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保健指导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口腔保健指导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责任单位和职责
(一)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妇幼保健院,各接产医院。
(二)工作职责
1、市妇幼保健院协助市卫生局加强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对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和质量控制。
2、卫生院与市妇幼保健院和接产医院建立工作联系,及时沟通儿童信息,开展0~36个月儿童健康体检等基本保健项目,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做好工作数量登记,加强儿童保健信息管理。
三、项目工作内容
(一)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36个月儿童保健服务规范》,结合我市实际,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内容、方式、流程等(详见附件)。
(二)开展妇幼保健技术培训。加强卫生院妇幼保健技术人员的培训,3年内卫生院妇幼保健技术人员应轮训一遍,2012年应完成1/3任务。
(三)免费提供儿童保健服务。2012年1月1日起,按照卫生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规范》的规定,免费为常住人口中0~36个月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新生儿访视,婴幼儿1岁以内4次基本保健服务,1~3岁每年2次基本保健服务,体弱儿专案管理等。
(四)加强儿童保健信息管理。完善全市妇幼保健信息网络,添置、更新必要设备,组织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培训,全市统一使用软件,提高儿童保健信息管理水平。
四、项目组织与管理
1、市卫生局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和管理,负责制定实施方案与计划、经费管理、监督检查、工作考核等。
2、市妇幼保健院负责项目的实施,包括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信息管理、绩效考核等。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儿童保健服务纳入常规妇幼保健业务管理,建立儿童保健手册由市妇幼保健院和卫生院完成,做好儿童保健信息收集、上报、管理工作。
五、项目执行时间
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六、项目实施督导与考核
(一)市卫生局组织市妇幼保健院,每季度对基层医疗医疗机构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半年进行考核评估,每年11底前完成全市绩效考核,并将检查情况上报市卫生局,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二)卫生院每月向市卫生局和市妇幼保健院报告项目工作进展情况;7月和11月底市卫生局向市卫生局报告项目工作进展和总结。
(三)考核指标及解释
1、新生儿访视率=年度全市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全市内登记的活产数×100%。
2、3岁以下儿童健康体检率=年度全市内进行1次及以上健康体检的0~36个月儿童数/年度全市内登记的全部0~36个月儿童数×100%。
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全市中按相应要求的频次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年度全市内登记的全部0~36个月儿童数×100%。
附:市0~36个月儿童基本保健服务内容
一、新生儿访视(2次)
(一)初访
1、时间和地点:出院后1周内,产妇休养地。
2、服务内容:
(1)测体温、称体重(2)口腔检查(3)观察皮肤、黄疸情况(4)检查脐带(5)听力筛查(限于出院时未检查者)(6)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指导(7)将以上观察、检查与指导结果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的新生儿访视记录上。
(二)满月访
1、时间和地点:出生后28~30天,卫生院、市妇幼保健院。
2、服务内容:(1)测体温、称体重(2)口腔检查(3)观察皮肤、黄疸情况(4)检查脐带(5)听力筛查(限于出院时或初访时未检查者)(6)母乳喂养、预防接种指导(7)将以上观察、检查与指导结果记录在《孕产妇新生儿保健手册》的新生儿访视记录上。
二、0~3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一)1岁以内检查4次
1、3个月~体检
(1)时间和地点:①时间:出生后3个月~②地点:卫生院、市妇幼保健院。
(2)服务内容:①计算实足年龄②称体重、测身长、头围、胸围、前囟、皮下脂肪③心、肺、肝、脾、视力、五官检查④口腔:粘膜⑤皮肤、淋巴结、生殖器检查⑥佝偻病检查
(3)按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进行生长发育评价
(4)保健指导:母乳喂养、预防佝偻病、防止意外伤害、预防接种指导
(5)将检查、评价、指导结果记录在《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上。
2、6个月~体检
(1)时间和地点
①出生后6个月~②地点:卫生院、市妇幼保健院。
(2)服务内容:
①计算实足年龄②称体重、测身长、头围、胸围、前囟、皮下脂肪③心、肺、肝、脾、视力、五官检查④口腔:粘膜⑤皮肤、淋巴结检查⑥佝偻病检查⑦智能检查⑧血常规检查⑨听力检测(限于听力筛查未通过者,自费项目)
(3)按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进行生长发育评价
(4)保健指导:母乳喂养、预防佝偻病、防止意外伤害、预防接种指导
(5)将检查、评价、指导结果记录在《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上。
3、9个月~体检
(1)时间和地点
①时间:出生后9个月~②地点:卫生院、市妇幼保健院。
(2)服务内容:
①计算实足年龄②称体重、测身长、头围、胸围、前囟、皮下脂肪③心、肺、肝、脾、视力、五官检查④口腔:粘膜、扁桃体、牙数检查⑤皮肤、淋巴结检查⑥佝偻病检查⑦智能检查(上次检查可疑者)
(3)按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进行生长发育评价
(4)保健指导:母乳喂养、辅食添加、预防佝偻病、防止意外伤害、预防接种指导
(5)将检查、检测、评价、指导结果记录在《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上。
4、12个月~体检
(1)时间和地点
①时间:出生后12个月~②地点:卫生院、市妇幼保健院。
(2)服务内容:
①计算实足年龄②称体重、测身长、头围、胸围、前囟、皮下脂肪③心、肺、肝、脾、视力、五官检查④口腔:粘膜、扁桃体、牙数、龋齿数检查⑤皮肤、淋巴结检查⑥佝偻病检查
(3)按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进行生长发育评价
(4)保健指导:母乳喂养、辅食添加、预防佝偻病、防止意外伤害、预防接种指导
(5)将检查、评价、指导结果记录在《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上。
(二)1~3岁每年检查2次
1、18个月~体检
(1)时间和地点
①时间:出生后18个月~②地点:卫生院、市妇幼保健院。
(2)服务内容:
①计算实足年龄②称体重、测身长、头围、胸围、前囟、皮下脂肪③心、肺、肝、脾、视力、五官检查④口腔:粘膜、扁桃体、牙数、龋齿数检查⑤皮肤、淋巴结检查⑥佝偻病检查⑦血常规检测
(3)按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进行生长发育评价
(4)保健指导:辅食添加、预防龋齿、防止意外伤害、预防接种指导
