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网络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工程网络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工程网络教育

篇1

University,USA

Kunihiko Kaneko,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Alexander S.Mikhailov,Fritz Haver

Institute,Germany

Networks of Interacting

Machines:Production

Organization in Complex

Industrial Systems and

Biological Cells

2005,267PP.

Hardback,USD:75

ISBN:9789812564986

D.安布鲁斯特,K.坎内科,A.S.米克里洛夫 编辑

本书是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科技复杂系统讲座笔记” 的第3卷。它专门讨论了复杂生成系统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无论该系统是自然的(例如生物细胞) 还是人造的(例如经济系统和工业生产),必须通过模拟及基本模型来理解一个给定的供应网络对一具体事件的反应,以及它对参数改变及控制作用的瞬时响应,因为大多数的生成系统是高度随机而且是事件驱动的。此外这些动态响应受到了经济的限制,导致了具有较高生产力及利润率的系统的发展。另一方面,最近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生物细胞视为一座工厂的观点,在那里,一台机器的产品为其他机器所使用,用来制造它们自己的产品或者调节它们的功能。生物生成网络的一个特殊的性质是在很大程度上它们的活动是自组织和持续的,尽管存在着很大的温度起伏。 在微技术和纳米技术中的进展可能很快带来制造纳米机器人和设计自再生人工细胞的可能,导致工业制造的革命。但是首先应该研究纳米器件整体有目的运行原理和人造细胞的种群。显然它们也应该具有和生物组织很强的类似性。工业生产与生物生成共同的课题包括演变与优化、同步与自组织、不顾高度随机性的鲁棒运行和分层动态特性。

本书共有10章。1.交互式机器的连续介质模型;2.供应与生成网络:从长尾效应到商业周期;3.半导体制造业中的供应需求网络管理;4.控制建模制造系统的确认研究;5.生成过程的自适应网络;6.细胞的泛统计与递归生成;7.交互式分子机器的内单元式网络;8.细胞是喧闹的;9.智能黏液模型:一个细胞形状和信息的自组织系统;10.网络内部的通讯与结构。

本书介绍了同名的国际专题研讨会上所做的报告。这次研讨会是由KlausTschira基金会资助和组织的,2003年12月在柏林举行。作者是来自欧洲、日本和美国的一群科学家、企业家,他们提供了对有关生成组织原理现代观点的综述。可供从事复杂系统研究的研究人员及研究生阅读。

胡光华,高级软件工程师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

篇2

【关键词】 基因工程 网络教学资源 问题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形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个人的空余时间进行学习,能较好地满足学习者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不同需求,而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首要前提[1,2]。近年来,我校积极筹措办学经费,不断加强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学校拥有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多媒体制作和学生上网的硬件环境及各种软件,为进行网络教学提供了保障。《基因工程》课程作为学院的重点建设课程,教学资料已经上传至网络上,建立了“基因工程”网络课堂,可让学生随时上网打开阅读,积极参与互动讨论,在教学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与基因工程的相关网站建立了友情连接,让学生们获得相关的信息,及时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同学们反映较好,达到了较好的辅助教学和辐射效果。但是,由于网络教学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还缺乏有效的设计,目前我校《基因工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还难以令人满意。网络教学应该如何实施,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应该如何建设,这是目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要求必须更加自主地进行意义建构,因此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网络课程不是仅提供资料,而是影响学生使其成为自己的“教师”。而目前《基因工程》网络课程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强调知识的传授,一进去就开始知识教学,而没有给予一定的情境导入。网络教学仅仅使用网络通讯技术传输文字及视频媒体,一些网络教学活动主要通过E-Mail进行问题咨询或疑难解答,或者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本搬家”,将网络媒体仅仅当作“电子课本”或“电子练习册”,在网上一些文本化的教学内容或是教学练习题等[3]。没有给学习者设置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缺少一些让学习者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无法让学习者进行小组协作、角色扮演、讨论、问题解决学习。学习者在学习时,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或去讨论组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动性。

2 重自主学习过程,轻自主学习资源

自主学习是网络教育的一大特色,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活动的时空分离。目前《基因工程》网络课程在自主性学习方面只是体现学习者自己学习这一点,并没有为他们提供种种有利于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网络用户的广泛性,使教师可能无法预测网上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和水平。对于一门课程来说,不可能做百科全书式,只能关注本课程的教学,这样对于原来对该领域不甚了解的学习者来说,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像《基因工程》这样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这些学习者就非常需要相关知识的电子图书馆式的资源库。而对于所有的学习者来说,在他们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时,就需要课程提供大量的相关案例,使他们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再次建构。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提供了网上图书馆,但都没有基于课程的,而只是提供一些资源链接和文章等。

