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教师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使学生的观念、能力和追求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影响,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反思性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师所选择的最佳途径。
教师在课前需要认真备课,优化整合教材,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在分析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内容的时候,教材中有构建血糖调节模型的教学任务,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人体血糖调节的过程。但是对于高二学生而言,即使不借助形象直观的模型,也能很好地理解血糖调节的过程。教师在课前的反思,有助于精简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反思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教学内容。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反思。例如,在讲解“细胞呼吸”的时候,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因为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堆积而导致肌肉酸痛,那为什么当时感觉不到?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以这个问题和学生展开探讨,最终让学生明白: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乳酸堆积都需要时间,因此当时不会感觉到酸痛,这称为延迟性疼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是必要的。
三、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反思
课堂教学活动是动态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从而与教师在课前设置的教学过程产生较多分歧,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地进行反思,找到其中的症结。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后,在心中反思如下问题:这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合适;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什么会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与预期设置不同的情况等。
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及时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相长自是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乔春艳.高中生物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2
5E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生物科学课程(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简称BSCS)的主要研究者贝比(R. Bybee)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观察、实验、调查、讨论等活动,以促进知识和概念的建构。
5E教学模式分为五个学习阶段: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扩展(Extension)、评价(Evaluation)。由于五个阶段的首字母都是E,故命名为5E教学法[1]。内容和模式图如图1。
二、5E教学法的教学实例
5E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促进概念建构,这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探究、合作学习等基本理念不谋而合。本文以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空中的生物》中“鸟类”一节为例,阐述5E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PPT、家鸽、家鸽骨骼模型、A4纸、硬纸板、学生6人一组分组、探究活动记录表。
(一) 参与阶段
每个小组按照以下要求完成折飞机游戏并思考相关问题。
①取两张A4纸,一张折成飞机形状,一张揉成纸团,用同样的力掷出去,哪个飞行时间更长?你觉得飞行可能与什么有关?
②用A4纸和硬纸板做成两个大小一样的飞机,用同样大小的力掷出去,哪个飞行的时间更长?你觉得飞行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③用A4纸折两个同样大小的纸飞机,一个用力掷出去,一个让它自由落体,哪个飞行时间更长?你觉得飞行可能与什么有关?
通过上面三组问题的比较,同学们发现飞行与形状、重量、动力等因素有关,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主题:鸟类适行的特点有哪些?而纸飞机是每个同学都会折的,用这个简单易操作的小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让他们产生主动探究的意愿进入到下面的学习;由纸飞机类推到鸟类,同学们开始思考鸟类的飞行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对本课将要探究的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反应。
(二)探究阶段
活动一:看一看,测一测。观察家鸽的外形,身体呈什么形状?观察家鸽的羽毛,正羽在结构和排列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测量家鸽翼展开前后的长度并记录结果于表1。
活动二:摸一摸。摸摸家鸽胸部的肌肉,与其他部位的肌肉比较发达程度。
活动三:掂一掂。观察并掂量家鸽的骨骼标本,观察有什么特点。
活动四:想一想。展示家鸽呼吸系统模式图(图2)及家鸽的呼吸过程(图3),结合鸟类呼吸过程的视频,请同学们想一想鸟类呼吸与人类的呼吸相比有什么不同。
探究是5E教学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探索积累直接经验,发展现有的概念和技能的一个过程。在本课的探索阶段,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有步骤地开展看一看测一测、摸一摸、掂一掂、想一想四个活动,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完成实验观察和记录。整个过程既使学生合作、观察、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积累了鸟类具有适应行的形态结构特征的实验现象和数据,为构建鸟类的结构适应飞行的概念打下基础。
(三)解释阶段
观察完毕,请各小组完成以下问题的讨论和交流。
①鸟类的身体呈什么形状?对飞行有什么样的作用?正羽排列和结构的特点对飞行有何意义?
②假设翼展开前后宽度不变,飞行时翼展开的面积是展开前面积的多少倍?飞行时鸟类的翼面积增大有何作用?
③发达的胸肌有什么作用?
④鸟类的骨骼有什么样的特点?对飞行有何帮助?
⑤家鸽完成一次呼吸肺进行几次气体交换?气囊对飞行有什么意义?
