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教育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反思概念的笼统性与模糊性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外来概念。长期以来,对这个概念的引入与介绍,我们遵循了一种共性的学术规则:先列举西方某某学者如何界定和理解“专业”,然后比较寻找出“专业”的共性特征,再对照教师的职业特点,得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结论,由此再“各显其能”般地谈论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观点。这样的规则让我们知晓“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话语,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理论和事实,但我们的教师并没有在“专业”的观念下寻找到了“发展”的内容、途径和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话语也没有真正帮助我们认知教师的内在特性和发展规律,教师培养、培训,以及教师的管理和服务并没有因为近乎常识般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而有实质性的改变。
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有许多因素的影响,但与我们在一个很模糊、很笼统的语境中使用“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概念有很大关系。例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的教师培训要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变革”“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校本教研”,诸如此类的表述几乎找不到任何有形的实践基点和意义。更让人困惑的是,太多的学校是在o形概念下不断要求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造成了教师们的迷茫和困扰。当一个概念只停留在模糊、笼统的话语状态,缺乏可操作性的定义时,既不能深入研究,也无法有效实践。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中国教师发展的传统、思维、心理等情景中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特质与要义,使这一话语“明白且能具体实施”。
二、探寻“中国式”表达的内在特质
在当前背景下,要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话语进行“中国式”表达转换,可以采用描述而非定义的方式,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内涵的事实性和表征性特质进行分析与解释,更有效地理解和把握实践操作的要义。从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演进的历程看,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对“教师”的认知有着各自的侧重点,了解这些侧重点对我们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要义很有价值。
首先,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以此为基础所建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传统,其核心精神就是强调教师的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强调教育中人际关系的亲密性,关注教师的“人师”特征。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对教师更要求“人情味”,而西方文化更加注重教师职业的理性素养和知能素质。
其次,中国文化更强调集体对教师发展的意义,通过体制化、组织性的方式推动教师学习,而西方文化更强调教师个体的自利与发展,“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也一定是基于教师个体的自愿与内生性的发展需求。中国文化更强调教师组织化的学习,西方文化更强调教师个人主义的学习。
最后,中国文化更强调教师的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教师的作用价值是被放置在国家民族的命运、社会的发展、天下太平这样的层面去认识的,而西方文化则更强调教师具体的职业责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中西文化对“教师”认知的这几个侧重点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中国式”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内在特质。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有具体意蕴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不是笼统、抽象、概括化的学理性的“教师”概念,而是鲜活、真实、丰富、生动、实际的“教师”概念。它包含三个层面的要义:一是教师是与学生相对应的关系词,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作为内在依据,更作为其实践旨归;二是教师是一个“活人”与“全人”的概念,在实践上归根到底是教师作为“人”的修养问题,是教师的“整全发展”与“全人教育”;三是教师是与教育系统的各种要素相关联且表现为“具体存在状态”的词语,既具有纵横线索与情景的特点,如有分段、分科、分层、分类的特点,也有性别、年龄、地域、文化差异的特点。由此看来,笼统、概括化的教师概念往往会隐藏许多真实的、具体的、有意义的内涵和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就是需要不断重建“教师”概念,重构“教师”观念,把教师还原到真实的存在状态与生活情景中,方可恰当。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的发展。而专业是什么?这在实践上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人们一般会把专业放置在“学科领域”或“学科专业”内,将教师所学专业等同于“教师专业”。其实,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专业”是教育的专业、教学的专业和学习的专业。教师专业发展在实践上也就是促进教师成为一个懂得学习的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发展”是具体真实的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和学习诸多方面的发展。这里的“发展”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正向的变化,或是积聚正能量的变化。如果从最通俗、最实际的意义上讲,“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让教师“防止变老”的过程,因为教育最大的危险,是正在成长的孩子遇到慢慢变老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新的知识不好奇,对新的东西不愿意接受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这是“变老”的象征。
三、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要义
“教师专业发展”是不断唤醒和激发以及建立教师职业内在的价值感、尊严感和成就感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应当追求的是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善于懂得和发现学生,明白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强化对职业的理解和认同,确信职业的责任与价值,懂得人生的意义。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不仅仅关注对教师专业的“事理”改变与提升,更要关注教师专业的“心理”的改造与建设,通过“心理”与“事理”的共同改善,建立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尊严感和成就感。
“教师专业发展”是以学生学习的需要和特性为内在依据的发展过程,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在实践中想了不少办法,采取了不少措施,但这一切似乎都是在理想的追求中完善教师个人的素质。许多时候,我们无法解释教师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发展”或“这些方面的发展”?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措施展开这样的活动?许多时候,我们的答案是,教师面临的问题需要这样的发展。也就是说,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我们能找到的依据更多的是教材与教法,是教师如何更加有效地教学生。实质上,教师专业活动的全部意义是如何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健康成长,离开“学生”和“学习”这两个关键词,我们无法理解教师职业存在的理由。所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依据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需要与特性。教师专业发展也就是实现教师素质素养与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性。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组织化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进而使教师获得自主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师的人生是学习的人生。教师的专业也是基于学习而实现教育教学价值的专业。因此,我们要在弘扬和加强教师集体学习的同时,不断探索建立教师个体自主的学习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尤其要改变仅仅依赖组织性的规定和要求推动教师学习和发展现状,帮助教师在多样化的专业学习基础上,建立起专业自主和专业自信。
“教师专业发展”是“知、情、意、行”四方联动共同改善的过程。许多时候,我们一直是针对“教学乏味”来关注教师的发展,但许多时候,教师发展问题的根本是“教乏味”。也就是说,是“教师乏味”导致了“教学乏味”。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就不能只是关注教师的“教学发展”,而是要关注教师的“整全发展”,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组织在“知、情、意、行”的四方联动过程中,进行系统地改善。例如,我们的许多培训在怎样使教师“多知多学”和怎样使教师“有效使用”上用力甚多,可是却逃不了教师“学不致用”“知而不用”的魔咒,其中教师职业“情”与“意”的缺失与困扰是核心原因之一。
篇2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在五年制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若干突出问题,逐一分析其原因并试图改良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的教学理论,探讨如何针对现存问题提高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医学英语水平得到切实的改进和提高。
医学英语这门课程是通过英语学习有关医学方面的知识,旨在扩大英语学习者在医学英语方面的词汇,使之能够了解当今世界医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通过医学词汇的系统学习,医学文献的大量阅读以及各种练习的复习来提高学习者阅读英文医学文献的能力,达到语言技能与医学知识共同提高的目的。但长期以来,不论是由英语水平较好的医学专业老师授课,还是由专业的医学英语专业老师授课,效果都不尽人意。
一、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医学英语是所有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一般于大学三年级开设,每周2个课时,持续1年,分为上下两个学期,共计72课时。
(一)医学英语的目标定位
语言是内容的载体。大学三年级时学生们基本都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已通过了六级,对于他们而言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同时也已掌握普通单词的一定词汇量。此门课程的学习使他们不能再满足于对日常生活题材的语言运用,而应在原有的语言载体中加入其专业的内容,学会在其专业领域内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信息交流。所以在原有的英语基础之上,就需要大量充实相关的专业医学词汇,熟悉固有的医学文章的模式,懂得一定的医学文献写作规范等。在笔者看来,普通英语课是基础性课程,而医学英语则是应用性课程,后者的教学目标应比前者的教学目标高一个层次,是在前者教学目标基本达到的前提下,能够把语言应用于相关的专业。在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1]中明确提到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恰验证了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关系。
(二)医学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
1.大班医学英语教学的局限性
随着最近几年的招生体制改革,招生人数不断增长,在原有师资力量配备下,教师所面临的班级越来越大。大学英语教育界普遍把60人以上定性为大班,但事实上某些医学英语教学班级已超百人。由于班级人数多,师生交流少,难以创造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教师对于人数多的班级驾驭难度大,教学活动难以展开;课后作业批阅量惊人,不利于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大班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悬殊较大,实际教学难以兼顾两头。总之,学生人数众多的班级很难从教学上取得良好的效果[2]。
2.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内容广,分支细,包括了如病理、生理、生化、解剖、微生物等基础学科,同时也包括了内科,外科,口腔等临床学科,在短短的72课时之内很难对所有内容一一涉及[3];同时由于课程是面向所有医学专业的学生,就更要求教学内容选材恰当,不偏不倚;另外学生初步接触医学英语,普遍感觉内容艰深,词汇句型复杂,难以入门;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往往会忽视医学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对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普通英语教学怀有一样的评判标准与课堂期待,结果学生往往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向教师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意见和要求,常常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
3.教学手段的局限性
在目前的医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尽管会使用Powerpoint(PPT)、投影仪、话筒等多媒体,但总体感觉PPT制作技术有待改进,网络技术也应更加充分利用。
二、语法翻译教学法改良应用下的医学英语教学
(一)语法翻译教学法理论与其改良
