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挑战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的挑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变革
“互联网+教育”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将教师专业发展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一方面,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相应要求,特别要提高使用多媒体等工具的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便利,使教师专业发展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约束。同时,数字化网络资源使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可以随时与同事、专家合作。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促成“人机结合”(人与计算机结合),人机结合也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多样化。“互联网+教育”使学校形态变成了自组织的智慧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课程和教育服务。把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进行融合,通过位置感知、二维码等学习,让学习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互联网+教育”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泛在学习已经成为数字化学习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教学模式多样化
随着云技术、大数据的发展,教学模式从灌输式转向互动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与指导者,其从教学生知识转向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这一转化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正逐渐走进课堂,甚至还出现了“弹幕教学”模式,即在教师讲课的同时,学生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疑问发送到教师的课件屏幕上,增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既使问题及时得到反馈,又不会打乱老师的步调。
二、“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教师对“互联网+教育”认识与行动不足
通过走访一些院校,笔者发现,在互联网背景下,部分教师认为“互联网+教育”就是下载相关教学课件、学习相关教学课程,并没有真正理清“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机遇。这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更没有认识到应该利用大数据技术去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一些老教师,不主动学习网络技术,还在坚守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愈发明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逐渐提升,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变强,同时对信息的辨识能力不断提升,追求个性化,喜欢图片、声音和影像。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互联网学习平台的特殊性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没有规范的纪律对其进行约束,他们需要更高级别的各种移动终端和实体性学习资源。
(三)教学信息干扰与监控漏洞进一步凸显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信息资源的膨胀必然会对教学信息造成干扰。首先,在信息量庞大的网络环境中,学生很难找准学习方向。例如,在教学中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的时候却发现许多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上。其次,互联网上信息的呈现方式决定了其具有无序性、重复性、不确定性,学生处于鱼龙混杂的环境,很难甄别信息真伪。除此之外,这种模式下学习的自主性很强,很难进行监控。
三、如何应对“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加强教师教育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教师要充分利用先进资源,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机遇。首先,对教师应该加强现代技术教育,使其熟练使用多媒体等工具,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利用互联网把教师、学生、教学融为一体,建立相应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设计移动互联网化的课堂教学,将互联网与教育进行融合;最后,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同时应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将课堂知识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
(二)组建自律学习群或学习型团队
在学习生活中,由于互联网学习平台的特殊性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没有规范的纪律对其进行约束。虽然大学生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了,但不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仍较为薄弱,因此就需要组建自律学习群或学习型团队。在组建自律学习团队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建立学生间、老师间、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团体,通过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自律学习群有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监督,实现团队内外的双向交流,同时更好地共享资源。
(三)优化高等教育的保障
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高校应该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上日程,提供相应的保障。首先,学校应该开展相应的课程,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敏锐地辨别各种信息,对庞大的信息进行处理与选择。与此同时,让学生主动把网络规范与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次,建立相关的教师培训机构,使教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鼓励与嘉奖游刃有余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老师。最后,积极鼓励在校教师与其他院校教师、各类培训机构、各类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
作者:梁建华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2
>> 从政策管理看中日两国的民办高等教育 论高等教育公益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 政策分析视角下的民办高等教育 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与两岸教育发展的空间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江苏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 肯尼亚高等教育发展及面临的困境 困境与挑战: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法人化和市场化的改革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来京留学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与新挑战 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挑战与冷思考 探析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困境与改革策略 高师院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教育公平”视角下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政策发展的研究分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与税收政策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工具分析 经济视角下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政策与挑战 从教育政策学视角看待高等教育公平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Center for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California Master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California Constitution and Amendments[EB/OL].[2016-03-05]..
[7]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bout the Regents[EB/OL].(2014-11-10)..
[8]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Board of Trustees.Overview[EB/OL].[2016-03-12].http://calstate.edu/bot/overview.shtml.
[9]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s Board of Governors,Procedures and Standing Orders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 (2013) [EB/OL].[2016-03-13].http://extranet.cccco.edu/Portals/1/ExecutiveOffice/Board/2013_agendas/january/updated_procedures_standing_ord ers_2013.pdf.
[10]Government of California,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s (2012) [EB/OL].[2016-03-16].http://2011-12.archives.ebudget.ca.gov/pdf/GovernorsBudget/6000/6870.pdf.
[11]California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 Master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California 1960-1975[M].Sacramento:California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60:35.
[12]California Legislative Analyst’s Office.What Role Does the State Play in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2009) [EB/OL].[2016-03-18].http://lao.ca.gov/sections/education/ed-basics/What-Role-CA-Play-Public-HE-1209.pdf.
[13]California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mission History[EB/OL].[2016-03-21].http://cpec.ca.gov/SecondPages/CommissionHistory.asp.
[14]California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mission History[EB/OL].[2016-03-26].http://cpec.ca.gov/SecondPages/CommissionHistory.asp.
[15]California Student Aid Commission,History of the Student Aid Commission[EB/OL].[2016-04-03].http://csac.ca.gov/doc.asp?ID=128.
[16]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ation’s Report Card―Mathematics 2013 State Snapshot Report C(2013)[R].California:Grade 8 Public Schools,2013:1.
[17]College Board.The 10th Annual AP Report to the Nation (2014)[EB/OL].[2016-04-06].http:///digitalServices/pdf/ap/rtn/10th-annual/10th-annual-ap-report-to-the-nation-singlepage.pdf.
