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

篇1

关键词:商业;经济视域;诚信问题;原因;对策

诚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道德规范,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规范,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问题受到了挑战,在利益及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商业生活中的失信现象时有发生,对商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就要深入研究商业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而探究构建商业诚信的方法,以促进商业活动的健康发展。

一、商业诚信

(一)商业诚信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而言,诚信是其发展的基石,若一个企业连诚信都不具备,那么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企业的诚信状况是靠信用等级来体现的,等级越高代表企业的诚信度越好,拥有诚信的企业往往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现阶段,市场经济异常活跃,在这种背景下,诚信作为企业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被各个企业不断提出来,在商业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加入WTO后,获得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若我国国民经济中缺乏有效的诚信体系,一旦出现失信的状况,就会给国外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失,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也会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诚信对于企业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良好的信誉就能获得更多合作的机会,一旦失信一次,将使企业形象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企业的健康运行,因此,建立诚信体系势在必行。

(二)企业诚信缺乏的表现

虚假的广告宣传。在我国,许多商家为了眼前的利益,将顾客的安全置之度外,采用虚假信息去误导消费者,大量的虚假广告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像2010年的紫砂煲事件,实际上内胆并没有紫砂,使用普通陶土,并添加铁红粉、二氧化锰为其增色,欺骗消费者,此事件一经央视爆出,消费者纷纷提出退货,厂家生产停止,整个紫砂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该事件的发生对美的紫砂煲也造成了影响,由此可见,虚假广告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使厂家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殃及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在我国,企业偷税漏税现象层出不穷,案件数量且呈上升趋势,涉及金额不断增多,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广,不仅有国企、还有集体、私营企业等,这些都是企业诚信缺失的体现;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阶段,已经达到了谈假色变的境界,买的食用油竟是地沟油提炼而成,给婴儿买奶粉,本来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结果喝出来了大头娃娃,像酒、辣椒酱、黑心棉、毒饼干等等,这些都是商家为了牟取暴利,而失信于社会,给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购买产品时,服务态度超好,买完产品后的售后服务态度超差等。

二、产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诚信管理制度不完善

1、信用基础薄弱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不是以自己财产承担债务的主体,财务上和国家财政的关系是满收满支,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经济主体,但产权的改革不到位,大多数国企依然依靠银行的信用维持,造成了严重的亏损。

2、对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信用记录和征信组织,无法对企业的信用及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的记录,这些记录的任务分散在工商、银行和税务等部门,但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个体经济的行为更无记录和信用状况可查,不利于掌握企业的信用状况。

(二)法律方面不完善

我国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但是制裁的力度不够,对于失信的行为惩罚力度过小,企业在权衡失信成本和失信收益的同时,宁可选择失信,因为惩罚的力度小于企业因失信而获得的收益,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失信的原因;在诚信立法方面还有待完善,应加强惩罚的力度,加大监管力度;国家对债券制度、信用监控方面的法律制定也有所欠缺,仅仅有一部分法律保护了债券,对于债权人的偿还义务并没有进行强制性的规定。

(三)道德文化层面

我国传统的道德约束力来自于儒家文化,该文化对人们的内心信仰产生较大的力量,但仅仅在道德的层面有一定约束力,无法让人产生内心的恐惧。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们受物质生活的影响,忽视对道德的建设。

三、构建企业诚信的措施

(一)为企业诚信创设法律环境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诚信,诚信的保障就是法律。因此,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不断加快商业诚信立法的步伐,制定《企业新用法》,规定企业在商业活动诚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失信企业应受到的法律制裁要进行明确的规定,并规定相应的部门做好企业的监督工作,对于失信的企业,要加大惩处的力度,避免或减少失信现象的出现;对于违法企业要吊销营业执照,勒令企业退出市场,追究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为企业守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加大执法力度

要提高政府部门对市场的监管能力,执法部门要从严执法,这也是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只有从严执法才能让失信企业和个人受到严重的惩罚,才能促使企业在利益诱惑下望而却步。对于执法不严、执法不力的政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于违法乱纪的人给以法律制裁,维护法律的权威,加大执法队伍的建设,增强执法队伍的能力,确保他们公正执法,执法必严。

(三)建立企业信用评价管理系统

建立企业信用评价和管理系统对于维护企业公平竞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保障。评估主体,要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对企业的信用能力和信用历史等进行评估,要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评价企业的信用等级,从上述的两个方面努力,构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企业信息要向着公开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使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轻松获得企业信用信息,信用信息的公开化,能够避免行业中出现的短期行为,进而在市场诚信博弈中选择最佳诚信企业。

(四)强化企业道德文化建设

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道德教育,将强化全民道德诚信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做,开展诚信规范活动,应将质量万里行、消费维权日等进行到底,通过多媒体的优势,宣传诚信的重要作用,通过电视、微信、微博等新技术进行诚信内容的传播,使人们认识到诚信在商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守信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褒奖,对于失信违约的行为进行报道,凭借媒体的作用,进行社会监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企业诚信文化,加强对企业员工的诚信教育,将诚信作为企业经营的首要理念,提高全员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诚信问题备受商业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站在商业经济的视域下,阐述了企业失信的表现,并分析了原因,进而提出了构建企业诚信的对策,以促进企业诚信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各个角落,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作者单位:四平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玉梅.商业经济下诚信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3(07)

[2] 刘保群.商业经济视域下的诚信问题[J].中国商贸,2012(22)

篇2

[关键词] 市场主体;诚信;品牌

[中图分类号] F2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6-0086-03

[作者简介] 涂争鸣,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伦理社会学。(广东 广州 510320)

诚信不仅仅是一种德性,也是一种社会契约和行为规则。随着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推进,社会的诚信程度已经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民族的国际生存。中国加入WTO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市场主体的诚信体系及机制的建立就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市场主体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一般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大公司的跨国经营和金融国际化,它标志着世界范围经济活动相互依赖的加剧和加深。经济全球化最基本的特征是商品、技术、信息以及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它作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涤荡着全世界,当然会对中国市场主体产生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中国市场主体的主体地位形成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从经济全球化兴起之时,发达国家就把它作为谋取经济、政治霸权的手段,而中国经济体制及企业制度尚处于转轨之中,这势必造成对我国市场主体地位的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拓展中,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主宰了产业的分布,实施世界范围的经济扩张和少数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这样,就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产业上的垂直分工,而如果产业结构雷同,就有可能使我国行业结构层次低、较为单一,从而使竞争增大,“后发性优势”减小。产业结构的差异及跨国公司的经济扩张,使我国的市场有可能越来越被外资所占有,使原有的市场主体的地位受到极大的威胁。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发达国家对我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反倾销”此起彼伏,而西方国家对其占优势的高科技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主张实行开放,这更给我国的市场主体地位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市场主体的主体人格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谓人格,是人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性的统一体和配合方式,是制约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变量。其中,品质在各种人格特性中居于核心的地位。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形成与特定时期相适应的人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世界经济已步入了“诚信经济时代”。现代企业在竞争商品的同时,也在竞争着诚信,诚信已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融入了企业,成为企业能否长久生存的一个决定因素。

