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精神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精神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精神文化建设

篇1

关键词:幸福乡村;文化建设;群众生活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78-01

农业农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直接关系到民生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加有效地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以及衢州市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的有关精神,江山市委市政府在前期充分考察调研、分析论证的基础上,2008年制定出台了以富裕、满意、美丽、文明、和谐“五村联创”为主要内容的创建“中国幸福乡村”的行动纲要和实施意见,努力把江山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之一。

一、创建“中国幸福乡村”是提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创建“中国幸福乡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层面和层次,包含了诸多主体及要素。具体有五项内容:一是农业产业提升创富裕乡村;二是农村环境提升创美丽乡村;三是公共服务提升创满意乡村;四是精神文明提升创文明乡村;五是基层基础提升创和谐乡村。村级文化建设是中国幸福乡村创建的重要内容,并为幸福乡村创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推进幸福乡村建设中,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着力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其成为幸福乡村建设的中坚骨干作用;着力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重振乡村精神,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建设中国幸福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中国幸福乡村建设进程。

二、创建“中国幸福乡村”的重要意义

创建“中国幸福乡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推动城乡结构转型升级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江山市创建“中国幸福乡村”,从产业增收、公共服务、农民素质、环境整治、基层基础5个方面,整体推进全市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归根结底是在农村层面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顺应“三农”发展趋势,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为实现江山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创建“中国幸福乡村”,是结合江山市实际,对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现实工作中亟需调整改善的薄弱环节制定的一整套完整的切合农村改革发展方向的提升方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浙江省、衢州市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政策的有力举措。

三、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前奏曲

农村文化活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既充实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农民的幸福感,为幸福乡村建设提供了新鲜血液,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实现了心身和谐与人际和谐,文化建设是以人民群众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是人们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具有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生活实用的功能。幸福乡村建设要让农民过上新生活,不仅要有丰富的物质生活,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群众文化具有沟通人际关系、宣泄情绪、调剂精神、陶冶情操、平衡心态的作用,建设农村基层文体俱乐部,广泛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可以架起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施行人文关怀的情感抚慰,更好舒缓压力,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融洽,充实的精神世界,进一步促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乐趣感,从而为增加乡村建设提供精神支柱。

四、文化建设是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篇2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1.1 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乡村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许多农村社区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费投入不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相比,经费投入远远不够。(2)流于形式。乡村文化建设过于形式,虽然进行了乡村文化建设,但是却很少起到实际作用。

1.2 乡村发展主体单一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发展模式仍然过于单一,而且面临许多的困难,目前乡村文化发展主要由基层政府负责,缺乏社会力量未参与进来,这样就阻碍乡村文化的发展。而乡村发展主体单一,造成供需机制不协调。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文化的策略探讨

2.1 将发展乡村文化思想落实到实处

想要实现乡村发展的全面,落实发展乡村文化发展非常重要。所以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视,明确乡村文化的作用,同时还要起到带头领导的作用,对乡村文化建设在人、财、物三个方面给与一定的支持,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条件,同时还应向各农村地区宣传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性,使各农村地区不断发展乡村文化。

2.2 重构乡村文化管理体系

制度是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就应建立规范乡村文化管理体系,使得乡村文化的发展更加的有序。但是当前乡村文化管理体系,仍然存在队伍结构不足、投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乡村文化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所以对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以首先对于当前乡村文化的管理,应进行全面的改革,目前对于乡村文化发展,乡镇的文化站主要的操作部门,并拥有对辖区文化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乡村文化管理不尽如意,在办事过程中,存在机械性以及被动性,使得乡村文化发展面临许多的困难。所以重构乡村文化管理体系,转变只由乡镇管理乡村文化的局面,可以使上级文化部门参与进来,同时也可以由上级文化部门,对各地区的农村地区的乡村文化发展进行完全管理,同时对于乡村文化发展,应及时的进行明确。其次应建立健全村庄社会文化管理队伍。选出一名合适的人选,负责乡村文化事业,同时还可以组建一支农民队伍,发展乡村文化,并与上级的文化管理工作协调配合,充分队伍中每个人的才能,为发展好本村的乡村文化不断的努力。同时作为发展乡村文化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应积极的进行融资,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2.3 完善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

发展乡村文化需要长期进行,而完善乡村文化发展基础是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许多农村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备,另一方面缺少文化人才极端,对当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对此首先应健全基础设施,由于农村文化的建设需要依靠于乡镇文化站以及村文化室,所以必须加强对乡镇文化站以及村文化室的建设,同时还可以建设“农家书屋”、“运动场所”等,这些与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普遍的推广,并且应加强服务质量。其次还应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组织乡村文化发展队伍,充分利用民间资源,可以吸引有才能的人参与到组织中,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给与其精神上的肯定,以此不断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对于外文化的冲击,能够提高抵御能力。最后还要进行乡村文化人才的建设,应培养具有才能的人,使得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更加的壮大。另外还建立乡村文化协调发展起来,充分发挥文人、艺人的作用,并加强文艺团体建设,以带动其他人,结合当地乡村文化,开展文化活动。

2.4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积极培养“乡土艺术家”。近年来,文化下乡如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科技下乡、健身器材下乡等在各地热火朝天地开展着,支持农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农民化、乡土化和本土化的新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的传承者,这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迫切的任?铡?