(5)将检查、检测、评价、指导结果记录在《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上。
2、24个月~体检
(1)时间和地点
①时间:出生后24个月~②地点:卫生院、市妇幼保健院。
(2)服务内容:
①计算实足年龄②称体重、测身长、前囟、皮下脂肪③心、肺、肝、脾、视力、五官检查④口腔:粘膜、扁桃体、牙数、龋齿数检查⑤皮肤、淋巴结检查⑥佝偻病检查
(3)按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进行生长发育评价
(4)保健指导:预防龋齿、防止意外伤害、预防接种指导
(5)将检查、检测、评价、指导结果记录在《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上。
3、30个月~体检
(1)时间和地点
①时间:出生后30个月~②地点:卫生院、市妇幼保健院。
(2)服务内容:
①计算实足年龄②称体重、测身长、皮下脂肪③心、肺、肝、脾、视力、五官检查④口腔:粘膜、扁桃体、牙数、龋齿数检查⑤皮肤、淋巴结检查⑥血常规检测
(3)按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进行生长发育评价
(4)保健指导:预防龋齿、防止意外伤害、预防接种指导
(5)将检查、检测、评价、指导结果记录在《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上。
4、36个月~体检
(1)时间和地点
①时间:出生后36个月~②地点:卫生院、市妇幼保健院。
(2)服务内容:
①计算实足年龄②称体重、测身长、皮下脂肪③心、肺、肝、脾、视力、五官检查④口腔:粘膜、扁桃体、牙数、龋齿数检查⑤皮肤、淋巴结检查
(3)按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进行生长发育评价
篇2
中图分类号: R173;R780.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5-0941-02
孕妇肩负着养育下一代的重任,其口腔健康状况及对口腔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下 一代的口腔健康[1]。为了解我市孕期妇女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态度、行为 和诊治情 况,提高孕妇口腔保健意识,减少孕期口腔疾病的患病率。笔者于2009年1~5月对在我院妇 幼中心建卡的459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妇幼中心进行围产期检查妊娠妇女459人 。年龄26~40岁,其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共225人,占49%,高中以下234人,占 51%。
1.2 方法
设计结构型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口腔保健的知识及来源、 口腔 卫 生习惯、观念、诊查情况及对婴幼儿口腔知识的了解。采用第3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 案统一问卷,当场发卷,自行填写,当场收卷,监督整个答卷过程,并尽可能减少诱导性误 差。共发放问卷500张,收回459张,回收率91.8%。
2 结果
2.1 孕妇的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及观念
希望孕前接受口腔保健的孕妇为100%,孕前接受过专业指导者占11.76%,有牙龈出血者占74 .51%,有64.71%的孕妇不知道牙龈出血的原因,孕前进行过口腔健康检查者仅为3.92%,有 49.02%的孕妇认为怀孕期间不能看牙,能忍则忍。
2.2 孕妇的口腔卫生习惯情况
每日刷牙2次以上的占82.67%,使用磨毛保健牙刷者占45.10%,有70.59%的孕妇刷牙方法不 正确,而刷牙时间达到3min以上者为31.37%,有74.51%的孕妇知道定期更换牙刷。
2.3 孕妇的孕期及儿童口腔保健知晓率
86.27%的孕妇不知道牙齿开始发育的时间,47.06%的孕妇认为乳牙2岁以后才需要清洁与 卫 生,有78.43%的孕妇不知道氟能防龋,对于奶瓶龋发病的主要原因有45.10%不清楚,54.90% 的孕妇不知道如何才能预防龋齿,有49.02%的孕妇认为乳牙不需要治疗。
3 讨论
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龋齿[2]。母亲的口腔保 健习惯对 幼儿的口腔护理十分重要,对儿童牙齿的干预性治疗来说,母亲有成功治疗经验的儿童较其 他儿童更易获得成功[3]。从妊娠期间开始并由母亲延续下来的口腔保健习惯,对 孩子龋齿的预防会起到非常好的长期效果。
妊娠期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生理过程,孕妇全身起着一系列的变化,在此期,如不注意口腔 保健,会使正常的生理过程发生病理变化,不仅会影响孕妇本身的健康,甚至可能影响到胎 儿的发育及健康。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孕妇对孕期的口腔卫生预防 保健知识了解甚少,虽然所有的孕妇均有接受专业口腔健康指导的需要,但孕前接受过专业 指导的人数为仅为11.76%;有74.51%的孕妇有牙龈出血史,可有64.71%的孕妇不知道牙龈出 血的原因;孕前进行过口腔检查的只有3.92%,75.55%的孕妇有了牙病是能忍则忍,不能做 到防患于未然,无法早发现、早治疗。54.9% 的孕妇担心口腔治疗对胎儿产生副作用,拒 绝接受治疗。因此必须通过健康教育,使孕妇了解孕期口腔疾病对胎儿产生的不利 影响和孕期口腔疾病治疗特点、时机及局部治疗的安全性,消除孕妇口腔治疗的误区及恐惧 感,提高孕期口腔疾病就诊率、治愈率,降低孕期口腔疾病的风险,为确保母子平安提供保 证。
对不同学历的孕妇分类统计结果来看,每日早晚2次刷牙率基本无差别,但只有29.41%的孕 妇刷牙方法正确,70.59%采取混刷法; 68.63%的孕妇刷牙时间小于3min,只有31.37%的孕妇刷牙时间大于3min;及时更换牙刷的孕妇达74.51%。由此看出近年我国 “爱牙日” 活动的开展使较多的人知道刷牙的重要性,但是对如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具有持之以恒 的刷牙态度还有待加强。
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口腔卫生习惯。牙齿发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 的过程,婴幼儿的乳牙胚从母亲孕6周开始发育,在5~6月时钙化,婴儿出生时,20颗乳牙 冠已全部形成。牙齿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孕妇的健康、营养、情绪、生活 环境、疾病等,所以孕妇在孕期应尽量避免疾病和感染的发生,保持愉悦的心情,饮食要营 养丰富合理。乳牙相对于恒牙有机成分较多,无机质少,抗酸能力弱,一旦发生龋病,病变 进展快,所以乳牙萌出后,家长必须及时清洁牙面,清除牙垢和牙菌斑。调查表明,有86.2 7%的孕妇不知道人的牙齿从母亲怀孕第六周即开始发育,有47.06%的孕妇认为2岁以后才需 要注意乳牙的清洁和卫生,乳牙萌出后家长没有及时清洁牙面,含、奶瓶睡觉,这些都 是引起儿童龋病早发、高发的因素。78.43%的孕妇不知道氟化物对牙齿的影响,有49.02% 的孕妇认为乳牙龋齿不需要治疗。因此,广泛、细致的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是预防口腔疾病发 生的关键,宣教内容应直观化、具体化、多样化、基层化,使广大的准妈妈了解口腔疾病的 种类及危害。
目前口腔疾病在我国是多发病, 想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笔者认为保护牙齿应从零岁做起 ,将工作重点放在孕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加大口腔预防保健宣传力度,开设 孕前口腔卫生课堂,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小册子或播放录像带,提高孕期妇女口腔卫生 保健意识,提高孕妇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减少孕期口腔疾病的发生, 促进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 郝淑青,张军桥,刘学聪. 孕妇口腔卫生知识认知程度调查分析[J]. 河 北医药,2007,29(7):748-749.
