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健康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健康的知识

篇1

【关键词】口腔保健;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87-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寿命也随着延长,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知识的学习,口腔健康教育也逐渐被社会高度关注。为了确保口腔健康教育取得实效,我们把开展口腔健康志愿服务作为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最实用、有效的途径,有助于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善。

一 、口腔健康促进志愿服务价值与意义

1、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区志愿服务秉承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们把志愿服务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纽带,使社会群体之间建立联系和交流的渠道,有助于形成诚心友爱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的道德责任感,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2、有利于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是常见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疾病的防治已引起大众的关注。口腔健康也逐渐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些口腔保健方法和用品也在被大众认识。因此,开展“口腔健康志愿服务”,不仅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在需要,而对口腔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口腔健康进社区志愿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如何不断把志愿服务活动引向深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克服随意性和因人员的更换而使活动停滞瘫痪,为构建科学的志愿服务体系创造条件。

4、有利于师生展示临床实践平台。我们把志愿服务落实到最实际的环境、环节和过程中,更好地将口腔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发现不足,针对性的弥补自身知识能力缺陷,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能力搭建舞台。

二、口腔健康志愿服务的发展的现状

(一) 组建志愿服务机构,建立志愿服务队伍

1、健全组织,确保服务有序进行。成立服务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责任、评估、激励、创新机制。建立责任、评估、激励、创新机制。确保做到“五个有”,即:有专人负责;有实施方案;有开展系列活动的记录和资料;有活动开展情况的信息;有活动成效展板。

2、加大口腔健康志愿服务平台和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的运行机制,扩大师生参与范围,提高志愿服务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促使由党员牵头扩展到全院共同参与,由阶段性开展转变为常态化进行,由松散型管理转变为规范化管理。

(二) 明确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形式

1、信息采集与资料收集。设计科学的活动方案,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有关社区群众口腔健康需求信息:运用问卷调查、口腔咨询等手段,加以分析,形成相应的结论。

2、开展口腔疾病检查及义诊送健康活动。改进志愿服务活动的传统设置模式,整合资源,深入社区开展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口腔疾病防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3、精心设计活动载体。针对社区群众的口腔疾病状况和刷牙情况,为他们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牙方案,提高社区群众预防口腔疾病、关注口腔健康的意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免费的口腔卫生服务。

4、全面规划,确立目标。为把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拓展和深化活动的内容,在深入社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选定活动重点项目,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目标管理。

5、抓点带面,全面铺开。遵循“重点突出,讲求实际,点面结合”的原则,确定宁夏特殊学校、宁夏给水团、吴忠红寺堡、银川穆斯林孤儿院和第一幼儿园等社区为重点服务场所,为进一步口腔健康促进活动覆盖面奠定基础。

三、口腔保健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管理,规范服务。 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制定了志愿服务活动准则和行为规范,建立个人志愿服务档案,规范服务方式和行为,提升专业服务技能,有力保障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开展。

2 建立机制,激发动力。通过多层次 多形式的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志愿服务的情况适时向所在单位通报,并在评先评优、年终考核等活动中向志愿者倾斜。

3、应对措施,提高效果。一是在志愿服务创新形式上,不仅要结合口腔专业的实际,也要紧抓社会所需,全面促进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科建设,增强活动的有效性。二是为确保志愿服务顺利进行,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义务为社区群众建立口腔预防保健卡,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培养群众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提高宁夏地区口腔健康水平。

4、拓展领域,扩大影响 。口腔健康志愿服务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十分繁杂的社会服务系统工程。为扩大影响,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橱窗等加大宣传力度,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由党员带头,让服务活动渗透到社区,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服务,从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5、统一指导,上下联动 。建立自上而下的志愿服务指导机构,专门负责指导和管理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党团委领下的志愿者协会,设立志愿者准入与注册制度,将党团员纳入其中进行统一管理,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 建立经常化和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6、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网站和微博平台,在互联网上服务供需信息,联通服务队伍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整合资源,做好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联络和配置工作,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公开透明的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学校口腔疾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0-0135-02

1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1970)年指出:牙科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到并能终生保持口腔健康。它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如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腔健康列为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口腔卫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预防口腔疾病、增进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场所,具有受教育者数量庞大,容易集中,有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资源和手段等特点,应当以循序渐进,根据年龄由浅入深,传授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让学生和他们的家庭认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更有效促进学生从知识、态度、信念到行为上的转变,达到实施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2原因

2.1缺乏专业口腔医生

目前我国的学校编制中只有普通校医,缺乏专业口腔医生,缺少最基本的口腔预防及治疗手段,使学生在龋齿和牙龈炎发病率的高峰期没有及时接受窝沟封闭、龋洞充填等防治措施,从而导致许多乳牙和年轻恒牙的严重龋坏、早失甚至牙颌发育畸形。

2.2 缺少口腔健康知识

学校的教育体制都以优化教学为主,基础教育中缺少口腔健康知识和干预不健康的行为的普及。

2.3 学校学生口腔保健的三项任务

2.3.1 口腔健康服务:建立学生口腔保健卡、定期检查,有计划地进行治疗。

2.3.2 预防龋病、牙龈炎和其他疾病。

2.3.3 口腔健康教育,增加口腔健康知识与培养口腔健康的良好行为。落实不到位。

2.4 餐饮结构单一化、简单化

学生的餐饮结构单一化、简单化,从根本上忽略了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的统一性。

3现状

3.1 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由于牙病可以造成牙痛、牙齿的缺损、牙齿及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最终导致牙齿的脱落或拔除,由此造成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形成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从调查资料看,学生恒牙的龋病部位与中老年的失牙部位有明显的联系。