语法—翻译法是最古老的外语教学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随着现代语言作为外语进入学校课程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4]。在此种教学法下,学生一般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同时也能培养较强的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并且教学效果不受班级人数的影响。缺点是过多的依靠本族语,口语与书面语分离,练习形式单一等。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缺点如今通常会使之被当作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法体系,但根据医学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目前超大的班级规模,此种教学法的改良应用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转贴于
1.优先发展书面语
由于医学英语所面对的学生处于大学三年级,已有一定的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作支撑,而医学英语的学习内容多,学时却短,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里必须优先发展某种主导的同时也是最为需要的语言技能,那就是阅读技能。其他的技能并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在具备一定的医学英语阅读能力之后,学生医学英语的听说译写能力可以在一定的英语基础上自我发展。
2.在初级阶段的学习,充分利用本族语,以翻译为主要的活动形式
医学内容专业性强,知识跨越大,分支差别明显,要使学生理解这样的一些文章,让它们与之前所学的一些用中文教授的医学课程知识联系起来,必须充分利用本族语,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完之后一知半解。用本族语和外语之间的互译以及笔头形式举例和练习能够很好地巩固所学的专业词汇和规则。
3.重视分析长句句型的语法结构
语法翻译法把语法教学当作中心任务,而在医学英语的教学中,学生早已在前两年基础英语的学习中掌握了语法点,鉴于医学英语中句型长且复杂,理解首先须从理解句子语法结构开始,所以语法教学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是中心而是手段。
4.医学词汇系统的讲解成为重点
一般医学生阅读专业期刊很大一部分困难来自于医学词汇。在词汇教学时,力求通过有限的构词成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医学词汇在各方面的变化和转化规律,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同时以大量的阅读作为巩固与发展词汇的主要手段。
(二)语法翻译教学法改良应用须注意的问题
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师资中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语言能力虽强但医学知识薄弱,而医学专业教师却缺乏系统的语言培训并且只熟悉自己所从事的相关领域,所以建议两种师资须有机结合。同时为了避免课堂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动机,一定需在语法翻译教学法改良应用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搭配其他诸如听说法,交际途径法等教学方法辅助教学[5]。
外语教学,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须最终落实在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上。笔者在数年的五年制医学英语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语法翻译教学法的改良应用是基于学科特点以及班级规模的现实状况,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其固有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在此后的医学英语教学中,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开展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将是一个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7
[2]王成.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策略[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3):77-78
[3]范谊.大学英语教材的若干问题[J].外语教学,2000(10)∶55-62
篇3
[关键词]高职数学 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 数学能力
[作者简介]宗慧敏(1979- ),女,河北怀安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应用;王月华(1980- ),女,河北定州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应用;刘微(1980- ),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运筹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89-02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生源质量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一些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全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学习积极性不高,最终造成高职数学“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困境。高职数学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主要是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给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等,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高职数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1.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生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生数学成绩大多在六七十分,尤其是有些学校逐步实行注册上学,学生数学基础更差,甚至出现数学单数分的现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接受高等数学知识的能力慢,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学习数学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薄弱。再加上学生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后,学习动力不足,薄弱的学习基础使他们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陈旧的数学教学模式。就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过程实施的现状来看,学生从中考、高考一路走来,数学教学的“题型中心论”教育教学观在他们的意识中已深深扎根;高职数学教师基本毕业于本科院校数学系,多数是学士、硕士或博士,在他们的教学理念中,不同程度地沿袭着数学学科从公理系统出发,用逻辑方法演绎知识体系,过分强调逻辑上的严密性,符号形式下的高度抽象性,推理论证的严谨性等特征。这种带有典型性、普遍性的数学学习观和数学教学观与高职培养目标不适应,误解了高职教育设置数学课程的目的、意义和价值。
3.尴尬的数学课程处境。课程建设改革尚未触及公共基础课程;对高职数学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不清晰,教育观念不明确;项目化教学等在数学教学中难以实施,造成“学生想学好,但不知学什么、怎么学,教师想教好,但不知教什么、怎样教”的局面。
4.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的数学课程功能。数学课程与专业课融合不足,对相关职业能力培养支撑不够;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综合素质提升作用不明显;通识教育基础薄弱,不能满足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造成数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程脱节。
二、高职数学教学的思路
1.转变观念,校正高职数学教育教学的立足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用型”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企业未来的“高级蓝领”。在教学中,在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的同时,更应该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通过问题解决与问题驱动两种配套途径来实施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理念。问题解决在于强调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主要概念的引入和提出,尽力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感兴趣或熟知的实际问题作为引例,使问题回归自然和本源,将概念形成于实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中,突出知识产生的生成性、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概念、定理、公式等相对完整知识体系形成后,不仅要通过理想化形式的例题练习,更要适度设置实际问题分析求解,使落脚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上,贯彻应用为重点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取舍和重新整合高等数学内容,增强数学的应用性。目前所用的教材大多是高校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或精编版,理论性、系统性较强,教材中与专业相衔接的实例较少,不能体现数学的应用性。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写,一是教材通过引例、例题、课后练习题以及实训应用题等途径,强化数学应用,注意贴近专业背景实际应用问题的设置,以便使数学课程与后续课程相衔接,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表达或解释工程问题,以达到应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实现数学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教材“内容模块化”,根据专业的不同需求,对内容进行剪裁,以便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进行教学和考核,利用模块化的知识平台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三是“淡化理论,强化直观”,舍弃不必要的理论证明或推导,不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体系,突出直观性。
三、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措施
1.关注学生,培养兴趣。教师围绕问题进行教学,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由传统习惯形成的倾向强调教师的“教”转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结构;注重兴趣与信心培养,创造使学生有成就感的机会,培养自信;因材施教,由原来的“教师备课”转化为“教师备学生”,由原来的“教师教什么”转化为“学生学什么”,力争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激发兴趣,拨动心弦,唤醒自觉,促进自主学习;设计情景,优化方法,筛选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相衔接,让他们够得着,学得会。
2.培养能力,突出应用。一是高职数学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功能和价值决定其工具功能,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服务功能。二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理念“淡化理论,强化应用”决定的。三是数学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理解数学的来龙去脉,把应用能力作为创新精神的突破口,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界的共识。教师应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广泛、深入参与为着力点,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分层教学,各取所需。选取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2012级学生,按照考虑学生基础水平及尊重学生资源的原则,对数学课程实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总结出许多经验,摸索出一些办法,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整体教学质量提升明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需,提升了数学能力。
4.创新方法,注重过程。考核是对学生获取知识情况及能力提高情况的一种检验,考试方式是否科学、有效地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是一个过程,考核成绩重点应放在平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自觉性,纠正学习中的惰性,克服逃课、溜号等现象。平时成绩应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和平时测验、期中考试等综合评定,平时占40%,期末占60%(甚至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各占50%)。期末考试是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主要考核手段,其试卷内容不仅要包括基础知识,更应体现应用能力,考核结果要体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学习知识与应用能力的统一。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革探索是探索高职数学课程新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合理取舍教学内容,优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考核评价,真正实现专业人培养目标中高职数学课的作用,实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玮,顾晓夏.高职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5).
