践活动,往往代表着一种被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取向,它或是一种理想化的观念,或是一種现实存在的文化,但它总能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能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引导、促进人们向善。在实际的法治建设中,法律的作用往往是硬化的,这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带来种种问题,如在法律的制定上忽视道德人性;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过度强调刑罚和法律条文的严谨性等。此外,重视法律道德的教化作用不仅可以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法律规范,还有助于国家各级机关成员带头修身自省,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从人性层面减少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

2.法律是伦理道德发挥作用的物质性保障

虽然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有诸多消极因素,如完全服从家长、男女不平等等,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其在教化民众、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产生的重要意义。法治,从其表象上来看,系依制度为之,以制度作为行动的指南。一方面,法律的制定使处于文化范畴的伦理道德真正成为可视的条文规章,有利于避免道德说教流于空谈;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的刑罚能使民众对原本模糊的道德标准有更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民众知识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下,这一作用更加明显。

3.道德法律一体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们既不能只重视道德,也不能只完全看重法律,基于两者的积极作用,实现道德法律的一体化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一方面是推动道德法律化,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形成的意识规范转变为真正能塑造人们日常行为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是法律道德化,法律既要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相符合,又要被赋予道德的意义和功能。

三、结论

道德与法律是有界限的,在部分情况下两者必须有所区别,无论是过度的道德法律化还是过度的法律道德化都不利于法治建设的推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提高立法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全民法治素养,更要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活力源泉。

(八)展现科技性,促进协同发展

文化是一种内容,而科技是一种支撑,也是一种表达、传播,文化与科技是结合体,不是对立面。要摒弃传统乡村、传统农业的固有印象,注重乡村建设、农业生产的科技性,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连通、公共服务共享,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乡村旅游创新和升级发展路径

(一)特色精品战略

要注重整合现有资源,突出乡土特色,保留传统农耕文化,使发展旅游与當地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发展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业态。适度推进乡村林果采摘游、乡村花卉观光游、乡村民俗文化游、以餐饮为主的乡村游、综合性乡村度假游,着力突出乡村民俗文化游。依托丰富多彩的中原民俗文化,以特色村镇为平台,通过挖掘创新,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乡村游产品。

(二)精准扶贫战略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精准扶贫,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发挥了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贫困人口脱贫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要围绕扶贫攻坚,深入实施“双百千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结合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旅游扶贫,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以精准扶贫战略推动乡村旅游深入发展。

(三)文化营销战略

加大文化宣传营销力度,叫响乡村旅游品牌。要将知名度高、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市场培育成熟的乡村纳入河南省重点旅游线路和整体旅游营销计划,利用各级各类媒体,积极宣传推介。加大乡村旅游产品推销力度,有温度的产品、有文化的包装、有目的的营销,才能真正实现“可带走的记忆”,乡村旅游才能不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不局限于旅游资源的表面现象,更富于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树立起鲜明的乡村意向,真正体现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

篇3

一、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

(一)良性互动

1 有利于提供动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如香格里拉的霞给村的民族生态旅游,通过游客对民族村寨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的认同,使村民认识到本地区文化的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找到了乡村旅游的经济动力和社会动力。又如丽江三元村把有形与无形资源加以整合发展旅游业后,既可补偿丽江古镇东巴文化流失的短缺,又使优秀的东巴文化得以持续传承,同时还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就必须恢复和适应民族身份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动力支持。

2 有利于恢复失落的乡村传统文化。实践表明,一些正在逐步衰退的乡村传统文化通过旅游业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挖掘、整理和宣传并获得了进一步的保护和传承。如近年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一些典型的民族村寨刻意保留着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并把当地的特色文化向外来游客展示。不但改善了当地村民们的生活条件,而且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 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乡村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为发展乡村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吸引了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而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这种旅游文化发展模式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使传统的乡村文化与现代的城市文化形成强烈反差和对比,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城市游客所代表的城市文化为当地村民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乡村文化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与繁荣。

(二)负面影响

1 加速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同化。文化的差异性是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旅游过程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相互接触、碰撞、取舍和融合。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量城市游客把强势城市文化渗透到弱势乡村文化,导致乡村旅游赖以依托的文化资源逐渐消失,并使乡村弱势文化被城市强势文化同化,必然会造成乡村旅游景观城市化、乡村民风道德变质和乡村传统文化失真乃至流失等,乡村旅游很快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文化吸引。

2 乡村传统文化会被扭曲与失真。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把乡村风俗民情庸俗化,造成乡村传统文化扭曲失真,使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大减,从而影响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旅游活动中民俗文化的表演倾向是把传统文化习俗和庆典变成纯粹的商业活动,从而使这些文化习俗对村民自身失去意义,影响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3 乡村村民生活秩序被破坏。乡村旅游发展不当会破坏村民生活秩序。若乡村旅游发展缺乏规划,无序盲目,就会破坏乡村本身特有的宁静和闲适,侵害村民的私人生活空间;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会造成贫富差距拉大,加剧乡村内部的不平等,破坏村民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关系;有时还会出现游客不尊重当地民族民俗传统文化,对一些民俗进行不礼貌评价等现象影响民族团结。

二、建立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强化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强化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实现乡村社会文化可持续性和完整性的关键。首先,应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只有提供真实的本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保证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其次,适度商业化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地的经济发展,但要防止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应保持旅游产品的本地化和乡村性。再次,提高乡村游客的满意度,可以规避乡村旅游开发中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建立适当的乡村旅游质量控制机构来控制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的质量。

(二)营造整体的乡村文化氛围

营造乡村文化环境的整体氛围,就是把乡村每个文化元素组成相互联系的其同体。实践证明,游客热衷于乡村旅游并非是偏爱单一的某一文化要素,而是希望享受乡村文化整体氛围。因此,需要通过保持并营造田园景观、保留和恢复乡村建筑、突出乡村农耕文化和基础设施的乡土气息、开发乡村饮食文化、发掘和保护乡村手工艺文化等手段来烘托乡村文化的整体氛围。同时当地政府一定要培养和强化乡村村民优良的民风,提高他们的知识、修养等文明素质,防止乡间淳朴民风的遗失,这也是构成乡村文化环境整体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正确处理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关系

要防止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同化,努力使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相融。弱势乡村文化有被强势城市文化同化的可能,是由于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足,从而妄自菲薄、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城市文化造成的。这就需要旅游当地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城市居民热衷于乡村旅游的原因是对乡村文化整体氛围的享受,要更好地保护乡村文化的纯真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要主动改善乡村文化的落后成分来吸收城市文化中的精华,使两者兼容并蓄满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相融。

(四)因地制宜搞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在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深刻理解乡村旅游的本质,提高对所拥有资源的认知度,结合自身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树立旅游地的品牌形象,增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与竞争力;在贫困山区开发乡村旅游时,为了减少乡村旅游业的脆弱性,降低风险,要对现有的农事、生产、生活和民风、民俗等进行加工和改造,实现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致富的目的。在经济发达的乡村,可以对乡村事务进行全方位现代化改造,把乡村旅游文化的各个构成元素组合起来,形成集娱乐、教育、知识、参与于一体的开发模式来满足新时期游客的需求。

篇4

[关键词] 旅游经济;乡村旅游;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4-0102-03

[作者简介] 唐 勇,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黄俐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江西 南昌 330200)

