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指导思想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物教学指导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生物教学指导思想

篇1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困难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32-01

高中生物课程是教育体制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尤其近些年,更是重视起生物实验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对教学设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强调学生全能发展。但是,在新课改政策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也面临着许多困难,要想解决困难,就要求学校、教师、学生一同努力,在新的课程改革制度下,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成长。

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及其意义

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策略,通过对教育基础知识课程的改革,让学生培养正确且良好的人生规划观,同时也要求学生保持健康的活力,具备丰富的头脑创造力,使得学生在思想品质、文化素养、知识层面都得到有利的发展。

新课改将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进程变更,使其变为更加符合当今时展,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基准,以学科作为类别,根据每个学科的特殊性,制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制度,从而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新课改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通过新课改,学生会热爱生物实验课,可以体会到实验带来的成就感,既可以考验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可以衡量学生动手和自主思考能力,学生在生物实验中得到的收获是终生难忘的,通过这样实践性的操作,可以促进学生实现学习和人生的目标。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疑难问题

1、实验教学设施过于落后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已经开设了很多年,但是很多学校针对高中生物实验的设施已经过于老化,严重缺少更换或者维修。在生物实验课的时候,很多实验设施比较旧,学生操作的时候极易发生危险性,同时也会影响实验的可靠性,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学校为了考虑学生的安全性,大多数情况只能依靠教师进行板书授课,以致很多生物实验课变相的成为理论实验课,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学校存在也较为普遍。

2、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高中生物课程虽然是一门必修课程,但是很多高中学校对于生物课的重视度并不高,往往忽视其重要性,认为生物课程在高考分数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因此忽视师资队伍的有效建设。一部分学校已经出现高中生物教师人数比例不足的情况,有的学校是几个班级由一名教师授课,这样不仅会增加生物教师的教学压力和任务,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会让教师无法真正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乃至影响学生的成绩。

三、新课改促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一步发展

1、新课改政策促进教师水平有效提升

新课改政策出台以后,学校在师资力量方面加强了建设,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理念上发生转变,将过去由教师示范实验,学生模拟学习的过程进行改革,转变为学生通过预习,自主思考,按照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互相讨论,在实验后,才由教师进行答疑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对实验更加了解,对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其次,是对实验教学方式的改变,新课改政策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基准,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对象,而教师只是扮演配角,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让学生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最后,教师可以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可以将实验室课程设为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彼此交流,有效沟通,互相解决问题,从而共同进步,也可以采用小组实验教学的方法,从而锻炼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总之,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更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新课改政策改善实验教学硬件设施

新课改政策有效的改善了实验设施,加强了学校对于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合理的分配资金投入,对生物实验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证学生在实验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关于实验教学的评价机制也得到有效改革,学校应该设定新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实验评价体系,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可以准确的反应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水平,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监督和鼓励的作用,在实验中,可以变相的监督学生是否按规定操作,这对培养学生实验习惯而言有着非常好促进作用,使得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其他方面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改虽然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带来或多或少的困难,但是,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它所带来的优势更为重要,每一种改革都是新元素的融入,旧元素的淘汰过程,更是教学发展的必经步骤,因此,对于新课改带来的教学困难,应该积极面对,正确妥善的进行解决,将困难变为教学动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共同解决困难,从而促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验知识,充分的锻炼了自主思考和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得到均衡、有效、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江暖.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难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14:93.

篇2

关键词:生物学科;初中;高中;衔接

一、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的体现

1.课程基本理念的衔接

初、高中生物课程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与衔接性。200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初中标准》)及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高中标准》)都明确指出: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更加注重(或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或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或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另外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都遵从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相同理念,且都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主要目的(或核心任务)。

2.课程内容及标准的衔接

初、高中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体现出一致性、递进性和互补性。第一,《初中标准》与《高中标准》中有些内容标准的主题一致,但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不同。如初、高中都有《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这一内容标准,初中要求用低倍镜观察,高中要求用高倍镜观察;第二,《初中标准》与《高中标准》中有些内容标准呈递进关系。

3.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在教法上,初中学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大量图片、事例、实验引导学生去感知知识,通过观察、例举和描述,去领会和巩固知识,而知识的应用相对较少。由于高中知识系统性、抽象性较强,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高中学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教学法,辅以直观教学法。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高中教师则常常利用比喻和启发式教学法,来帮助学生领会、巩固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对于一些结构性的知识往往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的展示帮助学生领会和巩固知识。因此,初高中生物在教法上具有连续性、相关性和递进性。

二、初、高中生物学科学段衔接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上的断层

初中个别学校存在着生物课临时开课应付中考,课时不足,实验设备无配备或配备不齐,部分教师由于非生物专业出身而难以把握知识的准确性等现象。加之初、高中有一年的“断层”,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知识几乎遗忘殆尽,导致高中生物教学不得不一切从头开始。

2.高中生物课程章节顺序的设置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跨度的知识领会对学习者来说是困难的。以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此节知识抽象又需要一定的化学基础,而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的物质基础知识(化学课程还没有讲到),在非生物问题上存在门槛。

3.现实目标要求上的跨度

初中属义务教育,为了适应义务教育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学的难度有所降低。高中由于受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影响,教学的实际难度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的难度。

4.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

学生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接纳更多、更难的知识,同时需要旧的学习方法的转型甚至形成新的学习方法。学法的形成或转型的不顺利造成的学习障碍直接影响学生高中生物的学习。