篇4
[关键词] 法治教育;途径;策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培养具有法治精神的合格公民,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文化,可以为我国当前的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提高我国国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扩展中学生安于社会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实现积极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型人格,形成强烈的批判精神以及参与精神,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民主生活中,从而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30多年的历史已经使美国的法治教育形成以学生为本、多管齐下、多方互动、注重实效的法治教育模式。可见,美国的法治教体育不是单一的课堂灌输,而是多元互动的结果。本文拟梳理美国法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策略,以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从臣民社会到公民社会:公民教育视野下的法治教育
美国十分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迄今为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其成为适应未来发展的合格公民,是其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所秉承的基本理念。鉴于此,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一直都是在美国公民教育的体系下展开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在美国公民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公民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当代,公民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一种法律概念,而且是一个历史范畴和文化范畴。很显然,奴隶制以及封建君主制的背景下,根本不存在公民的概念,因此也就谈不上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等。在欧洲漫长而又黑暗的中世纪,人们在教会的统治下,都成了上帝的“子民”、“臣民”,神性代替了人性,根本没有公民的存在,公众是以臣民而非公民的身份而存在的。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勃兴,人的重要性被提高到空前的位置,人的世俗性得到张扬,个性逐渐得到解放,个体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于是表现出参与国家事务的渴望。
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开辟新大陆到摆脱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等,在多元文化传统和契约精神影响下美国人形成了以个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特性为美国的中小学校公民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 [1]美国人崇尚依靠自我奋斗改变自身的命运,强调个人的价值,而且积极的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美国精神。[2]伴随着公立教育的逐渐普及,公民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美国学校的法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公民教育”来进行的,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这一目标服务的。美国学校法治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权利义务观的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成为尽到公民责任的合格公民。这也是属于树立法律意识的体现。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是从法律关系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的构成要素。
二、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美国的法治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和课程体系,而且教育部门注重通过联合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法治实践的机会。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美国的法治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这就为法治教育的全面开展提供了社会支持。以下着重介绍美国法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策略,分析其法治教育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法治教育模式
美国的法治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独立的个体,而教师只是充当“引路人”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方向以及解疑答惑,不断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宽松、更有创造性的平台和空间,而不是把学生禁锢在老师预设标准答案内,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目标是把学生头脑中的创造火花点燃,因此有教师是火把之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只有学生真正理解的东西他才会很好的掌握,才能逐渐把所学到的东西纳入他的认知结构。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我们要改变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消极被动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在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过程中,单纯的法律理论、法律条文的解释会显得比较枯燥,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不相适应。如果过分关注既定的理论的“外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容易从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归根结蒂,以学生为本的法治教育模式是要注重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为学生所接受。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行动与实践参与
美国学校的法治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法治教育过程中贯穿知行合一的原则,强调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为法律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美国许多学者认为,单纯的法律规范的灌输无助于学生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真正有效的教育途径就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逐步体会法律的博大精深。
美国通常将真实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老师往往会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讲解逐渐向学生阐释法的精髓。法治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该避免法律条规、法律术语过多,内容繁杂、远离学生、成人化等现象,这样不易形成以权利、义务观念为核心的公民意识等弊端。美国教育大纲规定,法治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法治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育部门经常定期组织大型的法治教育活动,号召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帮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去体味法律的实施环节,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注重法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完整性、连续性、科学性
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建立在合理、科学的法治教育体系基础上的。就学校教育而言,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规定了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且环环相扣。
层次性,是指法治教育贯穿义务教育的始终,内容随着年级而改变难易程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完整性是指法治教育涉及的广度,法治教育涉及民事法律、权益保护等。连续性是指内容从纵向上来说是一个整体,这样可以保证学校的法治教育有一个连续的过程。科学性是指法治教育内容要有合理的依据、符合逻辑规律,要符合生活实践的需要。美国对法治教育内容的规定保证了法治教育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容易为教育者所操作。
(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相关技能,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
毋庸讳言,参与法律实践需要相关的技能。这些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后天认真努力才可以达到的。一般来说涉及到的相关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参与清楚表达有关法律问题的思想、信念与意见;发展与来自各种背景和环境的人交流互动的能力;劝说他人关心与法律有关的信念与行动;集体参与规则的制定与目标的确定;通过商量、谈判、妥协与冲突的解决来达成共识;与他人一起就假设的或真实的法律及与法律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决定。教育者往往运用大量真实的案例和有趣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获得上述技能。这些技能需要学生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强烈的批判精神,而且要掌握相关的语言和人际关系技巧。当然这些能力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但是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相应的程度。
其次,法治教育要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如何反映以及塑造公共的价值观、信念和品质,而这些公共的价值观、信念和品质又是如何地反映以及塑造法律;法治教育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如何能够增进社会凝聚力以及影响社会变革。批判地评价法律与法律问题;发展理解并评价法律问题中出现的争议和冲突的能力。 [3]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
美国大部分的学校除了开设有专门的法治类课程以外,其法治教育的内容还分散在其他文理各科课程中,如历史课、职业道德课、社会研究课、政治课、人文课等,都有相关的法律问题的讲述,以及通过其他形式实施法律的渗透式教育。渗透式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突出行为养成教育和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长期影响,能使法治教育充斥所有的教育时空,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就能接受教育,并且在教育力量上能十分系统地、稳定地、有机地、全面地实现整合,教师应在此时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推理和总结。
此外,互动的、参与性的实践活动是法治教育正式课程的一种必要补充。它通过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经历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法律规范的理解,是实施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4]
(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的教学技巧,采取丰富的教学策略,突出情景教学模式
美国的法治教育课程一般由受过正规法学教育的教师担任,教师具备较为健全的法律知识和实践体系。这就保证了法治教育有一支专业化、学术化、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兼职教师比如律师、社会志愿者等,充分保证了教师结构的多元化。
教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教学材料的呈现,这些材料往往能够引发学生激烈的争论,其中老师充当裁判,通过价值澄清、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等方法逐渐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的真谛。适当材料的选择使学生在对法律的尊重与对法律的实际应用的建设性批评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可以对法律问题的所有方面进行平衡的处理。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避免将法律系统以完美无暇或者一贯正确的形式呈现,而是为学生提供质疑教师的可信性和内容实用性的机会。
美国的法治教育在课堂上杜绝“一言堂”的现象,不能让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因此,在法治教育中经常使用一系列的互动策略:模仿审讯和上诉,到立法机关听讼,了解在逮捕和搜查情景下警察机关的程序,解决冲突和进行调解工作,集体解决问题,同社区中的法律专业人士进行沟通等。特别是情景教育模式,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且感受到法律不是那么的神秘和高不可攀。这种互动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给与学生参与和表达的机会。因此学生自己的真实体验将积极促进学生法治意识和相关技能的形成,大大提高了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七)挖掘多种教育资源,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社区参与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理解法律、法律系统、法律程序,将课堂中所学法律知识内化。
美国中小学的法治教育不是给予人们准备好的问题解决方案,而是试图帮助人们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在激发学生兴趣以及相关教育资源开发,在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中,社区参与的过程处处体现着对于独创性、自主性的尊重。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自行选择主题与资源人士,帮助教师设计实施方案,并且在具体过程中根据情况可以随时改变方案。在参与活动中,学生有机会自由发展和运用自己的想法做出重要的决定。
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中的社区参与为学生提供有意义、有趣的经历;赋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和对经历进行积极反思的机会;向学生展示社区中司法机构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在鼓励学生“实践”法律的过程中推动了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法律、法律体系、法律程序“祛神圣化”。 [5]
(八)整合教育、家庭与社会资源,构筑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模式,实施民主的家庭教育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系统化法治教育的阵地,但是单纯依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变学校的个体孤立教育为家庭、社会与学校全方位配合的教育,才能共同承担起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重任。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她们的法治观念、教育方法等,直接影响到学生主体性人格和法治意识的形成。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子女类型可分为放纵型、强制型和接纳型,其中最后一种是较为民主的教育模式,该模式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儿童的天性得以发挥。美国家庭则是采取启发式的教育,家长一般不把自己的观点、立场强行灌输给孩子,而是启发、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为平等。美国人崇尚自由、民主,不相信权威,强调精神和思维的独立性。家长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让孩子拥有许多家庭中的权利,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他们自己的道路。家长更注重鼓励孩子去实践去摸索,美国教育的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一般不灌输某种既定的观念、规范,而是由每个人通过独立思考,自由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如何进行选择。
