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文化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班级文化的概念

篇1

一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回顾

(一)文化资本理论的相关概念

布尔迪厄指出,只有在关系系统中,这些基本概念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这些概念不仅是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本身也反映了关系主义的基本倾向[1],也就是说一个场域由依附于某种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关系构成,而惯习的形式是固定的“性情倾向”则是由沉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社会、历史的关系所形成,资本是积累的劳动,人们正是在以资本为工具的基础上在场域内进行各种活动的。

1 场域

场域,即行动空间,回答的是行动者在哪里行动的问题,关注的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布迪厄指出,场域是“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这些位置在客观上是由它们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的分配结构中实际或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的客观关系(支配、服从、类似等等)所决定的,而拥有权力或资本,则意味着可以获取场域中利害攸关的特定利润。行动者的策略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在特定资本分配中的位置,也取决于他们对场域所持有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取决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即他们作为场域中的一点对场域所作的观察”[2]。布迪厄进一步指出:作为一种场域的一般社会空间,一方面是一种力量的场域,而这些力量是参与到场域中去的行动者所必须具备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斗争的场域,就是在这种斗争场域中,所有的行动者相互遭遇,而且,他们依据在力量的场域结构中所占据的不同地位而使用不同的斗争手段,并具有不同的斗争目的。与此同时,这些行动者也为保持或改造场域的结构而分别贡献他们的力量[3]。因此,场域具有如下的特征:首先,场域是一种结构性的空间,但也是由空间中的行动者建构的,具有主动的建构特征;其次,场域是一个为争夺资源而激烈竞争的场所,但身为其中的行动者也有保持或改造场域的共同目标;第三,场域具有相对独立性。场域的独立性是经过激烈的斗争从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控制之中脱离出来的过程,形成了本场域特殊的行动逻辑并逐渐成为支配特定场域中一切行动者及其行动的逻辑。但是,各个场域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它们都会受到元场域的制约;第四,场域的界限具有模糊性,各个社会场域之间的界限具有不明确性和复杂性,并处于互相影响的关系网络之中,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历史发展,特定场域的界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 资本

资本最初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经济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中将其视为一种积累起来的劳动,人们在排他性的基础上占有这种积累的劳动,资本的概念扩张到社会的各个场域之中,从而成为一种客观性的力量,同时也是强调场域内在规律性的原则,并决定了资本拥有者在场域结构中的社会位置。布尔迪厄指出,“资本排斥了对于运气的偶然性的理解,资本的占有和积累不是赌博式的过程,而是一种有秩序的连续形成的活动;同时,资本还具有一种生成性的繁殖能力,它以等量的或扩大的形式来进行自身和利润的再生产,资本具有获取各种形式利润的潜在能力,行动者在特定的场域中总是趋向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4]。因此,资本就是某个特定场域中行动者通过劳动积累下来的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资源,这种利益不单纯是经济的利益,其内涵因资本和场域不同而变化,“每一个场域都拥有各自特定的利益形式和特定的幻想,场域创造并维持着它们”[5]。布迪厄的资本概念中分成的各种资本形式是用于分析各个场域的基本工具,在某个具体场域究竟哪些资本最有价值,是依具场域自身的内部结构决定。

3 惯习

惯习,即行动逻辑,回答的是行动者如何行动的问题。布迪厄认为,惯习是行动者长期的实践活动,经过积累将经验内化为人的意识,并调节行动者的行为,成为行动者与周围世界的日常联系策略或图式。

布迪厄特别指出,惯习所产生的行为并不像根据某种规范原则或固定格式推演出来的行为那样,具有严格的规律性,事实上也不可能如此。因为惯习是含混与模糊的概念,作为一种后天具有生成性的自发性,它在与不断变动的场域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以确定自身,并遵循一种行动逻辑,尽管这种逻辑多少有些含糊不清,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动现状。所以,布迪厄提醒人们,应当从惯习的生产过程中挖掘惯习的意义,离开了过程便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布迪厄认为惯习是行动者在场域里的社会位置上形成的对客观位置的主观调适,是“外在性的内在化”的结果,是“结构化了的结构”和“促结构化的结构”[6]。惯习概念集中体现了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结构的建构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基于行动过程的意义。

(二)文化资本的含义

布尔迪厄提出文化资本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不同阶层的孩子在学业方面所受到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这些孩子未来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他指出,不同阶层的孩子所能获得的学业成就与其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基本上是对应的,也就是说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的家庭更容易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布迪厄将文化资本定义为“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在某些条件下能转换成经济资本的一种资本形态”[7],并将文化资本分为三种存在形式:一是客观化的形式,也就是理论的具体体现,一般是以文本或文化商品的形式加以体现或对象化,如图片、书籍、机器以及工具,等等;二是身体化的形式,即内化于个人身体和心智之中的、持久且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这种形式直接存在于人的身体中;三是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即以合法化和正当化的制度加以认可的各种资格,如各种学位、文凭和资格证书等。文化资本和所有的资本形式一样,具有顽强的再生产能力,它们共同维持着社会的再生产,即现存的社会秩序及其不平等的状况的再生产。

二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建构

(一)班级管理的含义

班级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相关管理原理,科学地分班,配置班级管理力量,创设班级活动条件,使班级成为学校有效的育人单位。二是指班主任遵循班级管理的规律,使学生在班级里快乐地成长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职能活动[8]。在本文中,我们选取第二层含义。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然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控制和服从,一味追求表面化的纪律和秩序,致使班级管理沦为教学的附庸,班级丰富的育人价值不能充分发挥。目前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理念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9]、“自主式”管理理念[10]、“基于人性化的量化”[11]管理理念都各有其特色。由于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生源复杂,有普通高中生也有职高生,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培养目标也大不相同;且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和“文化强国”“文化兴校”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将“文化资本”理念引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资本”,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养、专业理论和就业能力。

