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论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学教学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学教学论

篇1

1.1医学课程的设置造成临床知识应用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医学教学的课程设置未能与时俱进,依旧沿袭传统的教学体系,通常是以基础课程为起点,掌握基础医学之后再进行专业课程、临床课程的学习,最后进行实践课程。统观我国高校专科医学课程设置,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由于大一阶段学生侧重学习通识课程,接触的临床知识具有局限性与零散性,临床知识的缺乏决定了医学微生物教学很难真正应用临床知识,否则只会增加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难度,久而久之产生厌烦心理,最终起到了南辕北辙的后果。

1.2医学教师专业素质造成临床知识应用的局限性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要想将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中的具体病案相结合,需要教师掌握专门、专业的医学知识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专科教授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师有一部分毕业于非医学专业或是刚从医学院校毕业,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也很难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临床知识。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要想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其专业素养必须放在突出位置。

1.3学制与学时的临床知识应用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大力改革,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学制与学时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专科医学专业由于具备系统性、知识繁杂、难度大等特点,采用的是三年制学制。现在改革之后增加了一些相关专业的课程,这直接造成学时的减少。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缩短后的学时使得临床知识的应用举步维艰,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2在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运用临床知识的有效对策

2.1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适时应用临床知识

在医学微生物理论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临床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有利于活跃医学课堂氛围,有利于使学生通过具体、真实的病案加深对医学微生物理论内容的理解程度,总而言之,将医学微生物理论教学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然而,教师也应当注意,临床知识的应用不是越多越好,病案的引入也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恰当、适时引入临床知识。医学微生物学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属于带有临床实践特征的基础性学科,因此对于其中理论性强、临床实践性弱的知识点,教师不能一味追求临床知识的应用。而对于一些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医学微生物学知识。

2.2教师要精选病案,注重临床知识运用的典型性与有效性

临床知识在医学微生物学中运用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有效性,临床知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促进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此,教师在引入临床知识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接受情况与教材内容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有针对性、有代表性、典型的病案,通过分析研究、小组讨论、反馈总结等环节,使临床实践知识真正服务于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课堂之中。临床知识要难易程度适中,尽量贴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讨论分析与总结反馈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2.3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师的临床实践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二者教学相长,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对医学学科而言,医学教学具有严谨性与科学性,与人们的生命安全休戚相关,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必然。面对着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教师教授医学微生物学的现状,高等医学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医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医学教师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动态,掌握最新的先进理论成果,充实丰富医学理论素养。除此之外,医学院校要创造多样的机会,搭建良好的平台,使一些教授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师。如医学微生物学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机会走入临床实践中来,在临床实践中学以致用,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医学微生物学教师只有同时具备顶尖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才能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临床知识,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结语

篇2

——徐映梅

由刘恩山主编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二版是一本值得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细读的实践性强的就业指导书。

作者从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的角度来编排本书。本书分为十二章,分别是:中学生物学课程、科学的本质与生物素养、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本教学技能、教学策略、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中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教师的备课、中学生物学教育评价、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与教学中的安全、,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它包含了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从"台前"到"幕后",从准生物教师的适应到在职教师的持续发展,本书都一一进行阐述。

面对现在教育界片面强调向学生传递生物学知识这一现状,作者在第二章引入自然科学有四个维度以及科学课程四个维度要有适当的均衡理论。作者把理论与现实状况紧紧联系在一起,有力的表达了科学课程还应该向学生传递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方法,向学生展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我看来科学课程应该是一门有趣的课程,但现实往往是相反的。如果你在一项探索活动开始之前就被告知结果,你还会有探索的欲望吗?很多时候,我们获得了知识,也开始依赖现成的答案……这些跟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有撇不清的关系。

在本书第三章,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对于其中的"个人的学习被看做是新旧知识、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应是简单抽象的,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景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这段话,我深有体会。高中阶段学习球的体积公式时,我做过各种各样的相关题目,机械而麻木。而有一天,我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一队建筑工人不懂球的计算公式,用圆的面积公式代替。我和侄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计算出那个近似球状石块的体积,避免了堂哥多花钱。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知识的实用性,感受到了可以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乐趣。我对球的体积公式有了全新理解。所以,我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值得推崇的。

本书的第九章涉及了生物学教师的备课。我十分认同作者"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以及"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为起点"的观点。了解学生的"知"与"不知",了解学生的"知"的来源和内容,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同时我觉得教师应该知道他的学生会在哪个学习环节有困难,在哪个知识点上会出现认知偏差。也就是说,教师应该从宏观和微观的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水平,这样才能保证"教"与"学"的不脱节。

