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实训体会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会计实训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会计实训体会

篇1

既然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合于各行各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宗旨,因此就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设置专业和创新课程内容。本科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操作性、应用性内容偏少,明显不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因此,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对本科教学体系进行改造和重组,开发和建立起全新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一)应结合社会调研的实际结果,围绕企业单位工作岗位设置课程教学内容

这就要求社会调研先行。只有在充分的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设计出既结合《管理会计》理论又适应工作岗位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参照职业管理会计师的资格标准,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将本课程设计为建立管理会计理念、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等四个模块,即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式教学体系。为配合和适应这个教学体系,还要建设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体系。要下决心打破原有教材的轨迹,以适应教师和学生对新的教学体系的认知。教材的编写可以由讲授本门课程的教师与行业企业相关会计人员共同合作完成。

(二)建立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岗位工作群,构建出一整套以实践性教学为目标的内容体系

具体内容可按上述四大模块,即建立管理会计理念、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来设计和安排。教师以企业真实案例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分析工作重点、难点,并在此过程中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理论学习贯穿于每一个任务中的不同的工作岗位,同时让学生在实际工作情景中领会知识,掌握技能。在每一个模块结束后,以技能演练的形式让学生搜集资料,考察企业实际,分析当前企业经济效益和某一行业的经济形势,自设项目,独立完成,达到学以致用、工学结合的教育目的。

(三)管理会计课程改革要有特色和创新

重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穿行。理论教学的扩张性与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前后呼应,实践教学遵循“理论假设—问题论证—校内实训探路—校外工作场景操作验证”的思路设计。做到课程内容模块化,这样才能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在课程改革中,要创出自己的特色,例如真实工作场景,校企资源共享;创新会计实训模式———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校企联合开发实训教程,凸显职业特色。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新路,才能为国家、为企业单位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展现多层次教学平台的综合功能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和途径。为了切实提高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单一、死板、单向灌输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发挥多层次教学平台的综合功能。

(一)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一是运用典型性项目交流法。根据管理会计工作岗位内容,要求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来,完成一个典型性项目,其中至少包括管理会计工作的3个典型性任务,如某产品生产的资金需要量预测、该产品定价、该产品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等任务内容的组合,最后得出可行性的项目结论,进行项目交流。这种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串连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实际操作水平。

二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以典型案例为先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要求学生对案例提供的相关资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意见,对决策方案作出判断和选择,从而显著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管理会计教学对学生参与重视不够,多局限于对课本教材基本知识的讲授。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局面,会计人员要帮助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判断并采取行动,就必须既懂理论又重实际,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学会如何预测、分析、判断、决策。同时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要搞好管理会计的案例教学,就必须注重案例的选择。管理会计案例反映了企业价值管理的现实情景、所出现的问题、应用的数据,以及案例编写者所试图反映的管理会计理念。因此案例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广泛性和差别性,要具有实用性、代表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启发性,贴近现实,适合国情,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在为搞好典型案例设计,学校可以与企业单位共同开发,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管理会训案例,另一方面也可以总结国内成功企业的典型案例。就我省高职高专教学实际来看,《管理会计》运用较多的典型案例主要集中在销售预测案例、新产品开发案例、亏损产品如何处理的案例、零部件自制外购案例、产品加工组合案例、更新改造案例、竞争战略案例、低成本扩张案例、流程再造案例、激励与约束机制案例等几个方面。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层次教学平台的综合作用

管理会计同其他会计课程一样,充满了数据、表格、公式、定理等,比较枯燥和乏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充分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管理会计课程按模块式制作成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影、像、音一体化,动态展示实践内容的电子课件,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更直观、更易于接受。

二是可使用沙盘模拟实验室和ERP实训室进行实践性教学。利用沙盘模拟实验室,让学生亲身体验商场上管理会计人员如何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如何规划企业未来,如何筹措运用资金等。让学生利用相关信息,结合管理会计的方法为企业的预测、决策、控制、规划和业绩评价服务。通过沙盘模拟和ERP数据分析,开阔学生眼界,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技能,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同时也加强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三是可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加大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程度。建立管理会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对校内外学生开放,从而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将课程的标准、教学设计、考核方法、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习题库、案例库、参考资料、拓展资源等内容传到网上,方便学生课外学习,实现多层次平台的交互式运用。

四是可依托校外实训基地,由双师型教师和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一般为在本校兼职的财务人员或学校特聘的财会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行业一线,了解企业实际的供、产、销等一系列经营活动,体验企业文化,耳闻目睹财务工作在企业良性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到真实工作内容和相关知识。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要不断总结和积累实践环境提供的资源,通过加工完善,为校内实践教学的项目情景及场境设计创造条件,学生要写出实践体会报告,更好地加深对管理会计课程的理解。

篇2

关键词 合作办学 管理会计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urse Teaching Mode under

Conditions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JIE Min, FU Yuanzhai

(Department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250031)

Abstract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currently have in many institutions, which brought some new changes and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accounting as an applied discipline also encountered som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cooperative education requirements for Jinan campus cooperative education, discuss and analyze management accounting from the course location, classroom instruction, teaching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Key words cooperative education; management accounting; mode

1 管理会计课程的特点、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我们国家的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经济管理类课程,会计学专业作为其中的二级学科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管理会计学这一课程绝大部分都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学位课,其地位是边缘交叉学科,开设时间是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企业管理(或管理学)课程之后,财务管理学课程之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以资源效益为中心,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为最终目的,使学生掌握达到这一目的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这些信息包括会计信息、管理知识、企业构架、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而技术手段既有定性的分析、比较,也有定量的计算、预测、控制等方法。定性的分析法有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等主要以描述性的为主,这些内容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是太大;而定量的分析法,主要有时间序列预测法、微积分的运用、概率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数学方法和模型,这些方法的运用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2 管理会计的目标

