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引导功能。企事业单位所营造的文化氛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和“文化示范者”,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深广度。这些对于其所在社区而言,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势”和“文化航标”。企事业单位文化发展和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把社区文化发展引导到企事业单位文化所蕴含的主流目标上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文化建设产生引导作用。置身企事业单位文化环境中的员工,同时也是社区的成员,生活、学习、工作在社区居民之中,他们通过家庭、亲属、同学、朋友,与社会各个层面保持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他们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周围居民产生示范效应。
第二,创造功能。企事业单位文化是在其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的一种浓缩,具有民主、开放、创新、进取的特性,具有更新和再创造文化的活力和条件,它既是社会潮流的追逐者,又是时代潮流的开创者。这是因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主体是最富活力的中青年,企事业单位文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具有相对敏感的特性,对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反应十分迅速。企事业单位对这种变迁进行筛选、过滤、扬弃乃至超越之后,实现自身的创造和更新,同时传导给所处社区,促使社区文化实现发展。
第三,传承功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它既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特定产物,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个社区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经过祖祖辈辈的创造、筛选、加工、充实和发展,形成了社区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由于社区对环境的作用传给企事业单位,使他们继承下来(当然,这不是继承社区文化传统的唯一途径),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第四,整合功能。由于文化的渗透性,不同文化既可能交相融合,又可能产生相互冲突。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区文化趋于多样化,文化碰撞现象日益增多,尤其是人们面临的价值冲突与适应问题十分尖锐。所有这些也必然反映到企事业单位中来。企事业单位文化因其突出的引导性、计划性、整合性等特点,对文化冲突的协调、平衡、化解、融合相对社区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企事业单位将上述“整合成果”辐射、传达到社区,能够促进社区多样性文化的发展趋向同社会主流文化保持良性关系,从而对社区文化发挥整合作用。企事业单位与所在社区是互为环境的,企事业单位文化的氛围及其内涵必然对社区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时刻辐射、影响着社区居民。正因为如此,企事业单位往往成为社区文化的亮点乃至制高点之一。
第五,补充功能。作为现代化产物的企业文化具有天然的先锋性、敏感性、叛逆性、开放性,有些新的文化因子特别是属于青年亚文化范畴的文化因子,原来并不存在于社区之中,往往是由企事业单位的主体(中青年)首先接纳和吸收的,然后传达、输送到整个社区范围,这就对社区文化起到了补充作用。充分认识城市社区与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互动对于加强相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加速社区的资源共享,优化企事业单位的社区环境,促进区、单位精神文明共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驻区单位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的文化生活,有再好的动机、再新的创意、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无用之功。在许多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是少数老人,尤以老年妇女居多,相当多的社区成员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驻区单位员工尚未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还不适应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居民和驻区单位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看法有失偏颇,相当一些居民和单位的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对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是政府投资建设社区,让自己坐享其成。
为了提高驻区单位的参与度,应该努力做到:首先,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驻区单位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特定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对这一特定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推崇、融合和奉献精神,使它们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其次,通过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使它们更进一步认识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精心营造社区发展的良好环境,是驻区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所在社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形象,而且与单位员工的办公和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必须将思想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社区文化人人办的广泛共识,真正做到驻区单位与社区共发展,既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
(二)设施与场地等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城市社区发展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供给以及社区管理部门的创收和居民缴纳的各种费用。社区内各部门与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的捐款和提供各类设施的现象很少见。因此,一方面城市社区资源本身存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物质性资源被闲置不用或开发利用不够,这的确让人十惋惜。究其原因,这与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以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的心理因素有关。在城市社区中由于存在许多分属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单位”,而城市社区的组织形式——社区委员会、业主委会员、居民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与他们之间不存在上下级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城市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关心、重视、投入不够,对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偏重于集中,谁投资,谁拥有,谁得益,不愿意将自己闲散的物质性资源拿出来让社区居民共享,社区资源不能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如能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发挥现有功能,为社区文化提供稳定、舒适的活动空间,实行资源共享,将是一件几全其美的大好事。这也可使社区文化建设不断上规模,上档次,谋求更大发展与飞跃。
(三)联手开展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
从各地开展的社区活动形式来看,确实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从太极拳、太极剑、台球、棋类、器械健身,到卡拉OK、戏迷演唱、养生功、秧歌、图书阅览、健身交谊舞等,达数十种之多,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但由于以上活动内容多少缺乏一些现代气息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对青年群体等相对缺乏吸引力。如能在丰富活动内容上多动脑筋,挖掘新的活动内容,拓展新的途径,把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形式融人到其中去,这将会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热情参与。而在这些方面,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的合作加盟,联手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创新的内容和变换的形式促进其发展。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丰富多彩,广泛活跃,就一定能生产出一些高品位、高质量的社区文化产品,增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效。
(四)加强组织沟通,提高管理的水平
从目前各地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性质来看,由于是新生事物,因此社区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社区文化人才。社区文化人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从广义上说,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应包括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以及社区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街道社区文化职能部门及社区文化机构(文化站等)工作人员。就文化站工作人员来说,许多社区已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如有的地方管理者往往由队伍中的活动积极分子组成,管理经验不足,组织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核心,纪律的维持和活动的开展往往靠大家的自觉,随意性较大,缺乏高度集中基础上的规模扩大与创新求变的集体力量。
有鉴于此,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组织应能有效介人,整合运行。因为各单位组织已经长期形成了一整套的组织体系,有着一定的管理经验,他们的加盟,无疑会给社区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社区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与不断创新,对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增强内部凝聚力和提高社会知名度,也一定会大有裨益的。
社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区居民、社区群众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这些社区基本成员的同心协力和共同努力。尤其在当前社区居民和单位主动参与意识较弱的状况下,更需要基层社区管理者及组织者的引导和动员,调动社区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使社区文化建设真正满足广大居民的多层次、多方面需要,使社区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并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付春梅,谢守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刍议(J).经济师,2004(4).
