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危机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金融危机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行为金融学的出现迅速在国内很多领域展开了应用,在证券股票方面,陈伟(1999)研究得出,在股利政策宣布日前后均会出现异常报酬率;宋军(2001)表示,基金有一定的羊群效应;陈骥(2003)认为我国的大多数投资者有认知偏差,是不理性的等。在银行方面,彭惠(2000)研究了不对称信息下的羊群效应,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中小银行贷款都集中投向大企业,中小企业却无人问津,反映出不对称信息下的羊群行为等。在国外,部分学者应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如Paul R. Krugman(2009)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对金融危机的产生及潜伏时间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金融危机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的观点;Hirshleifer(2009)从心理导向角度对金融监管理论进行了剖析,解释了“有效规则和无效使用者”及“无效规则”两种方式下的金融监管情况。但从国内来看,利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对金融危机的成因及金融监管的研究不多,仅有肖琦(2011)、葛永波(2010)等少数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究,因此,本文企图通过行为金融理论对金融危机及金融监管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从新的视角审视危机及监管疏忽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为抑制及应对危机提供可参考依据。
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将个人行为与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决策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认为人的决策受到个人认知、心理、经验、能力各方因素的影响,最终反映到决策行为上,从而违背了传统金融学中“理性人”假设的学科,是现代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
1、认知偏差致投资者产生错误判断
按照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解析,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具有局限性,个体的判断和决策因此都会产生偏差,用一种依赖有限理性的决策方式来替性决策过程的思维主体,并据此来节约思维成本。因此,人们习惯性产生思维定势或者经验至上的问题,从而容易以样本完全替代事物出现的概率,以经验作为判断的重要组成,金融类论文产生错误的决策。
2、过度自信使投资者无法把握事物发生概率
“过度自信”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它是指人们过高估计了自身能力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容易对不切实际的正面评价进行认同,产生自我膨胀。因而“过度自信”在行为金融学中被用来解释各种投资者的行为及现象。过度自信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人们估计的置信区间太小。二是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准。
3、反应不足或过度致投资者信息处理不当
投资者在事情发生之前,通常不对信息作出反应,当趋势十分明显时又会以累积的方式对所以前的信息作出过度的反应,从而产生错误判断的情况。
4、从众心理产生效仿效应,影响投资者判断
从众心理一种典型的心理学在行为上的反映,投资者在自己决策的时候很大部分上会受到同类人的影响,从而进行效仿或者攀比,影响了自我的判断。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也被称作羊群效应。
5、好益厌损使投资者有失客观
投资者在面对收益和损失同样的情况下,往往会觉得损失比收益更难以接受。在同一风险下,人们更愿意追求收益时的风险而厌恶损失的风险。
三、行为金融学对金融危机及金融监管的解释
近年来,伴随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加快,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频繁爆发,不同的学者对金融危机的产生持有不同态度。Wolf(2008)认为是金融具有脆弱性导致危机产生,Krugman(2007)则认为是金融过度创新,金融市场无法承担而使危机爆发,Henderson(2008)则认为,政府金融监管不足,需为危机承担责任,Astley etal(2009)认为全球经济失衡等等,本文将通过行为金融学对危机的原因进行探究,不妨以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为例。
1、认知偏差使投资者及监管方对风险认识不足
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首先,其青睐于低利率的环境,高估了房地产价格的走势,低估了存在的泡沫危害,甚至将房价飙高看作必然事件。其次,投资者对金融创新性产品的风险及收益认识不足。投资银行将资产证券化,以债券形式在次级市场出售,购买者只关注于这种产品的高收益率却忽视了其极低的违约率。再次,证券市场上的产品越来越复杂,投资者无法完全确定这些信用产品的风险,但仍然在追逐收益的驱使下购买。
监管部门认知严重偏差,对系统性风险认识不足。第一,监管机构采取“单体审慎监管”,确保单个 金融机构审慎经营。但近年来,单个金融机构危机爆发,蔓延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时有发生。其金融危机均源于信贷和资产价格狂飙的影响下,金融失衡,系统风险不断扩大。因此,采取“单体审慎监管”不足以防范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第二,监管部门过分强调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特征。这种对制度及周期的追逐,导致金融同质化趋势增强,强化经济主体的顺周期行为,不断推动了金融失衡。第三,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常出现“舍小求大”的内化目标,从而导致监管过度或监管不足。
2、过度自信使投资者和监管方处于非理性氛围
从投资者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过度自信的认为流动性的市场可以永久的持续下去。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利率调至1%,这种历史最低的利率促成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但这种持续的增长在4年内涨幅达到了50%,已经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投资者也越来越不理性。第二,抵押贷款发现机构对利率及房价的增长趋势过于自信。对购房者的能力评估减弱,并出现大量无抵押大款。第三,投资银行过度自信地低估了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银行在出售金融衍生品时高估了自身的承受能力,而购买者也过度相信银行,配置这种高风险产品,导致这种经济的“定时炸弹”不断传递。
从金融监管机构来看,其和投资者一样,容易产生过度自信。危机爆发前的经济上升期,企业和金融机构均有相当好的业绩,不仅能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还能为宏观经济增长贡献出力量,这使监管机构对政策有
效性产生了盲目的自信,放松监管。同时,在金融衍生品方面,他们过度的忠于“市场自然淘汰”的规律,没有及时的转移和控制风险。 3、损失厌恶使系统风险扩散加剧
危机爆发后,损失厌恶心理使整个金融市场崩溃。投资者由于损失影响,停止交易,市场流动性缺乏,信用产品定价更加困难。定价困难致使交易困难,市场交易量下降,整个金融体系收缩。金融机构及个别投资人均收回流动资金,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骤降,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使系统风险逐步扩大。对于监管当局,首先,由于其自身对损失的厌恶,危机过后监管过紧,使危机不能被市场有效调节,导致危机恶化。其次,其“舍小求大”的目标驱使,对于小的金融机构的救助不足或不及时,进一步增加了系统风险。、
4、从众心理致使危机影响翻倍
危机发生后,恐慌情绪在不同投资人之间互相传递和影响,使个体之间相互刺激,情绪承螺旋式扩张,从而由由情绪引发的行为也不断升级,使危机的影响翻倍扩散。
篇2
【摘要】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安、民生的大问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局性的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失业;就业
1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1.1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加大就业压力。
伴随着失业上升和收入下降,发达国家的进口收入需求效应显现出来,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减少、推迟或取消。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份,我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2%,出现了自2001年6月份以来首次同比负增长。服装、纺织、电子原件、塑料制品等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倒闭,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加大了就业压力。
1.2金融危机使我国服务行业劳动力需求减少,加大就业压力。
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服务业贸易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外贸服务部门、国际金融和国际等部门,在经济增长放慢带来的收入减少情况下,国际旅行和旅游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国外游客数量减少和跨国公司节约旅行开支,都对服务业贸易和本地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劳动力需求减少,从而加大就业压力。
1.3金融危机影响外资投入,减弱了投资拉动就业效应。
中国是全球吸收FDI投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些跨国企业或投资者由于受到资本市场筹资和融资的约束,无法筹措资金对新兴市场进行投资。而且,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和利润率较大幅度下降,也减少了投资者盈利预期,从而减弱对中国的投资意愿。外商投资拉动就业的效应明显减弱。出口滑落使出口企业和制造业的开工不足,诱发投资进一步下降,减弱了投资拉动就业效应。
2金融危机形势下解决就业问题的探讨
2.1深入理解贯彻国家政策解决就业问题:
我国相继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措施。这些有利的政策因素包括:通过扩大投资实现保增长和保就业;通过对企业减轻负担和加大扶持等措施稳定就业岗位;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通过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以及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多渠道为农民工提供帮助和扶持;采取积极的措施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等措施,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
篇3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高校;思想教育;大众化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致使正常的投资活动无法继续的情况。2008年,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将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高等院校也难逃金融危机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作为高校教育重中之重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面临着新的挑战,给高校师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在高校推进大众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金融危机对高校师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1.金融危机下的高校师生思想现状
