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贵州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556000;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发改委,贵州 凯里 556000)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045-01
摘要:如今各地都提出保护、传承、弘扬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人们不禁要问: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有什么价值?对此,本文从理论与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理论价值;应用价值
一、概述
现在谈论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多了,人们不禁要问:原生态文化有什么价值?目前已引起了许多争议,产生了种种不同以至对立的看法:一是简单地认为它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形态;二是未加分析地认为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本文认为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不足取,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加以分析。
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与反复的过程。原生态文化是“活态民族民间文化”[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以一种默默无闻、不为外人所知的姿态在传递着。由于多种原因,原生态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处于被忽略的位置,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给原生态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原生态文化正在逐渐被异化、取代,有许多甚至消失。当年,人们认为民族民间文化是非主流,应让其自生自灭,“”期间甚至加以围攻、扼杀。随着中国的渐渐强大,中华文明也由民族走向世界。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大势所趋,各民族文化得以进一步交流与融合,文化多样性理论最终确立。文化多样性理论为原生态文化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一条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2]文化多样性主张是对文化相对论的一种扬弃,是一种真正科学的对于文化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原生态文化被纳入文化遗产的视野,重新获得了其应有的评价,成为人类文化花园中独特的一景。
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之所以能在现时代绽放异彩,除了政府的重视和科学理论的支持外,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独特的价值。
二、理论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原生态文化是原始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它的稳定传承性决定其基本保留了古老文化的原貌,这给我们了解祖先文化、认识人类历史提供了现成的、活生生的材料。历史如大浪淘沙,而原生态文化则在这条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通过这笔现存的活的文化遗产,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生存活动的影子。
(二)文化多样性理论
现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时代,多种文化共存是时代主题。文化多样性理论主张文化界如同生物界一样,要多种文化共存才能持续发展。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为我们提供了风格迥异、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对文化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多样性理论激活了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并促进其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又是对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强力支撑,并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发展。
(三)精神实用价值
对于拥有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民族,即文化主体而言,原生态文化具有巨大的精神功利性,即精神上的实用价值。它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每个民族都为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而深感自豪,也是本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它的传承与弘扬,成为该民族的精神支柱。
三、应用价值
(一)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全球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方向。原生态文化不等于生态文明,然而生态文明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对原始文明和人工文明的扬弃,原生态文化则是原始文明中一粒粒闪闪发光的民间瑰宝,是生态文明大厦建设的天然材料。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可借鉴的模式、没有现成的方法。[3]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发挥,但也不是异想天开。必须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才能把握未来。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原始文明的影子,在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二)对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
原生态文化因其古老性、自然性与独特性,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近年来在各地的旅游开发中,人们不仅开发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更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表明民族民间文化正走向世界,而成为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三)文艺创作的源泉
文学艺术根源于社会生活,既包括现时代,也离不开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正确认识。原生态的文学艺术都根基于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在文化多样性时代,文学艺术创作只有根植于民间才能不断吸取营养,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已经成为文学艺术创作和创新的源泉。
参考文献:
[1]乔晓光.活态文化[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06
篇2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 和谐社会
世界人口无节制地增长、工业化程度不断加速、人类消费水平无约束地提高,带来了森林大量砍伐、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大气CO2浓度不断提高、不少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等等恶果。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关注的三个热点。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自古至今,野生动植物都是人类重要的药物来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在基因工程迅速发展的今天就更加重要。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生活,激发人的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实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据初步统计,中国的植物种数占世界总数的11%,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拥有量也占世界总量的10%以上。同时,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的特有程度高,在3万多种种子植物中,中国特有属就有246个,特有种约1.7万种;在600余种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或在中国种植1000年以上的就有289种。我国的生物种类正在加速减少和消亡。我国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达4000―5000种,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为总数的1/4。据估计,目前我国的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消失一个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导致物种灭绝,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还有大量生物物种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海外。
3.生物多样性危机产生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变化。大面积森林的乱砍滥伐,围湖造田,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和改变了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降低生态多样性。水库、高速公路、铁路的建造隔离了原有整个大面积的生境,造成片断化,从而造成某些生物的生殖隔离,降低遗传多样性。
(2)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滥捕乱猎和乱采滥伐。猕猴在50年代因过度捕捉出口,造成种群数量剧减,迄今尚未得到恢复。我国淡水鱼资源由于不断加大捕捞强度和不控制时间,产量急剧下降,种群数量也很难回升。许多传统的中药和经济植物由于长期过量采挖和开发利用,致使种群数量急剧缩减,等等。经统计,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