3.2 牙齿的缺失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由于牙齿的缺失,影响面部的美观,造成乳恒牙替牙期的恒牙萌出紊乱,而形成错合畸形,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的紊乱,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3.3 口腔疾病可并发其他疾病

口腔疾病是列于普通感冒之后,人体最易得的疾病之一,早期易被忽视,但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全身感染、心肌炎、肾炎等。

3.4 牙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学生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学生在校期间便于组织和管理,故学校是口腔保健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积极、迅速行动起来,将口腔健康教育与学生所接受的普遍教育同步进行,使学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建立口腔健康的新观念。

4对策

4.1 制定口腔健康教育目标

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进学生口腔健康水平,应根据学校口腔卫生保健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规划目标。制定长远规划,设立目标,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网络化,将其纳入教育卫生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建立口腔健康教育评价指标。

4.2 建立健全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3项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3项基本原则,即健康服务、健康教育、消除学生健康的不利环境因素。对学校校医应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教程培训。

4.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口腔保健意识

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切实落实,狠抓到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增加宣传力度,认识口腔疾病的危害性,掌握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的知识。

5方式

学校是预防口腔疾病、增进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场所,学校具有的受教育者数量庞大,容易集中,具有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资源和手段等特点赋予了它是健康教育发挥最大作用的地方。因此,应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

5.1 课堂讲授

迄今为止仍是国内最普遍采用的学校健康信息传播方法,多在学校中使用。教师或口腔专业人士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应注重授课时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艺术性;同时准备相应的挂图、声像资料或其他教科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和概念,增强教学效果。

5.2 讲座

围绕带普遍性的问题,请一名或多名专业人士作专题讲座。优点是针对性强,主讲人专业水平高,提供的知识较深入,对人们掌握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有较大帮助。

5.3 示教

通过具体演示,让受听者亲自练习,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掌握相关技能。优点是教学过程具体生动。示教者应注意:操作示范的程序动作准确无误;保证学生有足够操作时间,在练习中进行具体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随着口腔医学的进步,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2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专业人员的预防措施相结合,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共同促进学生口腔预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规划》打下牢固的基础,对构建健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采用回顾分析法,搜集乌鲁木齐市某社区120例

1.2方法 调查问卷截取《国际生存质量评价(IQOLA)》中有关口腔健康的调查研究项目,组合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天之内刷牙次数、刷牙是否由自己完成、喜欢吃的食物、一周内甜食的摄入量、有无口腔病史、口腔检查次数等等,共计10项,以偏向于口腔健康一方为标准,列为三种程度,记0、1、2分,总分20分。围绕调查问卷对120例儿童进行简单的口腔健康检查,合并两份结论的结果,评估每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原因,提出科学对策。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结果

120份调查表显示,儿童口腔健康平均分为(8.32±3.22)分,与国家规定的《儿童口腔健康标准》中指定的分数存在一定差异(15~20)分,由于调查对象儿童全部

3讨论及建议

口腔健康是儿童健康保护的关键和基础,蛀牙、虫牙属于口腔流行病,在12岁以下儿童群体中发病率最高[2]。从2008年开始,国家公共卫生局便开展了多项调研活动,如:儿童口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基层社区医院儿童口腔护理项目;儿童口腔科学技术研究;在早期教育中引入口腔健康知识等等。上述措施,①能通过行政手段将儿童口腔健康带入了寻常百姓家,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②其完善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了疾病预防教育的重要性。

对儿童口腔疾病"致病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口腔健康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儿童漫长的成长期中,口腔疾病威胁始终存在,要想从方方面面杜绝、躲避、战胜口腔疾病,保护儿童口腔健康,关键要从思想上重视、行为上积极,具体内容包括:①父母要协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劝导儿童多使用富含纤维素、高蛋白质、高钙食物,补充营养,使他们的牙齿结构更加坚固、健康。②关注"习惯"培养,餐后一定要陪着儿童漱口,确保口腔干净、清洁才行,这点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在监督儿童的同时,也要约束自己,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此外,购买一些刷毛软的牙刷或漱口液,帮助儿童完成"刷牙"工作,多体谅儿童的感受,不要一味强迫、压制他们刷牙,避免其产生逆反情绪,多用理解、爱护的情绪,让儿童从主观上接受,并乐于通过刷牙来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关注社区医院开展的儿童口腔疾病监测、调查活动,积极参与其中,以便时刻了解、掌握儿童口腔状况,医院相关医护人员也应主动将儿童口腔健康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儿童家长和儿童,帮助其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口腔健康保护措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③大力推动口腔保健工作,扎根基层,关注社区。社区是儿童生活、玩耍的主要区域,在社区中开展儿童口腔保健工 作[3-4],能为儿童参与、加入到口腔保健工作提供诸多便利条件。①社区医院可以专门为儿童口腔检查设立"儿童口腔监测室",里面放置卡通玩具或娱乐器材,吸引儿童到社区医院来,配合儿童口腔健康的调查;②印发一些有关儿童口腔健康的宣传手册,安排医护人员到社区各个活动区域内发放,重点是看孩子的老年人、自己带孩子的年轻父母,鼓励、影响他们关注儿童口腔健康。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市某社区

参考文献:

[1]王琳,林居红,刘渝嘉,等.重庆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91-94.

[2]杨兰,陶永炜,马力扬,等.甘肃省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状况调查[J].山东医药,2010,50(24):89-91.