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利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或依据,其决策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和财务会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是同属于会计学科,为企业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①但区别也显而易见,财务会计记录提供的是过去业已发生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受明确的会计准则和严密的会计制度约束,提供的信息规范而统一,要具有可比性,强调的是信息的可靠性;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其显著的问题是过去的业务记录,强调信息的可靠性,体现未来的相关性差。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分析预测、统计整理进一步加工才能达到未来适用的信息或决策依据,以为信息相关者所使用,这一过程就是管理会计的任务和工作。

3 合作办学条件下知识溢出水平及吸收层次选择

3.1 合作办学一般现状分析

山东各高校都有合作办学项目,其教学培养目标是在与合作单位互相协商讨论后共同制定的,概括起来无非是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有出国要求的学生加强英语教学或开办英语培训班如雅思等,目的是通过语言门槛;二是双方确认部分课程在中方教学单位取得合格成绩后,外方予以承认,出国后不需要再修;三是针对部分入学分数普遍偏低的学生,如何能够使其尽量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够毕业。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标差别很大,学生乃至家长对合作办学的认识了解不准确,不同的目标导向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侧重点差别明显,学生人数又多,外教的小班化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带来了教学处理上的困难,效率不高,这些问题带有显著的共性。

3.2 合作办学条件下知识溢出水平及接受选择

知识溢出和知识传递需要溢出主体和吸收主体的共同作用和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作为知识溢出的主体,知识的传递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从认识论的角度划分,按照知识能否清晰表述和有效转移可以将其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能够以一定编码系统如语言可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通过书面文字表达、通过记忆等方式直接存储掌握的;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言述的知识,需要通过交流和实践来领会传递,要求双方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相互信任和理解能力,才能实现有效传递。②就目前合作办学特别是济南校区的管理会计教学现状来讲,知识的溢出者教师对企业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是可以胜任教学工作的。而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吸收能力有显著的差距,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基础数学知识和思维等方面都需要改进和提高,特别是在注意力集中方面不够专注,导致很简单的内容都不能理解和掌握,因此,隐性知识的传递层次在目前条件下基本没有可能实现,只能是在显性知识传递上去进行。具体到专业培养目标是就应降低标准,在按一本学生水平制定的培养计划中调整,授课内容应当像高等数学那样分层次、分专业、分事项讲授,如对会计学本科专业,其中的成本控制和标准成本事项必须讲授,因为将来的职称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是必考内容,而对国贸专业的这部分就不必讲授,因为他们将来不考,成本会计也没学,没有成本方面的基础;对涉及到的数学方法数学工具,用到微积分和概率论就可以了,至于线性规划则不必用。培养目标定位与显性知识的传递,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决策的基本方法就可以。这在目前是比较现实可行的,隐性知识的传递有待于以后的继续学习和领悟。

3.3 合作办学条件下学生成绩测定

针对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内容及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之后,成绩测定环节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这是与内容调整不可分割的。应改变过去期末一次考试决定最终成绩的方式,加大平时的出勤、课堂上回答问题、作业、单元测验的成绩的权重,以督促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免得期末跟不上学习进度,这些做法在前几届已经实行,效果还是不错的,应当继续坚持下去并不断微调。具体到各专业如会计学本科,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依然比较大,因为工作后的目标导向是CPA考试和职称考试,仍然是闭卷方式,现在必须要求熟练掌握的内容不能减少,标准不能降低,这是对学生的将来负责。而对国贸专业,则以通过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基本的预测决策方法这些显性知识为主,使其了解一些企业的概况和会计的知识就够了,这些是国贸专业的辅助要求,符合其培养目标。

3.4 关于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

理论教学结束以后还应当安排实训和实习,这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对显性知识更加熟悉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其期末考试成绩的提高,缩短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是非常有帮助的,每年许多学生实习体会的字里行间都可以验证这一点。实训的实践以一周为宜,实训内容可以是与练习题类似的对基本知识、基本公式、基本方法的熟悉,也可以做四到五个案例分析。本文认为当前教育模式下进入大学的学生们对企业基本没有什么了解,教材里面的甲乙丙丁项目或产品很难变成他们脑海中的现实,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客观不足。可喜的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也正在做出改变。有的高校已经实施或将要实施的学分制也许能够对理论和实际巨大脱节的现实有所改变。实施学分制后如果能够在制度上使得学生有机会和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到企业去实践一段,再来学习管理会计内容会有很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在当前合作办学条件下,面对济南校区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现状,在可以预见的几届之内,管理会计教学应当因材施教,以传授显性知识为主要目标,不必追求隐性知识的传递,并以此为目标来调整各专业的培养计划、授课内容、成绩测定和实践环节,才是现实和可行的。至于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待以后的不断学习。

本文为山东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基于国际化教育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13.10月批准)

注释

篇3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到了20世纪初,近代会计进入现代会计阶段,公认会计原则和执业会计师制度是现代会计最基本的特征,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渗透到会计领域,使传统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中财务会计是以会计标准为依据,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对企业的资金及其运动进行反映和控制,旨在为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对外报告会计。其实质是一套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管理活动,管理是信息提供的目的。财务会计同旨在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管理会计相配合,共同服务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正是由于财务会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就使得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也相应地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作为课改、教研的重要课题,力求通过理论与实训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一、职业院校中级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1.适应新规则的需要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个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并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随后其他企业跟进实施。确立了以基本准则为主导、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为具体规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创造了一个既坚持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会计准则制定实施模式,这一切都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2.激发学习兴趣

 