(3)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全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我国占有7席,其中北京居第三位。我国每天排放的污水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有机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积聚于生物体内,破坏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使物种濒危或灭绝。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的赤潮频率呈现上升趋势,爆发间隔越来越短,范围越来越广,损失也越来越大,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无可估计。
(4)外来物种侵入。40年代,我国引入一种叫“水花生”(喜旱莲子草)植物,由最先的饲料作物变成苏甫地区的一种恶性杂草,遍及农田、水沟和池塘中。还有“大米草”,过去作为海滩护堤和牧草植物引入国内,现在在江苏、福建等省的沿海海滩蔓延,严重影响贝类等水产品的生产。水葫芦是外来物种,由最先的净化污水变成可导致水生生物灭绝的杀手。
(5)人口膨胀。人与野生动植物争夺生活空间,加大了对生物资源的需求,自1950年以来谷物、鱼类和木材的人均需求量分别增加了40%100%和33%,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加上过去没有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危机,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造成了目前的危机。
(6)全球影响。地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方面,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酸雨等全球性气候变化造成中国气候的改变,引起一些物种生存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世界其他国家对我国资源的掠夺,比如日本用做卫生筷的木材70%以上来自我国的东北,我国大面积的森林被盲目采伐以换取经济价值,造成生态的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4.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人类与自然依存关系的认识,从而有效保护珍贵的物种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联系与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的节日:2月2日国际湿地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时间气象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10月6日世界粮食日,开展各项活动,增强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篇3
上世纪末,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较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一方面使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向于市场化经济,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我国的全球化发展速度。社会价值观念一般是指社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一些观念,这些观念是多元共存的,可以通过文学创作反映出来。文学创作与社会价值观念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当代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我国的文学创作也呈现出多样化,当代文学创作受到了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内涵
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在文学创作中主要体现为作家对自己的文学创作的价值观和美学观念等呈现出多样化,而具体到每一位作家的个性创作来看又会表现出某种相同的特性。随着我国的改革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接触不同的新鲜事物,思想和行为上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变现在文学创作上则是能顾结合当代的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念,创作出一些具有更高品质的文学作品。
二、文学创作与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关系
(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属于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反映,同时对文学创作产生反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在文学价值观念主要表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现代文化呈现包容并存的状态;在思想观念上,不仅有积极向上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同时又存在着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必须承认的是在多元化背景下,我国实现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的目标,但是其中也参杂着一些糟粕,而这些糟粕是我们需要抛弃的。
(二)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属于文学作品的一种主观能动反映,同时又对文学作品产生妨碍作用。从主观意识与物质层面分析,文学作品属于一种物质,而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则属于一种主观意识,主观能够反映客观。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对文学创作的反作用主要体现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化创作的一种冲击。由于网络文学创作的门槛低,许多的网络文学作品良莠不齐。因此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又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反作用。
三、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当代文学创作中对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体现
文学作品能够直接反应作家的思想价值观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中的思想潮流与个人价值取向等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从而使文学创作风格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能够促使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促进文学创作的进步与发展。在社会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学创作为了与其相适应而逐渐呈现多元化,并且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然后再促进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与发展的。
当代文学创作中对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体现用简单的语言时无法概括的,在此举例子说明,在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如何体现出多样化。比如当代的一些文学创作着重于反映社会中的某一些社会团体的利益诉求,作家积极创作出社和这一部分群体的文学作品。
(二)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由于文学创作作家在价值观念与美学观念等方面具有多样化,因此文学创作作品的风格呈现多元化特点。多元化文学创作出现的背景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新思潮和观念涌入国内,人们吸收的这些新的观念和思潮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性,促使不同的文学创作呈现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念与文学理论相结合,更加能够使个人的价值得到肯定和认可,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风格。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文学创作与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形成自身的独特创作风格,从而促使其满足中国当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到了20世纪80年代,逐渐出现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出现标志着新的创作方式和文学机制的产生,更体现了当代文学新的价值取向。网络文学目前的发展还是不健全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文学将代表着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篇4
一、目标定位的和谐
“生本教育”提倡的是先“学”后“教”,因此课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由学生分组完成,要先后解决这样儿个问题:分析任务的要求——进行详尽的分工——查阅资料——筛选、借鉴资料——疑难质疑——课堂展示。由此流程图,不难体会语文教学应该体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原则,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给学生不同程度的收获。
二、教学内容的和谐
语文教学的内容应当与现实生活相通、相融并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思想性、审美性、价值观要与时代生活的主导意识合拍。如教钱钟书的《论快乐》,可先每个小组阅读 完文章后自己设置问题。各个小组经过精心预习和讨论之后,提出很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1.文中引用穆勒的话,将苏格拉底和猪比较,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2.“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这句话中的“效果”具体指什么?
3.“肉体减少了专制”,这句话中的“专制”有什么含义?全句是什么意思?
4.“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是指什么人?
