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

篇1

【关键词】危机阶段;审美培育;缘起与观点;内容与预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65-03

【作者简介】皇甫立同,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淮安,223002)校长、党委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庸俗文化的相关元素刺激着高中学生的感官,混杂于网络、动漫、游戏、通俗读物、广告等庸俗化的内容和形式充斥于高中学生的生活,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对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科学认识审美教育和智育的关系,导致审美教育被严重边缘化、形式化、功利化。学校审美教育的严重缺位以及高中学生青春期特有的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造成了高中学生审美取向的混乱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的高中学校进行了综合课程的改革与探索,加大了审美教育力度。我国也愈来愈重视普通高中的审美教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通过艺术教学实践加强学生艺术体验,增强审美与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与小学、初中相比,高中阶段学生逐步由自发走向自主、感性走向理性,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个体审美素养发展的“危机阶段”,非常需要在思想、精神层面得到正确的引导,非常需要利用“学校”这个审美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加强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江苏省淮阴中学立足高中生审美素养的现实基础,面向审美素养的培育目标,围绕校内外资源,开发、转化、运用所需要的各类因素构成的教学系统及系统内各类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构建了一套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课程、课堂以及有利于生活和谐融通的,并逐级推进的审美教育体系,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实现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新突破。

一、基本观点

对于“审美素养”的定义,目前美学界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和结构划分。我们尝试将“审美素养”的概念界定为:个体在自然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对艺术作品、自然物态、社会生活、科学探究等领域的审美活动,所形成的认识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水平。它主要表现为个体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审美经验以及审美创造行为四大维度。

我们把项目课题界定为“普通高中审美素养培育的生态重构”,并初步形成了以下六个观点:

(1)高中审美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趣味,侧重审美素养的培育。它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是培养“全人”的重要途径。

(2)审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是审美教学的本原目的和根本任务,其主旨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审美观念,进而美化生活,提高现实的乃至未来的生活质量。

(3)审美教学是一种普适性教育,既区别于为升学而进行的专业性训练,又区别于以高品位的艺术追求作为人生目标的宏大愿景。

(4)美育不是智育、德育、体育的附庸,它只是学校完整教育之一端,是一种既独立于其他“育”之外,又与其他“育”有密切关联的教育。

(5)审美教育的全民化应当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一条必由之路。

(6)审美教育必须摒弃功利意识,严格遵循规律,扎实循序渐进。

二、项目内容

1.研究高中生审美素养现状与发展需求。

重建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教育生态,必须建立在λ们审美素养现状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学校与相关高校、专家合作,以我校及周边兄弟学校为基本单位,通过抽取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年级的高中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为重建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教育生态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研制出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基本目标,深入探究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建立学校美育重建和社会美育发展的沟通机制,体现“重构”的必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课程生态。

开发、开设“高中美学课程”,整合、重组与提升已有的艺术课程;吸收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开设一批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审美必修或选修校本课程,如戏剧(含地方戏剧)、表演、设计、篆刻、陶艺、摄影、创意表达等;加强非艺术课程审美要素的发掘与整合,逐步形成各类学科完善的课程美育方案和实施细则,引领非艺术课程改革实践;加强艺术课程与非艺术课程的整合,如“数学+科学+工程+艺术”等新型跨学科审美课程;探究、设置以艺术课程为核心的新的综合性的审美教育课程,形成高中三年系列的、整体的、不同门类且逐级提升的审美课程群。

3.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课堂生态。

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不仅是艺术课程及施教教师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其他所有课程及其施教教师的目标和任务。每个学科、每位教师都应该负有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责任。提升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追求“教学美”的课堂教学,促进各学科美育渗透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加大对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如艺术课程的单科切入模式、艺术综合课程中的一科切入兼及数科的交叉模式、艺术综合课程中的艺术鉴赏类课程以及相互关联的系列课为单元的“一串葡萄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是本项目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追求。

4.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生活生态。

从根本上说,审美是一种生活方式、态度、习惯和品位,学校努力为学生创设审美生活的环境生态。譬如,改造或重建艺术教室、创意表达场所等审美环境,实践以“美”为核心的班级生活,开发以审美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校园系列活动及平台,特别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重建与改革原有的艺术社团、艺术兴趣小组等。

5.研究c实施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评价。

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有序实施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评价,为审美素养培育评价的生态重建提供方向和标准。主要包括:艺术课程的定量、定性测评,非艺术课程、课堂的美育目标达成评价,美学课程的达标评价体系建构及实施,学生审美实践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实施。

6.建设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配套项目。

成立“审美素养研究中心”,选聘专职或兼职的高水平专家组成指导团队,建设一支胜任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档案”,对学生进行跟踪培养指导;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为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创设培养和升学的“高端平台”或“绿色通道”;改建、扩建学校艺术楼,设置更多更先进的艺术功能教室,提供更丰富的艺术教学资源;以地域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依托,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建设校外美育基地;自筹建设一个配套的校内“美育课程基地”,引领艺术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以上六项内容与逻辑关系可以用下图反映。

三、项目实验成果

本项目借鉴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实践探索,力求科学、准确地把握高中生群体的审美素养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强化对高中生审美基本素养的培育实践,积累更多审美教育教学改革的普适性经验,重新建立合乎审美教育规律的教学生态,引领普通高中审美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果明显。

1.学生审美素养明显提升。

学生在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等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追求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热爱自然生态,担当社会责任,追求幸福人生。

2.学生艺术素养较为突出。

学生多次参加省、市艺术展演或评优活动,均赢得高度评价或奖项;学校交响乐团应邀参加维也纳国际音乐节。

3.师资队伍审美素养良好。

篇2

[关键词]明尼苏达州;K12;媒介艺术课程;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3-0090-06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获得了很大地进展,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佛罗里达州和新墨西哥州纷纷通过有关立法来推行媒介素养教育。90年代中期,媒介素养教育在美国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经克林顿总统签字生效的“目标2000:教育美国法案,鼓励学校在九个核心学科中制定自己的内容标准,这九个学科是:英语、数学、历史、科学、外语、公民教育、经济学、艺术和地理学。其中艺术学科的课程内容标准包含小学和中学各年级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到2004年为止,有50个州官方承认媒介素养作为课程的一个部分,46个州把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编入英语语言或艺术课程,30个州将其纳入社会科学、历史、公民学、生态学、健康课程中。

美国明尼苏达州(The State 0fMinnesota)位于美国中西部,该州向来重视公共教育、文化事业,居民受教育水平高于全美平均水平,学校教育质量居全美前列,该州有31%的成年人拥有学士学位以及层次更高的学位。众所周知,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美国各个州政府具有一定的自,可以在充分考虑州情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在明尼苏达州得到高度的重视,为了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切实有效的开展,该州也通过立法来推行媒介素养教育,明尼苏达州根据州情,确立《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的十大标准。

一、《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内容简介

《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主要有十部分内容组成:(1)学生在创作媒介作品的过程中探索、形成并发展自己的想法。(2)学生应用各种各样的媒介艺术及他们的美学哲学创作媒介作品。(3)学生能够掌握既选媒介的技巧和方法。(4)学生在媒介作品创作和展示过程中能够有效合作。(5)学生掌握媒介艺术类型、技巧及媒介艺术中的美学哲学。(6)学生运用批判思维技能研究媒介信息。(7)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个人、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及媒介在塑造和扩展人类交流中的作用。(8)学生能够将媒介艺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9)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媒介消费并维持一个健康的媒介环境。(10)学生能够将在媒介艺术课程中学到的技能作为终身学习的指导工具。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细化为三个阶段实施:K0-4、K5-8、K9-12,其中K9-12标准又有普适标准和高级标准两部分组成。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又各具特色。

1.KO-4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简介

幼儿园到四年级(K0-4),学生能够将媒介文本的涵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个人娱乐需求及获取信息的需求相联系,能够辨别媒介文本的涵义与他人的需求和经验之间的关系。学生开始探索将媒介艺术课程的内容作为其他科目的学习资源,并学习如何分析、理解以及评价媒介艺术类型。学生能够根据信息的内容及技术的特性选择相应的媒介艺术,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应用这些基本技能,而这些技能是学生体验、批判、创造并呈现所有媒介艺术类型所必须的。学生利用他们的想象力、经验及探索精神开发自己的媒介艺术作品并学会运用相应的媒介艺术形成、捕捉、掌握、制造并呈现信息以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媒介艺术课程中,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及自我评价。

