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建筑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建筑建设方案

篇1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the worldwide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crisi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ake efforts to develop green buildings. Paper takes the decision problem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as the entry point, first, builds a set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reen building plan, from the building life-cycle cost perspective to choose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the best plan, then, introduces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decision gray relation projection method. The use of deviation maximizing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is determined to overcome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factors, the preferred green building design more objective, thus improving the accuracy.

关键词: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灰色关联;综合评价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evaluation index;gray correlation;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123-03

0 引言

建筑设计方案的优选是建设项目前期决策的关键,因为建筑设计方案直接了决定施工阶段的资源投入量。通常建筑设计方案的费用不到项目成本的5%,但它决定了70%以上项目成本的使用。

1 绿色建筑的设计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1.2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特点 在传统建筑设计确保建筑的安全、舒适、便利、经济等因素的条件下,绿色建筑设计还需要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概念引入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等特性,收集与其有关的资料,把建筑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和保护环境。因此引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概念要求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选取采用新的评价方法。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不同方面的多个指标,各指标之间存在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明确,可以说这是一种灰色关系。

2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模型

2.1 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理论和综合评价理论[2],建立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2 指标评分 选取第二级评价指标作为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基本指标。要获得第二级评价指标的得分,只有通过对第三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得到。对每个第三级评价指标确立评价标准,并针对每个指标专门进行评分。需要设计各方人员进行讨论,对指标进行具体量化,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3]。以采暖空调系统耗能的定量评价为例,如表2所示。

对第三级评级指标的权重确定采用比较评分法,最重要的指标权重值是10,其它指标评分以此为参照,按5~10分制的标度进行评分。这个过程中,项目决策者可以根据设计功能的要求对指标权重进行调节[4]。如表3所示。

三级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由单个指标权重值除以权重值总和得出。然后算出指标得分,相加得到二级评价指标得分,用于方案评价阶段。例如节能与能源利用指标得分的计算如表4所示。

2.3 方案评价 设P为n个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集合,Pn={P1,P2,…,Pn };E为n个评价指标集合,E={E1,E2,…,Em);其中,N={1,2,…,n},M={1,2,…,m),i∈N,j∈M。设yij为方案P对评价指标Ei的属性值,则矩阵:

Y=y■ … y■┆ ┆y■ … y■ (1)

表示方案集Pi对评价指标集Ej的决策矩阵。

由于各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先对原始数据按照公式[5]:r■=■ (2)

进行标准化处理。则对矩阵Y标准化处理后的矩阵为:R=r■ … r■… … …r■ … r■ (3)

采用离差最大化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若所有规划方案Pi在评价因子Ej下的属性值差异越小,则说明该属性值对评价对象与排序所起的作用越小;反之,如果评价因子Ej能使所有评价对象的属性值有较大差异,则说明其对评价对象与排序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从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的角度考虑,评价对象属性值差值越大则其相应的权重值就越大[6]。

设评价因子Ej的权重为ω=ω■,ω■,…,ω■,ω■≥0,j∈M,规划方案Pi与其他规划方案关于评价因子Ej之间的离差用D■(ω)表示,总离差用D■(ω)表示,则可定义:

D■(ω)=■r■ω■-r■ω■ (i∈N,j∈M)

D■(ω)=■D■(ω)=■■r■-r■ω■ (j∈M)

根据上述分析,评价因子权重ω的选择应使所有属性对所有方案的总离差最大,因此,构造如下最优化模型:

max D(ω)=■■■r■-r■ω■s.t.ω■?叟0,j∈M,■ω■■=1

用拉格朗日最小乘法解此最优化模型得最优解为:

ω■■=■ (j∈M)

由于(5)式计算出的加权向量一般满足于单位化约束条件而不满足归一化约束条件,因此计算出单位化权重向量ω■■之后,再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得到:

ω■=■ (j∈M) (4)

将理想方案Pj作为参考向量,方案Pi作为被参考向量,则第i个评价方案对第j种指标因子与第j个最佳指标因子的灰色关联系数为:

λ■■=■ (5)

式中:常数ρ为分辨系数,ρ∈[0,1],通常取ρ=0.5。因此得到灰色关联系数矩阵:

λ■=λ■■=λ■ … λ■… … …λ■ … λ■ (6)

设ω■(k=1,2,…,m)为第k个指标的权重,■ω■=1,ω=ω■,ω■,…,ω■表示权重向量,则关联度r0i=■ω■λ■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关联度。

记一组新的评价因子权值矢量,称其为灰色关联投影权值矢量,且满足下式:μ■=■ (7)

记决策方案Pi在理想方案P*上的投影为Si,则有:

S■=■λ■μ■=■λ■■ (8)

3 实例验证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技术应用情况E11,节地与室外环境E21,节能与能源利用E2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E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E24,室内环境质量E25,全寿命周期费用E31,安全生产水平E41这8个指标对下面4个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根据上述指标评分方法,得到评价指标得分值,汇总列表5。

根据表5和公式(1)建立初始矩阵:

Y=8.2 8.0 8.3 7.2 7.1 8.2 7.4 6.98.7 8.2 8.2 7.1 6.9 8.3 7.3 7.59.1 8.1 7.5 6.6 7.2 8.1 6.8 8.18.9 8.2 7.8 6.8 6.8 8.2 7.1 7.9

根据表5所给的数据,可知理想最优方案的因素指标为:P*=(9.1 8.2 8.3 7.2 7.2 8.3 7.4 8.1)

根据公式(2)(3)构建标准化矩阵:

R=0 0 1 1 0.75 0.50 1 00.56 1 0.87 0.83 0.25 1 0.83 0.501 0.50 0 0 1 0 0 10.78 1 0.37 0.33 0 0.50 0.50 0.83

用离差最大化确定指标权重,根据公式(4)计算得出各归一化后的指标权重为:ω=(0.124 0.134 0.125 0.122 0.106 0.134 0.128 0.128)T

根据公式(5)(6)计算出灰关联度,并构建灰色关联系数矩阵:λ=0.33 0.33 1 1 0.67 0.50 1 0.330.53 1 0.80 0.75 0.40 1 0.75 0.501 0.50 0.33 0.33 1 0.33 0.33 10.69 1 0.44 0.43 0.33 0.50 0.50 0.75

