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机械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机械的作用

篇1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种植效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种植的辅助设施,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创新运用现代农业机械,有助于提升农业种植生产效率,适应当前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发展趋势,助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发展[1]。

1农业机械在农业种植中的价值分析

在现代农业种植体系中,农业机械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农业种植体系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农业种植效能等方面,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农业机械具有高效性、科技性等特点,对于解放劳动力,提升农业种植效能具有关键意义。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机械不断研发、进步,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智能性,是现代农业种植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现代农业种植理念深入人心,对于农业机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通过利用农业机械开展种植,能够极大提升种植效率,同时有助于实现规范化种植,对于提升农业产品的品质也具有重要意义,是现代绿色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农业种植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农业种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也开始与农业种植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现代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对于提高综合种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农业种植实践中,大数据、物联网等科学技术,都已经应用到种植实践中,有效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目标。但是,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仍然比较低,依然有着较高的提升空间。通过构建现代信息化种植体系,可以实现对传统种植产业的有效变革,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要充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将传统农业种植与信息技术真正结合起来,助力现代农业种植发展[2]。

3当前农作物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机械化程度不高

在开展现代农业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种植效率不高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不够高。很多地区在开展农业种植过程中,仍然采取分散的模式,没有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所以机械利用率普遍不高,进而导致种植效率也不高。在实践中,如何探索规模化种植,进而有效利用相关机械设备提升种植效能,是种植户、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3.2信息技术利用效率不高

很多地区在开展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在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难点和问题。如何利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科技提高生产效能,对于整体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需要积极探索,将传统种植产业与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让信息技术发展作用,助力现代农业种植产业发展[3]。

3.3种植户对机械化操作缺乏认知

很多种植户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地域条件的限制,处于信息较为封闭的状态之下,对于现代机械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理念上的问题,直接导致了种植生产效率的问题,如何加强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让种植户接受现代种植技术,利用现代机械设备提升种植效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作为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要从理念入手,提升种植户对于现代机械设备和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适应当前农业生产改革发展趋势,切实提升综合生产效率。

4在现代农业种植中推广农业机械的策略

4.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机械种植技术推广体系

现代农业机械种植技术离不开政府层面的促进和督导,政府也应该更多的承担推广方面的责任,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能帮助机械种植技术快速推广。首先是以政府为主导牵头建立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体系,农民更愿意相信政府的牵头能力,可以划拨一块土地作为示范区域,让农民亲眼见证现代农业机械种植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实验过程中和种植完成后邀请农民过来参观,并适时的进行种植技术的推广服务。另外政府可以开辟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并邀请农民自愿参加实验,让科技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达到科技创新的示范作用,促成现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良好局面。

4.2注重现代机械种植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机械种植技术的推广与服务离不开“人为因素”,人才是现代机械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只有加大人才的培育力度才能让更多的现代农业技术全面开花。在很多农村地区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当地农民受教育水平低,所以很多技术推广人员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推广任务的需求。基于这点我们要注重培养当地的推广技术人员,根据不同地区选拔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人员进行培训,由于本地人比较熟悉当地的环境,所以在推广和服务方面更具有优势。同时重视所有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培训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有长期性的计划,科技在不断进步,我们只有经常性的“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才能跟得上新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篇2

农业机械;现代农业;作用

【中图分类号】S232.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45-01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目标。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走中国特色农机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目前,许多农民对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接受处在犹豫观望状态,一些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脸面,为了在人前抬起头,这种思想与市场经济的观念是格格不入的。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大中型农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居多,配套率过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致使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在种植业和农产品粗加丁领域,机械化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役畜生产,但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对农业增产增效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农户经营规模小型化和大中型机械大规模作业的矛盾突出。土地属分散经营,大片作业受到限制。作业成本居高,农民热情降低。由于油料涨价、机车空行程多、机车老化耗油增大等诸多因素,使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降低、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构成农机作业各项成本中,油料成本已变成主要成本。油料的价格变动对农机生产成本的影响最大,若成本过高,则农民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热情急剧降低。农机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县、乡、村二级农机服务网络缺乏服务手段,特别是在农机具作业过程小更显得无所作为,使服务水平与农机现代化水平不相适应,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不适应市场化、国际化需要。

