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材料行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成材料行业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合成材料行业研究

篇1

引言

建筑装饰施工是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崛起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涵盖了很多工序的复杂的施工工程。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引入,建筑装饰施工行业的发展又向前提高了一步。与传统的建筑装饰施工相比,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对建筑进行装饰给企业和个人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因此,为了建筑装饰行业更好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装饰行业中的应用。

建筑装饰施工的特点

建筑装饰施工是指利用美观的装饰材料对已有的建筑进行美化和装饰的过程。一方面,由于建筑本身的特点,建筑装饰施工过程往往包含很多不同工序的施工,在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既要保证各个工序的完成,又要协调各工序之间的进度,因此建筑装饰施工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另一方面,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特点,加上不同客户有着不同的装饰要求,所以这就使得建筑装饰工程更加复杂。对于不同的建筑施工人员首先需要了解建筑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装修策略,同时还要听取装修需求者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装修。最后,建筑装饰工程相比建筑施工工程是一个小工程,但是由于包含各种工序,也比一般的施工复杂很多。建筑装饰施工的另一个特点是施工周期短,任务紧迫。建筑装饰施工的施工周期一般比较短,但是任务却很艰巨,因此需要在短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建筑的装饰工作。

新材料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

1.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建筑装饰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材料被应用于建筑装饰领域。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问题不断被重视,21世纪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因此新型环保材料的研究成为学者们的重点。建筑装饰行业也逐渐转向环保化,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环保型建筑装饰材料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第一,原始天然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本身含有极少量的有害物质,比如木材天然石材等。这些材料也是最早被应用于建筑装饰行业中的,对于环境没有影响或者有着很小的影响。第二,经过简单加工的合成材料。这种材料需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而加工过程和使用过程往往会释放少量的有害物质,但是对环境的影响比传统的不环保材料小很多。为了建筑装饰的美观,仅仅使用原始无污染的装饰材料往往达不到装饰的目的。第三,化学合成的环保材料。利用化学技术合成新型的环保材料用于建筑装饰过程中,既可以达到美化建筑的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环保材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污染、无公害以及可回收。不仅对环境保护作出贡献,而且降低了浪费的产生。在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提倡使用新型环保材料是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新型合成材料的应用

新型合成材料的出现是随着化学技术的发达而出现的。随着建筑装饰行业如火如荼的往前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衍生行业,如建筑装饰材料行业。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对建筑装饰的要求,建筑装饰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新型合成材料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种要求。在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中,新型合成材料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第一,增加了建筑装饰材料的品种,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第二,新型合成材料往往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比如质地轻盈,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等。最后,发展新型合成材料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国家资源短缺的现状,为环境保护政策作出贡献。

新技术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装饰行业既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也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说它古老是因为,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开始注重建筑的装饰,利用多种材料对建筑进行美化。说它年轻,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装饰行业开始蓬勃兴起。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也开始不断出现,比如绿色节能技术等。以下主要就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讨论。

建筑装饰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技术是指在对建筑进行具体的装饰施工过程中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材料的循环利用。比较常见的节能技术主要有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等。太阳能资源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在具体的装饰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科学的设计,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比如,要想利用太阳能资源对房间进行取暖,一定要注意房间的朝向和阳关的摄取。又如,地热资源也是自然界珍贵的免费资源。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利用地热资源进行取暖和发电等不仅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节约了资源,降低成本,而且有效利用了循环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

结束语

篇2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高分子化学一直都是我国发展的重点,这项技术对于很多相关产业非常有帮助,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基础,已经涉及到了机械行业,建筑行业等多个行业,因此发展高分子化学对于我国高分子材料行业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现如今高分子化学的发展情况和应用范围

自从20世纪到现在,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天然资源已经露出了疲态,科学家们已经开始使用高分子化学进行材料的合成。有数字表明,在之前的40年中,使用材料的速度正在以每10年五倍增长,人类三大合成材料,其中包括塑料、橡胶、纤维,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增长速度。新型的材料,特别表现在合成材料,在工业、建筑、农业、电子技术方面都被广泛使用,极大的支撑着人类的日常生活,是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动力源泉。

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是决定物质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相对分子质量高的化合物才有一定的机械力学性能,才能作为材料使用。例如乙烷、辛烷、廿烷、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都是直链的烷烃化合物,但是分子量变化很大,其机械力学性能因而也有极大的区别。

三、高分子化学与高科技的结合

当今社会,人们将能源、信息和材料并列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发展的物质基础。自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那一天起,人们始终在不断地研究、开发性能更优异、应用更广泛的新型材料,来满足计算机、光导纤维、激光、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空间工程和机械工业等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生物化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产量低、价格高、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也不断涌现出来,如分离材料、光电材料、磁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敏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等等。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材料中最活跃的领域,下面简单介绍特种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是指当有外部刺激时,能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做出相应反应的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则是对外力有特别强的抵抗能力的高分子材料。它们都属于特种高分子材料的范畴;特种高分子材料是指带有特殊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和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其性能和特征都大大超出了原有通用高分子材料(化学纤维、塑料、橡胶、油漆涂料、粘合剂)的范畴。

第一,力学功能材料:强化功能材料,如超高强材料、高结晶材料等;)弹材料,如热塑性弹性体等。

第二,化学功能材料:分离功能材料,如分离膜、离子交换树脂、高分子络合物等;反应功能材料,如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生物功能材料,如固定化酶、生物反应器等。

第三,生物化学功能材料:人工脏器用材料,如人工肾、人工心肺等;高分子药物,如药物活性高分子、缓释性高分子药物、高分子农药等;生物分解材料,如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等。

可以预计,在今后很长的历史时期中,特种与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将代表了高分子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高分子材料化学的应用

材料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经过某种加工,具有一定结构、组分和性能,并可应用于一定用途的物质。上世纪半导体硅、高集成芯片、高分子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把人类由工业社会推向信息和知识经济社会。可以说某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及其应用,往往会引起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如果说现在人人离不开高分子材料,家家离不开高分子材料,处处离不开高分子材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最主要的应用是以高分子材料的形式出现的,高分子材料包括了塑料、纤维、橡胶三大传统合成材料,另外许多精细化工材料也都是高分子材料。