根据公式(7)计算各决策方案

μ=(0.043 0.051 0.044 0.042 0.031 0.051 0.046 0.046)T

根据公式(8)计算各决策方案在理想最优方案上的灰色关联投影值S,S=(0.225 0.261 0.207 0.212)

因此这4个方案灰色关联投影值由大到小为:S2>S1>S4>S3。即说明方案2最接近理想最优方案,为最优方案。

验证该模型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结果同样为P2>P1>P4>P3,即方案2为最佳决策方案,故本方法用于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4 结语

本文将全寿命周期理论及灰色关联投影法应用到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中,首先建立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扩展了传统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体系的维度,可实现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的总体评价。然后对最基础的第三级评价指标进行评分和权重确定,这一步可以根据不用的决策要求进行指标权重的调节。最后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投影法建立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选择综合评价模型,它能够避免只将各个决策方案的单个因素指标值进行比较而引起的偏差,从而可以系统地分析各个指标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整个指标因素集的情况。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验证,证明模型可行,可应用此项评价方法实现对具体绿色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评价。

参考文献:

[1]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石华旺,安俊华,孟辉彬等.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22):49-50.

[3]杨波,李慧民,胡长明等.建筑工程投资决策模型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26(4):485-489.

[4]朱宏伟.建筑设计方案评价选优的多目标决策系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绿色节能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绿色生态是在国际社会日益受到重视的命题,由于工业飞速发展、人口急速增加,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都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首要问题。河流、城市被污染,废弃物排放、土地沙化,这些问题不仅是在我国触目惊心,在发达国家也非常显著,例如德国一处电厂附近的水源被污染,经过30年才得以恢复,发达国家尚且如此,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需要重视这一问题。

绿色节能概念是非常具体的,基本包括了四个基本原则:节约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材料的循环利用及再生、避免排放有害有毒物质。在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即在建筑的寿命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高效、健康和适用的使用空间。这是进行绿色节能设计的根本方向。设计师要在国家的政策之下,通过结合现金的技术进行合理的设计,使绿色节能设计概念能够在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得到充分的应用。

(1)基地选址

选择合理的基地是进行建筑方案设计的前提,虽然在方案的设计中对于地块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但是在所属的地块内进行合理的布置,做到趋利避害,仍然可以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及工作效率和日照都有着密切关系,根据统计表明,在冬季用于取暖的能耗在总耗能中占到约65%,使用阳光是最有效、最经济且最基本的途径。在地块内应当选择向阳的地段,争取日照。

冬季的冷气流非常容易聚集于洼地、山谷和沟底等凹形地形中,形成霜洞甚至经常性强冷气流,使建筑的气候条件更加恶劣,所以应当尽量避开此类地形,如果用地紧张,基地应当尽可能远离凹形地形的底部。

如果地块的周围拥有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建筑,受反射作用的影响,夏季局部地块的热负荷会增加许多,不仅制冷的能耗需要增加,由于反射而造成的光污染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是通过绿化等方法降低造成的影响。

(2)采光通风

建筑的采光是对人工环境质量一项重要的影响指标,建筑的采光又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采光的节能设计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就是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尽可能少的使用人工照明。利用自然风是绿色节能设计的又一个重要体现,有效的使用自然通风能够营造出自然清新的环境,同时减少了使用机械通风产生的能耗。

国际著名的德国议会大厦是采光通风设计的一个典范建筑,议会大厦圆形的穹顶对整个建筑采光和通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核心是倒椎体光反射装饰,又被称为“光线雕刻家”,锥体的反射板能够将水平的光线反射为漫射光,柔和的照亮了议会大厅。天气晴朗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白天的时间都不必进行人工照明。一个能够进行360°旋转的遮阳板会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旋转,能够遮挡过强的光线。一旦夜幕降临这一过程就会逆向进行,反射板将大厅的灯光通过反射入玻璃穹顶,使穹顶成为灯塔,减少了人工照明的强度。

议会大厦的通风设计同样非常新颖,夏季的热空气在建筑前的树林和草坪得到过滤,降温之后通过门窗进入侧厅,在庭院中进一步降温之后进入大庭,经过砖拱和玻璃拱两重穹顶所产生的有效负压差,暖空气通过上部的玻璃穹顶开口排出。倒椎体光反射装置内部安装的热转换器及通风管同时也拥有吸收和排除热空气的作用。

(3)可再生资源利用

定义太阳能建筑主要的标准是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在建筑使用产生的能耗中占的比例或者基于现状建筑一氧化碳排放平均水平减排的贡献率,这符合了我国目前发展的情况。太阳能热水器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一项产业,通过太阳能的发电、供热水、采暖、制冷、通风、可控采光等新型技术也已经逐渐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而高效清洁利用风能发电和生物物质也一定程度缓解了目前国际能源趋于紧张的状态,并且将会为更多的绿色能源利用提供有效的基础性支持。例如太阳能发光板已经被使用于一些节能建筑;住宅屋顶已经普及的太阳能热水器,能降低建筑运行的成本;农村建设的沼气池等,都是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资源的应用。

(4)水资源利用

污水处理回收和雨水手机是建筑节水的主要措施,污水回收是利用建筑内部的洗漱污水经过特殊的设备进行净化之后用于浇灌或者冲厕等,通过后续工种和低技术的建筑处理配合,所收集得到的雨水能够进行浇灌,营造景观水景,改善生态环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与雨水收集及灌溉技术的高效应用能够使水资源最大化,维护系统稳定的长期运行,运行费用较低,节省后期投资。

(5)外墙保温

建筑的外墙外保温使用LOW-E玻璃等K值尽可能小的节能玻璃,这样能够减少建筑的护结构之间的能量交换,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在建筑运行中产生的能源消耗。还可以在建筑的屋顶处通过进行人工覆土来减小屋顶产生的热损失,在屋顶种植绿色植被不仅能够增加绿化面积,同时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常用到的绿色节能设计方法还包括了节能玻璃、屋顶保温和外墙保温。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进行绿色节能设计,通过以上的方法,能够通过计算耗煤量判断是否满足节能标准。由于受到施工技术的限制,该措施目前是最有效也是最适宜的节能技术。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以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为特征的经济正在加速衰退,创新驱动成为全球范围内增长经济的主要方式,作为完整系统,怎样在建筑方案的设计中最大化使用绿色节能设计概念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总而言之,按照节能标准把好设计关,对施工节能的用材进行严密监督,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率,有效节约能源和土地,遵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

