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效果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美国高校法制教育中,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专业性的法学教育,注重培养法律人才;其二是公民体系中的法制素养教育,培养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对于专业性教育,是由美国法学院协会和美国律师协会共同管理的,在资格认证上主要由美国律师协会负责,是大学生获得律师资格从业证书的主要渠道,类似于我国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法制素养教育则主要倾向于整体在读大学生的法制素质教育,是以国家公民标准作为依据的法制理念与思想教育,这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渠道。美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原则主要是以公民教育的原则为指导设定的,主要包括平等性原则、公共性原则以及多元性原则三种。平等性原则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必须要体现出公民对民主的诉求这一目标,要告知每一位在校学生法治在国家民主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即要在高校法制教育中体现出民主性,教师在面对每一位学生时,都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态度。法制教育的平等性主要包括公民接受法制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享受教育的权利是均等的。在美国高校中所面对的是来自不同民族、国家的学生,在美国的任何一位教师都必须友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他的种族、肤色、性别,都有机会接受美国法制教育,并成为合格的美国公民的权利。所谓公共性就是指在美国高校所开展的法制教育都必须以向公众提供福利为导向,美国法制教育不与任何政党相关,具有国民性,而非政党性,且与宗教相分离,在美国高校法制教育中不宣传任何诋毁或者倾向有利于某一党派的言论与观点。所谓多元性是指在美国高校法制教育中,法制教育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凡是与美国公民息息相关的法律几乎都会在高校中独立授课,这是与中国宏观型授课模式的区别所在,即从美国小学开始一直到高等教育阶段,学校为学生提供选修自己所感兴趣的法制课程,进行专门授课。
就美国大学阶段法制教育的内容来看,主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侧重于讲解法律制度的形成以及演变,要求大学生了解法律制度产生发展过程,制度的作用和制度如何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要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大学生从感性认识变为理性认识。同时,美国高校教育的内容涵盖了公民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就业、求学、家庭、经济生活以及国家安全等。最为引人注意的就是美国法学院开设的最为普遍的一门课程“街道法”。之所以称之为“街道法”,是因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个领域,其普通和实用程度就像走在大街上一样,深受大学生喜欢和学习。街道法主要是针对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开展的教育,其中的内容包括了美国的立法和司法系统介绍、律师与纠纷处理专题、美国公民侵权行为与公共政策专题、房屋合同、信用、债务等专题,即通过专题的方式向学生横向地展开美国的法律,并在每一个专题后设置2-3个案例,便于学生加强记忆。美国乔治敦大学街道法负责人爱德华•欧•布雷恩先生回忆道:“我们将教学领域拓展到教授学生们解决冲突矛盾的技巧、提高青少年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建立警官和社会成员的关系、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等,能够很好地提高教育的有效性。”[2]可见,美国的法制教育已经深入生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其教学内容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客观来看,美国高校法制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其法制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尽管美国高校法制教育当中的具体内容也有其一致性,但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法制教育的不稳定性。
首先,美国高校法制教育方法多样化。教育者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课程的目标,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美国高校法制教育中,反对灌输式教学,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平等,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法制教育方法运用上则以过程为导向,当前在美国各州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大相径庭,但也有各种特色,例如理论基础建构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体谅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分析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等,这些模式的运用在美国高校法制教育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美国高校通过开展“走向法庭”现场实践训练,让大学生旁听法院审判,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实地案例分析与探讨,来判定法官给予罪犯定罪是否合理。另外,除课堂教学之外,安排组织大学生到当地警察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机关亲自实习体验。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了美国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守法习惯,提高了知法护法用法的能力。其次,教育途径多元化。美国高校十分重视整合法制教育的各种途径。具体表现在:一是法制教育渗透于多学科。除了专门的法制类课程之外,还分散于其他课程教学当中,如政治课、职业道德课、历史课、人文课等。二是发挥隐性教育功能。美国高校把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求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环境相一致。比如在美国高校的学生俱乐部活动、社团活动、节日庆典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服务等不同程度渗透着法制教育,传递美国的法律价值观。三是发挥“三位一体”的重要作用。学校与社区、家庭、宗教组织等各种组织建立了制度化的联系,在平时的生活中进一步学习和践行法律,养成良好的法律品格和行为习惯。法制教育不同于其他方面的教育,是因为法律法规是既定的,是不随着人的主观性而改变的。尽管美国高校法制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仍然具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注重实践,却缺乏必要的正确引导,可能导致大学生形成错误的权利义务观。
美国高校法制教育最关键的是师资保障,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聘用优秀的人才和来自社会优秀的律师,这在美国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师资来源。美国大学的法制课程教师都必须具备LLM(MasterofLaw)法学硕士以上学位以及部分JD(DoctorofJurisprudence,)法学博士。二是给优秀的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教学条件。三是在课程传授上采用“选教制”,所谓选教制就是指同一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是由不同的教师完成的,这样的教师配置方式一方面能够时常让学生感觉到课程的新鲜感,另外一方面是形成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有利于挖掘教师的创造性。
美国高校法制教育对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借鉴意义#p#分页标题#e#
美国高校法制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公民教育”,从法律关系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出发,侧重于对大学生进行权利义务观的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公民责任的合格公民,让大学生树立资本主义的权利义务观,其意义在于“用与法律、法律程序、法律系统及它们赖以为基础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装备非法律专业人员的教育”。我国高校法制教育从根本上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培育大学生法制观以及普及法律基本知识。因此,“培养学生具有在一个以法治为基础的多元民主社会中有效地发挥作用所必需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直至法律行为。”[3]美国高校法制教育中有很多创新性的内容,诸如街道法教育、美国总统制教育等等,而我国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则多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统一的教材,该教材从法学的基本观点出发,传授我国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习,而在大二、大三和大四阶段却不再或很少涉及。其次在该教材中涉及了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多种法律,以及部分国际性法律知识要点。但是在一学期或者一年内学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所有法律知识不太现实,因此在我国高校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总是以粗线条、宏观式的教学模式出现在大学生学习课程中。
最后我国高校所使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往往体现出很强的专业化色彩,与法律专业的学生所使用的初级教材几乎没有差异,往往被认为是法律专业的入门教材,美国高校法制教育虽然没有统一的教材,但是在内容上更倾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且分门别类,这一内容设置方式,对于充实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美国高校法制教育的方式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以“激发”为核心的灵活性教育模式比在我国高校法制教育中所使用的方式更加有效,在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方式中以课堂教学方式为主,缺少实践。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学生人数较多,大规模的法律实践教育活动很难开展;另外一方面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在高校中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大范畴之中,因此也受到了传统思想政治灌输式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学的教诲性和知识灌输性较强,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考试中,目前多采用开卷考试,因此很多高校学生在法制教育课程中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与兴趣。因此,学习美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多种教育方式的融合,有利于优化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方式,提高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美国高校法制教育对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法制建设处于关键时期,高校开展的法制教育是否有成效,不仅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还关系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发展。认真反思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薄弱之处,可以借鉴美国高校法制教育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改进上,结合当前我国以人为本的目标定位,一方面要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法制公民,另外一方面也应该实现由“接班人”形式教育向“人的全面发展”实质教育转变。美国的著名教育学家、社会学家约翰•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主张,他认为最好的教育素材是源自于社会生活,教师应该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而学校应该是社会的缩影,必须为在校学生呈现真实的社会生活态势。在我国,高校大学生更加注重课程学分,应该进一步改进高校法制教育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此为价值指导,不断地探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教学方式,提高法制教育的成效,以实现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国高校法制教学的方式与内容上,必须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我国法制教育无论是在方式上还是内容设置上,总有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弊端,法制教育的关键在实现知法、守法与用法三者的统一,美国高校学生的用法能力则是中国高校学生所欠缺的。
篇2
关键词:教学效果 语文教法探索 应用
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课的教学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职校的生源也复杂,有初中毕业生,有未毕业或已毕业的高中生,有参加社会工作的人员等。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语文是文化基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灵活驾驭语言,遇到问题时能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并对生活充满热情,是笔者作为职校语文教师,在工作中经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认识
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的中职生,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思维能力不强,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考虑问题比较片面,忽视细节,不顾及环境要求与他人感受,往往以个人动机、兴趣等主观因素,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同时墨守成规,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批判意识。总而言之,90后中职生的认识特征,可以概括为思维薄弱、主观、保守。90后中职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不足、厌学、自卑、逆反心理、沉迷网络、过早涉入等。
2.性别差异比较
男生比女生更为沉着冷静、尽职负责、坚毅果敢;女生比男生更为活泼外向、聪慧敏捷、自由开放、敏感细腻、谨慎自律、紧张激动。在笔者上语文课的班级,男女生表现如下:首先,一般情况下,女生不会迟到、旷课,而男生经常有迟到、旷课的现象;其次,在回答问题上,女生叫到都会回答,而男生只有几个学生会认真回答,大部分男生叫到就是“不知道”三个字作答;最后,在交作业上,男生由代表交作业,女生一般都会交作业。
