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民族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与民族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与民族的关系

篇1

关键词: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世界性;辩证统一关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77-01

一、艺术的世界性的含义与内容

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并且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正如所说:“有没有人性这东西?当然是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

二、艺术的民族性的含义与内容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而不同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灵魂和核心。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是要表达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艺术活动的民族性根源于民族生活的特殊性。世界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民族的特殊性,艺术活动的民族性是其集中体现。

三、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一)两者之间的统一关系

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的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

(二)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持这种观点

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民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我认为: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联系就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事实证明,为世界各国所共赏的中国艺术作品,绝不是亦步亦趋模仿洋人的作品,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而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差别就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就是深刻地表现人类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只有这样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共赏的艺术。

譬如,日本的和服是最具有民族性的,日本人从小参拜神社时就开始穿和服,以后每当遇到节庆等节日都要穿和服,和服是西化后的日本至今都保留着的民族服饰,但它并不具有世界性。谁都知道:世界上只有日本人才穿和服。这一事实得出的结论:“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

也可以说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相互包容又相互制约着彼此,这种辩证统一的原理对于发展当代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篇2

出生在东北哈尔滨的作曲家王宁也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入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在他的青少年时代也同样遭受了上山下乡的命运。因此,王宁的创作不仅具有深厚的作曲功力,更有一种难得的创新意识和勇气以及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对现实社会和人类命运的真诚关怀。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很多思维超前、技术与艺术表现等都极具创新意识的作品。如被誉为中国第一部行为艺术音乐作品的《异化――人类与他们自己・世纪末的祷歌―献给1999》,鸿篇巨制并被誉为配器教科书的《第三交响曲“呼唤未来”》和突破了传统序曲写作模式的《第一交响前奏曲“时代”》等等。而且他对民族乐队音响的挖掘和创新也是颇有成就,总能够让听众在审美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满载而归。也许这就是作曲家多年来一直遵循着他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个性为中心,外学西方技术,内习传统文化”的理念进行创作的结果。《庆节令》的创作也同样是这一理念的产物。

突围“经典”

在我国专业音乐创作史上,有一些节日庆祝题材的经典作品。如聂耳的民族管弦乐《金蛇狂舞》、李焕之的管弦乐《春节序曲》、郑路与马洪业合作的《北京喜讯传边寨》、朱践耳的管弦乐《节日序曲》和民族管弦乐《翻身的日子》以及施万春的管弦乐《节日序曲》等。同样是节日庆典的乐曲,在诸多经典作品面前,没有新颖特色的东西是不能立足的,这就是《庆节令》的创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通览上述经典,《金蛇狂舞》与《翻身的日子》分别创作于1934年和1952年,两者的民族气质均源自于地方音调的再创作,前者改编自民间乐曲《倒八板》,突出锣鼓与齐奏的热闹与欢腾的节日情绪,后者突出秦腔板胡音色的陕北风格的曲调;其余几首主要是以西洋管弦乐的编制为主,有趣的是朱践耳和施万春不约而同地分别在1957年和1959年创作了标题相同的《节日序曲》,朱版由于创作于苏联,在音响观念上明显受到肖斯塔科维奇等名家的影响,但主题旋律的五声性进行以及和声功能上有意识减弱都标着他自我突破的可贵意识,施版则首先在编制上进行突破,表现在民族打击乐和唢呐的加入,以及在曲调上直接对河北吹歌《淘金令》的引用,使得此曲在音色、力度、风格上形成较强的对比。上述“经典”几乎都于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政治因素”,这是其共同的特征。而创作于新世纪初(2004)的同样具有节日庆典性质的《庆节令》,又有何独特之处呢?

首先凭着直觉来欣赏这部作品,就是它所带来的“纯正”的民族性,作曲家从东西南北各地域民间素材中汲取营养,提取创作素材。利用民族管弦乐这一中国特有的音乐载体,突出民族管弦乐队的独特的表现力和音色魅力,其音乐风格之有个性、主题写法及发展手法之特别、音乐语言之新颖、乐队音响之丰富多彩,可谓激动人心且妙不可言。难怪业界专家和普通听众听后都赞不绝口。有些指挥和乐团向作曲家要来谱子准备改编成各种乐队版本。

其次就是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音乐陈述方式,以往同类作品在曲式结构的构思上多借鉴西方的经典曲式,音乐的发展也多遵循所用经典曲式的一般陈述方式。然而在《庆节令》是融中国曲牌连缀体与三部性结构为一体,如上表所示。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发现,第V部分具有明显的“再现”功能,或者说首尾两个部分是乐曲的“闹场”与“收尾”,中间的三部分才是对比与发展的部分。再者在音乐的起伏设计上,大大不同于以往的节庆类作品。以往这类作品在音响上最大的特征就是“喧闹”,以此来突出节日气氛,这也似乎成为一种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陈述模式。在《庆节令》中,作者大胆地另辟蹊径,掐头去尾之后的“主干”部分是在中速的情况下,长达近二百小节的地方性音调素材的“演绎”。仅凭听觉,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种音响起伏的设计更强化了“中国式”的节日氛围,而是将以往这类作品中忽略的中国节日中那种怡情的悠然自得、嘘寒问暖的情意、家庭团聚和美好的祝福等,巧妙地、着重地表达出来,这正是这部作品不同以往而令人深感慰藉的地方。我们甚至可以用以下图示来综观其音响起伏的布局:

作曲家正是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突破来获得这种“颠覆式”的总体音响结构思维的,而这,也正是作曲家力求乐队音响更加“贴近”民间音乐内在气质,有效避开“套路”因素、回归民间的淳朴与率真的手法。然而,这种“突破”是作曲家在以往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大胆的“自我破茧”来获得民间更加细腻全面的心理感受和个性音响构思的体现,力求在音响和理念上的一次升华。

“前卫”的传统

通过直感我们可以获知,这部作品能够给人以无限美感,快板有快的冲动,慢板有慢的悠扬;而在中间的几个部分中还有着较强烈的画面感,祥和之气迎面而至。尤其是唢呐独奏的段落,作曲家一改其“喧闹”的性格,在节奏自由的演奏中表现细致入微的抒情,仿佛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独到诠释。然而,具体到技术层面,作曲家却融西方现代与传统民间的技术理念和手段于一炉,来获得民族管弦乐语言的突破,也即通过“前卫”的技术理念来获得对传统的音响突破和创新。

