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与检疫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防疫与检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05
随着“三聚氰胺”、“速生鸡”等事件的出现,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对于畜牧兽医工作者而言,基层防疫检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重视,近几年基层动物防疫及检疫工作已基本实现规范化,但是依旧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防疫及检疫人员不足,执法存在困难,防疫及检疫技术有限等都制约着牲畜防疫及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些地方不重视牲畜防疫及检疫工作,导致防疫及检疫工作流于形式,给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1 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难点
1.1 基层动物防疫检疫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在基层动物防疫检疫人员和广大畜禽养殖户2个方面。虽然目前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站都已建立,但部分动物检疫防疫从业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致使工作没有完全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办事,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另外对于广大畜禽养殖户而言,他们更是缺乏检疫防疫的意识,甚至觉得进行防疫检疫工作是多余的,这种反感的心里使得基层动物防疫建议工作难度加大。
1.2 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量较大,人手不足
滦平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好,以肉牛、肉鸡、生猪养殖最为突出。畜禽养殖业现状决定了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量较大,且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归咎于基层防疫检疫人员人手的不足,繁杂的工作分配后还是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此外,进行防疫及检疫工作时,工作人员有时需要徒步到养殖场进行防疫检疫工作,这样既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又使得基层防疫检疫人员疲惫不堪,难以应付繁杂的工作。
1.3 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的设备不完善
虽然目前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站都已基本建立,但由于经济条件以及支持力度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其与大城市的检疫防疫站相比,设备条件出现了天壤之别的差距,甚至有的基层检疫防疫站都没有一套像样的检疫设备;有些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站虽然有检疫设备,但是设备出现故障后不能得到及时的调试与修理,使得无法正常进行基本的防疫检疫工作,或者可以进行,也存在检疫效果大幅度下降的现象。
1.4 基层动物检疫防疫过程略显不规范
由于检疫防疫工作的特殊性,在实际基层动物防疫检疫过程中,规范化很难保证。比如养殖户不如实上报屠宰实情,态度恶劣,私自屠宰等等,再加之基层动物防疫检疫人员劳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有时只能仅用眼观来完成检疫程序。但是这种检疫方法很不规范,也很有限,不能深入观察动物的内部组织器官的病变,尤其是一些死亡动物。因为一些病死猪肉单纯用眼睛是无法鉴别的,必须依赖仪器。但目前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站普遍存在检疫设备有限,检疫技术单一的现象。
2 提高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对策分析
2.1 加强基层人员动物防疫检疫的意识
加强基层人员动物防疫检疫的意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家有关部门可以考虑派出专业人员定期深入到农村基层,向广大畜禽养殖户宣传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要性,加强广大畜禽养殖户的动物防疫检疫意识,便于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2.2 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的人员配备及技术培训
鉴于前面提到的基层动物防疫检疫部门工作量大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人员的配备工作,从而改善基层动物防疫检疫人员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强度。再有,为了提高基层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相关部门可以邀请专家或者有经验的检疫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从而使每个基层从业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检疫技术。
2.3 完善基层动物防疫检疫设备
这个举措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可以通过专项资金,添置或替换基层防疫检疫站需要的设备。有了较为完善的设备支持,基层从业人员就可以更为直接、方便地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了,并且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4 提高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监管力度
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国家可以考虑成立相应的监管部门来对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一旦出现任何问题,监督管理部门就可以联合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人员对事件的发生以及影响采取全方位跟踪处理,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事件恶化,这为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霍春刚.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当代畜牧,2014(10):13-14.