二、诚信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诚信及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必须认真面对和彻底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遵循诚信原则,才能在国际国内经济交往中站稳脚跟,收获市场果实,成为最后的赢家。具体来讲,诚信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

1.诚信是一种有助于开拓国际市场的利器。开拓国际市场,固然需要建立能及早掌握市场动向,并针对需求来作细致且迅速对应的体制,设立生产和销售据点,拥有一个与市场直接连贯的完善的供应体制,还要首先以诚信示人,树立一种重规则、讲诚实、守信用的国际形象。诚信是一种比技术、产品等更具膨化作用的形象要素。一个诚信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必然致力于向各国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合理的商品价格和一流的销售服务,并以此来树立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赢得市场所必需的信誉。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背信弃义行为;否则,将在国际信用体系的严密监控中失分、降级、进入黑名单,不仅形象受损,口碑尽失,而且还面临制度的重罚和市场的驱逐。实践证明,以诚信为本的企业可以创造更大更成熟的消费群体,可以在开拓国际市场上获得先机。

2.诚信是一种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剂。在现代国际化企业普遍标榜企业社会责任、推行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制度的背景下,讲求诚信的企业能比较自觉的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协调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关系,从而达到与社会同步前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处理国际经济关系同样如此。诚信经营可以使涉外企业赢得合作者的信任与支持。因此,企业要在国际上求生存,谋发展,就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依靠众多的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支持。而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诚信原则为基础的。诚信有助于使合作各方意识到合作关系的潜力,节省交易成本。即便是发生涉外经济纠纷、经营矛盾、贸易摩擦时,诚字当头就成为调解和协调的重要策略,以诚换情,以诚维权,以诚致远,以诚谋和,不唯一时一事之得失,但求有始有终之仁义。如此终将获得关系对象的理解和尊重,以诚心换诚心,以信誉换信誉,达到双赢或多赢的局面。反之,倘若不讲诚信,拒绝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惟利是图,便会造成劳资关系紧张,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那必然会激化各种矛盾,引起公众的不满,最终会使企业走向孤立甚至衰败。

3.诚信是一种接轨国际经济体系的粘合剂。与国际接轨,当然要从立法立规、制度建设上下工夫。但首要的方面是在观念上接轨,特别是诚信理念的内部一致和外部契合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在立法与国际接轨时,诚信具有先发的优势,即以诚信为重要内核,在指导原则、立法精神等方面向国际标准靠拢,并依据国际标准废除那些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妨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法律法规,修改、完善部分内容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法规,加快有关对外贸易的法律建设,使对外贸易与国际接轨,通过法规系统性,尽快实现贸易规范化。另一方面,从与国际接轨的当前重点来看,作为是否讲诚信之标志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当务之急,具有以点带面的功效。在新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诚信成为时代的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时代的重任。我国尽管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但仍存在诸如侵权盗版、假冒伪劣等问题,与当前知识保护与国际贸易多边制裁挂钩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大趋势很不协调,这将会导致更多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必须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诚信,加强立法和执法,使企业和个人能够自觉地坚持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使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4.诚信是一种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资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力中的关键因素,它和货币资本、劳动力资本一样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在国际间的竞争更趋激烈,不仅是技术、设备、产品等硬件的竞争,更是诚信、形象等软件的竞争。企业的信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与企业技术创新等硬件方面的优势一起造就企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诚信具有资本属性,它能使企业的成本降低,使企业的形象升华,使企业的利润增殖。我国加入WTO后,为各外贸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国际竞争的最终结果是信誉的竞争、品牌的竞争。诚信是国际商业伦理的基本规范,诚信经营可以使企业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无论在国内市场上与跨国企业竞争,还是走出国门作为跨国企业与其他企业竞争,都有必要经营好自己的诚信状况。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诚信经营,在消费者及合作伙伴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信誉,积累起“雄厚”的信誉资本,将有利于各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赢得国际市场。否则,它不仅在国际上无立锥之地,在国内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WTO和多边贸易协定的落实而丧失基本的竞争力,最终必然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三、中国市场主体建设诚信品牌的战略

目前,中国市场主体正处于“品牌信誉时代”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中国市场主体必须把诚信意识提到一个战略高度来思考和应对,向世界亮出自己的诚信品牌战略。

第一,走市场主体诚信品牌战略之路。即企业始终以诚信为基础,从诚信品牌的战略、定位、宣传、管理、维护、延伸诸环节上加强诚信策略,树立诚信品牌战略环节。要瞄准品牌定位中的诚信战略,追求高质量的诚信品质,准确清晰、具有差异化并长期坚持。注重品牌宣传中的诚信战略,实事求是、不浮夸,长期保持一致。落实品牌管理中的诚信战略,防止和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增强危机管理意识,不推脱责任,注重管理的伦理要求。

第二,使市场主体成为诚信品牌的维护管理要素。即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员工、合作团队都来自觉提升道德观念,成为诚信品牌要素,达到主体全员诚信。首先,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信用意识、人格信誉是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健全企业信用机制和提高诚信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诚信经营是企业发展之本,企业家的人格信誉是企业信用行为的人格化的代表。诚实守信是经营领导者人格品德和管理能力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也是他们经营行为的最重要特征。其次,打造员工诚信是企业信誉的重要保证。企业的全体员工应增强品牌诚信经营的战略意识。企业是靠全体员工对品牌的关心、爱心和忠诚的精神铸成的,因此应注重在员工中深入进行品牌诚信经营的教育,让每一个员工自觉地、持之以恒地用自己一流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来创造品牌,保护品牌。再次,建立诚信的团队和管理组织,使企业与合作伙伴及社会之间的达成诚信的关系。具体来讲,要建立团队内部诚信关系,使团队能够为实现更广阔范围内的战略目标而共同行动,相互协调,应对困境;要建立管理组织之间的诚信关系,使企业不同部门之间在诚实和信任的基础上密切合作;要建立企业与合作伙伴的诚信关系,获得伙伴的信任,维持合作的最佳保障,保持合作的持久,以便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要建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诚信关系,使以顾客为导向成为当今品牌竞争的共同和最高的战略,并始终贯彻于品牌经营的全过程;要建立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诚信关系,使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发挥为社会创造产品、提供服务的功能,承担着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需求的满足等社会责任,而这就是其对社会的诚信表现。