三、教师对初、高中生物学科学段衔接的对策

1.教师应深入学习、研究《初中标准》《高中标准》和教材

教师在教学前可通过全科组集体讨论、对比、研究初、高中教材及《初中标准》与《高中标准》,找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并通过一定方式摸清学生基础的真实情况,为实施初、高中生物学科学段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地开展高中学段的生物教学。

2.教学方法上兼顾初中的感性认识

在课堂导入时,可以以初中有趣小知识导入。此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使有基础的学生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新课的学习,无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带着紧迫感快速投入学习。

3.教学过程中对初中知识的有效兼顾

首先,要求学生带齐初中生物课本,教师花较短时间帮学生简单梳理知识结构。细节性知识,学生可在课余时间查缺补漏。其次,以初中知识作为导入,起到提醒、复习、巩固的目的。再次,初中知识作为新知识的铺垫。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完成相关初中知识的学习或复习,使学生形成学习新课必有的初中知识储备。

4.了解学生的初中实际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

由于初中不重视生物课的学习,又经历了一年的断层,高中生学习生物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学习方法的调整。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清晰高考要求、端正学习态度。其次,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学习方法的不同,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教会学生重视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善于总结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再次,初高中很多实验具有衔接性,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实验。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学会”,进而达到“会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l-3.

篇3

【关键词】STS教育理念高中生物课堂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131-01

STS教育理念是(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缩写,是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复杂而系统的学科,其核心是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去教授和学习知识。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首次把STS教育明确列入生物课程目标,同时这也表明我国STS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 高中生物课堂引入STS教育理念的意义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21世纪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要求,将STS教育思想引入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目前是进一步加强学科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结合,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意识,增强其对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技术与人类生活等方面关系的认识。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与STS教育相比,前者往往对问题只要求一种正确的回答,而后者常要求学生用科学知识做出多种多样的决策;前者对问题缺乏价值判断,后者则要求从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去考虑问题;前者完全受教材制约,后者可以灵活地选用涉及当地和社会上的事件进行教学,而且课堂信息可以来自众多的学生,使学习气氛更加浓厚;前者视学生为训练的接受体,后者视学生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前者对学生的要求是让学生重复、再现规定的信息,后者则重视对学生个性、创造能力的评价等。可见,STS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STS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的改革

STS教育理念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更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学以致用的道理,将所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三方面相结合传授,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宗旨。

1.教学更加突出素质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中一直倡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脱离高分低能的现状。STS教育理念恰好符合素质教育方针发展的方向,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引入STS教育理念,实现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有机融合,突出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价值;突出课程本身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突出素质教育中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而且使学生懂得使用这些知识去解释和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2.课堂内容凸显生活化

知识源于生活经验的总结,同时知识也应该服务于生活,尤其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自然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讲究贴近生活的实际应用。STS教育理念倡导知识与科学、社会、技术三方面相结合,也就是说应该经常引入一些现实中常遇到的问题到高中生物教学之中,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课内、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突破传统教学中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模式,从而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学有所用,并且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突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STS教育理念中,则强调课程内容要与社会和实践紧密结合,强调与其密切相关的技术系统、社会环境、认知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学习者置身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实现主动参与,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产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在平等的氛围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氛围和谐轻松,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参与热情,投身于课堂教学中来,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个体交际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三 STS教育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实施

高中生物课堂中引入STS教育理念,改变了传统生物课堂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高中生物课题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考验。笔者利用自己多年从事高中生物教学的经验,总结了一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将课堂知识与STS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实际例子。

1.设疑——探究法

生活中不乏高中生物教学的例子,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设疑——探究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践问题,并且在这种自己亲自参与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增强了。

2.实践体验法

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高中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并且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安排有一定量的实验课时,因此,生物课堂的教学可以多采用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教学效果。针对实验提出一些生活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素质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10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067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深刻变革,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探索具体的实施办法,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不过,总体看来,素质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实现素质教育,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学同样需要开展素质教育,这关系到我们培养的生物科学人才的质量高低。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现在,笔者就高中生物教学如何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考,希望给大家提供借鉴。

一、运用生命科学史渗透素质教育

当前,生物科学发展迅猛,世界上诸多国家都加大了对生物科学的研发投入,人类对生物生命科学的奥秘有了更多新的发现和认识。生命科学史内容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对生物生命科学有个整体的认识。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目前各国在测试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时普遍采用这个标准。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而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一个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而不仅仅看重结果。在课堂上适当引入生命科学史,使得学生在这些历史故事中,了解学科发展以及研究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受到厚重人文气息的熏陶,而且潜移默化间也学会了新的学习和思考方法,进而使得科学素质得以提升。因此,我们要把生命科学史引入课堂教学。

例如,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对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以及综合利用各学科的成果和研究手段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深入挖掘这样的教学契机,将生命科学史自然融入其中。生物科学中很多的新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有艰苦卓绝的深入探索,也有灵感闪现似的顿悟,然而这一切其实都是为有准备的人而生的。这些历史故事可以给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让他们逐渐具备生物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必备素质,那就是基本的研究头脑和用于探索,认真执著的品质。