(九)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
美国既有官方的法治教育网站,也有来自民间的法治教育网站,全美各州都有一个州立法治教育网站,还有各种由国家机构支持的法治教育计划。在互联网上,全美国的法治教育教师都能够从每月更新的法治教育专题中获取课时计划和策略。
教育资源信息中心也为法治教育提供广泛的支持,这包括课时计划、课程指南、评估研究和研究性学习法。在课时计划中,中小学教师可以得到与学生面临的民主问题有关的丰富的法治教育素材。这些问题包括美国弱势群体法案、言论自由、少数民族权利和争端的解决等,这些丰富的材料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随着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美国充分为学生提供各种法律案件的模拟场景,包括提供大量的法律信息。
三、美国法治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法治教育由于起步较早,因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模式,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认真反思我国法治教育的薄弱之处,以期提高我国的法治教育水平,提高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其成为合格的公民,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挑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国的法治教育。
(一)摒弃法治教育功利化倾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法治教育效果的产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浸,它需要教育管理者有长远的规划,需要相关人士的不懈努力,才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法治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而不能片面应付评估或追求一时的荣誉等。要建立起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摒弃法治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倾向,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
要努力避免教师的单向灌输,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21世纪要求人的主体性能进一步弘扬;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更具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等独立的人格,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认为研究法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我们的法治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
(三)摒弃教条主义倾向,坚持知行合一原则
不能只关注法律条文的死记硬背,这样只会陷入教条主义的泥坑,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应声虫”而没有自己的思想。要充分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处理好知和行的关系,知和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为行提供理论指导,而知在行中得到了修正。
(四)摒弃法治教育知识化倾向,坚持实践化原则
法治教育知识化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法学基础知识系统学习和掌握, 可以使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和认知程度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提高。但也存在一个难以弥补的缺陷, 那就是易陷入“法条主义”的泥潭之中, 把法治教育简单地看作是一种法律条文的传播和强记, 从而忽视对学生的法律精神、法治理念的塑造, 显然, 众多法学知识的讲解其实只是对具体法条的阐释, 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若对法条背后法律的价值意蕴没有着力去引导, 也就无法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真正领会法律条文的真正含义。
(五)摒弃法治教育形式化倾向,坚持实效性原则
在学校法治教育中,应注意避免形式主义,彻底根除利用学校法治教育“做”宣传、走形式的作法,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适合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融合到学生日常生活环境中去,让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活动相互紧密结合,加强学校法治教育的有效性。避免假大空,真正让法治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六)摒弃法治教育灌输化倾向,坚持对话互动原则
用这一思想来观照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学校和教育者把学生当作“机器人”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或把学生当作“管教对象”进行强化制度管理等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比比皆是。在一些人眼中,学生仿佛是没有生命、缺乏感情的机器,好像只有那些诸如管制、批评、惩罚、督促等手段作为辅助器,才能促使他们正常运转,而不考虑他们的主体性人格因素,从而导致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缺失以及健全人格缺损。我们说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只有两者真正建立起对话关系,进行良性互动,才能使法治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
(七)摒弃法治教育课程化倾向,坚持多渠道原则
法治教育单靠课程来进行,那么不会产生多大的实效性,只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包括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社区队伍活动当中,通过“模拟法庭”、“我来当法官”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兴趣和参与性,能够从心底对法治精神产生强烈的认同,并且转化为自我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目标强调了法治教育应关注影响现实情境中现实的人的现实法律问题,应通过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经历来提高他们的能力。
(八)摒弃法治教育单一化倾向,坚持多元化原则
法治教育不能单靠学校教育、依靠教师来进行,而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多种资源,包括专职律师、法官以及其他志愿者,学校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邀请他们投入到法治教育中来。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地使用律师,法官,警察和立法者等资源。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对于法治教育的兴趣,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法治教育中去。
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注重“储备”社区参与所需的社区资源人士,这项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扩大社区资源人士的来源,选择合适的社区资源人士,将尽可能多的人员引入社区参与活动中;二是注重对于教师和社区资源人士的培训,应对背景不同的学生,使学生对于资源人士具有亲切感。
另外多元化原则也是指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从单一迈向多元,教师可以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兴趣。
(九)摒弃片面化原则,坚持网络性原则
使法治教育由点到面,呈现网络化趋势。只有各个部门互相联合,包括积极的社会支持,法治教育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否则单靠学校单兵作战,(转第75页)(接第66页)则不会取得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美国的法治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公民教育与法治教育进行整合,确保法治教育的理念不发生偏差。要积极地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以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只有这样,我国的法治教育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当然,我们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如丰富的古代法律思想,几千年的优秀教育成果,只要能够充分利用其中的优点,推陈出新,积极扬弃,就一定能够使我们的法治教育达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袁利平.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实践改革[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 [法]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 蒋一之.培养积极公民的另一种努力―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9).
篇5
关键词:法治意识;政治教学;高中生;培养;核心素养
引言: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治国守家的重中之重,对于我国青少年的培养来说更是基本常识。而高中是青少年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对于其法治意识观的教育必不可少。在政治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法治社会下的法律理念,更是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之一。
1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客观需求
1.1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想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大力推广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要先从教育领域开始,在教育中加入民主法治理念,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一定的教育基础。法治国家的主要人物就是公民,应该从小养成法治的理念,不仅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不断完善自家的行为举止,完善法律的行为。而且人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就是高中阶段,高中生作为我国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未来栋梁,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民主法治的理念[1]。
1.2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给高中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就需要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时,增加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重视起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把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而且在做课堂的教学设计时,也要紧紧围绕法治意识的理念,科学合理的把法治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树立高中生的法治意识,最终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努力。分析其他角度,大多数教材上都有法律知识,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些法律法规,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2]。
1.3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自学习高中政治课时,可以加入法治意识的学习,在日常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使学生能够不断了解现代的社会,在法治的社会下学习和成长。在高中生树立法治意识后,也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当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也能拿起法律的武器。
2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策略
2.1求真求实,在生活中渗透
当学生在学习法治课堂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生活进行法治内容的讲解,这样学生也能理解。例如,当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自己身边人的消费观念,根据学生的讨论在引出应该倡导的消费行为。最后做出正确的结论。教师也可以延伸课程,给学生讲解一些因过度消费而触犯法律的行为,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让学生从感性升级到理性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还能认同法律[3]。
2.2教师努力提升自身法律素养
教师作为政治课堂上法治意识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先要保证自身法律知识的渊博,其次把握好整个课堂的走向。对于教师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比如,通过培训和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学习重温基础法律知识。由于教师作为法律和高中青少年二者之间的衔接者,所以必须做到对法律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教师还要熟悉了解我国最基本的法律———《宪法》,以及其他基本法律。只有教师的基础扎实、法律素养足够浓厚,才有能力给学生解答关于法律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延伸,比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一的“经济生活”教学中,在讲解纸币知识时,就应该延伸涉及相关知识的基本法律[4]。在《刑法》当中就有对制作和贩卖假币的违法人员的处罚规定,数额大的按照伪造货币罪论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才能在恰当的时候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讲给学生,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3合理运用多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很多教师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高中政治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必然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了解宪法和有关部门法的基本规定。而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不仅可以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法律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主动吸收法律知识,为提升其法治意识奠定了基础[5]。比如,教师上课之前给学生放映电影《秋菊打官司》,影片围绕20世纪90年代善良淳朴的农村妇女秋菊为了给丈夫讨回公道,在乡里、县里、市里层层上访,最后都失败转而去法院打官司的事情,在这过程中,秋菊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还是坚持到最后,用法律手段讨回了公道。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我国基层法律的状况,教师上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借助多媒体的影音功能,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内化感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结束语:法治知识、法治修养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成长为国之栋梁。总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政治教师的重要任务,政治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法治知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庆录.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65-66.
