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5:0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系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语用学就是“研究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学科。”“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应用语言学本来多指把语言原理应用于教学方面,但是随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语言学的领域越来越广,已经包括文字创制、语言政策制订、语言疾病治疗、通信技术研究乃至人工智能研究等等。”“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句法学回答的问题是:句子是按什么规则组成的?语义学回答的问题是:意义是按什么方法确定的?语用学回答的问题是: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产生了什么影响和效果?”“句法学追求的是规则,语用学要弄明白的是功能。语文学问:X是什么意思?语用学问:你对某人说X是什么意思?”语用学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语用学研究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及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用法,乃至不同的表达效果,侧重于语言的实用。
2.语用学注重语言本身的使用,以语言为基本的要素,讲究语言的组织与驾驭,特别在乎语言在特殊环境里的特殊表意效果,讲究语言规律的内在探索。
3.语用学始终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发展的速度越快,语用学的内容也就越充实。它在最初的发展阶段,仅仅以语言教学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前进,它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4.语用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只是它更侧重语言的基础性特点。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说专门对语用学进行过介绍,然而高考却并没有缺少对语言运用的具体而实在的考查,只是我们的注意力不是那么强罢了。而这一点也造成了目前语文教育效率不高的真正原因。如此重要的一条规则,语文教材与教学在有意无意之中忽视了。
二、教材体系应考虑的问题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我们应当以语言训练为其要点,这样,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大讲特讲语用学,以语用学的科学体系作为最终出发点,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路所在。实际上,教材中大量具有相当文学水准的作品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来就远,实用倾向也不明显,训练体系严重不足。教材内容和形式单一的这种倾向,恐怕是语文教学效益不高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立以语用学为目标的学科教材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1.语汇运用体系。如果说,在小学时期还比较注重字汇的学习,上了初中以后,字汇的积累没有能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到了高中,更是忽略了词汇的进一步提高。语言是建立在大量的词汇基础上的,但是语文教材并不注重母语词汇体系的教学。
2.口语体系。“几百年来,书面语一直是文学的工具,也是判断语言优劣的标准的根据。人们认为书面语使语言具有永久性和权威性。因而,语法规则无一例外地都是用书面语作为例子。相反,日常用语却被忽视或被谴责为只表现出粗心和没有组织,是不值得研究的课题。”“一个人倘不把已有的文化积累——包括语言——尽可能地占为己有,并且从这个基础上跨开步去,那他实际上是不懂得利用条件,让自己处在优势的地位。”“不过作为语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毕竟还是来自活人——尤其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在我们的教材里,口语体系与书面语体系各自的作用并没有被引起重视。在教材里相当多的口语语汇系统,口语的语法系统更是付诸阙如。
3.书面语体系。现代汉语沿袭了古代汉语的深远影响。“在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以前,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实际上是古今语的区别。文言……往下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可惜,教材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大的突破。
4.口语与书面语的语法运用体系。“书面语能精心组织,表达更紧凑、更复杂的结构话语的单位。”而相反的事实是,“口语的自发性和快速性使复杂的事先计划的机会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且助长了说话人当机立断的特征——比较松散的结构、重复、重新措辞、插入语、以及用语调或停顿把话语分割成易懂的意群。”“书面语展示出数种独有的特点,如标点符号、大写、空格、色彩和其他图文效果。口语中几乎没有与此相对应的特征。例如:口语中问号可以用升调表达;感叹号和划线部分可能用放大音量表示;插入语可能用减速、降低音量或音调来表示。”“有些结构只能在书面语里找到。词汇里的某些词条很少或从来不用在口语中,如许许多多音节的化学术语,或较神秘的法律术语。反之亦然,口语里使用的某些词一般不用于书面语,以及某些俚语和猥亵的词。”比较我们的教材,其语法系统,虽然多年以来有所创建,但是至今还是没有一点是关于口语方面的。
5.篇章运用体系。文章通常以篇章驭段落,以段落驭句群,以句群驭句子,以句子为基本构成单位,实现其表意功能。现存教材侧重了完整的文章,忽视了用选段的方式来实现其篇章的灵活性和巧妙性。与此带来的结果是,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大大减少了学生大量占有信息,进行对比学习的机会。
6.综合文体运用体系。教材中的文体通常以记叙、说明、议论的三分法为标准。对各种新兴的文体往往视而不见,远远落后于实际和时代的需要。也就难怪教师在教学中无法用新颖的知识为内容吸引学生,学生学习起来也觉得枯燥难耐了。
7.语文与文学体系。语文当然离不开文学。但是在教材中怎样处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却是一件值得研讨的事情。我们的教材中,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但是缺乏一个明确的准则。并且在教学中是以无形中拔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为前提的。我们以为只要在教学中对范文进行一番分析就能达到目的了,因而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往往有一种文学化的教学倾向。文学的创造是要讲很多因素的,我们却忽视了这些因素。西瓜没有拣到,芝麻也丢了。
8.语文与文化体系。语文绝不是单纯的一门学科,文化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与文化联系密切,它是以广阔的历史文化为深厚的背景的。反之,我们也能从语言中窥测出历史的长久渊源。可惜,语文教材以表面化的思想教育体系取代了语言丰富的文化意义。
“文化语言学从一问世就呈现出它令人目不暇接的丰富性:方言与历史人文地理,言语交际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语法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通约性,汉语言史与汉民族文化交融史,古汉字与先民的意识特征,……几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每一个分支都可以打开一个引人入胜的文化视界。”(《语文的阐释》申小龙p612)教材中,有关文化方面的范例只有一二篇知识短文和少数几个练习,没有较为适当的选文。这或许就是当代学生缺乏文化的根源。
9.语文与多学科体系。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最能及时反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在语文教材中我们却发现并没有一点有关这方面的材料,而高考却无中生有地出很多这一类型的考题。这几年,高考题中这一类考题分值都在10%以上,范围十分广泛。
10.语文与信息语言体系(机器语言、计算机语言)。“电视、传真、复印、录像、激光照排、卫星通信、模式识别、各种语言分析合成仪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出现,更把语言的运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随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语言学的领域越来越广,已经包括文字创制、语言政策制订、语言疾病治疗、通信技术研究乃至人工智能研究等等。”可是我们的语文教材却对此置若罔闻,视而不见。这无疑是对语文自身科学性的怀疑和否定。
11.语言与风格学体系。《文心雕龙·体性》把文章风格分为八种类型“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并且进一步指出:“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将风格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型。“由于交际的场合、媒介、对手、目的、内容等的不同,语言的运用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的文体。”“语言里最常用的语音、词汇、句法项目是全民共用的,然而,每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对这些项目常须作出不同的选择。”“对于语言中一个项目的运用,有约定俗成的常规,然而,在人们运用的时候,常对常规作或大或小的变异。”直到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对此都还没有任何反应。比如高中教材全文选文140余篇,讲解课文68篇,48位作者,作品风格的单调可见一般。
三、出路与思考
1.文章内容信息量太少、运用语言的几率不多
现行的教材是按文章本体的方式编排的,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全面了解作者的意图;知道作者为设计篇章而付出的辛劳;缺点是夸大了篇章的实用功能;减少了语言本身的规律化的运用机会;增强了学习难度;忽视了语言的操作水平。为此,我们不妨学一学西方一些教材编辑法,把教材编辑为教程的方式,通过大量选文的方式实现信息的集约化处理。比如现今世界上有名的几部英文教材《循序渐进美国英语》、《新概念英语》、《主导英语》等等。首先侧重语言本身的科学规律,表意的功能,其次才考虑它的其他方面,而不是首先把个性化学习的文学色彩放在第一位。
2.文体对比性信息欠缺
我国的文体学具有悠久的传统。“文辞以体制为先。”古人就是通过研究分析文体来教人写作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为文体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人们已经把文体当作一种“美的创造”时,我们的教材还停留在极为古旧的自以为是的贫乏的说法之中。这实在是一种不相称的事情。为此,在新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必须考虑适当增加各种新型实用的文体,以适应学生认知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上海H版等多种版本已从阅读能力方面要求,并不怎么看重三分法,对社会需要的文体样式如报纸、期刊、书信、工具书、书目、读物介绍等设置单元进行专门训练。这无疑为文章读写提供了新的思路。
3.辩证理解缺乏层次
美国沃尔夫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塑造者,它决定人们的思维,甚至决定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日本的语言学家时枝诚记也说:“语言是思想的表达或理解,思想的表达过程和理解过程本身就是语言。”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是得到公认的。高考对思维能力的测试也无一例外放过,但检诸教材,却不能发现有系统的训练模式。学生能否理解得深刻,还得看老师的教学修养如何,学生的天资有无差错。否则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材时必须考虑的是怎样把语言的思辨功能加以强调。
4.练习设计无梯度
统观我们的练习,很容易发现它的随意性和杂乱性,即使教了多年的老教师也很难找到这其中的内在联系。由于以文章为本体,所以练习就成了附属产品。它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明显的不足:
①练习无梯度。高三的文章可以初一读,初一的文章放在高三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与之对应的是,高一的学生做高三的考试题不会在话下,而高三的学生做高一的写作也就同样一回事。初中的语文知识体系是由拼音、字词、标点符号、字典词典到写作,高中的语文知识体系也无一例外。聪明的学生只需要在初中努一把力,上了高中往往就会应付裕如。这样一来即使老师使劲教,也等于做了无用功。
②练习频度低。比较西方一些有名的教材,都十分重视练习的设计,往往为学生配有大量的操作练习题;练习与教材之间差不多50%的比率;并且还十分重视练习的简易性和难度大小,不需要学生另起炉灶,在教材上就可以通过操作来完成,从而得到提高。相反,我们的教材,由于选文侧重文章本体,所以很容易忽视练习在课本中的独特作用。有很多练习就是思考思考,如果要做,就得大动干戈,不是准备笔,就是准备纸,教师还得费心费力使劲改,总之问题一大堆。这样一来,操作不便,工作量增加,学生厌烦,老师也不愿意。
5.其他
语文教学包含着互相包容、互相作用的许多因素。但是,我国当前的语文教学形成了识字—读书—作文章这样一个程序,语文教学被完全孤立起来,“语文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既是中国文化、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关系发展和国际文化发展的需要。使语文教学与教育科学和语言科学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纳入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轨道,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语用学的角度把握语文教学的本体性质,研究语文教材,看来确实是改革语文教学的一条捷径。
[1]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M]。
[2]剑桥语言百科全书[M]。
[3]孙犁.作家要铸炼语言[M]。
[4]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M].152。
[5]剑桥语言百科全书[M].283。
[6]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M]。
[7]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M]。
[8]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M]。
篇2
保险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但同时也是高风险的特殊行业。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促进保险业健康、安全、有序地发展,必须切实加强保险业监管。为此,我们应从我国保险业发展实际和监管现状出发,充分借鉴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管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保险业的监管水平。
一、国际保险业监督发展趋势
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全球保险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保险市场相融性不断增强,保险业的国际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一国保险市场日益成为全球保险市场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的这种国际化趋势,使得一国保险市场的发展非常容易同时受到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为了避免本国保险业出现重大波动和灾难性风险,确保本国保险业安全和健康发展,各国纷纷制定政策措施,全面加强本国保险业监管。一方面,各国相应地调整了宏观保险监管目标,把保险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作为保险监管的首要任务。综合起来看,各国保险监管主要有四大基本目标:一是保持社会公众对保险制度体系和机构体系的信任;二是增进社会公众对保险体系的了解和理解;三是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减少和打击保险行业的犯罪。另一方面,各国通过制定法律制度对保险监管部门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要努力维护本国保险市场的稳定;二是要依法监管,充分尊重保险机构的经营自;三是要平衡和协调消费者与保险行业间的利益;四是要加快本国保险业的改革与创新;五是要通过有效监管,增强本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六是要坚持市场化原则,保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在宏观监管目标和法律制度的导引下,各国保险业监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偿付能力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产品监管的市场化趋向日益明显,混合监管体制正在建立,普遍强调保险公司要建立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速度加快。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督体系的若干设想