发展乡村旅游,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总书记2004年7月26日在视察上海崇明县前卫生态村时指出:“农家乐前途无量”。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以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开发乡村旅游,鼓励农民依托当地资源拓宽致富渠道,应当同时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独具特色的乡村风光和人文资源,而农村旅游文化资源又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乡村旅游开发为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学者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主要是如何发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保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乡村旅游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资源就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完成价值实现和大幅度升值,经济手段辅之以合理完善的行政手段,为乡村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1.为文化保护提供经济保障

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根据当地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扩大了城市居民在农村的消费,也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带动了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总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壮大,公共财政的积累,为农村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弘扬保护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和支持。

2.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逐步面临消亡,尽管专家倡议、政府呼吁保护,但是收效甚微。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以及外地游客的欣赏度的增加,这些文化内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显现,使得那些面临失传的手工技艺、民间舞蹈和音乐等得到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人们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不遗余力地挖掘传统文化,恢复一些濒临消亡或中断多年的民俗文化。尽管这些行为活动直接目的是经济利益,但是客观上还是起到了恢复和传承文化的作用。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农民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升,将更加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

3.提高了农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乡村旅游开发吸引了城市居民来到农村,农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文明,通过直接的对比,农民提高了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知度,增强了对自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亲身参与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他们认识到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秀美的山川一样都是宝贵的财富,开始用旅游者的眼光审视自我文化,尽管这种认识还处于浅层面的萌芽状态,但已经迈出了由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第一步。而旅游收入为农民带来了直接收益,出于通过旅游生态化发展获得长远利益的期望,农民对自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更加增强。

4.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沟通的桥梁。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感受了外来文化,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城市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一些精品旅游地区的乡村旅游还要接待外国游客,这里的农民更加要面向国内接轨国际。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融入传统文化和观念当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新的文化共识,从而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二、乡村旅游开发对文化生态的负面影响

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人员的频繁交往,而不同文化的交流撞击在所难免,城市文化进军农村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且其影响程度往往随着旅游规模扩大而增强,如果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甚至摈弃当地珍贵的文化特色,忽视当地旅游资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不可弥补的。

1.乡村文化过度商业化

“在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文化的负面影响方面,最明显的问题是当地文化的不正常商品化。”由于开发水平较低,缺乏经验,还有的是出于迎合游客的需要,有些地方特别是早期开发的乡村,将当地的民俗节庆文化舞台化、商品化,这种人为地商业性生产和加工,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失真和扭曲,失去了原真性的乡村文化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不仅使游客无法真正认识和理解乡村文化,长此以往,甚至当地农民对自我文化的了解和继承都会出现问题。

2.淳朴民风受到冲击

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示范效应客观存在,这主要是旅游活动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旅游的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风气影响较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对于旅游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抵御和净化能力较弱。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纯朴的农民学会了“宰客”,五花八门的手段甚至是敲诈勒索、坑蒙拐骗,引起游客的强烈不满;村民之间的和睦祥和也被打破,经济利益纠纷时有发生;有的农民过分依赖旅游业,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3.农村文化生态偏离轨道

农村文化生态是指农村整体历史文化特征,是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根本文化特质。“有些是农民集资办旅游,有些农民企业家开发旅游,他用他的审美观来开发这些东西,集中体现在景区的城市化、乡村的庸俗化方面,这是比较突出的。”乡村旅游陷入简单现代化和规模化的误区,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文化感染力。因为乡村旅游实际上是一种体验旅游,人们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对乡村文化比较深入的异质化感受,从而不虚此行。经营农户容易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把本来极具地方特色的东西改造成普通的一般化的东西,乡村旅游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孙家正同志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当前亟需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因为我们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主张对传统文化要有温情和敬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农村是农耕文明最基本单元,广大农村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所谓“礼失求诸野”,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文化保护既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关乎文化安全的大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城市化建设造成的文化悲剧,乡村旅游开发要引以为鉴,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乡村文化。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民间文化组织

在当前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完全的条件下,政府力量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市场经济彻底改变了乡村生活,现代化生活方式也同时肢解了农村的公共组织,只有政府才能有效地协调投资商、当地居民以及游客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各级政府应当高度珍惜并全力保护文化资源,并通过文化发展将高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融入农村发展理念,融入公众行为和生活方式。当然,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乡村旅游渐成规模之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当逐步转型,逐步实现市场调节,这时政府应当鼓励农民成立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逐步取代早期的一些政府职能。政府以制度和资金扶植民间组织发挥作用,为公众参与文化保护提供渠道,并通过信息交流、媒体宣传以及理论指导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文化保护。

2.做好文化普查,分类分层实施保护

农村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各不相同,价值大小不一,实施农村文化的前提工作就是进行文化普查。随着旅游开发,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冲击力巨大,如果没有摸清家底,重视不够,势必会措手不及,而农村文化资源十分脆弱且不可再生,文化的消亡会留下无尽的遗憾。所以,进行农村文化现状的全面调查,对于把握全局分类保护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本着整体性、发展性、展示性的原则实施保护,维护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农村文化形态的不同,实施保护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注重静态收藏和动态繁衍相结合,民间传承和专业介入相结合、原生态保护和创新发展相结合,通过建立民间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复制保护以及研究所式保护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多角度采取措施对农村文化进行保护。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口传身授,那些多数已经年逾古稀的民间艺人可谓是“活的图书馆”,对它们的保护关键是保证代代有传人,在这一点上,日本的“人间国宝”政策值得借鉴。

3.科学规划,适度开发

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要有高质量的、新颖独到的规划项目和创意策划。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强调软开发。软开发的核心就是规划、设计、策划,一定要努力将这些工作做到位。

乡村旅游开发要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避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提高产品竞争力。在规划中要在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保护农村文化的本色,强化经营特色和差异性,突出乡村天然、淳朴、绿色、清新的环境,强调闲情和野趣。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更多追求一种休闲情趣,他们大多有较丰富的旅游经验,从工业文明当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追求的自然不会是工业文明的复制品。

科学规划需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也正是农村所缺乏的,因此,必须组成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组织,由相关管理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利益团体、保护专家和当地村民代表构成,组建乡村文化保护议事协调机构,在议事过程中提高决策透明度和民主性,通过专家指导、舆论监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推进文化保护。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营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吸引力的氛围环境需要有淳朴的民风。传统的宗族制度下一些生活经验比如有关对村民的教化和村民对自身事务的管理经验,对于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以及实践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教育培训,使农民认识自身的文化历史,增强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并在公众当中广为传播和展示。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的是,乡村旅游中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农民,因此,乡村旅游的教育培训除了包括旅行社、饭店等,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农民的特点和需要,更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引导并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农民收入增加,在旅游发展中直接受益,与此同时提高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主动成为农村文化的继承者和保护者。

参考文献:

[1]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黎平 民族文化 开发 保护

一、黎平民族文化旅游的资源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处,是中国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和侗族文化中心腹地。

黎平是中国革命老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生态示范区和贵州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及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旅游黄金线上的侗族风情文化旅游中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黎平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中国旅游最好的两条黄金线路之一,被联合国乡土文化组织确定为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十个圣地之一,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最后家园”。

黎平的民族文化艺术原始古朴、原汁原味、绚丽多彩,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而被人类文化学家称为“隐藏着的文明”。黎平侗族大歌多次赴海内外演出,早已蜚声中外,是“清泉闪光的音乐”;黎平侗寨苗乡村落古老,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和谐,传统文化气息馥郁,是现代社会中人类不可多得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家园”。黎平民族节庆更是热闹非凡。有“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之说,堪称“百节之乡”等。值得一提的是现已开发的“中国鼓楼文化艺术节”堪称侗族精华文化的集中展示,是贵州省政府、黔东南州政府批准的唯一盛大的侗族节日。