篇2
(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对辖区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行政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本管辖区域内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具体工作要求:
1、加大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墙体标语、广播、明白纸等宣传形式,营造重大动物疫病群防群控的浓厚氛围。
2、落实乡镇干部包村、包场、包户责任制,督导规模养殖场(户)按照免疫方案落实程序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封闭管理等。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免疫证持有率、防疫档案建档率、牲畜耳标佩戴率分别达到100%。包场包户人员名单上墙,包场(户)人员每月至少督导一次。
3、在春秋两季集中防疫期间组织村委会、村级动物防疫员对散养畜禽实施集中强制免疫,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免疫证持有率、防疫档案建档率、牲畜耳标佩戴率分别达到100%。
4、落实防疫经费。包括人员经费、防疫物资经费、工作经费和扑杀补偿经费等。做好防疫物资储备。
5、发生疫情时,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封锁疫区,组织扑疫工作。
6、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7、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对村“两委”的考核,与村干部的工资挂钩。每个村都要配备一名主抓动物防疫工作的村干部。
8、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结束后,由乡镇、街道办分管领导、包村干部对防疫密度进行自查自纠,并将自查结果上报新乐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
9、落实“补免周”制度。集中强制免疫行动结束后,每个月的最后一周为“补免周”。各乡镇政府、街道办要及时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对新补栏、新生、足龄、病愈、遗漏、首免后间隔1个月的畜禽进行补免。每月补免结果(补免档案)报基层防疫监督分站。
10、负责协调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疫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矛盾纠纷和意外事故等。
(二)农牧局:负责防疫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制定全市动物防疫工作计划,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负责组织划定疫点、疫区、威胁区,采集病料,调查疫源,逐级上报动物疫情。发生人畜共患疫情时,负责与卫生等部门互通疫情,共同采取控制、扑灭措施。负责对防疫监督站和动物卫生监督所的考核和管理。具体工作要求:
1、加强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政策宣传。
2、制定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施实方案。
3、与防疫监督站、动物卫生监督所签订防疫工作责任状。
4、指导乡镇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等工作。不定期组织人员督导检查乡镇政府、街道办的动物防疫工作。
5、落实防疫经费及防疫物资储备。
6、及时上报重大动物疫情。
7、完善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8、负责督促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防疫监督站等下属站所做好本职工作。
(三)财政局:负责将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两病”监测、疫苗补贴、注苗反应补贴、阳性畜禽扑杀补偿等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防疫设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无害化处理等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加强对动物防疫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将村级动物防疫员误工补贴列入财政预算。
(四)公安局:协助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做好疫区的封锁、强制扑杀、动物及产品运载车辆的检查以及违法行为的治安管理。协助农牧局做好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检疫消毒工作。
(五)工商局:规范活畜禽交易市场秩序,杜绝未经检疫的畜禽产品上市交易。
(六)卫生局:负责对饭店、餐馆等场所的检查,禁止使用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
(七)商务局:负责定点屠宰场的检查,坚决取缔私屠乱宰点,严厉打击非法行为。
(八)养殖场(户):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强制免疫工作。经强制免疫的动物,按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具体要求:
1、畜禽场主是动物免疫的主体责任人,要按照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严格落实程序免疫。
2、落实科学的消毒措施。
3、建立免疫档案,载明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
4、积极配合防疫监督站做好采样(血)、疫病监测等工作。
5、主动接受动物防疫监督站的防疫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各种有关防疫资料。
6、做好无害化处理,不得贩卖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及动物产品。
7、实行封闭管理。
8、散养户在春秋集中强制免疫期间,要积极配合村级动物防疫员完成所养畜禽的免疫接种(注射)。集中免疫行动结束后,对新购进(补栏)、新生、足龄、病愈的,要主动按要求进行补免。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明确责任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管部门重点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落实领导干部包片、一般干部包村、包场、包户和定点联系制度,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人头,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对因防疫工作不到位、工作失职、渎职而造成疫情传入或扩散的,要严格责任追究。
(二)加大经费投入。对强制免疫、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扑杀、补偿、人员培训等防疫经费,要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篇3
[关键词] 动物防疫 新农村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64-01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畜牧业作为喜德县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抓好动物防疫工作是确保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防疫机构队伍的问题
动物防疫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到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虽然喜德县组建了建立了完善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新的防疫工作体系正逐步建立,新的防疫工作机制正逐步形成,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特别是乡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素质不高,与现行防疫工作要求存在差距,加之工作辛苦、待遇偏低、保障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