篇3

(一)从哲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解读

尹栾玉从农村文化产品的公共属性、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中的角色、民间文化———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源头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农村文化产品消费的整体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提供这些产品的必然性;农村文化产品消费所具有的强大的正外部性效用,决定了政府提供这种产品的必要性。”[4]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各种保障农村文化建设的法规政策,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并加强制度的监管和落实,以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常态化,同时要通过直接的公共财政投入和间接的出台优惠激励政策鼓励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确保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以政府提供的法规、政策等正式性制度为主体,同时还需要包含习俗、道德规范,观念、意识形态等内容的非正式制度的支撑,而民间文化则是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源头,“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内涵、特征、功能的解析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尚没有统一的界定。苏益南等学者把新农村文化界定为:“基于乡村区域共同体的长期传承积累而形成、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并为特定区域的农民群众共同享有的价值观、生产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等的总和。”[5]根据这一定义,并参考组织文化的层次划分,将新农村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新农村物质文化主要通过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等体现出来,反映了农民群众对文化的理解和需求,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主要体现为与农村文化发展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精神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的理论经验和思想升华,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吴迪认为“新农村文化指的是一种既有别于城市文化又有别于以往的传统农村文化的一种全新型的农村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在于推进亿万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和现代化,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6]张硕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法制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八个方面的内容。[7]王家新等学者认为新农村文化包含五大基本要素:作为文化参与者和承载者的农民群体;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农村聚落内的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农村社区与外界的物质和信息交换渠道;与农村文化活动相配套的组织和制度;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8]徐学庆在博士论文中概括了新农村文化的八项特征:继承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内聚性、多样性、群众性、实用性,并认为农村文化具有十大功能:继承、导向、娱乐、认识、教育、沟通、规范、服务、媒介、经济。[9]“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我国乡村文化又呈现出时代性、开放性、群众性等新的特征。目前,乡村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乡村、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共存。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乡村文化强调一种公共性和人伦性;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乡村文化则强调人与外界的顺应性、和谐性。我国乡村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蕴涵着自然、淳朴、厚道的文化品格。”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要性、意义的剖析

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要性、意义的阐述大同小异,取得了以下的共识: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可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整合价值取向、提升思想境界、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化解各种思想疙瘩和矛盾,架起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逐步形成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融合。”[11]桂玉认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性工作,为和谐农村构建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12]2.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文化建设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任务。从我国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与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成果相比,农村文化建设显得较为薄弱。我国广大农村由于信息、交通比较闭塞,传统落后文化根深蒂固,农民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从这个角度讲,农村是制约我国社会实行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远翠平认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13]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助于解决农村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王海通认为,加强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转变生产观念,为生产发展提供知识支撑。生活富裕不仅是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上的追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需要用文化建设来转变人们陈旧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和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管理民主,更需要用先进文化的建设来改变封建专制独断的管理方式,用民主法治的手段确保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14]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建设富庶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而农业的深层次发展、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现代化农村的建设,都必须依托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在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科技普及、市场开拓、脱贫致富等方面的作用,为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环境、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桂玉用“助推器”“导航灯”“粘合剂”来形象地比喻在整个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实践总结

很多学者对本省、本市、本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作了实地调查,总结了不少当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农村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协调,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还存在滞后现象。

(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绩

各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目前,大部分农村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目标。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地纷纷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业余生活。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在各级文化专业队伍的指导与培训下,农村涌现出一批业余文艺骨干,形成了一大批活跃在广大农村的民间花会、民间艺术表演团队和民间工艺家队伍,民间文艺形式得到恢复与发展。

(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不足

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前农村文化工作中还普遍存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基层文化队伍匮乏、村民的文化生活单调、赌博迷信现象普遍存在、传统文化形式日渐衰退的问题。黄欣认为农村文化生活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一是文化生活消费偏低,二是文化生活方式单一,三是文化生活品味不高。[15]唐金培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以下的问题或偏差:重“硬”轻“软”,以中心代替全局;重“点”轻“面”,以个别代替整体;重“建”轻“管”,以形式代替内容;重“乐”轻“教”,以利益代替责任;重“送”轻“种”,以城市文化代替乡土文化。[11]陈运贵则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硬指标与软任务之间三大矛盾的现实困境。[16]也有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总结了政府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在农村供给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衰退;当前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与农民的需求错位;政府多头行政造成重复建设、有限资源浪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17]还有学者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不足: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整体实力不够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有创意的文化名家及领军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力;文化消费总量偏低。

(三)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很多学者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主要是由思想上重视不够、经济上投入不足以及农村文化体制还不健全造成的。梁捍东、王晓瑞认为,基层部门认识不到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思想原因;社会转型和对农村文化建设规律研究不够是弱化的社会原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其负面效应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经济原因;一些落后文化影响仍在加深,一些封建文化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自身原因;改革滞后不适应新形势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动力原因;文化生产与消费脱节,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市场原因。