二、高中生物课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品质

(一)让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做科学研究,就要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科学历史上一些重大发现无不始于细心科学的观察,科学脱离不开实践,我们要在实践中观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尤其是生物学的学习跟观察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观察,我们才能发现生物的多样性、特异性、细微性。作为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的兴趣,兴趣本身有着强烈的动力,让学生愿意去观察,带着问题去观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启迪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观察习惯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会发现,各门课程之间好像互不相关,然而,实际上彼此之间却有密切的联系。事物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面对观察对象,要启发学生去思考事物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通过综合观察习惯的培养,学生就能够将不同事物和现象之间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思考和学习。如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通过综合观察,学生才能真正认识食物链是什么,它的结构呈现出什么特点,才能真正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培养学生全面记录的习惯

及时准确的记录是观察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就可以避免观察本身的随意性。在观察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观察中要注意重点关注的是什么,可以列出观察的提纲,留出空白,方便学生作详实的记录。因此,在观察提纲的引导下,学生就能比较全面、详细地去观察,同时也更能做好观察记录。科学研究讲究严谨求实,好的记录习惯也必不可少。如观察海洋鱼类的多样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海洋鱼类标本进行全面观察,全面记录海洋鱼类的形态、大小、鱼鳍的形状大小等等。在观察和记录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度。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理论水平

学生素质的提高,首先需要一位高素质的教师,生物科学发展迅猛,生物学教师要紧跟科学发展的前沿,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将学习变成习惯,扎实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更灵活、更科学地去安排好教学,对课堂进行优化,学生才能受到教师更多有益的影响,进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学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在教学改革中,PBL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应加以推广应用。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高中生物学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改革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生命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研究能力等,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外作业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高中生物老师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物老师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夯实基础,满足高考全面提升素质的实际需要。根据我县的实际,在讲授新课的同时,适当补充有关初中的生物基础知识和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建议

1.备课组长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搞好集体备课,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难易标准。

2.新课阶段应把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上,并完成课本习题及相应的补充题,每单元结束,进行一次单元自测,成绩记在成绩册上。

每月进行一次月考,月考由备课组长组织命题制卷(也可用单元自测题代替),统一阅卷,成绩上墙。

3.教研组要有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大力开展教改实验和专题研究。

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要逐一落实,并有所创新。另外,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教法上以“讲授型为主、自学型为主、训练型为主、探究型为主”的四大系列进行对比实验。并找出它们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教学效率。

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物的习惯和兴趣,特别应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生物知识的能力。

教师应开展如何挖掘新教材的能力价值和思想教育内容,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专题研究。

5.突出生物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

对演示实验要求全做,对学生实验有条件的学校要全做,条件暂不具备的学校至少要在课堂上演示,所有学生实验要有实验报告。

6.加强对联系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成就的习题以及学科内综合习题的`训练。

并要求学生有知识疑难和错题摘录本。

7.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备课组长要认真督促检查,其方式方法应与高三年级相同。

三、高一年级教学进度上学期

第一至四周:绪论、生物的物质基础(含实验一)

第五至九周: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含实验二至三)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至十八周:生物的新陈代谢一至五节(含实验四至七,补初中生理卫生的循环、消化、泌尿系统)

第十九至二十周:期末复习和考试下学期第一至四周:生物的新陈代谢六至八节(补初中生理卫生呼吸系统)

第五至九周:生命活动的调节(含实验八、实习1.补初中生理卫生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至十八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补初中植物花的结构)

第十九至二十周:全书复习,全市统考四、高二年级教学进度上学期

第一至九周:第六章第一、二节(含实验九至十一)

第十周:期中考试第

十一至十八周:第六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至第七章完

第十九、二十周:期末复习和考试下学期

第一至九周:第八章第九章(含实验十二: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至十八周:选修教材一至二章(含实验一)

十九至二十周:全书复习(第六章至选修第二章),全市统考

高中生物老师教学计划2本学期,我担任高二的生物教学工作,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第一,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在公开课的课件里,我就采用了《侏罗纪公园》的短片教学,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同时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第二,为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例如在校科技艺术文化节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制作dna模型,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

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第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本学期的公开课开展之前,我请教了我们同组老师的不同意见,他们都很热心的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建议,使我的公开课开展顺利。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第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在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文科班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还多次批改,重复批改,然后面对面辅导,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高中生物老师教学计划3一、学情分析

生物虽然是理科学生的必考科目,但也是文科生这学期水平考试的必考科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不牢,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涉及到以往的知识内容,经常出现遗忘的状态;不过,由于已经是高二下学期,虽然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最少,但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有所增强;其中重点班级比普通班好些,在课堂上能与老师互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理科班教学内容主要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五部分。文科班这学期主要是复习必修1至必修3的内容,迎接6月份的海南省水平测试。

选修3模块以专题的形式着重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学奠定基础。由于本模块所涉及的领域属于高科技的内容,技术复杂且进展迅速,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介绍各种生物技术时,更侧重技术的生物学原理。关于各工程的具体操作技术则从简,不做重点,只让学生作一般性了解。

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

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的惟一依据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本模块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有几方面是必须遵循的。它们是:以学习专题方式来呈现。即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尽管前四个专题存在互相联系与渗透的关系,但仍各自作为独立的专题来学习。具体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应予遵循。五个专题合起来,具体内容标准为17项。即在知识性目标上以了解水平为主;在情感性目标上以经历水平为主;技能性目标体现在活动建议中,主要是参观、调查、资料收集、交流讨论、专题综述等。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内容均属现代生物科技的前沿,已经很深了,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活动建议部分,只能加强,不应削弱。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在贯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上述三方面的原则要求下,突出以下各点:

(1)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内容,都是当前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作为教学内容,不易把握好分寸。为做到基本原理准确,实例可靠,技术方法相对全面,教师要不断进行资料的查阅和备课组的集体合作。