3 网络教学资源交互性不强

高校网站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不应该是静态图像、图标、声音、动画、影视剪辑等的简单拼凑,而应该是为了文化交流、知识学习、观点表达等目的,由人或组织原创的[4]。包含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的交互性内容包(Content Package)。交互性涉及内容包括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内容者/管理者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用户相互之间的交互。缺乏交互性的多媒体内容是无法改变灌输和宣讲的陈旧教学形式的。目前,各类娱乐网站的交互性确实极具吸引力,如网络游戏等,相反,教育网站多媒体内容交互性就简陋得可怜,缺乏交互的内容很难吸引学生。此消彼涨,于是,高校网络机房成了学生玩网络游戏、看网络电影或QQ聊天的天堂,能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很少。如果学校加强网络机房管理,限制网络游戏,那么来机房的学生会直线下降。

4 网络教学资源缺乏有效的资源管理

互联网是信息的海洋,内容的共享是其倡导的核心精神,这就决定了互联网的另一个特点——无序性。正是这种无序性给学生和教师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带来了困难。为了保证学生高效地利用学习资源,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内容不能像Internet那样杂乱、无序,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目前,《基因工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主要专任教师来完成,而专业教师计算机的使用水平有限,只能负责课程教学资源素材的收集和整理,不能完成对大量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只能把各类教学内容一股脑儿地上传到网络服务器,这既给教师和学生的使用带来了困扰,也影响了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维护。

5 网络资源利用率不够高

《基因工程》网络课程近半年点击率3万多,在全校网络课程中居于前列,但课程总访问量仅5万多,总体的利用率仍不是很高。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观念还不是很到位,存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是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而仅仅是为了创建“信息化学校”等验收活动,而使网络资源成为令人炫耀的摆设,造成资源浪费;更重要的原因是支持服务还没有完全到位,《基因工程》课程的部分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闲置的资源就不能称为资源,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需要网络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基因工程》课程是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制药工程专业的限定选修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基因工程是2l世纪生命科学的前沿课程,知识呈爆炸式发展,新技术新思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因此要求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目前,仅有几十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学习的需要。如何开放课堂时空,将课堂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专业技能训练,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5]。构建《基因工程》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并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式、协作式、研究性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1]。基因工程引发的现代生物工程与技术正在改变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的未来,直接关系到医药、食品、农牧、化工、环保、能源等传统产品的改造升级和新产品的形成。因此,基因工程技术必须利用现代的网络进行教学和传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建设符合学校教学特色的《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极其重要和迫切,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成为实施现代化教学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吕晓猛,蒋玉锋,王琼 等.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原则与分工.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29~31.

[2]李增兵,李瑞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4):128~129.

[3]王兰尊.高等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思路[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27(5):166~168.

篇3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文化要素;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42-02

计算机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计算机文化的发展,象征人类的智力水平、创新能力达到了一个新阶段。信息时代,我们不能再将计算机仅仅看为一种工具或者一种技术,应把它看做一种文化,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方式[1]。

一、计算机文化的提出

计算机文化的产生同其他任何的文化的产生一样,是在不断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过程。若要追究其形成源头,恐怕要追溯到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但是,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只是一个开端。计算机文化的真正发展是1975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向广大群众大范围普及以后,在许多方面产生影响。在我看来,在计算机产生之初只能视为一种文化的个别现象,当其普及以后,有了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才可以称其为一种文化系统。国际上有关“计算机文化”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81年第三次计算机教育会议上前伊尔肖夫首次提出了程序设计语言为第二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文化的理解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计算机文化。计算机文化是以虚拟空间为存在形式,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从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现象。从工具性的意义上看,计算机文化拓宽了人类改造世界的领域和空间,推进了技术进步。在哲学的实践观中,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文化凸显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计算机文化的技术特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计算机文化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处理信息的。马克・第亚尼在《非物质社会》一书中对数字化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一种声音或光线,均可以变成基本的数码系统,不仅可以储藏,而且可以输送,还可以随时复制,最后还可以发明和改造。如此一来,声音和视像、思想和行动,全部都数字化了。”[2]信息数字化技术是计算机文化构建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计算机以“0”“1”代码形式进行识别,这与纸介质等形式表现的文化具有很大区别。