2.K5-8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简介

五年级到八年级(K5-8),学生在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态度、技能、欣赏力和观点的同时逐步形成自主能力和探索能力。学生运用已有的媒介经验,能够学会运用材料、设备及一些概念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掌握和学习媒介艺术能够给学习者一种技能,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媒介进行交流及媒介艺术与其它艺术有何不同。媒介艺术史通过提供相关信息,如创作者、创作目的、创作背景以及媒介艺术是如何随着时间发生改变的、为什么会改变等信息来帮助学生理解媒介艺术。学生利用批判思维对媒介艺术做出明智的判断,学会观察、辨别、比较、对比不同的艺术作品并能够有效表达他们的想法。

3.K9-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简介

高中生(K9-12)需要继续拓展他们与各种媒介艺术的交互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该达到媒介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平均水平以上(高级标准)。重点强调使用一种或多种媒介艺术来反映日益增多的个人成长难题、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合作能力等问题。通过使用、研究和评价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增强使用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表达能力。九年级到十二年级的学生从美学、文化和历史语境理解和评价媒介的能力不断增强,并将这些能力用于实际生活,因而成为明智的消费者、终身学习者及高素质的公民。

二、《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内容剖析

通过解读上述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可知标准条目清晰,内涵丰富。K12媒介艺术课程的开展以十大标准为指南,内容层层递进、步步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的总目标。

标准一:学生在创作媒介作品的过程中探索、形成并发展自己的想法

标准一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体验媒介作品创作过程,形成个人想法,其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一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初步使用媒介进行简单的创作,创作内容注重趣味性,授课内容可以是制作具有故事情节的拼贴画或者制作视频脚本展示某个感兴趣的事件等;K5-8要求学生在创作作品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评价个人作品,能够借助一定的手段表现作品的主题或者价值观,授课内容可以是创作摄影、录像作品,然后评价自己的作品,摄影角度和画外音则可以很好地展示特定背景下特定人群的价值观。K9-12(普适)强调学生自主性,能够独立发现感兴趣的话题,能够独立创作高质量的作品,授课内容可以是使用不同的媒介创作同一个故事;K9-12(高级)则要求学生能从媒介艺术的起源和价值深层次的理解媒介艺术。

标准二:学生应用各种各样的媒介艺术及他们的美学哲学创作媒介作品

标准二强调的是学生媒介使用能力及美学哲学的运用能力,其具体内容如表2。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二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主要是对媒介艺术基本元素的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作,授课内容可以是讲述时间、空

间、声音、色彩、灯光及动作等常见媒介艺术基本元素的特点及表现手法;K5-8阶段主要强调媒介元素的有效选取和组织方式及作品的处理手法,授课内容可以是声音、灯光及戏剧情节发展所需的设备选取技巧及组织方法,特效的处理手法等;K9-12(普适)阶段重点强调在作品中融入美学哲学及创作具有社会价值的媒介作品,授课内容可以是创作多种风格的媒介作品;K9-12(高级)阶段强调媒介元素与美学哲学的有效融合。

标准三:学生能够掌握既选媒介的技巧和方法

标准三强调媒介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其具体内容如表3。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三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要求学生在选取媒介的基础上,在活动中总结常见的媒介技巧和方法,授课内容可以是组织诸如从杂志中寻找并制作单一主题的拼贴照片、使用计算机绘图程序设计作品等活动,然后总结技巧和方法;K5-8阶段注重媒介技巧的使用,授课内容可以是摄影技巧、录像技巧等;K9-12(普适)阶段重点强调使用媒介技巧和方法提升作品的艺术表达力,授课内容可以是讲述不同媒介类型(纪录片、叙事片、实验录像)视频信息的编辑技巧和方法、各种媒介的表现技巧和方法,如录像时采用深褐色镜头可以营造一种沧桑感;K9-12(高级)重点强调使用媒介技巧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授课内容可以是创建一个具有多个监控器和多个视频通道的视频装置进行研究。

标准四:学生在媒介作品创作和展示过程中能够有效合作

标准四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其具体内容如表4。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四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要求学生尊重他人意见、表达个人观点并能扮演多种角色;K5-8阶段重点强调小组合作创作作品,初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K9-12(普适)阶段强调学生能够推测作品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K9-12(高级)阶段强调作品隐含审美观的展示,具有较强的小组合作能力。课堂组织形式是小组教学,教学方法主要为活动教学,授课内容可以是组织课堂活动,如制作广播节目等。

标准五:学生掌握媒介艺术类型、技巧及媒介艺术中的美学哲学

标准五注重学生对媒介艺术类型、常用技巧及美学哲学的学习,其具体内容如表5。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五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侧重于识别各种媒介艺术类型及常用技巧;K5-8阶段则侧重于讲授各种媒介艺术类型的基本组成元素及蕴含的美学哲学;K9-12(普适)要求能够区分媒介艺术中的主体和客体,理解媒介美学的目的和作用,并能够利用媒介技术影响他人观点;K9-12(高级)则要求学生能找到各种媒介技术使用技巧和方法上的独特性并深层挖掘媒介作品隐含的价值观。

标准六:学生运用批判思维技能研究媒介信息

标准六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其具体内容如表6。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六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在区分各种媒介艺术类型差异的前提下,能简单的评价媒介信息意图;K5-8阶段能够从媒介信息本质推断媒介信息,如从语法角度推断媒介信息的涵义,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和评价媒介信息;K9-12(普适)阶段在理解媒介信息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比较各种媒介作品的差异及影响差异的因素,批判思考媒介信息中隐含的价值观,并能将媒介艺术中的批判技巧应用到媒介创作中;K9-12(高级)阶段能够运用批判思维支撑个人观点,能够了解图像的来源及在作品中的涵义。授课内容始终围绕对各种媒介信息的分析、理解和评价,从而达到批判思维能力的提升。

标准七: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个人、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及媒介在塑造和扩展人类交流中的作用

标准七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的尊重意识,并让学生意识到媒介在人类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其具体内容如表7。通过解读析《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七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一般采用讲授实例的方式描述媒介信息与个人信仰、个人价值观及个人需求产生联系的方式,并分析媒介信息的社会影响力;K5-8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辨别作品的外部特征和主题,并能将作品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K9-12(普适)阶段要求学生从不同语境对比分析媒介作品,评价媒介作品如何影响我们的政治立场;K9-12(高级)要求学生学习媒介艺术史,研究其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影响。

标准八:学生能够将媒介艺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标准八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媒介艺术的能力,或者说培养学生运用媒介艺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使用媒介呈现各种信息。其具体内容如表8。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八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要求简单创作并呈现一个作品,如可以临场录制作品或回放一个先前的录像带;K5-8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评价信息呈现的有效性,在根据需要创作好作品后,能够选择最好的呈现形式展现作品;K9-12(普适)阶段要求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形式呈现作品,并能引发受众共鸣;K9-12(高级)阶段要求学生利用媒介艺术展示丰富多彩的个人想象力,游览展览会,如艺术馆、公共图书馆、网络或电影节。

标准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媒介消费并维持一个健康的媒介环境

标准九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消费能力及媒介环境意识,其具体内容如表9。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九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重在提高学生的媒介消费能力,主要采取话题讨论形式,探讨媒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及媒介生产的方式;K5-8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维持健康媒介环境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将媒介消费与社会影响相结合,要求学生能够与媒介生产者有效沟通,必要时采取某些方式改变其观点;K9-12(普适)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媒介消费行为,将媒介消费行为与社会发展、商业和法律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学生维持良好的媒介环境;K9-12(高级)则在培养学生媒介消费意识和维持健康媒介环境意识基础之上,创作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

标准十:学生能够将在媒介艺术课程中学到的技能作为终身学习的指导工具

标准十主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其具体内容如表10。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十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开展媒介艺术活动,媒介艺术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任务;K5-8阶段在初步了解媒介艺术活动的基础上,能够针对特定的媒介艺术项目确定目标和策略;K9-12(普适)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媒介艺术项目进度,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与媒介艺术相关的各种职业;K9―12(高级)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寻找在媒介艺术职业发展中的机会。

三、《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自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开始,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迄今为止,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研

究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演变过程及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先进理念为特征的起步阶段(1997-2004);以重视研究符合本国特色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为特征的加速阶段(2004―2006);以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共存为特征的强化阶段(2006至今)。在这一发展历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是如何在实践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即如何将媒介素养教育落实到课堂教育中。美国明尼苏达州《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内容简洁明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课程实施方式四个方面特点寻找借鉴思路。

1.教学内容

《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主设十大标准,确立明尼苏达州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目标。通过对十大标准分析可知,《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标准一到标准五主要针对媒介创作开展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媒介使用能力;标准六、标准七主要针对媒介文本分析开展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媒介信息批判能力;标准八、标准九、标准十主要结合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进行更高能力层次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媒介消费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规定确切的内容,不同的组织、团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各不相同。借鉴《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根据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具体内容可以分两部分展开: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