参考资料:

[1]弗里德曼,住宅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社区的规划与设计[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3):128-129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分析

1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绿色建筑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上避免能源消耗、资源消耗,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人们提供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建设原则是将周围环境、生态系统与建筑物本身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人与环境的和睦相处。从项目规划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建设人员都始终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落实到所有步骤,使建筑物具有较好的生态健康和隔热保温等性能。随着绿色建筑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我国普及绿色建筑理念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的成本构成较多,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等基础费用外,还包含企业管理费、税款等多个部分。其中核心成本为材料费、人工费和机械设备使用费用。管理费用为用于人员管理的费用、办公场所费用、生产经营费用等。随着我国建筑材料费用的不断提高,项目成本越来越高,如何控制项目建设成本已经成为重要的施工内容。影响绿色建筑成本的主要因素为规划设计阶段建筑方案的选择以及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的选择,规划阶段需要对建筑的建设风格、选址、结构造型以及建设标准等进行明确的分析和探讨,对细节问题予以明示,从而预算出建筑建设成本,虽然建筑项目规划设计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少,但是这一点直接关乎着建筑后期项目的运行和成本控制。其次施工阶段方案的选择是成本消耗的重要部分,技术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由此可见,影响建筑成本的关键性因素即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维护阶段。

2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措施分析

2.1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绿色建筑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结构的设计等多种事项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必须事先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充分考虑好建筑物的造型和结构布局,宏观规划,根据建筑要求,合理的选择建筑标准和建筑规模,便于日后施工和后期维护。在规划设计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预算成本,选择适合建设的建筑规模和标准,避免所选项目规模过大,建筑标准过高,导致后期成本过大,出现烂尾工程。另一方面,在对建筑设计进行规划的同时还需要对工程项目的经济进行具体分析,从工程造价角度上对方案的成本进行控制和研究,对日后的施工和销售进行全面的客观分析与评价,根据建筑投资方的投资限额优化建筑方案。与普通建筑不同的是绿色建筑对环保性能和建筑的综合性要求较高,为了确保项目决策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在设计规划阶段将环保经济性指标放在重要位置。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充分理解绿色建筑的有关概念,采用生态建设原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自然因素降低项目成本指出,确保建筑产品与自然环境的全面发展。项目规划设计阶段,项目负责人必须认识到绿色建筑的特点,采选择绿色施工技术,如在建筑项目选址时,需要结合当地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气候特征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建筑的形态、朝向和结构等,使建筑物和周围环境形成有机的结合,创造出舒适、怡人的建筑环境。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贯彻落实建筑整体性原则,结合当地的地势、地貌、水文和历史文化进行设计,保持建筑和环境的亲和性。再者,在设计过程中重视精细化设计。绿色建筑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要求较高,很多绿色设计应用方案都是在设计中决定的,只有前期做好精细化设计才能避免后期施工中频繁出现设计变更,也可以在最恰当的时候选择最优方案进行建设。首先,设计人员需要明确认识到建设方对建筑各部分结构和使用要求,综合性考虑后结合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进行取舍,保证建筑方案的合理性。第二,建设方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对建筑的成本进行准确的预算,预算出企业的投资成本和施工费用,并提前制定好相应的措施控制成本,确保工程项目利益最大化。第三,结合价值工程原理以及限额设计原理,对建筑项目的成本和使用功能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选择优秀的设计方案,优化项目结构,保证项目投资额度的情况下,合理控制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将资金使用在最重要的部分。

2.2施工及维护阶段的成本控制

绿色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效果最明显的控制阶段,选择恰当的承包商确定成本控制。在施工阶段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合理布置施工方案,对施工场地以及施工步骤等合理规划和布置,避免因工程项目建设导致生态环境恶劣。其次,绿色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更加重视周围的水文环境等诸多因素,设计施工组织方案的过程中尽可能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根据建设内容选择新型技术和工艺,不断优化建筑施工质量,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施工方需要重视起材料的选择和采购,选择材料时尽可能选择污染低的绿色材料,同时考虑到施工成本控制好材料的采购。众所周知,材料是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重点部分,在整个项目的施工成本中的所占据的比重较高,为了保证施工成本必须有针对性的选择建筑材料,对用量和材料后期维护进行管控,严格按照我国对绿色及建筑的要求购置材料,并对废弃材料和拆迁材料进行再回收利用,从而降低建筑物的建设成本。绿色建筑选择的设计方案,采用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都严格按照绿色建设的理念确定,为了保证建筑质量,确保后期长时间使用就必须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后期维护,这也是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最后环节,由于建筑已经建设完工,甚至可能已经投入到使用阶段,该环节往往很容易被忽视,为了避免维护期间成本控制超标,在该阶段对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两方面:首先,需要对建筑物的周围环境以及节水节能情况进行维护,提高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维护,也可推行使用物业耗材管理制度,避免成本超标。另一方面,维护负责人需要选择合理的维护方案,在保证建筑维护质量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3结语

当前,我国市场化进程越来越快,随着经济的发展节能环保问题层出不穷,在该种市场背景下,绿色建筑的提倡和使用备受人们关注。绿色建筑在从设计到使用过程中都始终践行环保、绿色、节约的理念,无论是结构的设计、材料的选择,还是施工的技术、后期维护都贯彻落实了绿色理念。对绿色建筑的成本进行控制,从项目规划建设开始直到项目维护结束将其项目成本控制在某一范围内,从而获取较高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黄庆瑞.影响绿色建筑全寿命期成本的主要因素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15,(04):49-51.

[2]林锦江.高层建筑绿色施工的成本控制[J].门窗,2014,(06):186-188.

篇4

关键词: 绿色施工,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管理,对策

Abstract: The green construction of practic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romote social harmon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must vigorously promote, popularize. Green construction contribute to energy saving construction unit consumption, reduce costs, improve efficiency; help the construction units to improve their social image,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help to the construction unit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promote their comprehensive strength.