2.基层防疫手段的问题
为了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畜禽群体保护力,防止疫情的发生,免疫密度须达到100%,免疫合格率不低于70%。但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基础设施差,没有固定办公用房,虽然乡镇配备了冰箱等冷藏设施,但村级冷链体系不完善,防疫设备陈旧老化,防控手段落后,难以满足防控的质量要求。
3.防疫监督手段的问题
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已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但作为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检疫监督、执法办案、技术检测等设施、技术要求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对动物饲养、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销售、运输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能力。
3.1 对千家万户散养畜禽的防疫、检疫工作不好开展
农村养殖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大多分散饲养、自由交易、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对自繁自养自给的畜禽,防疫监督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由于缺乏防疫监督必须的仪器设备,乡镇屠宰点和市场检疫基本上是靠感官检疫,对上市的畜禽检疫质量难以保证。
3.2 对规模化养殖户(场)防疫不好监管
规模化养殖场的防疫自成体系,乡镇的主要职能是督促其防疫落实到位,并依法对其防疫效果进行监测。但目前这两方面的工作难度都相当大,特别是采血监测抗体水平阻力大,其原因主要是养殖者怕采血应激引起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如何使之接受动物防疫部门的防疫、监督、监测与检验,使之符合动物防疫标准,也是动物防疫部门面临的难题。
二、动物防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1.正确认识动物防疫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畜牧业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发展畜牧业,发挥畜牧业对种植业的产业升级作用,对于节约资源,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生活宽裕,都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新农村建设呼唤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发展离不开新农村建设。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畜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经济支撑,只有通过发展畜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使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社会和谐等各项目标真正得以实现。另一方面,畜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农村建设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向区域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转变,对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增加养殖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千家万户式的养殖方式目前仍是喜德县养殖业的主体。虽然目前逐步向规模化、生态化转变,但资格主体仍然没有改变。动物疫病始终是阻碍喜德县畜牧业发展的大敌,每年因疫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万元以上,每年投入各种疫病防治经费100多万元,由此可见,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农村经济发展而言更是如此。
2.新农村建设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动物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仍然是在农村,在畜牧业生产上,一家一户小规模、千家万户大群体是当前喜德县畜牧业主要生产方式,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农村始终是动物及其产品的原始生产基地,而农村又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动物防疫人员缺乏、防疫设备陈旧、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的地方。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困难。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任务艰巨,必须尽快提高动物防疫水平,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三、充分发挥动物防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发挥动物防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在饲养方式、防疫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1.切实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确保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要针对农村防疫队伍“技能不强,待遇不高,任务不轻,责任不小”这一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基层畜牧队伍的兽防科技知识培训力度,切实解决防疫员工作任务重、待遇低的问题,提高工作积极性,确保动物防疫落到实处。
2.逐步推行养殖准入制度
为了有效地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证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对规模化养殖场实行养殖准入制度,达到规定的生产条件,核发生产许可证,才能从事养殖。达到规定的防疫条件、配备专职的防疫技术人员,自觉接受防疫监督部门的防疫监督,核发防疫合格证。对其生产的畜禽及其产品,实施强制检疫制度和市场准入标识制度。
3.加强畜牧兽医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畜牧兽医队伍管理体制,进一步稳定畜牧专业人才队伍,鼓励专业人才对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养殖场开展结帮扶和技术服务工作,在饲养技术、疫病防治等方面,充分发挥畜牧专业人才队伍的技术服务功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防疫经费
篇4
关键词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S851.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64-01
柳城县自从2005年启动村级动物防疫员网络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村防员队伍网络已初步形成,发挥较好的疾病防控作用[1-2]。该文在总结近年来村防员队伍建设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现阶段村防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柳城县村防员队伍建设现状
全县12个乡(镇)、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的121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共配有村防员135人,平均达到每村有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共培训村防员10多次,参训村防员近2 000人次,使村防员防疫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护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柳城县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体系仍未建立健全,存在以下问题。