(1)媒介创作:媒介常识,即各种常见媒介的基本操作及使用技巧(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电子媒介及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和创造性使用媒介创作作品,即媒介使用者对媒介内容进行技术处理或者内容增改,它包括个人使用媒介及个人与媒介互动。媒介创作旨在培养学生媒介的基本操作能力及创造性使用媒介创作的能力。媒介创作要与学生个人兴趣、个人发展需要、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相联系。

(2)媒介文本分析:分析各种媒介文本的特点(计算机、摄像机等电子媒介文本特点及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文本特点),比较各种媒介文本之间的不同(照片与文字文本有何不同)。媒介文本分析旨在培养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及批判能力,其中媒介批判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媒介文本分析要与文化和历史背景相结合、要与法律和商业问题相结合。

2.教学理念

在《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中,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采用的是不同的教学理念,媒介创作的教学理念是从媒介使用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媒介直接体验来提高学生的媒介使用能力;媒介文本分析的教学理念则是从学生对媒介传播内容理解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媒介信息批判能力。两种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贯穿于K12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共同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这避免了因过于注重“媒介使用能力”的培养,使得通过媒介使用达到媒介信息批判能力教学目标的削弱;这也避免了因过于注重“媒介文本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使学生缺乏媒介直接体验,从而导致分析语境的缺失。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这一教学理念,将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教学理念相结合,但两者该如何结合,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内容孰为基础内容,即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内容孰为媒介素养教育的起点内容,值得深入探讨。

通过分析我国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优势,此难题便可迎刃而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优势为:能够根据学习者需要,选择并使用适当的媒介工具;能够有效分析媒介信息,从而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教育技术专业特色则体现在“技术”,因此,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以培养学习者媒介工具使用能力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媒介文本分析能力。

3.教学模式

《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采用“分层”模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将K12学生划分为K0-4、K5―8、K9-12三个层次。针对这三个层次的群体,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也进行了相应的细化,各个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

K0―4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媒介文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初步体验使用媒介艺术创作简单的小作品。K5―8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媒介创作能力,学生在与媒介互动过程中,深层次理解媒介文本涵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K9-12阶段注重学生与各种媒介艺术交互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创造性地使用媒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这一“分层”模式,但要避免其不足,美国明尼苏达州媒介素养教育虽然贯穿于K12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但只是针对K0―4、K5-8、K9―12三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整体的标准,并没有根据各个年级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严格的媒介素养标准划分,这给实际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

因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应该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开展适当的活动,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分层的进一步细化,有利于构建一个循序渐进、步步提升的教育体系,它能够因材施教,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

4.课程实施方式

K0―4阶段课程的实施方式为“保护”,课程开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教会学生将媒介文本的涵义与个人的生活经验、娱乐需求及获取信息的需求相联系,学生能否将媒介艺术课程内容迁移到其他学科,学生能否选择合适的媒介艺术表达个人想法或创作简单的小作品。

K5-8阶段课程实施方式为“准备”,课程开展的关键问题是学生能否根据已有的媒介经验,更好地表达个人想法或创作媒介作品,学生能否从更高层次(如创作者、创作目的、创作背景)理解媒介艺术,学生能否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终身学习所需的学习习惯、态度、技能等。

篇3

关键词: 艺术类师范生 师范技能 职业化

艺术类师范专业的根本任务是为各中小学输送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实际需要的艺术课程的教师,这就需要艺术类师范专业学生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以满足其职业需求。

一、艺术类师范专业的特征

艺术类师范生主要的就业领域为中小学,其专业技能的培养中不能忽略“师范性”特质。

在制订艺术类师范生培养方案中,应该考虑到专业的特殊性,也就是说艺术类师范技能培养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合理的培养方案。艺术类师范生的专业技能主要指艺术课教学技能,艺术课教学技能是顺利完成艺术课堂教学任务,实现艺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决定艺术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

首先,重视教学技能培训课程的设置。

目前,许多学校采用开设微格教学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微格教学课程能够很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及手段,在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训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课程特点不同,如何把微格教学引入不同学科,已经成为不同学科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艺术类课程中,有许多技术及艺术表现力,如何把这些教学内容与微格教学手段很好地结合,是教学技能培养的重点内容。马晴在其倡导的美术专业师范生技能训练体系中提出“有针对性地将课程设置与具体技能训练结合,以竞赛、社团活动等巩固和检验训练成果”[1]。同时注重“开设文学选修和艺术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全面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利于学生更广泛地把握学习内容”[2]。

其次,重视艺术类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艺术类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专业师资,而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优势是其职业能力的基础,是其存在的根本。因此,应该制定相应的艺术类师范教学技能考核标准,此标准应考虑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求,又可成为培训的具体要求。教学技能应该包括教学口语技能、教学表现技能及教学应变技能等内容。目前,师范生教学技能不合格表现在“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教学应变技能差”及“教学方法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效”等方面[3]。如果能够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从而提高艺术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第三,培育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教学技能后续提高提供平台。

实践技能是师范类专业教学技能形成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教学技能形成的主要体现形式。固定的实习基地经过长期合作,容易形成相对稳定的实习操作流程。对于艺术类师范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聘请优秀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师作为实践技能指导教师。

建立一支专(兼)职的实践技能指导教师队伍,对于艺术类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支队伍可从本专业高校教师中选取培养,也可以聘请校外实训基地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技能教学课程教师。这样,可以拓宽艺术类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途径。

三、注重创新技能的培养

艺术类师范生在注重教学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同时应该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现为具有开阔的视野,面对国际、国内艺术教育的最新理论和最新动向,能够合理吸收,并灵活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在艺术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在学校安排的教学技能实践中对其进行相应改革,表现在艺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

艺术类师范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给予相应的课程安排及授课教师的合理引导。同时在艺术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中坚持“师范性”的培养目标,把思想观念从“上舞台”转变为“站讲台”。比如:加强艺术类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增强艺术类专业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安排相应的采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把在学校学习的技能与实践采风获得的知识相结合,大胆创新,通过表演及同学间的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创新思维方法。真正做到立足于“师范类职业”,强化“专业特长”,从而实现“一专多能”。

四、重视综合实践活动

艺术类师范生面向我国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中学生综合能力应该贯穿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艺术课程是培养合格全面人才的美育及德育教育,而基础教育的艺术类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决定了学生的培养效果。基础教育中,教师经常需要指导大量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意味着指导教师综合实践能力首先要具有相当水平,才能在基础教育及教学中发挥作用。在高等院校的师范专业技能培训中,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设一定比例的师范生综合实践课程,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给予综合实践课程一定的课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艺术类师范生的职业能力。

艺术类师范生技能职业化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其综合艺术素养,以适应其职业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中小学已经开设了综合艺术课程,而综合艺术课程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对于从事中小学艺术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其知识背景成为限制中小学艺术课教学任务完成的关键。我国早期中小学艺术教育只有音乐和美术教育,在新世纪第一次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出开设综合艺术课程的设想。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需要有艺术类基础教学的从业者本身具有综合素养,因此,艺术类师范生的技能培养应该重视开展更多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提高基础教育从业者本身素质,使得从业者在以后教学工作中满足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晴.高师美术学专业师范生技能训练体系设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58-59.

[2]徐向黎.新课标与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2):73-74.

篇4

关键词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S688.2;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89-01

插花艺术是以植物的枝、叶、花、果等鲜切材料为主要素材,通过技术和艺术加工,将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创作出充满诗情画意、反映生活情趣、展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表现其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一门造型艺术。插花艺术课程是中职学校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其他专业的选修课。为了全面表现插花艺术课程的特点,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放在首位。

1 插花艺术课程特色

随着花艺行业的发展,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插花艺术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增强就业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养[1]。在课程教学中,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密切联系,让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大量的鲜切花,所需经费投入很大。

2 改革措施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第一次课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插花大师的作品以及古今中外的优秀插花作品。再由教师现场插制几幅家庭插花,在插制的过程中可以配上音乐烘托气氛,让学生知晓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美化公共场所、改善居住环境[2],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花艺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规则的西方式插花比赛,进行东方式插花艺术表演(配上背景音乐),选拔学生参加艺术插花技能大赛等,以提高学生学习插花的兴趣。

将西方基本花型作为实践教学的入门。西方花型图案规则,如三角型、L型、倒T型、弯月型、S型、圆型等。基本花型有固定的制作过程,都可以通过分析图形,按5个步骤完成插花,即:①确定骨架花位置;②找重心确定焦点花位置;③确定主体花位置;④确定配花和衬叶的位置;⑤整理。经过此5个步骤即能把花型完整插好,制作相对容易,学生易有成就感,能够增强学习信心。