(1)对当前的就业危机产生了恐慌心理。可以说,这一点在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个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企业纷纷面临减产、裁员甚至破产倒闭的困境,致使就业岗位急剧减少,使本来就十分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在一项针对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有超过50%的学生表示,目前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就业压力,远高于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而且不断加大的就业期望值与实际情况的落差也加剧了他们恐惧和逃避就业的心理。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很多在校大学生也对自己上大学的目的、所学专业产生了迷茫和质疑,进而产生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和有害的思想倾向。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更不利于高校开展全面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另一方面说,受危机影响下降的高校就业率,也给高校教师造成了一定的恐慌。例如,就业危机对高校声誉的不良影响,对专业发展的禁锢,以及对高校收入的冲击,都会使高校教师群体的情绪及思想产生波动,进而影响高校就业励志教育的效果。
(2)对高校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疑。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的群体,他们对各种教育模式认同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当前,高校的思想教育仍以管理学生为主,未能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品质结构还有提升与完善的空间,课程设置的时代感、现实感也不强,理论对现实的诠释能力更有待提高,无法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负面影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现实严重脱节,既没有就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门讲述,又没有对学生讲清国家宏观形势、高等教育形势以及学校改革发展形势,无法引导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而也就无法让他们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认同感。对高校教师来说,学生对教育模式的否定,也容易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前景、授课方式、学校发展等产生迷茫,进而影响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开拓专业研究的兴趣以及对创新教育模式的热忱。
(3)对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心态。在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高校师生的经济保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部分学生来说,家庭收入的减少,使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经济来源不断缩减,给他们的在校日常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负担。与此同时,社会助学来源和资金都有所减少,这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高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经济来源。而对高校教师来说,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冲击必将波及高校,进而影响高校的整体收入,导致教师的各种待遇难以调高甚至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产生一些消极的态度,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2.金融危机给高校师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金融危机给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改变提出了挑战。过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得比较少。而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下进行的,具有很大的社会性,根本无法回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点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如果仍然把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做一种单一的学校行为,将无法向学生解答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因此,高校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需求出发,自觉地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社会大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下,建立起一整套良性的社会和家庭运行机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单一的学校行为变为整体的社会和家庭行为,为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金融危机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挑战。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都处于主体地位,在思想、学习、就业及发展等诸多方面给予大学生各种有益的指导。因而,他们的个人品质、思维观念、教育手段都会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仅引起了大学生思想的巨大震动,更动摇了部分大学生长期信守的很多观念,使他们在就业压力增大、经济持续低迷的现实面前充满了悲观情绪,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加抵触,这就在无形中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大挑战,要求他们不但具有较强的政治发展敏锐性,更应具有一定的金融危机意识和知识。因此,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金融危机应对教育为契机,通过对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针、教育方法等的全方位改革,建立一整套与金融危机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用以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金融危机给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调整提出了挑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主,很少根据现实形势的变化作出调整,无法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极大地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主题提出了新要求,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特征。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根据金融危机的本质特点和大学生思想变化及时作出调整,通过强化信念教育、责任感教育、挫折教育、危机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可能遭遇的各种严峻挑战,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性、预见性、前瞻性,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推进高校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指导地位,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的时代命题。大众化是指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推动当代大众化,不仅是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同时也是高校师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1.高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推动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1)推进大众化,增强高校师生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念。当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各种思想观念交融激荡,各种社会问题交织缠绕,导致部分高校师生在理想信念、精神需求与认知需求上存在误区,不但不能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对高校及整个社会的影响,还对信仰产生了动摇,甚至在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这不但不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而且也不利于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历来重视时代的变化,并且善于根据时代的变化创新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其早在100多年前就对经济危机有了全面论述,为我们今天更加理性地认识和应对金融危机指明了方向。因此,只有积极在高校推进大众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才能使高校师生正确认识当前的金融危机,并树立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念。
(2)推进大众化,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不可否认,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教育学生过程中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理论教育薄弱、教育形式单一、课堂教学多照本宣科等,无法及时准确地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难以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因此,当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学生由于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困惑和疑虑,无法利用所学的知识和受到的教育来正确认识和处理面临的各种新问题。为摆脱以上困境,就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必要的改革,使之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而在高校推进大众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高校应通过教育机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来丰富最新成果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走进学生头脑的形式,用以开阔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思路;另一方面,可经常聘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讲授学术界、理论界关于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共识,帮助他们厘清一些认识上的困惑和误区,使之增强理论对现实的理解能力,并掌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从而成为真正的信仰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2.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推进大众化的途径