教师展示问题,鼓励各小组对探究中观察到的结果给予合理解释,小组间相互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倾听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和概念,帮助学生提炼总结出鸟类能适应在空中自由飞翔的主要特征,从而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四)扩展阶段
任务一: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鸟类都善翔。展示千姿百态的鸟类,以书本上野鸭、企鹅、鸵鸟为例,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和飞行能力。
任务二:小组合作收集鸟类的生存现状,分析鸟类减少的原因,以爱鸟护鸟为主题完成一份手抄报。
扩展阶段用于检测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和在新情境中的运用。通过质疑是不是所有的鸟类都善翔,复习和分析鸟类适行的特征,从而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时通过小组收集信息完成手抄报,培养爱鸟护鸟的环保意识。
(五)评价
评价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内容包括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即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能力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等。评价应该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方式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学生与学生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2]。
三、5E教学法的反思
篇3
一、“导学案”教学开展的背景
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的职能就是教会学生,使学生学会知识,学生认为自己只是收纳知识的容器,而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爆炸,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教师不可能教会学生所有东西,学生的学习过程,虽需要教师的教,但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完成,学生潜力所能学到的应该远比教师教的多得多,特别是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得心应手的是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授之以渔。所以教师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自己积极思维,自主学习,使教师的教真正的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学校要求教师开展“导学案”教学,全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促使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进而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导学案”教学的含义
导学案是指教师在准备教案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生学习的导学方案。
生物教学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会学”“乐学”“活学”“易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切实的发生了转变,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课堂教学面貌,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变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全体参与,共同提高,完全符合当前新课改精神。
三、“导学案”的基本内容
导学案的编写内容不同于教案,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知识的角度来考虑,重点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导学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围绕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的导学案有利于帮助并促进学生的自学、合作、创新,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学生“学什么”、学生“怎么学”,力求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力争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来。导学案教学要把教学重点从研究教法转变为研究学法,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设计导学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导学案的编写内容,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习目标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结合,要体现出现代化教育理念。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学习目标
教师要依据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学生认识水平揭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但不是每篇导学案一一具全,可以侧重于某些目标),以此作为教学的导向和教学效果评估的标准。制定学习目标时,教师要对课标、学生、教材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提高可操作性。
例如《酶的特性》1.知识目标:(1)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2)理解影响酶活性的条件;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掌握酶的高效性、专一性;(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掌握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的影响;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感受科学的严谨性。知识目标明确了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过程与方法目标更有利于学生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培养了分析能力;情感目标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二)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要帮助学生,指出所要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避免把重点与难点颠倒位置,甚至混为一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重点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谨慎处理突破难点。
(三)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它是教师把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问题化,设计成问题串,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首先根据学习的内容,设计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学习活动,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通过学生的思考、论证以及教师的重点讲述,来归纳总结相关概念、现象、结论。
(四)自主学习过程
1.相关信息
成人身体约有1014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600多种。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这反映了细胞的多样性,但是都有基本相同的结构,这又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学生活动――[问题探讨]
展示多种细胞图片,观察后思考问题?
(1)请分辨一共有几种细胞?分别是什么细胞?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结构?
(2)试举例说明造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
观察细胞图片发现细胞形态的_______性,同时也看到细胞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这反映了细胞的 _______性。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观察大肠杆菌电镜照片和结构模式图,思考:与之前观察到的细胞图片有什么不同?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_______,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以蓝藻为例,从宏观和微观具体说明原核生物的一些具体特征。
(3)总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点(让学生列表比较)
4.细胞学说
阅读[资料分析]栏目,思考:
(1)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_______和_________;
(2) 细胞学说揭示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该导学案设计的出发点是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了读、说、写等各种学习活动,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 学习小结
每一节学习内容结束后,要有一个简明的小结,使学生对本节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明确知道本节的主要内容、要点。
(六)目标检测
学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本节课能否实现,通过目标练习检测,在设计导学案时,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心选择和编制符合本堂课要求的习题,编写时一方面要体现出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检测,使学生有成就感,不能出现仅仅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能通过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要体现出差异性,习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目标练习的量较少时可以当堂课完成,练习量较大时可以整节课完成。
(七)学后反思
旨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体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经验、困惑、疑难,切实做好教与学的沟通,以利今后教学中有的放矢,增加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四、“导学案”的实施步骤
1.编写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写最好要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所有成员的智慧,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共同研究、讨论导学案。而在实际工作中,生物教师人员较少,本年级的生物导学案主要靠自己编写,编写的过程是对照课标要求,网上下载一些导学案,进行整理筛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添加和删除,编辑出适合我们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导学案。打印好的导学案,发到其他年级的生物任课老师手中审阅,相互检查、纠错,使导学案更加完善。然后交付油印室印制学生用的导学案。