1.1年龄老化,知识贫乏
2009年,全县共有村防疫员135人,村组合并后有135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村防员数量平均为1人。从年龄结构看,将近50%是50岁以上的“老兽医”,其中56岁以上有31人,占23%;全县有37名村防员处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技术、新知识速度较慢。
1.2工作艰辛,劳动量大
柳城县属养殖大县,动物饲养规模小,养殖量大,以散养为主。根据2009年统计,全县135名村防员共负责应免猪88 146头、牛49 769头、羊7 273只、禽445 210羽、犬23 513只,免疫任务繁重。甚至部分60岁以上的村防员负责10个村民组或10多个自然村的防疫任务,工作艰辛。对防疫面积较大的村落,防疫员每天要奔走几十千米,劳动强度较大。
1.3待遇低,难留人
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后,近几年市级财政用于村防员注射劳务的补助经费每月每人为100元,人均享受补助约1 200多元,加上县级等量以上配套,也只有2 400元左右,无法维持生计。因此,许多年轻的防疫员或改行,或外出打工。据统计,全县现有135名村防疫员,现从事防疫工作的年轻村防员不足35人,36~45岁只有42人,35岁以下的只有14人,相对于繁重的防疫任务,青壮年层次人数略显不足。
2发展对策
2.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①岗前培训。由县水产畜牧兽医局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技术骨干,编写《基层动物防疫员实用手册》,发放到基层防疫员。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免疫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②强化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更新知识,增长才干,争取国家新型农民培训项目资金,组织基层防疫员到柳城县农业学校、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专业院校进行短期技术培训[3]。
2.2引进人才
选拔一批高学历、热爱畜牧兽医事业的年轻同志进入动物防疫员队伍。具体方法:①实行资格准入,对老员工进行筛选。②严格选用程序。凡符合参聘条件的,按照个人申请,村委会推荐,镇街把关,县水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培训、考试、考核,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择优选出拟聘任村级动物防疫员。由市对拟聘任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考核,成绩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③实行择优聘用。按照考试、考核成绩,经公示反馈无异议者,按各乡镇所需防疫员人数依次录取。签订聘用合同,发放聘用证书,建立聘任档案。
2.3增加经费投入
针对防疫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的情况,增加其基本补助费用;建立免疫注射补助标准涨浮联动,合理提高免疫注射补助经费;给防疫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或企业养老保险等,解决其后顾之忧。
2.4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考核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村防员监督管理办法,加强业务培训,严肃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纪律,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行为。对工作开展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报酬补贴挂钩。完成目标任务者,发放全额补贴,完不成目标任务者,按有关比例标准减发一定的补贴,对在省、市、区县防疫检查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防疫员给予相应等级奖励,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后位村防员予以淘汰,取消下一年的聘用资格。对严重违法违纪、造成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蔓延的村防员,依法追究其责任[4]。
2.5成立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
2.5.1建立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按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各乡镇都成立成立村级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由1名群众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村防员担任。理事长具体负责本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的日常事务。对村级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成员统一配置工作服、疫苗冷藏箱、防疫专用包、耳标钳、注射器等防疫器械。春秋两防集中免疫期间,理事长组织防疫专业队开展拉网式集中免疫,以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白”。平时免疫实行村级动物“固定免疫日”制度,科学安排每村每月固定动物免疫日。即在每个村级动物防治员管辖区域内,分别选出3个自然屯,根据各屯畜禽饲养量,确定每个月固定1~2 d为该屯的“动物免疫日”,并在村级范围内告知。通过实行村级固定动物免疫日制度,使动物免疫服务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存栏畜禽处于有效免疫保护状态。
2.5.2强化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管理[5]。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成员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由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与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和人员签定村级动物防疫员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建立年终考评制度,年终由所在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会同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对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并形成年度考评意见,作为续任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和拨付“购买服务”经费的依据。“购买服务合同”一年一签。凡工作表现突出的进行奖励,工作不到位的扣发其劳务报酬;不能继续胜任防疫工作的,停发其劳务报酬。
2.5.3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成员补助发放。各乡镇保留原有村防员的名额数,实行谁参与谁受益的原则,合作社成员补助以包村工作量及工作绩效核定,从市、县下拨的村防员补助经费中列支,再确定全年购买服务经费,签订“购买服务合同”,补助发放实行春秋防各1次每年3―4月和9―10月,在聘用期间根据考核情况由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统一发放给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或发放到村防疫员。并采取有偿服务的形式开展诊疗、驱虫、计划免疫等服务。
3 参考文献
[1] 陈军.养殖场防疫的基本思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100.
[2] 农业部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农医发〔2008〕16号)[J].中国兽药杂志,2008,42(5):59-60.
[3] 曹福顺,蒯淑霞,杨庆华.“五大措施”强化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与管理[J].养殖与饲料,2010(3):62-63.