三、对策建议

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种研究思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破解新农村文化建设难题、探寻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案。

(一)强化思想认识

学者们一致认为,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宣传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切实改变新农村文化建设“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起不要”的局面,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热在县市、重在乡镇、冷在村庄”的状况,树立“大文化”建设的观念。做到“四个纳入”,即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通过这“四个纳入”使农村文化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

徐学庆提出要明确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导与管理主体的职责。加强党委部门的导向监督作用,保证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加强政府部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促进新农村文化整体发展。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宣传、发动和示范功能,推动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发挥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牢固的群众基础。

(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运行机制

吴迪认为,首先,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的专项扶贫投入、专项补贴的力度。地方政府可以要求村级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营利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其次,扩大公益性筹资。可利用福利彩票、党费基金、社会捐赠、村社集资等多方渠道筹资。再次,多种方式并举,走多业助文的道路。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

(四)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提高现有文化队伍的水平,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的培训。其次,在农村吸收“文化精英”充实文化队伍。可以通过国家公共财政引导的方式,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建立一支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另外,国家还要制定引进各类人才到农村的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扎根创业,为农村文化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19]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加强载体建设

篇4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仁宫村

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在精神层面需求的愿望日益强烈。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农村文化建设,要向他们不断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几个实际问题

(一)业文艺人员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村民会演一些格调不高,艺术性不是很强的文艺节目。比如:鼓词、二胡、民俗民谣、广场舞等。但是村民自发办文艺活动的很少,大多都是靠政府或文化部门出面组织协调。因而规模不大,档次不高,范围较小,甚至是为了应付一些事情,走走形式。

(二)化设施落后

村级文化设施是老百姓就近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的基础。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后,覆盖面越来越广。由于存在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等因素,文化设施有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存在闲置浪费现象;由于保障和运行机制不畅通,造成文化设施存在建而不用、挪作它用等现象,致使农民强烈反映文化阵地不足,意见较大。

(三)范围小

常限于本村、组,当今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村民受文化程度、年龄、民间习俗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现代文化活动的认识差别较大,对文化的需求,在层次上很难统一,甚至认为办文化活动都是政府部门的事,大多不愿参与。

(四)乡村文化活动经费较少

虽然政府部门已把乡村文化活动纳入了民生工程进行补贴,但对乡村群众来说,庞大的社会群体,一点补贴,也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乡村文化缺少源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文化活动向高层次发展。

(五)乡村文化活动季节性很强

农忙时很少举办文化活动,农闲时还需要看气候变化。所以,举办乡村文化活动受时令、季节、场地、设施的影响较大。

二、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策略

仁宫乡,位于浙江省青田县中部,小溪下游北岸。乡域面积9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558亩,林地118187亩。2008年全乡户籍人口11845人,辖11个行政村,工农业总产值5803万元,农民年均纯收入4354元。辖仁宫、桃坳、孙前、密溪、小奕、寺岙、朱山、大奕、钓滩、彭湖、红花1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仁宫村。仁宫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采取了多种方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狠抓队伍建设

近年来,为了加强业余文艺团队建设,仁宫乡通过对全乡文体置设备的购置和场地建设及队伍活动经费的大力支持,在2015年结合省级体育强乡复评的工作,广泛开展了文体活动。文化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仁宫乡目前现有人口13000多,重点加强了乡村业余文化团队建设,现有健身队、舞蹈队、腰鼓队等业余文体队23支。此外,仁宫村建立了文体协会,发挥文化示范户的作用,组织腰鼓、舞蹈等特色活动培训班。同时,乡党委政府把文化体育工作经费纳入乡政府预算,组织机构健全,人数正逐日增多。队伍通过交流、宣传、比赛为繁荣仁宫乡的群众文化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整合资源,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设施建设是搞好文化体育的前提保证,仁宫乡范围内近几年共投入了100多万元,不断加大对文体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批较为先进的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2007年新建仁宫乡文化中心大楼,2013年仁宫村大会堂和文化中心改建为仁宫村文化礼堂,2015年大奕村大会堂和学校旧址改建为大奕村文化礼堂和讲堂。仁宫学校新建有3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下一步即将进入扩建工作。为了满足村民日益增长对文化体育的需求,乡政府不断加大文体设施投入,改善村民的居住生活品质。

(三)搭建文化平台

仁宫乡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挥好农户图书室的功能,让更多的农户有学习的机会。全乡10个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内都有“农家书屋”,并实行全天开放式。乡内还有较大型的图书室,其中有各类书籍两千多册,仁宫乡在充足其藏书量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群众图书阅览的需求,带动群众学习的热潮,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四)深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发扬民间传统文化艺术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仁宫乡的文物保护工作。对仁宫鱼灯舞等一批在当地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化资源普查,全乡共普查非遗项目26个,建立档案和保管制度,健全各项制度,同时认真落实保护措施,鼓励和支持民间艺人传承传统技艺、继承和发扬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打造具有仁宫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积极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文化工作