(2)殷兰.试论工会组织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3)杨柳,李海梅.和谐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法制与社会,2006(8).
篇2
[摘 要]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市民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将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市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融合、挖掘区域文化精华、凝练城市文化特色、加快政府管理改革等相应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城市化;市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138-02
1 前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同样呈现出快速化的特征。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的伴生品,市民文化的价值也随之越发凸显,凝聚着城市基因的市民文化构成了一座城市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致。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市民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的规模和土地面积急剧扩大与城市市民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将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强调和注重市民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的文化修养,促进城市文化内涵的增加,进一步促进城市文化品位、城市品质的提升。
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市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市民文化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市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社会实践中所形成、承袭、流传的共同心理习惯、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审美意趣、、理想境界等。它既不同于某个个人的意愿,也不是单个市民心性的简单集合,而是广大市民共有或相通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因此,市民文化反映和代表着广大市民的普遍欲求、愿望和利益,并随着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发展和变化。作为城市文化语言的重要载体,市民文化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中形成。时至今日,市民文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中大众文化的根本属性,如通俗性、商业性、现代性与传统性等,其不仅深藏着城市的历史印记,同时散发着城市的人文品质,展示着城市的精神气质,并在某种程度上变革着城市的功能。在我国城市快速化进程中,市民文化也呈现出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问题。
2.1 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带来文化设施的匮乏
文化设施是用于文化服务的、在软硬件方面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社会公众活动场所、建筑物、设备及其组织机构,是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生活的物质依托和组织形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生活水准、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家统计局2011年公布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2186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6.6%,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到2025年,中国将有超过6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原本就不宽裕的公共文化设施相对更加匮乏。近年来,我国文化设施建设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传统文化设施经营管理体制所固有的缺陷,导致了我国城市文化设施在资金投入、设施容量、设施功能、设施分布、设施种类以及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滞后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发展需求。突出表现为集中程度高、区际间差异大,文化设施数量分布不均匀;基层和社区级文化设施不能满足大多数居民需求;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匮乏,缺少文化品牌。
2.2 新增城镇市民群体的文化修养普遍偏低
市民是市民文化的创造主体,市民群体的基数越来越庞大,其构成相对松散,也越来越多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因此,新增城镇人口多为流动性人口,其组织相对松散,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大多是打工者,很难形成共同的文化兴趣和爱好。另外,农民工目前已经是当代中国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增至6.07亿人,在城市中工作生活但没有城市户口的人已经接近城市人口的差不多50%。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老一辈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但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一般多为初中和高中,其文化修养,尤其是现代文化的素养普遍低于原有的城镇人口。
2.3 新增城镇人口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劳动力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出现陡增的趋势。但城市的基本保障设施并未因人口的增加而有所改变,社会支持系统完善力度不够,例如城市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医疗卫生条件差、拖欠工资问题时常发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的一种基本体现。因为户籍或居住地制度将其区别,在劳动、收入、消费、教育、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作为城市新增人口,在城市难以享受到市民的待遇,他们在心理上难以产生以市为家的感觉,总是觉得这里只是打工挣钱的地方,农村才是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群体在与乡村文化群体交往中,因占据政治、经济等优势地位,易对乡村文化群体产生偏见和歧视,而这些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市民文化的建设。
2.4 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
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对文化设施的拨款规模达到新高,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还在酝酿之中,文化产业领域资源配置机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成。文化事业单位的局部改革,使一部分文化设施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过度的商业化经营使公益文化设施功能萎缩、服务效能减弱。部分基层公益文化设施文化活动较少,不能发挥应有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商业化倾向问题突出。事业单位由于在体制内占据优势地位,握有垄断权力,这些单位已在多年商业运作中形成了既得利益,因此缺乏改革的内在动力。
3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民文化构建措施
3.1 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引导扶持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策略采取整体适当分散,局部相对集中,合理的网络结构进行布局。另外,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补充,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设施向公众开放。应着力做好社区级文化设施的网络布局与反映城市文化品位、地域特色的市域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充分认识文化设施建设对促进市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大市民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国家要有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人均标准以及考核要求,敦促各地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逐步改善城市市民的公共文化生活。
3.2 促进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融合
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自从人创造文化之后,人与文化便出现相互影响的关系。无论是涵化还是濡化,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人更具有文化性,满足其文化归属感的需要,这也是一个身心健康人所必需的条件。新生代农民工由乡村进入城市,由于出生地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文化模式,新生代农民工生长在农村,受乡村文化的影响而具“土气”,进入城市后,受城市文化影响而逐渐“洋气”,这个过程实质是一种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文化冲突的过程,更是文化建设的过程。加快促进农村文化和市民文化的融合,使进城人员能够在劳动、收入、消费、教育、生活等方面逐步平等,是发展市民文化的关键所在。
3.3 凝练城市文化特色
城市文化建设从整体上决定市民文化的发展方向,影响市民文化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导向作用。城市文化建设是市民文化的基础,是市民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大力加强城市文化建设,要继承自身的优秀历史文化,把能够反映城市历史发展、体现传统人文精神的文物和古建筑尽量维修、保护好、合理利用好,使其成为文化旅游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3.4 加快政府管理改革
政府的管理要为所有城镇人口提供服务。然而目前,户籍问题是困扰城镇人口的重要问题之一。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民工来到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播撒着汗水。时至今日,全国6亿多城镇人口中,非城镇户口的农民工已经达到将近一半。他们生活在城市,但是由于户口的原因,在子女入学等方面无法享受城市人口的待遇。在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今天,如何解决这些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的户籍问题,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国发展报告2010》,我国将从“十二五”时期开始,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也就是说,要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到2030年基本解决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进城和落户问题,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这无疑会给市民文化建设带来福音。要努力使城市新增人口更好地在城市生活,更好地融入和发展市民文化。
城市规模的发展可以快速化,但是城市内涵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市民文化的培育也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要依靠城市文化意识的积淀,优秀的社会传统与文化意识的积累,需要不断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是,市民文化建设是城市化的灵魂,不仅需要政府有意识的去引导和培育,更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黄鸿鸿.优秀市民文化的培育要先行[N].福建日报,2008-12-04.