职校由于受到高中、大学扩招的影响,其生源素质逐年降低。不少来自偏远农村、山区的学生并未接受完整、系统的素质教育。他们选择会计专业,往往只是看到社会上会计人才的高薪与高待遇。但随着理论教学的深入,很多学生越来越难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进而从丧失学习兴趣发展到厌学、逃课。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提高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3.专业发展的需要

 

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一度曾是学校招生的“金牌”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都位居各专业招生人数之首。但近几年会计专业建设却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

 

一方面由于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职业院校师资流失严重;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待遇偏低,难以招聘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任教。这就要求专业建设要转变传统理念,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以适应当前的形势与环境。

 

二、职业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明确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办学层次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以往我们的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许多都与市场、企业脱节,导致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学无所用。因此我们把《中级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以市场为导向,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准绳,培养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

 

2.明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过去笔者学校选择的教材大多已是20世纪90年代的老课本,许多内容远远滞后于当前会计专业发展。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引进最新观点、最新成果,以最新的会计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指导,汲取、借鉴近年来我国财会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中外著作的精华,并结合企业一线财会人员从事会计实务的经验,力争教学内容具有新颖性、前瞻性、实用性。

 

3.明确教学重点

 

职业院校学制较短,学生真正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左右,在此期间还要接受大量的基础素质教育及相关专业课程教育。因此在讲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过程中,如果片面追求面面俱到,往往会适得其反,学生囫囵吞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这种状况应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突出会计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将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专业素质、操作技能的培养融合在各章节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从而创建起立体会计知识实训体系。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争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条理化,简单问题通俗化、直观化,让每位学生都尽可能地理解、吃透讲课内容。

 

总之,职业院校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职校生的实际学情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为学生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篇4

【关键词】 ERP-U8;实践操作能力;应用经验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多轮创业的驱动下,大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大量的外资企业也不断的涌入中国,伴随的是对财会类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财务管理、会计学等专业。用友公司董事长王文京先生指出:“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这一阶段确定的目标中,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这两个目标的实现,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技术创新是最直接的引擎。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物流、营销推广以及融资等正全面加速集中化和集成化,企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供应链和产业链向资源共享、业务协作的融合创新正快速演进,企业原有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商业规则逐渐被颠覆。企业的智能化、互联网化正成为其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这些都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囿于硬件、软件、师资等因素,许多高校都重视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财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导致学生对书本知识理解不深刻,比较肤浅;另一方面许多学生毕业后无法尽快胜任企业实际的财务处理工作,心理压力较大。因此,结合西安工业大学ERP-U8软件的使用实际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用友ERP-U8软件产品简介

用友ERP-U8是一套企业信息化集成解决方案,U8全面集成了财务、生产制造、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办公自动化等领域的整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产品解决方案。用友ERP-U8升级版的定位为成长型企业构建集精细管理、产业链协同与社交化运营为一体的智能化、互联网化软件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的精细管理、敏捷制造、智能办公、产业链紧密协同,是全方位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2、财会专业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现代管理学认为,企业的基本要素有人财物、销,伴随着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循环,而这些都离不开财务工作。历史上意大利出现的“借贷记账法”奠定了世界通用的会计记账的基础。而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为基础的会计报表编制使得会计成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财会类学生在大学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包括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等课程,此外还有高等数学、英语等课程,部分课程难度也比较大。这些都使得财会类的学生普遍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使得财会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被边缘化,不受重视。然而,这些和现代教育精神是相违背的。“只有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基于云计算、移动、物联网与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创新型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会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应该引起师生的共同高度重视。

3、财会专业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可行性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计算机的价格也在不断的下降,许多高校也购进了许多配置较高的计算机,为财会类学生的上机操作提供了硬件条件。在软件方面,据统计,德国的SAP软件在超过80%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广泛使用,SAP公司成立了于1972年,总部位于德国的沃尔夫市,全称是数据处理方面的系统应用和产品。美国的Oracle公司也有很大的市场。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南金蝶、北用友”的格局,用友公司的ERP-U8软件为企业提供了多种应用模式,包括营销服务一体化、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设计制造一体化、精益生产、精细管控、人力资源、办公协同、移动应用、大数据分析、社交化协同和云服务等。财会类学生通过学习ERP-U8软件,可以进一步的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增强就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劳本信在文章中构建了分年级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强调要以ERP-U8实验平台为依托,开展大量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用友ERP-U8软件在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经验

1、进一步加深了对财会类理论知识的理解

参加ERP实训的学生都学过了基础会计等课程,掌握了基本的借贷记账法、会计科目、会计恒等式、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和财务报表等知识,有了会计业务处理基本流程的概念。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软件的操作训练,学生完成了账套建立过程,真正体会了账套的本质是一个文件夹,对编码方案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会了为用户增加权限的内部控制思想,通过启用各个功能模块,体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思想,通过凭证填制,熟悉了会计分录,到最后成功的生成报表,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实训完成后,同学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2、深刻体会“流程+表单”的思想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的深刻变革,需要领导层强有力的支持和全体员工的认可、参与,同时要采用国际先进的ERP软件的思想。通过实训,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了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流程思想,以及相应节点的表单处理(图1)体会了企业的规范化高效管理。

篇5

[关键词] 会计实训 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

在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会计实训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变单一、传统、抽象的会计教育格局。通过会计实训教学,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会计专业教育更变灵活、更加具体,更具有实效。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高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做好会计实训教学的对策。

一、直面会计模拟实训存在的问题

会计实训教学是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具有牵制性强、仿真性强、程序性强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验证性差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给计模拟实训教学带来了一定问题。

1.侧重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

当前,高校会计专业模拟实训的基本模式就是要求学生完成“凭证――帐簿――报表”的三大循环,具体而言,就是依据原始凭证制作记账凭证,然后再依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一步就是依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如此进行会计业务操作,就无法将会计内部牵制和会计凭证的审核制度落实到位。由于缺乏了“审核、监督”的过程,使学生只要根据专业教师在理论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进行会计处理就可以了,如此培养出来的会计是不合格的。

