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诚信经营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诚信经营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诚信;核心价值;企业文化;竞争力;表现;诚信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060-01
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有人说如果把企业文化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其树根就是企业文化精神,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对企业制度和物质的文化有着统领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是管理者发展经营企业的灵魂;其树干则就是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的根基所在,企业制度文化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基本保障,是将企业精神文化落实的有力工具;而大树的树叶和树枝就是行为物质文化,是一种外在形态的表示,从外表上展示着企业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外在的形态可以为企业塑造品牌、改善企业形象。
对于一个想跻身于世界一流公司的企业来说,必须在企业文化上作一定的文章,因为企业的文化可以推进企业的竞争力。从基础的产品竞争力做起,产品竞争力的强弱关系到企业技术竞争力,如果一个企业的技术竞争力不过关,那他在产品竞争力上就比不过别的企业。技术的竞争力又关系到制度竞争力上,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是无法拥有高技术的,毕竟很多的流程都是需要很多人合作完成的,制度高于技术也就是指这方面。企业制度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制度决定了企业的技术竞争力,而技术又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因此一个企业想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提高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利。
二、诚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在当今的社会中,市场经济是一个典型的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信用,由于诚信的存在才使市场经济稳定运行,在每一个合格的市场上,都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进行交易。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小的产品经营到大的资本经营,再扩大到信誉的经营,这是一条经济发展的必走之路,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是追求财富最大化,在追求财富最大化的过程中,提升企业经营的境界是必不可少的。有形的东西总是有生命的,而无形的东西却无法界定其生命界限,产品作为一个有形物质,其生命的周期是有期限的,而品牌的效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不会到期的,除非那个企业面临信誉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现在所追求的不单单只是经济的增长,而是整个社会的进步,使人类文明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诚实守信变成了每一个公民所必须坚守的美德,企业道德也变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企业应该是一个讲信用、讲商誉、讲道德的组织机构。企业的最终竞争力应该取决于在一系列价值中如何进行价值的选择,企业应该将诚信作为共有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理念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指明灯。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具备优秀的强大的竞争力。在一个企业中生产产品的技术可以学到,企业的制度也可以重新制定,但是企业全体员工内心追求的企业文化却是无法改变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但是其核心价值观却是相同的,其核心价值观都是指以诚信的态度从事任何涉及职业道德规范的事务。
三、建立一个合理的企业诚信体系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诚信体系来实现企业自身的自律。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抓住企业诚信经营的理念,在企业中加强对诚信经营的观点,让该观点成为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从而使员工自觉的遵守诚信经营的理念。有一个电气公司市场价在短短的20年力增加了30多倍,从世界第十跃居爱动世界第二,问其原因,其公司经营者说其是依靠自律维持诚信经营,其CEO表明:他们在企业没有设置任何警察和监狱,只是依靠自己员工的诚信。他们在经营的时候制定了明确的诚信经营原则,让企业有了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企业还为此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企业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从人性的要求出发,让员工自愿的接受企业所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还注重了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作为现代企业的生命和灵魂,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企业诚信体系的建立可以依靠企业家的判断做出决定,一个企业家是一个企业的形象代表,对企业的了解自然也是比较深刻的,因此由其制定相应的诚信原则是相当合理的。
从不同方面来看,企业塑造以诚信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是必然的,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来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就遵守WTO的规章制度。WTO的核心价值是其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机制和一整套信用体系。诚信经营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信用氛围,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篇2
关键词:诚信经营;道德;法律
随着社会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我国各类经营者已经从市场化初期的诚信崩盘中逐渐恢复了过来。但不容否认的是,我国各类经营者的整体诚信状况仍然令人担忧。让人防不胜防的商业欺诈行为每天都在大量上演,有的甚至借助电视传媒、影视名人堂而皇之欺骗消费者。因此,诚信经营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而要研究诚信经营,自然回避不了对规范经营者内心世界和外部行为的道德与法律的研究。
一、 从一组调查看国人的道德问题
今年年初,我们为了完成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民法律意识与和谐社会研究――以河北为中心”,对河北省的11个地市进行了大量调查,其中一项调查的题目是:你家的小猪生病了,你拿到集市上去卖,你会怎样?(1)你是会告诉买方真实情况呢?还是隐瞒小猪生病的事实。?(2)买你猪的人是熟人,你会怎样?(3)买你猪的人是邻村的,但他不认识你,你会怎样?(4)买你猪的人是外乡人,你会怎样?对于第一问,有60%的人选择了告诉人家真实情况。对于熟人,有将近90%的人选择告诉对方真实情况,或者既不告诉对方真实情况,也不让其买。对于邻村的人,不诚信的农民人数急剧上升,有将近30%的农民选择欺骗对方。对于外乡人,选择欺骗的比率一下子上升到了55%以上。
首先,人们的道德自律出了问题。我们常说,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道德自律是内因,如果道德自律出了问题,则道德他律或者强制性更强的法律的功能就要大打折扣。道德自律可以分为基于信仰的道德自律、基于理性的道德自律和基于习惯的道德自律等。 基于信仰的道德自律主要是依赖于信仰来完成的。是信仰的典型表现,我们说“宗教是麻醉人的精神鸦片”,是有其真理性的。但是,宗教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毫无是处的,宗教戒律是以绝对律令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摩西十戒,它规定的“不得诈欺”等戒条是不附带任何条件,不准讨价还价的。因此,信奉某种宗教的普罗大众,虽然没有康德式的主体自觉,照样可以形成绝对律令式的道德自律。基于理性的道德自律除去康德式的主体自觉为自己立法之外,往往与人们的算计相关(此理性为实用理性而非价值理性)。在这里,一个人之所以约束自己不去欺骗他人,不是因为不得骗人是自己遵守的绝对律令,而是因为骗人对自己不利。至于基于习惯的道德自律,由于道德主体的自律已经融会到了习惯之中,其行为发生于不知不觉间,因此,自律者可能并不感觉到他是在遵循道德而行为。
其次,道德他律失灵。道德他律失灵,最根本的原因是道德自律出了问题,如果每一个个体都像康德说得那样为自己立法,严于律己,根本就用不着道德他律。道德他律失灵,还与传统的道德他律方式有关。传统中国的道德他律,是依靠熟人间的相互监督来实现的,而熟人之间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监督,是因为他们共存于一个利益链条上,那一个人如果胆敢在熟人间进行欺诈等行为,就有可能被从这个利益链条中驱逐出去,从而因贪图一时之利而影响自己将来更多的利益,因此,中国人的道德他律归根结底是基于利益而形成的,是利益在对道德主体形成他律。
二、由道德问题而引出来的法律问题
法律与道德互为表里,道德主要规范人的内心世界,法律主要规范人的外部行为。亚里斯多德在讲法治的时候,对人性有一个基本认识,那就是,当人为善的时候,人是所有动物中最好的动物,当人作恶的时候,人又是所有动物中最坏的动物,而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恐怕经常应该被归于最坏的动物一类。美国的联邦党人认为,如果人人是天使,就不需要法律了;如果人人是魔鬼,法律也将没有用处。这就是说,规范人的外部行为的法律还要与规范人的内心世界的道德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在道德命令同个人对自我的关系上,道德命令被定义为召唤,亦即号召人们以一种对社会负责任的方式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满足。” 康德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具有合法性,未必就有合道德性。法律是给人的行为划定的底线,而不太关注人的思想是否高尚。一个妙龄女郎完全可以出于为了获取巨额遗产的目的嫁给一个年过八旬的百万富翁,也可以为了一夜成名而嫁给一个行将入土的明星科学家,只要这个女郎达到婚龄,出于自愿,法律会支持其行为。而道德,在这里可能就要对这个女郎的行为提出谴责。因此,道德对于人的要求要高于法律的要求。
正是因为道德对于人们提出了比法律更高的要求,人们按照更高的道德要求去行为的时候才不至于突破法律为我们提供的行为底线。这是因为,人性中总是充满着两种倾向,向上的倾向和向下的倾向,人们受向上的倾向牵引,才不至于被向下的倾向拉下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道德底线被突破了,给人们的行为提供底线的法律也将难以得到遵守。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他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无信”,就好像牛车没有,马车没有一样;牛车没有,马车没有,牛和马失去了约束,那车怎么能行走呢?信是人内心的确证,没有诚信之心的人失去了这个确证,就不可能产生诚信的道德自律,没有诚信的道德自律,就好比没有装到牛车上,没有装到马车上。法律套不住没有诚信的人,对于没有诚信的人,法律将失去作用。
所以,诚信则不仅仅是道德底线,也是法律底线。罗马法上已经有与“诚实信用”有关的规定,比如,关于意思瑕疵,罗马法规定了虚伪表示、真意保留、诈欺等概念。所谓虚伪表示是指“已实施的行为比假装要实施的行为更有效”;真意保留是当事人单方面作假而出现的瑕疵;诈欺是当事人实施行为时所具有的、损害他人的有意心态。虚伪表示和真意保留,在罗马法的要式适法行为中都不容易得到承认,而且,真意保留的一方因故意而给对方造成损害的,还要承担非法行为的责任;诈欺是一种更严重的恶意欺骗他人的行为,诈欺之诉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诉讼,它的结果导致被判罚人不名誉,只有在其他法律补救措施无济于事时,才可以诉诸它。现代民法规定,民事交往要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协商一致的原则”,台湾学者史尚宽认为“诚实信用”是“帝王条款,君临全法域之基本原则”。古老的罗马法之所以把违背“诚实信用”的人以严厉对待,“诚实信用”原则之所以被现代学者称为“帝王条款”,无非是这一原则能否被民事主体遵守,是攸关整个民法能否实现的大问题。由此我们知道,诚信的道德如果在一个国家普遍缺失,这个国家有关诚信的法律意识也必然缺失,这必将动摇该国法律的根基。
诚信经营需要一股傻劲,工于利益计算,专打小算盘的人是很难做到诚信经营的。什么样的人容易有这样的傻劲呢?有坚定的信仰,遵循绝对律令行事的人往往是这样的傻子。