(二)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

通过对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和班级管理的探讨,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涉及到班级场域、班级惯习、班级文化资本的概念,根据这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以下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图。在这个概念框架图中,强调的是利用班级中的师生个人初始的文化资本,通过他们主体间性的对话交往,构建班级场域、班级文化资本和班级惯习,同时在新的班级场域中,受到新的班级惯习和班级文化资本的影响,每个人又会获得更高级的文化资本,作为集体的班级也会获得全新的文化资本状态。

三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研究边界界定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研究有其研究边界,根据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图,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班级文化资本:班级管理的行动工具

首先,班级文化资本包括两个层次,即个人的文化资本和班级文化资本。个人文化资本包括个人进入班级前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在班级中学习生活几年后文化资本的提升;班集体的文化资本主要指班级中的各项文化制度和班级目标、班级中文本的文化资本、班级中的隐形文化氛围。其次,在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资本的主体是班级,而不是个人。在这里,班级管理就是要建设相应文化制度和班级目标、购买文本化的文化资本、营造良好的隐形文化氛围。班级文化资本的价值取决于班级场域中师生学习与生活行动的存在;是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关系的核心依据,也是班级场域中处于不同客观位置中的学生与老师在学习、生活中中彼此竞争和争夺的关键所在,如评优评奖、差生转化等。第三,在班级文化资本中,有有形的文化资本(班级制度和目标、文本化的文化资本)和无形的文化资本(班级隐形的文化氛围、师生的行为举止和性情)。

(二)班级场域:班级管理的行动空间

首先,场域的建构性特征可以把班级场域视为一个由处于其中的师生共同建构的行动空间。所有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情景中发生的,个人行为策略的变化和周围空间情景的变化是双向建构、互相影响和促进的过程。每个学生由于拥有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文化资本,相应地在班级场域中都有一个特定的客观位置;并对周围的环境和情景有相应的认知与感知,这种认知和感知依赖于他们对班级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从自身在班级场域中所处的位置点出发所采取的视角。同时,每个人先前的文化资本和行为策略使他在班级场域中具有主观立场。班级场域中的行动者根据自己的主观立场和客观位置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惯习”,从而使自身的行动策略能够持久有效地适应外部情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行动者也为保持或改造场域的结构而分别贡献他们的力量。

其次,场域的斗争性和界限的模糊性特征决定了班级场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空间。班级场域中的各种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作为一种相互关系,始终伴随班级场域的历时性而改变、伴随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不断进行着自我生成和自我更新。斗争性特征决定了处于其中的成员是竞争性的关系,他们围绕着特定文化资本展开争夺和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断地赋予班级场域以新的意义和变革基础。各种力量关系和竞争关系,催生了班级场域的结构性变化和学生行为策略的的建构性变化。

(三)班级惯习:班级管理的行动逻辑

布迪厄认为“惯习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的强化,或者调整自己的结构,它是稳定持久的,但不是永远不变的。”惯习作为一种具有后天生成性、能被塑造的、主观的能动的行动策略,是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是研究社会资本理念下高职班级管理的关键部分。班级惯习是指在班级场域中,积淀于学生身体中的心理倾向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学生在班级场域中有规律地行动,正是这种“惯习”的力量。班级惯习作为班级管理的行动逻辑,是由于:首先,“班级惯习”的建构性使得每个人的“惯习”都不是被动地复制的,而是在与班级场域和其中的行动者发生联系时,结合自己原来的行为策略,不断改组建构。作为班级场域中的成员,他们在解构和重构自己的惯习时,也影响了场域中其他成员惯习的解构和重构。其次,惯习既是在个体内部建构和生成的,也是在班级场域这一制度化学习生活环境和情境中社会性建构和生成的。在社会性因素与个体性因素的交互建构中,学生的惯习才得以生成、巩固、改造或重构。最后,班级惯习是通过大学生的行动轨迹将外在的社会结构内化到个体的身体之中,从而使个体社会化,被赋予了一整套班级场域的性情倾向系统,因此,班级惯习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建构的过程。正是这些特性,才使班级惯习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概念。

(四)走向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级管理的行动主体

在现代日趋开放的教育大环境下,在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在学校授课制度和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的今天,大学中班级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其中的行动者:教师、学生。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我们有过教师主体、学生客体和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的理论,以及现在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理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缺失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传统缺陷,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存在大量的专制性班级管理模式,以规训为手段,遏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确立一种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也有人把它称之为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主体通性、共主体性、主体间本位等。主体间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胡塞尔认为,为了使先验现象学摆脱“为我论”或“自我论”的危机,现象学必须从“自我”走向“他人”,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即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另外,他认为主体间性是一种在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共同性”或“共通性”,即“交互主体的可涉性”。主体间性是通过主体的“类比统觉”“同感”“移情”等“视域互换”来实现的。海德格尔所谈的主体间性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的共同存在以及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主体间性理论中提出了“视界融合”“对话”“交往”,使得主体间性从认识论层面转向了实践层面。在班级管理中,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通过“共情”地“对话”“交往”达到“视界融合”,从而共同构建有意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班级不再是个模糊的概念、规训的组织场域,而是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共同体。

参考文献

[1][4]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北京:首都

师范大学,2011.

[2][5]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

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4.

[3]高宜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5.

[6]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

学,2007.

[7]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9]孙淑桥.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J].长春

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2(4).