二、黎平民族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黎平既拥有富足厚重的文化资源,又坐拥旖旎迷人的自然景观,但这些资源的融合发展之路在黎平尚处于探索阶段。“白天看寨、晚上听歌”成为黎平旅游的写照。黎平的民族文化仍处于浅层次的开发,没能充分体现黎平民族旅游文化的精华,没发掘其文化内涵,要使其作为贵州独特模式的民族文化县、作为黔东南推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民族文化旅游的首选之地,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一些制约创建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代文明对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冲击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都市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绚烂古朴的人文景观、浓郁纯粹的民族风情,正面临逐渐丧失的危机。

(二)没有注意让游客参与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应试创造条件让游客体验其中,需要通过广泛运用多种手段为游客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情景,让客人沉浸其中,努力为游客创造一系列难忘的经历。黎平的“玩故事”在这方面虽有尝试,却做得还不够。在这项活动中,一些节目都是由政府聘请的专业艺术团表演,游客只是观众。游客不能直接参与其中,不能切身体会文化,走马观花似的看一看,并不是游客想要的效果。

(三)是环境卫生状况令人忧虑

从旅游设施和服务上看,停车场没有,甚至连公共厕所也很少而且简陋。常听到游客在抱怨。这样水准的设施和服务,实在难以博得游客们的好感。游客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回,口碑难起。

(四)宣传品牌欠有力

当今“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陈旧,“守株待兔”更不现实。“芦笙节”、“牯藏节”等节日本身就是很好的品牌,但没有充分利用。

(五)是经费问题。

(六)旅游人才匮乏

一些地方的旅游接待人员既是老板,又是服务员,还兼导游,有的连半路出家都不是。这样的接待势必降低旅游文化品位,扫游客的兴趣。

三、我县乡村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发展黎平旅游,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依托黎平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四大产业品牌。

一是打造旅游演艺品牌。近年来,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旅游演出迅速崛起,肇兴镇、岩洞镇、茅贡乡等地相继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展演活动,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好评。要整合利用黎平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资源,进一步开拓旅游演出市场,积极开展商业性演出活动,打造一批具有黎平民族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

二是打造民族手工业品牌。黎平民族手工业历史悠久、工艺独特,但也存在品种少、做工糙、旅游纪念品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加强工艺创新,应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民族手工业,使民族手工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要加强产品创新,优先抓好拳头产品,有针对性地研发新产品,更大程度地满足国内外游客在黎平旅游购物的需求。

三是打造民族民俗旅游品牌。黎平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侗族、苗族、瑶族等的民俗民风,也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应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情风俗,推出黎平民族风情系列旅游产品,大力开发文化体验型旅游项目,有机地把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村镇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基础设施不仅要方便游客的游走观光,又要注意与侗家风情相谐调。侗人家走的是石板路,住的是木瓦屋子,最好的就是保留村寨中固有的居住样式,已经被破坏的要修复,完全损坏的要争取再现,就算要修新的东西也要使其与传统的村寨面貌相谐调。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能盲目跟风,一味的“赶时髦”是不明智的,民族村寨旅游必需与乡村的整体格调一致。只有能让游客玩好、吃好、休息好,才能保证吸引更多的旅游人次。总的说来就是要保持景区基础设施的便捷的、优美的、乡土的、民族的、生态的。

(三)发展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为解决经费筹措难的问题,除政府进行一定必要的投入外,无论在创建前期还是在建成后的具体运作的过程中,都应遵循市场规律。乡村旅游,是政府、村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经济。

(四)要创造条件让游客参与到民族中去。

民族村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中,不能仅仅是僵硬的陈列展览和艺术表演,而是应该让游客参与到文化中去,让他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去感悟文化的魅力。

如双江乡黄岗村属纯侗族村寨,是侗族“抬官人”文化和男生侗族大歌的发源地。黄岗村侗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情韵原汁原味。黄岗村民族节日较多,最为隆重的有正月初七“抬官人”和“6・15”祭天节。如能让广大游客参与的民族歌舞与体育项目的体验活动,使游客能全方位地感受民族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与身心体验,让游客不仅仅是黎平民族文化的“旁观者”,而且也是“参与者”、“传播者”,这对黎平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着重要意义。

(五)加强培训,重视引导。

要把乡村民族旅游做活、做大、做强,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首先要让当地村民在对自身文化资源的利用中获得利益,并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其次是对他们进行乡村历史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其三是要培育以当地村民为主的导游队伍,体现乡村民族旅游的本色性、淳朴性。

(六)加大力度宣传民族旅游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族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通过县、州级乃至省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从前期的准备开始便进行跟踪报道,力争使开发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深入人心,尽可能多的拓展潜在游客。同时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筑巢引凤,借鸡下蛋,弥补资金不足。

篇6

关键词:乡村文化旅游住宿品牌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不仅成为了人们精神生活消费的一种形式,也成为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产物,以乡村文化风俗体验为主体,在传统的农村休闲游的基础上,拓展其项目,打造成自然、文化、建筑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贵州省要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旅游住宿项目,以旅游和住宿的相互促进共同提升贵州的旅游市场形象。

一、乡村文化旅游住宿品牌化的现状

1.1 缺少品牌经营管理,与地方环境不协调

当今时代,同质化现象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而品牌经营、特色服务营销已经越来越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乡村住宿业在特色服务营销方面理念保守,缺乏立足地区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住宿服务业的长远眼光。地区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建设地方特色住宿产业、共同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住宿品牌的长期、合理规划,只是地区性的分散管理和各自建设,难以树立统一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住宿品牌。贵州住宿业在的品牌建设和特色服务营销上需要加大投入,努力建设自身行业品牌,以良好的特色形象促进住宿、旅游的协调发展。此外,开展生态旅游对旅游区周边环境的要求很高,而其中良好的旅游住宿环境有助于让游客体会到原始、自然的美丽风光,获得原生态自然环境带来的身心满足。

1.2缺乏地方发展重点,难以区别地区特点

在众多旅游景区中无论是旅馆的建筑外形还是内部的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贵州旅游区的旅游住宿没有形成个性与层次差异,难以满足生态旅游游客高品位、多样化的需求。除了部分村寨还保留久远而古老的特色建筑外,有些旅游景区建筑更出现了抄袭或模仿现象,文化同化现象严重,例如镇远古镇,虽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如山地间的四合院,但同时也出现了与徽派建筑相似的建筑群落,而国外成功的生态旅馆都是各有特点:如洪都拉斯首都伯利兹城的黑石旅馆、斯里兰卡的泥屋、澳大利亚生态spa村、印度水上船屋以及莫桑比克的沙滩旅馆等等,这些都切合了生态的观念,构建不同主题的旅馆,使游客能够在于自然和环境的融合中得到释放和满足。与其相比,贵州的旅游住宿缺乏地区特色的有效利用,没有形成地区特点。

1.3缺乏特色服务内容,没有地方风情

国外成功的生态旅馆,大都是极力突出自身特色来吸引游客。例如西奈半岛的天窗小屋、中美洲岛屿打造的茅草屋等等,都是紧密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特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旅馆,让游客在浓郁的地方风情中获得身心的放松。贵州在发展乡村旅游地方住宿时,没有有效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本土资源,形成地方特色的规范推广。贵州乡村旅游区的旅游住宿几乎看不到任何个性与层次,无论是旅馆的外形特征、装潢设计还是内部的服务设施,都向现代城市的宾馆住宿看起。没有充分利用贵州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住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也与邻近的云南省相比基本雷同,缺少地方差异,体现不出地方特色内容,因此也无法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乡村文化旅游住宿的品牌化构建

