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

篇1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教师 文化修养

曾听到有人这样评价我们音乐教师:知识贫乏、视野不宽、学识单薄、文化底蕴不厚、浮躁,只会弹琴唱歌,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扩展和深化,等等。虽然这些认识和评价存在对音乐学科及教师的偏见,但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仅要将自己的弹唱跳练好,更要提高我们的文化底蕴,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一、音乐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音乐虽有学科的特性,但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坎姆贝尔教授认为:“学习音乐不仅仅是学习音乐的本身,还是学习一种文化。其中,有蕴藏在音乐背后的人类影响深远的文化。”我们的音乐教育应把音乐素质与文化素质视为一个整体。有了文化积淀的基础,就能更加深刻地领悟。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能够更切身地欣赏音乐。试想,一个文化底蕴浅薄,没有不断学习意识的老师,他又怎能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去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呢?笔者曾有幸聆听特级教师黄美华执教的《渔舟唱晚》一课。黄老师扎实的音乐基本功让我佩服。但更让我羡慕的是,她的音乐课反应出她深厚的文化底蕴,那种将文学与艺术巧妙结合。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在富有文化内涵的音乐教学中得到立体的感悟、思想的升华,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听课教师和学生一起沉浸在渔舟唱晚的意境中,带给我们无穷的艺术美。我们要明白音乐绝不是一种简单的音符,而是一种铸造人的灵魂,深蕴着人的精神文化现象。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你才有可能做一个艺术上有造诣有修养的合格教师。

二、音乐教师提升文化素养的途径

1.读书是音乐教师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音乐教师要不停地读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提到,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多读书,多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是“音乐文化人”应该做的事。我们音乐老师要像海绵一样吸足文化与音乐的养分,树立文化意识。“读书满腹气自华”“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从这些话不难看出,读书对于一个人是何等重要。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是教育之母,是最好的备课。

(1)多读专业书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打牢本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才有可能带领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我们还要关注著名音乐家、作曲家、歌唱家的生平故事、经典曲目的写作背景、写作的小故事,音乐家、作曲家、歌唱家的幽默小故事,等等。有时,在你的课堂上,恰当地插上一段与之有关的故事,会让课堂增光添色。例如,每当给学生听舒伯特的《摇篮曲》时,我都会给他们讲这首乐曲创作小故事。每当讲这个小故事时,是整堂课的亮点,拉近了学生与作曲家的距离。

(2)多“啃”点文史哲

有人认为,读文史哲方面的书,研究文史哲学者的事,不是我们音乐教师的事。其实,读文史哲是每一个看重灵魂生活的人的事。我们音乐教师更要用文学来修身,用文学来滋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生活,从而去丰富学生的生活。

(3)多读以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为代表的教育学著作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老师要怎么做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怎样才算是好老师,等等,所有这些,我们只有到这些教学著作中去寻求。

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快乐,教师的素养都可以从书中得到,教师应该有一个书香人生。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的爱好者”。让读书成为我们音乐教师的一种习惯,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

2.写作是音乐教师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师要不停地写作

写作是一种搜索,一种积累。写作总是让人睁大眼睛观察教育中的人和事,总是拥有一个理性的头脑,理性地审视周围的一切。写作方式如下:(1)写日记;(2)写教学随笔;(3)写教学论文。

三、音乐教师提升文化素养的意义

1.音乐教师提升文化素养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增强教师的育人动机

教育是一项文化事业。一个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音乐教师,应重视新生一代的文化培养的高度,应对音乐教育工作怀有强烈而持久的热爱,增强音乐教师强烈的育人动机。

2.音乐教师提升文化素养有助于实现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要求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指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一个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音乐教师,能与音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用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音乐教师提升文化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2

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素养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发展,主要从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四大方面入手。其中,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隶属于社会文化,它从社会文化中来,是整个社会文化在校园里的一个全面反映和折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同样隶属于校园文化,由于高等院校师生的文化水平总体较高,所以通常产生出来的校园文化较“高级”,具有高层次性。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一样,校园文化具有“高级”的特征,所不同的是,它还涵盖了“职业性”的特征,注重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及职业人文素质等方面养成,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职业素养形成”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职职业特色。物质建设层次上片面地认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大规模的基础实施建设,花费大量财力物力,过分强调物质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位置和作用;“克隆”模仿现象严重,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对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定位,标准不统一,发展方向也不十分明朗,一些高职院校索性生搬硬套,采用纯粹的“拿来主义”,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照搬过来,造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成为普通高校的翻版或改良版,不能彰显高职职业特色。