2.偏重手工模拟,忽视计算机模拟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已成为财会工作人员从事会计业务的“双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互为促进。但不少高校的会计模拟实训还停留在手工模拟阶段,并没有实施相对应的会计电算化模拟训练,这会让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必须得经过较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真正胜任实践中的会计工作。

3.实训项目过于简单,忽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会计实训项目,都是采用产品制造型工业企业会计的有关内容,而且实训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固定在会计核算方面。例如,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收以及审计等其他行业会计的实训项目还推进。

4.实践教学条件不到位,忽视实训室的配置

由于受实训经费的限制,不少高校的会计实训教学条件不到位、不完善,会计实训室的配置与其他普通教室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离仿真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有不少院校,没有配备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有的院校甚至只进行手工模拟操作,无法满足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要求。

5.“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足

“双师型”教师就是指既精通会计理论,又有企业会计从业经历的教师,这种教师在高校相对较少。而会计实训教学的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对会计业务技能的要求非常高,因而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要求都非常高。但是不少高校会计教师都是“跨出高校门又进高校门”,缺乏从事实践会计工作的经验,也没有具体从事过企业会计业务的经历。这也是会计实训教学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做好会计实训教学的思考

结合上述高校会计实训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本人从事会计教学的思考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一些经验,谈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1.牢固树立理论与实训并重的教学理念,切实提升实训课时比例

在办学思想上树立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训并重的理念,有效提升实训课时比例,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应该达到1∶1。在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突出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多层面的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2.全面充实实训教学的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时期新要求,高校应该着力依据据社会、企业的需求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设置多层面、多样化的实训教学项目。在安排实训时间方面也要灵活多样,不仅要有阶段性实训,也要课堂实训;在安排实训内容上,不仅要面向工业企业会计,而且还要考虑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等等;在安排实训的形式上,要确保计算机操作和手工操作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相结合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若没有一定水平和规模的实训基地是无法完成的,也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会计人才。因此,高校要着力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确保生产、建设、管理于一体,从而让学生能够体验会计工作的真实氛围,领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一定要体会互惠互利,不仅要有利于企业的生产,也要有利于加强校内外实训基础的建设,除满足场地面积等硬件条件外,还要具备相对先进的设备仪器,要能够体现出目前最新的会计技术、会计知识,并有效建立一整套与之相对应的会计制度和实践规范。实践也有力地证明,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是办好高校会计教育和培养合格会计人才的必要途径。

4.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多层次培训

目前,许多院校的会计实训指导教师是基本上都是由会计理论课教师担任的,原则上讲,这也未尝不可,但是这个模式却无法使会计实训教学无法摆脱理论教学的圈圈和框框,容易形成是会计综合训练的翻版。所以,必须要对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提升会计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着力引进具体从事会计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引进“双师”型教师,让会计模拟实训指导教师具备从事会计实践工作的从业经历,并且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下处理不同会计业务的实践经验,从而确保指导学生会计实训时,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学生自然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田平.高职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2]李沾.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之我见[J].经济师,2004,(10).

[3]李松青.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4]郑艳华.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会计专业 实训教学改革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较快地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担任主管会计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如何在教学中突破的界限,实行会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目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下面就本人在实行会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体会进行总结,与同行们共同切磋。

一、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特点

一体化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即“双重职业训练”,是指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考核评价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的新型教学模式【2】。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一是以会计实际工作需求为出发点,将理论讲授与技能操作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理解理论知识,培养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实用性;二是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的课程相互整合,使学生拓宽了专业知识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教学从“知识简单传递"转变为“知识处理与转换";教师从“单一型修转变为“双师型”;学生从“被动接受、简单模拟一转变为“主动实践、手脑并用”;教学手段从“口授+黑板+简单电化手段"转变为“多媒体+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四个转变,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3】。

二、 实施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

根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在教学中,首先调查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对相关课程制定具体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实施办法,实践性教学部分明确技能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建议及评价等内容。其次采用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实践性教学。将实训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分为课堂实训、课程实训、单项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社会实训五个板块,在不同的时段进行。

(一)课堂实训,课堂的实践性内容是学生在平时上课中接触到的,作为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在日常上课之中就要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在课堂上进行实训,如在《基础会计》课程对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践,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实践,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等均进行课堂实训。

(二)课程实训,主要针对财会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以安排在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基本经济业务进行常规的工作, 在完成《 基础会计》的材料采购业务知识时,组织章节实训,从采购计划开始到由谁经办,须经过哪些手续,会计上需要哪些凭证,如何记账等几个环节都进行模拟操作。

(三)单项模拟实训,主要是成本核算、办税、银行业务、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应付、成本核算等。这些模拟实训一般在各课程中进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同的课程实训的重点不同,要突出重点,如《基础会计》突出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的实训则在于对会计核算技能的提高,学会解决会计实务中出现的简单问题。在基础课程结束后,再进行有难度的实训,便于学生灵活掌握该课程的专业技能。

(四)综合模拟实训,是把一个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经过设计与加工,形成完整系统的原始资料,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进行仿真操作演练。一般安排在专业理论课程结束时进行,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大演练”, 通过较集中的实训,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促进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达到既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又提升实践技能的目标。

(五)校外社会实训,由学校组织或学生自己联系到校外企业进行的毕业实习,这个阶段是在前面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以及理论教学为基础,更加突出技能的综合运用,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这种分阶段、分层次的实训在时间安排上根据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有计划的进行;不同的实训地点不同,一般课堂实训、课程实训在学校建设实训室,单项模拟实训在校内实训基地,校外社会实训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

三、结论

本人就职的学校属于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推动当地就业与再就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的指导下【4】,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训工作,具有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会计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通过会计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了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符合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突破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分离的界限,使毕业生实现零距离就业上岗,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会计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杜诒萍.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

[2] 于仕斌等.构建“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3).