篇3

(一)教育学背景知识不足,缺乏教学训练

在我国,高校教师多为师范类院校出身,有着教育学专业背景,而在美国,生物教师多为生物学科的研究生,这就使得他们教育学方面知识较匮乏,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缺乏专业技能,只能采取“经验式”的教学模式,所以无法驾驭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模式。很多教师甚至认为经验式教学更为稳妥,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是否真正有效仍处于实验阶段,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不敢冒险采用。因此为教师提供教学方面专门知识的培训必不可少。如VisionandChange:ACalltoAction报告中就特别强调对于青年科研者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助理教授进行培训的必要性。

(二)教师投入到教学的时间不够充足

高校的教师总是身负双重的责任:科研和教学。而结合美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更倾向于科研,导致教师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科研中,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教学。在美国,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到名不见经传的文科学院,重视教师教学的寥寥无几,但几乎所有高校对教师的科研都有严格要求,校方对科研和教学的差异性对待,直接影响了教师对二者截然不同的时间投入。长期的忽视必然需要今后更多的投入来弥补,所以要想实现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大变革,增加教师在教学上的时间投入是毋庸置疑的。

(三)缺乏对教师的激励因素

外在奖励影响着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决策,当然教学也不例外。在高等教育的使命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教师的奖励制度却变得越来越窄,即只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不重视本科生的教学。有的教师对于教学工作表现得兴致勃勃,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教学工作中,也花费精力参与了教学类的训练,然而遗憾的是,政府与学校却意识不到外在激励的重要性,财政利益、职称学衔、教学奖项甚至是同事和校内管理层的口头认可,这些应有的回报教师全都不曾获得,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必将受到严重打击。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适应过程中的抵触情绪必然波及教师,随之带来较低的教学评估,以致威胁到教师的任职。面对双重压力,教师唯有选择明哲保身,拒绝教学上的进步。综合以上对显性因素的分析,笔者以为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场硬仗中,要想突出重围,实现高等生物教育领域的巨变,显必须铲除,但是途中荆棘密布,绝非只有3个方面的阻难。(1)开展教学类培训固然能一解教师缺乏教育学基础知识的燃眉之急,但培训结束后,教师能否将所学应用到自身课堂中,还得取决于校方的态度。其管理部门是支持还是反对?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改革能否成功。(2)加大教师教学研究的时间投入,学校在工作日程、教学管理上也需做到精细的分工安排,以保证教师的工作有效顺利进行。(3)提供教学类训练、增加时间投入和开设外在奖励一定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些影响,但对于教师来说,经验式教学的思想已根深蒂固,实难发生本质的改变,建立起持久、大规模的循证教学体系仍然困难重重,故“波及整个生物领域甚至全国性的大变革”在清扫路面障碍后仍需深掘地下,找出其内在的隐性因素。

二、影响教师质量提升的隐性因素

(一)教师的职业认同

教师作为出色的研究人员,从稚嫩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繁琐精细的过程,他们身处其中,科研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已深刻影响其生活学习,即在潜意识里他们处理问题、做出决策时都遵循了某些专业准则。而这些“准则”便是美国生物教师职业认同的主体。首先“认同”一词多出现于社会科学领域,Twiselton认为“认同的建构被看做不仅仅是个体的过程,而是通过社会互动和一系列社会文化群体的参与而发生的”,是个人对自己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评价和看法。认同一般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间推移和周围环境的改变,在不断修正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前。这里我们所说的美国生物教师的职业认同由于其特殊的背景,明显倾向于科学研究,它包括教师在生物的学科领域内是如何看待自身和研究工作,同时作为科研人员在同行中是如何凭此来获得尊重和地位。这些无一不是与科研紧紧相扣。然而美国的教师在学生时代,从课程、实验的学习到学科文化的日常熏陶,将科学研究当做唯一使命,这就造成了如今“残缺”的职业认同。而且这已不是某一个教师,综观整个教师共同体,他们都受学科内的学术准则影响,在遵循准则的基础上,努力获得同行的认同,并调适自身以融入到共同体当中。这种潜意识的“融合”,连教师自身都没有察觉,这便是职业认同的内在同一性。虽为“内在”,却仍时刻影响着教师外在的行动,其中也包括教学工作,显然,美国生物教师的职业认同是自科研领域萌芽并茁壮成长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对教学的忽视。教师们会认为花时间与精力去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便会减少他们科研的产出,从而在同行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他们拒绝教学上的变革。于是,职业认同就成为阻碍教师改善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隐藏于表层之下,时刻牵制着教育改革。

