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市场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市场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产品市场体系

篇1

关键词:农产品 市场体系 缺陷

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供大于求、卖难、价格低迷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矛盾反映出农产品市场体系缺陷,分析研究农产品市场体系缺陷,有利于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完善、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存在的缺陷

市场主体发育迟缓

市场经济客观要求农户成为对市场反应灵敏的市场主体。小农户缺乏组织和引导,市场信息沟通和交流不畅,严重制约了农产品流通。小农户绝大多数处于资本积累过程,没有固定销售的农产品和销售渠道,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状态,使得农户的利益受到损害。目前,我国农民经纪人、运销商贩、中介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农产品市场主体虽然有所发展,但其主体地位并未形成。

制度性缺陷

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取决于市场竞争,市场功能的体现,价格信息的传递等都与市场竞争相伴。我国农产品市场在其发育、发展过程中,基本是以行政区域为依托,农产品市场被人为的条块分割,严重阻碍了农产品合理流通,破坏了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和开放性,带有浓厚的垄断色彩。长期以来,国有粮食部门,供销合作社一直是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组织者与承担者,拥有政府所赋予的垄断地位,一方面在农产品市场占绝对垄断,另一方面参与农产品市场竞争,这种双重角色,造成了市场竞争不公平,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性缺陷。

价格形成机制缺陷

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目前仍存在较严重缺陷,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形成和决定机制尚未完成。我国农产品交易方式可划分为三种:国家垄断收购,农户自产自销以及小商贩贩运。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需要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并反应农产品真实价值,我国广大农户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弱,产业化程度低,广大农户对农产品价格影响力较弱;市场价格机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全国性、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农产品大市场,现有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很少,虽具有一定的价格形成机制,由于数量少且分布不均衡,对整个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有限。

法律和法规不完善的缺陷

农产品市场体系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农产品市场建设,还取决于良好的市场秩序。只有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法律法规,才能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转。近年来,我国流通领域中出现的无证经营、掺杂使假、偷税漏税等现象都是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我国农产品市场所需要的一些法律、法规方面仍存在空白。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细则仍然缺乏,使法律法规出台后缺乏可操作性,降低了法律法规效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依然存在。必须加强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秩序,保证公平竞争、公平交易,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农产品市场体系结构缺陷

我国传统的农产品集贸市场和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仍是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主体,具有价格形成机制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少,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主产区,市场功能单一。农产品连锁超市刚刚兴起,超市流通的农产品数量十分有限,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市场体系结构不合理。

质量监督机制缺陷

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如农药残留问题,家禽、家畜的检验检疫问题,甚至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因此,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的有效措施势在必行。

信息流通不畅的缺陷

农产品市场信息是联系农产品产、供、销的桥梁和纽带。农产品市场信息流通不畅的主要表现是广大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传统媒介并没有成为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必须加强信息服务机构建设,特别要加强政府农业信息机构建设,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鼓励和推动各类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设施建设滞后缺陷

我国农产品市场设施建设落后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缺乏资金投入,使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与之配套的市场信息设施建设也同样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现代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等建设缓慢,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较低,市场从设施到管理手段都较落后,许多农产品市场只能满足农产品初级交易。

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缺陷的经济学分析

西方经济学所指的市场缺陷,是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缺陷,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是造成市场缺陷的根本原因,现实市场很难达到理论上的帕累托最优。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缺陷,从表面上看是农产品市场发展不完善造成的,而从深层次分析这些市场缺陷,可以发现它们都属于制度性缺陷,是可以弥补甚至是可以消除的。

农产品市场垄断。垄断必然产生不公平交易和竞争,直接扰乱和破坏农产品市场秩序。市场经济中垄断是不可避免的,如规模经济,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产品差异等都可形成不公平竞争,不能使市场达到帕累托最优。我国农产品市场垄断并非是自由竞争形成规模经济后所产生的,很多是行政干预的垄断,人为因素直接导致不公平竞争,这种不公平是可以避免的。

农产品市场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免费或者少量付费就能消费的,农产品市场存在很多公共物品,如农产品市场本身,市场设施,检验检疫服务,信息服务提供等。农产品市场离开了这些公共物品,其运行必将是无效率的。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公共物品提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产品市场高效运行的需求。

农产品市场存在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其它经济主体产生一定影响,使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发生不均衡,这种外部性的存在将导致市场对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农产品市场同样存在外部性,如农产品农药残留,农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等等,都产生外部影响,甚至是严重影响。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充分。市场信息能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市场信息不充分直接影响市场竞争的充分性,市场信息及时、全面和准确地传递是市场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基础。高效率的市场必须要有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支撑,农产品的流通不畅与农产品市场信息流通不畅有直接关系。

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对策

建立结构合理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农产品市场体系包括多功能、多层次的农产品初级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消费市场,各类市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农产品初级市场为基础,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其在农产品价格形成和农产品市场运行中起到关键作用。积极推进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和农产品连锁经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培育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

培育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户能顺利进入农产品市场,将有利于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通过中介组织将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产品市场主体发育。

加强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

加强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对于弥补和消除农产品市场缺陷至关重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并非要政府参与农产品垄断经营,而是有效地抑制和消除农产品市场垄断,解决农产品市场的地外部性问题,充分提供有利于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公共物品,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的信息服务。

政府的宏观调控,将使农产品供需保持相对平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产品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2

1.加强农村市场建设

一是引导扶持农产品物流园区创建工作。按照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结合我省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处于东北亚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积极向国家争取,在中部长春启动建设1个集大宗农产品现货与期货交易配套、资源流与信息流互动、辐射全国、影响东北亚的大宗农产品物流中心。在东部通化市启动建设1个集特产品和药业为主体的吉林特产品物流园区。在西部白城市启动建设1个集杂粮杂豆和畜产品为主的杂粮杂豆及畜产品物流园区。

二是实施农产品市场提升工程。发展农业部定点市场3家,升级改造国家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45家,重点扶持全省9个市州1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做大做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力争到2015年末,全省每个县升级改造农产品市场一个,总量控制在40个以内。开展实行场地挂钩、加工配送、监管质量安全、推进规范包装、强化信息服务、发展现代流通、壮大市场主体、开拓对外贸易、维护安全交易和完善公共服务等。大力推动质量安全追塑系统、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建设。

三是开展标准化农产品市场创建工作。以地、县两级批发市场为重点,开展标准化农产品市场创建工作。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育50个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经营的农产品市场。2011年每个市州完成培育1个市场任务,到“十二五”末,形成完善的“中粮东特西杂”市场区域格局。

2.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一是整合现有省内期货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期货平台。如洮南杂粮杂豆交易市场、长春粮食批发市场、大连商品交易所等,通过期货价格引导现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实现农产品保值增值。

二是利用现有的“一站通”供求平台,为农民及时发放准确的市场交易信息,利用有形市场建立的电子商务中心,积极推进电子交易方式,使农民的交易高效畅通、减少交易成本。

3.大力发展农业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是新时期开拓农产品市场、宣传推介农产品、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举措。为推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促进吉林的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推动新时期农村主导产业的升级、转型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做出了积极贡献。

篇3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交易费用;创新;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94-02

农产品流通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网络的重要节点,规范合理的农产品流通市场有助于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农村消费市场完善、鲜活农产品供给、公平交易、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1 研究意义

1.1 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科学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便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农产品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农产品流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领域,因此农产品流通市场不是一般性的流通市场,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加以指导。重庆市农村播种面积354.04万hm2,占全市地域面积的42.96%,农产品生产的资源、空间与环境压力大,主要分布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某些区域,主产农产品的国土空间分布不均匀,本土农产品供应能力差。而农产品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重庆市农产品需求旺盛,因此重庆市的农产品除了本土农产品供应外,还需要外地农产品补给。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为抓手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保证农产品流通的供需匹配,规避农产品资源配置不均的风险,达到保供稳价的目的。

1.2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充分实现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流通效率。目前,重庆市农产品流通市场维持传统的流通模式,流通时间长、流通费用高,市场经营主体区域性垄断倾向明显,加之农民获取农产品流通信息成本高、不易得,致使本土农产品供给渠道阻滞与外地农产品竞争渠道阻滞并存,出现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完善的农产品流通市场通过发挥价格机制在农产品流通市场中的决定作用,能更加有效地调节农产品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促使农产品流通及其流通体系高效运行。