[3] 巫兴宏.基于工作页的一体化教学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篇7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会计模拟实验 课程体系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也对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撕裂了传统经济体制下会计教育和职业界的固有联系,但二者之间新的联系通道却未能及时开通,这导致了会计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界的脱节。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导致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用人单位需要能尽快直接上岗的人才,他们不愿意花费培训成本和时间来进行培训,所以从学校毕业刚走上岗位的学生必须在学校里就要培养实践需要的动手能力,而要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重新进行设计,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中高级专业人才,是独立学院本科专业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会计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管理科学,它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会计学本科专业教育要实现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同时,会计学作为一个有着极强技术性的经济管理专业,它对实践性教学更是有着特别的要求,实践性教学不仅应贯穿于其四年本科教育的始终、贯穿于其各主干专业课的教学之中,而且各实践教学环节还应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并由浅入深、环环衔接,构成一个科学、完整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系,才能实现其预期的教学目的,较好的完成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任务。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一、会计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

1.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主要由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部分所构成。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构筑会计学专业理论框架、提供会计学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经济管理相关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指涵盖系统的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有关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管理、税法、财务会计法规等;会计专业选修课程是上述两者之外的会计学其他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金融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等。这三部分的课程在整个大学阶段要进行科学的设置和安排,做到让学生最有效地学习掌握知识,又不相冲突或是知识衔接不上。

2.会计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一个好的财务人员不仅只是简单的做账、记账,他还应该站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所以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来讲,专业基础课在前面开设,大一上一般是开设通识课程,从大一下开始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加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安排顺序非常重要,因为专业核心课程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如果基础没有学好,后面的知识学起来就会很吃力。首先开设的是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是讲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账户、记账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核算程序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全面了解会计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其次就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的重点在于会计经济业务的实务处理,是全面阐释财务会计原理、原则和方法,并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企业会计的核算内容与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课程。财务会计分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对于企业的日常业务内容核算基本上都包括了,而高级财务会计则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的特殊业务,它比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更深;第三是成本会计的开设,掌握了财务会计的内容之外,还应该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门学科的重要中介;第四是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课程的开设,一个好的财务人员不仅是只会做账,还应该会进行财务分析及资金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在掌握财务核算的基础上还必须学习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知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最后开设的是审计学,审计学是为社会培养经济监督人才开设的课程,同时作为一名会计也应该自觉把关,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除此之外,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的财经法规及税收法律制度,只有懂法,才会守法,企业的经济业务与税法知识紧密相连,因此,还应该开设财经法规及税法课程,以上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只有将前面课程的知识学好了,那么学习下一门专业课才有基础,才会更容易理解。而专业选修课程则基本上都是些行业会计,里面有与核心课程交叉的一些知识,但又有各个行业的特殊业务的核算内容,这些课程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到大四上开设,这样就避免了与专业主干课程的冲突,课时可以安排少一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二、会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协调

既然各会计理论课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那么对于会计实验课程的安排也毫不例外。会计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确保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会计实验教学真正起到会计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1.会计实验教学的作用。会计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会计模拟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课程。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全仿真的模拟实训,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会计教学活动。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二是可以让学生毕业一走上会计岗位就能投入到工作中;三是可以提高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兴趣;四是对抽象的会计理论知识有了更具体的体会,为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指明了方向。

2.会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协调。会计实验课程的教学环节设置非常重要,要注意与理论课程之间的协调,他们之间不能相互冲突,如果有的理论知识还没有学习,就在实验中出现这些内容,那么就达不到实验课所需要的效果。有的实验课需要专门进行单独实验,而有的则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随堂进行。

大一学生在学习了会计学原理以后,就可以在本学期末进行会计学原理模拟实验,也可以在紧接的下一个学期开设,这样既可以学习实际的账务处理流程,又可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巩固,同时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指明了方向,因为会计学原理是门很重要的专业理论课,建议进行专门的单独手工实验要好一些。大二学生在学习了中级财务会计后,就可以开设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较会计学原理实验来说,要综合一些,其中会涉及到税法的一些知识,所以它应是在学习了税法之后开设要好一些,可以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进行,建议单独进行,既可以采用手工形式也可以采用电脑做账。大三上可以安排会计电算化实验,主要让学生熟悉会计核算中使用的财务软件,以适应现代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这一实验课程可以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教学相结合。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学习了成本会计理论课之后来开设,也可以随堂进行。税务会计模拟实验的开设也很有必要,因为学生在学习了税法、税务会计之后,对企业的税务登记、各个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及报税表的填制要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而理论知识对这些讲得虽然很详细,但不很直观,难以理解,而通过模拟实验,会让学生对企业的涉税业务知识掌握得更深刻,并加深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大四上还可以安排一个大综合模拟实验,这一实验是在学生学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之后来进行。这一实验应是模拟一个较大规模工业企业12月份的经济业务为内容进行,既有财务会计的知识,又包括成本会计的知识,还涉及到税务方面的处理,即从审核原始单据到编制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再到编制会计报表,最后报税的整套账务处理流程有一个全面的熟悉,而且它包括手工做账和电算化处理两部分,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经过这几个实验基本上可以让学生一走上岗位就能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去,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培养更高级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及经济监督人才,建议还应该开设财务管理实验以及审计课实验,这两门课程的实验可以采用案例的形式进行。