[2]孙耀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5):130.
[3]舒畅.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37-38.
篇6
[关键词]课程思政;法学教育;“互联网+”法学专业
作为本科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理论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思政”将极大地有助于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格局的形成。目前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均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存在很大的改革空间。站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政治高度,以“互联网+”教育改革为背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过程中,推动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互联网+”时代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应有之意
“课程思政”为“互联网+”时代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模式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各高校各专业开启了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序幕。毫无例外,法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改革,从线下到“互联网+”的教学转变,明确当下改革新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法律知识习得、职业能力形成与价值重塑的三位一体,改革新方向是要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把“课程思政”作为落实好、贯彻好、实现好新时代法学教育工作目标的必由之路和必要之选。“课程思政”为“互联网+”时代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现实依据。法学教育本身就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塑造和完善,其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创新以及专业素养的培育,还应包括对国家人文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号召。教育部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意见提出“坚持以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培养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的法治人才。”法学专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要实现应用型法律人才到“互联网+”时代“复合型、创新型”与“德法兼修”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就必须把立“德”放在人才培养首位,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法治精神和主流价值渗透进法学人才培养中,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养成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思政”契合“互联网+”法学教育的时代要求。“互联网+”不仅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当下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使其社会交往和行为模式互联网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催生各种在线教学平台的普及应用,学生不仅可以在线学习,还可以在线获取各种国内外资讯和案件报道,其中不乏各种西方文化利用网络技术对我国教育领域进行各种意识形态的渗透。学生对外界信息的鉴别和分辨能力不强,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就容易受到迷惑。“课程思政”能有效阻断“互联网+”法学教学中不良因素的侵入,教师在线教学中主动解答学生知识疑问的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迷茫和行为无助的积极关照,更有利于有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都是学生认知观念重构的课堂。“互联网+”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更能彰显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
二、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法学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理念局限,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设计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存在诸多障碍,尚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法学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教学的理念局限。我国法律渊源一直深受西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影响,相当数量的部门法是在参考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框架和内容上修建起来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严重冲击我国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体系。部分教师对于法律思想、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精髓和内容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没有从国家、民族、社会、人文等多角度去深刻领会法律与政治、法律与文化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紧密互动,更没有从国家战略、政治意义高度去把握“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对于法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要义。沿用传统教育观念对待法学教学,认为只要讲好法律、讲好判例就是好的法学教师,把“德”从“法”中剥离出来,教学过程不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而把“立德”任务推给辅导员、班主任或者思政课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法学专业教师“授业”与“传道”相分离。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教学的内容局限。法学与思想政治在学科分类上分属两个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法学教育侧重教会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和技能,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塑造学生的意识形态。如何准确定位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链接点,是法学“课程思政”的前提。就目前研究和实践成果来看,虽然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法学教材作为“课程思政”教材,但数量上没有覆盖到全部法学专业课程中,内容上也没有涵盖到全部法学知识体系里,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的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即使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也仅限于传授经典思想,知识点交陈旧,在“教书”过程中生搬硬套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忽略了当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特征,不关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现实状况与学生群体的心理思想变化,“育人”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教学的路径局限。法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法学理论基本功与法律职业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中学习,还要在各类司法机构里见习或实习,不仅在线下学习,还要在线上平台学习。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托本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如在讲授法律的概念、原理、原则等章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具体案例分析、法律条文理解等法律适用方面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教学环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线下教学环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线上教学环节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尚未制定出较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实施的路径不畅通、范围较狭小,决定了法学“德育”质量和效果不佳。
三、“互联网+”时代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德法兼修”,“课程思政”是大势所趋。站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政治高度,借助互“联网+”优势,把传统法学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升级换代,突破思想政治元素难以融入法学领域的思想壁垒,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教学中的交融点,优化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坚定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观念等内容,其核心是塑造人的价值观。法学领域的知识内容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相关,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特征。从政治属性看,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二者的政治立场、政治导向、政治意图等具有一致性;从育人目标来看,二者都以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目标,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法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传授专业知识,即为“授业”,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即为“传道”,二者相辅相成。强调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保持目标和方向的一致,强调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相结合、相统一,正是当前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一个核心主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就是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专业教学的政治信念。创新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行”的教学内容。随着“马工程”教材的推行,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射点。
由于法学知识具有时效性强、现代感强的特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德育”也应与时俱进。因此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去找寻法学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连接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等具体内容,都是与法学息息相关的,法学教师运用线上教育资源,主动把现阶段的依法治国理念等国家意志和精神这种法学专业特有的意识形态因素作为切入点,把法律职业人应当具有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使命感与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有机融合,与当下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思想状态有效结合,真正激活法学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形成法学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协同、融合发展。拓展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性、包容性特质嵌入“课程思政”,必然会引发法学教学模式的大变动。法学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坚持“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就需走出教室,既要融入实践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实践技能教育与劳动精神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成为有大德大爱的人;又要上网上线,借助多媒体在情感体验上的独特优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为人处世之道,真正实现由在线学习到网络育人的转变。法学专业立足于时代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学生特色,在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设计等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中,在教学团队、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和过程中拓宽“德育”渠道,形成从“个人”到“全员”、从“单程”到“全程”、从“单向”到“全方位”的法学“课程思政”生态圈。“互联网+”时代的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是一个具有时代价值、政治意义的教学改革,“课程思政”让法学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位,让法学课程回归立德树人本位,让学生具备“德法兼修”,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2]党的四中全会《决定》[EB/OL].2020-8-10.
[3]沃耘.高校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与对策[N].天津日报,2019-3-4.
[4]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12-31.
[5]赵鸣歧.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
[6]朱应平.强化高校法学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N].安徽日报,2019-12-31.
篇7
【关键词】法治意识 市场经济 法治教育 政治参与 培育与成长
【中图分类号】DF02 【文献标识码】A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西方国家建设法治大厦时的情形相比,中国遇到了西方国家不曾遇到的基础性难题―封建专制思想严重,法治建设缺乏相应的法治意识支撑。公民的现代法治意识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内在支撑,真正的法律权威只能来自于公民自觉自愿的认同和推崇。所以建构和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唤起法治主体对于法治的信仰和情感,对于法治的运行具有基础性作用。那么,如何建构和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呢?