2.发放导学案:导学案要在授课前一至两天或上次课结束时发给学生,发挥导学案的预习功能,追求实效,要学生预习什么,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都必须明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教师要提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不仅使学生在尝试中获得知识,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有所把握,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同时带着问题上课可以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
3.课堂点拨,精讲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仍会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质疑的问题作必要地筛选和加工,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惑、答疑,帮助学生解决脑中的疑团,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并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从而真正达到开发智力、挖掘潜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五、“导学案”使用后的体会与反思
篇4
关键词: 生物新课程 新教材 反思
生物新课标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关注学生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生物新课程的内容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我在使用生物新教材这几年来,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反思,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
生物学新教材在内容上有很多反映生物科技发展前沿的内容,时代性和实践性更强。比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5章现代生物技术中介绍了如何制作酸奶、米酒,以及沼气发酵技术等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传统发酵技术,另外还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现代生物技术。这些新内容的出现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媒体充斥我们的生活,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从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中获取新的知识,大大拓宽了视野,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课本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上,要不断从各种媒体获得新的信息。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生物科学的世纪,教师更加要注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多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信息,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使自己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二、要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
新教材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拓展自身各学科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在课堂上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淡化自己的专业学科角色。比如生物新教材中有很多实验涉及到化学知识,如:甲烷气体的性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食物中的蛋白质,二氧化碳遇石灰水变浑浊,用加碘变蓝的方法验证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等等。新教材中还有不少地方用到数学知识,如探究“植物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时,要用干湿计测量,还要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数学知识,教会学生画坐标的方法。另外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充分应用一些古诗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说明春天藻类植物开始生长;“应怜屐齿印苍苔”说明苔藓植物在雨后生长;“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说明鸟类的繁殖行为,等等。这些诗句可让课堂变得优美丰富,富有文学韵味。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将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在课堂上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使课堂变得丰满,让学生学起来更有情趣。
三、要灵活调整教学方式
以前我们备课,教案上都比较详细地规划了本堂课的时间安排,甚至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活动的内容、活动的结果都在教案上有所体现。现在我们强调探究式学习,教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会出现什么探究结果,即使课前有一个大致的设计,到了实际上课时还是会有很多出乎预料的情况发生。例如有一次下午第一节,我到一个班上课,学生正在看教室里的电视,我仔细一看,是中央10套的“走进科学”栏目,节目是“揭秘熊猫犬”。上课铃响后,我没有让学生关上电视喊上课,而是走到教室后边与学生一起看电视。原因是我本节课安排的内容就是“遗传与变异现象”,要求学生能初步区分出生物的哪些现象是遗传,哪些不是遗传。熊猫犬是松师犬被宠物美容师经过复杂的修剪、洗烫、染色后改造出来的很像熊猫的犬,这个事例正好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遗传与非遗传的内容。节目完了,我临时改变策略,把本节课的课题改为:由“熊猫犬”说开去。学生兴趣高昂,讨论激烈。下课了,我发现虽然没有按原计划授课,而是临时调整部分内容,但学生成为本堂课学习的主人,对课本内容理解得非常轻松、非常透彻。因此可见,如果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的教学,教案中只能预先设计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很难准确地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进行预设。
四、教书更要注重育人
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能且只能通过培养人、育人来间接地得到实现,恰如鲁迅先生所言:“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科特点,找到激发点,及时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然后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例如:在讲“人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时,教师在讲台上必须大胆开放,严肃认真,用科学的态度来引导学生学习,在这种前提下,学生会端正学习态度,逐步走进一个科学而神圣的学习环境中,在严肃的气氛下逐步感悟到新生命的孕育过程,深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从而富有一颗感恩的心。又如在讲保护环境的内容时,举例:黄河,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土高原曾栖息着多种动物,为我们祖先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优美的生存环境。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疯狂掠夺,这里茂密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曾经水草丰美的黄土高原今天已经变成了只生寸草的秃岭。黄河水中含沙量逐年增加,黄河断流现象已经使我们司空见惯。现在,我们到哪里才能体会到那种“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呢?再从我们身边的环境说起,看看那些污染的河流,那些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新生儿、畸形儿;随着电锯声响,成片的森林消失,许多珍稀动植物品种濒临灭绝;世界各地吞噬一切的海啸,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这都是由于我们人类的贪婪和无知造成的。同学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要随手乱丢垃圾,不要浪费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等。这些内容的点拨,可以强化学生对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关爱对人类所生活的环境的关注,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更加向真、向善、向美。
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及时总结,及时重建,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与时俱进,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研究性学习
一、前言
近些年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性学习能够更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1.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知识的创造,并在获得直接经验或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
2.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在现行的《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
(一)通过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主动求知精神,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和主动精神;
(二)训练学生利用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交际与表达能力;
(三)进行基本的科学研究活动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规律和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参与精神与参与能力,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五)探索学生从事课题研究的规律以及学生创新性思维发展的规律。
三、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
1.实验课试误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最佳平台。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出错是常见问题,如何将这种消极一面转化为主动一面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所谓试误,就是大胆尝试错误,不是只是机械地按教材上的步骤重复实验,而是尝试改变一下,寻求发现或归正错误。