[18]Education Counts Research Center.Statewide Graduation Rate C Cumulative Promotion Index,1993 to 2010 (2010)[EB/OL].[2016-02-10].http:///createtable/step1.php.
[19]The Pell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Opportunity in Higher Education.Chance for College by Age 19 by State 1986-2010 (2013) [R].California:Postsecondary Education Opportunity,2013:1.
[2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ffice of the President.Historical Fee Levels,1975 C Present ( 2013) [EB/OL].[2016-04-11].http://ucop.edu/operating-budget/_files/fees/documents/history_fees.pdf.
[21]The California State parison Institution Fees[EB/OL].[2016-04-17].http://calstate.edu/budget/studentfees/comparison-fees/.
[22]College Board.Trends in College Pricing (2013)[EB/OL].[2016-04-19].https:///sites/default/files/collegepricing-2013-full-report-140108.pdf.
[23]Cost estimates are for people living on campus.California Colleges.edu,How Much Does College Cost? [EB/OL].[2015-02-14].https://secure.californiacolleges.edu/Financial_Aid_Planning/Financial_Aid_101/how_much_does_college_cost.aspx.
[24]NCHEMS Information Center.Percent of Family Income Needed to Pay for College C by Type of Institution[EB/OL].[2016-05-11].http:///dbrowser/?level=nation&mode=map&state=0&submeasure=370.
[25][26]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 Research pleting College:A State-Level View of Student Attainment Rates[R].Indiana University :Project on Academic Success ,2013:2.
[2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UC Annual Accountability Report 2013[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13:160.
[28]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Delta Cost Project (2010)[EB/OL].[2016-05-16].http:///Reports/Report.aspx.
[29]Shulock,Moore.An Accountability Framework for California Higher Education:Informing Public Policy and Improving Outcomes,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Leadership & Policy[M].Sacramento,CA: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2002:86.
[30]Johnson Reyes,and Ezekiel.Defunding Higher Education:What Are the Effects on College Enrollment?[R].California:PPIC,2012:6.
[31]State Higher Education Executive Officers Association.Public FTE Enrollment,Educational Appropriations and Total Educational Revenue per FTE,United States - Fiscal 1986-2011 [EB/OL].[2016-05-18].http:///sites/default/files/project-files/All%20States%20Wavechart%202011.pdf.
[32]California Legislative Analyst’s Office.Analysis of the 2005-2006 Budget [EB/OL].[2016-05-22].http://lao.ca.gov/analysis_2005/education/ed_16_Intersegmental_Compact_anl05.htm.
[33]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Budget Office.Higher Education Compact[EB/OL].[2016-05-24].http://calstate.edu/budget/fybudget/2005-2006/supportbook1/compact.shtml.
[34]Th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Historical Fee Perspective (2011) [EB/OL].[2016-06-25].http://calstate.edu/pa/info/fees-historical-perspective.shtmlgm.
[35]Ryan Fuller.Fees at California’s Publ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B/OL].[2016-06-27].California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Commission,http://cpec.ca.gov/completereports/2010reports/10-01.pdf.
篇3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主义;高等教育;质量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中的新管理主义浪潮的流行趋势不可逆转。近年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往往将私营机构的管理方式和背后的理论引入到高等教育管理中,使得高等教育机构的运作发生重要变化。这种现象被冠以新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NPM,New Public Management)。
在新管理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着重于经济和效率、成本抑制和分散化管理。后期则引入市场概念,着重于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及注意到使用者的期望,这就是现称的“新公共管理主义”。之所以引发新管理主义的变革,主要是原有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与能力受到质疑。有学者指出,大而无当的公共部门消耗了原已稀少的资源。因此,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提出,应该引进企业的管理方法与市场的竞争机制,例如由中立机构来提供各种服务与劳务,公共部门的部分功能,改善原有的公共管理部门的缺乏效率、浪费资源的情况。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效法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二是运用一些手段,将官僚、权威式的作风转化为有效率的、顾客导向的新管理典范。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潮对高等教育的转型有着多种启示价值,并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新转向。
一、关注市场,追求效率的高等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全球市场已然不是传统大工业生产时期的市场概念,它更强调的是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因此它更关注高校能否培养创新性人才。“通过教育投资,可以造就人才,而人才质量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为了要应对市场化的浪潮,提高科技发展的水平,都在不断改革高等教育。
在关注市场需求的同时,新管理主义者发现,20世纪60至90年代时期的高校扩张带来了问题。20世纪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受到福利国家政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为满足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需求,纷纷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多非大学部门(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法国的技术学院)纷纷涌现,以吸纳迅速增长的本科生数量。如1980年,韩国、新加坡、泰国、瑞典、美国等的高等教育在学率分别为15%、8%、15%、31%、56%,到了1997年,则各飞速提升为68%、43%、22%、55%、81%。 我们再以OECD国家的入学指数为例,200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OECD国家其高等教育入学指数都在65%以上。