3.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认识
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到职业院校来是学技术的,不是来上文化基础课的,根本不需要开基础课,只需开专业课就可以了。这种情况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惰性”的表现。他们本身就不想学习,只想玩玩手机、聊聊天、睡睡觉等打发时间,所谓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但老师要求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开小差,不能干私活,课后要及时完成作业。他们为了逃脱学习任务而找托辞。二是“不感兴趣”。他们对学习文化基础根本就不感兴趣,甚至是厌烦,他们只要了解最基本的文化常识就够了。三是“无利益”。他们认为学习文化基础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利益,就认为没有用、不需要。
二、运用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方法
学生的认识是对文化基础教学的挑战,更是对从事文化基础课的教师的挑战。笔者是教语文的,用的教材是中职基础模块赵大鹏主编的《语文》,笔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教材为本,探索多种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实践
中去。
1.讲练结合法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第三单元应用文写作。学生在平常能接触到的便条、单据、启事,教师可让学生先在座位上练习,后请学生上黑板演练,再根据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作详细的讲解。对申请书、计划、总结的应用文,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师先举范例讲解,后让学生尝试写入团申请书或入党申请书、学习计划和学结。教师对学生能作为的都要表扬,并给予鼓励。虽然中职生不被社会看好,但不是他们个人的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综合的原因。教师应看到学生的好强、不畏缩,有敢作敢为的精神。
2.读书指导法与对比法相结合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第一单元把握内容重点上。指导学生读书有两种方法,泛读和精读。第一遍以泛读为主,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遍以精读为主,在精读的基础上再深化主题,拓展主题。以《雅舍》为例,第一遍要了解作者写的是雅舍,实则不雅,是陋室,陋室也有其个性。第二遍就要理解,明明是陋室,作者在“鼠子瞰灯”“聚蚊成雷”“屋雨如奇葩初绽”的雅舍中却表现得很幽默,反映了作者乐观、豁达、不为外物所困的品格。第三遍就要联系自己了,当我们处在困境中,那么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呢?教师可让学生们写,也可让学生们说。这是因为学生通常不能妥善应付生活上所遇到的阻挠和挫折,容易受环境支配而心神不定、情绪不宁。 再如《同题散文两篇》,先让学生阅读文章,了解老舍的母亲与罗曼加里的母亲,比较她们的异同。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母亲,概说自家的母亲,再让学生联想假如“我”为人母或人父的时候,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小孩。通过“母亲”的教材,希望学生能从情感淡漠、冷酷中走出来,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3.讨论法与想象法相结合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第五单元唐诗宋词中。唐诗宋词离我们已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学生们对唐诗宋词的文化历史了解得不多,是他们的薄弱点。我们可以利用学生们的不了解,甚至是空白,让他们发挥想象,相互讨论交流,将古诗变成今天的诗歌、我们身边的诗歌。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学生们就想自己曾到过的有名的地方或熟悉的地方,采用李白诗的结构,加入自己熟悉的题材。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复述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第四单元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读。这个单元涉及中国的文学名著,学生较为熟悉,也比较喜欢。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可提供框架――某人在某地某时发生某事。只要学生复述的意思差不多就可以了。接下来再请几位男同学表演林冲的语言和行为,自选其中的情节,再现“林冲”的性格。教师可提示如林冲与李小二相遇的语言,又如林冲准备前往酒家离开草料厂时的动作,再如林冲在庙内听到三厮的语言后的行为等。这种演示比上课更形象生动,也更吸引学生。此种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等。
篇3
关键词:法律;高职;职业化;研究
作者简介:李学勤(1974-),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律师,研究方向为国际法,教学改革。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课题“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效果考察”(编号:20111005)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86-03
我国法律高职的职业化教育经探过十几年的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如法律诊所式教学、双证书、模拟法庭、法律服务中心、校外实训基地等。但是对于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与社会需求是否契合,即:法律高职多年的职业化教育的“产品”是否与就业市场合拍?还较少考察与研究。本课题组成员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为切入点,对河北省的法律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调查,对法律高职的多年职业化教学效果进行考察和论证。
一、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本课题组成员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的2009-2011三界毕业生的就业进行调查。发出调查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03份。由于学生的就与学校的招生挂钩,所以各方面努力,学生就业率比较高达到98%,但是法律专业对口率并不高。就职业分布来看:属于灵活就业的占72.4%,这中间从事营销、文秘等则占到一半以上,通过专升本考试的为13.6%,考上公务员进入机关包括政法机关的为6.2%,其他包括参军等的为7.3%,这组数据对通过自考本科、专升本后通过司法资格考试,以及毕业以后又录警等可能从事法律职业的没有显示。从这组数据可知:法律类高职的就业相对于其他层次的法律教育应该是比较高。2009年中国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09)》显示,法学学科毕业生就业率在文科毕业生最低,甚至不如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①但是,法律高职就业多元化,尤其是法律类高职就业与法律高职的职业教育目标契合度低,大部分选择非法律专业需要我们高职院校引起重视和关注。
同时,本课题组还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是对于当前所受法律高职教育的评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321份,收回有效问卷301份。调查结果显示, 41.2%的学生对目前接受的高职法律教育评价不满意,其中81.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不合理;71.5%的学生不知道高职法律教育和其他层次法律教育本质上的不同;对于将来职业的选择中11.4%学生选择自考本科后参加司法资格考试,77.2%选择公司、企业或者自主创业。其他自己列明的为参军、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西部等。这也与我们毕业就业调查数据基本吻合的,说明法律高职学生就业观念比较符合社会发展。
笔者认为造成法律高职院校不适合社会需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法律高职教育但是法律高职院校在法律高职的职业化教学的定位上还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姜晶副司长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的讲话指出:截止到2011年全国开设法律类高职专业的学校有300余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200所左右,2009年底在校生数为228694人,约为本科法学专业在校生数的一半;全国高职高专法律类在校学生总数为人,占高职高专在校生总数比例的5%。法律高职设置的专业有法律实务类、法律执行类和司法技术类三大类13个专业,其中法律事务是开设的专业点最多的专业。司法部1999年颁发的《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第一批)》和配套的教学方案(试行)规定:法律高职教育主要有律师事务、行政法律事务、法律文秘、监狱管理和劳动教养管理等专业。但是,司法部于2002年起具有司法考试资格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高职法律专业无资格参加司法考试。这个限制对高职法律专业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这是法律教育大众化与法律职业精英化教育的冲突。同时,司法所、民事调解员、书记员等法律相关辅助和基层职业的准入的制度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这其中为数不多省份法律相关辅助和基层职业的公务员考试除乡镇公务员中还有少部分职位大专学历,其他基本要求是本科学历。这进一步加剧了法律教育大众化与法律职业精英化教育的冲突。
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理想目标定位与现行司法体制契合度底,所以导致了从法律高职毕业生小比例从事公、检、法、司等于法律相关职业外,大部分选择非法律职业。法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借鉴目前工科类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由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紧密合作时也没有考虑这个因素。司法部对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目标定位是高职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的的教育目标,如果法律高职院校还是一厢情愿的停留在这个层面,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法律高职教育会自我束缚。
(二)造成这种局面也有法律高职毕业生的原因。是否法律高职已经过剩呢?就法律专业毕业生而言,中国法律教育的产品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表现为产品的紧缺和过剩,紧缺的是两端,过剩的是中间产品。[1]也就是在农村、西部、基层有着大量法律职业人才缺口。但是法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城市。而城市尤其大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人才层次的不断提高,法律职业岗位竞争激烈、低层次法律人才的需求逐渐减少,所以法律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只能选择非法律专业,加剧了法律高职就业的低对口率。
笔者通过以上的数据认为:对目前及未来法律高职就业形式的状态下,法律高职院校应该在目前的职业化教学基础上,依据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就业去向多元化的趋势,对法律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教育进行调整甚至重新构建。
二、法律高职职业化教学体系重构
针对目前法律高职就业的多元化,法律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教育体系应该是让学生依据自身的职业倾向能力和职业兴趣,使其具备《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所既定的法律职业能力,又有选择某一职业倾向的职业能力。法律高职职业化教学体系重构要满足社会和学生个体的职业化教育需求,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拓展职业发展的可能。本文作者结合法律高职院校现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
(一)必须解决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的一元性与毕业生就业的多元性之间的矛盾。职业化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实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其课程内容必须从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课题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社会法科高职毕业生的需求说明法学是一门应用面很广的专业,法律人应该是具有人文精神和法治观念的人才。只有真正明确社会需求的是多元化职业相依托的法律高职教育目标,才能重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高职的职业化教学体系。法律高职职业化现实教育目标应是适应向社会各领域的开放的法律职业需求,以社会人文科学为基础的多元化的法律实务人才。法律高职教育的“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法律职业”。法律高职教育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应更倾向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方向发展,以适应向社会各领域的开放的多元的高职法律人才的社会需求。
法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构建宽口径多元化职业性的培养模式。并且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依据自身的职业倾向能力和职业兴趣,使其即具备法律实务能力,又有自主就业某一职业倾向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法律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应该是以社会人文科学为基出的、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职业相依托的法律类实务人才。[2]将多领域职业教育纳入法律职业教育中。《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出: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对于这种定位是有支撑的。
(二)法律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特性来调整和定位自己的职业教育目标并形成特色。法律高职院校要树立人才培养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法律高职教育不仅不同于本科法学教育的职业特性,而且法律高职院校明确办学思想,定位准确,突出自身办学特色。
就目前法律高职院效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法律高职的课程设置上还是单一。法律类高职法专业的学生由学校的培养计划培养出来,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社会需求,即在课程设置上共性的比例很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法律类高职由于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等组成。但是,专业选修课在所有课程中的比重最低,也就是法律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性来选择职业的需要,自主决定学习的课程时间比例很低。由于缺乏学习主动权,导致了专业结构简单,知识体系单一,人才的培养如同流水线生产,难以形成的特长。