2.生物科学史角色认同教学模式
将在生物科学发展中科学家们思维发展的轨迹再现给学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很好的途径。高中生物教材涉及很多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如细胞学说、酶的发现、光合作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等问题的研究中包含着一系列动人的故事。科学家们选择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其内容构成了生物科学的组成部分,而他们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也有重要的作用。
3.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其说是一种学生的学习方式,还不如说是一种教学理念。当然,并不是说任何一节课都应该使用这种学习方式,而是教师在每节课的设计中都必须努力使学生得到主动、健康的发展。
4.互助互动教学模式
通过师生双方的交流和教师的预设,不是教师的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去假设、去发现知识,探究讨论的过程,就是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修正,最终得出相关结论。
5.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是自学。自学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本领。叶圣陶说:“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各种学习中学会自学的本领,学生有了自学的本领,就能自己寻求知识。”自学也是教学的需要。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由此可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内容本身。而且学生自学这种教学形式,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1、开展研究性学习,应以学生的“自由结合,自由选题,自主研究,自主学习”为基础。因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开发学生差异的资源,培养学生自由、奔放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在这样的氛围中,“后进生”往往会表现的更加积极主动,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进步。
2、研究性学习,重要的是学生主动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研究的结果或成果。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主动进行学习的学生才是最成功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通过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和表达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研究性学习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为不是每个问题都适宜作为学生独立研究的课题,教师应依据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和“开放的研究性学习”。但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有时二者又可以相互结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使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互协调。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研究和创新。同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4、教师要善于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在教师总结阶段,恰当的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结束语
加强高中生物教学研究性学习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灵活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带来研究性的学习思维,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艳杰.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辽宁师范大学.2007-06-01.
篇6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物教学 实验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
在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十个一级主题中的第一个做了明确的阐述和解读,并在实施建议中单独给予了具体的教学指导建议,可见作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要载体的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农村中学的特殊地理和人文环境,如何因地制宜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好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反思和建议。
一、农村中学开展实验课程的有利条件和不足及应对策略。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探究实验教学开展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农村中学。先说一下农村中学的有利条件,首先,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生物;其次,他们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畜牧养殖比较熟悉;最后,由于活动范围相对较小,受到的干扰比城里的孩子少,能够专心学习。不过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实验教学的开展一直被忽视,原因有很多,首先中考不考是学校、家长和学生不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是实验器材和材料配备不完善,最关键的还是任课教师本身对实验课程教学的认识、态度和执行情况。生物教师排除压力和不良情绪的干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开展实验探究教学的关键。
二、做好课前“软件”和“硬件”的准备。
1.软件的准备
软件的准备概括地说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储备。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尽可能做足课前的知识储备,包括探究活动的原理、过程、注意事项等,以及与探究活动相关的社会热点、科技前沿和与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等。作为探究活动的主体和具体实施者,学生的准备主要是基于对即将开展探究活动的基本了解。要求农村学生上网收集资料实现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条件。
2.硬件的准备
硬件的准备对于教师而言主要是探究活动的实验工具和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准备。尤其是实验材料的选择,教师要提前通过实验操作选择较为合适的实验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材料。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选几种材料,让学生多尝试多体验。学生“硬件”的准备主要是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和自己的生活环境有选择地自带一部分实验材料。
三、让学生真正参与并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
新的生物学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处理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要真正贯彻执行,让学生真正体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在教学“食物中的营养”这一节时,有一个探究活动——“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学生不仅带了花生、玉米,还带了如薯条、方便面、香蕉干等零食,在实验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食物不易燃烧多次熄灭,有的学生温度计读数不准确、测量结果误差较大,等等,但是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分析了数据误差产生的原因,通过感知比较了不同食物的能量差别,他们所获得体验远比教材的阐述丰富得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引导和组织工作,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探究活动中的“意外”。
四、充分发挥学生代表的示范引导作用。
我在每个班级都成立了生物学习兴趣小组,成员大约5—6名,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将成员分到各小组担任技术指导,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开展探究活动“观察鱼尾鳍毛细血管”时,有的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位置或者有的学生显微镜操作不熟练影响到探究实验的开展,这些分到各小组的兴趣小组成员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证了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探究活动。
五、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能及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的习惯。
要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障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人身安全,规范学生的操作,严格落实实验室规章制度就显得极为重要。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细节入手。七年级没有开设物理和化学,学生最早接触的实验就是生物实验,从这个角度来说生物探究活动的开展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从不乱扔实验材料和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细节入手。学生初次到实验室时好奇心强,往往情不自禁地做一些与探究活动无关的事情,教师要及时阻止,不能让他们养成散漫无目的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错误;反思;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8-0059-04
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有些错误很顽固,久久不能根治。对此,有些教师深感无奈,总认为这些学生基础太差.或者说上课不认真听,总喜欢把一些责任和原因归结到学生身上,或者采用一遍遍地强调和重复训练来解决学生的错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如果不是从根源去追寻病根,还是有可能要复发的。俗话说治标治本,教师只要仔细去看看学生的作业,深度分析错误的原因,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课堂,能够发现其实自己在课堂还是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的。那么如何看待学生的错误,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来改善课堂教学呢?