一、音型化的主题设计

这对于民族管弦乐而言,显然是一种崭新的思维。众所周知,我国的民族乐器最擅长表现优美流畅的旋律,音色的“分离”也是其特色。因而在大多数民族管弦乐曲中,总是不乏洋溢着民族独特气质的主题旋律,但在《庆节令》中,显然有意识地避免了这一典型的手法,作曲家在主题创作方面一反常态,开始就设计出这种短小的旋律动机,之后在不断重复变化中,通过力度和配器展现出一种趣味十足,同时又节日气氛浓厚的特殊音乐语言,最典型的就是开始部分(见谱例1)。

谱例1

旋律(仅截取梆笛声部)在不断变化的节拍重音的律动中,仅以四音列为其旋律素材,动机的设计及其颇具“简约派”风格的不断重复,使音乐形象更加集中。再如第二部分中二胡为主奏的旋律中,也具有同样的潜质。如在持续18小节的二胡旋律当中,只有从低到高的bB、C、bE三个音( )发展演变而成。音乐异常的轻盈微妙,带着些许娇美的俏皮,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在调性风格写作的民族管弦乐曲中,旋律起着艺术表现的核心作用,创作上不吝乐音的数量,而使旋律达到优美和流畅的艺术效果。那么在《庆节令》中,作曲家是运用不断重复(并不要求有太多的变奏)的手法来求得一种延绵不断、藕断丝连的旋律,其优美和流畅完全是一种新的感官和概念。这对于传统的音乐审美而言,具有一种本质的突破,体现了当代音乐新的理念和语言风格。

二、整体性的结构思维布局

这种结构有点类似交响性技术手段中追求宏大叙事布局的“长呼吸”结构,具有局部段落内部微观结构不可细分的特征。但在《庆节令》中,作曲家并非以追求交响性的宏大叙事为其目的,而是汲取中国民族民间语言风格习惯,继而达到作曲家所追求的整体性结构思维和段落之间所形成的结构的趣味性。

在笔者看来,作品在整体上虽然具有三部性,但作曲家更为突出的是前四个部分之间的并列与对比,A材料热烈欢腾,B材料轻柔委婉,C材料自由沉静,D材料悠然乐哉,最后一部分有A+B的欢腾再现,这种风格多元的对峙与碰撞,正好迎合了佳节时,除了庆祝还有人内心深层次的表达,在材料C中有所体现。能融各种材料(甚至完全不同风格的)于一身而全无斧凿之痕的创作,王宁的很多作品都有这一特性,比如弦乐四重奏《风格对话》便是融古今中外的主题于一炉进行发展。

在这几部分“板块”中,其内部都有一种环环相扣的整体逻辑思维,并不强调乐段的“展开”味道,而是强调“述说”性。像是几种不同场景的罗列,抑或是几种情绪的铺陈。按其乐队织体-音响的强度将五个部分排列一下就是:欢腾悠然宁静闲情欢腾,具有一定宏观上的对称性。这样说来,这几种场景(或情绪)并不依靠传统的主题表现,而仅仅以整体性的“板块”音响来呈现,这对于民族管弦乐写作而言,无疑也是一种较新的思维方式。

三、巧妙的和声背景的处理法

在《庆节令》中,有些片段作曲家使用长时间不变的和声作为背景,这种静止的持续性和声风格有些类似现代音乐中“简约派”的风格。民间音乐通常强调的是单旋律形式,并无和声概念。而在这个片段中,要想把旋律突出而不受太多干扰,相对稳定和声的持续是最好的办法。而在这一氛围的保持中,并不求内部做音高组织上的较大变化。

比如在长线条旋律的第二部分,作曲家在弹拨乐器为主体的和声持续中设计了一个由四度叠置和弦和大三和弦交替进行的和声背景:

谱例2

谱例2竟在不做任何变化的情况持续了21小节,之后也是略微变化一下色彩,继续保持。其音乐整体音响的注意力集中在旋律在极为有限的音域内音色变化的律动,在持续不变的和声背景上恰恰给旋律细腻的表现和音色及情绪变化留下关注的空间。同样在中间慢板开始的唢呐独奏部分,长线条的背景和声给独奏唢呐的细腻微妙的音乐表现留出空间。

“特性音色音响”的使用

王宁曾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管弦乐法艺术就是乐队音乐作曲。”这就是说,对于当代专业音乐创作来讲,乐队音色、音响已经上升为众多音乐元素中的重要的成分。王宁一向主张在创作过程中不要将音色孤立起来,他的创作从来都是管弦乐思维,音色与音乐同时产生,同步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配器技术必须始终与乐思紧密联系起来,其内心听觉直接就是乐队音响,写作不过是这一过程的书面呈现,所以他的乐队音乐创作不存在“配器”这一环节。因为音

乐与音色是与生俱来的。

重温上述经典可知,多部作品中都有其特别强调的音响和音色,笔者姑且称之为“特性音色音响”。比如在《春节序曲》中英国管的音色,《北京喜讯传边寨》木管组模仿芦笙的音响,《翻身的日子》中秦腔板胡的音色等,都有其独特的艺

术表现力。在这部作品中的“特性音响”有以下几种:

1.“爆竹”音响的塑造 “爆竹声中一岁除”,节日的鞭炮声是必不可少的。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用大鼓的低音和鞭子高音两种音响刻画出冲天炮爆竹的音响特性。这种音响在作品中用了很多次,而且作品最后结束音也是爆竹声音,只是

把高低音顺序倒过来了。

2.节奏的“摇摆” 在快板部分的伴奏背景中,低音和高音和弦有时在八分音符的前半拍,有时又在后半拍。这种巧妙而不知不觉的变化极为巧妙,听觉上产生一种“错觉”感,

给音乐增添很多情趣。

3.独奏的使用 在器乐合奏形式的作品中,独奏的使用显然是一种特殊的个性化写法。在《庆节令》中,有一些片段使用的独奏的确给音乐增色不少。比如在第三部分中的唢呐独奏,这一部分引用了民间特有的“吹歌”形式,只是这里将之演化成独奏形式;出现在第四部分中京胡、琵琶、三弦的独奏,京胡清脆莹亮,京味儿十足,琵琶玲珑剔透,三弦直爽淳厚。加上笙等乐器独奏的陪衬,这部分就像是男女老少各种

