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心得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素养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解决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数及其运算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15-03
【作者简介】章飞,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210013)教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副主编。
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2016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综合提出了九个核心素养。显然,这对学校教育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学科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但是,我们还需要从学科层面具体研究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因此,对数学教学而言,需要更为细化、更具操作性的数学学科素养的架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有研究者将这十个核心概念认同为数学学科需要发展的十个核心素养。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老师则提出如图1所示的模型,这个模型基本符合数学学科的实际。当然,数学学习是基于问题或任务的,学习内容的展开基于有问题的情境,学习的目标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过程中自然需要数学的抽象、数学的推理与交流、数学的模型思想、学生问题解决的自我监控等,也就是说,问题解决是落实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多个核心素养的载体。因此,笔者更倾向于将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包括数学学科发展本身的问题;这里的问题解决也不仅仅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包括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数学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形成一定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并基于这三种能力形成一定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等更为上位的、内隐的能力,进而综合运用这些能力解决问题。
因此,在学习具体知识的过程中,务必注重以问题为载体,注重学生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发展。下面,笔者以“数”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
一、在“数”的学习中全程贯穿问题解决
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新知学习的意义;通过问题解决,学生不仅可以顺利习得新知,更可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水平,提升学习能力。因此,应在“数”的学习中全程贯穿问题解决。
“数”及其运算都是基于现实需要的。自然数是基于现实生活中计数的需要产生的;小数是各种测量活动中不同单位之间换算的产物,也是自然数除法运算结果的自然推广;分数是基于表示非整数的个数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又可以用来刻画整数除法的结果、比值等。数的运算更是现实需要的产物,现实情境中产生了数量的比较、归并、分配等问题,自然需要研究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因此,在“数”及其运算的学习中,务必基于现实问题,让学生从情境中自发地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自然地习得新知。例如:对于“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苏教版教科书中呈现了如图2所示的情境,课堂教学大致可以用下面几个问题贯穿:
(1)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一步计算的问题?
(2)你能根据小数位数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吗?
(3)这些算式中,哪些比较好算?哪些已经学习过?你能具体算一算吗?
(4)下面我们会研究哪些算式?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5)回顾一下,今天提出了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下面还有哪些问题?整个课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从情境入手,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适当地梳理问题,先行解决简单问题,借助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思考较为复杂的问题,最后梳理问题解决的经验这样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这样的学习经验对学生来说将终身受用。
二、在“数”的认识学习中感受抽象
抽象就是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抽象则是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出有关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因而,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正因如此,数学成为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很好载体,抽象成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从现实问题中抽取数学概念、抽象数学问题的过程,都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的好机会。下面以“自然数的认识”为例加以解释。
“数”的认识始于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产生多与少、等与不等的概念,基于“等”的共性形成了抽象的自然数,而认识多与少、等与不等最核心的思想是对应。由于学龄前儿童已经有了丰富的认数经验,教材一般直接呈现一个大的情境,要求学生从中分别看出各种物体的数量,这样做实际上已经跳过了抽象这个环节,但教师最好能够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适度感受其中蕴含的抽象过程。例如:在图形背景中,学生已经发现一些动物一样多,这时可以追问“你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多的”,学生可能大多是从数量上比较的,如说“它们都是3个”。然后,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进行解释,如图3所示,可以引导学生从图形中感受长颈鹿和梅花鹿之间的对应,进而继续引导学生从背景图形中找出和长颈鹿一样多的动物,并将长颈鹿和与它一样多的动物用线一对一地连起来,从而感受相等的本质是能够一一对应。最后可以从背景图形中拖出其他数量是3个的物体的图片覆盖到梅花鹿图片上,让学生思考它们和长颈鹿是不是一样多。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具体物品的其他特征无关紧要,这里我们关注的就是它们能不能一一对应,关注的就是它们的个数,在此基础上引出表示这个个数的“3”。
总之,在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直观、现实背景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或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形成抽象的初步经验,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但要注意,小学生年龄小,抽象能力较弱,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抽象的度,更不要强调“抽象”这个抽象的词。
三、在“数”的运算学习中重视推理能力
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个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既包括严密的演绎推理,也包括未必那么可靠的合情推理(如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统计推断等)。演绎推理多用于数学知识的整理,合情推理则有助于数学发现,两者往往协同作用、不可偏废。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其数学教育名著《数学与猜想》中指出:一个认真想把数学作为他终身事业的学生必须学习论证推理,这是他的专业也是他那门学科的特殊标志。然而为了取得真正的成就他还必须学习合情推理:或者这是他的创造性工作赖以进行的那种推理。一般的或者对数学有业余爱好的学生也应该体验一下论证推理,虽然他可能不会有机会去直接应用它,但是他应该获得一种标准,依此他能把现代生活中碰到的各种所谓证据进行比较。很多人认为,几何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载体,实际上,“数”的学习也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很好载体,特别是在运算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运算法则、运算规律的建构过程,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教学“一位小数的加法”,教师一般会首先呈现一个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得到相应的算式。如呈现下面的问题:一袋妙脆角4.8元,一瓶尖叫2.8元,买1袋妙脆角和1瓶尖叫一共花去多少元?学生不难列出算式4.8+2.8。这是一个新问题,但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根据生活经验,学生知道大约花去7元,这个猜测过程中已经蕴含了推理,如“妙脆角靠近5元,加上尖叫2元8角,肯定得7元多了”。当然,我们需要准确的值,因此,学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给出结果7元6角的解释,这些解释可能是多种多样的:4.8元+2.8元,4元与2元合起来是6元,2个8角合起来是16角,也就是1元6角;4.8元、2.8元都转化成角就是48角和28角,48角加28角是76角,化成元就是7.6元……这些解释本身就是很好的推理过程。在这些解释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经验,探究一位小数加法的竖式运算,并说明其中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显然,算理的探求过程是很重要的推理活动过程。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务必紧紧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在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更好地外显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函数
我们现在提倡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1],即要求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学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学生对函数概念的学习就不能停留在只是为了做题的考试层面上.笔者结合多年的教W经验试图从高中生学习函数概念的角度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了解函数的出现是时展的要求
早期的数学不是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到了16世纪由于实践的需要[2],各种变化和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成为数学家注意的对象,函数思想便随着数学开始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出现.伽利略是最早开展这方面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在他的著作中多处使用比例的语言表达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例如,从静止状态自由下落的物体所经过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等等,这正是函数概念所表达的思想意义.16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研究曲线问题时,注意到量的变化及之间的依赖关系,在数学中引进了变量思想成为数学发展的里程碑,也为函数的产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通过以上函数产生的历史背景的阐述让学生了解到函数其实不是什么很抽象很缥缈的东西,而是来源于生活实践,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二、函数的概念的演变历程
函数产生后其实还不是一下子就有了很完善的定义,而是经过不少数学家的努力,才不断完善.