1.3 建设统一市场

完善重庆市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形成统一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目前重庆市农产品流通市场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培育主体、管理主体、经营主体尚未规范,流通渠道和方式尚未科学化。本课题力主完善重庆市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同时创新流通渠道和方式,实现农产品流通的智慧化,降低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的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增强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信息化,从而将重庆市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更加有效地纳入国内、国际农产品流通体系。

2 农产品流通组织效率的理论框架

农产品区别于其他普通产品的特性在于民生性、季节性、区域性、分散性、易损性,必须依靠市场这种组织形式增强农产品的鲜活性和供应效率,降低流通的交易费用与管理成本,以增加农民收入与减少消费价格。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选择组织形式与组织制度时,总是更倾向于节省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以求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的边际均衡。虽然科斯本人并没有提出“交易费用”这一语汇,但是他是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先驱和集大成者。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指出:“为了进行一场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和谁交易,告诉人们自己愿意交易及交易的条件,要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拟定契约、实施监督来保障契约的条款得以按要求履行。同时,科斯指出不仅市场存在交易费用,企业本身也会产生交易费用,比如行政管理费用、监督缔约者费用、传输行政命令等组织费用也是交易费用,可称为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农产品流通本身也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因此农产品流通市场及其组织所组成的流通市场体系的效率可以借用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其效率高低取决于农产品经营主体参与流通过程时在搜寻、谈判、讨价还价、拟定契约、监督合同履行方面所耗费的成本高低。

3 重庆市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现状

重庆市按照其对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的总体规划布局,依据辐射能力目前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以直接面向农产品经营主体(供给角度)和农产品消费终端(需求角度)为核心的三级市场。依据辐射能力重庆市一、二、三级市场之间可以互相流通农产品,也可以与其他国内农产品市场发生流通关系,除此之外重庆市一级市场还特别承担国际农产品市场流通功能。

4 存在的问题

4.1 农产品供给的交易费用高

一是农产品经营主体跨层次交易造成交易费用高。重庆市农产品流通市场为三级市场,农产品流通在三级市场之间进行而自然形成交易费用高。二是农产品流通主体发育不足造成的交易费用高。笔者认为农产品流通主体应该落在农户自身、农业生产合作社身上以及农产品加工商和农产品生产企业以减少交易环节,但现实是农户的交易频次低、交易不确定性高,农业生产合作社规模小、数量少、直接参与供给的经验少,农产品加工商、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强,因此实际介入供给的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农产品运销商,并且各农业经营主体产出的农产品主要经农产品运销商到达一、二级市场。农产品运销商在各经营主体和三级市场之间经历搜寻成本、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监督合同履行,交易费用高昂。

4.2 农产品消费的交易费用高

一是农产品消费主体跨层次消费天然造成的交易费用高。二是农产品流通市场为形成统一的价格机制造成的交易费用高。农产品消费终端的各主体(包括市民、超市、社区菜市场、农产品消费企业)反复对比价格选择市场,搜寻、谈判、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监督合同履行的过程产生的交易费用高。

5 创新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模式

5.1 总体思路

建立“供给主导型”的流通市场,保障农产品总量“供需平衡”。笔者主张“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不仅因为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制“需求诱致性”变迁面临着供给约束以及变迁绩效的弱减,而且也在于政府作为制度供给主体具有比较优势。

5.2 目标模式

建立“三级市场,网状流通”。一级市场把握全市供需情况,把握全国供需情况(主要是供给),与其他国内市场(主要是市外)搜寻、签订农产品供给合同,储存、管理农产品并在物流辐射区内配送,从而保证全市农产品总量的动态平衡,达到保供稳价的目标。二级市场把握辐射区内供需情况,在市内搜寻、签订农产品供给合同,储存、管理农产品并在物流辐射区内配送,及时向一级市场报告供需情况,从而保证辐射区内农产品供给动态平衡。当农产品消费终端向一级市场或二级市场发出需求信息后,接到需求信息的市场根据储存实物情况,在一级、二级市场之间进行资源调配,按照辐射能力选择由一级市场或二级市场配送到消费终端。

6 创新策略

6.1 建立全市农产品价格信息网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价格机制本身也会付出代价。全市的农产品价格信息网使得农产品价格透明,降低价格机制降低了交易费用,促使农产品交易公平。建立农产品价格信息网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以及农产品信息的知悉,保证三级市场的农产品经营户、消费终端及时了解价格变化,针对价格变化采取农业增产策略,减少农产品运营商的不必要介入机会,从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发展。

6.2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是运用电子通讯手段对经济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购买、结算的经济活动,具有快捷性、无形性、成本低、全球性的特点。在各级市场之间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主要用于农产品交易信息的交换。这种标准化、无形性的经济交易方式既降低了农产品市场组织内部的交易费用,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6.3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规范市场职能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承担着约70%的农产品流通与集散,是农产品流通的中心组织,因此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规范流通市场的职能。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规范市场职能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其运行目标是保障农产品流通产销畅通和城市农产品供给,且农产品批发市场并不直接参与市场交易,仅是一种流通中介组织,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交易场所与服务,具有公益。二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企业化运作。企业化运作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为提高经营效率,减少对政府的依赖,但是企业化运作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依然具有公益性,其公益性实际上是政府期望其运作实现的公益性目标。

6.4 明确政府的流通监管职责

农产品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其质量和安全性关系到人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由于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流通市场组织是一种中介组织,并不直接参与交易,农产品流通环节对城市又不可或缺,因此农产品流通必须由政府监管。政府的流通监管职责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宏观把握、供需平衡,避免农产品流通的地方性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保证城市农产品流通供需平衡、价格稳定,减少“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事件。二是精细检验、安全可靠。保证农产品储存、流通期间的安全问题,谨防变质和劣质农产品流通。为此政府需针对农产品流通立法。

6.5 培养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导的农场品经营主体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质量、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户、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属农业标准化生产主体,本文认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应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导力量,成为农产品经营的主导主体。农户个体力量薄弱,认知能力有限,行为能力局限,无法承担农产品流通重任;农业企业营利性目标明确、数量较少、资产专用性强、生产目标具体,不适宜承担农产品流通重任。相较于农户和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规模可大可小,其性质类似于社会团体,尊重农民自愿的同时合作共事追求增产增收,能保证农产品供应的公益性目标且自然维系农民自身利益,有能力承担农产品流通重任。而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农产品经营主体,将农民组织起来,以组织形式承担起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中间角色,降低了交易费用。

6.6 提升农产品流通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

提升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定位为公共企业,以达到保供稳价的公益目标与提升流通效率的双重目标[3-4]。定位为公共企业,政府要在尊重现代企业运营管理方式的同时发挥必要作用,分清直接介入领域与避免介入领域,提升农产品流通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

7 参考文献

[1] 张浩,孙庆莉,安玉发.中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效率评价[J].中国农村经济,2009(10):51-57.

篇4

建立结构合理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农产品市场体系包括多功能、多层次的农产品初级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消费市场,各类市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农产品初级市场为基础,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其在农产品价格形成和农产品市场运行中起到关键作用。积极推进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和农产品连锁经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培育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

培育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户能顺利进入农产品市场,将有利于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通过中介组织将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产品市场主体发育。

加强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

加强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对于弥补和消除农产品市场缺陷至关重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并非要政府参与农产品垄断经营,而是有效地抑制和消除农产品市场垄断,解决农产品市场的地外部性问题,充分提供有利于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公共物品,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的信息服务。

政府的宏观调控,将使农产品供需保持相对平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产品生产安全。

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存在的缺陷

市场主体发育迟缓

市场经济客观要求农户成为对市场反应灵敏的市场主体。小农户缺乏组织和引导,市场信息沟通和交流不畅,严重制约了农产品流通。小农户绝大多数处于资本积累过程,没有固定销售的农产品和销售渠道,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状态,使得农户的利益受到损害。目前,我国农民经纪人、运销商贩、中介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农产品市场主体虽然有所发展,但其主体地位并未形成。

制度性缺陷

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取决于市场竞争,市场功能的体现,价格信息的传递等都与市场竞争相伴。我国农产品市场在其发育、发展过程中,基本是以行政区域为依托,农产品市场被人为的条块分割,严重阻碍了农产品合理流通,破坏了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和开放性,带有浓厚的垄断色彩。长期以来,国有粮食部门,供销合作社一直是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组织者与承担者,拥有政府所赋予的垄断地位,一方面在农产品市场占绝对垄断,另一方面参与农产品市场竞争,这种双重角色,造成了市场竞争不公平,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性缺陷。

