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业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制造业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制造业的定义

篇1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传统制造业 存在的问题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63-0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制造业互联网思维产生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发展日趋完善,互联网渐渐由消费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从服务业拓展到制造业,互联网在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互联网+”在其他领域大有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形态正在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方向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为“互联网+”提供了支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协同的社会分工为“互联网+”注入了新动力,“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创新网络经济、渗透传统产业为导向,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换挡提质,产业的转型升级开辟新路径。

(二)互联网思维的定义

互联网思维用当下热门的词汇来说就是“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三)研究互联网思维下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当前,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制造业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下正焕发出很强的生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意义重大。

二、我国传统制造业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工业化思维仍然盛行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均以弱化差异性、强化同质性的大规模生产为特征,以追求更高效率为目标,追求管理的标准化、生产的规模化。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资源和生产能力被当作企业的主要竞争力。在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当中,制造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是单线的,即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以产定销,用户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接受特定的产品,缺乏主动权。而互联网改变了信息获取能力,用户角色、行为和力量正在发生根本变化,由之前的孤陋寡闻变得见多识广,由分散孤立变得相互连接,由消极被动变得积极参与,被搁置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被激发,使得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企业为中心的产销格局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新格局。然而,我国多数传统制造企业还没有真正适应这种变化,仍以传统工业化思维为主导,以自我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一种技术从工具属性、应用层面到深入融合并改变社会生活,往往需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互联网+”也同样如此,其影响存在滞后性,因此,旧制度和新时代在企业家身上难免会形成观念的错位。

(二)对于“互联网+”存在认识偏差

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没有将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放到战略层面去推动,在认识方面存在偏差:一是过度夸大互联网的作用,盲目地去照搬其他企业的成功模式,没有真正把互联网与行业特性结合起来,往往以失败告终。二是“+”号的两端是两张皮,部分制造企业只是简单追求形式,认为触网就灵,比如在互联网上做营销、投广告、卖商品,认为就是互联网化了,而没有认识到“互联网+”的本质是用互联网工具逐步把企业内外价值链全部数据化,是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这需要对业务、组织、团队进行彻底改造。三是数据价值没有挖掘,不能把在互联网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用于科学决策的支撑,还是延续过去模糊的、定性的决策方法,而不是基于大数据的量化决策。认识上的偏差使我国制造企业在应用互联网时流于形式、浮在表面,有时急于求成,难以切实为转型升级服务。

(三)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应付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首先,缺少核心技术,产品低端。我国制造业的各类产业仍处于较高的分散状态。目前很多企业的生产成本高,消耗却没有减少,在很多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生产的产品很多都是贴牌生产,很多企业的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都需要依赖先进国家,出口的很多产品都不是我国的自主品牌。企业的利润十分微弱,主要的利润靠的是廉价的加工费用。随着近两年人工成本的上升,企业更是举步维艰。

其次,成本上升,人才缺乏。随着传统制造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员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地上升,加上现在很多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上涨,产品成本也随之升高,与那些低成本产品的国家相比,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逐渐下降。

最后,创新能力欠缺。很多传统的制造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而是进行贴牌生产,根据客户的要求生产或者加工产品。很多企业在最开始创建的目的就是通过为其他企业加工产品来获得利润,对产品的各方面都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部分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一方面没能及时地转变经营理念,另一方面,因为缺少先进的技术支持而迫不得已只能从发达国家引进外来的新技术,使得企业的发展依赖外部,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企业。

三、推进互联网时代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近几年,随着经济转型和互联网的普及,很多企业都在努力向互联网化转型,作为中国三大产业之一的制造业也不例外。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对传统制造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比如产品的销售。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应该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让企业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能一直坚持而不被取代已经成了很多传统制造企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树立制造业的互联网思维模式

互联网思维,是相对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价值、规则、机会,及其民主、开放、平等精神,对产品、市场、用户、服务、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制造业的互联网思维,就是要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来思考、处理、实践制造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主动变革生产与组织方式,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在用户层面,战略制定、商业模式设计、业务开展、组织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在价值链层面,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商业生态平台,围绕着用户需求和体验进行研发、设计、生产,消减产品到达用户的中间渠道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大价值;在员工层面,要与其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激发员工更加自主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给员工丰厚的福利和良好的发展预期。

(二)拥抱互联网,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1.营销融合――互联网+制造业。虽然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传统制造业企业可以充分地利用互联网这个很好的平台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宽产品的销售和流通渠道,更好地对客户资源进行管理,从而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根据企业的现状和业务特点进行电子商务销售,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在销售服务环节可以采用以下模式:第一,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线上销售可以依靠于第三方平台,自建B2C电子商务平台,选择建立行业性的电子商务平台,尝试跨境电商,通过自建跨境电商平台将国内的电商模式复制到国外,或通过与海外电商平台的合作来打通跨境营销渠道;第二,“会员制”营销模式。通过互联网,建立企业自己的会员系统,为会员提供更多的便捷,时刻关注会员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会员带动会员的模式来发展更多的会员,使得传统销售和互联网销售相结合,让企业不断的发展。

2.管理优化――互联网管理,精简企业结构。传统制造业企业大部分采用的是“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管理过于等级化、官僚化,严格的等级结构和规章制度使得整个企业的决策速度减慢,员工的执行力降低。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减少,工作效率降低。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企业的要求也需要适应飞速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的决策速度和员工的执行力提高。所以,企业可以在传统的纵向沟通基础上提供横向沟通的机会,让员工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发展合作――内外结合,共同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透明化,对企业来说从产品材料的选择、生产制作和销售,已经十分透明,企业如果想要发展,就不能按照自己原来的老思路、老想法,要放下自己的习惯性思维,接受新的技术,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寻求创新和合作,融合自身优点和同行业的发展趋势,找到适合企业自己的发展之路;不断地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提升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完善智能制造服务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 肖斌,赖新峰.“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柔性化生产研究[J].企业经济,2015,09:148-152

[2] 张艳.我国互联网产业经济波及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6

[3] 吴阳芬.“互联网+”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模式、路径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6,07:139-141

篇2

    再生资源产业是一个绿色新兴产业[1]。对各类废弃物进行回收、拆解、加工,从中提炼出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再生资源,并以此弥补原生资源的不足,这对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但再生资源产业也面临发展瓶颈,比如如何延长产业链?如何消化传统制造业中堆积的大量废弃物?再生资源产业和传统制造业技术如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对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耦合发展提出了挑战。浙江台州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借鉴。浙江台州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已有近30年的历史[3]。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台州就开始大量进口废电器、废电机等废旧金属进行拆解,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废旧金属拆解业。截至2010年,台州已拥有国家环保部定点进口固废加工利用企业44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00多家,全年可回收利用各类废旧金属260万t,经拆解加工后可获得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钢铁以及再生铅、锌、镁、钼、金、银等各种资源,资源再生回收率达到95%以上,台州已从一个矿产资源稀缺的临海城市发展成为了“城市矿山”。多时候,这两个过程是分割的。再生资源产业仅被狭义地定义为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而资源的产品化过程则属传统制造业。因此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耦合发展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狭义的再生资源产业的前向拓展,即从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向资源的产品化方向拓展;二是传统制造业的前、后双向拓展,即再生资源的产品化过程为后向拓展,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为前向拓展,如图1。具体而言,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耦合发展可包括以下5方面内容。1)通过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为传统制造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材料资源。通过对废弃物的回收、拆解、提炼等可为传统制造业发展提供大量相对廉价的金属、塑料等再生资源,提高要素的富裕程度、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进而促进相关制造业的发展。台州在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同时,以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制造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地方产业集群,极大地延长了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链,与此同时,制造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4]。台州的发展经验可为我们的耦合途径的研究提供借鉴。