(二)职业认同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冲突

通过前部分论述,我们已承认职业认同作为隐性因素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而深究此种影响,我们总结出以下3个方面的冲突。第一,我们观察美国大学生物教师的成长过程,将会发现他们是在一个科研远胜于教学的学科文化中成长的。本科学生在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时,职业认同就已开始萌芽,进入研究生时代后,研究所就像是一个共享的游乐场,在这里,学生尽情学习自己研究领域内的文化与价值观以及怎样参与这场科学游戏的规则,大量且集中的科研活动使得其职业认同蓬勃发展,最后在博士和博士后阶段科研变成唯一的追求。科学研究的概念、范式已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职业认同里对教学的排斥性也使得学生丧失了对教学工作的正确认知。当今美国很多高校新手教师的培养模式仍为“学徒式”,即模仿曾经为自己授课的教授或导师的方法来教学。于是对他们而言,教学就等同于讲授;而那些德高望重的教授,他们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可谈及教学,在他们看来,仅仅是科研之余的消遣,是为了获得“教授”头衔,需履行的表面程序而已。所以倘若教师一日没有把教学纳入为职业认同的一部分,那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便是痴心妄想。第二,美国高校内,对于教学有浓厚兴趣的研究生们却深深忌讳“教师”这一称呼,他们在公共场合中甚至害怕承认自己的教师身份。这种“害怕”主要源于其导师对教学的排斥。尽管洪堡时代便已提出科研教学两结合的思想,但美国大多数导师仍不允许学生参加实验室工作以外的任何活动,某些导师甚至公然命令所带学生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科研,不要对教学抱有兴趣;在他们的学术生涯里,一般不会选择钟爱教学的学生加入自己的团队,而且一旦发现学生的重心由科研转变到教学,宁愿选择放弃爱徒,也不愿给予相关指导。所以教师自学生时代便一直害怕承认教学也是其职业认同的一部分,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也渐渐变为职业成长过程中某些不利因素,直接危及声誉、地位,因此必须被迫隐藏而不得告知他人。所以来自导师层面的胁迫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抵触将教学归纳到教师的职业认同的一部分,日益走向“唯有科研才能带来事业上的功成名就”的极端。第三,在美国,较之其他职业,教师在薪酬和社会尊重方面都毫无优越感,而“科学家”却能带来崇高的地位和不尽的利益。高校里,能者在做科研,弱者只能选择教学,于是教学便成为“能力低下”的代名词。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耳濡目染,他们逐渐笃信教学便意味着同行中更低的身份地位,是其事业道路上的“拦路虎”,要想被更多同行认可,获得更多的荣誉及身份,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获得的研究经费等可量化的评价指标越多,教师便可以在较短时间里获得更高的身份。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则无量化指标,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就是一个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过程。故教师唯有放弃教学,专攻科研,以在最短时间内寻求最快的事业发展。基于以上对3方面冲突的论述,不难发现,职业认同作为一直被忽视的阻碍教师教学改革的因素,是在解除了培训、时间、外在动机这3个阻碍后仍无法实现生物类教育改革的症结所在。此种排斥教学的职业认同形成后,教师对于教学方面的训练持怀疑态度,会认为参与这类训练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得不到真正的效果,所以他们宁愿将时间花在科研工作上,来提升自己在同行中的专业地位,而在Science或是Nature上发表文章,在学科同行中带来荣誉和地位,远胜于任一教学上的奖励。因此要想提高全美生物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提供培训、时间和外在激励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调整教师的职业认同,使得教学同科研享有同样的地位,那么有核心影响力的教师们才会把教学纳入职业认同中,从而引领整个教师共同体的改变。

三、提升教师质量的措施

美国教育家博耶于1991年发表了《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他提出大学里学术的内涵不应仅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而应该包括相互联系的4个方面,即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知识的学术和传播知识的学术(教学学术)。产出知识一直是学术的代表,随着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应用知识也逐渐被纳入到学术当中,而传播知识却一直处于较低位置不能为学术所接受。而博耶对“学术”内涵的重新阐释,拓宽了学术的范畴,将传播知识的教学也纳入其中,为大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野。为了实现大规模的教学变革,使得教师的教学由经验式向着研究型教学发展,我们必须要对教师的职业认同进行修正,将教学纳入其中,并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微妙的平衡。为此,我们提出了下面几点措施:

(一)调整研究生教育,培训教育学知识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除了专业课程,还应增设教育学的课程。学生学习作为合格教师应尽的职责,有关研究型教学的相关知识等;其次将生物教学类的论文计入到学生的毕业成绩,学生要想顺利毕业,教学类论文也是考核之一,必须完成,那么教学作为必修模块必然引起学生重视;最后政府可举办一些长期的教育培训,研究生均有机会参与,培训内容主要针对教学方法,教育思想等教育学知识。每名学生将会配备专门的教学导师,导师在培训开始前需接受专业训练,一旦培训开始,他们将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就达到师生的“双培训”。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孕育优秀教师的摇篮,其培养出的学生将成为教育变革中的中流砥柱。只有将教学知识的相关训练纳入到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的新一代教师才会在熟练掌握科研技能的同时,也将教学放在与其同等的位置,作为职业理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创建教学学术交流平台

教师科研方面的职业认同大多源自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的发表和同行评阅是职业认同的重要部分。如今想要将教学纳入其中,期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端口。如今已经有一些学术期刊意识到这一点,积极拓展有关教育的专栏模块,如Science杂志开设有专门的教育论坛专栏,已收录不少优质的教育教学类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将对教师的职业认同产生深刻影响,直至他们将研究型教学真正当作是自己的专业活动,与科研同样重要。此类杂志必须要在同行评审中有较高的标准,或者是国家级别的期刊,这样才能保证论文的质量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如有美国细胞生物学协会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举办的生命科学教育杂志就是一个很好地例证,主要收录来自生命科学教育领域内的优秀学术论文,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但是相对于科研类的学术期刊,教学类期刊数量十分有限,且质量上良莠不齐,因此在修订教师职业认同的同时,需建立完善的教学类学术期刊平台,严格把关期刊质量,同时保持数量的增加;除了期刊之外,学术会议也是需谨慎对待的“要点”,学术会议是学科内“大家”交流分享学术成果的场所。在会议上教师能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辩论,实现了思维的碰撞和学术的进步,教学作为传播知识的学术,也需要会议平台,但大多会议是关于专业的科研,很少涉及教学,为数不多的教学会议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学术交流。如某次教学会议的主题是讨论教师如何改变传统的讲授模式多引入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会议上主持者在照本宣科地“讲课”,大谈传统讲授模式的诸多弊端,其他与会者则“认真听讲”,全程交流甚少,整个会场便如同“先生讲,学生听”的课堂。可见与会者根本没有领悟教学改革的本质所在,才出现这种“骑马找马”的尴尬局面。所以在多举办教学学术会议的基础上还应该保证其多变的形式,可以尝试研讨会(workshop)、图片式讨论会(postersessions)等形式,以达到教师之间更多的交流。

(三)加大教学在教师职业能力考核中的比重

在教师的职称授予过程中,本应依据教学与科研参半的标准,但实际过程中,在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职称主要来自其科研上的成果和从校外筹集的资金,教学已经成为大家长期遗忘的部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最后便形成“能者科研,弱者教学”的恶性循环。要想摆脱教学低于科研的现象,在对教师的职业考核中,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技能和组织策略的使用情况等都实行量化统计,将这些都归为职业考核内容,且所占比重与科研相当。这样既能将教学与职业生涯紧密联系起来,以修订教师“残缺”的职业认同,也能使教师对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概念知识更为熟悉,为课堂实践奠定基础。

四、结语

篇4

1教学过程的设计

微课的教学过程要简短完整。首先,引入有趣,或创设一个简短的情境,或设置一个疑问,力求新颖、迅速切题;其次,最好沿着一条主线展开讲解,层次分明,旨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思维,让学生能学会;最后,还要有一个好的收尾,在画龙点睛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也根据需要可省略掉此步。例如,“呼吸运动”这个主题,在分析了学习对象、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等方面之后,教学过程设计如下。首先,情境导入,插入人工呼吸图片:你知道人工呼吸的原理吗?产生认知冲突。其次,按“从因到果”逻辑关系设计教学主线,沿着呼吸运动的过程这条主线展开,从体验呼吸开始,利用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动画,引导学生认识胸廓,体验呼吸时肋骨和胸骨的运动及胸廓的变化,明确什么是呼吸运动,产生探究胸廓容积变化原因的欲望。胸廓为什么会运动?利用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动画,结合自身的体验,模拟图片,如用拉开的弹弓的图片模拟肌肉收缩会产生力量,用手背自然隆起和用力伸直手指模拟膈肌的舒张和收缩状态等,总结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那胸廓容积的变化和呼吸有什么关系呢?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肺的容积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简易的实验装置,思考演示方法,动手模拟实验,进行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结论:胸廓扩大,肺也扩张,气体入肺,完成吸气;反之,完成呼气。肺容积扩大时,为什么气体会进入肺?通过挤压塑料袋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在气体量不变的情况下,气体容积变化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得到结论:肺容积扩大,肺内压低于大气压,气体入肺,完成吸气;反之,完成呼气。最后,总结呼吸运动过程,通过观看动画,进行概念图式总结。整个设计的亮点在于通过亲身体验、模拟图片、自制模型、模拟实验、推理分析等活动,逐步分解难点,化难为易,把学生头脑中的前学科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从而形成重要概念。