现代插花如花束、花篮、新娘手捧花、婚车装饰等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常用的礼仪用花,随处可见。针对现代插花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到花店进行调查、拍照等,以收集各种花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各种现代插花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插花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插花制作方法,同时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如经营花店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人选取花材,有人制作插花,有人给作品命名等,共同完成作品。

2.2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主题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融合运用,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各章节可以设置成各个学习情境,各个学习情境可以设置成一个或若干个工作任务,任务可包括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和评价等环节。

以“新娘手捧花的制作”为例来说明:第一,把制作1个新娘手捧花定为任务;第二,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展示一些新娘手拿手捧花的图片或视频,教师介绍手捧花的多种制作方法、步骤及不同身材新娘适合的花型;第三,学生选定一个花型作为自己的任务,并动手操作;第四,教师评价或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分析总结。

2.3 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比例

插花艺术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只有密切联系理论和实践,在讲授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设置为6∶4或5∶5。

2.4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应以技能操作考核为主,加上理论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团队协作及考勤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定为过程性考核成绩占70%,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教师评价。用试卷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定为结果性考核占30%。

2.5 编写校本教材

学科带头人组织插花艺术课程教师对不同地区的花店进行调查论证,内容包括人才需求、岗位设置、技能要求、相关证书等,同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遵循专业与行业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进行课程建设,制定课程标准,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充分考虑花店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达到初中级插花员的要求,同时具备一定的参加艺术插花比赛的能力。

2.6 建设实训室,购置实训设施

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学校投入资金建设插花艺术的实训室,可进行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和作品展示。同时购置仿真花供学生实训操作用,仿真花可反复使用,既能满足学生

实训的需要又可减少教学经费。

插花艺术历史悠久,插花可以使人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情趣,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未来插花艺术将会迅速发展,学校园林专业开设插花艺术课程也应与时俱进,与花艺行业衔接,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及综合素养,为我国的花业发展输送人才。同时,还可提升将该课程作为选修课的学生的个人素养,继承并弘扬我国的古典花艺[3-4]。

3 参考文献

[1] 容惠玲.中职《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学管理,2015(10):155-156.

[2] 王芳.应用型本科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5(6):200-201.

篇5

1.现实的艺术教育,存在着内隐的严重缺陷

毋庸讳言,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艺术教育状况一直不佳,存在诸多“内伤”,主要表现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一是审美缺失――艺术是以其审美形象唤醒人的审美情感体验进而享受审美愉悦的,然而现时的艺术教育却因其知识化技术化倾向而缺失了审美愉悦,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审美享受;二是个性缺失――艺术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基于发展个人艺术兴趣的活动,然而现时的艺术教育严重划一化,没有提供给学生以应有的自由发展空间;三是价值缺失――艺术教育在小学生来说,主要是培养其艺术兴趣,陶冶其美好的情操,然而时下学校的艺术教育却在热衷于应付各种能够为学校带来荣誉的各种赛事。这样的艺术教育亟待变革,亟待回归个性,亟待回归价值。

2.现实的艺术教育,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发展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使命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自然必须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然而,我们有目共睹,近20多年来的中国教育,“全面发展”只是纲要或计划中的条文,只是报告或讲座中的口号。在实际的校园里和课堂上,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镣铐”,没有驱除“应试教育”的阴霾,以知识为中心、以分数为目的、以机械重复训练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即使是近10多年的新课程改革,也没有让人看到中国教育有什么蓬勃的生机。这样的教育将体育、美育等课程严重地挤到边缘,甚至陷于落空的危险。无疑,残缺的教育,造就残缺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变成了木纳、呆滞的应试机器,没有了全面的素质,没有了生命的活力。为着人的回归,为着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要构建一种让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教育环境。

3.现实的艺术教育,漠视地域文化的传承

学校是国家的教育机构,既承担着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使命,也承担着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使命。对教育使命而言,祖国和民族文化是其主要教育资源。同时,一定地域因其特有的历史名人与特有的历史名胜等所孕育出来的人文精神元素,也是所在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将其吸纳为课程元素除了可以很好地补充和丰富教育内容之外,还可以借此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有益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深深堕入国家课程“一统天下”和知识教学独霸校园的泥潭,民族的、民间的地域的优秀文化资源被拒之门外,无法合理、有机地渗透到课程体系之中。不仅课程资源贫乏缺少活力,教育内容显得枯燥而没有生机,而且地域文化在属地学校遭遇冷落,隐伏着丢失和消亡的危险。对此,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场所,理应反省自身的文化使命,积极主动地把传承和发扬优秀地域文化的重任担当起来。因此,吸纳地域文化资源,将地域文化艺术营养注入课程教育之中,乃是学校文化使命的题中之义。

由于艺术教育存在上述现实问题,我们开展了“吸纳地域文化资源,开发艺术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通过挖掘屺亭地域内特有的悲鸿文化资源,构建有益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办学特色的校本艺术课程。

二、艺术校本课程的主要构思

对“吸纳地域文化资源开发艺术校本课程”的研究,我们的构想是:依托我校所在的屺亭街道社区作为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故乡所特有的“悲鸿文化”优势,发挥学校自身的主体作用,同时积极争取专家指导,全面考察搜集有关徐悲鸿艺术人生的诸多文化素材,挖掘整理出他独特的艺术思想、伟大的艺术实践、卓越的艺术成就、高尚的人生品格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作为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文化条件和丰富学校艺术教育的艺术资源。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和地方性艺术课程实施建议的框架内,从价值引领和艺术陶冶两个维度,以“悲鸿艺术社团”建设为轴心,通过艺术资源的科学整合、校本教材的精心开发、课程组织形式、课程实施途径、教学培训策略等的全方位探究实践,努力建构一种以学生艺术兴趣为基点、以学生自主选择、自觉学习为主线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运作模型。

三、艺术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1.挖掘以悲鸿艺术人生为核心意蕴的地域文化内涵

通过考察屺亭街道尚存的徐悲鸿故居遗址、掌故传闻、作品遗藏、亲友生活踪迹,查阅相当数量的档案、检索文献,在比较充分地占有徐悲鸿从艺、从教以及投身服务民族、济助贫民等广泛社会活动伟大人生经历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同时借鉴目前国内对徐悲鸿研究的已有成果,初步确定了以悲鸿艺术人生为核心意蕴的地域文化内涵:(1)悲鸿文化之精神意蕴在于他心灵深处执着不渝的关爱民生的草根情怀、放眼世界的国际视野、报效祖国的社会担当、独辟蹊径的创新意识、兼容并包的博纳胸襟以及以身作则的师德风范等丰富的价值财富,这是悲鸿精神的核心所在,将其与徐悲鸿儿少时期发奋求学不以家境困窘为累、青壮时期励志报国不以强势恶人为惧、艺术创作创新求异不以成法俗见为拘等人格特质联系起来,我们确定了将“挺直脊梁”定为悲鸿精神的符号表达,将其作为学校精神;同时将悲鸿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两句话定为校训,作为悲鸿精神的形象诠释。(2)悲鸿文化之物化载体在于徐悲鸿传世的各种画作、言论、论文、著述、生平事迹、经典故事等可闻可视可触可感的物质存在。这两方面,构成本校地域内特有的悲鸿文化。

2.开发以悲鸿艺术人生为主体的艺术教育校本教材

在把握地域悲鸿文化的总体范畴及主要表现形态之后,我们便以此为出发点,对照艺术教育的基本框架和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构想,有的放矢,通过第二轮甚至第三轮的访问、查阅、检索、搜集、募捐(徐悲鸿存作)工作,对拥有的悲鸿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梳理、重点筛选,去粗取精,长善救失,开展了作品整新、文字编撰、纲目架构、文稿汇总、书籍印制等辛勤工作,初步完成了以悲鸿文化为主体的艺术校本课程基础教材。这套教材分为上、下两个分册,上册为基础班学习用书,供初级班(1-3年级)学生使用;下册为提高班学习用书,供高级班(4-6年级)学生使用。两种课本体例总体相同,每个分册教材都有同样的封面――徐悲鸿著名的奔马图作为主体画面,同样的扉页――徐悲鸿手迹影印文字“挺直脊梁”字样,同样的前言――教材内容说明及教学建议,同样的教材组织结构。课程内容依照教材类型与学习方式的不同,划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文本类教材,主要编入徐悲鸿生平事迹及相关名人轶事,用以引导学生以阅读、感受等方式去学习;第二板块是作品类教材,主要编入徐悲鸿传世的绘画作品,用以引导学生以鉴赏评析的方式去学习;第三板块是活动类教材,主要编入需要学生学习效仿创作的范文、范画、范字。每册教材依照三种类别的教材编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若干课文。每篇课文除了正文教材,后面均有相关链接、学习要求、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辅助栏目。