2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制约因素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机械化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1)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与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的建立,客观上形成了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模式,“细碎化”的小规模土地不利于田间机械作业,尤其是限制了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近年来,尽管加快了小型、微型农业机械的研发、设计、制造和推广速度,但分散经营的农户不可能家家购买,购买了农业机械的农户,作业时间相当有限,农机具大部分时间在闲置,导致农业机械的的普及率难以提高;尽管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与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求,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2)劳动力素质低与农业机械操作要求高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精壮劳动力都进入大中城市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多为老年人和妇女,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出现了农业机械无人操作的现象,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3)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与农业机械应用领域的拓展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制造方面看,科研创新能力比较滞后,生产能力仍然不强,农业机械与农艺措施依然存在难以衔接的问题。从装备方面看,高性能、大功率的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发展较快,但农机装备结构依然不尽合理。从作业方面看,耕整机械、播种机械、收割机械等田间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发展较快,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4)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与多元化的农业机械化服务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国家级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有限,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缓慢,服务范围不广,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仍不健全,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3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及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 农业机械 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66-01

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农作物种植主要依靠人工种植,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同时也影响到农民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逐渐受到了重视,农业机械也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耕作,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农作物种植中,应用农业机械,可以节省劳动力,提高工农作物种植效率,获得更好的效益,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1.农作物种植中农业机械应用的意义

党的十八报告中强调“加快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中药农产品有效供给”,使得农业现代化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然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但就我国农业来看,深受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作物成活率低,进而影响到了农产品的供给。为此,加大农业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农业机械作为一种现代化生产手段,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承载性和助力性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农作物种植中加大农业机械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节省人力的投入,改善了农作物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另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率,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1]。

2.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农业机械应用现状

农业作为我国的经济基础,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作为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就我国当前农作物种植来看,受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许多地方依然是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没有认识到农业机械的优越性,农业机械还没有得到普及,进而影响到农作物种植效率的提高,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耽误农作物的种植。另外,对于农业机械而言,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去操作,但就目前来看,专业的农业机械操作员还比较少,进而造成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农作物的种植。

3.农作物种植中农业机械的应用措施

3.1 加大资金的投入

就我国当前农作物种植来看,农业机械普及率低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资金的不足,不能购买相应的农业机械,进而影响到农作物的种植。针对此类问题,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作物种植购买先进的农业机械。

3.2 加大农业机械种植的宣传

农业机械作为一种现代化生产手段,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农作物种植中加大农业机械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种植效率,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然而在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农业机械的应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机械的推广,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应当加强农业机械种植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农业机械的认识,全面了解农业机械种植的好处。可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来加大农业机械种植的宣传。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多下乡,为农民进行农业机械种植相关知识的解答,进行专业的技术服务,进而更好地推广农业机械种植的发展[2]。

3.3 加强专业的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培养

就我国当前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专业的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对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率有着重大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机械化种植的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应当加强农民农业机械操作的教育,提高农民农业机械操作水平。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安排专业的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实践操作,为农民进行演示,直到农民熟练操作农业机械为止。同时,要将一些常见的农业机械故障告知农民,向农民普及一些故障维修技术[3]。

3.4 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

在农作物种植中,农业机械在提高种植效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将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种植机械化发展,我国政府就必须加强农业服务,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首先,要结合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在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加强公益性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条件手段,引导其围绕农民生产需求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千方百计满足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需求,解决好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问题。其次,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机制的创新。对于农作物种植而言,农业机械的应用可以提高种植效率,但是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性能问题,而一旦农业机械的性能变差,势必就会影响到工作效率。为此,在农业机械应用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在农作物种植机械化的更好发展[4]。

4.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经济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大农业机械的应用有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更好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推进农业种植机械化发展,加大农业机械的应用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农业机械种植的宣传,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而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玉林.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种植中的作用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02:234.