虽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有其必然性与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出于对效率和效能的关注,以及对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重视,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们纷纷对高等教育机构之课程狭窄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学者们认为,为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改善高等教育的品质,强化资源的有效运用,引入中立的私营机构,以追求效率的管理方式理应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效应并未带来高等教育质量效益的提升,相反,学术竞争力、师资质量反而有所下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就提出了不仅要扩大规模、更要注重质量的管理思路。例如,2000年后,中国香港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灵活应变、善于沟通和精于分析判断的通才,以及各方面的专才,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维持国际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地位,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都会”[6]。
同时,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对市场化也作了重新的解读与思考。他们主张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育机构尝试将其学术产品,推广至企业与商业领域。这被称为“由内而外的市场化”过程(marketisation inside-out)。二是按照企业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对教育机构进行重组,此被视为“由外而内的市场化”过程(marketisation outside-in)。[7] 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认为新的市场化会给高等教育带来诸多优势(如表2所示)。
目前高等教育市场化所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主要应由市场来调控,开放市场与自由竞争。“市场化”的高等教育改革,所强调的重点是教育权威下放,教育系统向下授权,加强机构自主和学校本位的行政和管理,加强家长的选择和社会的参与。
二、充分赋权,追求自主的高等教育改革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主张通过体制重组,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使科层体制的组织更为扁平化,并且强调充分的赋权,以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绩效。新公共管理主义者特别重视大学的自主性,认为大学的思想应该是活的思想,创生的思想,开放的思想。“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性与自主;大学不能外在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着,以烛照社会之方向。”[9]我们同样也可以从传统管理主义与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比较中发现后者对自主的追求。
事实上,早在公元前4世纪时,古希腊就已开始宣扬教育的自由精神。它强调,“不为其他目的,只为知识本身的知识”,认为这是最高贵的知识。高等教育的建立,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探索这种“纯理论”的知识,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使人成为自由人。从大学的校训中,我们可以看出赋权与自主是很多高校追求的目标。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吾爱柏拉图,吾爱亚里士多德,吾更爱真理。”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更要发展学生运思的品质: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超越偏见与迷信;批判和独立的思考。这就需要充分的赋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自由精神。“自由教育的精髓在于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态度,熟知思考的方法,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事实,不管这些事实多么有价值。”[12]缺乏自主与赋权精神的大学,其学生往往也少有独立的思考意识,少有自我明辨的勇气与意志力,往往听从于外在的约束与摆布。例如,2006年,一项对葡萄牙高校教师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所在大学的自主权很缺乏、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缺乏、官僚作风等是造成高校决策过程无效的主要障碍。
三、讲求绩效、追求卓越的高等教育改革
讲求绩效是新公共管理主义者非常重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97年,OECD就出版了《追求成果绩效管理之作法》(In search of results: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 practice)报告,探讨各国推动绩效管理之经验。可见,无论是行政机构还是私人企业,均将提升行政效率,做好绩效管理,列为首要改革目标。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效能,落实绩效责任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追求卓越、提高绩效也成为当代教育思潮之焦点。”[13]
近来,在欧美各国,已将绩效管理列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例如,美国在《教育责任绩效法》(Education Accountability Act)中明确规定,通过实施绩效责任,要求高校坚守高的学业标准,确保本科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14]2006年,美国教育部进一步公布了“2007 年绩效计划”(2007 Program Performance Plan),主张以改善高校学生的成就为目标。以弗吉尼亚州为例,研究发现,某些两年制学院的绩效甚至高于学术型的大学。
与美国相似,很多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荷兰、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都采取了绩效责任模式。例如,英国1997年公布教育白皮书《卓越学校》(Excellence in Schools),强调教育成就对国家经济发展之重要。[16] 很多国家通过绩效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校的办学质量。绩效责任要求通过建构一系列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对高等学校进行评估,根据高校不同表现予以拨款和奖励,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效能。绩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的效能和学习的效果。当绩效机制合理化时,能够对教职工和院系层级形成全面影响。
四、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视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与挑战
新公共管理主义的理论与思潮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特别是增强了高校的绩效,赋权增能,从而提升了竞争力与办学质量。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公共管理主义在改革高校的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挑战。
篇4
关键词: 高等数学 大班教学 对策
近年来,高校扩招的步子迈得很大,而高校数学师资、教室与经费的短缺,造成了各高校普遍实施高等数学大班教学的现象,给高等数学教学带来了各种不利的因素,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我就高校扩招形势下高等数学大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工作任务加重,职业倦怠感增强。
高等数学大班课堂教学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实际工作量。课前备课时,教师要考虑到大班学生在智力和文化素质方面的个体差异,数学基础好与差的差异,等等。大班学生的学习要齐步走,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又不适宜齐步走。因此,课堂教学时如何兼顾点与面,既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又要让基础差的学生“消化”得了,这确实是一大难题。并且由于人多,批改作业的时间变长,而加之本身还有备课及科研任务,有时作业无法及时返还学生,使得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无法彻底地实施。教师有时只能减少作业的布置甚至简化作业内容。然而这样就很难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另外,在大教室中上课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提高嗓门说话并来回走动以增加与学生的沟通和监督管理,过多地消耗了教师的体力,而一堂课真正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无疑导致了数学教师们职业倦怠感增强。
2.有效的组织难以开展。
大班教学的人数较多,如果严格考勤,则会过多地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因此,许多教师便省略了考勤这一环节,这就使得自觉性较差的学生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生上课时聊天、看课外书、睡觉等违纪行为比较严重,再加上大班人数多,相互干扰大,课堂纪律容易失控。[1]如果教师不时地管理纪律,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如果听之任之,授课质量一定会受到影响,[2]当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双重煎熬时,教学效果便无从谈及。