3.构建以悲鸿文化传扬为表征的艺术校本课程样态

传承和弘扬悲鸿文化,是我校艺术校本课程实践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诉求,有机渗透和有效构建,乃是我校艺术校本课程在两个层面的基本实践策略。以传承与弘扬为宗旨、以渗透与构建为方式,经过近三年的研究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艺术校本课程的“四则五团”操作样态:

(1)国家艺术课程融入悲鸿艺术精神

这是指在国家课标规定的美术教学和音乐教学――统称为艺术教学中,我们在执行其规定内容、规定教学时间、规定教学目标、规定评价要求、规定教学组织形式等前提下,依托课堂教学渠道,采用“注”“重”“增”“强”四字方针,将悲鸿艺术精神融入其中,使其艺术教学过程推进更顺,文化含量更高,审美体验更深,艺术素养提升更有效。所谓“注”“重”,即注入创新精神,重视想象训练,亦即为体现徐悲鸿创作中敢于将中西画风熔于一炉进而自创一格的创新精神,在音乐和美术教学中高度重视想象训练,让学生借助教材文本或根据给定主题展开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再造和创造出美好的艺术景象来;所谓“增”“强”即增加对话交流,强化自主表现,亦即改变艺术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学生一味听从的惯习,增加师生平等对话、生生自由交流的环节,确保学生有机会发表艺术学习中的感悟和体会,借此强化学生艺术表现意识,提升学生艺术表现能力。这就是国家艺术课程校本化的“四则”――四项规则。

(2)学校艺术课程弘扬悲鸿艺术文化

这是指学校吸纳所属地域的悲鸿文化资源所构建的、体现地方文化优势和学校自身特色的艺术特色课程,它与国家艺术课程并行推进,成为学生艺术课程学习的另一重要领域。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它主要功能不仅在于悲鸿艺术精神向课程学习的渗透,更主要地在于以专门的艺术创作活动为依托和载体,通过习得艺术创造力、提升艺术感受力来传承悲鸿艺术,弘扬悲鸿文化。

这一层面的实践样态以“五团”为轴心展开。所谓“五团”,就是组建五个类型的悲鸿艺术社团,它们分别是悲鸿书法社团、悲鸿绘画社团、悲鸿文学社团、悲鸿歌咏社团、悲鸿器乐社团。这五个类型的社团分两个层次组建,基础层次就是年级社团,提高层次就是校级社团。年级社团每周一次活动两个小时,校级社团每周四次,其中一次与年级社团同时分别活动,另外三次在每日课后单独活动一小时。年级社团将本年段内学生依照其兴趣长处建团,每次活动以走班方式到自己所选项目所在地点活动,辅导老师由组内老师依据自身艺术专长担任;校级社团学员从年级社团中选取确有余力且又确有特长的成员参与,辅导老师有两种成员构成,一是校内相关艺术功底特别过硬的老师,一是校外聘请相关艺术名人、艺术导师。这就是学校艺术课程特色化的“五团”――五种社团。

4.形成了以校本课程学习为内容的艺术才能激励机制

篇6

随着色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与更新,人们愈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所在,“知识改变命运”观念已深入人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思想的开放,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的进入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触和交流,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局面并引发新的思考。教育使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领域,我国教育主要分为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两个阶段,不同阶段时的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均有较大差异。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行重新构建与革新已是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技能。

关键词: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构建与革新;革新方法

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以来,公共艺术课程成为了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1]。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衔接不当

一直以来,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外,绝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并没有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这写中小学的艺术课程由于种种原因被一直推迟与简化[2]。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艺术课程并没有得到重视,更没有被纳入中高考的考试项目中中,导致学校忽视了艺术教育,学生基本没有真正进行艺术学习或艺术实践的时间与空间,这对高等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开设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高校在进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的首要事务便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扫盲”工作,即从本应中小学学习的最基础课程开始教起。

(二)课程标准制定不明确

完成艺术教育目标与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设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学标准。有学者提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中小学基础艺术教育存在较大差异,我们所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审美认识规律与中小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制定艺术课程标准时应着重体现审美体验与鉴赏艺术的能力培养,体现学生创新思维与个体自我发展价值、社会交往认同与艺术实践价值、多元文化与科学综合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做好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工作等课程标准理念”[3]。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年级与阶段,由易至难,既突出主科又兼及其它艺术门类的课程标准,使教学目标不偏离实际轨道,力求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从而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构建与革新

就目前而言,并没有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行规定的相关文件,再加上学生中小学时受应试教育影响并没有对基础课程进行有效学习,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从基础部分开始搭建,同时从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阶段性进行革新。

(一)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构建

(1)艺术基础类。艺术基础类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素养、基础知识等,主要使学生掌握艺术审美所必须的相关知识与能力。该阶段是学生形成综合艺术审美的关键时期,也是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形成的基础所在,主要通过基本音乐听觉训练、简谱视唱、基本乐理训练等方法进行[4]。(2)艺术实践类。艺术实践类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绘画、唱歌、演奏以及其他艺术创作等实践活动[5]。该部分是艺术教育的核所在,虽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但若要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相关艺术技能是必须前提。一个五音不全的人虽然能够欣赏歌曲,但其只知道歌曲的美妙,却不知道美妙在何处,更遑论是对歌曲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了;绘画亦然,一个人的色彩判断力若较差,那么他如何体验到画卷的生动呢?因此,艺术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所在,在实践过程中开拓思维、磨练意志,学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能力,这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达到的。(3)基础艺术史论。基础艺术史论课程主要通过艺术导论、艺术史、艺术评论以及美学等理论内容的学习,提升学生对艺术与人类社会的认识,使学生将人类社会与艺术进行结合,藉此把握技术教育的内涵所在。

(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革新

纵观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革新已是势在必行。艺术课程的综合是指将2门或2门以上互相有联系的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即技术课程综合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这种综合性的课程能够有效增加艺术知识信息量与文化含量,减少专业技术难度[6]。(1)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革新的关键偶在,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该模式并不是对单科课程的削弱或综合课程的取消进行强调,而是为了对传统单一课程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通过多方面地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使学生的艺术视野、审美能力以及艺术修养得到提升。(2)综合课程革新应重视学生层次需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面对的学生主要为非艺术专业学生,这部分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且艺术素养以及对艺术知识的需求程度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开设课程之前应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

(三)课程内容的阶段性优化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神设计,以此形成一个有阶段性的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课程设置前应对学生的艺术知识结构层次进行分析,尤其是不用学科学生的艺术基础情况。通常情况下,文科生因知识结构包含了历史、文学,所以与美术、音乐等艺术门类有着相对密切的联系,而理科生平时所接触的知识却与艺术并无联系,其艺术基础知识自然较为欠缺。因此,文科生与理科生在艺术上的基础知识或许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艺术课程的设置应划分为多个教学阶段,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此来逐步提升教学有效性。另外,从学习时段来看,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艺术知识相对较弱,对艺术知识的求知欲较强,较适宜开艺术基础知识课程;而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程度的艺术基础知识,也能够将其运用于艺术实践中;大四年级学生的艺术教学活动则可结合自身情况,将其视为自己走向职场与社会的一种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构建与革新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为入手,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工作的开展。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离不开艺术教育,我们应努力提升大学的艺术教育进而带动全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更多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构建与革新还需要广大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仅是抛砖引玉。

作者:王亮 单位:湖南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自圣.中、英四所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比较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

[3]程征明.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朱新蕾.湖南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篇7

关键词:联合教研;教研主题;教研策略;课程改革

联合教研模式的研究是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本区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以新课改精神为理论依据通过跨领域、跨学科的教学研讨实践活动形成的有核心价值及对教育教学启到促进作用的实践经验探索。在通过对小学音乐、美术学科这两门艺术课程的联合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在不淡化学科特征的前提下,寻找音乐、美术学科的共通点,为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及全面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小学音乐、美术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的敏感力、鉴赏力与表达、创造力,通过两门学科教师间的互动影响到师生间乃至生生间的互动,对形成良好情操与终身学习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联合教研模式已成为有效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主要形式。

一、联合教研模式形成阶段的教研主题与策略

1.教研主题

由于全区各所学校的规模差异,对于音乐、美术这类总课时量不大的学科,师资情况存在差异。在校内开展能够形成理论及实践成果的教研活动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此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及美术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形成了以全区教研为核心,以相邻学校组成片区的教研为载体的形式,定期开展学进度、进行教材分析和听评课活动。教研活动更多的是解决教师如何利用音乐、美术学科的共通点,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及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这样的教研活动有效地确立了两门学科需要共同探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形成教学研究的规范化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生成起到促进作用。从儿童的心理与生理角度来看,一味地强调“分科”,并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学,忽略了综合性特点是不科学的,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就小学生的学龄特点出发,活泼好动、思维跳跃是天性特征,利用音乐与美术学科特点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启音乐与美术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是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综合性的体现,通过教研的实践尝试及丰富的课堂教学成果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研策略