坚定的信仰往往与相联系。对此,孟德斯鸠有非常深刻的论述,他说:“如果有一种宗教,它抑制一切;它不但对行为,而且对欲望和思想,都一样是小心谨慎的;它不是用几条链子,而是用千丝万线系住了我们;它把人类的正义标准放在一边而另立一种正义标准;它的使命是不断引领人们由忏悔达到了仁爱,又由仁爱达到了忏悔;它在裁判者和罪人之间设立一个伟大的中保;在义人和中保之间设立一个伟大的裁判者;――这样的一种宗教应该是没有不可救赎的罪恶的”。而且,美国人伯尔曼的研究证明,与法律信仰具有同构性,的绝对性对其信徒形成绝对的法律信仰非常有利。
如此一来,是否在我们国家非得建立某种宗教,人们才能够诚信经营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个问题必须用疏而不是堵的方式来解决。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决定中国农民诚信待人或者相反的因素是利益,而不是道德或者任何其他抽象的教条。而他们之所以把利益计较与诚信与否挂钩,是因为其实用理性,在这一点上,所有中国人莫不如此。这是中国人与有着强烈宗教情结的民族的一个非常大的不同之处,一个秉承实用理性的民族,绝对的价值信仰,或者康德意义上的绝对律令是不可能对其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实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注定了决定中国人行为选择的是经验而不是某种先验的价值。农民们为什么不大欺骗同村之人,因为经验告诉他们那么做会得不偿失;火车站等公共场合的商户为什么经常发生宰客的行为,因为他们经常打交道的顾客是一次性的,他们从一次宰客行为得到的好处远远大于其损失,甚至只有好处而没有损失。既然决定人们是否诚信的是经验而不是先验的价值,那么,要想树立国人的诚信意识,只能从这方面因势利导,而要做到这点,就要进一步市场化,让国人从市场的经验中获得诚信的益处与不诚信的害处。市场天然需要诚信,否则市场将可能运转不灵。市场自有其机制,从长远来看,市场会自然奖赏诚信者,惩罚欺骗者。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比较大的企业其诚信度越来越高,恐怕与其市场经验是绝对分不开的。如果我们认为既然中国人的不诚信与实用理性有关,而妄图建立一种绝对的价值理性,那就不是疏,而是堵。堵得狠了,就会造成宋明理学曾经造成的局面――使中国人虚伪,其结果只能加剧国人的不诚信!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针对中国商业特许经营散小乱的现象以及相关纠纷案件猛增的态势,中国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吴国华9日表示,中国计划用五年时间形成一批标准化管理能力强、诚信经营的知名商业特许经营企业和品牌,并将启动特许经营企业成熟度评价。
吴国华在9日举行的第14届中国特许经营加盟大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商业特许经营发展迅猛,但行业集中度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大、规模经济不明显,散小乱的现象突出,部分企业发展加盟就走样变形。另外,目前中国特许人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商业特许经营纠纷案件近几年呈现直线式上升的态势,包括涉案特许人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或未办理备案,或是特许经营活动不规范,虚假广告屡禁不止,合同欺诈行为时有发生。
他指出,商业特许经营立法的不健全是目前商业特许经营中很多问题的根源。作为主管部门,商务部将调查研究实施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以对条例进行实时修订。同时,将加快推进特许经营标准制定,即分行业制定特许经营管理规范、合同示范、文本和评价标准。
他还表示,将尽快制定商业特许经营处罚规定,研究建立权责规范的司法体制,并建设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
他称,中国计划用五年时间实现主要特许经营品牌的加盟店数量、经营规模、规范水平有较大提高,并形成一批市场发展潜力大、标准化管理能力强、诚信经营的知名商业特许经营企业和品牌。
吴国华透露,今年起,特许经营服务促进工作被纳入20个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范围,通过中小企业服务力量和配套资金给予支持。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特许联盟120强销售规模达37.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了9.6%,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50万个。
中关村启动“苗圃计划” 帮创业企业“安家”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苗圃计划”正式启动,园区内35家楼盘成为该计划合作单位,将及时为正在选址的创业企业提供“打包”信息资源,帮这些企业“安家”。
据介绍,中关村示范区内写字楼空置面积较少,众多创业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公场所。为加大对创业的服务力度,帮助创业企业解决扩租选址难题,中关村启动“苗圃计划” ,扶持创业企业持续发展。
经中关村不动产商会审核筛选,“苗圃计划”第一批推出35家楼盘,总面积近6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雍和园和石景山园等园区。
笔者了解到,“苗圃计划”未来还将经过审核推出更多楼盘,符合产权清晰、入驻企业以中关村示范区科技企业未主、租赁价格不得高于同区域同品质写字、并按期提供如实的价格和企业入驻信息的中关村示范区写字楼都可以加入该计划。
纳入“苗圃计划”的楼盘将定期向中关村不动产商会报送楼盘空置面积、价格等信息,不动产商会将通过网站、手机报、微博等方式定期进行,方便创业企业开展选址工作。创业企业也可直接拨打电话82237603随时查询相关信息。
据悉,此次推出的“苗圃计划”将与现有的孵化体系形成有效衔接,促进创业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为示范区“金种子工程”输送更多优秀企业“苗子”。
中关村管委会也将有计划地引导“苗圃计划”写字楼根据功能定位和特点逐步向专业孵化器转变。中关村不动产商会将为纳入“苗圃计划”的写字楼配备联络员,建立为企业提供融资、政策咨询与辅导、商务等各类服务平台,将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社会组织和科技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输送到企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探索示范区为创业企业服务的新模式。
深度解析B2B市场的移动应用发展趋势前景
移动互联网在消费者市场从来不缺神话,前不久Instagram创下两年10亿美元的记录,Path估值也高达2.5亿,Twitter最开始也是一个移动短信推送应用。风险投资总希望在面向消费者的应用中找到互联网的下一个颠覆性企业,但是对创业新人来说,投身B2B市场更可能摸索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并获得VC的青睐。
消费者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失败率太高。每一个风光App背后,都有无数相似App的惨淡收场。消费者希望服务能便宜又实惠。要想通过消费者App赚钱,只能把用户基数做到足够大,然后通过广告或者App内的购买来赚取利润。VC只会投那些有希望做大规模的消费者应用。
相较而言,做B2B市场的CYE应用在一开始就有可靠的利润来源——企业客户。如果创业者有很强的执行力,走企业市场成功的概率会大很多,也许做大之后的估值没有那么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B2B市场的企业能像Facebook一样估值达到1000亿美元。但是考虑到更高的成功概率,对创业者来讲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B2B市场还有很多机会。其中之一就是在已有的商业领域给出移动版的解决方案,比如在CRM上的移动解决方案就能狙击Salesforce在B2B市场的强劲势头。另外一个机会就是为新领域提供移动商用App,这一块才是真正有机会做大的领域,比如医药领域。健康护理产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垂直行业,产值居美国各业之首,移动应用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
对创业者来说,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很酷很潮,能提供高额的潜在回报,但是更保险的选择,则是为企业用户提供移动服务。
说到底,在商业社会,创立公司更多的是去解决别的公司的问题。相较于消费者个人,公司更愿意找人帮他们解决问题,当然公司也更乐意为此买单,想想微软的正版软件在中国都是谁在用吧。
生产商渠道商和经销商逐渐向电商靠拢成趋势
时下电商界流行一句话,现在不电商,将来将无商可务。电商企业对电商市场充满了信心,而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加入电商阵列,虚拟的网络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在电子商务时代,生产商、渠道商、经销商都开始向电子商务靠拢,并且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模糊,合作、竞合、竞争的各种关系同时存在,电子商务正改变着生活。
过去中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对渠道商与经销商依赖严重,但是在电子商务时代,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个省钱、省时、省力的新渠道。在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阶段,有很多敢于冒险的生产商开始尝试通过电商渠道出售自有品牌产品,很多初期依赖淘宝起家的生产商依靠淘宝的平台做出了淘品牌。
这种模式不仅省去了原始的线下渠道,同时又省去了通过其他电商平台销售产品需要付出的费用。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热衷M2C的电商模式,这种模式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产品推广、品牌建设、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无法避免的,M2C模式从价格上对于消费者是有好处的,但是现在的购物理念一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价格层面,还有情感层面。
网上购物对物流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简单的M2C厂家直销的电商模式已经不能跟上电商市场的发展速度了。渠道商也需要展开电子化进程,中小型生产企业不可能在不同地区自建仓储配送,所以在电子商务时代中小企生产企业依旧离不开渠道商的帮助,只是对渠道商的依赖性降低了而已。
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现在很多过去有着长期合作生产商与渠道商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而新发展起来了生产商开始绕过传统渠道商直接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产品。在电子商务时代,渠道商需要重新定位自己,为了应对电商渠道的冲击,传统渠道商需快速电子化转型。
电商时代,不仅传统的渠道商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连终端经销商的市场空间也受到了挤压。很多电商网站都成了大型经销商,同时很多人通过淘宝成为小型经销商,线下实体的经销商日子变得越来越难过。
实体经销商与传统渠道商同坐一条船,传统渠道商转型的同时实体经销商也需要转型。在国外Drop shipping模式很流行,这种模式不久也会在国内流行起来。通俗上讲CYE,drop shipping 可理解为“直接货”或者“转运配送”,作为零售商,不必积压大量的商品库存,甚至使用的是零库存,而当有订单的时候,把订单转交相应的供货商或者厂家,由他们直接发货给零售商指定的客户。
电商市场发展再怎么成熟,实体经销商也不会消失,但是如果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很多实体终端经销商会遭遇更新换代的命运。如果说在电商时代,渠道商担负物流配送与售后服务等环节,那经销商就需要担负产品推广、品牌建设等重任了。
妇女创业可获8万元免息贷款
“免息贷款让我重新看到创业的希望”
伦洲是北江中的一个岛,四面环水,出入靠渡轮。岛上,田野阡陌相通,绿地连绵不绝,确实是发展农业种养的好场所,骆幼梅的山羊养殖场就在这岛上的村落旁。“那是2005年,我随丈夫回伦洲岛乡下养山羊,从50只起步,一路发展至几百只。”但不幸的是,骆幼梅的丈夫3年前因病去世,治病花去了全部积蓄,还欠下七八万元的债务,让她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屋漏偏遭连阴雨,去年8月,骆幼梅的山羊突然陆续死亡,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当地防疫站也查不出原因。“自己一边哭一边把死羊拖出去埋掉,这么多眼看就能出售的山羊一只只死去,太可惜了!当时自己都想死了。”骆幼梅感慨地说。
在绝望中,村干部告诉骆幼梅,清城区妇联现在正推行政府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听到这个消息后,骆幼梅马上行动,写申请,写创业打算、写汇报材料。今年初,骆幼梅就拿到了8万元妇女小额贷款,成为清城区第一个申请并获得这项贷款的妇女。她用这笔贷款,新建了一座养殖暖棚,增养了黑豚鼠100多只,兔子60多只。