3.不利于进行师生交流互动。
由于大班高等数学教学人数众多,教师需要关注更多的学生,因此每个学生得到教师关注的时间相对减少,缺乏师生交流会让学生无法明确自身的学习优势和不足,导致师生关系疏远,学生缺乏归属感。这种非人性气氛让他们感觉失落、不适应,缺乏身份感,这种感觉减弱了学生们的学习动机。
二、增强高等数学大班教学效果的对策
1.教师要培养职业热情,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上好一门大班课的基础是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甘于奉献的职业热情,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输器”,而且应成为一个榜样,彰显人格魅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如果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讲授的内容没有情感、没有信任,又何谈感染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才能认真备课,把课上得有激情,进而促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因此,教师要培养职业热情,深刻体会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荣誉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有可能影响一个年轻人的一生,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灵活运用教材。
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仅靠教师的照本宣科是无法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灵活运用现有教材,可以补充相关的例题,并介绍公式、定理的背景来源,将学生工作以后可能碰到的专业方面的问题作为专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使得所学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刺激学生的内在动机,利用互动把课堂教学作为共同的任务来完成。
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它将图、文、声、形等相结合,展示动态变化过程,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让学生不断关注教师的教学步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交流。另外,建立博客、BBS、公用邮箱、QQ、MSN等网络教学平台教学不仅能突破大班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制约,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是对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所起作用最为形象的写照。由于大班数学教学人数众多,给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带来诸多困难。解决大班问题需要拉近师生距离,加强师生接触和交流[3]。可以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并与个别学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走入学生中间,有效运用目光、表情、手势、姿势等身体语言提醒和鼓励学生,达到对整个课堂情境的控制,在此基础上与学生进行及时、广泛而有效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做到师生互动,并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如E-mail、BBS、MSN、QQ等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缩短师生间的距离。[4]
综上所述,要想增强大班数学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并非易事。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每个教师都应正确面对,想尽一切办法化解人才培养中数量与质量间的矛盾,以不辜负国家、社会、学生个人及家庭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建博.论大班教学的不利之处及改进措施[J].煤炭高等教育,2001,72,(5):52-53.
[2]殷莉,田道均.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改善英语大班教学的思考[J].工会论坛,2007,13,(1):108-109.
[3]周冬梅.论大班外语教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3):438-439.
篇5
[关键词]菲律宾; 高等教育;经济;不协调
Abstract:The best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y is that they are well coordinated and help each other forward. In this respect, we can learn lessons from Philippines. Only by cooperative efforts, can the consistent development of the two be realized, because there are many factors within and out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Philippines; higher education; economy; inconsistency
在经受300多年殖民统治后,菲律宾战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令人瞩目。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菲律宾每10万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如此快速的发展在为其做出一定贡献的同时,由于固有的原因,也导致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本文旨在论述其不协调的一面。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
菲律宾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私立高等教育的贡献,无论是私立高等教育学校数还是就读学生数都占整个高等教育的绝大部分。由于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采取放任政策,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使得私立高校数量在战后激增,50年代初,就有350所之多,将近战前的四倍。1962~196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菲律宾学院和大学数量占东南亚高等教育机构的一半还多。直到2003~2004年度,菲律宾高等教育机构的比例都高于WEI和OECD国家的平均值,在2005~2006学年,共有高校1 647所,其中公立高校182所,私立高校1 465所[1]。
然而在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即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与经济发展之间产生了不协调。在1967年,Harbison 和Charles做了一项有关75个国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建立教育发展与经济生产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模型。他按照经济发展状况选取了四个不同层次的国家:不发达国家、部分程度发达国家、半发达国家以及发达国家。但这项研究却将菲律宾排除在外,原因是在菲律宾这二者之间并不成正相关,表现在高等教育在规模发展上排名很高,而经济发展状况却排名很低。如表一所示,菲律宾高等教育入学比例比发达国家还高,而国民生产总值却仅仅稍高于不发达国家。这种状况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到1990年菲、泰、马三国的大学生毛入学率分别为28.2% 、16.7% 和7.3%,而同年人均GDP分别为713.4美元、1401.6美元和2372.5美元[2]。在三个国家中菲律宾大学入学比例最高,而人均GDP却最低。
二、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导致二者发展不协调的原因众多,当然有历史的影响也有现实的限制。本文仅选取两点加以介绍:
1 价值取向影响
西班牙和美国殖民主义关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思想和政策对菲律宾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西班牙统治时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于菲律宾普通民众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而且,西班牙殖民者横征暴敛、鱼肉人民的政策,也使菲律宾人感觉到“上层”和“下层”的不同,接受高等教育就是争取向上流动机会的想法增加了菲律宾人对高等教育的追求。到美国统治时期,美国的自由主义和民主政策给了菲律宾人民释放需求以及满足对白领、上层向往的契机。正是出于这样的经历以及对高等教育的此种认识,使得高等教育注册学生数量众多,且这些学生大都是为了追求一纸文凭而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向往“白领”轻视“蓝领”,他们大多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国家的实际需求。再加上高校尤其是私立高校更多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这样一来,个人对高等教育的追求在带来“数量上的繁荣”的同时导致高等教育脱离经济发展也就不难想象了。正如菲律宾前任教育部部长Onofre Corpuz 所说:“菲律宾人民将教育看成一种消费品而不是一项投资;把获得文凭看作是进入高等教育的目标。他们认为菲律宾高等教育与作为国家发展的工具相比,更多的是一种符合宪法的权利,重点在于社会消费而不是有目的的投资。”[3]