(1)以高校思想政治课为主阵地,推进大众化,全面提高高校师生的理论素养。一直以来,高校开设的理论课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从客观上增强了高校理论课的主体地位,更对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更应改革创新,更加贴近高校师生的思想、情感及实际需求。通过有分析有比较地介绍当代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并用理论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等方式,可全面提高高校师生的理论素养,使之具备运用理论解读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帮助他们以理性的心态面对现实。
(2)以高校学生当代中国社团为辅助手段,推进大众化,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任何一种教育要想获得最佳效果,必须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当前,在高校要使当代中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支柱,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就要切实发挥各种高校社团、学生理论研讨组织的作用,引导其通过演讲、辩论、专题讲座、交流学习心得、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在高校学生中形成自觉学习宣传当代中国的氛围。例如,在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学生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更好地认识了金融危机的本质,摒弃了各种消极心态,提高了自我修复能力,能够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理论研讨组织的指导与管理,将之纳入到推进大众化的教育体系当中来。例如,学校可为社团提供办公场地、活动经费,并对社团骨干定期进行培训;还可鼓励社团举办各种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推进大众化渗透到各类文化活动中;也可组织和引导学生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和阅读理论书籍,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等等。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政策经济下滑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50.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9)06-04-04
应对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这场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从2007年8月开始,在其权力范围内极尽所能地推行激进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由2007年9月的5.25%降至2008年12月份的0.25%。尽管联邦基金利率和美国国债利率大幅大降,个人贷款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却呈现双双上升趋势。2007年9月以后,次级贷款利率大幅上升,Baa级公司债券上涨了200个基点(2%),垃圾债券利率上升超过1000个基点。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大幅收缩了商业信贷规模。
即便实施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市场紧缩状态未得到改善、贷款利率也未能如期下降,这些事实让人们对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产生了怀疑。最近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他的《纽约时报》专栏中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我们已经步入衰退,这是类似于1930年代的衰退,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手段――已无能为力”(克鲁格曼,2008)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部分成员也支持这一观点,正如2008年10月28-29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在会后纪录中这样表述:
“委员会的一些成员认为,金融体系的混乱使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的效果尽失,即使有后续的货币政策行动,对提升经济增长也不会起多大的作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2008)
会议纪录中的上述观点,又回到了凯恩斯主义主张的货币政策治理大萧条无效的原意,该种观点认为,金融危机使信贷市场出现极度恐慌,这时已无法通过货币政策来降低信贷成本,利率出现下调刚性,因而货币政策无效。
本文旨在证明上述观点存在错误,而且认为那种货币政策对于治理金融危机无效的观点是极为危险的,因为这将会引出两个结论,第一,如果货币政策治理金融危机无效,那就没有理由在金融危机中动用货币政策。第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利于经济稳定,因为它会削弱货币当局的反通胀能力,从而使经济面临通胀风险。在这篇短文中,我要证明这两个结论都是不正确的,如果货币当局希望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形成的紧缩效果,货币政策的执行应该更加有力。
一、金融动荡与经济增长风险
金融体系通过信息收集和分析为个人和企业值得投资的机会提供资金支持。尽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中充溢着大量信息,信息不对称情况普遍存在,也就是说,融资合同的一方(通常是贷方)所掌握的关于投资项目效益的准确信息要少于另一方(通常为借方)。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中介一般是通过与其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尽其所能减少信息不对称。
不断更新信息对于资产价格发现(即市场参与者对各项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给予准确评估)至关重要。在金融市场紧张的时期,信息流会遭到破坏、价格发现功能也会受到损害,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大幅增加,最终导致投资者不愿意再购买金融资产。
理解金融动荡首先需要认识两类典型风险。第一类是市场风险,即面对复杂的证券结构及其高度不透明的内在价值,市场难以对金融产品的真实价值进行准确评估的风险。过去一年里,因为投资者难以理解次级贷款损失会有多少将通过层层渗透落至最终的金融产品上,结构性信用产品的定价出现严重混乱,正是这一风险的集中体现。
理解金融动荡需认识的第二类风险是宏观经济风险,即金融危机可能导致实体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风险。特别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冻结会对国民经济活动,产出和就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是,经济下行会使得资产估值更为困难,金融不稳定反过来会进一步抑制经济活动,从而酿造更大的金融动荡风险,造成宏观经济活动进一步恶化,即金融动荡与经济下行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形成经济学上所谓的金融加速器机制(Ben Bernanke,Mark Gertler,1989;Ben Bernanke,MarkGertler,Simon Gilchrist,1996,1999)。
由于借款方的一些资产常常会充当其负债的抵押品,个人家庭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对金融加速效应具有重要影响。设置抵押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借款人为了保护抵押物安全,对过度冒险行为将会有所顾忌,以免万一冒险失败,贷款方为部分或全额收回贷款损失而行使权力处置其抵押品。宏观经济的下行走势会使抵押物价值出现贬值,从而使信贷市场的摩擦进一步加大,从而深化金融与经济的负反馈循环。
二、正视本次金融危机
正在全球肆虐的这场金融危机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金融危机有众多相似之处,与以前的危机一样,本次危机存在三方面重大失误:1、金融创新行为失控;2、资产价格泡沫破裂;3、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恶化。
金融创新行为能够使金融系统更富效率,但近期次级抵押贷款和结构信贷产品的创新行为却显示了其极具破坏性的一面。源于“贷款并证券化”(originate-to-distribute)商业模式的系统风险未能得到控制,对信用风险进行谨慎评估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在此情况下,金融创新大大增加了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增加了价值评价的难度(Gary Gorton,2008)。房地产价格泡沫膨胀使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贷标准不断下降,高风险借贷行为极为盛行,市场乐观地认为只要房地产价格能够一直保持升势,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就能得到控制。但是,房地产价格泡沫却于2007年出现破裂,并直接导致金融系统脆弱的根基浮出水面。房地产价格的暴跌使许多次贷借款者成为“负资产”者,即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低于贷款额,造成坏账不断增加。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迅速上升,很快引发了结构信贷产品出现问题,当以抵押贷款为标的的证券以及结构性信用产品,如CDOs和SIVs市场发生崩溃时,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面临巨额损失。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出现严重恶化,受杠杆作用影响商业银行不得不收缩信贷,造成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活动随之下降,导致经济活动萎缩。疲弱的经济和下降的房地产需求拖累房地产和相关资产价格更快下降,使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更为难看,
造成信贷进一步收缩,从而构成了非线性的负反馈机制,宏观经济风险迅速积聚。
次级抵押贷款和结构信贷产品市场的问题不断暴露使市场风险迅速上升,再加上不断增强的宏观经济风险,两者结合使得全球信用风险迅速膨胀。在雷曼兄弟破产以及2008年9月AIG出问题之后,金融危机进入第二阶段,也即更有“毒”的阶段。更糟的情况在于,由于担心救助华尔街会引发选民的极度愤慨情绪,2008年9月29日,众议院否决了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尽管紧急经济稳定方案于10月3日星期五获得最终通过,但股票市场已无可挽回地出现了加速下跌,10月6日起的那一周成为有史以来股票价格下跌最惨烈的一周。在接下来的三周时间内,信用风险进一步扩散,衡量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较好指标,欧洲美元债券利率迅速攀升,从危机前的40基点上升到450点的历史最高值,次贷危机超出控制。
信用问题恶化的结果是,尽管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下调,但房屋和商业贷款利率持续上升,信贷规模受到大幅挤压,经济陷入混乱状态和衰退之中。
三、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政策真的无能为力?
个人和企业信贷利率视激进放松的货币政策于不顾持续上升,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对本次金融危机无效?答案是否定的。不妨这样设想,如果美联储在危机中没有通过大幅下调利率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后果如何?