    2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内涵

    广义上,再生资源产业是一个以各类废弃物为生产对象,对各类废弃物进行回收、拆解、提炼、深加工,最终生产出二手产品、再生资源以及新产品的产业,其生产过程包含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以及(再生)资源的产品化过程。但在很多地区、很2)利用再生资源产业的技术对传统制造业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拆解加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同时也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3)借鉴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回收利用及污染治理的技术和经验,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促进传统制造业的清洁生产及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废料的产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循环利用,如中水回用等,都是清洁生产所倡导的,这符合发展绿色产业、低碳产业的要求,也是传统制造业改造的方向。4)通过传统制造业的设备引进技术创新和,改造再生资源产业的落后工艺,提高回收利用率,降低二次污染。5)通过再制造能力的发展提升再生资源产业,延长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链,提高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台州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耦合发展

    3.1再生资源产业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再生资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台州的“城市矿产”规模日益扩大。台州每年拆解废旧金属260万t,回收利用铜50万t,铝40万t,废铁废钢110万t,可利用矽钢片和不锈钢24万t[3],资源再生回收率达到95%以上。再生资源回收不仅每年为当地的五金生产企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原材料,而且还为国内大型铜业和钢铁企业提供了价廉质优的原料,有效提高了市场原材料的供给。

    3.2制造业发展促进了再生资源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台州早期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其前后两个过程是分割的[5],主要集中于对废旧金属的拆解。直到20世纪80年代,围绕再生资源深加工的下游制造业才逐渐兴起,并迅速演变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在台州这样一个矿产资源匮乏的临海城市,却形成了矿产资源密集型的几大产业集群,如汽摩及配件产业集群、塑料模具产业集群、家用电器产业集群、阀门泵类产业集群、服装机械产业集群等[6]。这些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主要来源于再生资源产业,同时这些下游制造业的发展也拓展了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链。

    3.3制造业技术进步带动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目前,台州从事再生资源产业的规模企业都已拥有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各类焚烧炉、铜米机、剥线机、塑料造粒机等已广泛投入使用,代替了早先的纯手工作业、露天焚烧作业,各类除尘设备也已得到充分利用,在减少污染产生的同时极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不少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龙头企业。3.4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促进了企业制造能力的提高伴随着台州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再生资源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从原本单一的废弃物拆解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较长产业链、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的新兴企业,涌现出了众多集原料进口、拆解、深加工、出口于一体的纵向一体化大型企业,如台州某企业已从单纯的固废拆解发展到集废旧金属回收拆解、生产汽车压铸用铝合金锭、生产汽车轮毂并出口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链不断延长[7]。

    3.5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污染治理能力的提高

    伴随着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对制造业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台州的具体做法是促进园区建设,对污染型企业进行圈区管理、集中治污。台州路桥区自1999年开始对拆解企业进行圈区管理,首个峰江安溶进口固废拆解园区占地7.33hm2,共有入园企业10家;2003年4月又新建了台州市金属再生产业基地,占地106.67hm2,入园企业30余家。为促进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又于三山涂围垦区投资兴建规模更大的“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圈区管理模式不仅很好地促进了台州再生资源产业的共同发展,而且有效地解决了污染源分散、污染治理成本高的难题,大大提高了污染治理的能力与水平。

    4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耦合发展的途径根据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具体内容以及台州的经验,确定了耦合发展的4大途径:1)利用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拓展再生资源产业的规模。传统制造业与再生资源产业是相互依存的。再生资源产业可以为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弥补当地矿产资源匮乏的缺陷,甚至可以无中生有,依托相对廉价富裕的再生金属培育一个新的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技术创新可有力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传统制造业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提纯能力以及消除二次污染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2)围绕固废拆解与初加工发展下游加工制造业。固废拆解后经分拣加工成初级产品,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精加工制造业。如含铝废料经拆解、熔炼后加工成铝锭,围绕铝锭可发展铝制品业、铝合金制造业等;含铜废料经拆解、熔炼后加工成铜锭,围绕铜锭可发展电缆制造、铜制品业等;废塑料可加工成塑料颗粒,围绕塑料颗粒发展再生塑料制品业;废橡胶加工成橡胶粉,围绕橡胶粉发展田径跑道材料制作、利用废橡胶提炼汽油柴油、生产炭黑及加工再生橡胶制品等。3)围绕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相关的设备制造业。固废的回收利用需要专用设备,好的设备可以提高固废利用率,减少二次污染。比如塑料回收造粒设备、废旧橡胶回收处理设备(包括废旧橡胶纤维颗粒分离机、自动除尘粉碎机、振动筛、切块机等)、废橡胶炼油设备、橡胶制粉设备、废旧电路板回收处理设备、废弃电器电脑处理设备等。4)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清洁化、循环型产业改造。运用再生利用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清洁改造,包括对下脚料的回收利用、对中水的回用、对淤泥、污水、废气等的治理等,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向周围环境的废弃物排放。

    5进一步促进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耦合发展的相关策略

    5.1扩大再生资源的国内回收与进口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依赖于再生资源的规模,而再生资源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依赖于国内回收,另一方面依赖于进口。伴随着国内回收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国内再生资源的蓄积量会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扩大再生资源的进口规模。再生资源进口既符合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也符合我国资源能源的平衡要求[8]。实现进口规模的扩大需要从两个层面共同努力。1)政府层面,再生资源进口规模受到国家进口配额(进口指标)的限制,因而地方政府一方面需要争取提高定点加工企业每年的进口指标,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再生资源园区建设力度,努力促成国际再生资源监管区的建设,争取获得更多的进口规模;2)企业层面,定点加工企业一方面要加大专用设备的引进以及污染的治理,不断提高进口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用足用好进口指标,确保进口指标的满额使用,严禁进口指标的转手倒卖。

篇3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F460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象征,是区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标志,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份额。国际分工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成长的重要动力,在新的国际分工形势下,一国制造业的发展早已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全球价值链分工从制造业起步,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成长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考虑产业升级,实现由微笑曲线底部高竞争低价值回报向两端高附加值转移已经成为产业升级研究的重点。

二、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提出与价值链分工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提出

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价值链分工以来,众多学者将研究焦点聚集于这种分工形式上,到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创造性地将“价值链”的概念用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1985年,Kogut和Bruce(1985)在分析企业如何进行国际战略优势设计时提出了“价值增加链”的概念。Kogut和Bruce的研究突破了波特价值链中企业的界限,更是突破了国家的界限,为全球价值链理论奠定了基础,但是他们也仍然局限于产品的生产领域,对于销售和服务等没有涉及到。

到本世纪初,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的概念开始出现。2001年,Gereffi和Kaplinsky出版了价值链研究专刊《价值链的价值》,他们在这本书中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在全球价值链领域所做出的突出研究汇聚在一起,分别从全球价值链的定义、全球价值链治理、价值链升级、价值链利益分配、价值链视角下的政策选择等问题做了分析,从而形成了全球价值链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对于全球价值链的定义,不同学者阐述方式不一样,但都表达出了全球各个地区在价值链上的相互关联性。这里我们引用Gereffi和Humphrey(2005)给出的定义,即等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从设计到使用再到废弃的一系列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有创造价值的活动过程。