2 结构脱节
20世纪60年代之前,菲律宾是亚太地区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工业实力远远超过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韩国,仅次于日本。作为新兴工业部门的制造业一直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日本为34%,菲律宾为20%,高于新加坡的12%,泰国的13%[4]。显然菲律宾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技术熟练工人和中高级技术人才。然而,从表二我们可以看出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相关专业的注册比例却很低。学生主要集中在师范、社会科学、工程(大多都不选择国家所需的技术专业,而更多地选择工程师)和医学。
同时,我们还可看到菲律宾高校自然科学的注册学生比例也很低,这种状况长期不曾改变,自1999~2000学年至2004~2005学年都在1%~12%之间徘徊,这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一个国家能离开科学技术而真正得到发展。在菲律宾,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家长也都抱怨高等教育过多强调社会科学而忽略了自然科学。然而,由于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以及本国经济的实际发展所需,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事实上,二者不仅在结构上产生不协调而且菲律宾高校人才培养数量也超过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需求总量,结果是毕业生就业难、文凭贬值、失业情况严重,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商业/企业管理学科的毕业生数量大大超过社会、经济部门的吸收能力。
三、为改善不协调所做出的努力
为更好地调查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1969年成立了菲律宾教育调查总统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其1970年的报告中对加强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之一便是“协调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计划”。1972年9月,菲律宾政府颁布的《教育发展法令》制定了1973~1983年10年发展规划,规定这一时期的教育目标是广泛开展普通教育,为国家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中级技术和高级专业人才。1974年,菲律宾政府又在《新劳动法令》中明确指出,必须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上述目标,在高等教育中把重点从文理各科逐渐转向工程技术等应用学科。
到阿基诺执政时期,在高等教育方面,政府将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提供更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改善管理效益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 而且为了准确地反映社会及各级部门的人力需求,阿基诺政府还成立了“机构总统委员会”,协调有关政府机构合作调查全国各地区的人力供求状况;教育文化体育部的“高等教育委员会”也组织专门小组研究中、高级人力供求状况。教育文化体育部在“国家经济发展署”的协作下,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所需专业(简称“优先专业”),以提供助学金的方式鼓励公、私立高校学生攻读优先专业[5]。就此,我们可以看出,菲律宾在改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状况时,已经注意到了管理层面各机构的协调合作,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合的管理系统,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
而且,为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菲律宾许多高校还开设了相关的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还有不少大学与工业企业合作培训专门的技术人才,开展企业内教学科研[6],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减少了人才培养和社会所需的脱节。另外,政府还采取了其他的一些措施,如通过设立“大学后沟通计划”,加强工业界与学术界的联系等。
四、改革效果评价与反思
尽管自从意识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不协调后,菲律宾就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一情况,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从表四所显示1999~2005年就读各专业的学生数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还延续着菲律宾一直以来的情形,排名前三位的基本上都是工商管理、师范和教育以及工程技术专业,只是在2004~2005学年医学一跃成为第二位,而这也是出于市场尤其是国外市场、学生市场的需求,满足了学生国外就业的需要,而且也部分程度地导致了国家人才的流失,甚至相关行业人才的缺乏。尤其不可忽略的一个背景是在菲律宾高等教育中,私立高校所占比重基本都在80%以上,而私立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其专业设置便一味迎合学生需求,而忽略了社会经济实际发展所需。
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众多,其间情况复杂,这也是菲律宾政府和高校虽一直努力却效果不甚显著的原因所在。就菲律宾而言,除上述原因外,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等教育管理不善使有限的资源重复浪费导致高等教育的低质量,以及菲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也有着不可逃脱的责任。因此,要更好地改善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针对菲律宾现状,笔者认为不能将高等教育完全交由市场,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适当的以国家发展为导向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在专业设置、选择观念上予以引导之外,一并重要的是管理上的改革,即应形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而可以在全面收集信息、对市场实际需求作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整个高等教育有一个合理的国家层面的宏观规划。
另外,菲律宾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值得我们深思。菲律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其私立高等教育功不可没。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菲律宾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主要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不善所致。 如今,在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日益减少以及各方需求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已成为世界性趋势。那么,在私立高等教育促进国家发展的同时,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因私立高等教育的盲目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不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也在轰轰烈烈地发展中,如何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使其健康成长,为国家发展尽其所能,已经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菲律宾的前车之鉴在于,政府应在国家层面上对所有高等院校有一个宏观的整体规划,使各类高校在一个整合的体系中找准定位、各自发展,避免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应该加强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科学预测,引导高等教育相应发展,尽可能减少由于脱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而导致的毕业生失业现象。当然,科学的预测需要一定的人力、技术与设备的配套进行,而且由于经济发展的快速变化给预测带来不少阻碍,这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但这至少是一个需要努力的方向。
总之,高等教育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中,影响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因素众多。因此,二者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系统简介[EB/OL].ched.gov.ph/hes/index.html.
[2]刘洪.1999年国际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国际统计出版社,1999.89-90.
[3]Epifania R Castro Resposo. 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in the Developing Philippines[M].Asia Publishing House, INC,1969.115.
[4]沈红芳.菲律宾拉莫斯政府的经济改革及其成效[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2.