其次,计算机文化以技术为载体和内容。正是基于一些重要网络技术,如TCP/IP协议、万维网、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协议、论坛加密技术等,产生了各种计算机文化活动,如网络新闻浏览、网络教育活动、网络聊天互动、网络生存体验等。可见,技术是支撑计算机文化的坚硬骨骼。

最后,计算机文化是网络技术创造出来的符号文化。计算机文化是虚拟实在,对真实世界进行观测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世界的数据流,生成具有光影和声音等能够被感知的感觉特性,使人获得如真实世界一样的感觉[3],网络世界的一切要素都以数字符号形式出现,网络主体由符号构建,交往行为是符号之间的互动,计算机文化正是一种符号化的技术文化。

二、计算机文化的要素

计算机文化是伴随计算机的发明、新型计算机的不断生产、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拓展、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深入,逐渐强盛并继续发展着的。计算机文化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到现代出现的新文化形态,具有其自身发展的文化要素。

1.物质文化要素

该要素包括各种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网络、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一切物品与物质成就。物质文化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性的文化事物。物质文化要素在整个计算机文化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从结构上讲,它是计算机文化体系的底层,是以实体形式可以被占有、使用、消耗的层面。作为计算机文化看得见、摸得着的层面,该层面的深厚和拓广直接影响计算机文化的普及、推广。

2.精神文化要素

它包括涉及计算机及其运用的知识、经验、思想、观念等人的精神生活样式与内容,该层面有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包括各种计算机软件、算法、策略、协议、涉及发展前沿的相关假设和理论等,还有该知识体系潜在意念、心理倾向,以及人们通过实践和意识活动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等。该要素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的思想和心理,改变着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

3.语言符号要素

为了使电子计算机进行各种工作,就需要有一套用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数字、字符和语法规划,由这些字符和语法规则组成计算机各种指令或各种语句,这些就是计算机能接受的特殊的语言符号[4]。

计算机语言的种类非常的多,总的来说可以分成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大类。机器语言是由纯粹的“0”“1”二进制代码组成的语言,汇编语言是直接对硬件操作,指令采用了英文缩写的标识符(“ADD”代表加法,“MOV”代表数据传递等等)。高级语言包括很多编程语言,如C、C++、VC、VB、JAVA等,这些语言的语法、命令格式都各不相同。语言符号这种交流工具的产生使得不同人群之间的传达、交流成为可能,并使人类的文化得以传承。

4.制度文化要素

该要素一般包括体制、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人们在进行运用、更新和发展计算机的同时,也就产生并发展着制度要素。制度实际上是对人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强制与规定,包括实践活动的各种建制、法则、法规、章程等。它也涉及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及其产品过程中,传播与创新计算机文化观念和信息时,不自觉的行为习惯与自觉的行为规范,包括技术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制度规范等。

三、计算机文化的影响

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文化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了载体和空间。网络化把文化交流的空间扩展到了每一个人,开放性使得人们能够与世界各地任何人即时交流。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人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5]。这种文化交流为进一步增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架起新的桥梁,使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彼此认同,从而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然而,如今在网络上,英语内容约占90%,法语内容约占5%,其他众多不同语言只占5%。全球互联网业务中有90%在美国发起、终结或通过,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络站点中有94个在美国境内[6]。这意味着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将逐渐被改变。

2.对技术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技革命的重大事件,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电子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复杂的计算简单化,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便于验证各种科学的假设。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带动了空间开发、新能源开发、生物工程等一批尖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电子商务等的产生和发展。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不再单纯地把技术作为获取物质资料的手段。目前,利用技术手段窃取他人财产,侵入他人网站,涂改、删除他人网上信息进行计算机犯罪;私拆别人的信件多数人认为是违法的,但在网上点击别人的E-mail进行浏览几乎没有什么负罪感,网上保密技术已成为技术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3.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人类对计算机的依赖已大大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在工作学习中人们都已不自觉地期望使用或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想了解新闻,就去新闻网站;想放松一下,可以去娱乐网站;查找资料不一定到图书馆,“百度”一下什么都有。人类的网络化生存把面对面的服务改为面向网络,使得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各种类型的服务,而且周到、快捷、方便。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共空间,人们在其中得到了以前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自由。然而,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会觉得直接沟通没有必要,邻里之间形同路人,同事之间关系更加简单,有可能大家是同事还不知道,因为只要通过网络联系就可以了。这样会导致人们的集体意识越来越淡薄,社会意识也会慢慢降低。