其次,法律高职院校没有结合自身特性来调整和定位自己的职业教育目标并形成特色。学生职业化教育中可考虑依托学校自身优势对法律相关度较高的职业进行拓展,考率因素有专业设置、学科优势和办学传统以及社会资源、地理位置等。例如财经类院校开设的法律高职专业可以开设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中介、保险人、保险经纪人、报关员、拍卖师、证券从业人员等相关课程,尤其这些职业等都有相应的资格认证考试,并且结合高职院校“双证书”制。还如法学专业在师资、文化等方面有深厚积淀和历史的法律高职院校,如各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转为法律高职院校的,可以在通过自学考试本科的学生中尝试开设司法考试实验班。虽然,国家严格控制高职院校升本,但这种探索也未尝不可。②高职院校要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③在同类院校中起到引领发展的作用,树立自己法律高职的品牌。法律高职院校在竞争中才会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④
(三)增强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职业岗位的开放性,使职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契合。法律高职院校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首先核心目标是法律专业的的职业能力,包括诉讼、非诉讼、法律咨询、民事调解等,使学生获得职业群共同职业技能学,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更加坚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其次,基础目标是是辅助职业能力包括档案管理、文案编辑与速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职业能力。最后是拓展职业能力,即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能力,具体为语言表达、与人沟通协作、组织和社会活动能力等,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就业的弹性和岗位的适应性。这种教学目标能够为学生应对社会多元化的职业需求提供了可能。本文作者者到就业市场了解:多数企业对文秘、行政、销售、策划、跟单、报关等岗位,在同等薪酬条件下更愿意招聘有法律教育背景的人才,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没有建立具有职业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拓展能力为目标。职业教学内容与法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经济学、证券、保险、公证等选修课程,并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这样才能实现“入口”与“出口”相对接。
(四)重构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教学模式。
法律高职校内的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和硬件设施相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不仅硬件包括软件及实践大纲、计划、教材等比较完善了。但是在在职业化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毕业生实习却流于形式,毕业实习时间大约半年左右,?因为法学专业大量毕业生公、检、法、司等部门安排实习岗位比较困难,所以大部分法律高职院校很少统一安排实习单位。毕业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在这个过程中毕业指导老师、学生处、系部和就业指导处等部门监管不到位,等于学生处于放任状态,最后学生交一份流于形式的实习报告。这样把对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分量最终的一部分浪费掉了。法律高职院校应该切实重视这个问题,多部门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来拓宽把毕业生的实习落实,并且在毕业老师的实习评价、学校实习监管等方面完善体制。
另外,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对于基层、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在企业不仅挂有实践基地的牌子,更要有真正的深度合作。把专业建设、实践课程甚至教育与市场的运作融合,做到校企互动、开放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办学。把校企业合作模式真正落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可与街道、社区、乡镇司法所联系,顶岗实习。法律高职院校对于农村宅基地问题、养老题、婚姻财产继承等问题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体系。这其中法律高职院校可以探索建立自己法律援助中心。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成立法律援助机构。⑤但是法律高职院校建立法律援助中心还没有,将法律援助与高职法律职业化教学相结合是双赢,既能作为民间机构承担社会公益,同时也为法律高职学生找到具有实践性的职业教育可能,是学生介入司法实践的很好的切入点。
(五)建立完善法律高职院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体系。法律高职院校要重视自己输出产品的社会评价制度,部分高校已经建立学生毕业跟踪调查表。但是很多法律高职院校这个工作还很不足。学校只能零星地、片面地、没有形成系统的调查,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的教学效果信息。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不仅包括毕业生还应包括对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法律高职院校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包括毕业生在校信息、毕业生签约率、单位类型、工作类型、工作地点、工作满意程度、工作与专业的对口度、毕业生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调查可以有助于客观和深入了解法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现实,这种就业有价值的信息能使法律高职院校从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制定法律高职教育的结构。法律高职院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不仅迫切,而且需要法律高职院校从体制、人员经费上建立完善。这是从根本上保证“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真正与社会对接,法律高职院校才能焕发生命力。
(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必须使课程和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职业岗位需求,以及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有效引导学生获得职业能力,而这一有效活动的完成以教师为前提,教师是关键要素。但是,目前法律高职院校的教师的职业化程度就不高,成为制约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的制约因素。
教师对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理念的理解,发展的教学改革思维方式,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的能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法律高职院校的教师的教学理念真正从学科教育转变到职业教育上来,法律专业教学改革才能进一步发展。其次,教师不仅拥有形式权威,更需要有实质权威。而后者是需要教师自身的具备的职业能力来决定的。教师的职业能力实质的权威才能引导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同时当前法律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化教学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也没有形成激励机制。法律高职院校应当制定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的质量标准,并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以此建立教师的长效机制。
综上,法律高职院校要有自身的办学特色,提高法律高职学生的教育质量,最大限度的实现法律高职的职业化教学目标。走出一条适合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
注释:
①法律大类也是2010年就业对口率最低的专业大类(33%)。
②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与2010年尝试在每届选择小比例优秀学生同时参考学生意愿开设司法考试设实验班,通过率很高,受到社会和学生认可。
③2011年7月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教科学发展战略专题研讨班学习资料汇编。
④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作为全国百所示范高职之一,有明确的职业依托和定位,示范性显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⑤武汉大学法律援助机构为: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北京大学法律援助机构为: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法 教学情景
引言
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归纳以及单元主题扩展是重点教学内容,因此针对这两点教学采取情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法的学习,体现对英语学习效果的落实,帮助初中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帮助学生练习英语语感,实现初中英语学习的目标。
一、语法归纳中的现代情景教学
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课堂上,不仅能够打破对教学的限制,同时能够将真实的学习资源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呈现。初中学生对于语法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到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语法的学习,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系统的语感,英语语法中动词原形有很多特征,动词的时态标记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但汉语中动词不具备该特征。学生在认知原型差异的影响下极易在英语中转嫁汉语动词原形,从而导致母语的负迁移。学生错误地运用动词时态,这一原因占主导地位。在输出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忽略语句前后时态一致及全篇文章时态相互照应的要求。在英语动词语法中,主谓一致是其中一个极为典型的特征,但汉语不具备这一特征。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如果忽视了这一特征,就会造成主谓不一致的错误出现。Our English teacher often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class.(我们英语老师常常在课堂上向我们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本句中Our English teacher表示一个人,因此谓语动词emphasize应该用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emphasizes,学生忽略了英语动词语法中的主谓一致造成这一错误。将现代的情景教学融入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英语的学习,建立完整的思维模式,锻炼语法模拟使用的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最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符合新课改理念。其次,实施情境教学能够确保三维教学目标。新课改针对高中英语还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教学可促进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实践,最终实现技能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因此在英语句子结构是由主动以及被动两种形式构成的,然而在英语语法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英语这一语言体系中有一种十分典型的句子构成形式:在形式上分析,句子是属于主动结构的,然而如果以实际意义作为分析方法,那么将不难发现,这个句子其实是表示被动含义的。这么一种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被称之为中动结构,由于传统语言理论无法对其进行精准解释,当代语言学家纷纷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典型的便是“词汇生成派”的解释方法以及“句法生成派”的研究理论,在借助现代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情景教学,将学生置身于环境角色中,帮助学生感受语法语感的学习。
二、不同情境融入单元主题的扩展
每一个单元的主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在不同的主题下情景教学,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每一个的内容,让学生在模拟的角色中感受情绪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主题之外的思维扩展,同时达到吸引写生情趣的目的,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在经过真实的呈现之后,能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每一个单元的主题上的不同,学生就需要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不同的理解,当然在整个情景教学设置的过程中利用小组学习来实现,将学生分成小组来实现对教学任务的分化,同时实现学生的相互竞争优势,帮助学生快速的将每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思想中形成一种主题意识,在此过程中要不断的利用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方法来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体现单元主题的扩展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英语的学习,建立基础的英语学习思维,同学们之间在分组之后能够更好的实现相互帮助,利用别人的思维更好的实现对单元主题的认识以及思考。让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的喜爱度,在这些渗入生活化的场景描述中,让他们流畅的谈论和讲出自己喜爱的食物;在课后的巩固复习中,让们以形容词描述不同的食物味道,进而让他们在中英文化生活中寻到食物与他们的生活关系。
但是单元主题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内容上的固定化,可以利用情景教学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帮助学生吸收知识。情景教学的设置主要的表现在利用真实的感彩来实现教学的突破,例如每一个单元内的人物对话,可以让不同小组进行比赛来实现对英语句式、单词、语法的掌握,这样能够有效快速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对话中的情绪,以及内容,掌握学习的技巧,实现英语学习的目标,这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思维,快速的进入单元学习。
结束语
初中英语的学习主要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语法的学习是学生今后学习英语的基础,因此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情景教学的设置,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语法教学效果,实现英语学习的突破性发展,当然在的语法学习中要结合教材进行合理的情景教学。
【参考文献】
[1] 马卫华. 浅谈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 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1):104-105.