2教学资源的设计

微课虽“微”,却“五脏俱全”[3]。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与教学主题配套的教案或学案、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和专家点评等相关的教学支持资源也是微课的组成部分。其中,PPT课件的制作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微视频的画面质量,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是:PPT只放核心内容,不需要把教师所说的话全部放在上面;背景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过分花哨或呆板;同一页文字、图片的比例适中,字体颜色不超过三种,字体和背景颜色搭配自然舒服,字体大小差别不可过大。

3语言和媒体的设计

篇5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 病案讨论 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校级教改课题(长医教〔2014〕9号)。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28-02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了解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特点,为临床预防、治疗奠定基础。但是,许多学生不能理解其重要性,轻视基础课程,学习怠慢,学习效果不理想。

病案讨论教学法是以临床病案为基础,教师根据病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病案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学习[1]。学生在模拟临床诊断的情景中开展学习。

一、病案讨论教学的准备

1.病案的设计

首先是病案的选择。结合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可以进行病案教学的相关内容。病案要真实典型,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可讨论性[2]。病案要体现某一疾病的特性,与某种病原体密切相关,同时,也要体现某类疾病的共性。例如,针对“肺炎链球菌”引入“大叶性肺炎”的病例,可与引起“间质性肺炎”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鉴别;通过“流脑”病例,可将“脑膜炎奈瑟菌”与引起“乙脑”的“乙型脑炎病毒”区别,等等。病案书写要规范,包括:主诉、现病史、个人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

然后是病案讨论的问题设计。围绕病案设计若干个讨论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以体现医学微生物学及相关知识为主,适当联系其它学科,尽量不要超出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范围。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例,先从副溶血性弧菌的形态学、生理特性、培养特性、致病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设问,接着要学生联系其它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比较这些病原体在致病方面的区别,最后总结提问:如何预防、治疗食源性致病性微生物的感染?问题要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既掌握了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也对其它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温故知新和融会贯通。

2.讨论前的准备

老师提前给学生发放病案素材及讨论问题。4~5名学生组成一组,选出一名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前准备。小组成员分析病案,利用教材、网络、电子文献、图书馆等资源寻找问题的解答方案;随着对病原体的越多了解,也会发现许多问题;最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自制PPT。

二、病案教学的讨论过程

每个小组的发言人先阐述本小组的问题解答和观点,要求表达清晰明确。接着,其他小组学生对该组表述进行提问,或者是对自己的疑问进行提问,该组成员对这些提问进行解答。然后,进行下一组的发言阐述,依次轮到最后一组。最后,老师总结发言,尤其针对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还应把握讨论方向,讨论内容偏离轨道,要及时扭转方向,讨论内容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错误。讨论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表现和讨论结果给出客观评价。

三、病案讨论教学法的意义

在基础医学课程中引入临床病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上,老师对理论知识的单纯讲授,如果知识点零乱分散,学生被动接受,往往觉得单调而枯燥。临床病案的引入满足学生对临床的好奇心,认识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的关联性和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基础课,学习上产生动力;各抒己见的讨论环境打破传统课堂的“宁静”,没有老师的“口若悬河”,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每位学生都是讨论主体,如果学生从态度上认真对待学习,亦会增加学习积极性。

讨论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定是布置的最初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必须要对问题进行认真解析,利用多种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临床病例相结合,由一种疾病向其他相似疾病发散思考。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能发现新的问题;既锻炼了能力,又拓宽了知识。

病案讨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一次病案讨论教学从准备到结束,学生都是执行的主体,老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后开始自觉主动学习,例如,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各种资料中寻找重要的知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探索沟通、讨论争辩。主动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体会到成就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临床思维的方式,离实现培养目标又近了一步。

四、小结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引入病案讨论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妮,邵明明等.兴趣教学法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5):2290-2291.

[2]莫林.病案讨论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2015,1(17):43.