价格形成机制缺陷

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目前仍存在较严重缺陷,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形成和决定机制尚未完成。我国农产品交易方式可划分为三种:国家垄断收购,农户自产自销以及小商贩贩运。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需要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并反应农产品真实价值,我国广大农户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弱,产业化程度低,广大农户对农产品价格影响力较弱;市场价格机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全国性、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农产品大市场,现有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很少,虽具有一定的价格形成机制,由于数量少且分布不均衡,对整个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有限。

法律和法规不完善的缺陷

农产品市场体系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农产品市场建设,还取决于良好的市场秩序。只有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法律法规,才能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转。近年来,我国流通领域中出现的无证经营、掺杂使假、偷税漏税等现象都是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我国农产品市场所需要的一些法律、法规方面仍存在空白。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细则仍然缺乏,使法律法规出台后缺乏可操作性,降低了法律法规效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依然存在。必须加强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秩序,保证公平竞争、公平交易,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农产品市场体系结构缺陷

我国传统的农产品集贸市场和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仍是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主体,具有价格形成机制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少,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主产区,市场功能单一。农产品连锁超市刚刚兴起,超市流通的农产品数量十分有限,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市场体系结构不合理。

质量监督机制缺陷

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如农药残留问题,家禽、家畜的检验检疫问题,甚至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因此,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的有效措施势在必行。

信息流通不畅的缺陷

农产品市场信息是联系农产品产、供、销的桥梁和纽带。农产品市场信息流通不畅的主要表现是广大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传统媒介并没有成为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必须加强信息服务机构建设,特别要加强政府农业信息机构建设,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鼓励和推动各类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设施建设滞后缺陷

我国农产品市场设施建设落后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缺乏资金投入,使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与之配套的市场信息设施建设也同样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现代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等建设缓慢,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较低,市场从设施到管理手段都较落后,许多农产品市场只能满足农产品初级交易。

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缺陷的经济学分析

西方经济学所指的市场缺陷,是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缺陷,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是造

成市场缺陷的根本原因,现实市场很难达到理论上的帕累托最优。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缺陷,从表面上看是农产品市场发展不完善造成的,而从深层次分析这些市场缺陷,可以发现它们都属于制度性缺陷,是可以弥补甚至是可以消除的。

农产品市场垄断。垄断必然产生不公平交易和竞争,直接扰乱和破坏农产品市场秩序。市场经济中垄断是不可避免的,如规模经济,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产品差异等都可形成不公平竞争,不能使市场达到帕累托最优。我国农产品市场垄断并非是自由竞争形成规模经济后所产生的,很多是行政干预的垄断,人为因素直接导致不公平竞争,这种不公平是可以避免的。

农产品市场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免费或者少量付费就能消费的,农产品市场存在很多公共物品,如农产品市场本身,市场设施,检验检疫服务,信息服务提供等。农产品市场离开了这些公共物品,其运行必将是无效率的。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公共物品提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产品市场高效运行的需求。

农产品市场存在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其它经济主体产生一定影响,使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发生不均衡,这种外部性的存在将导致市场对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农产品市场同样存在外部性,如农产品农药残留,农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等等,都产生外部影响,甚至是严重影响。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充分。市场信息能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市场信息不充分直接影响市场竞争的充分性,市场信息及时、全面和准确地传递是市场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基础。高效率的市场必须要有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支撑,农产品的流通不畅与农产品市场信息流通不畅有直接关系。

参考文献:

1.秦学,赵勇.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J].农村经济,2000(12)

2.叶兴庆.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0(12)

内容摘要: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存在的缺陷,造成了农产品市场的一系列问题,如农产品流通不畅、供需失衡、价格波动幅度过大等问题。分析研究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缺陷,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农产

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完善、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篇5

关键词:海南;热带农业;农产品;流通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2-0078-03

从经济发展阶段性的角度来看,当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后,农产品供应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产品流通就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就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流通体系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采取现代组织方式,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的系统总称。通过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一方面能将小生产和大市场连接起来,形成城乡双向流通网络,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确保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供应,保障消费安全。

海南作为我国宝贵的热带农业基地和农产品的主产区,农产品流通量十分巨大。但由于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滞后和交易方式、组织化水平的低下,严重制约了海南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迫切需要构建农产品大流通体系。本文尝试从模式、制度、设施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问题意识:海南热带大农业发展迫切需要构建大流通体系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省份,热带高效农业具有不可替代性。近10年来,海南农业增加值年均增幅相当于全国的两倍,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农民收入同步提高,农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热带特色、高效、无公害农业效应进一步凸显,热带瓜菜、热带花卉、热带水果、海洋渔业、畜牧业等优质热带高效农业多头并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五”期间,海南农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196.5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10.22亿元,年平均增长8.3%;瓜果菜出岛量从2000年的182.7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343.9万吨左右,年均递增13.5%。[1]目前,海南有60%的人口是农民,80%的土地在农村,33.3%的生产总值来源于农业,是全国唯一一个农业GDP超过30%的省份。这决定了农业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首要和支柱地位,“热带高效农业基地”被历史地写进了海南“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方略。[2]

但是,海南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海南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目前,海南的农产品流通基本上还处在自由贸易阶段,主要特征是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为载体,以农民经纪人、运销商贩、中介组织、加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集散、现货交易为基本流通模式,以原产品和初加工产品为营销客体的基础流通格局。市场流通主体呈现无序性、多元化特征。营销客体以大宗原产品为主、初级加工品为副,品牌数量少、覆盖率低,初加工产品占市场份额很小。??市场流通模式仍处于现货交易的原始集散阶段,现代物流模式、流通手段刚刚起步。

在国内农产品买方市场的条件下,流通不畅和市场缺位就会使产品向商品的跨越出现障碍,要么无法实现生产的价值,要么价不符值,农业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更加频繁,农民的收入及其收入的预期非常不稳定,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向市场流通领域。因此,海南迫切需要以科学的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的历史演进逻辑为基石,立足国内市场,放眼于国际竞争大环境,用市场、质量、标准、竞争等现念经营农业,突破岛内市场的局限性,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构建与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等大政方针相匹配的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体系。[3]

农产品大流通体系是现代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物流、信息流和制度设施的有机结合及一体化运作。它涵盖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物理性流通全过程,表现为农产品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显示出流通目标复合化、服务全方位化、作业标准化、手段现代化、运行效率化、控制信息化、组织网络化和机制市场化等特征。海南落后的农产品流通方式与新形势下的农产品大流通体系相差甚远,这也是造成海南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和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瓶颈问题。构建与国内外市场对接的农产品大流通体系已成为促进海南农业跨越式发展和提高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和时代要求。

二、形势审视:海南农产品流通业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海南四面环海,是岛屿型的经济体,瓜果菜的主要市场在外地,农产品流通环节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海南农产品流通业既存在独特的自然禀赋,又存在诸多市场的缺失。一方面,海南农产品的流通方式以生鲜农产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绝大多数以原始形式销售,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很大。加上海南远离大陆市场,运输成本高,流通体系不健全,市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不高,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控体系建设与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造成农产品附加价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增产不增收。另一方面,东盟农产品零关税政策的实施和内地设施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来在国内具有独占优势的热带高效农业将会受到冲击,预计其它省市区将从东盟国家进口更多的农产品,使现有的市场份额下降。而且由于资本、品种、成本和国外越来越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方面的巨大障碍,海南的农产品难以在短期间内更多地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市场仍然相对集中在日本、韩国、欧盟、美国、东盟和港澳地区等市场。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海南农业已从面向热带作物转变为面向热带大农业,从面向生产转变为面向市场,从面向国内市场转变为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也为海南农产品流通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海南与东盟诸国交往频繁、关系密切,拥有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脉资源,区域的合作也向深度发展。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取消各地制发的“绿色通道通行证”后,凡享受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货运车辆,不再以“绿色通行证”作为车辆的证明,而是凭装载货物或货单享受优惠政策,并按指定车道通过收费站,这将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线路建设,消除政策差别,实现无区域限制互通。[4]海南独特的资源禀赋、全国唯一的全省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体制创新优势也给海南构建农产品大流通体系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应对策略:从设施、制度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大流通体系

根据以上思路,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应对的策略是:以有效的宏观调控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构建多元化的市场组织体系。也就是说,在保证政府对农产品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的基础上,从模式、制度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消除制约流通效率的制度瓶颈,构建一个市场设施完善、组织化程度高、信息化和标准化、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农产品大流通体系。