骆幼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兔子繁殖快,一窝就生七八只小兔子,如今养殖场的兔子已有七八十只了,豚鼠也繁殖到百余只。“再有几个月,到了下半年,山羊、兔子、豚鼠都可以卖了。”骆幼梅表示,照此发展下去,贷款和债务都将很快还上,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我们农村妇女大多数是做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的,这些行业投资期长、见效慢、利润低,也有一定风险,而贷款利息也是一个沉重压力,甚至会影响创业信心,是小额担保贷款给了我们重新创业的机会……”提到对她意义非凡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骆幼梅感触很深。
贷款不得用于非农业生产性项目
篇4
【关键词】 网络经济 购物陷阱 钓鱼类网站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网络购物用户增长率为24.8%,网络购物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随着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也衍生很多新的问题,如网络购物陷阱。本文针对现阶段网络购物陷阱的典型表现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层剖析,以期为网络购物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指导。
一、网络购物陷阱的典型表现
1、钓鱼类网站成为第一大安全威胁,新招不断
冒充正规网站的钓鱼类网站是网络购物用户最容易忽视的陷阱。钓鱼类网站通过假冒商品和一些虚假广告宣传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欺骗消费者。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相关机构认定并处理的钓鱼网站数量达1487个,其中,在线支付交易类网站数量占处理总量的50.03%。近年来,“网络购物返利”深受网络购物爱好者的喜爱。不少传统的网上商城、团购网开始推出返利业务,网络购物者通过返利网站的页面链接到各个网上商城购物,返利网站作为那些商城的合作伙伴,在购物订单完成后,就可以从商城得到相应比例的销售提成,之后返利网站再把提成的一部分返还给消费者。但返利网的真伪难辨,给网络购物者带来了很多潜在的风险问题。一些返利网站利用消费者的投机心理,抬高商品价格进行虚假返利。这些返利网促销的商品价格报价往往高于市场实际价格,他们通过大幅度提高商品标价进行虚假返利,赚取标价与实际价格中的差额。消费者因不清楚商品信息,极易受骗上当。
2、商家“高信用度”不尽可信
商家获取高信用度主要有以小商品交易保持优质及注册新用户买回自己的商品两种方式。网络购物者在完成一笔交易后,都会有评价这一界面,买方和卖方能够互相评价对方。这原本是购物网站提供用户发表真实购物感受,评价商家服务质量、商品质量的渠道,如今却成为一些不良商家欺骗消费者的手段。这些商家制造虚假的信用评价来积累很高的信用度后,再以次充好,按正品价格销售不良品。许多商家提高信用度是依靠被称为“刷客”的群体,“刷客”是网店雇佣的一部分人,他们通过虚假交易提升卖家的信誉度。而卖家获得这些“信用度积分”之后,再转去做其他高端商品的交易,因此一些高端产品的仿冒品就被商家用以正品价格销售,欺骗消费者。所以,网络购物中商家的高信用度不一定能代表商品的高质量,消费者选择商家还需要认真考虑。
3、多数商家不开具发票,消费者维权难
消费者在享受网络购物带来好处的同时,也遇到了索要发票难或无法索要的困扰。许多商家不开发票成了网络购物市场的共同默契。目前只有一些国内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会主动向客户提供发票,而许多中小网店则认为在网络购物过程中索要发票“不太现实”。即使消费者向商家索要发票,商家要么直接不开具发票,要么要求消费者承担出发票的钱。甚至还有些中小商家认为网络商品之所以便宜就是因为缺少开具发票这一环节。如果消费者都要求开具发票,网店运营的成本也将大幅提高。而如果网店不提供发票,有些商家就会利用这一漏洞,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消费者一旦遇到问题就会难以维权,并利用评价平台给商家较差的评价,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扩大。
4、网络购物进行线下交易,货到付款陷阱多
大多数网络购物都是先付款再发货,而担心被骗的人往往更愿意选择货到付款方式,因为消费者往往觉得货到付款更踏实。但如果货到付款的流程完全脱离既定网络交易流程,很可能也会存在陷阱,使消费者受骗后由于缺乏证据而无法解决。商家在采用货到付款时常将一些验货时不能看出真假、好坏的商品欺骗消费者,如电子产品、健康饮品等。如果消费者在交易平台进行网络购物,整个交易流程是完整的,还包括了确认收货和售后投诉。消费者通常是在收到货物之后再到交易平台确认收货,即使确认付款后也可以向平台管理者投诉,平台管理者可以根据网上交易信息来解决纠纷,为消费者维权。但如果消费者选择线下交易方式,网上就几乎没有相关证据,再加上货到付款属于自行交易,完全是商家与消费者双方之间的问题,第三方将不会出面解决。基于此,一些投机的商家就会想办法诱导消费者进行线下交易,以达到他们以假乱真获取利益的目的。
二、出现网络购物陷阱的原因
1、网络购物低价消费对消费者诱惑大
一般来说,网上商品比实体店的商品价格要相对便宜,多数人出于降低消费成本的考虑,会更青睐网上购物这一消费方式。现阶段大部分购物网站用支付宝等资金交易平台,对交易者来说具有一定的交易保障。但是,网络购物价格相对较低也会表现出负面问题。为了弥补商品价格过低带来的低盈利,卖家也会从其他方面想方设法盈利。如他们会降低售后服务质量,取消售后服务或对产品的配件弄虚作假等,而消费者也会因为无法查看产品的实际信息,落入卖方所设的购物陷阱中。
2、消费者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不强
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即使小心谨慎防止落入网络购物陷阱,但仍有不少人无法规避。这一方面是因为不法分子制作的钓鱼网站通常与正规网站相似度非常高,消费者难以防备;另一方面是因为网民缺乏甄别网站真实身份的能力及手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2年中国网络支付安全状况报告》显示,有3.2%的网上支付用户表示最近半年曾经遇到支付不安全事件;在不安全事件的构成中,遭遇虚假网站欺骗后贸然支付的占64.4%;支付账号或密码被盗的占9.2%。而对于这些不安全事件的解决,少数人会选择司法途径解决,一小部分人选择自己向不法分子追偿,绝大部分的消费者则放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选择合理途径解决,维权意识还很薄弱。
3、网络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明显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上交易获取信息的程度要相对高于传统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交易中常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从买方角度来说,减少了获取商品信息的成本,信息获取更加全面快捷,同时还可以对卖家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判断最终在哪里消费。网络经济在大大降低了传统意义上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商品交易信息不对称、物流配送信息不对称和资金支付信息不对称三个方面。网络购物交易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在以上三种信息严重不对称现象的影响下,商家也会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在网页上虚假信息,夸大商品性能,诱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从而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4、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我国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首先,对于如何确定网络购物交易平台以及网络商家之间的责任没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一旦出现网络购物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交易平台、商家之间互相推卸责任,而监管部门也因缺乏法律依据不能做出相应的惩罚,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其次,我国的网络监管措施也尚不成熟,不能有效的管理网络交易行为。网络购物具有明显的跨地域特征,但相关部门多数按照属地化原则进行监管,这给网络购物过程中的监管带来很大障碍。最后,国家对于网络交易的征税问题还不明确,也让许多商家不开具发票的行为“正当化”,使消费者在权益受到损害时没有明确证据,难以维权。
5、网络交易中的诚信度缺乏问题还较突出
大多数情况下,一笔交易能否成功,买卖双方的信用保障十分关键。诚信问题在网络交易中至关重要,它对于网络购物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中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为网络交易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格的社会监管。一方面,商家为谋求利益最大化,往往用虚假信用度骗取消费者的信任,或者在货到付款的交易模式中,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导致消费者对于高信用度的商家和原本以为安全的货到付款方式感到不信任;另一方面,有些消费者也会在交易中无故退货,或者货到付款时拒收商品,让商家蒙受一定损失。
三、针对网络购物陷阱的对策措施
1、消费者要多了解相关知识,有效避免网络购物陷阱
许多消费者遭遇网络购物陷阱是因为不了解网络购物的相关知识,较少关注网络购物陷阱的相关报道,盲目凭借自己的喜好上网进行购物等。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前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网络购物安全常识,可以通过向熟悉网络购物的朋友咨询,或阅读学习网友或第三方保障机构(中国反钓鱼网站同盟、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等)提供的防骗常识资料等。还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用相关知识来武装自己,避免上当受骗。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网络购物价格较低,但消费者应认真评判低价格背后的风险,在下单前应该仔细比较,认真甄选。此外,采用安全合理的支付方式也是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2、关注相关权益保障网站,有效避免信用陷阱
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首先要选择信用度高的商家进行购物。目前,网上交易保障中心(.cn)先后推出了企业交易保障认证、消费者投诉举报、在线纠纷解决、交易保障先行赔付等在线保障服务,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取一些关于不良商家信息,避免受骗上当。此外,根据2010年7月1日实施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信用档案,记录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根据信用档案的记录,对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实施信用分类监管。这一政策的出台较好地抑制了网络购物中“虚假信用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商家行为。在网络购物信用评价体系得到更严格监管的情况下,网络购物环境会越来越好。
3、健全网络购物法律制度,保障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方法》、《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规范网络购物市场秩序,防范网络购物陷阱起到一定作用。关于网络交易中的格式化合同问题、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及权益保护问题等也需要有相应政策措施来加以监管。基于此,国内一些网站推出了网络监管专区,对网络交易监管起到积极作用。总的来看,我国网络交易有关措施的出台与实际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在网络交易中至关重要。
4、买卖双方应在诚信的基础上进行交易
商品的优质服务是网络购物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企业只有诚信经营,不断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拓宽网络零售市场的渠道和发展空间。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的形象,确保所出售商品的质量;要训练一批有着优良服务态度的客服人员,以优良的服务对待消费者;对商品配送服务、售后服务和相关责任应有明确的规定,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保证顾客信用评价的真实性,不弄虚作假,让消费者透明消费;在交易过程中,商家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安全。当然,诚信应建立在交易双方基础之上。消费者自身如果缺乏诚信,对于企业来说也有一定影响。只有网络购物市场中的买卖双方都诚信交易,才能不断优化网络购物市场的环境。
四、结论