一、知己知彼,了然在胸
教师对自己课堂中每一个预设的课堂反应应该详细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当老师心中装着“错误”走进课堂的时候,必定是对学生了然在胸,那么他对自己的数学课堂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诠释。
(一)错例警示
如画一个45度的角。学生一般画成了一个开口向右的135度的角。
(二)课堂反思
1.一般教师在画角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开口向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定势,所以学生不管画对还是画错基本上都是开口向右;而在读数的时候却是习惯性地从左开始读,所以会出现上面学生的这种画法。
2.在课堂中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量角器,把量角器只停留在量的功能上,而忽略了量角器本身也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角。要让学生能够比划着在量角器当中找到很多不同的角。量角器的作用不仅是画角,更是学生认识角、丰富对角的认识的一个工具。
(三)诊断启示
在上面的错例中不难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原因。有可能是教师不规范的操作,有可能是教师没有充分地挖掘内在的知识联系,更有可能是学生接受不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要知道其原因,充分地了解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能够对自己的课堂有所预知和反思,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本不应该发生的错误。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去思考。
1.对学生的充分预知。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引起学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样的,但从学生本身来讲,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对知识认识的偏差是引起错误的主要原因,作为教师要深知这个原因所带来的教学负面影响。
(1)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们这里说的学习习惯不是学习行为上的表现,而指的是学习方式上的习惯。针对学生一般采取的学习方式,教师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有的学生在画角的时候,习惯性地开口向右,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展现不同方向的角来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还有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乏主见,听到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这样的错误率肯定是高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质疑,多给学生质疑和发问的机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减少错误。
(2)学生的知识偏差。引起学生知识上的偏差主要是由于对知识的认识不全面和对知识认识的固定思维,这都是引起错误的主要原因。像上面所说的角的画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生对角认识的不全面及画角的固定思维引起的,以为角只有这样一种存在的形式,才会引起上面错误的画法。要解决学生这样的原因,教师就要充分认识学生学习的起点(原有怎样的基础)及最后学习的落脚点(到达怎样的学习水平),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有效地避免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对自己的课前反思。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过程,更是向学生展示的一种学习信息,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甚至是模仿。教师要学会在上课之前就对自己的课堂有所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可以锻炼学生怎样的学习能力?知识之间如何贯通?这是避免学生错误的课前准备。
(1)行为影响的反思。教师的行为势必受到学生的模仿,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比如教师在板演计算过程的时候,有些教师只注意计算的方法,却不注意板书的完整性和过程性,那么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必定会模仿教师的这些行为,久而久之,养成一定的习惯之后计算的正确性就会受到影响。
(2)知识贯通的反思。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知识之间是融会贯通的,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教学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解决同类型的知识,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有对知识贯通的能力,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更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减少学习的错误,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堂干预。防患未然
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缺乏一定的深度。如果不深入地研究,把握不了概念的本质,只能“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还可能给学生造成错误的认识。
(一)错例警示
如,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7万,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学生错解:
这个数最大是(69996),最小是(75000)。
(二)课堂反思
学生对于近似数所对应的范围比较模糊,深入思考原因,在于学生能够把数定到一个数值区间,但由于对近似数概念的不清导致对区间的概念无法准确定位。其实不仅是四年级的学生,就是到了六年级学生对于近似数所对应的范围,错误率还是比较高的。原因在于:
1.教师只为教近似数而教近似数,自己对近似数的数感不强,因此也就缺乏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学生对于取值范围难以理解,关键是没有建立起对近似数的理解。例如:近似数2不仅仅是指2而是指2.4与1.5范围内的数。而2.0也不仅仅指2.0而是指2.04与1.95范围的数。培养学生一看到近似数就能想到它对应的范围。掌握这个规律,将有效减少对这个知识点的错误发生。
2.没有建立近似数所含范围的模型。数学思维的深度在于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发现存在数学内部的规律,建立起一定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进行有效地学习。而这里的数学模型就是存在于近似数内部的有关于取值范围的规律,四舍与五入范围内的数都接近那个准确数。
(三)诊断启示
学生出现的错误在课堂中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及时的改进,这应该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时刻像节目主持人一样,思想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随时捕捉学生或因疑问或因不解或因困惑所表现出来的瞬间的表情,因势利导改变原有的教学程序或内容,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建立改进错误的措施。课前教师就要了解学生一般要出错的地方,甚至是模拟学生出错的地方,深度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是建立有效措施的前提。比如上面说到的近似数,学生是由于对近似数的概念不清楚,对近似数的数感不强才无法确定其取值范围。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时候(特别是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弄不清到底是求几个面,很大的原因是空间感不强(立体图形是如何摆放的)、缺乏生活的经验这两个原因。教师弄清楚原因后就可以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在课堂提供多种模型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样就能有效减少学生的错误。