2.忽视职业素养培养。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钩,高职院校人才培训的目标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它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其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必须有机地融合。不少高职院校重技能技术培训,轻职业素养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以及职业人文素质,沦为职业工具人,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职业素养形成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一个重要载体。这里不仅是大学生学习技能技术的圣地,更是职业素养形成的最佳场所。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整合是大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学生和社会密切接触有很多种途径,可以包括社会实践、工学交替和生产实习等。社会实践的作用主要是让大学生能对社会有一个更宏观、更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而工学交替和生产实习则让大学生对职业工作的认识变得更具体和真实,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整合无疑能为职业素养形成的培养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加大学生自身活动的引导,是职业素养自觉形成的潜在动力。学生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搞好学校学生会、团委和各种学生社团等学生团体的建设和引导,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参与热情,从专业技能要求角度多开展各种学生活动,有力促进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素养形成的培养

(一)职业素养的形成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

职业素养是指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它是一个人职业素质的全面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它具有普遍的高级性和引导性特征,但由于其培养的目标具有职业性特点,所以它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尽可能突出“职业”的特征,职业素质形成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高职院校在校园建设定位中,要注意突出职业特征,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质服务,这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二)职业素养形成的具体做法

1.物质层次上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时时处处为职业素养形成的培养创造条件,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不一定需要雄伟气派的教学楼、开阔庞大的体育馆,但必须有专业的实验楼

实训室或者生产线,在学生校内实习、实训的教育管理过程中甚至可以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融入企业文化,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2.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除了开展校园文化节、读书节、科技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晚会、体育竞赛、人文讲座、学术报告、摄影展等传统活动以外,学校、系部或二级学院应根据开设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积极开展各个层次的职业技能比赛,让学生在参赛准备、比赛或者观摩过程中感受职业道德、升华职业理想,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职业素养。

3.制定和完善学生评价制度

篇3

(一)文化融合的主要形式及表现的信息特征1.语言的融合不同的语言体系在交流过程中会产生主动或被动的融合现象。日本的语言体系是主动融合的典型代表之一。在1000年之前的中国汉语对日本平假名与片假名的创立影响,到现代日语的外来词汇如英语、德语、法语形成的片假名词汇等无不表现日语主动吸收外来语系,扩大并形成自己语言体系的主动融合特性。被动融合的现象在当前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英语被融合到其他语言体系的过程。英语的被动融合现象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体现了经济、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除了丰富自身的语言体系,更关键的是提升了语言工具使用者的信息素养,进而促进了整个语系使用族群的技术、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民族与习俗的融合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惯例,随着国际交流范围的扩大,各族群与民族的交流更加频繁,生活习俗与惯例产生逐步融合的现象。例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在世界的普及,以及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扩大等。民族习俗的融合是人们交流、信息源扩大的结果。3.专业知识的融合专业知识是基于专业理论基础的知识与实践体系,专业知识的融合能扩大习得者的知识结构,开阔学习视野,能运用不同的知识体系来进行决策实践。如回归概念与方法在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的广泛计量分析使用是数据分析方法与专业融合的典型应用。专业知识的融合促进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机结合,使知识结构更丰富、合理,促进了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4.价值观的融合价值观是决策体系的风向标与基础,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形成不同的决策选择。信息意识与价值观决定了决策中的信息源、信息域、决策方法与评价体系等。博弈论研究以及换位思考决策的广泛应用,是价值观融合的结果与表现。5.综合形式文化的融合一般涉及的主体、客体复杂多样,因而在实践中的融合方式与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但涉及上述的语言、民族习俗、专业领域和价值观等等方面,还涉及创新与延伸领域。