篇4

【关键词】综合性牙病防治;病人教育;口腔卫生指数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521-01

口腔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和家属为对象,通过医护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他们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和医疗知识、改变异常行为、满足口腔健康需求的重要手段[1]。为评价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对门诊牙病患者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跟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于2002~2010年中在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牙病患者中随机选择400例,男女比例相同,年龄6岁~100例,25岁~200例,46~66岁100例。

1.2 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调查,待其做完问卷后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口腔健康检查由资深口腔医师采用新探针、平面口镜、牙周探针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把患者当场填写的口腔健康的观念与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口腔健康检查的结果填入统一设计的表格,并进行初步分析。初诊后随机选择其中的2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另外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口腔健康教育。6个月后电话通知以上400例患者来做免费复诊,再次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检查方式过程与第一次的相同。

1.3 口腔卫生指数的计算 通过视诊检查龈上牙石、软垢的情况,然后用光滑的尖探针查根面有无龈下牙石,尤其检查有代表性的6 颗牙,16、26、11、31 的唇颊面及34、46 的舌面。作记录并计算口腔卫生指数(OHI)。OHI用以衡量人群的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公式为OHI=DI+CI。软垢指数(DI)的记分标准:0=牙面上无软垢;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 以下;2=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2/3之间;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的2/3 以上。牙石指数(CI)的记分标准:0= 龈上、龈下无牙石;1=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 以下;2=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2/3 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2/3 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牙石。

1.4 判定标准 OHI值为0或1是低值;OHI值为4或5是高值;中间值为2或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中的χ2检验来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口腔教育干预前后的口腔卫生OHI高中低值分布,见表1。

由表1可知,实验组干预前后患者OHI高中低值分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03.40,P0.05);实验组干预后与对照组第二次检查差异有显著性(χ2=44.41,P

3 讨论

3.1 口腔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它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如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2]。牙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口腔健康的常见疾病,如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健康的十项标准之一。在我国,人群平均患龋率为38%,牙周病的患病率更是高达90%以上,口腔疾病的防治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如何控制口腔疾病,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尽快改善口腔健康状况,不断完成医学服务模式的转变,是我国口腔医学的重要任务。表1 口腔教育干预前后患者OHI高中低值分布比较

3.2 本次调查中发现有不少患者在护牙用品的选择和刷牙方法、时间上没有接受过科学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如本次调查中使用牙签的人占60%,使用牙签不仅会造成齿缝的扩大,而且存在一定的卫生隐患。而且大多数患者仍不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因此口腔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正确选用护牙用品,如保健牙刷、含氟牙膏、牙线,不要频繁的使用牙签等;掌握正确的刷牙技巧,如刷牙的方向、力量、位置、时间、次数。

3.3 就诊不仅是一个医生医治口腔疾患的过程,同时也是患者接受口腔健康教育的有效渠道。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口腔患者的口腔卫生保健行为对其家人和周围的任何人都能发生直接的影响,他们既是口腔健康教育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广大的口腔医护工作者应及时纠正口腔患者固有观念中的误区,促使其积极参与口腔保健活动,主动地向每一位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整个社会重视口腔卫生保健,提高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对于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3]。

参考文献

[1] 林雨.大学生口腔卫生保健认识情况的调查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5(S5):159-160.

篇5

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北京 10230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门头沟区7~9岁儿童集中开展的适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探索提高窝沟封闭率和口腔健康教育效果的方法。方法 抽取门头沟区3所学校422名7~9岁学生,比较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三种不同的组织方式对窝沟封闭率的影响,以及口腔健康教育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医生入校提供服务的窝沟封闭率最高,为97.40%;在诊室进行一对一的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在知识知晓率和每天至少一次刷牙率这两个方面效果最好,分别为91.67%和90.86%,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组织的进行口腔保健措施效果最好。

[

关键词 ] 窝沟封闭;口腔保健;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8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030-03

近二十年来,口腔医学开始重视预防,从治疗转向强调预防,能够有效的提高一代人的口腔健康水平。故市政府拨款开展了北京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的综合干预项目,6~9岁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就是其中最主要的项目之一,可见政府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重视。作为基层医疗单位,牙防工作的主体,设定本研究,目的是探索何种方法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措施的优势,探索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法,提高窝沟封闭保留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3年10月,在门头沟区3所小学抽取422名符合窝沟封闭适应症的7~9岁儿童,实施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干预项目。其中男198名,女224名。负责项目实施的医生均具有口腔执业医师资格,经过市级项目技术指导组的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干预项目操作技术规范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参与项目工作。

1.2 研究方法

1.2.1材料光固化灯,37%的磷酸凝胶,注射式光固化窝沟封闭剂。

1.2.2 窝沟封闭的适应证筛查适应症:窝沟深,特别是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包括可疑龋);其他牙,特别是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非适应证:牙合面无深的裂沟点隙、自洁作用好;患较多邻面龋损者;不能配合操作;牙齿尚未完全萌出,被牙龈覆盖[1]。

1.2.3 窝沟封闭操作流程清洁牙面-酸蚀-干燥-涂布封闭剂-固化-检查。

1.2.4 窝沟封闭的组织方式为了确保结果不受客观因素的干扰,笔者所选择的都是离医院距离相近的学校。在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子女参与项目后,分为3种方式分别进行操作。

方式1:先到学校进行筛查,对于符合适应症的学生由医生打电话联系,约定具体时间,由家长带着学生到口腔科门诊接受服务。

方式2:先到学校进行筛查,对于符合适应症的学生由学校组织,约定具体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师带领学生到门诊接受服务。