仁宫乡按照文化站“四个一”要求,为了使乡村文化活动持续的发展,建立健全各项文体制度。积极配合上级文体单位布置的相关工作并按照乡党委、政府按计划做好各类文化文艺活动的宣传、协办和筹办工作。认真做好各项文化工作,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对上级要求的各项文化工作都如期保质完成并且按时上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也都保质保量的如期完成并上报。

通过仁宫村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发现,应当根据村民的情况不断努力发展农村文化,让村民享受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乡村文化。

三、结束语

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提高乡村文化软实力,使村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是党的召唤,是人民的期盼。办好乡村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向着美好、文明,高尚、先进的文化方向前进,让乡村文化为美好乡村建设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70-01

一、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但相对应的农民文化生活却提高不快。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乡村农民每年用于订阅书报刊物、看戏看电影的支出几乎为零。其中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最为贫乏,47.6%的农村老年妇女把“烧香拜佛”当作精神支柱,其余时间都从事家务劳动,几无精神文化生活可言。

第二,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城市文化建设的不平衡现象非常突出。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来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其滞后于城市文化建设的状况也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体制,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方式,使城市文化日益强化、乡村文化不断衰落’由此也形成了城乡“二元文化结构”。由于福鼎财政相对困难,对文化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十分匮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尚未全面启动。文化消费普通低下。农民急需的科技图书很少,看书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依赖于“文化下乡”,缺乏一种长效机制。

第三,基层党委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依然存在。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是搞经济建设,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GDP的增长上,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基层文化的发展问题。有的乡镇领导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把有限的财力大部分用于经济建设项目上,无暇颐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二、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第一,贴近农村建设发展的实际。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时代,至少是面临着四大变化:一是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二是传统的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三是传统的社会结构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变;四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村发展变化的现实表明,我国大多数乡村已经不是传统的农村形态,农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正在不断缩小和融汇。新形势下多种内容多种样式多种层次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文化活动与时俱进,拉近与农村的距离,抓住农民最关心的内容和最感兴趣的形式开展文化服务。

第二,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在调查中不少农民认为农村文化就是老百姓过日子的文化。近年来农民对文化需求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一是追求文化服务的内容扩大。农民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通过市场信息和科技手段致富的愿望迫切;希望子女成才、邻里和睦、能够互助互敬互亲的期望值提高;借助岗前培训提高素质和技能达到社会流动的人数巨增;参与娱乐活动追求身心健康的积极性高涨等等,都是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必须贴近的内容。二是参与文化活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家庭、邻里、村组自发组成的学习型、娱乐型、健身型、经营型自治性文化群体不断发展增多。三是文化需求量整体增大。突出的表现是农民闲暇时间增多。据统计表明,我国农村机械化操作程度已接近80%。农民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休闲时间增多为农民参与大量的文化活动提供了条件,那种忙时停闲时玩、节日喜庆过把瘾的时间安排已经成为过去。

篇6

一、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及层面表达

湖南的东南西三面山地环绕,中部为丘陵,呈马蹄形,境内湘、资、沅、澧四水呈扇形汇入北部洞庭湖。这种以山地、丘陵和流水为主的地形地貌特征,构成了湖南气候和乡村人文自然景观的典型特征:即地理特征的封闭性与乡野性;地域特征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特征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乡土特征的纯朴性和原始性;生态特征的多样性与脆弱性;气候特征的多变性与恶劣性。湖南乡村文化景观具有典型的湖南地理、自然、乡土、生态特征,带有明显的农耕文化、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特征。

乡村文化景观的构成层面主要包含乡村的生产生活、文化精神和环境生态三个方面,“按类型可分乡村聚落景观、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三个层面” [1]。1.湖南乡村聚落景观的层面主要体现在民居和村落的选址、建筑形式、艺术装饰上,如在选址上一般选择依山傍水的理想模式,反映了模山范水、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传统建筑形式一般结合地域特征和选材,以杆栏式形式和砖、瓦、木为构成的建筑文化,注重艺术装饰,即使一般的老百姓,只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也注重以物寄情,表达意识内涵。装饰的题材丰富,多反映丰收、喜庆、吉祥的主题,形象生动活泼,审美情趣浪漫、自然,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2.湖南乡村的人文景观的精神层面不仅反映出湖湘先民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经世致用”的哲学传统,更表达了浪漫、激情、敢为天下先的思维方式和气概,体现了湖湘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性,而且折射出“湖湘人重视学思并重与知行统一,重视独立思考与理性批判”的人文传统[2],体现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这在众多的乡土美术(如隆回的滩头年画、龙山织锦、苗家剪纸、湖湘木雕、民间刺绣)中都有很好的体现。3.自然生态景观层面强调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师法自然、尊重自然,主张返朴归真的田园生活、朴素美、自然美、艺术美。如被地质专家们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的山,八百里洞庭水天一色自然景观,享誉中外的潇湘八景(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烟寺晚钟,渔村落照)等,具有良好的自然美形式和审美价值。而这些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类型和资源对现代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础。

