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立足现有、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监管服务职责正常履行、监管服务工作明确到位为检验标准,切实加强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队伍、条件、运行机制建设,组建村级监管员队伍,全面提升镇、村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为从生产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撑。
二、建设目标
立足我县实际,建立健全“职能明确、人员到位、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力”的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村级监管员队伍,明确公益性质和职责任务,有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必备的工作条件,有稳定的工作经费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具有保障本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能力。力争到2012年底,全县所有镇建立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配套建立村级监管员队伍,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
三、建设内容
(一)建立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资源整合的原则,根据我县农业发展实际现状,在全县22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牌子,建立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办公用房设在各镇政府内,由各镇政府落实(办公用房两间,不少于40㎡),县农业局负责争取省市支持为各镇监管站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制定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镇级监管站主要职能有:定期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示范,推广农民群众看得懂,会使用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普及科学的种养知识;承担对种植、养殖过程的督导巡查工作,重点对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防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流入生产环节,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生产经营档案记录;对产地农产品进行快速检验监测,协助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工作;收集、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指导农资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和销售档案记录,受理假劣农资投诉举报;完成县农业局和各镇人民政府交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
(二)配套建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室
按照科学合理原则,完善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网络,全县各行政村都要建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室。办公场所设在村委会或村信息站,每村选聘1名村级监管员,所需人员可从村级农技推广员、信息员,村组干部中择优选聘。主要承担对本村内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种、养殖大户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管,协助基地建立生产档案;组织实施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协助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开展工作,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反馈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信息。
四、组织机构及管理体制
(一)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局副局长王振刚兼任,工作人员由农业局协调,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日常工作。
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站长由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兼任,副站长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和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兼任。镇级监管站工作人员从畜牧兽医站抽调一名,从镇农办抽调两名,分别负责日常畜禽产品和种植业产品的检测及监管工作。
(二)管理体制
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的工作机构,由各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日常管理,接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业务指导与任务安排,村级监管员由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领导,县农业局负责对镇、村监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五、实施步骤
全县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建设工作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与制定方案阶段召开有关会议,广泛宣传发动,县农业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推进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完成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立起来,发挥应有作用。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主要任务是总结验收,完善提高。
六、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协调配合。县农业局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负责,各镇和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推动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顺利实施。
篇2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围绕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以当前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强化执法监管,坚持标本兼治,着力转变生产方式,加快推进基层农业综合执法,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经过一年的整治,确保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蔬菜农药残留、生猪瘦肉精残留、饲料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杜绝在生鲜乳和饲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杜绝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多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三、整治任务
(一)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1.具体目标。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种植业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