人物的竞相表演的场景。

4.编制中的特殊乐器和特殊技法的使用 在这部作品中,有些乐器是比较罕见的。如自行车铃,啤酒瓶,特别是洗衣机排水管,这东西摇起来会发声,还经常是泛音列中的音,音响特别独特。用在乐队音乐中是非常罕见的。作曲家大胆而巧妙的使用无疑给音乐增色不少。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观

赏性”。

在中部慢板开始的唢呐独奏,作曲家给独奏演奏员留出一个可以无限延长的长音,并要求有能力的演奏员在这里可以运用“循环呼吸”“无限”延长声音,直到听众鼓掌叫好。这是典型的民间音乐表演“绝技”的用法,作曲家将其引入当代音乐创作,可见作曲家对民族民间音乐可谓深谙其道。

5.配器中的特性音响 在《庆节令》中有很多乐器配置很独特并产生奇特音响的片段。比如乐曲一开始,两支唢呐就是一个小二度的和音长音从弱到强;而同时伴随的是高胡和二胡的高音区的小二度和音。整个音响使乐曲开始就不同凡响。这样开始的民族管弦乐音乐真的不多见。作品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片段,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赘述了。

大胆地突破经典的“栅栏”,吸收当代的观念,精心设计出独特的构思,真诚地融入思想情感,将现代与中国传统融于一炉,智慧地选择最佳的语言风格,这正是这部优秀民族管弦乐作品中所透露出的一种特质。通过上文对《庆节令》的解析,我们从王宁的创作中也同样看到了一种充满创新意识的新高度的回归,这似乎是当前专业作曲领域一种不约而同的趋势,有点像西方音乐史上的新浪漫主义。近年来,王宁创作了大量雅俗共赏的音乐作品,但他的这种“雅俗共赏”,其实

是伴随历史发展的一种创新。

在《庆节令》以及在王宁的每一部作品中,都在看类似传统的手法中渗透了现代意识、观念和技术的创新,而且有很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惊喜,同时也深深烙上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经典都是在独具特色的创作中与时间的沉淀中铸就的,相信这一部作品,一定能够以其独特的当代音乐思维和雅俗

篇3

论文摘要: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是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应注重做好本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研究和构建特色文化资源系统和服务平台,有利于高校在文化研究上与地方文化发展密切联系,还能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实现。笔者以桂东南唯一的一所高校—玉林师范学院为例,试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1.玉林师范学院概况

玉林师范学院是桂东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从组建开始,即对其发展作了科学定位,即“立足桂东南,服务全广西,把学院办成以义务教育阶段为特色的,在区内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

作为一所民族地方高校,玉林师院图书馆在藏书建设方面,从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以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为依据,教学科研藏书为中心,桂东南地方文化信息资源为特色的藏书体系。

2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十分注重对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为此,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桂东南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桂东南特色文献、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为突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人藏后,应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而建立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专藏及专门阅览室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有利于保持收藏的完整性,提高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研究、服务教学和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重要作用。为此,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设立了桂东南资料室,专门收藏桂东南研究资料,兼收广西地方文献及本馆特藏图书,对收集到的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按照不同文种、载体类型和外表特征,购置不同样式的书架、柜橱,划分成若干馆藏区,分门别类地存放。

3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3.1做好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

3.1.1明确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范围

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的范围主要包括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丛书、地方史料、碑刻、族谱及地方人士的著述等,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来说,收集与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及科研有关的信息资源更是责无旁贷。以玉林师院为例,“十一五”期间被为列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学科有:有机化学、华侨华人学;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有: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桂东南特色资源与材料研发中心。教师研究的课题也很有特色,比如桂东南方言、民间音乐、徐松石、高山村,还有大蒜、红菇、荔枝等,都与当地文化、经济、历史等相结合。从这些学科和科研项目可以看出,桂东南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

3.1.2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理、甄别、类聚

特色文化资源是记载地域内自然、社会和历史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称誉,对了解与研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物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研究了解地情知识、为当地制订地方建设规划、实施科学决策、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桂东南地处广西东南部,旅游文化、音乐文化、语言文化、习俗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宗族文化均独具地方特色。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从桂东南特色旅游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音乐文化、宗族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进行分类,设立了桂东南旅游文化研究、习俗研究、文化研究、革命史研究、将军研究、华侨华人研究、地方语言研究等系列专题,每个专题的信息资源都由专人负责收集。

3.1.3采取多种收集方法

由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具有多样化及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应广开收集渠道,拓宽收集途径,采取多种收集方法。首先,负责采集的人员,要了解掌握地方文献的收藏与分布、出版发行情况;经常与当地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等文化机构保持业务联系;多与专家学者沟通,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定期到民间采集资料;关注读者反馈意见。另外,由于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都较为注重对本地区特色文化的研究,有的高校还设有专门的科研部门,他们在进行教学和科研时,往往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图书馆在文献收集方面要充分利用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与这些教师和部门建立顺畅的交流渠道。一方面图书馆采访人员要主动联系,及时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也能从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中(诸如查新、专题书目、数字资源、专家工作室等)得到启发和帮助。这样,双方就建立起良胜循环的互动关系。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立了“长远规划,整体论证设计,分阶段实施,联合共建”的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体系,通过多渠道采集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相关文献,主要有书目预订、征集、交换、捐赠、委托收集、网上搜索引擎收集等。对于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收集,例如通过摄影、录音、录像,制作成磁带、CD,VCD,DVD等声像资料,甚至以电子资料的形式上传互联网。如玉林电视台新开设一档很有特色的方言访谈节目《倾计》(注:即聊天),其内容涉及桂东南各地的历史、民间音乐等各方面,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对这个节目的影像资料也进行了全面收藏。

3.2加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时,首先是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的情况进行调查、整理,确定要建设的目标、重点、主题,然后利用采集网络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评价和排列,剔除不相关的内容,对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同时进行描述和标引。这样,经过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开发后,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献资源体系,可以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2.1编制专题目录和综合性评述