从总体上看,我国保险业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与保险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还很不适应,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的监管指标体系,保险业监管制度尚待进一步健全。我国即将加入WTO,国内保险业必然要与国际接轨,客观上也要求我们遵照国际惯例对保险业进行监管。
1.进一步确立开放型的现代保险业监管目标和理念。
首先,要从全球保险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出发,调整和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管目标:努力维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我国保险业健康、安全、有序地发展;全面提升我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强化政府监管,兼顾保险市场的效率与公平。其次,建立和完善以保险监管机构为主体、保险机构内部控制为基础、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我国的保险监管水平。再次,要坚持对保险业的依法合规化监管,避免监管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克服治标不治本的短期监管行为,逐步使我国保险业监管向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在监管内容和方法上也要进一步更新观念,鼓励保险创新,降低监管成本。
当初在保检监管中要逐步实现以下转变:一是由单纯的业务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以风险性监管为主的方向发展;二是由非现场检查为主向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方向发展,尽快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三是由传统的手工检查,向手工检查与计算机检查互补、以计算机检查为主的方向发展;四是由对保险违法“创新”的事后管制,向事前防范、正确引导保险机构的创新活动、将保险监管和保险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方向发展。此外,还要注意根据不同时期监管政策的要求和保险机构的自身特点,努力寻找政府保险监管与保险机构内控的最佳结合点和结合方式,切实将保险监管政策融入保险企业完善内控、加强管理的工作之中,努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2.尽快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现有的保险法律法规在许多方面已经明显不适应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要求。为此,我们要及时修改和充实现行的保险法律体系,尽快形成一套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险公司依法经营、保险业监管部门依法监管创造条件。当前,我们要依据保险市场开放的现状、加入WTO后外资保险机构的设立和经营情况、国际保险监管趋势的变化,抓紧修订《保险法》,并尽快修改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和规章,全面清理与WTO基本原则和对外承诺不相符的内容,充分发挥保险法律的引导和保障作用,为保险业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要加大保险执法监督力度,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保险执法水平。
3.努力改进保险业监管方式和手段。
一是进一步突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要在坚持市场行为监管与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同时,通过综合运用最低资本充足率制度、资产负债评价制度、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等手段,完善偿付能力监测指标体系,逐步使严格的偿付能力监管成为保险业监管的核心,维护保险行业稳定,切实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推进保险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保险业监管信息系统。要制定和完善全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具体信息标准,构建开放型的中国保险业信息网以及完善的保险监管信息系统,及时披露保险机构的业务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要充分运用现代电子化手段,改善信息传递方式和速度,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加强对保险业风险的实时监管。要建立和完善保险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做到有严密的风险控制、经常的风险监测、及时的风险报告、审慎的风险评估,并按不同的监管责任,提出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的预备方案,妥善处置保险业风险。
三是根据国际审慎监管原则,严格保险机构市场准入,优化保险机构体系,严格掌握外资公司市场准入标准,合理把握外资保险机构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坚决淘汰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公司,防止行业性风险的爆发。
四是把道德风险的防范提升到应有的水平,突出对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职责行为和职业道德操守的监管,严把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准入关,建立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退出机制,建立对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的谈话与诫免制度、业绩监测与考评的指标体系等,防止发生道德风险。
五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完善监管责任制。要通过选拔、培训等各种方式努力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抓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要明确和完善监管责任制,认真开展内审和监察工作,严肃查处在监管中严重违规违章问题,加强对保险监管的再监督,保证保险业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4.加强对国有保险公司的监管。
把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与金融机构监事会的监督检查结合起来,强化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的监督检查力度,把年度定期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以专项检查为重点,促进国有保险公司依法合规经营。国有保险公司监事会要加强同保险监管部门的联系,相互通报有关信息和情况,进一步健全国有保险公司的监管机制,提高对国有保险公司的监管效率,从而形成保险监管部门与国有保险公司监事会相结合的监管体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保险业监管的新路子。
5.要强化保险机构内部控制和行业自律机制。
保险机构内部控制是政府保险监管的基础。目前,我国保险机构内部控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个别保险机构的内部管理和控制还很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和制约。对此,我们要借鉴国际经验,按照《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的要求,不断强化各项内部管理机制、基础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严格分离资金运用业务与保险业务,建立独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和投资行为监督机制,切实防范和化解保险风险。与此同时,要加快保险业自律组织体系建设,保险行业协会要发挥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功能,认真指导和监督各会员贯彻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和遵守同业规则,制止保险机构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努力成为政府监管部门的有效补充。
6.借助中介机构力量加大现场检查力度。
由于受保险信息披露质量、监管成本、监管资源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保险监管信息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误差。为了确保保险监管发挥应有的功效,我们还应借助独立审计等中介部门的力量对保险机构的财务报表和会计记录进行检查,并籍此进一步分析保险公司的资产质量情况和风险状况,增强对违规违法事实认定的法律效力。
篇3
(一)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所加强
一是《保险法》强调了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修改后的《保险法》着重突出了对诚信原则的保护和运用。在总则中增加了一条“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第5条;在分则中也对保险市场的各行为主体围绕诚信原则进行了规范。二是相关法规充分体现了诚信原则。如《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不得对客户进行欺骗、误导和故意隐瞒”;《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中规定,高管人员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投保人、被保险人、损害被保险人利益”等等。保险信用法制建设的加强为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初步展开
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基石,诚信日益受到保险业内的重视,诚信体系建设也已初步展开。2003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强调,“越是加快发展,越要注重诚信,搞好服务,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全国各地保监办、保险行业协会围绕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保险诚信经营理念得到认同
各保险公司在经营理念中,均能突出强调诚信。如中国人保几十年来秉承“稳健经营,笃守信誉”的经营思想指导业务发展;中国人寿以“诚信负责,稳健发展”为企业宗旨;泰康人寿认为“诚信在保险行业至高无上”;新华人寿在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建立“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小组”,领导公司的信用体系建设;平安保险公司经国际权威机构认证,获得了AAA级信用等级证书。由此可见,诚信在保险业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为保险业界广泛认同,这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营销员的诚信状况有所改善
保险营销员曾一度以总体素质较低,诚信水平不高,社会形象较差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经过近年来的治理,营销员的诚信水平有所提高,诚信状况有所改善,误导、欺瞒现象明显减少,失信行为初步得到控制。营销员队伍数量庞大,且直接面对公众,因而可以说他们的诚信状况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保险行业的整体诚信水平。营销员的诚信状况好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二、目前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造假问题屡禁不止。假数据、假账本、假报表、假保单、假收据现象在保险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保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打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02年甚至开展专项“打假”活动。尽管如此,造假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2.惜赔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保险公司理赔手续繁琐,服务不到位,个别案件拒赔不合理,客观上表现出惜赔现象,在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中形成“投保易、索赔难”、“收款快、赔款慢”的恶劣印象。
3.误导问题并未根治。由于营销机制的不完善,营销员误导问题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轻,实质上并未得到解决。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投资意识较差的客户中,误导、欺瞒现象并不罕见。
4.道德风险防范困难。近年来,我国保险知识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了解保险后,竟打起了骗保骗赔的主意。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现象屡见不鲜,骗赔手段更是五花八门。2002年以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车贷险”骗赔案使财产险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而在寿险方面,一些边远地区的保险公司被迫停办医疗险正是因为无力解决投保人无病却常年称病住院问题。
(二)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影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征信数据采集困难,数据开放没有明确规定,信用资料数据库建立滞后,信用法规缺乏,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薄弱的社会信用基础势必影响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2.保险信用法规建设滞后阻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尽管我国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所进展,但与现实的保险经营活动相比仍显滞后及不完善。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带来许许多多新现象、新问题,有些问题是直指诚信的,比如“回佣”。一方不“回佣”,而另一方“回佣”,客户就会被夺走,从而造成遵纪守法却遭受了损失,违规失信却增加了收益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助长失信毁约的歪风蔓延。
3.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必要信息采集制度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人性弱点是天然存在的,商务领域仅仅靠道德良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刚性的信用管理机制,管理者就不得不为人的素质及品质伤脑筋。如营销员挪用保费问题,如果没有制度能保证营销员不接触现金,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则客观上为失信行为提供了条件。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资料都是新的,其真实准确与否无从评估。在广州的“车贷险”骗赔案中,曾经发现一家保险公司的6个支公司同时为一部车办理了保证保险。广州保监办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车贷险”骗保之所以能够得逞,其中一项重要原因是“各保险公司尚未共享有关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投保人及汽车经销商的信息,保险公司各自为政,给投保人骗贷或一车多贷以可乘之机”。对于投保人来说,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无法掌握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只能道听途说地片面了解保险。
4.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陈旧落后不利于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扩大保费规模上,上级公司对下级的考核体系突出强调保费收入。完成保费收入指标(且不论这个指标是否经过科学测算,是否实事求是)不但有物质奖励,还可能加官晋爵,否则,就会遭到惩罚,甚至丢掉“乌纱帽”。同时,基层公司可支配的费用也仅仅唯系于保费收入,多收多花,少收少花,不收不花。这种政策导向驱使基层公司以保费规模最大化为首要经营目标,为达目的,在竞争中任意抬高手续费、降低费率,弱化对营销员的诚信教育等,无暇顾及公司的社会形象、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5.保险营销机制不完善困扰着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保险营销员的数量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0%,这支销售大军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寿险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现行的营销机制随着市场的扩大,其弊端也日益暴露,主要表现为缺乏对营销员的保障制度,缺乏长效激励制度,对营销员的考核以业绩为主、佣金提取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诱发营销员产生背信弃义、误导欺瞒客户行为。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的构想