Key words: green construction, green construction,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

1 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包含材料构件生产( 含原材料的开采) ,规划与设计,建造与运输,运行与维护,拆除与处理( 废弃、再循环和再利用等) 的全循环过程。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是: 最大限度、最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四节一环保,使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相互依存。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 能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及活动空间。2) 在全生命周期内都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使用无污染、可拆卸的绿色建材; 对建筑和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处理; 对周围的环境尽量不产生或少产生不利的影响。3) 因地制宜,尊重本土的自然环境条件; 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彰显本地民俗文化,彰显本地特色。

2 绿色施工内涵

绿色建筑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绿色拆除。绿色施工是打造绿色建筑的关键阶段,因为该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建筑产品的生产阶段,是工程建设资金、原材料和能源投入最大、最密集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产生多,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绿色施工也是实现建筑行业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2011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对绿色施工定义为: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 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 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对绿色施工的评价要素有五个: 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绿色施工要求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四节一环保,更侧重于施工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也不可能建造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地绿色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实施科学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它应该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清洁运输,文明施工,减少废弃物填埋等等。

3 绿色施工管理

要推进绿色施工,首先要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施工技术是实施绿色施工的途径。绿色施工管理就是采用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构建相应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对施工方案、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的核心就是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绿色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包括工程降水对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影响及防治技术、施工降水回灌及循环利用技术;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包括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和现场生产废水利用技术;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包括各种外墙保温隔热技术、自保温隔热技术、门窗节能保温技术、建筑遮阳隔热技术;采暖空调通风系统节能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以及太阳能与建筑光热一体化和光电一体化;绿色混凝土施工和应用技术,绿色混凝土和砂浆搅拌站设备制造技术、循环使用临时道路临时建筑和设施技术、节能降耗和降噪的新型施工机具技术,砂浆输送、喷射与摊平装备技术、施工作业网络化监管技术;绿色施工环境效果检测技术以及植生混凝土和透水混凝土等。

4 加快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

绿色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要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层次管理,必须紧盯过程控制,必须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的体系。目标明确,制度齐全; 措施可行,责任到人; 执行力强,动态管理。

4. 1 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绿色施工管理的顶层设计。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中要明确绿色施工总目标,并将目标分解; 明确各级组织机构的职责任务,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确保目标的实施; 分期分阶段对目标实施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真正做到过程控制。可以设置绿色施工管理和监督组织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分级设置。一级机构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组成,由建设单位牵头,其项目经理为负责人。二级机构由施工单位的有关职能部门组成,其项目经理为负责人。负责人要明确各个岗位、各位人员的绿色施工任务,大家各司其职,确保目标的实施。

篇5

关键词:建设工程 绿色施工 质量管理 绿色建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节能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建筑行业也是高耗能产业,每年建筑能耗约就占到全国总能耗的40%以上。因此,加快城市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及建设就成为了城市未来发展规模的关键之一。开展绿色建筑施工项目,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的能耗,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也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重点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要点,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期加快我国城市绿色建筑的步伐。

1 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包含材料构件生产(含原材料的开采),规划与设计,建造与运输,运行与维护,拆除与处理(废弃、再循环和再利用等)的全循环过程。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是:最大限度、最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四节一环保,使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相互依存。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能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及活动空间。2)在全生命周期内都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使用无污染、可拆卸的绿色建材;对建筑和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处理;对周围的环境尽量不产生或少产生不利的影响。3)因地制宜,尊重本土的自然环境条件;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彰显本地民俗文化,彰显本地特色。

2 绿色施工内涵

绿色建筑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绿色拆除。绿色施工是打造绿色建筑的关键阶段,因为该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建筑产品的生产阶段,是工程建设资金、原材料和能源投入最大、最密集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产生多,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绿色施工也是实现建筑行业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

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对绿色施工定义为: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对绿色施工的评价要素有五个: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绿色施工要求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四节一环保,更侧重于施工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也不可能建造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地绿色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实施科学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它应该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清洁运输,文明施工,减少废弃物填埋等等。

3 绿色施工管理

要推进绿色施工,首先要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施工技术是实施绿色施工的途径。绿色施工管理就是采用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构建相应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对施工方案、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的核心就是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绿色施工导则》指出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和评价管理五个方面,绿色施工管理就要加快推进这些方面的工作。

4 加快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

绿色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要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层次管理,必须紧盯过程控制,必须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的体系。目标明确,制度齐全;措施可行,责任到人;执行力强,动态管理。

4.1 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绿色施工管理的顶层设计。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中要明确绿色施工总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明确各级组织机构的职责任务,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确保目标的实施;分期分阶段对目标实施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真正做到过程控制。

4.2 规划管理

按照设计所要求的绿色施工目标编制执行总体方案和具体方案。1)编制执行绿色施工总体方案。总体方案要体现绿色施工的理念,要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明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自的职责,体现分工负责、协同管理的体系。 2)编制执行独立的绿色施工具体方案。绿色施工方案要独立地体现在总体方案中,并细化“四节一环保”的要求。a.对绿色施工的“四节一环保”目标进行量化。如材料的消耗量和节约率,水、地、能源等资源的节约量,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等级等。b.落实控制项。根据总体方案,按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要求,明确各阶段达到绿色施工要求的控制项,并有具体保证实施措施,如节能措施、节材措施、节水措施、节地措施、环境保护措施、人员安全与健康措施等。c.结果考核。采用分期分阶段的方法对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工程的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4.3 实施管理

这是落实绿色施工管理具体的环节,它对绿色施工方案执行过程进行策划和控制,是施工单位执行力的体现,也是其“低成本、高品质”的最好展示。

1)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突出信息化管理。3)强化专项管理。工程交底时明确绿色施工具体方案中控制项、一般项、优化项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将控制项作为“高压红线”限值进行管理,对一般项有实施管理细则,对优化项有激励措施。4)坚持动态管理。施工过程中采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收集好各阶段绿色施工的实测数据,尤其关注控制项的测定数据,并定期将控制目标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要认真对待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制定出合适的纠偏和预防措施。

4.4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绿色施工要突出以人为本,要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施工单位要遵守ISO14000和OHSAS18000等质量管理标准,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文明施工,安全保卫措施完备,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4.5 评价管理

针对绿色施工中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和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的五个要素,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对各评价阶段的绿色施工成效进行评价。施工单位按照各评价阶段先做好自评价,根据自评结果适时对方案、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改进、优化。监理单位也要组织好相应施工阶段的评价工作。在工程竣工验收前由建设单位组织绿色施工的验收评价,给出绿色施工评价等级,并将评价结果报有关部门备案。

5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施工管理是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因此,施工人员应加强绿色施工管理的研究力度,努力提高绿色施工管理质量,从而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工程投资成本,提高项目施工效率,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6

两年前,国家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 亿平方米;到2015 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对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的建筑给予财政资金奖励,并要求各部门制定税收、金融、土地转让、容积率等方面的奖励政策。

保障房打头阵?