篇3
[关键词]佳木斯;城市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092-03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人口、城市的面积快速增长,然而与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城市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城市的主题文化建设亟需加强。城市主题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外一座城市的精神体现。如何规划和建设城市文化不仅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当前利益,更加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佳木斯作为中国东北部一个普通的中小城市,在当今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该如何挖掘独特的魅力,体现独特的文化优势,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和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1 对城市文化等相关概念的认识
1.1 “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鲜明标志。传统意义上大的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乃设防之壁垒;“市”,则是交易之处所。与现代城市的概念有了很大的不同。当代城市的概念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并且呈现出现代明显特征:城市的开放性、规模宏大性、物流发达性、交通便利性、生活多样性、公共设施复杂功能强大、交流广泛性、文化多元性等。城市总体呈现建设与发展的状态,而鲜有防护之能了。这决定了城市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
1.2 “文化”
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某一个概念理解起来同“文化”一词这样复杂。关于“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即其涵容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这是基于文化广义上的定义。而狭义的定义,即文化学意义上的文化,特指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文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人类发展的历程即是由文化进而文明的过程。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提高。”不管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现在都可以归结到文化软实力的范畴。20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有过一句名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小平同志强调说“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中,一手硬一手软,重视了经济建设,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而2013年的十,正式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足见中央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有识之士也注意到这是“中国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中央政府第一次从理论角度认识到经济与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社会关系。这也成为我们今天的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论政策基础。
1.3 城市与文化
每一个城市有每一个城市的特点,就像人一样,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体味。这种“体味”给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和进入这个城市的人以鲜明的印象或独特的感悟。城市所展现的恰恰是城市的文化。“城市”与“文化”的联姻,是在历史进程中自然发生的,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更多地具有地理、行政、区域、经济单位概念的意义,文化,则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城市和人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宏观地看,城市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是构成整个国家社会文化的最主要的部分,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或自然形成的以城市地域空间为特点的文化模式,内容广泛而复杂。具象地看,城市文化又因城而异,城市文化是构建城市精神的基础,涵盖了精神的内容。
1.4 城市文化构成要素
城市文化应包括的内容: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生活哲学、民族精神、群体人格、文化习俗、社会结构、伦理亲情关系、、日常生活、符号系统等各个方面。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功能地位、社会结构、人口构成、文化产品、精神风气,还有市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人格类型、价值准则及其人际间的交流和交叉作用等都归入文化。城市文化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文化范式,与城市对于社会、人类的意义相吻合,标志着一种社会体制下的文化语境。
(1)空间特征――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可替代地成为城市第一层文化底色,使城市具有自己与生俱来、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
(2)时间维度――城市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传统,是城市文化的第二特征,是城市文化底蕴的力量源泉,是城市抹不去的文化烙印。
(3)制度、原则――是城市文化建设能否顺利、持续推进的工作基础和保障,直接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属性、形态和发展,规定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机制与走向。
(4)物态环境――城市街区规划,商业布局,产业布局,直观而立体地凸现着城市的气质、形象,是城市文化品位的显性标记和感性认知对象。
(5)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产出――是城市文化发育、发展的标识,直接从数量和质量上反映城市文化的状态。
(6)经济政策与经济状况――经济发达程度决定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规定和制约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潜力和未来高度,也制约着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和水平。
(7)民俗民风――构建城市文化的还有城市人口结构,市民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人情、价值观念、行为特征、人格心理、婚姻家庭、闲暇生活、消费心理、饮食习惯……,难以穷尽。
(8)城市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最终的目的在于为现在社会的人们建立起一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精神,即城市文化精神,展现出一种文明的、优雅的、合理的人生方式,而这种方式尝试接近完美社会的人类理想、接近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1.5 城市文化的价值
城市文化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持久生命力和持续保有集聚人气影响力的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城市的管理者早已经意识到这点,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的底蕴和城市文明精神,就像人没有了生命一样。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定位和发展问题,如香港一直致力于世界性城市建设,北京市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写进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上海市以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聚焦世界城市建设。我省哈尔滨市利用哈洽会、国际冰雪节打造东方的巴黎。而地处中国东北部的佳木斯市将利用三江国际旅游节、三江国际泼雪节等活动打造东极明珠。
2 佳木斯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首重观念的更新,原则的建立,否则就容易流于形式。
(1)去行政化原则。城市文化应该是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不应该成为政治游戏的玩偶或阶级斗争的工具,也不应该是城市地方官员的“面子工程”,城市文化不是某一个人的“名片”,换一个行政长官就换一个“面孔”。城市文化既属于现在的城市市民,也属于这个城市未来的市民。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效的工程,需要一届届政府努力地去维护、推动、实现和再发展。
(2)前瞻性原则。城市文化建设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既不可脱离实际,又应比现存状态有明显提升,有明确的目标感,有可以追求和努力的空间。这种前瞻性所关注的不仅有城市本身的因素,还要考虑城市所在的区域位置、作用,以及时代潮流、文化走向等因素,并具有一种广阔的全球化的视野。
(3)本土化原则。城市文化不是空中楼阁,不能脱离该城市的历史遗传和地域特色,更不能脱离目前的城市现状,而应该是构筑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和创新,若全盘摒弃原有的地域精神痕迹,也就丧失了其本身的特色,所谓城市文化也就变得“千城一貌”,毫无意义。
(4)以人为本原则。城市文化建设必须一切从人本身出发,体现以人为本原则。一切服从于唤醒人的自知、提升人的素质的需要,关心人的长远发展的全过程,侧重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5)柔性原则。文化的魅力在于以柔克刚,城市文化以柔软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改造人。与法律和制度的“刚性”相反,城市文化应该属于软文化的范畴,应该遵循一种柔性的原则,更多通过内心情感的调动、环境氛围的营造、文化活动的感染以及榜样的力量等文化的手段而达至。
(6)全民参与原则。城市文化大讨论应引起全民关注,争取全民参与,不能沦为一种浮于表面的“文化活动”,而应沉淀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建设”。要让市民意识到自己对城市负有的义务和责任,使之充分享受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时,同时也是一个精神文化的参与者和维护者。
这些原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这些原则的坚守,是城市文化建设能否获得成功的前提保障。
3 佳木斯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容
3.1 佳木斯市城市发展现状