篇5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安全法制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事的各种活动都有可能遇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甚至造成严重安全事故。据了解,我国每年有近1.6万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原因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达40多人,而其中位居首位的,就是交通死亡人数。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走在马路上,会时不时地发现有人闯红灯,有人逆行车,有人边骑车边听音乐,有人骑车带人等违反交通规则,危害交通安全的不良行为。在这里,我要郑重地提醒我们的同学为确保我们自身的生命安全,也为了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做到不闯红灯外,骑自行车时不要带人,不要多人并排骑车,更不要逆行车。
在我们的校园内,同样也存在着很多威胁着我们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现象。有的同学在楼道里嬉戏追赶,上下楼时互相打闹;有的同学在运动时不注意自我保护而受伤;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打架斗殴等。在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的是要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违法犯罪现象,青少年因安全防范意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在应付各种异常情况方面能力还有所欠缺。但仅仅依靠社会、学校、家长的保护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同学都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遵纪守法观念,时时刻刻把“安全”二字放在心中,随时随地为着我们的安全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
篇6
【关键词】 护理;学生;法律知识;教学实践;效果评价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病人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护患纠纷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以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1]。 在护士这个高风险的职业中,护生是高危人群,据调查护生护生法律意识淡薄,执操作规程不够认真,实习期差错发生率为2.47%[2]。护理管理者应考虑这一环节,对护生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以减少差错,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由护理部组织并指定在我科对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实习人员进行轮流培训,把临床常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列为必教必考内容,并跟踪调查他们培训后的表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护理实习学生392名,女生356名,男生36名。其中04、05、06 级三年制中专生151名,大专生143名,女生263名,男生31名;03、04、05 级四年制本科生98名,女生93名,男生5名。
1.2 方法
1.2.1 教学目标
每组来我科实习人员经过带教老师讲解、自学指定材料达到以下目标:①熟知相关法律、法规;②明确自己的法律身份 ③ 尊重病人的隐私权、知情权;④执行医嘱时有证据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⑤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⑥事实求是,有差错时及时补救及时报告;⑦同情、理解病人,不在言语上与病人发生冲突。
1.2.2 教学内容
采用自编讲义,内容涉及8方面内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管理法》《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消毒管理办法》、《传染病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1.2.3 教学形式
采用专题讲座及自学的形式。带教老师先向各组学生布置自学教材,并督促学习,然后组织2次专题讲座,2次护理差错分析会,分析会上学生互相讨论,指出差错发生的原因及违规违法点。
1.2.4 教学评价方法
学生在本科室实习结束时,做一份与以上内容相关的试卷,得分与专业考分平均为出科成绩。出科后追踪调查这些学生,对他们所轮转的其他科室逐一发放2张调查表,①表1从护生的临床行为判断他们对有关法律知识的掌握应用程度,测评总分100分,﹤80分为了解,81~90分为熟知,91~95分为掌握,﹥96分为熟炼掌握。②表2调查培训后护生差错发生率。由护士长、带教老师、实填写。
1.2.5 统计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等方法描述调查结果。
2 结果
2.1 护生掌握了有关法律知识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增加了法律意识,将自己的各种行为框在法律范围内。收回的调查测评表,护生成绩均在90分以上。见表1。
2.2 护生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
培训后的护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主动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种规则,发生差错现象减少。差错发生率1.28%,见表为2,比2.47% [2] 降48.18%,具有明显效果。
3 讨论
3.1 对护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是安全管理值得重视的环节
目前护理专业在校课程几乎没有相关法律的专门教材,学生仅能从“思想品德”或其他教材零星学到一小部分相关知识的,据调查这些仅占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11.1%[3],说明护生在实习前未接受相关知识的全面教育,而他们是参与临床护理病人的重要群体之一。在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共识的今天,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护理风险是当务之急[1],那么对护生进行相关法律教育应是临床安全护理值得重视的环节了。我院护理部与临床联合进行的这项培训尝试,对护生起到了增强法律意识,规范行为,减少差错,降低风险的作用,也对护生将来成为更合格的护士,为病人提供更安全的护理产生深远影响。
3.2 对护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的效果
通过教育培训护生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不再像实习前那样与周围的关系大多的是师生、同学关系;在护理岗位上,与病人之间多是法律责任、义务、权利等严肃的关系。表1是通过护生行为来调查对相关法律掌握程度的,从结果可以看出护生有了法律意识,在临床实践中注意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查对医嘱;热情接待病人,维护病人隐私;有差错是能够及时补救及时汇报,与病人有争议时,有证据意识,注意保护自己及院方的合法权益。表2护理差错发生减少,是护生注意将自己的行为框在法律、规则之内的结果,这对全院护理安全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3.3 护生发生差错与护士类同
据调查护士发生风险事件多集中在给药、抽血、执行医嘱等方面[4],表2可看出护生与护士类同。这主要是这些工作项目出现的频率多,出错的几率相对高;护生年龄小不够成熟,有时有浮躁情绪,如在执行“三查八对”时过于自信;临床经验少是,各项技术均不够熟练,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就保证护生及其所护理的病人安全来讲,应提高护生各方面能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7,42(9):830-832.
[2] 张凤清.影响护生实习后期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8,8(2):55-56.
篇7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321-03
0 引言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志愿活动的定义是,“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志愿精神的产生乃至于个人对人类及社会的积极认识、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价值取向,而这个取向又来自个人的背景、教育和经验,也来自于社会环境的作用。
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1]支教,则是一项以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与内容的志愿活动。短期支教是指社会机构、学校机构、学生社团所组织在一段时间内规律进行的支教活动。
大学生支教作为一种志愿服务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并融入了校园文化。随着志愿活动群体的壮大,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短期支教因为参与时间灵活,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因此,这些志愿活动,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项目,更需要正确的引导。
1 调研设计
1.1 调研思路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与广州地区“Wake & Love唤醒·爱”支教公益组织进行合作,将该组织与其对口支援学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一周的时间里,我们以支教团队成员的身份,与支教者及受助孩子进行密切接触。信息采集方面,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一对一访谈两种方法。一方面,通过分别发放问卷,调查普通大学生、接受志愿服务的学生与大学生志愿者各自对支教效果、教学状况、发展模式等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采用一对一访谈的形式,深度了解支教组织与接受志愿者的学校的真实需要和想法。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先充分地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查阅文献,搜集资料,设计问卷,准备面访提纲等。实地考察安排在大二上学期的寒假,我们在对口接受志愿服务学校的学生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班级,发放问卷、指导填写并回收,再选择典型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此外,我们注重与对口学校领导、老师的沟通,从他们的角度了解教学方式的变化以及学生与志愿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1.2 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是本项目的核心部分,所有的数据信息活的都依赖问卷设计的合理性。问题和选项的设计遵循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
我们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对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接受志愿服务的学校和学生、提供志愿者的机构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关于“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问题”的认识与建议。
调查的第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由于调查在寒暑假进行,而且为了确保结果具有普遍性而非局限于某一个地区某一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我们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便于得到更广泛普遍准确的调查结果。
调查的第二部分是接受志愿服务的学校和学生,对象是“Wake & Love唤醒·爱”组织对口支教的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广东省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是由郁南县人民政府主办,旅加华侨蔡秉龙先生捐资成立的中学,为纪念郁南籍抗日英烈蔡朝焜而命名。学校于1995年筹建,1996年9月3日落成。蔡朝焜纪念中学位于广东省郁南县都城镇城中路末端,依山傍水,不远的地方是西江。学校有高中教学班60个,2011年始开办初中教学班,约150人,60%为农村儿童,其余学生来自较近的县城,留守儿童在初中生总体中占较大比例。