方式3:由医生携带便携式口腔综合治疗设备、窝沟封闭材料等到学校进行现场服务。先到班级筛选出符合窝沟封闭适应症的学生,然后顺序到学校医务室进行窝沟封闭操作。

窝沟封闭6个月后到各学校进行复查,统计窝沟封闭率和窝沟封闭保留率。

1.2.5 口腔健康教育3所小学分别用两种方式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内容包括: 口腔生理知识,龋病相关病理知识,刷牙方法等口腔保健知识。宣教方式:学校组:医生到学校进行筛查的时候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课堂式的口腔健康知识培训。门诊组:医生为到诊室接受服务的学生和陪同的家长一起进行一对一的口腔健康知识培训。两组在培训后立即对学生进行口腔问卷调查,内容为:一般情况、龋齿相关知识、对口腔健康知识的关注程度、对口腔检查的态度、刷牙次数和饮食习惯等。6个月后到学校复查时再次对学生进行口腔问卷调查,对比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及学生每天一次的刷牙率。完成窝沟封闭操作和两次调查的学生问卷为有效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4.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例数和百分数进行描述,并采用χ2和方差检验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0.05≥P>0.01,差别有显著性;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2 结果

2.1三种组织方式的接受差异

由家长带学生到门诊接受窝沟封闭率明显低于医生入校提供服务的学生比率。方式1和方式2比较,χ2=4.17,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方式1和方式3比较,χ2=3.76,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方式2和方式3比较,χ2=0.09,P>0.0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由学校组织的两种方式与由医疗机构组织的方式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由学校组织的两种方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三种组织方式的窝沟封闭完好率比较

到门诊接受服务的学生窝沟封闭完好率高于在校接受服务的学生。方式1和方式2比较,χ2=0.01,P>0.05,无统计学差异。方式1和方式3比较,χ2=3.94,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方式2和方式3比较,χ2=3.93,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2.3 两种宣传方式差异

由家长带领在诊室进行一对一的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在知识知晓率和每天至少一次刷牙率这两个方面效果都高于在学校进行课堂式口腔保健知识培训,知识知晓率比较χ2=17.73,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每天至少一次刷牙率比较χ2=21.90,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见表3。

3讨论

笔者在本研究中首先对窝沟封闭三种组织方式的接受差异进行了比较。发现在三种不同的窝沟封闭服务组织方式中,医生下校的服务方式窝沟封闭率最高。在学校接受服务的学生,符合适应症而没有进行窝沟封闭的学生都是因为恶心等原因不能配合操作而放弃的。在门诊接受服务的很多是学生家长主动放弃的。很多家长觉得亲自带孩子到医院去做窝沟封闭很耽误时间,所以由家长带领到医院接受服务的人数最少。如果不耽误家长的时间,很多人还是愿意让孩子接受窝沟封闭的,所以接受医生入校进行服务的人数最多。在此次项目开展过程中,还有少数家长不同意孩子参加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笔者认为造成此结果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医疗机构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家长对预防龋齿的知识了解不够,对孩子牙齿龋坏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学生口腔保健与孩子全身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不了解窝沟封闭对预防恒牙龋的作用。张志昱也提到家长的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和对口腔保健的态度均会影响到子女的口腔保健行为,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欠缺、保健知识不足、获取保健知识的途径局限等是儿童患龋率高的原因之一[2]。余红兵也认为不配合儿童窝沟封闭的家长在学历、家庭收入、检查孩子刷牙效果、是否听过口腔健康教育课等方面与配合窝沟封闭的家长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3]。要想提高窝沟封闭率就必须使家长了解相关知识。国内外很多学者等都证实了窝沟封闭可以有效降低龋齿的发生,是预防恒磨牙龋的一种无创伤、无痛的有效措施这个结论[4-6]。作为口腔医疗的工作者,都应该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把口腔预防的理念和口腔预防专业的知识通过各种途径灌输到患者和家属中,使其相信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才能使牙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张辉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达到45%[7]。由于本研究主要针对服务方式的探索,所以取材范围较局限,只选取了3所人数较多学校,且专门进行了项目宣传后才开展的,故本研究结果明显高于北京市的结果。如果要研究门头沟区全区的情况还需要扩大统计范围。

在三种不同的窝沟封闭服务组织方式中,在门诊进行的窝沟封闭保留率都比较高。有学者报道标准化设备、四手操作的条件下,确实较容易能获得理想的封闭效果,钟慕华等报道可达到100% 的保留率[8]。曾红雨等曾证实在学校开展窝沟封闭,隔湿、干燥、牙面清洁都不能达到较好的要求,其防龋效果会受到影响[9]。[本研究中医生下校的服务方式窝沟封闭保留率最低也证实了这一点。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便携式口腔治疗设备相对简陋,如设备的油气分离不全、灯光照明不足,椅位不能调节等各种原因使医生操作不便造成的。但是该方式对于偏远山区学校有很大优势。张辉的调查显示城市学生人均窝沟封闭牙数和窝沟封闭率高于农村[7]。原因可能与城乡医疗服务覆盖范围和对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偏远山区和医疗资源较少的农村地区可以大力推广利用便携式牙科治疗设备为学生服务,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提高窝沟封闭率。