第三,抓好诚信品牌文化建设,优化诚信品牌战略文化。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品牌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品牌文化通过品牌将视野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并不断将其转化为资产。但是,品牌文化必须建立在言行一致、真实可信的基础之上,即成为诚信品牌文化。它的形成,一要形成一种对现实的共同观点和前景认识,即认识到外部的挑战之严峻或竞争之艰难,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认识和感觉,相互形成信任,从而使诚信的品牌文化扎根。二要依靠真正被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生存。诚信文化需要一整套全面的价值观和规则来指导个人和团队的行为,使品牌经营中形成并巩固一套“维系诚信”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实行和遵守的过程就是诚信品牌文化的建立和形成的过程。三要突出一些有力的诚信“标志”。在形成诚信品牌文化的过程中,对反映诚信要求的各种典型事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诚信的代表性指标或“标志”,从正面和反面同时对员工进行教育和现身说法,使大家都知道诚信的要求和界限。当这些诚信“标志”印入人脑,并以此为根据投入品牌的经营中,诚信文化也会成长起来。

第四,政府讲诚守信,率先垂范,打造优良的政府诚信品牌。中国政府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一贯讲诚信、重诺言,树立了一个大国政府负责任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得到提高,相应的,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威望和公信力也得以提升。然而,在经济改革和政府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政府诚信形象的不和谐现象。因此,民众呼唤“诚信政府”,“诚信政府”的建设应运而生。在诚信势在必行的大环境下,诚信省、诚信市、诚信公务员创建活动纷纷出台。如南京市政府提出“建信用南京城,做诚信南京人”,大力推行以提高政府公信力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诚信建设。而上海的杨浦区则率先开始在全区公务员管理中引进个人诚信教育和个人信用报告制度。

总结当前在政府诚信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认为政府诚信品牌战略的关键在于政府在国家诚信建设中扮演好公正的裁判员、公开的市场经济建设师、公平的人民公仆和严格的监管员四个重大的诚信角色。公正的裁判员要求政府诚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牢固的制度保证,关键在于政府本身要有很高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公开的市场经济建设师要求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不仅是社会经济活动规则的制定者,而且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政府的作用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公平的人民公仆要求大力加强政府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的角色意识。同时,必须加大惩罚措施以提高腐败行为的风险成本,处理经济活动中各种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时应该采取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原则,公平地对待百姓,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严格的监管员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各尽其责,完善诚信监管制度、加强诚信监管力度,使诚信有规可循、有规必循,达到提升守信企业诚信等级和鞭笞失信主体的目的。

总体来讲,中国市场主体在进行诚信品牌建设的时候,既要从主体内部系统思考构建市场主体的要素诚信品牌战略和过程诚信品牌战略,又要关注企业外部环境与其系统内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同时,由于作为国际化的市场主体,中国市场主体的诚信品牌建设与国家政府和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构建政府的和文化的诚信品牌战略。

参考文献:

[1]刘光明.诚信:企业品格的力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康志杰,胡军.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孟令国.隐性契约中信用机制的作用及其构建[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6).

篇3

关键词:特色文化;企业软实力;提升

优秀的企业是建筑于优秀的企业文化之上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安全文化、诚信文化、廉洁文化、亲情文化为建设重点,以服务企业员工为着眼点,才能发挥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以文化力打造企业软实力。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软实力

企业软实力是相对于企业资金、设备、产品、基础设施等 “有形资产”要素而言的,是企业文化、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运营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企业软实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通常通过文化、形象和品牌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给企业带来效益。

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最核心的内容和集中反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支柱,它凝结在制度中,体现在行为上,展现在环境里,并一直伴随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成长、不断凝练、不断升华。

二、管道技术服务企业软实力的表现方式

中油管道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检测公司)是专门从事管道智能检测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属管道技术服务行业,其“软实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对内:企业内部规范经营,高效运作,制度合理,团队和谐,企业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充分发挥企业团队中每一个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战斗力的目的。

对外:企业能有效满足油气管道客户的要求,靠不断创新的管道检测技术和优良的质量为管道业主服务,为国内外油气管道保驾护航,特别是为国内战略能源通道保驾护航,在社会中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能够获取推动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环境、公众评价环境、人际和谐环境等,在社会和广大客户心目中形成强势。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形成的基础和源泉

一方面,企业文化从许多方面决定着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企业软实力的形成提供并奠定平台和智力基础。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对外的适应力,同时,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行为的始终,造就企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需要的战略资源。企业形象在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美誉度和保持文明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关系着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学习创新和学习型组织发展

知识的快速更新将成为企业的基本素质和要求,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共享知识,而学习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

四、检测公司以特色文化促进企业软实力提升的实践

检测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92年10月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管道技术公司。2005年9月,管道局实施高新技术服务产业战略重组,成立检测公司,目前是国内唯一拥有系列化设备的专业化公司,从事管道检测业务20年,累计管道检测里程5万余公里。

近年来,检测公司把打造特色企业文化作为新形势下的一项发展战略,在狠抓科技创新、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的同时,以安全、学习、廉洁、诚信、关爱五大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精心组织,严密部署,把“文化魅力”细化到公司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软实力的提升,推动了企业快速平稳发展。

(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全面推广安全文化

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抓手,为员工搭建身心健康平台,创造健康安全的氛围。充分利用各宣传阵地,通过宣传标语、横幅、宣传栏、知识竞赛等手段,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岗位通晓,人人皆知。”通过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搭建平台,提升素质,努力打造学习文化

坚持“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的核心理念,努力打造学习文化,搭建一个员工素质提升的平台,在检测公司这样靠技术吃饭的专业公司里,营造出员工善于学习,注重钻研的文化氛围。通过搭建“培训平台”,搭建学习平台、练兵平台,提高员工业务技能。

(三)认真干事,干净做人,大力弘扬廉洁文化

抓廉洁文化进领导班子,抓廉洁文化进部室、班组,抓廉洁文化进家庭,全方位、各方面宣传贯彻廉洁文化,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干事、干净”的廉洁理念。

(四)真诚服务,共谋发展,质量信誉铸就诚信文化

提出了“质量即人品,诚信是生命”的理念,对职工讲诚信,对客户讲诚信,提升诚信文化塑造,以诚信缔造品牌,以诚信创造价值,以诚信获得市场和客户的尊重。

(五)注重生活,家和人和,真情融入关爱文化

开展“员工的舒心就是家人的舒心、员工的快乐就是家人的快乐、员工的健康就是家人的健康”等系列活动,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也为企业员工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五、特色文化建设取得的效果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员工观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检测公司的特色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以其先进性促进了企业的全面发展。

精品工程层出不穷。本着“建精品工程、树诚信品牌”的信念,检测公司开展的各类工程项目均以精湛的技术、优化的方案、最低的成本、满意的结果征服了业主,企业声誉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篇4

关键词:民商法; 诚实守信; 原则

早在我国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诚信一词,《商君书・靳书》把诚信与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贞廉、仁义、非兵、羞战并称为"六虱"。但世界公认的诚信原则最早的发源地为古罗马,《罗马法》中有关于善意的概述,具有很强的契约精神,因此被认为是诚信原则的起源。诚信原则在司法界被称为诚"帝王条款"和"最高行为准则",任何市场交易行为的展开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讲究信用,严守诺言,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作为市场交易的重要准则,在民商法中有关于诚实守信原则的规定,是对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建设合理的经济秩序,净化市场环境,推进我国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诚信原则概述