2.主要任务。一是大力整顿农药市场,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违规生产、经营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严厉查处农药生产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的行为
3.整治重点。重点产品: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氧化乐果、毒死蜱等农药,以及蔬菜、水果、茶叶等鲜食农产品;重点单位:农药生产、经销企业,蔬菜、水果、茶叶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区域:*等8个蔬菜、水果、茶叶等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基地创建县。
此项工作由厅种植业处牵头负责。
(二)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
1.具体目标。生鲜乳收购站检查率达到100%,生鲜乳质量安全违规单位查处率达到100%,确保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100%。
2.主要任务。深入开展生鲜乳收购站清理整顿与规范;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养殖,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力度,加强奶畜养殖场(户)养殖档案和养殖环节的监督管理;开展生鲜乳监测工作,严厉打击在生鲜乳中添加三聚氰胺、硫氰酸钠、动物水解蛋白等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签订《广东省生鲜乳收购站监管工作责任书》。
3.整治重点。重点产品:生鲜乳;重点单位:生鲜乳收购站,兼顾生鲜乳运输车辆和奶畜养殖场(小区);重点区域:*等8个生鲜乳主产区。
此项工作由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牵头负责,与《农业部关于开展全国打击食用农产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相衔接。
(三)饲料专项整治行动
1.具体目标。饲料产品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查处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杜绝在饲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
2.主要任务。一是加大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抽检范围和频次;二是严厉查处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三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饲料企业,坚决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生产企业;四是严厉打击养殖过程中添加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
3.整治重点。重点产品:蛋白原料、自配料和非蛋白氮及其类似物,三聚氰胺、瘦肉精、莱克多巴胺、镇静剂类、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重点单位: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户);重点区域:蛋白饲料原料主产地区,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使用问题较严重的地区。
此项工作由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牵头负责。
(四)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
1.具体目标。兽药产品合格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进一步提高。
2.主要任务。一是加大兽药生产企业监管力度,对GMP实施状况实行监督检查;二是加大兽药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查处禁用药物;三是加强兽药监督抽检,组织开展对非法生产假劣兽药、过期失效产品的清查行动;四是加大兽药使用监管力度,加强安全用药宣传、指导,完善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五是加大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力度。
3.整治重点。重点产品:禁用、未批准的兽药,假劣兽药及兽药标签组方违规产品,以及猪、禽、牛奶等动物性产品中禁用药物、抗生素(抗菌剂)类药物残留;重点单位:列入2008年农业部兽药质量通报的、在我省辖区的重点监控企业、假劣兽药生产经销企业;重点区域:畜禽养殖大县(区、镇),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较低的地区。
此项工作由省畜牧兽医局兽医处牵头负责。
(五)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1.具体目标:“三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增强获证单位用标积极性,确保95%以上的用标单位规范用标。
2.主要任务:一是指导各级认证机构完善管理制度;二是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生产监管,严厉查处非标生产行为;三是全面开展对市场销售“三品”的抽查监测,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和生产企业;四是规范“三品”包装标识,严厉打击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
3.整治重点。重点产品:不符合“三品”标准的产品,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的产品,不符合《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的产品;重点单位:“三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相关流通场所;重点区域:“三品”集中生产地区。
此项工作由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及省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总站负责。
(六)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1.具体目标。农资打假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杜绝甲胺磷等5种禁用高毒有机磷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种子质量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肥料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75%以上,饲料兽药产品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杜绝在饲料中违法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
2.主要任务。一是强化农资市场准入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二是开展市场拉网式检查,清理整顿不合格市场主体;三是加大假劣农资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四是强化农资产品质量执法检查,提高抽检覆盖率;五是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县(市)建设;六是加强服务指导,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
3.整治重点。重点产品:种子(种苗)、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主要农资;重点单位:具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经营户以及乡村流动商贩,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小作坊和黑窝点,农资市场和县乡农资集散地;重点区域:假劣农资重大案件多发地区。
此项工作由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牵头负责,相关处室配合,与《农业部关于开展全国打击食用农产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相衔接。
四、总体安排
(一)部署自查阶段(2月10日-2月底)
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工作。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开展自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行情况开展自查。
(二)集中整治阶段(3月1日-11月底)