市场风险仍然一样高,因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既不会增加证券的透明度,也不会让信用风险的评估更容易,因而不会对证券定价有任何帮助。
另一方面,紧缩的货币政策却会带来更高的宏观经济风险。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使经济下降更快,从而增加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紧缩的货币政策使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之间形成负反馈机制的可能性加大,资产价格的更大不确定性将会使信用问题进一步扩散,对经济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经济下行则会造成更大的不确定性,使金融危机恶化,经济活动萎缩更快,如此循环往复。
但是,如果美联储没有如此大幅下调利率,现在的结果将是国债等无风险债券的利率居高不下,信用问题及宏观经济风险问题并存,而且更为严重。房地产和企业贷款利率要比我们现在看到的高得多,消费支出更加萎缩,衰退会比现在更严重。
上述逻辑表明货币政策不仅对治理本次金融危机有效,而且效果超乎寻常,因为它不仅调低了无风险债券的利率,而且有助于降低信用风险的扩散。这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可以完全解决重大金融危机,包括本次危机所造成的信贷紧缩问题。金融危机造成的信用风险和信贷紧缩,已不是仅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可以解决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央银行也在为金融系统的个别部门提供流动性,助其维持可怜的流动性。
美联储已经向信贷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以促使金融机构恢复贷款发放。2007年8月中旬开始,美联储将贴现利率调至仅比联邦基金利率高50个基点的水平,平时这一数值为100个基点(最近更是调至25年基点)。在危机过程中,美联储给金融系统提供的流动性已不仅限于传统的存款机构,正如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所说的,美联储正行走在“法律和权力赋予的边缘”,美联储最新借贷方案制造了大量新的缩写字母,包括TAF、TSLF、PDCF、AMLF、CPFF、和MMIFF和TALF,使美联储听起来象动议和武器都是用代码表示的五角大楼。而且与五角大楼相同的是,美联储正在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尽管它的武器是金融,而不是枪支,坦克或军用飞机。
尽管我相信美联储庞大的注资计划――已为其资产负债表增加1万多亿美元,对抑制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但这些仍然是不够的。要使金融系统得以重新运作,需要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注资以令其恢复健康,从而有动力为个人和企业投资提供贷款。经济学家与政客现在都抱有这样的期望,即寄望于巨额的财政刺激计划使全球经济免于陷入衰退甚至是大萧条。然而,50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还面临这样的问题,这些支出是否能够用得其所,在短期内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以后会否引发过重的税务负担等。
四、危机时期货币政策操作的内在机理
以上论述表明,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中可能会更有效,这也意味着为了对抗金融危机我们仍需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根据上文所述,由于存在负反馈效应,金融危机对经济的破坏是非线性的,我于2008年在密歇根时就提出,这一效果是非线性而不是线性的,虽然线性效果下货币政策的操作可以相对平稳。货币政策在风险管理中的另一项作用是在危机接近尾声时,政策予以适当转向。
金融不稳定通常伴随市场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货币政策无法减少市场风险,但可以减少宏观经济风险。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控制金融动荡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利率,如果利率已降至0,还可以采取其它非常规的政策工具一一货币政策由此可以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负反馈效应。市场不确定因素的降低有助于信息收集和价格发现,从而加速市场功能恢复。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风险是有可能使通胀预期失控,一旦当局失去对通胀预期的控制,未来就可能会真的出现严重的通胀问题。因此,如果通胀预期和实际通胀水平上升,先发制人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对产出不利:换句话说,先发制人的政策得以灵活实施的前提是,通胀预期的目标被很好地盯住,而且在货币政策暂时放松的环境下,通胀预期不会上升。
中央银行如何能够使公众的通胀预期保持不变,让其自身在治理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更为主动?为此,中央银行必须于事先采取适当措施使通货膨胀在低位保持稳定,以此取信于金融市场和公众。在此基础上,央行还应与公众充分沟通,对其干预行动的机理给予清楚阐释,并让公众相信央行绝不会允许通胀问题出现失控。此外,央行也应表明一旦金融市场得以恢复,或注入的流动性使通货膨胀出现上升压力,会迅速提升利率进行反向操作。由此取得公众信任,让其相信央行可以随时收回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过多流动性。
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 跷跷板效应
一、何谓跷跷板效应
跷跷板效应最初由美国广告学专家艾・里斯提出,是指一个名称所代表的两种产品被分置于跷跷板两端,当一种上来时,另一种就要下去。简单地说,就是原强势品牌和延伸品牌竞争态势此消彼长的变化,同一品牌不同产品的市场表现互相冲突无法平衡。
有人提出用跷跷板效应来解释股市和期市中的特殊现象,即股市债市跷跷板效应在我国有两种表现类型:一种表现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资金大量集中地从一个市场流入另一个市场;另一种表现为股市债市长期存在的“股市涨债市跌、股市跌债市涨”的现象。这与跷跷板效应的最初定义已经毫无关系。因此,可将广义的跷跷板效应理解为:对应的两个板块之间的此消彼长。
观察到历次金融危机中各国际货币汇率体现出的此消彼长的波动现象,在国际货币汇率波动这个领域给出跷跷板效应一个新的定义:全球各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在金融危机中波动呈此消彼长的现象,任何一方的不稳定都会影响到其他货币汇率的波动。
下面利用跷跷板效应对全球各国际货币在金融危机中汇率所体现出的异常波动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例证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全球各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波动中此消彼长的现象即跷跷板效应的体现,并解释其机理,找出规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呈现此消彼长。运用规律来进一步分析此次全球次贷危机中国际货币体现出的异常现象。
二、金融危机中跷跷板效应的历史见证
(一)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
1992年世界经济已超越国家的障碍,正在走向区域化、全球化。北美、欧洲和日本形成了自由贸易的“黄金三角形”。以美国为核心、加拿大和墨西哥加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以欧洲共同体为核心的欧洲统一市场, 以及以日本为核心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构成了世界经济的新的三元框架。在上述三元框架为主体的基础上, 世界经济形成了多重立体结构的格局。在这种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框架下,根据跷跷板效应,任何一方的经济力量被削弱都会导致其他两方的经济力量增强。
1992年发生在欧洲内部的货币危机造成了欧洲各国货币在汇市上巨大的波动。由图1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两种货币波动呈反相关关系。欧洲货币危机虽然对欧洲实体经济影响不大,但在汇市上造成了较大的波动,甚至使英国被迫退出欧共体。1992年由于两德刚刚统一,国家财政赤字明显,通胀压力大。德国马克开始逐渐升值,但由于欧共体汇率制度的限制,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货币需要维持与马克的比价,导致英镑被动升值,1992年9月英镑受货币市场的投机冲击已无力维持升值,遂宣布退出欧共体,英镑与马克脱钩。
由表1看出,1993年第1季度国际短期资本看好坚挺的马克,抽离美国和英国而大量流入德国,而在危机缓解之后资本又逐渐回流,恢复原有份额。在汇率波动上表现为美元与欧洲综合货币此消彼长。
(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7月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大幅贬值,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受汇市、股市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
由图2可以明显地看出日元和美元这两种货币波动呈反相关关系。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了日元汇率的波动和分阶段的贬值,而东南亚局势的动荡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短期投资的目光转向了当时更为安全的美国,东亚国家在危机发生前吸引着大量的外资,其中包括外国直接投资, 但更多是以股票、贷款性质进入的短期外资。1997 年下半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大量外资迅速从危机国撤出, 转而投向经济稳定增长的美国。由表2可看出,1997年第4季度日本的金融项目净额大幅降低,而同时期美国的金融项目净额增长了一倍多,但1998年第2季度危机缓解之后国际短期资本又迅速抽离美国,投向了更加有利可图的国家或地区。东南亚金融危机解除之后,各项指标逐渐回归正常。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的震荡在汇率波动上短期内表现为与危机国逆向波动,此消彼长。
三、次贷危机中是否存在跷跷板效应?