古人言: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我们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在当今社会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从道德层面讲,诚信原则是人的一种社会行为,通过这种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赢得社会的认可;从社会层面来说,诚信原则是推动社会有序发展的根本准则,是创造有序社会的需要,与人的社会声誉紧密结合,支配着人的各项社会行为;在市场交易中,诚实守信是一种优良品德,以赢得社会的尊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推动着交易主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民商法中应用了诚实守信的原则,是对诚实守信原则的尊重和推进诚实守信原则深入发展的需要,能够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推动人们在生活中讲信用、守承诺,实现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实现社会诚信与社会信誉的结合,主导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诚信原则在民商法中运用的意义

建设诚信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无诚则不信,无信则不诚。作为在社会安身立命的重要准则,诚信是一种不可分割的人性本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社会正能量需要诚信原则的融入,诚信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诚信原则不仅是为人的根本,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在司法领域,民商法更加重视诚信的作用,将诚信理念贯穿于整个司法条款之中,诚信原则在民商法中的地位无法撼动,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合理经济秩序的建设无一不需要遵循诚信原则,在民商法的指引下,引导人们自觉树立诚实守信的品质,以诚实守信为市场交易准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制约违法乱纪行为的发展,推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如何完善民商法信用体系

(一)实现民商法与国际相接轨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经济的得到了飞速发展并逐渐与世界接轨,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在遭遇贸易摩擦式处于被动地位,这对于我国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十分不利,在以往处理贸易纠纷时,往往依照国际惯例,不能与我国的实情相结合,并且受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在贸易纠纷中占据劣势,不能够在国际摩擦中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对此,我们必须实现民商法与国际相接轨,将诚信原则贯穿其中,与世界各国共勉,参照其他法律中关于诚信原则的规定,在立法过程中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将其应用到我国的司法领域,通过明确的立法保护我国的贸易权利。整个立法的内容与形式要与国际接轨,以世界管理为重要参考资料,彰显中国特色的同时考虑与世界的融合性,任何交易行为的产生都要遵循国际规则,完善法律规则并提高透明度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我们在履行承诺之时还要不断健全民商法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让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更好的立足,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我国的发展争取一席之地,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二)突出诚信原则在民商法中的地位

诚信原则不仅是做人的根本,更是市场经济下市场有序发展的根本,在民商法不断得到完善的过程中,对诚信原则的规定越来越细致,对诚信原则做出了新的概述,对具体应用事宜做出了量化规定,做出了明确地奖惩措施和规定,坚持了违法必究的原则,具体落实了诚信原则,突出了诚信原则的重要地位,坚持能动信用理念,在民商法具体的实施细则中,认真把握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审时度势,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做出具体的具有实效性的措施,提高应对问题风险的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将诚信原则贯穿于民商法的各个方面。同时,强化司法审判理念,法官在进行经济纠纷审判时,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树立诚信意识与法制观念,从自身做起遵守法律,坚守诚信原则,保证案件审理的公平正义,坚持权利本位的原则,效率与安全并重,尊重交易往来中约定俗成的相关准则,在进行审判时进行庭前调解协商,降低双方的矛盾冲突,重视价值宣示和规则的引领作用,规范经济主体行为,创建良好的的市场环境,创建合理有序的经济秩序,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w,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民商法中诚信原则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必须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制定行之有效的商业信用制度,以供广大企业参考研究,根据市场主体发展的需要,引导市场主体正确认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信用体系,在经济往来时自觉遵守诚信原则,将诚信建设提升到更高的层面,重视诚信原则在推进市场繁荣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商业主体的高层管理部门要重视诚信原则在企业文化中的建设与发展,加强理念的引导与制度的建设,根据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奖励机制,对于坚守诚信原则的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积极宣传诚信员工的先进事迹,形成模范带头作用,在企业内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巩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迅速提高整个企业的诚信水平,加强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增强企业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强化诚信建设增强市场活力,从根本上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民商法中诚信原则贯穿始终,诚信原则不仅是一个人在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更是市场交易主体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诚信原则的指引下,国家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将诚信原则纳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中,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作为商业主体企业,自觉遵守民商法中的相关规定,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坚持诚信原则,自觉净化市场环境,积极与世界接轨,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相融合,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注释】

[1]叶仪善.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其完善路径研究[J].法制博览,2017(09):274.

[2]周倩.民法之诚信原则在共享经济中的应用研究[J].法制博览,2017(05):266.

[3]陆舰.浅谈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其完善路径[J].法制博览,2016(21):266.

篇5

    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从金融诚信问题入手,针对目前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多层次、宽角度提出构建金融诚信体系的建议。

    1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制度

    法律法规是规范金融诚信行为的有力约束工具,针对现有的金融诚信体系运行情况,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加快诚信立法进程,特别是加大金融诚信方面的立法力度,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在加强金融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诚信法律体系,重点健全完善金融信用、商业信用、个人信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金融诚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坚持权责利相一致的原则,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和服务对象在诚信体系框架内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确保金融机构各项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持续加大金融行业内不诚信的行为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对于已经发现的金融不诚信现象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进行规范限期整改;对于处罚法律法规的不诚信行为,要严格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予以惩处。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坚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管理原则,严格按照管理权限规范金融诚信体系建设,坚决避免“多头管理”的现象,确保职能部门依法监管的权威性。

    2建议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网络

    坚持大诚信体系建设原则,将金融诚信体系建设有机融入社会信用网络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健全完善金融机构的诚信体系,引入第三方机构信用评价机制,将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按照评估结果排出名次。第三方机构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将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严格区分开来,重点加强针对金融机构的诚信资格认定。进一步健全完善个人的诚信体系,这也是构建金融诚信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引导人们珍视自身信用等级。重点加强以金融机构评级、个人信用体制、金融信用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网络建设,加快完善个人信用方面账户管理、征信机构、评估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加快完善金融机构信贷方式、交流平台、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加快完善针对不诚信金融机构的曝光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针对金融机构的诚信管理机制,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要从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入手,首先搞好自查自纠,动态掌握金融机构客户的信用情况,建立完善严格的企业贷款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关口。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要建立互相信任的竞争环境,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健康、有序的竞争原则,消除不诚信企业的风险隐患。对于发现的不诚信企业及其行为,要共同抵制其不诚信行为,共同营造互信互利的良好环境。

    3建议进一步营造金融诚信环境

    加强金融诚信体系建设不能单靠金融行业主管部门的力量,而是需要多部门、多角度、多层次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金融诚信环境的营造是加强金融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建议政府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金融诚信环境营造作为有机组成部分,积极构建良好运行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方面,要重点加大对诚实守信金融机构的奖励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引领等重要作用。在社会上,要努力营造诚信经营光荣的浓厚氛围,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对讲信用金融机构的表彰奖励力度,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的财务、审计、资产等有关方面的制度,积极引入社会监督制约机制,确保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在阳光下运行。号召全民参与金融诚信体系建设中来,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诚信体系建设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全民所享受的金融服务质量的高低。加强金融诚信道德约束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自觉遵守诚信经营的规章制度,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和法律的监督制约。

    综上所述,当前加强金融诚信体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需要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大众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现代金融诚信体系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各方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始终把诚信作为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生命线”,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诚信体系。

    参考文献:

    [1]曹元芳.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机制设计分析[J].西安金融,2007.