一是开展检查监测。各级农业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禁限用农药、兽药和禁用化学品清理检查力度,加强对农产品违规生产行为的检查,对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地区的检查。全面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品种,增加监测频次,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业投入品和主要农产品残留监控计划,重点开展对主要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饲料加工厂、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业投入品的监测和监督抽查。
二是推进综合执法。全面加强农业执法,重点推进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加大动物防疫监督、植物检疫执法力度,强化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三是加强指导服务。充分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禁限用农兽药知识,加大培训力度,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产业特点、地域特点,指导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
四是及时查处曝光。针对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严厉查处。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劣农资的行为,集中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
五是强化督导整改。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对于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相关单位或个人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六是完善制度建设。引导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企业,建立进货查验、进销台帐等质量保证和安全管理制度;指导规模种植(养殖)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生产企业,完善种养殖生产档案、投入品使用记录等各种追溯制度;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规范“三品”认证行为及生产管理制度。
(三)总结提高阶段(12月)
各地对农产品整治工作进行总结。省农业厅组织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总结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五、保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
省农业厅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和执法年活动的有关工作,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
各地农业部门要按照农业厅的统一部署,抽调得力骨干组建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要直接抓。要切实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将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处。各级农业部门要派出督导组,落实方案各项要求,对重点地区和重点案件现场指导、督查督办,及时指导各地行动实施。
(二)细化整治方案,明确工作进度
各任务牵头单位和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做到有阶段安排、有重点活动、有检查指导、有责任追究、有总结提高,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完成本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的同时,梳理当地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一并整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三)加强协调配合,及时报送信息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与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联系,建立农资规模生产、经营企业和规模种养单位(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监管档案,摸清家底,加强动态管理,加大对问题农资产品企业的监督巡查力度。要加强系统内的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各地级以上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报送信息。从2009年2月开始,每月15日和30日前要向我厅农产品整治工作小组办公室和有关牵头处室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四)强化技术服务,营造社会氛围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工作,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科学用药。加强对从事农业投入品经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依法经营意识。各级农业质检机构要为整治活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各地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专项整治内容和农产品安全消费等相关知识,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坚持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
各地农业部门在集中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也要着眼今后的日常监管工作,要通过专项整治,达到标本兼治。要改善检验检测条件,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完善准出准入、质量追溯、包装标识等各项制度,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综合执法,逐步完善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六、重大活动安排
(一)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3月初,召开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启动“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牵头负责)
(二)召开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2月份,联合相关省直单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2009年农资打假工作进行部署。(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牵头负责)
(三)组织开展“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3-12月,对农药市场集中进行清理整顿,重点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加大监管力度。3月中旬举行“农药市场监管年”启动仪式。(厅种植业处牵头负责)
(四)组织开展第九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3月份,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举办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培训咨询活动,积极营造打假护农保春耕的良好社会氛围。(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负责)
(五)组织开展以“保障饲料安全,推进健康养殖”为主题的饲料执法年活动。2-12月,重点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和督导检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牵头负责)
(六)组织开展兽药专项整治活动。2-12月,严厉打击各种涉及疫苗和兽药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强化对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省畜牧兽医局兽医处牵头负责)