深入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催生法治意识的成长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它孕育着自由、平等、人权等意识,是现代法治意识的物质基础,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深入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是法治意识培育和成长的必由之路。
市场经济孕育平等观念。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以交换为实现方式,而交换主体的平等地位是交换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因为不平等地位必然导致剥削或掠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理性选择、公正对待以及决策的分散化成为社会的重要准则,有助于社会成员摆脱以往的人身依附性,形成个体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的人格,使得平等的基本观念在民众层面被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从而有效地植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
平等观念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法律地位平等。市场主体人格上相互独立,不存在身份上的依附关系。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是交换者,作为交换的主体,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第二,市场机会平等。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的经济,竞争规则公正、竞争过程透明、竞争结果有效,每个人都能在同等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三,法律规则平等。国家必须制定统一的法律规则,才能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每个市场主体在参与竞争时必须遵守法律,把自己的行为置于法律规则的约束之中,任何主体的任何失范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实现平等观念的基础和根本保障,也是平等原则的最高体现。
市场经济衍生契约思想。市场经济以社会交换作为实现方式,市场主体进行交换的具体方式就是签订契约,从而衍生了契约思想。契约思想的本质就是契约自由,因为市场主体以实现自己的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只有自身意志自由,才能选择最有利的价格成交,达到经济行为的合理化。契约自由意味着市场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思,通过平等协商,决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市场主体订立的契约受法律保护,具有法律效力,谁违反契约,谁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契约自由有利于当事人形成权利义务的预期,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预见法律行为的后果,维护市场交易关系的稳定性,也有利于契约争议的迅速解决,节约交易成本。
契约自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缔约自由。契约以合意为基础,当事人缔约的自由意志受法律保护,自行决定是否与外部发生契约联系,订立契约与否完全属于个人的私权利。第二,选择相对人自由。市场经济要求自由竞争,没有自由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选择相对人自由是自由选择交易伙伴的权利,买方或卖方选择交易伙伴的过程,就是相对人的竞争过程。要使市场保持充分的竞争,就必须扫清非市场的外力因素对竞争的干扰。第三,契约内容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契约内容自由意味着契约当事人自主决定接受何种约束,缔约者可自由选择契约的标的、价款、交付方式、履约的时间和地点等内容。一经合意选定契约的各项条款,即对当事人发生法律上的约束力。第四,解约自由。即缔约后,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转移合同的权利义务、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第五,解决争议的自由选择权。当事人就契约发生争议后,可选择解决争议的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在涉外民商事诉讼中,当事人还可选择具体适用的法律。
市场经济培植人权意识。人权是指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等基本权利。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平等和自由,因为没有平等、自由作保证,人类就不能作为人来生存和发展,就谈不上符合人的本性与尊严,也就谈不上人权。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权利经济,其要义是平等与自由竞争,没有平等权和自由权,市场经济就失去了基础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来进行配置的,它要求市场主体能够以自己的意志、平等自由地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同时,在所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要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必须使他们拥有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现代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要求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反对特权,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市场经济促使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走向权利的时代。
强化法治教育,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
法治教育就是法治意识的教育,是法治意识培育和成长的主渠道,通过法治意识的教育,建构和培育公民的现代法律观念,促进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法律价值观,促使公民自觉加强法治建设。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主动培育法治意识对于法治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法治意识的建构和培育,离不开教育,教育是自发性意识转化为自觉性意识的基础,是建构和培育公民法治意识,传承法治文明的重要社会实践。十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法治教育通过系统的法律知识的传授,使公民对国家法律体系的框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较为全面的把握,从而为公民自觉守法、用法以及维护法律的尊严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法治教育可以促进全民形成科学的现代法律价值观,使公民在理性上认识到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从而影响公民的法律思想和行为模式;法治教育通过对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形成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队伍。这些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在国家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功能,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法律品格和对法律的信仰,也对公民树立现代法治意识具有直接的表率作用。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广大公民树立法治意识,懂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地位,从而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法治建设。
丰富和完善法治教育的内容。第一,当前我们需要变法制教育为法治教育,加强法治、内容的教育。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在民众的法律意识中,法即是刑,刑即是法,法代表裸的暴力,突出的是强制性和惩罚性,法律只是统治的工具,如果不服从法律,就会招致由国家强制实施的制裁与惩罚。这种法律工具主义的理念使得民众从内心情感上自发地排斥法律,视法为自己生活中的障碍。长期以来,在法治教育内容上一味强调马克思关于法律的工具性的思想,忽视了马克思关于民主、平等、权利、自由以及限制公权、保障人权等法治、理念,这样便把马克思论述中关于法律工具性的内容推到了极端。在法律文化上曾一度表现为:过分强调公民义务,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国家、集体,忽视公民权利,个人利益经常得不到保护,并受到侵害。长此以往,法律的概念在人们意识中便与义务概念等同起来,义务具有强制性,谁会发自内心地去追求被强制呢?因此对法律信仰的基石也就难以奠定。
第二,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人长期缺乏独立的人格和意志,缺乏普遍的权利主体意识、平等观念。封建制度虽然早已消灭,由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封建社会的臣民意识并没有随着其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的瓦解而立刻消亡,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依然或多或少地顽强存在,严重影响法治社会的建设,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能够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促使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积极参与公权力运行,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参与行为的理性化;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能够促进公民的监督意识,公民的监督意识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原则的核心所在;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能够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义务,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问题时,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能够增进公民的规则意识,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
拓展法治教育的形式载体。法治教育应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育的形式载体,创新和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第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尤其是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设法律资料服务中心、普法广场、法治文化活动等法治文化基地。加强各类法治培训机构的建设,比如建设法律培训中心、领导干部法律培训中心、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法制电影教育基地和基层干部法律培训基地,最大限度发挥其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律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的作用。第二,通过法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分开,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重点加强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第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挖掘传统新闻媒体、印发普法宣传资料等传统手段的作用;组织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展览、法治宣传晚会,发挥文艺作品的教化功能;充分利用新闻网站、BBS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型载体,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动漫形象、公益广告、法律进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使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法治知识的熏陶,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亲和力;通过法治文学、电视剧、电影、戏曲、歌舞、相声、小品等形式,挖掘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寓教于传统文化之中,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融合,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增强法治技能和思想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的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①,是重要的法治实践活动。十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政治参与中领导者率先的法治行为,有利于推动法治文化的形成。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活动,推动政治生活公开化、透明化,能够促使领导者的政治行为率先法治化,有利于推动法治文化的形成。领导者的社会地位使其行为具有多重特征:作为领导,他是执政党和政府的代表,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管理国家和社会,追求整体利益;作为个人,领导与普通公民一样,具有自然的生理、心理和亲缘的需要,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实施行为,这种双重性使领导者无论是以领导的身份实施职务行为还是以普通公民身份实施个人行为,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即表率作用。在领导职权范围内,领导者自身是否依法办事,对下属的行为直接产生引导或制约作用。同时,由于领导的职务身份,注定其作为公众人物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个人行为对职权范围以外的社会群体也会产生较大的示范作用。