(2)斟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高中生物老师教学计划4本学期我担任高二(86)、(87)、(88)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高二(88)班是文科班,学生对生物学科不是非常重视,所以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另外,学生间的差异较大,学习刻苦用功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存在明显差异,造成学习成绩相差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除少数学生成绩比较好外,大多数成绩不是很理想,甚至很差。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会考”展开进行。由于会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于理科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因此,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依照生物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校,学生实际,为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会考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创新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结合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适应新教材顺利通过会考,为高三生物综合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三)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

四、具体教学措施

1、认真抓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外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认真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做到正确理解,巩固记忆,举一反三,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参加工作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

2、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高中生物学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这两个观点的教育,要使学生理解现今世界上形形的动植物都是逐渐进化来的,一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分不开的,生物必须依赖于它们的环境而生活,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又时时刻刻在改变着环境,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再有,通过讲述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古代的和现代的生物科学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学生课外作业也要妥善安排,并指导学生认真完成。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

4、加强直观教学、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记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要积极地自制直观教具,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挂图、标本、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进行教学。要重视密切联系本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实际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或者补充讲述当地常见的和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动植物种类。

高中生物老师教学计划5为了提高高一生物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备课组努力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南,努力推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构建有科组特色的新课程体系,改变原有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使生物教学科研上一个新台阶。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特制定新学期高一生物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共六大模块,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参照生物课程标准,共需36课时,共六章,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走进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和细胞的生命历程。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以及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于生物学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多数学校不开设生物,学生缺乏必要的生物知识基础,因此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学初向同学绵输生物课程的重要性,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多做实验或观看实验视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

三、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分析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利用能力;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具体措施

1.在包组领导的指导下完成各项教研、教学工作。

2.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结合本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

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3.组织好每周年级组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具体分工见教学进度表),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教材处理方式和讲授顺序、训练习题选择和知识的检查及落实、高考要求等,然后由大家集体讨论研究,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讲授、训练内容及评价标准、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做好教后反思。

4.完成实验班练习编写、批阅和评价工作以及普通班课堂笔记和练习的检查。

5.认真做好新的教师传帮带工作,新教师要经常听老教师的课,备课组长也要跟踪听新教师的课,使他们迅速成长,尽快达到学校的标准和要求,以适应一种教学发展的需要。

6.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现代化设备的利用效率。

每位教师认真钻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制作课件,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

7.加强网络教研,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内质网互动平台,积极参加网络问题的研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8.配合生物学科组搞好本学科集体教研工作,切实为提高学校生物整体教学水平和高考备考工作而努力,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9.完成本学期新课程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评价工作。

篇6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思路

今天,生物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生物科学对人类社会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对人类自身健康的关注。所以课本在第一章第一节以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性疾病:癌症和传染病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体会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2)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3)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逐步培养学生读图表,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的能力。(2)通过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泼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2)通过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3)逐步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的视角。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

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3、学生读图表,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的能力。

4、通过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视频片段:“物种进化”、“基因工程”、“拯救濒危灭绝物种”、“人类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2)新闻:“好人傅彪安然辞世”、“人民日报”关于癌症的一则报道。(3)图片:河北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核心建筑DNA双螺旋模型、居里夫人、香烟、各种传染病病毒、红细胞

2、学生准备:初中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及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储备

五、教学过程:(略)

六、小结与教后体会

对于本节课导入的第一个问题,学生的发言十分精彩:有谈到今年八月份在四川爆发的“猪链球菌事件”、“大陆赠送台湾省国宝大熊猫,以促进两岸关系友好事件”、“北京一白血病患者用其新生妹妹的脐血进行治疗,但是失败的事件”等。我对学生的发言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同时指出:初中学习的是生物现象的“是什么”,高中将要揭开生物现象背后的“为什么”及“怎样做”。为了说明生物科学的涵盖范围之广,我不想通过自己的口述列举,因为那样将会相当枯燥,学生一听了之,不会产生共鸣。为什么不从生活中去寻找实例呢?于是课前我从“Discovery”、“国家地理杂志”、“科学博士”等系列VCD中截取了三段视频短片。在课堂上能观看这样图文并茂的电影小短片,学生的兴趣当然都相当的浓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不止一位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在授课至此处,我将学生的视野打开至生物学以外的领域:许多科学家已转向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国内各高校与生命科学的相关专业年年招生火爆、每天的新闻几乎都有关于生物科学方面的报道,甚至是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核心位置矗立的都是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生物科学就在你我身边,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关系比其他学科更为密切,生物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证生命的质量。

说到生命的质量,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大家认为,首当其冲的疾病是什么?(癌症)

大家一定更关注我们国的癌症发病情况。教师展示某日“人民日报”上一则关于癌症的报道,继续呈现给学生生活中的事例,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自然被充分地激发。从这两则生活中的资料里,学生水到渠成地总结出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我想这样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必定深深地铭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

通过“人类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视频录象,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更自然地导入本节的下一个学习内容:“生物科学与社会-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篇7