开展服务的人员,需要多与读者沟通,制作新书简介、专题目录等,同时要综合运用目录、索引、文摘、综述等工具和手段,以及网上信息检索、网上文献传递等服务形式,广、快、精、准地为各类专家学者传递文献信息。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开展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时,还常举办各种报告会、讲座等活动,力求多主题、多途径、多层面满足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吸引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

3.2.2开发建设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利用其丰富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优势,做好深层次特色数据库建设,建立充分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文献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及全文数据库),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打破高校图书馆现有的馆藏重复和短缺现象并存的状况,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布局逐步趋于合理,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做准备,更有效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3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篇4

【关键词】民间文化;动画;运用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91-01

民间文化就是中国民间经过几千年沉淀,而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它承载着先人的传统道德与审美情趣,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题材丰富,内容多样,为我们的动画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养分。动画与民间文化密切联系,神话故事的《女娲补天》,民间传说的《神笔》,寓言故事的《鹬蚌相争》,少数民族的《一幅侗锦》,佛教传说的《九色鹿》等等,这些都是将民间文化与动画艺术结合的产物,来发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这一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

一、动画与民间艺术联系的背景

追溯其发展,我国动画从始至今都是与民间艺术结合在一起的。作为外来的艺术,上个世纪初期,中国最早的动画《大闹画室》也是借鉴迪斯尼的风格,但在那个民族存亡的时刻,爱国人士重新思考正确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快做出了自己本民族的动画《铁扇公主》,用三借芭蕉扇的民间故事来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百折不饶的战斗精神。建国后,我国的作品一度被误认为苏联作品,自此,中国动画界开始探索自己的本民族风格,形成“中国学派”,如《神笔》、侗族的《一幅侗锦》、《孔雀公主》、《大闹天宫》、水墨风格的《牧笛》等等一系列动画作品。“”后,在艺术寻根氛围下,我国开始大规模搜集、整理、运用民间文化,动画再次创造了辉煌,如民间故事的《鹿玲》、民间谚语改编的《三个和尚》等。80年代后,受到欧美、日韩等外来文化影响,对我们的动画冲击很大,我们开始放弃了民族道路,虽然目前我们的动画辉煌不再。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民族风格,发扬民间文化,兼容外来文化,以后,动画发展会越来越好。

二、动画对民间文化的运用

动画的很多内容与题材是运用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历史长河中长期沉淀下来的,是经过历史考验的,能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集体的结晶,很多民间故事、传说、谚语都得到运用,如《三个和尚》就是表现谚语“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又如浙江省的民间故事改编的《田螺姑娘》等等,很多民间题材的故事或传说运用在动画中,将动画根植于本土的传统文化中,表现中国特色。外国的动画也在致力于民间文化的探索,如美国迪斯尼的《白雪公主》就是取自安童生的童话故事,日本的《圣斗士星矢》也是取材于希腊神话,美国还将中国木兰从军的民间故事翻拍成动画电影《花木兰》,文化的兼容性在加强,不管怎么发展,民间文化永远是动画的宝贵财富。

三、动画与民间文化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兼具教育性与娱乐性。很多民间故事都是老一辈讲给后辈听,让后辈从故事中得到启示,学到优良的品质,或者以此为戒,它是非常接地气的,反映的是集体的智慧,也是生活的智慧。如《一幅侗锦》中,描写了勤劳的母亲与勇敢的三儿子形象,同时,懒惰、懦弱的其他两个儿子则是告诫我们:应该勤劳勇敢,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寓言故事中各种人生智慧也对我们有启迪作用,我们可以从《鹬蚌相争》中学到冷静分析,《猴子捞月》中学到真实与虚幻,以及各种寓言题材的动画《农夫与蛇》、《滥竽充数》等中各种智慧值得我们去学习。动画带给我们乐趣的同r,也带给我们生活的思考,动画与民间文化都是告诉我们去崇尚美好的事物,知荣明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标准。其次,动画与民间文化都传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表现出民族性,世人想看的也是各自的民族特色,在当今社会,各国的文化都在互相包容,全球经济一体化,但是,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不能丢,我们核心的民族精神应该深深地根植于动画中。

四、展望

民间文化为动画提供了很多优秀的元素,我们应该合理地看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创造出优秀的动画作品。我国的动画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动画与民间文化的关系,以传统文化为指导,坚定地走自己的民族道路,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不管形式怎么变化,我们的民族精神都在动画中,坚定自我,不断努力,一定能描绘出美好的想象世界。

参考文献:

[1]白强.民间故事对中国动画题材的启发与影响[J].大舞台,2012(2).

[2]张静,陈建宪.略论中国动画的民间文学传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张琼洁,刘森.浅析从民间故事中探索中国动画的发展[J].戏剧之家,2014(4).

作者简介:

篇5

时代呼唤“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反映了民族的特性和风貌。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漫长的文化历史过程,积聚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空间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归属感,我们要摒除歪风邪气,深刻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于我国具有民族个性的室内空间环境中,使我们的文化得到传承,使设计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黑格尔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室内设计要民族世界化,而不是被世界同一化。在室内设计中,我们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继承发扬并超越传统,在继承中,并不是民族元素的表面运用,而更应该是对民族文化底蕴从精气神方面的深入认同和表达,创造出既符合中国文化又具有时代风韵的室内空间环境作品。在设计中我们要研究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并吸取外来文化精髓,加以灵活运用于具本民族风格的设计作品中,创造出新的生命力。具有民族个性与特色的设计作品才能自立于世界设计之林,才能在国际设计界中独树一帜。

绿色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室内绿色设计具有生态环保性和可持续性,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而民族文化特点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具有世界民族性和民族时代性,是民族文化时代性的传承,体现以人为本、以民族为本的观念。从外在来看,民族文化是一种表达方式,绿色设计是一种技术原理;从内在来看,民族文化意图创造一种精神气质,绿色设计意图创造一种环境品质。