(一)“函数”这个词首先见于莱布尼茨1673年的手稿中[3],不过当时给出的概念相当模糊,这期间他在同约翰.伯努利的通信中多次谈函数的概念及表示符号(莱布尼茨称之为文字).
(二)真正现在意义下的函数的语汇及内容应该说是由约翰.伯努利在1718年正式发表的.他的定义是:“一个变量的函数这里定义为由这个变量和一些常量以任何方式构成的量.”这个三位一体的东西直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才最终确定下来,无疑它的表示也给许多人带来困惑.
(三)后来函数的概念形成又经过了笛卡尔、费尔马、牛顿、欧拉等科学家的不断努力,其中欧拉的函数概念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他把函数分为两类,一类是连续函数,另一类是不连续函数.
(四)欧拉以后又有非常多的数学家对函数进行了研究,并不断推动函数的发展.直到1939年数学家布尔巴基出版的《集合论》中给出:“设E及F为集合,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E中一个变元x和F中一个变元y之间的一个关系称为一个函数关系,如果对于每个x∈E,在所考虑的与x有关系之下,都存在唯一y∈F.在这关系之下,对每一x∈E对应y∈F的操作称为函数.”这是现在抽象数学中,大家所接受的函数定义.
(五)到这里,我们来看一下高中教材里的函数的概念描述,一般地,我们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作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作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作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作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以上通过追溯函数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一方面,是给学生还原了函数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看到,我们在教材中简单的一个数学概念,原来是经过了非常多人的努力,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这里面还有很丰富的故事,从而熏陶了学生的数学情操,很自然地就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函数有什么应用呢?
讲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回归到高中教材里在讲函数概念前所举的例子[4],来让学生了解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普遍的.
四、对于函数概念的考题一般又考什么呢?
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的例题进行讲解.总结下来,主要考以下几方面题型:
五、结语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让学生知道知识是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产生来源,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如何应用,只有做到这些,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学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篇3
关键词 歌唱心理 心理素质 培养
歌唱艺术是由生理学、心理学、声乐技巧学及物理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组成的艺术学科。心理学提到人的各种行为,从简单到个别动作到较复杂的行为,都是脑的反射活动,即都是人体对外界的身体内部各部刺激产生的反应,通常我们把这种心理反应分为:常态反应、偏离常态反应是、变态反应三种,偏离常态反应、变态反应呈现的心理状态为不良心理状态。现代心理学表明:不良的心理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以至影响嗓音,甚至失音,在我国医学中,所讲的“七情致病”、“暴怒失音”、“怯泣失音”,就是心理因素致病而言,歌唱心理不正常会导致整个发声器官功能不同程序的紊乱。因此,在歌唱艺术中,良好的心理对获得最佳歌唱状态起关键作用。
一、歌唱与歌唱心理的关系
歌唱与心理是紧密相连的整体,歌唱总是在一定的心理作用下进行,心理作用又总是对歌唱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歌唱在整个过程离不开心理的调控,心理活动始终伴随着声乐演唱,并不断倡导或影响着生理机能,一方面,歌唱的生理受心理支配,歌唱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是歌唱者意识的外化:另一方面。歌唱者正是运用了心理活动与生理机能。对歌唱实践起指导作用,充分理解歌唱的心理活动与生理机能相辅相成,互动发展的辩证关系,从而不断运用心理控制的有效手段,最终提高演唱水平,实现歌唱艺术中的艺术美。
(一)歌唱审美心理
人类的审美意识产生是以音乐艺术客观存在为前提,通过各种音乐审美实践来实现,声乐艺术是人类长期劳动实践中。通过声音传递信息,表达喜、怒、哀、乐等感受,哈格里夫斯在《音乐发展心理学》中指出,音乐反应的个体差异变量研究因年龄、性别、智能、个性及职业和社会背景不同,会在音乐接受中存在接受类型、听觉习惯、评价标准和音乐趣味等差异,存在审美理想,判断能力与效果的区别,正是这种审美标准的差异导致演唱者在把握演唱形式与感受作品音乐形象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审美效应。在歌唱的审美活动中,主体的演唱审美力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和最基本的问题,演唱审美的生成、体现和再创作活动,完全领先审美能力的实施与实现,歌唱审美功能的生理机制是大脑及感觉神经系统,是人的高级精神活动,这个系统能接收、感受、贮存各种感性演唱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改造、加工成新的演唱信息,并进行输出,以供欣赏者的演唱审美享受。因此,歌唱的审美心理活动是以感性为基础,以理性活动为诱导的多种心理因素的互相交叉渗透,互相促进的思维运动过程。
(二)歌唱的情绪心理
达尔文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情绪患有概括化的驱动性质,它可以调动机体内的生物化学能量,使机体处于唤醒和激活状态,以备各种行动之需。情绪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歌唱中情绪心理会影响到歌唱者演唱效果,卓越的声乐理论和声乐教学法研究者、巴黎音乐学院教授玛・加尔西亚在《歌唱艺术论文大全》书中写道“几乎所有歌唱者在刚见到听众都会感到紧张,为了使自己在舞台上平静下来,歌唱者应当在过门临近最后上小节时,吸几口比较深的气,使心神安定下来”。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他在《怎样歌唱》书中把“艺术家的神经紧张”作为专门一节进行论述,所有艺术家都会有舞台紧张的情况,这就是说紧张是人的一种情绪,当歌唱者在当众表演时,嗓音和演唱风格的好坏都决定于“情绪”。一个人的心情不可能总是一样的,他有时活泼愉快,有时沉闷忧郁,歌唱者要克制住忧郁情绪,努力做到愉快而有精神,不然的话,情绪的变化无常。单调呆板会使演唱变得沉闷枯燥。引不起观众的兴趣。
(三)歌唱的想象心理
想象是人的大脑所具有的思维能力,是人在知觉材料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歌唱是一门非常复杂和特殊的艺术门类,它以人体为发声器,歌唱者本人就是自己“乐器”,而这件“乐器”在操纵过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通过积极的想象与联想、生动形象地概括出歌唱发声特点,建立正确声音概念。
在歌唱艺术中,歌唱者要有充沛的激情,强烈的创作意识,充分启动思维,把握领悟歌词内容,才能用歌声表现出语义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才能被欣赏者所接受产生审美共鸣,因而歌唱中的想象思维是每一个歌唱者所必须经历和完成的心理过程。在歌唱实践中,歌唱者想象越丰富,对音乐、发声技巧、作品的理解就愈加敏锐,愈加强烈,对抽象的声音技巧概括重组就愈快。
二、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
八十年代我国声乐教育家喻宣萱教授认为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是声乐教学的基础训练,她说:从这几年的经验中,我们懂得了要进行声乐训练前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一个人的心理不自然、不平静,精神不集中、不充沛就不能出很好的声音,就不会唱好歌曲。PM马腊费奥迪指出:“学歌唱的学生必须注意,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决不能忽略了教育他们的思想,这思想又是每种艺术需最先表达出来的东西。只要重视对心理素质的了解和锻炼,许多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从以上不同时期的声乐代表人物论述中,不难看到歌唱心理对歌唱者影响之重要,要把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声乐技术训练同步进行,心理训练从广义来讲,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歌唱者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为演唱取得优异成绩作好各种心理准备:从狭义上讲,是培养歌唱者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能力,以便在演唱时达到最佳歌唱状态。
人类的神经系统通常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因神经系统两大部分,脑属于中枢神经素质,人体中任何一个器官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大脑半球皮层是中枢神经的最高级部分,是进行高级神经活动的器官,在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兴奋和抵制的过程中是互相平衡的,歌唱者在进行演出时,会遇到许多平时不存在情况,这些情况从内部和外部对歌唱者形成刺激引起的心理反应,如果此时歌唱者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是相互平衡,则是常态反应,如果此时歌唱者兴奋和抑制不平衡,则是偏离常态反应。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兴奋过程占优势,歌唱者表现为情绪高度兴奋,呼吸急促,四肢发抖,喉头发干,嗓音发颤与歌唱时往往速度加快,吐词不清,向较高的调性跑调,二是抑制过程占优势,歌唱者表现为态度冷漠,反应迟纯,四肢发软,手脚发凉,全身处于拘束状态,基本丧失演唱信心:歌唱时往往速度变 慢,忘词、错音,向较低的调性跑调,所以对歌唱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是克服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歌唱艺术中对歌唱者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心理素质培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对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保持良好歌唱状态
从古到今。大多数科学家和艺术家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强烈的爱好和情感,高层次的情感,是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这对于一个声乐学习者是相当重要的,只有爱上这门学科,你才会执著地追求其中的真谛。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乐等等方面,直接间接地影响其发声演唱,虽然发声器官完全正常,但当其心理产生情绪异常时并且与歌曲本身或表达的意境产生冲突时,会严重影响到演唱水平,比如。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是表现岳飞对精忠报国的“壮志激情”和救亡兴国的“悲苍”,如果歌唱者的情绪不能稳定融入这一意境中,便产生情绪与意境的冲突,就不能很好表现歌曲的风格和精神。歌唱者应沉着、自制,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去克服情绪的干扰,加强艺术修养,培养从事艺术事业的情操。