(一)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契机,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建设保险业诚信体系,必须结合强化社会信用意识,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初步展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国家六部委于2003年9月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北京、上海、深圳、福建等省市正在进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可以说,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恰逢其时。保险业应把握契机,一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的诚信体系建设,一方面为全社会的信用建设做出贡献。
(二)加强保险信用法制建设,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建设,从法律高度保护诚实守信行为,严厉惩戒毁约失信行为。要在保险业内逐步形成“有信者昌,无信者痛”的氛围。保险监管部门要统筹全行业的信用法制建设,并制定具体措施促进落实。现阶段,应尽快出台《保险违规行为处罚办法》、《保险营销员管理办法》、《保险信用管理办法》等法规。
(三)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
1.要建立刚性的诚信管理制度。对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制约制衡机制,用制度保证诚信得以实现。在制度建立上,某寿险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公司明确规定营销员不得收取客户的现金作保费,必须由客户将保费存入银行,公司直接与银行结算。这种做法从制度上保证了收费环节的诚信行为,大大减少了营销员挪用、诈骗保费的可能性。
2.要建立信息采集及披露制度。对投保人信息的采集及披露,可以参照英国做法,由行业协会进行。在投保人投保时,保险公司有权通过行业协会获得该投保人的资信状况、履约守诺及遵纪守法情况。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个人征信数据的管理制度,现阶段可由行业协会采集投保人的投保及理赔记录。对保险人的信息披露,除在指定刊物上定期详细如实公开其经营管理状况外,各保险公司还应建立与社会公众沟通的平台,如专线服务电话、专业网站等,对投保人提出的有关公司的任何问题,只要不涉及商业秘密,均应如实全面解答。
(四)改革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注入动力
经济主体只有考虑长远利益,才有积极性建立一个不欺骗的信誉。而要使经济主体重视长远利益,必须有明晰的产权。因为产权制度直接决定着信誉的收益权,如果收益权归别人所有,没有人会为别人的未来收益而牺牲自己的眼前利益。所以,可以把经济主体建立信誉的积极性归结为产权问题。当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决策者的利益无关时,作为“经济人”的决策者没有理由重视企业的信誉。因而,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参照国际惯例建立企业运行机制是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动力所在。
篇4
关于经济法律体系的论文不少,尤其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之后,但其中多数文章都力求打破传统部门法的界限,试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部门法新构成理论”。[1]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律”和“经济法律体系”本不是规范的法学术语,以之为基础而进行过深的法学理论探究是歧途末路。“经济法律”和“经济法律体系”概念之所以存在和被使用,主要是因为经济学研究的需要,特别是市场经济学即法制经济学研究的需要。从法学角度讲,“经济法律”和“经济法律体系”概念只是临时借用而已,对之进行法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以不同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民法、商法和经济法等法律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经济法律法律体系商法地位经济法律体系
正文:
一、关于经济法律和经济关系
虽然“经济法律”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学术语,但如果以“对象说”对之下一个定义的话,那么多数学者都会赞同:经济法律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在这个定义当中,“经济关系”是关键词,只要弄清了“经济关系”的内涵、外延,并对之做出科学的分类,就能基本掌握经济法律的形式范围和经济法律体系的部门构成.[1]所谓“经济关系”,是指各经济主体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2]从“经济关系”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经济关系是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离开了经济主体就无所谓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数量决定于经济主体的数量;二是经济关系形成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之中,没有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的多少决定经济关系的多少。而无论经济主体还是经济活动,都取决于社会分工的程度,社会分工越细,经济主体越多,经济活动也越频繁。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大的社会分工:第一次是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中分化出来,第二次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第三次是商人的出现,
[3]其中每一次社会分工都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进行的,亦即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分工不是跳跃式发展的,它有一个量变的过程,在每一次大的社会分工之前,都发生和存在着大量的较小的社会分工,而且中间会有许多“分”与“合”的反复;社会分工也不是有终点限制的,在第三次大的社会分工之后,社会分工仍然在向前发展,而且速度更快、频率更高。由此可见,社会分工的发展有三大趋势:一是越来越细的趋势,二是不断调整变化的趋势,三是越来越快的趋势,自第三次大的社会分工至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快,必然导致经济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大量、迅速增加;社会分工的不断调整变化,必然导致经济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不断更新发展。总之,经济关系的数量将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发展而日益增加。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关系不外横向、纵向两大类,但两类经济关系的数量不等,且差距悬殊。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产品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两大阶段,产品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在产品经济阶段,由于没有交换活动,因而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关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后,由于交换的出现,经济关系产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经历了两大阶段:自由商品经济和垄断商品经济。在自由商品经济阶段,多为平等经济主体之间的横向经济关系,从属性的纵向国家协调经济关系很少,只是到了垄断商品经济阶段,纵向经济关系才开始大量出现,但相对于横向经济关系,其数量仍然较少。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发展,大量增加的经济关系也多为横向经济关系,因为纵向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是有限度的,社会经济主要由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而非主要由看得见的手——政府来调节。由此看来,只将经济关系分为横向、纵向两大类有失平衡,还必须对横向经济关系再分类。横向经济关系的再分类,也要考虑平衡的问题,以是否具有营利性为标准将之一分为二。这样,就形成了三类经济关系:
1、横向的非营利性财产关系(经济关系)
2、横向的营利性财产关系(经济关系)
3、纵向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与之相适应,需要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法律部门来调整这些经济关系。于是,民法、商法、经济法就相应出现了。
二、关于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划分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知,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适应法律调整的需要,将经济关系分为横向非营利性财产关系、横向营利性财产关系和纵向国家协调经济关系,但针对这三类经济关系是否就能划分出三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分析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划分入手。
(一)关于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通常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或部门法)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4]从法律体系的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法律体系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法律体系涵盖一国全部法律规范,这一点易于理解;二是法律体系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对此法学界有争议。
争议的焦点有二:1、法律体系为什么要划分不同的法律部门?2、法律体系应划分那些法律部门?下面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1、法律体系为什么要划分不同的法律部门?对这个问题,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观点:
(1)有些学者认为,划分法律部门尤其是纠缠于法律部门划分的具体细节,纯粹是费力不讨好,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一方面,法学家为法律规范的分类而忙碌着,大量时间耗费在理清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上面,为法律规范的"法律部门"归属而大费周折;另一方面,法律规范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滋生。法学所关注的问题,在立法实践中并不重要,而立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法学并没有给予充分地关注。[5]因此提出取消法律部门的划分。
(2)有些学者认为,法律部门划分理论存在严重缺陷,其出发点和理论结构已经过时,建立在并非独立的法律部门之上,没有当代各国的立法根据,也没能正确总结现实法律体系的矛盾,因此提出放弃法律部门划分理论,而建立“法体制”理论。所谓“法体制”,是指同类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的体系,可分为国家法体制、经济法体制、行政法体制、民事法体制、刑事法体制。[6]
(3)多数学者认为,法律部门的划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于立法来说,有助于从立法上完善法律体系、协调法律体系内部关系;对于司法来说,有助于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明确各自的工作特点、职责任务,并准确适用法律;对于法学研究来说,使研究范围有相对独立的领域,使法学学科分工专业化。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理由是: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十分庞大,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如此,如果不进行科学的组合分类,将有碍于法律的制定、实施和研究,而法律部门划分理论已经被实践、历史和世界所认可,并且有些学者提出的所谓“法体制”理论只不过是法律部门划分理论的一种变形,没有细化反而更加粗放,好似在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之间又增加了一个层次,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2、法律体系应划分那些法律部门?这涉及到一个标准掌握的问题,即法律部门划分的越细越好,还是越粗越好?对此也有三种观点:
(1)越粗越好,像上面提到的“法体制”理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法律部门划分不宜太细,粗放一点更好,理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法律法规不断涌现,任何法律法规之间无论在调整对象上还是在调整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如果法律部门划分过细,会导致法律部门过多、过烂,更不利于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研究和掌握。
(2)越细越好,将法律部门划分为宪法、立法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商法、亲属法、经济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法等众多部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只要正确把握划分法律部门的原则和标准,法律部门划分得越细越好,其理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现在看来比较小的法律部门将因其所属法律法规的增多而很快变大,与其让它变得庞大时再独立不如现在就让其独立,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法律的发展。
(3)折中观点,是介于粗放和细化之间的一种观点,一般将法律部门划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诉讼法。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法律部门划分得不宜过粗,也不宜过细,要适中,既要严格掌握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和标准,又要结合实际需要,只有当其各方面条件成熟时才将其从原有的法律部门中独立出来,超前了会使之力量过于单薄,拖后了会使之受到发展阻碍。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认为实际需要是法律部门独立的首要条件,法律部门划分过粗、过细都不利于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研究和掌握,都不利于法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关于法律部门划分
法律部门的划分,又称部门法的划分,是指根据一定原则和标准对法律规范进行分门别类的活动,划分的结果——同类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或部门法),既具有符合一定原则和标准的共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7]关于法律部门的划分,其学术争议的焦点在于划分原则和标准。现在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个:其一为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根据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进行分类,例如民法调整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而行政法虽然也涉及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但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民法和行政法划分开来;其二为法律调整的方法,即根据法律规范调整具体社会关系所使用的方式、手段的不同进行分类,比如民法与刑法都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民法以自行性调节为主要方式,刑法以强制性干预为主要调整方式,这样就把民法和刑法划分开了。[8]除了划分标准以外,还有划分原则。多数学者达成共识的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有这样三个:一是目的原则,即划分法律部门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国现行法律;二是平衡原则,即划分法律部门时应当注意各法律部门不宜太宽,也不宜太细,在它们之间要保持相对平衡;三是发展原则,即法律部门划分固然要以现行法律、法规为条件,但法律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还要考虑到未来即将制定和可能制度的法律法规。[9]
共识之外就是分歧。关于法律部门划分原则和标准,主要分歧在于两点:
1、划分原则和划分标准的关系问题,即两者是统一关系,还是互补关系;