(二)信息素养教育的特殊性分析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决策能力的主体,在学习与生活中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的专业学习、科研与实践锻炼中的决策有效性。但是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其目标导向性、价值主导性、标准多样性以及决策判断贯穿于整个培养与实践过程。信息素养培养强调的不是接受知识的学习能力,而是在开放背景下,知识搜寻的范围广、准确、快速与有效的能力。1.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价值判断的教育信息素养的提升能促进决策者的决策效率与决策效果,而决策效率的提高和决策效果的提升需要决策标准的正确与评价方法的有效,而评价方法与标准的确立需要基于价值判断的信息观的确立。也就是说价值观的确立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2.信息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石信息素养为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了导航的作用,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等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的基石,它为终生学习构建了持续上进的改变机制与判断、决策机制。3.信息素养教育是能力教育信息源选取、信息域确定所表现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如何选取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有效决策是信息素养能力教育的体现。当前高校学生表现出的决策无语现象说明应用能力培养的缺失或不够重视问题。4.信息素养教育是实践教育信息素养一方面表现为信息文化,一方面表现为实践操作与决策能力。它不单单是理论上的知识体系,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有相应的实践技巧与技能。例如,便利的信息技术的选取、安全的开放空间的交流技能、决策实施的效果与效率评价分析等,信息素养的水平是以实践中的操作效果来体现的。多元文化教育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而有选择的学习是会学习的主要标志之一。信息素养在多元文化融合与教育过程中为有选择的学习与决策目标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特殊性在于与应试教育不同,更侧重于决策能力的培养。文化融合过程的矛盾性、反复性与冲突性,需要信息素养的支撑与协调。信息素养的综合信息技术能力又会在促进融合的效率的同时满足目标的有效性。为了学生能够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出符合预期的决策,那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过程应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不断的过程。

二、多元文化教育与多元文化融合过程中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分析

基于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信息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的全球范围,利用信息检索与学习软件提高专业知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进而提高其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表现出在本科阶段会学习,在研究生阶段会研究,在工作阶段会操作。因而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就体现出尊重需求、共生需求、包容需求和发展创新需求等。

(一)尊重需求经济全球化、计算机技术以及国际交流的深化与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快捷、突破性的视野范围。尊重需求体现了和平、发展与进化的需求,不是存同扼异的文化侵略,而是的协同发展。尊重需求一方面表现为文化知识之间的跨度,也就是不同的知识体系具有不同的研究内容、运作机制与应用领域;另一方面表现为决策者的人文背景,也就是起码的研究教养与学识风度。

(二)共生需求不同专业、语言文化甚至宗教,代表了不同的知识技术体系与价值背景。因此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会产生依赖信息传递效率的共生需求。共生需求的表现为文化专业知识的互补性,而不是价值批判的斗争性。

(三)包容需求学习与交流中的未知或难知问题,会以某种特定的形式留存在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同样在跨文化交流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一些与主体价值体系不一致或难以理解的认知等以留存状态存在,体现了多元文化教育与融合过程的包容特性。

(四)发展与创新需求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文化是技术进步与扩散的传感器,多元文化就像多通道系统会促进技术散播的效率,促进整个社会群体的共同进步。吸收其他文化的先进理念,完善决策主体的价值观体系为文化与技术创新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互动机制的概念模型

在多元文化教育过程中,某些指标如外语水平、学习视野的大小、教育的程度、跨文化学习的能力与动力等会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多文化融合的提升。这些指标如外语水平可以是用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或日语一、二级来表示的显变量,而有些是无法测度的潜变量,如:价值观的取向、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等。因此需要设计调查问卷,获取实证分析的数据,据此理清多元文化教育、融合与信息素养水平的作用程度与关系,进而明确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跨文化交流,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提供研究基础。

(一)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教育互相影响的基础分析在多元文化教育过程与多元文化融合过程中,学习视野、跨文化交流技能等指标会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多元文化融合的表现是语言能力的提升、专业知识的拓展以及价值观的多元性。语言能力、专业知识与信息素养的信息交流能力、信息获取渠道、信息处理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价值观的多元性与信息处理工具、信息素养的决策方法选取为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天津理工大学2013届221名毕业生的调查分析,学生在进行数据源分析时的获取途径一般为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教材、统计数据库、网络查找以及自己实践或实验获得等5种常用方式。86%的同学获取途径为1~3种,12%的同学至少用到了四种以上且数据源定位率高。而数据源定位高的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也较高(以综合绩点为成绩指标),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4,呈现强正相关的关系,印证了上述概念分析。数据源分析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数据源的来源与数据域的定位准确与否是衡量信息素养的基本标准。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的指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说明其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作用机制,但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需要数据验证(另文通过实证分析论述)。多元文化融合所体现的文化融合、价值观融合、习俗融合、专业知识融合等过程中,对于信息素养的数据源增加、数据域准确、信息处理技能以及信息决策方法等起到促进作用。反过来,信息素养的提升是由数据源增加、数据域准确、信息处理技能的提高以及信息决策方法的便捷有效等来体现的,同样会促进多元文化融合的效果。由此体现了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互促共进的作用机理。