有研究显示老师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学校口腔健康项目的开展实施[10]。但本研究显示家长的监管作用不容忽视。在本研究中在诊室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明显高于在学校以授课方式单独给学生讲解的效果。家长同时接受口腔保健知识培训的学生基本上都能保证每天早晚刷牙。众多研究表明,父母对口腔健康的知信行直接影响儿童口腔保健措施的执行[11-13],白玥等研究表示接受过综合性口腔健康促进措施的学生在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口腔卫生行为形成率、正确就医行为以及就医机构的选择等方面都较未接受过干预的学生好[14]。笔者通过培训和调查问卷使学生充分了解建立正确刷牙习惯的重要性,同时加强了对家长的培训,对于宣传方式的比较结果可以说明针对家长的教育决定了学生的口腔保健行为的实施效果。这个结论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口腔健康教育中,应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开展多层次的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与讲解;有效地提高家长的口腔卫生知识水平;当家长了解了龋齿的危害以后,能够重视学生的患龋状况,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龋齿充填,还能有效提高龋齿充填率。但很少有学者单独研究对家长的干预效果,本研究也未对单独对家长进行干预的效果进行量化的统计,要想得到准确的的统计数据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和服务组织方式可以明显提高窝沟封闭项目开展效果和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效果,使窝沟封闭项目成为一个高效的口腔保健措施,从而使窝沟封闭项目真正起到预防恒牙龋病,促进人群口腔健康的作用。健康教育和宣传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疾病预防措施,最终达到促进人群口腔健康的效果。但是不能依靠一两次的健康教育课程就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应该加强教委对学生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将口腔保健课程纳入到学生日常的生理卫生课程中,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同时应该建立学生-学生家长-教师-保健医-口腔医生联合模式的口腔保健网,将医生的专业知识,学校的组织能力,家长的监管作用结合起来,全方位多途径的开展口腔健康行为的促进。

[

参考文献]

[1]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0-313.

[2]张志昱.家长口腔健康意识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38(2):148.

[3]学龄儿童家长不配合窝沟封闭原因问卷调查[J].广东牙病防治,2013,21(11):586.

[4]Subramaniam P,Konde S,Mandanna DK. Retention of a resin-based sealant and a glass ionomer used as a fissure sealant:a comparative clinical study[J].J Indian Soc Pedod Prev Dent,2008,26(3):114-120.

[5]宋光磊.窝沟封闭术预防六龄齿龋坏的临床观察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582-584.

[6]张鹏.北京市2011—2012 年12 岁儿童口腔健康调查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13,21(4):230-233.

[7]张辉.北京市6~18 岁学生第一恒磨牙龋病及窝沟封闭现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138.

[8]钟慕华.12例窝沟封闭护理配合的实践[J].当代医学,2011,17(16) : 118-119.

[9]曾红雨.儿童应用窝沟封闭和流动性树脂充填的防龋实验[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35):251-252.

[10]Flanders RA. Effectiveness of dental health educational programme in schools[J].J Am Dent Assoc,1987,114( 2) : 239-242.

[11]余红兵.学龄儿童家长不配合窝沟封闭原因问卷调查[J].广东牙病防治,2013,21(11):586.

[12]陈陵.母亲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598-560.

[13]刘敏.加强健康教育对儿童龋病的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411-412.

篇6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10-0060-03

Exploration of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middle-aged people in Shanghai rural area

WU Bingde, CAO Chunhua

(Zhuang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ppropriate or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rural middle-aged people in Shanghai. Methods: With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2 villages were selected as an experiment group and 2 villages as a control group with 320 middle-aged people each.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way for the control group. Combining with the pilot of the family doctor system, the model of the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village committee coordina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facilities linkage were adopted to carry out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experimen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for 2 years, the awareness of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oral health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increased from 41.25% to 76.18%, and its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rural; middle-aged people; oral health;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居民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口腔卫生行为习惯距离《指南》推荐的标准仍存在巨大差距[1],口腔疾病的主要对策是预防和控制,而不是治疗[2]。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是对社区居民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教,以改善居民的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从而改善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3]。本研究结合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对农村中年人群采取专业机构联动、村委协同、居民互动的模式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效果评价,以探索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模式。

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在庄行镇9个村委会中随机抽取潘垫村和新华村为试验组,芦泾村和杨楼村为对照组。对符合条件的35~59岁户籍人口按性别和年龄分别列表排序,以单纯随机抽样法在每个村抽取男性80名,女性80名,4个村共640名,其中试验组320名,对照组320名。

调查方法

以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普查问卷为基础,结合实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委托奉贤区牙病防治所组建专业人员,经统一培训后,入户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

干预措施

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即通过乡村医生和村委干部每年发放2次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在村卫生室张贴画报。试验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2名全科医师接受区牙病防治所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和考核,从2011年3月起,该2名全科医师结合家庭医生制服务,分别担任试验组所在2个村居民的家庭医生,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协议,公开健康咨询电话,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名家庭医生联合村委会干部根据试验对象居住地域、工作关系、邻里关系等因素,以每20名一组组成活动小组,并在每个小组中遴选一名身体健康、初中以上学历、有一定威望的人员作为组长,然后统一接受区牙病防治所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牙周病和龋齿的病因与防治、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检查口腔的重要性等,经考试合格颁发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志愿者证书;每季度,由村委会干部会同小组长召集小组成员开展1次活动,相互学习交流口腔卫生知识和口腔健康状况或开展口腔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家庭医生进行现场指导。两组均干预2年。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电脑,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结果

基本情况

在干预后的调查中,试验组应答319名,失访1名(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对照组应答315名,失访5名,其中男性3名(2名外迁、1名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入院),女性2名(外迁);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失访率分别为0.31%和1.56%。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

从表1可见,干预前后试验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7,P0.05);干预后,试验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5,P

口腔健康保健态度

干预后,试验组认为口腔健康很重要的人数从67.19%增加至89.34%,认为一般性或不重要的都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P0.05)。干预后,试验组对口腔健康重要性持正确态度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9,P

口腔健康行为情况

干预后,试验组每天刷牙2次以上、横竖结合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选用软毛保健牙刷和饭后经常漱口的口腔健康保健行为都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的口腔健康保健行为大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口腔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3,P

讨论

篇7

【关键词】儿童;牙齿健康;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43-02

1 儿童牙齿健康现状

毋庸讳言,儿童牙齿健康是儿童口腔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口腔科医生应该正确把握儿童牙齿健康的具体临床特点,遵循相应的治疗原则,才能选择正确的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证儿童的牙齿健康。