绿色设计与民族文化融合共生

绿色设计要体现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要用绿色设计来演绎。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原则要求“要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经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注意传承和发扬地方历史文化”。将绿色设计与民族文化两者相融共生,则室内设计将更具有亲和感和归属感。国内外也有很多绿色设计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设计典范。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管式住宅”,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地域条件,创立一个被动式节能的绿色建筑,具有自然通风的循环体系,被视为早期低技术生态建筑的经典实例,被各类研究者广泛研究。我国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是一个融合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四星级酒店。设计师试图“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通过提炼我国传统民居和江南园林的艺术元素,用简洁朴素的造型,结合西方现代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演绎了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园林气质的建筑及内部空间。将绿色设计与民族文化融合起来,符合室内设计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品位,两者相容共生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和高品质的室内空间环境。

篇6

一、延年之艺,“牛”文化在民间艺术的审美表现

中国民间文化观念所包含的关于外部现实的认识成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体现着一定的科学原理,但最终没有达到纯粹的科学理性分析的水平。从大量的民间资料表明,中国老百姓并不单纯为审美目的而从事美术活动,也不单纯出于审美要求而热衷于民间美术。更多的民间传说和祭祀表现,以及一些基本生活习惯与民俗活动相关的民俗活动,其意义和目的往往不具有独立性。

(一)民间文化背景

从实际生活情况来看,民间没事以至在整个民间审美活动似乎都陷于一种巫术性的热情和宗教般的虔诚之中。可见民间的造型活动多与祭祀、祝祷、纪念、敬仰以及祈禳、禁劾、厌胜方术等信仰习俗活动相关联,追求形式化的过程和结果不可分割地叠合着世俗生活的深远背景。现象表明,民间美术观念秉承着原始信仰成分,其内涵不尽是纯粹的承继和保存显示出来。构成民间文化观念内涵的认识成分之一,即求生、趋利、避害观念内在统一性的一个方面。

(二)星座文化蕴意

从文化属性的角度来看,在佛教文化中“牛”是高贵的威仪,道教文化中“牛”是二十八星宿之一,而民间传统中牛则是十二生肖之一。俗语说“地辟与丑,而牛则辟地之物也,故丑属牛。”因而“牛”成为开天辟地的大功臣,进入了生肖,属于丑时。

(三)民族文化风俗

从民族风俗习惯来看,中华民族牛文化赋予各种象征意义的神话、风俗、典故广为流传,深受百姓的喜爱,其中民间的“鞭牛春”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甚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春牛”民俗文化。有的还形成了民族传统文化,如贵州遵义的仡佬族,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敬牛王菩萨”、“祭牛王”的活动,据说这天是牛的生日。还有汉、壮、布依、瑶、侗、土家等民族都有不同的牛节。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一种牛文化,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从苗族工艺装饰品来看,牛形象的装饰品在少数民族中多为体现在苗族服饰,在苗族的服饰装饰品里面主要表现在银饰雕琢和蜡染技术领域。苗族的银饰,极少地与其它材料相配;在制作上,绝不吝惜用材。一套齐配的装饰品,以多为美、以大为美、以重为美的民族特色。如西江苗族的银角,其器型尺寸一般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甚至超过配者身高的一半。这些造型艺术的来源其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护佑。而在蜡染技术领域里,苗族文化的发展以刺绣和蜡染图案来记录祖先的功绩和日常生活习俗,如蝴蝶妈妈、久保杀龙、各种变形龙、骑马男子和牛饰图案及各种兵器的造型等。因此牛文化的审美艺术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均有体现,尤其是服装的配饰,把传统的民族服饰也应用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之中,形成一个多民族的地域特色。

二、新式制约,“牛”文化的审美精神意义

至今,“牛”文化从远古时代延续不断发展到现在,不仅仅在中西方的文化领域里,“牛”作为文化艺术的象征,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特色和艺术表现,植根于民族的文化精神。牛文化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业、民族风情、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以及关系到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市场需要和日常生活需要,也不断满足人们经济发展和上层社会的需要,而这些需要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牛”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精神。相对而言,牛文化不仅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牵动着中国绘画艺术的不断自新,也不断地提高人们对牛文化的审美认识和欣赏价值。于是牛文化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崭新的一面和精神价值意义,全面地体现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牛文化的认识和审美情趣。

篇7

一、民族服饰的起源及审美观

从现代追溯远古,最初猿人用树皮、草叶、兽皮披戴在身上,有着遮羞、护身和炫耀等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作服装逐渐由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的。当时,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原始人就借助巫术和图腾等宗教信仰来驱除灾害,保佑五谷丰登,以至于形成本民族的习俗流传至今。由于各地人们生活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导致人们所推崇的信仰也不相同,这样才形成了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如原始人的文身、涂绘,新几内亚部落男子的鼻栓,印度新娘的鼻饰等无不蕴含着人们对美的追求。

如果说人类最初对于服饰的要求并非出自明确的审美目的,或者古代服饰的发展是出自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拜物教图腾,那么,伴随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便形成了一种避邪、护身或战胜自然的象征,如赋予服装以色彩的象征,白色代表着纯洁,象征着人们追求美好的愿望。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政治分不开的,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民族的政治制度的不同,直接导致服饰穿着的不同。如我国西周服饰的等级制,赵武灵王倡导的胡服骑射,明朝朱元璋提倡的“六合一统帽”,这些都说明统治制度与民族习惯的不同对服饰的影响的不同。当人们真正从装饰艺术中体验而获得美感之后,服饰的美感才得以形成和深化。

二、民族服饰的代表性和象征性

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都有其独特的代表性,这种代表性主要指本民族服饰的特征,如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印度的沙丽、朝鲜的短袄长裙等都是本民族服饰文化的一种典型代表。

如何会存在这种特性呢?主要是因为各民族生存繁衍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劳动生产生活方式与发展历程不同造成的,比如居住在我国云南省丽江县的纳西族,由于冬冷、夏凉,因而服饰带有寒温地区的特色。相反在湿热的丛林中生活的土著人,由于气候关系穿得很少,除了一些头饰、胸饰外,几乎是。这说明不同民族在其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服饰,也必然存在着不同的民族风格。

民族服饰很讲究象征性,象征性包括民族象征性和社会象征性两种。

民族象征性,即人们将自己的美好愿望注入服饰中,这种象征是同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分不开的。由于美已蕴含在服饰中,所以人们穿着时,不仅有着护身作用,而且在服饰中注入了自己所推崇的物品。如朝鲜族儿童的七彩衣,是用七色绸缎给儿童做的衣服,好像彩虹在身。朝鲜族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