4.对人类认知的影响

计算机文化时代是个性化时代,以前的技术,功能多是扩展人的肢体。但在计算机兴起后,技术扩展的是人的感官,人们的实践活动从物质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人们可以对未知的环境、认识对象和过程进行仿真,扩展了实践的自由空间。在全新的人机系统中,个人不仅能处理文字和数据,还能处理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借助这种智能多媒体,极大提高了人的认知能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如果不能确认这些信息“是什么”“能做什么”,会更容易沉溺于娱乐、聊天等一般消息。如果只是一味地去获取信息而不加以反思,就只能表象地、零散地、经验地认识个别事物,是不可能深刻地、正确地、完整地反映自然的,当然更谈不上形成思想理论了[7]。

总之,计算机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文化,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中国传统的辩证法要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而在实践中不至于走向极端。西方近代辩证法是建立在“超越”基础之上的,即是不停留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还要找出两个对立面之上的“超越”之物,好让它来牵制两个极端[8]。面对计算机文化的影响,也需要一些超越于技术之上的强制力量,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并不断完善,使计算机文化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国荣.从计算机的特征看计算机的文化因素[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5):76.

[2]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44.

[3]张卜.虚拟现实技术与文化在两个世界衍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

[4]杨振山,龚沛曾.计算机文化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76.

[5]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6.

[6]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7.

[7]赵璐.计算机革命与哲学的视阈[J].社会科学,2004,(1).

[8]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186.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筹资 证券市场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大力发展担负培养人才与知识创新双重任务的高等教育就成为了时代的选择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但是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生均教育成本的增长,受政府财政能力的限制,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是融资的主要途径,具有效率高、透明度高、监管规范的特点。高等教育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可以在多方面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市场是一个相对垄断、风险较小、回报率较高、规模巨大的市场。据统计,上世纪90年达国家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为12.3%,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为20%,远高于同时期长期储蓄率。因此发展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必须扩大投资渠道,充分利用证券市场强大的筹资功能募集大量资金并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同时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为证券市场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证券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国高等教育证券市场筹资现状

(一)直接筹资

1993年,复华实业(现名复旦复华)、南洋实业(现名交大南洋)两所高校企业在国内交易所挂牌上市,拉开了高校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序幕。随后清华紫光、清华同方、方正科技、华工科技等先后加入了这个行列。目前,沪深证券交易所的高校上市公司已达20余家,其中清华大学5家,北京大学4家,南开大学2家,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各1家。这些校办产业类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价格定位较高,业绩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深受投资者的青睐和追捧,既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募集了大量资金,同时也给证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校概念股之所以在股市中有优异的表现,其深层原因在于:高校类上市公司主营优势极其突出,在专业领域内拥有国家级科研成果和强大的技术储备,行业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稳定,如清华紫光的扫描仪、华工科技的数控机床和大功率激光切割器、东软股份的软件和系统集成等;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提出引发了市场对高校概念股的想像力,高校类上市公司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和科研实力,通过资本的输入,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由传统的技术与有限的自然资源结合所创造的物质财富;高校类上市公司造就了一批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科技企业家。过去这批人是高校的教职工,通过实践,他们现在已成为既懂科研又具有较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科技企业家,如清华紫光的张本正、东软股份的刘积仁、北大方正的张兆东等。

(二)间接筹资

当前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限制,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大量上市直接融资并不现实,更为灵活有效的是让拟上市公司或已上市公司的投资计划涵盖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的诸方面。拟上市公司存在一个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向问题,已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等募集的资金也存在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问题。投资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正好可以兼顾这些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上市公司介入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途径:

1.上市公司与高校在高科技项目上的合作。如新黄浦与复旦大学合作基因工程、大众出租与上海交大合作昂立一号生物工程、厦门国贸向北大未名集团投资生物工程、南京中北向南京大学投资制药产业等。据统计,1999年度学校或学校控股上市公司为学校和社会创造可供分配的净利润3.8029亿元,这些资金可用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效弥补高等教育经费的不足。