在网络购物零售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购物陷阱给消费者和网络零售业带来了消极作用。其中表现为:钓鱼类网站通过各种方法欺骗消费者,给网络购物者带来很多潜在的风险问题;在很多商家“高信用度”的背后,有很多虚假信息,频频让消费者陷入购物陷阱;有很多商家不开具发票,其利用这一漏洞,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一些投机商家用各种办法诱导消费者进行线下交易,货到付款陷阱多。这些表现也反映出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和商家存在的各种问题。如网络购物低价消费对消费者形成的较大诱惑;消费者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不强;网络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明显存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网络交易中的诚信度缺乏问题还较突出等。因此,消费者应多了解相关知识,关注相关权益保障网站,有效避免信用陷阱和网络购物陷阱;在网络交易过程中,商家或企业应树立诚信经营的形象,买卖双方在诚信的基础上进行交易。此外,国家也应逐步健全网络购物法律制度,保障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
[2] 张丙飞:浅析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6).
[3] 徐金玲、邓瑜:浅析网络购物的陷阱及防范措施[J].中国商贸,2012(3).
[4] 刘桓: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与网络购物风险关系研究[J].消费经济,2012(6).
[5] 蒋艾、陈雨峰:浅析网络购物之消费者维权[J].群文天地,2012(18).
[6] 陈湘:论网络购物的法律规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
[7] 2012年中国网络支付安全状况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
[8] 石海君:提高高校学生网络购物安全意识问题探析[J].湘潮(下半月),2012(12).
篇5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德育渗透
一、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中德育渗透的基本点
1.坚定信念,增强情感教育,保持良好心态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念,坚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的信念,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的优势,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民的情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了解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财政资金的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向上,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的情感;了解党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刻感受我国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保持改革进取、开放包容的心态。帮助学生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培养积极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认识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性,同时认识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的原则。
2.树立四大观念,培养十种意识
(1)树立四大观念。一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二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三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四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使学生认识到单纯追求经济增速的危害,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2)培养十大意识。一是培养平等意识。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职业平等,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二是培养规则意识。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要有规则意识和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三是培养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学会合理消费,共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培养“两创”意识。即培养自主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要认识生产经营者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意义,激励学生抓住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掌握创新创业本领做准备。五是培养竞争意识。劳动者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树立竞争就业观;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国家要通过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六是培养效率意识。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优化资源配置,方能用有限的资源满足人们无限的多样的需求;收入分配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效率是公平的前提。七是培养风险意识。投资有风险,增强投资理财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要防范风险, 勇敢地迎接挑战,自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八是培养科学意识。树立追求真理、热爱科学、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遵循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理性对待消费;培养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增强科学管理的观念。九是培养主人翁意识。劳动者要依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公民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法行为作斗争,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打击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抵制一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十是培养诚信意识。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企业经营成功离不开诚信经营,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树立诚信观念;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习惯。
二、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中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
1.把坚持灌输论原则和和坚持启发式方法统一起来
在教学中,应该有自觉的灌输意识,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时时处处按照“经济生活”中德育渗透的基本点去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这种教育决不能是生硬的、强制性的、说教式的,不能是简单的、笨拙的、令人生厌的,而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我们越是有自觉的灌输意识,就越是要注意灌输的方法,越是要精心探索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精心设计、广泛收集、精心选择资料和例子,要灌输得巧妙、自然,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入眼、入耳、入脑。如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经济生活”中的“企业不诚信经营的危害”和“市场交易有风险”的探究材料,分析某奶粉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模拟市场交易的情景,师生共同梳理可能出现风险的环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避免风险的措施,从而顺理成章得出“最重要的措施应是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这一结论,并且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实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2.处理好教学中德育渗透点与学科知识点的关系
一方面,德育要有知识载体。学生对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理论知识首先有一个知与不知的问题,教师如果不能把这些知识通俗易懂、准确地教给学生,学生不知、不懂,就谈不上信服、拥护,谈不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经济生活”中还有大量生动丰富的知识,如商品、货币、价格、消费、生产、投资、分配、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等。教学中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为载体,知识贫乏,视野狭窄,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就会成为空洞抽象的说教,单调枯燥,不易理解,就没有吸引力、说服力。
另一方面,学科知识点的内容必须服务于德育的目的。要紧紧围绕德育的目的精心选择和安排知识点内容。“经济生活”中的每一框都有德育渗透基本点,知识性的内容不能游离于相关部分的德育渗透点之外,更不能偏离它,而应追求二者恰到好处的契合。不能单纯为了传授知识或吸引学生而讲知识性的内容,讲得热热闹闹,只追求趣味性,把吸引力本身当成了目的。这样对学生思想发展并没有什么积极作用,甚至还有消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更为严重是“问题奶粉”引发的“肾结石娃娃”事件,已从食品安全事件迅速演变成了公共安全事件,波及全国!三鹿奶粉事件推倒中国食品安全的多米诺骨牌,在这一个连锁反应的过程中,引发人们对包括饮用水、食用油、蔬菜粮食、药品质量乃至食品企业在内的种种产品质量问题的担忧,敲响所有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安全控制与监督的警钟。
中小企业质量营销刻不容缓
市场营销的终极基础不是市场契机,也不是领导层的敏感度和市场人员的和策划力大小,而是建立在对企业产品性能、质量全面了解、透彻分析的基础上给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三鹿奶粉事件”是市场无序竞争、注重竞争忽略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不到位所酿下的恶果。
对良好质量的拥有、保持和管控就是对企业最好的回报。智生堂咨询公司研究表明,质量已和“品牌”、“价格”、“外观”、“售后服务”一起构成消费者购买时的重要因素。产品质量与其美誉度呈正比例关系,质量每提高1%,品牌美誉度就提升0.5%。品牌形象与销售量又有着直接关系,品牌形象每提高1%,销售量就提升0.5%。同时研究表明,当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排在15位以上,其税前投资回报率平均在32%;当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排在15位以下,其税前投资回报率平均仅在14%。
长期以来,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的冲击下,不管是名牌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其经营模式都在粗放型、高成本中进行,过于注重外部表象、内功却修炼不足,过于追求数量质量却不,重视外延式发展轻视内涵式积累,这种表现在中小企业尤为明显。不少企业认为“质量”是可以通过ISO、检验检疫标准来获得、维持,或由行业协会来认证获得,甚至用钱买来所谓“质量认证”,而忽视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不去严把质量关,不去精益求精,不去时刻管控,不去质量管理创新,甚至隐瞒欺诈、伪劣假冒、弄虚作假。
时下前有美国金融危机,后有国内宏观调控,后奥运之后的国内经济形势将更为严峻,这个时候只要企业产品出现小问题都将很有可能导致企业市场萎缩、品牌形象下降甚至全盘覆灭。因此“奶粉事件”再次把企业的产品质量如何进行有效规避、防范、控制提上了日程,中小企业质量营销刻不容缓!