(七)组织开展农业综合执法活动。2-12月,选择部分县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推动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开展,提升综合执法能力,通报表扬农业执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厅政策法规处牵头负责)
篇3
关键词: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地处乌蒙山脉南部的云南省马龙县纳章镇,是首批“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之一。几年来该镇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一系列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不折不扣地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确立有纳章特色农业发展新思路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农业结构调整闯出一条新路子。
在保障农业生产和消费安全上,纳章镇同样严把源头,严格做好管理工作,防微杜渐。
1 原则
加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隐患,保障农业生产和消费安全。
2 目标
督促引导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主体责任,对生产主体的告知(约谈)率、培训率、承诺率达到100%;违法添加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药物的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农资打假案件查处率达到100%;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线索移送率达到100%;乡镇专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监管责任到位率100%。
3 对象
3.1突出蔬菜水果等生产领域禁限用高毒农药和农药残留超标整治
3.1.1组织开展农药生产经营企业专项检查活动,对镇域内农药经营单位进行专项检查活动,依法查处生产、销售禁用农药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销售农药的“黑窝点”。组织开展农药质量监督抽查,严厉查处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农药的行为。
3.1.2组织开展种植环节农药使用专项检查活动。对镇域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基地每月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活动。
3.1.3开展蔬菜水果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活动,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的不法行为,对镇域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基地实施农产品上市报检制度。
3.2开展畜禽、水产养殖使用违禁物质和滥用添加剂整治
3.2.1开展饲料环节整治。向经营单位发放一份严禁销售、使用“瘦肉精”等非法物告知书,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普法宣传。
3.2.2开展养殖环节整治。向养殖户发放一份严禁销售、使用“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告知书,健全养殖场日常监管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督促养殖场完善养殖档案,如实记录商品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来源、使用情况,并保留相关凭证。
3.2.3加强生猪检测工作。发放一份严禁使用销售“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的告知书,每月定期组织一次针对全镇生猪养殖户的“瘦肉精”残留检测,并做好产地检疫工作,在出栏前均对养殖户的生猪开展一次“瘦肉精”检测。
3.3开展病死(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督检查工作
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做好对每一个养殖场的病死(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监督检查记录;对发现的养殖场户出售屠宰经营病死(害)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要从严、从重、从快予以查处。对于触犯刑律的案件,一律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流通销售环节查获的每一起病死(害)动物的非法收购、加工、销售案件,要跟踪追溯,查清病死猪的源头,并依法惩处涉案养殖场户;要明确有非法销售病死(害)动物的养殖场一经发现一律关闭的政策;要加快推进病死(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病死(害)动物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要通过短信、宣传栏等形式发动群众,在全镇营造严厉打击病死(害)动物随意处置甚至非法销售行为的氛围。
3.4突出农资经营领域违法行为整治
以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等为重点品种集中力量开展秋季“绿剑”专项活动,坚决打击假劣农资制售源头,加强对主要农资生产销售和使用地区等重点区域的执法监管,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有效遏制农资违法犯罪活动。
4 阶段部署
4.1宣传发动阶段
成立行动领导小组,召开各村农业工作负责人专题会议进行部署。
4.2检查整治阶段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村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植(殖)基地的负责人集中培训、承诺书签约等工作;对全镇范围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植(殖)基地以及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监督抽检,根据检查情况,督促落实整改。
4.3总结提高阶段
各村做好总结,于每年12月25日前将工作总结报送镇农科站。
5 保障措施
5.1提高思想认识
此行动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提升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保供给、保安全、保民生要求的重要行动。各地要充分认识行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部署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
5.2落实工作责任
要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各村对本辖区内的种养植(殖)户进行巡查检查,并按要求签订一份承诺书,发放一份告知书,镇农办负责综合协调、信息上报工作。
5.3严格全程监管
要加强对各农业主体督查指导,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守法经营自觉性,确保整治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实行农药残留检出告知制度,如发现辖区内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的,一律取消当年度相关农业政策享受资格;同时实行高毒农药残留一票否决制度,取消相关农业政策享受资格,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罚,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5.4加强信息报送
篇4