据新华社近日报道,南京市上坊保障房片区4 组团的几个小区是南京首个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的保障房组团,已经成为中低收入市民申请的首选。

“从舍不得多用电到不需要多用电,这是保障房住户最直观的感受。”南京保障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石说,绿色建筑会给保障房住户带来生活习惯的变化,如果更多保障房能够达到绿色标准,以被动房理念建设的这些房子将让越来越多人适应低碳生活,甚至让中低收入者引领中国的绿色生活潮流。

商品房为达到绿色标准付出的建筑成本最终要体现在房价上,与补贴开发商或购房者相比,政府把钱花在自己兜底建设的保障房上无疑更可靠。从这一点来讲,绿色保障房比绿色商品房的确更有优势。专家认为,保障房与商品房的区别,就是绿色保障房与绿色商品房的区别。绿色是商品房的卖点,却是保障房的内涵。

目前,保障房建设正在各个城市如火如荼地推进。5 年全国3600 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这意味着一半的建筑市场将由保障房来提供。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是住建部《公共租赁住房优秀设计方案》编制的牵头人,他认为,设计标准化是推动公租房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实施产业化后,开发商可以通过大量采购通用化、标准化的构件和部品,实现成本下降和工期缩短,保质保量地完成保障房的建造工作。他呼吁,我国住宅产业化已推行10 多年,一直不见成效,不能错失了保障房建设的这个最佳契机。

业内人士认为,多数中低收入家庭,不仅是住房困难,且生活水平不高,支付能力普遍较弱。如果住进保障房能让他们生活成本不增加,甚至降低,这将是最直接的好处。但是,如果开发商不肯多花钱,消费者也不“感冒”,政府推行绿色建筑从保障房上下手其实有些无奈的味道。

发展靠补贴?

实际上,早在2013 年,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就启动了中国强制推行绿色建筑制度的实施方案的调研。

其中包括对不同区域不同星级住宅和公建成本的调研,“一星级住宅和公建的增量成本分别为41 元/ 平方米和43 元/ 平方米,二星分别为96 元和121 元,三星分别为171 元和358 元”,资助该项目研究的能源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今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要从2012 年的2%,提升到2020 年的50%。这比去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文推进绿色建筑时指定的目标提高了20 个百分点。

“一方面增加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即便增加绿色建筑认证,对市场销售的助力作用并不大。”一位大型地产公司营销总监这样说,也因此,大多数地产企业对绿色建筑不感冒。这里面业内规范也不严谨,比如市场上的很多项目可能就因为安装一个节能灯、太阳能、新风系统等这些看似绿色的建筑标准,而被宣传为绿色建筑。

根据2012 年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绿色建筑奖励标准为:二星以及三星级每平方米分别奖励45 元以及80 元;对于绿色生态城区的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 万元。

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设计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体现,也是促进人、自然、建筑三者和谐共生的基础与前提。为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设计降低建筑对环境影响,降低对资源的消耗,最终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1 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1.1 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

“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主要包括:在设计和规划建筑工程项目时,充分重视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避免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尽可能地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节能、降耗的建筑空间,在建筑拆除阶段又不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通过推行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可以不断减少对能源和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尽量降低各种废物的产生率,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总而言之,绿色建筑能够充分发挥其环保、节能、降耗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科学、规范、高效地使用能源与资源,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1.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能,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合理、高效、节能的建筑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生物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天然资源与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火力发电电能的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环保,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在设计、施工、拆除等各阶段,都要重视建筑工程的节能与环保效果,确保每一种建筑材料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三是舒适,这是在建筑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建筑工程应当充分考虑人的要求,达到建筑工程的设计目标。在设计环节中,只有坚持以上要求,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设计方案,才能够充分发挥绿色建筑设计的作用。

2 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

2.1 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设计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来确定,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设计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气候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设计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通风、采光、制冷与集热,从而降低这些环节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西北地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日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特点,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发挥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而对于阴冷、潮湿、雨水较多的区域来说,这些设计内容都是不必要的。再比如,在北方寒冷地区,建筑设计要充分重视建筑材料的保温效果,合理安装保温材料,而在非常炎热的南方,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遮阳、降暑效果,以免过多的太阳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地域条件和气候特点,做到因地制宜。

2.2 重视整体设计

为了达到高效、节能的整体效果,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应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建筑项目的成本,使建筑的性能符合环境发展的要求。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温度、湿度、经济水平等因素,注重建筑设计的整体效益,不盲目跟从、不照搬其他地方的建筑设计方案,从整体而不是从局部的角度去考虑绿色建筑设计的问题。例如,在经费不足的前提下,要合理安排材料安装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温材料的作用;在热量较多的建筑物内,可以充分利用其热量较多的优势,减少对保温材料的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应从整体着眼,对建筑工程进行综合分析,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效果。

2.3 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为了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使用不会危害环境的原材料,要避免有害电波、太阳辐射等对人体的影响,充分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设计。此外,要确保建筑材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充分照顾到人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2.4 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在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设计的前提下,应将环境概念引入到建筑设计、规划等各环节中去,这是一个设计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在建筑设计时,应尽量搜集各方面的环境特征,收集有关土地资源利用、水资源使用、气候等各方面的信息,使建筑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为人类营造舒适、健康、环保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材料、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