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滞后,城市总体发展模式单一,城市文化没有精神内核。
3.2 佳木斯市城市文化底蕴及城市文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1)天赐的地理区位优势,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枢纽,有近30年远东贸易的经验。
(2)佳木斯市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如金代五国城遗址。有较丰富的少数民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满族)人文传统,赫哲人民居旧址,鱼皮画等民族手工艺术品。
(3)世界三大黑土湿地之一的三江湿地,是纯自然的美丽风景之一;三江环绕,水草丰美,丘陵纵横,花木繁茂。
(4)有一定影响的现代人文活动,如三江国际旅游节文化、五月杏花节文化、三江国际泼雪节文化、三江知青节文化,为佳木斯市城市文化建设的长远战略规划提供了经验支撑。
3.3 佳木斯市城市文化精神塑造策略
(1)城市文化精神发掘的原则。坚持植根历史、体现传统、反映当前、引领未来的四原则。
(2)城市文化发掘的方向和把握的要点。展示民族风情,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悠久的湿地文化,建立学术交流平台;高效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独特旅游资源;做好主题文化产业,经营主题文化实体;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转变观念,多方融资;注意环保,污染性企业治理、汽车规模控制、生活垃圾处理要高标准。注意文化建设的“物态环境”(硬件因素)和“人文环境”(软件因素)的和谐关系。控制城市建筑纵向空间的规模,不要一味追求高度。
(3)城市文化精神的选择。城市文化精神,是一个城市具有的强势文化,它能够突出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质,能够贯通其他经济、社会、人文、建筑等资源形成城市发展的张力,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文化名片。城市文化精神使一个城市卓尔不群、魅力独特。塑造城市文化精神的目的,就是用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打造城市的品牌,营造自身特有的魅力,以其文化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主题文化是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独具特色吸引力的一种文化,它能形成竞争对手不具备的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不可重复性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精神大讨论和城市精神的提炼确立,是城市历史上值得记忆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是浩大的精神文化建设工程。而文化建设代表了一种思想观念和一种生活方式,它引导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物质需求的同时唤起对精神需求的渴望。
要确定城市的文化精神,首先需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文化内涵等基本背景深入了解,感受这座城市最独特的地方,找出它的若干特质,充分挖掘城市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人文风情,结合区域城市发展方向,找出城市与众不同的主题符号和主题系统,确定最符合城市形象的文化精神主旨:拓荒精神、奉献精神(天下粮仓)、地球的生命(三江湿地)、东北延安、东方第一城,围绕上述关键词来设计佳木斯市城市文化精神。
3.4 城市文化建设的架构
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城市文化的空间形态、城市文化的层次结构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机制。
3.5 城市文化建设的实施
要注重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兼顾城市文化建设的层次化、深度化和广度化,固定政府承担历史责任的角色,提高政府城市化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1)文化建设实施的政府角色定位。
(2)文化建设实施的政策保障体系。
(3)文化建设实施的监控体系。
(4)文化建设实施的效果评估体系。
篇4
当前廊坊城市文化建设与国内众多地区的情况相似,面临西方政治思潮、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社会转型等诸多挑战。为了消除这些消极因素的不利影响,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势在必行。第一,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缺少充分体现和挖掘。廊坊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其历史可上溯到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这里曾是黄帝时期的安虚、元明清时期的京畿之地。从物质文化来看,这里有战国龙冢古墓、宋辽边关古战道、明代北坞清真寺等历史文化遗迹;从非物质文化来看,霸州笙管乐、永清秸秆扎刻技艺、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文安西河大鼓等20余项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这些宝贵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廊坊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本应该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以其深层内涵彰显自身特色。但是,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廊坊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着在大拆大建中割裂历史文脉、抹去城市记忆的误区,忽视了对自身特有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造成了优质文化资源的浪费。第二,对新型文化的吸收缺少自觉规划和对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给我国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改革开放在推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文化的建设带来了诸多困扰。以廊坊为例,一方面,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取向带来了文化建设的盲目性,带有文化殖民色彩的西方文化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攻势契合了城市发展中求新求变的浮躁心态,不断侵蚀着廊坊自身优秀的、独特的文化;另一方面,对城市文化建设的片面理解带来了盲从性,使处于京津两大都市之间的廊坊在北京皇城气派和天津商务风范的冲击下迷失了自己。这让蕴涵独特风格且处于跨越转型期的廊坊城市文化建设表现出了诸多不适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三,对文化建设“趋同性”缺少足够的警惕。近年来,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出现的“趋同性”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瓶颈。随着科技的高度共享和信息的高速传播,处于不同地域的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便捷,越来越频繁。这样一来,城市在建设与发展中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到实体性建筑的规划上,模仿、复制现象普遍,忽视了能够彰显自身历史沿革、个性特色、品味格调的文化建设。政府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主导和建设主体,在实施城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实效性,往往热衷于借助“纵”(城市地标)、“横”(造城运动)两向的发展来提升文化档次,一味追求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等“现代都市”文化形象,在“政绩观”指挥下,盲目追求实效导致的趋同化取代了城市文化的个性发展,导致千城一面的特色危机。这种趋同化的建设模式重表象而轻内涵,重眼前而轻长远,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人文环境的恶化,使城市文化建设严重受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廊坊城市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坚持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避免丢失自身传统优势并降低西方文化负面影响及城市建设趋同化的困扰。第一,强化政府的文化自觉意识。政府一方面是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一方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建设者。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城市文化建设效果显著,就必须有一个具备文化自觉意识的高素质政府。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城市成员的现实文化需求和城市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文化为底蕴,以规划为引导,实现廊坊先进而独特的城市文化建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政府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和推动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城市文化建设进行合理的行政指导和干预,兼顾城市发展的效率与公平,实现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均衡和谐发展。第二,确定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绿化、亮化、美化等表层物质建设构成了一座城市的外在美,而传统特色、品格魅力和人文氛围等深层文化积累才能真正显现出它的内在美。因此,只有积极发掘自身文化资源,真正确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才能推动廊坊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效提升,实现城市文化建设由“物”到“心”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廊坊城市文化内涵定位缺乏深度,仍然停留在花园城市、休闲城市的表层城市定位上,没有真正表达出独属于自己的内在文化特质。有鉴于此,廊坊在发掘和确定城市文化内涵时,首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广泛发动城市各阶层成员对廊坊的文化内涵进行讨论,广泛调查,听取民意,提高城市成员的文化认同感。其次应组成由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构成的城市文化建设领导机构,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深的专业知识对廊坊的城市发展轨迹进行认真梳理,对廊坊的历史文化传统进行深入挖掘,通过科学的论证分析,对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进行准确定位。第三,提升城市自身的文化形象。廊坊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应该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快文化制度建设,使城市文化形象管理与建设有据可凭、有法可依,保证城市文化形象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一方面要加强城市建筑、文化标志、发展定位等因素的管理,充分展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城市建设目标,通过对城市标识、建筑形式、区域绿化的统一管理,通过对廊坊城市主色、市树、市花的精心设计和选择,确保城市文化形象的同一性;以“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中国•廊坊经济贸易洽谈会”等高端会议为重要载体,积极主动地向外界推广和宣传廊坊城市文化形象,使其具有可视性强、感受度深、参与率高的城市文化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开展现代文明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塑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精神,使城市成员充分理解本地文化特色,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展现与传递城市文化内涵。第四,追求个性化的文化发展。文化个性,是城市的DNA,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千城一面只会使城市成员的归属感消失,让城市显得呆板乏味。以城市文化为依托,努力把廊坊建设成为区域内,甚至是国家文化体系中一个个性鲜明的角色,才能以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提升城市竞争力。如果相反,那就只能在竞争格局中处于劣势,直至被边缘化。