[10]陈英芳.基于自主管理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型班级

管理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8).

[11]沈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人性化量化管理研究[J].现

代商贸工业,2010(24).

篇2

一、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指师生在校园范围内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物质、精神以及制度等方面。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关键部分,其是对校园文化的微观反应[1]。一般班级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与校园文化存在紧密联系,其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塑造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师生支架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

二、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其会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班级文化建设核心目标缺乏。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其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缺乏核心明确,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班级缺乏凝聚力。在开展各项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时,学生没有全面清晰了解到活动的本质,无法发挥出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二是班级文化建设过于概念化和简单化。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仅仅只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教师的一项任务,导致文化建设缺乏精神支撑,流于形式,难以对班级管理产生映射作用。三是班级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价。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没有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出发,导致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低下,无法自觉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影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采用全面开发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但是由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难以提高自我管理的效果[2]。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必须要将自身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加以充分发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打造出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合理设计和规划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案,确保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运动会等,从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校园文化制度的完善

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基础,而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制度的完善。学生具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维方式,能够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提出自身的见解和看法,从而加强自身对班级的归属感。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出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导向,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校园文化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三)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明确

篇3

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呢,在具体实施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创建良好、和谐的物质文化

这是打造班级文化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的物质文化就像房子的装修一样,能反映主人的品味,也能对其他人产生影响。良好、和谐的物质文化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地暗示作用,学生在这样的教室里就会被这种文化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班主任应该组织学生认真设计,对教室进行精心的布置。例如:除了认真办好黑板报外,可以创建“时光之窗”专栏,记录学生在学校参加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的精彩瞬间;创建“星光璀璨”专栏,记录下考试成绩优异和进步明显的同学;创建“班级荣誉墙”、“个人荣誉墙”,记录班级、个人取得的荣誉;贴出一些励志的标语、名人名言,激励同学们的学习动力。通过创建物质文化,使教室里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有教育内容,都有教育作用。

二、落实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

这是打造班级文化的保障。首先,要有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制度。对于成文的制度,我们不把它叫做“班规”,而叫“我们的约定”,经同学们协商一致后制定,可以把它贴在教室内。不成文的制度是指班级的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即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非常规管理。它常常是根据班主任、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是隐性的,但是也影响着成文制度的管理程度和效果。例如,我班有一个不成文的“奖励制度”:如果获得我班“单科状元”称号,我会通过“短信报喜”的方式给家长发短信;如果考入年级前100名,可以记录在“星光璀璨”专栏;如果得到了学校的“三好学生”称号,可以记录在“个人荣誉墙”专栏,并由我颁发奖品。

有了制度,在落实的时候可以采用“自主管理制”和“加分减分制”。在“自主管理制”中,可以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例如,设置“门窗管理员”、“多媒体设备管理员”等,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班级卫生方面,可采用“卫生责任承包制”,学生自己选择承包某一个区域或某一项工作,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加分减分制”是指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成绩、参加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加分减分,在期中、期末在全班通报,对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奖励,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升高雅、奋进的精神文化

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例如,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可能会有自卑心理,难以融入班级,但如果让他们在球类比赛、艺术节等活动中向班上同学展示他所擅长的领域,让同学们看到他的另一面,就有助于同学们对他形成新的认识,也能培养他对班级的亲近感。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集中显性教学;问题研究

・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 小学数学课程集中显性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处于人生学习的第一步,有着无与伦比的创造性和逻辑思维能力,此时的学生世界观还没有集中性的生成,对于自然万物有着出于自己最本身的领悟,对于数学的抽象性概念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但是出于学生自身的主观思维很难保障是有效和正确的,简单来说,就是学生根据自己探索和思考产生的知识概念不一定是正确的,很容易引导学生形成错误的逻辑思维,广义上来讲的数学集中化的概念是本质自然的,是抽象富于变幻的,没有绝对的数学方程式是真理,所需要的是特定场合环境静下所形成的数学概念,由于数学是根据人们在劳动生活经验中不断地总结出来的,所以数学有着最为特殊化的符号元素也就是学术上所谓的集中显性,也就是在线性一次渐变到二次等阶转换中,数学所具有的波动二重性,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在形式上表现是不同的。同样对于学生的集中显性教育也是如此,学生就像是不同集合内部的一个个的组成元素,集合汇聚着学生自身独有的特质,彼此集合间所形成的差异性映射反映出学生间的变化函数关系,一一对应,从而发现整体学生所具有的学习特点,思维逻辑习惯,依据彼此间所形成独立对应的关系,找出适合于学生自身提高的教学方式,形成所谓的独立化的集中显性教学模式。

二、数学教育中独立显性教学所具有的特点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独立化的集中显性教学不仅是依据数学的辩证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独立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同样还是依据于小学数学的课堂组织结构所形成的差异化的教学组织结构模式,特定数学课堂教育时间段的数学教学中,整体的班集体的时间分层就是一个特定的组织的结构,只是相对于独立集体而相对形成的时间组织结构,在观念上存在,在现实中彼此独立分开。依据此教学观念构造出来的独立化的数学教育模式首先要颠覆传统的垂直化数学教育模式,不仅是课堂上师生的多向频繁的学习互动,更多的是依据学生的数学接受能力的引致主线所具备的多次元组织教学,如何理解这种多次元的组织结构教学呢,首先就是此类教学模式的课堂开放性和学生的独立性,传统化的数学教育所具备的特点都是理论结合于实践,针对数学课本上所具有的例题进行集中化的讲解,而此类型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是对于学生进行集中化的引导性教学要培养的是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独立思考能力,针对课本上数学概念的提出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形成学生脑海中最直观的知识概念的主观反映,根据老师直接性的知识引导使学生达到正确的知识认知。同时在小学数学的课堂知识的教育过程中集中化的逻辑思维形成还是有赖于老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依据数学学习中每个点滴问题的积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的逻辑思维概念进而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习惯。班级的组织结构只是集合概念中的独立形象概念,依据学生元素中彼此独立的映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正确数学素养及价值观的形成才是此种教学模式的真谛所在。

