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篇1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3)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媒介:

①传媒的形式(略)

②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为什么---------------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D、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E、坚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态度)

高中文化生活第四课知识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是什么?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继承性的表现)及 各种形式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为什么---

--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4)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A、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E、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高中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1、为什么要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四个关系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篇2

一、跨国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价值的交流在中越老等国全面合作关系中的作用

跨国旅游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交流与展示,有利于中越老三国间在政治与民族方面的往来、合作。处于新时代背景下,中越老关系融洽,三国之间形成了众多的旅游文化交流活动,例如:电影周、相互派送文化艺术团进行表演、中越老三国联合晚会等活动。在诸多行业领域,以不同形式进行旅游文化的交流,凸显出三国的国家形象,在软实力方面获得强化,三国之间存在的部分误解和分歧得以弱化甚至消除,拉近彼此的政治关系,获得一定的认同和信任。

二、关于发挥中越老跨国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价值的思索

(一)注重旅游交流文化方面的合作

自中越老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后,旅游跨国民族风情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以利于彼此国家的经济进步和文化价值的凸显。依靠旅游的途径,使民俗风情,文化得到交流互换,让彼此国家人民得到感知。事实上,旅游与文化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活动的开展,让人们体会到不同国家的异域风情,文化魅力,吸引到旅游者的目光,起到对文化传播的作用。而国与国之间不同的文化和民族风情,则对各国游客产生致命的吸引力,众多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凸显出中越老各自的传统特征,激发彼此国家的人民对跨国旅游之旅充满兴趣,使游客数量增加。

(三)尽快构建三国旅游文化价值交流办事部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国际关系合作中,跨文化交流尤其重要,为了推广本国语言与文化,不同国家政府部门需要在海外设置旅游民族文化价值交流办事部门,便于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价值欣赏,增强彼此的友好关系,并凸显出民族风情与传统文化。通过在中越老三国当中设置各自的旅游文化价值交流办事部门,以文体比赛、文化展览、艺术节日演出等活动形式,促进中越老三国的文化交流,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为中越老三国未来在体育、教育、旅游,语言交流以及文化艺术价值方面的交流合作计划实施奠定基础。

(三)增加大型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数量

为了让中越老三国人民了解彼此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价值,增加大型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数量可谓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举办一些较为大型的民族风情旅游文化活动,常见的比如跨国文艺晚会、文化价值交流展会以及旅游文化节等。经过上述旅游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三国间的合作,便于文化的传播。并且文化产业的拓展也此过程获得发展。当然,外交与旅游文化间也存在关联,国家间的外交也常采用文化交流活动的形式进行。所以,开展中越老三国跨国大型旅游文化活动非常有益,可以增进中越老三国间的关系,促进各个领域的合作。

(四)推动三国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化发展

旅游和文化在每个国家中均拥有重要的产业地位,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需要,进而通过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含有一定的旅游文化交流价值的相应产品。显然,这两个领域的产业有利于中国、越南及老挝三国在经济、民族风情、艺术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国、越南及老挝等三国人民依靠旅游文化产业兴盛和进步,完成对彼此国家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深入了解,比如:通过名胜古迹,风景区、电影、图书等产品的传播、交流,展示三国的形象,进而产生极大的影响力。针对旅游文化市场的规范和拓展,提升服务品质和产品创新能力,从而让中国、越南及老挝三国人民可以进一步了解彼此的国家民族情感、生活状态以及文化价值等。所以,加大促进中国、越南及老挝三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非常关键。

三、总结

篇3

北京联合大学韩建业教授便是这样一位孜孜不倦地剥开历史迷雾的考古学家。甘于寂寞、甘于付出的他,用丰硕精深的研究成果树立了严谨治学的学者形象。他以他的经历向社会宣告:考古不是挖宝,而在于求真求是、考古为今。

综合梳理史前文化谱系、论证文化上的“早期中国”

韩建业钟情于文化谱系研究,因为这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他的研究始于中原江汉,后扩展到北方乃至全国。重点在新石器时代,兼及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2000年出版的《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一书,对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奖励。

2007年出版的《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一书,基本确定了新疆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分期框架和谱系。恩师严文明评价其“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史前新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是第一部研究汉代以前新疆历史的考古学著作”。该书也获得2007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北京先秦考古》一书,则首次对北京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经济形态,人地关系等进行了综合研究。

如今,韩建业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研究”,他发表的《庙底沟时代与“早期中国”》等论文,提出文化上“早期中国”的概念,认为早在距今6000年前的庙底沟时代,中国大部地区文化由于彼此交融联系而形成的以中原为核心的相对的文化统一体,是为最早的“早期中国”或者“早期中国文化圈”。

鉴古察今。韩建业以扎实而严谨的考古研究,勾勒出了数千年以来早期中国历史的轮廓。

揭示北方地区人地关系

2004年,韩建业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他综合考察了中国西北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过程,全面梳理了该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和经济形态状况,并深入探讨了西北地区先秦时期自然环境和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还从资源利用、经济方式、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策略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性的建议。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是“迄今为止有关先秦时期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文化发展最全面、最深入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项目成果不但被国家社科办鉴定为优秀,同名专著还获得了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此外,韩建业还有另外一项收获。《先秦时期长城沿线陶器遗存的北界线及相关问题》一文提出,先秦时期中国长城地带存在一条“陶器北界线”,界线南侧主要分布着以农业一半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人群,界线以北分布着以游猎一游牧经济为主的游动性人群。主要因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陶器北界线在不同时期南北摆动,界线两侧人群间在文化和血缘上不断发生交流。

捡拾历史的碎片,复原出一幅生动的人地关系图景,这正是考古学的魅力所在。

重绘中西交流的“彩陶之路”

如今,韩建业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史前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子课题“史前时期中国西北地区与中西亚地区的文化交流”的研究。其中,已发表的《论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一文论证了二里头青铜文明是在具有兼容并蓄特征的中原文化的基础之上,接受西方文化的间接影响而兴起,其环境背景则与距今4000年左右的气候干冷事件有关。《“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一文明确提出,早在距今5000年前就形成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自东向西拓展传播的“彩陶之路”,是为“丝绸之路”的前身,对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5000年前的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南道》一文则具体对马家窑文化南渐青藏高原并最终导致克什米尔地区布尔扎霍姆文化形成的过程进行了揭示。

探索聚落形态,提出“北方模式”

聚落形态的研究也是韩建业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他的《略论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不同模式》一文认为,铜石并用时代中国大部地区社会普遍发生明显变革,表现为父系家庭和家族组织的凸现、家族公社群的普遍出现和战争的频繁发生:同时,逐渐形成三种具有一定地方性特点的社会发展方式,即社会分化严重的“东方模式”、社会分化有限的“北方模式”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原模式”。三种模式共存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疏理》将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到中古时期的屈肢葬分为南方、北方、西方三大传统和若干支系,并且提出这三大传统正好对应整个欧亚大陆的三大屈肢葬传统。《中国先秦洞室墓谱系初探》将中国铜石并用时代至秦代的洞室墓分为北方、西方和秦三大传统和若干支系,并讨论了各不同传统屈肢葬和洞室墓的联系。