5.怎样理解“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学生小组之间互相释疑,解答。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和谐
语文教学方法和过程应该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整体。教学内容决定着很多差异性的存在,也决定了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总是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开展教学活动不可能一堂课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往往需要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比如,小组合作法、自学法、讲授法、质疑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法,就需要综合运用。当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必须表现为协调一致才具有实际意义。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得”与“习得”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学得”重课内,主要面对教材世界,以“指导”“训练”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学习技能。“习得”重课外,主要把学生与学习延伸,面对大千世界,以“感悟”“积淀”的方式,在更广范围里去感知美、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语文学习过程是通过学生联系自身生活进行感悟,让人文观念深入人心,注重语文和人生的关系。
四、师生关系的和谐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的情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振奋,愿意学习;恶劣情绪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厌恶学习。学生的情绪与教师的态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爱学生,学生敬教师,这是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取得教学实效、体现教学魅力的重要保证。
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生本教育”的理念,除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生命需要和尊重学生的智力之外,还要依靠学生进行管理。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型”的平等师生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
其次,教师要有洞察力。教师要知道学生的知识增长点和闪光点,明确每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潜力,按教育规律和自然规律实施教育。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听取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
五、学习与再学习的和谐
篇5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文学评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既提升了中华民族对于阅读古典文学的鉴赏品格,也成为历史对我们的馈赠。而文学评论中出现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则从一定程度上导引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方向。本文就文学评论的价值观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嬗变的价值和推动进行分析。
一 古代文学与文学评论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且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脉络清晰的历史,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先秦文学开始,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就已经如影随形了。由于当时还没有真正的文学评论家,因此充当文学评论者的往往是当时的一些思想家。例如,受到儒家、道家的思想观念影响,先秦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儒、道思想。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百家争鸣,文坛异常的繁盛,而诸多的思想家学说不但影响着文学创作者的思维方式,还决定着他们对一切事物的取舍。而后的秦汉文学作品中更可以看到文学评论的深刻影响,如司马迁《史记》中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就是当时道教繁盛的典型影响之一。至魏晋南北朝,在玄学思辨哲学的影响下,文人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苦闷情感和自我意识,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成是诗歌,其中又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最为突出。此后的唐宋元明清等时代的文学发展,无一没有文学评论价值观影响的影子,如南北宋词曲的迥异风格,就是受到北宋末年文学评论流派的影响。到了元代,随着尊崇佛道思想的兴起,文学出现了俗雅之变,戏曲、散曲等俗文学受到广大平民的喜爱,其中又以散曲的成就最高。从总体上说,前期散曲注重本色,风格质朴,后期偏重词藻音律,风格趋于典雅。此外,南戏和话本小说也有了新发展。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北宋末年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用南曲演唱,是一种民间戏曲。它结构宏大,形式自由,曲调柔婉悠扬,为南方民众所喜爱,成就最高的是高明的《琵琶记》。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也较著名。南戏发展到元末已经定型并臻于成熟,到明清演变为长篇传奇。这一时期,诗文创作成就不高,较著名的诗人有刘因、赵孟 、萨都剌、王冕、杨维桢等。
综上可以看出,随着文学评论影响所导致的文学创作者思维的改变,古典文学在风格、体裁等方面亦有明显改变。
二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及其诱因
文学嬗变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悠悠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也许只是其中一朵娇美的浪花,随着地势的起伏,或蜿蜒流淌本文由收集整理,或汹涌澎湃。一切的变化都看似那么偶然、无意。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去仔细地推敲它的每一种变化,又会发现,任何的变化都是一种必然,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文学批评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于文学学派,既与文学密不可分,又有着它自身的独特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嬗变及其诱因
1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概况
(1)形式嬗变
诗歌是中国文学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西周初年和春秋中叶之间,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后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乐府,乐府诗发展到后期开始逐渐形成五言、七言句式,到汉末出现了《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体便基本成熟,而七言诗则是在五言诗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盛唐之后,词作为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自民间而起,渐成风气,至南宋后期,散曲取代词的地位,引起了更多文人的兴趣和关注。除了诗词之外,散文、小说自战国时代以来,也一直在延续和发展,散文中辞藻华美,多用骈句,至后来骈文兴盛,传统散文式微,而逐渐产生赋。
(2)内容嬗变
文学反映的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生活或者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内容也几经变化:《诗经》多描述生活、爱情,到后来《楚辞》开始,内容多见忧国忧民,诸子散文更是以治国、王道等为自己的核心内容。乐府诗、五言、七言诗的内容开始更为广泛,咏物、颂人、叹家国,包罗万象,词、散曲则更多的是娱乐意味,文学的功能也在内容的嬗变中悄然发生变化。
2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的诱因
导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原因是多重的,主要包括:1、社会环境的变化,动乱、稳定、贫穷、繁荣,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于文人自然也有不同的影响,文学也自然会随之产生变化;以唐代诗歌为例,诗歌的发达,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朝代。唐朝诗歌能获得空前发展,除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基本原因外,还有多方面的因素:1、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台的时期,给诗坛增添了一大批新诗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使唐诗能够突破六朝门阀的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浮靡文风,丰富、充实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魏晋以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趋向成熟,隋统一全国后,促使南朝的绮丽文风与北朝的质朴风格相融合,这都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唐朝科举以诗赋取士,封建帝王对诗歌的提倡,刺激了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当时国内各民族的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也为诗歌增添了新的营养。这些都是促使唐诗创作繁荣的因素。2、文学自身的积累。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自身在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积累,从量变到质变,自然会体现出一定的变化。以魏晋文学的发展为例,秦汉以后,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的骈文逐渐占据统治地位,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微,这种贵族文体也就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出现了提倡古文的运动。实际上,这是一个企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比较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所以才出现了魏晋文学。3、文学批评的导向。文学批评是在文学出现之后才产生的,但是二者间隔的时间并不长,文学批评的作用很多,其中就包含对文学发展的导向作用,以下就是对此的详细分析。