社会象征性,即服饰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和文化资料,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统治阶级划分尊卑、区分贵贱的附属品。正如贾谊在《新书·服疑》里所说的那样:“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势位。”服饰还往往作为识别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区分一个人等级高下的标志。如国外大选时,选民穿着带有被支持者标记的服饰,以示拥护其人,这说明一定环境下所产生的服饰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即社会象征性。

三、民族服饰的演变

各民族的服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尤其是现代信息的传递,各民族的文化都在与各方文化融会贯通,使得自己的文化更加完善,民族服饰也是如此。例如,最早出现在西方的裤子,经过文艺复兴的紧身连袜裤到法国宗教战争的骑士裤,一直到“二战”后,演变为宽大裤脚的男裤,裤片也从二片式、四片式发展到今天的六片式、八片式甚至十片以上等。

再如,中国的旗袍,它是从我国满族服装上演变而来的。随着历史的推移,到后,旗袍被不断改进,女式为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衣长至膝下的形式。男子的旗袍则长及脚面,两侧开衩。以上两例证明,各民族的服饰都是在演变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因而现代的服饰应多方去吸取营养。

当我们对民族服饰有了一定了解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对待这些民族服饰文化的问题,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四、对民族服饰的借鉴和应用

在当今的服饰设计思潮中,有两种思潮占主流,一种是现代艺术中的抽象主义、构成主义及新造型主义,特点是采用非理性的设计取得一种奇特的浪漫气息,这种设计与民族服饰关系不是很大。第二种是追求传统风格,提倡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这种设计思想将现代设计与传统风格熔为一炉,更多地运用吸收民族、民间服饰的精华,通过作品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和自然乡土风情的依恋。在这种设计思潮中,集中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追求,是现代服饰与民族服饰的结合。

在借鉴民族服饰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服装的性能,即实用性和装饰性。在人类服装产生后,服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实用性一直是大于装饰性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服饰的装饰性已超过了实用性,这样具有浓郁装饰味道的民族服饰就显得重要。

在民族服饰中,也有许多烦琐的、野蛮的服饰,并不符合现代人生活的节奏。因而需要在借鉴的同时要注意考虑到服饰的实用性,应当与现代服饰结合起来,抛除不符合现代生活的因素,吸取各民族优秀的服饰文化因素,创作出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民族服饰。

总体来说,民族服饰与宗教、审美、心理、实用功能、自然环境、民族文化是分不开的,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但却没有明显的国界和民族界限,不会一成不变,它以融合的形式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服饰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展现,它不仅表现出民族的尊严感和自豪感,而且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认同意识和民族精神,这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并吸取各民族服饰的精华,将人们生活装扮得更加艳丽多彩。

参考文献

[1]李当歧编著《服装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华梅著《中国服装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篇8

现代看来,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包装设计的宣传和美化功能。而包装设计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体现,所以它离不开地域性和历史性所赋予它的专属文化,这种专属文化一般都1.民族文化与包装设计的关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比如说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下来的民族气质、风俗和民族精神,包括我们独到的哲学观和美学观都使得我们留下了终生的民族烙印和民族文化。同样,在民间,流传深广的美术及工艺也特点鲜明,也都是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喜闻乐见和审美情趣。所以,充分吸收民族特色,反映出民族特色包装是我们包装设计长久发展的必然。现代的包装设计中新材料、新思想、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更多的设计人员带来了更多的设计灵感,使设计师们能够更好的发挥特长从而充分的展现自己的设计能力。所以,就要求设计者能够在现代包装中准确、恰当的体现文化性和地域性,并使作品具备强烈的风格和民族文化特点,这样才能创意出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更高水准的设计作品。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文化层面:

(1)民族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涵盖了社会观念、交往文化、社会科学等多方面文化类目。民族社会文化是从一个民族中人们的物质生产过程之中衍生出来的。而包装则是人类社会化物质生产发展出来的一种具象的社会形态内容,它与整个民族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包装设计也充实并促进了社会经济生活内容。现代的包装设计应不断受到民族社会文化现象和新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使它的传统意识形态和原有的社会功用性不断增加新的意义,从而给包装设计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2)民族审美文化

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高级形态的具体代表就是审美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就是美学和哲学的完美结合,既注重了教化作用又使人们认识到审美的意义,这正是以“和谐”为主要内涵的中国民族哲学所诠释的内容。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看重商品使用价值的同时且对商品包装的审美和情感价值讲究起来。往往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项目都是伴随着视觉传达所产生的,对人情感有深刻影响的心理感受。所以,只要是在包装设计中过程所涉及的民族审美文化,都是符合基本美学规律及大众审美情趣的。

(3)民族流行文化

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在每个特定时期都存在着独特的观念体系的流行文化。不同年龄、职业、地区和文化层次的消费者消费观念也会不同,就算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消费群体在不同的历史时间段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消费观念。而这种变化所产生的新的消费文化形态,就是一种流行性消费形态。包装设计在其中,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然也免不了体现出流行文化的一系列特性,同时,这也是与消费者形成情感交流和购买默契的重要手段。而对于一个设计者来说,把握时代信息,掌握一个民族中流行文化的动态,时刻关注最新流行设计动态是非常重要的。

2.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包装设计领域里,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应极力发扬自己固有的民族特色。在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借鉴别国不同设计观念,还应不断发展、继承自己民族风格艺术形式。在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主要是表现在整个包装的设计文化与观念上,它映射出整个民族共同的心里特点。不同民族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而这一切都可通过自己的设计和产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与此同时也深深影响了设计的风格创作。所以说,包装设计是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民族文化体现的重要形式,人们可以从一个民族的包装中来了解它的文化。

2.1民族文化包装中的图形应用

现代包装设计可以说是文化信息传递的一种媒介,它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中,除了要满足包装原有的功能之外,更多的应是体现其文化内涵,特别是要注意与民族文化相切合。具体到包装设计中,在很多民间艺术里,讲究特定形与形的组合,以此来表达特定思想情感,而且一般都是“言有意,意吉祥”,都是我们祖先世代传承沉淀下来的宝,经久不衰。(见图1、图2)如牡丹图形象征花开富贵,“梅兰竹菊四君子”,“花好月圆”、“龙凤呈祥”等图形都代表了中国历代人民对生活的至深感悟和美丽愿景。而在包装设计中,这一切则是靠运用充分体现东方文化艺术特点的图形,来丰富包装的语言,满足国内外各民族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对文化的认同。