(一)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构建农产品大流通体系提供重要载体

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商品市场体系既包括集贸市场,又包括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海南与全国其它省市一样,农产品流通市场主要依赖于农村和城市的集贸市场。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产品市场服务功能的升级与创新,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保鲜、检验检测等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构建农产品大流通体系提供重要载体。重点扶持建设规模大、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区域性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使之成为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递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农产品产销批发市场,使农产品交易由地头交易向批发市场交易转变;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建立多层次、多业态、多种经营方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零售市场超级化和连锁化。同时,创新农产品市场交易方式,选择部分大型批发市场进行经纪人、竞价拍卖、期货和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试点。[5]

(二)培育流通中介组织,完善农产品大流通体系制度建设

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低和流通中介组织不发达是制约海南构建农产品大流通体系最大的制度障碍。政府必须从制度、金融、税收等方面帮助农民、扶持农业,规范订单农业的发展,完善农产品大流通体系制度建设。由于农民从事农产品经销的力量薄弱,经营规模较小,交易的盲目性很大,运销费用较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无力组织农产品的大流通。与有一定组织的、实力较强的经销商相比,农民在交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很少直接介入到流通领域,以地头交易为主,没有机会与市场的前沿接触,不可能正确把握市场的脉搏。特别是市场饱和以后,农民竞相降价,最终造成农民利益受损。因此,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和运销队伍等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的重要主体;吸收农民、农产品经纪人及中介组织的资金投资于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的开发,出资兴办各种产地批发市场、超级市场,为农产品的流通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支持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大幅度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形成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为构建农产品大流通体系提供重要媒介

信息化是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的充分和畅通也是构建农产品大流通体系的重要媒介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条件。海南已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的高速、宽带、大容量的信息基础网络,为建设电脑、电话、电视“三电合一”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农产品交易平台或交易市场创造了条件。当前,要建立并完善包括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及科研成果等数据信息在内的各种类型数据库,快速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库存信息、运输信息、订单与销售信息、市场情报等,实现批发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地引导农户、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逐步形成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农产品电子交易所和农产品网上商店,催生出一批批电子农民。农产品流通还需要利用现代科技,建立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联接起来的网络,形成相对完整的省、市(县)、镇、村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6]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夯实农产品大流通体系基础

海南传统的瓜果等农产品生产大都重视采前栽培、病虫害防治,忽视采后的商品化处理,致使产品大多混等散装,外观质量差,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出口创汇能力低下。因此,要通过建立质量监督控制机制,从生产源头严把产品质量关,在销售环节加强抽查监督,确保产品质量和信誉;要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尽快制定与实施农产品交易分级分类标准,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制度,大力推进各类运输装备、流通器具、信息接口等的标准化建设,通过条形码、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产品流通信息、质检、仓储物流、包装运输等国内外互联互通。通过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注册商标,创立名牌产品,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夯实构建农产品大流通体系基础。

(五)参与区域经贸合作,为构建农产品大流通体系打开国际大通道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海南要积极参与区域经贸合作,构建起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体系,使海南农产品流通逐步融入到国际的大流通当中去。当前,海南要不断扩大、深化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海南-东盟农产品合作领域和合作内容;继续实施“大特区与大都市互动合作计划”;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办好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试验区;积极融入区域间农产品流通的大链条当中,参与构建区域统一、规范、开放、高效的现代农产品流通大体系。

海南是中国大陆连接东南亚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海上通道,处于东南亚经济圈中重要位置,与东盟国家十国中的九国都能水路相通。海南要充分发挥好背靠大陆面向东盟的滩头地位和经贸桥梁作用,抓住机遇利用好东盟国家的资源和市场,拓展区域经贸合作,把海南打造成为亚洲重要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构建起一条衔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农产品流通大通道。

参考文献:

[1] 海南省统计局.2005年海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06年3月3日.

[2] 海南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Z].2006年1月20日.

[3] 国家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的意见[Z].2005年9月8日.

[4] 徐清扬,郭远明.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农产品流通合作前景调查[DB/OL]..

篇6

一、必须从农村市场化的理论内涵和现实矛盾中,不断深化对健全三大体系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推进农村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既是新阶段农业发展和改革面临的理论问题,也是必须解决好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农村市场化的推进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和信息体系息息相关。

从理论层面看,健全三大体系是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生物、信息等高新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回良玉:《在全国农业标准化会议上的讲话》,*3年11月。,是以市场化、信息化为基础支撑点,以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理念的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也是农村市场化的过程。从制度含义分析,现代农业应具有较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较为科学的政府干预农业的制度和运行良好的农业服务体系。从社会含义分析,现代农业就是农业社会化的过程,由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为面向全球市场的高度商品化、社会化的经济,并由此带动农村社会结构、农村文化结构、农民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正是因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市场体系和信息体系,符合现代农业制度含义和社会含义的内在规定性,所以在我国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中体现着其内在发展方向,并日益成为巨大的有生力量。

从实践层面看,健全三大体系是解决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正面临着两大新矛盾:一是增产不增收矛盾。据统计,*7—*2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7.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8.6%,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不到4%,没有一年增幅在5%以上,比改革开放以来24年平均值低3.36个百分点。二是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矛盾。由于种粮经济效益较低,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粮食面积不断缩减,直接影响粮食供给安全。产生这两大矛盾的重要原因,一是农产品结构和质量安全水平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存在大路货多、名特优新产品少,通用产品多、专用产品少,低档和劣质产品多、高档和优质产品少等“三多三少”现象。二是信息体系不健全。农民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信息不对称致使市场失效,出现了需求得不到满足与供应过剩并存的现象。三是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市场基础设施滞后、农民市场主体地位脆弱、市场制度建设不完善,不能充分发挥价格形成、商品集散和信息传播功能。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矛盾要求从速建设三大体系。

从国际化趋势看,健全三大体系已成为农村市场化进程中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基本手段。要有效缓解来自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压力,科学应对复杂经济形势,增强参与国际农业竞争与合作能力,客观上要求尽快健全三大体系,推进农村市场化。首先,近年来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凭借体系健全、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的优势,以质量安全为由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构筑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农产品出口压力空前加大,国际贸易形势严峻。据统计,*2年我国9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经济损失高达90亿美元。其次,由于我国尚未建成全国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农产品大市场,地区间产品物流不畅,流通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当于给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提供了空间。第三,从一定角度上说,世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实质也是信息化水平的竞争。由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农业信息化水平起步较晚,发展程度不高,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则以控制全球农业信息技术和资源为主要手段,抢占先机,通过有目的地信息,导引市场供求走势,操纵产品价格,主宰国际农产品市场,攫取丰厚利润。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也使我国三大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二、必须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科学分析和把握当前三大体系由基础发育期向完善发展期的历史性跨越

健全三大体系,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也必须坚持发展和联系的观点,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其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相互关系。三大体系是农村市场化的重要内涵和基本标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步构建。回顾10年来三大体系理论与实践历程就会发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格局中,三大体系已基本完成了构造体系与运行机制框架的基础发育阶段,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步伐,开始步入健全完善的关键阶段。经过新阶段的整体攻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市场体系和信息体系将发展成为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基本满足农村市场化的客观要求。

(一)三大体系已完成基础发育阶段

在这一阶段(*2—*3年),三大体系在统一基本认识、摸索建设重点、搭建体系框架和启动理论研究等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是形成了共识,三大体系建设各界助力。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和信息工作高度重视,*8年以来每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文件中,认识不断深化,要求日益明确,措施一年比一年具体。有关部门对于三大体系建设给予了大力扶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均设立了专项资金。所有省级农业部门都设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建立了一支较强的工作队伍。社会各界对质量市场信息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

二是找到了切入点,三大体系建设各有重心。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理清了建设重点,切入点明晰。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中心,全面推进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监督执法等基础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以批发市场建设为中心展开,逐步以强化农产品营销促销为重点,积极探索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农产品信息体系以实施“‘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为统领,整合资源,放大窗口,重点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强化信息集散功能,适度延伸服务网络。

三是具备了雏型,三大体系建设自成网络。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已有12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和175部级质检中心获得了授权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各省也相继建立了省级农产品质检中心,部分县市建立了以速测为主的监测站,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也建立了以自控为主的速测点。目前已累计完成农业方面的国家标准1056项,农业行业标准1600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订的农业地方标准6179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认可工作全面启动,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协调运转的新格局。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4500多个,集贸市场28000多个,基本遍布全国城乡。信息体系建设方面,全国89%的地市、66%的县和29%的乡镇建立了专门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64%的地市和31%的县开通了互联网站,上网的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达到23%,并发展了近4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