篇5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207-01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任何一个新兴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市社区文化也不例外,由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以找出发展和完善的对策。
一、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整合不力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提速,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与城市总体建设速度相比明显滞后。一方面,社区文化资源严重不足,设施总量不能满足居民文化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资源整合不力,又有相当数量的社会文化资源被闲置,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二)文化队伍建设薄弱
从机构设置上,目前各地对社区还没有文化专业机构的建制,一般也没有专职社区文化人员,大都由居委会干部兼管,还有的社区将文化与计划生育的业务职能合并,很难适应繁杂的社区文化工作。
(三)文化建设投入少,缺乏经费保障
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少,二是活动经费无保障。无论搞设施建设还是组织活动都要拉赞助、靠结对单位支持和社会各界“恩赐”。
(四)居民参与度有待提高
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居民社会接触面变得更加狭小,人们的社区地域意识和对群体行为的认同等心理感觉日益淡薄,从而造成对社区文化缺乏了解,进一步导致对社区文化活动缺乏参与积极性,而城市人员流动性大,不同人群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成为影响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的原因。
二、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责任意识
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繁荣发展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时代意义,明确在建设社区文化中应担负的领导责任。社会各界都要增强更好的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为繁荣发展社区文化事业尽力尽责。
(二)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要让社区居民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培养他们的友爱、和善、交流、参与、协作的新型市民观、幸福观和社区文化价值观。引导他们发自内心地关心和创造性地参与社区的各类文化活动。
(三)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各级政府应提高划拨专门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经费比例;扩大和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建设,争取早日全方位全时制进社区、进家庭;推动机关、学校、企业的文体设施无偿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社会文化资源共享;通过区企共建、区校共建、区部共建等方式,汇同社会力量共建社区文化。
(四)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
首先,应解决现有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通过考试选聘的方式,择优选配专职的社区文化干部;其次,要通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其三,要发挥文化单位的人才和设施设备资源优势,组织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艺表演团体等文化单位,把“文化进社区”活动落到实处;其四,充分挖掘社区周围企业、单位、学校的文化潜力,及时发现和建立一支热心社区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业余文化骨干队伍和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构筑起老、中、青、少、儿五个社区业余文化人员梯次,形成街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相相得益彰、全面发展的社区文化网络。
(五)完善管理体制
在社区文化建设和活动中,传统的行为道德规范与行政管理固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现实中,更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因此,各级立法机构和政府应尽快制定与公共文化设施、社区文化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行政规章,指导帮助社区居委会建立健全社区文化自治自管制度,保证社区文化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居民充分实现自己的基本文化权利。
(六)坚持创新、丰富和发展
篇6
城市文化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是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往往代表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文明程度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要在于城市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是否具有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的独特性,也就是是否具有自己的城市文化。概括起来,城市文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经济价值来看,城市文化及文化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相互作用后必然形成的一种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特征的综合力,是通过具有凝聚力的城市文化激发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诸如良好的城市文化,有助于城市居民形成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减少犯罪,可以减少城市居民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样减少了安全成本,而把这些精力都转到城市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上,引导城市更可持续地发展。
从社会价值来看,城市文化是促进市民提高自身素质的外衣动力。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动力。没有文化的积累,人类社会是不可能上升到文明社会的。今后人类社会要不断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仍然要靠文化力的推动,这是普遍规律。
城市是人类文化集聚的地方,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城市文化、城市文明是城市化过程的内在要求。城市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延伸辐射作用,能发挥向周边地区传播文明的作用,它涉及到市民素质、社会风气、民俗风情、新闻传播等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城市文化设施。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会使人觉得这座城市有种独特的意象和亲和力,使人在精神上产生共鸣,甚至会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文明城市的真正魅力正在于此。因此,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城市居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利于广大市民文明习惯的形成,有利于社会文明风气的巩固,有利于文明城市的建设,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剧院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
剧院是城市重要的文化性标志,剧院是一个城市文化档次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城市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它在一个城市所发挥的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剧院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作为城市先进文化的一个标志和象征是因为它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剧院的存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一台好的剧目通过剧院舞台演出,广大观众面对面地与演员交流,它的教育意义和深刻印象在社会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