    [2]张同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J].现代经济探讨,2006.

    [3]朱冬辉.金融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初探[J].南方金融,2006.

篇6

 

一、会计诚信问题现状

 

(一)诚信和会计诚信的含义。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会计的诚信要会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讲求信用,保守秘密,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进行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即根据原始凭据,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这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会计界乃至经济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会计诚信现状。我国会计诚信面临着很大问题,为了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很多企业都会铤而走险,对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要求会计人员立足会计实践,力行诚实守信。但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1)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内容不完整,不真实。主要表现为私自截留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对于成本、费用乱挤乱摊,造成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和严重的会计失真问题;(2)利用现行会计法规不配套、不完善,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调整,以达到偷漏国家税收目的。主要表现为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差错更正和关联交易价格等规定,对于不同时期会计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偷漏税收,利润波动人为操纵,制造虚假业绩;(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任意弄虚作假。主要表现为会计人员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对业务缺乏钻研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内部监管却因为多种原因而无法实行。在工作中主观随意性较强,不严格按制度处理业务;或对于管理层的意见,言听计从,缺乏自我判断意识,这些都极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三)会计诚信的必要性。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在整个经济运行和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会计诚信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更是会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1、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市场经济中,因为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交易方式的发展,诚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物质内容,从道德追求进入到物质生活领域。在经济生活中,如果道德缺失,信用遭破坏,就会导致市场秩序发生混乱,企业间的交往就会中断。只有坦诚的信息披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市场经济由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发展,在会计活动中,会计诚信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强调内在品德修养,更强调“互利”和“双赢”,即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要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这是诚信的核心问题。正因为如此,诚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动力和源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的游戏规则。

 

2、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信,乃会计之本”,信用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与重大利益相关。守信者会得到利益,而失信者必将付出代价。例如,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诚信度高,竞争力就强,并以此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利益。而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由于陷入了信用危机,并且受到了相关制裁或被迫终止其营业资格。对执业会计师来说,诚信有助于他们开拓业务,占有市场,也可以使客户增多,扩大实力,使同行合作者增多,在合作中获得利益。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诚信既是会计行业生存的重要前提,也是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

 

会计诚信缺失作为经济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利益驱动。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当非诚信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时,非诚信行为就会增加,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收益,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企业就为自身的目的而出具虚假会计报告,骗取政府的贷款、税收优惠、套取社会资金,而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因行业竞争和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环境因素,往往应上市公司的要求,违心出具虚假审计或验资等报告,以实现“多赢”。

 

(二)相关法规不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不断变化,会计领域新问题出现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问题解决的速度,致使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不断出现新漏洞、新缺陷。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许多公司便利用这些空隙,实现企业的盈余管理。如财会制度中的准备金、摊销方法、成本结转方法等,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所以会计制度的完善是我国会计诚信重塑的当务之急。

 

(三)监管不严,惩罚力度不够。完善的制度更需要严格的监管执行,由于我国立法方面的缺陷,再加上司法方面的腐败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造假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通过造假取得的收益远大于为此付出的成本,造成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

 

(四)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与执行的伸缩性等,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如企业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就能制造虚假业绩;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来操纵利润;针对同一经济事项,会计人员可能有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做出不同的估计。

 

三、会计诚信问题应对措施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会计诚信重塑的机制平台。首先,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基于合约的董事会与经理层委托关系等措施;其次,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再次,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就经营管理者的激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最后,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构建会计诚信重塑的政策平台。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可通过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考核等几方面入手。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更加具体,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三)完善法律体系,构建诚信重塑的法律平台。会计诚信的重塑要有严密的法律体系做保障。首先,完善会计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体系,避免出现法律法规上的灰色地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强化监督,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法律的威慑力,使法律真正成为维护会计诚信的有力武器,为会计市场营造公平竞争、诚实经营的环境。

 

(四)实施诚信工程,构建会计诚信重塑的信用平台。首先,建立和扶持会计诚信评估业的发展,培育约束会计失信行为的社会力量;其次,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网络化信用数据系统,如建立会计人员个人的信用档案,开通企业信用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的传递系统实现会计市场的良性循环;再次,推行诚信保险制度,对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要求其在保险公司投保诚信险,当公司出现诚信问题,导致投资者受损时,保险公司必须负责赔偿,这样一方面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又使保险公司为了自己不受利益损失,必然加大对投保公司的监督。

 

(五)加大打击惩罚力度,提高会计失信成本。会计诚信并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必须通过法律的权威性和威慑力来强制约束。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违规操纵财务、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惩处力度,以增加“造假成本”。对于造假的会计,不单要进行行政处罚而且要给予经济上的惩罚,且惩罚的数目要远远超过造假的所得;对于唆使会计人员作假账的经营者同样进行处罚,对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要加重处罚。

 

(六)建立社会教育机制,实行全民诚信教育。在多大范围和什么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取决于诚信的宣传和教育。要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重要的并且有益的,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应当是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集团,包括企业负责人、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我们长期以来企图通过提高会计人员地位和业务水平,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事实上收效甚微,关键在于仅仅重视了对会计人员的教育,而不是实行社会教育机制。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诚信思想,披露失信违法典型,使全社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营造尊崇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原因;对策目前制约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步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融资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改革全面深化的阶段,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有其现实意义。企业的融资渠道不外乎两种: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将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留存下来用来进行投资,以满足企业扩张、偿还债务等动机。而外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吸收其他外部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来转化为自身投资,如发行股票、债券以及银行借款等。由于企业内部融资的规模较小,难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外部融资是企业优先考虑的融资方式,本文讨论的企业融资主要是外部融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是我国中小企业特有的现象,而是世界各国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这是由中小企业的性质和现代商业银行的共有特征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跟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以及盈利能力差等弱点,很容易因为经营不善陷入破产的境地。根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5年内大约消失70%,能够在市场上生存10年以上的中小企业仅仅1%左右,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很难吸引到专业管理人才,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也不规范,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而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不高,很难得到投资人的信任,这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原因。

二、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原则导致很难给中小企业贷款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银行,风险控制是银行贷款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以保证银行的贷款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因此在金融市场上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怪像:当企业发展较好,资金较充裕时,银行主动上门提供贷款,而当企业发展面临困难,急需资金周转的时候向银行贷款却被拒之门外。从银行的角度看,中小企业不仅信用差、诚信不足,而且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银行为这些企业贷款将会面临很大的坏账风险,于是出于谨慎性原则,银行一般对这些企业多是采取少贷款或者不贷款的原则以规避风险,这也是银行的正常选择。