2.及时调整课堂中的错误瞬间。课堂是瞬息万变的,学生可能出现怎样的错误都是教师难以预料的,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深厚的课堂调控能力,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调整课堂的进程甚至是课堂的结构。当学生出现了意料之外的错误,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来分析错误的原因,或者用验证来排除错误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教师面对意外的时候可以及时调整的教学策略。
三、善用错误,拓展教学
看过了,忘记了;想过了,记住了;经历过了,理解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有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身陷错误的泥潭,经历过以后,再回过头来,学生对错误就能有更深刻的感悟。可是老师舍不得让学生吃这个苦,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教师能做的、能做好的、要研究的就是帮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否定”!
(一)错例警示
32÷5=( )……( )
45÷8=( )……( )
320÷50=( )……( )
450÷80=( )……( )
学生错解:
320÷50=(6)……(2)
450÷80=(5)……(5)
(二)课堂反思
由于学生在研究“用商不变性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呈现出“余数变”与“余数不变”两种倾向,教师没有再展示“不用商不变性质直接计算”的方法,造成学生对“余数跟随被除数、除数一起变化”的认识不足,从而在解决“因为32÷5=6……2,所以320÷50=( )……( )”时,学生坚持说“余数是2”的尴尬局面。
教师可以用这样的措施改进教学:
1.用“练中带研”的方式制造矛盾冲突,引出学习材料。在引出用商不变性质进行有余数除法笔算时,制造了“同一道题目,不同计算方法,余数为什么不同?”的冲突,能较好地聚集思维,突破难点。
2.研究应用商不变性质中余数的变化规律。通过用“简化的竖式计算”和常规的竖式计算的比较,最终得出“运用商不变性质计算除法,余数会跟着被除数和除数一起变化,而且变化的倍数相同”的结论。要得到原来的余数必须作“反向处理”。
(三)诊断启示
有时学生一个不经意的错误,如果教师能够好好地利用,有意识地引导与挖掘,并且不断优化、活化这种课堂上即时生成的资源,那么这个错误也是美丽的。我们可以这样去设置或者利用课堂中的障碍,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反思和学习的能力。
1.巧妙设置,成就课堂精彩。“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于设疑,适当抛疑,善于启疑,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研究问题。
(1)故意设置,引导深思。问题总是在疑问中开始的,在“一帆风顺”的课堂中,突然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势必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在认识、理解、感悟的关键处,可以故意写错、演示错,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和欲望,就能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在经历错误、剖析错误的同时,学会发现、学会解决,引导学生深思,启迪学生的智慧。
(2)及时亮相,修正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些错误因为处理得不及时,学生已经对知识产生了负迁移,这样老师就要花更大的精力来纠正学生知识上的偏差。如果能在学生形成新知识雏形时,尚未发生认识偏差之前,能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不失时机地先把错误亮出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识角度,来加深认识,控制错误的产生和蔓延。并通过学生自己的剖析和认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从而形成了更加完整的认知结构。
2.巧妙运用,促进动态生成。当发现问题时.我在课堂中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学资源,机智、灵活地加以引导,抛砖引玉,让学生在互相争辩、讨论中逐渐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辨析能力。
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利用错误,把这个错误看成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就看我们教师有没有敏锐的眼睛去洞察错误,有没有机灵的头脑去运用错误。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中的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充分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1)运用错误,洞察思维。学生的错误往往能暴露学生思维的痕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暴露出“错误”时,作为教师要通过这个“错误”来解读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通过对学生思维的观察和分析,教师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切入点,并且巧妙地加以引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分析,有效地解决问题。
(2)将错就错,绽放精彩。当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维将错就错,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自己的学习活动,在探讨、尝试中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篇8
实验教学”既是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具有让学生拥有科学探究的经历和体验科学是一个过程的优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等功能,是实现“新课标”中要求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实验课的效果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凑热闹,不认真分析和观察;实验中不遵守操作规范;损坏实验器材;浪费实验用品;旁观而不积极参与……等现象。这些现象,往往使实验课达不到应有的目的。以上现象一方面是实验教学组织的不得力;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缺少有效的评价。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开展了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研究,以评价促进教学,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下面,笔者结合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直接动力,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有创意地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踊跃提出问题。那么这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中学会创新,而且能使学生在这种“问题”的教学中,从小养成问题意识和勤于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让学生明确试验目的,他们就会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那么,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七、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于生物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好学不好无所谓。诸如此类,这些学生目的不明确,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就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以此,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从小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篇9