(二)全球价值链分工

全球价值链概念提出后,有关价值链分工的研究逐步增多,其中聚焦最多的是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于产业技术进步或者对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Fonseca(2005)提出,发展中国家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不仅能够获得新的技术,而且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生产环节;国内学者金芳(2008)等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干中学”,有利于其技术进步,提升其竞争力;张桂梅和张平(2011)认为,参与价值链分工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当然也有学者质疑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的获益,如文东伟(2009)等经过研究也指出,加工贸易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长期看,价值链分工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周勤、周绍东(2009)等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分析也认为,价值链分工对中国本土产业的升级不具备必然性。

三、价值链升级

(一)价值链升级类型与模式

JohnHumphrey和HubertSchmitz(2000,2002)归纳了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四种类型,并提出了四种模式。四种类型分别是工序升级(process upgrading)、产品升级(product upgrading)、功能升级(functional upgrading)和部门间升级(intersectory upgrading);四种模式分别是市场型(marketing)、层级型(hierarchy)、准层级型(quasi-hierarchy)和网络型(network),Humphrey和Schmitz的研究对潜入不同类型价值链的问题做了探讨,并以此确定价值链升级的范围和重点。Kaplinsky,Raphael和Morris(2002)在研究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升级时指出,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时往往会从工序升级开始,接着才是产品升级、功能升级,最后达到链条升级。

(二)价值链升级位置测算

企业要实现价值链升级,那么升级到什么地步,目前企业又在价值链的哪个位置,这些是都是无法直接测算的问题,在研究价值链升级涉及到这些问题时,各国学者都采取了间接的替代指标:Lall等(2005)指出,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体现了其劳动技能、科学技术和在价值链中的状况,出口商品越复杂,意味着该国所处的价值链位置也越高,因此,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构成可以间接给出该国所处价值链位置。XuBin(2007)对中国的出口复杂度指数测算发现,从1992年到2005年该指数由0.54稳步上升到了0.73,说明中国所处的价值链位置正在快速提升。涂颖清(2010)通过RCA指数、IIT指数、VAR指数对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进行了测算。WangZhi和WeiShangJin(2008)在研究中,提出以出口商品结构的相似度指数(Export Similarity Index,简记ESI)做为衡量指标,通过比较发展中国家与先进国家的出口结构,反映该国与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相对距离。这些学者所用的替代指标来间接衡量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能够帮助解决某一地区某产业的整体情况,但是对于某一具体企业的测算而言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

四、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升级

(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早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在产业转型和升级概念上,郑健壮,徐寅杰(2012)借助“纵向产业结构”和“横向产业结构”两个概念对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纵向上,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组成,在纵向上的结构调整成为转型;在横向上,由研发、生产和营销组成,在纵向不变的前提上,产业在横向上的移动称之为升级。最后从产业间的升级、产业的升级、产业内转型、产业间转型四个方面分析了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

胡迟(2012,2013)根据2005-2011中国制造业500强连续7年的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制造业表现出以下特征:东部地区一直占有优势、民营企业成长性较强、重化工业分布特征明显、研发投入增加、经济效率持续上扬、国际化水平持续增长但不稳定等。因此,我国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实施好几个方面的举措:提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把握技术创新进步的方向、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推进节能减排、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快管理创新、努力降低企业成本等。基于有关数据,胡迟(2014)指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制造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但从整体上看,转型升级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量变积累阶段,我国制造业要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由低成本要素优势向技术与品牌优势的质变。

(二)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去考虑制造业升级更有利于当地的经济技术发展。涂颖清(2010)探讨了我国制造业三种方式的升级路径:同一产品分工链上的升级、同一产业内产品结构的升级、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间的升级,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外源式升级路径以同一产品分工链上的升级方式为主,内源式升级路径可以采取上述三种升级方式的建议。陈汝丹(2012)以浙江中小制造业企业为例子,分析了影响浙江中小制造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4条适合浙江中小制造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升级的路径。周春山等(2014)通过实地调研对汕头传统制造业进行了研究,指出汕头传统制造业普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存在“路径锁定”和“路径依赖”双重制约等,并提出了两种升级模式:在同一价值链上的节点内增值和节点间攀升,最后从微观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升级路径。

五、研究展望

目前学术界对全球价值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前述各国内外文献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为研究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的升级路径选择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然而,正如前面所述,在研究价值链升级时,对于所在价值链位置的衡量,虽然各国学者提出了各种替代指标,但仍然只能帮助解决某一地区产业的整体情况,对于某一具体企业的测算而言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如要测算某地区民营制造业所处的链条位置则需另择它路。

同时选择合适的升级路径是价值链升级的重要保证,现有的文献研究中,探究的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在理论上基本都是可行的,但是也面临着区域和对象的制约。纵观已有的文献研究,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去考虑不同嵌入类型的价值链升级路径选择的文献不多,同时专门探究某一个地区价值链视角下民营制造业升级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通过对市场型、网络型和准层级型等不同嵌入类型的价值链升级路径比较,考虑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某一区域民营制造业升级路径的选择,也有着探究的必要性。

[参 考 文 献]

[1]Kogut, Bruce, 1985. "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 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Added Chain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6(1):15-18

[2]孙治宇.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价值链升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3]温菲.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重庆制造产业升级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Gereffi ,Gary and Raphael Kaplinsky. 2001. The Value of Value Chain. IDS Bulletin.32(3):1-136

[5]Gereffi G, Humphrey J. Sturgeon T. 2005.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Review of Int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12(1)

[6]Madalena Fonseca. 2005.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in Peripheral Regions: The Foot Wear Industry in North Portugal" [R]. Paper presented for 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7]金芳.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内在矛盾及其走向[J].世界经济研究,2008(4)

[8]张桂梅,张平.价值链分工背景的产业发展风险分析及其庇护[J].改革,2011(5)

[9]文东伟,冼国明,马静.FDI、产业结构变迁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J].管理世界,2009(4)

[10]周勤,周绍东.产品内分工与产品建构陷阱:中国本土企业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9(8)

[11]John Humphrey and Hubert Schmitz, 2000. "Gonernance and Upgrading: 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 Chain Research".IDO Working Paper120

[12]John Humphrey and Hubert Schmitz, 2002. "Developing country firms in the world economy: Gonernance and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 INER report 61/2002. Duisburg:INEF-University of Duiburg

[13]Kaplinsky, Raphael, and Mike Morris. 2002. "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 Prepared for the IDRC

[14]Lall, S. Weiss, J. and J. K. Zhang, 2005, 《Regional and Country Sophistication Performance》 , 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No. 23

[15]Xu Bin, 2007, 《Measuring China's Export Sophistication》, 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16]Wang Zhi and Wei Shang Jin, 2008, What Accounts for the Rising Sophisticat ion of China's Export s , NBER Working Paper, No. 13771

[17]郑健壮,徐寅杰.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路径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4)

[18]胡迟.从“十一五”时期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特征看企业转型升级之路[J].经济纵横,2012(2)

[19]胡迟.试论“十二五”时期我国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对策――以2011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2(24)

[20]胡迟.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J].经济纵横,2013(1)

[21]胡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新评估:成效、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4(15)

[22]陈汝丹.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企业升级的路径研究――以浙江中小制造企业为例[D].宁波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篇4