第一,塑料:一类是通用塑料,如容器、管道、家具、薄膜、鞋底与泡沫塑料等等;另一类叫工程塑料,其强度大,如汽车零部件、保险杠、洗衣机内的滚筒、电器的外壳等。

第二,纤维:人们开发出聚酯、尼龙、腈纶、维尼纶等高分子化合物,通过不同的加工,生产出了各种纤维制品,极大地满足着人类的需要。

第三,橡胶:天然橡胶的种类和品质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于是科学家们不断开发出了各种人造橡胶,如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氟橡胶、硅橡胶等。

第四,精细化工:比如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的各种涂料产品,如家具漆、内外墙乳胶漆、汽车漆、飞机漆等。女孩子用的指甲油,使牙齿变白的增白剂也都是涂料。还有万能胶、建筑用胶、医用胶、结构胶等黏合剂,以及各种吸水树脂等都是高分子产品。

五、高分子化学的发展方向

1、使地球更加绿色化

在现在很多工业发达的城市,天空中都会飘着非常浓郁的黑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非常严重的污染。绿色,在现在被认为是没有污染、再生性或者可以循环使用。在没有污染方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减少工业废弃物的排放、相对的减少污染源。现在的情况表明,化学行业中具有污染和治理两个方面的性质,可以对绿色使用材料进行研究,也可以继续对环境造成恶化。例如:在研制的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溶解剂、中间物品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弃液体等都是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元凶,若长期的进行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不可逆转的事情发生。

2、减少的自然资源的使用依赖

目前研究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对石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众所周知,石油是经过地球非常漫长孕育才出现的,另外,石油也是现如今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能源,石油资源现在正在快速的减少,而且不能快速的进行补充,所以人们现在非常急切的找到可以代替石油使用的资源,这已经成为现在高分子化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对物质中原子和分子的比率进行调节,对物质的微观特性、宏观特性以及表面性质进行加强控制,也许这种物质就会满足一些行业的使用要求,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就可以把这种物质作为材料使用。所以,在对材料进行配置的时候就会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并对使用材料和环境进行相互协调,这是现如今化学研究当中非常重要的领域。现在很多高分子合成材料都非常依赖石油资源。想要解决目前的情况,可以对天然高分子进行利用,这其中也应该包含对无机高分子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现在由石油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因为原子中以碳为主要元素,其中还含有少量的氮、氧等原子,所以被称为有机高分子。无机高分子是因为主链上的组成原子中不含碳。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判断,大约有40~50种元素可以成为长链分子。现在引起科学家高度重视的一种无机高分子,它的主链上都是硅原子,并且含有有机侧链的聚硅烷。

3、使高分子材料不断纳米化

现在很多高分子化学反应中的原子经过重新排列组合之后的反应空间要比原子的大小大出很多,所以,化学反应的研究要在一个受限空间之中进行。若在有限的空间中,像纳米量级的片层当中,小型分子由于和片层分子相互作用而且还在一个比较受限的空间内进行排列,之后产生单体聚合,聚合之后的产物的拓扑结构不会再受限的空间内进行全部的复制,这种情况和自由空间的结果完全不同。我们也许会在受限制空间内进行聚合反应的分子中提炼出高分子纳米化学的定义。化学的研究对象基本都是纳米量级的分子和原子,但是因为没有精细的方式,没有达到可以在纳米尺度上精确控制分子或者原子的程度,所以现如今很难做到对分子的精准设计,使化学的合成让人感觉非常的粗放。高分子化学在纳米程度上精要精确的按照分子设计,在此基础上确定分子链中的原子配比位置以及相互结合的方式,通过纳米技术对分子、原子和分子链进行非常精确的控制,达到对高分子各级结构的位置确定。这样就可以精确的控制新合成材料的功能和特性。

4、面向智能材料的高分子化学研究路线

20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以合成材料为标志的,在21世纪人类社会的标志将会是智能材料。高分子化学仍然是进入智能材料时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材料自身具有的功能可以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有意识的进行调节和修复等一系列措施,这就是智能材料的基本定义。现在科学家已经了解高分子有软物质这一特征,简单说就是可以对外场具有反应。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分子化学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不错的方向,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广阔的运用,目前高分子化学会朝着绿色以及环保方面进行发展,随着高分子化学不断取得突破,未来使用高分子材料的前景会更加的广阔。

参考文献

[1]王立艳.《高分子化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研究[J].广州化工,2012,40(4):108-109.

[2]张宏刚.新型高分子化学注浆材料在碱沟煤矿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4):63-64.

[3]何冰晶,王庆丰,刘维均,等.能量最低原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高分子通报,2011(12):141-144.

[4]董建华.从高分子化学与衣食住行到高科技发展[J].化学通报,2012,74(8):675-682.

篇3

关键词:高分子合成 成型加工 创新 发展走向

工程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开发利用,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取得的飞跃式的发展。近年来,某些特殊环境和高科技领域,如:航空、航天、军事等尖端工业领域的发展对聚合物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强度、高质量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科技的发展,对高分子合成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优化高分子合成工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整型升级,高分子合成逐步走向向结构更精细、性能更高级之路,各种特定要求的高强度聚合物的开发研制越来越显迫切。现在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合成技术有挤出成型技术、注射成型技术、压制成型技术、压延成型技术这四个模块。

一、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概况简介

21世纪以来,高分子合成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为主的现代三大高分子材料应用广泛。1869年,美国化学家海厄特,通过天然的纤维素加工获得了“赛璐珞”,这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合成塑料,三年后正式投产,人类应用合成高分子材料开始启动。1915年,德国摆脱了天然橡胶的依赖,加工成型了合成橡胶。1929年来,尼龙-66的问世,随后出现了聚氯乙烯、脲醛树脂、氯丁橡胶等各式合成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合成工业取得了发展迅猛。近50年来,高分子合成工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用挤出机的结构改进造粒机器,极大提高了产量。合成橡胶的广泛应用,制造了橡胶工业用品和雨衣、胶鞋等生活用品。特种合成橡胶在特殊环境和高科技领域,如航空、航天、军事等方面也有极大地应用前景。就汽车行业而言,现代工业化社会,节能、高速、美观、环保、乘坐舒适及安全可靠等要求对汽车越来越重要。现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主要着重于高生产率、高性能、低成本和快捷交货,成型加工主要是周期短、品种多,并走向集约型,环保型。

二、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技术

1.挤出成型技术。挤出成型主要是利用螺杆旋转加压方式连续地将塑化好的成型物料从挤出机的机简中挤入机头,在形状相同的型坯之中把熔融物料,用牵引装置将成型制品连续地从模具中拉出,同时进行冷却定型,制得各种不同的成品。挤出工艺条件又随挤出机的结构、塑料品种、制品类型、产品的质量要求等的不同而改变。挤出成型主要包括加料、塑化、成型、定型等过程。