从剧院的地位和作用来看,首先是充分发挥剧院标志性建筑的文化展示作用。剧院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已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标志之一。剧院应该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其建筑风格不但应与整个城市的大环境协调,还必须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同时注意先进设备的配置和周围环境的营造。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剧院要体现城市形象,除了有先进的舞台机械技术设施以外,更重要的在于经营管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员工素质,让剧院建筑真正融入城市整体文化氛围,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剧院,生机盎然的艺术空间,使剧院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言人,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味。
其次是充分发挥剧院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功能。目前我国国民素质的总体水平较低,各类地区的文明程度也不同,十六大早就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剧院作为服务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和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服务场所,应确定服务方针和策略,发挥剧院的演出功能。因为剧院具有公益、市场的双重属性,所以剧院的演出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习惯和现有文化资源,盘活当地的演出市场,培育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另一方面要广为吸引全国乃至国外的文艺团体,或者通过剧院联盟互通的方式降低成本,引进多类剧种,成为一支“活”的文化力量,激活文艺发展与大众文艺需求,真正传递给大众美好的艺术体验。
再次是发挥培育教育功能。社会艺术教育就接受教育对象而言,剧院的艺术教育打破了学校学生才能接受艺术教育的局限,而是让包括学校学生在内的全体社会公民都有机会进入剧院接受各种艺术形式的艺术教育,无需要考虑不同受众的培养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年龄层次。特别是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以来,低价的公益性演出,让各类层次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剧院,走近艺术,在享受专业艺术表演的同时,接受到一流的艺术教育。另外,学校的文艺调演和社会上的各类文艺调演,剧院是提供文艺活跃分子展示他们艺术才华的场所,每一个明星都离不开剧院舞台的培育才使他们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艺术。
最后是明确服务宗旨,发挥剧院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剧院是社会公益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承接各类文艺演出,对外文化交流,其服务宗旨应当以丰富广大公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营造良好丰富多彩的各类演出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剧院,认识剧院的作用,用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占领精神文明的主阵地,使剧院真正成为广大市民的文化艺术中心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真正成为提供人们精神享受的艺术殿堂。
篇7
【关键词】音乐文化产业;城市文化;品位
城市文化是指特定城市在精神、制度和物质层面所展示出的价值追求、发展特点、创造活动和历史底蕴。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还是迅速崛起的当代新城,无论是繁华兴旺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是宁静幽雅的中小城市,城市文化无一例外地忠实传递着城市的韵律和脉动。
一、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原本由国家、省和一些地区管理的文艺团体,先后被无情地推向社会、推向演出市场,甚至个人通过申请可以组团进行商业性演出和音乐制作、销售等活动,于是,中国与国外的音乐市场一样,音乐人、音乐经纪人、音乐策划人、音乐制作人等行业应运而生。这些现象促使中国音乐产业化的快速形成,同时促进和丰富了中国的音乐创作实践。
音乐文化产业的建立以及逐步扩大,一切文化与经济的互动都难以脱离大众消费人群的积极配合与参与,而且,音乐的审美活动的广泛展开又同时拉动和刺激人们的审美消费激情,因此音乐产业(职业、业余音乐人)与审美消费(大众消费人群)几乎是不约而同、情不自禁地走在了一起,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携手并肩同步前行。原来局限于物质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各种法则,开始逐渐被移用到精神文化领域。文化事业单位由原来的国家包办,到‘以文补文’再到企业化;文化产业从无到有,渐成规模,至今已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予以培育和发展。
音乐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几乎走完了欧美国家一百年走过的道路。音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空间。巨大的经济效益与高新技术的参与,使音乐文化产业拥有自我扩张的内在动力和势头,可以突破任何阻碍与约束而拥有一个广大的前景。这一切都促使了音乐文化产业的领域与空间呈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就这方面来看,我国音乐产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音乐艺术作为一定时代、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映照,代表着一定社会的审美心理结果。近年来,音乐这一特殊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二、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不仅以其所具有的城市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同时也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显示出鲜明的独特性。城市文化建设是赋予城市个性、魅力和创造力的关键。而城市文化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一个充满小农意识和市井习气、封闭保守的城市,是无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第二、建筑具有个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广告等等,都不能凌乱无章、残缺不全、千人一面。要讲究城市的整体和谐和审美情趣,有文化个性和艺术感。形象文化就像一个人的脸,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像巴黎、伦敦、莫斯科、法兰克福、威尼斯等世界一些文化名城,都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形象文化中,标志性的文化、体育设施必不可少,往往一两个标志性文化设施就能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如悉尼,一个著名的海上歌剧院,就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
第三、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特别是中国城市)成为文化名城的一种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像世界文化名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曾经产生过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个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名扬世界的城市。如国内的曲阜,也是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蜚声国内外的。
第四、形成若干个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艺术团体。教育是文化的基础,科技是文化的精华,艺术团体是文化的结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将这三者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由移民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国家,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像美国的波士顿,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名城,靠的就是这三者。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培养了不少总统,还有数不清的专家学者,其中不少人获得诺贝尔奖。波士顿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不仅在美国,甚至在世界都是一流的。
第五、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现在,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许多城市,都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也已将文化产业列入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重点。
第六、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所谓群众文化,既指城市市民之间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比如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等,也指一些节庆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节庆文化活动,对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养成群众的文化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三、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音乐文化是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力量不可低估。在将音乐文化转化为城市文化的实践中,我们不能不在许多具体问题上要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从中获取本质上理性的指导。如音乐资源与城市文化传统、音乐个性与城市品格、音乐与城市的本土化和现代性、在全球化背景下音乐文化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取向等等问题,无不隐含着深(下转第93页)(上接第92页)刻的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和认识。
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文化风格、文化气息,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得到、体味得到,因为它是这个城市的魂,是这个城市所独有的,是它与其他城市不同之处。常说,文化是城市的名片。而音乐文化对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有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每一个音符都流淌出亲切的画面,每一幅画面又都定格为美丽的音符。它是一座城市的听觉符号和情感寄托。