三、集中显性教学班级体教学机制的塑造

教育最本身的目的是教书育人,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要想依据于独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塑造正确的班级教育形态机制不仅要依赖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还依赖于老师自身教学思路的转变和自身的教学素质的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构架中,作为知识传承的实际运用;在数学场景的搭配协调上意识理念进行集中与分化,将数字与抽象概念传承的美感全面的表现出来,把场景事物进行原则上的分化,将教学课堂的表现手法协调,对数学形态进行集中性的刻画,将数学概念形态搭配与精神传承集中表达出来,使得的数学概念景象资源集中的展现出来。在数学教学的构架体系方面要把理念与意识形态进行集中性的刻画还要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文化理念与教育精神理念进行融和,根据数学形态的需求规划出具体性的文化体现方式,在文化展示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和谐化的自然理念更是融入其中,在不同场景的描述上教学背景的表达形式与数学文化的展现总是高度的契合,使得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依据学生们的梦想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通^对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价值观念的总结和优化,找出各个孩子的梦想取向的具体方面,对孩子自我梦想的树立加以深化指导,给出具体的发展前景,充分激发孩子为梦想奋斗的动力。同时依据优化的课堂的组织结构,具体分析出同班级孩子们梦想树立的共同点,找出实际的联系,确定班级梦想发展的方向,以此让孩子们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共同提高数学的综合素养。

四、结语

依据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具体特点集中的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依据学生的自身学习状态制定可发展的数学教学策略进行集中显性的教学,教师依据数学所彰显的数字魅力,文化魅力,逻辑思维魅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逻辑概念,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索拉索编,朱滢,陈仁之等译.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刘电芝主编.小学生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M]. 重庆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班级文化

知识管理是提高组织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可将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之中。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管理概念,而是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班级文化。对于以知识为主要竞争优势来源的学校而言,如何促进知识的吸收、创造、蓄积和维持,无疑是重要的管理活动。然而知识本身具有无形性,故知识管理活动应着重在人力资源方面,因为人力资源为组织核心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知识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学班级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因此,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指导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建成共享型的适合于知识管理的班级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大学班级作为影响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是相对于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班级主流文化而言的,它以班内的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体现出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班级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缺少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班级凝聚力问题是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心理断乳期,摆脱束缚、趋于独立是其鲜明的特点。因此一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团队协作意识缺失。有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遇到问题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集体利益。对班级事务不感兴趣,不积极参加班级各项集体活动。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15%的同学对班级不满意,对班级内同学的团结情况满意度也不高。

1.2以宿舍代替班级,忽视整体沟通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的都是学分制,行政班级将逐步被课程班所代替,“班级”的概念将逐渐被淡化。课程班具有流动性大、人员组成不固定、在一起相互交流少等特点,而学生宿舍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具有人员相对固定、流动性不大的特征。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其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以宿舍代替班级,阻碍了大学生之间的整体沟通。

1.3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引导

新生入学之后就要进行班委的民主选举,这个时候同学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选择自己宿舍的人或者是一开始辅导员委派的临时负责人。而一个班级开始建立的班委会对整个班级氛围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在开始时仅仅依靠同学们的民主选举,就会缺乏科学客观的依据。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深深感受到一个新的班级班委会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班级干部的选拔过程中给予指导。

班级干部因为处于学生干部的最基层,他们的工作往往被忽视,在培养上也往往缺乏适当的方式。有些班级干部只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传声筒;有些不能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同学的关系,导致缺乏工作威信;有些因未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如果不能及时适当地引导和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影响班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直接导致班级建设难以顺利开展,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动摇。

1.4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概念淡化

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工作的有效载体。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甚至跨专业、跨校区听课,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课堂”中学习同样的课程,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班级成员聚在一起的机会较少,班级集体成员的生活拥有了更大的可自主支配的自由空间,班级概念淡化。

2构建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模型

我们所倡导的大学班级文化模式,是从班级自我管理的角度,以班级为平台,以班级愿景、目标为出发点,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高质量文化渗透为目的,以班级活动为载体,通过班委会的领导,充分利用班级内部协调机制,而开展的一系列班级管理活动。大学班级文化模式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大学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对班级价值的最大限度挖掘、对班级内涵的积极拓展和对班级功能的充分发挥。班委会是班级自我管理的组织者,其作用在于通过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协调班级各方关系,调动班级各种资源来实现班级目标。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我们倡导的是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班级文化是有效地进行大学班级管理的软环境,要求班级以先进文化为共同追求,激发班级成员对班级强烈的感情投入,形成管理模式中各个要素良性互动的氛围,为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班级活动和班级文化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班级文化为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班级活动为班级文化的塑造提供了载体。

3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3.1构建班集体的核心价值观,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成员在班级发展目标的引力下,自愿分担班级风险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综合力,其实质是班级成员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的总和。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班级有较强的维持作用,可以保持班级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班级成员,提升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班级凝聚力建设首先需要关注班级价值观氛围,价值观的形成往往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的,任何班级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心理学者指出,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班级文化中的价值认同,其实就是班级成员对其认为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文化进行选择,从而获得归属感。因此,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可以说就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是班级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过程。