三、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企业融资需求大、成本高

融资成本的高低是由市场利率决定的,而市场利率又受到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很多企业消耗大量的水泥、钢铁等耗材,而这些资源消耗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这种密集型的企业生产主要是依靠资金投入,由于资金需求量大,导致了市场利率水平较高,因此造成了企业融资成本过高。

四、信贷资金的不合理配置和无效使用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份额大部分是服务于大型国有企业,而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银行信贷往往会采取各种限制条件,有些银行甚至不给中小企业放贷。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带动,在政策的鼓励下,很多大型企业盲目扩大再生产,不计成本,产能过剩,造成大量的信贷资金浪费,也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进一步缩小。

五、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信用缺失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靠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而目前商业银行中很少有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而且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条件要求较高,很多企业根本达不到上市和发行的条件,就算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创业板块,也不是面向所有的中小企业,而是针对高科技企业,而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体系不健全,诚信度缺乏。主要表现在企业赖账、违约,这些企业不是没有能力还款,而是想长期占用信贷资金获得更大的利益,导致了银行不良贷款和金融机构应收账款的增加,还有些企业为了获得贷款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导致了金融机构在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要求会很严格,需要企业提供担保费、承诺费以及咨询费等各种额外费用,这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很复杂,要想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就要从多方面做起。首先,企业自身要提高诚信意识,转变经营机制,将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高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要向现代企业转变,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向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利用良好的口碑取得银行信任,杜绝逃避债务等不诚信现象的发生,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应该逐年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贷款和资金投入,在税收上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建立一些政策性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后,要完善法律法规,赋予中小企业同大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平等地位,制定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划定风险等级,对于诚信度高,经营业绩好的企业要重点扶持,而对于信用不高,诚信缺失的企业要上黑名单,在媒体上曝光,确保企业良好有序的发展环境。银行也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加快产品创新,转变观念,多推出一些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项目,适当降低信贷过程中的不合理收费,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总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制定完善的政策,帮助企业破解融资困境,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灏.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实证研究[J].东南学术,2013,(3):75-87.

[2]戴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67-68.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

课题: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约束供应链中融资优化与营运管理协调决策研究”(2013SJD630024)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5日

外资是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各个中小企业贷款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从国内的研究背景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融资制度建设、金融支持体系的发展等。中小企业要想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企业就要积极与银行进行沟通和交流,努力寻求愿意合作的银行。此外,各大商业银行要对各个企业的融资方案进行调查和分析。供应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企业所面临的制约,能够从产业链的角度去分析和考虑企业的自身需求,为企业提供一个适宜的金融服务,可以使中小企业减少融资困难,也能够在业务上获取突破。因此,加强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融资方式多种多样。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非常多,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并且资金归还的方法也有很多不同,因此按照企业融资的类型和来源可以将企业的资金分为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金和借贷资金。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外来的融资方式为直接借入的资金和间接借入的资金。比如,资本的数量、折旧的资金、存储的利润融资,企业所发行的股票属于外源资金,企业发行的债券是直接融资方式,向金融机构借贷的资金属于间接融资方式。企业资金融资方式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企业收益融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得的资金全部都是企业资金的直接来源,该类型来源的资金具有灵活性特征,能够被企业随意应用到各项生产中,并且资金的筹集成本非常少,对于刚刚成立的小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融资选择。企业留存的资金收益在扣除了各项税费以后全部留在企业中,为企业股东的另一种投资形式。

2、增值融资。增加企业投资数额,并逐步增加股东权利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外来资金,依靠这种方法进行融资的方法是为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增加企业资金成本能够获得企业在未来几年内的资金,是一种获取未来资金的有效方法。这种融资方法不需要企业花费过多的成本,并且不用抵押,不用核实自己的信用记录。

3、民间借贷方式。很多中小企业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会面临着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尤其是企业在发行股票或者是债券的时候资金的运转缺乏稳定性,在中小企业需要大笔可利用的资金时,自身资金很难及时收回,选择民间借贷能够及时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并且民间借贷的形式非常多,企业选择空间非常大。但是,中小企业民间借贷所面临的风险较大、资金信用非常低、很多借贷单位的利息很高,如果企业借贷的资金非常多,那么偿还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4、补偿贸易融资。补偿贸易融资是国内与国外企业进行各项贸易往来时产生的一种融资方式。很多国外的企业能够为国内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以及管理方式等,在融资方案真正投入到企业的生产中时,国内的企业就可以按照生产项目约定一种全新的贷款方式,既可以实现生产的互惠,又可以实现资本的有效流通。

5、资金典当融资。资金典当是一种物品抵押融资方式,企业可以将生产资本以及一些物品抵押给当地的典当行,按照典当行的规定以及双方签署的协议交付一定费用,在典当行收到企业的物品以后就可以按照物品的价值付给企业一定的本金和利息,在典当人有了资金以后就可以向典当行赎回典当物。

通过以上融资方式的论述可以看出,内源性的企业融资是非常重要的融资方法,对企业未来囤积资金以及有效利用和周转资金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银行贷款。按照中小企业实际的借贷状况,对各个中小企业融资方法进行调查以后显示,我国很多中小企业融资方法可谓是形式多样,很多采用民间借贷或是内部筹集资金的方法较为灵活,手续办理较为简单,因此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即使民间借贷有其优点,但是利息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借贷单位不正规,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这样一来,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都选择银行借贷的方式融资。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也有60%的中小企业选择向商业银行贷款来缓解资金压力。表1为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支持率较高的银行借贷状况。(表1)

二、我国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自身发展原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相继有很多中小企业涌现,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中小企业因为各种原因,融资出现困境,制约了企业的正常发展。首先,在企业的规模上,中小企业很难和大型国有企业相比,用于各项生产的投资非常少,自身资本管理也不完善,生产技术和设备相对单一,劳动型生产模式占较大比重,因此,这些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风险,在抵御这些风险时能力有限;其次,很多中小企业家族经营状况较为普遍,因此在管理上很多地方都不够科学,制度化管理欠缺。很多中小企业决策机制主观意识较强,缺少制约的制度和手段。按照中小企业不同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各大商业银行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还有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缺乏信用意识,为了追求最优的经济目标,诚信问题非常严重,对于各个中小企业来说,诚信是第一要务,是促成合作的最佳途径,如果缺乏诚信,企业很难实现发展。

(二)政府方面。很多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经济负担,会选择逃税或者逃避银行追债的现象,拖欠银行资金的现象更是非常普遍。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地方政府没有建立全面有效的信息系统,无法及时获取企业履行约定的状况,这些信息有企业财务报告、企业缴纳税费情况等;二是一些信用资质较低的中小企业会因债务堆积过多而选择讨债,地方政府鉴于与中小企业的关系会予以掩护,很多都会予以企业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三、供应链可行性分析