什么是城市文化品位?目前还没有人给出一个定义。功能是物质层面的,比较实;品位是精神层面的,比较虚。虚则虚,但它是客观存在,难以言传但不难意会。概况地说,功能的核心是“用”,品位的核心是“美”。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是美的,也不是城市的各个部分都是美的,美不美,每个成熟而正常的人都能感觉出来。游历独具匠心而建造起来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都市,它们精湛的建筑艺术会使我们赞叹,它们诉说着的动人史诗会催生我们的激情,它们千姿百态的形态会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需要城市更有品位,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品位作支撑。一座城市的品位,虽然可以由专家们去评判和论证,但最终要取决于市民和顾客的感受,取决于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多少愉悦和美感。音乐文化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是别的行业难以替代的,它可以提升全体市民的整体素质,可以包装城市、推荐城市、树立城市丰满的形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对提升城市文化的品味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音乐在人类城市化的进程中如影随形,是人类无障碍交流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同时更是观察一个城市的风貌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窗口。一首歌可以唱响一个城市,打造一个品牌,活跃一方文化。音乐与城市在当代文化社会里已经成为一种共时、共生,并可以互证、互进、互促的关系,它是一座城市的听觉符号和情感寄托。音乐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神奇和伟大的;同样,城市文化品牌的构建,往往也给音乐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平台、载体与媒介,它们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杨丽萍.城市文化.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2008.
[2] 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陈宇飞.城市文化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4]张晓明,胡惠林等主编.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篇8
>> 探悉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城市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的策略研究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分析 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再谈高职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浅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 论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文化建设 浅析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和谐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功能 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刍议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E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浅论 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浅议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李凤念.高校图书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策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109-111.
[5] 孔红蕊.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智库建设中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6(14):99-100.
[6] 全国城市智库联盟成立[EB/OL].[2016-09-22]..
[7] 杨霄玉,于兴华.创新高校图书馆职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秦皇岛市高校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8):90-91.
[8]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2015年12月31日[EB/OL].[2016-09-22]..
[10] 李琼.高校图书馆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11-12.
篇9
关键词:单位;功能;社区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文化设施的建造方面、在保存社区文物、民俗方面、在丰富群众的生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驻区单位如果能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将对社区文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以及整个社区文化建设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一、驻区单位对城市社区文化的促进功能
第一,引导功能。企事业单位所营造的文化氛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和“文化示范者”,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深广度。这些对于其所在社区而言,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势”和“文化航标”。 企事业单位文化发展和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把社区文化发展引导到企事业单位文化所蕴含的主流目标上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文化建设产生引导作用。置身企事业单位文化环境中的员工,同时也是社区的成员,生活、学习、工作在社区居民之中,他们通过家庭、亲属、同学、朋友,与社会各个层面保持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他们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周围居民产生示范效应。
第二,创造功能。企事业单位文化是在其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的一种浓缩,具有民主、开放、创新、进取的特性,具有更新和再创造文化的活力和条件,它既是社会潮流的追逐者,又是时代潮流的开创者。这是因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主体是最富活力的中青年, 企事业单位文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具有相对敏感的特性,对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反应十分迅速。企事业单位对这种变迁进行筛选、过滤、扬弃乃至超越之后,实现自身的创造和更新,同时传导给所处社区,促使社区文化实现发展。
第三,传承功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它既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特定产物,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个社区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经过祖祖辈辈的创造、筛选、加工、充实和发展,形成了社区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由于社区对环境的作用传给企事业单位,使他们继承下来(当然,这不是继承社区文化传统的唯一途径),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第四,整合功能。由于文化的渗透性,不同文化既可能交相融合,又可能产生相互冲突。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区文化趋于多样化,文化碰撞现象日益增多,尤其是人们面临的价值冲突与适应问题十分尖锐。所有这些也必然反映到企事业单位中来。企事业单位文化因其突出的引导性、计划性、整合性等特点,对文化冲突的协调、平衡、化解、融合相对社区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企事业单位将上述“整合成果”辐射、传达到社区,能够促进社区多样性文化的发展趋向同社会主流文化保持良性关系,从而对社区文化发挥整合作用。企事业单位与所在社区是互为环境的, 企事业单位文化的氛围及其内涵必然对社区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时刻辐射、影响着社区居民。正因为如此, 企事业单位往往成为社区文化的亮点乃至制高点之一。
第五,补充功能。作为现代化产物的企业文化具有天然的先锋性、敏感性、叛逆性、开放性,有些新的文化因子特别是属于青年亚文化范畴的文化因子,原来并不存在于社区之中,往往是由企事业单位的主体 (中青年)首先接纳和吸收的,然后传达、输送到整个社区范围,这就对社区文化起到了补充作用。充分认识城市社区与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互动对于加强相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加速社区的资源共享,优化企事业单位的社区环境,促进区、单位精神文明共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驻区单位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的文化生活,有再好的动机、再新的创意、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无用之功。在许多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是少数老人,尤以老年妇女居多,相当多的社区成员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驻区单位员工尚未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还不适应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居民和驻区单位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看法有失偏颇,相当一些居民和单位的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对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是政府投资建设社区,让自己坐享其成。