转贴于
三 文学评论的价值观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
(一)儒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社会功用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只是作为儒道两家的学说附庸而存在,但是发展到了后来,开始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以儒家文学批评为例,从最早开始的“献诗讽谏说”与“观诗知政说”,直到后来的“知人论世”,都是注重自己的社会功用。而这些评论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主张直面天下之忧乐,上约束帝王、下兼济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儒家思想主导的文学批评价值观下,文学自然而然地开始向多重社会功能迈进。以陆机的《文赋》为例,他主张文学就应该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自由状态,却又同时要兼顾“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昭明太子编著的《文选》也主张,“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瀚藻”。汉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学批评的这种社会功用价值观,就一直渗透到了骨髓。因此,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无论形势如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或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学思想始终贯彻其中,或者说儒家文学批评,作为中国古代主流的文学批评,其价值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出道、入世、佐圣王,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的旋律。
(二)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艺术功用
与儒家文学批评价值观不同,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更多的是讲究“出世”,不论是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还是庄子的“虚静”、“物化”、“得意忘言”,都站在以“自然”、“道”为核心的哲学基础上,他们的文学批评价值观只是哲学观在文学问题上的体现。这种思想在古代的中国文学中并不是主流,但是其影响也不可小觑,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梦幻田园,还是对桃花源的无限憧憬,文学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宣扬社会价值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并无不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空前繁荣的唐宋两朝,也诞生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而这两朝的诗词,艺术价值也远远大于社会价值。文学,正是在道家的文学批评价值观下回归真我,老子或者庄子们所倡导的对“道”的体悟和自然美标准的文论观,也就构成了“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于是,在儒家文学批评成为主流的环境下,我们的古代文学,一直以来都保留了最为纯粹的艺术美,在任何时代下,都有一群借笔墨遨游天际的“鲲鹏”。同时,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儒家的文学批评也有着自身的影响,在“为社会而艺术”的主旋律下,适当地“为艺术而艺术”也能为乐章添加华彩的变奏。
(三)玄、道、佛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现实价值
历史上有名的元嘉时期,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在文人的创作心态中,文学逐渐淡化了文学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功利目的,强化了文学的本体性和审美性,文学创作开始趋向于个性化和风格多样性。在这一时期,各种文学形式丰富发展,文学在受到普遍重视的基础上,文学批评出现繁荣景象。
南朝以后,人们的思想潮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儒学“大一统”思想地位开始动摇,但玄学清谈形式并没有消亡。宋文帝元嘉十五年,朝庭特地设立儒、玄、史、文四学馆,而且儒学思想经过与玄、佛、道的不断冲突、较量、改造和糅合,不断吸收玄、道、佛文化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逐步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统治框架,成为统治者统制天下的潜在工具。自宋武帝开始,南朝各代寒人皇帝,一再下兴学的诏令,设立传授儒经的机构,到梁武帝时,糅合后的儒学思潮达到鼎盛,《礼》和《孝经》的研究尤其繁荣。儒学在思想核心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糅合后的儒教成为南朝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期间的学术思想多元化而且较为注重审美,对于庄子的推崇到了比较的境界,逐渐淡化了政治倾向和政治功利目的,注重强调文学的本体性和审美性,文学创作开始呈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创作手法的个体性。
文学自觉性的形成,使元嘉时期的文人将个人的志趣转向广泛的文化方面,藉文学活动来参与政治,所以可以说,文学还是从属于政治的地位,人们对于文学的热情空前高涨。从事文学创作者的社会身份各式各样,既有门阀士族、文学侍从,又有帝王、宗室、达官显宦,甚至还有武人、僧道、妇女等各个阶层。元嘉时期先后出现了众多因创作主张迥异而形成的分流别派、文学集团,注重强调作品的个性,研究探讨创作的规律特点,使文学在形式、技巧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了文学创作朝着自身规律发展。
篇6
长期以来,煤企职工一直是文化低、素质差的代名词,然而伴随着煤矿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不仅吸引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投身煤炭行业,同时煤企职工的整体素质也有显著的提升,从而对精神文化生活产生强烈的内在渴求。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一)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
近年来,煤炭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职工自身素质的提升,同时大量的技校生、专科生开始不断地充实煤炭企业,职工中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可以说煤炭企业职工的整体文化素质已有了较大的提升。例如,临矿集团王楼煤矿就率先于2011年8月成立大学生采煤队。在现有成员26人中,研究生学历的二人,本科学历四人,大专学历的20人,平均年龄25岁,在采煤一线他们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一面旗帜,曾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多项集体荣誉,其先进事迹获得多家媒体报道。煤炭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与外界联系的加强,导致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显著增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二)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性与现代化
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日益增强,基于多元的主体、不同的层次产生不同的需求偏好,其精神文化需求已由单纯的兴趣爱好转变为“求知、求乐、求美”的多元化需求。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样性,既有强调个体文化享受,又有要求彰显个体个性文化素养的;既有追求传统大众文化,又有崇尚高雅文化的;既有积极参与,又有爱好广泛展示的人群等等。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实现个人价值、力争成才和成功已成为当代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文化生活的主流[1]。传统的精神生活内容,如文学、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等越来越受到以电脑和网络为载体的活动方式的冲击,这一点在年轻职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精神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工精神文化方式和内容相对滞后
职工的精神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企业在追逐利润的时候往往对职工文化建设的本质属性缺乏深刻理解,担心组织文化活动影响正常生产,没有把职工精神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提高员工素质能力有机联系起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工会主席苏玲就曾说过:“追逐利润最大化不应成为企业的唯一目标。把企业建成家园,让工作‘甜蜜蜜’,才是一个企业管理者最大的成功。”在她看来,那些恪守“我出钱、你干活”的旧模式,对员工精神文化需求漠不关心的企业,失去的不仅是员工的忠诚,更是未来发展的原动力。煤炭企业自身的特殊性,诸如地理位置偏僻、相对封闭等则更容易让企业忽视或淡化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认为职工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是硬指标,因而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缺乏规划和部署,工作局限于少数人员,没有形成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和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从而造成职工文化建设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文化活动内容枯燥、方式单一、缺乏新意、表面化等问题。职工精神文化方式和内容相对滞后,以致职工认可度不高,更多时候职工视文化活动为摊派任务,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职工精神文化需要多样性缺乏对应供给