2.1 增强品牌经营理念,避免服务同质化

当今时代,同质化现象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而品牌经营、特色服务营销已经越来越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乡村住宿业在特色服务营销方面理念保守,缺乏立足地区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住宿服务业的长远眼光。地区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建设地方特色住宿产业、共同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住宿品牌的长期、合理规划,只是地区性的分散管理和各自建设,难以树立统一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住宿品牌。贵州住宿业在的品牌建设和特色服务营销上需要加大投入,努力建设自身行业品牌,以良好的特色形象促进住宿、旅游的协调发展。

2.2合理规划住宿,构建原生态特色

统一规

的行业品牌建设和管理,一方面可以协调住宿旅馆的建造运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服务风格,从而建立地区生态住宿品牌,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制止民居住宿的混乱搭建,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地区民俗特点,例如,黎平县的地扪村,作为一个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保持着侗族原生态风貌,无论是老木屋的建筑形态,还是侗族人民的风俗文化,都一直被延续下来,这也使之成为当之不愧的国际侗族生态博物馆,来这里游玩的游客,都居住在当地居民家中,体验不一样的民族乡村风情;再如,中国最后一支部落——岜沙苗寨,这里的旅游住宿都以苗族特有的木板房居多,分布在村头区域,房屋里的床单坐垫展现了苗族人民精湛的刺绣工艺,墙壁上挂满了枪支,不仅保存了千年来岜沙的原生态面貌,还体现了这里所特有的地域性特色。只有对旅游住宿行业进行规范化的地区品牌经营,才能将分散经营的居民旅馆集中起来,树立统一协调的地区民俗风格。对外可以形成良好的地区住宿品牌形象,对内有利于进行行业的集中整治和规范管理。

三、乡村文化旅游住宿的品牌化传播

3.1保持乡土风情,彰显地方特色

欧洲乡村旅游注重以展会、节庆、体育赛事为载体,开展联合促销,扩大旅游消费。欧洲节日众多,乡村旅游正是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事件来组织开展,利用当地资源制造节庆来吸引旅游者。例如,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地区的布尼奥尔小镇,每年八月最后一个星期三举行传统的西红柿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节庆事件的品牌效应使越来越多的地区重视利用节庆事件等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法国乡村旅游注重保证乡村旅游的本土化和原真性,给游客提供的餐饮原料都由农庄自己生产、加工、制作,以保证庄园产品各具特色; 为了体现本土原生态特点,游客在庄园品尝葡萄美酒的同时,还可以参观整个葡萄酒的酿制过程,由乡村旅馆的主人亲自介绍农庄的历史发展等知识,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绿色农业旅游。这类活动有助于让旅游者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和亲切的归宿感,促进了乡村旅游回头客的增长。

然而国内游客出游不断增多,游客追求个性化服务和独特体验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更趋向于选择另一种旅游方式,他们逐渐远离都市,深入乡村,感受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因此,民居住宿旅馆应富有乡土特色和地方风情,不仅可体现出主人的情趣,而且给游客带来不同的身心体验。例如: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节日、宗教、装饰等都各具风情,而且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风格也存在差别。善于刺绣的居民可将床单、被罩都绣上民俗图案;精于蜡染的农家则可在居室展示作品。

篇7

关键词:南岳衡山;竹文化旅游;长寿养生

南岳衡山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等品牌。并拥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宗教圣地、湖湘文化源地、文明奥区、抗战名山、旅游胜地等盛誉,年接待中外游客已过503万人次(2011年)。而其核心景区面积仅100.7km2,急待扩大旅游接待区域,增设旅游项目。而加速南岳衡山竹文化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即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仅此进行初步探索。

一、竹文化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优势分析

(一)竹文化乡村旅游独具吸引魅力

随着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意识普遍由“小康型”向“生态型”升华。尤其是城市居民特别向往乡村清新雅静的自然生态环境,尽情吸取绿色有机营养精华。“自然回归,绿色享受”也就成为了现代城市居民最为时尚的一种消费需求。竹子四季长青,姿态优美,风韵独具。其竹竿挺拔秀丽,竹枝婀娜多姿,竹叶青翠欲滴,竹林内空气清新,环境风雅宜人。竹子还风吹有清声,月照有清影,雨来有清韵,月出有清荫,即所谓“四趣”。自古至今竹子备受国人讴歌、推荐、寄信言志,被视为人格最高境界的化身[1]。人们爱竹、种竹、用竹、敬竹、赏竹之风不绝,竹文化乡村休闲旅游又成为当代最具吸引魅力的一种旅游方式,从而为南岳衡山的竹文化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竹生环境最适宜

毛竹又名楠竹,属禾本科亚科。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强、景观美学价值高等特点,素称“竹中之王”。但毛竹枝叶繁茂,终年常绿,竹皮薄,竹根扎土浅,对其自然生态环境要求相对较高。长势好的毛竹一般都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拔800m以下的温湿低山丘陵地带。在砂岩、页岩、变质岩、花岗岩等成土母质的疏松深厚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2]。南岳衡山主体为燕山期花岗岩侵入断块山体,主峰祝融峰海拔1300.2m,在其周境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还有44座,群峰林立于湘中丘陵盆地之中[3]。属于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湿热期长,冬寒期短,且水热同期等特点。土壤以红壤、山地红壤、黄壤、黄棕壤为主,土层一般厚60——120cm之间,含沙质成分高,结构疏松,呈酸性或微酸性。海拔800m以下为毛竹生长的最适宜区域,但其上限可达1100m,从而形成“行尽千山与万水,衡山更在碧云间”特有“独秀”景观。

(三)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南岳衡山景区距正在迅速崛起的新兴工商业城市衡阳仅50km,离省会长沙130km,在其周境还有株洲、湘潭、娄底、邵阳、郴州、永州,以及江西的萍乡、吉安等大中城市,其车程均在1d之内。在其宏观区位上,素有“扼两广,锁荆湖”的评价,并处于大桂林、大重庆、大武汉、大广州、大南昌等经济圈的交叉辐射地带,离港澳也不远。南岳衡山可供依托的现代交通设施有已建成或正在兴建的南岳机场、武广高铁,以及京港澳、京港澳复线(又称潭衡西线)、南岳(衡阳——南岳)、衡炎、衡邵等高速公路,以及湘江衡山大源渡千吨级水运线等现代交通设施。南岳衡山所依托的中心城市衡阳市,正在抓紧建设具有1个民用机场、1条千吨级黄金水道、8条高速公路、9条铁路的国家45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为南岳衡山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带来了极为有利的区位交通条件。

二、南岳衡山竹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

(一)竹林面积大而分布相对集中

竹子、竹林和竹品,都是竹文化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历史上的南岳衡山概指以南岳衡山山体为核心的邻近区域,包括现在的南岳区、衡山县和衡东县三个行政单元。现代湘潭县的南部茶恩寺一带,双峰县的东部地区,也曾属于老衡山县。现代虽行政区划单位各异,而天然形成的竹林连绵不断,构成竹林面积逾100万亩以上的“湘中竹乡”故有“青松翠竹是衡州”之说。但南岳区西部3个乡和与之相连的衡山县西部以东湖为中心的5个乡镇可统称为南岳衡山后山片,集中分布有竹林面积13.58万亩,可称东湖竹海;地处南岳区南面包括衡山县店门镇和衡阳县以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的4乡镇1林场,为南岳衡山南片,集中分布有竹林面积近11万亩,可称店门竹海。