2008年9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对全球各大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造成了较大影响。就目前看来,次贷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世界其他地区经济所受的影响也很严重。次级贷款危机向其他国家传递的路线之一是金融蔓延,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出现了投资次级债的损失。同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同时,美国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
由图3可明显看出,次贷危机过程中美元和日元单边汇率上扬明显,澳元下跌明显,而欧元保持震荡走势,有相对小幅的下跌。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结合图3和表3逐个分析各经济体受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在汇率方面呈现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
(一)2008年年初,全球经济局势的普遍震荡导致了国际短期投资的方向重新转向了美国。从短期来看,为了弥补亏损,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美国金融机构纷纷从全球市场抽回投资;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基金,也加大了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方向是从其他国家流入美国,致使美元汇率表现为回升,而到2008年年末,国际短期资本重新从美国流出,美元单边表现为贬值。
(二)日本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变成了一个资本流出国,面临金融危机,很多国际资本为了躲避危机自然回流,所以日元在2008年第2季度也转而表现为升值,到第3季度之后,国际短期资本重新从日本流出,此后日元单边汇率表现为贬值。
(三)澳洲受次贷危机影响而投资环境逐渐恶化,国际短期投资迅速抽离,澳元汇率表现为不断程度的贬值,而2008年年末危机逐渐缓解,国际短期资本回流,澳元表现为升值。
(四)欧洲受次贷危机影响其投资环境时好时坏,危机过程中国际短期流动资本在欧洲不断流入和流出,极不稳定,欧元单边汇率表现为震荡波动,略有下降。
综上所述,次贷危机中各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呈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
四、启示:跷跷板效应机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风向标
通过以上对3次金融危机中各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波动的分析和解释,合理地解释了金融危机中发生的以往经济学原理解释不了的特殊汇率波动现象,证明了跷跷板效应影响的汇率波动确实广泛地凸显于金融危机中。从1992年和1997年这两次金融危机中可以明显看出,受危机影响的国家都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危机爆发――国际短期资本抽离危机国转而投向非危机国――危机国汇率降低而非危机国汇率升高――危机逐渐缓解――国际短期资本回流――危机国汇率回升,非危机国汇率回落。可见,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在危机爆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危机中国际短期流动资本不断寻求更加安全的避风港,迅速地流入和流出,导致了相关货币的反方向波动。而由于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使得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在各个危机国之间游走,导致了各国际货币呈现更复杂的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
我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由于对各国际货币汇率预期有误所以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要正确把握一国汇率的波动,从跷跷板效应的机理分析,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投资者的目光指向了危机中的避风港。短期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冲击很大。短期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导致资本项目顺差过大,形成货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一旦外国资本大量流出,则会导致本币迅速贬值, 增加出口换汇成本,从而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包括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外汇储备和货币政策等,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更准确地预期各国际货币汇率走势。
主要参考文献:
[1]肖炼.论九十年代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新战略[J].美国研究,1990(4).
[2]李艳君.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1998(12).
篇6
1数据采集及变量处理
1.1数据采集
采取上证A股的数据对中国股市的价量关系进行检验。样本的时间跨度为2005年6月6日至2011年9月30日。并将样本期分为两个子时段,目的是研究不同市场中价量关系的差异。第一时段为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共计575个交易日数据;第二时段为2007年10月17日至2010年9月30日,共计969个交易日数据。数据样本选择以2007年10月16日为分界点,因为分界点之前股市为上升态势,分界点之后为下降趋势,分别呈现出牛市和熊市的状态。所有的数据均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以及Wind金融数据库。所用分析软件为EVIEWS6.0和EX-CEL2003。
1.2变量选取
成交量表示为Vt,是对日成交量取对数后的结果。日收益率Rt为:Rt=100×(lnPt-lnPt-1),其中,Pt表示第t个交易日的日收盘价。从表1中可知,收益率均值、中位数金融危机前均大于危机后,标准差的比较知熊市波动幅度大于牛市,体现了市场在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走势。两阶段偏度、峰度说明中国股市收益率具有尖峰厚尾的特征。从JB统计量可知,中国股市的收益率不服从正态分布。
2模型构建——两时段量价关系的检验与比较
2.1金融危机前后价量关系的Granger因果检验对比分析
对收益率和成交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滞后阶数根据SIC准则确定。由表2可知,在金融危机前的时段,收益率序列平稳,而成交量序列非平稳,经验证,成交量序列一阶平稳,因此这一时段,二者不能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在金融危机后这一时段,收益率和成交量均为平稳序列,二者满足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的条件。从表3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知,金融危机后这一时段中,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收益率和成交量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可相互预测。
2.2基于GARCH模型的价量关系检验对比分析
首先,根据收益率残差序列的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系数确定滞后阶数,结合金融危机前的交易量序列是一阶差分后平稳,确定采用ARIMA(3,1,3)模型进行分析。而金融危机后的交易量序列是平稳的,且根据自相关值拖尾、偏自相关值3阶截尾的特征,确定采用ARMA(3,0)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对两阶段收益率残差序列进行ARCH-LM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两时段的收益率序列均存在ARCH效应,可以运用GARCH模型。分别利用ARIMA(3,1,3)和ARMA(3,0)模型将危机前后的交易量序列分解为非预期交易量Vut和预期交易量Vet两个部分。再从非预期交易量中分解出其超过均值的部分Vut。
2.3各序列对收益率影响的GARCH模型检验
选用GARCH(1,1)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的成交量对收益率波动性的解释能力,将不同类型的成交量加入到GARCH(1,1)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中,模型分别为:模型1σ2t=ω+αu2t-1+βσ2t-1+θ1Vt(1)模型2σ2t=ω+αu2t-1+βσ2t-1+θ2Vet(2)模型3σ2t=ω+αu2t-1+βσ2t-1+θ3Vut(3)模型4σ2t=ω+αu2t-1+βσ2t-1+θ4Vet+θ5Vut(4)模型5σ2t=ω+αu2t-1+βσ2t-1+θ6Vut(5)回归结果如表4。通过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前后两时段的一些异同。(1)金融危机前,系数θ1是显著的,而危机后θ1不显著,说明危机前成交量对股价的波动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而危机后则没有解释作用。(2)由模型2和3可知,θ2和θ3均不显著,说明单独的预期成交量和非预期成交量对股价波动都没有解释力。但模型4的回归结果显示,二者联合起来对股价波动却起作用。与危机前不同,危机后,θ2不显著,而θ3显著;模型4可得出同样的结论,表明非预期成交量对价格有较强的解释力,而预期交易量则缺乏解释力。(3)模型5显示,非预期成交量中超过均值的部分的系数θ6是显著的。危机后,θ6的值为21.243,统计显著,且比模型1至模型4的系数值都要大。说明非预期成交量中超过均值部分对价格波动的解释能力优于非预期成交量。且比金融危机前时段解释力更强。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1)金融危机前股市的平均收益率远高于金融危机后的收益率均值,但金融危机前收益率的日波动幅度小于金融危机后的波动幅度。
(2)金融危机前,由于交易量序列不平稳,因此不确定交易量与收益率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金融危机后这一时期,二者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
(3)将不同类型的成交量加入到GARCH(1,1)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中进行回归,可知:金融危机前,成交量可以部分解释股价的波动,而危机爆发后,量对价的解释力消失了。其次,非预期成交量在危机前对股价波动都没有解释力,而金融危机后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再次,两时段中,预期成交量对波动均不具有解释力。最后,两个时段内,非预期成交量中超过均值的部分对股价波动性都具有一定地解释作用;但是,金融危机后其解释力更强。
(4)非预期成交量中超过均值部分的系数为正,说明交易量放量对市场的冲击比负的交易量对市场的冲击大,即非预期交易量对市场的冲击存在非对称性。
3.2建议
篇7
【关键词】微观审慎,宏观审慎,金融危机,银行监管
一、银行宏观审慎的理解
与微观审慎相反,宏观审慎是在微观审慎的基础上对微观审慎的升华。微观审慎顾名思义,注重的是个体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和风险的评估预测与解决,而宏观审慎则着眼于整个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小川对宏观审慎进行了较为精确的阐述:首先宏观审慎政策是逆周期政策;其次,宏观审慎政策目的是在面对市场失效的危险时使整个金融市场能够更加稳健、金融市场参与者更加谨慎;最后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日益复杂化。银行宏观审慎关注的是银行在运行周期内的波动性引起的银行即整个金融机构面临的系统风险,从宏观的、非周期性的视角采对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以求达到银行企业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并保证国内货币的稳定。
二、银行监管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的必要性
国家监管局对银行的监管普遍采取两大方式:审慎性监管和限制性监管。面对新的形势,尤其是金融危机的扩散和危害,转变银行监管制度,使银行监管由限制性监管转变为现在的审慎性监管,并从微观审慎监管中升华到宏观审慎监管,对银行业而言,是预防金融风险的最有利方式。
(一)直接目的不同。银行微观审慎监管的直接目的是防范单个金融机构危机的爆发;而宏观审慎尽管的直接目的是防范金融系统危机的爆发。