(二)加强舞台实践,保持自信心
许多人演唱时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缺乏舞台演出的锻炼,不能适应舞台演出的各种刺激,歌唱者要熟悉舞台,适合观众的刺激,强光的刺激和各种声音的刺激。因此,歌唱者要明白歌唱艺术是必须向听众见面的艺术,培养“调控”心理,应多加强舞台上的“演习”,特别是在一些带有娱乐性的场合进行表演,较为轻松的气氛和快乐松驰的环境会缓解表演者的紧张情绪。在演出前。歌唱者要稳定自己的心情。体会自己练唱时的感觉,心里默唱一下演唱的歌曲,这样的松驰有利于表演,更有利于发声器官的生理机能自由活动,而不因为心理紧张造成僵化,吊滞的状态,以致破坏声音的自然流畅。在舞台演唱时,要把注意力和兴趣放在表演上,不要把听众当作检查者,好像专门挑毛病的。要把情感放在第一位,把听众当作朋友,用歌声倾述情感,传达一种艺术境界,这样心情就会放松自如,演唱时始终可处于自控状态,要经得起意外事故或失败的考验,如果舞台上或伴奏上出现了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在最快时间做到冷静的和放松,不能影响情绪,另外台风要落落大方,面带微笑,给人一种自信、自然、大方的感觉。
(三)注意保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人的身体状态是受生理周期的影响,会给自己的自信心带来影响,一个人身体状态良好,其精神状态也饱满,自信心也强,反之如果进行演出时身体出了毛病,其精神状态也会受到影响,一些科学实验表明:人的情绪、智力和体力等因素对人的身心状态有很大影响,当人的生物周期处于低潮时,体力、精神也处于低潮,做事成功性较少,尤其处于临界时,则更容易出现差错。因此,作为歌唱者不仅要有歌唱的天赋,还应加强身体锻炼,有良好的体魄。
(四)歌唱时要保持适度的“紧张”
篇4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是目前国内大学所开设的最多的专业之一,自20世纪的80年代以来,全国高等教育中艺术设计教育迅猛发展,在短短的30多年中,在校人数成几何数字的倍数增长,但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教与学一直缺乏较为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培养方法,本文以景观设计为例,文章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论述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法,对于如何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景观设计;专业素质;能力培养
序言
近年来,景观设计伴随着中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快速推进,及人们对城市景观艺术形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设计门类,然而与“遍地开花”的景观实践工程项目及大批量的毕业生相比,其学科发展与教育理论的建构显得相对滞后,景观设计专业的教与学一直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培养方法。这种模式使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也不符合当今学生数量剧增的现实。如何培养景观设计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与技能?本课题结合景观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对该专业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技能及其方法进行探讨。
一、景观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特点
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是塑造人类宜居性环境的学科,其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了艺术、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学科,属于交叉性的新型学科,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性与技术性。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景观艺术设计,顾名思义,侧重于艺术,是一门关于人类生活环境艺术化了的学科,它可以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另一方面,景观设计又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其终极目标并非仅仅停留在图纸上供人们欣赏,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物质与技术手段将其施工完成才具最终意义。因此,景观艺术设计又属于工程技术的范畴,具有技术属性。
2.学科体系的综合性。景观艺术设计是以艺术为主,同时涵盖工程技术、社会人文、艺术历史与理论、经济金融和计算机技术等广泛的知识领域。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及再创造,其学科体系涉及了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3.广泛性与系统性。景观艺术设计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学科基础。这说明景观艺术设计在学科体系上属于交叉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有较强的系统性。
二、景观艺术设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1.人文历史知识的积淀。人文历史包括人类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创造人类社会的能力和习惯。人文历史是地球表面区域与区域之间最显著的地域性差异。景观设计是为人服务供人使用的,除了物质层面,即使用功能的要求以外,更多的应体现在精神层面。通过培养学生对人文历史知识的积淀,可以唤起人们更多对美好生活的回忆, 使设计更具深层意义与哲理性知识,这些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课外阅读以及网络来获得。
2.对美的感悟与洞察力。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在环境空间方面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学科。因此,景观艺术设计的学生应具有对美的敏锐的感悟力与洞察力与学科直接相关的包括图形、形体、光影等方面,另外还间接地包括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
3.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在直觉把握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策略性的设计解决,以整合的“系统设计”优势获得市场的认可,将设计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4.手绘表现技能。手绘表现草图技能是形成构思、表达和记录构思的主要途径, 也是景观设计师表达设计构思的重要“语言”,徒手草图其有快速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表达时可以在线条的基础上适当的加入色彩与明暗关系,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而景观设计的成果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将三维的空间与形体转换成二维,以图纸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无沦是识图还是设计、都离不开空间与形体的想像力。而手绘表现恰恰是辅助于设计师的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法宝”。
三、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方式
针对景观艺术设计学生的创造能力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技能,在创造能力的培养方式上,提出以下四点培养方式:
1.夯实基础 “厚基础、薄专业”。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说明了基础的重要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有增加设计基础课程。首先是与学生绘画基础相关的课程,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学、色彩写生等,其次是设计基础课程,比如设计构成、设计启蒙、空间设计、模型制作于设计等课程,设计启蒙有利于新生了解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学科范围以及学习方法等,模型设计与制作则在系统的学习空间的构成与组合方式的基础上,开始设计与制作,抛开任何功能的纯空间的模型,加深对空间的进一步理解。加上传统的设计制图、设计初步、设计表达、模型制作等表达与表现课程,构成了完善的专业基础。
2.拓宽学生视野。宽阔的视野是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必备素质。景观设计师要有丰富的多学科知识。景观设计是个综合性很强的边缘行业,它包含历史文化、建筑规划、地理气候、植被绿化、美术绘画、民俗风情。所以景观设计学生应具有宽广的文化视角,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知识;对于景观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宽广的视野可以通过跨专业的选修课、各类讲座、以网络为主的各种媒体以及教学交流等来获得,同时利用学院的资源加强与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与学习以拓宽学生视野。
3.重视徒手绘图的作用。景观设计构思阶段的成果是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景观艺术设计的重中之重。景观设计的构思阶段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过程,包括方案的创意部分和施工设计及效果展示部分,构思草图与人的形象思维密切相关。它可以帮助我们边勾画边思考,用形象的线条去辅助、去刺激大脑构思的形成。徒手画进行方案形体的推敲是形成设计构思的重要的辅助手段,同时还可以快速完成方案的整体造型透视图, 缩短构思形成的时间周期。
4.加强实践,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景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个景观项目常常是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没有好的协作是很难出一个好的景观工程,景观是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必须深入到施工中去才能最终完成好的景观作品。在景观设计的教学中,应重视和践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考查课的环节中锻炼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校园里进行的创造能力的培养,缩短学生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具有全面主持项目设计的能力的过渡期。锻炼学生的具备随时学习新知识,以新思路解决新矛盾的能力。
结语