3 绿色建筑设计的常见方法

3.1 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

在前期策划阶段,要充分考虑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点,在充分考虑用户要求的基础上完成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设计师要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节能和环保等特点,优化设计方案,并在制定出方案之后充分听取用户的建议和要求,结合用户的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与修改,使建筑设计的过程更加人性化。此外,要确保建筑项目设计经过广泛的论证,优化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及时发现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3.2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要点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舒适与健康,在设计阶段尽量使用无毒或低毒的建筑材料。例如在吊顶和墙面使用低毒性或者无毒性的涂料,采用硬木和陶瓷等装修材料装修地面等;二是充分考虑到建筑设计的节能效果,节能型建筑不仅仅可以节省投资,降低建设成本,而且会降低用户长期的成本支出,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是要在建筑拆除阶段,充分考虑到建筑废料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四是要充分利用适当的生态策略技术,提高住户的舒适度,为其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并要为群众设计活动场所。此外,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在方案的选取时,根据各方案的不同特点,取长补短,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3.3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建设与环境相互促进、可调节的、智能化的建筑工程是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为此,应不断优化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的选择,充分利用和收集自然能源,并避免能源和资源的流失;应建设能够调节气候的外层构造,以降低气候变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室内条件趋于稳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加大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支持力度,建设技术含量高、节能效果好、高效、无污染的绿色建筑,使绿色建筑设计取得实效。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破坏、人口激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新房建设中有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建筑能耗总量持续攀升。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均资源非常有限,只有综合采用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等措施,推行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设计,才能够适应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月雷,王扬.浅析绿色建筑设计[J].企业导报,2011,(14).

[2] 黄纯颖.设计方法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田淑芬.绿色建筑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J].建筑经济,2011,(12).

[4] 莫辉.实现建筑的设计与环境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途径探析[J].民营科技,2011,(02).

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数字化模拟技术;运用

1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现阶段,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绿色建筑突出了量化性以及实效性,不仅讲究自然采光以及通风效果等,且新技术以及新能源的运用能够有效节约资源。这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转型,更加注重新型的能源技术、居住环境的室内外品质以及资源的节约等。就建筑本身而言,其属于复杂的动态综合体,居住质量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设计师应当明确其设计目标,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品质。为了进一步凸显绿色建筑设计中“节能”这一基本出发点,实现能源的低耗,有关人员逐步将数字化模拟分析技术运用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保障在复杂动态环境下设计措施的可操作性,以此为绿色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绿色建筑设计策划中数字化模拟技术的运用

在绿色建筑设计策划过程中,设计师应当遵循相关优化组合原则,具体包括:优先选择被动式节能,而并非主动式节能;以降低建筑能耗作为设计前提,重视环境品质;统一建设能源检测系统,且落实运营效果;选择节能效果好的方案,比如场地风能利用、通风采光等。近几年来,绿色建筑这一建设理念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且在人们生活中不断得到普及,同时,许多绿色建筑技术也不断得到发展,比如相关绿色建筑材料、功能性软件以及几点设施等。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当前绿色建筑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但在项目设计方面应当实行数字化模拟分析,以此保障建筑本身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在绿色建筑设计数字化分析过程中,应当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能源的优化组合,以此保障分析效果的准确高效,且可进行实时修改与整合。以下通过几个方面分析绿色建筑设计中数字化模拟技术的运用方式。

2.1绿色建筑中主要热能源的选择

在明确绿色建筑项目设计中主要的热源与冷源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应当进一步分析项目运行过程中可再生能源运用的合理性。数字化模拟技术能够有效判断项目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就目前来说,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不适宜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其中,绿色建筑应当满足自然通风等基本要求,在实际的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参考建筑现场各个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并根据风环境判断适宜与自然通风的时节,然后根据绿色建筑建设的标准要求,按照科学的比例设计门窗并进行合理的分配。比如在通过可再生能源方案的设计后,发现太阳能较为适宜绿色建筑项目,则应当进一步判断太阳能系统的集热能力,以此判断太阳能所供热水的最佳摆放位置及其相关预留面积[1]。

2.2绿色建筑中节能方案的设计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外立面的合理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外立面设计综合遮阳条文要求、自然采光以及业主本身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即在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的同时,应当有效控制夏季的眩光、夕晒等问题,并且在冬季最大限度的引入阳光直射。一般来说,绿色建筑设计所涉及到的光导管技术以及可调节外遮阳技术属于单位投资中成本较高的技术,因此,在项目设计阶段使用数字化模拟技术能够有效判断正式投入使用后的效果,保障其根据绿色建设的设计标准满足安装以及数量等方面妖求。在全面分析眩光调控、夏季与冬季太阳高度角、阴天环境中的自然采光以及室内的太阳辐射问题后,得以明确可调节外遮阳的安装位置、安装数量等,且不断优化光导管的数量,尤其是地下车库的设计。另外,设计人员应当全面研究可调节外遮阳的设备型号、安装位置,以保障在建筑的必要位置设置为可调节外遮阳。同时,设计人员应当有效分析外遮阳设备以及立面开窗对室内自然采光的影响,针对部分地区而言,大面积的外窗不利于冬季取暖或者增加冬季取暖能耗,为了有效分析能耗优化以及自然采光的位置,在绿色建筑的设计环节可以使用数字化模拟技术,针对性的分析具有采光需求的房间,并进行冬季取暖与自然采光的条件分析。通过对自然采光环境的分析与研究,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一般来说应当将办公室、科研室等设计与拥有良好采光条件的位置,而将部分对自然采光并无明确要求的房间移至内区,其交通设计也应当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得以有效确定。另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冷负荷峰值均较高,且主要来源于太阳的辐射得热,所以应当针对性的进行过度季角度转换、外遮阳冬夏设计,确保房间在冬季进光、夏季遮阳,全年改善眩光、自然采光[2]。

2.3绿色建筑能耗优化分析

分析绿色建筑的能耗优化主要以实验室设计为例,在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环节,实验室能耗优化并未完全纳入考虑范围,由于实验室这一建筑的主要功能决定其区域系统的特殊性,即其换气次数较多,且由于排风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故不适宜设置排风热回收系统,另外,为了确保整个系统处于常压状态,其他办公区域不再设置排风以补充实验室排风所引起的负压。所以在实验室绿色项目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利用二氧化碳浓度有效控制风量或者提升围护结构,同时,在项目设计时也可以使用消防喷淋系统进行覆盖,同时在其中设置中水供水管、消防水管等,为了避免水管的冻裂,可以在人员停留少或者某些行走区域预设采暖设施保护水管。就这一保护性设计来说,设计人员可以全面分析全面动态性能,结合太阳辐射以及室外温度等外在干扰因素,使之与相近采暖区域或者设备自发热区域分析水管动态温度[3]。

3结束语

在本次大型试验室综合型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明确数字化分析技术的关键作用,自项目方案设计之初,数字化模拟技术就为建筑的设计以及策划奠定了方案的优选基础,在数据分析结果与建筑机电设计有效结合,才进一步得出系统性的绿色建筑技术。另外,项目的设计通过层层步骤的落实与执行,保障了各项目图之间的沟通与审查,进一步降低了项目设计的成本,在该次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重视实验室投入使用阶段的资源节约,不仅实现了室内外环境的优化,同时也有助于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昕晔.数字化模拟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策划中的关键作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1(15):152-155.