(二)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互相影响的概念模型从提升学生学习视野的开放性、多元化、全球化、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角度着眼分析,多元文化教育环境与指标体系的变化与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性,表现为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的互动机制。在影响多元文化教育与融合的因素中采取主成因法(阈值大于85%,下同)确定的主要指标为语言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影响信息素养的因素中采取主成因法确定的主要指标为信息源决策、信息知识体系和信息技能。由上述二级指标建立的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互动影响的概念模型如1图所示。由图中M3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例,其包含的二级指标为沟通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以及文化认知能力,分别与信息源决策、信息知识体系、信息技能互相影响,其余指亦然。通过分析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教育的作用机理,建立概念模型的目的是为实证分析建立理论假设的研究基础。然后通过实证分析确定二级与三级指标间的因果关系,确定信息素养与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度指标体系。为实践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提供研究依据,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学习能力与决策能力。

(三)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互相影响的动力机制通过对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的作用机理分析,二者呈现互促共进的表现为互动机制。多元文化融合对信息素养对学生综合素质指标,如:跨文化学习能力、海量信息定向的选择判断能力、数据选择与决策方法的便捷有效呈正向影响。因为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教育的互动机制,所以在高等教育的跨文化交流,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需要从二者的相关互动关键指标体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学习过程中进行价值观维护、修正并形成成熟的价值观体系。然后进行开放式、跨文化交流,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与决策能力。互动机制一方面表现为二者的互相促进与正向影响,如专业知识的融合与语言的融合对于信息源扩大及选取方法的正确有效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引导机制,如语言的融合过程中会促使学生了解跨文化的学习背景,扩大了学习视野,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说,通过多元文化融合引导并促进了信息素养的提升,反之亦然。

篇4

1重视语感教学

教师要设法提升学生的语感,这样就可以强化在言语表达中的直觉领悟、把握以及利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英语语感可以极大地提升学习者的敏锐感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借助语言来综合分析文本的深层意义。这样可以深入地反映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以及人文素养。从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来看,不仅要非常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要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语感培养成为了上述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感培养要求学生形成了最为根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承接以及拓展学生的语感,它主要表现在理解文本材料的语感以及分析材料的人文意识方面。理解材料的语感就要向学生分析它的语境、语用生成以及转化的功能,还要借助语言原理来展示言语表达的问题性审美规律及特征,这样就可以感受英语语言的丰富程度和掌握它的神韵以及非凡吸引力、陶冶学生的身心。所以,要设法强化学生的语感-148教学,全方位地培养学习者综合运用英文的意识和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开展高校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授学生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方法,强调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大量阅读外国文学,借助文学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文学意识。教学也要精讲高校英语课本的相关选材,这些文章都是精品和范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理解和把握此类作品的文脉,教师要善于点拨、启发、引导以及延伸。在此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兴趣以及语言能力,通过阅读来吸收英语民族的智慧和人文理念,把握英语民族中的文化精神和神韵。这样以来,就可以逐步积累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英美文化,逐步构建起清晰的人文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吸收西方文明中的文化因子,让它们和中华文化的人文理念不断地碰撞升华,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乃至全部的精神世界。

3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

浓厚的人文气氛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气质和品格。学习英语语言是知识活动,更是高级的人文活动,语言教学也应该充满人文气息。教授外语其实就是让学生接受其他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英语竞赛、演讲、欣赏外国电影、话剧、歌剧、阅读文学作品、开办相关的史文化讲座,讨论相关始文化背景讨论等。在此过程中,教学借助多种教学方法来介绍、讨论、对比以及分析人文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敏感度。还要从课内到课外,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网络工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全方位地创设浓厚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还可以强化人文意识和文化内涵,积极参与到人文实践中去。