四是取得了成果,三大体系建设理论出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中,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顽强探索,及时总结提炼实践经验,勇于开辟理论研究新境界。在建设三大体系的理论依据、发展模式、实现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健全三大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综观10年的建设与发展,三大体系成效显著,为农村市场化改革做出了贡献。但是,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国内市场化改革要求比较,三大体系基础薄弱,整体支撑功能不强的问题突出,尤其是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二)三大体系正步入完善发展期

在这一阶段(*3年开始),三大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工作交融程度也明显增强。需要把握工作的阶段性,适度调整工作重心。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要转变重心,由抓基础体系建设向突出关键点、整体提升水平转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进入*3年以来,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超标率和畜产品瘦肉精检出率下降速度趋缓,处于停滞甚至徘徊反复阶段。究其原因:首先是依靠政府行政命令方式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初见成效,而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其次是广大农业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没完全到位,对于质量安全管理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第三是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力度加大,禁用、滥用农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依靠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产品质量上水平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市场营销等各个关键点的质量控制,实施农产品全程质量监管,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农产品市场体系要转变功能定位,由数量扩张向内强素质,强化营销促销功能转变。由于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90年代中期以前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买难”、“卖难”和积压、烂市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市场机制调节价格等功能开始显现。但规避市场风险、确保产品质量等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产品流通需要。这表明,农产品市场数量扩张期已经基本结束,工作重心必须适时转移到强化市场营销服务功能上来。

三是农产品信息体系服务对象要转变,由主要对上向上下并重、重在对下发展。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设初期,服务对象主要是国家宏观决策。随着农村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围绕市场需求为农民提供微观信息服务逐步成为体系建设的一个重点方向。近年来农产品信息体系服务网络有所延伸,但向西部边远地区和农业生产者延伸难度加大,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主要是因为农业信息资源没有得到较好整合,直接服务于为农民决策的区域性、微观性信息少;信息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方式单一;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发育迟缓,多元化信息服务的格局尚未形成。这就要求信息体系建设重点必须适度调整,围绕对上和对下两个服务加快建设。

四是三大体系彼此间关系正由独立发展向互动式发展转变。在农村市场化进程中,三大体系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必然联系。随着工作的推进,正由分散的“三驾马车”逐步发展到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其内在联系已经明显表现为互动式发展,要求我们在工作布局上,既要坚持体现各项工作自身特点,又要坚持统筹协调的发展观。

三、必须明确方向与重点,尽快健全三大体系,

积极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今后一个时期,根据三大体系步入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度调整发展战略,围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着眼于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来筹划和布局,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

(一)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要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突破口

标准化是加快农产品产销对接、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的最基础性前提。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实践为基础,在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过程中,把农业标准化作为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问题。

在农业标准化上取得突破,必须抓好农业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监督两个关键环节。在标准制订和修订方面,要坚持以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宗产品、出口创汇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国家、行业标准为主,引导特色、名牌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强调产品优质、安全类指标的充实和修改,提高国际采标率。在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方面,一要扩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示范区。依托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产业带科学安排,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过程到加工、销售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当前首要的是开展标准化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和操作水平。二要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全程追溯制度。三要加强认证认可工作。加速国际互认步伐,为中国农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奠定基础。四要加强农业名牌产品培育和传统农产品的挖掘保护。积极推进传统农产品原产地命名工作,提高产地的社会知名度,开拓市场空间。五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进程,推进依法行政。

值得重视的是,必须根据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阶段性特征,调整管理工作方式方法。一要做到堵疏结合。即通过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健全例行监测制度,加强市场监管,从农田到餐桌实施全程控制,严把市场准入关口。同时要加强梳理源头,通过抓基地带动、抓中介带动、抓宣传培训等,全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二要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在抓好京、津、沪、深4城市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重点对质检超标严重的地区进行综合治理。

(二)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要把打破地区间的市场封锁和分割,推进农产品流通方式变革,形成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全国农产品市场新格局作为根本目标

农产品市场是提高流通效率、实现农村市场化的基本依托。在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强化市场本身的建设。一要抓住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有利时机,推动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发展。这有利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大大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二要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创新交易方式。尽快建立现代电子报价、电子结算等功能,积极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三要改善农业的投资结构,促进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发展。当前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的关系是“两头叫,中间笑”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第300页。。为解决农产品从“生产者-产地市场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商-消费者”这一物流链条中因流通效率和质量造成的利益分配失衡问题,必须大胆改革现行农业投资结构,支持强化农产品营销促销工作,提高农产品保鲜、加工和处理能力,促进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通,形成真正的全国统一市场。要利用举办交易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营销促销。适应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区协议和与泰国实行零关税的形势,要主攻东南亚等国的新兴目标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总体效益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整体实力。四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使市场成为城镇居民的“桥头堡”,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菜”。五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打破行业垄断,促进有序竞争。

(三)健全农产品信息体系要以实施“金农工程”为契机,以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为落脚点

信息是优化资源配置、搞活农产品流通的基本要素。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完善国家、省、地级农业信息网络,逐步健全县级信息服务体系,在部-省-县之间建成农业专用卫星通道,形成从中央到地方适应农村市场化要求的现代信息传播系统。县级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要以基本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开发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技术信息和农情信息为关键点,完善信息收集和制度,千方百计把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传播给农民。“金农工程”建设要着重健全农产品市场预警监测系统,一方面强化面向市场的微观信息服务,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一方面强化面向管理与调控的宏观信息服务,维护国家农业安全。要注意扶植多元化信息服务组织的发展,积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类型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科研院所等不同市场主体开展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

篇7

农产品期货市场起源

美国农业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功不可没。经过长期的市场洗礼,美国出现了众多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而芝加哥农产品期货交易所(CBOT)是最久负盛名的。1848年,美国在芝加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期货交易市场。这一概念很快在商贾之间广为传播。1865年,芝加哥市场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份标准的谷物期货交易合同,同时实行签约双方收取不超过合约价值10%的保证金制度,这有利于规范谷物贸易。直到20世纪60年代,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仅仅局限在那些耐储藏、不易变质的商品,而不考虑品种的收获时间。1964年,交易所率先推出了活牛期货品种,后来又推出了活猪期货合约。到1969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已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畜类期货交易中心。凭借悠久的历史、发达的现代期货交易技术以及完善的市场网络,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居绝对领先地位,左右着美国甚至全球农产品市场价格。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现状

经过160多年的发展,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在农产品现货市场、期货合约品种、参与主体、交易环境等方面,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建设居世界领先地位。

农产品现货市场发达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统一、规范的现货市场,科学、高标准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发达的现代物流设施。发达的农产品现货市场能够与农产品期货市场无缝对接,让期货实物交割成本无限接近于现货交易成本。

农产品期货合约品种丰富美国是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也是上市交易农产品期货品种最多的国家。上市交易玉米、大豆、豆油、豆粕、小麦、大米、白糖、棉花、柑橘等30多个农产品的期货合约和相关期权合约。

农产品期货参与主体广泛美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农业中小企业和农场主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多数中小企业都直接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美国农民是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参与期货市场。少数大的农场主资金实力雄厚、信息充分,可以直接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更多的农民则是通过合作社间接参与期货市场。投资者和投机者广泛进入,不仅可以分散农业价格风险,而且有利于发现农产品的远期真实价格,增强农产品市场流动性。

农产品期货交易环境宽松宽松的交易环境能使期货流动性更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美国政府和市场主体为农产品期货市场健康发展营造了极为宽松的市场环境:首先。一系列制度创新为保证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效率“保驾护航”。为了保证交易流畅、公平,政府积极规范交易制度,出台相关法律,包括保证金制度、结算制度、交割制度、持仓限制制度、涨跌停板制度,还有最早制定的合作社法等。其次,配套设施完善。例如,各方面的农业信息已经纳入本国的信息网络以及国际互联网,包括农产品生产、流通和价格等市场信息,各种农业环境、资源信息,农业灾害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等。农业各领域的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都能够充分享受农业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和效率。第三,完善的银行系统能够满足跨地区、跨国界的金融需求,这些使美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成为全球农产品贸易定价的基础。第四,负责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业务监管的机构包括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各地的期货交易所,这些机构提供的咨询、教育培训、法律支持和风险监管,降低了农产品期货交易费用。

农产品期货对市场调节作用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形成市场价格和吸引国际资本发挥了基础作用,提高了美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作为发达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也起到了对国内市场的稳定和调节作用。