代表提议案,人大解难题。2003年春,一份《关于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生产销售放心产品,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和做强石门农业》的人大代表建议,被当作当年“一号议案”。经与县委、县政府沟通,决定发挥人大地位超脱、联系广泛、监督力强的优势,按“党委决策、人大主导、政府执行、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行”组委会,由县人大农工委挂帅领导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九年来,遵照以人大为后盾、部门为主线、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品牌为抓手,一个产业、一支队伍、一套标准、一个品牌、一套检测体系、一批标准园区的“六个一”宗旨,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是“石门模式”的第一手段。全县共制订农业标准21个,生产技术操作规程63个,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22个,示范面积33万亩,7300亩柑橘和1.01万亩茶叶获得了欧盟“良好农业规范”(GAP)和“有机产品”等认证。“石门柑橘”、“石门银峰”获国家地理证明商标。“三品”认证产品达75个,位居常德市第一位和全省前列。2010年11月4日,由湖南省质监局和省农业厅联合的全省第一个农产品系列标准――《石门银峰茶系列标准》,将石门茶叶推向了新的质量“高地”。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家级柑橘标准化示范县”,8个农产品入选《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国家方阵”。2010年10月,石门县被湖南省质监局、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确定为全省首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精品打基础,名牌创高效。2010年,“石门柑橘”和《国饮禅茶》宣传片亮相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石门银峰”成为上海世博会国际茶文化节“唯一指定用茶”,入选“湖南十大茶叶品牌”。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总数达到73家,加上2家省级、15家市级、30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口注册柑橘园达29个,出口注册柑橘加工厂22家,构成了农产品名优化的主力军。同时,县人大主导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在“田头、菜篮、餐桌”上“把关”,成效显著。2010年,县农业局共检查种子、肥料、农药品种180个,立案查处违法行为案件29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3.6万元。县水利局开展“清水行动”,对7座中型水库、38座小Ⅰ型水库全面实行禁投化肥养殖。县财政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全年共检测农产品22098个,合格率达100%,县电视台和县城楚江市场的蔬菜农残检测告示屏,成为主妇们每日的“指定频道”。
春茶上市季节,子良乡太青茶叶合作社理事长向彩霞的手机响个不停,尽管全体社员白天采茶,昼夜制茶,芽茶收购价格由去年的每公斤90元提高到了120元,干茶出厂价格达到了每公斤1200元,茶叶仍供不应求,香港和长沙等地的催货电话,让她忙得不亦乐乎。得益于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的持续开展,生产环境不断优化,“石门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25元,比上年增长16.6%,并实现连续8年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六个一”宗旨
以人大为后盾
部门为主线
专业合作社为主体
品牌为抓手
一个产业
一支队伍
一套标准
一个品牌
篇5
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把握好农资供应、规模化服务、基地建设、品牌培育、产销对接等关键环节,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服务模式,推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真正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托和抓手。
二、重点工作
(一)通过创新农资经营服务方式,打造安全放心农资经营品牌
1.提升农资配送效能。进一步完善提升各大农资公司配送服务功能,适时开工建设农资配送中心二期等工程。要用足用活政策,借助各级对农资经营配送网络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尤其是配送服务中心和信息化建设、农资农家店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借势发展,借力提升。
2.规范农资经营服务网络。按照总社《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规范》和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资农家店规范要求,进一步规范完善配送中心、农资店等经营网络,农资连锁店保持在600家左右,“十二五”期间市场占有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
3.增强品牌影响力。培育壮大农资、农资、农资、农资、农资、三农物资等农资经营骨干企业,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抓住农业生产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资惠农活动,叫响“供销农资无假货”,打造“诚信供销、合作兴农”品牌。
4.开展联采直供。整合系统资源,以资本为纽带,加强市县两级农资公司、基层社之间的联合合作,形成区域品牌优势,扩大联采直供规模。
5.加强农资经营监管。进一步抓好农资采购、销售、运输和库存各环节规章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企业进销货台账制度、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对农资商品从进货、入库、配送、运输、销售全过程的有效、无缝监管,建立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杜绝违禁和假冒伪劣商品通过供销社经营渠道进入市场。要特别加强对挂靠网点和挂靠企业的清理整顿,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措施、靠前监管,确保不出现问题。要规范使用供销社标识,不得私自扩大使用范围,不得借与其它企业使用或以供销社标识谋取私利。
(二)通过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服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认真贯彻落实省供销社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服务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威办发〔2013〕14号),按照《全市供销社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服务实施方案》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以服务的规模化促进农业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结合我市实际,从花生、果品、西洋参、大姜等大宗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关键环节入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规模化服务方式。重点打造紫薯、花生,文登苹果、西洋参,大姜、苹果,市直花生、玫瑰花等规模化服务亮点。2013年服务面积达到8万亩,到2015年突破15万亩。
3.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依托农资公司、基层社、专业合作社,整合农资、农机等资源,成立专业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测土配方、化肥农药直供直施、种肥同播、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
(三)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1.制定完善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加强与全国供销总社科技推广中心和青岛农业大学的技术合作,按照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和标准化生产要求,根据农产品不同品种和市场定位,制定完善相应的生产操作规程。
2.发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基层社或专业合作社,围绕花生、小麦、玉米、苹果、地瓜、西洋参、大姜等农业优势或主导产业,每个市区社都要采取自建、共建等方式,发展一批单个面积不少于50亩的标准化示范基地,使用统一标识,确保生产操作规程落到实处。
3.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在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健全生产台账制度,全程记录化学投入品使用时间、数量和方式方法等信息,并与信息化手段结合起来,为形成产品质量可追溯机制奠定基础。
(四)通过搞活农产品流通、培育农产品品牌,形成优质优价的农业生产和市场消费导向