3.2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班风建设

班风是一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行为倾向,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班风建设一个突出中心就是在班级里面要建立学习氛围,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班风;而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则是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实现的。因此,在班风建设中,要坚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健康成才、主动成才。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目标。

3.3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机制

教育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特别是对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思维敏捷活跃的当代大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是构成班集体最主要的因素,因此,高校班集体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责在于构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班级管理机制。4实施效果

笔者以我校能源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此项研究,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班主任与班委会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有余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班级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如下。

4.1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

(1)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创造全班同学接触与彼此了解的机会,增进相互间的友谊,为提高同学关心班级、热爱班级、培养集体意识奠定基础。以工业工程2009级3班为例,2010年具体活动项目包括:①举办中秋节晚会,元宵节煮元宵,端午节吃粽子等温暖活动,每逢节假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②组织班级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鼓励大家都有一项自己的兴趣爱好;③郊游活动,天气好的周末,大家集体到缝针山、神农山等地进行春游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同学之间开始逐步了解并体验到班级团队活动的快乐,从开始的强制参加逐步过渡到自愿参加,集体意识在同学中开始得到强化。

(2)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增强了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能源学院2010年12月份的班级文化建设大赛,以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为主题,即班旗、班歌、班徽、班训、班风和班委会管理制度、学习文化管理制度、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宿舍文化管理制度。让各个班级的同学选出自己班级的班歌,设计出代表自己班级风格的班风,制定出班训和班风。每个班级派出代表,制作PPT,进行比赛,选择出最佳的组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了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们的积极性。

(3)寝室文化管理取得成果。寝室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种载体。2009年河南理工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为了迎接学校百年校庆,丰富同学们宿舍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源学院特举办了“迎百年校庆,创和谐宿舍”有奖征文大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一度的寝室文化节也是同学们展现自己宿舍氛围的一个机会,同时给宿舍评定相应的星级,激发学生建设宿舍文化的热情。

4.2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指导班级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以工业工程2009级2班为例,针对原来班级中存在散漫、集体意识淡薄、缺乏明确的努力目标,但渴望改变现状的意识比较强烈的特点,在过去的一年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对班委和班级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指导之下进行了改造和重塑。

(1)班委选聘和工作配置。通过对班级管理岗位进行职责和能力分析,将合适的人配置到适合的岗位上。具体表现在通过班级管理组织架构重建、工作分析,明确界定各个管理岗位的职责以及各个岗位之间的衔接关系,对每个岗位所需人员的任职资格和职责进行明确清晰的描述,同时制定明确的选聘程序,采用科学的招聘方法。包括:①通过对应聘同学申请表的分析,关注同学个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②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参加应聘者进行面试,根据班级工作实际情况编写基于胜任力的面试题目;③采用情境模拟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应聘者进行评价。最后选聘合适的人选负责班级管理工作。

(2)对班委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班委的管理能力。开发与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升和积累人力资本、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辅导员和班主任负有培养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责任。由于管理经验的欠缺,班委的工作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为了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承担起班级管理的主要职责,两个方面的工作是必需的:一是放权,让同学们去组织各种活动并负责相应的管理,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加强与班委和同学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与总结,让他们在总结经验与教训中成长。通过以上工作,增进了同学们的相互了解,班委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正轨。

(3)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班级干部选拔的过程中。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短时间内用以了解有关工作信息与情况的一种科学手段,在组织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分析是权责明晰的具体体现,工作分析是组织成员绩效考评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做好工作分析是每个岗位设置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为了避免班干部职责不清给班级干部带来的诸多不便,应明确班级干部工作职责,为每个班干部制定工作岗位说明书。2009级工业工程2班班长职位说明书见表1。

(4)对班干部的考核实行360度考核的办法。对于班委会成员来说,对其主要的考核目标是衡量这一学期对自己职责的履行程度,是否完成了岗位工作说明书中所要求的任务,是否实现了为同学服务的工作宗旨和工作目的。工业2007级3班为了全方位对干部考核,采用了360度考核法对班委会成员进行考核。取得了显著效果。

4.3创建学习型班级

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学习型班级是一个可以熟练获取、创造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善于修正自身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处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同学们来说,建立学习型班级并非易事,但是一些班级通过努力,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以工业工程2009级1班为例,采取的措施及结果如下。

(1)组成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包括体育小组,主要负责组队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比赛和运动会以及日常体育锻炼;英语兴趣小组,负责四六级考试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专业兴趣小组,负责专业知识的收集、整理、讨论等;文娱兴趣小组,负责班级各种文艺活动与院系文娱活动的组织工作等;计算机兴趣小组,负责提高成员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能力,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计算机类的活动,同时负责督促大家参加计算机二级、三级考试。兴趣小组成立后,先后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体育比赛、开展各种讲座、小组讨论等。

结果如下:①充分发挥班级中具有一定特长与兴趣的同学作用,引导每一个同学依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形成不同的人力资本类型,有利于同学毕业后的职业选择;②对活跃班级氛围,引导同学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习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客观上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立与强化。

(2)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提升。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研究能力与专业兴趣,班主任利用星期天晚上的时间履行导师的职责,有计划地逐步推进专业指导工作。包括介绍专业市场需求情况、专业学习内容基本构架、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等;为了教会同学进行假期调查与调查报告的撰写,班主任专门收集了相关资料,组织编写了统一的调查问卷,发放了调查报告的范文等。