2、两个划分标准的关系问题,即谁是基本标准,谁是补充标准。笔者认为,一般来说,原则和标准是统一关系,即原则是标准的抽象要求,标准是原则的具体体现,但有一个前提,即原则和标准的内涵必须一致,不能你言这,我言那,否则就成互补关系。由此可见,分析原则和标准的关系,必须从二者的内涵入手,内涵一致即为统一关系,内涵不一就是互补关系。现在来看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标准,上述三个原则和两个标准在内涵上没有丝毫一致性,因而可以肯定地说:二者是互补关系,而非统一关系,即上述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非划分标准的原则,划分标准也不是划分原则的标准。基于此,在划分法律部门时,既要遵循划分原则,又要依据划分标准。另外,鉴于二者的用词和内涵,划分原则应首先得到遵循,然后再依据划分标准。关于两个划分标准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是主次关系,即调整对象是基本标准,调整方法是补充标准,[10]笔者以为不然。现有的已经达成共识的主要法律部门,像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它们相互之间的主要区别:调整对象或调整方法,从出现的几率上来看,调整方法比调整对象更多,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应将调整方法列为基本标准。考虑历史因素和未来发展,笔者认为,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是两个同等重要的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没有主次之分。但这并不等于说是这两个标准可以孤立使用,而正因为二者同等重要才更需要将他们有机结合。在划分法律部门时应遵循这样的程序:
1、充分考虑现有的法律部门划分的实际情况,不可打乱现有的大的格局;
2、按照法律部门划分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提出新的法律部门组建的初步意见;
3、根据法律部门划分的两个标准: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对新的法律部门组建意见进行学术论证;
4、权威机构认定,以便于立法、司法和学术研究,避免无端、无休止、无意义的争论。
三、关于商法地位
通过上面两部分的论述可见,分别以横向非营利性经济关系、横向营利性经济关系和纵向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作为调整对象而划分出民法、商法、经济法三个法律部门,符合法律部门划分的三个原则和两个标准。但是,目前我国法学界只对民法、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达成了一致共视,而对商法应否独立存在较大分歧,而且我国现行立法体例实行民商合一,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重点分析。
(一)商法产生的原因分析
商法是指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其商行为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即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1]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商法最初的形式是商人习惯法,形成于中世纪的欧洲。11世纪后,欧洲的农本经济进入了发展时期,的胜利使得欧洲通向东方的商路相继开通,地中海海上贸易逐步繁荣,沿岸城市不断成长,出现了定期集市,产生了商会,商人也成为社会中的独立阶层。但中世纪的欧洲仍处于封建法和寺院法的支配之下,许多商事活动在一些国家受到明令禁止,各种商事原则和规则在当时的封建法制中均缺少观念基础,甚至许多国家的法律对商人加以种种歧视。为了适应商业发展和商事交易自由的需要,保护商人利益,于是商会运用其在自身发展中形成的自治权、裁判权及其商事生活习惯,订立了大量的实施于本商会内部的自治规约,经过11世纪至14世纪数百年的实行,最终形成了中世纪商法——商人习惯法。商人习惯法有三个主要特点:其一,通常采用属人主义立场,只在商人之间、商会内部实行;其二,内容已涉及现代商法中最主要的商事要素和商事活动,许多规则已明显反映了商事活动的根本要求;其三,非成文性和地域性。[12]
近代商法产生于16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的萌芽,欧洲的一些封建割据势力逐渐衰落,统一的民族国家纷纷形成。[13]相应地,基于自治城邦的商人团体消亡了,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寺院法也被废弃了,各民族国家迫切需要制定统一的商事法律,以确认商事活动的合法地位,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欧洲大陆各国早期的商事成文法,虽然仅是对中世纪商人习惯法的确认,具有浓厚的商人法或属人法特色,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大的社会进步意义,并对现代商法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过渡和促进作用。在近代商法中,最具代表性并影响深远的是1794年的《普鲁士普通法》,它不仅确认了商人习惯的基本规则,而且大量引录商法原理,其内容非常丰富,1861年《普通德意志商法典》即德国旧商法,就是以之为基础而制定的。
现代商法产生于19世纪以后。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保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推动商事活动、促进统一的商品市场的形成成为许多新兴国家的基本国策,“商法开始在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出现。”[14]同时以判例法为特征的英美法系国家在商事立法上也不甘落后,颇有建树。1807年的《法国商法典》、1897年的《德意志帝国商法典》(德国新商法)、1952年的美国《统一商法典》、1894年的《日本商法典》(日本新商法)是现代商法的代表作。
由上可见,商法的产生绝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原因:
1、商法的产生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人阶层逐渐形成并日益壮大,他们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法制和宗教势力的束缚,能够合法、自由、体面地从事商事贸易活动,而且社会经济越往前发展,这种要求越加强烈和具体化。当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以后,这种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就转变为将原来作为自治规范的商人法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商事立法活动。
2、商法的产生是国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的结果。16、17世纪,由于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市场突然扩大,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的富强,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其具体措施就是以法律形式确立商人地位的特殊性和推行商事活动的特殊化,于是商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出现了,并迅速法典化。这一政策措施的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的起飞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极其迅猛的发展。[15]
(二)商法独立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分析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由众多的涵盖全部法律制度的法律部门组成,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必然对原有格局造成冲击,为此需要慎重分析其是否具备、已经具备哪些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条件。从上面的分析可见,商法要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二是符合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和标准。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后面将做详细论述,在此只对商法是否符合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和标准进行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法律部门划分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在划分法律部门时必须首先并同时符合;法律部门划分的两个标准: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在划分法律部门必须至少具备其一。商法的情况如何呢?
1、目的原则的符合情况。无论是民商合一论者,还是民商分立论者,都承认商法包括形式意义商法和实质意义商法的存在,并大都承认商法学的独立学科地位,[16]只对商法是否独立于民法有分歧。笔者以为,存在即是道理,细分更有助于理解和掌握,为何不将已经存在的实质上已与民法分立的商法确立为独立法律部门呢?这样不更能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民事、商事法律吗?
2、平衡原则的符合情况。在我国,多数学者主张,商法包括商主体、商行为、商事营业、商号、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破产法、海商法等,[17]其数量之庞大,在我国现行的民商法体系中已经占据超过50%的比重,而且还有进一步大幅度迅速增加的趋势,如若不将之独立出来,势必造成现行民商法体系结构的失衡,既不利于保持民法的基本法地位,又不利于商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发展原则的符合情况。刚才已经提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WTO、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进,商主体、商行为、商事营业等将在范围、形式等许多方面发生较大的变化,商法的数量规模也将随之不断扩大,因而考虑到未来即将制定和可能制定的法律法规,商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调整对象情况。商法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调整对象——因商主体实施了商行为而形成的商事法律关系,这也正是民商分立论者坚持商法是独立法律部门而民商合一论者批驳不倒的根本所在。商法调整对象的相对独立性在于,商事法律关系是一种经营性关系,即由经营主体所从事的经营而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是实施了经营行为的经营主体及其之间的对内对外法律关系。[18]
5、调整方法情况。一般来说,法律调整方法有三种类型:一是自行性调节方法,二是强制性干预方法,三是政策性平衡方法。[19]商法在调整方法上同民法相同,都是运用自行调节方法,但凭此并不能说明民商合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因为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只有两点都相同时才能划为一个法律部门,有一点不同就不能划为一个法律部门。
从以上对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和标准的分析来看,商法已经充分具备了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条件,如若不及时划出,将同时不利于民法、商法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繁荣、稳定。
(三)商法独立应具备的条件之二分析
前面已经提到,商法要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二是符合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和标准。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也已经知道,商法完全符合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和标准,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它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第二层含义是指现代商法发展趋势,第三层含义是指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那么,商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应从这三方面来论述。
第一,商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决定因素,[20]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商品经济将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发展的推动下日趋繁荣发达,而商法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商品经济的繁荣发达必将促进商法的完善与发展,其数量会越来越多,体系会越来越庞大,独立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独立的条件也越来越成熟。如果不正视社会经济和商法发展的现实、本着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不将商法及时从民法中独立出来,还固执坚持“民商合一”的观点,不但会使现行的民法体系结构日趋失衡,而且会对民法、商法的实施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二,商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完全符合现代商法发展趋势。现代商法具有动态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相互渗透、国际化与统一的三大发展趋势,[21]其中:现代商法的动态化趋势,将使商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等工作日趋繁重,加之商法区别于民法的特点,立法机构需要为之成立专门部门来承担,立法上的独立将加快商法的独立;现代商法的两大法系相互融合和国际化趋势,将使商法先于民法等其他部门法而在全世界首先实现统一,一部适用于全世界的统一的商法,是不可能同一部只适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法融合在一起的。另外,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商法独立的现实也告诉我们,一部独立的商法是一个国家法制健全、社会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造就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
第三,商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完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经济虽然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体制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我国在世界上仍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落后不可怕,只要我们不懈追赶。基础薄弱可以夯实,体制落后可以改革,商品经济不发达可以促进。关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总结世界上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的经验,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重视和推动,即国家政府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而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离不开商法的作用,需要重视发挥商法在保障交易便捷、维护交易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而重视发挥商法的作用,必须给予商法一个较高的法律地位,其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独立性。
四、关于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
(一)经济法律体系的部门构成分析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知,商法独立后,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将由民法、商法和经济法三个部门法构成,各部门法的具体法律法规组成情况如下:
1、民法部门:(1)民法通则;(2)合同法;(3)知识产权法,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4)婚姻家庭法,包括婚姻法、收养法等;(5)继承法。[22]
2、商法部门:(1)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23](2)破产法;(3)证券法;(4)票据法;(5)保险法;(6)海商法。
3、经济法部门:(1)市场规制法,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2)宏观调控法,包括计划法、经济政策法;(3)国家投资经营法,包括国家投资法、国有企业法。[24]
(二)商法独立后各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分析