[2] 鲁丽珍,郭晓琳,徐涛.健康教育对孕期口腔疾病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4):389-391.
篇3
关键词:儿童龋齿预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66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22-02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儿童龋齿严重影响儿童进食,且晚治疗还会形成牙槽脓肿并反复感染,引起骨髓炎、颜面蜂窝组织炎等,甚至导致全身疾病发生。为此了解儿童龋齿发病原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减少龋齿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0名患有龋齿的儿童,其中男43名,女57名,年龄3~8岁。龋病诊断符合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
1.2调查方法。对100名龋齿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其刷牙习惯及方式、饮食习惯、牙齿治疗就诊记录等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受检儿童及其家长。
2结果
100名受检儿童患口腔检查龋齿患病发生部位:上颌乳中切牙51颗,上颌第一乳磨牙54颗,上颌第二乳磨牙207颗,下颌第一乳磨牙150颗,下颌第二乳磨牙278颗,共计740颗。
100名龋齿患儿及家长的问卷调查龋齿多发因素:100名患龋病儿童中无刷牙习惯者19名,刷牙时无清洁颌面动作者,99名,刷牙时间在1min以内者90名,每天饮食有饮酸性或糖性饮料习惯者92名。
防治措施: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提高人们对龋病的认识,使他们掌握龋病的防治知识,让家长和孩子认识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创造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减少或消除菌斑,改变口腔环境。没有菌斑就不会发生龋齿,刷牙是清除牙齿菌斑的最好方法,儿童从小要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儿童要使用刷头小、刷毛软、刷毛末端经过磨圆的保健牙刷。刷牙方法一般以顺刷法为主,即牙刷与牙轴垂直位于牙龈部,牙刷自体进行旋转,可以按摩牙龈,同时清洁牙面。同时也可使用横刷与描圆刷法相结合,横刷使牙刷与颊面、舌面、咬面进行研磨;描圆刷上下呈咬状,牙刷和牙面垂直角度划圆形刷牙。每天早、晚特别是晚上睡前要认真地正确地刷牙,刷牙后不要再进食,以免滞留食物残渣。
氟化法(fluoridation)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面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氟水含漱、涂氟保护漆对于龋病的预防有良好的效果。在低氟地区对饮用水进行加氟处理,使机体摄入氟化物再转运至牙釉质。在牙齿表面涂氟保护漆后,氟与牙齿表面组织作用形成氟化钙保护层,抑制菌斑的活性及生长,促进牙齿表面再矿化,提高牙釉质的抗龋能力[3]。用含氟牙膏刷牙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对乳、恒牙有良好的防龋作用。
对于恒牙,可采取窝沟封闭来预防龋齿。要保护好孩子的“六龄齿”,六龄齿对儿童颌面部的发育,保持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维持面部的形态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窝沟太细,牙刷不能达到窝沟底部,因此窝沟易发生龋齿。窝沟封闭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残屑在窝沟内堆积,双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有许多微细的窝沟,窝沟内部有微生物和食物残屑。窝沟封闭能有效地预防牙齿咬合面龋齿发生。
防止牙齿钙化不全,牙质受损,增强牙齿硬度和韧度也可以在牙齿生长发育期合理的补充钙,铁、磷、氟及维生素D等对牙齿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孩子的牙齿必然和母亲妊娠期的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有关。妊娠期母亲应适当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多进食豆制品,肉类、鸡蛋、牛奶和蔬菜水果等,促进孩子牙齿硬组织的形成和钙化。儿童日常饮食中不宜多吃糖类食物,应供给合理充分的营养,适当多补充富含钙的食物,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茶叶含氟量较高,可适量饮用或用茶水漱口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促进身体和牙齿发育,增强抗龋能力。
检查有利于早发现龋齿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龋蚀进一步发展。定期口腔检查是防病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至少检查二次。
3讨论
龋齿俗称“虫牙”,是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80%~90%[4]。龋齿发生的主要过程主要是由变形链球菌、某些乳杆菌和放射菌属在口腔中遇到糖,使糖发酵产生酸,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龋病的发生因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龋病是在微生物(致龋的细菌)、食物(致龋的饮食与碳水化合物即糖和淀粉)和宿主(易感的牙齿多指发育上有缺陷的牙齿或牙齿上有薄弱的地方)等三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5]。龋齿对小儿已钙化的齿组织造成一种进行性的损害,由于患龋牙早期缺失,可引起新萌出的恒牙排列不齐,严重者可导致错颌畸形,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以后会引发牙周病。乳牙患龋后,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影响幼儿的消化吸收功能,致使幼儿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等多种疾病,影响生长发育。龋齿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如不予以处理,则最后可导致受累牙齿的全部破坏。
总之,龋病的防治应从儿童抓起,提高人民群众口腔保健知识的整体水平,使儿童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口腔健康教育,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狄桂兰.学龄前儿童息龋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21):2984~2985
篇4
【中图分类号】 R 788+.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54-02
【关键词】 牙,乳;龋齿;儿童,学龄前;聋
儿童龋病可以波及多个乳牙,引起广泛龋损,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1]。研究儿童龋患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学龄前聋哑儿童为社会弱势群体,其口腔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2]。为了解学龄前聋哑儿童龋患,为聋哑儿童龋病防治提供参考,笔者于2006年6月对鹤壁市聋哑儿童进行了相关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鹤壁市学龄前儿童975名为对象,其中聋哑学校198名、社会福利院44名、博大幼儿园450名、商业局幼儿园28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聋哑儿童242名,非聋哑儿童733名。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按照临床常规检查方法,统一诊断标准后由口腔科医生进行检查。采用自然光线,使用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包括探针、镊子、口镜等)进行口内视诊,直接检查龋齿个数,以明显龋齿洞或黑点为诊断标准进行记录。
1.2.2 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受检儿童及其家长、学校教师和福利院保育员,并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刷牙习惯、每天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统计有效刷牙人数和有效刷牙率。发放问卷975份,收回975份,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别儿童患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聋哑与非聋哑儿童患龋情况 3岁与6岁儿童患龋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聋哑儿童:χ2=5.07,P<0.05;非聋哑儿童:χ2=4.91,P<0.05)。见表1。
学龄前聋哑儿童的患龋率(55.37%)和龋均(0.90)均高于非聋哑儿童(46.10%,0.64),2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5)。
2.2 聋哑与非聋哑儿童刷牙情况比较 聋哑儿童住校期间或在福利院集体生活中,在刷牙习惯、刷牙次数及刷牙时间等方面随意性较强,刷牙率为38.43%,有效刷牙率为39.78%;而非聋哑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与监督下刷牙率为71.90%,有效刷牙率为54.08%。聋哑儿童刷牙率和有效刷牙率明显低于非聋哑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01,6.47,P<0.05或P<0.01)。
3 讨论
调查显示,该市3~6岁学龄前聋哑儿童的患龋率明显高于非聋哑儿童,患龋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30%)[3],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聋哑儿童的患龋率高于非聋哑儿童,与聋哑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及社会、家庭对聋哑儿童口腔卫生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机体各种内在因素均影响龋齿的发生,而不良的口腔内环境是导致龋病的直接原因。由于聋哑儿童语言表达能力障碍,口腔利用率较低,在口腔处于静止状态下唾液分泌减少,冲洗牙面作用差,有利于口腔细菌繁殖产酸,在口腔细菌和口腔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使牙齿失去钙质,随之脱矿、变软、变黑,最终形成龋坏。
聋哑儿童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口腔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被调查的聋哑学校与福利院中,聋哑儿童大部分为寄宿制儿童,多数来自农村或为被遗弃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口腔健康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口腔卫生观念和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聋哑儿童的有效刷牙率仅为39.78%,明显低于非聋哑儿童(54.08%),这是导致聋哑儿童患龋率高于非聋哑儿童的又一因素。经调查,许多聋哑儿童的家长及教师缺乏口腔健康知识,对儿童口腔保健的要求很低,加之口腔科医生在为聋哑儿童服务时由于语言不通带来的不便,极大地影响了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