这些研究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和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

宁静淡泊,做真学问

韩建业长期以来还一直关注着一块颇受争议、但自己却最为感兴趣的领域――五帝时代的古史研究。2006年,他出版了论文集《五帝时代――以华夏为核心的古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虽为兴趣使然,而非什么重大项目成果,但韩建业坦言这是他最喜爱的一本书。

该书重点讨论了禹征三苗、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涿鹿之战这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在考古学上的反映,进一步探讨了夏文化和先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阶段、先商文化的渊源、三大集团交互关系等问题,最后还对以华夏为核心的五帝时代的古史体系从考古学上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观察,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学不为有所求,而始于兴趣所在,也只有这样的境界,方能成就真正的学问。

篇4

了解对象的心理

交流能力包括4个方面,专业知识能力、社会能力、常识性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目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研究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研究领域里的重要议题。德国学者Thomas(2003)和Bolten(2003)认为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文化交往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跨文化交流能力可以细分为“普遍文化”能力和“特定文化”能力两种。普遍文化是指人类共通的东西,例如从社会心理学上来讲,“人性本善”,人有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人碰到挫折后会产生沮丧情绪等等。但有些东西是在特定文化中才有的,比如人情、面子和关系等,这些都是受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影响而形成的。

很多中国学生到德国后,感觉很难和德国人交朋友,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去处理,缺乏“集体”感,课后大家都各自离去,彼此之间缺乏对话和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淡”等。比如有些中国学生说:

“每次都很想和德国同学下课后聊聊天,他们好像很忙,放学后就都不见了。”

“我和一个德国朋友认识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到现在他都没有请过我去家里吃饭。”

“我们是一起踢球的队友,球场上是好哥们,离开球场后‘关系’感觉很疏远。”

对于此问题,德国心理学家Thomas(2003)和华裔语言学者Liang(2003)进行过探讨和总结,德国人的行事特点主要体现在倾向于公私分开,就事论事,自立,准时,生活和工作中偏向结构和规则。上面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印证,德国人把公事和私事分得很清楚,也就是说在工作或者学习中是好朋友,并不意味着我们私下也是好朋友。而相反,中国人则比较讲求关系、等级观念、面子和社会和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是规则相对主义。“关系”在中国人心目的位置非常重要,中国人常以关系的好坏来进行朋友的选择和划分。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和德国文化在人际层面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在交往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切实地了解受众的心理。

把握对象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曾流传着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中国,这句话被大众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至文化传播,小到人际交往,无一例外。“知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以及什么是现代文化的特征,什么是当今社会的问题和现状等。“知彼”就是要了解传播对象的接受能力和文化内涵等。很多时候文化冲突和文化误解都是因为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而造成的。

记得很多中国朋友刚到德国时,为了一些问题比如“中国人是否真的吃狗肉”,“中国人为什么吃饭时喜欢大声喧哗”,“中国人为什么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和德国人争论得面红耳赤。对于德国人的一些质疑和批评,他们显得毫无准备,“面子”上非常过不去,不知道怎么才能消除德国人脑袋中的“刻板印象”。比如有些中国人说:

“德国人每次都拿一些不好的事情说事,他们怎么这么爱批评啊?”

“每次讨论时,他们都批评得很直接,让人非常难以接受。”

“这些批评太不顾及我们的感受了,面子真没法搁。”

“有时候真想和他们一争到底,把事情讲清楚。”

如果我们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会发现“争论”是德国人民族性的一部分,德意志民族是个爱批评的民族。“批评(Kritik)”这个词在德语中是指一种评价的艺术,在言语的表达中含有一种客观、公正、公开和实事求是的意思。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对这种批判精神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康德曾说:“我所谓的批判,指对于理性寻求独立于所有经验的一切知识的批判。”恩格斯也曾认为,康德的这种批判精神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两个伟大假说突破了传统的限制。在这里,康德所说的“批判”主要不是斗争、反对、否定和打倒的意思,而是考察、研究、分析和思考。也就是说他们在交往中对问题的批判有些时候是出于对事物本身的好奇和探究的精神,因为并不了解,所以才要仔细研究和分析。长期以来,这种批判精神深入每个德国人的心中,以至于在讨论问题时都体现出较强的批判性。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德国人比较喜欢批判,中国人比较讲求面子。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把握传播受众的心理和文化内涵,不懂得换位思考,而是仅仅按照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进行跨文化传播,那么误解和冲突将难以避免,最终将影响交流的有效性。

采取合理的传播策略

在了解了心理需求和文化内涵之后,如何合理进行传播策略的选择成为关键的问题。一个有交际能力的人不一定能进行有效的交际;反过来,一个能进行有效交际的人不一定具有最好的交际能力。这个听起来好似悖论的命题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因为它涉及到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传播策略的合理选择。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辅导员教育;文化育人

作者简介:古志华(1974-),男,广西鹿寨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讲师。(广西 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2AGL0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134-02

作为现代文化机构,文化育人是高校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基本途径。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文化育人最重要的一线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文化育人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高校文化育人的效果。各高校必须深刻理解高校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探索提高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一、文化育人能力是辅导员工作上台阶的重要条件

广义上的教育被认为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实践的活动,如果也从广义上来看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教育的实质就是传承文化、促进文化创新的活动。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活动,但是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层面统筹教育事业,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文化育人目标,则是一项仍然需要努力推进的工作。为此,一方面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文化育人工作,另一方面则需要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育人能力。

辅导员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中地位特殊,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学习生活指导等多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教育和指导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提高、人格健全与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需要辅导员自身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辅导员自身对人类文明成果必须要有了解,对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着正确地把握,能够较好地运用人类文明成果教育、指导学生,这实际上就是要求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育人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育人能力,辅导员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的文化育人能力在辅导员个体能力结构中具有统领作用。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任务和目标的综合性,一直被要求要具备较为综合的工作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宣传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等。从更深的层次看,组织协调所运用的知识和方法、面向学生开展宣传教育所需要统筹运用的内容、与人沟通所用的素材、调查分析所关注的对象等,都与人类文化成果有着密切联系,应变能力实际上也是充分学习和运用人类文化成果的效果。可见,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运用文化资源作为教育内容和手段,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实现育人目标。相对于其他具体的能力来说,文化育人能力实际上是更为综合、全面的能力,文化育人能力在辅导员能力系统中具有统领作用。如果说原来要求的综合能力只是把辅导员能力分散成组织协调能力、宣传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等多个方面来看的话,现在要求的文化育人能力则是把高校辅导员的能力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把辅导员的工作和能力提到了更高的层面。