[2]党睿,王立雄,刘刚.跨学科背景下绿色建筑模拟技术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6(11):73-75.

篇9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评价 设计方法 绿色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062-02

1 建筑设计行业现状分析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高能耗、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产业,建筑业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每阶段对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绿色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发展方针将是未来建筑业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我国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者们探索“生产-生活-生态”的复合运作系统,以平衡建筑、人、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绿色建筑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建筑设计多立足于美学、经济、功能、安全、有效、耐久、健康等传统设计标准,存在诸多环境、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上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弊病。首先是很多开发商将绿色建筑限定为好的窗外景观、小区绿化程度等小范围,对绿色建筑在认识上存有误区。真正的绿色建筑是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通过技术整合,很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环保的环境。其次,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在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绿色建筑发展往往只局限在一个或几个侧面,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探索;对国外先进设计案例学习中,缺乏深度设计方法与理念方面的研究。最后,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多流于形式,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我国建筑行业的现行管理体制把建设分阶段运作管理,不利于整体的、全方位的绿色建筑设计;建设前期只有国家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对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立项期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只对污染的范围做出界定,为对全过程的环境、资源加以严格管理控制。建筑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贯彻的薄弱环节,倡导绿色建筑设计将是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2 绿色建筑与全寿命周期评价概述

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对环境质量的优劣进行评估,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作用,预测环境质量发展趋势的一门学科[1]。绿色建筑评价是一种定性问题定量化分析,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决策方法,它将设计规划、建设实施、使用管理等全过程模型化、系统化、数量化,对最终成果的成功有重要影响作用。

2.1 建筑物的寿命周期评价简述

寿命周期评价(LCA)是绿色建筑量化的有效工具,它将建筑系统的全寿命周期作为环境性能评价的对象。欧盟对LCA的定义是:通过调查产品从原材料获取到最终处置的生产过程活动,定量地评估产品环境负荷的方法[2]。生命周期分析有四个步骤:确定目标与范围、分析清单、评价影响、评价改进(见图1)。

(1)建筑物LCA的研究目标与范围。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分为开采资源、加工原材料、建筑物构件的构造、现场的使用、施工、维护、销毁、拆除、组件回收、复用、利用、处理废物等阶段。这些阶段是建筑物寿命周期分析的研究范围。

(2)建筑物寿命周期的清单分析。确定寿命周期的研究范围之后就要进行清单分析。设计者在这阶段主要是对建筑物的各个阶段的能源、资源、污染物的输入、输出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处理,从而形成全寿命周期的能源、资源能耗及污染产出的环境影响清单。在清单的编制阶段一般采用扩展图解网络,对寿命周期内每个阶段或活动采用输入-输出的分析方法(见图2)。

(3)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影响评价。影响评价是将清单分析的结果用定性或定量方法评估其重要性,识别潜在性的环境影响。首先对清单定量条目的影响性进行分类,可分为化学影响、资源消耗、非化学影响三类。其次,找出定量条目的影响特征;最后对每项影响做出评价分值,并累加求和,得到每个阶段的影响评价分值。

2.2 绿色建筑的设计决策

建筑设计决策是针对建设项目的要求,由设计师做出有关设计方向、目标、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决定,是一种概括可实现目标,从可替代的众多方案中选择出最优方案的过程[3]。寿命周期评价包含对设计结果的安排、计划、选择和决定等一系列活动,是一种有效的绿色建筑设计决策的工具。设计师的决策不能只靠自身的经验与情感倾向,对实际环境性能的分析与研究也是不容忽视的。将寿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应用到建筑物设计中,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实现设计思维从经验到实证的科学转变。

3 基于寿命周期评价的绿色建筑设计程序

3.1 基于LCA的建筑设计特征

寿命周期评价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有效的决策方法和重要的概念框架。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寿命周期评价的特征有目的性、简介性和可靠性等。在设计过程中,LCA更偏重是设计辅助工具,它有助于促进系统中各要素的协调、沟通,确保后面的深入设计更为健康、合理、科学,而不出现方向上的偏差。LCA作为设计师的辅助设计系统,简化原则要注重建筑设计变量的弹性与变化性。设计系统应优先考虑可靠的、普遍的策略,考虑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硬件”,并测试各策略交叉使用后综合的表现。

3.2 基于LCA的绿色建筑设计步骤

基于LCA的绿色建筑设计具体步骤有:设计目标的确定、初步方案设计、寿命周期评价、分析改进并确定最佳的方案。这四个阶段不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而是一个交互的反馈系统,以达到最后的最佳结果的目标(见图3)。

3.2.1 确定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首先要满足建筑的使用性、舒适性,尽可能减少周期内的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其次要确定系统边界的合理性,体现建筑的特性与要求。最后设计目标作为评价指标制定的依据,决定着设计成果要达到的性能标准。

设计方与委托方共同制定明确的设计目标任务书,目标的制定需确定各因素取向,提供设计指导的原则,建立分析评价的基础;在目标明确后,要确定更为具体的绿色设计的标准;基于绿色设计的标准与项目的限制因素,评定各种目标准则的优先次序。在上述步骤中探索与绿色方法结合的切入点。最后在明确包含绿色建设措施后的项目建造投资及设计费用。