1、民法与商法。民法与商法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而产生了两种观点:一是民商合一论,二是民商分立论。民商合一论者认为,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是一国民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不但现在分离不了,而且随着民法的商法化和私法的公法化,将来就更难舍难离。其理由是:商法和民法有着共同的原理,[25]二者所调整的商事关系与民事关系的界限也很难划清。[26]首先,商主体是从事营利的个人和组织,而民事主体将之包含其中;其次,商法与民法的调整对象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三,民事活动的范围包括营利性、持续性的商事活动。笔者认为,民商合一论者的理由均是基于大民法思想,事先已将民法定义为调整所有平等主体之间所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其本身已涵盖商法定义,当然得出商法是民法的一部分的结论。商法和民法的调整对象不同,这一点无论民商合一论者还是民商分立论者都承认,那为什么不将民法的定义修改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非营利性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如若仅仅因为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而不做这样的修改,那么就应该考虑修订已颁行16年之久的《民法通则》了;如若做出这样的修改,那么民商合一论者就将哑口无言了。
2、商法与经济法。关于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学者也有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商法与经济法都以企业为核心对象,两者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另一种看法认为商法与经济法的理念、机能是不同的,商法与经济法应为两个不同的法。[27]笔者认为,商法与经济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部门。首先,二者的调整对象不同,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商人之间因实施营利性的商行为而发生的商事法律关系之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或国家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因进行经济调节而发生的经济法律关系之法。其次,二者的调整方法不同,商法主要运用自行调节的方法,经济法则综合运用自行调节和强制干预的方法。其三,二者的性质不同,商示属于私法,其理念是维护主体的私权,以个体利益为基础;经济法原则上属于公法,它以社会为本位,着眼于超越个体利益的整体利益。[28]虽然如此,商法和经济法在各自的体系构成方面仍有较大争议,主要集中在企业法的划归上。笔者认为,企业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企业法是指规范各种类型企业的法律规范体系,除非特别说明,一般指此。由于企业法的集合性,决定了企业法调整对象性质的复杂性,因此不能笼统地说企业法是属于商法,还是属于经济法。鉴于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公司分别因其国家投资、涉外、规模较大且涉及面较广而事关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调整这三类企业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了国家意志,因此将之划归经济法。其他类型的企业,像合伙企业、独资企业、集体企业、合作社等,对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影响较小或基本没有影响,属典型的商事主体,因此将之划归商法。[29]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商法和经济法关于企业法的划归问题。
3、经济法与民法。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在我国现行的民商合一的体例下,主要是指经济法和商法的关系,上面已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注释:
[1]转引自周林彬著:《法律经济学论纲——中国经济法律构成和运行的经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2]刘瑞复著:《经济法学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3]参见前引[16],卓炯书,《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第16—17页。
[4]参见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6页。
[5]参见乔新生:《法律分类,费力不讨好?》,千龙新闻网
社会·警法速递·法制争鸣,2002-1-6。
[6]参见前引[2],刘瑞复书,《经济法原理(第二版)》,第88—92页。
[7]参见《法律部门的划分》,网址:/lawpart.htm。
[8]参见洪恩在线:《法律硕士复习指南·综合课·法学基础理论辅导》,
[9]参见前引[4],沈宗灵书,《法理学》,第430—432页。
[10]参见前引[4],沈宗灵书,《法理学》,第432—433页。
[11]范健主编:《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12]参见赵中孚主编:《商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13]前引[12],赵中孚书,《商法总论》,第13页。
[14]转引自前引[12],赵中孚书,《商法总论》,第15页。
[15]参见前引[12],赵中孚书,《商法总论》,第16—17页。
[16]参见范健等主编:《中德商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17]参见前引[11],范健书,《商法》,第11页。
[18]前引[11],范健书,《商法》,第9页。
[19]参见前引[7],《法律部门的划分》。
[20]参见卓炯著:《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21]参见前引[12],赵中孚书,《商法总论》,第17—19页。
[22]参见魏振瀛主编:《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23]参见曹平:《我国商法法律地位初探》,法律图书馆(网址:law-)·法律论文资料库。
[24]参见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25]前引[12],赵中孚书,《商法总论》,第6页。
[26]前引[23],曹平文,《我国商法法律地位初探》。
[27]参见前引[23],曹平文,《我国商法法律地位初探》。
篇5
摘要: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明显工程价款条款、可转化为经济责任的条款、隐含的经济责任条款的签订与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对施工管理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施工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使得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复杂可变。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项目建设各阶段,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招标及承、发包工程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工程造价的控制,相应形成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标底价、承包合同价及竣工决算,这些造价之间存在着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的相互作用关系。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就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施工管理方法进行阐述。
目前,我国正规的施工合同是建设部推荐使用的《EF—19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本文将主要解析在施工过程中较易制约对方的、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的造价计价体系条款。之所以称造价计价体系条款,是因为这些条款均与最终工程结算造价密切相关,与工程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这些条款体现在合同的各个方面,可分为明显工程价款条款、可转化为经济责任的条款、隐含的经济责任条款。
1明显工程价款条款
这些条款含有明显价款责任,约定必须清晰、明了、有制约性,可操作性强。主要包括:
1.1施工合同价款
必须明确是固定总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还是可调价格合同。按照有关规定,业主和承包商签定的施工合同价款即是招标的中标价格,但未规定中标价格必须包干。一般来说,对工期较短、规模较小的施工项目,宜采用固定价格合同,这样既体现了招标的公正性、严肃性,又有利于施工进展过程中的工程款拨付控制;对工期较长、规模较大、前期准备不甚充分的施工项目,可采用可调价格合同,以更好地、实事求是地反映工程实际费用支出。所以,该条款必须明晰,如果为固定总价合同,必须写明总价固定包干的范围,应包含双方在工程招标书和中标书及其附件已经明确的工程内容和预计的风险因素(在先前的招标文件中,应附明确的施工图纸目录以及施工范围);
1.2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条款
这些条款包含了本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一经签定,不可随意更改。这些条款往往与投标人的优惠条件一同出现,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情况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几乎没有一个工程是不发生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的,这些条款约定了发生这些情况后的工程价款处理方式、结算方式,必须仔细推敲,认真对待;
1.3工程款拨付方式条款
就整个项目实施的各环节而言,施工阶段占整个项目建设周期的时间最长,在施工期间造价控制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工程款拨付的控制。对承包商的工程款拨付,或以时间进度为节点(一般为月进度);或以形象进度为节点,总之,都应该是在总合同价款控制前提下的多节点进度款控制,一般在进度款提交、核定和拨付时间上应有明确规定,以维护双方利益,在资金上确保工程顺利进展。
2可转化为经济责任的条款
这些条款可转化为经济责任,合同中一般以质量违约金、工期违约金、环保违约金等责任条款出现,有明显的奖罚措施。如果认为合同价款已经为达到投标承诺的对应价款,则可以只罚、不另奖。应该说,这类条款所指向的奖罚金额不构成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要素,但由于该部分价款关系承包商净利润的得失,与承包商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对于促使承包商兢兢业业按照投标承诺抓质量、抓进度、抓安全、抓环保等会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3隐含的经济责任条款
这些条款体现在施工合同的各个方面,既有对承包商的制约,也有对业主的制约,其中有些是一旦事实发生,承包商可以进行索赔的依据,如业主应该负责完成的工作,负责开通施工运输的通道,保证施工期间的畅通;负责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地下管线资料,对资料的准确性负责;负责确定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等。如果业主未能履行上述各项义务,导致工期延误或给承包商造成损失的,业主应赔偿相关损失,顺延延误的工期。对承包商的制约有:向业主提供月进度计划及其相应进度统计报表;根据工程需要,提供和维修非夜间施工使用的照明、围栏设施,并负责安全保卫;遵守政府有关生产主管部门对施工场地交通、施工噪音以及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的管理规定,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已竣工工程未交付甲方之前,负责已完工程的保护工作,保护期间发生损坏,乙方自费修理;在工程交付之前,保证施工场地清洁,符合环境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承担因自身原因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损失和罚款;如果承包商未能履行上述各项义务造成损失的,承包商赔偿相应损失等。此外,还有很多条款带有时限制约,隐含经济责任条款。
4合同履行
业主和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严格履行合同,承包商如何严格施工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提高技术含量,杜绝返工和浪费,化质量和造价这对矛盾为统一,需要对各个施工环节严格把关来达到。
对业主而言,首先要严格控制工程签证。签证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已签定合同的弥补,是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调整,从合理控制造价的角度出发,对涉及费用的签证应把握以下原则:
(1)正确把握签证的计价原则,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计算费用,同时签证要及时,尤其是一些隐蔽工程的签证,最好在隐蔽之前核定,避免事后扯皮;
(2)签证应尽量做到有据可依,尽量把签证图纸化;
(3)业主要加强内部管理机制,对项目管理人员分工明确,权取明确。
对承包商而言,作为工程施工的实施主体,可从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制定多角度、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施工组织设计包含了材料的比选采购、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施工准备及人、材、机资源配备、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分包管理措施等,是对施工项目全面了解后制定的、统领项目施工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用以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各方面管理。本文仅以施工方案的选择、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施工工艺的监督、材料设备的采购管理、合格人员的配备几个方面来说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问题。
5施工方案的选择
(1)施工组织设计应体现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选用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如在基础施工阶段,土方机械的合理选用和配合、基坑围护方案、井点设置等都对工程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2)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防止返工造成浪费和损失。
每个工程项目都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保证体系,各工序要设有专职或兼职的质检员,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质量管理有章可循,落实到人。
(3)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
材料费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材料费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内容,必须加强材料在预算—计划—采购—签收—领用—使用—监督—回收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制,落实到人。采购前应掌握材料、设备的投标报价和用量,采购时要及时认真地分析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对商品混凝土、钢材、砂石料等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多家比选,大型的工程项目也可以组织供应商进行招标,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验收制度,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签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签;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限额领用,并对材料使用量上进行监督,防止浪费,合理使用资源。
(4)合格施工人员的配备。
一般说来,人工费约占工程造价的12%左右,人工费主要根据工程项目所需用工量以及人工单价而确定。由于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城市建筑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外来民工,在施工现场中以班组承包的方式较多。由于劳动力来源不同,技术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对各个班组进行筛选,选用技术熟练的班组承包各工种的施工作业,这样能从现场施工作业这第一道环节控制施工质量、减少浪费、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和造价。
综上所述,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工程质量、进度、材料和人力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需要业主、承包商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展,实现即定的各项目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徐帆.项目监理工程造价控制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
[2]马淑敏.浅析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6.02,35-36
[3]冯国利.浅谈现行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9),132-133.
[4]赵秋雨.控制房地产开发中的工程造价[J].建设科技,2006,(12),85-87.