在新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竞争已经成为国家与民族生活的重要方式,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又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办学的开放性与多元文化的渗透、社会转型期各种不良思想和观念的侵袭并存,学生在思想文化、伦理观念、道德意识等方面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外部因素,学生的成长不再单纯表现为思想观念的成长,更需要辅导员从更宽、更高的视角开展教育和指导工作。文化育人视角的引入,是辅导员在新时期开展学生工作的新要求、新视角和新台阶,辅导员应该与高校管理者一起,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总结文化育人的实践经验,把握文化育人工作的规律和要求,提高文化育人的能力。

二、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的基本结构

文化育人能力是辅导员运用文化成果教育和指导学生,培养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相关文化元素和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能力上。具体来说,辅导员的文化育人能力应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已有文化成果的学习能力

对已有文化成果的学习能力是指辅导员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通过自我学习,丰富文化知识,掌握文化理论和方法,提高文化育人水平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文化发展迅速,相对时间内的文化增量非常巨大,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紧跟文化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地以快捷、简便、有效的方式准确获取对自己的成长和工作有用的文化知识、信息,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把新的文化知识融入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改变已有文化知识结构,从而具有更强的文化适应能力。因此,从开展文化育人视角上看,良好的文化成果学习能力是辅导员整体文化能力的基础。

2.具备较强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辅导员对待文化的观念和态度,并非一般概念下的“能力”因素,但是由于文化意识与文化行动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本文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因素来看待。只有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对其产生相应的认识和态度,因此文化意识应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的基础之上。但并不是只要学习就一定会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仅仅对人类文化有所了解还远远不够,辅导员必须重视先进文化理论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才能形成健康的文化意识。辅导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文化意识,才会在工作中自觉开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自觉坚持文化育人的原则和方法,逐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运用文化的力量为工作服务。作为文化育人的组织者、执行者的辅导员,较强的文化意识既是自身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前提。

3.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对不同文化间差异性的正确认知、跨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同,特别是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和工作要求的重要表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均具有自身特殊的文化,同一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高校学生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共同生活在同一校园,跨文化交流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的常态,辅导员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拥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意味着辅导员能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着较强的文化敏感性,能够敏锐地感觉并客观地观察、评估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正确运用不同民族、地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教育,发挥自身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主导作用。

4.较强的文化成果展现力

人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成果在一个人身上的展现方式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辅导员是学生的导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善于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展现在自身的言行之中,是辅导员运用文化成果能力的重要标志,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促进作用。同时,文化源于社会生活,不同的文化成果往往对应着相应的文明规范和风俗习惯,这些文明规范和风俗习惯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需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对于辅导员来说,良好的文明规范执行力体现的正是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交际能力,能够在言行中很好地展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交际能力,既能够向学生提供良好的行为示范,也有利于赢得学生的尊重,提高自身文化育人工作的效果。

5.文化成果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能力、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成果展现力都是辅导员文化育人的重要方面,这些能力都是指向辅导员自身的,要想使这些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达到文化育人的要求,辅导员还必须具备指向学生的文化成果综合运用能力。从广义上讲,所有教书育人的活动都是教育者对文化成果的运用,辅导员文化意识、文化学习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成果展现力的形成,只是为辅导员开展面向学生的文化育人工作准备了条件,形成了被动的文化影响力,而要达成文化育人的目标,辅导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主动开展文化育人工作,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文化成果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的养成

辅导员的文化育人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主观的能动水平,但它的形成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内部因素上看,辅导员文化育人的能力表现在自身的文化育人过程之中,是在文化知识和育人技能基础上的发展。因此,从辅导员自身角度来说,培养文化育人能力必须要加强文化知识和理论的学习,理解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一定程度上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育人的方向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文化育人能力提升的目标,制定并努力执行自身的行动计划,然后确定自己文化育人能力的新目标,由此进入学习提高的良性循环。行动计划包括实践文化育人的行动计划,确定以何种形式向学生传播何种文化内容,组织开展什么样的文化活动,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效果如何开展评估,如何进一步改进行动计划等。

从外部因素上看,辅导员所在的高校是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提升的最主要推动主体。这就要求高校的领导者必须要有文化育人的观念,重视文化育人工作和辅导员队伍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把辅导员队伍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纳入工作日程。在全面加强文化建设,为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环境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将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纳入辅导员培养计划,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学习方案,落实相应的学习培训活动,同时研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切实鼓励辅导员积极开展提升文化育人能力的学习、锻炼和研究活动,适时开展辅导员队伍文化素质培养工作的评估和改进工作,增强相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连生,肖楠.大学学科文化育人的机理、机制与辩证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2]章兢,何祖健.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整体论视野中的大学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

篇6

大学体育课程是按照大学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公共体育学科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为学生安排学习体育、锻炼身体的文化过程,旨在使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发展体育能力、培养社会情感、完善个体人格等。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具有多方面来源的客观现象,作为一种学校借以实现其目标、完成其任务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①。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是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文化模式和文化生态影响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文化交流和变迁导致大学体育课程的变革,文化发展水平制约着大学体育课程的现代化进程,社会文化是大学体育课程的不竭之源。另一方面是大学体育课程对社会文化进行的选择、平衡与提升,促进社会文化的传递和传播。在本质上,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不仅只是表现为大学体育课程意识、大学体育课程思想、大学体育课程价值等内隐性文化,而且也表现为人类在大学体育课程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大学体育课程制度、大学体育课程政策、大学体育课程管理等的外显性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大学体育课程,这是大学体育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一,因为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血肉联系,一方面是文化造就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母体决定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大学体育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脱离文化,大学体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是大学体育课程又精炼、形成着文化,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或媒体,为文化的增值与创新提供了核心机制,离开大学体育课程,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就会受到阻隔。从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学体育课程自形成之初就是体育文化传承的工具,也就是说,传承体育文化是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逻辑前提,这就形成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功能。其二,大学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种文化形式,大学体育课程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这不仅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是体育文化传统和体育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从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选择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的“集萃”,展示的是文化的精华。

1.文化传统是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

文化传统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某一长期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所生成、积累起来的稳定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特征。文化传统主要包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等,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我国文化传统博大精深,以儒家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人文传统占主导地位,崇尚“中庸和平”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西方文化传统同样深厚久远,以实证主义的科学精神为核心,倡导“开拓创新”和“崇力尚争”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人们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选择,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如我国的文化传统属于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反映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泛道德主义”倾向,从中华武术文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到竞技比赛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丰富生活、社会交往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温、良、恭、俭、让”的文化传统情怀。而西方文化传统属于典型的竞争型文化,反映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精神具体体现为民主精神、自由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