(3)建立多种信息交流渠道。建立了符合同学们年龄特点的同学录网页、QQ群以及飞信群等。通过QQ传输信息,为班委会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有效的网上信息交流渠道,同时所有同学又可以在此沟通,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同学生活,雅到文学历史,俗到明星八卦,这些都加强了班级成员间的沟通,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篇6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班级管理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荷兰教育家埃拉斯莫斯就率先使用了“班级”一词。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而首次给文化作出完整定义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他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而笔者对“文化”的理解是:文化是一种认同。即一定社会条件下对人类社会存在和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共同理解和认同。建设的本义是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或充实新精神。从词义分析,建设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新”字,而“创立”“增加”“充实”这三个词汇都同时表达了建设的人为特征,即建设是人们自觉的、有一定目的性的实践行为。曾有人对班级文化建设作出以下定义:“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体,以建立班级精神为核心,以班级群体行为为基础,以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为目标的班级管理模式。”[1]该定义较好地诠释了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班级文化建设的确需要教育者的指导与管理,也要求学生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但班级文化建设显然不等同于班级中某一具体的管理模式或方式。

二、显性层面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1.班徽文化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其《人论》中提到:“我们应该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animalsymbolicum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因为人是一种符号动物,人会对一个符号产生反应。为什么人类对姓名那么重视?见到小朋友,我们通常都会问“你多大?”、“叫什么名字?”说明人对名字有一种非常强的符号感。而班徽,是一个班级的标志,代表着班级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班徽所蕴含的教育学意义、文化学意义是深远的,它带给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设计班徽,可以增加班级成员对班级的归属感、认同感,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对班级管理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设计班徽还可以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丰富班级的课余文化生活。班徽的设计,是教育微观环境的设计,也是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设计。

2.班服文化

一般学校,都有代表各自学校精神文化内涵的校服,或者代表地区本土文化特色的市服(广东省深圳市、惠州市等几个城市)。校服一般是为了减少学校内同学相互攀比的情况,而市服则是为了减少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也是为了树立一个市区中小学生的统一良好的形象。但随着学生自由开放、彰显个性的呼声日益强烈、中学生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学校班级渐渐出现了极具班级特色的“班服文化”。“班服文化”具有自发性。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全部的“班服文化”都是由班级学生自主倡导、自愿自发形成的,基本没有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学生一般自行设计班服,并在班级同学中获得认可后,由一两名热心班级事务的同学联系社会上制衣的厂家,定制全班班服,以留作纪念。班级同学可以在校运动会、班级集体活动、半户外素质拓展、班级纪念日着穿班服,既可以向外集中展示班级文化和精神风貌,也有利于班主任在人群中快速找到本班同学,极大地便利了班级管理。由于“班服文化”获得了班级同学的普遍认可,增强班集体的文化认同,凝聚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对中学班级管理具有积极有利的影响。同时,设计班服还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丰富班级的课余文化生活,且还具有极高的纪念意义,因此,学校也默许了学生“穿班服”这一代表班级集体精神和文化内涵的行为,也使得“班服文化”日益发展旺盛,成为当代中学生最彰显班级个性的班级文化!但是,由于设计班服属于学生自发行为,在设计、制作班服中要与社会接触,在钱财安全、人身安全可能面临存在的风险。因此,对于学生自主设计班服,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可轻易打压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公司化管理;概念;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35-01

所谓,公司化管理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在班级虚拟一个公司化的职业环境,用类似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用类似企业的考核标准考核学生,让学生及早找到自身与就业的差距,从而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提高学习动力,最终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以企业管理为导向,使学生毕业后可以零距离地过渡到企业员工角色中,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关键问题。作为一名中职院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中职院校科学公司化班级管理实践的开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正确认识班级公司化管理的概念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中职院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级公司化管理”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欢迎。所谓班级公司化管理,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在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吸收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模拟企业的管理组织架构、人事考核制度和企业文化活动等,营造职业化环境,开展相关的班级管理活动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但是何为班级公司化管理呢?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充分关注学生各方面的需求,重视健康的动机培养,形成学生的企业归属感,引导学生职业的自我实现,符合“马斯洛动机理论”。“班级公司化管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智能结构在不同的岗位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力求通过模拟的岗位训练寻求能力的全面发展,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符合“多元智能理论”。,同时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有浓厚专业气息和职业气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和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等等。这就是所谓的班级公司化管理,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正确认识职校班级公司化管理的必要性

不言而喻,职校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开展班级公司化管理过程中,首选要正确认识班级公司化管理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目前,我国待业人员数量远大于社会所需岗位数量,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由此出现了一个岗位多人争的现象。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学生的毕业择业能力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职校学生在无学历优势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学校全方位的培养。适应社会所需,掌握一技之长,才能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择业添加砝码。职校学生大部分对企业只是一般了解,而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几乎是学生了解食业的唯一途径。而企业的员工规范及生产质量管理、用人标准等是学生将来就业及促进自身发展所必须了解的,职校学生职业意识培养是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对职校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作用举足轻重,学校以合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努力解决好理想、能力和方法问题,把职业意识教育贯穿于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学生积极的职业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枯燥的说教中。同时,通过班级公司化管理有助于班级凝聚力增强。公司化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转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共同参与班级各层次的管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同时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在班级公司化管理模式下,学生实现了自主管理,一般实务都让各个部门自行解决,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企业管理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职业适应能力,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实,班级公司化管理的优势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从而有助于中职学生未来发展的培养。

三、班级公司化管理具体措施

篇8

1班级概念淡化,班委组建难度加大

高校教育除了传统的书本教育,更大的教育意义在于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增长知识、扩展视野。由于社团的各种锻炼益处、较之班级更加有集体归属感的氛围,班级概念随之逐渐淡化。高校学生现在更多的喜欢投身于社团,而不愿留任班委,在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体制下,由于班委人数的下降、班委成员的一成不变、班委工作热情的下降等情况,班级管理也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目前高校的金字塔管理形式下,班委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最主要基础,一旦有所动摇,必将影响到整个管理体系的实施,以及学生自我管理的班级管理体系。