所谓“质量营销”就是企业在活动过程中,以产品的质量为营销中心,通过实施各种营销手段,驱动质量绩效,来提高顾客对企业产品质量感知的程度,满足或者超越顾客的需求或期望,最终达到顾客满意的一种管理活动过程。
实施全面质量营销,不仅要求生产人员、研发者而且是营销员要注重营销全过程的质量,实施营销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而且要参与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控制,使产品质量能符合消费者的各方面要求。概而言之就是“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增信誉,以质量占市场,以质量促发展”。
迈入21世纪,一种新型质量观已在发达国家广泛建立,对企业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促使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实施质量管理――做到质量必须在公司的每一项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不仅仅是在公司的产品中;质量标准要求得到全体员工的承诺,而不仅是生产者;质量的保证要求产品链每一个环节上均要有高质量的合作伙伴。实现这一要求的唯一途径,就是使营销者成为质量管理的新中坚力量,实施全面质量营销。
质量营销不同于传统质量管理体系,不是简单地向市场提供一些品质可靠的产品,它应是一个系统的营销工程。
1.它要建立一个市场搜索系统,通过调查、分析、反馈、测试,可以有效掌握市场的真正需要;
2.它以市场为理念,以科技为手段,设计制造出人性化的高质量的产品;
3.它要对质量要素细分化,深入挖掘出品质的独特性,以“独特品质”做为核心的销售主张,强力传播;
4.通过顾客满意度测评,进一步提高质量要素。
麦当劳实行一种恰到好处的质量管理,比如食品制作后超过一定时限就舍弃不卖,这不是因为食品腐烂或有质量问题,而是麦当劳保证品质的经营方针,坚持不卖味道差的产品,使顾客能安心享用,从而赢得公众的信任,建立起高度的信誉。这里的质量管理,已经超越了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成了麦当劳营销推广的重要部分,值得我们中小企业学习。
中小企业质量营销关键还得讲诚信
可以说,质量营销是通向竞争优势的光明大道,产品质量营销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基础,没有产品质量营销系统就不会生产出过硬、适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产品,而没有拳头产品就无从谈起企业经营及企业生存。那么中小企业如何进行质量营销?
质量营销要树立诚信经营的指导思想 提高经营境界。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失去诚信,甚者隐瞒欺诈、伪劣假冒、弄虚作假,意味着商家将失去口碑失去市场失去立锥之地。
“诚信的缺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可能导致一个企业或是一个行业都陷入危机之中,如果稍有处理不当,可能这个行业或是企业就从大众视野里消失。”著名广告人叶茂中说。三鹿濒临悬崖之境,就是深刻的教训。因此中小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指导管理思想,“咬定质量不放松”,把质量当作品牌来做,把质量和顾客价值、顾客满意度结合起来做。尤其是要建立完善顾客投诉管理考核制度,对顾客反映的问题抓住不放,及时解决,并举一反三,千方百计地完善质量。这是一种水平,一种思想,更是一种营销艺术。
加强市场调研
提高产品质量的适用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要想保证产品的质量,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必须根据营销的规划,建立一套科学的决策机制,长期组建一支专职或者兼职的市场调查团队,采取科学有效的市场调查原则和方式进行全面调查,然后将市场信息进行反馈、收集、分析、总结,找出市场需求的卖点,得出市场需求的独特销售主张,根据独特的销售主张来确定产品研发方向、质量标准和内包装、外包装及助销物。
台湾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一个重要成功因素就是众多经济成长的中小企业师承美日两国企业一直以来非常谨慎而又成功的市场调查指导理论,企业所定的产品研发方向、质量标准均必须经得起数万次的市场调研的检验,以此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质量的安全性与适用性,结果总一针见血、一炮打响。
建立客户管理系统
时刻提高产品安全性、领先性
客户管理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客户(包括顾客、经销商)相关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自动分析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以及应用支持等流程的软件系统,从而提高客户的价值、满意度、赢利性和忠实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通过客户管理系统,企业可以经常主动保持顾客联系,收集顾客对产品、服务及其他方面的改进意见,及时向顾客传递企业和产品的有关信息,并作出反应;同时,顾客也能从该系统中,获得产品和服务以及消费方面的有关知识,并将自己的愿望、要求、不满等心声传达给企业,促使企业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使顾客满意度能得到提升。
日本花王公司新一代客户管理系统可将顾客的资料依商品、地区、工厂、抱怨原因等均存入数据库,全公司有300台终端机可以随时上线进行查询,研究所、工厂、销售等各部门则通过6种检索方式自由查询分析数据库的资料,使花王充分了解顾客的疑问、抱怨、建议,对产品的开发改进、质量标准、服务水平的提高有相当裨益。目前一套CRM客户管理系统投入并不大,中小企业大可引进使用。
做好融洽的内部营销
协作保证产品质量
质量的保证和提高需要全体员工的支持和参与。企业经营者的角色不仅是管理与监督,做好外部营销的质量控制,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融洽和谐的内部营销,建立起一个包括培训系统、激励系统和内部沟通系统在内的良好的内部营销体系,让全体员工在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创造更好工作质量,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内部营销本质特征就是要求把市场经济中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把下级只服从上级、只对上级负责转变成平等的买卖关系、服务关系和契约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把外部市场订单转变成一系列内部市场订单,形成以“订单”为中心、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相互咬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各司其职的“内部市场链”。通过每个部门员工的沟通协作,将顾客需求、竞争者状况以及产品质量定位思路准确、迅速地传达给产品设计者和生产者,促使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能按照市场需求制定出适应市场的质量标准、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不让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生产程序和流通环节。
日本丰田公司在质量、生产、效率方面冠居全球。它成功实施全面质量营销的经验之一就是内部营销的“市场链”在企业内的广泛引入。如在丰田公司生产线上,每个工人都是他前一个工序的顾客,因此他自动变成质量控制监测员。每一件产品传递到他面前时,如果质量有问题,他就会拒绝接受,使产品质量在“市场链”中得到了充分保证。后来,世界各地许多中小企业纷纷效尤丰田的经验,由此受益匪浅。
从4C、4P策略组合
加强营销过程的质量控制
营销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整个质量营销一个关键链节,指的是根据当时市场需求及顾客者对产品质量的期望,制订营销质量标准,控制营销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及时满足目标顾客对产品购买的需要,使顾客获得更安全的价值和更高的让渡价值。
营销过程质量控制的重点是营销组合质量控制,企业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把握消费者在商品购买过程中对营销组合的要求,即4C(欲望与需求、成本、舒适、沟通),运用质量营销工具,将消费者层次的4C转变为企业层次的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然后根据市场需求、竞争者动向及企业自身条件,制定企业营销战略和策略,提高企业的营销质量。
可口可乐1892年创建,从一个小企业发展到如今的跨国企业,成立百年来,质量营销一直十分出色,各个环节几乎从未发生质量事故,而且可口可乐也一直是4P和4C营销组合学说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最佳执行者,在产品每个环节推行“西格码管理模式”,总能及时快捷地给顾客创造安全的感觉、上佳的口味、舒适的享受。
从源头抓起
加强供应链质量管理
企业的质量营销体系应从源头抓起,从供应链建设的战略上来思考。只有整个产品价值链的上下游公司,即供应商、批发商与零售商都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企业才能向顾客提供高质量产品与服务。因此,一个企业为了改进或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寻找到能够给企业提供高质量原材料与附属产品的供应商和能高质量地进行产品分销的经销商,这样企业的质量营销体系才能成功有效。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人本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知识经济、技术经济的发展,当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过去裸的价格竞争,而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的塑造和积淀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甚至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因素。近年来,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了企业管理,一些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产品质量问题接连不断被媒体曝光,不但损害了企业的长期利益,而且危害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和员工间关系没有紧密的企业文化联系,员工职业素养缺乏,企业认同感低,企业与员工间问题频发。对企业文化理解的不够深入和重视程度的不足是企业管理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以及对企业质量和人本管理的影响,促进我国企业管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赢得市场竞争力关系重大。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质量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影响
1.企业文化对企业质量管理的影响
质量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系列有关整个质量管理的宗旨、理念以及价值观的综合。企业的质量文化决定这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系列有关质量问题的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质量文化是质量意识、质量行为、质量价值和质量形象的总和。企业质量文化对企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l)凝聚作用。质量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员工产生影响,让员工形成对于质量的目标、观念、以及规范的认同和使命感,在质量文化的凝聚下,企业员工形成对于企业质量的“共同命运体”,进而形成一种文化向心力,对企业来说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重要资源,且这种凝聚作用具有持续性,不会因为管理层的变更或是员工的流动而减弱;
(2)约束作用。质量文化下形成的认同感,会约束员工对于违反企业标准的质量行为和意识产生排斥,从而约束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在生产中严格遵守企业的质量标准。约束作用一旦形成,会对企业的全部产品线产生影响,从而保证企业所有产品都具有较高品质;
(3)辐射功能。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不仅为社会提品及服务,更通过自己的产品向社会传递自己的文化,优秀的企业质量文化形成后,会辐射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2.企业文化对企业人本管理的影响
人本文化即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企业人本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无论是物质创造、制度制订还是企业的其他行为,都以人为载体而形成的企业文化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力争使每个员工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企业会给员工提供完善的入职前和在职培训,提升员工技能。职业培训应当包括三项:第一,企业员工到高等学校在职进修;第二,通过企业的内部培训途径进行学习;第三,由国家的专职机构组织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
(2)企业丰富而专业的职业培训使得员工不仅拥有精良的技术,更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参与企业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留住企业人才,企业应该十分重视提高员工参与度,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这样才有助于把从事产品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做到极致。
(3)企业的人本文化也体现在与客户的诚信合作以及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企业应该追求长期的与客户的双赢关系,坚持长期为所在细分市场的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高质量服务体现在每个员工的工作当中,一些外资企业的销售人员都要求熟练掌握英语,这一要求甚至比管理人员还要高,以避免他们面向国外客户进行售后服务时存在语言障碍。
二、文化建设中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文化建设中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本应列为战略层面的质量文化得不到企业的重视,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导致我国员工质量意识淡薄。质量文化得不到关注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虽然深知质量建设的必要性,但是却在短期与经济利益相悖,殊不知质量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好处。这种观念致使企业吝啬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相关资源,导致员工质量意识淡薄。
(2)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未贯彻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系列质量管理标准。发达的科技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技术体系,也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尚未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导致我国企业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质量要求,对于企业国际化进程会形成一定阻力。
2.文化建设中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培训教育落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工作脱节现象严重,同时,在职培训不够完善,尤其是家族企业,不愿意支付员工相关培训费用,一方面导致人才队伍建设的落后;另一方面加重了企业的人才流失。
(2)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意识薄弱。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树立主人翁意识方面的不足。中国的跳槽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人本文化的缺失,我国企业的员工有强烈的工作动机,但是却缺乏满意以及忠诚感。表现之一是企业在公司中晋升的总是少数,使得大多数人感觉自身怀才不遇。此外,还表现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同事之间在涉及公务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信任,整体协作性不强。久而久之,员工的忠诚度逐步降低,甚至为了个人或是部门的小利益而不顾企业整体利益。
(3)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在对客户的诚信合作和为客户提供一流服务方面,我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花费了高昂的营销费用在产品营销和客户服务上,但是依然没有换来客户满意度的提升。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是企业文化的缺失。合作过程中重利益,轻诚信,导致了大量的客户流失。我国企业的客户服务团队素质不够高,无论是从服务态度、服务的专业性来说,与国际先进企业相差甚远。
三、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1.企业决策层应改变企业质量意识淡薄的问题
公司决策层和领导层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成为企业质量文化的第一倡议者和推动者,以身作则,同时不断学习和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员工提供相关的质量文化建设和质量目标管理培训,使全体员工深刻认识质量文化的重要性和其具体内涵。通过独特的质量文化建设战略塑造企业质量文化在市场中的良好形象。
2.我国企业应当逐步完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国际质量管理标准
培育质量文化,必须使之在实践中生根、巩固和发展。因此,企业应当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目标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中强化质量技术基础,建立和健全质量体系。同时要根据市场情况,主动运用PDCA循环,达到世界质量目标。通过建立质量责任制,加强激励和约束机制,将质量文化建设和员工工资分配、晋级、技术职称评定相关联,以此规范员工行为,将质量考核指标落实到个人,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建立起完善的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