2.注射成型技术。在塑料制件生产行业当中,注射成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注射成型技术是目前塑料加工中最普遍的采用的方法之一,可以用注射模型制造出形状非常复杂的塑料制件。注射成型技术它具有成型周期短、制件尺寸稳定、花色品种多、应用面广、产品效率高、模具服役条件好、塑料尺寸精密度好、高自动化等许多方面的优点。

3.压制成型技术。压制成型技术是塑料加工成型技术中历史最悠久的,它主要依靠外部压力实现物料造型的加工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在压制成型过程中需要很大的压力,防止成品出现气泡。

4.压延成型技术。压延成型技术是将熔融塑化的热塑性塑料,通过两个以上的平行异向德棍隙,经过棍筒挤压和剪切、拉伸是塑料成为一定尺寸,符合要求的成品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技术。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但是设备庞大,投资较高,维护复杂,因此这种方式受到一定局限。

三、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创新趋势

1.聚合物动态反应加工技术及设备。聚合物反应加工技术是以现双螺杆挤出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可以解决其他挤出机在作为反应器出现的问题。国内反应成型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强烈要求聚合物反应成型加工技术要有大的发展。新设备具有体积重量小、能耗低、噪音低、制品性能可控、适应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该项新技术使我国聚合物反应加工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并直接作用于国内高分子化工业的发展。

2.以动态反应加工设备为基础的新材料制备新技术。动态反应加工设备为基础的新材料主要包括了信息存储光盘盘基直接合成反应成型技术,聚合物、无机物复合材料物理场强化制备新技术,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全硫化制备技术。

新技术的创新不仅节能降耗,前景广阔,更使得工业发展不断向前。

四、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前景展望

篇4

关键词:人造金刚石;现状;未来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36-02

人造金刚石是在超高压高温的外在环境中,使非金刚石结构的碳发生相变而制取的。与天然金刚石相比,它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应用效果却同样出色,因此近几十年来持续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1954年,美国GE公司首次成功研制出人造金刚石。经历了近六十年的发展,目前人造金刚石已被应用于超硬材料切割工具、光学窗口和半导体上的散热片等,而人造金刚石的用量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根据《2011-2012年中国超硬材料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相关内容:中国的人造金刚石产量现居世界首位,工业体系现已构建完全,生产规模正不断扩大。现阶段,人造金刚石已经成功应用于我国的光学玻璃冷加工、地质钻探、陶瓷及汽车零件加工、金属拉丝、抛光涂层等多个行业领域,关于人造金刚石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也成为了我国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1 我国人造金刚石工业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1969年,我国首个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生产厂投产,标志着人造金刚石工业在我国的起源。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我国人造金刚石工业在技术、应用、产量、市场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5年,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首次突破30亿克拉。2006年上半年,我国人造金刚石制造业总产值为7.2亿元,行业利润达2.4亿元。2011年,我国人造金刚石年产量已近100亿克拉。现阶段,中南钻石、黄河旋风和豫金刚石三家公司占据着我国人造金刚石产品市场80%以上的重要份额。在针对2011~2015年制定的《“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中,人造金刚石行业被正式列为重点扶持行业。

近年来,随着建材、地质、机电、汽车等行业的市场投资不断扩大,对人造金刚石的需求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天然气开发、石油勘探等大型工程项目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也使得人造金刚石工具的发展不断加快。此外,光伏用金刚石线的潜在新增市场接近40亿/a,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为人造金刚石产品带来巨大市场。

2 我国人造金刚石工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2.1 高品质的人造金刚石产量相对较低

虽然我国人造金刚石的产量位居世界首位,然而与发达国家的优势产品相比,还存在着品质低、质量差等不足之处,难以赢得国际市场的青睐。目前,我国人造金刚石总产量约98%的产品,是以六面顶压机、片状触媒与石墨生产的低档金刚石;而以两面顶压机、片(粉)状触媒与石墨生产的中高档金刚石仅为总量的2%左右。由此可见,要大力提升我国人造金刚石的产品品质,最直接的措施就是推广大吨位两面顶压机的使用。目前,北京人工晶体研究院和保定八达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开展了利用两面顶压机生产人造金刚石的实践,相关企业应借鉴其成功经验来增加自身生产中高档金刚石的能力。

2.2 大颗粒单晶金刚石合成技术尚待发展

大颗粒单晶金刚石的生长对环境压力、外界温度及持续时间的要求十分精确,对操作技术和实验条件的要求较为复杂。由于相关技术问题所限,我国大颗粒单晶金刚石的合成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未能向工业化进一步推进。目前,日本、英国等国家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大颗粒单晶金刚石合成工业化。我国的研究者应与掌握核心技术的实验室开展交流,对实验设备的设计、合成温度及压力的调试、传压介质及触媒的选取、金刚石生长规律等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不断探寻发展我国金刚石合成技术的可行之路。

2.3 性能指标体系及行业品牌意识仍需加强

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我国人造金刚石还存在着性能指标不够完整、品牌意识不够深入等问题。在按照用途对人造金刚石产品进行的分类中,英国Debeers公司共有44种产品,美国GE公司有25种;而我国则只有11种。性能指标体系的不够完善,使我国金刚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得不到重视和认可,而国内对人造金刚石品牌意识的淡漠也阻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0年,我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组织了人造金刚石优秀品牌推荐活动,并在《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石材》、《中国机床工具报》等刊物上对获选的15个产品进行了宣传,从而提升了我国人造金刚石企业的品牌意识。

3 我国人造金刚石工业未来发展的几个方向

3.1 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试验基地的建设

随着人造金刚石制品在现代工业应用中的不断推广,对于其性能的检测也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尚未建设完善的检测基地,因此新开发的产品只能通过生产测试磨削参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未来我国应建立系统、规范、完善、全面的人造金刚石试验检测基地,将制品的具体磨削参数方便、直接地提交给用户。随着我国金刚石出口的进一步加大,这项举措不仅可以加快国内产品的开发步伐,还可以提升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2 不断促进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

虽然我国的人造金刚石制品已经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市场中的高端产品仍然来自发达国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只是我国的相关产品品质较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标准没有和国际接轨。因此,当我国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之后,将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巨大冲击,从而使我国被迫地去占领中低端市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应尽快出台与国际接轨的人造金刚石检测、分选技术及产品质量标准,从而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3.3 不断提升生产的规模和产品的品质