2.文化交流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整合的活力之源

文化交流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与融合,它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创新②。文化交流是一种横向上的文化流动,既包括一国之内不同类型的文化交流,也包括国际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不仅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赖以进步与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途径,更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推动力量。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交流不仅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既丰富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内涵,也激活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活力。尤其是我国当代大学构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教育模式,大大增强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内在活力;CUBA更是给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加之世界名校(如中国的北大和清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美国的哈佛和耶鲁等)之间开展的传统赛艇比赛,无疑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整合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拓展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国际视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整合就是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体育文化类型加以协调、平衡,形成一种新的有机统一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21世纪的体育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世界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融合性倾向,这就必然要求各国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领域的开放与对话,树立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理念,形成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视野,构建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融为一体。

3.文化变迁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的动力之源

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结构性变化③。文化变迁实质上是一个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过程,文化变迁是文化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之源。社会文化的每一次变迁,都给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的主要动力。大学兴起于中世纪的西方国家,中世纪西方文化的主宰力量是宗教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无疑受到宗教文化的钳制。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复兴运动,宗教文化和封建文化被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所取代,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备受关注,“抑神扬人”的文化之风吹拂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人文精神勃然兴起;17世纪的经验主义和18世纪的理性主义带来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科学化运动,科学精神显露于西方大学体育课程之中;19至20世纪是西方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自动化生产代替了机械化生产,社会发展速度倍增,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社会变迁必然导致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变迁,由此形成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竞争精神;步入后现代文化的西方社会,竞争依然存在,甚至更为激烈,竞争形成了异化。为此,当代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正在着力从东方体育课程文化中寻觅解药,以缓解其自身竞争文化的冲突。我国古代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是以“射御”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文化;以及以“武术、导引、气功”为主的养生保健体育课程文化;近代时期,随着西方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的传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明显西化,“中体西用”文化观主导下的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表现出一种折衷立场;我国现代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促动下,日益西方化成为主导趋势: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理念(终身体育、全人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到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内容(球类、田径、体操),再到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无不是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再现。可见,文化变迁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要保持和谐健康发展,就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变革自身,主动适应并适度超越社会文化变迁,更好地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创新能力。

二、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逻辑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基于对人类原始文化的考察和对现代文明的认识,把世界上已有的文化传统划分为三大类型:前喻型文化、互喻文化和后喻型文化。后喻文化是一种变化迟缓、难以察觉的文化,其主要特征是未来重复过去,它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后喻文化条件下的教育任务是复制文化。前喻文化是指那种长者不得不向孩子们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文化类型。互喻文化是年轻一代注重从同代人那里交流感受、获取经验的文化类型,其主要特征为现在是未来的指导。米德进一步指出,过去人类为了保证文化传播的连续性,靠的是儿童的依赖性学习,现在我们必须培养这一系统中最灵活、最复杂的部分即是成年人的学习,我们必须教会自己如何改变成年人的行为,如此我们便能放弃后喻文化中的文化复制方法及其中的互喻文化成分,去寻找前喻文化中的方法。我们必须为成年人创造新的模式,使成年人不是教孩子们学什么,而是怎么学;不是教孩子们对什么应该承担义务,而是使他们懂得义务的价值④。从米德的文化分类来看,文化发展的机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统一,后喻型文化强调传承,前喻型与互喻型文化推崇创新,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逻辑前提,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逻辑根据,因为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文化传承是河之源,文化创新是河之流。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也正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传承之源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之流的合一。

1.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机制

大学体育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大学体育课程的职责首先是要传递对社会具有价值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过传承体育文化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从大学体育课程的起源,到至今的发展历程,大学体育课程无不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存在的,历史演绎出了大学体育课程传承文化的逻辑机制,大学体育课程实践赋予了文化传承工具的角色,于是,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便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命题。从逻辑上来看,将大学体育课程视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就使得大学体育课程脱离其文化母体,成为一种纯然的工具,导致大学体育课程在文化意义上成为一个虚概念,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的品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使命无涉,大学体育课程所传承的文化就是体育原文化。即使在大学体育课程的研制过程中,对其所承载的文化进行选择和加工,这纯粹是出于技术理性之故,丝毫不能改变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存在,这就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线性制约机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造成体育课程自身的文化缺失。此外,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工具角色把实证化和效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科学化标准的核心指标⑤,也就是说,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践中,效率化和实证化基准是以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为其逻辑前提的,于是,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价值和评价等无疑都一致地趋向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这与传统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发起的科学化运动课程是一脉相承的,大学体育课程完全受技术理性的主宰而失去了自身的文化主体,其文化反思与批判精神也随之荡然无存。秉承文化传承旨趣的工具性品性,使得有史以来的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呈现出毫无二致的文化驱控与锁定机制,由此造成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盲点,消解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主体意识,进而使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始终循着原文化的理路和节律,镂刻着文化的原始印记,倾心于认同已有的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仅仅局限于社会文化的事实判断,大学体育课程在实践中只能趋于和适应社会文化,而不能创造和创新社会文化,这一适应性文化将大学体育课程变成了一种茧式课程。茧式体育课程在文化上体现为接受和认同品性,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强调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而无视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和社会意识的形成。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机制赋予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复制功能,而非文化生成功能,文化传承的逻辑机制不仅不能使学生生发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而且还钳制着学生的思想,淡化了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学生的生活世界变得肃然无味。虽然这种以技术理性主导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也赋予人们一定的信念和价值,如“知识就是力量”,“技术造福人类”等,但是,它们却使人感到束缚和压抑,甚至成为人类的一种异化力量,大学体育课程的这种文化传承工具逻辑必然会走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境界。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缘于历史性依据本然无可厚非,但是在今日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与价值无涉的认同性大学体育课程,无论是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在现实教育情境中,都已缺乏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大学体育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要经历一场深刻的文化洗礼,超越其自身的文化传承之囿而走向文化创新之境。