篇6

关键词:实验教学病原生物学教学质量

病原生物学包含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2门相关学科,是医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川。实验课是病原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这们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的现象。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我们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切的体会到只有强化病原生物学实验课各个环节,采用经典与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传统与现代并用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实验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革单调的演示验证性实验。逐步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作风

每次实验课前,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有菌观念”,养成“无菌操作”的良好习惯。及时纠正错误,规范实验操作,实验课上一定要强调“眼见为实,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实验报告中抄袭实验讲义,编造实验结果,不讲求实事求是的现象要予以严肃批评教育,同时也和未获得预期结果的学生一起探讨原因,营造切磋研讨,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在实验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求精敬业的医学职业道德,为以后科研及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强化技能训练

实践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将能力培养和态度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始终。如显微镜油镜的使用、革兰染色法与抗酸染色法操作、细菌的培养与鉴定技术等。对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精细动作,细致的观察力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等都极为重要。通常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涉及实验设计、操作步骤、结果观察、报告书写等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1明确实验目的首先向学生阐述实验目的,鼓励其亲自动手,独立操作。

4.2将社会实践融人到实验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常见病原性疾病的实验诊断方法进行相关实验诊断和检测。如学生应用透明胶带法自行检查蠕形蜡感染;应用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蠕虫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对自身血清中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抗原、抗体进行检测。因为这些实验都是检测自己的感染情况,所以学生实验操作都非常认真,实验过程中既掌握了操作技术,又深刻体会了实验技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同时学生在实验中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极大地激发了实验兴趣。

4.3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对部分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实验,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实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合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多媒体突破了微观限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学内容,将不易单纯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抽象复杂的理论直观地表现出来,变抽象思维为形象认识,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病原生物学实验有一些内容以模式图和实物标本难以展示,应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实验兴趣。比如在讲解用悬滴法进行细菌的动力测定时,学生经常无法找到正确的视野,除了显微镜使用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学生对细菌运动没有直观的认识。为此,我们特意制作了常见细菌的动力学观察视频资料,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对细菌的运动和显微镜的使用便有了初步的认识,操作和观察效率大为提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有了显著提高。:

6建立合理的实验考核体系

篇7

生物学科是一门对生物的形态、结构、遗传、进化等展开全面研究的科学学科。然而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普遍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对于一些理化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对初中生物的教学,教师面临的难度更大。而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了初中生物教师需解决的首要任务。

1.第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初中生物的第一堂课中,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期生物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物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一些科技图片,并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生物的认识。同时,教师通过相关视频的播放,将一些针对性强和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拿出来与学生共同探讨,来树立广大学生对生物的兴趣,让他们在第一节课就充分的体会到生物这门学科的魅力。

2.有效设计导入活动,以调动学生兴趣。有效且丰富的课堂导入活动的设计是一堂课美好的开始,而且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弱、良好课堂氛围的创造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程导入活动方面的设计。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该采取各种手段创设丰富的导入活动,以活跃整个课堂的氛围,提高教学有效性。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的运用幽默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深入浅出,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理论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的生物知识点。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1.合理应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新时期,要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应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合作、探究模式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广大学生在课堂实践中自主的探究问题,而教师在其中就只是一个“引导者”的作用,组织、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生物问题实施自主的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利用观察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生物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广大学生的观察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就明确观察的内容、方式与目的等,进而将所有的空间留给学生自主研究。如观察双子叶种子的结构,教师就可先告知学生观察的顺序:先察看种子的外形,然后将种皮剥去,并分开其两片子叶,将其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胚的结构,从而全面认识种子的每个结构,最后让学生自主观察、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强化了学习效果。

3.加强学法指导的科学化。目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面获得的指导较少,即使有,也主要以记忆指导为主,但是效果不大。因此,为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需从学习方法指导这一方面入手,实现学法指导的科学化。众所周知,每个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知识后,普遍都是采用模拟与记忆的方式来加深对其的理解,但是学生对于这些陈述性的知识往往不能形成较长时间的记忆,且极易形成各种概念间的混淆,而这也是教师平时的指导不科学的表现。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不完全丢弃“死记硬背”的基础上,在学生背诵知识点时指导学生将重点勾画出来,并在背诵后适当的增加课堂的检测,或告知学生一些简单的记忆方法,引导其用自己的话复述知识点,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从整体上提高记忆的水平。

三、结束语

篇8

医学生物学是医药类学生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科学素质的一个有效平台。创造性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创造力的基础和核心。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实际经验,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者以敏锐的感觉,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创造性思维、推理判断,获得新的、独特的认知能力。