人造金刚石产品的生产属于高科技新兴行业,未来的几十年中应向规模化和科技化不断推进。大型化国产两面顶压机将逐渐在我国生产企业中普及,对于高品级人造金刚石原辅合成材料的研究将不断完善,一些缺乏足够资金竞争力和先进技术支撑的企业将退出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金刚石产品行业整体应向高品级、高质量、高标准、高精度的方向大力迈进,从而满足国际市场中石材、玻璃、陶瓷、机械等行业的大量需求。

4 结论与展望

人造金刚石是物理特性优异的高端合成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经历了近六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人造金刚石产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奋斗历程,目前人造金刚石年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90%,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国的人造金刚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着产品质量偏低、质量标准落后、品牌意识薄弱等不足之处。

本次研究从我国人造金刚石工业的起源、发展及现状出发,对当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总结出我国人造金刚石工业未来发展的几个方向。文章认为:大力发展大颗粒人造金刚石单晶合成技术、持续提升行业品牌意识、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试验基地的建设、促进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配套、提升生产的规模和产品的品质,是未来我国人造金刚石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可以预见,随着我国人造金刚石工业生产规模和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我国人造金刚石相关行业将实现由大转强的远大理想。

参考文献:

[1] 中国超硬材料网.2011-2012年中国超硬材料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B/OL].,2012-08-20.

[2] 李志宏,刘金昌,宜云雷,等.我国人造金刚石工业现状及发展[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2,(127).

[3] 彭放.我国人造金刚石合成的现状与展望[J].大自然探索,1995,(1).

篇5

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克服了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全年产值12.24万亿元,增长1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万亿元,增长23.1%;实现进出口总额6375.94亿美元,增长5.1%。1―11月,全行业利润总额7111.22亿元,同比下降3.3%;主营收入10.94万亿元,增长10.4%;从业人数695.86万,增长2.4%。

(一)经济运行克服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

全年实现总产值1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6.1%,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为15.3%。同时,行业效益也呈现明显回升态势。一季度同比下降15.0%,二季度降幅15.8%,三季度降幅收窄至5.5%,四季度实现正增长25.6%,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

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油气产量实现平稳增长,全年原油产量2.07亿吨,同比增长1.9%;天然气产量1067.1亿立方米,增长6.7%;原油加工量4.68亿吨,增长3.7%;农药(折100%)、化肥产量(折纯)分别达到354.9万吨和743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0%、10.9%。2012年,主要化学品总产量达4.59亿吨,同比增长8.0%。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地区发展更趋协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增速高出石油开采业8.5个百分点,产值比重达到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9.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分别达到18.2%和16.3%,比上年同期提高1.6和1.1个百分点;轮胎子午化率达到87.4%,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离子膜烧碱占烧碱产量比重85.1%,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地区发展更趋协调。2012年,东、中、西部产值分别增长11.7%、11.8%、14.4%。其中: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宁夏、广西和内蒙产值增速分别达到62.0%、31.1%和20.0%;中西部地区产值占比继续上升,达38.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从投资看,中西部地区占比继续保持领先,2012年达51.6%,与上年同期持平。地区发展更趋协调。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速,结构进一步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12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76亿元,同比增长23.1%,与上年基本持平,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5个百分点。

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大幅增长。2012年,合成材料投资增长54.5%,其中其它合成材料增幅高达256.4%;有机化学原料增长60.1%,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增幅49.6%,均远高于化工行业27.9%的投资平均增幅。2012年,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7.5%,高出全行业投资增速34.4个百分点。

民营投资增速加快。2012年,民营投资增幅达46.3%,比重为25.4%,较上年分别提高17个和4个百分点,行业投资活力继续增强。

(四)价格走势缓中趋稳,部分产品降幅较大

从2012年来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走势看,涨势总体上呈现趋缓态势,但缓中趋稳。进入第四季度后,价格有走暖迹象,但一些大宗品种如基础无机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等市场均价降幅仍较大。

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及合成材料价格降幅较大。2012年,除烧碱市场均价同比上涨外,纯碱(重灰)、硫酸、电石等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全年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5.1%、16.4%和12.3%。聚氯乙烯、聚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等合成树脂市场均价分别下降15.1%、7.4%和15.8%;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等合成橡胶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4.5%、23.5%和17.8%;己内酰胺、丙烯腈和PTA等合成纤维单体市场均价同比下降24.1%、20.6%和16.5%。

(五)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出口基本持平

据海关统计,2012年,全行业进出口总额6375.9亿美元,同比增长5.1%,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5%。其中,进口总额4640.1亿美元,增长6.7%;出口总额1735.9亿美元,增长0.8%。累计逆差2904.2亿美元,同比扩大10.6%。

油气进口增长较快,油气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2012年,进口原油2.71亿吨,同比增长7.3%,原油对外依存度56.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进口天然气407.7亿立方米,增长29.9%,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26.2%,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橡胶制品出口保持增长,化肥出口下降。2012年,橡胶制品出口金额438.7亿美元,同比增长7.2%,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的25.3%。2012年,化肥出口1814.1万吨(实物量),同比下降3.3%。

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2012年以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了一定进展,投资结构也有所改善,但过剩行业仍在扩大产能,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激烈。2012年纯碱、电石、甲醇、PVC、磷肥等产品价格长期在历史低位徘徊。

据专业协会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合成氨、尿素产能(实物量)将达到6730万吨和7130万吨,尿素产能过剩约1800万吨;磷肥行业2012年底产能(折纯)达到2360万吨,超过国内需求1000多万吨;氯碱行业2012年烧碱新增产能达420万吨,年底总产能将突破3800万吨,全年装置利用率约70%;聚氯乙烯新增产能330万吨,总产能达到2236万吨/年,装置利用率约60%;纯碱行业新增产能190万吨,2013年还将增产能340万吨;电石行业新增产能约400万吨,远超过全年淘汰127万吨产能,装置利用率约76%。

值得关注的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目前产能还在继续扩张,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苗头。

(二)整体效益下降

2012年1―11月,全行业利润总额7111.2亿元,同比下降3.3%,而全国规模工业利润则是增长3.0%。其中,化学工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10%;炼油业亏损114.7亿元,已连续16个月累计亏损;合成纤维单体制造业亏损23.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105.7亿元;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24.1%;磷肥行业下降26.2%;合成树脂制造业下降14.2%;专用化学品制造业下降21.5%。尽管第四季度利润反弹力度较大,但仍不能扭转全年下降的局面。预计2012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7950亿元,同比下降3.4%。