而会计毕业实习则是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进行,主要采取的是校外实习形式,完全让学生进入到实习单位中去实习工作,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进行的一次锻练。应用性本科会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可以毕业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的形式,要求以调查报告或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管理、审计等的具体问题或者具体设计某企业的会计制度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会计学专业全部主干课程的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来讲,实践课程的开设比较多,那么如何来安排各门实验课的开设内容及开设学期、学时就显得很重要了。象会计学原理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会计的账务处理流程,因此其实验教材内容模拟的应该是一个中小型企业一个月全部的经济业务,其分录处理题可以稍微简单一点,重点在于学习流程,可以安排在大二上进行,学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中级财务会计实验的内容要丰富一些,因为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内容很丰富,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各种业务,因此其经济业务题的难度可以比会计学原理实验有所加深,同时经济业务里面还可以加入一些涉税内容,可以安排在大二下进行,课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成本会计的实验也很有必要,主要是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可以安排在财务会计实验后进行,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的核算及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等,可以安排在大三下进行,课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税务会计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涉税处理事务,因此实验的内容应涵盖经济业务中的涉税处理及纳税调整,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知识,各个税种均应涉及到,可以安排在大三下进行,课时分配28个学时左右。会计综合业务模拟实验是会计学专业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借助会计实验室环境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到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等全部会计工作的操作程序,涵盖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安排在大四上进行,课时分配56个学时左右。

总之,要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就要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科学合理地安排会计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体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永祥,宋轶君.从会计人才供求矛盾论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职业圈,2007,(2).

[2]周凤.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设计.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7-02-21.

篇8

2014年12月4日教育部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可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实施中,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论提出的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的观念,而要从本质上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去探索利用学生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

二、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一)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文化基础差

目前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其中对口学生包含职业高中生和中职技校毕业生,其余为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从学生的录取成绩看,分数普遍偏低,属于第3批或第4批录取分数线,基本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最后批次。因此,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薄弱,对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会有一定难度。

(二)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

对于学习成绩普遍偏低的高职学生而言,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习惯于依赖老师和独立能力强的同学,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差,学习方法欠佳。一旦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学习效率低下。很多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室后排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

(三)自信心不足,存在自卑心理

学习成绩低、文化基础差,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导致自信心不足,加之,社会上对高职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同时,由于学历层次的差异,高职高专学生在就业时竞争力相对较弱,许多就业单位甚至拒绝录用专科生。这些观念给众多高职高专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四)善于动手,对实践性知识比较感兴趣

高职学生虽然在以上三个方面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明显差距,但他们也有自己明显的优势。他们往往兴趣广泛、善于动手,对实践性知识比较感兴趣,喜欢参加实践操作类课程。

三、学生学习规律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以学习中相应的心理活动为依据,运用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和模拟的方法,把学习过程分为表1所示的8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和反馈阶段。同时加涅强调,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一直受到外部条件的强烈影响。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规律,并给予适当的支持,从而使外部条件能与学生的内部活动进行很好的、准确的对接,最终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达到有效的、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是说,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呈现内容、重点难点、安排过程、选择方式等方面要围绕学生如何学习展开,不能仅仅从教师角度、教材角度考虑教学设计,而是从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

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探讨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好后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专业会计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概念多、核算复杂。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授课对象一般是普高毕业的一年级新生。如何让这些从未接触会计相关理论知识及没有任何会计实践经验的学生学好《基础会计》课程,需要我们从尊重他们自身的特点以及遵循学习本身的规律出发(见表1)。

(一)动机阶段,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基于高职学生善于动手、对实践性知识比较感兴趣的自身特点,在进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尤其第一次课上我们要注意通过设置需要学生自己动手的、可操作性强的情境,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心中有所期待。比如在《基础会计》第一次课上下发某食品公司某月购进鸡蛋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费发票、支票存根联、进账单等一笔完整经济业务所需的原始凭证以及空白的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报表,让学生担任该公司的会计人员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相互讨论、询问、咨询老师、试图从书上找到标准答案,从而引发小小的思考,心里很期待把这件事情做好。这样在学习动机阶段我们的任务就完成。

(二)领会阶段,提供刺激、引发思考

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之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逐步实现心中的预期。在学生研究、讨论、咨询如何做账时,在他们犹豫、徘徊时,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将往届学生《会计综合实训》手工账本拿出来,让学生去观摩,提供刺激,就其中一个会计科目当月的数据让学生思考并推测证、账、表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有所领会。

(三)获得阶段,加强指导、刺激回忆

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所体会很重要,但是如果学生的疑问一直得不到有效指导、及时解决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打击自信心,对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足、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尤其需要注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一定思考后应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如带领学生就账本中一个会计科目当月数据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报表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推测。并就下发的原始凭证进行语言描述、解说经济业务,用照葫芦画瓢的方法指导他们根据原始凭证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并编制报表。最终用图1的形式将证、账、表的逻辑关系很直观的呈现出来,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

(四)保持阶段,复述复习、强化练习

新知识获得后,需要不断的复习、强化,才能在长时记忆中永久地保存下去。如让学生针对图1的逻辑关系展开描述并做好记录,对手头已填制好、登记好、整理好的会计资料进行复习、复述。课后布置类似习题进行强化练习,加深记忆。针对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足特点,在这个阶段尤其需要借助一定工具和适当的方法进行监督管理。比如可以通过成立学习组进行组内检查并在相应检查表上做好相关记录,也可以通过选出几位比较好学的同学由他们承担相应的检查任务,同时结合抽查的形式督促学生完成对获得知识的强化练习。