利用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公开透明的报价,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市场主体的价格预期,以及农产品的未来供求关系和真实价格。由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灵敏,政府和农民可以此为依据调节资源配置比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同时,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和产业政策支持,甚至政府采购,影响农产品期货价格,主动调控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让政府和农民有效调控农业资源配置。

利用套期保值功能降低市场风险除了自然风险外,农产品生产总是面临市场风险。农民按照滞后的市场价格安排农业生产,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在美国,农业企业和农场主充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冲抵”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即交易者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目相同,而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在未来一段时间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

利用价格发现功能熨平供求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市场交易者的重复博弈,使农产品期货价格逐渐接近真实价格。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远期价格发现功能,平衡农产品供求。农产品供给方根据期货市场价格合理安排生产总量和结构,需求方根据期货价格安排购买规模,确保农产品中长期供需基本平衡。

留给我们的启示

自1993年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正式开业以来,一批以农产品期货为主业的期货交易所相继成立。但是在发现价格、稳定市场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完全靠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建立起来的。滞后的现货市场必然会影响和制约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中国农产品期货主体资格限制多,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进出自由的市场,对进入主体资格存在限制。一方面是硬性的制度限制,另一方面是软性的“进入壁垒”限制。本应该作为农产品期货主要参与者的农民并没有真正出现在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应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和农民增收作用。在进行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建设的同时,重点支持现代农村金融、农业政策性保险、农产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体系建设。

另外,大宗农产品是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但现有大宗农产品由不同部门管理,影响了市场合作,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大宗农产品市场监督机制,有序监管农产品市场体系,保障其健康发展。同时,也应该建立独立的农产品期货监管机制,规范农产品期货市场秩序,防范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防止出现过度投机、人为操纵、不正当交易等问题。

篇8

关键词:农村市场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038-02

1 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现状

农村市场作为我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市场机制逐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市场成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条件,也成为全国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

1.1 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和“三减免”、“三增加”等政策的实施,农民收人持续增长,农村消费环境日趋改善,农民负担减轻和消费预期的好转等因素促进下,农民消费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商务部门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打造农村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推进“双百市场工程”和农产品“农超对接”,打造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促进农民增收,扩大消费。2009年1-11月,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同期增幅比城市高0.6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幅首超城市。

1.2 农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能力的增强,农民逐渐改变传统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逐步升级。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7%,比2003年降低了1.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年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1.5%、2.9%、6.1%和4.2%,比2003年分别提高了1.3、0.2、0.7和0.4个百分点。 1.3 市场类型和流通业态逐步完善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各种有形市场迅速崛起。除了传统的集市贸易市场外,各种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以及批发市场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农村市场体系。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经营方式和小型超市、便利店等经营业态,从城市开始走向农村乡镇。例如,畅通农村商品流通渠道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给发展滞后的农村市场注入了活力,改善了农村市场环境,促进了城乡市场和谐发展。截至2009年10月底,全国已累计建成41.6万个农家店和1467个配送中心,覆盖了全国85%的县、75%乡镇和50%行政村,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2 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各种农村有形市场迅速崛起,形成了结构相对完善的有形市场网络,农村市场已经成为连接城乡之间、产需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相匹配的地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制约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是渐进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率先从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开始,逐步扩展到生猪、麻类、糖料等农产品,放开价格控制,实行市场调节。但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市场化步伐进展缓慢,特别是粮食和棉花,至今还没有完成流通体制的改革。新一轮的改革虽正在进行,但还没有进入规范化的轨道,距离真正建立规范化的市场化流通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妨碍公平竞争的行政壁垒,如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等行为在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制约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

(2)缺乏合理规划和指导,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长期以来,人们对开拓农村市场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合理的规划和指导,市场总量和布局不尽合理。目前我国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与分布不均同时俱存。一方面,一些地区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商品流通的流向、流量和市场辐射范围等问题,最终出现“有场无市”,而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由于缺乏资金建设市场,又存在“有市无场”;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市场建设不足,沿街叫卖、沿街为市、占道为市的现象比比皆是。从全国来看,东西部地区在农村市场建设上很不平衡,差距比较明显。

(3)业态结构不甚合理,流通主体及其组织发育迟滞。

据国家内贸局调查,在县以下的农村市场中,流通主体主要是个体、私营流通企业,占有90%的份额,国有商业、物资、供销流通企业的销售网络明显萎缩,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这些个体工商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素质低,在运输、经营、仓储设施等方面局限性较大,难以承担现代流通的重任。连锁经营涉及行业不多、规模不大,门面不多;物流配送相应滞后,网络体系不够健全;农村市场主流业态仍以传统百货店为主,商品种类以日用品为主,市场定位趋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严重滞后,冷链设施匮缺,冷藏运输效率低,物流成本高。再者,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部分干部的市场观念、市场意识淡薄,只重视抓生产方面而忽视流通组织的建设。

(4)基础设施薄弱,流通效率低下。

近年来,农村交通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更差。多数地方注重市场场地的建设,忽视流通服务(运输、邮电通讯)的建立,长期停留在出租铺位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以传统的现货、对手交易为主,结算还不普遍。会员制、竞价拍卖,远期合约交易和期货交易方式没有被广泛采用,市场交易手段落后,尤其缺乏贮藏保鲜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一些农村市场特别是集贸市场建筑简陋,大棚式、露天市场多,基本设施不完善,更谈不上应有的功能了。再者,农村通讯落后,许多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还处在一种相对与世隔绝的状态,甚至没有电视或电也不通,和外界交流非常困难,缺乏市场信息,供求信息不畅通。落后的基础设施使得我国农村商品的采购、运输、仓储成本很高,流通效益低下。

(5)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市场监管乏力。

虽然我国农产品市场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见雏形,但涉及农村流通的一些重要法律法规至今尚未出台。农村市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不少执法部门重复检查,盲目检查,以罚款代管理,干扰了农村商品流通的正常经营秩序。另外,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手段,农村市场中假冒伪劣问题严重,严重危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时,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诸如农药化肥的残留等问题,在农村产地市场如不能及时准确检出,流向城市,将给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造成危险。一些地方还存在欺行霸市的现象,农民利益时常受到损害。加之农民整体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思想观念、法制观念落后,农产品市场中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的能力很弱。

3 建设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对策

3.1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市场化进程,继续培育各类市场,特别是要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市场规则,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对广大农民进行市场经济的知识教育,要将广大农民的生产行为交给市场。通过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帮助农民学会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手段获取市场信息,将更加有利于各地农民有针对性安排和组织农产品生产,通过建立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网络,把更多的农副产品投入到最有利可图的国内外市场。

3.2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强对农村市场的规划和建设

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制定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及实施纲要,从宏观上加强对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使农村商品市场的建设实现从无序向有序、从分散向规模、从传统向现代、从低效向高效的转变,扭转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政府要支持和鼓励国内农村经济组织、农产品协会和与农业相关的大型企业等利用国际农业组织、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带有援或优惠信贷条件的资金,加快完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

3.3 整合传统农村流通企业,发展新型业态

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国内外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城镇店、超市、便民店等现代流通业态的发展。同时要改革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开放以来,供销合作社在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降低,但农村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体系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发展农村市场体系要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市场开发和组织网络上的传统优势,利用其对农村商品流通的组织管理经验,培育一批示范性的专业市场,促进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快速建立和发展。另外还要引导和扶持个体商业。私营和个体商业虽然规模小、设施差、管理水平低下,但他们为农民购物提供了方便,小店铺完成了大流通,构成了农村商业网。在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要继续坚持发展私营和个体商业的政策,通过建设行业协会,开展各种培训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行业信誉,通过联盟、连锁等方式做出品牌,形成规模经济。

3.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流通效率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各级政府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增加对农村的自来水、电力、公路、通讯等方面投资,逐步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市场信息体系是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应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要投资于市场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更要配备智力资本和软件设施,处理好农产品供求、价格及交易信息的搜集、处理、预测和工作,完善市场信息咨询服务,正确、合理地引导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交易。支持农产品低温仓储、冷链系统,对于试点企业建设的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给予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同时切实加强农产品低温仓储和冷链系统建设整体规划,建立政府、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联动机制;推动多种模式的农产品冷链体系建设。

3.5 建立健全农村市场法律体系,加强市场监管

加快农村市场体系立法工作,维护全国市场的统一性,消除不利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法规、法律和政策,逐步完善农村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商务、农业、工商、质检、物价等部门的执法协作,建立信息、技术资源共享机制,加大对农村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及农用生产资料等产品的不法行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建立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保障农民利益和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对于违反国家规定,设置市场壁垒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对于谋取垄断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

参考文献

[1]贺珍瑞.关于构建现代化农村市场体系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7(3),64-66.