新课程标准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
遍观初中生物新教材,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匠心独运,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耳目一新,激发了师生的合作热情,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支撑,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以下是笔者从课堂模式的改革上做了一些尝试。
1.1变“接受式为主的教学方法”为“接受式与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基本方法是讲授法,毫无疑问这种方法有其优点。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强调加大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含量,使学生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受到启迪和教育,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目前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方面主要是研究性学习,很多学校已经将其纳入课表。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使用起来比较灵活,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延伸到课外,研究的时间可长可短,具有灵活性和探索性等特点。
探究活动是按照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计并操作实验,调查和观察等活动进行探索、研究、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方式,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实验探究式教学活动主要采用课堂讨论和实验研究的教学方法。
“植物的激素调节”的教学案例:
(1)在导人新课时,教师先展示室内栽培的朝向光源方向弯曲生长的玉米幼苗,让学生认真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和生长条件,引导学生提出:“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植物向光性与胚芽鞘的哪个部位有关?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哪里?植物明显生长的部位又在哪里……”
(2)在学生通过观察提出了问题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提出假设;往往不同组的学生提出的假设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如有些学生认为植物的向光性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而另有些学生认为弯曲生长的是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因而植物的向光性应与尖端下面的一段有关。
(3)在学生提出猜想、假设后,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围绕“猜想、假设”,组织学生积极地收集资料进行推理或者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获得思维的最佳方法,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设计出可行的研究方案。
(4)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设计的实验不仅要有科学性,还要有可行性。并对学生设计出的各种实验方案及提出的预期结果,指导其进行实验验证。如①玉米幼苗用单侧光照射;玉米幼苗种在暗处。②切掉胚芽鞘尖端,幼苗用单侧光照射;保留胚芽鞘尖端,幼苗用单侧光照射。③尖端套上锡帽,幼苗用单侧光照射;尖端下部套锡裙,幼苗用单侧光照射。④切掉尖端,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一侧;切掉尖端,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一侧。
(5)分析总结得出结论。①玉米幼苗具有向光性;②玉米幼苗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③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④胚芽鞘尖端产生了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生长素),运输到下部,促进了下部的明显生长。
(6)在讲解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时,首先出示顶端优势的现象,然后让学生用生长素的作用原理进行解释,学生就会很自然得出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大于侧芽,所以顶芽生长快。接着出示科学家们测试的结果:生长素浓度实际上是侧芽大于顶芽,这就让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矛盾和冲突,从而产生疑问和怀疑。这时充分利用这种冲突心理,列举一系列生长素浓度与生长速度之间的对应数据,让学生绘制成一条曲线,从而得出生长素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结论。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实现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比如课题的选择、时间的控制、规模的大小等,教师应当提出明确要求,不能放手不管,把一切都交给学生。应当指出的是,目前研究性学习还面临着挑战,步履艰难,患得患失,有的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把研究性学习课当成学生的自习课。上述状况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还应当说明的是,实施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必须结合教材的实际,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恰当地选择。切忌把什么课程都搞成研究性学习了,那样做反而会误事。另外,还要发挥接受式学习的主导作用,采取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1.2变“讲台式授讲”为“讲台下共讲”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教师是教育者,具有绝对的权威,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这种关系下,学生没有与教师平等沟通的权力,没有独立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的自由,没有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育由专制走向民主的今天,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迫切,这种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教学交往过程是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师生通过交流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应放下权威,争做学生的同伴、朋友。“亲其人、信其道”,只有在心理上唤起学生的亲近感,拉近师生距离,才能保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知识又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适时地走下讲台加入到学生中,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起信心。