(一)供应链得以发展的原因。供应链融资模式有很多的优势。物流供应商会为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支持,但是企业必须支付一定的金融费用,银行以及各种银行机构对企业流动的资产进行监督时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用来监控。依靠商业银行的特点,抵押回报非常低,依靠供应链企业可以与各个商业银行加强合作,从而有效节省企业投资的成本,并使企业的经济收益大幅度提高。

此外,供应链能够节省企业成本,因为企业融资交易的成本分为两个类型,分别是搜索成本和谈判成本,但是由于企业发展状况不是非常稳定,因此企业要增加监控的成本。银行获取的利润是有差别的,主要收益来源于信用贷款和贷款利率。在供应链融资条件下,中小企业可以和各大商业银行建立长期往来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企业成本能够降低。另外,商业银行会形成规模效应,出现稳定的供应链,能够减少违约次数,对于各个商业银行来说,能够降低信用贷款存在的风险,也能提高银行的融资水平。

(二)供应链服务模式类型

模式一:企业动产抵押。企业动产抵押在我国相关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供应链融资服务发展模式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各项融资活动。在动产抵押下的融资模式中,中小企业能够将资金的各项有价值的物品抵押给商业银行,与银行建立合作的关系,以此来获取到更多的贷款。动产抵押有自身特点,能够以抵押企业的流动资产获取到资金,实现物品的变现,暂时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另外,这种动产抵押的方式非常简单并且便于操作,适合中小企业融资,但是如果借贷的数额较大的话,也会存在一些风险,风险的来源是抵押物带来的风险、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等。

模式二:应收账款抵押。应收账款抵押在法律中属于权利质权,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应收账款的定义为:企业将应收账款抵押给需要借贷的银行,以此来获取到需要的贷款数额。如果企业有偿还能力的话,银行可以贷款给这些企业,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这种方法能够提供给企业短期需要的资金,并能促进供应链的稳定持续运转。但是,同样存在一些风险,比如转让手续和汇款控制风险等。

模式三:保兑仓融资方式。保兑仓融资中银行与企业签署的各项规定主导权都在银行,并且货物的提取也由银行负责,贷款的担保是生产商,这种方式可以为银行带来收益,因此银行愿意为其兑换成汇票。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这种方式有很多的优点,使企业客户来源增多,物品的销售渠道扩宽,从而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并能使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加。但是,风险来源与客户资信和商品抵押以及企业内部风险操纵有很大的关系。

(三)供应链运行机制

1、保理融资产品。在银行将所有资金都抵押给了银行以后,银行可以给企业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并不需要马上形成,而是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用积累出的资金作为抵押。收账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明显的抵押,可以向企业询问账款的真实度,其次是隐藏性质的抵押,这时银行不需要询问企业借贷人员,通过双方的交易就可以确立账款。这种融资手段的好处是:企业可以在银行设立一个最低的账款额度,实现动态抵押。随着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前的旧账款可以在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慢慢收回。

企业不用为抵押应该收取的最低额担忧,银行可以为企业担保,但是如果抵押的收款数额比最低点高时,就可以自由支配回收的各个款项。这种形式非常的灵活,可以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2、厂商银行业务。这种方法体现出了供货方和银行以及购买方的利益,在这种产品融资模式下,三方的利益可以同时获得。厂家、银行以及商家可以共同建立一个合作的协议,并对具体的运作方法进行商讨,银行可以首先给予经销商一些资金,供销商在有了资金以后就可以购买货物,在厂家将货物交给了银行以后,可以同时将货单交给银行,购买方在交付了定金以后,银行就可以通知货物的贮存方发送货物,购买货物的一方可以顺利将货物提走。这种方式能够减少供货商的债务,并能降低企业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银行来说,能够吸收到大量的资金,使业务收入大幅度增加。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论文关键词 诚信教育 德性培养 职工培训

企业职工的德性培养工作一直都是企业实施自身基础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同样是职工能够融入到企业中心工作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如今在企业的员工德性培养工作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诚信教育工作在企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来探讨开展企业员工德性培养所应该加强的问题以及加强企业职工人员培训所取得的实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来进行论述,本文就结合企业职工综合素质情况,对德性的基础是诚信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广大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便能够达到提升企业职工综合素质与德性这一重要目的。

一、诚信作为德性的基础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伴随着当前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企业的改革,企业的劳动者思想已经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然而,不管是在企业德性培养工作的载体、方法以及内容方面,企业一直都在沿袭过去传统的一些做法。过去传统的德性培养工作一直都在做表面文章,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都忽视了其存在的重要性,诚信是一个人实现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本钱,是一个企业拥有自己信誉这一种无形资产的标志,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成功的基点和支点,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失败者,这个企业也是一个很快走向衰落的企业,这个国家更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国家。因此,企业的德性培养工作方方面面都应该对当今社会环境进行适应,企业只有主动对新形势进行适应,不断强化以及改进自身的德性培养工作,才能够真正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出一个稳定、文明以及和谐的环境。

现今社会环境下加强企业德性培养工作是实现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企业员工德性培养工作是当前企业实施管理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对于我国实行改革开发以来对德性培养工作新经验以及新探索的概括和总结,企业的德性培养工作以及当今企业管理这二者所开展的对象都是人,企业的德性培养工作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劳动人员进行组织和诚信教育来实现企业的根本目标,当前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心就是企业的劳动人员,企业实施各个方面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是劳动人员,企业的管理中心以及企业的管理主体都是围绕着劳动人员来开展各自的工作。当前形势下,现代的企业管理已经将德性培养工作所具有的成效很好的体现出来,然而,企业劳动人员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在根本上都取决于企业的德性培养工作,企业活动的保障就是企业劳动人员的素质以及德性,企业德性培养工作的落脚点以及出发点恰恰是为了保障企业劳动人员的素质以及德性,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企业的诚信教育工作为企业员工德性培养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础。

所谓的德性主要包括仁德、爱德、诚德以及孝德这四个主要方面,这四者是相互存在缺一不可的,夸美纽斯认为,人们应该靠行为来实现自身的德性,而不是靠书面的文字,由此可见,德性的培养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单纯纸上谈兵。德性同样是灵魂的力量以及生气,一个拥有良好德性的人能够具有光芒的人性光辉。现今社会环境下加强企业德性培养工作是当前市场条件下面企业谋求发展和生存必然的要求,在当前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从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经营环境逐渐发生了深刻并且重大的变化,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国际以及国内市场更加开放以及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样的大舞台,如果企业想要在这一个大舞台上面经久不衰,企业就必须要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牢固树立其自身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强化自身的自主创新意识,将企业市场占有的份额扩大,实现人无我有和人有我新,使企业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改进以及加强企业的德性培养工作,能够有效地引导以及影响企业经营人员和广大的劳动人员,通过对企业诚信文化以及信誉度进行塑造,增强企业自身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来将企业结构老化、产品单一、技术落后以及观念陈旧等等现状改变,使企业能够以一种崭新姿态来迎接来自市场的各种挑战,最终保证企业能够得到长久和健康的发展。