篇6
论文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产业发展空间结构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具有区域特色的多主体、多机制、多空间层次的复杂系统,其空间结构是以产业集群为基本节点的多重空间组织网络。武汉城市圈的创新资源总量丰富,但空间组织路径不畅、网络节点关联松散,降低了区域创新资源的创新绩效。区域创新体系空间构架的参考路径之一是构建基于市场联系的产业集群网络。根据武汉城市圈创新资源的特点及产业基础,提出了构建基于产业发展的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0引言
自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C.Freeman)于1987年提出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InnovationSystem)以来,区域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建设日益深化。区域创新体系(RIS)建设业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区域发展的有力政策工具。在相关学术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多侧重区域创新体系内涵及其区域构建的理论探讨并注意到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意义,国际研究则偏好基于区域创新体系框架的区域和产业创新的实证分析,提出了“空间创新系统的概念。总体上讲,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成果丰硕,但从产业创新的视角进行区域创新分析的案例并不多见。本文在此作出尝试,旨在为构筑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借鉴和启示。
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是指区域创新节点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路径。区域创新节点是创新资源富积和创新密集的空间域,它具有3个空间层次:以各级城市(城镇)为节点的宏观层次、以各类产业集群为节点的中观层次和以各种创新基地为节点的微观层次。区域作用路径是推动创新节点关联互动的空间通道,存在3种作用方式:以交通、通讯基础i}施等为主体的技术联系,以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等为主体的市场联系,以地缘文化、人脉网络、地域认同等为主体的社会联系。其中,产业集群是创新主体集聚区和创新基地综合体,它们间的市场联系是创新活动的本质联系,产业集群与市场联系架构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所以,发展产业集群、强化市场联系是区域创新体系构架的核心。
1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的空间特征
1.1区域创新资源的地理格局
创新资源包括科技创新所需的创新资本、创新主体和创新基地等投入要素及其依托的组织与平台,创新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状况是区域创新体系空间特征的静态反映。武汉城市圈创新资源的总量较为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平衡,武汉市的垄断地位突出(见表1)。在创新资本的构成中,武汉市集中了城市圈科学家工程师的82%、科研仪器设备原值的98%、创新主体的56%和创新基地的99%;国家重点高校、院所和国家级创新基地也儿乎全部布局于此。
武汉城市圈创新资源的地域组织初具形态,但空间集聚方向不明,产业趋同引发无序竞争。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空间集聚迅速发展。现有市级以上(含市级)工业开发区63个(包括高新区7个),据此形成的各种产业集群(集聚区)主要呈西北一东南向带状分布,在以武汉市高速外环为中心的地带,在西北沿京广线、东南沿沪蓉线(长江水道)的两侧,集中了圈内产业集群(聚集区)数量的70%(44个),并初步形成了与东湖高新区和武汉经济区的对接态势。
1.2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
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功效,通常由知识生产、知识流动和知识运用等要素来衡量41。创新能力的总体状况及其空间差异是区域创新体系空间特征的动态表现。武汉城市圈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巨大,
根据表2的内容以及相关调研材料的分析表明,区域创新资源的垄断性集中和产业发展的主导性优势成就了武汉市超强的创新能力和无可争议的区域创新中心地位;周边8市的创新能力普遍较弱,但存在整合和提升的空间。黄石具有一定的综合创新资源和较好的产业创新基础;鄂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创新环境优越;孝感体现出新兴农业的朝气;潜江蕴含着传统工业的凝重;仙桃的民营经济发达,中小型民营企业活跃;黄冈的社会资本优越,人力资源潜力巨大;咸宁的创新能力具有相对优势;天门的农业资源具有明显特色。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通过创新空间的互补和创新能力的整合,形成以产业为纽带的城市圈创新网络有机体。
2基于产业发展的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的空间架构与组织
2.1区域产业创新体系的空间架构
根据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的空间特征,基于产业发展的创新网络的空间图式应是一种多层次、循环式、网络状的开放创新系统。整个城市圈可分为3个创新层次:区域层次,以武汉市为创新中心;地方层次,以周围8市为创新中心;区位层次,以周边城镇为创新中心。各级创新中心以地区特色产业为依托、产业集群为载体,形成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再带动产业发展,构筑循环式创新格局;各类创新主体应以产业链为纽带,立足创新平台进行互动和创新,实行不同层次对接发展、相同层次错位发展战略,形成区域创新的网络状结构。创新系统时刻保持与区域外部的动态关联,并积极促成包括跨国公司及其研发部门等创新主体的网络连接
2.2区域产业创新网络的空间组织
区域产业创新体系空间网络的核心是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其空间关联。因此,区域产业的空间分工是构建和优化区域创新体系空间网络的基础,而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多种关联。根据武汉城市圈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的空间格局,区域产业创新网络的空间组织可以选择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作为通道。依托价值链,武汉市主要进行研发、营销和成品组装等高端价值部门的布局,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周边市分别承接相关生产基地的转移,合作发展部门经济。依托创新链,武汉市主要立足自主技术创新,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周边8市分别承接相关技术的扩散,选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依托产业链,武汉市主要发展主导产业部门和加工度高的下游产业部;周边市错位发展辅助产业部门和加工度低的上游产业部门。据此确定武汉城市圈各自产业发展与创新的重点领域(见表3),进而形成多种链条纵横交错的城市圈产业地域综合体
篇7
市场竞争的全球化、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给经营者产生了空前的压力。业务员在前方拼杀搏得一单,却又担心价格太低而赔本攒吆喝,全因当前成本心中没底;市场的生产资料
与成品的价格波动剧烈,由于销售订货或报价已经确定,不知道生产出来是否还有盈利。
面对如此市场环境,企业急需及时掌握自己生产过程中每个加工单的日成本情况,及时把握销售订单的边际贡献,以动态地对经营风险进行控制。但是传统的成本会计无法进行很好的支持,因为传统成本计只能按月获得历史成本,当前市场即时成本很难获取,标准成本与成本定额制度的建立也多以会计期为调整时点,没有相应的机制来保证动态即时成本的获取。作业成本制度的构建则是解决成本项目结构中,特别是制造费用相关项目,分配方法的合理性问题,是部分的改进,而且还是建立在历史成本核算与会计分期为前提的。
二、 动态成本体系构建的诉求
销售的控制,无论是按单生产还是现货销售,在订单洽谈过程中,到底该订单是否盈利,订单的盈利能力如何,不是看历史成本,而是看当前市场价立即采购材料进行生产加工该产品是否盈利。对于按单设计的订单,还需要根据实际的bom结构进行成本构成分析。
生产的监控,对于备货生产,在成品的价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要充分监控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各种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制造单成本构成的影响。
目前实施动态成本管理的企业已不再鲜见,如青岛钢铁控股集团的“五个日”全控联动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天津利丰源达日成本核算管理、江西铜业集团的成本要素行情分析、东方希望集团饲料类公司的销售订单贡献毛益分析与禁止无边际贡献销售。
以前的成本管理,都建立在会计分期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与应用。突破会计分期的束缚,突出强调成本对于决策的时效性,即时获取成本构成资料,这就是动态成本。
三、 如何实施动态成本
动态成本区别于历史成本,严格意义上讲动态成本应该是一种即时重置成本,也就是按当前市场的材料实际价格与当前的工费成本核定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在实际成本项目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特别是按单定制的需求下,也可以按标准成本进行动态核算分析。
其构成应该以成本构成要素的行情变化登记为基础,以动态成本核算为核心,支持是否接单的决策与生产过程的成本监控。
图1:动态成本的体系结构
四、成本管理进入第四阶段
成本管理从传统的历史成本核算阶段,发展的以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完整程序所构成,强调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管理的阶段,再发展到为精确期间费用核算为核心的作业成本阶段。但现代企业管理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精确地指导管理。
图2:成本管理的发展阶段
为更好地支持管理,提高成本管理对管理支持的时效性,作为成本管理的下一个阶段,必将是以动态成本管理为主题的发展阶段。
篇8
长期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和图书馆界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实践和研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嘉兴就是其中的探索和实践者之一。在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书中信息的传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管理,嘉兴已基本完成图书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这意味着它有一个分布在不同社会阶层的读者,范围的读者,如果想要增加完善更成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文件交货,就要加强图书馆物流管理水平,这是保证时间的变化与美国图书馆读者可以享受一个更高层次的服务的必要条件。所以,加强图书馆物流管理水平,可以使读者更加及时的阅读到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图书在流动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以及所需资本的减少。嘉兴一直以来在这方面不断的探究,因此,使得嘉兴的图书馆建设不断得到完善。
2、服务体系内文献传递的物流方式与成效
2.1物流的流程图
新书—〉总馆(打包编排并签好“浙江邮政物流业务详情单”并保留一联)—〉邮局—〉各个乡镇分馆(分馆根据保留一联结账)
2.1.1总馆与各分馆的物流方式及具体操作
物流方式:主要的图书馆采编好新书每个月通过中学后包装乡镇图书馆物流
具体操作:每月由总馆采编部根据新书多少等情况,打电话给邮政物流来市总馆装车把新书往各乡镇分馆运送,总馆采编部先把要送往乡镇的新书打包,贴上标签,写上送往地,签好“浙江邮政物流业务详情单”市总馆采编部保留一联,接收分馆,邮政一联结账时对账用
2.1.2总馆与各联盟馆间流通图书的归还方式
市总馆与五县联盟馆之间已经实现了一卡通,通借通还,实行了异地免费的借书、还书,馆与馆之间通过邮政物流的快递方式或者利用馆与馆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等方式。
2.1.3各个分馆之间的物流方式
各个分馆之间物流的内容及物流方式主要是:1镇分馆对村分馆(图书)负责制,也是通过邮政物流的渠道及时为村分馆派发、更换图书及期刊,(由镇分馆的馆长联系本镇邮政物流的负责人);2乡镇分馆的期刊是对半分的,每月需要进行对换,例如编号1到50是在王江泾,51到100是在洪合,半个月后相互交换,这个也是通过邮政物流的方式实现送达的,每次由镇分馆的馆长联系本镇的邮政物流负责人。
2.1.4读者异地预约图书及馆际互借图书的物流保障
在知识化管理的过程中,物流管理起着支撑与保障作用,为知识化管理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交互提供了保证,并不断完善与广泛应用、达到信息最快捷、服务最优化。物流的活动是向用户提供及时而准确的知识信息与产品,而知识化中的用户在使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时的流程都是以物流为主干的,在知识化管理下的物流管理是信息与知识共享和交互、整个知识化管理的过程中,信息与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是透明的、无私的,同时又建立起知识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做到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由于整个知识化都是由用户需求拉动的,因而用户的物流是知识化物流的起点,整个知识化物流管理要以满足用户物流需求为核心,主动积极地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通过资源整体优化配置,有效运用激励机制实现知识化物流管理效益的优化与集成。以这样的物流保障为基础,图书馆采用邮政物流的快递方式以每本书5元把读者要预约此书的从馆藏地调往读者的取书地,费用由图书馆承担,但是省际馆际之间互借通过邮政物流快递方式的费用是由读者自己承担的。
2.1.5物流运行中的具体问题
(1)运行过程中送到错误的目的地;
(2)在乡镇邮政物流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或是运输工具等因素造成取件不及时;