2.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创新逻辑机制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⑥。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教育是通过课程来培育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逻辑工具,使学校体育教育只能依据制度化的文化去训练人,塑造“知识人”、“技术人”,而不是真正的“文化人”,导致不能实现培育人的历史使命。传承文化的大学体育课程看似有文化,其实它是拿了“他文化”而丧失了“我文化”,如此,大学体育课程在教育文化语境中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话语权”,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困境和扭曲等,均缘于此。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就是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进行扬弃,还原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使体育课程文化由“虚无”变为“实在”。首先,就是要把大学体育课程视为一种文化,即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文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程,作为工具的体育课程,承载的只是体育知识和技术而已,本身毫无文化可言。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培养人和造就人的重要手段,它绝不应该仅限于机械地复制、认同和传承社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大学体育课程应有自己的文化品位、理想和旨趣。从逻辑上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必然具有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必然是一种自主性的文化现象,必然具有自主性的文化内涵和追求。无疑,大学体育课程是作为体育教育活动的媒介物而存在于学校教育文化之中,教育化标准应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依据,教育化标准包括学生、社会和知识三个方面文化因素。体育知识和技术当然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本源,但体育知识和技术并非等同于体育课程文化,体育知识和技术成为教育内容,就在于其具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体育知识和技术是价值中立的,而体育课程文化则是一种强烈的价值涉入文化。知识本位体育课程观将体育课程知识视为教育的全部,体育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要学生实现对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认识和掌握。满足并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同样也是体育课程的重要使命,但是社会本位体育课程观把体育课程完全视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产物和附庸,把体育课程视为社会制度化文化的辩护和维护工具,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逻辑就缘于此。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是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学生理所当然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重要教育性指标。然而,学生本位论却无视社会因素对体育课程的影响,把学校体育教育从社会中剥离出去,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文化标准是一个复合化的因素系统,单项式的教育性因素只能阐释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教育价值。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使人成为人,这就要求将大学体育课程转变为自主性的文化存在。大学体育课程通过传递和积淀文化,并积极创造文化,实现自身的文化增值和创新,体育教育过程不仅是获得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过程,更是文化的过程。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既是一种培育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一种超越性的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就是要表现或实现体育课程独特而崇高的超越性文化旨趣。超越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显著标志,变形虫的本性与逻辑仅在于适应而已,所以“变形虫将抱着它自己的理论、它自己的信念和它自己的习惯死去”⑦。有超越才会有进步,“自我超越是一切生命和一切进化尤其是人类进化中最惊人和最重要的事实”,如果大学体育课程只具有适应性的话,传承社会为其制定的文化,服务并服从于社会现实的政治文化或经济文化,那么,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就只能适应而不能超越,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培育意义上的文化,一种指向人之生成的体育课程文化不能在文化传承逻辑机制中适应社会文化,而应超越社会文化。贝塔朗菲认为“如果人类的生命在于适应,那它永远不比变形虫进步,因为变形虫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好的东西,它从原始海洋到今天已经存活了几十亿年,如果教育只是适应环境,那么教育和培养目标就是变形虫了”。

三、结语

篇7

Abstract: To accelerate cult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help to construct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Hainan conference of cult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makes new strategic plan of cultural reform development,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is to actively conduct cultural innovation. For thi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how to actively conduct cultural innovation from four aspects, which can fully embody the time request and better implement new reform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ainan culture.

关键词:文化改革发展;国际旅游岛;文化创新

Key words: cult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cultural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012-01

0引言

海南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对海南新一轮文化改革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海南将紧紧围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体制机制创新、满足居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塑造多元化开放包容祥和的人文环境。如何利用文化创新来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文章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把群众性与先进性结合起来,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首先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反映;文化的创新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和出发点。历史证明,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特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裁体,努力提高全民素质。把先进文化推向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要突出精神文明的建设性,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要突出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性,紧密联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吸引群众自觉参与;要努力探索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形式,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近几年来,海南文化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举办海南欢乐节文艺大游演、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广场文艺汇演、万人儋州调声表演等大中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造了组织引导与群众自娱自乐相结合、传统活动与创新活动相结合、群众文化与专业艺术相结合、政府行为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四个结合”文化活动新模式和新经验,使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常办常新,丰富了海南特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特区的两个文明建设。

2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文化作为精神现象,有它一定的发展规律,而继承性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发展,总是以其博大的胸怀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然而继承本身不是发展,只有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弃其糟粕,吸取精华,结合今天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进行创新,才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现辉煌。海南文化历史悠久,绚丽多姿。海南省是一个以汉、黎、苗、回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黎族的远古祖先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或者更早一些时候从两广大陆沿海地区陆续迁入海南岛,成为岛上最早的居民,黎族人民聪明智慧、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富有创造性,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自己独特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有不少动人的民间故事与迷人的神州传说,尤以《大力神》、《雷公根》与《黎母山传说》等最富有代表性。所以海南的文化建设要依托海南本土文化,大胆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形成多元开放的国际旅游岛文化。继承和发扬海南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特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要条件。在这方面,荣获第九届全国文华奖和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表演金奖的新编海南人偶剧《鹿回头》,不失为成功的典范。该剧以海南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黎族民间传说《鹿回头的故事》为蓝本,从题材到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发掘和提炼,成功地塑造了传说中“真、善、美”的艺术群像;在表演上,大胆地采用了临高木偶表演形式,创造了大舞台、大空间、人偶同台、人偶同演的艺术形式,令海南观众耳目一新。

3构建海南文化人才创业平台,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特区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海南文化,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提升海南文化品位,需要大批的文化人才。吸引人才、培训人才,为文化人才提供文化创新平台,是海南文化发展的关键。构建海南文化人才创业平台,要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优化海南文化市场环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科学合理和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与海南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又能促进特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法规体系;建立能够吸引、留住人才并促使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基地。海南缺乏的是高层次的人才群体。要把人才引进同项目引进结合起来,同产业集聚结合起来,同引进战略投资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以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短训等形式培养现有人才。要遵循“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以“品牌培育、资源整合、重点推动、园区聚集”等发展思路和措施,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集群。特别要搞好老城院士、博士创业园区的建设,采取优惠的政策措施扶持一批博士、归国创业人员等高端人才创业,创建文化产业基地,提高海南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篇8

关键词:服饰文化 时代性 民族性

服饰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在全球经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日趋一体化的背景下,其现状和发展必然凸显全球的共性,反映时代特色;但是,服饰是产生在某时某地,为此时此地的人服务,因而必然具有个性,这种个性从大的方面来说即民族性,也正是这民族性,才给予民族自身的特性和存在的价值。所以,当今我国服饰的发展方向应该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朝趋同方向发展;二是在大同发展的背景中寻求民族性和个性。正如《文化学概论》一书所说:“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是文化存在和文化创造的两大支柱。”当今服饰文化的存在和创造同样依托于服饰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因为,服饰文化的时代性反映了服饰文化体现的人类需求程度,而服饰文化的民族性则决定了服饰文化所具有的个性或特色。

纵观当今我国服饰文化的状况,西方服饰文化在我国占据主导,而民族服饰文化则长期囿于传统,所以一定程度上凸显我国服饰文化的存在性和时代的特色,而不多体现其文化的创造性、民族性。要使服饰真正地有所创造、发展,不能单单着眼于服饰文化的时代性,而应是在这基础上发扬民族服饰文化传统,使我国服饰真正能得以创造性的发展,所以,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也就具有相当重要性和必要性。同理,注重服饰的民族性同样不能忽视了服饰文化的时代性,不能脱离了人们的具体需求,而去谈服饰的创造与发展。

要处理好服饰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笔者认为应在服饰文化的继承、交流、冲突、整合上协调发展,