为了提高驻区单位的参与度,应该努力做到:首先,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驻区单位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特定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对这一特定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推崇、融合和奉献精神,使它们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其次,通过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使它们更进一步认识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精心营造社区发展的良好环境,是驻区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所在社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形象,而且与单位员工的办公和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必须将思想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社区文化人人办的广泛共识,真正做到驻区单位与社区共发展,既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
篇10
一.改变社区管理意识
社区工作者对社区的管理应摒弃传统的“居委会大妈”式的管理,应为社区的发展制定科学的计划,提出合理创新的思路,稳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开展。社区居委会应认真筹备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再盲目的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对与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相关的因素应考虑更加齐全,准备更加完善,如合适的场所、硬件设备和人员等。社区工作者在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应努力为社区文化的建设创造更多的条件,积极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性,不能再让社区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政府、社区和居民都应真正理解社区文化的含义,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分工,了解开展社区文化的作用,认真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为营造和谐、友爱、安宁、高尚的社区文化而努力。
二.健全社区管理机制
在社区管理中,健全社区管理机制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社区是居民自治的组织,应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成立相应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明确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并由专人负责,也可以将社区文化工作的内容和社区文化工作的职责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使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有理可依,避免在社区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责任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同时还应大力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让居民在社区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让他们参与社区文化管理,由他们制定社区文化活动的计划和方案,引导社区文化工作的发展向这满足居民需求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与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相一致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的有序发展。
三.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社区文化活动是在社区中开展进行的,面向全体社区中的居民的一种活动。所以,要想发展好社区文化工作,就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社区工作者在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时,一定要考虑本社区内的环境、风俗习惯、地方特色、所处地域特点、经济发展的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的开展适合社区居民的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从社区居民出发,了解社区居民的年龄分层、居民从事的行业分类、居民的习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有针对性的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比如某个社区的老年人比较多,社区工作者就可以根据社区这一现实情况多开展一些与老年人有关的社区活动,根据老年人自身的喜好,开办一些社区的艺术班,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社区文化活动还要采取居民乐于接受的、适合居民思想道德观念的形式来开展,若是社区文化活动所倡导的价值观背离了社区居民的主流价值观,那么这个社区的文化活动就会难以持续开展下去。
四.整合社区资源,合理利用
社区文化建设想要得到快速的发展,那一定要学会“借力”,所谓“借力”就是指社区工作者应学会合理利用社区中的资源,借整个社区之力来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那么在发展社区文化之前,社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对自己社区的资源有一个全面而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社区中可利用的资源有很多,比如社会影响力很大的居民、学校、图书馆、电影院、某单位的大型会议室、照相馆等,这些都是社区中可用的资源,社区可以出面去联系这些社区资源,将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与这些社区资源联系起来,为社区居民谋福利,比如辖区内的居民可以免费使用图书馆、看电影可以打折,组织大型活动的时候可以借用某单位的大会议室等。社区中可用的资源有很多,就看是否能够被好好的利用起来,社区资源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的功能不可小覷。
五.适当运用激励手段
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中,适当使用激励手段有利于加快社区文化建设的进度和步伐。对社区工作者而言,他能够如期按照社区文化建设的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由社区出面对其进行物质或者经济的奖励,表示对他的工作成果的认可,以此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对社区居民而言,如果他对社区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时,社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其进行表彰,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的奖励,使居民的个人价值和成就感得到充分体现,激发他对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热情,以便更好的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来,为社区文化的建设添砖加瓦。
六.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
社区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是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社区文化的感受者。社区文化的建设,依赖于社区居民的努力和贡献,所以社区工作者在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时,一定要让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加深社区居民之间的了解,使居民重视对社区文化的营造,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邻里友爱的社区氛围。只有让居民切身参与到社区文化的建设中来,才能推进社区文化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有助于帮助社区居民形成与社会主流所倡导的一致的价值观,从而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七.开发资金支持系统
社区文化的建设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作为保障,缺少资金支持的社区,难以开展具有持续性和富有成效的社区文化活动。我国社区目前大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想要健全社区文化的建设,就一定要解决资金短缺这一问题。开发社区的资金支持系统一定要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社区居委会首先应找好自己的定位,社区居委会才是社区管理的主导部门,不能总依赖于政府提供的少量的资金支持,社区工作者应利用社区固有资源,开发新资源。社区首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内部资源,从社区内部寻求资金支持,利用社区内居民和企业的优势,为社区引入资金。比如社区可以和其辖区内的驻地单位进行合作,寻求长期的资金支持合作,作为交换,社区可以为其提供一些便利,比如免费使用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或者是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为该企业带来一些社会影响。社区也可以成立一个文化专项基金,将本社区的文化特色宣传出去,寻求更多的外部社会力量帮助。社区活动资金的开发不仅要开源,也要节流,社区工作者应按月、季度、年这三个时间节点,制定尽可能详尽的资金使用计划,将社区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严格控制资金的审批程序,制定专人负责,把握社区资金的流向,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八.提升工作人员专业化素质
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也是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可以自己组织培训,也可以联系相关政府部门请求提供支持,请来专业的老师,根据社区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现状,分阶段的对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加深他们对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对开展文化活动的兴趣,以此来确保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内容和质量,以便加快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高效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需求的形式也慢慢向多样化的趋势发展。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和学习提供了场所,社区的稳定繁荣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社区文化的发展作为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社区自身发展和社会的长久发展都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