行业销售成本居高不下,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大幅增长。1―11月,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成本9.08万亿元,同比增长12.0%,高于营业收入增幅1.6个百分点,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3.03元,同比提高1.18元;全行业财务费用1224.1亿元,同比增长32.9%;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2%;资金周转率2.3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三)安全环保压力增大

随着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提高,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社会对安全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安全环保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造成较多的“城围化工”现象,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两者之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由于行业在国内推行“责任关怀”时间较短,石油和化工企业同周边社区居民交流不够,“谈化色变”的心理普遍存在,再加上大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利益交织、诉求多元化,影响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时有发生。从长远看,行业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建设和推进责任关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切实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2013年行业经济运行预测分析

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但有利条件在逐步增加,行业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将进一步巩固。

(一)影响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是宏观经济总体向好。世界经济复苏加快。2013年,尽管全球经济仍处危机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世界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积极变化,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战略加快推进,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增幅为3.6%,较2012年加快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增速重返8%以上。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同比减缓之后,开始趋稳。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闭幕。会议提出,“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会议还具体明确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多数机构预测,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回升至8%以上。

二是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增速达27%,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大增速。根据行业投资周期和增长特点,2013年行业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速,预计增幅在20%以上。近期,我国出台了对页岩气开发利用予以补贴的政策,未来页岩油、页岩气将成为行业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天然气“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天然气管网和储气库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大。2013年,“两高”和过剩行业的产能扩张将会受到更严格的控制,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继续大幅增长。

三是消费增长平稳。2013年,政府把扩大内需、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最重要举措之一。国内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平稳增长,能源和主要大宗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将有所加快。2013年,预计原油表观消费量约5.02亿吨,增长5.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90亿立方米,增长15.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92亿吨,增长6.2%;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量约4.6亿吨,增长8%。其中,无机化学原料增长约9%,有机化学原料增幅12%,合成材料增幅8%。在需求加快的同时,市场价格也将稳中有所上升。预计2013年全行业价格总水平涨幅约4.3%。其中,化学工业涨幅约为3.5%。

四是国际油价稳中有升。国际石油价格是影响行业经济运行最重要因素之一。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态势,全球石油需求相应放缓,基本面对石油市场的支撑有限。全球石油供需继续保持基本平衡,供给略显宽松。2012年12月,国际能源机构的石油市场报告预测,2012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为8970万桶,2013年将达9050万桶,同比增幅约为0.9%。但是,地区局势动荡,美元走势,投机基金炒作等不确定因素将会加大油价的波动。总体看,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态势,波动幅度会较大,均价与上年持平或略有上升。预计WTI现货年均价格在95―100美元/桶左右,布伦特年均价在110―115美元/桶上下,分别约增长3%和2%。国际油价保持相对平稳,对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上有利。

(二)2013年行业经济运行“稳中趋好”

总体判断,2013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将保持平稳,但上半年依然有下行压力,下半年“稳中趋好”。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情况和行业经济运行内在特点和趋势,初步测算,2013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约14.25万亿元,增长16%。其中,一季度产值约2.98万亿元,增长7.3%;二季度产值约3.62万亿元,增幅16.4%;三季度产值约3.70万亿元,增幅22.0%;四季度产值约3.95万亿元,增长17.3%。全年利润约8900亿元,增长16.5%;主营收入约14.0万亿元,增长15.5%。2013年,化学工业产值约为8.5万亿元,增幅17.5%。

主要产品产量预测。2013年,预计原油产量约2.1亿吨,同比增长1.5%;天然气产量约1145亿立方米,增长9%;原油加工量约4.84亿吨,增幅4.5%;主要化学品产量约4.85亿吨,增长8.2%。

四、主要政策建议

(一)出台促进行业结构调整的配套政策

一是对已准入条件的行业,建议采用电石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方式,派出督查组进行实地核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二是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页岩气、煤层气、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生物化工以及现代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配套政策,在金融、税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三是加大对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支持政策。建议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进口关税、口岸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加快重大项目审批进度。

(二)加快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

一是加快成品油和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建议尽快推广实施天然气定价改革方案,在“两广”试点基础上,扩大四川、重庆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二是差别化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按照不同油田类别、不同油田成本设定不同的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三是给予部分高质量标准车用燃油消费税减免和优质优价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成品油税收体制,按照“优质优价”或“优质优税”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国Ⅳ、欧Ⅴ标准汽柴油价格。

篇6

关键词:竹集成材茶几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132-04

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竹子1200余种,竹林总面积约170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东亚及邻近区域也有少数分布在非洲、南美等国家。其中,中国境内有竹类植物35属,近400种,栽培利用历史悠久。无论是竹种资源的数量、竹林面积和蓄积,还是竹林产品的产量及其加工水平,中国皆居世界产竹国之首,有“世界竹子王国”之美誉。相比较于木材,竹子具有生长迅速快、可再生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等诸多优点,因此,作为低碳环保材料的新星,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随着世界范围内木材资源的萎缩,广大家具制造行业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纷纷寻找木材替代品,于是资源丰富、材质坚韧、使用轻便的竹材近些年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业。在这种市场需求推动下,展开竹家具的低碳因素分析与研究,对竹家具的生产进行碳足迹核算,搞清竹家具的环保优势所在十分必要。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个对产品从原材料的获取、加工生产、使用、再到废弃处理整个生命过程中环境负荷管理和评价的工具,是碳足迹计算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借助此工具,以竹集成材茶几的加工生产为例进行数据搜集及统计分析工作,找出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将竹集成材家具加工过程中各环节的碳排放量数据化,更直观地展示竹集成材家具低碳环保优势所在,也为日后竹集成材家具的进一步低碳减排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14067:产品碳足迹》和英国标准协会颁发的《PAS2050: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评估规范》这两项标准,生命周期评价的所有过程分为:研究目标与范围的定义、清单分析、碳足迹的计算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四部分。

1研究目标与范围的定义

在对竹集成材茶几进行生命周期评估之前,首先要确定本研究的目标和范围。这包含以下两层意思。第一,进行生命周期评估的对象的确认。第二是对该研究对象生命周期评估结果所涉及到的范围的确认。

1.1 研究目标

本文以浙江省安吉县某著名竹家具生产企业竹集成材茶几加工生产为例进行实际探索分析。该竹茶几规格800×340×460mm,重量5kg,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主要生产材料有:毛竹、UV清漆、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PVAc(白乳胶)、五金零件、PE包装膜等。