一、服饰文化的继承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程,清晰地表明人类的创造与发展皆是在对历史的继承上进行的,人类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历史的累积。正如《文化学概论》一书所述:“文化的继承使人类可以通过文化继承而达到累积的目的,从而使人类文化无比丰富多彩,并为文化创造提供充足的营养,使人类文化一步一步走向辉煌。”就是说文化的发展,是在对文化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继承,也就谈不上发展。当然,文化有继承,就有淘汰,文化的继承与淘汰都取决于时代的需要和不需要,即文化的时代性。

中国民族服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民族服饰文化的继承、累积,对于服饰的发展和创新来说尤其重要。首先,它能从根本上形成本民族服饰文化的特色,以保证民族服饰文化能稳定地并且适应于自己的需要发展;其次,能最大程度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发展和创新服饰文化的内容和形态;第三,也能真正地以自身的特色和实力去与其他服饰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和盲从。

但是,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发展等原因,中国的民族服饰长期囿于传统,偌大的传统民族服饰文化没有真正得到利用和开发。要真正地对民族传统服饰进行继承和吸收,只有对其进行全面、深刻、细致的理解和研究,才能真正地对其解构、继承,并最终创造性地发挥传统。

二、服饰文化的交流

服饰文化之间的交流不但能为自身的文化提供一种参照,能更加清晰地看待自身服饰文化,而且文化之间的交流也给文化带来碰撞的机会,使她们之间能取长补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文化,从而为民族服饰文化新的发展提供动力和生机。

但是,所谓的交流,并不是一味地盲从或者说全盘的西化,而是应建立在满足时代需要的同时,去寻求真正适合本民族服饰发展的新的文化形态或形式。正如莱维・斯特劳斯所说:“每一个文化都是与其他文化交流以自养,但它应当在交流中加以某种抵抗。如果没有这种抵抗,那么很快它就不再有任何属于它自己的东西去交流。”即交流应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和别的文化也就谈不上交流。

要真正地与他者进行对话与交流,需要有自身的特色和完整的体系的,这样才能平等、主动地去和其他服饰文化进行交流、碰撞,在交流中去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丰富自身的体系,同时,也在交流中彰显自我特色,为其他的服饰文化提供属于自己特色的东西,这样才真正地称之为交流。从我国服饰文化历史中曾经辉煌的丝绸之路也可以看出,服饰业发展需要交流,需要吸收他人的长处和奉献自己的成果,在吸纳和付出这样互动交汇中才能相互促进,形成服饰文化兴兴向荣的局面。

三、服饰文化的冲突

翻开人类的历史,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跌宕起伏,充满了斗争与冲突,也正是这文化冲突造就了当今丰富多姿、高速发展的人类社会。“从本质上来看,人类的文化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冲突的历史,既有内部的冲突,也有外部的冲突;既有因冲突而使人类文化获得更大发展,也有导致文化衰落的现象,这构成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文化的传播、变迁和冲突从总体上来看,就成了人类文化向前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样,没有服饰文化传播、文化变迁和文化冲突,服饰文化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服饰文化的冲突一方面包括文化内部自身的新旧体系的更迭,即是旧文化与新文化的冲突;一方面包括文化的传播、交流带来的外来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冲突、摩擦。文化冲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因它在事实上改变着文化的结构,改善着文化的形态和内容,推动着文化向前发展。

外来服饰文化与自身服饰文化的冲突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身服饰的发展,虽然目前这一过程中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步入了低谷,西方的服饰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应坚信,我们具有强大的吸纳和消化能里,通过这冲突和激荡,必将会给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四、服饰文化的整合

服饰文化的冲突并不是目的,而是在冲突的过程中对冲突的各方进行某种形式的整合,“所谓文化的整合是指不同体系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内容的相互吸收、融化和调合,并使之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所以说,服饰文化的整合从一定程度上结束了文化之间的冲突,并通过整合,最终导致文化新形态的出现,促进了文化的淘汰和文化的进步发展。

从本质意义上说,服饰文化的发展壮大,其实就是文化整合的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文化体系愈是整合了不同的文化特质,那么,其文化体系就愈丰富,愈有生命力,而一个文化体系愈丰富,愈有生命力,它的整合能力就愈强”。同样,服饰文化的整合,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重新组合。它全然不是简单的继承传统,更不是统统全盘西化,也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拼凑,而是在协调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形成新的服饰文化体系或内容。

五、结语

综上,当今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要务之一,便是如何把源于西方,现今在我国占据主导的西方服饰文化体系与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相融合,真正走出一条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固守传统固然不行,全盘西化也未必可通,这方面迫切需要的必然是新形式的创造。寻找新形式的过程充满着激荡与碰撞,在这个文化互相碰撞的时代,想拒绝冲击是不现实的,想放弃根脉也是愚蠢的,应该坚信,我们深厚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经得起碰撞的,她反而会因为与她者的交流与较量,更显其存在的价值。

篇9

关键词: 中国菜谱 文化 翻译策略 归化 异化

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外交流日愈频繁,中国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中国菜名作为传递饮食文化的负载词,生动、优美,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因此,使用正确策略并准确翻译中国菜名,对促进和繁荣中外文化和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语言和翻译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特征之一,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现象,每个国家都有特定文化,不同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同一社会群体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文化也有变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研究成为翻译领域新的方向。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存在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方方面面。形成和发展文化的因素有许多,比如语言、宗教、价值、教育、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等。其中,语言对文化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英国学者Susan Bassnett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给出了生动的描述:语言是文化的心脏,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使得生命能量源源不断[1]。要了解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反之亦然。语言根植于文化,反映着文化,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文化和翻译的紧密联系。翻译不仅是纯语言活动,而且是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和两种文化的移植。在今天国际交流步伐加速的情况下,从文化视角研究翻译成为新的趋势。好的翻译应该是同时把源语文字和文化意义传达到目的语当中,使得目的语读者能拥有和源语读者相同的体验。翻译的意义在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通过对其他文明的文化发展的了解,丰富自己的文化[2],这使得人们更能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3]。

二、中国饮食文化和菜名分析

食物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物质。饮食文化不仅仅指食物本身,更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文化的一部分。饮食反映文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4]。正如文化的特点,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特点。在全球各种各样的菜肴中,中菜以独特风格在世界享有美誉。中国菜肴同时是一种艺术――色、香、味、型、意,传达着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

菜名作为菜肴一部分,在传递信息和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国文化有着鲜明特色,这种独特性也存在于菜名中。难怪有些美国人说,吃中国菜肴确实是一种享受,不仅可以犒劳自己一顿美餐,而且可以有机会欣赏菜肴的名字[5]。悠久的中国文化及多种多样的菜肴意味着菜名的文化性和多样性。中国的菜肴命名方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自述”方式命名。