[2]许旭.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促进新农村建设[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72-75.

[3]常明明 李汉文.中国农村市场体系的现状及改革思路[J].价格月刊,2007(6),32-34.

篇9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消费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010-02

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以粮食为主的主要农产品供应偏紧、价格飙升,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相互影响日益加深,直接加大了国内通胀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健全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扩大农村消费,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由投资和出口推动转向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推动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缓解人民币过快升值、减缓我国外贸压力,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客观要求。要保证我国农业长远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必须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因此,如何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开拓消费市场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 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发展的状况

1.1 农产品市场的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目前,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重点支持的145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2007年交易额超过4000亿元,占全国亿元以上市场交易总额的1/3,累计带动2300多万农户增收,带动新增就业110万人。流通提高了农民的商业意识,农民经纪人、农产品协会等中介组织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经纪人近600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3878万户;其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农产品流通格局有效连接了消费和生产、城市和农村。1985年以来,城市食品支出需求年均增长13.4%,农村食品支出需求年均增长19.1%,预计“十一五”期末,我国居民食品支出需求总额将达到36200亿元。同时,流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国80%以上的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进入零售环节,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150个,其中,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811个,专业批发市场671个,成交额9191亿元。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网点为基础,以期货市场为补充的多层次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初步形成。

1.2 农村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功能逐步完善,促进了农业以需定产,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水平。一是市场定价比例不断提高。改革前,我国实行统购统销农产品230多种,中央直接定价的113种,非政府定价收购额仅占农产品收购总额的5.6%。改革以来,农副产品市场定价比例不断提高,“十五”期末达94%;二是信息引导作用不断增强。目前,商务部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监测样本企业2.04万家,监测地域覆盖全国31个省区、97%的地市、35%的县。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推动了农民利用市场信息组织生产,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三是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以销定产”、“以需定产”的农业经营方式初步形成,目前农产品商品化率超过80%,其中蔬菜、水果约90%,水产品、畜产品约70%,粮食约40%。市场机制在全国甚至全球配置农产品资源的作用日益增强,目前我国1/3以上的农产品跨省流通,10%左右进入国际市场。30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扩大了6倍。

1.3 农产品市场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功能逐步完善的同时,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目前,我国农产品“订单”购销、连锁经营交易量比重达到15%,传统的集市贸易逐步向专业批发、“订单”购销、交易、拍卖交易等转变。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三年累计新建和改造农家店26万家,覆盖全国75%的县市。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从城市开始走向农村;同时,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现代化。目前,农产品出口量居全国首位的山东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多达1700多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7%以上。

2 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受城乡发展失衡、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这一核心矛盾还未解决,影响农民增收、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2.1 现代化水平低,不利于充分发挥流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订单”购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滞后,在美国,80%的农产品通过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供应给消费者,而我国这一比重尚不足15%;同时,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也刚起步,目前美国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我国农村批发市场拥有电子结算设备仅占2%;再者,我国农产品生产者合作程度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美国每6个农场主有5个参加合作社,日本99%的农户加入农协,而我国每6户不到1户。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低,直接导致农产品“卖难”现象的时有发生和农户利益缺乏保障。

2.2 基础设施落后,不利于充分发挥流通对农业生产的先导作用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一般由政府投资或给予资金扶持。相比之下,我国流通设施的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产品流通网络的发展。目前,全国农村产地批发市场2400多个,每个县平均不到1个,而且绝大部分批发市场路、电、水等设施陈旧,冷藏保鲜、冷链运输、检验检测等设施严重匮乏;服务于农村的物流、仓储等发展缓慢。在零售环节,大部分农贸市场露天经营,农产品损耗率较高。基础设施落后,必然增加流通成本。目前,我国粮食流通费用约占售价的30-35%,比发达国家高10多个百分点,生鲜产品更高达50%以上。流通费用偏高挤占了生产环节利益,不利于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引导农民扩大生产。

2.3 运输成本偏高,不利于充分发挥流通对农民利益的促进作用

根据商务部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跨省流通量占总量40%以上。例如,海南、甘肃等20多个省市每年通过山东寿光批发市场销往全国的蔬菜约50亿公斤。调查显示,寿光至乌鲁木齐运距3000公里,运费和损耗约占流通总成本的57%。农产品流通环节大约有9种税、13种费,占流通总成本的10%。车辆通行费使海南到北京的蔬菜每斤成本增加0.125元,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西红柿的摊位费、交易手续费占批发价格的2.4%。运输成本的居高不下,直接导致了农民受益的削弱。

2.4 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充分发挥流通对农民进入市场的主体作用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法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农产品流通法规,虽然有关部门分别出台过一些管理办法,但不系统、不协调、缺乏权威性。由于相关法规的不完善,导致市场监管不够,交易行为不规范,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对农产品流通监管的随意性也很突出,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比较普遍。特别是在流通领域缺少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假农资也在市场上流通,坑农害农激发民怨,不利于内部和谐。同时,市场和流通秩序不规范,也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影响农产品出口和我国国际声誉,不利于外部和谐。

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机制尚未形成,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平台,信息采集、传播、共享机制不健全,农产品信息缺失、失真、滞后,一些信息过于宏观、针对性差,对具体地区和具体农产品适用性不强;其次,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硬件配置落后。目前,广大农村地区互联网络的建设还比较滞后,系统还有待完善,多数批发市场还采用传统的广播、板报等方式信息。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仅有34%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网络信息中心,大部分市场根本没有信息服务;再者,农民接受信息能力弱。一些农民文化水平低,判断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弱,影响了信息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信息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使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具有很强的盲目性。

3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措施

3.1 革新农村商品市场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化流通

首先,要以“大市场,大流通”的理念革新农村商品市场经营模式,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据测算,连锁经营率提高1个百分点,物流成本可降低0.66个百分点。目前,美国80%的农产品通过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供应给消费者,而我国这一比重不到15%。因此,要发展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扩大国内消费,就需要不断加强连锁经营企业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在国债中安排技改资金,给予贷款贴息;其次,加强农村商品流通环节的硬件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发展冷链物流体系。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运输大部分采用冷藏车或冷藏箱,并配以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而我国这一比例仍然很低,技术落后。建议尽快建立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链,提高鲜活农产品的冷冻冷藏运输率及运输质量完好率;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开展网上平台交易,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3.2 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降低流通成本

要针对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加大国家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完善仓储、交通运输、储藏、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个人、企业等多渠道资金投资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发展连锁超市、直销配送等新型流通组织;加大农村市场信息硬件基础投入,实现生产者、销售者计算机联网,信息共享,实现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3.3 拓展农民农产品经营链条,增加农民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收益

农产品的分级、保鲜、包装等初加工是农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初加工均在生产环节完成,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因此,有关部门应对农民就地从事农产品初加工、包装等,在财政、税收政策上予以支持,逐步将农产品初加工等环节前移到农村,由生产者就地进行,将目前流通环节实现的部分利润转移到生产环节,让农民能够分享到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利润,这不仅有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培育,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而且能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增加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3.4 完善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设,做好农产品流通信息引导工作

一是加强市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大力推动乡村级的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装备水平,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市场信息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完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和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实时提供国内外主要农产品生产、需求和市场交易信息,为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交易提供便利;三是做好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完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机制,在市场信息监测的基础上,加强预测预警分析,为农民生产提供前瞻性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引导作用,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3.5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要不断加强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的市场营销、管理培训、信息服务等支持力度,减免相关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或劳务收入的税费,放宽注册登记条件,并在注册和年检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连锁经营企业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接,通过委托生产、协议价收购、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民结成产销联盟。首先,要鼓励发展“公司+农户”和“基地+农户”等农产品产销合作组织,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实现标准化生产,集体采集、收购,集中储藏、包装,统一配送、运输,有效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程度;其次,适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规模化经营,发展优质农产品经纪大户成立农产品专业流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协调生产布局与供求衔接。

总之,农产品市场和流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和扩大国内消费的关键。我国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建设要切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决定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国内国际市场良性互动,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制度完善、功能齐备、运转高效的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积极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保障居民消费、粮食安全和物价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篇10