客观地讲,目前中国景观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均缺少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在更广泛的学科体系下,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何种专业素质和知识范畴以及能力?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探索过程。通过文章的探讨,希冀在今后的工程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系统的指导作用,文中所提及的专业培养模式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充实,需要通过更多的设计教育工作者不断践行而使之日趋丰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茂川. 环艺设计构思草图【M】.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2.过伟敏 .置换―环境艺术设计的新命题【M】 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篇5
四大模块中的“问题解决”元素
在课程目标模块中,从《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在“问题解决”上要达到的总目标可以发现:《课程俗肌氛攵浴拔侍饨饩觥钡哪勘晟柚闷向于“发现、提出问题”“应用、实践”“合作”及反思。围绕着问题解决总体目标,《课程标准》纵向上分别列出各学段学生经过学习后应达到的问题解决方面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内容是相互联系且随着三个学段上升而螺旋上升的。例如:针对“发现问题”,第一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背景是“从日常生活中”,问题难度是“简单”;第二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变成“(自己)尝试”,背景和问题难度依然分别是“从日常生活中”与“简单”;到了第三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是“(自己)初步学会”,背景变成更复杂的“具体的情境”,难度也增加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额外还提出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
在内容标准模块中,《课程标准》从横向上把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四大板块。观察具体的内容设置可以发现:“问题解决”元素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板块中,主要表现为运用该板块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比如“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而只有在“综合与实践”中,才有一套完整的从“经历实践”到“发现、提出问题”,再到“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方案”“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价反思”的问题解决流程。
在实施建议模块中,《课程标准》给出了课程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其中,在“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的教学建议中,《课程标准》强调“综合与实践”模块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学习,区别于其他模块对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也区别于教师的直接讲授,而是创造情景,让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全程参与和实践。在这段描述中,可以明显看出“问题解决”的元素。对评价建议环节,《课程标准》给出了问题解决的评价参考建议:“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并以第二学段某问题为例,给教师评价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供示范。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启示
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问题解决”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但是当老师希望通过《课程标准》的指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容易会出现一种疑惑:“问题解决”重视的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成功解决数学问题),还是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及体会呢?从以上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标准》针对“问题解决”元素的描述基本上偏向于问题解决的结果,这容易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把“问题解决”当成“知识技能”来教,把“问题解决”的考核与“知识技能”的考核相混淆,即只要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解决具体问题,就当作学生拥有了问题解决能力。这偏离了《课程标准》设立“问题解决”目标的初衷,也与当前出台的中国核心素养框架有所偏离。
相比于《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偏向“结果导向”的描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更偏向于“过程导向”,这都体现在后者对“问题解决”的重点表现描述上:“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而且,从《课程标准》设立的“问题解决”的总体目标可以发现,尽管提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订方案”,但是却没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所提到的“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泰勒模式的影子,重视“情感态度”的阐述和培养,注重结果导向而缺少对过程体会的重视。
由此可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台,可以指导和改善原有《课程标准》的不足。通过核心素养强调的“过程导向”,可以引导和修正《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目标、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偏向“结果导向”的不足;同时,也需要增加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方面的描述与建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从数学学科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祖希.我国数学核心素养研究进展――从数学素养到数学核心词再到数学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7):35-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篇6
关键词:信息素养;应用能力;大学计算机;分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1-0106-02
1 概述
信息素养一词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它的具体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1999年,由王吉庆主编的《信息素养论》中认为信息素养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提高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和社会共同的评价[2]。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培养信息素养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各高校追逐的热点。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各专业应用结合比较紧密的应用技术基础课程。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对于计算、逻辑等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但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使用计算机的强度并不亚于理工科学生。面对计算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计算机课程更是普遍存在着较多的厌烦情绪和恐惧心理,这种心理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2我校艺术类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我国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起步比较晚,近年来各高校都加大力度有意识地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整体水平不容观,艺术类学生的情况尤为突出。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对大学一年级的679名艺术类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情况如下表:
[1.中学阶段,您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的相关课程吗?\&10% 系统学过\&23% 基本学过\&51% 学过一点\&16% 从来没学过\&2.您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什么?\&18% 浏览新闻与收发邮件\&20% 查询实用信息\&7% 在线学习\&55% 在网络上休闲娱乐\&3.当您有了信息需求,您一般怎么做?\&27% 总是能主动查找\&44% 在大多数时候能主动查找\&25% 有时候能主动查找\&4% 很少主动查找\&4.您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了解多少?\&8% 熟悉\&24% 知道大部分\&54% 了解一点\&14% 一点儿也不了解\&5.您使用过搜索引擎或者数据库检索中的“高级检索”功能吗?\&1% 经常用\&10% 有时用\&47% 很少用\&42% 从来没有用过\&6.您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网上资源了解多少?\&7% 非常熟悉\&40% 比较熟悉\&46% 不太熟悉\&7% 完全不知道\&]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艺术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现阶段大学计算机教学对信息素养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在培养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大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停留在对计算机技术的常规运用上,对大学生信息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不够;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
3培养艺术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的研究