联合教研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寻找音乐、美术学科的共通点,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分科的教学方式。同时关注促进不仅包含微观的纵向综合(自身学科体系中的),也重视宏观的横向综合(跨学科领域的)。针对跨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我们采取两步走的方法开展实践教研,即学科内挖掘实践教学课例与两门学科共同挖掘教学课例的方法策略。两门学科的教师定期组织核心实践教学课,通过实打实的研讨、备课、磨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课重点展示音乐与美术学科共通性与相互促进实现“美育”的共同目的。每节课前由核心研究人员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并进行深度讨论。授课教师设想自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呈现联合教学的核心教学思想,然后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并进行两轮试教,中心教研组成员充分参与讨论修改;正式上课后,每位教师评课,对照自己的设想参悟教学理念。这样联合教研共同备课模式不仅提高了艺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与两门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多元化的艺术熏陶,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与个性的发展。

二、联合教研模式发展阶段的教研主题与策略

1.教研主题

音乐与美术从学科属性都为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两者紧密相连,有机融合,不仅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针对跨学科的教研模式探究意旨在帮助教师有效传递、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各种艺术能力之间建立起丰富的联系,在联合教研模式发展阶段更要深入学科内部知识结构建构起丰富的联系,促进教师视觉、听觉、触觉、言语等多种能力发展的同时以利于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教研模式从而改变以学科技能为主线的教学。将音乐、美术学科置于大文化艺术背景下来教学,扩大了学科教学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2.教研策略

音乐、美术学科之间的综合是自身发展完善的结果,根据小学音乐与美术学科的课程标准将小学音乐学科教学领域划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将小学美术学科教学领域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区内音乐与美术教师以学科共通性的有效开发与整合为主题,突出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特色,优化艺术课程结构,以临近学校形成片区形成联合教研共同体,使每一位音乐与美术教师都能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实实在在地投入到开展区音乐、美术联合教研的活动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模式,做到以学生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兴趣发挥为动力,立足课堂教学活动,广泛渗透音乐、美术的艺术特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艺术综合能力,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联合教研模式创生阶段的教研主题与策略

1.教研主题

在联合教研模式研究不深入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通过促进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探讨,寻求并利用学科间的共通点,音乐、美术学科联合教研模式保留了学科的自身特点寻求两门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契合点,实现学科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使得音乐、美术学科发挥互通性与延续性,达到更佳的“美育”效果。

2.教研策略

在模式创生阶段, 我们关注音乐与美术学科的有机整合。为了有机整合我们进一步拓展教研模式的内涵,形成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教研环境。利用学期里相通的课程如三年级音乐学科的《四季童趣》与美术学科的《四季歌》,区级实践课的观摩整合了音乐与美术学科共通的知识点,比如四季的颜色与给人的感受通过时而欢快时而宁静的音乐进行表达,同时也将四季的变化直观的用音频影像进行展现,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四季。同时随时配合实践课开展综合性的学生课后调研活动,及时地掌握与收集学生对艺术课程联合教学的感想、感受与收获。同时进行有效地意见整合与资源共享形成良好的反馈模式,以此来搭建共生智慧的教研平台,努力帮助实践音、美学科联合教研模式创设广度、深度与可实施性。

在新课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音乐与美术学科联合教研模式的研究直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对学生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有效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立梅编.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篇8

一、政策与大事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等纲领文件,指导我国的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随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完成,新的发展规划在2012年底正在出台过程中,必将对指导新的十年中我国的学校艺术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育部在2012年公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对于中学阶段的规定是:在硬笔学习方面,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高中阶段,可以学习用硬笔书写行书,力求美观。在毛笔学习方面,初中阶段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高中阶段可以通过书法选修课深入学习,发展特长。

2012年,北京市将舞蹈教育引进中小学课堂,形成了一门艺术教育的新课程。北京从2006年起,试验进行素质教育舞蹈课,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吕艺生与相关院校几十位教师一起组织,在北大附小、八一中学、景山学校等学校进行了几年的实验,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研创新型舞蹈课。素质教育舞蹈课将成为每人一周一节,统一采取“课例”的方式,学标准和测试标准的完整体系。[1]

2012年,我国艺术教育领域有一些较为重要的事件发生。比如厦门市教育局将2012年定为本市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年”,强调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活动,即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2] 2012年4月17日至18日,陕西省教育厅在西安召开全省艺术教育示范中小学联谊会,总结回顾了近年来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对第四届全国和全省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进行了动员,对全国第一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进行了表彰。2012年10月20日,“庆祝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建团25周年艺术教育峰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来自首都教育界和艺术界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市80所中小学学校的校长、师生代表近300名亲临峰会现场参与活动。

二、课程与教学

2012年全国中学继续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按照艺术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体项目“2+1” 工程。比如鞍山市铁东区中小学艺术教育规划(2009——2012年)中规定,全面实现“四个100%”:即音美课程设置及上课率100%,学校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率100%,学生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参与率100%。中小学专用教室(音乐、美术、舞蹈和形体)设置及器材达标率100%。按课程设置要求开全、开足艺术学课课程。全区中小学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或挤占艺术学科课程 。

本年度,我国综合艺术课程进一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综合艺术课是在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门新型学科,对于以往在中学只开设音乐欣赏课的大部分学校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富有挑战性的艺术教育课改。综合艺术课对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提高其综合艺术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根据国家新的《艺术课程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目标已从过去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知识与技能转变为促进学生艺术能力与整体素养的综合发展。“艺术能力意味着能够综合运用音乐、美术、戏剧和舞蹈等艺术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艺术反思与评价能力,通过艺术学习形成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非艺术学科的连通能力以及多种艺术综合发展能力。” [3]综合性艺术课程与旧的艺术课程相比较,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式、探究式、反思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使艺术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综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对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综合艺术课程不是原有的各种艺术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关注能力发展,突出人生主体,强调个性化学习。

我国当代艺术课程的改革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目标整体化。从“传统的、纯粹的、精英式的”教育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对艺术的感受、体验与创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艺术活动的有形结果,真正重要的是唤起创造的热忱。课程目标的设立强调对艺术的终身参与是完整的生活的一个有价值的部分,是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的标志。2.课程对象普及化。艺术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是义务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艺术教育是发展的重点。3.课程结构综合化。强调各门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是现代课程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艺术课程的综合化和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4.课程途径多元化。实施艺术课程的途径是多渠道、多层次的。在课堂艺术教育之外,还有更多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的更广的艺术教育。

三、校园内外

课程途径多元化,主要指艺术课外教学。课外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业余活动,其实它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即规定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艺术社团或者艺术活动小组,每个学生至少要参加一项艺术活动。

学校每年应当根据自身条件,举办经常性、综合性、多样性的艺术活动,与艺术课程教学相结合,扩展和丰富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2012年是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成立25周年,该团自1987年成立以来,已由11个分团600余名团员,发展到现在的94个分团,团员近万人。金帆艺术团在推动学校艺术教育普及和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在美育中发挥了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德艺双馨、全面育人的重要功能。2012年11月15日晚,由市委教工委、市教委主办的“点燃生命的太阳”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成立25周年文艺晚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行。

本年度,全国各省市区都在按照规划举办各种形式的丰富多样的学生艺术节。比如2012年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举办得有声有色;深圳中学2012年积极参与全国省市地区的各级艺术节和各种艺术比赛,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北京市及各城区中小学生艺术节蓬勃开始,如西城区举办的“风华杯”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初中部举办2012年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在阳光下成长——践行北京精神,再创八十辉煌”为主题,旨在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使学生参加展演活动的过程成为受教育的过程,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北京精神的践行者。

通过开设拓展活动课,加强中学艺术社团建设。发展艺术类兴趣小组,针对中学生特长和爱好,组织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艺术社团活动(合唱团、舞蹈团、文学沙龙、美术、书法、绘画、摄影和乐队),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要积极创新,注意培育特色,提升中学生社团的层次,把中小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培养兴趣、引导需求的阵地,使之成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2012年我国一些中学的艺术教育注意与地方艺术传统特色相结合,将学校和学生的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或传统文化发展联系起来。上海市石笋中学近年来一直以锣鼓书艺术为突破口,促进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该校在已经完成了《锣鼓书艺术》课程开发的基础上,重视其它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结合新场古镇文化,完成具有江南特色的艺术课程两门。