实地调研结束之后,项目组成员将问卷进行编码,将问卷信息转录成电子数据,进行最基本的统计学分析,得出每个变量的基本分布。通过了解各年级学生的家庭背景、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掌握学生在接受支教前的基本信息,与支教后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有关支教效果的研究结论。
调查的第三部分是提供志愿者的机构。由于我们选取了“Wake & Love唤醒·爱”公益组织作为调研对象,我们以参与“Wake & Love唤醒·爱”组织的所有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作为调查样本,以便得到与第三部分相对应的利于比较的调查结果,因此我们采取了对口邮件的方式进行调查。
“Wake & Love唤醒·爱”是由广州市高中生自愿建立,下属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关爱广东省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群体成长发展的非营利性志愿服务组织。在与留守少年儿童的短期支教活动中,其成员将会在学习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少年儿童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该组织旨在和参与者们共同践行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培养自己作为当代优秀青少年的感恩观以及回馈社会的意识。通过将外面的世界引进去,把更多的活动机会呈现给留守儿童,利用短暂的支教时间引导孩子们思考,将一些有用的学习方法教授给孩子们,授之以渔,让他们能够获得一些长足的提高,从而在未来的生活发展中取得进步,给自己的人生找到准确的定位。
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接受志愿者的学校、提供志愿者的机构、接受志愿服务的学生进行调研,调研过程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形式。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 大学生支教群众基础
有25.4%的受访大学生愿意以支教来帮助有需要的偏远地区儿童,这是支教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力量。这也表明支教作为一种志愿活动已在大学生心中有了一定的根基。
在对大学生支教活动捐款意愿的统计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非常愿意捐款,同时还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表示偶尔愿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支教基础的牢固。
统计了受访大学生父母对子女支教的态度,仅有不到一成的父母不支持子女支教。可见支教所受家长方面阻力较小。
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对支教志愿者有敬佩感。这表明支教这项志愿活动给社会大众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同时,有4.7%的受访者认为支教志愿者之所以去支教,是因为个人目的。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提醒我们重新审视那些鼓励支教的“政策性”加分。
综上,支教的群众基础牢固,同时也应对志愿者进行一定的筛选。
2.2 对大学生支教的认识
80.9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支教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而66.67%的志愿服务接受者认为支教服务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这种结果的不一致也正是调研必要性的体现。我们更应注意到的是有三分之一的志愿服务接受者对他们接受的志愿服务并不十分满意,这也说明支教服务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超过九成的受访支教志愿服务接受者认为寒暑假支教是理想的支教形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周末支教这一形式值得推敲与改进。
支教主要提供的内容:科学知识教育、艺术素质教育、性格素质培养。从调查结果可知,三方面内容的需求比例顺次为50.10%、30.70%、19.20%。科学知识教育是支教提供的主要课程,不过也应注意到志愿服务接受者的其他需求,对支教服务的课程进行合理地规划。
2.3 短期支教弊端调查
关于大学生寒暑假支教的弊端志愿服务接受者选择“支教时间过短,留给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和“在支教离开后,当地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支教者的不同会引起当地师生关系的变化”的各占五成。这两项也是以后的支教服务要重点改进的方面。
九成的受访者认为支教没有影响当地生活,一成受访者表示支教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一成比例虽然不高,但也反映了一定问题,支教活动应注意降低对当地生活的影响。
3 大学生短期支教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教育现状无疑是现今制约着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一步发展的“短板”。通过开展支教活动缩小教育差距,改善总体教育质量的想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中国乡村教育整体处于落后地位的形势下,大学生短期支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大学生的短期支教仍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
3.1 支教者的供给与受助学校的需求不一致
由于短期支教本身具有时间短、流动性大的特点,大学生短期支教往往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决定了支教学生无法帮助受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调查结果来看,80.9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支教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支教的内容上却存在极大的盲目性。从受助学校的需求调查结果可知,50.10%科学知识教育、30.70%艺术素质教育、19.20%性格素质培养。但是支教学生在提供艺术素质教育方面的潜能更大,所以支教组织与受助学校之间的协调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发挥支教学生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满足受助学校的需求。
3.2 部分参与者已偏离了支教的初衷
志愿者加入到支教活动中来,纯粹是出于爱心和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可是,随着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参与者的心态也开始复杂起来。一方面,校园社团和媒体对大学生志愿工作的过分推崇和盲目鼓动,使部分大学生出于非理性的从众心理,一时心血来潮而加入支教组织。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大多都把参与支教等志愿工作的经历纳入评优、保送的参考指标之一,一部分大学生出于功利的目的,加入到支教工作中。
从参与者的动机上说,由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受访公众普遍认为带有个人目的地参与支教活动的学生仅是少数,但是,不可否认,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对支教活动的认识比较片面,参与动机已经偏离了助人为乐、回馈社会的初衷。
3.3 短期支教志愿者缺乏培训
在提供短期支教服务的高校学生社团中,绝大部分都没有为支教学生提供专业化、技术性的培训,即便有,也仅仅是邀请具有较丰富支教经验的高年级学长来做一两场经验交流。一部分大学生在走上讲台之前对教学内容不作充分准备,缺乏教学经验和管理技巧,更缺乏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支教大学生与受助学生容易打成一片,课堂教学很难控制。因此,大学生从一名受教育者到一名教学者的角色转变存在一定的困扰。
3.4 活动效果缺乏反馈机制
一些支教组织的体制欠完善,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前期准备就尤为仓促,活动后的反馈、支教大学生与受助学生们的持续联系更是被忽略了。这既无法巩固已经取得的教学效果,也难以对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
3.5 大学生短期支教成本有待降低
大学生参加支教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为组织管理方面,需要实现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合理。在对支教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支教者与受支教学校所在的地区几乎是无关联性的,这样,支教者对受支教学校的当地文化不了解,难于做到支教内容及沟通的深入。
4 发展策略
虽然大学生短期支教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客观地看,大学生短期支教,在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动机、活动的计划组织、活动的实施到活动后的反馈这整套流程中,都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4.1 建立各地区的支教联络机构
目前大学生短期支教主要来自于大学生社团、学校学生会、NGO招募、学校党团机构以及个人参与等渠道。其中大部分志愿者是以学校社团形式招募的,然而各种学校的支教社团缺乏联系。如果一个地区,比如一个城市内各大学的支教社团能够相互联系,结成一个联盟,一起制定支教计划,实现对一个地区的持续帮扶,有利于支教的连续性的实现。
各地区的支教联络机构在支教人员与受助学校之间承担桥梁作用。支教联络机构及时掌握受助学校的教学内容及进度,将信息反馈给支教人员,支教人员结合受助学校情况做好支教准备。
4.2 加强志愿服务的引导宣传
虽然志愿者能给受助学生带去的知识有限,但是最重要的是带去热情,在受助学生心里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心。端正支教者进行支教的态度,支教不应是旅游观光、获得生活体验。而是通过支教活动带给志愿者的是他们在支教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实现、精神层面的收获和快乐。
4.3 加强支教人员的选择及培训工作
支教活动是属于志愿行为,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志愿活动,它除了需要志愿者有爱心之外,还需要志愿者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支教者乃传教授业者,不仅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且也是形象的传递。所以,相关机构招募支教者时,应首先从报名者中选择综合素质较强的大学生,考虑支教者的个人能力;同时,加强支教人员的培训,要求支教者注意自己的穿着、言行举止。大学生支教应从里到外体现出为人师表的形象,使支教真正达到预期效果,而不是徒有形式。
4.4 增加支教效果的反馈环节
各地区的支教联络机构在完成每次的支教计划后,应及时收集受助学校的信息,了解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信息反馈给支教组织,一是为了将来选择支教者提供依据;二是为了更好地选择支教内容。实行支教效果的反馈,建立受助对象档案,更有利于支教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4.5 选择有针对性的支教形式
大学生短期支教按时间长短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周末支教(也包括在某些工作日,仅有一天或半天时长的短期支教)和寒暑假支教两种形式。为了避免支教对受助学校的后期影响,同时考虑在校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接受志愿者学校的需求以及不同支教形式的特点,应选择针对性强的支教形式。周末支教的特点:时间短;人员变动大;教学内容零散。推荐礼仪、手工、体育竞赛等教学内容。寒暑假支教的特点:时间较长;人员相对稳定;教学内容较连贯。推荐科学兴趣课程、美术绘画、文学欣赏、性格素质等课程。
4.6 鼓励短期支教大学生返乡支教
为了更好达到支教效果,提高支教的性价比。鼓励短期支教大学生返乡支教,有利于节约成本;加强大学生服务家乡、回馈社会意识;有利于支教者与受助者之间的沟通,提高支教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江汛清.中外志愿活动比较[J].青年研究,2003(1).
[2]王若懿.大学生支教——看花容易绣花难[J].教育,2008(3).
[3]沈艨,邓云岫,沈金荣.大学生在城市和农村开展短期支教的研究对比[J].文史博览(理论),2011(3).
[4]王梦奇,柯文娣.大学生短期支教的问题和对策——以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对口支教温江区镇子实验学校为例[J].大众商务,2010(8).
[5]王瑞.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以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9.
[6]赵芬.大学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大众商务,2010(3).