关键词:学业评价; 现状; 调查研究

评价在课程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现代化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评价是关系到课程改革能不能深入进行下去,改革能不能成功的瓶颈问题。课程改革如果没有评价作为保障,则不能激发教师与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动机和积极性。合理的学业评价制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发展进步,从而对教与学双方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调节和促进等作用;学业评价为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进步创造必要的背景和空间,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发展的动力。反思当前高中生物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根据新课程评价理念建立一个新的学业评价体系,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中生物学业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发出问卷250份,收回244份。调查对象为在校的普通高中学生,其中高一98人,高二55人,高三91人。经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生物学业评价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在考试设计及考试结果的使用过程中过分强调区分与选拔功能,表现为教师常利用考分去夸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把低分学生列为差生或落后生。学业评价指导思想与学校教育理念、目标不相适应,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把学习的注意点和动机几乎全押在考试之上。相当多的学生表现出自信心不足而出现厌学现象。在本次调查中,接近50%的学生认为高中生物难度比较大,学习感到困难。说明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需要老师的鼓励和指导。认为自己的生物成绩一般的占多数,认为好的很少,说明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

2.学业评价方法单一,把考试的教育功能简单化,考试的评定功能绝对化。长期以来,学校把书面考试作为学生学业和心智发展的唯一测评手段,而且考试设计和考试方法多局限在那些能用纸笔材料加以测评的知识技能,对于那些没被测到的或者难以用纸笔测到的高级心智技能,在日常教学中不够重视,尤其是生物学科中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技能等能力很难通过纸笔测试来评价。在本次调查中,85%的学生认为对生物实验的考查主要以测验来进行,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

3.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过分强调与高考的联系,形成了“分数至上”的人才评价观,使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为高分而努力。高考是中学教育的风向标,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决定着教师评价什么和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高考成绩是政府的形象工程之一,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家长孜孜追求的希望。因而高考试题的模式直接制约着生物平时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试卷的命题模式。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甚至是政府都把高考成绩当成生命来看待。高中课程学业评价的单一化与我国现存的高考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本次调查中,73%的学生认为学习生物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要能取得高分,其他的评价都可以忽略。可见急功近利是当前高中生物评价的通病,如果高考不考生物,65%的学生选择不学生物学科。

4.学业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评价内容上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特别是对高中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的培养与评价。学校学业评价只重视考试结果量化的分数表达,不重视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进步在质性方面的描述性评价。只关注学习的共性目标,不重视对学生学习特点、发展进步以及潜能作个别化的评价。在本次调查中,问及学生对学校现有的评价体系的看法时,学生的表达很直接:“太单一,希望可以通过多开展课外活动拓展知识面;可以多关注平时表现,成绩占80%,平时表现占20%;教师应多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多鼓励学生;实验要多做,通过实验能力的评价来完善评价体系;不满,只从考试成绩评价,应多角度、多方面评价,如课堂纪律、积极性、实践能力等;有待改善;极度不满,手段单一,不够科学;应全方位评价;不够细致;多元化些,不要过于死板;不要只看成绩,还要关注其他方面;应多注重学习过程与是否掌握知识,不应只看成绩;只看成绩,过于单一;实验、动手能力太弱,应多做实验、多方综合;除了分数,还是分数,没意思。”由此可见,学生对目前的学业评价存在着诸多不满。

5.学业评价的主体单一,只有教师评价,缺少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调查发现超过80%的学生认为只存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形同虚设。老师说了算的现象在高中学业评价中普遍存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基本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评价者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对于评价本身更是拒绝大于欢迎。被评价者的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这种现象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评价的发展功能受到严重制约。

二、高中生物学生学业评价的价值取向

根据发展性评价的理念,高中生物学生学业评价应有一个正确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

1.学业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既要考虑学生的过去,又要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尤其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学业评价要促进学生在掌握生物科学知识基础上,形成生物学科素养,促使部分学生养成专业志趣和学习热情,点亮理想的航灯,激励他们为繁荣我国的生物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基础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靠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单一指标的局限性凸显出来。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以适应新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于积极的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利用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和谈话法、观察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等评价工具,通过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所做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现状,加强自评与互评,将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进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进行监控和指导。特别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评价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评价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都要创造民主平等友好的评价关系,促进学生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三、高中生物学生发展性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1.纸笔测试

一般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闭卷占70%,开卷占30%,试卷中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开卷的形式有生物拓展题分析,生物小论文,生物实验设计,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资料收集等。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方式,学生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可发电子邮件,可交打印件或手写作业本。闭卷的题目联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动机,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表现评定

(1)学习记录卡。学习记录卡是教师用于系统观察记录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评价工具,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工具。从一开学教师就把统一印制的学习记录卡发给学生每人一份,由学生个人如实填写。每半学期上交一份给任课老师存档作为学业水平评价的过程性评价依据。

说明:记录卡内容以文字形式从学习态度与方法,课堂学习情况、课外作业情况等方面进行反思,主要陈述自己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要求内容真实,实事求是,能深入记录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可配合自己的课堂笔记、作业本、考试试卷、教辅书的完成情况以及获奖证书等作为学习过程的成果上交给任课老师进行过程性评价。

记录卡每人一份,在月考或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后的总结会上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如实填写。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总结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明确学习的方向,对今后的学习作出规划并付诸行动,形成良性循环,更有利于学科教学和密切师生关系。

(2)小组评价记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可能会有失偏颇,小组评价记录能有效地补充教师评价的不足,让评价的结果更具有信度。

说明:小组评价表每半学期进行一次,每个同学发一张,先填好各人自评分,然后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共同评价小组每位成员的各项表现。对同学取得成绩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要坦诚指出同学存在的不足,以促进每个成员的发展和进步。