(二)竹品开发历史悠久而用途广泛

南岳衡山竹品开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其功用广泛涉及到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据《南岳志》记载:“岳竹前山后山皆有,而后山为多。大者截之可甑以炊,可盆以盥;中分解其节,可枧以引流;若作室,可柱可瓦。”[4]南岳衡山山高坡陡路峻,古代士大夫和达官贵人登山多选择乘舆(竹轿)代步,素有“衡山舆夫矫健冠天下”(广阳杂记)之说。其毛竹往往开花结子,竹实饥可度荒,民国七年(1918年)大饥,斗米三千有奇,且无粜。近岳居民“争相往取,日可得实六升”(南岳竹实记)。南岳衡山竹笋产量大,加工和食法多样。《旧岳志》载:“衡山有山笋,笋之小者,当春怒发,就林间煮之,曝干饷客。有南笋,笋之大者,煮而熏之,名素火腿。有冬笋,岁冬生竹根下,味甘美”。据洪迈《夷坚志》载衡山西北昌山“环而居者千室,寻常于竹取给焉,或捣以为纸,或售其骨,……其品不一”。南岳衡山作为宗教名山、中华寿岳,为祈福、求寿、保平安的敬香活动历久不衰,以竹为骨的香烛和以竹浆为原料的香纸销售市场很大,具有“南岳不种田,烧炷香吃三年”之说。南岳衡山竹制日用品,以其品质类型多样且美观、实用、价廉而深入到了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

(三)竹文化工艺品位高且知名度大

竹文化工艺具有文化品位高、资源消耗少、增值率高,且购买收藏市场潜力大等特点。南岳衡山的竹雕艺术,始于秦汉,明清为鼎盛时期,建国后更是轰行海内外。南岳竹雕大师梁丰助从事竹雕艺术30年,所塑造的“南极仙翁”——《福星、禄星和寿星》曾获1991年湖南省国际烟花节“湖南传统工艺新作品层出”二等奖、《麒麟送子南天门》获第二届华人艺术大赛国际荣誉金奖,从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艺术总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地处南岳衡山后山衡阳县石市乡的刘启玉,于1972年创作的《牧童放牛》被选中作为回赠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礼品,石市乡荣获国家级“中国民间艺术雕刻大师”称号的人达20余人,1997年6月,衡阳电视台在石市摄制的专题片“雕韵”,在中央电视台一、四、七套节目播出,并被美国熊猫电视台所转播,轰动一时,由此而荣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竹木雕)之乡”称号[5]。南岳镇的竹制日用竹艺品、竹乐器品,以及竹花伞、竹纸扇、竹挂屏、竹扎龙艺术等,在全国均具有相当知名度。

三、南岳衡山竹文化旅游开发初步建议

(一)主打“中华寿岳”竹文化乡村旅游品牌

南岳衡山的福寿文化源远流长,知名省内外。据《周礼·职方氏》、《史记·天官书》、《春秋》、《墨经》等典籍记载,认定南岳衡山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之寿命,故称寿岳。中国传统文化为老人祝寿多用“寿比南山”以表恭维,其“南山”即南岳衡山亦被世人所公认。唐代诗仙李白在其“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名句中的“南极老人星”即为“寿星”;清代名僧智梨在《重修广济寺》中称:“南岳为天下五岳之一,世称为寿比南山者,即此岳也”。近年在祝融峰顶发掘出的“寿比南山”碑刻,进一步佐证了南岳衡山“寿比南山”的至尊地位。现代的南岳衡山,诸如寿佛、寿佛殿、寿佛节、万寿宫、寿宁宫、延寿亭、仁寿亭、百寿亭、仁寿阁、万寿大鼎、万寿广场、寿涧溪、寿涧桥、延寿路、中华寿坛公园、寿文化村、寿岳工艺品店、寿岳酒店,以及寿酒、寿茶、寿果、寿面、寿饼等寿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南岳衡山人民因势利导,围绕“健康、长寿、祈寿福”主题,正式亮出了“寿岳”品牌,作为南岳衡山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竹文化乡村旅游也必须以此为总领,深入发掘其竹寿文化底蕴,主打“中华寿岳”竹文化乡村旅游品牌。

(二)重点发展竹文化养生休闲长寿旅游产品

休闲旅游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五大推动力之首。为迎接21世纪中国休闲时代的到来,早在2006年南岳衡山景区就开办了全国首家“国际自然健康之营”,并被作为2006年“南岳衡山国际寿文化节”的主打项目之一。进入21世纪,南岳衡山景区便提出建设“休闲南岳”的发展目标,并已明确提出“将大力开发以寿文化为核心的南岳福寿养生旅游产品,促进以往的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转变”。而新型的竹文化福寿养生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不仅是当代休闲旅游者的一种消费新时尚,而且南岳衡山在这方面确实具有多方面的长寿养生优势:①南岳衡山处处茂林修竹,溪涧库塘密布,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一般达到每立方厘米11.6万个,有益延年益寿。②南岳衡山具有绿色食品标准的竹笋产品年产量便可达325t。而竹笋是“南岳素斋”美食的主要原料之一。竹笋营养价值极高,且竹笋纤维是治病长寿良方。③南岳衡山著名岩茶“云雾茶”,茶园同样与竹林相伴分布,“茶禅一味”、“竹茶一味”已成为南岳衡山竹文化、茶文化一大特色,有利延年益寿。④《养生延福录》云:“静绿养神,动以炼形,可以长生”。南岳衡山群峰林立,山高坡陡,而竹林分布最高上限可达1100m,有利于旅游者开展爬山越野等健身长寿活动,足见南岳衡山竹文化长寿养生休闲旅游潜在市场前景。

(三)择优发展后山竹文化乡村旅游

为了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和人力物力,保证重点有序开发,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其资源家底,并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较论证的基础上,择优开发大面积集中连片竹林,且林相景观上乘,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区内区际资源组合度好,交通区位条件有利,有助于大南岳衡山旅游圈的形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据此,南岳衡山后山片应重点优先开发。其理由:①以东湖古镇为中心,集中连片竹林13.58万亩,且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原始天然,竹林依山就势跌宕起伏,优美壮观。且区域内陡崖峭壁、奇岩怪石、溪涧峡谷、瀑布跌水、古树名木,以及古寺庙、古墓葬、古书院、古碑刻密布。还有竹仙传说、岳北民歌、皮影艺术等与之交相辉映。②南岳衡山后山过去交通闭塞,旅游者足迹罕至。至今野趣盎然,农民热情好客。近几年岳林乡杉湾村依托其竹林、茶园和古朴民俗发展农家乐旅游和家庭式避暑度假活动已初见成效。③潭衡西、娄衡、衡邵等高速公路的建成并直通后山,使落后的交通面貌得到根本改观,而且环山公路和“东湖——南岳”、“福田——南岳”等穿山公路的开辟,使这里对内对外交通都变得十分便捷。④南岳云雾茶、高山寿米、湘黄鸡、黑山羊、名贵花木、毛竹、雷竹等特色高效农业基地的建设,为其竹文化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概括起来,南岳衡山竹文化旅游开发是一大新兴命题,但竹文化旅游符合现代都市人的消费心理需求,且竹文化乡村生态旅游男女老少皆宜,市场需求量很大。兼具农业、林业、茶叶观光、竹海休闲度假避暑、运动健身和名山游览观光,健康长寿、禅意人生等多种功能的南岳衡山竹文化旅游更具吸引魅力。同省内外其他“竹乡”或“竹海”相比,这里有名山可供依托,有最现代立体交通方式可供利用,有作为湘中、湘南城市群的生态“绿心”、“绿肺”的特殊区位条件和处于以大重庆、大广州、大武汉、大上海等城市群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圈交叉辐射地带的特殊宏观区位,预示着南岳衡山竹文化乡村旅游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邱尧荣,陈大钊.研究竹林地理环境,开发竹文化旅游资源[J].华东森林经济,2003,17(4):35-38.