6月的波士顿阳光明媚、气候宜人。这里既是美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仅次于硅谷的东部创新中心。贺普曼的演讲正是2014年PTC全球用户大会(PTC Live Global 2014)开场。来自全球约2,000多名用户代表和媒体出席了此次大会。作为《福布斯》中文版的代表,我应邀参加。

自通讯技术诞生以来,全球1/3的人口通过电话、手机、互联网连接。2010年则被物联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物体的连接数量超过人的连接数量。更重要的是,这一物与物连接的趋势在加速发展,“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似乎已经势不可挡。

据IDC预测,2016年,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创造的市场价值将达到1.9万亿美元;麦肯锡则把物联网视为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12大颠覆性技术之一,2025年的市场规模预计达6.2万亿美元,是3D打印市场的10倍。

“物联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贺普曼说,互联网强调‘人’的连接,而物联网强调的是‘物’,“万物互联的世界产生的变化就是创新的驱动力。”

在贺普曼看来,物联网时代之所以会到来,离不开三大因素的激励:芯片的发展——摩尔定律使得芯片的计算速度在过去几十年间飞速发展;通信的发展——各种通信技术让联结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智能产品(也就是“物联网”中的“物”)的发展。

大约1年多前,贺普曼和全球知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联合启动了一项关于物联网时代制造业、智能连接产品的研究。“我们的研究发现,智能连接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将重新定义整个产业链条,并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也会改变竞争者参与竞争的战略,”贺普曼说,“这将是对所有人都产生巨大影响的大事,甚至这变化之快和颠覆性让人觉得有些可怕。”

“世界在变化,我们制造的产品在变化,产品产生价值的源泉也在变化,而且在转移。”贺普曼说。那么,物联网对传统制造业究竟会产生哪些彻底改变呢?贺普曼从三方面做了解析。

首先,原先硬件创造的价值正在被软件创造的价值所共享,与硬件相关联的软件创造的价值将超越以往任何时候。贺普曼以智能手机为例,说明了软件与硬件结合在产品销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很多制造业客户告诉我,他们的产品有几百万、甚至数千万行代码,他们也可以算得上软件公司了。”贺普曼说。

在中国制造业领域,这一趋势同样在发展。例如,风机制造商远景能源在几年前就已经把自己从传统风机制造商升级到了“智能风机制造商”,通过为风机增加传感器、编写软件代码,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运营。

其次,联接让我们对智能硬件在软件方面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选择,从而创造“新的智能”。云计算的颠覆性由此体现。在制造智能联接产品时,人们可以选择把大部分软件直接与硬件集成,这样可以得到更快的响应速度、较低的网络依赖程度和更高的安全性;也可以把所有的应用都放在云端,如此一来,硬件变成了终端接口,制造的复杂度会大大降低,而所有有价值的应用可以通过网络灵活配置,选择更广、更新更快,硬件的价值也会因此降低;当然,也可以二者结合,把部分核心功能做成嵌入式软件,而把一些应用放在云端。

第三,智能连接产品会带来商业模式的变化——从销售产品到销售服务。飞利浦照明的模式创新是一个典型案例,他们改变以往销售灯具的模式,与华盛顿地区的停车库签订为期10年的照明服务合同,并为这些车库安装LED灯。“LED灯是一次性投入较大的昂贵照明器材,但从节能和效率来说,优势明显。”贺普曼解释说。毋庸置疑,让客户一次性投入安装昂贵的LED灯的挑战很大。但飞利浦采取新服务模式,他们可以从每年节约出来的200万美元的能源开支中获得充足的利润。服务期间,飞利浦不仅需要提供高品质产品,还要持续做好服务——通过传感器、芯片让照明智能化,从而通过系统平台监控、运营和服务。从模式上来看,这是双赢的——用户得到他们需要的“舒适”,而制造和服务提供商取得了稳定而源源不断的利润。

关于服务导向的商业模式的变化,我在此前的文章《未来企业:不卖产品卖舒适?》亦有分析。

篇5

【关键词】传统制造型企业 “两化” 融合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号:A

1 “两化”融合认识

“两化”融合是近几年国内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该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所谓的“两化”融合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到了党的 十七大时,进一步上升为“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时期的两化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但是针对具体行业和个体企业而言,相关部门并没有给出具体措施、实现模式和实施路径,因此具体到企业和行业的两化融合,尤其是实施的目标和路径,应该值得好好的探索和研究。相信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1-3]。

2 “两化”融合实现模式

在生产方面:传统工业化主要体现在以机械化、自动化及大批量生产为典型特征,而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差异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及市场的高度细分,柔性生产、精业生产、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等新型生产方式得以全面推广,工业化由此进入到现代化阶段。工业先行国家在信息化推进和工业升级的过程中,其实现的基本路径主要采取了五个步骤[4]。

(1 )传统工业运行模式向现代工业流程化普及化发展。

(2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T产业的规划化和普及化的发展,使得IT技术不断进入现代工业和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推动工业化走向标准化、流程化等。

(3)通讯技术迅速发展,并实现了颠覆式的技术革命――即从传统的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演变,传统窄带传输向宽带传输演进,传统固定网络为主向多种网络发展演变,传统单一语音业务向多媒体业务、增值业务的发展和演变等。

(4)实现IT业务与通信业务的大规模融合,以网络化形态推动工业化部门以集团用户形式完成企业集团内部专网、内外网交叉运行的信息网,并在各个产业、行业建立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和工商企业数据托管系统。

(5)以ICT发展模式为重点,以三网融合为手段,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全面融合。

3 传统制造业推进两化融合路径

传统型制造企业经过转型升级,深度推行和实施“两化融合”后,将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管理效率,其路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7]。

3.1 生产自动化

生产自动化包括生产加工过程自动化、物料存储和输送自动化、产品检验自动化、物料装配自动化、产品设计及生产管理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等相关内容。企业在大规模深度推进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人的职能主要是系统设计、 组装、调整、 检验、监督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调整和检修自动化设备和装置。

具体针对物流包装企业而言,积极推进和生产自动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较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单位时间内的生产产品和加工质量;另一方面在人力资源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机器代人的作业模式,更加符合产品的发展方向,也是当下可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必由之路。

3.2 装备智能化

据资料统计,国内包装机械行业每年仍保持10%左右的增长,但是常见的包装机械产品由于品种少、技术水平低、产品可靠性差等多种因素,竞争激烈。面对产业转型和升级以及社会需求的改变,装备智能化成为运输包装设备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因此行业亟需加强装备和出产线的可靠性、安全性、无人作业性等自动化水平。积极推进装备的现代化高精技能、电子技能、微电子技能、边际技能、含糊技能等,实现新型物流包装机械机电一体化,加强竞争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3.3 管理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它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管理信息化是为达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一个过程,管理信息化不是IT与经营管理简单的结合,而是相互融合和创新,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和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3.4 产品数字化

在数字经济时代,产品可不必再完全通过实物载体形式提供,可在线通过网络传送给消费者,因此产品数字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数字化产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存货形态无形化物质产品,包括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都表现为一定的实物形态。(2)生产过程虚拟化物质产品,即使是跟数字化产品较接近的出版印刷品,其生产过程也表现为产品如何从原材料形态,经过若干生产步骤最后形成产成品的过程。(3)收益模式自由化物质产品的交易,一般以失去商品的所有权或控制权,获得收入权作为企业的收入。(4)销售过程网络化物质产品即使通过网络进行销售也属不完全电子商务,即商品始终要运输、装卸。(5)营销网络化。所谓营销网络化是以网络为工具的系统性的经营活动,它是在网络环境下对市场营销的信息流、商流、制造流、物流、资金流和服务流进行管理的。策划人员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对企业网络营销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和优化,使“六流”皆备,相得益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早已成了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时下营销的重要模式。