需求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需求的多样性。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从技校生、专科生到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多元化明显,加之年龄、性别、类型、层次的不同,精神文化需求自然朝着多样性发展。在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性的同时,有的企业则浑然不觉,更多的企业选择了逃避,在实际面临选择时,往往会倾向于更节省成本的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就必然要求能被广泛接受的活动形式,例如年庆、节假等大型活动[2]。因此,职工精神文化多样化的需要很难得到对应的供给。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滞后的职工精神文化建设必将给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新时期,面对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内在渴求的不断增强、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现有的文化活动方式和内容已明显滞后,很难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煤炭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职工文化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满足职工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职工的精神文化建设。
三、新时期加强煤炭企业职工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篇7
一、明确语言、文学与综合素养三大课程内容
《标准》以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理解与技能为目标,将课程内容分为语言(language)、文学(literature)与综合素养(literacy)三部分,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1.强调语言的多样性与演变
《标准》要求学生在了解语言的多样性与演变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通过学习词的起源、词尾、词根、原词及词缀等知识,学生能够准确地拼写出生僻词和专业术语,如在希腊和拉丁词根基础上形成的罕见词组。此外,学生要比较书面语与访谈用语,探索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差异,根据主题和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选择与运用。同时,学生要认识到英语在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方言差异,它会随着历史、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现在,网络虚拟环境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学生要了解语言的发展演变,理解习以为常的语言惯例是如何随着时间推进而被打破的,尝试接纳新鲜词汇或在现有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组合。这种语言的多样性与历史演变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与使用澳大利亚英语(Australia Standard English),了解其历史背景与文化积淀。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与批判性思维
《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这些文学作品具有持久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包括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出现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及多模态文本。通过学习,学生能明白文章的观点是如何在特定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为此,《标准》强调运用相关的文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文学流派的写作手法,比较不同语言、种族、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对作者进行历史研究,探索历史、文化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此外,学生要能解释文本的叙事角度、结构、特征和技巧是如何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的,如作品以女性视角进行叙事,更易使女性读者产生共鸣。
《标准》还要求学生在作品鉴赏中掌握思考的主动权,对问题形成自主批判力与辨别力,从而形成独特的价值判断。学生要从不同角度思考文本,发表个人的看法,提出论据,展开或反驳他人的观点,,通过讨论与争辩完善自己的观点。
3.注重与生活相结合,培养社会能力
《标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将英语的使用范围延伸到课外。相对于道德培养,《标准》更重视英语的实用功能,要求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信心的交流者、富有想象力的思想者和合格的公民,帮助青少年储备在教育、培训和工作方面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个人与社会能力,使他们适应时展和国际社会竞争的要求。为此,英语被定义为“学习领域”(learning areas)而非科目,强调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联系,扩大自身的应用范围,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通过培养沟通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处理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在团队合作中有效工作,从而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
二、传承本土文明,加强国际理解教育
《标准》的制定是一种文化选择,通过树立历史文化意识,把握文化发展方向,建构出真正的课程文化。澳大利亚重视语文课程的文化构成,既强调对本国的认识与国民觉悟的滋养,也注重对他国、他民族的跨文化理解。课程中涉及的文学作品包括土著居民、托雷斯海峡岛民的口头叙事文学和来自亚洲等地的移民文化。
1.强调民族性,批判继承本土文化
《标准》的课程内容充分考虑到民族性与本土文化的传承。由于历史原因,澳大利亚深受殖民文化的影响,加之原住居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多元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澳大利亚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学生需要传承本土文化,阅读传统文学作品,理解和尊重澳大利亚早期民族,关注土著居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这不仅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鲜活的资源,也有助于他们深入了解澳大利亚社会,将本土的历史和文化融入到英语学习中。此外,《标准》要求学生在尊重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口头叙事传统及当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形成批判性理解。学生在理解传统民族文化时不应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解释、分析、比较进行自我构建,时刻保持质疑与批判的精神。
2.注重跨文化理解,加强与亚洲文化的融合
在强调民族文化的同时,《标准》力求平衡传统与现代、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与周边世界进行沟通,了解各个文化中的历史传统与思维习惯,比较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立场,如政治漫画等描绘方式。
《标准》尤其注重与亚洲文化的融合,有明显的“亚洲文化倾向”。由于澳大利亚与亚洲国家隔海毗邻,亚洲语言在澳大利亚家庭、教室和社区中被广泛使用,学生需要了解澳大利亚文化和英语本身是怎样被它们影响的,能理解亚洲国家的不同传统与文学作品,提高与亚洲人交流的能力。可见,随着两大洲日益频繁的交往,了解亚洲文化会成为必然趋势,亚洲语言及文化也会成为教学的新焦点。
三、兼顾共同性与差异性,关注特殊学生群体
《标准》的课程目标对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课标规定的是最低标准而非最高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标准》重视学生的差异性,由于个人学习过程、文化背景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学习有不同且不断变化的需求。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公平教学
《标准》强调教育的统一性与公平性。长久以来,澳大利亚各州与各领地的教育基准存在显著的差别,作为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语文课程标准,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即使对残障学生和母语不是标准澳大利亚英语的学生,《标准》也尽量做到公平。ACARA承认《残疾歧视法案(1992)》(DDA)和《关于残疾人的教育标准(2005)》,阐明残疾学生有权感受、参与课程内容,享受与正常学生相同的受教育权利,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为此,教师要努力在教学进程中使这些特殊学生达到与同龄人相称的成就标准,了解特殊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理解能力,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练习英语,而非放弃他们或任意降低标准。
2.关注特殊学生,强调学生个性发展
《标准》强调对特殊学生要给予特别关注。对残障学生,教师要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同时,澳大利亚许多学校的学生是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他们有的是海外居民,有的是土著居民或托雷斯海峡岛民,拥有自己的语言(包括克里奥尔语等相关语种)。这些特殊学生在不同年龄与不同的学习阶段进入学校学习,甚至对一些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使用英语的唯一场所。针对这些问题,《标准》建议教师要考虑澳大利亚的文化和语言因素,提供适合这些学生使用的策略和资源,做到因材施教。