(五)回忆阶段,刺激巩固、复活记忆

在学习中,长时记忆形成以后,如果不注意刺激和巩固,它就会向短时记忆转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充分注意回忆的时机。如通过之前教学我们学生已经得出了图1的逻辑关系,那么之后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我们就可以根据图1的逻辑关系展开各项内容的教学。具体教学顺序为项目1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项目2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项目3登记账簿、项目4清查财产物资、项目5编制会计报表、项目6管理会计档案。每次教学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回忆图1的关系,并很清楚的告知学生我们目前处于图1哪个阶段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增强记忆的同时,更好得明确了学习目标。

(六)概括阶段,归纳总结、知识迁移

已学过的知识经过保持和回忆阶段,形成长时记忆状态的同时,就会进入概括和知识迁移阶段。《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强,高职学生善于动手,这是我们学生学会这门课的优势。但同时这门课程理论抽象、概念多,学生除了学会会计实践操作外,还需要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这对文化基础差的高职学生来说又是一大劣势。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学习的概括阶段,才能让学生同时学会操作、掌握理论知识。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并进行知识迁移。每个项目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任务,通过思维导图清晰的呈现项目间、项目内各项知识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中好的学习方法,最终为知识迁移做好工作。鉴于高职学生主动性、自觉性不足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之前介绍的方法进行组内检查、抽查等方式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七)操作阶段,借助平台、应用知识

通过前面各阶段的学习,学生学习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要我们教师通过提供应用的机会进行检验,同时为下阶段的反馈做好准备。《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我们除了靠课堂提问和期末集中测验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后习题布置,利用网中网实训平台进行模拟实训,利用购买的在线资源进行从业资格模拟考试等。

(八)反馈阶段,达到预期、强化动机

篇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的学习和工作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适应时展的需求,结合高职教育中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形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应加大会计实训力度,提高实践性教学,并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让高职会计的教育方式向注重实践性方向发展。在新时代的会计教学中,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体系是对高职会计进行教育的必要环节和精髓所在,对培养专业知识全面、动手能力较强能处理实际问题、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高职院校在会计教学中,必须实施会计实训教学的制度,开展对学生的实际训练。本文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训;实训教学;思路研究

前言

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会在一线岗位成为会计操作人员,这就要求高职会计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高职学校在对会计进行教学时应把实训教学当成重点教学任务去执行。在社会环境不断改变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必须以让学生能适应社会、综合能强、实践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为目的。高职院校为实现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对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许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已经开始注重实践教学的方式,并且通过实践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实践教学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如何设计并实施有效的实践教学,让高职院校培养出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的专业会计人才,为社会和企业提高技能的会计业劳动者,成为各大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1、会计实训教学对专业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高职会计实训教学对会计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高职会计进行实训教学,可以帮高职会计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和工作技术,让高职会计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更快的适应会计工作。大体上来说,会计实训教学对会计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1 实训教学可以让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说即使理论知识学得很好,而没有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内容,学生在步入岗位后也不可能得心应手的工作,更是无法去实际操作项目。会计学专业是一门颇具特色的课程,会计学有许多知识无法在课堂上获取,很多专业技能无法通过课堂上的解释而让学生完全掌握,比如会计学中最基本的原始凭证额审核,在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可以通过合理性和合法性两方面进行审核,但当面对具体的会计业务时,学生往往会很难辨别凭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所以,必须让会计专业的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去,去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逐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所在,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会更加有信心的去面对工作中的难题。

1.2 实训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会计人员的道德素养

爱岗敬业、诚信守法、客观公正、保持准则、廉洁自律等是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会计的日常工作掌握了大量的财务信息,如果会计的自身道德素养不高,则会导致财务信息的失真,并且会引发经济犯罪的严重后果,这让我们明白了,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出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的会计,成为当下会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教育固然是极其重要的方面,但会计的实训教学对会计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有帮助,就好比以爱岗敬业、提高会计专业技能为例,让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对具体会计业务的处理,从每笔业务的审核以及对每笔业务中各项问题的详细分析,并对各项业务产生疏漏而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讲解,以达到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具有严谨工作态度的目的,让他们体会到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会计专业知识多会计从业人员的重要意义。

因此,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体系对提高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培养,针对会计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强化训练,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知识过硬、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但如何去安排实训教学,如何让实训教学易于学生接受,并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最终能能让学生更好的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这是当下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应当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训教学缺乏指导性

为了适应国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我国很多高职院校设有专门培养高级财会人员的专业,并且提出了培养应用型财会人员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进而培养出应用型会计,在理论教学达到需求的前提下,必须加大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但许多高职院校在对会计进行这一目标的培养时,还有许多如课时安排不合理、制定的教学计划不科学等问题需要解决。

2.2 实训教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实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所开设的课程一般包括会计基础、财务分析、预算管理、管理会计等,这些课程专业性较强,并且比较抽象,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讲解,那么学生很难理解,并且学生大多职能学到一般的理论性知识,这就大大降低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学生应该学到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应该掌握什么专业技能,是每个老师在对会计的实训教学中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2.3 实训教学的比重偏低

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会实际操作,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会计的根本的目标。但是,当下有许多高职院校对会计的实训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①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有的学校即使建立了模拟实验室,但实验室设备较少、设备不全、相关工具缺乏等;②实训课程的时间安排相对较少。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安排了实训课程,但是实训时间较少,学生往往很难掌握真正的实践知识,这也就是一些会计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低的原因。

2.4 实训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实践经历

由于许多教师并不具有从事会计工作的相关从业经验,这也就导致他们在指导学生会计实训工作中许多实训经验的不足,多数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能力都处于弱势这也就无法教给学生实践的具体知识。

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

3.1 对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位

首先,应对高职会计进行“技能型”和“专业型”的教育。让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会计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对高职院校的会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把社会需求会计人才的类型定位培养的目标。