关键词:城乡统筹;流通市场体系;农村市场

0 引言

2009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发展,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别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针对我国国情做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基本形成多渠道流通的基本格局[1]。目前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左右,县以下地区实现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国的13%。整个农村商品流通体系还基本处于散、小、弱的状态,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坑农害农事件频发,购物环境较差,传统的“夫妻店”、“代销店”占网点的80%左右,进货渠道复杂,价格随意性大。

可以说,没有发达、健全、完善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就难以保证农村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难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价值的提升,难以有效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利于农村社会和谐,也就不可能有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完善城乡流通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

1. 1 完善城乡流通市场体系是全面启动农村市场的渠道保障

近年来,中央通过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收入状况获得明显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2622元迅速增长到2009年5153元。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使得农村消费市场正处于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更新换代的重要时期。我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 200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其中,城市51543亿元,县及县以下农村24867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不到城市的一半。如果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加到与城市相等,就相当于目前两个农村市场的规模。根据测算,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钱的消费支出,将对国民经济新增2元消费需求;农村家电普及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2]。从人口数量,以及近年来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情况来看,农村的消费市场很广阔,可挖掘的潜力较大,但当前农村市场启动乏力却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瓶颈”。为适应农民消费水平和需求层次提高的要求,争取早日全面启动国内农村消费市场,就必须通过对流通资源的整体利用和先进流通生产力的运用,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实现农村流通的组织化、网络化、规模化和现代化。

1. 2 完善城乡流通市场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

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村市场逐步形成了多种经营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渠道竞争的分散格局。这种流通格局一方面方便了广大农村消费者的生产生活,但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对于农村商品流通监管手段有限、力度不足,缺乏严格的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手段,加之农村市场的分散性不能满足先富起来的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部分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经营行为不够规范,进货渠道混乱,一些在城市、中心镇没有市场的“三无产品”及假冒伪劣商品流向农村,农民利益被侵害现象时有发生。从阜阳奶粉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问题奶粉的重灾区主要还是集中在农村,另外,如药品质量案件中农村要占到80%左右。这都突出反映农村市场经济秩序不规范,商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在给农村消费者带来明亮整洁的店堂、琳琅满目的商品、周到规范服务的同时,也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村居民的现代消费理念、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式。

1. 3 完善城乡流通市场体系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面临诸多新的形势。农产品的生产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市场上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从供给不足逐步发展到供需总体平衡。但由于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市场引导生产的能力低下,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3]。

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没有健全完善的现代化流通,生产也必将受到制约。构建现代化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从生产方面来说,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需求方面来说,可以将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工业、生活物资直接送达农民手中,适应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新要求[4]。

2 完善城乡流通市场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

2. 1 城乡流通市场体系渠道不完善

就当前农村市场消费品和农资产品流通而言,以农贸市场、小型百货商店、便利店为代表的传统流通业态仍占较大比重,连锁店、超市等新兴业态比较少。据统计,农民人均商业面积仅为城市的1/10,农村商品交易市场平均每个乡镇仅1. 5个,“夫妻店”、代销店、流动商贩和集贸市场仍是农民购入消费品的主渠道。另外,很多地区的流通网络残缺不全,大中型网点基本集中于市县以上,农村多为小型网点,农产品批发、期货及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市场在很多农村地区尚未建立。传统的流通方式一方面会带来过多的中间环节,使得各种消费品层层加价,加重农民负担;另一方面,过长的流通渠道往往使得厂家和零售商难以准确得到农民的消费情况反馈,致使很少能够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去组织生产、采购、销售相关商品,从而导致产品销售不对路或者产销脱节。

2. 2 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滞后

目前农村地区商品流通规划和建设滞后问题仍比较突出,有的地区虽有规划但尚未与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区域控制性建设有机衔接,造成这些地区农村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布点、选址上存在随意性,农村市场整体处于无序发展阶段[5]。在农村地区比较多见的还是“小散乱”、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全、地方特色不明显的集市贸易,这些集市贸易商品流通成本高、效率低,很难向更高层次发展,影响了农村市场运作、管理和规范发展。当前,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其中如何衡量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受利益分配方式影响,农户参合积极性会有不同,如果农户个人在参加合作经济组织过程中的收益不抵个人单独经营,农户个人入社意愿就会大打折扣,这必将影响到合作经济组织自身的规范发展,发展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最终要落脚到农户个人利益上,让农民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中切实提高自身所获利益。

2. 3 农村商品市场监管不到位

一个有效市场要求信息充分、监管到位,交易各方实力相当,权力义务对等,有可信的契约关系和可靠的市场执法机构,这才能保证交易各方的权益,特别是保障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在我国当今的农村市场尚不具备,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意愿。由于农村商品流通主体渠道不明显,市场的地域广阔和网点分散,对于农村商品流通监管手段有限、力度不足,缺乏严格的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手段,这使得农村消费品和农资市场流通秩序混乱、效率低下[6]。

部分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经营行为不够规范,商品进货渠道混乱,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种类少,甚至农村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危害程度远高于城市,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由于缺乏规范的流通规则和有力的执行机构,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欺行霸市、行政管理乱收费的现象,一些在城市、中心镇没有市场的“三无产品”及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和日用消费品不断流向农村,“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健康安全,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2. 4 城乡流通市场体系缺少符合农民需求偏好的商品

当前,城乡市场商品琳琅满目、种类齐全,但应该看到商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在极大满足了城镇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真正适合农民消费层次、文化水平和实际需求的商品却很少。当前的一个主要现象就是不少农民有钱无处花,有钱不愿花,难以获得像城镇消费者一样的消费体验[7]。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农业生产类商品市场需进一步完善,农具产品则急需加大补贴力度,如农副产品加工和存贮设备等适合农业生产的产品,碍于其高昂的价格,这类大宗农具一般引不起农民的购买欲;二是适合农村生活的质优价廉消费品较少。此外,售后服务跟不上也抑制农民的消费欲望。总体而言,当前农村市场除了普通日用消费品外,适合农民消费的产品不多,特别是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高端消费需求尚得不到满足,购买力流入城市,农村消费品市场出现断档,从整体上影响了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有效运行。

3 完善城乡流通市场体系的对策建议

3. 1 提高认识水平,强化监督检查

要全面认识农村商品流通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重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商品流通作为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环节,以高质量的商品流通服务支撑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以完善的商贸流通监督检查保障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在提高对农村商品流通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的基础上,要着力营造优良市场环境,加强农村商品流通的监管和调控,规范商品流通秩序。一是用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商品流通的运行,并根据农村商品流通的实际情况,制定必要规章制度;二是加强对农村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和打击力度,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农村市场;三是相关职能部门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政策宣传,鼓励合法经营,震慑和打击非法经营活动;四是健全市场投诉受理机制,鼓励农村消费者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举报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立群众监督网,并通过12315联络站使农民的投诉得以及时受理,权利得到及时维护。

3. 2 立足优势发展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

当前,有的地区农业发展开始出现雷同的苗头,由于相邻地区往往自然资源接近,相互之间借鉴好项目好做法好经验,与此同时不可避免会造成同类农产品供给大量增加,制约了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因此,各地在发展农产品市场中,应高度重视依托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比较优势,立足地区资源要素禀赋,注重差异化,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要重点建设和发展一批跨区域、辐射力带动力强的特色产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同时,要以统筹城乡市场发展为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农产品零售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对于有条件的超市和便利店可直接从产地采购,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努力提高农产品在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中的经营比重。第三,要在农村地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减少流通环节,压缩流通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提升市场层次,实现城乡之间产品流、信息流、人力资源等要素的双向互动式交流[8]。

3. 3 着力构建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渠道网络

针对当前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商品在一定范围内仍较严重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农村日用工业品供应状况对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

根据农村市场消费环境的不同,以及农村消费者居住分散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转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改善农村消费者购物环境,形成城乡互动的新型日用消费品零售网络,把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日用消费品销往农村市场,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高质量的商品与服务,全面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第二,要构建以农村供销合作社为主渠道的规模化、层次化、网络化和竞争有序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渠道,从保护农民切身利益出发,认真抓好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产品的质量安全,健全农资损害赔偿机制;与此同时,农资销售企业还要完善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农资产品。

参考文献

[1] 周利国.论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商品流通渠道体系[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7): 10-15.

[2] 陈煜,贺盛瑜.农村商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 2009, (7): 22-23.

[3] 张学海.农村商品流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7, (1): 5-7.

[4] 李春香.改善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的对策研究[ J].价格月刊,2009, (1): 10-11.

[5] 郭国庆,钱明辉.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7, (5): 7-9.

[6] 王华.要重视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 J].经济论坛,2007, (24):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