2.2民族文化包装中的色彩应用

艺术设计中常常讲到的色彩语言,在现代包装上也同样具有强烈的视觉识别力和感召力。色彩能最早、最快地触动人的神经,直接激发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意识。所以,对包装而言色彩的研究有着非凡的意义。只有先体会到色彩能够产生的心里影响,才能在后期的包装设计中更好地来利用色彩为我们服务。不论国家、地域、民族,色彩本身就具有民族的传统意识,只不过不同的民族对色彩的喜好习俗与审美情趣都不尽相同。在我们国家,从古自今人们对红色的青睐都是公认的,节日、嫁娶、各类庆典无不把红色作为主色调,这都象征着喜庆吉祥、富贵如意的寓意。进而凡是出现在节日当中的礼品包装上,色彩也多用红色表现。但西方有些国家却认为红色有血腥、粗暴的意味。各国对色彩的喜好与忌讳各不相同比如:美国人不喜欢紫色;荷兰人则喜欢橙色,而橙色和蓝色还是这个国家的代表色彩;埃及人却极为厌恶以蓝色,偏偏又喜欢绿色,包括奥地利、土耳其都欢绿色;而到了法国,保加利亚等国家,人们又都很讨厌绿色。所以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设计者一定要注意色彩的灵活运用。必须充分考虑到色彩能引起的心理感应、色彩与整个民族的关系、直到色彩与被包装产品的关系,这一系列问题都必须考虑周全。只有把握和运用好具有民族性的色彩才能更有效的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推动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协调发展。因此,一个民族的色彩个性必然会加强包装设计上的视觉效果,最终影响促销的作用,从而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结语

篇9

关键词:舞蹈文化;传播;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传播是其重要的生存方式,也是其生命力的体现。舞蹈传播是通过表演向受众展示舞蹈艺术魅力的过程。目前,中国舞蹈艺术的传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以传播为手段传承和舞蹈艺术的价值是非常必要的。舞蹈艺术的传播并不简单地将舞蹈动作展现给观众。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的舞蹈仍然散发着其独有的文化底蕴,承接着现代人的精神理念,反映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各个民族传统的文化形式。舞蹈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征服着人们。舞蹈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底蕴,一个民族舞蹈的创作深深的被文化所影响着。

一、舞蹈与文化

舞蹈来源于生活,是从各民族人民的劳动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它始终跟随着人类的脚步,每一部舞蹈作品里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例如《秧歌》这种舞蹈,它是一种表现人们生产生活的舞蹈形式,它起源于人们的劳作,展现了人们在田间插秧耕耘的生活状态,并且应用敲锣打鼓来表达农民庆祝春耕或秋收的欢乐心情,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展现了农民朴素健康的积极精神,表达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每个时期的秧歌都有不一样的文化在里面。在革命时期,它就成了一种有斗争精神的秧歌,在当时它表现出了另一种农民生活,反映了当时工农兵斗争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意义。在解放时期,秧歌跟随着人民走遍全国,在当时也象征着解放和胜利。秧歌在人民革命建设事业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到今天,它在人们心中也是欢庆喜悦的象征。

舞蹈艺术其实已经升华为一种生活、甚至生命的艺术,舞蹈成为了人们的一种交流方式,是人们向外界传递质朴的生活和感知世界的一种手段,它表现了各民族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千姿百态,透过舞蹈鲜明的风格特征也可以直接的观察到人们的文化物质和民族精神。

舞蹈是一种属于人民大众的艺术,因此舞蹈具有它独特的群众性。舞蹈的创作者要想创作出一个好的舞蹈,就需要用人民大众的心理特点去感知生活,并且感知当时期社会的文化背景,并用艺术的眼光去细细品味世界,把生活中发现的事和物进行富有意义的构思,并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使舞蹈作品散发强大生命力。

二、舞蹈文化的传播

民族在社会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而且为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社会成员所共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在我国,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对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意识、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密切关联度,它不仅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关系、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而且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传统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文化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如唐代的乐舞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仪态轻松,就和大胆吸收西域乐舞文化、旧传统中融入了异质的新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传统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濡化过程。这种濡化过程一般不会引发剧烈的冲突,也不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 舞蹈院校的舞蹈教育在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也就是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优秀的舞蹈人才和舞蹈作品不断涌现。一部好的舞蹈作品的创作,一定是从内心到动作的浑然天成、和谐统一。它是既立足本族传统,继承了传统文化,又富有现代人的情感,将外在的舞蹈技法与内在的情感表达巧妙融合,而展现的超然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朝鲜族舞蹈作品《扇骨》以它特色的朝鲜族舞蹈语汇和深刻的民族底蕴赢得了众多专家和观众的喜爱与肯定。《扇骨》作品本身便体现了一种随着时代审美变迁而有的新体会,在提炼出朝鲜民族具有典型特征的舞蹈语汇的同时融入了编导个人的性格与情感,这样一部作品满足了观众的一份期待――通过舞者身体中流露的沧桑与坚韧,透出朝鲜民族特有的骨气与尊严,表现艺人不随遇而安、不急功近利的人生况味。朝鲜族女子舞蹈一般传统展现的风格优雅而深沉,韵律细腻而含蓄。而《扇骨》的编导张晓梅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位一身傲骨,透着坚韧、刚烈,一位痴迷执着于舞蹈的朝鲜族女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让观众来解读一位朝鲜女子的人生与情感,给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舞蹈艺术是一个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精神集合体,多种形态但又具有整合而一的民族性和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即是这种民族性以及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在舞蹈艺术中以今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的新生是一个民族层面上的典型精神产物。这不只是单一舞种的文化传承,而是通过舞蹈这种客观的文化现象沿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稳固民族之本,扎深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三、舞蹈文化的发展