3.2 树立全程的实践观念

在会计的教学中,必须树立一个全程实践的观念,让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采用全过程、多次的模拟的仿真和全真的训练和实践,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实施,逐渐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3.4 创新实训教学的内容

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以实践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3.5 应用案例教学法

案列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学有所用”,学生把一定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列中去,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此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变得勤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想变得很积极,是一种很好的启发式教育方式。

3.6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要保证会计实训教学的成果,就必须要求知道教师具有专业的实训教学技术和经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训经验,在实训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问,让老师更好的教授学生。

4、结语

为了满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把社会需求放在培养会计人才的首位,把培养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构建合理的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体系。(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宋彩群.“嵌入式”高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研究——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J].商业会计,2013,11(7):21-22

篇10

Abstract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eaching reform and business requirements of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are consistent, as the training base for high-end accounting personne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hange their teaching concepts and ideas, will focus on the calculation of variabl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o enable students to firmly grasp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nstitute of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fully developed and utiliz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eaching of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reform, in order to better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o cultivate.

Key words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management; decision; teaching reform

如今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职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在综合应用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会计等多种专业知识以后,其教学侧重点从核算逐渐转变为了管理和决策,与当今业内对人才的需求相符合。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对于管理以及决策方面职能的重视,提高了使用会计信息的效率,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就是开发和利用企业会计信息的过程,能够帮助企业在管理日常经营业务的水平以及运行效率上得到很大提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建设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备足够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有比较好的管理及决策能力,高校的作用正是培养这些高端人才。然而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比较陈旧,过于重视核算和软件操作,而忽略了管理和决策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会计电算化教学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切实培养出既精通会计与财务知识,又具备良好管理决策能力的综合型高端人才。

1 强调管理和决策能力培养对会计电算化教学产生的影响

1.1 扩大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范围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主要是核算,重点是记录会计信息,一般只将财务相关模块的内容(例如工资模块、总账系统、报表模块等)在课堂上讲授。目前高校一般都将ERP系统软件安装在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中,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完成记账、转账、对账以及自动生成报表等操作,并自动计算常用的财务指标,让经济会计处理变得更加自动化并提高信息报告的实时性,降低教学中手工操作的占比,使“决策”、“控制”等工作成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点,进一步扩大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范围,将管理和决策等包含其中。

1.2 使会计电算化流程融合在经营业务流程中

传统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经营业务和会计工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流程,在教学中学生也只是单纯地记账,并没有对会计信息和企业经营业务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思考。当教学理念转变为以管理和决策为重点以后,就可以更好地将这二者融为一体了,从而有效共享资源。同时在企业整体管理系统中融入会计信息系统,可以起到协调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作用。

1.3 提升学生对综合技能的重视程度

在侧重于管理和决策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理念的情况下,学生会更主动地对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会计信息化人才不仅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以及税法等专业知识,能将会计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还要对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熟练操作各种会计信息系统。在关注会计信息的同时,还要对其他影响决策的会计信息有所关注并且正确使用,同时会计人员应高度重视企业的经营业务流程,认识到开发和应用会计系统应该满足企业的具体情况,从而将其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在组织层面完成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而不是单纯地进行会计核算。

2 改革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2.1 明确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的管理和决策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发展非常迅速,会计专业在电算化教学方面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得到了很大改革,引入了各种ERP软件、会计教学软件、电算化考试软件、会计核算软件等,电算化实验教学中心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完善。但是教学理念并没有更新,还只是认为电算化会计是用来代替手工记账的。甚至还有人认为强大的会计信息系统功能可以替代人工,所以学生在电算化教学中只要掌握财务软件操作即可,不需要对财务管理和决策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但是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提高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要求,如今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会操作财务软件、知道如何进行核算,还要拥有良好的管理和决策能力,这就是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有机会去操作这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还要让学生在业务处理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潜藏的先进管理思想。

2.2 完善课程内容,进行仿真业务流程资料的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对输入和输出财务数据等进行实践,还要同步进行财务模块、生产模块、供销存模块等的学习,需要进一步扩充电算化课程内容使其更加完善。

除此之外,电算化教学中基本使用的都是同样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利于他们知识面的扩展,对学生管理和决策能力的提升来说甚至有所阻碍。所以电算化教学应该适当扩充内容,将各种企业的经济业务都包含进来,例如各类金融机构、零售企业、保险公司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管理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异同。

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对学生去校外基地参观或者去参加实习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会计岗位自身比较特殊,所以这种实习活动并不受企业欢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学校内进行仿真会计工作环境的建设,开展“模拟沙盘实训”,模仿企业的经营活动并制定相关的规则,进行开放性业务资料的编写,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扮演企业内的不同角色,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不仅要完成一系列财务和业务方面的工作,还要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沙盘模拟实训”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管理和决策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由教师将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找出来,整理编制成为案例,然后由学生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见解写出来或者在课堂上发表,或者安排每位学生进行企业会计业务的编写并在课堂上发表,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以及分享,来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同时对其管理和决策能力进行培养,真正实现“学中做”。

2.3 强化对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

良好的电算化软件以及网络环境可以帮助会计管理职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不仅要熟练操作总账系统以及报表系统等,还要学习其他子系统,例如工资、固定资产、决策分析等,将会计信息系统软件以及管理知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来分析、预测并且控制企业的经营业务活动,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设备以及财力资源等,利用网络信息的连接作用产生科学的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减少库存量,在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将会计管理方面的职能发挥出来。所以在选择会计电算化课程中使用的教学软件的时候,要从类型和功能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因为这会对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实验室的具体建设情况也是高校对该课程重视程度的一个体现,例如高校如果只使用了最基础的电算化核算功能软件,那么在建设会计信息化方面也处于初级阶段,而高校使用的是比较成熟的ERP教学软件,并且能将其全部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的话,通常就会更加重视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