变形链球菌是儿童龋病最主要的致病菌。邹静等[4]研究认为,变形链球菌在全托儿童口腔中可能存在水平传播。被调查的学龄前聋哑儿童过着寄宿制集体生活,由于混合使用餐具,餐具消毒不彻底以及不良的口腔卫生行为,变形链球菌容易在儿童中形成水平传播,导致患龋率增高。被调查的非聋哑儿童多为散居生活,变形链球菌在儿童之间水平传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学龄前儿童龋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釉质发育期间的不良因素。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可以预防龋病。口腔健康行为以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和定期检查较为重要[5]。因此,聋哑儿童的龋病预防应从加强聋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儿童口腔保健意识,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聋哑儿童患龋率较高,应得到家长、学校及社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特殊语言教育,指导聋哑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提高有效刷牙率,适当增加口腔功能利用度[6],加强集体用餐管理,减少变形链球菌在儿童之间的水平传播。社会相关部门应把聋哑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纳入儿童保健范畴,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李晓枫,高晓虹,张翠丽,等.大连市某区3~5岁幼儿龋齿患病情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3 003-3 004.
[2] 杨是.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9-140.
[3] 岳松龄.中国人患龋情况初步分析.中华口腔科杂志,1980,15(1):55.
[4] 邹静,尚冉,凌均,等.全托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初步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5):388-390.
[5] 黎淑芳.龋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现状.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1):101-102.
篇5
【关键词】农村入托儿童;发育状况;疾病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211.0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04-02
1 方法
由互助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的医务人员用统一测量工具、标准和方法对儿童进行测量身高、体重、心肺、肝功能、血红蛋白等测量,并将体检结果统一整理、汇总、分析,将体检结果及时反馈至托幼机构和儿童家长。
2 结果
体检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及异常情况统计前八位(及其他情况)的排序为龋齿、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佝偻病、肥胖、贫血、心脏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共计1230人患病率69.77%(见表1)
3 讨论
龋齿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患龋齿率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此次体检龋齿患病率42.93%,较文献资料报道明显增高[1]由此说明我县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意识差,口腔清洁不良习惯,早晚不刷牙,餐后不漱口、饮食不良习惯,喜欢吃甜食或刺激性食物、天生龋齿。龋齿发生的原因复杂,因此在防治上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应将口腔保健知识加入托幼机构的教育课程,进一步加强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正确掌握刷牙方法。同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此次体检是在3月份进行,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上呼吸道感染率28.05%,如有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先心等疾病发病率会增高,居室拥挤、通气不良、空气污浊等,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流行趋势。因此,集体居住的儿童因加强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和合理营养,注意居住环境的空气消毒,空气流通。
营养不良是由于儿童营养摄入不足及其他疾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本次体检营养不良患病率16.75%,这是一个较高的比例,说明了我县边远贫困山区农民生活水平差,虽然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与种族、遗传、教育、环境等因素有关,但是也与农民单一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今后我们妇幼保健机构应进一步强化托幼机构的营养管理,加强集体儿童饮食的合理搭配,指导营养素达标。
贫血是儿童常见的小儿“四病”之一,可直接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长期贫血可影响儿童的情绪和智力,引起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因此预防和治疗儿童贫血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儿童抓起,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儿童贫血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儿童贫血原因是多方面的,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降低儿童贫血的发生至关重要,大力宣传科学育儿、饮食卫生等保健知识,努力提高家长和托幼机构的营养卫生和健康意识,进行科学合理配餐,注意膳食平衡,改变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确保儿童营养摄取充足、均衡。
入园儿童中查出乙肝携带者6名,发病率0.49%,由于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注射了乙肝疫苗就不会再感染乙肝,对儿童不加防范,且儿童的ALT都正常,儿童也没有特殊表现,所以隐蔽性极强,这对儿童今后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故入托儿童体检是极其重要的。
4 监督与干预
儿童生长发育及传染病防治涉及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也影响今后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一项系统工作,妇幼保健机构应与各个托幼机构合作对年轻父母,幼儿园教师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大力宣传普及平衡膳食、健康饮食和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等知识,开展幼儿健康教育,采取全社会联手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肖艳 3-5岁儿童患龋齿情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21):286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九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协作组1995年中国九省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院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篇6
社区卫生服务,是随着现代医疗保健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卫生服务模式,它是“以社区医院全科医生为主体实施的,以保护和促进社区健康为目的,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人群,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模式。”[1]其目的是把服务模式从医疗为主转变为以保护和促进社区健康为主;把服务对象从以病人为主体扩大为以社区全体人群为主体;把服务内容从以治疗为主扩展为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多个方面。这是新形势下医疗服务模式的必然转变。这种服务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转变,无疑会给社区居民的健康带来良好的影响。
1 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重点之一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口腔健康为中心,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其中口腔健康教育是促进社区居民口腔健康,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最实用、有效的途径。口腔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传播口腔健康知识,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改变人们那些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人们口腔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居民对维护个体口腔卫生和社会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最终在全民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这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之一。
1.1 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把口腔健康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口腔健康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因此,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了解口腔健康的标准;了解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危害,如龋病、牙周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氟化物的正确使用;窝沟封闭剂防龋术;龋齿的预防及早期充填;乳牙的保护;青少年牙列畸形的危害及早期治疗;孕产期口腔保健;如何正确刷牙,延缓避免“老掉牙”[2];牙刷、牙膏的选择;义齿的正确保护及使用;饮食与健康;吸烟与口腔癌等。另外,随着健康教育的深入,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口腔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等。
1.2 口腔健康教育的形式 针对社区不同的人群,不同对象,像儿童、青年、老年人、孕产妇、流动人口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利用会议、广播、图片、文字、宣传栏、扫盲学校、家长学校等,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不同内容的普及教育,利用候诊时间进行候诊教育,向患者及陪护人员播放口腔保健知识的电视录像,发放《牙病常识》、《爱牙专刊》等健康教育资料。在就诊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口头讲解和宣教;社区医师还可以利用家庭访视、出诊的机会,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进行入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针对不同健康问题进行卫生指导,适当安排预约就诊和就医咨询。