二、结语

篇5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师 专业素养 提升措施 课程改革

1.前言

新时期课程改革不仅深刻地影响了课程功能、教学方式及其课程管理,而且引发了教师角色的变革,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教师素养专业化已经逐渐地成为了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就是要提高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新课程对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及其人际沟通能力等有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要求。

2.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2.1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文化的功能,对学生起到向导和示范的作用,化学教师一定要具备丰富的普通文化知识。在学校,知识较为渊博的化学教师会赢得学生的爱戴,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有效实施化学新课程改革,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化学教师文化知识的深刻性。

2.2充足的化学知识

化学教师要想成功地完成化学教学的任务,就必须使自身的化学知识达到一定的水平。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之后对学生进行讲解。

2.3知识的沟通与融合能力

一般来讲,化学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知识、化学知识及其他方面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将这几种知识相互融合起来,形成专业的化学知识结构。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特征,对化学知识进行符合学生心理及其教育特征的整合,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

化学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化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有效地沟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教学处在一定的情境中,在很多的情况下都需要教师灵活地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适用的方法,在其他情况下可能并不适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其当时所处的情境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

2.4良好的教学能力

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好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每堂课的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能力。随着多元化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新的定义。在新时期,化学教师一定要多了解教育理念,将一些完善的理念运用到教学当中来,更好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提升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措施

3.1努力实践

虽然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途径比较多,但是任何途径都离不开化学教学岗位的实践,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坚持在化学教学岗位上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我。一般来讲,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实践性是不同的,它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不能够很好地通过前人总结的经验得出,需要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因此,化学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教学实践,把所学习的知识及其教育理论运用到化学教学当中来,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

3.2树立继续教育理念

化学教师应该主动参与到学校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中去,继续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扩展、现论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等。这些培训能使高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更好地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3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多媒体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知识学习的各个环节,使得网络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传递快等显著的特征,这是其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比拟的。同时,在电子学习期间,教师能够利用电脑处理各项教学事务,使自身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电子学习,教师的教育水平、计算机能力及其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所以,电子学习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

4.结语

虽然实现化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措施比较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坚持自我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师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化学教师也一定要懂得其意义。实施新课程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化学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素养水平的调查以及分析研究[J].学科教学・化学,2009.

[2]李新发,段戴平,张京花.新课程背景下吉安市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3]张辉.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研究[J].课程与教学论,2007.

篇6

摘 要:人文素养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它体现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切,追寻人生美好的境界,提倡关切生命、维护人的尊严。与此同时,高度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其实质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文化生活》本身的“人文”气息特点和课程内涵能够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视角,从美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转变教学策略,增强生活体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深入钻研《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人文素养 教学 提升

作者简介:郭绍仪,男,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清楚“如何做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解决好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每个人的智力、德行、情感、身体达到和谐状态,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每个人所具有的人文素养,主要通过对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文化也在悄无声息地对人们进行着熏陶。《文化生活》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模块之一,通过介绍各类文化现象,引导学生走进文化生活,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确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和文化欣赏的水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文化多样性的魅力;传承不同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肩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使命;在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学会选择,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在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文化生活》模块知识,能够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文化生活》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依据和优势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也在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如果教育缺少人文内涵,将会导致学生认知结构片面化,协作意识不强,感恩意识欠缺,社会道德感与社会责任感有所降低,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最终将会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文化生活》课程担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责任,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应结合时代特点,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生活》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是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没有知识的学习和环境的熏陶,人文素养培养只是纸上谈兵,很难有成效。《文化生活》教材既有文学气息,展现诗情画意;又有思想内涵,触及灵魂深处。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资源,蕴含着作为人文素养核心的人文精神。该教材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展现色彩纷呈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体味文化,思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提高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透视文化的多样性,拓展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进行探讨,使他们领会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在帮助学生理解、赏析和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