1.2研究范围

1.2.1确定研究系统边界

系统边界即产品系统所包含的单元过程。确定了系统边界,才能对每一单元过程进行具体研究,同时便于进行对比。要定义研究分析的边界,首先要将该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确定,明确产品的加工流程图。在PAS2050标准中,产品的生命周期有两种形式:

(1)B2C,即从商业到消费者模式,也称为“从摇篮到坟墓”,它涵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从原材料的获取、加工制造、分销零售、用户使用,以及最终的废弃处理和回收利用所有环节。

(2)B2B,即从商业到商业,也被称作“从摇篮到大门”模式,对它的碳足迹计算终止在产品被提供给下一个商户的起始点上。它的碳足迹计算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得到产品的加工制造两个环节。本文根据调研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研究系统边界为B2B模式,其中电力生产部分包括从原材料加工生产、竹集成材板的开料、钻孔及型面加工,直到定厚砂光等环节的现场生产,在此基础上又涵盖了五金件及最终产品包装过程。

1.2.2确定生产流程图

通过实地调研,竹集成茶几的加工碳足迹流程如图2所示。

2清单分析

清单分析是对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基本数据的一种表述方式,也是对该阶段内输入与输出的量化分析。要进行竹集成材茶几生命周期清单分析,首先要明确它的加工生产流程,绘制生产流程图,确定在竹集成材茶几生命周期内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相关材料、活动与过程。其次,收集其碳足迹计算所必要的数据。数据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初级数据,即在竹集成材茶几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活动数据,它由相应环节的操作者直接测量或供应清单分析得出,属于内部测量。另一种是次级数据,即对竹集成材茶几进行碳足迹计算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常量、系数或平均值等,它通常通过国际标准、政府框架或协会报告等方式获得。

2.1现场数据清单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碳足迹进行计算最为关键的一环即为清单分析。数据的采集和计算遵照《生命周期清单指导研究》、《全球生命周期数据库指导原则》进行。

本文以1m2竹集成材板的生产为功能单位,案例企业现场数据来源于现场收集、原料消耗总量换算、设备参数及生产相关记录等。具体数据清单如表1。

表2中,案例企业生产所用原材料一毛竹,产自浙江省安吉县刘家塘村,距案例企业8km。运输车辆为江淮某中型运输车,燃料为柴油。从该车型经销商网站获知该车综合燃烧消耗量为12.7L/100km。经换算,从原材料产地至案例企业公路运输耗油量为1.016L.烟尘主要为截锯、砂光时产生的锯末,本文将其折合成同等质量的废弃固体物(竹板下脚料),最终按焚烧处理方式进行碳足迹计算。

2.2碳排放系数

碳排放因子指消耗单位质量物质伴随的温室气体的生成量,是表征某种物质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重要参数。碳排放因子的来源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国际数据库、国家或地区的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等,本文所涉及全球变暖潜能值指的是在PAS2050标准给定的时间里,单位质量内的某种温室气体,辐射强度影响和同等质量下的二氧化碳气体辐射程度影响相关联的系数。竹集成材茶几生产涉及到的温室气体种类及其潜能值如表3。

3碳足迹的计算

根据前文确定的竹集成材茶几系统边界,结合实际调研过程所收集到的数据,本文将碳足迹计算分为两部分:间接碳排放和直接碳排放,并将碳足迹换算成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以可直接进行对比分析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的形式表示出来。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是整个碳足迹计算的主体部分,它包括竹条加工过程的碳足迹计算、竹集成材板加工生产以及竹集成材茶几成品阶段的碳足迹计算。间接碳足迹的计算依据实际企业调研数据清单和IPCC2006提供的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能值(GWP),经由碳排放计算的特征化方程来计算GHGs排放量。

特征化方程为:

(2)直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的数据来源由企业自测数据或燃料数据换算得出。该碳排放计算公式为:

在上述公式中,GHGi指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即碳足迹;i指温室气体(GHGs)的种类;Ci指第i种温室气体的活动数据;GWPi指第i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能值;E时旨第i种温室气体的碳排放系数。本文中的温室气体涉及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

基于以上计算方法,竹条加工生产阶段、竹集成材板加工生产阶段及竹茶几成品阶段的分别如表4、5、6所示。

4结果解释

结果解释是生命周期评价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清单分析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确认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前文确定的目标与范围是否相符合,便于得出论文结论,提出相关建议策略。根据前文对竹茶几各环节碳排放的计算,将所得碳排放数据汇总,根据标准化系数将其折合为一件成品的碳排放量,并计算出其在碳排放总量中所占百分比,结果如表7、8所示。

由表7和表8分析可以看出:

(1)在竹集成材茶几的加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种类及其碳足迹所占比例分别为CO2―99.42%、CH4―0.0018%、N2O―9.37E-7%。

(2)在总排放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高,排放主要来源于竹条加工和竹集成材板生产阶段的间接排放,这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蒸汽的使用。

(3)在系统边界范围内,竹集成材茶几成品阶段的生产碳排放最少,上游竹条加工产生的碳排放最多。

(4)竹家具企业进行低碳生产时,应将关注重点放在上游阶段。对设计师而言,进行竹集成材家具设计时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在电力加工、结构和表面处理材料上的使用。

篇7

正如美国《纺织世界》报道的那样,新型纺织物的发展正在日益激发着时装设计师和保健纺织品研发者的灵感。许多设计者充分利用这些新织物的性能,将其运用到新型终端医疗产品中。在过去,设计往往是跟随潮流,而非引导潮流。如今,一些时装设计师却已先声夺人,让研发与设计新品同步进行。

建筑纺织技术的拓展

行业间的材料相互融合渐成趋势。在建筑材料中,许多新型材料的革新都借鉴于其他行业。例如,发明于20世纪中叶、现已广泛使用的玻璃幕墙,就是受汽车业中制造挡风玻璃用的氯丁密封胶的影响。芬兰建筑大师埃罗·沙里宁在设计美国密歇根州的通用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时,就运用了现代化理念,将氯丁橡胶融入玻璃幕墙系统中,从而衍生出一种新型材料。四氟乙烯最初作为绝缘材料应用于电子产品,但最近却作为化学物质用于建筑,这为建筑设计、建筑功能提供了崭新的思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立方建筑也是绝佳例证。