1.3 口腔教育的目的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传播口腔健康知识,意在改变人们陈旧的知识结构与信息,改变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口腔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摒弃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并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和技能,使人们能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口腔卫生健康素质,以达到终生保持口腔健康的目的[3]。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就是普及口腔卫生常识,提高人们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减少龋病、牙周病的发生,让缺牙者尽早镶牙,恢复美观和咀嚼功能。强化口腔健康意识,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卫生习惯。口腔健康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最终在全民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
2 口腔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性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维护健康是人们的第一需要,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口腔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疾病不断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常见病之一,龋病、牙周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是人们的口腔健康意识薄弱,预防口腔疾病的知识知之甚少,对口腔疾病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有些地方人们都不刷牙,导致口腔疾病发生率增高。如果人们预防保健意识淡薄,一旦发病,大多为牙病的中晚期,病人痛苦不堪,高额的医疗费用必将成为人们的负担。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向人们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强化口腔健康意识,动员人们自觉地参加到口腔卫生保健和口腔疾病预防中来,对于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全民族 的口腔健康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们基层医院的工作重点,健康教育又是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通过健康教育,提倡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帮助人们看到自己的行为对健康产生的影响,从而鼓励人们选择一种有益于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作为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应以人的健康为重点,健康教育为龙头,围绕社区卫生保健,为社区居民开展一种综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其中口腔健康教育是我们社区口腔医务工作者在社区首要开展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积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不能仅满足于对口腔疾病的诊治,应不失时机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干预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居民增加对维护个体口腔卫生和社会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社区口腔卫生保健活动,达到口腔健康的目的。提高社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健康教育真正起到预防疾病、改善健康、提高全民素质的强大功效,这是我们每一个口腔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施嘉聪.试论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3):172-173.
[2]梁青.口腔门诊健康教育的初步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1999,2(34):121-122.
篇7
关键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教学方法;共生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27-02
Analysis of oral medical courses in clinical medicine(general direction)symbiosis provided teaching
Peng Chun1,Song Jin-lin2
(1.Affiliated Yongchuan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2160,China
2.Affiliated Stomatology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147,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Song Jin-lin,Email:.
Objective:Clinic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necessary oral medical knowledge supplement is of important value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skill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comprehensive,has the good symbiosis. At the same time,in the stomatology clinic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practitioners should follow the prevention,diagnosis,diagnosis and reasonable principle,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Clinical medicine;oral medicine;teaching methods;symbiosis
临床医学中全科医生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是在社区医疗机构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不可避免地面临常见口腔疾患甚至是口颌系统的急症处理。因此,临床医学全科医师十分有必要掌握口腔疾患急症处理原则和常见口腔疾患的转诊建议。一般而言,临床医学全科医生的培养正逐步规范为“5+3”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经过5年的本科学习,再进入临床医院进行3年规范化培训后,方可取得全科医师执业资格。根据我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中全科医师技能标准的规定,并未将口腔医学的技能纳入规范化培训的标准,结合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和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口腔医学教育在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培养中不容忽视,需要高度关注口腔医学课程在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中设置的共生性。
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全科医师培养的重要环节
1.当前我国人口中的口腔卫生水平较低。高发病率的口腔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在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水平方面和欧美日等国家相比,差距十分巨大:青少年龋齿率平均高达80%以上,成年人牙周病患率平均高达90%以上,老年人牙齿保有率少于40%(60岁以上,八个牙齿以上)。特别是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更为严重,大量的儿童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儿童由于对口腔卫生的保健、口腔疾病的预防等知识教育基本为空白,在乳(替)牙期,出现了大量的龋坏、口腔溃疡、牙周疾病等状况,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极大地影响了儿童身心健康。注重口腔预防保健是社会发展、人们健康水平、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因此,全科医生都有义务担当起宣传口腔卫生知识,在临床实践中重视对患者的口腔预防保健的职责。
2.因口腔疾病带来的全身的其他疾病患病风险认识不足。俗话说“病从口入”,口腔疾病引起的感染和炎症造成咀嚼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消化系统,会加重一些病症。有科学家研究证实,牙周病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另有研究表明:牙周病患者口腔内细菌产生的致癌化合物会诱发体内组织出现炎症,是牙周病可能导致胰腺癌风险增加的原因。还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差者患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77倍,口腔感染还会引起肾病及一些皮肤病等。正因为对口腔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足,所以在社区人群中对口腔疾病不重视,口腔卫生保护知识淡薄,加上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全科医师对口腔诊疗知识掌握不足,无法有效的分诊和治疗,所以增加全科医师口腔医学课程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3.执业口腔医师严重不足且区域分配不均。执业口腔医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专科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口腔科,以及部分非公立医疗机构。据资料统计,受过正规口腔医学教育(本科)的口腔医师不超过3万人。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500~600人一个口腔医师的比例,我国口腔医学卫生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严峻的口腔卫生需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全科医生扮演着重要的“守门人”角色,全科医生在掌握了口腔医学基本技能后能有效缓解口腔医师不足的矛盾。
4.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口腔诊断治疗不可或缺。我国医疗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具有分布广泛、诊疗质量能达到一定水准、服务比较周全、完善和方便病人就诊的特点。同时,由于90%左右的常见和多发口腔疾病能在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得到治疗,这样既可以满足对不同层次的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又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临床全科医生应完成所辖区域内居民日常口腔疾病的治疗,进行口腔疾病预防、口腔健康保健、口腔健康教育等工作,使社区居民都能获得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口腔卫生保健服务。