1、现代舞蹈元素的增添

近年来,舞蹈艺术出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舞蹈编导倾向于把现代舞蹈与民族民间舞蹈相融合,从而使得民族民间舞蹈呈现出与传统舞蹈样式截然不同的风格特征,这种新的舞蹈样式往往以热烈的表现形式为主,通常能引起较高的关注度。例如著名的舞蹈作品《欢腾》在演绎时,舞者在基于藏族传统舞蹈之上,将现代的构图、造型、音乐等重要元素融合在其中,令人耳目一新。纵然对于这种所谓的“颠覆”传统的作品还存在着许多争议,但我们可以看见在其他艺术门类中,这种现象也不少,如近年来出现的“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创作也获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当承认,在市场化经济和东西文化交融的当代,出现这种情况是情理之中、不可避免的,无论以任何形式阻止其发展以及观众接受与否,它都将按照既定的轨迹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展,并呈现出强劲的势头。

2、立足传统根基,发扬民族个性

无论现代化以及市场经济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走向有着如何程度的影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都将立足于民族根基,这一点是不可动摇的。俄国19世纪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文学在任何意义上都是民族精神的果实,他在这里指出了文学对于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其实对于任何艺术都是如此,只有民族的才是具有个性的和强大生命力的,只有民族文化的不竭发展,才能在发展中突出个性,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对待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前景,我们也要立足做到:首先要尊重和保护本民族的文化精神的遗产,使之始终保持民族本色;另外,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要不断根据现实需要增添新的元素,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最后,还要使新时代的舞蹈艺术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学观念。做到以上三点,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才能把握住民族的灵魂,才能在作品中显示出民族特色。当然,民族性是不断发展的,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和把握民族的“魂”,才能有充足和广大的发展空间。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编导的作品《云南印象》,既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原生态的美,也让我们震撼于民族个性的鲜明。

3、舞蹈内容的原生态意味和文化气息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另一趋势就是追求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以及在舞蹈中始终遵循一种原生态美的意味。这类舞蹈在编排上往往不拘泥于固有的舞蹈动作及形式,而是力求寻找民族的深层文化内涵,从文化角度进行构思,注重通过舞蹈形式来传递文化内涵,这种舞蹈的思想性较强,因而更易打动观众,引发深思,让观众在舞蹈欣赏中感受深层的文化底蕴,从而把传统文化的魅力散发得淋漓尽致。这类作品不同于一味走创新道路的舞蹈样式,对于这类舞蹈反对的声音较少,从业界到观众都是比较推崇和喜爱的。这类舞蹈作品力求不断寻找文化的根基,在与文化心灵契合的基础上展开创作,用舞蹈诠释文化的内涵,让观众有较强的心灵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把传统文化作为舞蹈内容的支撑,让传统文化渗透进舞蹈表演中,是未来舞蹈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马盛德.当前我国传统民间舞蹈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艺术评论,2010(01).

[2]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01).

[3]官圆媛.谈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的民俗文化根基[J].辽宁高职学报2008(9).

[4]孙晓燕.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

篇10

[关键词]平面设计;世界认同;民族风格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43-01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平面设计领域,平面设计的国际化与发展本名族的风格两者呈现辩证统一关系:民族风格体现本名族个性特征,国际化体现共性特征,民族风格是国际化的组成部分,而国际化又使得民族风格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正确处理平面设计中的国际化与名族风格问题,使传统转换到现代,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国际化中把握名族风格,协调国际化与民族风格之间的关系,对设计艺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平面设计的误区

我们知道,民族性和世界性是艺术辩证统一的两面。艺术的民族性主张运用本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手法反应现实生活,使作品具有民族气派与风格;艺术世界性主张摆脱民族传统文化、解放思想,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平面设计也是艺术的一种,它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也是不可分离的,应在体现本名族风格的同时,也要结合世界性,使之为其他民族接受和容纳。但是,目前很多平面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对西方设计理念模仿痕迹很重,对本名族独有的设计元素传承运用的很少,导致作品缺乏本民族的个性特征,落入过分强调设计国际化而民族风格形式化的误区。这样的作品由于与本民族的风格偏离甚远,不但打动本土受众,也难以打动世界其他民族的受众。

二、当代平面设计的民族风格

当前我国平面设计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还相去甚远,作为平面设计师不应过分照搬西方模式,要摒弃平面设计文化上的自卑心理,不断探索一条既有自己民族风格又能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的平面设计之路。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界博览会都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华文化的复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优秀的设计元素,它们集中体现在“形”和“意”上,作为设计者应植根于这片优秀的设计土壤中,构建出有自己独到之处,又与国际潮流的理念与实践体系相结合。

(一)运用传统“形”的设计元素

“形”就是通过设计元素体现出来的外像形状与结构。在中国传统的作品当中,比如传统图案、中国文字等,都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的设计元素装饰性很强,结构整齐、均匀。作为设计者,应摒弃照搬西方模式的思维,充分利用传统中优秀的“形”的设计元素,采用打散、分割、错位、变异等不同方法,之后重组新建,让作品不仅在外像上具有鲜明的特征而且能与现代平面设计很好地融合,不仅具有本民族的风格更能与世界接轨。

(二)运用传统“意”的设计元素

“意”就是通过设计元素体现出来的外在形态的内涵。在中国五千年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许多传统图案、文字都是由人们赋予其美好的象征意义的,比如中国结、传统的图腾等。作为设计者在设计时在对作品“形”的把握的同时,还应该赋予作品主题相对应的“意”。这样的设计作品不但从“形”上吸引受众,还可以使受众在“意”上对作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运用传统“势”的设计元素

“形”和“意”是设计作品的外象和内涵,而“势”可以说是设计作品的“灵魂”。作为设计者要准确地把握“势”的运用,就需要对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精神领域有深入地理解,取其精华部分,同时与现代设计思想相融合,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会既蕴涵本民族的民族之魂。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会徽就是不仅对传统设计元素的“形”、“意”准确把握,更是对传统设计元素中的“势”的把握。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从“形”上看,很像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从“意”上可以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从“势”上看,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和谐,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会徽图案,从“形”上看像汉字“世”,而且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从“意”上看,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从“势”上看,会徽以富有生命活力的绿色为主色调,抒发了中国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其中“世”字运用书法写意手法更是可贵,意在向世界传达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努力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