篇8
论文关键词:法律;高职;职业化;研究
我国法律高职的职业化教育经探过十几年的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如法律诊所式教学、双证书、模拟法庭、法律服务中心、校外实训基地等。但是对于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与社会需求是否契合,即:法律高职多年的职业化教育的“产品”是否与就业市场合拍?还较少考察与研究。本课题组成员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为切入点,对河北省的法律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调查,对法律高职的多年职业化教学效果进行考察和论证。
一、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本课题组成员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的2009-2011三界毕业生的就业进行调查。发出调查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03份。由于学生的就与学校的招生挂钩,所以各方面努力,学生就业率比较高达到98%,但是法律专业对口率并不高。就职业分布来看:属于灵活就业的占72.4%,这中间从事营销、文秘等则占到一半以上,通过专升本考试的为13.6%,考上公务员进入机关包括政法机关的为6.2%,其他包括参军等的为7.3%,这组数据对通过自考本科、专升本后通过司法资格考试,以及毕业以后又录警等可能从事法律职业的没有显示。从这组数据可知:法律类高职的就业相对于其他层次的法律教育应该是比较高。2009年中国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09)》显示,法学学科毕业生就业率在文科毕业生最低,甚至不如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①但是,法律高职就业多元化,尤其是法律类高职就业与法律高职的职业教育目标契合度低,大部分选择非法律专业需要我们高职院校引起重视和关注。
同时,本课题组还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是对于当前所受法律高职教育的评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321份,收回有效问卷301份。调查结果显示, 41.2%的学生对目前接受的高职法律教育评价不满意,其中81.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不合理;71.5%的学生不知道高职法律教育和其他层次法律教育本质上的不同;对于将来职业的选择中11.4%学生选择自考本科后参加司法资格考试,77.2%选择公司、企业或者自主创业。其他自己列明的为参军、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西部等。这也与我们毕业就业调查数据基本吻合的,说明法律高职学生就业观念比较符合社会发展。
笔者认为造成法律高职院校不适合社会需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法律高职教育但是法律高职院校在法律高职的职业化教学的定位上还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姜晶副司长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的讲话指出:截止到2011年全国开设法律类高职专业的学校有300余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200所左右,2009年底在校生数为228694人,约为本科法学专业在校生数的一半;全国高职高专法律类在校学生总数为人,占高职高专在校生总数比例的5%。法律高职设置的专业有法律实务类、法律执行类和司法技术类三大类13个专业,其中法律事务是开设的专业点最多的专业。司法部1999年颁发的《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第一批)》和配套的教学方案(试行)规定:法律高职教育主要有律师事务、行政法律事务、法律文秘、监狱管理和劳动教养管理等专业。但是,司法部于2002年起具有司法考试资格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高职法律专业无资格参加司法考试。这个限制对高职法律专业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这是法律教育大众化与法律职业精英化教育的冲突。同时,司法所、民事调解员、书记员等法律相关辅助和基层职业的准入的制度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这其中为数不多省份法律相关辅助和基层职业的公务员考试除乡镇公务员中还有少部分职位大专学历,其他基本要求是本科学历。这进一步加剧了法律教育大众化与法律职业精英化教育的冲突。
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理想目标定位与现行司法体制契合度底,所以导致了从法律高职毕业生小比例从事公、检、法、司等于法律相关职业外,大部分选择非法律职业。法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借鉴目前工科类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由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紧密合作时也没有考虑这个因素。司法部对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目标定位是高职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的的教育目标,如果法律高职院校还是一厢情愿的停留在这个层面,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法律高职教育会自我束缚。
(二)造成这种局面也有法律高职毕业生的原因。是否法律高职已经过剩呢?就法律专业毕业生而言,中国法律教育的产品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表现为产品的紧缺和过剩,紧缺的是两端,过剩的是中间产品。也就是在农村、西部、基层有着大量法律职业人才缺口。但是法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城市。而城市尤其大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人才层次的不断提高,法律职业岗位竞争激烈、低层次法律人才的需求逐渐减少,所以法律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只能选择非法律专业,加剧了法律高职就业的低对口率。
笔者通过以上的数据认为:对目前及未来法律高职就业形式的状态下,法律高职院校应该在目前的职业化教学基础上,依据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就业去向多元化的趋势,对法律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教育进行调整甚至重新构建。
二、法律高职职业化教学体系重构
针对目前法律高职就业的多元化,法律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教育体系应该是让学生依据自身的职业倾向能力和职业兴趣,使其具备《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所既定的法律职业能力,又有选择某一职业倾向的职业能力。法律高职职业化教学体系重构要满足社会和学生个体的职业化教育需求,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拓展职业发展的可能。本文作者结合法律高职院校现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
(一)必须解决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的一元性与毕业生就业的多元性之间的矛盾。职业化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实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其课程内容必须从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课题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社会法科高职毕业生的需求说明法学是一门应用面很广的专业,法律人应该是具有人文精神和法治观念的人才。只有真正明确社会需求的是多元化职业相依托的法律高职教育目标,才能重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高职的职业化教学体系。法律高职职业化现实教育目标应是适应向社会各领域的开放的法律职业需求,以社会人文科学为基础的多元化的法律实务人才。法律高职教育的“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法律职业”。法律高职教育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应更倾向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方向发展,以适应向社会各领域的开放的多元的高职法律人才的社会需求。
法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构建宽口径多元化职业性的培养模式。并且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依据自身的职业倾向能力和职业兴趣,使其即具备法律实务能力,又有自主就业某一职业倾向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法律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应该是以社会人文科学为基出的、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职业相依托的法律类实务人才。将多领域职业教育纳入法律职业教育中。《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出: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对于这种定位是有支撑的。
(二)法律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特性来调整和定位自己的职业教育目标并形成特色。法律高职院校要树立人才培养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法律高职教育不仅不同于本科法学教育的职业特性,而且法律高职院校明确办学思想,定位准确,突出自身办学特色。
就目前法律高职院效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法律高职的课程设置上还是单一。法律类高职法专业的学生由学校的培养计划培养出来,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社会需求,即在课程设置上共性的比例很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法律类高职由于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等组成。但是,专业选修课在所有课程中的比重最低,也就是法律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性来选择职业的需要,自主决定学习的课程时间比例很低。由于缺乏学习主动权,导致了专业结构简单,知识体系单一,人才的培养如同流水线生产,难以形成的特长。
其次,法律高职院校没有结合自身特性来调整和定位自己的职业教育目标并形成特色。学生职业化教育中可考虑依托学校自身优势对法律相关度较高的职业进行拓展,考率因素有专业设置、学科优势和办学传统以及社会资源、地理位置等。例如财经类院校开设的法律高职专业可以开设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中介、保险人、保险经纪人、报关员、拍卖师、证券从业人员等相关课程,尤其这些职业等都有相应的资格认证考试,并且结合高职院校“双证书”制。还如法学专业在师资、文化等方面有深厚积淀和历史的法律高职院校,如各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转为法律高职院校的,可以在通过自学考试本科的学生中尝试开设司法考试实验班。虽然,国家严格控制高职院校升本,但这种探索也未尝不可。高职院校要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在同类院校中起到引领发展的作用,树立自己法律高职的品牌。法律高职院校在竞争中才会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增强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职业岗位的开放性,使职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契合。法律高职院校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首先核心目标是法律专业的的职业能力,包括诉讼、非诉讼、法律咨询、民事调解等,使学生获得职业群共同职业技能学,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更加坚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其次,基础目标是是辅助职业能力包括档案管理、文案编辑与速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职业能力。最后是拓展职业能力,即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能力,具体为语言表达、与人沟通协作、组织和社会活动能力等,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就业的弹性和岗位的适应性。这种教学目标能够为学生应对社会多元化的职业需求提供了可能。本文作者者到就业市场了解:多数企业对文秘、行政、销售、策划、跟单、报关等岗位,在同等薪酬条件下更愿意招聘有法律教育背景的人才,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没有建立具有职业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拓展能力为目标。职业教学内容与法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经济学、证券、保险、公证等选修课程,并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这样才能实现“入口”与“出口”相对接。
(四)重构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教学模式。
法律高职校内的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和硬件设施相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不仅硬件包括软件及实践大纲、计划、教材等比较完善了。但是在在职业化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毕业生实习却流于形式,毕业实习时间大约半年左右,?因为法学专业大量毕业生公、检、法、司等部门安排实习岗位比较困难,所以大部分法律高职院校很少统一安排实习单位。毕业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在这个过程中毕业指导老师、学生处、系部和就业指导处等部门监管不到位,等于学生处于放任状态,最后学生交一份流于形式的实习报告。这样把对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分量最终的一部分浪费掉了。法律高职院校应该切实重视这个问题,多部门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来拓宽把毕业生的实习落实,并且在毕业老师的实习评价、学校实习监管等方面完善体制。
另外,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对于基层、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在企业不仅挂有实践基地的牌子,更要有真正的深度合作。把专业建设、实践课程甚至教育与市场的运作融合,做到校企互动、开放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办学。把校企业合作模式真正落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可与街道、社区、乡镇司法所联系,顶岗实习。法律高职院校对于农村宅基地问题、养老题、婚姻财产继承等问题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体系。这其中法律高职院校可以探索建立自己法律援助中心。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成立法律援助机构。但是法律高职院校建立法律援助中心还没有,将法律援助与高职法律职业化教学相结合是双赢,既能作为民间机构承担社会公益,同时也为法律高职学生找到具有实践性的职业教育可能,是学生介入司法实践的很好的切入点。