本年度,传统艺术、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继续开展。2012年5月20日至6月1日,国家大剧院联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策划的“2012年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周”暨“北京市第十五届学生艺术节优秀节目展示”在大剧院音乐厅拉开帷幕。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作为国家大剧院歌剧兴趣培养基地校、第四届国家大剧院青少年周的参演学校参加此次活动。2012年5月9日下午,伴随着“中外经典歌剧咏叹调赏听会”中的阵阵歌声,“北京青少年艺术周”首场普及活动在和平街一中阅览室正式启动。

四、中学艺术教育的突出问题

尽管我国中学艺术教育在蓬勃发展,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艺术教育。一方面由于高考压力,艺术课程饱受挤压,而另一方面,又由于艺术生/艺术班的存在,使得艺术教育变得特殊化。

许多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目的就是高考的基本能力一科(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合起来四科占60分),为备考,各学校基本上是采取通过训练题带动知识掌握的方法,因为这样的做法对应试而言往往见效。另一方面,艺术技能的训练则只是集中在少数的艺术生身上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高中阶段通过专业技能的训练达到高校相关的录取要求,获得专业合格证。因此,面向全体的艺术教育或者异化为全体学生形同虚设的高考训练,或者窄化为少数艺术生升学的敲门砖,艺术教育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落在空处。

总体说来,本年度我国中学艺术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艺术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状况有所缓解,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普遍开展,中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升。但是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各级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

注释:

[1]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15日第3版。

[2] 《中国教育报》2012年1月30日第1版。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艺术课程;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通常指学校通过参考现实社会对此专业的需求和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设置所开设的学科门类、教学科目和学时数。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制定的。以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扎实专业理论知识、相应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教育技能的高素质学前教育工作者为目标。因此艺术课程是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重要课程。

常州工学院是一所拥有工、文、理、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门类,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以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宗旨。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胜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学前教育师资。学前教育学已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常州工学院已与20多所国外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便是其中之一。VIA大学学院是丹麦一所覆盖了整个日德兰半岛核心区域的公立高等院校,同时也是丹麦最大的大学和丹麦第三大高校。社会教育学院是丹麦VIA大学下设的6大主要院系之一,主要承担教师培养、社会学、继续教育以及幼儿师资的入职培训课程等。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处在探索阶段,特别在艺术课程的设置上,如何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满足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通过与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合作,加强对丹麦课程设置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探索和改革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的设置。

1常州工学院和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艺术课程设置的现状

(1)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设置。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的构成(以2011级为例)包括有通识课程模块(必修课)、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课)、专业课程模块(必修课和选修课)和集中实践课程模块(实践实习)等四个部分构成。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都设置为专业课程模块(必修课和选修课)。目前常州工学院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课程主要有视唱练耳、钢琴、钢琴即兴伴奏、器乐、声乐、合唱与指挥、形体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儿童舞蹈表演、舞蹈与儿童舞蹈创编、素描、色彩、儿童画、手工等。学制4年。要求学前教育师资必须掌握学前教育、音乐、美术、舞蹈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同时具有从事基础艺术教育的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

(2)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艺术课程设置。丹麦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与我国不同,幼儿教师由托幼机构负责管理,在入职前必须接受一定时段的课程培训,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托幼实践能力。入职培训主要由大学教育学院负责完成。与我校合作的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就是为丹麦幼儿教师提供入职培训课程的大学之一。入职培训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习两部分。其中理论课程有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课程(占30%);社会和健康领域学科(20%);文化与活动学科(40%);沟通、组织以及管理方面的学科培训(10%)。其中艺术课程包含在文化与活动学科领域,包括音乐、戏剧等课程。丹麦学前师资培训非常注重职业性技能课程,其中包括音乐、钢琴、美术、舞蹈、折纸、戏剧等艺术课程。学制3年半。

2常州工学院和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艺术课程设置的比较

根据以上图表两校艺术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

(1)从艺术课程设置的结构上,我国的艺术课程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模块和集中实践课程模块两部分,其中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实习。艺术课程占总学时的18.8%,实习占总学时的15.6%。丹麦的艺术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习两部分,其中也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习。职业技能课程占70%,实习占总课时的23.17%。丹麦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为期41个月的学习中,有38周安排了实习。由此可以看出,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与我国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课程设置大体相同,都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习三部分组成。不同之处在于:丹麦的实习时间和课时比例明显比我国实习的时间长、比例高。

(2)从开设艺术课程的内容上,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与我国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艺术课程的门类基本相同,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三大艺术门类,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还开设了戏剧课程。在开设的艺术课程中,我国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又将艺术课程进行了细致地分类,共分为视唱练耳、钢琴、钢琴即兴伴奏、器乐、声乐、合唱与指挥、形体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儿童舞蹈表演、舞蹈与儿童舞蹈创编、素描、色彩、儿童画、手工14门课程。主要是艺术技能类的课程,艺术理论课程和艺术选修课程相对较少。而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只是将课程分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四大门类,没有再进一步划分,在开设的艺术课程中包括艺术理论课程和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修的如音乐、律动等艺术课程。从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艺术课程的门类相对比较具体、细致,但艺术课程内容的安排不够合理。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艺术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可以随时调整,更加灵活,具有针对性。

(3)从艺术课程培养目标上看,我国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有明确的目标,即培养全面发展,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师资。因此各门艺术课程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任务及课后小结。所有教学过程都严格围绕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执行。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托幼实践能力。因此,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也十分明确,重点放在入职的实践能力上。在课程的设置上也以此为核心。从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国学前教育艺术课程的目标都十分明确,都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能胜任岗位需求的合格学前教育师资为目标。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与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在艺术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和培养目标方面有很多相似处,又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实习课程所占的比重大,艺术课程内容机动、灵活有针对性,更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思考

通过对两所高校艺术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针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设置和改革,有以下几点思考:

(1)调整艺术课程结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和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的艺术课程设置都非常重视艺术技能的培养,而且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是幼儿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艺术技能的培养离不开艺术理论的支撑。目前我校学前教育艺术课程设置的结构还不够合理,特别是艺术技能课程与艺术理论课程的比例不均衡。加强艺术技能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能忽视艺术理论课程,没有艺术理论的支撑,学生的艺术技能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高。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钢琴考级通过十级,但即兴弹唱的能力、歌曲和舞蹈创编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艺术理论课程与艺术技能课程必须同步进行。同时,加强艺术理论与艺术技能课程之间的联系,也十分重要。如将音乐基础理论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相结合,通过音乐理论指导学生即兴编配和弦,组织伴奏音型。还可以运用音乐基础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歌曲的编创等。通过艺术理论指导和强化艺术技能的学习,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其次,进一步加大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相互渗透。目前我国幼儿园涉及五大领域的课程,艺术课程都涵盖在艺术领域的课程中。在幼儿园组织艺术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并且能灵活运用。如幼儿园的歌唱教学,教师必须对不同年龄幼儿嗓音的特点,语言能力、领悟能力、心理活动等多方面有所了解,这就需要与学前教育的其他课程紧密联系,如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音乐、学前教育心理学、师幼互动原理与技巧等。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与学前教育其他课程之间相对孤立,缺乏彼此的渗透。一方面要加强艺术技能课与艺术教法课程的结合。另一方面要加强学前教育各类课程间的相互渗透。

(2)整合艺术课程内容,必修和选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和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的艺术课程内容都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这也是幼儿园艺术教学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内容零散,分科多,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渗透,选修课与必修课分布不均衡,必修课多而选修课少,知识结构不够优化。应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求,对艺术课程进行整合,进一步加强艺术课程之间的联系。在必修课的基础上,拓展选修课,选修必修结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向课外拓展,加大实践的力度,课内课外结合。首先,整合艺术理论课程,开设综合性的艺术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为目标。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综合性的艺术选修课。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掌握上不要求过难过深,以广博为主。因此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上,应注重艺术课程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以实用为宗旨,在难度上适当降低。根据幼儿园艺术教学的实际需求,整合一些艺术理论课程,开设艺术综合选修课。如音乐、美术、舞蹈三门史论课程可以整合为一门艺术概论。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三门鉴赏课程整合为一门艺术鉴赏。通过这些艺术综合选修课,让学生对艺术发展史和优秀的艺术作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拓展。其次,整合艺术技能课程,开设具有个性的艺术必修课,加强艺术课程间的联系。将开设的艺术技能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如乐理、视唱两门课程整合为音乐基础课。手工、民间美术、环境创设可以整合为手工;将键盘和声与钢琴即兴伴奏整合为钢琴即兴伴奏;将儿童舞蹈表演与儿童舞蹈编创整合为儿童舞蹈编创等。通过艺术课程的整合,加强艺术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艺术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还要开设具有个性的,与幼儿园教学有机结合的艺术必修课程。如儿童歌曲创编、儿童歌曲即兴伴奏、儿童画、卡通画、儿童舞蹈编创等,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实际,使艺术课程更具有针对性。最后,重视艺术实践的质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强调职业性。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实践课程由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内实践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包括在幼儿园见习、实习和每年一次的技能汇报演出。按照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艺术技能课通常8~10人一起上课,每周两节课。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多,授课时间有限,因此学生在课堂参与实践的时间相对较少。应适当控制学生上课的人数,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增加学生的课内实践时间。课外实践应加强引导和指导,在每学期的教育实习和见习期间,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幼儿园的实践教学中。通过艺术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此外,在每学年一次的专业技能汇报演出中,要尽可能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所学的艺术技能进行综合展示。不断锻炼和拓展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艺术综合素质。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实习要求,保证实习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课内的知识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真正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使艺术实践落到实处,成为学生入职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要途径。