在中国菜名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菜肴是根据材料、配料、烹调方法、容器、颜色、形状、香味、口感和地名来命名的。这类菜名属于“自述”方式,即食客可以没有障碍地直接从名称中了解菜肴。比如:“松仁香菇”、“蜜汁鸭胸”、“白灼时蔬”、“汽锅鸡”、“北京烤鸭”等。

(二)以修辞方式命名。

修辞常常制造出生动的效果,引发想象。因此,在中国菜名中,修辞的使用可以进一步美化菜肴,激起食客的食欲。比喻、类比、谐音、缩写等修辞方法经常用在菜肴命名中,传达出文化背景。材料、烹饪方法、颜色、味道、形状等常常是被描述的对象。如:“松鼠黄鱼”、“太极芋泥”、“金玉满堂”、“蚂蚁上树”、“天长(肠)地久(韭)”、“炒三冬”等。

(三)以人名、典故和传说等命名。

这类菜名借鉴了典故、历史或传说来传达其文化内涵。比如:“大救驾”、“霸王别姬”、“佛跳墙”、“过桥米线”等。此外,有些菜名以人名来命名,以此纪念和歌颂发明菜肴的人,或历史上相关的人物,这也是中国菜名的特点之一。例如:“毛氏红烧肉”、“麻婆豆腐”、“东坡肉”和“宫保鸡丁”等。

三、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

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有两个基本策略:归化和异化,孰优孰劣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早在1813年,德国神学家兼翻译家F.施莱尔马赫提出,在翻译中,译者要么尽可能地不打扰原文作者,让读者向原文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地不打扰读者,让原文作者向译文读者靠拢[6]。在施莱尔马赫的基础上,1995年美国著名翻译家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归化翻译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它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运用易于接受的目的语文化表达法,使译文通俗易懂。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以源语作者为中心,尽力再现原文的异国情调,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奈达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 “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提倡动态对等,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使源语文化在目的语读者中产生相同的反应。韦努蒂作为异化的代表人却认为翻译应该强调源语文化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性,以抵御目的语文化占指导地位的趋势[7]。译者需力求再现的正是原文本中那些“诋毁”或抵制目的文化中盛行的形式和价值观念的特征,因而允许译者忠于原文本的某些方面但仍参与影响目的语文化的变革[8]。

翻译策略的选择受到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及读者需求的影响与制约。考虑到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及读者对象,归化和异化都在目的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都有存在价值[9]。从表面上看,归化的译法是把两种文化和语言的距离拉近了,异化的译法造成了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的扦格,但通过对语言翻译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的考察,我们发现,归化的译法恰恰是把一种文化和语言与另一种文化和语言隔开了,即使后者多少能获得前者的某些信息,也是残缺模糊的,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基本上还是互不相干。异化的译法则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促进它们之间的融合[10]。

在中国近半个世纪中,归化翻译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最近二十年,由于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影响,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高,异化翻译的重要性日愈凸显。孙致礼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一文中明确提出,翻译的根本任务是准确而完整地传达原作的“思想”和“风味”,主张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争取异化;在难以异化的情况下则应退而求其次,进行必要的归化。简而言之,可能时尽量异化,必要时尽量归化[11]。

中国菜名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语言文化特色的体现方式之一。在选择翻译策略的时候,归化让西方食客在享受美食的时候没有任何理解障碍,因此常常成为译者的首选。但从中国菜名的特点看,菜名翻译不但是告诉食客吃什么,而且是一项传播中国文化的活动。并且,由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今天的西方食客已经不再满足于知道食物本身,而且好奇并乐于了解菜肴的美学和文化意义。因此,用异化翻译中国菜名不仅有利于保护和发展中国语言文化,而且能够丰富英语语言文化,促成全球文化多样化。

四、 归化和异化在中国菜名翻译中的运用

(一)异化在中国菜名翻译中的应用

用于异化策略翻译中国菜名的具体翻译方法有:直译、直译加注解、零翻译及零翻译加注解。

1.直译

直译可以最大限度以保持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和美学价值。直译并非死译。虽然西餐和中餐大不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然有相似之处。比如说,中餐以其精细的烹饪方法和种类繁多的烹饪材料著称,但烹饪方法诸如炖,煮,煎,炸和许多烹饪材料等也为西方人所熟知。而且,在中国菜谱中,很大一部分菜名是属于“自述”性的――以烹饪方法、材料、颜色、香味、地名等命名。在这些情况下,只需使用直译。比如:

松仁香菇 Black Mushrooms with Pine Nuts

姜汁鲜鱿 Fresh Squid in Ginger Sauce

软炸里脊 Soft-Fried Pork Tenderloin

砂锅滑鸡 Stewed Chicken and Vegetables in Casserole

北京烤鸭 Beijing Roast Duck; Roast Duck,Beijing Style

2.直译+注解

正如上文谈及,有些中国菜名包含了非常鲜明的中国语言和文化特色。因此,有些时候要找到相应的英语语言来描述是不大可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完全用直译的方法,就会让那些并不熟悉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西方人产生误解或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翻译文化元素多的菜名时,直译加注解的方法比较可行。例如:

糟溜三白 Sautéed Three White Slices

(Chicken,Fish and Bamboo Shoots) with Rice Wine Sauce

蚂蚁上树 Ants Climbing the Tree

(Sautéed Bean Vermicelli with Spicy Meat)

东坡肉 Dongpo Pork

(Stewed Pork Invented by the Famous Poet Su Dongpo in Song Dynasty)

夫妻肺片 Couple’s Beef Lung Slices

(Sliced Ox-Tripe and Tongue with Hot Sauce,Created by an Industrious and Innovative Couple)

全家福 Happy Family

(Mixed Meat & Vegetables)

天麻炖鸡Stewed Chicken with Gastraodia Turber

(Gastraodia Turber is a kind of herbs,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invigorating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

3.零翻译和零翻译+注释

零翻译是异化策略的一种特殊的翻译方法。它将源语和源语文化直接移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中。中国菜名中,有一部分为中国语言和文化所独有。要将这些独有的元素精确地译入英语语言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现在这样快速发展的世界中,我们可以通过零翻译加强跨文化交际。从交流的角度看,它易于理解,不失为一种节约时间和空间的好方法。例如:豆腐―― Tofu,油条 ――Youtiao,馄饨――Won Ton,粽子――Zongzi,烧卖――Shaomai。

上述例子属于中国传统食品,已经被绝大多数的西方人接受,不需要注释说明。但如果说菜肴名称相对陌生的话,相关的注释就是有必要的。例如:

佛跳墙 Fotiaoqing

(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

木须肉 Moo Shu Pork

(Fried Pork with Scrambled Eggs and Fungus)