同时,《标准》强调要重视不同个体的需求。课程内容的描述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针对不同的学生灵活运用教学评价策略。学生也可以制定个人阅读清单,解释这些文学作品被列入阅读范围的原因,从不同角度阐释这些作品。他们还可以结合自身文化背景创作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文章,对世界和人类经验进行独特思考。
四、使用多种文本,设置多样化情境
《标准》注重使用多种文本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多种文本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媒体文本(media texts,如报纸、电影、数字文本)、文学文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多模态文本(multimodal texts)等不同类型。其中的多模态文本是把语言文字与其他交流手段(如图像、音乐等)结合起来。例如,十年级的文本应达到一定的难度,文本结构较为复杂,学生要成为独立的读者,探讨人类经验,在变幻莫测的复杂结构中获得多重情感体验,在分析与评价文本时与其他文本建立相关的主题与互文联系。因此,学习资源应立体化与多维化。
多种文本为多样化情境的设置提供可能。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参加以小组、班级、学校、社区为单位的听说训练活动,如对话、讨论、辩论、演讲等。在网络虚拟情境中,学生可在网上写文章或投稿,用软件为特定的读者设计结合导航、文字、声效与图像等的网页,提高阅读中信息的选择、分析和阐释能力,提升写作中信息的组织、表达能力及表达与交流中接收处理回应的能力。另外,学生还可从熟悉或陌生的情境中获得学习经验,如当地的社区、职业化、全球化情境等。为适应不同语境,针对特定的读者或目的,学生要选择相应的语言策略,学会运用口头的、视觉的、听觉的以及多重模态的资源,如声效与留白、镜头类型、光影色彩等。
五、明确学习成就标准
《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标准作了明确规定,首先表现在其有序性和层级性。成就标准在不同年级设置了相应的学习阶段,上一个阶段的完成是为下一个阶段作准备。以十年级为例,在输入(听、读、看)方面,学生要学会理解文本结构的创新,评价文本;输出(说、写、作)方面,则要求学生展示语言特色,通过有凝聚力和逻辑力的观点阐释自己的想法,形成独特的表达风格。
教师使用成就标准时需要准确定位学生当前的成绩水平,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经验、文化背景与学习效率等制订相关的教学计划,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可能跨几个年级水平)进行教学。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教师要进一步通过成就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此外,《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多元评价方式,包括课堂学习中的连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把每年进行的识字和算术测评(NAPLAN)、定期进行的抽样测验(NAP)作为国家评估计划的一部分。《标准》也指出了评价的具体操作办法,以书面说明和作业范例等形式呈现,切实帮助教师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其中每一个作业范例都包括相关的评估任务、学生反应、学生学习质量注释,能让教师灵活使用和组织课程,在评价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 The Australian CurriculumˉEnglish(F-10)[EB/OL]. http://australiancurriculum.edu.au/.
[2]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 Curriculum Design Paper[EB/OL]. http://australiancurriculum.edu.au/.
篇8
【关键词】 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观
一、引言
我国“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要着力于“人-社会-自然”协同发展,树立保护自然、珍爱生命、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
云南地处我国边陲,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然环境复杂、呈现出生态环境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特点。各少数民族在认识自然规律,顺应和改造自然环境活动中,始终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廖国强等(2006)认为,云南少数民族、风俗、禁忌习俗等影响着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态观念和行为。云南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他们敬畏自然,在大自然中获取生存的基本条件;他们遵循自然规律,适度索取自然资源。然而,有些人只看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强调社会生产中的经济发展,加深了他们与自然紧张的关系,使“生态”与“价值观”不断交融,从而形成了“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的观察视域。
二、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基本内涵
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是“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价值观。这里的生态价值观体现了人的生存与发展,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研究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价值关系。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中所谓的人本并不是从个人主义出发的,它强调的是人类整体利益的人本,以及考虑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人本。
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主张和谐和辩证统一,即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追求的是物质的丰富和经济总量的增长,但也不能忽略社会和人的发展,人、自然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相互作用、协同推进的关系。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既不强调“自然中心主义”也不发扬“人类中心主义”。通过协调发展“人-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观与生态环保
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观主要体现在原始、风俗禁忌、少数民族民间规约和民间文学等方面。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遵循着约定俗成的生态自然观,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使得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延续。
作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自然崇拜是对山、水、动植物、图腾等自然元素的崇拜。当地少数民族把这些元素加以神话和人格话,从而对生态环境自觉、自愿地加以保护和维护,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利弊关系。云南的藏族、哈尼族、布朗等民族对神山充满敬意和崇拜。藏族人民对神山的朝拜已经成为全民的宗教活动,很多藏民围山叩拜,在高大险峻的山上会看到很多信徒进行一步一叩、五体投地的叩拜活动。位于云南哀牢山和无量山地段的壮观的哈尼梯田就是当地民族敬拜神山、顺应自然的具体表现,与哈尼族对森林、对水充满着敬意和爱意是分不开。这些行为都是当地少数民族对自然界的敬畏,这些地区的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得到完整的保护和传承,不仅维护了当地生态平衡,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云南彝族、佤族、傈僳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对动植物的崇拜也使这些民族地区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为生态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少数民族村寨附近都有“密枝林”、“祠堂林”,当地民族把他们视为神林,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乱砍乱伐;傣族对孔雀和大象的崇拜,佤族对牛的崇拜、彝族对狗的崇拜等等,有效地保护了云南生物多样性。图腾崇拜源于原始,是祖先对诸如动植物或其他东西有着亲缘关系而规定给予保护的标志,通常作为一个部落或族群崇拜的象征。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崇拜“在客观上具有一种以神灵的名义积极主动对崇拜物进行生态保护的行为。”(何星亮,2004)这就避免了森林里的乱砍乱伐、大肆猎捕动物的行为,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云南少数民族对山水、动植物、生活方式等存在着诸多的禁忌,这些禁忌对生态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价值。为维系云南生态平衡和促进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傣族的“龙山林”文化;傈僳族和哈尼人的动物图腾;以及德昂族将茶叶、葫芦作为自己的图腾,普米族把草作为图腾,拉祜族的葫芦传说等都体现了人民丰衣足食的渴望。此外,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也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傣族的“布双郎”;苗族的“榔规”;侗族的“款约”;壮族的“都老制”等约定都涉及到了生态资源的保护,这些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观,对保护山林,水源,动植物等生态资源,避免乱砍乱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具有强制约束作用。
四、结语
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辩证统一。云南各少数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不仅要追求丰富的物质需求,获得自身的幸福生活,还要遵循自己的,遵守民族民间规约,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在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挖掘和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为民族地区和谐发展,促进和落实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 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8-56.