(3)明确艺术课程目标,体现学前特色,具有创新性。应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艺术课程的目标,转变观念,把重点放在入职艺术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根据艺术课程的特点,结合幼儿园艺术教学实际,在艺术课程的设置上,体现学前教育的特色。通过与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的比较,我们发现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41周的学习期间,有38周实习。从第一年12周义务实践,到二、三年每年13周的有偿实习。在实习期间学生也有明确的任务。包括实习讨论、获得报酬、前往学前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机构实习等,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很强,实习的质量高。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从大二开始每学期安排为期两周的见习、实习,从对幼儿园的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幼儿园实习的目标并不够明确,目的性不强。我们可以借鉴丹麦的经验,在每次的实习中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定期组织学生讨论,介绍和总结自己的实习感受。同时,及时与幼儿园沟通,让学生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中,通过实践教学,发现自己在学校艺术课程学习的不足。现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以呈现国际化趋势,如何按照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已成为各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通过我国常州工学院与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艺术课程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开拓视野,通过与国外的交流和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指导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改革,使我们培养的学前教育师资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侯艳.丹麦学前教育教师入职培训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教育导刊,2011(02).

[2] 高润,崔映芬.北欧五国学前教育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

[3] 李南.丹麦幼儿园的零教育及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4] 刘璐.童话王国丹麦的学前教育概况[J].教育导刊,2009(3).

[5] 孟雅杰.中外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

[6] 王贺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J].世纪桥,2011(7).

[7] 郑建萍.师范院校学前教育艺术课程设置与教学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2:12.

[8] 张建波.艺术型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6).

[9] 步社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03).

篇10

 

艺术教育应该以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综合能力为目标,不断强化幼教学生的艺术教育能力、教学水平,以此为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础。由此,需要改革和创新艺术类课程,重新对课程进行设置。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设置现存问题

 

现阶段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设置存在这些问题:一是幼教人才培养模式取向不一致。学前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一线幼师,培养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一种为培养技能型幼师,以学生能歌善舞为目标,一种是发展型幼师,以培养学生爱心、观察力为主。不同的教育模式设置课程存在很大差异。前者重视美术、舞蹈、钢琴、手工等技能培养,后者重视学生涵养的培养。

 

二是没有明确的艺术课程学习目标。由于缺少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师,大多聘请艺术专业的教师,部分教师没有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艺术专业没有差异。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教人才的地方,需要关注学生艺术素养、教学能力,如此,就应该基于职业特色,实施艺术课程设置与教学。三是缺乏合理的艺术课程结构体系。学前教育艺术课程设置一直都存在片面化、学科化的问题,学科之间孤立,或学科厚此薄彼。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对于幼儿教育如何教,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重技巧掌握,而不重综合活动教学、幼儿创造力与综合能力培养教学。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1)基于专业特色,设计艺术课程目标。艺术教育的课程任务为协调艺术学科、学生发展及艺术的社会贡献力之间的关系,幼儿教育艺术课程目标为,让幼儿通过艺术感知周围的环境,触碰到生活、艺术中的美,并能够运用艺术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运用艺术结合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出艺术魅力,实施艺术活动。在幼儿教育纲要和艺术教育规程的指导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不应该只教授学生艺术知识、艺术技能,而应该契合幼儿生活,贴近幼儿实际,探寻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以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为目标,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传递和创造艺术,借助艺术实现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过程。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应该体现出综合性、创造性、实践性、参与性,强化学生艺术审美、创造和教育能力。

 

(2)整合艺术课程,实现综合艺术教学。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课程整合逐渐成为课程设置的重点,《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强调,艺术课程属于综合性的课程,它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艺术学科需要将艺术知识、创作背景、文化知识、技能与风格等综合到艺术学习中,还应该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艺术学科进行综合,体现出内容、结构、目标上的综合。基于综合性的艺术课程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使得不同艺术板块间的课程相互独立又有所关联,且内容、结构呈现出螺旋深入的形式。

 

纵向艺术课程体系可以分为音乐、乐器、舞蹈、美术4个板块,横向分配可以为基础知识与能力、核心技巧与能力、综合能力、迁移拓展4个逐渐深入的层次,在结构上不断丰富与完善,并构建成系统化的艺术课程体系。

 

三、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1)音乐课构建策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时,应该包括如下内容: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幼儿音乐、声乐等。并且删除掉音乐专业学习的非常深入的内容,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把握音准、节奏方面,强化学生识谱技能,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音乐欣赏、儿歌演唱、儿童发声练习方法的学习等这些内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学习,应该一切围绕将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音乐教学能力、音乐素养培养出发,以幼儿音乐为主题,完善学生儿童音乐欣赏、创编、合唱、指挥的能力。在课时的安排方面,音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可以先学,安排2学期课时,接着学习声乐知识与技巧,安排2学期课时,之后学习幼儿音乐,并展开实习和幼儿音乐教学实践。

 

(2)琴法课构建策略。琴法课艺术课程设置中,应该包括钢琴演奏与欣赏、器乐演奏与欣赏、歌曲伴奏等一些内容的学习。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器乐演奏与欣赏教学,应该围绕幼儿园教学时常用的器乐展开,钢琴伴奏应该选取经典或流行的幼儿歌曲。在课时安排方面,首先安排2学期课时学习钢琴基础知识,再安排两学期学习钢琴弹奏技巧与方法,并于第3学期将重点放在钢琴演奏技术的学习上,第4学期将重点放在歌曲伴奏、创编上,之后的课程时间安排钢琴即兴伴奏、创编、幼儿钢琴演奏教学方法的学习。

 

(3)舞蹈课构建策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学习内容应该包括舞蹈基本功学习和训练、幼儿舞蹈、舞蹈欣赏、民族舞学习等。在实施舞蹈教学时,可以引用栾晓梅的思想,将舞蹈教学分为4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将舞蹈基础知识、舞蹈基本技能的学习作为切入点,并沿着这条主线展开其他内容的学习。首先安排前2个学期学习舞蹈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并强化学生的身体基础训练,将舞蹈基本技能训练融入到教学中,融合幼儿形体训练的一些内容。接下来的第3学期安排民族舞学习,以民间舞作为这个学期学习的主线,融入民间舞文化、舞蹈欣赏、幼儿民间舞训练等内容。

 

第4和第5学期中,主要学习幼儿舞蹈的相关知识,以此为主线,围绕幼儿舞蹈教学法知识、教学技能展开学习。第6学期重点进行舞蹈鉴赏的学习,以优秀舞蹈作品鉴赏作为学习的主线,在学习中融入舞蹈人文艺术相关知识,以及幼儿舞蹈鉴赏、即兴舞蹈创编技巧等。

 

(4)美术课构建策略。幼教专业需要学习一定的美术知识,包括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儿童绘画技巧与赏析、幼儿绘画环境创设、幼儿美术教育等相关知识。其中美术基本技能包括幼儿简笔画、装饰画、绘画教具的自制等。在学习绘画知识时,都是围绕幼儿学习美术绘画来展开,学习的是幼儿实用美术教育知识,并将造型能力提升作为教学主要内容。

 

在课程的课时安排方面,首先选取2学期时间学习绘画基础知识,与儿童绘画赏析知识相结合,再运用2学期时间学习幼儿学具自制,并将第3学期的中心设置为幼儿简笔画学习,第4学期的中心设置为幼儿装饰画的学习,第5学期时掌握幼儿绘画环境创设的学习,第6学期将学习幼儿美术教育作为主要内容,第7学期时主题为幼儿艺术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若还有一定的学期时间,可以将实习、教学实践的时间安排出来。

 

四、结束语

 

新时代、新要求下,为更好的践行该种艺术类课程体系,也为提升教育效果,需要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改革教育方法、策略,完善科学艺术类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多渠道的艺术教学,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与综合能力。另外,艺术教学课程设置还需要听取学校师生的意见,在共同参与下,不断完善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