小组评价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平时表现的评价,具体在课堂中体现,如让学生互改课堂测验卷,互相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等,互改或检查后,当即发登分表让学生记录,体现老师的重视,也让学生重视。另一部分为阶段性表现评价,跟前面的成长记录卡的使用相似,在月考或期中和期末考试后的总结中使用,让学生相互督促,相互提高。

(3)教师评价记录。教师评价表用于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给出学生评语和评定等级。然后参考学生自评和小组评价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等级。

说明: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每半学期评价一次,每位学生一份,作为学业水平评价的参考依据。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很重要,教师应多鼓励和表扬,把学生课堂表现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起来,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不是只看纸笔考试成绩的,老师更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发展和进步。

3.学业水平评价汇总表

说明:评分采用百分制或者等级制的方法,根据新课程理念,倡议使用等级制,使成绩差别保持在一个适当的程度,降低测验考试成绩的负面影响。分数对应的等级为:A(91分以上)、B(81-90分)、C(71-80分)、D(60-70分)、E(60分以下)。模块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方面成绩综合而成。在期末的模块评价中,纸笔测试成绩占70%,过程性评价占30%,合成总分为模块学习的学业评定成绩。

增加过程性评价在学业评价成绩中的比例,让学生更积极参与到模块的课堂学习和教师组织的课外兴趣活动中,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对高中生物学生学业评价的反思

高中新课程改革还在探索修正中不断推进,高中生物学生发展性学业评价体系在构建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1.由于高中生物的课时少,普通高中的班额大等原因,导致很多高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无法对学生作出很中肯的过程性评价,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经常出现千人一面的评价结果,没有发挥过程性评价应有的导向作用。

2.对学生的表现评定采取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实施中也有很多的困惑。如学生自评表的填写,很多学生由于水平有限无法准确认识和定位自己,自评的内容有夸大的成分。在小组评价表的填写过程中,很多学生碍于面子或存在种种顾虑,不敢大胆评价其他同学,好话一大堆,缺点只字不提。因此,在评价方式转变的同时,还有必要指导学生积极认真参与到学业评价中,使学业评价真正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的发展。

3.学校管理制约着高中生物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落实。学校管理以教学质量为重,教学质量通过模块的期末学业统考反映出来。期末统考成绩是学校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教师必须在平常的教学行为中把学生的知识目标放在第一位,教师的工作围绕完成教学任务去开展,而对学生的发展过程则往往忽视了。

4.由于学校条件的影响,实验员和实验设备设施的配备不足导致很多实验都无法正常开展,实验教学是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的实验能力很难得到准确的评价,学生期望通过实验展示自己,却往往落得纸上谈兵。

总之,高中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呼唤学业评价科学化,由于课程评价对学校教育活动具有导向、监控、调节、鉴定等重要功能,建构高中生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只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所作的探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如学校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期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反思调整后,能得到逐步完善,使学业评价能够确实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鹏飞.新课程 新评价.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 丁朝蓬.高中新课程评价.天津教育出版社

[3]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1为了提高高一生物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备课组努力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南,努力推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构建有科组特色的新课程体系,改变原有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使生物教学科研上一个新台阶。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特制定新学期高一生物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共六大模块,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参照生物课程标准,共需36课时,共六章,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走进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和细胞的生命历程。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以及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于生物学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多数学校不开设生物,学生缺乏必要的生物知识基础,因此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学初向同学们灌输生物课程的重要性,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多做实验或观看实验视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

三、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分析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利用能力;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具体措施

1.在包组领导的指导下完成各项教研、教学工作。

2.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结合本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

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3.组织好每周年级组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具体分工见教学进度表),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教材处理方式和讲授顺序、训练习题选择和知识的检查及落实、高考要求等,然后由大家集体讨论研究,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讲授、训练内容及评价标准、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做好教后反思。

4.完成实验班练习编写、批阅和评价工作以及普通班课堂笔记和练习的检查。

5.认真做好新的教师传帮带工作,新教师要经常听老教师的课,备课组长也要跟踪听新教师的课,使他们迅速成长,尽快达到学校的标准和要求,以适应一种教学发展的需要。

6.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现代化设备的利用效率。

每位教师认真钻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制作课件,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

7.加强网络教研,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内质网互动平台,积极参加网络问题的研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8.配合生物学科组搞好本学科集体教研工作,切实为提高学校生物整体教学水平和高考备考工作而努力,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9.完成本学期新课程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评价工作。

新学期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认真地完成各项教研任务。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2本学期我担任高二(86)、(87)、(88)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高二(88)班是文科班,学生对生物学科不是非常重视,所以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另外,学生间的差异较大,学习刻苦用功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存在明显差异,造成学习成绩相差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除少数学生成绩比较好外,大多数成绩不是很理想,甚至很差。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会考”展开进行。由于会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于理科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因此,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依照生物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校,学生实际,为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会考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创新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结合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适应新教材顺利通过会考,为高三生物综合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三)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

四、具体教学措施

1、认真抓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外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认真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做到正确理解,巩固记忆,举一反三,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参加工作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

2、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高中生物学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这两个观点的教育,要使学生理解现今世界上形形的动植物都是逐渐进化来的,一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分不开的,生物必须依赖于它们的环境而生活,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又时时刻刻在改变着环境,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再有,通过讲述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古代的和现代的生物科学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学生课外作业也要妥善安排,并指导学生认真完成。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

4、加强直观教学、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记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要积极地自制直观教具,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挂图、标本、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进行教学。要重视密切联系本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实际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或者补充讲述当地常见的和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动植物种类。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创新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结合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适应新教材顺利通过会考,为高三生物综合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三)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