(二)归化在中国菜名翻译中的应用

归化翻译使得译文顺畅易懂,但这样的顺畅却是以丢失源语文化元素为前提的。这并不意味着异化翻译在中国菜名英译中是完全可行的。当异化有可能产生歧义或者无法恰当传达出中国文化时,可选择归化。

一般用于归化的方法是意译。意译放弃了源语中难理解的文化障碍,采取“意对意”,而非“字对字”。在翻译中国菜名时,意译放弃了某些汉语的语言特色和文化意象,在英语中寻求对等。因此,意译是在直译不能使用的时候的第二选择。例如:

红烧狮子头 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琥珀核桃 Honeyed Walnuts

九转大肠 Braised Intestines in Brown Sauce

水晶鸭舌 Duck Tongue Aspic

结语

全球化及因特网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交流。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提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今天的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熟知的文化,更好奇于其他异质文化,作为一个译者,应该相信读者的能力并提供他们欣赏源语文化的机会。 “我们的译论家应该很清醒,不要盲目跟随某些英美译论家的论调。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自我,每个人有责任捍卫民族文化的自” [12]。因此,在中国菜单翻译中,应该采取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保护并发展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22.

[2][4]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85,97.

[3]Bassnett,Susan,and Lefevere,A.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 [M].London: Cassell,1990,48.

[5]徐熊.美国饮食文化趣谈[Z].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

[6][7][8]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5:12-13.

[9]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J].外国语,1998,第2,12.

[10]谭惠娟.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看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中国翻译,1999,第1期,46.

篇10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从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和核心入手,追溯旅游的历史发展,分析文化和旅游的关系;然后探讨旅游文化的发展内涵和功能;最后以西安成阳旅游一体化(旅游同线)为例,回顾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西成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更多浸透了旅游客体的客观历史文化和旅游主体的主观文化以及在旅游过程中与旅游媒介相互作用,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

一、中西方文化与旅游

(一)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及核心

1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一词是从拉丁语Cultura转化而来的。据英国文化史学家威廉斯(RaymmondWilliams)考证,在18世纪之前,culture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人的培养过程”。到了19世纪,culture指“各类艺术的总体”和“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Harris)将其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cttTylor)给文化的定义在西方基本达成共识:“文化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la]西方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其特征是主体与客体对立,宗教与科学两元。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希伯莱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体现为理性精神、人文精神、宗教精神的统一。

2.中国文化。在汉语中,文化的意识至少应当推至东周。孔子的《论语·八情》中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这里“文”已经有文化的意味。《易经))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词源而言,汉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刘向《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由此可见,中国最早“文化”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的意思。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偏重精神方面,其精神基础是儒家伦理。进一步的引申认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于鬼神合其吉凶。”其特征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宗教与伦理的结合,讲究的是人文主义。从渊源上讲,中国文化是一种巫史传统的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道、法等为补充。

(二)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1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广东的汉奸别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遗址,长安古乐等。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轰展性,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文化是旅游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易于满足,但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西安、洛阳两城市争夺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丝绸之路已成为驰名世界的旅游品牌。

3.文化是旅游的驱动力。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人的重要驱动力。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按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成为国内旅游的知名品牌。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运用的典型。

4.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据统计,2008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中,文化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二、旅游文化的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或旅游目的地)、旅游媒介(直接、间接服务的旅游企业)在旅游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二)旅游文化的功能

1旅游文化的人文教化与审美功能。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感受美,获得美感,而美就蕴藏在旅游文化的客体之中。旅游者通过游览秀丽的自然景色、凭吊历史文物古迹、领略异域的风土人情、品味他乡的饮食文化,提高审美水平。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许多自然景观中包含了伦理道德意义,自然景观的美丑同人的道德情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游览长江三峡的神女峰时,会被神女对待爱情婚姻至死不渝的态度所感动;畅游黄河,除了感受其浊浪滔天的壮阔水势外,更主要的是被黄河的象征意义—华夏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感染和激励,由此提升了思想境界,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旅游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功能。旅游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功能具体表现在促进消费和增加外汇收人两方面。旅游文化对于消费的促进作用,首先体现在旅游媒介中。旅游业经营者、从业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服务观念及经营思想等文化素质越优秀,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就越会得到满足,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愉悦必然会强化消费欲望,从而实现消费行为。另外,旅游资源中文化含量与价值的开发,同样会促使旅游消费的增加。外国游客人境旅游,既要进行商品消费,又要求提供劳务服务,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发展跨国旅游是给国家增加外汇收人的重要途径。

3.旅游文化的文化交流功能。旅游文化具有文化交流功能。文化交流可以增强旅游地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好往来。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山河壮丽,古迹众多,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旅游者登临泰山,会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豪情;漫游故宫,会发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举世无双之惊叹。旅游文化还可以帮助旅游者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偏见和误解,有力地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以西安咸阳旅游一体化为例

(一)西咸旅游同线的提出

西安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热点城市和西部核心旅游集散地,年游客接待量占陕西省的90%以上;咸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文物为主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是陕西北线、西线旅游的重要节点。西安的客源优势和咸阳的资源优势为两市的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沈抚同城化”、“广佛同城化”、“京津同城化”和“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提出,2003年元月,西安、咸阳两市旅游局在西安共同签订了“旅游同线”协议,提出了“一接四同”的具体思路(即旅游规划相衔接、旅游市场同开发、旅游产品同体系、旅游环境同整治、旅游服务同网络),标志着西咸旅游一体化的正式启动。

(二)西咸旅游同线取得的成果

六年来,两市的旅游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果。比如,建立两市旅游协商机制,即两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间共同研究、确定一定时期内“旅游同线”工作;实现两市旅游规划对接.邀请对方参与规划的研讨,为编制西咸旅游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建立联合促销机制,如联合赴客源市场进行促销、联合举办了“观《贞观长歌》、游盛唐美景”、“持奥运门票到西、咸半价游”等活动;建立了重大旅游项目协商机制,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建立了两市旅游行业单位联系机制,通过信息互通、培训同搞、市场共作等措施,使两市行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等。

(三)西咸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1.打造西咸旅游统一形象。共同协商确定两市共用的旅游形象、旅游标识、旅游口号等,共同对外宣传,使西安与咸阳成为一个统一的旅游目的地,使西咸旅游成为游客普遍认可的统一体,而不仅仅是两市旅游部门内部的认同。

2.构建两市统一的旅游宣传咨询与服务平台。由两市共同建立旅游基金,用于西咸同线旅游宣传咨询与服务平台的构建。如建立两市同台同号的旅游声讯服务平台、旅游网络咨询平台、在两市广电网络中开设共同的旅游栏目、在两市建立统一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整合两市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推出统一的、两市通用的城市旅游卡等等使西咸旅游合作向深层化、具体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3.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唐、秦文化内涵;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解决现存的整体旅游形象不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晨

4.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