1激励质疑,培养求异思维

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扩展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创造能力。而质疑是求异的先导,只有首先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才能集中精力去分析研究问题,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法。因此,培养求异思维的关键是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权威。通过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才会集中精力去思考、去研究,才能获得创造性思维结果。因此,教师要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所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带着高涨的激情和迫切的求知欲去学习和思考。如讲“细胞周期”时,联系肿瘤细胞的病理和生理;讲“细胞分化”时,穿插讲克隆羊多莉的故事,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还可以通过细胞生物学的新进展、新成就、新发明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实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生物学实验技能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启迪和导向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的课堂。如“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减数分裂”、“人类染色体”等内容不但能验证一些重要理论,而且让学生掌握选材、制片、观察等基本技能,为独立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制备染色体时,我们利用实验过程的空隙时间,向学生介绍我国科学家徐道觉在一次实验过程中由于偶然失误,发现了形态良好的染色体,立即引起他的注意,但按原实验程序却无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他不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建立起“低渗技术”,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带入了新的领域。但由于他对权威人士的盲目崇拜,未敢公布他所发现的人类染色体的确切数目(46条)。4年后,美国学者Charles Ford等利用徐道觉发明的技术确定了染色体的数目。通过这些事例们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成功仅有热情和毅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思路和方法[1]。

2利用好奇心,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好奇乃是人之天性。好奇可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可激发人积极进取和极大的创造欲望。故而教师要时刻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问题的敏感性,不要扼杀学生可贵好奇心,对好奇心的扼杀,将直接影响一个人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如练习中的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类型,可以变学生的定势思维为多向思维,拓展学生思路,既可以帮助学生认清概念和规律的特点,又使学生建立起不变应万变的信心,并在思考问题的方法上对学生有所启迪。

生物学是揭示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奥妙的一门科学。迷人的生物界,神奇的生命现象,诱人的科学前景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可能会问很多有趣甚至是希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重视和鼓励,并尽可能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千万不要怕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而置之不理,或因自己不知道而有意回避问题,或批评嘲讽而挫伤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而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因势利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创造性思维。

3巧妙设问,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欲从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平时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各种方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讲“细胞分裂、DNA复制”前问:你母亲是双眼皮,你也是;你父亲是大耳垂,你也如此。为什么父母的双眼皮和大耳垂能传给子女,双眼皮或大耳垂是怎样传给子女的这样一问,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急于想知道答案,为DNA复制的教学打下伏笔。当讲完减数分裂和DNA复制后,学生对亲代的遗传性状是如何传给子代的便一清二楚。此时还可以继续设问: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他们接受的都是父母的遗传信息,为何他们之间看似相象,但又不相象,每个人与父母的相似性有多少。该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DNA的功能和同源染色体进行交叉交换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为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提问的设计中,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如追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等。思路往往比结论更重要,因为只有学会思考,学生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对于那些简捷巧妙、概括力强、有独到见解的想法,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2]。

另外帮助学生战胜失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并不一定总是成功的。教师比学生具有更多的知识经验、更高的智力水平,能发现学生提出的一些独特想法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甚至能预见到它可能导致失败。尽管如此,教师也不要轻易阻止学生进行尝试。因为学生既有权利经历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也应该有机会经受失败,体验失败的痛苦。失败也是学生小的一种独特的重要的形式[3]。学生可以从失败中看到自己设想或实践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正,反复尝试,使之完善,直至成功,教师应当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可夫.医学生物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3.

[2]刘友益,王新法.生物教学与思维训练[J].生物学杂志,2005,773(3):41.

篇9

关键词:学习迁移;情景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54-02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代克就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指出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大多数专家都一致认为,学习迁移是指以前的学习对新的学习或者成就的影响。例如,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学习驾驶摩托车就比较容易;学生学过音乐,有助于学习另一种乐器;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数理化的审题。总之,学习的迁移现象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学习迁移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有学者通过实验证明,经过迁移学习后获得新知识的时间不到不经过迁移训练获得新知识的时间的二分之一。此外,通过学习迁移的方法,可以使以前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并在应用这些经验的过程中不断继续完善、充实,形成一种稳定的调节机制,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

学习的迁移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同时,作为完善的学习理论,不仅要说明学习是如何引起的,学习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还要说明学习结果在今后学习中是如何变化和产生影响的。学习迁移不仅涉及到已有知识经验的变化和应用,而且它本身又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对学习迁移的实质与规律的揭示,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学习理论。学习迁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单一的理论或者学习的模式,为了便于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和运用,正确运用此理论,应该从三个部分入手:学生、学习内容的编排和教学情景创设。