1.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以骨干龙头企业为载体,以农民合作社为依托,按照“一种产品进入多个渠道、一个渠道融入多种产品”的思路,主动与大型超市、采购商、批发市场、厂矿企业、部队学校等各类终端市场对接,不断扩大网络辐射带动力。要重点借助“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中国海峡两岸海洋食品展销会”等展会,运作好市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海洋食品展销中心、三农物流配送中心等产销对接平台,培育好中国海洋食品集散基地、中国(文登)名优特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打造集展示展销、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特色鲜明、品种齐全、辐射力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
2.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加大投入,升级技术,扩大规模,拓展市场,重点培育壮大副食品、泓达食品、瑞昌食品、国香斋食品,供销社农产品、文登汇润果品,春江源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
3.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以质量安全为前提,积极申报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农产品“三品”认证、GAP认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重点培育“圣农”、“创新”、“绿源丰收”、“国香斋”、“汇润”、“大姜”等农产品品牌,加强宣传推介,提高品牌辐射带动力,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到2015年,每年取得质量认证的农产品不少于2个,纳入供销社经营服务体系的注册商标总数不少于20个。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系统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农资、农产品经营各个环节的监控和管理,打造良好形象,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城市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各市区社要根据市社总体部署和要求,统筹规划,落实责任,加强调度,推进落实,确保实效。
篇6
一、工作目标
围绕全县农业安全生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长效机制的建立,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大检查,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责任、认真整改、健全制度,彻底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全面提高农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二、检查范围
检查涵盖农产品生产领域和农业企事业单位。重点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中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兽用抗菌药、农资打假、茶叶农残超标和病死猪违法销售等专项整治情况。
三、检查内容
1、农药及农药使用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农药的日常监管、执法查处、培训宣传等方面内容。
2、“瘦肉精”专项整治:重点检查“瘦肉精”的饲料环节、养殖环节、收购贩运环节、屠宰环节等方面内容。
3、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兽用抗菌药中的经营环节、使用环节等方面内容。
4、农资打假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农资产品的市场监管、分类管理、案件处理等方面内容。
5、茶叶农残超标专项整治:重点检查茶叶的农资经营、安全生产、产品检测、质量管理等方面内容。
6、病死猪违法销售专项整治:重点检查病死猪的产地检疫、无害化处理、违法查处等方面内容。
具体评价细则详见附件。
四、检查方式
1、组织机构
县农业局成立农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督查组,下设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大检查督查小组,挂靠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组织指导和监督该领域大检查工作。
2、检查办法
检查评分包括各职能单位的自查得分和督查小组对各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评分,最终得分由督查小组根据自查得分(占总分40%)和检查评分(占总分60%)相结合计算,实行100分制,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合计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70分-9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所辖地域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的直接定为不合格(详见附件)。
五、检查时间
2014年8月1日至9月25日。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7月31日前)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8月1日至9月20日)
各职能单位要组织人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内的归属职责进行全面大自查,并做好自查评分,形成自查报告于9月1日前上报到督查小组。督查小组将于9月5日至9月15日组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督查检查。
篇7
[关键词]农户信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结构方程;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11-0095-02
[作者简介]姜莉(1977-),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经济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道德风险及其风险规避问题研究”(13YJC790085)。
一、引言
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除了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规范与指导,还需要考虑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由于农产品市场机制存在失灵的可能性,因此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既不能仅诉诸于制度,也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数据,从制度和流通主体视角出发,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农户信用为研究对象,研究我国农产品生产问题,以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相关研究概述
从市场视角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Katherine Clancy(1986)首次提出食品安全问题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1农户产生道德风险的动机解释。这些研究从经济学视角寻找农户非安全生产道德风险的来源与动机。如Sheriff(2005)等学者通过对美国农户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后认为,投入品间的替代弹性、政府标准的异议,以及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都会使偏好于风险规避的农户产生道德风险。同样,Starbird(2005),Bontems(2011)等学者也通过调研得出,安全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是激发农户非安全生产道德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2农户道德风险的衡量。国外多数学者认为,农户道德风险发生概率的差异取决于农户的风险偏好,风险规避型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较少发生,因此衡量农户道德风险应观察其保留效用值(Clancy,1986;Dubois,2011)。