二、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表征因子

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是指具有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类型的艺术特点,带有浓厚乡土特性的、反映湖湘人们审美情趣的各种艺术形式。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典型特征是深受湖湘文化与楚巫、原始崇拜的影响,题材丰富多样,造型特征稚拙简朴,构图圆满匀称、灵活,常采用浪漫和象征写意的手法,品类和技艺丰富,在我国乡村文化景观艺术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湖南自古属于南蛮之地,一般认为,相对于中原文化来说,这里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事实上,早在石器时代就有远古先民在此生活,目前境内发现的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数十处,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如四羊方尊、人面方尊等都属于国内最精美的青铜器之列。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地区属于楚国,楚文化的灿烂辉煌,更是使湖南地区的文化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湖南境内为数众多的战国楚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各类文物,便是这一时期文化艺术水平的写照”。[3]

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的艺术表征因子包括乡村人文景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建筑形式、民间艺术、戏曲歌舞等方面,这些表征因子既是湖湘文化的表现,又是深刻影响湖湘人的“潜藏基因”,也是传播现代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显著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聚集成较为完整的湖湘文化景观体系。其按表征因子的表现形态分类,包括显性的物质形态和隐性的非物质形态因子。1.物质形态因子,像山脉湖泊、田园风光、古民居群、庙宇祠堂、民居建筑、装饰、古街道、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历代名人的足迹履痕、富有特色的农家饮食文化等等,都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资源。如张家界武陵源和邵阳山两处世界自然遗产、洞庭湖国家湿地公园、岳阳张谷英民居村、湖南土地庙、长沙铜官窑、农家风雨桥、滩头年画、坟墓石碑、邵阳蓝印花布、洞口墨晶石雕、民间戏曲纸扎等,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景观和独具地域特色的艺术气息。2.非物质类文化因子,它作为乡村景观的一种表现方式,集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怀旧的、乡愁的、意识的、心理的等诸多文化因子于一体,“承载了前人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心理企盼,具有明显的感性生命活动的特征,表现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4]。湖湘大地是我国民族居住最多的地域之一,各民族由于历史沿革、居住地域、生产方式和等的不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和民族风情,又由于不断的融合及互相渗透,彼此影响,汇合成一种个性鲜明独具―格的湖湘民俗文化,像戏曲歌舞、红白喜事、家族文化、风俗习惯、、审美与道德观等。如祁剧、花鼓戏、傩戏等戏曲,舞狮子、耍龙灯、赶庙会等民俗文化,做道场敬梅神等仪式的巫文化、修谱祭祖等家族文化,这些因子反映了浓厚的乡土习俗、风情和民族心理。

透视历史的维度无不发现乡村文化景观因子对湖南人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濡染。从楚国的屈原到当代沈从文等为代表的湖南乡土文学的作品,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绘画到现代画家黄永玉为代表的乡村主题的绘画表现,无不体现出其对湖湘人心理的影响。南秀在读《丁玲与湖湘文化》一文中指出“这些濡染主要不在于其作品题材内容上的具有地域文化显著特征的那些方面,而在于那些暗含着的、受地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丁玲特异的思想以及她的个性、精神气质、观照问题的特殊角度、人生价值取向等”[5]。

三、湖南现代农村建设中文化景观艺术的缺失

近些年,由于各地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传统手工艺、具有乡土特征的、一批优秀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等表征因子遭到冷落,传统乡村文化发展与现代文化发展、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不协调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以乡村景观艺术的显性表现因子――乡村聚落景观的民居为例。作者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大量的传统村落风貌、乡村景观被破坏,建筑体量高大,建筑类型混乱,规划无序,修建工艺粗糙,文化价值缺少,传统装饰艺术消失殆尽,重物质轻精神的意识严重等。湖南在上世纪70年代前,普通民居以穿斗式木结构、土墙结合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的装饰。70年代开始以砖混结构为主,建筑以单层为主。80年代末至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加快,掀起了城乡住宅建设的热潮,既带来了乡村景观建设高速发展的契机,也暴露出了乡村景观规划上的重大隐患,出现了诸多问题。1.建筑样式和材质雷同单一,建筑以砖混、框架结构为主,在体量上不断增大,楼层数不断升高,一般都达2-4层。“体方方、面方方、中间门、两边窗;上有琉璃瓦、下有转闸拉;里面888、外面瓷砖挂……”,这是现在遍及我国南北及湖南民居的一个特征,出现了千村一面的景象。2.缺少规划和引导,虽然政府在新用地方面有严格的审批,但在拆老房盖新房的翻新重建方面,用地审批轻松。由于缺少规划和引导,总体布局混乱,缺乏乡村的环境特征。乡村的民宅修建基本上是一种无序、盲目的修建,大量的传统民居被拆而盲目重修,一般外墙,或简单的水泥抹灰,或外挂瓷砖。经济条件好的,建筑以大、高,追求气派为主,外挂瓷砖,建筑样式甚至模仿欧陆风格。有些受财力限制而修建不完整,修一半留一半,造成安全隐患。3.文化认同丧失,对乡村历史发展、文化艺术特性缺乏认识。出现了乡村人对自己住居的优秀传统建筑和村落没有文化和历史认同感,对保护和继承乡村景观的固有风貌缺乏认识,而盲目羡慕城镇建筑的现象。只要有经济能力,把几代人住居过的建筑一味拆掉,这种注重功能而忽略精神文化功能的建筑充斥在三湘大地,这是很让人心痛的。4.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破坏严重,乡村大树、古树等景观元素消退,古建遗产缺少有效保护等。这些暴露出来的乡村景观建设上的隐患,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倾 其所有修建而成的房子,到底不是小孩玩积木那么简单,这种建筑形式不仅破坏了传统的建筑风貌、占有了土地、浪费了资源,而且形式、功能、工艺简单;这种审美情趣的偏差,盲目追求城镇化的认识,给乡村生态、建筑形式、景观艺术等造成极大损害。分析这种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盲目追求城镇模式发展,对自身传统的优秀文化缺少认同、对乡村历史发展、文化艺术特性缺乏认识;文化教育、文化价值缺失,审美情趣不高,以至于盲目攀比,使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遭到破坏。