二、《文化生活》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策略

1.创新教学视角,从审美教育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审美素质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但人们发现美、感受美甚至创造美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获得。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审美不但需要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心灵的感悟。《文化生活》中的审美教育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情操,在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审美愉悦的感受之中,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文化生活》教材内容中介绍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展现文化多样性的豫剧、吕剧、川剧以及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显示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的汉字,以及《易经》、《论语》等古代经典中关于中华民族祖先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不可多得的素材。借助这些素材,我们可以在《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中使用情感教学法,通过情感的桥梁和媒介,不仅可以满足教学本身需要达到的知识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丰富的情感。当他们具备这种情操和情感时,就会自然而然抵制假、丑、恶,满怀激情地追求真、善、美,做一个高尚的人。这种教育不仅体现美的意蕴,而且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在讲授“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时,笔者适时选择宁波的代表剧种——甬剧的事例。谈到甬剧从清代形成之初到现在,经历了剧目题材的扩大、曲调丰富与发展,从清装戏过渡到西装旗袍戏,并在改编真人真事题材上成功创新。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既让学生体会到文化创新的意义所在,又让学生感受到甬剧之美、家乡之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2.转变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并挑选具有真实性、积极性、代表性的生活片段,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习如何正确分析文化现象,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得到体验和感悟,感受生活的意义,在情感体验和矛盾冲突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事物的能力,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认同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通过这种方式切实贯彻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理念,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具有人文色彩的《文化生活》教学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又要充分选择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例,分享学生的生活经历,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情感变化、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帮助他们进行自我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人文素养,为学生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一内容时,笔者请学生回顾暑假的生活经历。学生们畅所欲言,如有同学去杭州西湖,感受西湖的魅力;有同学去云南丽江,感受玉龙雪山的神奇。在笔者适时引导点拨之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发现自己在进行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原本抽象的文化传播含义和途径这些知识难点也在讨论声中被化解;同时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感受到各种文化的差异,增长了见识,升华了情感,也体会到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3.深入钻研《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知识的积累是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离开了知识载体和文化熏陶,文化素养教育将会变成一纸空谈。教师在教授《文化生活》课程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该教材包涵独特的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传统文艺思想,优良的传统道德操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无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需求,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如在学习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我们可以列举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以及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这些思想以及杰出人物的形象能够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洗礼,从而在《文化生活》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同时,政治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领会教材编制的精神实质,充分挖掘能体现《文化生活》教材内容的教材资源,尤其要考虑到当地优秀的教材资源,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比如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在探究“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引入了宁波本地非常重视“孝慈文化节”事例,讲述了宁波“慈城”这个地名由来的典故,并且向学生阐述了宁波如何对我国的传统“孝”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最后让学生讨论该如何实践并创新“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这些原本说教的环节,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本土化设计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这一教学设计,不但真正使学生感受到“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地位,更激起他们对宁波“孝”文化的探究欲望与自豪之情,真正起到升华情感的作用。

篇7

我国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两大核心工作,为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在高校的教育当中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科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职业素养教育时,没有将二者相融合。使当前的高校学生出现职业素养与思想政治素养不协调的问题,企业对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产生怀疑。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素养教育 融合发展

各大高校一直担负着输送各行业优秀人才的重担。在校期间,高校则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教育,使学生能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而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严重脱节,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以及职业素养教育的效果。

1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以及其重要性

1.1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利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内容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性、计划性以及组织性的思想影响,使其能够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职业素养则包括了职业道德素养、敬业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态度等一系列的思想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拥有优秀的职业精神,更好的为社会所接受。

1.2培养学生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的缩短精神文明与经济发展的距离。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做到对学生精神文明的提升。从长远上使我国的精神文明与经济发展得到统一和提升。而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能够通过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形式与教育宗旨,凸显高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形成自身的教育品牌,成为高校创新育人的特色。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能够实现高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精神文明水平与思想政治觉悟得到一定的提升,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职业人”。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途径分析

2.1教育过程中严格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要严格的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校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理念,使学生在个性化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起学生的职业素质,使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2.2进行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另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对二者的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体系相辅相成,在内在的培养过程中都离不开学生自身内在素养的影响以及自身意识与认知的影响。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都是对学生思想内在的改造和提高。因此在课程之间,可以应用创新的教育形式,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编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计划。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开设有关职业素养的课程,如爱心与责任、诚信与严谨、积极创新这三个主题设计成为每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得到有机的结合。

2.3引进行业文化元素

当前的职业素养教育,主要是将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思想进行提升,以便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成为符合企业与社会要求的“职业人”,并解决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严重脱节的问题。为此,高校应充分的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和作用,使学生能够在企业文化的宣讲中领略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能够做到在校园中了解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减少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的脱节。并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对自身专业所从事行业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对该行业职业素质的培养,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能够得到有效的融合。