篇6

“过去的五年是服务学建设的初期。” 曾经担任过美国北威中文学校校长、IBM中国研究院院长、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现在还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或终身荣誉教授的叶天正是服务学概念的奠基人之一。他向记者表示,过去的几年中,几百所院校开设了服务学专业,同时随着一批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出台,服务学的知识体系已经开始建立起来。而未来,在以服务为主的经济体系下,这门学科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抢占服务学高地

服务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直到今天,全球对这个概念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叶天正如是说。

谈到服务的边界,叶天正举了几个例子:“手机生产行业无疑属于传统制造业,但如果没有通信服务,手机还有什么价值?这种情况下,产品是服务提交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不是最终的目标。LV的手提包价格很高,但容量和舒适程度可能还不如双肩包。实际上,购买LV手提包的用户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LV就要让自己从设计到品牌定位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实际也是服务的一种。”这样宽泛的服务概念和经济概念类似,可以说无处不在。

实际上,对服务的定义,世界各国的学者们还莫衷一是。在当天的大会,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就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些教授向记者表示,目前对服务学的定义,各国之间的理念差异很大,这和各个国家服务发展的水平不同有关。但是,目前学界对这一学科的共识是,先归纳与服务相关的知识体系,再进一步明确其定义,从而早一步将服务学教育开展起来。

“与2005年相比,现在大家已经大概掌握了服务学的方向,并进行了服务学体系的整合。现在是服务学学科建立的初始阶段,再经过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个知识体系会进一步完善,但在开始的五年,这个知识体系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叶天正说。

在服务学的知识体系中,信息化技术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主任陈德人表示,互联网、云计算都在改变着服务的模式,例如,如何利用虚拟社区这种新生事物向用户提供服务就是一门新的学问。另外,如何用信息化手段改善管理流程,从而将服务做得更好也是服务学需要研究的。

值得欣慰的是,在服务学学科建立的过程中,中国保持了与世界的同步甚至领先于一些国家。这对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黄莹介绍,发达国家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均在70%以上,而中国只有40.7%,在未来会保持高速发展,因此,相关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05年,在时任IBM中国研究院院长的叶天正的推动下,教育部就将服务学学科建设提上日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已经陆续开办了服务学相关专业,近期,中国的《服务学学科体系》一书的编写及相关工作也在积极进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1所重点高校已经建立了服务学相关研究中心,其中有10所高校有服务学专业的人才毕业;而开设“服务学”相关课程的高校有近40所,学生一万多人次参与了服务学相关课程学习。

从计算机到服务学的转身

记者从陈德人处得知,追根溯源,服务学的概念是IBM率先提出的。服务与IT,是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是什么触动叶天正和IBM将目光放在这一领域,并积极地投入在这看似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工作中?

“IBM经过了20年,将自己从一个产品型的公司转型到以服务为主的公司。同时,我们在多年的发展中也发现,单纯的产品不能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服务本身也有其规律性,值得将其作为一门科学去研究。”叶天正话里透露出他对服务学重要意义的认可。“对IBM来说,一方面,服务要做得的更好,需要用一个系统的方法,让整个服务提交的流程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和IBM的‘智慧的地球’理念结合得非常紧密;更重要的是,IBM在向服务转型,并希望开创新的服务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对服务熟悉的人才,也需要服务的概念被普遍认同,因此建设服务学学科、将服务业做大,从长远的角度看对IBM自身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

为了将服务学落地,IBM将服务学的主要目标确定在三个方面:促使传统制造业转型;促使传统的服务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创造新的服务模式并开拓新的服务市场。IBM还希望,通过服务学的发展,让人们能够建立更完善的服务系统。为此,IBM积极同高校合作,推动服务学的发展。目前,IBM已经与三十多所高校在“服务学”课程实践、人才培养、联合科研、教材编写出版、师资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合作。

服务学人才培养不简单

“服务学培养的应当是一种通才,他们能够用服务学的理念来规划下一步工作方向,并能够用高科技手段来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例如,教育本身提供的也是一种服务。过去,老师需要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们记录,今天则是通过PPT演示、网上交流来进行教学。如何把教育的结果做得更好?就需要考虑管理方法、知识提交的体系,这里面很多内容与IT相关。”叶天正表示,服务学的人才培养这一话题“三天都说不完”,但最核心的一点是要建立围绕服务的思维方式。

2007年,浙江大学已经正式设立了服务学电子服务专业的博士点。“服务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陈德人介绍,现在的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就是将计算机学科、管理学科、经济学科联合在一起成立的。

另外,浙江大学的教学项目有很多都是和企业合作进行的。例如,浙江大学电子商务系就是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的,其教学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服务学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思路,然后再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先研究出一套理论再去应用。服务学的大量研究都是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陈德人如是说。

IBM总部策略规划部主任叶天正:

服务的提升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接受服务的人,希望其成本更低、质量更高、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提供服务的人希望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方法来了解和处理相关的问题。因此,服务学就成为提升人们生活品质、打造智慧的地球的一项非常基本的学问。

篇7

关键词:闭环供应链;再制造;综合生产计划;逆向物流

一、 引言

目前,对闭环供应链下的再制造的有关研究处在起步阶段,再制造综合生产计划是再制造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再制造综合生产计划是传统制造综合生产计划的延伸和扩展,是从概括到具体的过程,相当于综合生产计划的子系统。它与综合生产计划有着相类似的运行机制,如相同的企业计划层次和相似的决策机制,但其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如闭环供应链下的高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多参数性。因此,由于闭环供应链的特点决定了再制造综合生产计划要比单纯的综合生产计划考虑的相关因素更多,涉及的内容也更多。由于再制造APP和传统制造综合生产计划一脉相承,有着内似的共性,因此,再制造综合生产计划不仅基本具有传统制造综合生产计划的所有内容,而且比其内容更丰富。在此,本文将在传统制造综合生产计划体系的基础上探讨再制造综合生产计划体系。

二、 再制造APP的内涵

研究再制造综合生产计划,首先得理解传统制造系统综合生产计划的定义及内涵。Hax(1978)认为:综合生产计划(Aggregate Production Planning,APP)是在一个中、长期的计划期间,充分调用企业各种资源和运用较高的管理水平,确定生产、库存和劳动力水平,以最小的费用,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Nam(1992)认为综合生产计划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所作的概括性设想,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市场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库存投资等问题所作的决策性描述。我国企业界一般把综合生产计划,又叫总生产计划、年度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大纲或者集约生产计划。

由于再制造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再制造APP,尚未有学者给出科学的定义,但根据传统制造综合生产计划的定义,可以将再制造APP(Remanufacturing Aggregate Production Planning,RAPP)理解为:RAPP是对从事再制造的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所作的概括性计划,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再制造能力状况、库存水平以及废旧产品的回收量预测(供给预测)和再制造产品的市场需求(需求预测)等信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再制造产品的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库存计划等问题所作的决策性描述。