[2] 李育林.农作物种植中农业机械的应用措施[J].北京农业,2015,08:102.

篇4

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和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接体现。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民效益增收的有力保障,所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1 双江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全县辖四乡两镇、有72个村委会,3个社区,803个村民小组,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17.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2.72%,少数民族人口占45.71%。全县国土面积2157.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3568亩,其中:水田87068亩,旱地266500亩。2015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429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60元。2015年底全县共拥有拖拉机4795台;农用运输车391台;农用排灌机械拥有量308台;耕整机5055台;拖拉机配套农具669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5756台;畜牧业养殖机械8597台;联合收割机19台;机动喷雾机237台;机动脱粒机3052台;农业机械总值达17852.4万元。全县农机户达13576个14740人。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2个36人,农村农机从业人员15228人。

2 发展农业机械是促进双江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农业生产要发展,首先要求政府对农业生产高额投入,抓住适实双江农业发展的既能农田作业、又能汉地耕作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是我县农村经济、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的第一要务。目前,我县的农业生产资源薄弱,坝区小,水田少,而且在逐渐减少;农业生产发展单季较多,种植规模小并且不连片。山区和汉地较多,由于农户耕种方式比较传统,所以利用率较低。针对这一状况,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中央和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与自然村加农户的形式发展农业生产,帮助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管理、措施。

上表的统计反映情况是2013――201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支持农业生产劳动者购机补贴以后,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的真实体现。这些作业机械的配置,使更多的农业劳动者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应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对仅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开发,抢农时、保节令,改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变单季生产为多季生产,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农业机械既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又解放劳动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3 农业机械是实现双江农民富裕的重要保障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生活不富裕,是制约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要使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得到富裕的生活,靠的是收入的增加;农民增加收入靠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又离不开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科技人才、管理措施的支持。实现农业机械化才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农业劳动投入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

篇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向前发展,依靠各种技术的进步,新时期的农业也实现了机械化。与传统的农业相比,新时期机械化农业更加省时省力,不仅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减少劳动人数,而且提高农业的质量与产量。本文从新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的探索了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为新时期机械化农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时期;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了实现产量高,质量优。效率高的现代化农业,农业必须加快机械化的步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精神及农业部“扎根推进农业机械化先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并在不久后实行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

1对现代农业增产增收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建筑等占地不断增加,耕地而积越来越少。要利用有限耕地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就必须依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新时期的农业生产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必然依靠农业机械来完成。农业机械化己成为农业先进技术得以应用推广,促进粮食稳产、高产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

另外,近两年推广的玉米机械化垄沟深施肥技术,通过实践证明,此项技术可省工、省力、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并提高化肥利用率、净化土壤环境、增强抗旱涝能力,实施垄沟深施肥比传统的施肥方法每公顷可省1~4个工作日。玉米机械化垄沟施肥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玉米品种均出现增产效果,两年累计增收节支5649.8万元。如果没有垄沟深施肥农机具,垄沟深施肥技术无法实施。

2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既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也是先进的生产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己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益,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设施农业、畜牧业、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都需要机械化技术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完成人工无法完成的工序作业。

如今,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很高,服务功能己由种植业扩展到农、林、牧、副、渔等农村经济建设和各个领域。由于大量的农业机械投入到农村,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手工劳动己逐渐被机械所代替。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既改善了农民的劳动条件,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尤其在争农时抢季节、抗御自然灾害、保障增产增收等方而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农户靠农业机械领先优势走上了富裕之路。