我国企业应当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相关管理水平。具体来说,在高等教育阶段,企业应当与高校联合,为大学生提供相关专业实践,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提前培养人才。同时,在员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当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以使员工迅速适应新的岗位。
4.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我国企业应当加强在管理模式、激励机制以及沟通保障方面的工作,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归属感。从管理模式来讲,企业可以参考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如,成立企业的员工公决模式,成立员工委员会,对于员工的劳动纪律、雇佣解聘、休假等问题与资本共享决定权;从激励机制来看,企业应当建立动态的薪酬管理体系,真正留住企业的人才,我国企业也可以考虑适当的提高员工参股,如员工可以用便宜的价格购买定量的公司股票等;在沟通保障方面,赋予员工一定的个人参与权,如一定的咨询讨论权,提高员工参与度,当员工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企业应当提供相关渠道让员工行使申诉权。
5.提高企业诚信经营意识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价己经不是人们选择商品的第一考虑。人们对于产品质量、品牌和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企业应当对客户树立诚信合作的意识,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不仅是高层合作,企业每一个工作人员在与客户的沟通中都应当诚信,将高昂的营销支出投入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员工素质上,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林静.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战略探讨[J].现代商业,2016(4).
[2]郭韵涵.新常态下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发展[J].中国商论,2016(1).
篇8
[关键词]宜宾市;小微企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46-02
1宜宾市区域经济特点
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属于四川省地级市。宜宾市下辖八县三区。其中市辖区为:翠屏区、南溪区、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县分别为:宜宾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2013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2.89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占GDP比重56.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2.9%。宜宾主要工业包括:化工、化纤、机械、造纸、食品等;其中酿酒工业、综合能源、旅游业是宜宾市三大核心支柱产业。2013年,宜宾工业经济在全国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白酒和煤炭等支柱行业发展受阻。
2宜宾市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经营成本上升
近年来,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下滑,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营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经营成本上升主要体现在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上升等。对于一些小微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成为经营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工业是宜宾经济的支柱产业,宜宾的部分小微企业属于依附于大型企业,以代工为主。目前,我国西部内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始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能源为代表的加工型企业的原材料已经大幅度上升。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来说,用工成本上升也成为了经营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职工工资普遍增长较快。另外,新一代工人对于福利待遇、个人工作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发展提升要求较高。宜宾市的工资水平明显不如沿海发达地区,因此,部分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造成本地小微企业招工难以及用工难。结构性缺工,熟练技工和技术研发人员严重短缺,人才流失频繁等因素,在无形中推高了用工成本。除此之外,企业的其他经营成本,例如房屋租金等成本近年来也在大幅上升。
2.2市场开拓乏力
宜宾市的部分小微企业属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宜宾市的特色农产品主要有茶叶、粮油、果蔬、林竹、蚕丝、酒类、畜禽、花卉、乡村旅游等九大产业。例如,宜宾是中国早茶之乡,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但是从全国或全省看,宜宾茶产业整体处于中档的水平,真正如西湖龙井、云南普洱一样能够跻身世界一流的产业品牌也没有。这是由于四川茶业乃至宜宾茶业长期缺乏品牌运作,企业小散乱的现象长期存在,以及区域内恶性竞争不断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宜宾小微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多以散户为主,资金不足,规模较小,能力薄弱,这是宜宾特色农产品很难进入市场的原因之一。另外,小微企业缺少知名品牌,知名品牌是建立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法宝,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没有广大顾客接受与认可的产品品牌,就等于失去了市场。部分小微企业的产品只在本地或本市周边地区有销售,市外的销售渠道没有得到很好的拓展。
2.3融资困难
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大类。内源性融资主要是依靠企业自身经营产生的利润积累,另外还有股东的追加投资,而外源性融资主要有股权性融资和债权性融资。由于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够雄厚等原因,宜宾市的小微企业很难采用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等途径来筹措资金。大部分的小微企业只有靠向各种类型金融机构借款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资金紧张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资金实力有限,企业信用信息失真,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制约了小微企业在这方面的融资。
2.4创新能力不足
面对生产成本的上涨,小微企业缺少通过品牌建设、核心技术等手段提升利润的能力。宜宾市的小微企业中高科技型企业数量较少,大多数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这些前提条件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由于自身科技资源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弱,很多企业并没有形成有技术含量和专有技术的自主品牌。外部技术创新平台的缺乏也给小微企业的各项创新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缺乏企业与高校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协作。部分小微企业只重视生产,轻视研发创新,自主创新意识不够强,这也使得企业缺少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技术储备。
2.5企业管理能力较低
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影响,小微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企业信息化率还不到3%,仍然面临管理不规范、融资难、效率低下、竞争能力弱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一是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经营管理能力高低不一,选择经营范围时跟风意识强,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处理个人利益与企业集体利益时态度不同,多人合作经营企业容易因争夺个人利益而产生冲突,导致企业难以为继。二是家族式经营模式为主。采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少,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意识差,市场适应能力弱。三是法律意识、诚信意识不强。签订合同随意性较大,严格按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的意识不强;贪图小利而忽视劳动法律法规,用工不规范,导致劳企纠纷不断。
3宜宾市小微企业发展对策
目前,宜宾面临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成渝经济区规划实施和川南经济区地位提升的历史机遇。小微企业也应该抓住良好的发展契机,努力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加快发展。针对以上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对策可供小微企业借鉴:
3.1大力开拓市场
绝大多数宜宾市县域小微企业都是依附于大企业下传统的代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微企业应该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品知名度。小微企业可与大企业合作,以大带小、分工协作。政府部门也可以对小微企业开拓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例如对于小微企业参加国外及国内展会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小微企业走出去,对外宣传产品和品牌。另外,小微企业也可以利用目前日益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开店销售。网络销售相比实体店经营的好处在于没有地域限制,不需要承担较高的店铺租金等。
3.2积极寻求各种融资渠道
目前,各级政府及商业银行等各类型金融机构都出台了许多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措施。以宜宾市为例,2013年宜宾市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及融资性担保公司5家,各商业银行均推出了有利于小微企业融资的举措。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城镇居民和个体工商户。对于小微企业的成长,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为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截至2014年3月末,宜宾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4.96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比重为27.63%,比去年同期增加52.94亿元,同比多增12.39亿元,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57个百分点。宜宾市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5家,其中中小法人机构15家,县级农商行今年有望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工行宜宾分行“集群联保贷款”、中信银行国内首只全程线上“POS流水贷”、宜宾县联社“动物活体抵押贷款”、兴宜村镇银行“留守贷”等产品社会反响良好,宜宾商行 “表格式”审批方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淡化“抵押为本”的理念都为宜宾本地的小微企业融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行四川宜宾分行,截至2013年末,支持小微企业98户,其中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39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32亿元,比年初增长2.12亿元,增速15.7%,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1.9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满足率比上年提高4.74%。
要彻底解决小微企业长期以来信用信息严重缺失的现状,通过地方政府大力开展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对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规范,尽可能地促进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符合银行信贷支持的基本条件。
3.3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部分小微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渠道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品牌、渠道建设,增加产品附加值。报告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小微企业强化品牌建设,改变过往单纯以量获取利润的模式。各地调查反映出来的小微企业经营成本上涨较快的现象提醒我们,多数小微企业长期习惯的低成本运营模式已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窄:随着其他新兴出口导向型国家的崛起,我国小微企业原来依仗的低成本优势将难以长期维持;我国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剩余劳动力不再充裕;节能减排要求日益严格,小微企业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当前小微企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阵痛”,也给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倒逼”压力。小微企业要走出困境,必须从提升自身素质入手练好内功,改变粗放的经营管理状况;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走出一条符合市场的转型升级之路。同时,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服务与扶持。各级政府在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业务指导和政策引导,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竞争能力,推动小微企业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良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继续开发研究保鲜加工技术。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广特色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及新成果。鼓励大型加工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引进和发展农产品加工的高新技术,开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品种,同时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实现园区化、规范化、工厂化的种植,提升加工特色农产品档次,从而提升青海特色农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3.4利用好各项政府优惠政策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具体包括有企业注册登记费、税务发票工本费、海关监管手续费、货物原产地证明书费、农机监理费等22项收费。通知的下发为小微企业发展带来机遇。
当前国家各项惠及小微企业的政策仍需切实落地,以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此外,报告建议税收政策向小微企业倾斜,鼓励减税、财政贴息、所得税减免、提供优惠税率等方式,降低小微企业赋税成本,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及推动小微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3.5强化企业管理
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选择经营项目时多作市场调研,结合自身条件确定经营范围,避免盲目跟风、恶性竞争,提高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诚信经营理念,树立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并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加强引导、服务。变被动监管为主动服务,及时为小微企业选择经营项目、引进技术、管理人才等提供信息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化解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矛盾,引导企业走上良性竞争、有序发展之路;金融企业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审判职能,依法维护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法律宣传,建立一支业务素质强、政策理论高、工作积极的法律帮助队伍,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审判资源的效率,对涉及小微企业的案件强化调解,加大执行力度,帮助小微企业尽快收回债权,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为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俊峰,王岩.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商业研究[J].2012(9).