针对艺术类学生的专业需求与特点,以实现一个可以更好地培养艺术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为总体目标。我们不断地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中,针对所讲授的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艺术类 各具特色,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多元化教学,即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进一步培养艺术类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基础中的基础”。
“基础中的基础”是指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最主要、最基础的知识,使学生们掌握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存储、处理、应用和检索的基本素养。
2)根据学科差别,合理分类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中的基础”。
“专业中的基础”是指专业课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为满足某些专业课程的先修需要。构建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主,以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制作、Dreamweaver网站开发、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安全维护技术等选修课程为辅的结构科学、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
3)不断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考试中的基础”,顺利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
“考试中的基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等级考试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做到简单题得满分,中等题得高分。只要超过60分,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获得等级证书。
4培养艺术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的实践
实践是创新的根本。认识源于实践,又由实践来检验;能力在实践中养成,又由实践来衡量[3]。
1)只有深入了解信息技术与各艺术类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才能理解和掌握利用计算思维和计算工具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思路和做法。我们通过与艺术专业的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该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去向。同时,在与艺术专业 的座谈中了解到他们的专业课程中就包括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设计、电子音乐作曲软件等。针对艺术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们感兴趣的、对专业有帮助的计算机课程。
2)精讲多练、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经过多年的计算机教学工作,项目组一致认为“边讲边练”是最好的授课方式。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马上动手实践,既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大力开发计算机教师的潜能,鼓励教师学习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艺术类专业课程,不仅可以讲授大学计算机的基础课,还可以讲授与艺术类相关的选修课。逐步建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学术及教学水平都比较高的优秀教学团队。
4)立体化教材建设,按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思路来编写。
我部教师在认真调研之后,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自主编写教材《大学计算机实用软件基础教程》已正式出版发行,得到了学生和读者的认可。
5)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工具软件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支持研究型学习、案例式学习、发现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协作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同时,合理搭配不同的教学手段,各取所长,相得益彰。
6)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开发无纸化考试系统和基于试题库的教考分离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性提升。
5 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网络化、虚拟化,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高等院校也必须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为立足点,搞好信息科学的教学工作,其中计算机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一样不能忽视了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很好地掌握利用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存储、处理、应用和检索的基本素养,为未来从事诸如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决策支持、企业资源规划等等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袁羲临.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与学习模式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7(11):119-206.
篇7
[关键词]素描 考前教育 创新型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招生考试都在照搬美术专业的统考模式。这种统考模式命题单一,评分标准统一,带有浓厚的标准化、单一化色彩,它虽然有很多便利性,但违背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最大的特征就是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思维是一个人思考问题的习惯方式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书本的知识、权威的结论和从众的经验都有可能成为思维定势的一部分。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习惯和方式,知识储备和兴趣直接影响着他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在不知不觉中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艺术设计类考生的考前美术学习,最多且最典型的就是素描练习,大部分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停留在对写生对象的抄袭摹写上,程式化的素描练习已使学生养成了“格式化”的思维。学生的这种思维惰性一旦养成,就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巨大阻碍,因为改变学生的一种僵化的思维要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习惯更困难。
我国的艺术类考前素描教育一直沿用美术类院校的内容和形式。以明暗素描具象写生为主,一贯注重考查学生对色调光影、形体结构与空间透视的掌握程序,考试内容大都是静物、石膏像、人头像等,几十年里翻来覆去总是这么多内容,许多考生对素描的理解认识也就停留在这些层面上。这很容易养成学生观察事物的“单向”性与惰性。从艺术设计教育的角度来理解,这种考试反映出来的就是考生造型技巧的熟练程度,实际与设计思维、创新表达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相去甚远。
这些并不是素描本身的错,而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对西方包括前苏联素描教学体系引进消化中误读曲解所造成的。西方素描体系的形成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文化艺术进步的体现,都对艺术历史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西方素描艺术大师对历史的贡献也是表现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传统模式束缚的反叛与创新,他们坚持以人文科学的精神投入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光影、透视与结构,把素描艺术推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峰,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使众人享受到艺术大师的光环普照。跨越了几个世纪后我们今天仍停留在那儿生搬硬抄,毕竟是远离了源头,相隔了太久太多已难以为继。我们对西方素描的学习引进应该抱着发展的眼光,因为时代变了,地域历史与文化背景也不一样,对素描解读又难免夹杂着个体的误读偏向,从中带来的变异演化为一种认为的惰性与僵化。
训练思维、挖掘能力这已是现代设计教育理念下素描教学的核心思想。“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德加语),怎么看比怎么去画来的更加重要。素描学习是学会用造型的眼光去观察认知和感受对象。并把这种感受生动流畅寓于表达的能力,素描考试应着重考核考生对生活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静物、石膏像、真人头像写生只是素描学习中的一个阶段,是素描练习的一个环节与过程,而不是最终目的。模仿对象,一味强调技术主义态度的认识是有害无益的,当今的中国高校艺术类的人才选拔还不系统和健全,学生的考前美术训练大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艺术类考前教育比较混乱,管理和教学都不完善。