四、新农村建设呼唤乡村景观艺术的参与

新世纪以来,尤其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和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下发了一系列包括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法规文件。湖南省政府也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农村改革,下发的意见和决定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关注新农村、关注农村文化建设一下成了热点话题。在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乡村景观艺术应该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重要作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尊重乡村景观艺术的表征因子、呼唤乡村景观艺术的参与,以便发挥其认知作用、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从上述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表征因子得知,丰富的乡村文化艺术因子既是湖湘文明和知识的载体深刻影响着湖湘人的“潜藏基因”,又是现代湖湘文化的名片。首先,提高认识,加强文化和历史认同。懂得湖南乡村景观艺术这个特殊载体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传承与发展,对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新农村文化景观艺术的多样性、生态性、文化性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力保证、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同时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文化条件、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6] 。 乡村文化景观艺术因子是产生于农村社会的独特文化类型,是自然景观意象和乡土文化的表达,更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对提高审美能力、陶冶人的情操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起到积极作用。其次,合理保护和利用发展。面对传统与现展的矛盾,我们可以采取传承保护、适当更新、科学利用与发展的措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如丹麦、德国等在乡村传承保护和发展方面做出的成就。同时立足现实,关心农民需求和呼声,正确引导,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症结。对旧建筑可以进行功能改造,完善卫生、用水等基本设施等政策的扶持,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发展旅游经济。目前国家、省级有关部门正积极对历史遗产、文化廊道、文物古迹、乡土美术、传统工艺、风俗习惯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采取抢救性保护,同时对传承人和保护项目进行国家级、省级、市级认定的措施,对传承保护乡村文化艺术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加强教育,尤其进行文化艺术教育,更是当务之急。在物质和精神功能方面,强调文化精神是心理和情感的需要,是民族特性、文化信仰、艺术审美的体现。在乡村改造和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假洋鬼子”、“假古董”,在文化景观艺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体量上图气派,经济上图大,以瓷砖为美,缺少文化艺术常识,缺失艺术审美和工艺精致的追求,这些都是教育缺失的结果。在优秀传统表征因子已经或将要遭到破坏的同时,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普通的老百姓,应当包括社会的各个层面、甚至领导层。只有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才能按美的规律办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来进行我们的文化景观建设,才能以先进文化和文化认同感来建设湖南的新农村。

*本文为中南大学自由探索科研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为“新农村建设中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传承与思考”。

注释:

[1]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2] 《湖湘特色文化》,载于/wshn/hxwh。

[3]柳肃:《湘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4]陈运贵:《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文学反思》,《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6期。

[5]张铁夫、屠国元:《湖湘文化与世界文学》,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篇7

【关键词】农村;农民;文化;建设

当下,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社会各界都发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声音,这里既有来自政府官员的关怀,也有来自专家学者的关切,还有来自媒体大众的关注等等。但是新农村建设到底该从何处入手,重点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众多争执和歧见。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重点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把重点放在减少农村人口,把古老的“乡村中国”变为年轻的“城市中国”;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从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着手。以上种种观点,说明了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都从某个方面涉及到了问题的本质。但笔者更倾向于认为新农村建设最好的切入点是文化建设,是重建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素质,因为这是比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和人口迁徙更根本的问题。

1、文化建设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现阶段,全国上下都把目光注视到了农村,都在关注农村。但是在许许多多的“三农”问题方案里,很难倾听到农民自己的声音,农民并没有被放在农村建设的主导地位。如果没有农民自己的努力,政策再怎么高明前瞻,社会再怎么捐款救济,领导再怎么英明果断,也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农民自己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新农村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建设,核心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三农”学者杜瑞生曾说“千投入,万投入,不如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投入。”在农村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可以把农民从消极无为的自然观念和传统的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用新的价值观念武装农民,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使农民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追求。“要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要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前提就是要在政治上重新认识中国农民,应该将农民视为具有理性判断能力的政治人,同时成为市场经济的行动主体,同样也可以成为民主政治的权利主体。”i有了农民内在的发展需要,那么外在的力量再稍微推动一下,那农村就会如星火燎原一般,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2、文化建设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凝聚力量