3促进现代农业的结构调整

农业机械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不论农业结构如何调整,都需要改善现有的生产条件,需要以农业机械作载体,而且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会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种植业以外领域大量转移,这就要求实现农业机械化来架桥铺路。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了生产加工规模,增强了农业生产率。例如,实施机械播种、施肥,不仅解决了大量的生产力,而且还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畜牧业的饲料加工、养殖业的机械化饲养设施、畜产品的加工,为实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经济、走农业科学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农业机械化又是实现县域经济突破的前提,没有农机化的参与,许多新的农业技术难以实施,没有农机化伴随,调整后的农业结构也将滞留在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上。农业机械化带动新的农业结构下的农业生产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4促进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多年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息息相关、互为促进、同步提高的。农业机械化事业以解放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业科技含量、促进环保型效益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化结构调整、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等为主要目的。其独特的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生产建设中占有了主导地位,而且随着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推进及效益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的建设,农业机械的主导、推进作用更加明显,并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各国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方而较重视。如发展高效低毒农药和防扩散污染施药机械、化肥深施机械、精少量播种机械、低污染动力机械,节省能源、减少对土壤破坏的联合作业机械等。在一些国家开始出现高度机械化的生态农场,以确保农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持续发展,对保护环境、生态平衡起到了主要作用。

所以农机技术人员都要以发展农业为目标,从发展高效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要求出发,加大新机具、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引进和推广力度,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动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

5结语

总体而言,要想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就应该坚定不移的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从总体来看每一项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都是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的。所以可以说农业机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从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几个作用中可以看出,农机与农业竟会有更加密切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光玉,金淑荣.论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06:1314

[2]陈宝峰.新时期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3]王德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济效应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4]王光玉,金淑荣.论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06:1314

[5]赵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

篇6

1.1提高农村的生产率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到2007年,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84,是发达国家的1/47,世界平均水平的1/42,我国的农业生产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大部分农业人口束缚在农业种植上,要想实现劳动力的转移,要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就必须在农业生产中增加农业机械的使用量。农业机械还能弥补人力畜生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不足,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升了农村农业生产率。

1.2增加农民的整体收入

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产出,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一方面能够进行规模化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均匀的投放化肥,促进植物更好的生长,这样可以避免植物营养不良或是营养过剩情况的产生。通过提升农作物的状况,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1.3有利于环境保护

随着农业机械设备技术的改良和发展,农机械逐渐实现了低排放、低噪音、低震动。农村应该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进行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解决了农村大量废弃物的放置的问题,提高农村的能源利用的效率。农业进行机械化生产,能够提高农村的生产的经济效益,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新型的农机设备,可以打破传统的耕作方式,提高土地的通透性,提高土地的质量,增强土地的利用率。

1.4促进作用

随着大型的农机械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渐的实现了从播种到收割全套的服务,农村对青壮年的需求量大大的降低了,许多的农机设备简单易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促进了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离开了土地,为了增加收入就必须学习一技之长,学习经营管理和生产,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2二十一世纪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新战略

在建国的初期到中期,我国的整体的经济实力较低,农民的文化素质也不够,主要的生产方式以小农生产为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的提高,在农业机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产品的可靠性较低、智能化水平较低。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加剧,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们要创新农机发展战略。

2.1加强自主创新

近几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制不断的完善,进行农机的自主创新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国家的具体的农业生产条件不相同,如果一味的长期引进西方的先进的农机而不进行创新将会出现更大的问题。一方面,我国引进的农业器械只不过是西方淘汰的器械,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的具体的国情。另一方面,长期的依赖于国外技术而不进行创新,将会导致我国技术的长期发展能力不足,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农业器械的自主创新的能力。

2.2关键技术引进或者攻关

我国要对农机具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或者是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农业器具,减少农民的生产劳作压力,提高我国的农业的整体水平。对于一时还不能掌握核心部件的农机具,可以引进核心部件,其他部分自己生产,降低农机具的价格。

2.3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机具

每个国家在生产规模、经济实力、农艺制度、农业资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农业生产的特点,在开发和农机具的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本国的具体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处适合本国的农机设备。我国人多低烧,资源相对短缺,且分布不均匀,因此,我国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发展不同的农机具,发展多种模式的农机具。

2.4加大对农业器械研发投入

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农业器械研发投入较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据调查显示,荷兰在1996年的研究经费达到1460万美元。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增长中有60%-80%来源于科技研究成果,而我国的农业科研投入较少,科研成果的贡献率不高于30%。因此,我国要加大对农业器械研发的投入。