政治参与中的法治绩效,有利于提高公民对法治的尊崇。人是法治运行的主体,主体的法治意识越强,法治建设就越顺利。公民对法律能否信赖关键在于法治建设进程中能产生多大的法治绩效,即能否获取更多的权利和自由。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快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逐步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推进国家和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在政治参与进程中所产生的法治绩效,让公民亲身体验到更多的自由和权利时,才会认可法律、遵守法律,从而在内心深处筑牢法律至上的理念,真正尊重法律、崇尚法律。对此,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真正的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②
政治参与中公民的法治实践,有利于法治思想的丰富和巩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人的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人类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产生,因此,良好的法治实践对法治意识培育和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与专制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心理基础是臣民意识和人治意识;而与民主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心理基础则是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在有序的政治参与中,公民通过法治实践能够获取大量的与法治知识、法治技能、法治经验、参与意识等相互关联的内容,各种法治文化、法治观点、法治情感在法治实践中相互碰撞和融合,有利于丰富和巩固自己的法治思想。通过长期的法治实践,公民不仅能够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关的法律要求,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对法律体系的认识和了解,获得法律知识,形成法治技能,积累法治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形成独立人格,养成民主、平等精神,增强政治责任感,培育宽容心态,“通过政治参与成长为更理想的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③
一个具备民主和法治意识的公民,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更强,在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法治实践过程中,对国家权力的运行保持一种自下而上的经常性的影响力,自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民利的法治化、政治参与秩序化,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防止社会动荡等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从而保证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顺利发展,最终实现法治中国梦。
(作者为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78页。
②[法]让・雅各・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0页。
篇8
一
2006年初,新浦工商分局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本局干部队伍法律素养不够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职尽责的需要。一是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缺乏,特别是法理学知识缺乏,对一些法学理论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与工商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够、运用尚不熟悉。三是法律适用能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干部为了降低或避免执法风险,适用法律存有死抠条文,机械刻板的倾向,对于法律条文不够具体明确的,往往缺乏对法规意图的准确把握,不能灵活合理地适用法律,不同程度地影响执法水平的提高。四是从事一线管理的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好一些,其他人员则比较差,导致一部分工作人员长期一个岗位,难以进行换岗交流。经过认真剖析,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相当一部分干部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二是以往工商机关的法制教育由于受主客观条件制约,重视实践性、操作性而忽略了基础性和理论性:三是由于基层工商机关长期存在人员少、任务重,工作超负荷运转等问题,法制教育培训往往急用才训,以会代训,导致干部队伍法律知识不够系统:四是法制教育培训方式陈旧,直接影响教育培训成效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沟通,新浦工商分局于2006年5月23日,正式与淮海工学院法学院签订为期五年的开展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协议,开始了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
二
2006年下半年,连云港市新浦工商分局与淮海工学院法学院从各自需求出发,沟通协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互助合作活动。
教授集中授课,强化法学基础理论教育。法学基础理论学习是新浦工商分局干部普遍急需强化的方面,经局校双方商定,2006年7月至12月底,每周五下午,分别请一名教授给全体工商干部上课,主要授课内容为法学基础理论和法理学。发给每名工商干部一套全日制法学专业本科教材,教授按双方制订的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在《法理学》授课时,授课老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利用7个半天分别讲授了法理学概念、法学基本范畴、法律责任。从中国法制现代化、法律方法等多个层面对法理学进行了生动具体的讲授,引起了工商干部极大的学习兴趣,联想他们过去的实际工作,感到很有收获。
教授学生互动,调动现场教与学的积极性,法学院教授给工商干部授课前,一般都提前给学生发信息,搜集学习诉求,以便有的放矢备课。在教学课堂上,都留出一些时间,启发工商干部参与讨论,特别是引导工商干部讲典型案例,开展案例分析和点评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工商干部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授讲课的实证内容。课后,授课老师认真听取工商干部的意见,对工商干部提出的一些问题,一一耐心解答。
菜单式教学培训,促进教育培训效率的提高。现有工商干部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是部队转业干部和从社会上招录的人员,法律知识结构差别较大,在培训时,局校双方商定,从2007年开始,由工商分局根据下部素质状况,分别提出菜单式法治教育培训需求,请法学院老师专门备课授课。如果学院开设课程与菜单需求吻合,就让工商干部到校旁听。这样的教学紧扣工商干部需求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工商干部容易消化吸收,普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接纳学生实习,既当“学生”又当“老师”。根据局校双方协议,新浦工商分局每年都接纳几批法学院前来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来分局后,一般两人一组由一名工商干部带队,直接参与分局行政执法、消费调解、市场巡查、商标广告和合同管理等工作,带队的工商干部经过法学院教授的系统培训,既有实践经验,又补丁法学理论课,就认认真真地当起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搞市场管理巡查、执法办案调查、撰写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告知等工作,分局法制、经检部门编写社会实践和实习教材,一起举办社会实践和实习座谈会等。这样,工商干部认真传、帮、带,大学生们虚心求教、积极进取,收到较好的效果。许多大学生反映说,到工商分局开展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为接触社会就业工作打下了基础,工商干部通过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也促进其反思过去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注意言传身教,展示了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
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虽然只有两年多,但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增强了全员法治意识。通过全员接受系统的法治教育培训,新浦工商分局干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了法治精神的理解,树立了法治理念,拓展了法治视野,全员自觉认真学法、潜心用法、严格执法的法治氛围已经逐步形成,
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依托高校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培训,较好地克服了过去法制教育培训中授课人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授课水平不高等问题,普及法学基础理论与加深工商法规理解相结合,促进了法律知识与执法技能的共同提高,突出地表现在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提高现场办案取证能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
提升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普遍增强了新浦工商分局广大干部执法为民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执法效果与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对人民负责。今年4月30日,一消费者投诉在市区一家大超市买的鸡蛋煮熟的蛋黄有问题,立即引起许多居民的恐慌心理。新浦分局接到举报后,马上到这家超市调查,让超市迅速将剩下的鸡蛋全部撇下柜台,并马上对这批鸡蛋进行抽检。由于国家还没有明确鸡蛋的检测标准,质检部门无法提交监测结果,新浦分局马上求助于淮海工学院工业食品系科技人员,提取18只鸡蛋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分组比对,得出蛋黄发生异常是由于养鸡厂饲料配方突然变化所致的结论。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批鸡蛋产自赣榆县一养鸡厂,新浦分局马上对这家养鸡厂进行了查处,并立即向社会公示,很快平息了这场鸡蛋风波,得到地方政府的肯定。
扩大了行政管理资源。开展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分局每年接纳几批大学生前来开展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活动,直接扩大了分局行政管理资源。打击传销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两年来该局充分利用淮海工学院法学院的大学生在校园的影响,积极在淮海工学院开展打击传销宣传工作,让大学生按照分局要求,在校园里散发打击传销宣传资料,悬挂打击传销宣传展板,有效地遏制了传销蔓延的势头。同时,新浦工商分
局还组织前来实习的大学生参与市场巡查,检查食品销售商持证情况,大大强化了市场监管力度。
四
连云港市新浦工商分局两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要充分认识全员法治教育培训的紧迫性。新浦工商分局主动与所在地高校开展局校互助教育实践活动,是基于对现有工商干部队伍素质状况的深刻剖析。我们应充分认识全员法治教育培训工作的紧迫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从紧安排,从实抓起,尽快抓紧全员法治教育培训,尽快增强全员法律素养,以适应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改革、发展与创新。
其次,要努力加强法治教育的基础性。工商行政管理法治的实践早已证明,一个人法律素养的增强,离不开法律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看,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由于过去的社会背景、工作阅历、受教育程度、从事工商工作时间的长短及身处岗位的不同,他们的法律素养水平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法律基础理论都比较匮乏。因此,要把法律基础理论的教育培训作为整个法治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掌握了法律基础理论就等于掌握了增强法律素养的钥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好根基,一步一步朝着增强法律素养的目标奋进。