2多管齐下,改善班级管理现状

2.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班集体是由学生个体组成,唯有每个成员都奋发积极,更为主动、自主地管理自己所在班级,并且在这一管理的过程中促使自身改进不良行为,并自觉培养良好的习惯,才能以自身带动他人,一起营造优秀的班集体。因此,着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意识到张扬个性与维护集体共性的关系,找到既能在保证共性的情况下,又能张扬自己个性的正确方式,做一个不迷茫、不偏差、不颓废的当代大学生。

2.2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班集体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依托的有效载体。一个好的班集体,积极向上、进步力强,能为自身以及同班同学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塑造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相反,一个凝聚力不强,没有或缺乏正气的班级,不良风气和习惯也在班级的每个成员中传播、吸收,彼此影响。因此,辅导员和班主任须发挥指导作用,通过班会、讲座等方式,宣传班级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班集体的重要性。

2.3加大构建优秀班级文化的力度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看不见的软件,是联系班级成员的纽带,更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这种文化是班级成员共有的一种价值取向,一个拥有正确的共同价值取向、共同理想和追求的班级,学生的集体意识就强,学生对班级就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若班级凝聚力大,成员之间就能产生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加大班级文化的构建对班级管理极为重要。管理者可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节日联谊活动、季节性出游活动等形式来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让班级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并成为班级成员间的联系纽带。

2.4发挥先进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篇9

关键词:班级文化;归属感;大学生

一、班级文化的定义

(一)概念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①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二)内容

根据班级文化的定义,可以将班级文化划分为三个方面,即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班级的内部环境,是一个班级各种可见的,有形的、客观存在的文化特征,它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包括教室、桌椅、黑板等等。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班级管理模式等等,它是对班级文化中软件的固化。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它属于班级文化的意识形态,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二、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定义及现状

(一)校园归属感的内涵

“归属感,或称隶属感,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②中国学者徐琴美等人指出,校园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

(二)现实生活中学生缺乏归属感

大学被人们称之为“象牙塔”,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将其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在这里有学生们向往的崇高与自由。在高考完填写报考志愿时,除了考虑高考分数、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学生在主观上也同时非常重视自己是否喜欢这所学校。然而,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学生每天按时上课、下课、吃饭、睡觉,除了以寝室为单位组成的小团体,班上的同学之间互相了解甚少,更不用说互相关心了。这时,即使是自己当初发自内心喜爱而选择的学校,仍然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对自己所在的校园并没有强烈的归属感。另一种情况是学生的第一志愿没有得到录取,落到第二或第三甚至是后面的志愿,这种情况学生在刚进入校园时,就是带有不情愿的心理,认为不该来到这所学校,从一开始就对学校没有认同感,加上高校的生活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更加对学校缺乏归属感。

三、班级文化对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影响

导致大学生缺乏校园归属感现象的原因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学生自身、高校师生关系以及高校班级文化。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突然感到迷茫,加之“考上大学就可以好好放松”的心态,部分学生在学校里过着“轻松心态”的生活,不关心校园。从高校师生关系来看,大学大多采取的是学分制教学,教师只需要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一般都是上完课便离开教室,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大学教师与高中教师不同,高中教师关心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但大学教师却连班上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这并不是大学教师的失职,只是因为其教学任务和性质与中学教师是有所区别的。但是本文认为大学校园归属感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高校班级文化的缺失,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

(一)班级物质文化的缺失

高校通常没有固定的班级教室,而是在不同的教室轮流上课。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班级物质文化这一部分几乎是空缺的。大学生没有自己固定的黑板、桌椅,没有展现他们思维和才能的黑板报,没有墙壁上醒目的班训,没有体现班级特色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栏等,而他们有的只是学校冰冷的公用桌椅,上完课直接走人,更不用打扫教室卫生。流动上课的方式,虽然让大学生不必再为班级物质文化“操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班级的凝聚力。班级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变成了因为上课而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大学生上课,大多以寝室为单位结成若干个小团体而去,或者是一对情侣学生,或者是独自一人,上完课,大家便各自离开。课后,没有人在教室里自习,没有人在教室里讨论问题,甚至,没有人在教室里聊天,因为,这个不是他们自己的教室。他们都匆忙回去了,回到了寝室,那个地方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班级场所,就更加谈不上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班级中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除了室友,对于其他同学甚至只是知道名字,而没有说过话。因此,高校的班级教室使用方式,使大学生对校园更加缺乏归属感。在大学校园里更多强调的是专业、学院,以学院为单位,其学院物质文化是存在的。但相比学院的学生人数而言,学生能够平等享受到这种物质文化的机会是比较少的。

(二)班级制度文化不健全

与中学教育不同,大学生没有繁重的学习负担,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此时的班级制度,更多的是倾向于关注学生的出勤率以及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大学课程考试分成两个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出勤情况包括在平时成绩之中。也就是说,即使期末考试考得很好,但如果旷课次数多,仍然面临挂科的风险。因此,关于迟到旷课的班级扣分制度应运而生。但是这种制度本身并不能很好的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如果班级制度中可以加入关于对帮助同学学习、生活的激励制度,不仅体现人性化制度,而且可以成为大学生与校园的情感纽带。另一方面,利用加学分制度来吸引学生参加活动,影响学生积极性,进而使其产生对班级文化、甚至校园文化的抵触心理。班级应当制定出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激励制度并不断完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这样,班级同学在参与过程中自然而然增加对学校的了解与认同,增强校园归属感。