[2]杨春林.试论南岳区毛竹生产与衰败林复壮[J].南岳树木园通讯,1998(10):41-44.

[3]熊绍华,杨载田.衡山景观资源开发[J].人文地理,1992(1):29-33.

[4]雷昕,谢辉.衡阳是个好地方(衡阳优势3)[N].衡阳晚报,2011-9-28,第9版.

篇8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优势;问题;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5-02

1 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省内安顺布依石头寨、黔东南上朗德、南花、青曼、西江苗寨等8个民族村寨被选中成为旅游扶贫试点。目前,贵州已有16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特色村寨游且以民族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形成了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另外,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属乡村旅游。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贵州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逾550亿元,解决就业人数多达230万人。按照计划目标,至2017年,贵州省将建成100个以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0个左右重点村寨,突出示范和重点经营户建设,实现农民旅游收入占20%以上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是以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是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无论是对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于贵州旅游产品的建设、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调整贵州省旅游业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山野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以及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把乡村文化作为内涵,目标市场针对都市居民,为了满足旅游者娱乐、学习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从而开展的融观赏、考学、实践、体验、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2]。

2.2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多数地区的民族村寨的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原因在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使都市旅游者体验到淳朴乡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带领旅游者了解不同地方民众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态。因此可以定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为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设施和异域、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内涵,吸引都市居民并满足其购物观光、娱乐休闲、考学体验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消费体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活动[3]。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民俗风情,其独特的创造性与民族异域性是吸引旅游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3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

3.1 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民俗文化性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在乡村地区,乡村的山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乡村文化习俗、民族节日等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4]。

3.2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乡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抑或文化模式都保持相对自然原始状态。

3.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农村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属性,景观资源丰富(如农村的民俗文化、婚丧嫁娶习俗、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工具、乡村工艺品等)[5]。

4 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的意义

4.1 促进居民脱贫致富

如表1所示,贵州乡村旅游的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4458.35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的98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从147亿元上升到430亿元,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扩宽纯收入渠道,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

4.2 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

F州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相对单一,而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服务业(食宿等)、物流业、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了产业链条[6]。

4.3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贵州原有经济条件的落后,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物质支持,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也相应提高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得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得到复苏,并整合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重构,得以更新重生。

5 贵州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5.1 资源多样,内涵丰富,分布集中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内涵丰富,涵盖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其核心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讫佬族等人口超过10万人,故而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省域内各式各样的民族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文化景观“多元共存,共生共荣”,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7]。

贵州各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于贵州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特点,尤以黔东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最为集中。这有利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重点布局和重点突破。

5.2 原始性和神秘性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贵州省在工业化开发上不具备其他省份的自然优势,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使其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原始风貌保存较好,神秘感强,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较轻。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的人群沟通困难反而促使形成了不同地区形成了形形的民俗文化,造就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5.3 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阶段向体验休闲阶段过度,独具魅力的乡村民俗更是受到青睐。

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对旅游潜在市场的新引力极大。同时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崛起,入黔旅游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总之,今天的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处在一个极佳的历史际遇上。

5.4 政府支持力度强

贵州省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等方面不论资金投入还是心血的倾注力度都较大,2016年起,贵州省旅游局每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专项资金多达5000万元,同时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贴息,并探索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担保贷款平台。为了全方面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8]。

6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开发保护并举

固本培元,坚持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第一要务,涸泽而渔的旅游发展模式必不长远。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民俗文化(民族建筑工艺、悬棺丧葬文化等)要重点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坚持完善政策管理和加强技术支撑二者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6.2 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搞好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制定科学的全省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规划,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全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调研考察、登记造册,对重点文化资源做好完善的开发、发展与保护的旅游规划,同时,各乡村民俗景区景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具w的实施计划[9]。

6.3 整合资源,挖掘内涵

系统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把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区与省内颇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风景区和邻省一些著名景区联合起来,形成旅游网络。如贵阳-榕江-从江-黎平-锦屏-隆里-镇远-凯里-西江-广西桂林的黔东南旅游线;建设以喀斯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址与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贵阳(花溪高坡苗寨、天河潭镇山布依文化村、红枫湖景区)-安顺(龙宫、黄果树、屯堡文化)-安龙、兴义(苗绣、腊染、贵州乡村龙、马岭河风景区)-云南昆明的黔西南旅游线等。同时,对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发掘、升华以致凝聚区域特有的个性化精神,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6.4 改善设施,提高档次,创建品牌

多渠道融资集资引资,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确保乡村民俗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服务完善、合理衔接,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民俗旅游区的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旅游公共厕所、交通道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完善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设施,优化乡村民俗旅游区的大环境,使游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提高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层次和综合效益,进而实现品牌效应[10]。

6.5 培养人才,提升管理,完善服务

宏观上引导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如与地方高校合作,定向定点培养专业旅游人才,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档次和接待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制度。

6.6 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贵州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名度不够响亮,故而应重点利用港澳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销窗口,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介绍,提高乡村民俗景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大吸引力[11]。

参考文献:

[1]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66~71.

[2]骆 诚.浅析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1):60.

[3]白 娜.参与型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4~17.

[4]查爱欢.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邓 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乌蒙论坛,2013(4):49~53.

[6]刘 瑞,苏维词.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2):167~170.

[7]王丽芳.浅析乡村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2007(11):205,152.

[8]黄欣伟.兴义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9]李 云,殷志华,韩 笑,等.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17):42~44.

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空心化;农村空心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18

1 前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空心化问题逐步出现,并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农村劳动力外流、土地荒芜、产业退化、宅基地闲置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20世纪90年代农村空心化问题就引起了各方学者的关注,研究的角度多集中于经济和地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口的流动,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学界较为成熟的有“推-拉”理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空心化问题给农村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是综合性的,既有负面影响也有积极作用,过分强调其积极意义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大,在研究中也较为少见,空心化状况不仅造成农村地区的土地和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引起产业凋零、文化衰退、留守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不仅要解决劳动力外流的现实问题,还要解决就业、基建、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以增强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乡村旅游是伴随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种心情放松的生活方式,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得到初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近几年其发展较为迅猛,到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不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取得一定成绩,并在开发和发展中摸索出一整套模式,这对于促进农村地区增产增收、环境整治、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开展乡村旅游作为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途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并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但是,基于乡村旅游视角对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研究较为少见。

2 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演变与表现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外部干A条件的不同使得不同地区的农村空心化问题呈现不同的特征。刘彦随以山东为例,通过调研将农村空心化分为出现、成长、兴盛、稳定、衰退5个阶段,这种演变的划分方法不仅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上世纪90年代,农村生产技术提高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同时我国工业化大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在“推-拉”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农闲外出打工现象逐步出现,在打工过程中,劳动力大军意识到在外打工的收入远高于农业产出,使得部分打工者将土地撂荒。另外,高校扩招使得大量农村学子逃离乡村也在客观上加速了空心化进程。

从表现上来说,农村空心化主要表现为人口空心化、土地空心化、产业空心化、基建空心化和文化衰退化。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使得留守老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部分农村土地撂荒;留守儿童的看护和心理问题凸显;在村庄建设方面建新不拆旧使得村庄建设风貌良好,而村庄内部房屋搁置;农村传统的农业和副业产值吸引力缺乏使得人力、物力和财力逐步向其他产业和地区转移;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传统的文化正逐步退化。