[2]宜宾晚报.宜宾银监分局着力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N].宜宾晚报,2014-05-15.
篇9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居民消费分析;对策建议
当前,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和支撑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与中国日益庞大的网民大军相呼应,互联网经济具有强大的发展力和凝聚力,不断激发和点燃着数亿网民强大的消费能力。互联网经济改变着居民的消费理念,新的消费模式和行为正呈漫延扩展趋势,分析研究互联网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互联网信息时代带给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为更加有效促进和保持我国消费增长提供决策依据。
1互联网经济对促进居民消费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经济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发挥着最低成本优势。我国居民网络购物的频次、金额一次次挑战着各大媒体的感官神经,互联网消费已毫无争议的成为各类商家比拼的主战场。首先,互联网经济能够降低交易运输成本。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热度日益递增,有力促进现代物流快递业的发展,在强大的数据支撑作用下,第三方物流业积极推进配套化、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发展,电商企业实现即时配送、多点跟进、零库存交易,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交易运输成本。其次,网上购物可以节约消费开支。与在商家实体店购物相比,互联网经济形成一张销售网络,通过买卖双方在网上实现交易,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不需讨价还价,点对点即时交易,为交易双方都节约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对接成本等。据互联网络中心调查,中国65%的网民认为网上购物比实体店购物更加简单方便,不用消耗路途的花费和时间,不用与商家讨价还价,易于达成交易。最后,互联网交易还拉低了消费品价格,居民的从众心理促进企业形成规模效应,批量生产更有利于减少边际成本,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形成低价多销的产品优势。据统计,8成网民认为网上购物要比实物店购物便宜10%至20%,商家搞促销活动会更加便宜,网络的低价销售能够吸引大批消费者。物流配送网络化、高效化,有力提升了居民消费热度。物流快递业的快速成长为网上购物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不同商家商品、不同品牌商品跨区域流动,商家之间的商品竞争更加激烈,有效激发了居民的消费热情。据调查显示,90%以上互联网商家会选择与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合作,确保商家产品能在第一时间流通送达消费者,实现商品快捷、高效的配送。以顺丰、中通、申通、圆通等快递企业为新兴代表的物流公司,正在逐步壮大并已迅速占据市场快递业主体。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跟进,居民消费行为更加随性。互联网利用多种金融平台,汇集各方力量形成一套高效、有序、规范、明晰的网络金融运行体系,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网上支付比传统银行的资金处理更加便捷高效,支付宝、余额宝、微信等支付让无现金消费从互联网走向实体店铺,扫描二维码支付已成为支付新业态,大到房产、汽车,小到卖菜小商都在使用无现金交易,不用带现金、不用找零、不用担心被偷被抢、不用担心收到假币,好处多多不一而论。此外,网上支付所服务的范围也在扩大,包括网上购物、酒店餐饮、出行购票、生活用电、用水、用暖、用气缴费、网络游戏、电信手机缴费等等,几乎涉及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居民消费交易更加便捷、随性。
2互联网经济中困扰居民消费的问题和难点
互联网消费区域不平衡、个体差异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水平差异较大,从消费数量来看,东部地区要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城市要明显高于乡村。另外,就业状况、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等均对地域消费产生直接影响。据统计分析,大多数网民在网上购买日常用品居多,其中80%以上是购买吃、穿、用、行等日用生活品,而服务类消费相对较少,服务类消费增长空间较大。据统计,我国的农民网民在网民总数中占比27.5%,而农民网民互联网消费比重不足10%,因此,农村的网络消费需求空间是巨大的。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推进,就发展趋势而言,政府利用互联网提高政务服务能力拓展空间还较大。互联网消费的配送服务能力与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数量庞大的网络消费产品给物流快递企业带来极大挑战,尤其在“双11”、“5.20”、“周年庆”和各类节假日打折促销的强大诱惑下,“剁手党”和亿万网民夜不能寐、通宵达旦、横扫众多网店疯狂购物,出现了库物堆积成山、分拨和分拣复杂、配送时间延长、快递小哥严重匮乏、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另外,我国快递产业起步较晚,成熟度不高,存在基础设施差,仓储能力弱,运送时间长等问题,从近年来注册的几千家快递企业来看,成长发展壮大的也只有顺丰、中通等20多家规模企业,我国快递业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成长过程。互联网消费网上支付还存在较多风险。在网络交易平台上,电子商务与金融债券类钓鱼网站仍然对消费者的网络交易构成现实威胁,造成了居民消费者的心理恐慌。一些不法分子会开设一些钓鱼网站利用非法链接,引诱消费者无意间点击进入,而后提示消费者输入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再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复制银行卡信息并转移消费者个人资产,给消费者带来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另外,网络交易不是面对面交易,交易都是在网络上进行,消费者和商家并不了解,对话沟通也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难以形成有效的交易证据,出现纠纷查证难度大,这也增加了交易风险。互联网经济存在众多假冒伪劣商品。互联网经济同样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供需平衡的价格机制依然起着决定作用,低价促销会经常出现在网页头版,而“价格战”也经常在竞争厂商间打响,商家的逐利行为决定着“产品低价格必定低质量”,甚至出现许多制假售假的商家,消费者在遇到购买假冒伪劣商品时,也多是自认倒霉,因为怕麻烦且打假成本高,很少发起维权行为,这也进一步助长了网络售假。
3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促进和提升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大力支持落后地域互联网经济发展。针对我国互联网经济东西部地域差异大、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政府应当加大支持西部电子商务建设力度,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支部西部落后地区电子商务建设,重点加强营商基础设施、人才培训、鼓励电商入驻等措施。同时,政府应着力制定优惠的鼓励政策,建立互联网经济示范基地,发挥典型效应,以点带面,辐射推进区域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力。另外,针对城乡之间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现实,各地政府应结合城镇化建设方案,将互联网经济纳入城乡一体化建设之中通盘考虑,合理开发建设,政府部门可以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步骤,不断推进农村居民消费模式转变,促进城乡居民互联网消费协调发展。健全和提升网络消费物流配送体系。要继续健全我国的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加大物流业资源整合,不断提高物流产业的仓储能力和运送能力。要进一步规范物流企业运营环境,按照现代企业的运营标准,鼓励物流企业从“小散乱”走向“大专强”,让更多物流企业走上规模化、专业化、一体化道路。同时,政府可以制定物流企业相关鼓励政策,在土地使用、财政补贴、税收等方面加大优惠力度,鼓励物流企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物流配送能力。下大力整治规范互联网支付和融通市场。政府要继续推进互联网金融体系改革,加强网上支付运行的监管,指导第三方机构升级安全软件,加大非法网站打击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为互联网金融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第三方企业要加强网络安全运营监测,定期升级安全防范软件,设置非法网站侵入防火墙,及时补缺网络漏洞,最大限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互联网消费主体维权工作,严厉打击网络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管理网络交易平台,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切实维护好互联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适合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信用评价体系。政府要建立互联网商家信用管理平台,将所有互联网商家诚信经营、商品质量、信用评价、售后服务等信息动态公布,对所有商家每一项信用信息量化打分,实时积分并更新排名,让网络消费者随时掌握商家信用情况,形成督促商家诚信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于刃刚主编.网络经济丛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黄少安,王宇.网络如何影响经济效率[J].山东社会科学,2002.