篇5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内陆开放;供应链管理
《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对河南郑州的战略定位是“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内陆对外开放高地。这些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物流平台体系的支撑。郑州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是交通枢纽,但突破口是建设第四方物流平台体系。郑州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抢先发展第四方物流,统筹各种要素资源,加快形成推动内陆开放的战略枢纽。
一、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内涵及特点
美国Accenture管理顾问公司最早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他们认为:“第四方物流(4PL)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出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作为供应链集成商,第四方物流能够提供物流信息、交易匹配、合同签订、支付结算、信用评价、整体物流等六大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优化和集成。“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合约中的第三方,它以人身份为生产商提供库存管理、商品运送等物流服务,是实际物流的供应者,要承担人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四方物流是为车源、货源和物流服务等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匹配、互联共享服务的平台体系。它基于信息平台优势,与生产商、消费者、运输商达成物流服务合约,并由第三方提供实际的运输、仓储、拼装、加工等物流服务,第四方并不承担人法律责任。简而言之,第四方是物流供应链的整合者和物流信息的集成商,第三方才是专业物流服务的实际供应商。
第四方物流平台具有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特点。作为一种专业化物流联盟协作机制,第四方物流平台体系主要以物流设施配套体系、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和物流技术保障体系为支撑,具有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等特点。集约化主要体现在第四方物流平台对生产、采购、储运、配送、销售及售后等资源的优化整合,为消费者和专业物流提供商搭建互联互动互通的平台;标准化主要体现在第四方对物流对全供应链物流运作方案的设计,如载具标准化、包装编码标准化、流程标准化等。其目的是通过物流配送标准互认,提高供应链协作关系,实现流通综合效率的最大化。第四方物流平台的信息化是指通过对配套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实现物流信息的高效匹配。如智能提货终端、电子结算、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等。
第四方物流是推动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手段。第四方物流是协调国际、国内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自由高效流动的平台体系。建设第四方物流平台,能够破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推动境内外物流信息公开共享,促进生产、供应、服务环节间的融合互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加快形成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推进郑州“大枢纽、大产业、大都市和建设中心城市”的“三大一中”战略实施。
二、打造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随着河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郑州)自由贸易区等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河南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同时,河南凭借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配套能力,吸引了大批东部沿海产业向内陆中原转移,打造第四方物流平台,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体系,成为河南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关键所在。
扩大开放的形势需要。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南昌、合肥、西安、贵阳等城市均已提出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畅通贸易流通渠道,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已成为内陆省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共识。第四方物流平台体系是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的制高点,只有优化整合国内外物流资源,提高进出口货物的集散能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河南郑州才能在新一轮高改革开放中抢占先机,形成比较优势。
物流枢纽的优势凸显。依托郑欧班列、郑州航空港、郑州国际物流园及指定口岸等平台,郑州打造第四方物流平台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郑欧班列集货半径超过1500公里,辐射地域达到2000公里,分拨目的地覆盖欧洲、中亚地区108个城市;郑州航空港开通客运航线133条、货运航线32条,客货运通航城市覆盖全国和东南亚主要城市及欧盟货运枢纽;郑州相继获批肉类、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汽车整车、粮食、澳大利亚供宰活牛、种子苗木等内陆指定口岸,郑州已成为我国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内陆城市,其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优势正逐步显现。
国际物流的需求旺盛。河南外贸发展势头良好,亟需打造连通境内外的国际物流平台体系,扩大郑州物流分拨半径。手机制造与维修是河南外贸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2015年,河南手机出口1639.7亿元,增长27.7%,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1.1%;全球苹果手机维修进口已达106亿元,增长761.2倍。此外,河南跨境电商业务增长明显。2015年,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累计包裹量突破5000万包,货值41.04亿元,均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持续增长的外贸需求,对郑州的集货能力、配送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打造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建议
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高级形式,通过系统优化分解物流任务,交由若干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但第四方物流不能替代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物流,而应从信用、标准、监管等方面着眼,特别是应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工商、交管等部门的沟通,推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做好物流节点与业务监管流程的有效对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节约物流成本,从而提供更优质、更快捷的物流服务。
首先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消除制度,促进要素流动,从而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因此,打造第四方物流平台,首先应当突破传统体制机制的约束,优化运营监管流程,使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监管流程顺应物流;创新物流配套设施的建设方式,采取股权投资、PPP等模式,支持混合所有制企业参与第四方物流平台建设,避免投资与运营分离,提高平台的利用率;鼓励校企合作、商学合作,采取实训式、公司式等模式,培养适应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是要加强物流配套设施建设。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要素的统筹协调,其平台功能、服务系统的完善需要循序渐进。当前需要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要依托菜鸟国际转运中心、国际快递物流港、顺丰航空快件集散中心、唯品会电商物流基地等项目,整合物流监管、金融、运输等政府部门信息,建立全省物流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采集、网络竞价、市场营销、支付结算、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另一方面是要立足河南的产业优势,优先打造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第四方物流平台。如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人发制品、农产品等产业。围绕商品集散地、批发市场、产业聚区,培育一批具有全国行业影响力的物流集成商。
第三是要科学规划现代物流产业。政府应当建立统筹内河、公路、铁路、航空及关检等部门在内的协作机制,推动部门信息互认共享,实现多式联运无缝对接;行业协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融合运输、仓储、货代等行业的桥梁作用,配合政府、服务企业、整合资源,积极打造物流园区联盟、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物流产业集聚发展;领军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推广行业标准,加快实施物流设施信息化、标准化改造,主动参与第四方物流市场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立滨.基于第四方物流在青岛港口物流中的应用研究.物流科技[J],2011年(6).