2.直接投资办教育。如英豪科教通过其下属子公司英豪发展投入2亿元参与英豪学校,按学杂费收入总额的20%提取资金回报及拥有的固定资产折旧,其学杂费收入由幼儿园的3.8万元到高中的5.5万元不等,收益稳定而可靠。在投资4亿元创建英豪外国语学院后,英豪学校形成从幼儿园到大学一应俱全的完整办学体系。类似的还有银广夏投资300万元参股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闽福发在第一大股东牛津—剑桥国际集团配合下参与创办津桥工商专修学院等。

3.投资教育软件。如远东股份与香港汇杰国际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远东科技公司,从事教育软件的开发和销售;又如江苏吴中与南京大学苏富特软件公司及江苏共创教育发展公司合作创立江苏南大苏富特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教学软件的开发与销售。

4.投资教育信息化。如部分上市公司抓住契机,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积极参与开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的远程网络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与证券市场对接的主要障碍

(一)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

我国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投资的盈余只能用于学校的再投资,而不能给投资者分红。”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使得投资者难以获得必要的经济回报,而追逐利润是资本的本性。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避开法规的限制,如英豪科教采用合作办学,通过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来获取回报,但这种方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利于对企业投资的保护,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多渠道筹资。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其高度集权和高度垄断的两大计划经济特征没有根本改变,教育体制改革大大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高等教育领域的多元化、市场化程度远远低于经济领域的多元化、市场化程度。在高等教育内部非公立学校的办学在融资、税收、征地等方面享受着不平等竞争的待遇。此外校园板块在整个股市中的比重还很小,结构较为单一,主要局限于高校的科技产业部分,其他领域如民办高校、高等职业学校等未能涉及。因此品种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今后直接上市融资的一个发展方向。

(三)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缺陷

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还有待健全,市场投机气氛浓厚。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股市进行调整,众多高校概念股的股价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下滑,前几年聚集的光环开始消退,高等教育利用股市融资的前景不容乐观。可以说,高校概念股正面临新的挑战,或者说高校通过校办企业(上市公司)介入证券市场这条路将面临新的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与证券市场对接的建议

(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1.完善法律法规。从高等教育的经济属性看,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具有部分私人物品的属性,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所以投资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与投资其他产业并无区别,资本都要实现营利性和增值性。根据我国现有《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投资高等教育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投资得不到必要的经济回报,投资者也不能撤资分红,这就无法吸引投资者的办学热情,势必会影响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完善《高等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高等教育投资基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区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教育,在具体操作上要明确高等教育投资开放的领域,充许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经营的适当营利,让投资者获得必要的回报,从而为两者的对接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2.健全配套制度。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还有待健全和完善,主要包括:不断规范证券市场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使证券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券商、上市公司各司其责,为高等教育从证券市场融资建立起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的平台;培育和规范各种中介机构,更好地连接和沟通高等教育与证券市场,高等教育与证券市场的对接离不开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牵引和沟通,为此必须大力培育和扶植各种中介机构并加强监管,确保其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1.切实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权。从表现形式上看,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是一个独立法人,但在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实际的办学自主权很少,这与市场经济的自主原则明显不符。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并不具备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条件,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限制仍然在制约着高等学校作为独立法人作用的发挥,高等学校的独立法人资格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运用。

2.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性。高等教育管理必须把市场机制和理念引入办学体制,要学会经营大学。我们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对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避免教育投资的盲目性和竞争过度,同时正确处理好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关系。

(三)强化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

就我国而言,高等教育与证券市场的结合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发展很快。因此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同时有利于证券市场本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加大公立高等学校优质资产部分上市的力度,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筹集资金。同时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允许一些发展成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民办高等学校及相关教育产业集团(如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等通过股份制改造、资产重组等方式进入证券市场募集更多资金。政府还应制定一些能够吸引拟上市公司或已上市公司向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如对征地、贷款、税收等的减免,从而鼓励投资向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倾斜。

(四)积极拓展筹资新途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与证券市场结合形式较为单一,债券、基金几乎为空白,因此必须积极拓展新的途径,理顺股票、债券、基金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之保持恰当的比例。我们在加强股票筹资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证券市场发行高等教育债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20多年发行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的经验,在债券的发行方式、品种构成、期限结构、利率结构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精通债券发行和流通的中介机构和专业人才,这些都为专项教育债券的发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证。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出于风险的考虑对债券具有较强的购买需求,客观上要求证券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选择。因此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步趋于成熟,已经具备发行专项教育债券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2003

2.上海教育科学院.教育应成为经济新增长点[n].中国青年报,1999-6-9(教育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