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的、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传统的小学课堂,要求学生身子要坐直,双手要放在桌上,发言要举手,不准讲话,正是这些课堂行为规范,给予学生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也造就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要解开束缚,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
一次“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课,在学生的一致要求下,利用晚自习在没有讲台的自习室里和学生共同进行实验,由于学生积极自觉笔者也在新鲜的感觉中参与进去,做洋葱根尖的压片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相,基本上人人取得成功,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记得我们在大学里用整整半天时间进行这一实验,也有较多的人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使笔者深深体会到走进学生中进行教学真的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节课,师生间的感情进一步接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1.3变“看教材教学”为“就地取材开展教学”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要让学生摆脱课本的框架,多方面地发觉身边的生物,在解决问题时把课本的知识加以学习和运用,这样的效果会、好得多。
例如,关于根的形态,尽管课堂有挂图、模型,但只能看到挂图、模型,摸不到实物,印象就不深刻。笔者将一个年级的四个班分成两组,一组是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菜豆和小麦根的形态后,便组织学生到植物园实际观察各种植物的根系;二组是教师在课堂上有挂图和模型讲根的形态。结果考查成绩很不一样。一组平均成绩86分,二组平均成绩69分,一组比二组平均成绩提高17分,提高率为24%。一组不但成绩高,而且能认识观察过的实物,又能分辨见过的各种根形;二组只能口述两种根系的概念,但不能分辨更多的植物根系类型。一星期后,在事先不进行通知的情况下,教师要学生面对10种根系实物(玉米、水稻、大豆、葱、白菜、萝卜、甘薯、菟丝子、葡萄、丁香)识别出根的形态、特征、种类,测验结果如表1。
2 新模式尝试下的一些数据统计
同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分别采用单纯的接受式教学法和接受与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个月后,笔者就这两个班级的测试成绩进行了汇总,结果如表2。
从以上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接受式教学有益于均分,但不益于许多能学好但没兴趣的学生发展,甚至有可能让他们成为后来的后进生。
篇10
环节1:题头
比如,3(单元)7(章)1(节)《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导学案该设计思路突出了本节课的课题,单元、章、节用小号字标明,便于学生整理。
环节2: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
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应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并注明重点、难点。高效课堂中不宜展示目标,三维目标以及重、难点应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出来。例如,重点知识点可以通过多重方法体现。
环节3:课前预习
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内容而定,一课时一般只含1~2项)
1. 需要学生提前准备的,与本节知识有关的资料、图片及一些实验材料。
2. 课外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包括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材料、实验过程、结果及结论等)。
3. 与本节知识有关的旧知识。课前预习部分的完成时间:高效课堂对于初中学生的要求应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而且国家教育部要求初中学生的作业量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因此,对于生物学科一般不留课外作业。如果前预习部分包含1~2项的内容,导学案应在前一节课的最后5分钟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明确预习部分内容;如果课前预习部分只含第3项内容,导学案在上本节课之前的课间发放,课前预习部分就是本节课的复习回顾环节。
环节4:质疑探究、交流展示
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该部分的设计,应把课本知识转化成问题,而且使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再根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
如果导学案中都是简答题,则需要学生写的字很多,课堂时间不够用;如果导学案中都是判断题,则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所以说,导学案中的问题题型应多样化,内容上应适量,教法应根据难度而定。根据不同的学法设置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 课本上能找见答案的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如,产量居世界前三位的主要食用作物分别是什么。
2. 需要归纳、总结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先个体思考,再小组合作完成。但这样的问题一节课中不能太多,2~3个为宜。如,在学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后,比较两类种子的异同点。
3. 学生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问题,用讲授法循序渐进引入。如,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装片时用清水,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装片时用生理盐水的原因,学生没有细胞失水与吸水的背景知识,只能用讲授法。
4. 鼓励学生自己产生的疑问其他学生互动解决,以养成学生根据内容信息产生疑问的能力。如,动物的食物也来源于绿色植物,阅读课本P100~P101的内容,读完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环节5:本节知识总结
学生对着知识目标检测自己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各知识间相互关系进行梳理,使知识系统化,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作为复习的第一手资料。
环节6:达标练习
包括基础题(必做)、能力提升题(选做)及课外探究题(学有余力的同学撰写一些小论文、小报告等)三类题。
在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该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一是以“导学案”为标志的新型备课方式为:“个人初备—集体商讨—个人再备”三级备课模式,既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优势,达到资源共享,又能体现个体灵活性,优化备课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