3 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村空心化的影响

3.1 劳动力回流

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的开发可以有效吸引劳动力回流。而且相比较其他产业乡村旅游的农户参与门槛更低,最为典型的是“农家乐”形式的参与方式,其对劳动力的年龄、性别、学历等等要求不严格,甚至老人、儿童都可以成为经营的帮手,一家“农家乐”能够吸引一到两家农户就业,而且是家庭的全员就业,有利于劳动力回流的实现。

3.2 产业复兴

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开发是以农村地区优美的环境、朴实的民风和有趣的生产方式为依托的,传统农业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乡村旅游的开展在客观上会促使农业生产的继续和发扬。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开展会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餐饮、住宿、手工业加工、购物等旅游产业的得到发展。另外,乡村旅游的开展也会使交通、物流、农副产品加工、建筑等旅游相关产业焕发活力。

3.3 公共基础设施完善

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道路、电力、给排水、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及乡村环境、标志性建筑、公共休憩设施等公共设施建设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投入内容,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满足游客需要,同时也方便了当地居民,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旅游活动的开展使大量农民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利,农民也会逐步意识到乡村环境的重要作用,主动维护农村的卫生、生态和人文环境。

3.4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

除却轻松惬意的乡村环境,农村地区特定的传统文化也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原因,而且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发开展往往围绕某一特定的文化。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会在旅游开发中逐步挖掘,并通过一系列景观、活动、物品等载体呈现,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诸如某些手工做法、传统技艺;另外为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开发者往往会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包装打造和创新,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诸如传统民俗、节事等。

4 空心化农村进行旅游开发的策略

4.1 深度挖掘传统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将文化的挖掘和包装打造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将传统技艺、名人事迹、文化古迹、民风民俗、特色活动进行深入调查,整理成册。其次对其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影响力大、特色明显、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进行旅游打造。旅游项目打造和旅游相关活动的策划应侧重传统文化元素的注入,文化的呈现应体现多元化。

4.2 制定多规合一的乡村规划

当前大部分乡村旅游规划就是划出宅基地让农民盖房子或者是转化土地性质搞房地产,这已完全脱离了乡村规划的初衷。建议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地区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制定村庄的产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多规合一的整体规划。并通过规划评审提升规划的科学性,通过规划备案、规划监察等一系列措施确保规划的严格执行。

4.3 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

旅游开发活动的有序进行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方面加强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村两委”建设,把热心于公共事务、在村民中具有一定威信的人员吸纳入两委中,加强干部的廉政思想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另一方面,组建村民旅游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组织将农户组织起来,降低旅游经营的成本,提升其在竞争市场中抵抗风险的能力,并通过合作组织与政府、大型旅游企业等组织进行对话,表达农户利益和政治诉求。

4.4 结合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为空心化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契机,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农户新居打造满足了乡村旅游的开发民居、田园等资源的需要;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新农村在道路、给排水、网络、绿化、供电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为旅游的开发解决投资压力。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10):1193-1202.

[2]袁芳.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篇10

最早的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的西欧国家,目前在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30多年的发展使大陆地区的乡村旅游形成了田园农业、民俗风情、农家乐、古村落等典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近些年火爆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以地方性或民族性的乡村民俗、风土人情为核心内容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特色的异域或异族文化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进行民俗文化消费,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民俗文化中藏有丰富的档案资源,历代的档案资料中也有不少有关民风民俗的记载,关注乡村民俗文化是档案部门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档案部门参与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档案宣传是提高档案工作知名度,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档案宣传工作融入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去,是新时期档案部门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创新之举。

一、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以纯净自然的生态环境、淳朴原生的民风民俗为依托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不仅对我国的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乡村记忆的唤醒与缅怀同样意义非凡。

(一)满足精神需求

旅游休闲,对现代人来说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内容,长期生活在钢筋丛林中的都市人面对着每况愈下的生活环境,不断攀升的生活压力,更是向往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休闲生活方式。清新的乡野环境,朴实的乡风民俗,闲适的乡村生活是乡村资源最大的吸引力,其中的文化资源,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文化更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和核心。

“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需求中最高和最深层的愿望,这种愿望集中表现在旅游者的文化动机和文化倾向上。”乡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承载着民族认同感,乡村民俗中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独具一格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等,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体验农家生活,享受自然风光的休闲度假需求,同时能够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求新,求异,求知”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将乡村旅游与乡村民俗紧密结合起来,使游客在欣赏美丽田园风光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风土人情,让游客亲身体验和寻觅古老的乡村文化与习俗,享受一席原生态的文化盛宴。

(二)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速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乡村旅游中那些具有可参与性、可体验性的民俗文化容易引发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这也是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动因。

乡村中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文化的传承,开发利用这些民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例如,北京密云县大力发展民俗村旅游,从事民俗旅游的商户2300多户,综合收入1.4亿元,人均收入为开展旅游前的8-10倍;昌平区麻峪房子村在开发民俗旅游前,人均收入不足800元,通过发展民俗旅游,人均收入可达到6000元,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陕西关中地区的袁家村,利用物化民俗中的代表产品,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及生产交通工具,打造了一条青砖灰瓦的仿古街道,突出展示关中民间生活形态和传统特色作坊: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等,通过几年的发展,袁家村在关中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开始逐渐体现,如今已成为陕西乡土旅游的主要名片之一,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使当地民众多了一条致富路。

(三)传承民俗文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和传承的民俗文化浩如烟海,如婚丧嫁娶、泥人、皮影、剪纸、祭祀、年节习俗、礼仪等,它们就像一颗颗明星,闪耀在东方文化的璀璨夜空里。由V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取得辉煌。藏于民间丰富多彩的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弘扬优秀民俗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应担负的责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宝贵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逐渐被淡忘、被忽略、被毁坏,有的甚至已经灭绝了。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

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保持和突出了乡村民俗文化韵味,是一种将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民俗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旅游发展模式,让各地区各民族迥异又精深的民俗文化在每位游客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四)唤醒乡村记忆

梁漱溟先生曾说:“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和主体的,所有的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莫不如是。”记忆中的乡村有欢天喜地的节庆表演,有热闹非凡的庙会集市,有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有不能打破的禁忌规矩,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这些曾经融于血脉的影像却越来越模糊。2014年,山东省正式启动“乡村记忆工程”,通过因地制宜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彰显山东民俗文化魅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是紧跟国家政策,顺应时展的必要之举。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中“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的民俗风情项目,整修或者仿建的原始民居建筑,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等,无不唤起游客“回归乡里、落叶归根”的乡土情结。当过往的场景真实的在眼前重现,当遗忘的记忆被唤醒,那么旅游的意义已不仅仅止于休闲娱乐,更多了一份心灵的触动与慰藉。