篇6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form structure mainly refers to the different school running, and constitution.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form structur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 and problems in it,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on 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the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form structure.
关键词: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挑战;问题;策略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form structure;challenge;problem;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271-03
0 引言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主要是指不同办学形式、学校类型的构成状态。它有三层涵义:其一是指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高等教育等办学形式之间的比例及其联系方式,包括全日制大学、电视大学、夜大学、业余大学、自学考试、函授大学等;其二指不同类型的高校及其联系方式,包括综合性大学、单科大学、短期大学、教育学院等;其三指国家办的、地方办的、民办的高校之间的比例及联系方式。透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现状不难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正在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其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1 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概况
为了明确掌握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现状,现以教育部公布的有关民办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一些统计数据为例来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发展状况。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发展都很迅速,民办教育和高职教育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学生数都在逐年增加。但是普通高等教育,其院校数量和学生数量的增加幅度之大、发展速度之快,都是民办教育和高职教育所望尘莫及的。从上表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形式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普通高等教育和非普通高等教育形式发展不平衡等。
2 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面临的挑战
2.1 市场经济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对人才规格的需要与以往不同,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以往单一封闭的高等教育形式所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必须以多元化的发展方式,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需要的多种规格的人才。
2.2 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随之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化使得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原来单一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后的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必须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
2.3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 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把世界上的高等教育系统分为精英型、大众型和普及型,并且认为高等教育必然走向普及型,这也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共识。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需要。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规模将会越来越大,需求类型将会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才能满足人民的教育需求,才会适应时代的发展。
2.4 终身教育观念的挑战 据专家研究,20世纪后期每30年产生的新知识是人们获得知识以来的总和,21世纪每10年产生的新知识又相当于这以前的知识的总和。知识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快。要在知识更新突飞猛进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并有所作为,学习就成为每个人的确实需要。同时,人们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从一而终”的状况已经过去,工作的轮换将会变得十分普遍,而工作范围的扩大和工作内容的丰富也将越来越显著。这样,进一步学习以获得适应本岗位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将十分普遍。据此,目前封闭、单一的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不能适应人们终身教育的观念,客观上要求的是一种富有弹性的,相对开放的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体系。
篇7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阶段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1、普通高校扩招冲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源规模与质量
1999年,全国各高等院校正式进入大规模扩招阶段。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159.68万人,比1998年增长24.31%。至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1020万人,计划招生629万人,平均录取率将近62%。
普通高校扩招,逐年冲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源的规模及质量,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部分生源来自高中毕业生,普通高校扩招直接使这一部分生源锐减,甚至还"造成自学考试规模的负增长"。与此同时,生源质量也普遍降低,在高校扩招背景下落榜的考生,以及仅仅以追求一纸文凭为目的的考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源的主流群体,较之扩招前的生源,他们知识结构、能力素养都相对偏低。最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得不面临生源的规模及质量普遍降低的实际,加之严格的学业评价方式与考核制度,使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成了一种"宽进严出"的格局,不能真正起到培养优秀适应性人才的目的,有违自考制度的创始初衷。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待形成多元化、实用性的专业培养模式
近年来,伴随社会对学历要求的提升、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以及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专业层次选择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专业层次方面,本科层次的报考人数迅速增长,专科层次则相对萎缩;专业内容选择方面,社会对人才的学历和实践能力的双重要求,使得越来越多的自考生希望学校在满足学历教育的同时,能同时开设非学历教育项目,即一种"学历教育考核与岗位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然而,各项专业如何科学设置,又是否能紧随社会实际需求发展,怎样建立起科学的专业培养模式,却成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又一挑战。
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尚未建立起全面、高效、科学的学业评价方式
学业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评定,是实现教育目标最重要的手段。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逐渐多元化发展,而相应的学业评价方式却尚未建立起来。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仍采用单一的"课程完结后统一书面考试"的学业评价方式。这种"标准化"的学业评价方式,只能相对客观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但对于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结构、实践应用能力却爱莫能助。毫无疑问,这种单一的学业评价方式,很容易抹杀自考生的学习兴趣,抑制其学习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一种符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特点的,全面、高效、科学的学业评价方式,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最为根本的挑战。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建议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要应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从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与学业综合评价体系方面入手,进行相关改革。
1、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直接关联自考生生源规模质量、专业设置这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涉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试咨询、教材大纲建设、助学项目完善和考试文化建构等方面。
其中,考试咨询服务项目应当先行,要有一种"引进来,送出去"的教育服务性理念。"引进来",即全方位关注自考生在参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不再以传统"学校管理者"的意识,而是以一种"教育服务者"的理念,去帮助自考生解决学习环节的实际困难,帮助自考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不因为遇到困难而放弃学业,真正"走进来学习"。而"送出去",则针对自考生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特点,通过建立人才信息库系统,积极与社会人力资源部门、人才交流中心等合作,为自考生提供专业学习、择业就业等方面的服务,令其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切实满足他们工作、学习的需求。
在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考试咨询服务体系之后,便是加强具有特色的教材大纲和助学项目建设。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开设相应的专业,培养应用性强的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目的。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实践性、针对性极强的培养模式与教材支撑。因此,要走出一味模仿普通高校教育体系的误区,一方面加强自学考试教材建设,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根据自考生的特点,组织具有职业教育先进理论的专家学者,编写真正体现自学考试特点的教学大纲;另一方面要重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育模式,加强社会助学项目的融入,让社会人力资源部门与人才交流中心与自考生培养模式相结合,文凭与职业技能认证相结合,整合所有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打造社会适应性人才。
此外,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还要重视自学考试文化建构,营造适宜的自学考试支持与服务氛围,增强自考生的学习归属感与考试信心,进一步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能力品质和素养内涵,最终实现自考生的全面发展。
2、调整学业评价方式,推行综合式学业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最终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就必须调整原有形式单一的学业评价方式,推行综合式学业评价体系,并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核。对于理论知识性强的科目,可按照传统方式考察;而对于实践性为主导的科目,则应以实地操作为考核项目。这样既从学科的特性出发,全面考察了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应用,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与考试压力。
推行综合式学业评价体系,还应当整合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区,各学校教学实际的其它评价方式。如我国有部分学校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对一些理论性强的科目进行教学与考核,化抽象为具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能力水平,也提升了整体的考试通过率;还有的学校将学业评价体系与相关的职业认证对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实现自考学生学历与技能的双重收获。
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现有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学业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与发展构想,本质上不仅是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阶段面临挑战的有效反思,而且也是抓住机遇深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目标的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魏雷,温玲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产生的历史背景探究[J].考试周刊,2010(7).