2.5加大对农业器械的政策扶植

农业器具的购买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最注重的就是价格,加大对农业器具的政策扶植能够提高农民的购买积极性。许多的农器具生产厂商由于利润较低,很多都转行甚至是倒闭。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器具的支持,减免税收或者是提供相应的贷款。如果购买大中型农业器具,政府可以给予贷款优惠或者是直接的补贴。

2.6注重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农业机械的发展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国的各大院校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及时的对传统的农业课程进行调整,只有农业机械与其他的相关的专业结合到一起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建立农业机械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农业机械的服务范围。

3结论

篇7

1 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危害

我镇地处皖东,以农业为主,种植面积约7万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以及目前农村能源结构和种植结构的变化,农作物秸秆已无用武之地,绝大多数一烧了之。焚烧农作物秸秆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影响交通安全、发生火灾等现象,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首先是浪费了资源。如果把农作物秸秆一把火烧了,不仅造成秸秆中的氮、磷、钾有机物质和热能大大降低,肥效尽失,还会损伤地力。土壤中富含对农作物有益的微生物,如果秸秆在田间焚烧,在地表层产生高温,严重危害土壤中的微生物,从而影响农作物养分的转化和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再者污染环境,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元素及有机硫,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及烟尘,有害气体在阳光作用下还能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在城市的四周由于热岛效应的作用,大气污染物流向城市,造成城市内的大气污染,没有焚烧的秸秆遗弃在田间河道,秸秆腐化污染水源,同时雨季阻塞河道,造成水灾。同时由于农作物秸秆焚烧时间较为集中,焚烧形成的大量烟雾在不利的大气条件下形成雾霾,使能见度大大降低,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交通运输。另外还易引发火灾。农作物秸秆焚烧由于量大,容易造成大面积火灾,烧毁未收割农作物和树木,更为严重的是在扑救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等血的教训。

2 制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因素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工程,由于受传统习惯、技术要求、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2.1 受传统习惯影响,我地农作物种植方式是收前茬种后茬,由于时间短,工作量大,农民传统习惯就是焚烧秸秆。现在政府要求禁烧秸秆,他们只知道不让烧,不知道为什么不让烧,还没有认识到焚烧秸秆对土壤结构、墒情、地力的破坏以及污染环境等危害,同时对如何处理秸秆的模式及技术,知之甚少。

2.2 受技术滞后、经济效益低影响。就目前秸秆综合利用途径除秸秆粉碎还田外,还有秸秆粉碎青贮、氨化饲料技术、生物腐熟秸秆生产有机肥技术、秸秆气化技术、食用菌栽种技术、秸秆打捆回收替代燃煤生物质发电技术等。由于后期技术要求比较高,技术发展滞后,缺乏有规模企业经营,农民更是望尘莫及。同时技术投入成本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企业不敢轻易涉入。

2.3 受机械化装备水平低,装备不足影响。通过目前的农业机械调查数据显示,普遍存在农业机械动力小,性能低,配套机具少,装备水平低等问题,不能满足机械秸秆还田技术的需求。

2.4 投入和作业成本大幅度提高。从联合收割技术上讲,要求加装切碎装备,机械的动力要加大,收割时要实现低茬收割切碎均匀抛洒,收割的速度降低,增加油耗;以拖拉机技术上讲,配套的旋耕机灭茬,如不焚烧,很难做到一次灭茬,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的种植,如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或反转灭茬机,主机动力要加大,作业速度降低,同样增加耗能,增加作业成本,由于成本的增加,不论是机手还是农户都很难接受,受利益的驱动,最后一烧了之。

2.5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少,方法单一。就我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来说,除秸秆还田技术外,其它技术模式还是空白。大量的秸秆如何得到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还有待积极探索和研究。

3 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作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

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和物质依托。

3.1 加大投入,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自2003年国家实行大中型农业机械补贴政策以来,我们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随着秸秆禁烧力度加大,现有装备水平已不能满足目前工作需求,结合外地工作经验,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迫在眉睫,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前提下,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对高性能收割机和大马力拖拉机,及灭茬还田机具和捡拾打捆机具等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实现机械更新升级。