二、加强诚信培养和教育完善企业员工德性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诚信培养和教育完善企业员工德性的关键要建立企业诚信文化

企业以诚信作为基础的职工德性培养工作一直都是一门以人为本的科学,更加是企业人与人之间进行感情交流以及思想交流的媒介,在企业对职工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有充足的耐心、诚心和热心,将体贴、爱护以及关心放在首要位置。加强企业对职工的德性培养工作必须要围绕着企业诚信文化建设这一中心,开展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我们还要明确德性的基础就是诚信,不管是任何人、任何企业、任何国家都需要对诚信进行操守,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保障,是企业无形的资产,是国家能够得到安全、稳定发展的基础,是为人之德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评价一个人德性的基础和首要因素。因此,企业德性培养工作的方法以及内容都要围绕着诚信这一中心开展,并且要结合企业自身实施的改革和发展生产经营来开展,将企业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中某些单项的工程以及某些专项的任务相互结合,将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实施的文明目标、质量目标、时间目标以及效益目标与企业德性培养工作的内容进行紧密结合,只有这样,企业的德性培养工作活动方式以及内容才能够更加具有影响力和活力。

(二)加强诚信培养和教育完善企业员工德性的前提要培养诚信观念

近些年来,有些企业在开展自身职工德性培养工作的时候呈现出弱化的趋势,究其原因就在企业的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基层工作人员在自我定位以及诚信观念等方面对社会快速发展这种形势进行适应,在认识上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些工作人员在展开自身工作的时候十分茫然。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企业工作人员对企业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企业的领导体制已经从一元化的领导转变到了经理负责制度,又从经理负责制度转变成为法人治理结构,这种根本性变化一直都伴随着企业德性培养工作定位不断的探索,在这期间也经历了反反复复、曲曲折折的实践检验以及理论探讨。这一种变化也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降低,面对不了解的人和事物,企业的职工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如果企业对所有职工都进行诚信培养,一定能够很好的将这一问题解决,从本质上来说,城市手心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进行交往时候必须要具备的最为基本的德性。

(三)加强诚信培养和教育完善企业员工德性的基础要优化培养机制

篇10

关键词:私营经济;私营建筑业;持续发展

纵观世界范围内各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史,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都是与当地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实现工业化目标为主要任务,给予建筑行业巨大的发展机遇。由于公有制建筑经济体受到各种自身短板条件的限制,其市场适应能力差,市场适应能力强的私营建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顺利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其一是私营建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整体建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需要得到全面健康持续发展是客观要求所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私营建筑经济所占比例还在不断提升,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在新时期形势下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不断得以体现,对于缓解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在目前经济转变过程中,在维护就业稳定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作用显著。因而我们需要整体上准确把握建筑行业发展方向和时代机遇,全面认识发展好私营建筑经济的重要性,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满足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其二是公有制建筑经济体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历史发展的需要,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甚至在某些方面阻碍了建筑经济整体健康持续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实在市场化条件下进行行业改革的必然结构,经历了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而茁壮成长起来的经济实体,具备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发展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和促进了公有制建筑经济体的改进和完善,对于整体市场具有极强的推动力,两种所有建筑经济共同发展,对于实现我国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其三是我国私营建筑经济体也存在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私营建筑经济体给人们造成的不好印象,解决不好这些问题,既影响我国建筑经济成体形象也会对私营建筑经济体长远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实施监管,另一方面需要私营建筑经济体约束自身行为,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朝着健康持续的方向进步。

二、完善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当前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在整体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建设生产能力、行业技术水平、生产经营效益等方面均已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进步是巨大的,发展速度空前快速,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关注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因素,需要综合全面的发展才能健康持续长久。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完善和进步,私营建筑经济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挑战。这就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实现私营建筑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在思想认识上重新定义私营经济地位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增长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私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剔除影响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公有制建筑经济体对私营建筑经济体的认识上,过于担心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国有经济受到影响,特别是公有制建筑经济主导地位的受到动摇,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主题地位。从而给私营建筑经济制造各种各样的障碍,打压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前景。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建设私营建筑经济的积极推动工作,将私营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深化国企改革和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经济统一起来,为私营建筑经济的良性发展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私营建筑经济的促进政策探究

在总体上我国现有的建筑经济法规相对已经完善,但是再具体到私营建筑经济法规管理方面相对缺乏,尤其是在具体执法方面更是缺乏明确规定。这首先需要确定私营建筑经济的法律主体地位,建立全面有效的法制环境,将私营建筑经济体管理提升到法制范围之内,避免简单管理、粗暴执法现象的发生,执法有据、执法严明,杜绝以罚款代替执法管理等现象的出现。再者就是作为建筑行业管理部门需要认识到私营建筑经济的重要地位,其发展进步不仅仅将继续得到迅速发展,并且作为公有制建筑经济的重要补充将长期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应当从整体建筑业良性发展的高度出发,制定兼容并包的适应建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做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指引工作,最大限度地跳动和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是需要解决私营建筑经济面临的最大障碍———融资政策,需要制定政策,推动私营建筑经济体在资质审批、贷款融资等受到公平对待,为解放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政策束缚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三)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运行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对于创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政府应当做好监管工作,确保市场秩序稳定有序,促进私营建筑经济在市场化环境中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对私营建筑经济不合法行为进行有力整顿,引导私营建筑经济在合法、规范的市场机制中良性运行;其次需要对私营建筑经济体社会诚信和社会责任意识建设进行完善工作,从其自身内部促进健康良性思想建设,为其良性发展奠定良好的意识基础,同时建立对于企业社会诚信和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严格的奖惩机制,提高对于社会责任差,诚信度低企业的惩罚力度,减少私营建筑经济体失信行为的发生,降低私营建筑经济体的社会负面影响。

三、增强私营建筑企业的核心业务能力

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就是掌握行业核心竞争能力,现阶段我国私营建筑行业粗放式管理水平、盲目扩张等行为,还停留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阶段,政府应当予以引导,企业自身应当认真反思,针对不足,完善能力,突出企业强项,建立核心业务发展规划,增强企业核心业务能力不断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其一,作为管理者和决策者,私营建筑经济体经营者在机遇面前也应保持清醒认识,以新的理念,掌握市场规律,适时地调整企业市场运行战略,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在挑战中促进企业不断向前进步。其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创新支持力度,转变企业效益增长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创立企业市场口碑,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内在价值。扩大企业业务范围,积极对企业业务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积极调整,做精做强企业经营策略,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增加企业利润。其三,完善企业人员素质提升,市场的竞争源动力来源于人才的竞争。加强和完善人才管理,做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人才能尽其用,才能得以发挥,能持续不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动力。对于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能力和职业德行建设力度,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使人才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实现共同进步,营造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自身特色核心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苏锋.以发达国家私营建筑经济看中国私营建筑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8.24.

[2]徐革明.现代私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0.11.

[3]张培波.私营建筑经济发展探究[J].财经界(学术),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