分田到户以后,原有的集体生活被解散,农民便只顾着自己的一亩八分地,原有的集体意识被瓦解。而市场经济的到来,又为农民输入“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一切向钱看,一切为自己,成为了农民的生活准则。市场经济需要人们高度的合作精神,而这种分散的小农意识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文化却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那就是凝聚、整合、归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如果仅靠基层政府和现有的农村组织力量很难把分散的农民聚集到一起劳作、生产、发展。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激发农村的自身的活力,可以增强农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3、文化建设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目前农民工的大量流动加上市场经济及现代价值的侵入,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念边缘化,农民只能被动的接受外界文化信息的输入。面对一个充满诱惑和刺激的社会,他们被压抑和排斥,从而增加了他们心理上的空虚以及不平衡。这样,各种腐朽思想便会乘虚而入,一旦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将会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特别是近来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的农民工返乡,他们在城市无法立足,回到乡村又无法找到一种归属感。面对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一种巨大差距,激发他们“仇富”、“”的不满情绪,貌似平静的乡村隐藏着很多危机,一旦有机会便会爆发出来。当前农村的各类矛盾凸显,农民工的大量流动,农民社会结构多样化、复杂化,农村开始出现空巢化、边缘化,农村开始出现伦理危机等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社会,从而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和谐社会的构建的难点也在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使村民拥有属于自己的高尚的精神文化家园,可以创造出祥和、安宁、文明的乡村氛围。在农村建设文化,可以增加农民之间的交往,提高他们的生活品味,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那些腐朽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变化不攻自破。以村社为本位的文化建设,可以产生村庄共同意识,形成村庄舆论,在村庄道德规范建设的基础上,重建村庄共同体,恢复乡村内部压制力量和惩罚机制,从而规范农民的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使村庄社会活动纳入常规的轨道。

4、文化建设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伴随着痛苦的反思和批判的。在现代性因素的冲击下,农村人的价值体系被改变,对人生意义的阐述被重构。家庭不再是他们生活的重心,他们越来越多的突出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子女变得越来越不孝了,养儿防老越来越不可靠了。家庭、爱情、亲情都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眼前的现实的物质利益。以往农村的发展道路是片面注重经济的发展,注重GDP的增长,认为把农村的住房全部变成了楼房,把农村的泥路全部变成水泥路,那就建设成新农村了。这样的发展只是为农村披上了华丽的外衣,而其内在没有一点变化,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在和外在的结合。新农村建设,不但是要实现农村的经济繁荣、村容整洁、设施完善,更重要的是要达到文明和谐、民主管理、满足农民群众多层面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保证,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使农村的社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使农民的生活既达到物质的小康也达到精神的小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每一个现代国家都会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经济的贫困是不可怕的,但如果文化贫困了,乡村就会被彻底摧毁。所以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的注重农民收入的增加,不是单单看农村的楼房有多高,马路有多宽。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让农村成为有文化,有生活感的新农村,让广大农民成为具有公民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的新型公民,从而让农民过上有意义、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因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好切入点是文化建设,就是重建农民生活方式,恢复农民生活的主体性价值。ii

注释:

篇8

农村文化管理运行机制不活,领导重视不够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单一,与市场脱节,与农民的需求脱节,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长期处于“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态,缺少竞争激励机制。县、乡村各级领导对经济发展抓得紧,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真正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的实事却很少。许多地方对乡镇、村文化建设“放羊上山,撒手不管”。文化经费投入远远没有达到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的规定,农村文化建设严重“贫血”,出现了文化阵地流失,“文化专干不专或没有,文化活动半死不活”,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建设“欠账”越来越多,缺乏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新农村建设期待“新农民”

很多农村山大沟深,偏僻边远,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道德行为方式与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百亩之田,勿失其时,数家之口,可以无饥矣”的生存状态;“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幸福观仍然根深蒂固。这种传统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农民在思想素质方面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

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逐步实施,农民在加快脱贫致富的同时,还普遍存在着“责权利”不分的问题,农民只是强调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所应承担的义务却“忘却了”,等、靠、要的思想还很严重,致富意识、生态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参与民主管理意识还不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思想上跟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文化基础设施差,农民文化生活贫乏

篇9

一、乡村文化艺术节的提出和主要做法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工作都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加大送文化下乡的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然而在这过程中,广大农村群众太多是被动地接受,缺乏展示自己风采和才艺的舞台,缺乏参与文化活动的平台和载体。为使农民群众不仅是农村文化的受惠者,更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相关部门和领导提出了举办全市乡村文化艺术节的创意。