3.2 制定确实可行的秸秆灭茬还田技术路线,让农民知道怎么做。目前我地提出技术路线为:“两大三小两均匀,三增一减一镇压”。两大是指大马力拖拉机、大马力收割机;三小是指收割留茬小、秸秆切碎长度小、收割割幅速度小;一均匀是指秸秆抛撒均匀;三增是指增加旋耕深度、增加施肥量、增加播种量;一减是指减少小麦播种深度;一镇压是指及时镇压。

3.3 加大宣传,切实树立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意识。

3.3.1农民要树立秸秆经济意识,通过宣传,让广大农民认识到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空气,引发火灾和交通事故。同时破坏土壤结构,烧死有益生物,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据有关资料测定,500公斤农作物秸秆还田,就相当于给土壤施入标准肥50公斤,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03%。

3.3.2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树立秸秆经济意识,要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系统工作,一个新兴的产业来对待,开拓思路转变观念,从产业发展层面和高度采取措施,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

3.3.3制定切实可行的补贴和鼓励政策。除了用国家政策补贴外,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机具和作业补贴鼓励政策,加大对购机农民的补贴力度,目前我县已制定对购置高性能收割机和大马力拖拉机以及配套灭茬机械进行叠加补贴政策,同时对外来支持我县从事秸秆还田作业的机械实行补助政策。

3.3.4加快土地流转,发挥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从实践看土地规模化经营更有利于秸秆禁烧工作开展,为此通过土地的流转,将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转移。他们对秸秆综合利用认识要比普通农民要快要高。同时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他们的机具性能好、品种全、数量大、实力强、服务好、适合整组、整村推进,由合作社组织收割、旋耕、灭茬,捡拾打捆,堆运、出售等一体化服务,可以边收割边灭茬边播种,不给农民一点点焚烧机会,为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服务保障。

篇8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183-0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5个方面。近几年,集安市新农村建设实践表明,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活跃、村容村貌的改善、乡风文明的保障、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关系密切[1]。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集安市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农业机械保有量、作业量增长迅速,作业领域不断拓宽,不断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提供各种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要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农机化事业和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 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1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以集安市的葡萄喷药问题为例,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农民种植葡萄200 hm2,但是由于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雇工喷药不仅用工价格高,而且很少能够雇到人。因此,由于防治不及时,人工作业效率低,葡萄病虫害发生严重,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为此,一些农民自行改制自走式喷药机,大大提高了葡萄喷药时期的作业效率。目前,青石村葡萄发展前景良好,其种植面积已超过666.67 hm2。

1.2 农业机械是实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的主力军

目前,有许多技术如化肥深施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种子磁化技术等是无法依靠人畜力作业来完成的,必须依靠机械技术的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技术的效果。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已成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实施的重要载体。同时,农业机械化在解放农村生产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全面提升农业综合能力等方面功不可没[2]。

2 农业机械化使农村经济更加活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年轻力壮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从事二、三产业,留守农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的多是老弱妇孺。大量劳动力转移以后,农村迫切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以完成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因而,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设施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重要保证[3]。

3 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村面貌的重要手段

随着农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地风蚀水蚀现象得到抑制,水土流失现象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美化了农村、城市的环境,而且对农村不良卫生习惯的改变起到积极的作用,使村容村貌发生巨大改变。因此,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资源利用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4]。

4 农业机械化是乡风文明的保障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除了在改善农业劳动条件、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作用外,还进一步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在农村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学法律”的良好氛围,推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文明之风吹进农村的每个角落[5]。