篇10
伴随着炎夏的来临,驰骋中国零售业并作为第一家赢利的外资零售企业家乐福则如“热锅上的蚂蚁”。中国的各类供应商约好了似的不断揭竿而起,使这个国际超级零售巨头“家乐福”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
家乐福自身承认这是其进入中国以来遭遇的最大一次危机——6月中旬,包括洽洽、阿明、正林在内的11家知名炒货品牌不堪收费之苦组成“炒货联盟”,并通过炒货行业协会在上海与家乐福叫板;紧接着,造纸业“半途杀出”,使家乐福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此后,炒货风波“跨”出上海,南京家乐福也遭“讨伐”。而近日,“猛料”再出——家乐福低价搅局惹恼春兰空调,后者扬言要给予家乐福高达5万元的重罚。对家乐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多事之夏”。
在这次事件中,家乐福方面表现得异常低调,如媒体报道的那样,一如继往地在维护自己“高高在上的尊严”,既不会主动出击,更不会轻易退让,强势的地位使得它依然在沉着地筹划着如何把曾经的一盘散沙再次“各个击破”。
而来自于国际上的消息,在韩国由于众供应商无法忍受其高额的进场费而集体退场,致使釜山家乐福陷入破产的边缘。
供应商和卖场之间就“通路费”之争,体现了厂商之间的市场和利润的博弈,只是这一系列事件在短时间内都聚集到家乐福身上,在瞬间爆发。这无疑是家乐福在中国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公关危机。而通过这次的家乐福公关危机,极有可能改变目前商家与厂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对比,改变潜在的“游戏规则”,甚至会使中国政府重新考虑对零售业的开放以及相关的法律与法规的变更。
危机仍在继续。从家乐福所遭遇的公关危机上,我们又不得不再次反思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所遇到的各种“麻烦”与“纠缠”,到底是谁造成的?综观一些在中国非常成功的跨国公司,例如安利、摩托罗拉、联合利化、IBM、柯达,它们在中国市场上成功的秘诀是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在中国的公关做得异常到位。这些公司良好的公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高层公关,以获取政府的良好支持和投资环境;贴近中国消费者,树立与消费者良好的互动关系,获取良好的口碑;重视中国媒体的力量,时刻提醒自己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并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声音以引导和影响公众。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些跨国公司,“焦头烂额”的松下手机事件、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三菱“帕杰罗”事件、爱普生打印机墨盒事件,再到这次家乐福“进场费”风波,无不反映出了部分跨国公司在中国面临公关危机时的手足无措或自高自大的形象,而最终的结果是遭受影响最大的还是自己。
连日来“进场费风波”似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长期致力于公关危机课题研究的笔者来说,禁不住就家乐福在面对公关危机的表现加以分析,试图给家乐福提个醒,更是给中国的企业以借鉴,当我们遇到危机时该怎么办?
轻视政府公关,家乐福中国屡屡碰壁。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在我国提出了一个宽泛的营销概念——10P’S,其中最后的两个是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而这两个“P”被称为“大市场营销”,其中POWER即是指跨国公司在中国必须学会怎么样与中国政府与当地的各级政府机关、行业协会打交道,以了解中国的政治状况,并通过政治途径为自己寻求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只有首先把政府关系搞好了,才有可能考虑如何有效的向中国人营销自己的产品和理念。第二个是公关关系,即营销人员必须懂得公关,要树立全员公关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公众中树立企业和产品的良好形象。而两者有一个结合点,就是政府公关。
政府公关可以说是一家从事国际营销的企业的必修课,必须稔熟于心。而“政治营销”这个在市场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强有力的非经济手段,利用强大的政府力量克服市场障碍以达到依靠企业自身难以企及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些正在实施跨国经营的公司擅长运用的手段。但是,作为世界著名超级零售巨头的家乐福在中国政府的公关上似乎一直是个“门外汉”。路透社2001年2月8日报道称,中国经贸委官员表示,法国零售商家乐福在中国开设的分店都只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审批,而违反了有关合资公司在中国开设的连锁店须经中央政府许可的规定。《金融时报》则接着说,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对家乐福采取整改措施。在这个事件里与其说家乐福对中国市场的相关法律的“忽视”,还不如说是其政府公关的失败。试想,假如家乐福像也像联合利华、安利等公司与中国政府机构建立了密切关系的话,被整改的命运也许会得到改变。“进场费”事件也是同一个道理,当家乐福在被各大厂家“爆炒”的时候,相关的各级政府部门为什么迟迟没有出来进行调节与处理?唯一出来的炒货行业协会还是与其叫板的。
厂商关系违背了“平等互利”的原则。诚信经营,平等互利是商业上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谁违背了谁就得为此付出代价。在某报所刊登的家乐福与供货厂家所签定的合同上,很明显的看出合同本身所反映的家乐福“强势”地位,而家乐福所采取的任何措施与费用要求,供货厂家似乎也只有“俯首听耳”的份。本来双方是平等的主体,厂家却一再遭受挤压能不反抗?根据上海炒货协会会长尹文明的介绍,家乐福与供货厂家签定的“不对等”的合同,导致了协会最大的11家常务理事企业在家乐福卖场几乎全部亏损。据某企业介绍,“有的企业一年给家乐福供货100万元,结果不光收不到一分货款,还要倒欠20万元”。从这些与家乐福打交道的企业来看,家乐福缺少与厂家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更没有了一个跨国大公司经营的风范。我们再看看宝洁支持经销商成长的策略、伊莱克斯与经销商一起成长的口号。沃尔玛似乎与厂家的关系一直是密切的、良好的。
缺乏与中国媒体打交道的经验,显得无所侍从。在通讯工具越来越发达,信息传播一日万里的“地球村”时代,任何一个坏消息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扩散,而媒体在信息传播与扩散的过程中则承担扩散器和发射机的作用。从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组织结构来看,大部分公司都设立有自己的公关关系事务部门,并且相当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都有自己的委托的公关公司,由这些公司与机构处理与新闻媒体和政府机构的关系。
从整个“进场费”风波来看,家乐福方面的表现一直是低调,始终不原与媒体沟通,唯一的一份声名还依然自我感觉良好,“应该用事实说话,大家可以来家乐福看看,我们的货架是满的”,显然没有把“进场费”和整个事件的严重性放在眼里,还一再质疑炒货行业协会的代表资格,以及各企业出具费用清单的真实性。结果导致国内数百家媒体对家乐福的一致“声讨”,而对炒货企业的“声援”,甚至有的媒体竟然用了《苛刻“行规”恶性收费 家乐福盘剥本土供应商?》这样的标题对家乐福进行诘问。我们还清楚地记得,在2001年的那场“整顿”风波中,由于危机公关的不到位,在媒体的一片炒作声中,“责令家乐福整改”竟被讹传成“责令家乐福停业整顿”。一时间,家乐福成为“坏孩子”。这种恶性的炒作对家乐福的品牌形象造成的伤害是可以想象的。
当年安利公司遇到的问题似乎与家乐福相似,当中国政府叫停传销后,安利公司立即成立了“危机处理小组”,紧急举行新闻会,解释了自己的直销模式与传销的区别,并愿意积极配合中国政府对公司进行转型。安利首先取得了媒体的谅解,并通过媒体赢得了公众。而今天的家乐福呢?
危机既然爆发,那么采取果敢、正确、真诚的危机处理措施,以真诚和负责任的态度面对公众,这无疑是需要的,也是应该做的事情。既体现了对消费者负责的一面,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公司的不必要损失。而这次“进场费事件”,以笔者看来,家乐福可以从自身公共关系比较“短板”的三个方面进行吸取教训,从而巧妙的应对危机,通过公关以保住形象、恢复形象和提升形象。
第一,积极开展政府公关,利用政治与社会营销,避免事件进一步升级。“进场费”风波发生后,作为市场宏观调控与监管者,政府和工商行政部门一直没有介入。而作为“进场费”这样的危机,必须也必将由商业联合会、连锁行业协会或者由工商行政执法部门出来进行调解。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以赢得主动和谅解。家乐福不妨拜会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或商委,甚至中华商业联合会等国家机构,将整个事件进行陈述与沟通,取得政府机关的支持与谅解,以调节各方的“剑拔弩张”的局面。
在适当的时机,由家乐福出面邀请由一个由供货商、零售商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参加的全国性研讨会。共同研讨目前中国零售业所存在的问题,讨论新形势下的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超级终端目前大量存在的进场费、促销费等问题,并积极推动行业协会制定出行业自律的行为准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推动和支持政府关于零售业的立法与开放问题。
“欲称霸全球,先逐鹿中国”,许多跨国公司总裁无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在逐鹿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得到政府的支持。许多在华的跨国公司无不见缝插针利用其全球总裁访问中国的时机,积极和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进行密切沟通,家乐福也许可以试试。利用其全球高层访华的时机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领导进行沟通,介绍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安排和国内的主流媒体沟通,甚至支持一下中国的公益事业等等。这种公关的形式可谓“零成本”,但是却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