一、了解学生迁移能力,有针对性运用学习迁移理论

从学生迁移学习能力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学生需要清楚全面的思考他们自己的知识和经历,这就需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回忆和反思,并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由表面向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讲授保护生物学课程中的物种、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时,就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因为这些内容在已学过的知识中都有讲述,现在就是需要他们能够将这些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从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去分析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从以往的仅仅是概念上的知识转变为联系实际的应用知识,从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对生态环境中的物种、种群和群落进行保护。还进一步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以前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学习内容和实践的问题需要让同学们认为是真实的和相关的,是有组织的,其中具有相关的元素,比如概念和原理等。对于这些知识的迁移需要有明确的标示,这个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达到,例如角色的扮演,关键事例的分析,实践演习,视频的刺激和基本问题的学习等等。许多案例和模式在建立已有知识和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中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努力找出新旧知识的共同要素与内在联系,并且考虑如何复习旧知识同时如何引入新问题。此外,合理编排教材,就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结构化就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应具有科学、合理的逻辑关系,能体现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内在关系。一体化指教材的各构成要素应能整合成为具有内联系的整体,既要防止相互割裂、支离破碎,又要防止互相干扰或机械重复。网络化是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的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的联接点与联系县。在讲授遗传多样性保护这一章节时,要先复习遗传学的相关知识,回顾遗传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引入对于这种多样性如何进行保护的问题。这种对教材的编排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可以将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高度调动起来,发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三、创设教学情境,促进知识迁移

篇10

1.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客观,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是学习者的经验和假设,知识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不断改变;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所有情况,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另外,虽然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知识被赋予特定的外在形式并得到普遍认同,但由于不同个体的经验背景和学习环境不同,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也不一样。建构主义对知识的界定颠覆了传统教学的知识观,把知识视为一种具有真理性的假设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终极真理,知识在科学的发展中可以被不断完善。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启示我们,每一种理论与法则的建立都隐含着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无论知识如何变化,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因此,传统教学中视教材内容为真理,长期向学生灌输固定不变的教材知识的教学方式受到巨大挑战。

2.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学习者不是对知识一无所知的“一张白纸”,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对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巩固或调整和改善,从而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还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与真实或类似真实的情境联系着的,是对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社会互作用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此外,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还认为,互动是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人的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互动之中。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启示我们,学习的过程是新知识与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互动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简单地复述知识,教条地灌输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也不相同,在教学中应该屏弃传统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尽量创立有利学生学习的情境,并努力营造合作和互动学习的氛围。

3.建构主义教师观认为,教师应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承认学习者是有个体差异的,由于个体经验的不同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也必然有所不同,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微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1.将最新科学发现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分析问题。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建构主义教学知识观就认为知识的真理性是相对的,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完善。而我们教科书中的知识是原有科学发现的总结,有很多观点是陈旧、落后甚至错误的,最新的科学进展难以在教科书中得到及时体现。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内的知识被年复一年一成不变地传授给学生,结果既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淡化教科书的权威性,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性地将新的科研成果和科学发现引入微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教科书中很多观点并不是绝对真理,而是处于争议之中,并将随着科学的发展被不断证实和完善。比如在微生物生态学的学习中,关于微生物多样性认识,对生命生存的极限条件的认识等知识都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深化,应该把这些过程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学习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微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基本上都是主角,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把教材中的知识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加工后复述给学生,几十位学生往往充当课堂的配角,只能被动地接受,除了偶尔被教师提问回答指定的问题外,鲜有发言权主动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生都是有一定知识经验的学习者,课堂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加固或调整和改善原有的知识经验,建构自己的理解。从微生物学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设计问题,有的问题可以在每个章节结束时就提前布置有关下一章节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对即将上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讨论,再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后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比如“病毒与亚病毒”这个章节,高校学生在学习这个章节前,对病毒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而病毒与人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大部分学生对病毒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因此可以在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前给学生留一些相关的思考题,例如“病毒是不是一种生命形式?“”关于病毒的起源有哪些学说?”等等。上课前先让学生针对这些科普性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再与学生共同学习,最后与学生一起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对生命的定义、病毒的特征和作用等等重新建构新的理解。

3.适当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构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作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互动的过程,强调学习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多媒体技术、Flash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枯燥的内容以视频、动画加上图象、音乐等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主动地建构理解,而非被动地接受信息。比如在微生物学中关于“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这一章介绍了证明遗传变异的特质基础的经典实验、证明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经典实验、突变株筛选的各种方法等等多个经典的实验设计和方法,这些方法很巧妙,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把这些实验过程做成Flash,可以使学生更直观也更容易理解这些经典实验,让学生了解通过严谨而巧妙的设计,看似简单的实验可以说明重要的科学问题,科学并非深不可测遥不可及,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