5.口腔医学教育是全科医疗特点的需要。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是全科医疗的一个重要特点。全科医生要具备丰富的综合性知识,能对常见多种疾病作出预防意见和早期治疗。大多数口腔疾病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的指导而减少患病风险的。全科医生可以利用其接触人群广泛,覆盖面大的特点,有效地宣传口腔卫生保健、口腔疾病预防、儿童口腔疾病预防等知识,使社区不同类别的人群都能得到一对一的口腔卫生知识指导,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周疾病是可以通过早发现和早治疗来治愈的。全科医生可以通过掌握的口腔医学知识,尽可能早的发现社区人群中的口腔疾病,并通过病例的判断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和诊疗方法。对于不需要专业设备要求的常见口腔疾病,如:牙周炎、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就可以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中完成治疗;对于需要龋坏、牙列缺失、错颌畸形、牙髓疾病等需要专业设备诊断和治疗的病症,可以提出转诊意见,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整体的口腔卫生水平,减少专科医院的就诊压力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更能体现出全科医生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价值。
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口腔医学课程设置
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总时数的控制,通常将口腔医学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在全科医师的培养中也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根据全科医师的工作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和课程设置。
1.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全科医师通过口腔医学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口腔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应急处理原则与方法,认识到口腔是全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疾病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成明显的影响,全身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口腔,并在口腔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因此,全科医师对口腔医学的知识理解与掌握,不仅能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还能增长他们的医学知识更新。
2.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应根据全科医师在将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来确定,不能等同于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根据全科医师预防和发现口腔疾病、口腔保健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应从口腔预防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儿童口腔学入手,结合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和人群分布,选择重点内容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讲解内容要根据全科医师的特点,选取不同的侧重点。例如,讲述牙体牙髓病等内容时,并不是要强调具体的治疗方法等,而是重点讲授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预防和作为病灶对全身机体功能的影响;在口腔颌面部感染讲授中,除了要讲解一般临床表现外,还要对口腔颌面部炎症的特有特征:如,牙源性感染,要尽早消除病灶牙对恢复颌面部的功能带来的影响等。此外,增加介绍咀嚼习惯养成和儿童口腔卫生,牙膏、牙刷、牙线的选择及正确使用方法等教材中没有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3.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方法。①宜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画面新颖、注释明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拉近了学生与临床实践的距离。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视频、动画可使一些在教学中遇到的比较抽象的知识点、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问题一目了然,大大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可以将大量的临床典型图片资料,充实到教案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②宜采用PBL教学,PBL教学模式即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ed,PBL)。PBL教学模式可以从一个或多个临床病例出发,做到以切合实际、解决问题为根本,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教育目标。在临床专业全科医师教学体系中,更多强调的不是“教”,而是“学”,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PBL教学方法对口腔常见疾病教学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口腔粘膜病”这一章节中,我们可根据学生们已有的医学知识加以引导他们如何去理解发生在口腔粘膜这一较特殊部位的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
综上所述,口腔疾病发病率高,国内口腔健康水平整体较差,而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严重缺乏且分布不均,人民群众对口腔疾病的认识不足,是造成国内口腔健康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从业人员以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为主的社区医疗服务工作者,十分有必要掌握口腔疾患急症处理原则和常见口腔疾患的转诊建议,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也可以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来保障口腔疾病带来的一些对其他疾病的负面影响,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在教学和实践中并不排斥,具有很好的共生性。因此,在建议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培养中,适当增加口腔医学部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胡德渝.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9):64-65.
[2]黄实华,徐仙星,郑静,等.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03):153-155.
[3]李正阳.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07),576-580.
[4]吴王喜.牙周病可能增加胰腺癌患病风险[J].广东牙病防治,2007,(4):192.
篇8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齿;成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23-02
龋齿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儿童龋齿俗称虫牙,是儿童口腔常见疾病,近年调查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儿童龋齿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发达国家龋齿发病率高达70%~90%。
学龄前儿童的乳牙龋病更以患龋率高、发病早、龋齿多发、龋蚀范围广、发展迅速等特点, 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乳牙承担着咀嚼发育等许多重要功能, 而且是恒牙排列正常的一个重要条件。龋齿可使牙齿缺损,出现疼痛,从而影响咀嚼功能,甚至导致继发性齿槽脓肿、牙髓炎、颌骨骨髓炎,或引起局部口腔粘膜组织等,如果不及时防治龋齿,会直接影响儿童恒牙的萌出,甚至会导致儿童恒牙的排列紊乱,引起口腔牙颌畸形,影响美观和正确发音,还会给儿童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儿童龋齿的防治刻不容缓。
1儿童龋齿发生原因分析
儿童龋齿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目前认为,龋齿的发生主要是由细菌繁殖、食物残留、唾液改变、儿童乳牙钙化程度低、抗酸性差、饮食含糖量高、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引起。
1.1口腔内细菌的作用
细菌在龋病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及放线菌属乳杆菌等 。这些细菌与唾液中的粘蛋白和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形成粘合物叫作牙菌斑,细菌借助牙菌斑牢固地粘附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菌斑中的大量细菌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釉质表面脱钙、溶解进而形成龋齿。
1.2饮食中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
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糖类)的食物既供给菌斑中细菌生命活动的能量,又通过细菌代谢作用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酸长期滞留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可使釉质脱矿破坏,继之形成龋洞。致龋的糖类很多,最主要的是蔗糖。
1.3牙齿抗龋性低
龋病的发生与牙齿本身的抗龋力有关。牙齿发育过程中,营养决定牙齿组织的生化结构,当营养缺乏如食物中含有钙、磷、维生素B1、D和氟等不足,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钙化不良,组织结构存在裂隙而又疏松,其抗菌、抗酸的能力降低,牙齿的抗龋性就低。同时牙列不齐可使食物嵌塞或滞留于牙齿的缝隙处,并在此发酵、繁殖细菌,引成牙菌斑而导致龋齿发生。
牙齿咬面的窝沟是发育过程中留下的缺陷,深窝沟内容易滞留细菌和食物残屑,而且不易清除掉,容易诱发龋齿。
1.4唾液的自净作用减弱
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在一般情况下唾液能自我清洗,减少细菌在口腔中的积聚,阻止牙菌斑在牙面的附着,还可以通过所含钙、磷、氟等增强牙齿抗酸能力。量多而稀的唾液可以洗涤牙齿表面,减少细菌和食物残屑堆积,量少而稠的唾液易于滞留,助长牙菌斑形成和粘附在牙齿表面上,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蚀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齿。
1.5遗传因素
有学者认为龋病也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即父母易患龋病的体质,有可能传给其子女,使其也易患龋病,但龋病的遗传与其他遗传相比,机率相对要低一些。
2儿童龋齿的预防
2.1 加强卫生宣教,开展积极有效的防龋健康教育