[2]彭莉,刘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评价方式改革初探[J].评价与测量,2011(4).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公益性;教育
全球化作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特征已经大大地影响到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学家菲利普・阿特巴赫认为国际化是指大学和政府为了应对全球化而制定的政策和各种项目的种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面向世界发展,步入国际化进程。因此寻求一条民族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找寻外国高等教育经验在中国的“生长点”,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概述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始于中世纪欧洲大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新一轮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理解,当前在国内外日渐占主导地位的是从“过程”角度出发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指将国际的维度或观念融合到大学的各主要功能之中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有利于拓宽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
WTO有关服务贸易的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包括了教育服务,国际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独资或联合办学方式进入WTO成员国。因此,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人力资源的国际交流活动更加迅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空间更加扩大,这有利于拓宽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高等教育都在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输出教育资源,这不仅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为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外国优质的高等教育创造了条件,也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在我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外派留学生人数的同时,我国的高校也走出国门,在海外兴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和专业,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目前,中国在世界各国已建设有500所孔子学院,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地。1979-2006年间,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总数估计达1,034,040人,同期中国公民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总人数为1,067,000人,这两个数字基本上持平。而世纪之交来华留学人数急剧增长,1991年中国大学的留学生数第一次超过10,000人,2000年达52,000人,2002年达85,000人,2005年达141,087人,2007年的来华留学人数达195,503人。这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之后世界上对留学生最具吸引力的第六个国家。这一切既为外国人学习中国的科技发明成果提供了途径,也为我国的文化科技知识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
(三)推动了我国高校的现代化改革
近十几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向国外派遣了数以万计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他们学成回国,不仅带回了先进的科技知识,也带来了根据国际人才市场需求来改革高校、招生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动力,带来了现代教学管理观念、模式及一些国际通用的标准、质量评估方法和考试模式。他们中有些人成为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直接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形成的冲击和挑战
(一)国际化使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
大量外国高等教育机构通过走进来办学和吸引留学生出国的方法来华竞争高等教育市场。据报道,近十年中仅我国就有25万人自费出国留学,其学费及生活费等对高等教育出口国是一笔可观的收益,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则是一笔损失,而留学生中不少人又留在发达国家服务,造成发展中国家的二次损失,这笔无形资产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如1978-2001年间,只有130,000名海外学者和学生学成回国,约有250,000人留在海外,其中包括那些由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派出和资助的人员。
(二)教育国际化中的商业化思潮对中国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挑战
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是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体现了教育的公益性。而国际化浪潮中来华办学的大多数外国高校恰恰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无偿教育援助在减少,更多的是商业化的运作行为。
(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教育的挑战
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文化、价值领域的精神渗透,形形的西方价值观、人生观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传播到中国。它们还在教育规模、价值观、语言、科学知识产品等方面有淹没和排挤中国的趋势,特别是在高等学校的质量评估、学位的等值互认方面有严重的歧视现象。如我国已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的学位都未能得到发达国家的承认,而我国在医疗专业方面的学位几乎都得不到发达国家的承认,学生毕业后也不可能在发达国家行医。而发达国家的几乎所有高校的学位都在中国通行无阻,这显然是十分不平等的。
教育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教育事务和在国际上保持教育独立自主的最高权力。它是一国处理教育方面国际事务的最高准则,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均有相关规定。但5中外合作办学条例6对外方在合作办学中控股和担任校董事会董事长未做限制。如果有关部门在合作办学过程中监控不力,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树林. 软着陆解读中国管理国际化新趋势[J].管理观察,2008,(9)下:5- 6.
[2]POSTIGLIONEG(ed.).Transform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Crossing Borders and Bridging Minds [M].Hong Ko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Springer , forthcoming
[3]HUANG F T. Policy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3, 7 (3): 225-240.
[4] 邓应军.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3):114-115.