建筑科学之所以能突飞猛进,其根本原因是借助了其他行业的新技术。实际上,材料性能及施工方法在不断改进,以适应经济环境可持续性、能效标准的更高需求。在这样的趋势下,新技术一直在推动建筑新设计和优良结构向前发展。新型的建筑纤维在创新建筑、创新施工方面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医疗、军用、时尚等领域的纤维科研带来的材料创新也开始影响建筑设计。而另一影响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并非来自科研,而是一种社会趋势,它融入了商业、文化和日常活动的用材趋势,其机动性特征日益明显。

医学纺织品异军突起

医学与仪器的研发和建筑与建筑设计的发展可谓并驾齐驱的黑马。例如,纺织物可感知环境条件并对其做出反应,因此纺织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仪器和建筑材料。建筑师们不断寻找实用的纤维涂层,以抵御细菌及减少空气污染,如二氧化钛(TiO2),在卫生保健设施和临床设计中使用功能性纺织物,以实现保护和隔离的作用。卫生保健工作服装则可施以具有相同的抗菌抗氧化作用的表面涂层。该领域的不断调查研究将向人们提供更多更新的可能性,也期望成为在建筑业最有利可图的领域。

军用纺织品一马当先

早在150年前美国内战时期,国内就出现了轻便可携带的织物装备和帐篷营。在这样的趋势下,材料和性能特点的军事研究就不断地推动着前沿的创新。在最近一系列的创新产品中,我们可在红外线热成像仪下看到柔性光伏、低压纺织结构材料以及使帐篷和可展结构处于隐形状态的抵御辐射的面料。

纽约市FTL设计工程工作室的结构设计师和织物专家已与马萨诸塞州的美军纳提克士兵研发工程中心展开密切合作,共同研发在中东地区使用的轻型纺织材料。这些可展开的结构还包括提供内部照明的供电与集成太阳能电池板。

时尚驱动力不可小视

由于时尚在于推陈出新,设计师也对各种新观点的需求毫无止境,新材料的发展与时尚设计也因此相得益彰。比如近些年来,人们欣然接受“智能纺织品”这一用语,包括可传输数据、带流明的纺织品——一种可显示信息和彩色图案的电子纺织品,抑或是那些对克服特有的生物问题表现出高性能的纺织材料。

社会进步推动创新

人口的活跃本质提升了轻质材料的需求量,也使人们更加寄望于获取有关环境的数据信息。新的数据收集与传输方法一旦,空间设计者和空间使用者便率先更为深刻地了解与认识。譬如法国波蒂森公司为消防人员研发出一种让里衬包含传感器的检测性兜帽,用于测量使用者心跳及重要生命体征。此外,使用者和同伴之间还可通过数字无线电传输实现免提通讯。另一项前景良好的发明运用一种随气温变化而变换颜色的彩色纺织品。这项技术可充分应用于医疗设备的研发。它能很好地应用于医疗设备设计,而使其时时密切监控环境,这显得十分重要,环境状况的变化或许能通过视觉为我们提供参考,也许能帮助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治疗。

在未来,更轻便、移动性更强的建筑物将广受欢迎,诸如碰面聚会、即兴表演等公众性集会及互动小组具有极强的移动性,此类活动需要灵活机动的组织地点。临时性店铺将具有发展潜力,因为其材料耐用轻便,能提供防护,同时图案丰富多彩能够满足客户需求。这些与新开发的纺织纤维材料都密不可分。

篇8

4年前,北京林业大学立项启动了“应对全球变化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可持续经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拉开了“脆弱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恢复重建研究”、“林木良种与生物学基础优势学科创新”、“优质高效森林培育与经营利用研究”、“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研究”的序幕。4个春秋过去,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了平台特色的野外试验创新体系,建立了优势学科围绕现代林业重大需求的交叉发展机制,承担了大批国家重要研究课题,取得了一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成果,在支撑林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承担重大科研400多项

2008年10月,该校的“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增强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遗传分析研究能力;与地方共建了“北方平原林木良种创新与示范实践基地”和“枣树教学和科研实践基地”等研究基地;承担了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支撑课题等国家计划研究项目130多项。

据了解,在多年野外定位台站和试验示范区建设基础上,该校建设成了集科学试验、野外观测、教学、科普宣传于一体的水土保持产学研基地。该基地包括了相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4个典型生态退化区域的植被恢复重建试验站,覆盖了西北黄土区、风沙区、高寒区、华北土石山区、滨海盐渍土地区、西南长江三峡库区等我国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各典型区域,为开展大流域、大区域、跨流域、跨区域的重大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项研究和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产出,提供了坚实的条件支撑。依托该体系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林业公益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90项。

在优质高效森林培育与经营利用研究中,建成了代表我国东北天然针阔混交林、华北低山生态公益林、平原速生丰产林和南方集体林各主要林区典型森林经营类型的野外试验基地5处,试验区面积近60万亩;建设了林木生物质新材料研究开发基地和林木生物质成分分离与高效利用实验室;配套建设了试验工作基础设施;建成了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为森林培育与林木生物质材料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更好支撑现代林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主持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课题94项。

在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方向凝练了优势学科团队,新建多个功能研究室和23处产学研基地,主持了包括国家“973”、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70余项,与瑞士、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合作研究课题10余项。

获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该校在“生物质转化为高值化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973计划)研究取得突破。针对秸秆生物质组分高效分离和组分定向转化的根本,解决生物质组分超微结构的分子解译、生物质组分清洁温和分离机制和生物质组分构效关系与高值化材料构建等深层次的科学问题,为生物质利用和转化为高值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阐明了生物质细胞壁组分结构解译与组分键合机制,研究了生物质解离与低分子片段绿色单体化及转化技术,进行了绿色新溶剂与纤维素高值化材料的构建,实现了半纤维素分子纯化均化技术及高值化材料的合成,通过木质素聚集态结构活化合成了功能芳基材料。相关理论与技术有助于我国现有生物质材料工业如制浆造纸、纤维素以及化石基合成材料等工业技术体系的结构调整与升级,推动化石基合成材料的替代,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障我国社会与经济安全。

“森林计测信息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以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精准化计测为研究目标,以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调查、监测、建模、预测、决策和制图分析为研究内容,通过自主创新和有效集成,形成精密光电角距样地测树技术、遥感森林反演计测技术和森林防火灭火技术体系。实现了全面自动测定与建库记录立木干型、林分断面积、林冠体积及表面积等多个测树因子,实现了大尺度、区域化森林资源遥感反演和信息化管理,大幅度提高了技术经度和工作效率,实现了林火蔓延速度、火焰高实时自动测定。成果已应用到林业、国土资源、土木工程等行业。