四、具体教学措施

1、认真抓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外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认真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做到正确理解,巩固记忆,举一反三,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参加工作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

2、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高中生物学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这两个观点的教育,要使学生理解现今世界上形形的动植物都是逐渐进化来的,一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分不开的,生物必须依赖于它们的环境而生活,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又时时刻刻在改变着环境,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再有,通过讲述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古代的和现代的生物科学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学生课外作业也要妥善安排,并指导学生认真完成。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

4、加强直观教学、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记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要积极地自制直观教具,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挂图、标本、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进行教学。要重视密切联系本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实际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或者补充讲述当地常见的和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动植物种类。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4本学期,我担任高二7-10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高二生物教学个人工作计划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在公开课的课件里,我就采用了《侏罗纪公园》的短片教学,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同时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其次,为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例如在校科技艺术文化节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制作DNA模型,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工作计划,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第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本学期的公开课开展之前,我请教了我们同组老师的不同意见,他们都很热心的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建议,使我的公开课开展顺利。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第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在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文科班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还多次批改,重复批改,然后面对面辅导,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第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生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开放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胆量,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第六、及时对学困生进行课后辅差,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5一、指导思想:以教材为根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导,夯实基础,活化能力;抓实训练,讲求效果;加强协作,优化氛围,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二、基本要求:

(一)立足双基、夯实基础

生物必修3的教学要做到“立足双基、夯实基础、单元过关、梯度性提高。以基础为主,注重书本基础知识的讲解,尽量把每个章节中的重点的知识点讲清讲透,,配以课堂练习和单元练习进行巩固,做到“堂堂清,节节清”夯实理论基础,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以讲带练,理清生物学知识,为全体学生的学业测试打好基础,为部分学生选修作准备。

(二)改善教学方法

1、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认真开展各项活动。

2、按照学校教学要求,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认真备课,把时间花在备课上;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效果落实课堂上。

3、坚持互听课活动,每人每期互听课不少于20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每周一次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包括下周所有教学内容,主备人预先备课,人人发言,并有记录。

5.坚持落实组内公开课活动。

全员参加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做到全组“两统一”,即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

7、同心协力,互帮互学,信息、资料共享,教学研究气氛浓厚。

8、注重教学中兴趣、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挥好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动力作用,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向课堂要质量。

力争上好每一节课,要加强备课,防止复习中的主观随意性,减少盲目性。课堂教学做到:一节课一个中心;抓重点带一般。重点知识要抓住基本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再现和归纳知识结构

10、向辅导要质量。

一要依据教学目标适当留作业;二要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发现问题,为辅导提供依据;三要及时辅导,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另外要结合各类过关考试,进行考后分类辅导推进。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体目标及要求

1、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描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和原理。

2、初步学会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现结果。

3、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理解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的问题。

4、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5、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四、参考资料《45分课堂作业》、《生物必修3同步导学》

五、建议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读书背书

2.树立生物学基本思想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教给学生一点联想

篇9

【摘 要】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课程改革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新课标的学习与认识,在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改革的主阵地,而当前老师们感到困惑的是课堂教学该怎样进行?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呢?现将在实践中几点认识和体会介绍如下。

1. 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聚焦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必须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观念,接着运用教育的新定义、新内涵来指导生物课堂教学,才能使生物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到实处。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变革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彻底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生物教师要以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

2. 改进教学方式,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长期而单一的采用死记硬背、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授- 受”模式的教学会使学生思想僵化、能力低下,所以在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教学方式多样化。

(1)语言的诱导法与多媒体设境法融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首先讲一段与生物课堂教学有关的故事,引导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录像、录音等多媒体的手段来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生物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疑问,让学生自己思考、归纳。如将细胞有丝分裂的时候,首先提出人和动物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让学生接着让学生观看细胞有丝分裂多媒体课件,然后介绍各个时期的变化,让学生对照多媒体课件归纳个时期的变化特点,并完成课堂练习。这样学生在对照课本图例时可以很快回忆出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归纳出各时期的特点,为应用做好铺垫。

(2)实物模型和网络技术匹配教学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把实物模型带入教室进行对比教学,也产生了很好地课堂教学效果。而网络技术教学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如何把网络技术和实物、模型匹配教学,也是一个新问题。我认为网络、实物、模型匹配教学,也就是运用模型、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思维意识的教学。

(3)经验教学、情感教学与现代教摘 要 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课程改革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新课标的学习与认识,在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课堂教学学相融合学生智力的开发、素质的培养,不能单靠现代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还必须依靠教学经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意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现代教学和经验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优化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现代生物教学中,虽然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如果没有生动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融入,时间一久,学生也会产生厌倦。合理利用经验教学、情感教学与现代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3. 加强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 十综合”高考模式中,理科综合( 含生物) 试卷的命题思路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核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深化知识联系,加强综合教学。

(1)加强学科间知识联系,培养学生学科间综合能力生物学与化学、物理等学科知识互相渗透,联系密切。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有30 处,与物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5 处,与地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6 处。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开拓思路,全面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点,拓展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渗透和延伸,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其次,教师应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去解决其它学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实验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更应加强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科知识的综合渗透。生物实验本身就是运用化学、物理方法验证、研究生命活动现象和原理的过程,如新教材中“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坚定实验”,其实验原理就是依据三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设计的。