二、档案部门参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2003年作家冯骥才在著作《紧急呼救》里呐喊“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都有一些风情独异的古村落转眼不复存在。如果我们不动手去抢救,再过二十年,至少有一半民间文化会化为乌有”。面对着逐渐消亡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档案部门作为历史原始记录的保管者和开发者,有义务也有责任抢救乡村民俗中具有档案性质的部分,为国家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历代档案机构保存的资料中,也有很多有关民风民俗的记载,对开发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一)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古代档案是历史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我国几千年文明传承积淀的硕果,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离不开原始的乡村历史资料,而古籍档案中多种多样有关各民族习惯风俗的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民俗资料。如:宋朝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该书详细记载了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风俗及各种典礼仪式;1920年出版《瑷辉县志》中有边瑾未定稿的《鄂伦春纪事三十韵》,全诗记载了鄂伦春族婚嫁、殡葬、育儿等民俗,是极其难得的了解鄂伦春族的史料;清末民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沈兆裎为官北方时,创作了很多记叙吉林民俗的诗歌,其中一首描写了东北农村一种名叫“嘎拉哈”的游戏“投壶遗制戏罗丹,兽腕盈堆掷中难。偃仰侧横分胜负,一声帕格众人看”。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记载了很多原始的风俗习惯,有一些经过不断的演化流传下来,有一些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挖掘并利用相关档案,不仅能重新找回流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民俗资源,而且提高了乡村旅游中民俗文化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种原生态且具有历史可考性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二)有利于开发保存珍贵的民俗档案

那些浩如星辰的民俗文化,若得不到完整的记录与保存,将很快在现实中消逝,保护珍贵的民俗档案,是每一个档案人应有的觉悟。“民俗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保护相关工作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文献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民俗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材料;民俗的留存状态材料;民俗的标志性物质载体和表现方式材料;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全景式记录及各阶段成果材料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选址一般都是较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民俗文化相对集中,开发者及村民对于民风民俗的挖掘比较完整,为档案部门宣传和保护乡村民俗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云南红河州“箐口民俗村”,以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红河哈尼梯田为核心资源,实现对遗产的整体和动态保护,民俗村里的资料中心保留着大量哈尼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原始资料,而整个“民俗村”本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展馆,记录和展示着哈尼族自身的档案。

(三)有利于提高普通民众的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是档案客观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使人们对那些具有考察利用价值的资料加以保护和开发的意识,社会档案意识的高低影响着档案事业的发展。从古至今,我国政府官方保管利用档案的意识并不薄弱,但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乡村居民来说,档案是高高在上与自身无关的事物。乡村生活中有大量的档案资料被忽视,那些珍贵的民俗档案仅仅依靠档案人员来保护是远不够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守护。乡村旅游因其大的拉动地区经济功能,使得民众具有较高的支持度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背景下,档案部门进行民俗档案、村级档案等的宣传工作更易得到村民接受和认同。同时,系统、完善的档案工作也是促进乡村旅游的强大推力,譬如浙江省天台县九遮村开展的乡村记忆示范基地,结合九遮村的历史原貌和民俗特色,建设了亚父庙、古民生器具馆、乡贤先贤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展示厅,为九遮村的旅游增添了人文气息,游客通过参观,不仅对该地的风土人情有了全面了解,对档案及档案工作也产生了新的认识。

(四)有利于增强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

档案部门是社会生活的服务部门,档案工作要想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好的发挥服务群众价值,就必须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融入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建设,是档案部门增强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湖州市逐渐形成了“景区+农家”、“生态+文化”、“农庄+游购”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东衡村的赵孟\专馆和历史文化综合馆,荻港村的荻港名人馆、渔乡风俗馆和农产品展示区,高禹村的室内文化展示馆等,都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打产品,呈现出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双重效益。绍兴县的“越地记忆”档案文化建设工程,充分挖掘各村落的宗族历史、民俗风情,将记忆文化与乡村经济有效对接,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这些成效充分证明了档案部门参与甚至主导乡村文化旅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论对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还是档案事业的推进,都将是有益的尝试。

三、借力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加强档案宣传

档案宣传工作是是公众获取档案信息、加深档案认知的重要方式,是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当今社会信息数量急剧增长,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多样便捷,档案宣传应突破传统模式,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宣传效果,将档案宣传工作融入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样的经济项目中,是档案部门树立文化事业单位良好形象的亲民工程,也是档案部门响应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号召的必要举措。

(一)建设乡村记忆基地

乡村记忆是民族的记忆,建设乡村记忆基地是扩大档案宣传力度的重要工程,开展“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建设能够“展示古往今来,感受发展之美;拾掇历史碎片,留存人文之美;构建心灵家园,共享精神之美”。如浙江省平湖市龙萌村“乡村记忆馆”展出了许多从村民手中收集来的实物、照片和文字等具有档案性质的资料,展现了该村旅游节庆、民间技艺、地方民间戏曲等特色,大力弘扬当地优秀历史文化;临安市上田村借助创建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着力宣传特色记忆文化和村落民俗;德清县“和美乡风馆”依托行政村原有的村史、村落文化因素,充分挖掘特色民俗文化,传承民风民俗。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为档案部门建设乡村记忆基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首先,开发地是该地区特色民俗文化的集中区域,为乡村记忆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许多优秀资源。其次,乡村旅游会吸引大量游客,以真实的历史素材展现当地民风民俗、人文资源的乡村记忆基地是游客了解村落文化的必游之地。

(二)加强传统媒体建设

档案宣传工作的传统媒体阵地主要指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文献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宣传档案的方式有了更多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失,我们在关注新媒体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媒体阵地的建设,在新时代给予传统宣传手段新的活力。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宣传工作,档案部门可以借机联合开发商制作相关宣传片,以真实可靠的档案资源为核心,展现本地区本民族曾经遗忘和得到传承的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工艺、节庆活动等,既使旅游景区得到全方位展示,又能扩大档案的宣传范围。在旅游区内,可以向游客散发当地民俗资源指南、民俗档案知识手册等简易又有趣的小宣传品,使游客对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及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同时加深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认识。还可以依据历史档案资料,编纂与该地区、民族特色有关的刊物,如浙江省磐安县档案局以口述档案的形式,编辑出版了以林宅村历代流传的“大话”为主的故事集――《状元故里的传说》,有效保护了濒临消亡的民间记忆。

(三)利用新型网络媒介

互联网、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媒体宣传影响范围小、形式单一的局面,借助高速准确的网络传播,公众可以及时了解新的档案信息,新媒体的普及便于大众参与交流,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档案宣传的途径,提升了档案宣传的效果。

档案网站是宣传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有效工具,档案部门可以在门户网站上推送参与建设民俗文化旅游的内容,既可以让民众通过丰富的档案史料了解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又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让更多人进入实体档案展厅如“乡村记忆基地”参观学习,对档案产生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具有形式简短、方式随意、随时共享的特c,充分利用社交网络是扩大档案宣传的重要途径,如陕西省渭南市档案局自开通“双微”平台以来,转发关注量数以万计,得到了市民群众的热烈反响。档案部门可以结合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通专门的微博微信平台,及时旅游区民俗文化、人文资源的挖掘、整理情况,还可以设置如:依据档案描述快速找到某处原始遗迹、民俗档案知识小考等趣味性、参与性强的小游戏,使游客在娱乐过程中增加对档案的理解。

(四)微电影里的大世界

“微电影是高科技和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由‘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衍生而来,是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在移动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得到完善的策划和制作体系支持,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档案部门紧跟时代步伐,也尝试利用微电影的形式进行档案宣传,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寻找逝去的记忆》是全国档案系统中的首部微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揭示了档案在传承历史、维护记忆方面的特殊作用,得到了拍摄人员和观众的诸多好评。

乡村民俗文化中有许多富有趣味的档案素材,如具有地域特色的族谱家谱、少数民族服饰制作记录、乡贤名人的生平档案等。档案部门可以协同开发商、旅游局、文化局等相关部门,以真实档案信息为依托,制作以宣传当地文化特色、展现地区风土人情为核心的精品微电影,并及时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跟进拍摄过程,加强与媒体部门的合作,做到实时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