中央美术学院在选拔人才方面做出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2002年之后,就非常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考核。由以往的考传统素描转换为设计素描,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近年来的考题就可以明显看出这种思路,我们就从素描这一项就能看出其中的变化,例如2002年设计专业的素描考题是石膏像写生(阿格里巴),还是传统的美术考试思路;2003年设计系的素描考题是“包”“打开”,已经开始注重设计的意识;2008年设计专业的素描考题是纸飞机;2009年设计学院的素描考题是:白纸上的3-5支花;2010年设计类的素描考题就更加特殊,请以“彩虹”两字的几何形体立体构成组成一幅画面。我们仔细从中央美院的教育改革思路上和近年来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考虑就很容易理解了,通过这样的素描考题,既考查了美术功底,又考查了字体设计、立体构成,要求考生具有很强的设计意识、想像力、把握画面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意识,光掌握简单的素描造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从中央美院在考前选拔人才方面做的调整能看出,考生的设计和创新意识已经在考试中占了很重要的分量,这样的考题要求考生必须先有一个主观的创意和基本形态,然后运用所学的构图、明暗、层次、空间等等因素进行整合表现,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合设计过程,甚至考生经参与到了考题设计的创作中,这也是现代艺术设计训练的主要内容和训练方向。学生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很强创新思维意识。这和传统的素描考核已经完全区别开来。这也能反映了平时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比画的好的学生更容易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的本质原因。为了使考查的目的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中央美院近年来在选拔人才方面还加试了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此外为了更进一步考察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在考题中加了美术鉴赏类的文章。中央美术学院在考前教育这方面做的尝试和探索是值得我们其他的院校和国家教育部门借鉴的,对培养艺术类的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要尽快对我国现有的艺术类的考前素描教育进行改革,可以使艺术类学科的考试形式更加切合艺术类教育的特点,更加灵活多样,使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对素描的本质有所了解和体悟,对大学的创新教育埋下优良的种子。如果我们的考试制度和形式还是僵化不变,就将会为高校的艺术教育埋下祸根。对艺术类学生考试形式的研究是一门学问,还需要有关教育学者和专家不断研究探索,最终打破这种僵化的考试模式,重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合理的、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永建.现代主义艺术20讲.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5.
[2]周至禹.田心相心.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 法舒地尔;不稳定型心绞痛; C-反应蛋白;内皮素;一氧化氮
[中图分类号] R972+.3[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 UAP)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其转归直接影响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超敏反应蛋白(hs-CRP)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它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过程[1],炎症因子介导的内皮功能障碍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而且可能参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过程[2],因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逐渐成为冠心病(CHD)防治的重要目标。本研究观察在传统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对C-反应蛋白、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心内科2007年12月―2009年6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有发作性胸痛或持续性胸痛并经冠脉造影、心电图、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检查,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入选病人随机单盲分为法舒地尔组30例,常规治疗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抽烟比例、血压、血脂血糖、CK峰值、冠脉病变程度及ACS常规治疗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30例,均为随机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并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人员,均经常规心电图、血脂、血糖、肝肾功、X线透视和心脏彩超等检查,除去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疾病。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服药方法 常规治疗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降脂药及抗凝药物。法舒地尔组入院48h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天津红日药业生产)30mg,每天2次,静脉滴注疗程2周。
1.2.2 指标检测 CRP测定用免疫投射比浊法;ET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由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采用SN695型全自动β―计数仪进行测定(中科院上海核仪器厂);NO测定采用比色法,试剂盒由上海贝西公司提供,数据测定由我院生化实验室以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完成。法舒地尔组和常规治疗组入院次日空腹抽取6mL静脉血,测定血浆CRP、ET、NO水平。并于临床治疗2周后复测3者水平,对照组静息空腹状态下抽血测定血浆CRP、ET、NO水平。
1.2.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临床资料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P
2 结果
2.1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见表1
EH=高血压 DM=糖尿病 LDLC=低密度脂蛋白 HDLC=高密度脂蛋白。 数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血脂水平、冠脉病变程度等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2.2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的基础水平的比较 见表2。
可以看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O水平下降,低于对照组(P
2.3 法舒地尔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CRP、ET、NO的变化 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两组治疗前血浆CRP、ET、NO三者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法舒地尔组NO水平明显升高,CRP和ET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O水平下降,低于对照组(P
4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范畴,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有报道显示,约1/4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1/2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而来[3]。因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有效的抗心绞痛治疗,对于延缓冠心病进程,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临床意义。研究认为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出现裂纹, 继而出血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性阻塞是ACS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而炎症因子介导的内皮功能障碍是引起斑块不稳定的始动步骤。内皮功能障碍 (ED)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尤其在斑块破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是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舒缩因子。ET是强烈的缩血管物质,可使冠状动脉强烈痉挛,具有细胞毒和致心律失常作用,尚能促使平滑肌细胞分裂、增殖,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血栓易于形成。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实冠心病心绞痛患者ET分泌增加,即使在那些冠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患者, ET水平也高于正常人,而且ET水平较高者更容易诱发心绞痛[5]。
法舒地尔是Rho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目前在国外已经在心绞痛、心力衰竭等方面进行试验性治疗。大量证据证明Rho激酶参与冠状动脉血管痉挛,炎性/动脉硬化性冠状动脉损害可增加Rho激酶活性和表达[6]。Rho激酶通过增加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酶的活性,增大了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收缩导致冠脉痉挛,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是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一个重要因素[7]。在国外的临床试验治疗中,对于有粥样硬化狭窄病变的受损血管,法舒地尔的扩张血管作用优于硝酸甘油[8],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且可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疼痛时间,还可明显减弱硝酸甘油的耐药性。此外,法舒地尔也有效抑制心外膜冠状动脉血管痉挛,微血管痉挛和难治性严重冠状动脉痉挛,这些可能对常规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无效[14]。长期使用法舒地尔对于患者的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9]。本研究说明在UAP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治疗,较常规药物治疗更具有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但该作用的产生是法舒地尔单药的作用还是与常规治疗协同的作用,本研究不能证明。由于本研究样本数量有限,尚需较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参考文献
[1]Hashimoto H,Kitagawa K,Hougaku H,et al.C-reactive protein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the rate of increase in early carotid athe rosckerosis[J]. Circulation,2001,104(1):63.