(三)班级精神文化薄弱

大学班级精神文化,与中学阶段相比起来,已大大减弱了其影响力。首先,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说。中学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课余会花费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而大学辅导员现在已经成为学校政策指示的传达者,颁布完要求就立刻离开,不多跟学生进行交谈,只是过度强调让学生自我管理。可是大学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从他律模式向自律模式的转变。其次,在班级或学校活动方面,中学时期的课余活动大多都是由老师组织,同学又大多是走读生,活动效果较好。而大学活动基本上是由学生组织的,但因为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所以导致活动吸引力较弱,同学热情度不高。同时,多数情况是学生以寝室为单位,他们参与的也大多是寝室内部活动,对学校没有什么了解,更谈不上认可了。再次,从班级同学关系角度来说。大学生由于大多时间处于寝室小团体中,基本上与非寝室同学也没有什么沟通与交流。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处于“独生代”,强调个性、自我,喜欢别人关心自己,却不喜欢关心别人,群体意识较差,这就加深了班级同学之间的隔阂,也就不会真正认同班级文化甚至校园文化。最后,比较特殊的是,恐怕学生们考各类证书的热情是对学生影响较深的精神文化。学生们为了考得各类证书而努力。考证书固然是好事,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但这也让大多人成为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了。学生们只是自顾自地学习,然后考证,为的是毕业后能够凭借证书的优势找到好工作。但是,在大学期间,学生应该学会很好地协调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在积极备考时,也需要主动地关心班级事情、关心班上同学,更好地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莹班级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03)

[2] 刘静创建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班级[J]新课程(中学)2010年(08)

[3] 张媛媛浅析重建大学新生归属感[J]才智2009年(19)

注解:

篇10

[关键词]班级管理;精神文化;无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30-0043-03[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促进化学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教学内容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申银群(1978―),女,湖南邵阳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教师;唐劲军(1977―),男,湖南邵阳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教师,系本文通讯作者,通讯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更新与完善课程内容,也需要重新建构班级管理理念及策略,如何民主、高效地进行班级建设是教育管理探索的经典话题。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具体运作的载体,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首要因素。切合时代教育理念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能引领班级发展,建设好班级精神文化对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班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下笔者结合所管理的班级,就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发表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班级精神文化概念及意义[HTSS]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场所,也是一个现实的生活世界。班级文化是在班级的特定环境中,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置身其中的班级成员通过多种活动形成集体心理氛围、班级组织和交往行为,以及通过班级体现出群体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和思维方式、思维能力。[2]它包括班级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等,其中班级精神文化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起始,又是其目标,班级的其他文化建设由它延伸和辐射以影响班级成员。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特定的集体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标准、理想目标,以及师生、生生间的人际关系,班级舆论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它属于班级文化的深层次,体现为班级的一种精神氛围,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有些影响甚至伴随着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对其一生产生积极作用。它就像一位隐形的“教育工作者”、一位潜在的“副班主任”,通过熏陶濡染对学生进行无声教育,起到显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

二、班级精神文化内蕴及建设[HTSS]

班级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力量隐性又强大,它是学生潜在的学习内容之一,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并营造分享交流彼此感悟的班级环境与氛围。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外体悟的满足感、幸福感、成就感,很多是班级精神文化赋予的。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关键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前常认为只是班主任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管理的对象客体,新课程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理念,班级精神文化内涵需重新建构,它不单指班主任文化,应包括班主任文化与学生文化两大要素。

(一)班主任文化:道德、知识、真爱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集体的枢纽和灵魂,是学生在班级中生活成长的支撑和动力。班主任在自身修养品德、知识文化、情感爱心等方面提高自己和要求自我,形成良好的班主任文化,影响着班集体的文化、思想、制度,引领着班级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教育价值并直接深入影响学生的成长。

1.润物无声――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

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 对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班主任是学生的道德引导者、精神濡染者、人格塑造者,拥有良好个性修养、道德品质的班主任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班主任的工作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因此,要建设良好的班主任精神文化。笔者管理的班级入学初,偶尔发生钱物被盗的事件,这影响了学生的心情。一次生活委员收班费,发现居然多出一百多元,最终生活委员如实上交了。其实这是笔者刻意为之,笔者是想设置一个教育契机,对学生开展教育,同时笔者还感谢生活委员能够让老师检验自己,那一刻,笔者发现学生动容了。后来生活委员因收费总额不够愧疚时,笔者安慰他,并垫付了缺少的金额。慢慢地,笔者发现整个班级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偷盗财物的现象没有了,拾金不昧的学生越来越多了。班主任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班主任的真善美能巧妙地影响和激励学生,实现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

2.孜孜不倦――精湛的专业知识濡染学生

班主任的文化引领作用还来自丰富的知识底蕴,博学多才,视野开阔,这些都是班主任文化建设的重要砝码。今天的学生不是一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他们见识多思域宽,要想教导他们,班主任要广收博取,需涉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会学习、懂生活,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样的教师才容易影响学生, 激起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强化思想教育的效果。比如谈到偶像,有学生竟以秦桧、希特勒、本・拉登为偶像,笔者随即给他们讲起秦桧后人游岳飞庙的故事,他看到呈跪态的秦桧夫妇和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不禁为先祖羞愧:“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笔者接着引导:“秦桧屈膝投降、陷害忠良,是民族、历史的罪人,他的后代都为秦桧感到无地自容,你们愿意崇拜他吗?”此时学生纷纷摇头,教育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孜孜不倦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文化素养水平,形成文化育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