医疗保健部门应向托幼机构和家长积极宣传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共同承担儿童口腔保健的宣传、教育、督促、指导任务。首先让家长明白龋齿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指导家长学会各种预防的方式方法。通过电视、网络、图书报刊等形式,让儿童认识龋齿的危害,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2.2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占致龋因素的第一位。刷牙是防龋的一个重要举措,家长要为孩子选择适合的牙刷,幼儿使用的牙刷毛束不超过2排, 每排8~6束, 毛质要软。注意培养儿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刷牙年龄早, 每天刷牙次数多, 就可以减少龋齿形成的机率。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要上下刷,即“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还要注意刷后牙的咬面。这样就可把牙缝和各个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可清除口腔中的大部分细菌, 减少菌斑形成。不要横刷,横刷容易损伤牙龈,也刷不净牙缝里的残渣。唾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时间长,细菌容易大量繁殖。对于婴儿期的孩子,母亲应在每次喂养后,家长应及时用纱布将食物残渣除干净,将食指用清洁的纱布包好,蘸温开水擦洗孩子的牙面,一到两岁时,家长可以用指套式牙刷或幼儿牙刷帮助刷牙。从两岁半开始可教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让孩子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2.3改善饮食结构,加强营养
营养不良会引起儿童牙釉发育不全和钙化不良,牙齿容易被酸腐蚀发生龋齿。小儿营养状况不好,如小儿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和各种慢性病,特别是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小儿,由于牙齿缺乏钙质,牙齿结构疏松,更容易被乳酸侵蚀,形成龋齿。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恒牙胚的生长发育阶段,家长应注意改善饮食结构,平衡膳食,教育孩子不偏食,多吃五谷杂粮和豆类,多吃鱼、肉、蛋类,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奶及奶制品,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增强抗龋齿能力。鼓励儿童适当进食富含纤维的韧性大的食物如粗粮,有助于发挥咀嚼功能,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唾液量,利于清洁牙面,减少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
2.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要改善儿童的饮食习惯,首先要求家长能了解食物营养的有关知识,注意随时指导及纠正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限制食物中蔗糖的含量,少吃甜度高的食品,尤其是黏性甜食,限制吃零食的习惯。当前口腔医学公认蔗糖是引起龋病的罪魁祸首。蔗糖有助于菌斑的形成,菌斑中的细菌可利用蔗糖发酵产酸腐蚀牙面。黏性甜食不容易被唾液和唇舌运动清除,在口腔停留的时间更长,更易发生龋齿病。避免两餐之间吃甜食(餐间吃糖致龋率更高),睡前不吃甜食,吃糖或甜食后应漱口。
2.5通过氟化法增强牙齿的抗龋性
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因此可以起到防龋的作用。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含氟牙膏,可使口腔内保持较高的氟化水平,有利于预防龋病。但过量摄入氟元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氟中毒,因此儿童选取含氟牙膏时要谨慎。
2.6窝沟封闭
窝沟是后牙表面不规则的凹陷,对窄而深的窝沟,使用窝沟封闭剂,能有效地预防窝沟龋的发生。乳磨牙的封闭时机,以3-4岁为宜。第一恒磨牙封闭时机,以6-9岁为宜。医学研究表明,窝沟封闭剂是预防龋齿的有效用具。当孩子牙齿萌出后,可去医院用窝沟封闭剂涂于牙面上面保护牙齿,材料固化后可长期保留在窝沟裂隙中,阻挡了细菌的侵蚀,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2.7定期做好口腔健康检查
儿童龋齿的预防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到及时发现。由于儿童乳牙龋病发展很快,家长要经常查看孩子的牙齿。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应从儿童入托体检开始,建立儿童健康卡片或口腔检查档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并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及时发现龋齿,尽早治疗,儿童口腔专家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到医院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同时接受口腔专业人员指导和帮助,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早治。
口腔健康不仅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而是一个人及全社会文明的标志。儿童口腔保健是整个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时期是牙齿与口腔正处于生长发育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 口腔卫生习惯必须从儿童抓起。当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科学的方法预防龋齿的发生。龋齿的预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要从每一个儿童做起,教师、家长共同配合,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正确掌握刷牙的技巧,加强儿童保健和营养卫生,定期做口腔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从而降低龋齿的发病率。让儿童们都拥有健康美丽的牙齿,身心健康、快乐的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许德,马辉.不同喂养方式与儿童龋病相关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29(2):82.
[2]狄桂兰.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21):2984-2985.
[3]黄继芳.儿童龋齿病因综合分析及防治[J].中国实用医药,2009,13(2):173-174.
篇9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口腔预防;保健;实践课程
口腔预防保健科学研究群体口腔患病规律、患病情况并提供相应的预防与保健措施,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融入社会的必修课程,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此门学科的特点,在实践中我们证明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沟通宣讲、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大的提高效果。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国际社会认同程度很高的一种课程学习模式,一般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所学知识、获取新的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模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践精神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PBL)、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角色扮演模式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习明纳课(Seminar)、服务学习等七种模式。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是领路人和清道夫的角色,在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项目,让学生切合自身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向来发展自身长处,补足自身缺点与学问中的短板。当今社会,人们的口腔疾病预防与保健意识薄弱,大多数人只有在患病时才会寻医问药,学生中也存在推崇医疗技术的学习,而忽视向人们普及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以研究性学习教学法为中心,推动学生掌握口腔预防保健以及宣讲技能,成就学生步入社会融入社会的硬实力,例如:在普及预防与治疗龋齿的群众宣讲活动中,宣讲对象很大一部分是儿童和老人,因为龋齿在儿童和老人中的发病率高达77%,所以在宣讲过程中就要注意使用通俗的语言,注意文化差异,保证宣讲对象能够理解宣讲内容,从而达到宣讲目的。
二、研究性学习在口腔预防保健
教学中的实践——口腔健康教育模拟课堂学期开始,任课教师依据口腔预防保健课程实验大纲,布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实践课题,内容可涉及口腔预防保健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例如学生以兴趣选择为主导,组成8到10个人一小组的实践团队,通过网络、课本、图书馆等搜集所需理论知识,运用幻灯片演讲、视屏解析、小品节目等形式来进行期末汇报总结。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法能够让学生在主动、自觉中学习自学的方法,掌握自学的要领,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开展三次左右的座谈会,来查看学生项目实施的进程,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启发他们思考。学期末汇报时,汇报学生模拟口腔健康教育宣讲者,其他学生和教师模拟宣讲对象,教师按照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当堂评价,以专业理论知识的准确性,施讲者语言的通俗性与层次性,以及对场面的把控能力、演讲时间的安排,内容的重点突出等方面来评分。
三、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篇10
关键词 社区 儿童保健 建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7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76
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1]。通过对民胜社区2008~2010年保健系统管理儿童的结果分析,了解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提出建议,使今后的工作有所提高。
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1]。通过对民胜社区2008~2010年保健系统管理儿童的结果分析,了解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提出建议,使今后的工作有所提高。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08~2010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193人,男97人,女96人;2010年出生68人,2009年出生64人,2008年出生51人,2007年出生10人;常住儿童164人,流动儿童29人。
2008~2010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193人,男97人,女96人;2010年出生68人,2009年出生64人,2008年出生51人,2007年出生10人;常住儿童164人,流动儿童29人。
方法:整理健康档案,检查各项记录,统计分析数据。
方法:整理健康档案,检查各项记录,统计分析数据。
结 果
结 果
2008~2010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得到新生儿访视180人,访视率93.3%,但有23人在新生儿期访视达不到3次;实施母乳喂养126人,母乳喂养率65.3%;接受“4.2.1”体检178人,体检率92.2%,但3岁以后儿童有体检记录的很少;体弱儿专案管理只有2人,这不符合自然情况。
2008~2010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得到新生儿访视180人,访视率93.3%,但有23人在新生儿期访视达不到3次;实施母乳喂养126人,母乳喂养率65.3%;接受“4.2.1”体检178人,体检率92.2%,但3岁以后儿童有体检记录的很少;体弱儿专案管理只有2人,这不符合自然情况。