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更应注重理、化、生三科知识的结合点,搞好实验综合教学。

(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加强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的培养从近年来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以看出,命题突破了围绕课本取材的命题思路,加强了知识的应用,强调了与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高新技术、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课本,要走出课本,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生物学科研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及时穿插讲述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疾病与健康等生物热点知识。

4.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普及化 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生物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班级教学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容易在教学搞一刀切,个别教学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落空。

而分层教学对教师讲师因人施教,对学生讲师异步学习。师生双方努力,最终是指向每个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中学生物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和学科内知识点之间的互相联系,而且还要认真学习研究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掌握其它学科与本学科知识交叉点、关联点,运用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为生物教学服务。提高学科的综合教学能力和教师自身综合文化素质,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决“学什么”,而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学会了“怎样学”,学生才能独立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总之,中学生物教师应积极掌握新型的教育理念,调整教学策略,深化教学改革,适应新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篇10

STS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界兴起的科学教育改革运动。“STS”为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首字母的缩写。它是以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强调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相互关系,其基本精神是把科学教育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等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我国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STS教育试点,它现已成为指导教育教学的重要的教育思想。

二、渗透STS教育思想是遵循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STS教育思想和现行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丝丝相扣、并行不悖的。新课标在“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这与美国国家教师协会1991年给STS教育下的定义“在人类生活的背景中去教学生学科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从课程目标来看,新课标提出,要学生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能够运用生物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在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里,明确提出要“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教师应重视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和当地的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使学生积极思考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尝试参与社会决策,培养社会责任感。以上均表明了在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思想是遵循新课标理念的必然要求。

三、在生物3“稳态与环境”的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思想

“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的第3模块,其内容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揭示了生命系统的稳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其中许多知识均与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密切相关,更适于STS教育思想的渗透。通过教材展示给学生的生物学,是在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下不断成长的生物学,是通过技术而不断转化为生产力的生物学,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对人类文明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又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和冲击的生物学。为此,教材一方面介绍有关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资料,另一方面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价值和局限性,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STS教育思想呢?教师应时刻注意以下原则:(1)在讲述生物学概念原理时,联系相关的生物技术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2)在讲述生物技术时,阐明所蕴含的原理,并指出对科学的推动作用及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方面的影响;(3)在讲述社会问题时,指出社会问题背后蕴含的生物学知识或技术,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中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人教版生物3“稳态与环境”中的许多专题栏目如“与社会的联系”“科学·技术·社会”更是提供了STS教育的良好素材。下面笔者就从教学内容方面阐述在教学中如何进行STS教育思想渗透,主要从个人生活、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个人生活方面

本模块前两章讲述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在教学时渗透相关的健康医药方面的知识无疑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也体现了生物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学生可能遇到过头昏脑涨、关节酸痛等“空调病”的症状,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内环境稳态失调角度分析“空调病”的病因。糖尿病是现代人的常见病之一,部分学生的亲人就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在讲授血糖的调节及其影响因素时可以以糖尿病为例,让学生分析糖尿病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关系以及如何防治糖尿病等问题。教材在“免疫调节”后的“科学·技术·社会”的阅读材料中介绍了艾滋病的病理机理和传播途径,这属于科学原理;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搜集有关“鸡尾酒疗法”“水果疗法”等艾滋病的治疗手段,这属于技术;最后学生通过了解世界艾滋病运动、红丝带行动,培养其运用生物知识对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决策的意识,这就很好地进行了STS思想的渗透。“通过激素调节”一节后的“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提供了一些应用激素类药物的资料,其中甲状腺素治病、保幼激素提高蚕的产丝量、口服避孕药是药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而给猪饲喂“瘦肉精”、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环境激素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等却是药物有害的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评价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就能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既可以造成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作用,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2.社会生产方面,

生物学与社会生产中的农、林、牧、渔业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立体农业,是利用群落空间结构的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桉树—菠萝型”的立体农业合理利用了不同层次土壤内的水分和养分,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光能,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生态农业也是渗透STS思想教育的绝好实例。在生态农业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知识是科学原理,沼气的生产和应用、鸡粪的发酵除臭属于生物技术,而“农业、农村、农民”是我国目前国情下最大的社会问题,这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又如,在林业上如果采用科学合理间伐,则既能保持森林的更新能力,又能稳定的进行林业生产,而合理问伐正是利用了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原理。教师通过列举以上事例,就能说明生物科学在促进社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自然懂得了生物科学促进社会生产的道理。

3.社会发展方面

社会发展中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诸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种群的特征”一节中有出生率、死亡率的概念,这很容易联想到计划生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的死亡率不断降低,因此,要控制人口增长,就必须降低出生率,这正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论依据。在“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历年来我国的人口数据画出增长趋势图,分析是否呈“J”型曲线。这样,学生不仪掌握了数学模型的方法,而且加深了对人口增长的认识,体会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再比如,人类活动对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动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大熊猫、东北虎等濒危珍稀动物在人们的保护下越来越少,而老鼠、白蚁等有害动物在人们的大力捕杀下依然猖狂,这里就蕴含着“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的生物知识。当学生意识到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时,也就培养了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感。“温室效应”也是当前人们最关注的环保问题之一,可以让学生从碳循环的角度去解释温室效应的原因,如何缓解和控制温室效应。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教师也就达到了渗透STS思想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应本着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的精神,努力捕捉STS教育时机,从个人生活、社会生产、社会发展等方面选取具体事例进行STS教育思想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徐作英,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3-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36.

[3]翁兰穗,高中生物必修课运用STS模式的教学原则和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2(8):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