(五)建立完善法律高职院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体系。法律高职院校要重视自己输出产品的社会评价制度,部分高校已经建立学生毕业跟踪调查表。但是很多法律高职院校这个工作还很不足。学校只能零星地、片面地、没有形成系统的调查,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的教学效果信息。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不仅包括毕业生还应包括对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法律高职院校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包括毕业生在校信息、毕业生签约率、单位类型、工作类型、工作地点、工作满意程度、工作与专业的对口度、毕业生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调查可以有助于客观和深入了解法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现实,这种就业有价值的信息能使法律高职院校从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制定法律高职教育的结构。法律高职院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不仅迫切,而且需要法律高职院校从体制、人员经费上建立完善。这是从根本上保证“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真正与社会对接,法律高职院校才能焕发生命力。
(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必须使课程和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职业岗位需求,以及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有效引导学生获得职业能力,而这一有效活动的完成以教师为前提,教师是关键要素。但是,目前法律高职院校的教师的职业化程度就不高,成为制约法律高职职业化教育的制约因素。
篇9
内容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国际化趋势产生了对高校双语教学的市场新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市场机制促进高校双语教学的发展是符合改革方向的根本思路。
关键词:市场机制 高校双语教学
市场需求决定双语教学的内容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经济生活正因为国家的缔约行为而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全面对外开放的态势,中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全方位、多层面的中外社会经济交往将日益密切和深入。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需要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我国涉外人员通过外语(主要是英语)为交流工具直接参与其中,对其涉专业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我国的非英语社会生活环境,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程在高校非英语专业教学中讲授的,以英语知识点和阅读能力为重点,且长期存在着费时低效问题,已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主要是通过拓展课堂使用英语的语域,在涉专业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综合的英语应用环境,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满足加速国际化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毕业生英语能力的新要求。
各高校因为专业设置、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不同,从而开展双语教学的内容和方向的设定应有所区别,应最终取决于各自所面对的社会市场需求具体状况以及现实教育资源的制约,同时应体现出超前性。因为,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市场新需求,而双语教学的有效进行则离不开学校各方面现实资源条件的制约。因此,各高校在基本条件具备的专业开设双语教学并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对社会经济生活中与该专业相关的涉外领域市场需求的具体情况作出充分调研,找准教学服务的市场定位,然后,根据学校现有的和可预见的将来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状况设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从这种思路出发,可能一些看似规范先进的观点实际上是不符合实际的。例如,要求把学科核心及前沿知识、理论用教授原版教材的形式通过双语教学传授给学生,而实践中英语教学语言输出和接受的效率,以及效果上的不确定性会使学科的专业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反而影响了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的建立。外语教学研究表明,用外语教学必须注意其可接受性、阶段性,教学超出学生的接受水平就会失去其教学意义。双语教学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以降低或损伤学科教学质量为代价,来换取与外语“亲密接触”的做法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况且,目前的双语教学的教材亟待建设,双语教学使用的往往是原版核心理论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或几本,在配套性上是无法和国内系统的精品核心理论教材相比的,对其的片面采用会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又如,一般认为应在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小的自然科学、高新技术领域和国际化要求迫切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历史、文化领域的内容则没必要涉及,但在实际涉外社会经济生活中,沟通、交流和合作的最大障碍可能恰恰存在于相互陌生的文化思维之中。因此,双语教学中体现出一定的有关西方人文的教学内容却可能正是现实涉外社会经济生活所需要的,也是市场需求对双语教学内容的要求。
各高校应统筹考虑市场、学校、教师和学生、课程等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市场需求、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内容的规划和具体的教材建设方案。当前双语教学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在于学生英语语言(包括专业词汇)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对西方文化的认知理解,以促进对外直接交流的扩大和深化。对体现双语教学内容的双语教材建设而言,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双语教学的市场需求,服务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为主的双语教学目的,并且以各高校为创新主体,自主研究和试编一些满足现实需要的先进适用的双语教学教材,走符合国情的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自主开发的路子。国家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注意提倡、鼓励、发现和扶持各高校对双语教材的自主编写,并在时机成熟时加以引导和规范,从而逐渐形成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自编教材体系。
市场规律激发双语教学主体内驱力
在目前的国情下,师资问题是制约各高校双语教学的瓶颈已是共识。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当前,既有系统、正规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素养,又能流畅、准确地用英语讲授和答疑的高校教师无疑是一种紧缺的教育资源。按照市场规律,紧缺资源的价格应该是较高的,这样才能有效利用和开发这种资源。在这方面,已有高校通过课时量的计算、课酬和奖金的发放、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以及进修与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的形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针对双语教学师资的激励和引进机制。因此,为增加双语教学师资的有效供给,必须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引导,让日益增强的社会需求引导双语教学教师以及潜在的师资供应者把握其人力资本的增值方向,以增强双语师资数量的积累和质量的提高。
同时,对双语教学的受体――学生的激励普遍地还未被纳入视野。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些学生更关心修一门课程得到的考试分数。所以学生对双语课程的热情不高,选修双语课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修满学分。实际上,学生是双语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也是双语教学社会经济价值的实践者,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学校不但要在双语学习氛围的营造、专业知识及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各环节的整体规划等方面加强建设和协调,而且也存在着开阔学生视野、使其感受到强劲的社会需求发展趋势,从而激发起双语学习内在动机的问题。因此,打通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与双语教学中主体内驱力之间的市场供求机制,以日益强劲的社会需求拉动学校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应是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根本性思路。为此,学校可创造机会,加强本校师生与开展双语教学专业相关的涉外机构之间的学术和实务上的交流与合作,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双语教学的发展,而且还能有效提高本校双语教学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增加对本校毕业生的潜在社会需求,启动双语教学供求的良性循环。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政府部门应以高校双语教学发展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情况为基点,对其进行检查与评估。对此,政府部门应摒弃计划管理体制的惯性思维,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办学自,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基点对高校双语教学发展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政府部门的检查、促进可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学校确定开展双语教学的专业是否符合该校的市场竞争优势;双语教学课程设置及内容是否经过了市场需求调研,定位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趋势;该校师资是否能满足有效完成教学内容的要求;是否建立了市场化的双语教学师资开发和利用的激励机制;是否建立了社会经济需求与双语教学主体之间顺畅的经常性沟通机制,运转效果如何。也就是说,应从考察学校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双语教学的情况为着眼点,主要检查评估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中为适应、满足和开发社会需求而自主发展的意识、机制和效果,这应是符合改革方向的政府部门通过检查评估推进双语教学的切实有效的思路。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教师;国家法;科研自由;教育职责;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4)04-0128-06
收稿日期:2014-04-28
作者简介:刘刚,男,河北张家口人,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
一、教育作为国家法理论问题的提出
如何开展教育是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法学学人尤其是宪法学人,对于教育问题的研究多从作为基本权利的受教育权人手,其核心关注是保证受教育权主体能够切实地接受教育。然而,从法学角度看,教育不仅仅涉及基本权利,它的本质要在国家法理论层面才能得到充分揭示。从我国宪法文本的用语来看,这一点更加明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章规定的基本权利中,只有受教育权前面有一个被动性的修饰语――“受”。而且受教育权也是少数几项权义复合的权利之一。如何解释受教育权中的“受”字?为何受教育权同时又是一项义务?这些问题只有从国家法理论出发才能解释清楚;也只有从这个层面出发才能厘清教师的地位,辨析教师的科研自由与教育职责之间的关系。
从何种意义上说,教育乃是国家法理论层面的问题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须阐明什么是国家法理论的根本问题。由于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人群曾秉持各异的国家观念,因此并不存在客观且普适的国家法根本问题。如果局限于主宰当下多数文明的、以人权和人民为基础的国家法,则其根本问题就是:如何保障人权和人民的同时实现?②作为启蒙结晶的现代宪法以自由和自治为根本的理念支撑。个体层面的自治理念通过人权和基本权利得以制度化,公共层面的自治理念通过人民原则和政治参与权利得以制度化。人权和基本权利的主体以自然人为主,且在原则上没有任何限制,甚至未出生的胎儿和尚在孕育中的胚胎都可享有基本权利。人民原则的实现主要通过选举等政治权利得到落实,通常须满足特定的年龄和智力条件,也就是说,人民的实践是智力健全的成年人的事。可是,这其中存在一个明显的断裂,似乎婴儿瞬间就变为成人,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从婴儿到成人是一个过程。从生物学的视角看,它主要是一个身体的成长过程;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它同时还是一个人学习各种必要技能的社会化过程;从国家法的视角看,它是一个公民的成长和成熟过程。国家法视角下的公民成长不仅仅是公民个人的事情,它还关系到共同体的生存与延续。在公民成长的过程中,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绝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传授,它是对未来国家主人的培养,是连接人权和人民的现实纽带,这就是教育在国家法理论层面的意义。
一个人并非仅仅以生物意义上的个体存在于世,他同时生活在国家这个共同体当中。共同体的存续需要特定的纽带来维系,这些纽带表现为特定的共同信念和行为模式。在个体成长并融入共同体的过程中,必须把这些纽带内化到自身当中,也就是必须“受”教育,否则,成长起来的个体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自然人。就此而言,接受教育也是一种义务。我国宪法承认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并不认为基本权利在性质上是先于国家的权利,相反,基本权利在我国是国家的法律确认的权利。这就意味着我国宪法下的公民有义务被整合进共同体生活当中。
从基本权利视角出发研究受教育权,主要关注这项权利的享有。但是,国家法理论视野下的教育主要涉及的则是两个更为根本的问题:第一,谁有权教育?这个问题涉及权限的分配;第二,教育什么?这个问题涉及教育的内容。不同国家模式的差异以及教师的地位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上来。
二、价值中立与非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
虽然从逻辑上可以区分出教育的权限与教育的内容,但是二者在现实中是结合在一起的,谁有权教育,谁就有权决定教育的内容。从历史发展来看,教育的权限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在中世纪的欧洲,教育任务主要由教会承担,当时并无统一的公立学校。现代国家的兴起过程就是国家与教会争夺权力的过程,这其中自然也会涉及对教育权限的争夺。最终国家从教会的大一统中独立出来,并取消了各封建等级的特权,赢得对世俗领域的垄断性统治。随着国家垄断性统治的确立,统一的公立学校也开始出现。实施教育就被认为是国家的责任。
国家取得教育权限,自然意味着有权决定教育的内容,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国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教育的内容。究竟应该教育什么,取决于国家自身的性质。以此为标准可以区分出两种落实教育任务的国家法模式:一是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二是非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