[3] 段全武,龙庆华.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环境保护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7)50-51.
[4] 袁国友.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态环保意义:若干实例与分析[J].学术探索,2005(2)105-111.
[5] 解鲁云.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少数民族生态观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56-160.
[6]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太原:江西师范大学,2007.
[7] 柳诗丹.生态视角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艺术 大众文化 影响 作用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26-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必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文化建设本领,寓文化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环节相适应,以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而在文化建设中,艺术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也是现代文化流派的典型代表,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和应有的魅力,对大众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特别是对于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公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推动经济、文化向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艺术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1.1 艺术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艺术作为现代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它的在于:一是能够以活的形态存在,而这种存在的形态,正是现代人需求的关键所在;二是它的感染力十分强大,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好比一个宣传机器,更好比一个巨大的载体,它能够承载着宣传、进步、提升的动力,激励人们奋进的步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由于艺术的灵活性,使得艺术存在的空间是开放的,所以它的教育意义与影响,不受空间的限制而成为现代网络教育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大众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影响到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与素质的提高。综上所述,艺术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艺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就谈不上文化的真正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自内心的认同,就谈不上文化的凝聚力。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
艺术虽然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但它的内涵丰富、表现灵活、具有潜在的动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艺术具有先进性。艺术的先进性表现在,它是先进文化的继承与现代文化的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了现代文化的主流,是现代文化的重要表现载体;它的信息量与传播速度,是现代人接受文化的最好渠道之一。也正因为它的先进性的存在与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艺术对大众文化发展的作用
纵观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我们认为,艺术对大众文化发展的作用,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我国文化资源丰厚,是文化产品生产的大国,也是艺术再现与继承的大国。建设文化强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创新的规律,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和艺术发展的活力。不解决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活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文化产品数量再多,艺术性再强,也不能说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创新活力,关键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努力培育、引导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消费能力。一方面,应在大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应提升全社会的文化品位,激发有思想、有影响力的文化创作。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激励文化工作者不断创造精品力作,并艺术的形式,再现出来。
2.2 做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
文化多样性是以文化的差异和不同为前提的,这种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和对立,也可以形成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局面。这就需要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而大学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大学与文化多样性具有天然的联系:从本义上讲,大学就有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含义,代表着知识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大学不仅应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也应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应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术研究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沟通与对话。
文化创新的实践者。大学的文化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大学成为文化创新的实践者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在此强调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既是知识体系,很大程度上也是价值体系,是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核心的部分,对于促进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2.3 倡导艺术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办和谐社区与社会主义农村,就核心就是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培育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创新型社会。要做到上述,必须要有一定的承载方式和平台,而艺术的发展与再现,正是这个平台和承载方式的最好体现,因此,我们应注重艺术的建设与发展,鼓励艺术向大发展大繁荣方向发展,积极鼓励艺术创作、艺术继承、艺术表现、艺术研究与艺术改革创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靠拢、融合与发展,让更多的艺术作品融入生活、社会、社区与每一个公民心中,起到艺术感染力、教育力、影响力与推动力的作用。
现在,社区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就是艺术的再现,比如宣传队、文化下乡、文化表演进基层、名人名画展览等等无不充满艺术的内涵,所以说,艺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所需要的助推作用,是时代的一种召唤。
2.4 创造新的艺术文化氛围
篇10
关键词:《寂静的春天》;生态整体主义;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整体主义是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价值原则,以能否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完整、稳定、持续为标准来评价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思想和主张。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也是世界生态文学的经典作品,该书以人类对杀虫剂的为出发点,描述了科技异化和化学药剂滥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抨击了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发展战略、环境政策、公共政策的修正”和“环境革命”。为此,可以用生态整体主义理论透视《寂静的春天》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挖掘《寂静的春天》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蕾切尔・卡逊与《寂静的春天》