讨 论
讨 论
建议:目前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开展系统管理建档,母乳喂养指导,健康体检,新生儿访视,体弱儿专案管理,但还需提高、加强,针对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目前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开展系统管理建档,母乳喂养指导,健康体检,新生儿访视,体弱儿专案管理,但还需提高、加强,针对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提高现有工作成绩: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儿童系统管理模式,做细、做实儿童保健工作。如及时为适龄儿童建立健康档案,便于跟踪管理;将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提前到产前健康教育,从医院、疾控中心、社区等多个层面为每位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宣传教育,使其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2],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儿童母乳喂养率;配合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切实开展新生儿访视并指导育儿方法;认真做好儿童“4.2.1”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积极指导,降低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必要时及时转到上级医院进行诊治,回到社区后及时进行随访,发挥“双向转诊”优势;做好体弱儿专案管理,做好防治工作;及时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检查,及时改进,提高儿童系统管理质量。
提高现有工作成绩: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儿童系统管理模式,做细、做实儿童保健工作。如及时为适龄儿童建立健康档案,便于跟踪管理;将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提前到产前健康教育,从医院、疾控中心、社区等多个层面为每位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宣传教育,使其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2],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儿童母乳喂养率;配合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切实开展新生儿访视并指导育儿方法;认真做好儿童“4.2.1”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积极指导,降低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必要时及时转到上级医院进行诊治,回到社区后及时进行随访,发挥“双向转诊”优势;做好体弱儿专案管理,做好防治工作;及时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检查,及时改进,提高儿童系统管理质量。
提高人员工作能力:目前儿保科仅有软尺、体重计、听诊器、卧式身高测量仪等简单仪器设备,有些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需补充仪器设备,扩展服务范围;儿保医生要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家长交流沟通,提高工作能力。
提高人员工作能力:目前儿保科仅有软尺、体重计、听诊器、卧式身高测量仪等简单仪器设备,有些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需补充仪器设备,扩展服务范围;儿保医生要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家长交流沟通,提高工作能力。
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流动儿童住处多为租住,更换频繁,不好管理;有些家长留的电话已经更换,不及时通知,容易失去联系;有些家长文化层次低,保健意识差,不好沟通;这些情况最终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连续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健知识,社区医生要深入到社区,摸清流动儿童底数,了解其去向,保证他们得到优质、连续的儿童保健服务。
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流动儿童住处多为租住,更换频繁,不好管理;有些家长留的电话已经更换,不及时通知,容易失去联系;有些家长文化层次低,保健意识差,不好沟通;这些情况最终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连续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健知识,社区医生要深入到社区,摸清流动儿童底数,了解其去向,保证他们得到优质、连续的儿童保健服务。
多方密切配合,搞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儿童保健工作内容琐碎,跨科别,跨年龄,涉及范围广,周期长,需要不同科室的临床医生、儿童家长、托儿所、学校的支持,共同关注,人人参与,相互配合,促进儿童保健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多方密切配合,搞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儿童保健工作内容琐碎,跨科别,跨年龄,涉及范围广,周期长,需要不同科室的临床医生、儿童家长、托儿所、学校的支持,共同关注,人人参与,相互配合,促进儿童保健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是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保健的内容不同,教育的内容就有侧重。比如新生儿期,应注重开展母乳喂养,保温保暖,保证睡眠,预防感染的健康教育;婴幼儿期应注重开展合理养护,辅食添加,早教开发,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大一点儿后应注重开展眼保健、口腔保健,防止意外发生,培养生活能力,加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康教育等。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比如举办知识讲座,观看光碟,开展咨询,出板报,发传单等。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是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保健的内容不同,教育的内容就有侧重。比如新生儿期,应注重开展母乳喂养,保温保暖,保证睡眠,预防感染的健康教育;婴幼儿期应注重开展合理养护,辅食添加,早教开发,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大一点儿后应注重开展眼保健、口腔保健,防止意外发生,培养生活能力,加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康教育等。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比如举办知识讲座,观看光碟,开展咨询,出板报,发传单等。
积极探索,尝试开展特色服务: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儿童多了,可以为肥胖儿童建立专项健康档案,进行个案分析,了解营养状况和饮食结构,观察体重,及时干预,进行指导,比如指导他们在饮食上要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选择瘦猪肉、牛肉、鸡、鱼、海鲜、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食品,不要吃肥肉、喝油汤,吃鸡鸭不要吃皮,少吃甜食,少吃煎炸食品,宜用蒸、煮、凉拌的方法烹饪食物。指导他们有良好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等。
积极探索,尝试开展特色服务: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儿童多了,可以为肥胖儿童建立专项健康档案,进行个案分析,了解营养状况和饮食结构,观察体重,及时干预,进行指导,比如指导他们在饮食上要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选择瘦猪肉、牛肉、鸡、鱼、海鲜、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食品,不要吃肥肉、喝油汤,吃鸡鸭不要吃皮,少吃甜食,少吃煎炸食品,宜用蒸、煮、凉拌的方法烹饪食物。指导他们有良好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等。
关注现代儿童出现的新问题:现在的年轻家长多重视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掌握儿童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根据儿童个体差异,开展儿童心理保健,预防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关注儿童心理发展方向,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如与大多数同龄的孩子相比表现为任性、抱怨、行为偏异、过分害羞、攻击倾向、进食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要找出原因,把握时机,及时干预,尽早矫正,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塑造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不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注现代儿童出现的新问题:现在的年轻家长多重视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掌握儿童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根据儿童个体差异,开展儿童心理保健,预防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关注儿童心理发展方向,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如与大多数同龄的孩子相比表现为任性、抱怨、行为偏异、过分害羞、攻击倾向、进食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要找出原因,把握时机,及时干预,尽早矫正,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塑造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不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保健卫生服务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和重视[3],因此需要基层医务工作者通过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并确保安全、方便、有效,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保健卫生服务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和重视[3],因此需要基层医务工作者通过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并确保安全、方便、有效,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蔡虹.社区儿童保健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09,1(5):247.
1 蔡虹.社区儿童保健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09,1(5):247.
2 徐志浩,曾艳红.广州市颐康园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36-37.
2 徐志浩,曾艳红.广州市颐康园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36-37.
3 王清秀.完善社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