[2]Huggins GS, Pasternak PC, Alpert NM, et al. Effects of short term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on coronary vasodilator function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in regions having substantial impairment of baseline dilator reverse [ J].Circulation, 1998, 98: 1291-1296.
[3] Hansson GK. Inflammation, 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N Engl J Med, 2005, 352 (16):1685-1695.
[4] Mulvill NT, Foley JB. Inflammatio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J]. Heart, 2002, 87(3): 201-203.
[5] 李小鹰.心血管疾病分子生物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 248.
[6] Kandabashi T, Shimokawa H, Miyata K, et al. Inhibition of myosin phosphatase by upregulated rho-kinase plays a key role for coron-ary artery spasm in a porcinemodel with interleukin-1beta. Circulation.2000; 101:13191323.
[7] Potteaux S, Esposito B, Oostrom O,et al.Leukocyte derived interleukin 10 is required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in lowdensity lipop rotein recep tor knockout mice[J]. Arterioscle Thromb Vasc Biol, 2004,24(8):1474-1478.
篇9
一幅成功的小楷作品是建立在对小楷书法的深刻认识和刻苦实践的基础之上的。而今学书者为迎合国展,追求视觉冲击力,偏重于书写内容的选择、作品形式的制作、字形的侧变化,殊不知,书法之关键在于用笔,小楷亦如此。面对心浮气躁的当今书家,小楷书法艺术何去何从,我们又如何继承、如何创新,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本人的一些临池心得叙述如下。
一、重其器,师其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楷字形小巧,用笔精细,这就要求书写工具要讲究。我喜用软笔写硬纸,在毛笔上我选用小号短锋兼毫,利于梳理,存墨饱满时用笔较疾,沉劲爽利,润中有枯;毫中墨少时用笔较缓,枯中有润,墨色灵活。在墨上我选油烟墨,并在砚上推磨,去其墨粒,墨的浓淡以浓而不滞笔毫为度,磨墨不宜太多,用多少研多少,最好不要用宿墨。在纸张上我选择较熟或者半生熟的宣纸,小楷字小,如果选择生宣字容易渗开成坨,字迹模糊。
临习小楷要取法乎上,在所选临本上我取魏晋之精品,这些书家将小楷艺术推向极致,此后,小楷书法虽延续千余年,但后世名家皆无出其右者。我书小楷之初,先习《乐毅论》,取其率直典雅,端严婉丽;后选赵孟兆页《道德经》,精劲温雅,流丽飞动,因墨迹比碑帖便于洞察其用笔,墨迹笔迹清晰,枯润分明,余反复临习,循序渐进,悟其神采,丰富自己。
临习小楷时切不可见异思迁,博览各家,要专攻一家,汲取长处,究其变化,以求神似。读帖要细,细才能临像,临帖先观字之用笔,次观结体布白、行间疏密,务使下笔之际,一点一画无不默识于心,无不自法帖中来。在临习阶段,力求形似,由形及法,因法循理,最后达到神似。
二、重用笔,求精严
吾观大字作品多远观其气势,观小字作品多近看其点画,并认为大字要如小字,运笔精准,细腻有神,小字要如大字,间架疏宕,宽绰有余。因此,用笔和结构对小字而言尤为重要。字因点而立,加之体形的变化又主要是通过点画、偏旁部首在位置上的挪动和角度上的变化而产生,所以初学小楷者研究其结构,必以其用笔为基础,积其点画,将其组合成一个上下相望、左右舒展、开阔松动、气脉相通的统一体,这就要求我们在用笔时须起止有法,笔笔精严,以达到清腴圆润,气韵生动。
小楷字虽小巧但笔意精到,宜坐作,力集于指腕之间。执笔时要灵活,指实掌虚,腕平掌竖。执笔浅则掌虚,掌虚则易于使转。转折处干净明利,转用提锋暗转,圆润有力,凡事当慎终于始,收笔处尤不可苟且,故作小楷时笔笔要有活趣,字字须求生动,点画之间,顾盼有情,起承转合,一气贯注,自然得势。
章法上也要注意,它是研究字与字、行与行及通幅之间的布局方法,在书法艺术中占重要地位,可令观者先入为主,产生第一视觉效果,关系到作品的成败得失。传统小楷章法有三种布局形式: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三是横无列,纵无行。这三种章法布局有个共性是行行字字大小均匀工整,而于工整中求疏朗自然,这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为了把握创作的成功率,画格是一种方法,用竖格或者方格来体现小楷的统一性。格子宜方,使其字距、行距齐整匀称,布局通篇自然疏朗,但因每个字皆束缚于大小相同的框架之中,容易约束人的创作灵性。书写时力求每个字字形富有自然的姿态,则平正通达之中有侧变化之妙。
三、需心静,贵有我
如何才能写好小楷?为何书写时会常常感到愈写愈不如意,停滞不前?此时,我们就需要静心凝神,不激不厉,切不可稍遇挫折,便暗生退念,切记当其停滞不前时,正是其突飞猛进之日,能熬过此关,则书艺更近一步。我认为渡过难关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读书,养心静,提高手功和眼功。王羲之云:“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可见,作字之前,要心静气和,运腕自如,于不经意处发于毫端,达到心手合一,无意于佳而佳,使作品少些浮躁,多些静雅、清逸。
同时在创作中还要意在笔先,预想书写内容、字数多少、纸张大小、字体格式以及如何布局落款等,这都需要从大体上做个统筹安排,以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排除他虑,从容落笔,因时适变,随机生发,一纸成书。
篇10
教师本应是最爱读书或读书最多的一个群体,但种种迹象和调查表明,教师专业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有研究者就教师阅读现状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在“您喜欢读书吗?”这一调查中发现,坚持阅读的老师只占34%; 75%以上的教师自入职以来,几乎没有自掏腰包购买过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65%教师被动地按照学校的要求阅读名家名著;55%的教师不知道并且不能阐述教育名家的教育观点和教育主张。在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调查时中,“几乎没有什么读书活动”占43%;但在教师终身学习观念状况调查中,83%的教师认为读书对教育教学有启发、对专业有指导提升作用。由此可见,多数教师认识到了阅读有利于自身专业发展,是从事工作和职业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无论是在意识和身体力行上都非常欠缺。如何推动教师阅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为什么要阅读
教师专业素养阅读是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根本要求,是教师成长的一种方式和状态。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他自己正是通过广泛地阅读拓宽了知识视野,增强了专业能力,充实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朱永新教授说: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李希贵校长在《追求自由呼吸的教育》中写到 “人的生命离不开呼吸,人的精神生命同样离不开呼吸。阅读就是人类精神生命的呼吸”。有人认为,理想的教师专业阅读应当成为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渗透于教师日常专业行为的方方面面,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不断走向丰富和深入。2012年最新课标已经出台,新课标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比原来有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每一位教师不再是“课程实施者”,更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和参与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教师必然由“单功能”向“多功能”过渡,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当下教师的专业成长虽有多方因素的制约,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源于内部,源于我们自身。如果不改变教师自身的认知视角和践行能力,最终造成职业倦怠。因此,要通过阅读逐步修正认知,完善教育观,体验一种有品质的教育生活。