5 农机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农民增收是农民生活富裕的最主要途径[6]。根据调查,花甸镇新河村有水田56.67 hm2,人口以朝鲜族人较多。近几年,劳务输出经济的发展使很多农民产生了去韩国务工的想法,但考虑到土地耕种收问题,又不敢贸然前去。随着农机化的发展,农民终于放下土地,自愿组织在一起实行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过去几十人干的活现在几个人即可完成,其余的人可以安心外出务工。不仅开拓了致富项目,而且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花甸镇100名农民强户之中,家中经营农业机械的有35户,其中:以经营农业机械为主的农民有15户,可见,农机在农民致富中的重要作用。2011年集安市农机户户均收入为1.7万元,占家庭收入的75%,全市农机作业纯收入为3 600万元。可见,农业机械是农民致富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农机作业收入已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7-8]。

6 参考文献

[1] 尹濯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机械化[J].中国农机化,2011(2):49-51.

[2] 徐红红,吕宝华.农机新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4):59.

[3] 宋骥.立足大农业 发展大农机 服务新农村[J].四川农机,2011(2):10-11.

[4] 杜玉华,吴玉翠.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210.

[5] 邱贤.浅谈农业机械在花溪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8):304.

[6] 孙艳梅.浅析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现代农村科技,2011(22):73-74.

篇9

关键词:农业机械;节油;选型;保养;维护;操作

目前我国市场上生产和使用的农业机械,很多都存在着功率低、技术差、耗油重等问题,不能较好地达到环保、节能、高效地要求。因此,若要达到农业机械节油的目的,就要通过农机选型、日常保养、维护和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燃油消耗。

一、农业机械的选型

在农业机械机型选择方面,要选择动力性好、作业性能稳定、适应性好、机具结构及设计合理、技术成熟、调整维修方便、配件市场充足、具有良好的市场售后服务的机型,要选择经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获得生产实践检验,能满足本地农艺要求,综合效益好的节能型机型,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油耗的目的。

二、农业机械的保养

机车在运行时,由于不停地运转操作、颠簸震动,可能造成燃油连通部件(如油箱开关、油管接头、柴油滤清器及高压油管等)出现松动而漏油,因此有必要保持良好的检修习惯,这不仅是为了安全行车,而且可以减少油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机车由于长期运行,一些精密部件(如缸套活塞组件、配气机构和燃油系列等)会磨损,从而导致机车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因此,做好机车的技术保养,确保技术状态良好是节约用油的重要因素之一。

2.1新车磨合。新购买的农业机械必须根据说明书进行空车磨合试运转。不得一出厂就进行负荷作业,新车磨合要注意控制车速,尽量减少急加速、急减速。

2.2检查轮胎气压。轮胎气压偏低会引起滚动阻力增加,造成机车牵引负荷增大油耗增加。此外,要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是否均匀,如发现轮胎偏磨或方向盘不居中等异常情况,需尽快到专业修理厂咨询修理,否则会增加工作阻力增加油耗。

2.3定期清洗滤清器。车况良好的拖拉机可省油15%到20%。对于空气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每行驶5000公里以上配件都需要更换。因为,空气滤清器堵塞会引起气量减少,导致柴油燃烧不充分,降低燃油效率,而柴油滤清器的阻塞也会使发动机供油异常,功率下降,油耗增加。

2.4加机油需要适量。要注意机油标尺所标示的刻度,机油太多将曲轴淹没,增大阻力;机油太少则无法起到和封闭作用,甚至会影响发动机效率。同时,要按季节和作业环境来确定更换机油的周期。

2.5使用洁净的柴油。柴油必须经过48小时以上的沉淀方可使用。使用沉淀后的清洁柴油,可以保证发动机供油系统以最佳工作状态供油,不仅提高发动机喷油泵柱塞偶件和喷油阀偶件的工作可靠性与经济性,同时能有效地延长偶件的使用寿命。

2.6防止燃油滴漏。定期对发动机进行耗油技术检测,坚决杜绝燃油滴漏现象的发生。油箱开关、油管接头、柴油滤清器及高压油管等处的柴油渗漏现象应及时检修,否则在机车运行时,由于震动渗漏会越来越严重,造成不必要的油耗。