篇9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战略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80-02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关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和特点的新兴学科,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对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进行战略谋划,以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等复杂环境条件,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一)学科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独立的学科,发展时间还很短,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还不成熟,尚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稚嫩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既要有效应对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又要积极因应高等教育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体系的迅速发展,面临着种种困惑和挑战。只有从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其未来发展问题,才能有效应对复杂的环境条件变化,确保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二)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需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也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来指导。[1]所以,研究确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战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迫切需要。
(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系统,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走战略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任务,其目标就是建立世界一流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这必然包括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而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必然能引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步伐。
二、学科概述
(一)产生及背景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高等教育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境,迫切需要通过管理职能和方式来应对急剧变化的环境和各种不确定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为迎接挑战、创造机遇,世界上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着眼全局与未来,积极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管理问题,以谋求最大的发展空间和国家利益。[4]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呈现出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的大趋势,不断催生新的学科。而高等教育管理学在一定意义上,正是高等教育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体系分化、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
(二)发展及特点
从时间维度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准备期、初创期、发展期。[3]
准备期(1949年-1977年)。我国正处于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高等教育管理“全面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及政策、措施等基本是照搬照用,难以深入探讨。但也有一些研究试图从高校工作特点来探讨高等教育管理学问题,如《大学的改造》、《学校工作必须以教育为中心》等,虽然研究成果少,未能形成整体研究局面,但在一定程度上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初创期(1978年-1983年)。这个时期“”刚结束,全国都处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时期,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以各高校管理实践经验积累为主,缺乏深入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但也有一些学者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和理论进行多方面探讨,如李冀主编的《普通高校管理》、朱九思等主编的《高等学校管理》等,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发展期(1984年至今)。这个时期开始从实践经验积累逐渐向学科理论研究转变。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会成立,1987年4月“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已经开始向学科理论体系形成转变。[3]
(三)成就及问题
虽然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起步较晚,发展中还有许多困惑,但经过20多年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学科建设得到更多关注,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学科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一些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学科研究成果剧增,特别是在服务决策、创新理论、咨政育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很多研究仍停留在经验分析或描述阶段,一些概念和理论直接从相关学科移植、套用,而未经严密实验或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派系、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多派系、多范式的反思与批判,等等。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很多研究以思辨、经验逻辑推演方法进行,实验或实证研究很少,缺少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基础上专有概念、理论和研究范式,在指导解决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问题方面水平不高;而一些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也还未能提升到理论层面。三是学术地位作用还不够高。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还处在一种边缘的地位,还没有进入国际主流学术区。[1]
三、发展战略思考
(一)服务实践,引领学科深入发展
一是以实践需求引领学科发展。即坚持“实践需求指向”发展,而不是纯粹的“学科发展指向”。无论是学科体系建设,还是学科发展,均应立足于实践,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需求牵引学科建设和发展。
二是坚持服务于实践和决策。即坚持用“学科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以学科发展成果服务于高等教育管理决策和实践,积极运用学科发展成果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三是在服务实践中不断丰富学科体系。即坚持学科理论源于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学科研究由注重理性思辨转向关注高教管理实验和实证研究,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验证学科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学科体系。
(二)多元开放,推动学科繁荣发展
一是充分汲取多学科优秀成果。高等教育管理学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其构建和发展需要以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必须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学科意识,在主动接纳其他学科的观点、原理、方法等资源的过程中,重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规范。
二是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和领域。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剧,高等教育管理不但要面向国内,而且要面向国外,所以要以“兼容并包”、“洋为中用”的战略姿态,重视多学科研究领域和国际化研究视野,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学科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化。
三是鼓励多派系、多模式发展。一门成熟学科的标志之一是具有多种体系与多样化的范式,所以应当提倡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多种体系与多样化范式,以“海纳百川”的气度,不唯我独尊,鼓励多观点、多派系、多模式共存,在相互批判与反思中实现学科的繁荣发展。
(三)追求卓越,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一是注重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积极汲取其他学科成果时,要在概念体系、研究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增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互异性程度,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在汲取世界优秀成果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各国之间的差异及文化的“适应性”,又要处理好借鉴与依附的关系;要尽量独立于世俗的权力和政治、经济、社会的干预,不盲目跟风,致力于学科求真的理论体系。
二是创建中国特色学科理论体系。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审视和反思学科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在学习和引进西方优秀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并提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
三是确立我国国际学术地位作用。不仅要在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要更新思维观念,运用战略管理技术,优化资源、规避风险、应对挑战,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学科发展战略,赢取竞争优势,把学科理论体系推向国际学术舞台,确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世界主流学术地位,为世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增添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李继兵.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与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4.
[2]孟凡.从学科属性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契机[J].江苏高教,2010(1):29-32.
篇10
>>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解读 浅谈未来中国重卡发展新趋势 教育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高职教育未来走向 慕课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的研究 从歌剧《原野》的成功看未来中国歌剧的发展走向 浅析慕课(MOOC)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 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新趋势 全球化高等教育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英国高等教育监管新趋势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未来 试论慕课(MOOC)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 近观慕课及其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 “慕课”时代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 浅析慕课对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影响 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发展趋势及启示 “指尖上的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挑战与冷思考 论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吴锦辉.我国主要慕课(MOOC)平台对比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1).
[3],冯永华.“颠覆论”下的慕课反思――兼论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J].课程・教材・教法,2015,(9).
[4]Rebecca Launer.混合式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五种假设[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
[5]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6]郭英剑.“慕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J].高等教育管理,2014,(5).
- 上一篇: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 下一篇:财务对应收应付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