丽水市乡村文化艺术节由丽水市委宣传部、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农办、农业局和广播电视总合主办,坚持以乡村为舞台,以农民为主角,讴歌新世纪乡村新发展,展示新丽水农民新风采,历时近半年,期间举行了七大系列活动,一是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暨全市乡村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以全面展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节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动态表演和静态展示,为艺术节营造欢乐、祥和、热烈的节日气氛。二是丽水市新农村戏曲演唱大赛,参赛者剧种不限、年龄不限、性别不限,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三是全市新农村民间绝活、乡村才艺展示,挖掘农村能工巧匠,展示农民群众的特殊才艺。四是“迎奥运”农民趣味运动会,以乡镇为单位组队参加,主要项目有万众一心迎奥运、搭菇棚、插秧、趣味接力等。五是全市乡村器乐大赛,弘扬民族民间音乐、展示农民艺术家风采,层层选拔,充分体现了广泛的参与性。六是全市乡村文艺汇演,坚持自下而上,层层发动,坚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做到村村有节目,乡乡一台戏。七是全市乡村文化艺术节颁奖晚会暨闭幕式,选择农民自编自演的精彩节目进城演出。至今已举办四届。

二、乡村文化艺术节的特点与成效

特点一:规模大,范围广,内容丰富。历届乡村文化艺术节群策群力,主办承办单位阵容大,力量强,系列活动项目设置众多,是首次融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比赛展示为一体的盛会。一般从六月开幕到十一月闭幕,历时近半年,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万农民群众参加了各种演出、比赛等活动。

特点二:乡村为舞台,农民唱主角。乡村文化艺术节,除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地点设在莲都区纳爱斯广场外,其他各项活动地点均设在各县(市、区)及乡镇,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高涨,广大农民群众找出了尘封的乐器,亮起了豪迈的歌喉,跳起了热烈的舞蹈,练起了传奇的绝活,真正成了艺术节的主角。乡村文化艺术节期间,除七大系列活动外,各地还配套设计组织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活动,使乡村处处有舞台,农民群众始终是舞台的主角,基本实现了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

特点三:乡土气息浓郁。在艺术节的各项活动中,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且大多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生活,反映的是农村的人和事,如青田代表队创作表演的《杨梅酸・杨梅甜》,生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广大农民全面奔小康的强烈愿望,语言生动形象,表演真实、清新自然,通俗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娱乐性与观赏性相统一,具有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特点四:生态文化得到关注。乡村文化艺术节,非常重视挖掘保护和传承宣传民间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和民间传统文化项目是艺术节活动和表演的主体,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为其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龙泉的原生态山歌《》,纯净如天籁之音,充分展示了生态文化的魅力。

乡村文化艺术节因上述的特点,因主承办方,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努力和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成效一: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使广大农村文艺骨干有了施展才华和才艺的舞台,使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鼓励广大农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让农民发挥自身优势,自己编,自己演,演自己,满足了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文化生活不断丰实和改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乡村文化艺术节,使先进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有了主阵地和着落点,寓教于乐,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在文化娱乐中得到了提高,先进的科学知识在文化活动中得到了传播和宣传,对农村的文化、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成效二:增强了农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培养锻炼了业余骨干队伍。送文化下乡,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之一,是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重要举措。但要提高公共文化文化服务水平,更主要的是要全面提高文化发展的内驱力和持续力,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就是较好地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了起来,增强了农民群众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了长驻不走的农村文艺骨干队伍,激发了农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表演欲和文化活力,对创造本土文化、逐步培养农村文化造血功能的旺盛的生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成效三:提升了农民群众文化的质量和品位,有利于打造农村文化活动品牌。乡村文化艺术节各项活动要求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形式多样化,坚持面向农村,服务群众,办成文化艺术的盛会,农民群众的节日,要求各级文化部门,专职文化干部要深入农村、乡镇、村等做好业务辅导,使农村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质量有了一定的保证。乡村文化艺术节既有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又有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观赏,既得到了支持,又受到了监督,随着农民群众观赏水平的提高,对农村文化活动的品位的提高也有积极的影响,经过半年下来,乡村文化艺术节成为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组,影响不断扩大,有望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新品牌和绿谷文化建设的品牌之一。

三、乡村文化艺术节的启示

启示一:要唱响主旋律。丰富多彩,健康有益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是维系农村群众共同的心理和共同价值的精神纽带,是激发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创新创业奔小康的精神动力,为此,要充分发挥农村文化活动特有的功能,充分运用好乡村文化艺术节这个载体,大力引导和举办为广大农村群众所喜爱的文化活动,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养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农村文化,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歌颂“真善美”,唱响主旋律,让广大农民群众在自娱自乐中获得情感释放,张扬人生价值,完成文化塑造。

启示二:要弘扬特色文化。要通过乡村文化艺术节这个平台,大力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加强地方生态文化建设,展示乡村文艺独特魅力。丽水是个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众多,表演项目和传统剧目也多。如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的有松阳高腔、昆曲十番等,此外农村群众还非常喜欢婺剧、菇民戏、二都戏、包山花鼓戏等传统民间剧种,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要让这些传统的优秀民间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在农村文化活动中可以考虑整合这些民间文化资源,开设“地方戏套餐”,以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大力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篇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