1.1换牙不及时。孩子换牙太早或太晚对于孩子牙齿的正常发育都产生不 利的影响。如果孩子换牙过早,可能由于孩子内部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口腔内部代谢 不规律等原因。对于换牙太早的儿童应该趁早就医,采取必须要的保护措施,从而有 利于恒牙的正常发育。孩子换牙太晚,对于孩子不会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但是换牙 过晚可能是由于恒牙在生长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保证儿童的牙齿健康。

1.2牙齿易疼痛。乳牙在正常脱落的过程一般没有疼痛感,但是伴随 着乳牙的脱落,六龄齿也逐渐开始萌生,这时儿童的牙齿可能会出现疼痛感,出现牙 龈肿胀的现象。如果孩子的牙齿过于疼痛,可能需要消炎止痛。换牙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在此期间,对于孩子的正常饮食产生一定的影响。父母应该做一些易于咀嚼的食 物,保证孩子在换牙期间的饮食营养,同时鼓励孩子定期清洁牙齿,保持口腔健康。

1.3双层牙的出现。乳牙一般在门牙之前长出,当孩子的乳牙还没 掉落,旁边又长出新牙这就叫双层牙。双层牙不仅不利于孩子牙齿的正常发育,还对 于孩子的咀嚼能力产生影响,不利于食物的吸收消化。 部分儿童的牙齿迟迟没有掉落。一般来说,牙齿从开始松动到完全掉落需 要一段时间,一般需要几个月。正常情况下儿童牙齿一般都是在不注意的时候自己掉 落的,但是部分儿童的牙齿迟迟未掉落,对于孩子的正常饮食带来很多不便,还会影 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2 影响儿童牙齿健康因素

众所周知,儿童处于牙齿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从6 岁开始不断有新牙长出,乳牙开始逐渐 脱落,到13 岁完成换牙的全过程,这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必 须要做好儿童牙齿的保护工作,因为可能会出现很多牙齿健康问题。影响儿童牙齿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孕期母体影响。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营养不均衡,缺少胎儿在生长发 育过程中需要的一些维生素,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怀孕期间,如果妈 妈遭受外界大量的紫外线辐射,也会引起胎儿畸形或发育不良。宝宝的很多器官都是 在怀孕期间逐渐发育完成的,身体的发育异常可能会导致牙齿出现先天性的缺陷。

2.2 用嘴呼吸弊多。一般情况下人都是用鼻子进行呼吸,它能 满足儿童面部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但是鼻子内部的疾病可能会导致鼻腔出现堵塞, 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使儿童不得不用嘴呼吸,但是长期用嘴呼吸,可能会导致面部 发育畸形,对牙齿的正常发育也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儿童对牙齿的锻炼不达标。如果儿童经常吃一些比较细软的流食,牙齿的 咀嚼功能可能会发挥不了充分的作用,牙齿缺乏足够的锻炼,可能会出现牙齿牙弓发 育不正常。

2.3 生活习惯不良。部分儿童到了五六岁,还有吮吸手指的习惯,或者在婴 幼儿时期,吮吸姿势不正确,都有可能导致儿童的牙齿出现畸形或者排列不整齐。儿 童在换牙期间经常用牙齿舔松动的乳牙或者刚长出的恒牙,可能会形成吐舌头的坏习 惯,在牙齿与牙齿之间容易形成空隙。部分家长的思想不正确,觉得孩子的乳牙早晚 要换的,坏了不要紧的,这种思想不利于孩子牙齿的健康发育。

3 促进儿童牙齿健康的对策

保护和促进儿童的牙齿健康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要为 孩子牙齿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正常发育环境,尽量改善不良牙齿的生长,促进儿童身 体骨骼和心理健康的成长发育。

3.1 加大宣传教育。儿童正处于长身体和学知识的 最佳时期,学校和家长应该向孩子普及牙齿健康教育的书籍知识,提高孩子对牙齿健 康的认识,培养孩子自我牙齿保健的能力。为了保持牙齿健康,必须做好口腔的清洁 工作,减少细菌滋生,应教育儿童从小养成刷牙漱口的生活习惯。孩子可以在两至三 岁开始学习刷牙,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各刷一次牙的生活 习惯,并定期检查牙齿,及时发现牙齿疾病并早日治疗,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3.2 调整饮食结构。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儿 童的膳食,保证孩子摄入的营养均衡,同时多给孩子摄入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加强对 孩子牙齿的运动锻炼,提高孩子牙齿的咀嚼能力。同时,家长还应该避免给孩子吃过 多的甜食,减少糖果类食品对牙齿的损伤,保证孩子的牙齿健康,为孩子牙齿成长发 育提供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

要从妈妈开始,关爱儿童的牙齿健康。儿童的牙齿保健一般要从怀孕期开始, 孩子牙齿的数目、大小和质量都形成于胚胎时期,妈妈在此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孩子的儿童时期,父母是第一老师,应该以身 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早晚刷牙、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好榜样,帮助孩子树立牙齿 健康的意识,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发育。

3.3 定期牙齿检查。儿童家长应该带孩子进行定期的牙齿健康检 查,早期发现牙齿健康问题并予以治疗。一般来说,牙齿和口腔疾病属于慢性疾病, 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只有出现疼痛、肿胀的现象才知道去医院进行医治,这是中国儿 童牙齿健康普遍的现象。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爱孩子牙齿健康,必须从定期的牙齿健康开始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口腔科医生还要采取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防止牙齿 疾病的发生,以保证儿童牙齿和身体的健康。

综上可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儿童的牙齿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这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密切配合,增强口腔保健意识,加强对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告诉孩子保护牙齿的意义,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提高儿童对于关爱牙齿健康的认识,从自身做起,培养孩子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儿童整体的牙齿健康水平,保证儿童的口腔健康,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震康主编;;2000口腔科学新进展.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

[2] 何新红;;高校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龋齿调查分析及防治现状[J];中国妇幼保 健;2011 年16 期

[3] 杨富生主编;;儿童口腔科诊疗必修技术.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95.