三、 再制造APP的特点

因为再制造APP是在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以抽象产品系列或具有代表性再制造标准产品为计划单位做出的大纲性计划,所以不能适用于具体的更细层面的生产活动安排,但它是企业主生产计划的总输入,也就是说,它可以作为再制造企业制定月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劳动力资源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的纲领性计划。

再制造APP的特点是在整个计划期内从总体上对生产性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使用,以获得再制造系统的最佳效益。由于再制造APP的时间跨度为一年或一年以上,在这段较长的时间内,对再制造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而言,废旧产品的回收是不可预测性的,同时市场需求也是不确定的。因此,再制造APP是不可能十分详尽的,或者它不可能安排具体详细的品种生产计划。虽然再制造APP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者而言,完全有必要尽早安排这段较长时间内的再制造生产任务。虽然企业不能获得充足的相关市场信息,但是这不并影响企业设定相应的生产资源计划。实际上,富有经验的经营决策者在考虑下一年度计划时,关心的只是产品的总量需求。有了对总需求量的估计,就可以基本确定下年度生产任务总量以及各时间段内的任务分量,为企业科学合理地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制造APP常常是以抽象的产品概念或某类标准产品或典型产品作为计划单位,如生产冰箱的企业是以冰箱的台数来计量,对产品的型号规格而不加予考虑。再制造APP本身既不可能而且完全没有必要获得详细的市场信息,因为它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在既定的市场条件、技术条件以及生产能力下,总产量如何确定的问题。总产量确定之后,才会考虑如何安排具体的操作层面的生产进度,如何调整人力资源,如何调整生产能力,如何设定安全库存水平,如何降低物流的不合理性,最终的目的是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生产总成本最小化。

四、 再制造APP的构架

尽管RAPP有传统的APP有着相同的体系,如在企业计划系统中具有相同的层次,但是和传统的制造生产计划体系相比,再制造APP体系要复杂的多,其需要考虑和决策的目标和参数有很多。传统制造系统供给部分只需要原生零部件的供给,而再制造APP则还需要考虑再制造零部件供给问题。对于再制造APP架构问题,很少有文献提及,本文参考传统综合生产计划相关资料,将再制造APP结构主要分为四大模块,每个模块是再制造APP的计划决策因子,而且,每个模块具有不同的功能。现将再制造APP的模块特点及功能分别介绍如下。

1. 再制造供给计划。不管是考虑再制造APP的优化,还是考虑再制造APP的制定,首先必须得知道再制造企业现有的废旧产品的回收量是多少,再制造零部件库存量是多少。再制造供给计划恰好提供这样的功能,它包括两大块:回收计划和再制造库存计划。对于回收计划,首先得根据现有的各计划单位回收量水平来预测再制造APP未来计划期的各计划单位的回收量。根据回收预测量来测算再制造零部件总体的水平。鉴于成本最优原则,再考虑在各期具体的回收量。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当期市场需求不足,则不需要当期回收太多的废旧产品,造成资金占用和库存成本的上升。如果需求旺盛,则需要考虑在需求淡季多回收相关产品以备所需。对于再制造零部件库存也是一样,如果再制造零部件库存较多,则不需要当期拆卸较多的废旧产品,反之,则多。最优库存计划也是综合生产计划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决策部门的职能之一。知道了企业的回收量和再制造库存水平,就为企业再制造APP的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可再制造率的不确定性。鉴于回收产品质量不确定性及拆卸的不确定性,可以引入可再制造率衡量回收产品中可用零部件所占的比例,当然,再制造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直接导致可再制造率也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在制定再制造APP时,除了需要预测产品回收时间、数量外,还需要测算可再制造率。可再制造率的科学测定直接影响着再制造APP的科学合理性。回收预测的准确性会影响再制造MRP和物料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当可再制造率预测值偏高时,则物料采购计划就会小于实际的物料需求,导致生产需求无法满足;当可再制造率预测值偏低时,则相反会产生多余的物料,使得库存增大,相应成本增高,这都会给再制造APP的制定带来难度。

6. 再制造时间的不确定性。由于回收零部件在回收时间、数量及质量状况上不同,以及在现在技术条件下对再制造率的测算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再制造时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再制造技术和相应的工艺流程,从而导致不同的回收产品的再制造时间差别很大。由于再制造在时间上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很难对MRP提前期进行估计。MRP中的提前期的计算是以交货期或者完工日期为起点,追溯到产品加工及采购的开始时间,主要包括回收提前期、拆卸提前期、采购提前期、生产准备提前期、外包提前期、加工提前期、装配提前期等。MRP系统的较关键计划因素是提前期,它的设置合理性将会直接影响再制造综合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而影响到主生产计划、原生零部件的采购计划和操作车间作业计划,影响客户的需求满足度,最终影响再制造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六、 结论

本文针对闭环供应链的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特点,在传统企业综合生产计划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闭环供应链下再制造企业综合生产计划的内涵、特点、构架及影响再制造APP的不确定因素,建立了较合理的再制造企业综合生产计划体系,为再制造企业的生产实践打下了理论基础。当然,对于再制造APP体系来说,需要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说,针对高度信息化的企业联盟之间的再制造APP及其分解计划的基本框架;基于模糊生产规则的再制造APP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逻辑框架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Fleischmann M , Krikke H R , Dekker R, et al . A characterization of logistics networks for product recovery. Omega ,2000,28 (6).

2. 徐滨士.再制造工程基础及其应用.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Nam S J, Logendran R. Aggregate production planning—a survey of models and methodologies,Euro.J.Opl.Res.1992, 61:255-272.

4. Guide V. D.R...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for remanufacturing:industry practice and research needs .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0,18(4):467-483.

5. 陈翔宇,梁工谦. 再制造业及其生产模式研究综述——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方向. 中国软科学,2006( 5):80-88.

6. Kimk,Song,Kimj,etal.Supply planning model for remanufacturing system in reverse logistics puters & industrialengineering,2006,51(1):279-287.

7. Johnson M R, Wang M H . Planning product disassembly for material recovery opportun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 ion research,1995, 33( 11):3119-3142.

基金项目: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号:CXJJ-2010-317)。

篇8

如果说这几年进入传统制造行业,完全靠互联网成功并销售过百亿的企业,唯有小米,尽管很多企业也依靠互联网注入新基因,但似乎都没有小米这么耀眼。

传统的企业到底可以向小米学些什么?我总结了六点。

1、将消费痛点放大,激发消费者解决痛点的需求。

小米进入手机市场,定义就是“发烧友手机”,过去只有极客才会去刻意追求的体验,小米将其完善,并喊出口号,引导消费。对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各种貌似多余的细节改进,在传统企业看来,都是些画蛇添足的事情,但小米却引导消费者去关注它。

小米的产品并没有达到颠覆境界,但却依靠细节的微创新,真正解决消费者的痛点。让消费者可以忽视的痛点,成为消费者关注点。

启示:创新不是排山倒海,而是真正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从消费者的痛点出发,将痛点变成一种新的体验。

2、消费意见社区化,实时捕获消费者的需求,让消费者参与创造。

传统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往往具有“滞后效应”,比如产品上市后,去了解消费者是否满意,反馈速度很慢,这几年有很多传统企业都在尝试建立在线消费者社区,希望能够随时捕获消费者的需求和对产品的各种评价。

小米通过社区解决了这个问题。小米社区每天有若干粉丝集结,并在上面发表各种吐槽,这些吐槽成为小米发现痛点的关键。比如小米的MIUI就是与消费者共创的价值,超过60万的“米粉”参与了小米MIUI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开发,MIUI每周的更新,就是小米与“米粉”合作的结晶。