如Norbert(2004)等学者针对美国农户在政府规制下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其风险行为进行政策模拟,指出规制强度与农户道德风险的发生呈负相关,农户道德风险发生概率随政府规制强度不断调整。3农户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些研究多侧重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来寻找影响农户道德风险的具体因素。如Ramaswami(2003),Dubois(2010)通过对个体农户行为进行观察,认为保险契约的完备程度、农户风险偏好类型是影响农户道德风险的重要因素。同样,Mitchell(2010)等学者也对农户安全生产意愿进行了分析,认为降低安全技术采用成本、提高监控审查频率有助于减少农户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结构方程分析与数据检验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通过采用问卷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黑龙江省农户进行了调查。我们采用李可特5点法设计问卷,对陷阱问题进行了筛选,共回收392份有效问卷,还实地走访了哈尔滨市团结镇、松北镇等城郊地区农业生产者以及润恒国际食品交易中心的农户,以期获取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道德风险的详细资料。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对所得结果的真实性进行论证,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加强我国农户信用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渠道权力等理论,通过对我国农户信用状况进行分析,选出的检验变量指标分别为制度供给、示范效应、实施主体自我效用考量、农户道德失范成本、误导性市场导向、渠道选择自由度、侵略性渠道权力、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四、加强我国农户信用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一)加强宣传,营造生产安全农产品的环境
为了避免农户因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并更好地引导农户生产出令消费者放心的安全农产品,应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在已有的纸质媒介的基础上,多通过广播电视节目、专家讲座以及开通免费咨询电话等方式,提高农户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思想认识,唤醒农户的社会责任意识。基层组织应该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推动农业发展工作的核心内容,着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户介绍、推广安全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避免农户由于文化水平和技术等原因所导致的无意识的不安全农产品生产。
(二)完善制度体系,实现制度执行常态化
制度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现实问题越是复杂,越应该加强正式制度的约束和实施机制的运行。制度约束属于外部控制力量的范畴,利用外部控制力量、加强制度约束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道德风险问题的必要且重要的手段。应对我国目前已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填补,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从而避免制度缺失,这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道德风险防控的关键。
(三)规范制度细节,保障制度内容科学性、实用性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弱实用性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标准的立项不能快速反映市场变化和需要。二是某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覆盖面窄。三是部分标准规定过严,脱离我国实际情况。四是标准制定缺乏验证。因而要制定具有真实指导意义的规范化指标,在数量和质量上同时落实各项安全标准。首先,对农产品标准进行量化标示,如农药使用量等各项指标的具体数量。其次,在质量方面,应加强各项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四)打破制度供给垄断,决策主体实现多元化
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多数农户认为在制度出台的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邀请有关的农业组织或个人参与正式制度的补充细化,避免制定的标准与实际状况不相吻合。要充分尊重这些组织或个人的意愿,为其设立相应的权利。同时,鼓励其设立组织内管理制度,形成行业内、组织内的自律。
[参考文献]
[1] David E Dowall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Urban Land Markets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67(4)
篇8
1.工作任务
1.1 成立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会吉林省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指导各市(州)、县(市、区)开展具体工作。
1.2了解和掌握国家农业部和广州及相关城市相关部门制订的具体方案和要求。
1.3 组织各市(州)、县(市、区)农委对本辖区蔬菜生产基地、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掌握本辖区在广州亚运会和亚残会期间有供穗农产品合同、协议及具体行为的生产基地和企业全面情况。
1.4 指导相关市(州)、县(市、区)开展相关培训及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对有供穗农产品合同、协议及具体行为的生产基地、企业的全过程监管工作。
2.时间安排
2.1 2010年10月15日前,组织各市(州)、县(市、区)农委对本地区蔬菜生产基地、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掌握我省广州亚运会和亚残会期间供穗农产品情况。
2.2 2010年10月25日前,各市(州)农委将供穗农产品明细表统计汇总后,加盖单位公章传真至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2.32010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组织各市(州)农委对有供穗农产品合同的生产基地、企业进行全程监管,同时对全省各地蔬菜生产基地和企业继续进行排查,发现有供穗农产品合同、协议的生产基地、企业,随时上报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加入监管名单,立即对其进行全程监管。
3.组织领导
吉林省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由省农委统一领导并负责协调,成立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会吉林省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市(州)农委要成立相应组织,负责对本辖区内蔬菜生产基地、企业进行排查,组织有关县(市、区)农业局开展对有供穗农产品合同、协议的生产基地、企业进行具体监管工作。
4.工作要求
4.1切实加强对供穗农产品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会,是今年继上海世博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确保亚运会和亚残会期间不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至关重要。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把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4.2切实掌握供穗农产品供应信息。各地农业部门要对本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进行定期清查,对已经准确掌握亚运会期间供穗农产品信息的,要及时指派专人进行监管,并请各市(州)农委及时将供穗农产品明细表填好后加盖单位公章传真至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同时上报该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和联系人名单、电话、邮箱。