篇9
关键词:校园霸凌;校园暴力;应对策略;防范机制
前段时间,中关村二小学生“霸凌”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代表不同群体、不同立场的观点在互联网舆论平台上激烈交锋,久久不能平息。其他关于校园霸凌的事件报道亦是层出不穷。我国中小学在校生达1.8亿之多,尽管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但毫无疑问受其影响的将是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
校园霸凌事件引起的风波,牵扯出了广大学生家长脆弱的神经,引起了社会关于校园霸凌与反霸凌的热烈讨论,也促进了学校和教育部门关于校园霸凌现象的反思和预防。
1 如何看待校园霸凌
(一)明确校园霸凌的概念
校园暴力已是教育界和法律界经常研究和探讨的对象,近年来才兴起的校园霸凌之说应归为校园暴力的一个范畴。霸凌源自英语bullying的音译,校园霸凌(school bullying)是实力存在明显差距的同龄人之间,强者通过长时间、多频次地对弱者施加肢体、言语、心理等多角度的暴力侵害,以达到羞辱、排挤、控制弱者,给弱者造成身体、心理等多方面持续性严重伤害的行为。[1]由此可知,霸凌不是偶发行为,而具有长期性和重复性的特征。
界定校园霸凌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成人应该对儿童发展有非常充分的了解,能够将霸凌行为与孩子偶发的社会往问题区别开来。
(二)认识霸凌行为的危害
首先,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校园霸凌行为会干扰学校教育秩序,影响教育目的的实现。霸凌行为容易导致被霸凌者因为恐惧、屈辱、焦虑等情绪影响学业成绩,甚至出现自卑、抑郁等倾向,更有甚者会罹患心理疾病,产生自杀等行为,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日本文部省在2014年霸凌事件和自杀事件的调查中发现:自杀的中学生中,有11.1%是因为遭受到了校园霸凌。[2]霸凌行为的恶劣影响可见一斑。
其次,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可能受到长远影响,成为社会安全隐患。有研究表明,霸凌者在成人之后与其他青少年相比,更具有暴力倾向、缺乏同情心,且成人后的犯罪率要比其他人高出三成以上。[3]被霸凌者如果在心理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调适,则容易因过激的反抗从而产生行为,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2 如何处理校园霸凌
(一)对霸凌行为零容忍
校园霸凌是侵犯儿童权益、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各界都必须采取零容忍的观念,形成打击校园霸凌的一致态度。但凡发现霸凌行为都要严肃对待、严肃处理,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而忽视问题的严重性,也不能为了保护学校声誉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不能家长和校方互相推卸责任。
(二)尊重教育的专业性
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审判机关,学校里的每一位孩子都应该得到应有的教育和保护。无论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都可能成为霸凌行为的牺牲品,都是教育需要拯救的对象。社会各界应当尊重教育的专业性,由学校对学生的行为性质进行判断,确实存在不当行为的,也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相应的行为惩戒、心理辅导方案,对此家长和社会各界应给予支持和配合而不应过度干涉。
(三)处理好家长情绪
在事件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区分清楚当事学生的行为问题和家长的情绪问题,孩子的问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教育规律以及教育者的专业经验进行处理,家长的情绪问题应该在成人世界范围内理性解决,不能迁移到孩子身上,对纯粹的教育问题形成干扰。
3 如何防范校园霸凌
(一)加快反校园暴力法制建设
根据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法规,未成年人的权益在受到保护的同时,侵犯他人权益的未成年人却难以受到法律的约束,这是我国在应对校园暴力上存在的严重法律缺位。[4]因此要通过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有效抑制校园暴力的发生,还需要对“轻暴力重侮辱”的霸凌行为提出针对性的惩治措施。
(二)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
我国已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学校应将法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课程目标从传授法律知识转变为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等法治教育理念有机融入了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
(三)健全处理和防范机制
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园霸凌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做到提前预防、妥善处理、有效干预。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提高教师的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设立治安岗亭、警务室,以派人驻守、巡逻等方式,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内霸凌行为。
(四)密切家校合作
在校园霸凌行为的预防、判断和干预上,学校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教育和指导,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参与到校园霸凌的预防和处置过程中,通过参与体验,让家长深入理解和支持学校的理念与规范。另一方面,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接纳,帮助孩子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亲社会性。
参考文献
[1]储殷.当代中国“校园暴力”的法律缺位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6(1).
[2]印海翔.校园霸凌的行为与特征[J].大众心理学,2011(4).
[3]孙晓冰,柳海民.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教育理论与实`,2015(31).
[4]张国平.校园霸凌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1(8).
篇10
关键词:检察公信力 方法 法律监督
司法公信力是一个二重维度概念:司法公信力是司法对社会公众的信用和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一方面表现为司法机关是否具有值得社会公众信任的因素及其履行责任的能力,在客观上能为信任方所信任的程度。从司法公信力的外延角度来看,司法公信力可分成审判公信力和检察公信力。
检察公信力是指检察机关在行使法律监督权过程中对社会的信用和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过程和结果的信任。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过程和结果的信任,是检察执法公信力的主要评价标准,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目标追求。[1]
同志曾经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法机关的执法能力,集中体现在执法公信力上;执法公信力来源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来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这对于提升检察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保障法官不受其他因素的不当干扰,独立行使审判权。当然,司法独立不能一蹴而就,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养成中逐渐独立。在独立的同时,要保证法官具有较高的审判技艺和职业操守,以避免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法官代表国家进行司法,法官是否独立,是否受到尊重,则表明了这个国家法治文明的程度。如果他们的裁判可以被任意改动,则不仅表明了法官和法院无尊严,更表明了司法无尊严,法律无尊严。
(一)、建立外部独立的司法体制
继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正如前述,要想提升司法公信力,必须保证司法权的独立、公正的行使。如果司法权不独立,就有可能造成司法不公。因此,需要继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独立,树立司法权威,避免司法行政化、地方化。作为司法权重要组成部分的检察权,检察权的独立关系到司法权的独立,可以说没有检察监督权的独立就没有司法公正,更不用提检察公信力。可以建立问责机制规制行政机关对检察机关不当干预,检察机关在做重大问题决策和对重大案件进行处理时,应当提前向当地党委请示报告,争取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党委则应当通过加强对检察机关政治等方面领导,而不能对检察机关直接指挥,更不能包揽检察机关的具体业务。在中央设立专门的检察院的经费管理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对各地区检察机关进行人、财、事的统一调配管理,脱离地方政府在财政、人事等方面的过度干预。真正做到司法独立,以便于检察机关更好的行使检查监督权,进一步提高检察公信力。
(二)、加强检察队伍综合素质建设
司法独立是建立检察公信力的前提,检察队伍是确保检察公信力的主体,检察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的关键。以"廉洁、务实、自律"的形象,努力打造思想政治过硬、专业能力强、工作作风优良的检察队伍,夯实检察公信力的基础。要提高检察队伍的素质就必须加强思想、专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严格按照《检察官法》的规定,认真执行检察人员准入制度,坚持检察人员录用标准,保证新录用检察人员的素质。同时,实行岗位淘汰制,对不适合该岗位的检察人员予以调岗,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辞退条件的人员,坚决予以辞退。对检察队伍专业技能常抓不懈,积极建立健全检察队伍专业技能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检察人员专业能力。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能力,而且应具备可靠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以提高检察公信力。
(三)、建立"高薪养廉"机制
解决检察机关的腐败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廉政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检察人员的薪金待遇。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实行"高薪养廉"制度,即执行"两高一严"制 (即高素质、高待遇和严惩处),促使检察官们自觉养成廉洁自律行为习惯。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有经济实力在检察系统实现高薪养廉制度,前期可以在某一地域内先行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最终在检察机关系统建立起"高薪养廉"制度。以高薪吸引优秀人加入检察队伍,以高薪促使检察人员抗腐拒变并自觉形成廉洁自律的思想理念,以提升检察公信力。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在检察机关内部,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通过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等,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2]二是强化外部监督,提升检察公信力。自觉接受党委、人大的监督,定期向党委、大汇报工作部署和重大事项,征求们对检察机关重大事项及重大决策的意见或建议,建立与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并接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对检察机关工作的纪律监督。三是在新闻媒体及检察机关门户网站上公开检察工作职责,开设官方微博依法公开相关案件的进展情况,及时答复公众热切关注的重大事件。加强案管中心的建设,公开举报电话,积极主动地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在透明监督体制下,把检察公信力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五)、加强社会公众法治教育
通过对社会公众现代法治教育,以实现对检察公信力的认同。现代法治教育是先进的法治理念,,其基本内容概括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执法为民、服务大局五个方面。"[3]这五个方面的内容,诠释了我国现代法治理念的本质与灵魂,诠释了法治与人民、法治与正义的辩证统一。"现代法治理念为社会民众法律信仰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社会民众把公平正义作为法律的精神所信仰,而司法恰恰是正义实现的载体。作为司法活动基本内容之一的检察监督,自然得到社会民众的信赖,在现代法治教育过程中,检察公信力得到较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学文,李闽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提升途径[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3):25.
[2]龙庆军 袁 剑.浅论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J].法制与社会.2012(07):180。
- 上一篇:传统手工业的调查报告
- 下一篇:海洋文化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