二、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阅读
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程度和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取决于教师对自身知识能力与职业要求之间差距的清醒认识,取决于教师的学习、实践的主动性、持续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师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服务者,如果不想沦为简单的劳动力,不想成为被动者,不想被淘汰,就必须自觉读书,不断地反思,对新的事物保持敏锐,因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活水”,而这桶活水光靠读教材、教参是换不来的,是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保住自己生存的资格。读书不应只是为了备明天的课,而更应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你所承载的责任。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体”需要让阅读来滋养心灵,实现生命价值的升华。以什么心态阅读,怎样读?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认识要到位。爱看书与不爱看书的教师,最明显的区别是,爱看书的人有爱心、有责任心,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得过且过,习惯于照本宣科,不敢敞开心扉应对学生的挑战。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读书分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教师专业素养阅读既是职业的也是嗜好的,两者浑然一体,是一种生活。为此,我们要做的是为读书找理由,而不是为不读书找借口。 “对一个教师而言,书籍就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只有坚持不懈地广泛阅读,我们方能从新手到熟手再到专家,我们的着眼点才会放在学生成长的大视角上,而不只是成绩和升学。
三、专业素养阅读的方法
1.领导规划阅读。学校领导要形成合力,全力推进阅读工程,把建构学习型学校列入学校管理工作中,不仅要舍得花时间、花财力、花人力让老师有好书读,有时间读,更要建立干预和激励机制,把教师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帮助教师实现从事务型到学习型的转变。老师只有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深入阅读,专业发展才有可能。特别是作为教师管理者的校长首先应该带头读书,以做一个学者型教师和校长的自身形象去影响带动大家。校长有责任帮助、鼓励教师阅读,与教师一起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信念,并且一贯到底把专业素养阅读纳入教师评价考核中,建立多元化、发展性专业评价体系。
2.专家指导阅读。教师一直被定位在传播者、推荐者、教育者的角度上,很少有针对提高教师阅读素养的培训,这是许多教师读书盲目、茫然的原因之一。教师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个体,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有效、科学、精细的专业阅读指导却很少,甚至不如学生在这方面得到的关注和指导多。因此针对教师职业特点、成人学习特征,一方面引导教师读理论的书、读专家的书、读专业之外的书的阅读培训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令一方面请当代教育名师以身说法,阐述读书对专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是迫切所需。第三方面迫切需要教育专家从我国教育现状、教育本质以及新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出发,搜集、整理出几套较系统完备的教师必读或推荐书目,使教师能够快速、有效、有计划地阅读,及早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中国教育报》这几年非常重视教师专业成长阅读,特别是2010年6月~8月《中国教育报》给教师连续推荐了5期暑假教师必读书目,为教师有目的地阅读提供了最大帮助。国内像肖川、朱永新、魏书生、陈桂生、张思明、寞桂梅等著名学者;国外教育大师像苏霍姆林斯基、蒙台梭利、杜威、内尔· 诺丁斯、帕尔默、雅斯贝尔思等以及《万千教育》系列丛书、《大夏书系》中经典之作比比皆是。
3.教师自主阅读。无论是名家讲座或指定阅读书目,仅仅是抛砖引玉,关键是真正静下来、沉下心来、专心读下去,掌握专家学者的教育教学思想,在实践中尝试应用,与日常工作形成良性互动,真正起到促进专业成长的作用。
(1)选择阅读书目。 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很多,经典不少,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可以自读和共读结合进行。自读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角色、所任学科、兴趣爱好来确定阅读书目。共读是确定阅读主题,学校统一指定书目或划出阅读范围,一段时间只读一两本,精研专家著作精髓。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肖川的《教育的力量》等。
(2)交流探讨。每两周集中交流一次,以指定书目为交流话题,探讨该著作或该阅读篇章的主题,畅谈读书心得,分享学者生动、鲜活、充满个性的教育案例,这个过程既是启发过程也是教师成长过程。教师们也可将优秀的自读书目推荐给其他老师,为其他教师的阅读提供借鉴,从而提高读书质量。在这个空间资源共享、好书大家读。为了使老师们看到自己进步的脚印,可将教师们的读书笔记结集成册,刊登在校刊、网站。
(3)延伸阅读。规划继续教育发展目标,制定1~3年专业素质阅读计划,探讨读书与教师职业的深层联系,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通过阅读名家著作深入探讨读书与职业、读书与专业发展、读书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等命题,促使教师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成人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成就自我职业幸福的过程。
(4)研究成功阅读案例。树立专业成功案例,在借鉴他人经验中提高自身能力,从他人的视角思考,及时自省、矫正和完善,缩短成长的周期。可让教师尝试着在自己的身边或涉猎过的案例中还原名家著作中提及的核心观点以及自己在专业素养阅读过程中新的知识、信念、价值系统构建过程,启发带动其他老师共同成长。
4.营造书香校园。促进教师专业素养阅读,学校必须为广大教师着意营造书香校园,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加大图书馆藏书建设,改变传统采访借阅流通理念,最大化发挥教育教学资源的作用。图书馆要及时充实藏书,各处室教研组也要成立图书角、读书社,每位教师无论身处学校的哪个场所,书籍都触手可及,让阅读成为学校每位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图书馆要定期为教师推荐优秀的教育教学书籍,推荐好文章,撰写读书笔记、书评。为使教师看到最新最前沿图书,定期检索、定期书目,让教师们第一时间寻找看到自己喜爱的图书,对于特别优秀的教育类书籍,学校应购买并发给每位教师阅读。
“阅读改变观念,学习成就未来”。阅读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是不断修正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甚至价值观的过程,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人类始终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发现,在读书中成长。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阅读提升的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在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成就了自己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7).
[2]胡文利.读书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J].北京教育,2009,(5).
[3]陈志利.高境界的深阅读: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基础教育研究,2011,(15).
[4]汤飞平.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聚焦教师阅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