2.7保证各部位轴承良好。在装配时不能过紧或过松,要使之运转自如;过紧过松都会增加工作阻力,使油耗增加,同时要随时紧固各连接部位螺钉。据测定,如发动机支架和变速箱之间的螺钉松动,油耗就会增加。

三、农业机械的日常维护

柴油机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缸套活塞组件、配气机构和燃油系精密偶件磨损而导致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因此要及时检修并排除故障,以恢复其正常的技术状态。

3.1严防燃油滴漏

对发动机应经常进行目测检查,并定期实行耗油技术检测,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严防燃油滴漏,不仅是为了减少耗油量,更是为了安全行车。

3.2调整供油提前角。供油过早和过迟都会使柴油得不到充分燃烧而冒黑烟增加油耗,因此要及时调整供油提前角。

3.3确保喷油器雾化良好。喷油器有滴油或雾化不良现象会使柴油得不到充分燃烧而增加油耗,要及时调整喷油压力,确保柴油雾化良好。

3.4经常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会影响充气量。据测定,气门间隙过大,油耗会增加15%~20%,因此要经常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如果发动机因齿轮、凸轮轴磨损而引起配气相位角减少,要适当减少气门间隙,以弥补配气相位角的减少。凸轮轴磨损严重要及时更换,否则不仅功率下降,而且增加油耗。

3.5不得带病作业。要根据柴油机排烟颜色判断其技术状态,如出现柴油机在工作中持续异常冒黑烟、蓝烟、白烟,均属不正常现象,说明柴油机带病作业。应根据不同情况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并及时加以解决,否则不仅使发动机功率下降,而且增加油耗。

3.6确保多缸机工作均衡,不能“瘸腿”。据测定,如果四缸机有一缸不工作或工作不良,可增加15%~20%的油耗。因此,如果出现多缸机有一缸工作不正常,应及时检查原因并加以解决,确保各缸工作均衡,减少油耗。

篇10

1.1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多以人工或畜力为主要动力,通过带动生产工具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种方式生产效率低,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实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工具的机械化水平,实现了翻修土地、筛选良种、浇水施肥与收割运输的一条龙式服务,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很大帮助。通过实行农业机械化作业,有些地区作物由原来一年一收提高到了一年两收,甚至一年三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从整体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2规模化发展,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通过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可以有效突破我国传统的以家庭农业经营规模为限的小农生产模式。运用大型的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实现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运作,进行农业规模化的生产,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单位规模的成本。通过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能够在规模化的条件下,更好地配置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各种要素。

1.3解放生产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传统的农业运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通常需要“全家人,齐上阵”才能够保证农作物的顺利生长和收割,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将大量的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对人力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通过实行农业机械化,极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降低了土地作物对于人力的依赖程度,使更多的农村闲置资源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随着现代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影响,农产品的深加工行业越来越受到相关企业的重视,不仅实现了当地农产品的自我销售和内部消化,也直接提高了农产品的利润。

2利用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2.1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

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农业机械化。深化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工作人员,在充分结合实际农业机械化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研发与推广工作,进而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我国农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实现借鉴与创新的有机结合。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中的优秀经验,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管理理念,然后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做到取长补短和因地制宜。同时,注意培养一批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优秀青年队伍,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此外,在我国由“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的大环境下,要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自我更新,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研发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2.2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做好资金支撑工作

农业科技的进步与生产技术的更新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农业问题的不断重视,相应的农业科研资金投入比例也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部分偏远或条件艰苦的农村,仍然存在着传统作业模式,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这就需要相关的地方政府要切实做好地方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将国家的专项拨款真正用到实处,通过政府统一购买农产品器具,按部就班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逐步实现偏远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同时也要根据我国各地农业发展的不同格局和不同特色出发,结合各地农业机械化的实际情况,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水平,从而达到促进农村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3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也引发了农村社会的劳动力、社会发展态势以及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变化。因此,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得农村劳动力获得空前的解放,如何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转化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塔河县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安排和就业工作,通过劳务市场的扩展和引进新企业等方式,不断吸收当地的闲散劳动力,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分配机制,不仅给企业和工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对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影响。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