(3)有堆积以及散包的现象发生。
2.2.1比较物流方式不同的经济成本
总馆平均每月分别往各个分馆邮送书籍不少于两次,这样平均下来每年的邮政物流费用大约花4万元。
如果不使用邮政物流的方式,而是有总管派遣工作人员向各个分管发送,这样的费用大概为:
每月4000公里路程(油约1公里=7角)X12个月=48000公里,
每年所需要花去的油费约为:48000×0.7=33600元
(2)驾驶员每公里补贴0.2元X4000公里=800元
(3)一个合同工每年的工资大约要3万元
(4)汽车的年检费用,过路费,以及折旧费等大约需要1万多元
这样总计就是:33600+800+30000+10000=74400元,也就是7.44万元。
2.3物流的社会效益
2.3.1嘉兴市本级乡镇分馆建设后社会效益。
至今为止,嘉兴市本级的9个乡镇分馆已经累计办证达1.4856万张,其中外借的图书有62.0111万册次,到馆的人次也已有138.3413万人次。相比较而言,现在的社会效益比2006年乡镇分馆未建设前的社会效益有了巨大的提高。
2.3.2社会效益统计
3、图书馆物流系统的完善
3.1知识化管理
知识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位置,而知识化的管理就是对知识经济的管理,也就是对知识的管理,知识将作为产品进行生产,驱动创新,驱动创优,同时还必须对知识进行优化管理。知识在信息和网络时代是共享的,知识化同样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网络。在知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有对知识的管理能形成高知识、高管理的管理结构。物流活动是向用户提供及时而准确的知识产品。物流系统是一种实现物流知识有效集成的方法和策略。所以,实现知识化管理,可以让图书纸质文献传递在图书馆自身物流配送条件还没成熟时更好的依托物流管理,以实现用最高的效率和最少的成本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3.2图书馆物流的系统化
当前新兴的图书馆联盟、图书馆社区网络(如总分馆模式)、流动图书馆等,本质上相当于信息物流配送中心网络,每个图书馆成为网络上的一个节点,除了每个节点自身的物流活动,信息物流配送中心网络还包括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协同配送、网络规划等更复杂的物流活动。像目前很多图书馆在建设中的“一卡通”、“总分馆”、“通借通还”等都可以充分利用物流管理的理念来规划实施。物流活动对图书馆能否有效实现和优化对用户的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信息物流配送中心的视角,将图书馆物流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规划,对保障物流活动的有效进行,对图书馆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有着重要意义。馆际物流规划主要是指在多馆之间协调运作的一个物流系统,主要包括分馆馆址的选择,文献传递系统的建立,一卡通系统的实施等。
3.3第三方物流的构建
,全国还没有形成一家系统的图书馆与出版社之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业务往来的物流管理体系。受此限制,大多数图书馆馆际互借只限于读者可以行使的权力。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实现方便快捷的馆际互借,就必然要求产生“第三方物流”。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亦叫做“合同物流”。由于图书馆的人力有限,对馆外、区外的读者文献需求,不能及时地送达,而这种“第三方物流”的开放性、平等性和专业化,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以高效运作的方式完成各个图书馆之间馆际互借的物流过程,必将赢得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的信赖和欢迎。
4、物流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物流要保持畅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图书服务体系能够高效有序的运转,使得整个服务系统一直处于运行中。保证纸质文献的正常传递。
(2)物流送达要保持准确。纸质文献所送达目的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图书服务系统的运转。尤其是在总——分馆的图书管理体系中,总馆与分馆间图书传递的准确性不仅影响了信息的传递,更造成人力与财力的浪费。
(3)物流送达要保持时效性。信息的及时传递使得读者能够及时的阅读有用的信息,理解到想学的知识,所以,物流送达的时效性是一个图书服务体系中的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高效性的重要保证。
篇9
创业教育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业热情、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技能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模拟创业实践活动并不能完全替代现实中真实的创业实践活动。对市场需求的过高估计、理想化的盈利预期、成本控制不到位、营销技巧匮乏、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有效的融资渠道等,都会使学生的创业尝试“无疾而终”,这种失败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创业热情,甚至会给学生的学业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拿着父母交给的学费、生活费为资本进行创业,结果血本无归,这就给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的学生进入校门之后,就对创业踌躇满志,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结果荒废了学业,而创业又没有取得成功。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高校管理类专业适时开展有效的创业指导,对学生如何处理好创业与学业的关系、如何选择创业方向、如何应对创业难题、如何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等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通过建立相应的创业指导体系,规范和引导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提高管理类专业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保护学生难得的创业热情,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健康发展。
二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指导体系构建的思路
对高校管理类专业而言,推进创业教育的开展不能只注重创业素质的培养,仍要关注专业素质的提高,二者实质上是一致的。从学生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循序渐进,采取差异化指导策略。从高校的角度来看,要设法建立科学可行的指导体系,充分发挥院系的功能,同时取得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具体来说,本文认为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指导体系构建应遵循如下思路:
(一)全面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
全面指导就是对管理类专业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业的相关知识、拥有相应的基本素质和技能,知道创业从哪里入手、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如何落实和推进创业过程。全面指导面向的是所有的管理类专业学生,目的是让他们拥有创业的基本知识和素质。目前,很多高校对管理类专业全体学生进行8个课时的创业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创业的全面指导。个体指导就是对打算创业或已经开始创业的学生进行指导,依据他们创业的性质、规模、阶段、现状和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差异化指导。因为每个创业者的基本情况不同、创业实体的运行情况不同,创业者及其创业实体的指导需求也自然不同,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全面指导和个体指导相结合,既能体现对管理类专业学生创业素质的普遍关注,又能实现对部分学生创业实践的有效指导。
(二)引入指导与过程指导相结合
引入指导就是通过创业教育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开展切实可行的创业活动,科学确定创业的方向和领域。在引入指导的过程中必须有清楚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因为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创业、并非学生的创业梦想都符合现实、并非可行的创业梦想都具备成功的基础和条件。引入指导需要高校相关部门和指导老师帮助学生进行创业计划的设计、创业方向的筛选、创业成功概率的判断、创业基本条件的梳理等,目的是科学引入、正确引入,避免学生误入“歧途”。过程指导就是对已经创业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难,为学生创业实体的管理与运行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助推学生创业成功。引入指导与过程指导相结合,就是要使适合创业的学生能够实现创业梦想、好的创业梦想能够变成现实、现实的创业实体能够实现盈利和获得发展。
(三)校内指导与校外指导相结合
校内指导就是在学校内部建立创业指导的机构、组建相应的团队、配备相应的师资、落实相应的责任,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校内指导需要充分调动学校内部招生就业处、团委、学生处、院系的积极性,达成支持和鼓励学生创业的共识。通过专业教师团队对学生的创业问题进行诊断、会商,并给予对策建议,帮助学生推动创业实体健康持续发展。校外指导就是通过邀请政府和社会上的工商行政管理专家、专业法律人士、知名企业家等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指点,从专家的角度对学生创业的战略计划、营销策略、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等进行诊断,指出学生创业活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善的意见和建议。校内指导与校外指导相结合就是要充分调动校内外的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专业诊断和专家意见,使学生的创业计划切实可行、创业企业管理有序、创业活动成果丰硕。
三推进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指导体系构建的途径
对高校管理类专业而言,创业指导体系的构建需要突破狭隘的院系视角,注重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推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过程的创业指导体系。具体来说,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多层次创业指导
推进“学校+学院+专业系”的分类创业指导对高校来说,学校、学院和专业系应该在创业指导方面承担不同的功能,形成指导范围、内容和目的有所差异的多层次创业指导。从学校层面来说,创业指导应该面向各类专业、面向全体学生,重点进行创业意识、创业步骤、创业过程、创业趋势与热点等方面的创业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精神、鼓励学生走创业指路。为确保学校层面创业指导的效果,学校招生就业处应该在邀请企业家讲学、举办创业大讲堂、创业指导课程设置与推进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学校教务处应该在创业指导的师资、教材选择及学分管理方面做好管理工作,学校学生处和团委应该在创业典型推介、学生到课情况、日常考勤和意见反馈方面做好督促工作。从学院层面来说,创业指导应该面向管理类所有专业,在如何确定创业领域、如何落实创业的场地、如何筹集创业资金、如何进行创业组织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目的是指导和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谋划和启动创业企业。为确保学院层面创业指导的效果,可探索建立学院创业管理研究所或创业教育指导中心,配备相应的师资,并加大对创业指导的支持力度。从专业系(或教研室)层面来说,创业指导应关注本专业学生的创业动态,组织本专业系(或教研室)老师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好学生创业实体的顾问和参谋,为学生创业实体的正常运行及战略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为确保专业系(或教研室)层面指导的效果,应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去”,通过到企业兼职、挂职等形式丰富创业知识和管理实践,积极培育优秀的创业指导老师。
(二)多渠道创业指导
实施“教师+专家+企业家”的诊断创业指导多渠道创业指导就是邀请高校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专家、企业家等做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业实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式的创业指导。由于三者的知识结构、从业经验不同,在对学生创业实体的诊断指导的过程中,应积极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高校专业教师,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往往具有系统全面的创业理论知识、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加之时间充足,能够对学生创业实体进行创业计划设计与完善、创业市场预测、创业团队建设、创业企业战略谋划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与指导。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班”、教育部、一些地区(高校)推出“高校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目的就是提升专业教师创业指导的水平和能力,这一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来自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局、外经贸局、财政局、税务局、银行、法律事务所的专家或从业者,在企业审批、工商、法律、外贸、税收、贷款、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管理实践,能够充当学生的创业政策导师,为学生创业提供相关政策方面的帮助。但是如何取得这些专家的支持,需要高校与政府相关单位及相关企事业团体积极沟通,建立定期的“会诊机制”或“结对帮扶”,为学生创业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服务。企业家或成功创业人士在创办和管理企业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或教训,对于如何推动企业发展和成长、如何规避企业发展的陷阱、如何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如何做好团队管理等问题往往有自己独到的心得。如能在这些方面为学生创业实体提供诊断或咨询指导,对于推动这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当然,将企业家“请进来”并非易事,特别是希望长期得到企业家的指点更加不易,高校可联系企业家对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创业学生可采取“上门请教”、“定期汇报”的方式取得企业家的言传身教。