3.2.2 初步方案设计

把建筑物当作一个整体,针对建筑设计中各影响环境的因素,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建筑物的照明、空调、办公设备等能耗分析最为复杂,故常借助于相关技术手段,建立能耗模型,为建筑设计提供整体能耗的分析。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相应的技术措施,形成建筑设计的初步方案,明确建筑设计的结构选型、主要材料、构造方案、设备系统、施工方案等,形成若干备选的设计方案。

3.2.3 寿命周期评价

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是一种对设计系统实现优化的过程,也是系统分析与综合的过程,故应对多个备选的方案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评估和比较。寿命周期评价作为应用到建筑设计方案的决策中将有效地解决备选方案的评估选择问题。建筑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开窗大小、建筑的朝向、屋顶形式等变量对建筑环境性能有不同的程度的影响,最终将决定建筑设计的最终方案的确定。

4 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任重道远,生命周期评价有助于转变人们的价值体系与思想观念,克服成本―― 价值体系的弊端,促进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本文简述了寿命周期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中,以期对建筑工程实践提供必要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大勇.住宅建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框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绿色施工 绿色监理

绿色建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也是迄今为止最高形态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充分体现人、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凝聚了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反映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品味与内涵的重要因素。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 “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作为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运用 ISO 14000和 ISO 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我国自实行工程监理制以来,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实践绝大多数局限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监理,其任务是对工程施工的“三控三管一协调”,工作的重点往往放在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上。而绿色施工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应该说,绿色施工的要求高于文明施工,绿色施工对监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绿色建筑需要绿色监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本质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但由于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业主和施工方往往没有积极性,那么监理的参与就至关重要。因为监理不仅要履行监理合同对业主负责,实现项目的目标和业主的利益,而且监理还必须监督相关法律和标准的执行,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利益;不仅要遵守建筑法及其相关标准,而且也有遵守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规定和标准。总之,监理不仅对业主负责而且要对社会负责,因此,绿色建筑需要绿色监理。

绿色建筑的建设不仅是技术,更是管理问题,监理制度在管理体制上提供了保障监理既代表业主监督施工单位,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和业主的利益,也代表政府和社会监督业主和施工单位,以符合法律的规定,并确保社会的利益。要确保绿色建筑的顺利实施,就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实行全过程控制,监理具备这种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的条件、方法和措施,从而在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绿色建筑的各项指标得以实现。

2 绿色监理在绿色建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这些都是负面影响,消除这些影响就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绿色建筑的建设,政府的推动、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固然重要,但监理的作用不可或缺。绿色监理在绿色建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下图加以说明:

3 绿色施工监理的过程控制

3.1 绿色施工的事前控制

3.1.1 监理单位应根据 《绿色施工导则》的规定,按照与绿色施工有关的强制性标准及规程规范、《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和相关行业监理规范的要求,编制包括绿色施工监理内容的项目监理规划, 明确绿色施工监理的范围、内容、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以及人员配备计划和职责等。对中型及以上项目,监理单位应当编制绿色施工监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应当明确绿色监理工作的方法、措施 、工作流程、控制要点和评价指标,以及对承包人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检查方案。

3.1.2 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落实绿色施工责任制并配备了专职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应督促施工单位检查各分包单位的绿色施工规章制度的建立情况。

3.1.3 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检查健全绿色施工规章制度。

3.1.4 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和绿色施工有关的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审查项目经理和专职绿色施工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合法资格,是否与投标文件一致;审核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是否合法有效。

3.1.5 监理人在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时,审查施工单位是否编制了独立成章的绿色施工方案, 绿色施工方案的内容是否符合 《绿色施工导则》的要求,绿色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审核施工单位绿色施工应急救援预案和绿色施工措施费用使用计划。绿色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措施、节材措施、节水措施、节能措施、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人员安全与健康施工措施等内容。

3.1.6 加强教育和培训,贯彻绿色施工理念。

3.2 绿色施工的事中控制

3.2.1 监督施工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运行,使绿色施工得到控制。

3.2.2 监督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及时制止违规施工作业。

3.2.3 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巡视检查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工序作业情况。

3.2.4核查施工现场主要施工设备是否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3.2.5检查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标志和绿色施工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3.2.6督促施工单位进行绿色施工自查工作,并对施工单位自查情况进行抽查,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绿色施工专项检查。

3.2.7督促施工单位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幅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3.2.8 检查施工单位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保护生活及办公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3.2.9 督促施工单位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3.2.10 督促施工单位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做相应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2.11 督促施工单位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的绿色施工意识。

3.2.12 定期组织建设、施工(包括分包商)、监理三方进行绿色施工大检查,对工程的整体绿色施工全面清查,责成相应责任人限期整改完毕。

3.2.13 监理工作例会上,要将绿色施工作为必谈的专题。与会人员共同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要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3.2.14 绿色施工检查

(1)监理工程师将要求施工企业专职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做好每日巡视,做好绿色施工管理;抓好班组的班前交底工作和工序开工的交底工作;严格监督施工总承包规范管理持证上岗的特种作业。

(2)监理工程师发现严重环境污染、危害人员安全和职业健康的因素应立即发出《整改通知单》要求施工企业立即加以整改。监理工程师将跟踪落实直至该因素解除为止。

(3)监理工程师将定期组织建设方、施工方进行联合绿色施工专项检查,时间周期以一月为宜。

(4)定期的联合绿色施工专项检查应采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检查表格进行检查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评价。由总包方写出专门《监理简报》,简报后附有要求整改事项一览表,列有整改事项名称、整改负责人、整改时限、整改自检签字栏和现场监理确认的签字栏。要求每次整改务必认真,且监理确认落实签认后才算交卷完成。

(5)每周监理协调例会必须有“绿色施工”专题工作内容

每周监理协调例会上,将《绿色施工》列为专题,由监理、业主在会上提出问题与要求,各承包方答复表态,承诺整改措施与时限,并写在《周例会纪要》中,下周检查整改情况。

3.3 绿色施工的事后控制

3.3.1 当绿色施工与计划发生差异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控制局势,以保证绿色施工方案目标的实现。

3.3.2 总结施工过程中有效的绿色施工监理措施,查找控制不力或不足的环节,提出改进意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绿色施工监理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实施绿色施工是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传统施工体系的创新和提升。在倡导绿色施工理念、贯彻绿色施工导则中,监理单位应充分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自觉提高监理人员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