启示: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就是生产者,他们不仅希望参与产品购买体验和分享环节,也希望介入生产,这种众包模式,值得传统企业重视,如何让消费者参与产品研发设计,值得思考。

3、制造可供消费者谈论的故事,进入公共传播议题。

去年有一个传统手机厂商咨询如何能让自己的手机品牌被人谈论,沟通了很久,发现没有任何可以谈论的噱头。这个厂商每年出十几款手机,运营商渠道、专卖店、电商渠道覆盖完整,但产品毫无亮点,除依靠渠道的出货量大,根本没有话题可言。

小米的营销主要靠互联网,靠社会化媒体和自媒体,而小米在应用这些媒体的时候,非常善于制造故事和噱头,无论是雷军被刻画成雷布斯,还是小米的各种新闻,小米将这些故事成功地通过自媒体扩散进入公共媒体,成为人们谈论的对象和话题,让品牌本身带来时尚感和流行度。

启示:很多传统厂商的产品,从来没有故事,品牌要让消费者谈论,这是一种消费者,在科技时尚领域,一个产品如果连消费者都不想谈论,要在互联网时代取得领军地位,会越来越难。一个产品不能被卷入大众传播议程,消费者仅仅是“凑合买”“凑合用”,很快就会被遗忘,“流行度”是传统企业需要思考的关键词。

4、抓住族群,制造粉丝效应,扩展粉丝经济。

小米利用手机发烧友概念,定义出一个新的消费族群,这个族群,和人口学社会学无关,和是不是丝无关,只和他们是不是追逐科技新潮流有关,最终,和他们是不是小米手机的铁杆有关。

这种将消费者标签化和族群化的方式,有点类似建立一种品牌宗教的概念,因为所有手握小米手机的人都会为其摇旗呐喊,而小米通过各种氛围的营造,让这些粉丝心甘情愿为之奔走相告并集结成为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群体,分享和推动品牌的发展。

启示:今天传统企业还在用非常传统的手段细分消费者,比如男女性别、代际等等,事实上,消费心理、价值主张和兴趣爱好才是真正的关键,小米抓住的是科技消费群体中的“精众”,精众在引领大众时尚,建构大众文化。

5、专注精品战略,制造稀缺效应。

传统科技企业,每年制造若干产品,但每个产品无一亮点,小米学习苹果,每年只做一款产品,并将体验做到极致。这种“聚焦精品”的策略,实际也是一种单品带来的聚光灯效应,小米将这点发挥到最大化。

同时,由于只专注一个核心产品,因此制造稀缺性,也让产品营销本身带有很强的神秘色彩,这点在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也一样被充分利用。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一定是精品,而不是随处可见的,距离让产品更有价值。

启示:消费者越是个性化细分,越需要聚焦。传统制造业尽管有细分,但这种细分都是粗放的,试图多产品满足所有的消费者,实际上最终却无法实现与消费者的对应,砍掉那些没必要的重复的产品,聚焦精品,才能赢得粉丝。

6、互联网是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

篇9

热爱创造,所以“创客”

老王今年50岁了,来自南京,从小就爱摆弄机器零件,虽然未接受过电子工程的专业教育,可是老王在闲暇之余摆弄出了不少成果——飞行器、警报器,甚至还有仿生机器人。2012年年底,老王加入了南京一个非营利性质的民间科技组织——南京创客空间,在这里结识了不少爱好发明创造的同好。南京创客空间于2012年5月成立,创立一年以来,聚集在这里的“创客”们已经有了许多拿得出手的成品。2013年4月,来自南京创客空间的六组仿生机器人、四旋翼飞行器、人工模拟降雨器等作品在南京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技展上大放异彩。

创客,是指不以赢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这个词汇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在创客们看来,他们因为同样的兴趣与目的相聚在一起,这就是“玩”与“分享”。创客喜欢玩,玩的是发明创造,玩时不光要动手还要动脑。当然一个人玩也没什么意思,与他人一起玩,才更有趣,更有意义。所以创客们认为“Maker”这个词包含着一种精神信仰,即通过行动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生活态度,同时要与人分享、合作。

南京创客空间的创始人之一郑岩峰说道:“创客,简单来说就是喜欢创造新事物的人。而创客空间,则是志同道合者共享知识和资源、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地方。”在郑岩峰看来,创客空间的核心精神是鼓励创造和团队合作,在此大家可以一起交流、讨论,来创客空间不需要你有专业背景或技术基础,只要有创意、有设计的热情,就欢迎加入创客的大家族。这种模式,有些类似互联网上的“维客”,其关键词是“开放”和“协作”。

创客网站改变传统制造业

虽然创客们并非是抱着盈利的心态与目的,但已经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2012年11月,前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宣布从《连线》离职,正式加入3D Robotics公司,与此同时,他的新书《创客——新工业革命》也出版了。3D Robotics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硬件产品,在安德森加入之前,公司另一位合伙创始人墨西哥小伙若尔迪·穆尼奥斯,已经在洛杉矶的一间车库里开始运营这家小公司了。安德森认为,3D Robotics更像一家混合型公司,自行设计制造,享有传统制造业的现金流优势,同时又有网络公司的协作分享与营销优势。这也正像安德森在《创客》一书中所写道的那样:“数字制造和个人制造的合体,将会引发新的工业革命。”

选择产品方向,通过开源社区获取参考设计,修改并形成自己的产品,几乎不用支付研发费用,就能开发出自己的产品。这种“创客”创业的模式有一个更为典型的实例,就是美国最知名的“创客”众筹网站Kickstarter。这家网站于2009年4月在美国纽约成立,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创新性、创意性的活动,通过网络平台面对公众募集小额资金,让有创造力的人有可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金,以便使其创意梦想实现。

Kickstarter的创意来自于其中一位华裔创始人Perry Chen(佩里·陈),这位热爱艺术、还开办了一家画廊的期货交易员,在2012年因为资金问题被迫取消了一场筹划中的在新奥尔良爵士音乐节上举办的音乐会,这让他兴起了建立一个募集资金网站的念头。2009年4月,Kickstarter上线了,它不仅是一家众筹网站,更成为帮助创客们梦想成真的平台。在Kickstarter上的作品来自电影、音乐、戏剧、设计、技术、食品等各个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向某个项目捐赠指定数目的资金,网站则收取很低的佣金。

另一家运营稍微有些不一样的创客网站是Quirky,同样是2009年,由美国小伙Ben Kaufman(本·考夫曼)创立。Quirky会将要推出的产品,交由合作者Bath & Beyond,Staples和Target等零售商出售,同时Quirky的网站自身也是一个售卖平台。特别的是,Quirky会为产品发明者和其它参与者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因为你的创意设计一旦被选上并制造,就意味着你已经成为了这件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所有者。同时,作为首家为参与的开发者提供现金奖励的公司,除了为发明者支付特许权使用费,Quirky也将收入的30%回报给参与宣传、投票等程序并对产品带来一定程度影响的用户,令消费者同时也是发明者的知识产权得到了尊重,从而激发更大的创造热情。