2.4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

在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对二者的结合进行一定的制度规范与考核,使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教育效果能够得到监督和评价。建立起规范的行业、企业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体系,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评价和规范。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出现问题的学生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竞争的机制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而企业则可以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记录评价和聘用思想政治觉悟高、职业素养好的学生。为企业用人提供了一项新的标准。

2.5建设专业性的师资团队

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形式。需要高校对师资进行建设和创新,从教师自身做起,将自身的教育素养与教育能力提升,使学生能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同时,从教师身上学到高思想政治素质与高职业素养的工作方式与思想。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能够得到有效融合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全面的接受二者的影响和结合。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教育效果能够得到保证。综上所述,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是提高学生竞争力,构建高校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魏启晋.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7):19-20.

[2]吕姝琦,刘晓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科技风,2015,6(10):235.

篇8

【关键词】音乐教育 声乐教学 学生艺术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068-01

声乐是多元文化不断交错、共同汇聚所产生的文化成果,每一部令人印象深刻、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均代表着创作老师独特的情感世界,且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光芒和色彩。音乐课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其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以及良好修养的养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艺术素养培育,引导其不断开阔视野、提高技艺,从而为今后的音乐道路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一 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艺术素养

在声乐的教学中,艺术素养是一个广义概念。首先,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功底,因为,这不仅是学生学习声乐的重要基础,更是其所学专业的特色体现。其次,学生在学习艺术作品时,应深刻地领会到作品的真实情感与精神实质。学生不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还应与创作者感同身受,进而产生艺术共鸣。再次,学生应在领会优秀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作品创作。学生对原创作品不应仅局限于模仿,其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并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重新演绎、诠释。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艺术素养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刻苦努力,更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

二 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

1.技、艺并重,不断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师不仅应重视学生声乐技巧的培养,更应积极引导学生,使其能够挖掘出优秀音乐作品中的丰富情感。只有在自己亲身体验作者的内心与情感世界的基础上才能够生动、真实地传达出音乐的内涵,进而感染观众。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二度创作的演唱训练,使学生在进行作品演绎时能够有感而发,并加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完美地演绎出作品的精华与内蕴。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舞蹈和乐器等辅助手段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在重视学生声乐演唱技巧的基础上关注其艺术素养的养成,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音乐知识,更加有助于学生音乐技能与素养的提高。

2.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化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特殊性,所以,教师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声音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声乐是一门具有科学性、复杂性与独特性的学科,虽然每一个独立个体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相同,然而,由于性别、年龄以及声带和共鸣腔体的不同导致其音色不同,不同的音色形成了不同的演唱声部。因此,在教师进行声乐教学时,不仅要关注教学的整体进度,还应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声乐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为主题教学,其主要是运用多方面的素材对同一个主题进行诠释,此种教学方式能较为显著地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并以此来带动其声乐技巧的提高。此外,情境教学也是声乐教学中极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其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生活气息,进而提高其音乐素养。教师可将不同地域、不同风土人情以及不同民间习俗等以资料的方式加以展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使其情感融入情境中,反思以往练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巧与素养。

三 小结

古人云:乐者发于声,声者发于情。可见,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表演能力,不仅仅是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体现,更是其服务众生要求的重要体现。为了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技、艺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巨大魅力与震撼力。在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将声乐技巧与自己的真实感受相结合,使其真正进入到以情带声、声情交融的音乐世界,成为音乐技艺与素养并俱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钒.高校声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关注[J].大众文艺,2012(14):272

篇9

一、开展实践研究,掌握中职班级管理的主要特点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办学方针的指引下,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中职班级管理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复合性。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着眼于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特别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这意味着班主任工作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促使学生整体发展,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其全面综合发展。二是开放性。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与企业管理紧密联系,从企业的用人需求角度探讨班集体建设和班主任工作的正确途径。班主任要用敏锐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三是民主性,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设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会管理自己、教育自己,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律精神、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四是专业性,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具有特定的内涵、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不能只凭经验和权威。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和理论积淀。