篇8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层次,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趋势,又有其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朱心怡等连续13年对医学生进行人格测试和趋势分析,发现医学生人格特征年代变化特征显著,医学生神经或精神的患病率达20%,个体神经质倾向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约有20%~67%的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远远高于普通大学生的10%~30%[1]。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医学生未来临床工作的前提,及时发现并矫正心理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2影响口腔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学习因素

研究认为,医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是导致其出现较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2]。和其他专业相比,医学专业的学制长,内容多。在课程安排上,本校口腔医学学制为5年,需要学习30余门基础课,知识总量大。而专业课均在大四开设,加上考研和临床实习,大大增加了口腔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学习方法上,以记忆为主,较为单一,使学习变得单调而枯燥。一项对口腔本科生压力源的调查发现,常见的10种压力源是:“准备及参加考试”“毕业分配情况”“社会对此专业的看法”“学习的任务重”“时间不足,不能做想做的事”“与其他同学的竞争”“不能按时睡眠”“考试成绩的公布”“家庭的经济情况”“教师的评价”。这些压力源充分说明了口腔医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2家庭因素

家庭对于医学生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培养方向、对子女的期望值以及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文化修养、职业,家庭经济收入等都对医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校97期口腔专业共106人,其困学生共计28人,特困率达26.4%。绝大部分贫困生来自于农村,由于教学条件的局限,综合素质可能会较其他同学有一些差距,同时受经济方面的困扰,容易滋生自卑、自闭、挫败,焦虑等不良心理。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变得敏感脆弱;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3]。这些问题可导致人际关系淡漠,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

2.3社会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同样影响着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专业的限制,就业范围较窄,随着就业竞争的愈发激烈,口腔医学生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同时,受传统教育模式及校园环境的影响,很多医学生重科技轻人文社科的知识培养[4]。人文知识甚少,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使部分医学生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差。

3增进心理健康的对策

3.1学校方面

3.1.1点面结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力度

心理健康教育既要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又要面向全体医学生,预防和缓解医学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适应问题,“点”和“面”有机地结合起来。(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授课质量。根据医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讲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增强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认知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2)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参与。开展心理问题课上讨论,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活跃的课堂氛围里对学生进行趣味心理测评等。(3)调动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学会正确自我观察及自我评价,从而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减少心理负担或应激。(4)充分利用媒体,使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可通过校广播、电视、网络、校刊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3.1.2注重学校文化建设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日、游戏娱乐、野营拉练等对医学生进行心理训练[5]。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趣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医学生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帮助医学生走出繁重的学业,调剂单调的生活,防止医学生变得迟钝,封闭。创设出医学生健康成才的校园环境和氛围[6]。

3.2口腔医学生自身方面

3.2.1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讲究卫生等。口腔医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应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和休息。生活有规律,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思维和记亿能力减退。

3.2.2学会与同学沟通

增强环境适应力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样有利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乐于与和他人交往,在交往中用理解、宽容、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周围人和睦相处。与他人同心协力,与集体保持协调关系,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力,保持心理健康。

3.2.3加强体育锻炼

篇9

关键词:乳牙 龋病 防治

中图分类号:R78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087-02

龋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WHO将其列为世界范围内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对人群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的牙齿及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影响甚大。小学阶段恒牙易患龋病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1983年和1985年我国城乡儿童乳牙患龋率情况及青少年龋均比较发现,12和18岁年龄的患龋水平有显著上升,城乡青少年龋均上升幅度20%―40%。因此,预防龋病发生或早发现、早治疗极为重要。

1 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

乳牙龋病如不加以预防和及时治疗,将直接影响成牙的发育,并给儿童心身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出生后6个月开始到2岁左右是乳牙的萌出期,恒牙的硬组织大部分也在出生后到3岁以前形成,因此,这段时间内母亲对婴幼儿口腔健康的疏于护理,不仅能促进ECC的发生,由此可引起儿童的营养不良及全身各种疾病,还能导致恒牙发育缺陷。另外有研究显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与ECC也有密切的关系。父母的文化程度低,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其子女ECC的发病率就较高。[1]因此,儿童口腔健康的维护与家长的指导和监督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让其督促和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防止乳牙龋病发生的一条重要途径。

2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降低龋病的发生率,但是没有规律的母乳喂养一样可以造成龋病。所以我们提倡尽量减少夜间喂奶次数,喂完奶后用清水清洁口腔,1岁后逐渐给孩子断奶,训练孩子用杯子喝奶,而不是用奶瓶;养成孩子喝白开水的习惯,控制碳酸饮料的摄入。另外糖是孩子生长发育的能量,不能绝对限制孩子吃糖,但可以限制糖的摄入次数,只在进餐时间吃糖,最为重要的是缩短糖类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尽量少吃饼干、软糖等黏附性比较强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这样能摩擦牙面起到清洁作用,有助于口腔的自洁,同时锻炼儿童的咀嚼功能,促进颌骨发育,防止牙列拥挤。

3 合理使用氟化物

氟主要通过降低牙釉质溶解度、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干扰致龋菌代谢以及抑制致龋菌多种代谢酶的活性而达到防龋效果。目前切实可行的氟化物的应用是使用含氟牙膏,但由于学