蕾切尔・卡逊是美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也是为了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而勇敢奋斗的斗士。中学毕业后卡逊就读于宾西尼亚女子学院,之后在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卡逊先后当过大学教师、渔业管理局职员等,并兼职从事文学创作。作为一位热爱自然的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先后出版了《海风下》《海洋的边缘》《寂静的春天》等多部文学作品。在《寂静的春天》第一章中,作者以忧伤的心态和诗意般的语言描写了“关于明天的寓言”,“从前,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山坡上,长满了果树……但是一片片从天而降的白色粉剂制造了一场瘟疫,植物枯萎了……”。随后卡逊用详实的资料、充足的数据、通俗的术语揭示了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危害,批判了科学技术滥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1962年《寂静的春天》出版后,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超过了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出版时所产生的社会反响。有政府官员声称,“她(卡逊)是一个老处女,干嘛要担忧那些遗传学的事情”。同时,《寂静的春天》也获得了许多美国环保人士的支持,肯尼迪总统在美国国会上讨论了该书,并要求美国科学咨询委员会调查书中的结论。此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多项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了环境发展计划,各种民间环保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
二、《寂静的春天》所蕴含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1)尊重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卡逊认为,大自然是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着独特的内部运行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员有着足充足的、但却受限制的生存空间,人类在享受大自然馈赠时,却在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妄图征服和统治自然,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人们应当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考察人类的行为,要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寂静的春天》中,卡逊批判了人类肆意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错误做法,“单一的农作物耕种不符合自然规律……这样人类毁掉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此外,卡逊认为,我们中间许多人对身边的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消失等视而不见,觉察不到许多美丽、奇妙的生物正从我们身边消失,“我们已粗心地轻视了它们对我们的保护和帮助”,如果我们总是以自身利益评价物种的价值,必然会导致生态失衡,导致人类的灭亡。
(2)以生态系统利益为最高价值。生态整体主义认为,应摒弃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主客统一的思维方式和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标准。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只能依赖于大自然,依靠自然的恩赐而生活,所以,人类在自然面前始终保持着谦卑、恭敬的姿态。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实践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能够通过科学技术肆意地掠夺和开发自然,于是,人类变成了大自然的“主人”,并以野蛮、残酷的手段掠夺自然。在《寂静的春天》中,卡逊就批判了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当我们看到某种植物对人类有用时,我们就种植它;如果某种植物不符合我们的心意时,我们就会判它死刑,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卡逊认为,我们必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承担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责任,谁也没有权利用杀虫剂杀死无辜的动植物。同时,卡逊认为,人类应当用生态的方法解决种植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不是用高毒性的“死神特效药”,“控制植物方面有效方法不是化学药物,而是其他植物”。因而,人类应当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出发,合理控制人类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行为。
(3)生命体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寂静的春天》中提出,自然生态系统是复杂的有机整体,所有生命体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生命之网,与所有的生命共享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只有认真对待生命的力量(昆虫所承受的各种生态压力),“小心翼翼地将这种力量引向有益于人类的轨道上”,人类才能与昆虫群落和谐共处,以杀虫剂为武器对待昆虫,必然会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此外,卡逊不仅论述了喷洒农药对昆虫的危害,还指出了化学农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危害,比如化学物质渗透到土壤之中,必然会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人吃了有害的农作物必然会影响生命健康。同时,卡逊指出,化学药物还会污染地下水、河流、小溪、农田,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危害。
三、《寂静的春天》的生态整体主义价值
在《寂静的春天》中,卡逊反对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的思想和行为,批判了征服自然、破坏自然、损害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做法,她主张以内在机制调节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知范式对待大自然。卡逊的这种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对生态伦理建设和生态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寂静的春天》从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为人类提供了崭新的思维范式。在《寂静的春天》中,卡逊引用了怀特的警句,“人类太精明于自己的利益了……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的多疑和专横,我们本可以有更好的机会存活下去”。同时,《寂静的春天》还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的、贫乏的工具关系,而蕴含着复杂的、非线性的、丰富的价值关系,人们不能只考虑眼下的自然是否满足人类的利益,还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卡逊这种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颠覆了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解构了“我思故我在”“人为自然界立法”等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生态整体主义认知方式与思维框架,这对生态伦理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寂静的春天》从生态整体主义视角提出了生态伦理的价值标准。在《寂静的春天》中无论是单篇的内容阐述,还是整体的篇章布局,都有着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倾向,这也使该书的内在逻辑和意义指向。比如,卡逊以杀虫剂为昆虫的危害为切入点,揭示了化学药剂对土壤、植被、空气、水等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得出了生物链的爆发递增谱系中“一个小问题可能会产生疑难的大问题”的结论。此外,卡逊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紧密联系的现实出发,揭示了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野生植物与土壤就是相互依赖的,土壤可以为野生植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而野生植物也可以涵养水源,避免土壤的沙化与盐碱化,同时在植物死亡后其残骸又以回归于土壤之中。在论及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病症时,卡逊从生态学视角分析了化学药剂对人体生态系统的危害,“为了发现疾病和死亡的原因,有时需要将许多孤立的毫不关联的事物联系起来”。总之,卡逊的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启示我们: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是人类利益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评价人类的思想行为、发展模式的终极价值标准,唯有高度重视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才能促进人类的持续发展与长远生存。
卡逊的代表作《寂静的春天》描写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展现了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被誉为美国生态文学史的里程碑。在小说《寂静的春天》中,卡逊以严谨的态度、优美的文笔、详实的材料揭示了化学药剂对人类的危害,该书所体现的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为人类提供了湫碌乃嘉方式,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和系统价值。
参考文献:
[1]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薛小惠.《寂静的春天》会让春天不再寂静吗?――评《寂静的春天》的生态意义[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3).
[3]李玲,张跃军.从荒野描写到毒物描写:生态批评的发展趋势[J].当代外国文学,2012(2).
[4]石蕾.《寂静的春天》的生态整体主义解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