二、注重读书思考,引入中职班级管理的艺术活水

班级管理艺术是指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借助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通过示范、引导、启发、熏陶等方法影响和教育学生,巧妙地促使教育由被动转向主动,由说教转向动情,由一元转向多元,最终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双进入一种情理交融的审美境界,从而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但由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繁重,班级管理的学术土壤日趋贫乏,出现了认知结构功利化、思维领域世俗化、哲学思维枯萎化倾向。因此,加强开展班主任培训学习工作,倡导他们在工作中注重读书与思考,引入班级管理的艺术活水显得尤为重要。勤于“读书”是提高班级管理艺术性的源头活水。朱小蔓说过: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班主任工作的困惑和迷茫往往源于知识的褊狭,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理论知识和文化底蕴,才具备提高班级管理艺术性的能力。善于“思考”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阶梯。富兰克林曾说:“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如果一个班主任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班级管理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因此,善于思考对班级管理非常重要,它是班级管理的起点,更是艺术管理班级的必由之路。

三、加强活动引导,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已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和首要任务,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只有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文化建设、志愿者行动、特色活动之中,才能创新德育模式,打造德育特色,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而最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1.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文化建设之中

作为校园文化核心的班级专业文化,它是班集体在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为全班同学所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能够体现成员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运行态势,作为一种特定的班级精神与专业文化氛围,体现于班级的气质、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等一切生命活动之中。营造班级专业文化环境,丰富班级专业文化内涵,提升班级专业文化品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潜移默化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2.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融入志愿者行动之中

志愿者行动是指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青年,利用业余时间,志愿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一种活动方式。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大力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通过组建班级、部级、校级三级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志愿者活动,积极探索中职学校志愿者行动的新路子。在志愿者行动中,我校学生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奉献社会,既提升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又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起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崇高意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职业素养的飞速提升。

3.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融入专业特色活动之中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凸显专业优势的特色活动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我校开展有特色的专业特色活动有两个原则:一是要考虑是否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校园专业文化;二是要注意活动的实践性、特色性、连续性与一致性。为此我校积极为学生搭建技能展示平台,每年举办一次校园技能节,激励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另外,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礼仪规范的养成和文明素养的提高,各班级均开设礼仪课程,实行班级文明示范值周制度,多次让学生参与礼仪社会实践活动。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了社会,拥有了自信,展示了美丽,奉献了社会,提升了职业素养。

四、开展分层教育,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艺术性

篇10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而语文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因此,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育中去,有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过程中的渗透,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2.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减缓社会现代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当代学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3.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出现,可以将其中良性的理念传输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制约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的因素

实现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育之间的融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克服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讲,可以将其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传统文化社会氛围不理想,全民传统文化素养不高,难以为高中生传统文化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

2.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不高,不懂得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课程的融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不高,也难以有效的促进两者的相互融合。

3.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单一,难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和改善,这也是造成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三、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育的实现途径

如果上述提到的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育融合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给予高中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从如下的角度入手:

1.将传统文化纳入到高中语文教育体系中。针对于目前高中教师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现状,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以便将传统文化纳入到高中语文教育体系中去:(1)结合高中语文教育的目的和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出符合高中语文教育精神的传统文化素材,在此基础上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去。(2)合理安排不同传统文化的比重,将符合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观念的传统文化精华展现出来,使得学生从古文化的层次去理解现阶段的核心价值观。(3)积极健全图书馆中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为教师开展更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打下基础,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环境。

2.积极开展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高中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开展,由此实现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合到语文课堂中去。具体来讲,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种形式:(1)举办某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邀请语文教师和学生参与进去,以朗诵古诗词的方式开展,使得更多的高中生参与进去,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2)在校园内部开展大型的传统文化为话题的写作比赛,邀请学生参与这样的比赛,学生可以在参与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强化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得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不断提升。(3)积极利用高中校园网,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在网络环境上构建虚拟的传统文化讲坛,以便发挥传统文化在营造健康校园网方面的作用。

3.注重营造良好的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环境。良好的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不仅仅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只有这样全面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才能够保证学生接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有意义的。具体来讲,需要做好如下的工作:

(1)高中可以借助家长会,传统文化活动实践的方式,向家长宣传高中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得其意识到家庭成员应该如何去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形成合力。

(2)强化高中语文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的培训,使得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提升,以便更好的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这也是促进两者相互融合的环境因素之一。

(3)高度重视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将传统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内容中去,使得高中学生处于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