篇9

1 合成树脂应用的减量化

通过稳定性助剂配方设计,延长塑料产品使用周期,可以减少树脂用量,节约化石资源,具有增值效果。

采用光稳定剂和抗氧剂组成的耐候助剂体系可以保持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延长塑料制品的使用周期,例如国内具有流滴消雾功能的曰光温室用聚乙烯薄膜普遍使用一年,而日本,欧洲产品可以使用数年。流滴消雾、保温等功能持效时间与薄膜的寿命同步技术是高效助剂推动合成树脂的减量化利用的典范。

光稳定剂需着重发展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尤其是高相对分子质量HALS和低碱性HALS。紫外线吸收剂应开发耐热性优、跟HALS协同性好的产品,以及液体紫外线吸收剂。同时还要根据用户需要,开发复合型产品。推广加氢还原工艺代替硫化钠,金属锌及酸还原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生产工艺。

抗氧剂需要开发液体受阻酚抗氧剂、液体亚磷酸酯抗氧剂等挥发性小、耐迁移、相容性好、分散均匀,使用方便的液体抗氧剂。开发用于接触食品,药品包装的天然类抗氧剂,如VE及VE与卵磷酯、亚磷酸酯、甘油、聚乙二醇、高孔率树脂等复合、复配的绿色品种。

2 塑料制品轻量化

塑料轻量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发泡实现。除已熟知的泡沫塑料之外,近年广泛生产应用的微发泡PVC板材、基础发泡聚苯乙烯节能保温材料、化学发泡聚烯烃、超临界流体发泡聚烯烃材料等都离不开稳定剂,发泡剂、成核剂等助剂体系的支撑。

3 合成树脂应用的安全化

易燃是合成树脂的一大安全隐患,消除隐患的办法是在合成树脂加工过程中引入阻燃剂。

“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围绕全面提升阻燃高分子材料的安全环保性开发高效共聚、共混、后整理技术,产业化制备本征阻燃材料。

工程塑料高效环保阻燃技术——自主研发用于工程塑料的耐高温环保无卤阻燃剂,结束国外在本领域的垄断局面。通过以下阻燃剂的产业化实现高耐热无卤阻燃LC/ABS、PA、PC、PBT、PET、PPO及POM的工业生产:①以次膦酸盐为代表的多重磷碳键化合物、经表面处理的高磷含量无机磷酸盐及高分子量磷酸酯等高耐热、高熔点、高磷含量无卤阻燃剂;②以聚硅氧烷为基体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③低吸水、低水溶、耐高温的高效膨胀阻燃体系,④稀土掺杂超支化磷氮聚合物。无卤阻燃工程塑料可在电子电气,汽车工业、高速轨道列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应用。

新兴能源,通讯领域电力输变设施系统的无卤阻燃技术过去几年,世界范围的立法和市场要求已促使电线电缆的阻燃向低烟、低毒及无卤方向发展。通过合成和产业化高分子量磷酸酯及复配技术,研制和生产UL3385 20#电子线、无卤低烟太阳能电线等环保型高性能电线电缆及防火封堵材料。无卤阻燃电线电缆及防火封堵材料具有耐水浸泡、阻燃性能稳定、低迁移等特点,主要用于能源、通讯领域及电子信息等行业。

篇10

【关键词】合成酯 油 煤矿 安全

1 矿用油现状

近年来,煤炭行业迅速发展,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液压系统不断改进,煤矿井下用油的需求逐步扩大,其性能也直接影响着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1]。据统计,一个中型煤矿每年使用齿轮油、液压油、支架液等油品的量约3000吨,全国大、中、小型煤矿有27000多个,年销耗量8000万吨左右。

随着井下矿用油品种类和用量的日益增加,潜伏的危险越来越严重,形势也更加严峻,煤矿生产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2]。为了应对井下设备用矿物油可燃的威胁,很多国家采取了多种安全措施,对于煤矿井下用油的安全性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矿用油品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煤炭行业安全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

2 合成酯的性质

合成酯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它是采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备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和特殊性能的油。合成酯闪点、燃点高,蒸发损失小,粘度指数高,抗腐蚀性强、性好、与非金属材料适应性优异[3],有机生物降解率为80% ~ 100%(按照CEC-L-33-AA)方法,毒性极小,替换传统矿物油型油品时不必对系统的材质进行更换,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是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油[4]。与矿物油相比,它的使用范围宽,可以适应现代各种机械设备对良好性、长换油期和低能耗等方面日益苛刻的要求,其价格比矿物油高,但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机械磨损小。因此,合成酯作为矿用油的基础油最具优势。

3 合成酯在矿用油中的应用

以合成酯为主要成分的矿用油品,其安使用全性受到极大的关注。目前市场上已有部分合成酯型难燃油的品牌,但难燃油抗燃效果并不理想,在高温工作状况下不能起到良好的抗燃效果。此外,诸多产品还存在着对性、安定性、橡胶相容性、水解性等等问题需要解决。为适应现代工业发展对工作介质的要求,以及满足高温、高速、高负荷、抗燃、环保等性能要求,研制开发新一代适合国情的合成酯型矿用油品显得尤其重要。在合成酯型难燃油的研究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其闪点、燃点及高温抗燃性能是矿用油品研究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此外,随着油的广泛使用,人们会越来越关注它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环境友好型合成酯型矿用油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近年,国外研究人员针对煤矿机械和使用特点,已经率先着手合成酯型矿用油品的研制和开发工作。我们应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使国产矿用油品的总体水平迈上一新的台阶。

4 结论

为了消除隐患、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迫切需要研制适合煤矿机械设备,尤其是井下作业设备使用的安全、环保的合成酯型油。合成酯型矿用油的研究工作对保证井下作业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并将使我国在矿用机械油品的研制方面向国际水平靠拢,促进我国矿用机械油品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合成酯型矿用油的研制将在发展难燃型煤矿用油产品方面有所创新,同时,促使我国在高性能矿用油品上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庆标. 乳化油(液)品质对液压支柱性能的影响[J]. 山东煤炭科技,2000,1: 21-27

[2] 耿东锋,王启广,李琳.我国综合机械化采煤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矿山机械,2008,36:1-6

[3] 郭力,彭著良,胡建强,杜占合. 合成酯的理化性能[J]. 合成材料,2009,3: 28-33

[4] 金志刚,等. 污染物生物降解[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