龄前儿童吞咽功能发育不完善,6岁以前的儿童又为恒牙牙冠矿化阶段,因此,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或监护人的帮助、指导及监督下使用含氟牙膏。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天不超过3次,每次用量不超过0.5 g或5 mm长(黄豆大小),刷牙时不要吞咽,刷牙后清水漱口、吐净。研究表明,3~6岁儿童在成人正确指导下使用适量含氟牙膏同样是安全的。此外,我国部分地区使用氟化泡沫防龋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窝沟封闭与预防性充填

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不去除咬合面牙体组织,在其上涂布一层粘结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酸侵蚀,达到预防龋病的有效方法。窝沟裂隙龋在儿童期早期即发生,大约1/3的儿童3岁时罹患龋病,而在这个年龄窝沟裂隙龋占67%。而对于这些部位的菌斑,无论是家庭口腔卫生措施或牙医的专业菌斑去除方法都是无效的。[2]

预防性树脂充填:预防性树脂充填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牙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充填早期的窝沟龋,并在牙合面上涂布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封闭与窝沟龋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

5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于儿童乳牙龋病的预防非常重要,龋病早期没有自觉症状,容易被家长忽视而并发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所以对于乳牙期儿童每半年应检查1次口腔。医生应对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家长对龋病的认识,使家长重视龋病的危害性,对儿童乳牙及时做窝沟封闭或氟化泡沫,对已经发生的龋病及时进行充填,这样可有效地防治乳牙龋病。[3]

综上所述,积极的口腔健康教育、正确的口腔护理、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地使用氟化物尤其是局部用氟、窝沟封闭、预防性充填和ART技术及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是目前预防儿童乳牙龋病的主要方法。而口腔科医生及时有效地与儿童家长进行沟通,发挥家长在预防儿童乳牙龋病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才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樊明文.牙体牙髓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10.

篇10

[关键词] 中老年人 口腔卫生 问卷调查 口腔保健 常发口腔病

[中图分类号] R473.7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34-01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口腔卫生健康已列为全身健康标准之一。为了解中老年的口腔健康状况,使口腔医疗保健工作更有针对性及有效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预防保健措施的加强,人口的平均寿命必然越来越长。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牙病的危害不亚于心脑血管疾病,它给中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痛苦。近些年来,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口腔医务工作者,必须针对中老年人的口腔问题,宣传口腔保健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保护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的任务。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吉水县的中老年人做受检对象;共计50例,年龄40岁-65岁,其中男25例,女25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问卷调查员由口腔专业人员担任,问卷调查员在口腔健康检查现场面对面询问的方法收集数据。调查现场环境独立、安静、等侯问卷的受检者不在问卷现场。问卷调查员提问并记录、填表、受检者回答。受检者不解题意时,问卷调查员对其可做与患者一致的解释,但不诱导或暗示答案。

2 结果 根据中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行为中刷牙次数,刷牙方法,牙刷的选择,一支牙刷使用的时间平均为5.69个月。其中有饭后漱口习惯者占调查人数的88.7%。龋病和牙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病,但从患者对龋病和牙周病的调查结果来看,约25%-33%患者对这两类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医务工作者应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这一项治疗牙周病的有效措施,这部分患者在农村中较多。牙龈出血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除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外,还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以利于牙病的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3 健康教育

3.1 一般牙周健康的人一天刷牙1-2次即可。正确的刷牙方法应为水平颤动法(Bass法):手持刷柄,刷毛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刷毛角度,把牙刷刷毛端放在直指龈沟的位置,刷毛约与牙长轴呈45o角。轻度加压勿使刷毛屈曲,轻度加压,刷毛端进入龈沟。颤动牙刷,以短距离拂刷;来回颤动牙刷,勿使毛端离开龈沟,至少颤动10次。重新放置牙刷,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注意重叠放置。重复拂刷,在上、下颌牙弓的唇、舌面的每个部位重复拂刷。刷前牙的舌面、腭侧面位置,将牙刷放在前牙舌、腭侧牙面,使刷毛垂直并指向和进入龈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仅能去除菌斑和软垢,并借助牙刷的按摩作用,增进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上皮组织的角化程度,增强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抵御能力,维持牙龈健康。如果刷牙方法不正确,不但达不到清洁牙齿的目的,还可造成牙龈萎缩和楔状缺损。

3.2 目前国内生产牙刷的刷毛多用细尼龙丝制作,有软、中、硬的规格,一般强调选用软毛牙刷。调查中近一半的中老年人选用硬毛牙刷,要大力推广使用软毛牙刷。

3.3 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氟化水源和氟化物牙膏,这对龋病发生率的下降起了很大作用。但在我县还未应用氟化水源,应在社区进行宣传,由于中老年人患龋率高,应该开发中老年人适用的产品,例如含氟口香糖或者氟含片。

3.4 中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普遍差,口腔疾病发展变化速度快,定期做口腔检查,不但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还可接受口腔卫生指导及口腔健康教育,适当安排治疗与功能康复。特别是烟酒嗜好者更应如此,因为烟酒的刺激容易诱发口腔癌的发生。中老年人一般反应较为迟钝,尤其对早期口腔疾病反应不太敏感,直到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有了明显的症状才去就医,这样往往会给治疗带来困难,并贻误病情。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至少一年一次。

4 讨论 针对中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普遍存在的口腔卫生问题,开展各种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消除“人老就会掉牙”的旧观念,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注意饮食与营养,对牙病早发现,早治疗等,提高中老年人自身的保健意识。纠正不良习惯与生活方式,戒除烟酒嗜好,合理膳食、慎咬硬物、控制酸甜苦辣食物等,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举之.口腔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07-277.

[2] 初里楠,朱文昊,周红玲,等.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患龋状况调查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05,13(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