创客空间来到中国了

南京创客空间的创始人之一郑岩峰知道,除了自家创客空间,现在“创客”的概念已经在中国风靡开来,出现了多家创客空间,这让他十分欣喜。近两年,创客空间在中国落地开花,目前国内共有17个正式的创客组织,分布于南京、北京、上海、成都、哈尔滨等地。每年还会定期举办相关活动,比如4月在深圳有“智汇节”,10月在上海有“创客嘉年华”……

篇10

究竟什么是“智造“7机器人就是“智造”的代名词吗?事实远不止如此。而“智造”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中, “智造”的未来究竟是什么?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智造”化的未来工厂也许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从数字化生产到无人工厂

作为首届一指的制造大国,中国曾经是以透支人口红利、环境红利、资源红利的粗放型发展来换取增长的。但制造业企业的大部分产品仍然停留在生产的中下游,不能依靠核心技术、高质、高效的生产方式营利,这终将影响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自动化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制造业需要以数字化改造生产,才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高品质的生产。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给工业制造带来巨大的颠覆,从蒸汽机的出现到电力化时代,无数协助提高生产力的机器不断涌现,从单一的生产设备到半自动化制造再而发展到全自动化无人作业,越来越先进的自动化机器逐步解放了人力劳动。

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实现了三坐标铣床的数控化,1984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人工厂在日本诞生并开始进行试运转。从数字化、自动化、到无人工厂,这一切只经历了短短的三十几年。

数字化制造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产品数据库管理等系统,对产品的设计到生产制造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制造企业可利用数字化制造系统对整个生产线进行三维仿真、分析,从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在所有的生产步骤、流程都数字化之后,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虚拟制造。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应用到汽车制造业中,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3维汽车模型,可显示汽车的悬挂 底盘、内饰直至每一个焊接点,设计者可确定每个部件的质量。了解各个部件的运行性能。这种三维模型准确性很高,汽车制造商可按得到的计算机数据直接进行大规模生产。

目前,美国通用、福特汽车公司等都已经在应用这项技术,如在福特汽车公司中产品设计师运用虚拟现实软件可以看到虚拟汽车车门及发动机罩的铰接,可以设想在驾驶室的座位上来解决人机工程和视野问题。也可以观察到汽车在乡村公路上奔跑的情景。同时,动力系统的工程师可以借助更换一个虚拟机油滤清器来模拟发动机的维护。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被应用在生产领域,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新生力量。如今,无人工厂已经不再是梦想。

虽然在我国工业机器人比例仅约为千分之三,但我国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以四川长虹集团为例,据报道长虹的电视工厂拥有亚洲最先进的电视生产线,以IE作为顶层设计,设计完线体、厂房之后再加入自动化、信息化内容,可同时生产八款电视,平均每5.5秒钟下线一台电视。并且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跟踪,从加工、物流、传输、检测,已达到了无人生产的状态。而这样的线体和无人工厂在长虹还有很多。

制造业的“绿色”革命

除了人力成本增加,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不高的挑战,中国制造业还普遍存在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实现绿色生产已经迫在眉睫。

大家普遍认为绿色制造就是没有(或少有)环境污染的制造,它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如在产品设计时就必须考虑产品的可回收性(可拆卸性).制造过程中的无切削、快速注塑成型、挤压成形等。

欧姆龙集团执行董事吉川净先生则表示 “绿色生产带来的效益不仅体现在缓解环境压力的层面,它还能为企业节约能源和生产资源成本。”

为帮助企业实现“能效最大化”,欧姆龙推出了”能源可诊化“解决方案,是一种在不降低生产品质的前提下,帮助企业减少用电量的解决方案。通过“能源可诊化”系统中的电表和监测传感器,可以实时、高密度地采集庞大的能耗数据及生产信息,并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数据,找出节能改善着眼点。管理者便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调节设备的使用情况,轻松减少能源的消耗。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工厂通过“能源可诊化”系统完善了工厂的电力管理制度和体系,每年可以实现15%左右的节能率。以2011和2010年的生产能耗对比为例,2011年产量比2010年有所增长,但通过能源可诊化系统进行能源管理后,用电量反而较2010年有所下降,实现了效率的提高。

此外,随着制造业不断升级,生产现场逐渐全球化,熟练技工不断减少,企业也开始对社会责任愈加重视,在以“智造”代替制造的未来工厂,当然也必须是安全第一。

在工厂车间等生产现场机械设备运转的危险区域可以安装安全光幕,避免出现与设备相接触的事故,例如卷入设备等,从而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最先进的安全光幕能够根据生产车间的状况灵活配置检测的间距,从最小9毫米至245毫米,都可以任意设定检测宽度。不仅如此,安全光幕还配有能使部分光轴无效的沉默功能,自动辨别是作业人员的动作还是自动搬运用的车辆、控制设备在运转,在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的同时,避免生产线无益地停转,兼顾生产现场的安全性及生产性。

拥抱定制化生产时代

除了自动化生产的无人工厂,节能环保的绿色工厂,未来“智造”化的工厂还有一个问题要面对,那就是生产模式的变化。

过去的制造业逼于成本而不得不大规模生产产品。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产能过剩的危机.甚至落下倒闭跑路的结果,而全自动化生产带来了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未来工厂联网后将进入定制化生产时代,这也就是时下唱得正热的――互联网制造。

让我们来假设一下这样的场景,在未来,当你需要一辆汽车,你只需要打开APP,输入你的定制化要求,信息就会发送给工厂,工厂将你表达的产品种种特性转化成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来安排物料的配送,零件的打磨、以及机器的组装。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工厂下单,工厂不再有产能过剩的危机,同时高效率的机器能快速的生产出对象产品,不再需要大量招工来满足一时的产能需求。

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切将不再是梦想。2015年1月中旬,世界三大牛仔裤品牌之一的Lee宣布推出个性定制服务 旨在让每一位丹宁爱好者都能依照个人趣味创造属于自己的牛仔单品。

作为全球最大成衣上市公司之一,VF集团2014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上涨6.8%.达到35.2亿美元。对于这一业绩,Lee非但没有太多贡献,而且其在美洲市场的跌幅还超过了10%。

“目前,对于所有丹宁品牌来说,整个行业都面临一个挑战就是在做新产品时,如何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如何从客户那端获得灵感,如何让品牌与客户更好地联系起来 而我们觉得,定制服务会改变顾客与品牌之间的一些关系 。” 1月15日,Lee亚太区市场总监Philip Ward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

过去“按单生产”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新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大数据、云计算、开放互动”,企业通过大数据拿到需求,将零散的用户意见通过数据“定量”,然后反映在产品本身。同时,也在定制过程中,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数据分析随时调整产品。

早在去年,网络定制就开始试水日常电子消费品市场 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了解网友最喜爱的功能,生产出最符合目标人群的产品然后投向消费市场。就拿小米手机来说,“录音不被来电打断”等众多细小功能就是通过网络、论坛用户的需求数据分析得来。

2014年5月13日,京东联手格兰仕了互联网专属品牌“UU” 官称要为,80后”、 “90后”打造专属白电产品。稍早的5月7日,天猫和聚划算平台上宣布消费者可以抢购“以天猫网络定制、规模化生产方式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小家电,成为电商包下厂家生产线的首例

除此之外,微博手机 支付宝手机、微信空调、爱奇艺电视、世界杯电视等均已“试水”通过互联网数据来分析用户需求,然后满足他们 京东的JDPhone计划就是通过京东用户数据挖掘,了解用户需求,然后京东联合品牌厂商,整合产业链,共同打造满足用户需求、超出用户期望的高性价比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