(二)最终目标不同。银行微观审慎监管的最终目标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或者成为投资者或存款人的利益;而宏观审慎监管的最终目标是避免金融危机下银行的损失,以及整个金融机构的损失。
(三)风险的模型不同。当银行采用微观审慎对银行进行监管时,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来自外界的外生风险,对整个金融行业而言属于不可分散风险;而采用宏观审慎的监管机制时,银行面临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内生的,并不存在与整个金融行业,因此其危害性较小而且容易解决。
(四)金融机构间的相关性和共同风险暴露的关系不同。微观审慎监管制度下,金融机构间的共同风险的暴露并不认为是有关联的;相反,当采取宏观审慎制度进行监管时,整个金融机构间共同风险的发生被认为是有一定联系的。
(五)审慎控制的衡量标准不同。以单个金融机构为单位实行自下而上的衡量方法是银行微观审慎控制下的衡量标准;与微观审慎不同,宏观审慎是以整个系统范围为单位实行自上而下的衡量方法的。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金融市场潜在的风险将不断扩大,而其中蕴藏的系统风险更是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微观审慎监管体系下,将无法做到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衡量。另外,微观审慎监管下,银行对市场面临的顺周期性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相反,缓解顺周期性导致的风险积累,将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重任。同时,宏观审慎还能实现对市场流动性的有效监管。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资金流失的重大风险,次贷危机的发生也正是银行资金的大量流失最终导致的。因此,实现银行监管从微观审慎转到宏观审慎是一种很好的关注资金流动性的方式。结合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以及微宏观审慎的不同,我们可以得出,银行实行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是通过对风险相关性的分析和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它是有效预防金融风暴的发生,保证整个金融体系良好运作的有效保障。
三、金融危机下银行宏观审慎监管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世人至今仍心有余悸,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原有金融生机是国家金融机构的重任。同时,结合国情制定适合自己国家的金融改革方案更是全球性的当务之急。将微观审慎升华到宏观审慎,加大和完善银行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是银行业面对金融风险的必选之路。
(一)关注欧盟,遵循央行监管。面对金融风险的袭击,欧盟实施监管改革中,建立了一个新机构:欧盟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其旨在汇集和分析有关金融市场稳定、宏观经济条件和所有金融部门宏观审慎发展的全部信息。因此,关注欧盟应对系统风险的相关对策制度,是银行面对金融危机的威胁不得不采取的措施。除此之外,更要结合实际国情,遵循中央银行宏观审慎政策的趋势。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不同于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加入欧洲联盟,因此银行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必须始终遵循中央银行的审慎政策。中央银行具有理想的能力来监测宏观经济的变化,同时由于货币政策可能对杠杆和风险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把宏观审慎职责集中在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带领和引导国家银行业从微观审慎升华到宏观审慎,齐心协力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
(二)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双管齐下。宏观审慎是在微观审慎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也是微观审慎的升华,但这并不表示银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风险时只有采取宏观审慎的应对策略,相反,应该将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使二者并肩作战。从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的管理理念中也可以发现,其二者各有侧重,同时也各有重任,任何一方的失职,都会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金融风险。
(三)设计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风险都是潜在的,危机也是无形的,银行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多大的市场无限是无法直视的,而是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汇总进而对金融形势进行评估和预测,在对银行面临的风险的预测的前提下,争取将风险降至最低直至消失,是银行从金融危机中吸取的经验教训,也是银行实现监管制度由微观审慎升华到宏观审慎的关键。
结论:银行业面对的无论是潜在的非系统风险还是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实现银行监管制度的宏观审慎,使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并肩作战,不仅是银行从金融危机中总结出的历史经验,也是实现完善银行监管制度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风险管理——中国金融研究 》2012年5月
[2]巴曙松 杜婧: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危机下的银行监管启示
[3]李妍 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 金融研究 2009年8月
篇8
关键词: 金融危机;国际化经营;中国企业
中图分类号: F113.7
文献标识码: A
2006年春季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这次危机蔓延全球,影响深度也在一步步扩大,并且在向实体经济延伸。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市场,已经迈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和冲击。
1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随着我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开始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在全球拓展市场、提升实力。主要表现如下:
(1)业务规模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经济的稳步上升,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明显加快,规模日益扩大,领域逐步拓宽,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8.5亿美元,2008年就达到了406.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63.6%;2002年末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332.2亿美元,2007年末达到1011.9亿美元,年均增长32.1%。
(2)多元化的经营格局正在形成。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办厂和加工装配业务已扩展到全球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承包工程、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多个领域,投资重点逐步从港澳、北美地区,转移到亚太、非洲、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
(3)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已逐步从贸易公司为主向大中型生产企业为主转变,生产企业对外投资所占比重不断增大,贸易公司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特别是一批骨干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力军。一些优势企业开始实施海外投资战略,并初步形成了全球研发生产销售网络,初具跨国公司的雏形,海尔、联想、TCL、华为、中兴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已经将产品出口国外,占领了部分海外市场,并在国外研发生产自己的产品,培育自己的品牌。
2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化经营的中国企业带来的冲击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回落1.5个百分点,美国经济2009年将下降0.7%,欧元区2009年经济将下降0.5%,日本将下降0.2%,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增长5.1%,比2008年回落1.5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带来的冲击主要体现在:
(1)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中国企业出口增速下降。由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总量高达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近百分之五十,美国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美国经济减速不仅降低中国的出口增速,而且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此外,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看,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也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会相应下降,这对于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造成抑制作用。
(2)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将加剧。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出现衰退时,贸易摩擦将加剧。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遭遇贸易摩擦仍然不断,涉案金额将近15亿美元,给我国出口带来很大压力。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遭受贸易摩擦将更加严重,增加出口的困难。
(3)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成本上升。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受所在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业绩不容乐观。所在国的信贷紧缩,将导致企业的经营流动资金吃紧,对资金量的需求相应增加。而所在国在经济低迷时期往往会放弃或抵制投资自由原则,在外资的审批或经营方面施加行政干预或消极施政措施,从而增加外资企业经营的风险。
(4)国际化经营的中国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与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刚刚处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企业规模较小,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不足。无论在理解和适应东道国文化、与利益相关各方面的交流沟通、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还是在人员管理和公司管理方面,中国企业与国际行业领先者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使得金融危机环境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也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3 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带来的机遇