1.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
从内容来看,教育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对人的外在行为的训导;二是对人的内心信念的指引。在价值中立的模式下,国家虽然有统一的教育权限,但此权限只及于对人的外在行为的训导,不能触碰人的内心信念。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现代国家的基础就在于对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心信念的区分。从现代国家的兴起历史来看,正是因为在中世纪晚期因人们在内心信念()层面产生不可调和的分歧,从而酿成席卷全欧洲的宗教内战。内战无法在重新取得内心信念统一的基础上得到化解,最终只能采取外在行为与内心信念相分离的模式。国家只负责看管人的外在行为,营造和平的公共秩序。内心信念则留给个人自己,成为国家不可触碰的个人自由。由此,因信仰分裂而导致的多元化现实不仅要被作为一个既定事实来接受,而且还要被接受为重构秩序的规范前提。也就是说,多元化的情势不能被看做一种应该通过国家去逐步消灭的过渡现象,而是要被当做重构秩序的基础。这个规范前提或基础进而被转化为政治原则和宪法权利,它们就是宽容原则和信仰自由。因为宪法权利的主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个体意义上的自然人,所以,当信仰自由被确立为一项宪法上的基本权利时,这就意味着信仰问题的性质由公共问题转变为个人问题。作为基本权利的信仰自由,并不是为了促成信仰问题上的一致,而是旨在确保每个人都有保留异见的权利,且不会因这种异见受到迫害,从而在无法消除分歧的现实前提下,仍可以建立形式上的和平秩序。
从制度安排来看,价值中立的国家采行一种对外在行为的教育和内心信念的教育相分离的模式。国家负责的是对外在行为进行教育。更准确地说,国家并不负责教育人们在具体情形下采取何种行为,而是教育人们在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如何和平共处。国家并不推行一套具有特定内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是在各种价值观和世界观面前保持中立。可是,人们的具体行为终究是靠特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指引的。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究竟谁可以向人们传播这些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就是说,究竟谁可以触碰人们的内心信念?价值中立的国家承认人们在内心信念的问题上享有信仰自由和良心自由的基本权利。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各种相互竞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中间进行选择。提供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可以是坚持基督教传统的教会,也可以是宣扬伊斯兰教义的阿訇,还可以是受人文主义理念影响的启蒙者,甚至也可以是否定各种的无神论者。人们可以自由地选取其中的任何一种作为自己的内心信念,从而指引个人的外在行为。但是,此中的关键问题在于,任何一种内心信念都不能否定各种价值观和而不同的自由秩序。
2.非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
非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的典型特征就在于,国家教育既规训人的外在行为,也触及人的内心信念。这种模式下的教育之所以能够触及人的内心信念,是因为国家明确坚持某种特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以此作为立国的基础。国家有必要把自己所坚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印刻到人的内心信念中,由此,人的外在行为获得明确的指引。
这种教育模式所预设的国家并不是一套价值中立的秩序,只负责维系和平的公共生活;相反,这种国家是一套伦理生活秩序。人们在这种国家中之所以能够被整合为一个共同体,并不是因为互不侵犯对方的权利,而是因为分享着共同的价值。如果说价值中立的教育旨在培养人们相互之间的宽容,那么,非价值中立的教育目标则在于促进人们对于维系共同体纽带的认同。如果允许敌视共同体纽带的异质因素进入国家共同体中,那么,最终的后果只能或者是共同体被侵蚀而解体,或者是异质因素被压制或清除。无论哪种结果出现,都将导致国家的不稳定。因此,非价值中立模式下的教育使命在于培养同质的人群。
既然国家并非仅仅是一套价值中立的法律秩序,而是奉行某种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有没有一套惟一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主观立场来看,奉行某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国家自然会宣称自己所奉行的乃是惟一正确的。但是从客观现实来看,曾经和现在被国家奉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却多种多样。从这个多样性的现实中能否推出并不存在惟一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结论呢?对此不能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需要从不同层面加以分析。
从本体论视角来看,世界上存在着惟一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或者说,在现象背后存在着惟一正确的真理。这种惟一正确的真理乃是赋予现象世界以秩序的基础,是生活在世界上的人们能够享有安全感的依托。但关键的问题在于,人们能否认识到这种惟一正确的真理。
在认识论层面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立场:一种是真理问题上的可知论;另一种是真理问题上的不可知论。二者共同的出发点是,都承认绝对真理的存在;分歧的地方在于人类是否有能力认识到绝对真理。
不同的认识论立场在实践――公共生活――领域会推导出不同的结论,进而导致不同的政治方案。如果坚持可知论的认识立场,政治生活就是对绝对真理的贯彻。但关键的问题在于,究竟是因为认识到绝对真理才可以掌握政治权力,还是因为掌握着政治权力所以可以宣称自己的命令就是绝对真理?无论作何回答,可知论的认识立场都把真理问题直接导人政治生活中。这种做法的最大问题在于,容易导致以真理之名滥用权力,从而对异己的力量毫不宽容。与此相反,不可知论的认识立场与可知论在政治方案上的最明显区别在于,不可知论在真理与权力之间做了切割,以防止真理直接侵入政治生活中。这样一来,掌权者就不能以真理之名施行统治,这也就意味着权力的相对化以及对不同意见的容忍或宽容。
因此,即使是坚持特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国家,也可能因其认识论立场的不同而有差别。这种差别对于教育具有巨大的影响。如果坚持可知论的认识立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认识真理、识别对错;如果坚持不可知论的认识立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说服被教育者接受国家所奉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至于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别。此时,即使国家坚持其所奉行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从性质上讲也属于一种主观的主张,而不再是一种客观的事实。
三、价值中立教育模式下高校教师的科研自由与教育职责
无论采行何种教育模式,国家作为一个抽象的法律人格都无法亲自履行教育职责。教育职责的履行只能由具体的人来承担。各个层级的学校中的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主要主体。特别对高校教师来说,除教育职责之外他们还是科学研究的主要人员。由此,在高校教师这一群体身上,就集中展现出如何处理科研自由与教育职责的关系之难题。上文曾言,教育的核心是国家在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上持有什么样的立场。因此,科研自由与教育职责的关系可以更一般性地表述为科学与终极价值之间的关系。
科学与终极价值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科学关注的是事实,科学结论可以在经验世界里得到验证,因此有对错之分;终极价值关注的是应然的准则,价值立场之间的分歧并非对错的区别。在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下,国家只维系形式上的和平秩序,在终极价值的问题上并不坚持明确的立场。进而国家也不会强令教师向学生传播某种确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由此,学生拥有选择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自由。
在这种模式下,教育职责并不会对科研自由构成限制,教师并不承担传播某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义务。但反过来需要追问的是,教师能否凭其科研结论对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出评判呢?答案也应该是否定的。教师并不能通过其科学研究去证明基督教、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立场的对错。进而教师也就不能以科学的名义去肯定或者否定某种价值立场,他(她)所能做的就是客观地描述各种价值立场的来龙去脉。至于应该采取哪种价值立场,则要留给学生自己去选择。
因此,在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科研自由与教育职责之间是一种互不干涉的关系。既不能用某种价值立场去规定科学研究的内容或结论,也不能凭科学研究的结论去评判价值立场的对错。
四、非价值中立教育模式下高校教师的科研自由与教育职责
我国宪法采纳的是一种什么教育模式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第1款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这个条款中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我国宪法采纳的是一种非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社会主义”是我国宪法明确采纳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是国家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实践中,高校教师除承担教育职责之外,还要做科研工作。不过科学研究在我国宪法中并不是一项职责,而是一项通过基本权利来保障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在非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下,高校教师的科研自由与教育职责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着对高校教师地位的理解。
最集中展现科研自由与教育职责关系的物理场所是教室。教师在教室的授课行为既是科研自由的行使,也是教育职责的履行。在非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下,二者之间构成一种互相限制的关系。
作为一项基本权利,科研自由的保护范围是研究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描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只服从科学和真理,而不能用意识形态来作为衡量的标准”。不过,科研自由的保护范围并不是绝对的,它可以受到法律所保护的其他法益的限制。在本文语境中,核心问题是恰当厘定科研自由与教育职责的边界和相互关系。
一方面,科学研究无法证立或证伪国家所奉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样,国家所奉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衡量标准。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室传播自己的科研成果时,不应该以科学之名维护或批驳某种特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然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不过研究者应该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待这些主题。所谓科学研究的方法就是价值中立地对特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描述、解释,阐明某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产生原因、具体主张、政治和社会效果等。至于是否该奉行该种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不是科学能够回答的问题。国家奉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乃是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通过政治决断所做的选择。这种选择并非意味着国家所奉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乃是惟一正确的绝对真理,而是表明国家认可了该种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共同体生活中所能发挥的政治功能。
高校教师当然可以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它不一定必须和国家所奉行的相一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该在教室中以科学的名义加以宣扬和传播。如果想要传播,应该在报刊、广场等公共空间中展开政治论辩。
另一方面,我国宪法采纳的是一种非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国家明确奉行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宪法也明确规定了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这就意味着国家已经通过政治决断采纳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且在宪法中把这种政治决断转化为法律规则。高校作为法律授权的教育机构,教师作为具体落实教育的人员,就负有传播社会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宪法义务。履行这种宪法义务的首要场所是教室。在这一点上,我国的高校教师与价值中立模式下的高校教师有所不同。我国的高校教师在教室履行其教育职责时,不但应该隐藏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还有义务积极主动地开展社会主义的教育。
五、两种教育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从效果上看,价值中立模式下的国家教育并未给人们提供行为指南。也就是说这种模式下的国家并不打算通过教育把人们培养成为一个同质的群体。这种国家承认人们在内心信念层面的多元化现实,从而认可行使人民的主体是一个异质人群构成的集合体。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背后的根本信念是,通过一套相互尊重自由的法律程序,可以把异质的群体整合为一个和平共处的共同体。如果对于国家共同体的存续来说,整合乃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根本任务,那么价值中立的教育模式遵循的是通过程序的整合。
价值中立的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国家不可能真正保持中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价值中立的程序难以保证各种竞争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实现和平共处。也许有某种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竞争程序掌握国家权力之后,转头就会废止这套自由的程序。魏玛共和国的陨落乃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价值中立国家的软弱,最终连自保的能力都丧失殆尽。因此,“二战”以后德国学者对魏玛教训的反思不仅体现在国家法制度的建构层面,更重要的还体现为对教育模式的反思。在国家法制度层面主要体现为规定了剥夺基本权利制度、制度、选举门槛制度。这些制度被概括为“战斗性民主”。在教育模式方面,人们虽然没有突破价值中立的模式,但强调了对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这一切举措都证明,自由的国家秩序不能完全建立在异质的人群之上,某种程度的同质性乃是共同体存续必不可少的前法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