4.3切实落实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凡有供穗农产品项目的市、州(县、市、区),要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分工负责机制,实行属地管理,强化执法监管,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及要求,明确措施,健全机制,监管任务要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有供穗农产品生产合同、协议的县(市、区)农业局要指定专人负责对相关生产基地的监管,必要时要指派专业人员进行驻点监管。
4.4切实保证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农业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抓好供穗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过程监管,严格落实生产操作规程和农业投入品进货、使用记录制度;加强产品包装标识管理,确保其包装规范、质量合格;加大对供穗农产品检验监测力度,严格实施产地准出制度,供穗农产品生产基地必须达到农业部提出的“有记录、有检测、有标识”的三有要求,确保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会
吉林省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名单
组 长:于文波 省农委副主任
成 员:邬晓东 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
张永林 省农委农业处处长
张大明 省农委园艺特产处处长
潘希波 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站长
孙振天 省园艺特产管理站站长
张辉 省参茸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主任:邬晓东(兼)
成员:赵然 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副调研员
李小松 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副调研员
董广夏 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科员
徐建维 省农委农业处副调研员
柴秋泉 省农委园艺特产处科员
乔冬云 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科长
赵伟光 省园艺特产管理站科长
篇9
自4月份全区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以来,各项活动深入开展,进展顺利,有力促进了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稳步提升。但从近期市菜篮子商品质量检测中心通报的蔬菜市场监测情况来看,部分本地蔬菜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的现象依然存在,成为当前制约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根据市农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突出整治重点,深化整治措施
各街道农业主管部门在下半年整治工作中,要按照《年区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一方面在常规动作的基础上,出重拳、用狠招,进一步深化整治工作;另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方法,狠抓源头治理,力争在突出问题上有所突破。重点是强化农药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对农药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清理检查,重点打击无证照的黑窝点,联合有关部门依法取缔违规生产的小企业。加强对农药经营单位的监管,规范农药市场秩序,逐步改变经营主体小、散、乱的现状。要以蔬菜、水果、茶叶病虫害防治用药为重点,加大农药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对于不合格的样品,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二、切实加强执法,严惩违法行为
严格执法是农业部门全面履行法定职责的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保证农业产业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
一是要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的认识,整合执法资源,强化农业部门的执法能力,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
二是要认真梳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职能的履行情况,对于履行不到位的,要认真查找原因,抓紧整合。
三是要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对于大案要案,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挂牌督办、集中办案、联合查案等形式予以严办,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三、全面加强监管,确保消费安全
各街道农业主管部门、局属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责,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借鉴“助奥行动”的成功经验,实行联防联控,全力抓好农产品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二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畅通农资经营主渠道,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推进标准化生产,严把农产品产地准出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三是完善应急机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防控力度,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对于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及时报告,积极引导舆论,坚决防治事态的扩大和蔓延,确保生产和流通秩序稳定。
篇10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乡党委、政府召开会议,研究布署双节期间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制定双节期间食品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服务中心、卫生院等部门负责人及社区书记为成员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服务中心。
二、全面检查,不留死角
(一)开展集中检查行动
我乡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针对“双节”期间热销和易出问题的蔬菜、食用菌等食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疏堵结合,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做好食用农产品种植、产地贮存环节技术指导,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绿色防控技术,全力保障了群众的食品安全。结合实际,以章怀社区街道为主,经检查走访,没有发现农户使用有机磷等高残留农药、禁限农药的现象,未发现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
(二)进行不定期抽检摸排
为了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乡开展了大范围的摸排抽检行动,采用暗访暗查、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拓宽发现线索的渠道,对场镇超市进行产品抽样检查30余次,抽检结果合格,未发现食用农产品质量问题。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采取发放资料、咨询等方式,宣传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低残留高效农药。坚决防止农产品源头污染,生产更多优质农产品,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县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政策、措施以及在食品安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公众的消费信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强值班制度及信息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