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同时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危机引发的大调整会形成全球经济新格局。
(1)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下跌,“中国制造”更具竞争力。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机构流动性短缺,资金逐步从大宗商品市场撤离,同时,投资者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日益悲观,从而预期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下降,价格下跌。国际原油价格从140多美元的历史高位下跌到目前的不到40美元;铁矿石价格也终止了上涨势头,开始回调。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商品市场的主要买方,国际商品价格的下降将大大缓解中国企业的成本上涨压力并增加中国企业在价格上的话语权。
(2)国际投资环境有所改善。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经济的流动性出现严重不足。为了促进经济复苏、避免企业大量倒闭引起的失业问题,欧美政府纷纷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免企业税收负担,鼓励和引导消费者消费并简化审批手续,吸引和鼓励外国投资者参与本国经济。此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开展海外投资,实现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是很好的时机。
(3)国际市场引资需求增大,跨国并购或参股成本降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各国金融机构资金紧张,并在相关行业引起连锁反应。而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中资银行金融资产状况和流动性良好,中国企业在此次危机中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在客观上形成了投资空档,因此在世界面临危机的时候,为中国企业创造了比较好的对外投资并购时机。
(4)为国际化经营的中国企业带来吸引人才的机会。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未来中国企业能够在国际上走多远,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化的人才。此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许多欧美企业纷纷裁员,而这些分处于金融、IT、服务、管理各领域的人才却是国内企业所缺乏的,这
正是企业引进国际化人才的大好时机。
4 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
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企业应该坚持国际化经营战略,熟悉国际市场规则,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度过此次金融危机。
(1)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应该坚持多元化经营之路。首先,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经济衰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中东、非洲、拉美地区以及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虽也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是仍有增长,中国企业应该把这些市场作为中国出口企业的目标市场,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走出去扩大出口。
(2)通过海外收购、参股等方式获取行业核心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当今世界竞争异常激烈,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欧美众多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资金陷入困境。为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压力,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不得不降低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要求,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 通过股权收购获取欧美国家,如软件、计算机、精密仪器、通信技术等技术领先企业的股权,进而取得对目标企业高端技术的学习权,以及高端技术企业转向中国的“产业转移权”。
(3)加强自有品牌建设,利用中国品牌抢占国际市场。品牌是种信号,一旦被世界所知并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和认可,就会为企业在日后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将逐渐成为主流。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全球经济格局正发生演化,美欧一些跨国企业纷纷陷入经营困境,在当前环境下采取观望的市场策略,一定程度放缓了其品牌的开发及扩张。而随着中国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应该以自己的品牌独立开发国际市场,这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打造品牌国际形象、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的时机。
(4)积极推行本地化管理策略,提升管理能力。跨国经营的企业都将推行本地化作为自己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该利用此次金融危机所在国经济发展放缓的时机,积极雇佣当地员工,使用当地资源,了解当地法律和文化,建立了自主的生产、销售或研发中心,在东道国扎根、生长,实现了全面的本土化,才能真正走向国际,成为国际化的跨国企业。通过实行人员、企业文化、物料、营销等本土化,在公众中树立本地企业的形象,使“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欢迎。
(5)重视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开展国际合作。2008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作为世界经济代表的庞大的跨国企业也成为金融危机中受“伤”严重,裁员、合并、减产、出售资产,这些利空的词汇最近经常和跨国公司甚至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名字结伴出现。尽管中国也受到危机的影响,但一些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仍然充满信心,并积极在中国寻求战略合作机会,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可以“走出去”积极选择与西方企业合作,进行资源整合、规范治理、引入跨国战略合作伙伴以获得核心技术、生产经验和管理经验,或者通过西方国家的合作伙伴获取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
参考文献
[1] 贺晓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态势极其目标[J].世界经济研究,2008,(10).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衍生产品;虚拟经济;法律问题
从2007年初开始,由美国抵押贷款风险逐渐演变出的一场次贷危机,不仅瞬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而且不同程度地扩大和影响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普遍的观点认为,“次贷危机已成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灾难,从各国政府首脑到金融监管部门、从金融机构到学术界,都在匆忙而审慎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求有效应对、渡过难关。就法律界来讲,同样面临着反思与应对的迫切任务,应当采取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准确把握成因,进而做出科学判断和合理建议。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园分析——以美国为案例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就受影响程度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经济实体的美国,显然首当其冲。客观地讲,金融危机在众多国家的蔓延,都多多少少受本国或区域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成熟的今天,此次危机的成因及根源,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共性,甚至是同一性,而其最集中、最全面的代表就是美国。就金融危机在美国的成因来讲,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缺乏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有效法律监管
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作出系统论述。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债券和不动产抵押等,它通过渗入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相关的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推动实体经济运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是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这其中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开始不断泛滥,金融衍生产品的极度膨胀导致美国金融服务业产值占到其GDP的近40%。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l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最终破灭。
(二)按揭法律结构上存在缺陷
美国在住房按揭贷款的设置上虽有担保的存在,但其法律结构上却存在重大缺陷,使得这种担保不具有实际意义,从而也就使得金融风险从源头上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在美国次贷危机中首付款都很低,按揭担保变得非常脆弱,金融的风险也就变得更容易发生。有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发放的次贷平均只有6%的首付款比例。2002~2006年间,美国家庭贷款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整体经济的增速。金融机构的贷款年增速为10%。如今,由于房价暴跌,很多贷款人无力还款。而购房人对于所购房产只有很少甚至没有自己付款,全部以银行的贷款购买房产,然后再以该房产做还款的担保,从这样的担保结构中可以看出,担保人的担保物虽然具有法律形式上的所有权,但就实质而言并不具有真正的交换价值意义上的“所有权”。实际上,英美财产法中本身就没有明确的“所有权”概念,有的只是对于财产进行利用的相关概念,这通常被理解为灵活并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按揭这样一种交易一担保模式在高房价时代确实为普通人购房提供了一种可能。适应了经济迅速发展下的社会需求。但是,法律作为对社会经济进行最本质、最深刻描述的工具,在所有权归属这样重大的问题上是不能含糊其词的,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大陆法系国家,对于“无权处分”之类问题的研究汗牛充栋,并一直争论不休,其主要考量就在于没有所有权而处分财产是法律上一个极为重大的事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处理机制。像现在遇到次贷危机的时候就能发现,正视所有权本质的问题其实就能发现它的价值。