(三)全过程创业指导
落实“在线+现场+联络人”的跟踪创业指导全过程创业指导就是对学生谋划创业、创办企业、管理运行企业的整个过程实施指导和帮扶。全过程指导需要建立掌握学生创业活动的相关信息,打造创业企业运行状况的监控系统,落实跟踪帮扶的责任人,依靠全过程的帮扶指导为学生的创业活动“保驾护航”。在线创业指导就是利用网络留言、QQ、电子邮箱等多种对学生的创业问题解疑释惑,在线指导具有交流便捷、互动性强的优势,不但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网络指导平台、QQ群等还具有受众广泛的优势。除此之外,可引导学生在众多创业指导网站中学习创业技巧、查找创业解决方案。目前,有很多创业指导网站都面向大学生创业开设了专栏,引导创业学生关注这些创业指导网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诸多创业问题的认知和理解。现场创业指导就是邀请专业指导老师、管理专家、企业家等经常到现场对学生创业问题进行跟踪指导与帮助。现场创业指导有助于专家在现场发现创业者本人难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现场指导。对于高校来说,为大学生建立一支能够进行现场创业指导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并让现场指导成为一种常态,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激励机制。联络人制度就是为每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生创业实体落实一名联系人,具体负责特定创业实体的跟踪指导,为创业活动提供咨询、诊断与谋划,帮助学生创业实体实现健康发展。联络人应当是具有丰富创业及管理知识的专业教师或管理专家,能够为创业活动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可以采用“一对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多对一”的形式。目前,也有很多学生的创业活动与当地企业有较大关联性,是这些企业价值链的一部分,这时候可以设法争取这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经常性的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指导,充当学生创业实体联络人的角色。无论联络人是哪种类型的专业,都需要高校在其中充当中介角色,为落实联络人制度“牵线搭桥”。
四结语
篇10
1引言
据测算,中国产品平均直接劳动成本所占总成本比例不到10%,而储存、运输支付的费用却占到生产成本的40%。中国在物流成本的确认、分类和报告等方法上,其主要的缺陷在于采用的标准会计成本的方法,无法真实反映实际物流成本,所以并不能完全满足物流成本国际比较的要求。物流水平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而物流管理理念体现了各个国家经济模式的差异。日本注重物流成本测算,英国致力于构筑综合性物流体制,美国则以物流机械的现代化作为物流管理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比较分析国际的物流成本,找出普遍存在的高成本项目,再针对中国的情况,提出降低总体物流成本的管理创新方法和政府导向创新的有效途径,这对构建中国现代物流体系将有所裨益。
2物流成本的国际比较
2.1物流成本的构成目前,物流的权威定义来源于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该协会认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有效流动和存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的过程。这里把物流成本定位于实现物流需求所必须的全部开支,并采用1997年日本《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中的按功能划分方式来划分物流成本,分为:
①仓储作业成本:装卸成本、捡货成本、物流加工成本、补货成本、进货入库成本、验收成本;
②存货成本;
③运输成本;
④管理成本:订单处理成本、采购处理成本。
2.2物流成本构成的国际比较欧、英、美、日、加各国物流成本比较如表1。美国的物流成本以运输成本占45%为最高,仓储成本及存货成本次之,各占21%及25%,管理成本则占9%。英国的物流成本以运输成本占42%为最高,仓储成本及管理成本次之,各占21%及20%,存货成本则占14%。欧盟的物流成本以运输成本占41%为最高,仓储成本及存货成本次之,各占21%及23%,管理成本则占15%。从表1中可发现,各国的运输成本都分布在40%以上,以美国的45%为最高,属于比重最高的项目。仓储作业成本以英国所占比重24%为最高,其余各国都分布在20%以上。各国的存货成本基本上不低于20%,尤以欧盟23%最高。而管理成本随各国的不同情况变动,除了英国达到20%以外,均分布在10%左右。由此可见,物流企业应重点控制运输成本,同时加强仓储作业和存货成本的管理,也不可忽视管理成本的控制。
3基于降低物流成本的管理创新
企业从第一利润源,到第二利润源,再到第三利润源的不断创新挖掘利润,使创新成了企业获利的关键所在,因此,降低物流成本与创新始终是分不开的。虽然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各种因素均会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高低,但物流管理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及独特的运作模式,尤其在企业创建时期,物流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快速积累资金的捷径。
3.1企业物流管理创新
3.1.1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物流成本管理
(1)采用新的物流管理方法,就是依靠运作驱动的方[next]法,包括物流运作、资金运作及市场运作。这要求在物流的每个环节中,通过完善销售、采购网络,依靠先进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尽量减小库存或实现零库存,提高物流运作的速度,缩短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加速资金运作,从而大大减小资金占用成本。从物流作业角度来看,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要根据物流对象的物理特征、运输难易建立企业的物流活动一览表;
②要根据物流活动一览表制作企业的物流现状图,并分析物流现状;
③评价并确定合理的物流方案。
(2)标准化物流作业。在物流标准化改造中,应按国际惯例和国家通行标准制定物流设施标准,规范物流设施和有关技术设备,对每个环节都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标准,并规范物流用语。物流标准化包括商品包装的规格化、系列化,物流信息的条码化,装卸、运输、储存作业的集装单元化,托盘、集装箱、卡车车厢尺寸的标准化等。此外,还要注意环境对物流标准化的制约以及物流标准化对环境的影响。
(3)进行产业重组,整合物流供应链资源,这主要有三个途径:
①通过改造途径,优化运送模式。这要通过改组、改造传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建立单体物流中心或综合物流中心;
②利用联合途径,合理化物流通路。可由企业之间联合建立物流中心,如中小零售企业联合投资兴建,实行配送共同化;也可以是系统或地区规划建设,达到本系统或本地区内企业的共同配送;或多个企业系统、地区联合共建,形成辐射全社会的配送网络;
③借助联合重组,优化物流资源。这要求联合重组目前那些无规模、无效率的物流中心,使其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获得规模效益。
3.1.2使用新的物流技术,健全物流信息系统一方面要建立整合性信息系统,开发物流信息资源,并运用从外部的POS、EDI、EOS、VAN到内部作业的RF、HT、AS/RS及CAPS等新技术手段,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是要解决物流信息资源的采集问题。这不仅要收集包括订货单、存货单、应付账、交易条款、用户情况等大量内部数据资料和信息,还要收集外部的供应链上各参与方的信息。此外,还要求在包括定货、采购、维修、服务、交易、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缩短运作时间,减小运作成本。另一方面要建立数据仓库平台,支撑物流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数据仓库应以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为主,要能有效地提供集成化和历史化的数据,支撑各种决策分析,以提高物流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此外,物流企业要加强信息机构的网络化建设,通过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共享,增加供应链的信息覆盖率,实时掌握供应链信息。
3.2树立新的物流管理理念,实现“双赢”目标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物流理念。这就要求制造商改变以前以规模效益为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的思想,建立适合于需求多样化的新的制造模式——大量订制化生产。在大量订制化生产的环境下,小批量生产甚至单件生产不仅可行,而且很经济。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的关键,是要协调物流企业与用户的关系。这需要从几方面着手:
①要处理好物流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利润分享、市场开拓和信息传递等手段,使两者形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②要合理布局物流企业的地理位置,为用户提供方便优质的服务。
③要完善物流企业与用户的信息网络设施。达到点与面的合理结合、优化结构,提高供应链之间网络化性能,保证物流企业与用户之间信息畅通,加快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④要增加物流企业物流基础设施的合作投入,合理分摊费用,进而降低各自的物流成本。
3.3成本管理制度的创新
3.3.1拓宽物流成本的包含范围,反映物流实际成本物流成本的概念必须拓展,因为库存支出不仅仅是仓储的保管费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它所占有的库存资金成本,即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理论上还应该考虑因库存期过长造成的商品贬值、报废等代价,尤其像电子、电器等产品周期短、竞争激烈的行业,商品的生命周期短,容易贬值。此外,物流成本中还应包含资金周转速度的内涵,才能真正反映物流实际成本。目前,中国现行的财务制度还很不适应这样的要求,应该逐步向国际接轨。
3.3.2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完善物流成本的分类物流成本的分类方式计有:按物流领域、支付形态、物流功能、归属标的、成本性质及营运管理等标准划分。我们在合理利用现行成本会计的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拓宽了一种典型的物流成本分类方法,归类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日常费用等三大项。直接成本是为完成物流工作而引起的费用,运输、仓储、原料管理、订货处理以及库存的某些方面的直接费用是能从传统的成本会计中提取出来的。间接成本是难分割的,它是作为一种物流运作的资源分配的结果,一般是在固定的基础上分摊的。间接成本和日常费用的归属方式加入了会计师的猜测和估计。
3.3.3建立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分配制度,恰当分配物流成本虽然以成本核算中心为基础的传统会计方法仍是首选的核算技术,但其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不完全的,进而影响了物流合理化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应导入作业基础成本制,将所有与完成物流功能有关的成本纳入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分类中,将间接成本和日常费用等资源成本正确地分摊到各类作业上,进而计算出物流服务的成本,以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有效的成本确定,首先要求对包括在一项分析框架中的特定费用做出确认,其次是要特别指出相对成本的时间维,最后成本必须分配或分派给与评价相应行动相关的特定因素。总之,遵循的总原则应当是,一项特殊的成本,除非它是置于物流组织管理控制下的,不应该分配给物流各影响因素。此外,应该注意到由于成本分配的主观性,使同行业的企业所报告的物流费用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也许并不同物流运作的实际效率直接相关。
4降低物流成本的政府政策导向创新
在宏观上实现全社会物流的合理化方面,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物流体制,提高物流中心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二是合理规划与配置物流中心布局,协调物流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三是增加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物流手段。
4.1政府机构职能的创新,减少外部协调成本在发展物流产业中,政府的责任在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标准制订和数据调研。从国外的一些经验来看,我们建议设立一个综合的协调机构,比如包括水陆空各运输部门、邮政、相关行业协会,建立一个办公对话机制,统筹调整国内物流的产业发展政策。
①改善交通运输环境,降低运输成本。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运输成本占流通业的物流成本的40%以上,受不良运输环境影响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