(三)金融债务信用基础的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缺陷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导火索应该是金融债务信用基础遭到了摧毁性的破坏,客观地评价,美国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极其牢固、自身修复性很强的金融债务信用体系,同时,还有严密的法律机制对其进行全方位保护。但是,在此次危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其金融债务信用基础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仍然没有抵挡住自由金融市场负面作用的巨大冲击。其整个逻辑过程其实非常简单,就公司金融债务而言,公司企业从商业银行大量借款,再将借来的钱从事证券业或房地产业的投资。这时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高涨。但是,当过热的股市或房地产市场高涨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崩溃,此时公司的资金都压在股票或房地产上,无法套现偿还银行的贷款。这就会导致银行的信用基础出现问题,银行的资金不具有流动性,就会引发银行对存款客户的支付的危机。此外,借款公司,如果不是从事股票业或房地产业这些高风险的投资,而是从事出口贸易或制造业投资时,也可以从银行大量贷款。但是,因为市场情况的突然变化,由于对市场估计的错误等各种原因,产品压库滞销,也可能导致公司到期不能偿还贷款。这也会影响银行对存款客户的支付能力。银行对存款客户的支付信用出现问题时,公众存款人便对银行进行大规模的挤兑。挤兑必然导致银行倒闭。一家银行倒闭还会引起数家银行接连发生挤兑,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二、爆发金融危机的外因分析——国际金融法方面存在的缺陷
篇10
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外汇管理尚未放开,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报业的市场准入制度没有放开,报纸只能在属地内发行,所以短期内金融危机对中国报业的影响不如欧美剧烈。
金融危机对于我国各地报业的影响程度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当地经¬济结构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还是以内需型经¬济为主。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贸大省受创严重,沿海发达地区的报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都有明显下降。内地省份的报业,虽受到一定影响,但不如沿海经¬济外向型的城市明显。
把危机拆分为“危”和“机”来理解,是中国人的辩证法。其实危机就是危机,应该老老实实地“应对危机”。
此次金融危机源起美国,对国际和国内报业的影响自然不同,它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比较直接。经¬济不景气使欧美报纸的广告收入和发行量锐减,已经¬有多家国际知名报业集团相继破产。
相比国外报业集团来说,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外汇管理尚未放开,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报业的市场准入制度没有放开,报纸只能在属地内发行,所以,短期内金融危机对中国报业的影响不如欧美剧烈。
金融危机与中国报业
金融危机对于我国各地报业的影响程度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当地经¬济结构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还是以内需型经¬济为主。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贸大省受创严重,今年一季度,浙江¬省GDP增速为3.4%,上海为3.1%,均低于6.1%的全国平均水平。就浙江¬省而言,宁波又是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出口依存度已达81%,出口额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今年一季度,宁波市GDP增速为1%。经¬济增速的下降必然牵连到报业,沿海发达地区的报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都有明显下降。内地省份的报业,虽受到一定影响,但不如沿海经¬济外向型的城市明显。
对于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国报业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商家广告投放的变化上。金融危机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商家的广告投放:一是对人们消费信心的影响。从2008年四季度起,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开始转冷,冲击了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消费者产生“谨慎”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行为。消费者的“谨慎”使商品销量下降,客观上广告效果变弱了。为了降低成本,商家又相应再减少广告投入,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二是对消费能力的影响。经¬济增速下降,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减少,明显影响着消费能力。以宁波这种外向型经¬济城市为例,尽管大多数外贸企业原¬本不用在报纸上做广告,但外贸企业出口减少,企业主和员工收入下降,影响到大家的消费能力,进而影响到商家的广告投入意愿。
理性看待“危”与“机”
把危机拆分为“危”和“机”来理解,是中国人的辩证法。其实危机就是危机,应该老老实实地“应对危机”。
首先是增强信心。危机之所以成为真正的麻烦,在于信心的丧失,或者可以这样理解,信心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因此,信心是最重要的。
总理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的特别致辞中指出,严冬终将过去,春天就要来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应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信心。
各家报业的实际境遇不同,经¬济状况变化的幅度不同。但不论困难多严重,要注意保持士气,要对克服困难保有充分的信心。
其次是解决当前实际困难,稳定广告收入。就当前来说,报业集团如果能稳定住广告收入,也就能在危机中站稳脚跟。
报业集团应该对广告市场做更加深入的研究,抓住有发展机会的关键行业广告市场,深入研究客户需求,以广告客户需求为导向,探索媒企合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实现媒企共赢。
应该相信,成功的“第二次销售”(广告营销)永远是建立在成功的“第一次销售”(报纸营销)基础上的。在报纸采编和新闻报道上,应更加贴近读者,不断增强时效性,扩大报道的深度广度,提高办报水平,这是增加发行量、稳定广告收入的基础。
再次是注意“危”中之“机”。越是在危机中,报业集团越是应该谨慎思考、探索报业发展的前瞻性、长远性问题。
报业集团应努力探索传统纸质报纸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在新媒体的发展上投入足够的重视,为传统报业拓展新的生存空间。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取得竞争上的先机,固步自封只能被淘汰¬。
报业集团还应加快产业发展拓展步伐。目前危机下,资产整体估值较低,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在资产重组中不可能获得较高的资产溢价,现金流充裕、风险较低的企业具有较大的产业选择余地。报业集团资金状况要远好于一般企业,容易获得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的支持,为报业集团产业拓展提供了便利。此时报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成本较低,利于降低收入对报纸广告的过分依赖。
金融危机下的作为
在金融危机中,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
以经¬济报道为突破口,提升报纸内容竞争力和吸引力。危机面前人们对经¬济的关注度较高,经¬济报道成为报纸内容生产的重点,必须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在报道内容、报道对象、观察角度和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创新,改变以往经¬济报道碎片化、浅表化和程式化的通病,体现经¬济报道的人文关怀,给读者以启发,从而提高报纸内容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宁报集团通过大规模改版来加强经¬济报道。一是增加新闻专栏,积极、准确、全面地报道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决策及各项应对措施;二是大力挖掘、宣传宁波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转型的典型范例;三是推出长篇特别报道,拓宽维度、增加视角,着力突出“提振经¬济、增强信心”的主题。
各媒体通过深入、全面、透彻地分析目前的经¬济走势,解答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读者理性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增强读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
改革广告经¬营体制和模式,稳定广告收入。广告目前还是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在金融危机中应保持广告收入的基本稳定乃至逐步增长。
宁报集团从地方实际出发,把原¬来合营的《宁波日报》、《东南商报》广告中心分开,《宁波日报》广告部独立运营,在大幅度增加市区发行量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党报广告市场。《东南商报》与中国宁波网实现广告的报网联动,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平面媒体的广告共赢模式。
集团各媒体加强与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的战略合作,把自己从单一的广告版面提供者转换为传媒资源整合营销商。各媒体从不同的行业中选择实力强、规模大、信誉优的客户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向这些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一对一的营销服务,使这些客户与媒体的业务关系更稳固持久。如集团各媒体与宁波房地产、汽车、金融领域内的重点客户合作,举办多批次的展览活动,通过打折、赠券等方式推进客户的销量。
积极探索新媒体,占领行业发展先机。为适应报业数字化发展的要求,在未来竞争领域内取得先行者优势,使宁报集团能够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集团在新媒体领域尝试了开拓性的创新,以中国宁波网为基础,在原¬有“四报一码”数字报业布局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探索,建设了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成立了全媒体新闻部和3G事业部。
针对集团数字报业的发展需要,集团需要整合现有资源。2009年,集团投资数千万元率先建设的集新闻内容采编分发、经¬营管理于一体的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已投入使用,为集团提供多种媒体新闻采编、业务运营及管理决策的支撑。
2009年1月,宁报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支视频全媒体记者队伍。全媒体新闻部以集团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为依托,以视频多媒体为主要报道方式,在宁报集团新媒体平台和中国宁波网上进行滚动新闻。
2009年4月,为迎¬接通信技术的新发展,宁报集团成立了3G事业部,在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相结合的过程中,探索报业新媒体的发展空间。3G事业部的成立是宁报集团发展手机数字报业的重要举措,也是集团拓展多媒体新闻的重要抓手。
深入体制改革,进一步把集团打造成市场主体。报业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简言之就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按市场方式对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控制管理,把报业集团作为市场主体和经¬营实体推向市场;具体来讲就是要建立企业化的组织结构、运营模式和管理制度。
宁报集团完善了公司化组织结构。董¬事会(党委)为决策层,集团的7个职能部门为管理层,下属的26个独立核算单位为运作层。集团与运作层签订《经¬济责任书》,按照“成本核算、预算管理、基数承包、超额分成”的原¬则进行管理。
为规范各单位的经¬营行为,集团建立了一系列企业管理制度,如广告、发行、资产管理工作制度,经¬济统计制度,广告信息化监测制度,人力资源招聘、培训和薪酬制度等,按照企业化运营的要求,使集团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最后,我们始终在探索集团进入资本市场的可能性,并且为此努力地创造各种符合市场规范的条件。
实施“双百工程”,重视人力资本建设。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队伍建设。说人力资本,是想强调人力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资本。应对危机是眼前的事,可眼前的应对不能缺少长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