[2]孙静,何有世,桑群峰.中国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建设分析与研究.江苏商论[J],2006(7).
[3]毛光烈.以第四方物流带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以宁波市为例.中国软科学[J],2010(4).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 动物防疫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68-01
一、 我国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
1.农户对于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不足
动物防疫主要指得是对一些常见传染病进行疫苗研究来防患于未然,而一些特殊传染病或者农户自身错误行为导致的动物死亡可能会让农户对动物防疫的效果产生怀疑,觉得动物防疫效果不佳,无法认识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为了短期的利益,农户可能会放弃在动物防疫上话费的成本。这样有无检疫证明就不会成为农户购买动物时的衡量标准,妨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展开。
2.防疫人员缺乏积极性
动物防疫工作流程较为复杂,对人力和物力的要求较高,而大部分检疫站人手不足,设备落后,地方的资金扶持不够,影响了动物防疫的效果,也打击了防疫人员的积极性。复杂的疫苗保管过程以及注射疫苗时的很难一步到位,这都严重影响了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了防疫工作的效率。岗位待遇不够吸引人,也导致相关人才的引进困难,防疫工作的顺利展开受到影响。
3. 动物防疫的检疫过程存在较多问题
有些落后地区,畜牧方面的经营不够集中,整体屠宰量少,动物检疫收取的费用有时比起所需成本还高,影响了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有些检疫人员不负责,对检疫过程比较随意,对检疫的物品只看下数量而不仔细检查就贴上免疫的标签,大大降低了讲义的质量,同时在运输工具的消毒也不到位,运输动物前后不进行及时的消毒,造成了病菌残留,加大了疫病发生的可能性,这些都影响了检疫合格证及消毒证明本身具有的效果。
4. 监督工作存在不足
逃避动物检疫的现象时有发生,说明检疫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做得不够,检疫合格的动物在经过城市间玉树后,其免疫力和健康状况都会受到影响,这时需要我们进行及时的监督,防止有严重病情的动物流入市场。只有监管力度的加强,违法行为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5. 动物防疫的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法律是防疫工作中的强力手段,但在新的《动物防疫法》颁布前,动物防疫方面的相关法规依旧是空白,法律失去了其威慑力,助涨了动物防疫中违法行为的发生,有的人就为了个人利益,利用法律漏洞逃避动物防疫,不仅给执法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让不健康的肉类流入市场,更是给人们安全造成了隐患。
6. 动物防疫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畜禽有一定的自然死亡率,死掉动物的尸体如果得不到及时且科学的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同时后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虽然对这类情况有一定的应对措施,但是我国的动物防疫还在发展阶段,具体的隔离,封锁,消毒等基本设施设置仍旧不够到位,面对突发的情况很难有效的解决问题,导致问题进一步蔓延加深,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还延缓了问题的解决。
二、 解决动物防疫问题的措施
1. 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力度
政府和畜牧部门可以通过贴宣传海报,做电视广告,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于防疫工作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并认可动物防疫工作。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尽可能防范经营者的违法行为,提高他们的配合度,推动动物防疫动作的顺利展开。
2.加强动物防疫队伍的建设
加强对动物防疫相关人才的培养,完善相关知识,引进先进技术,确保整支动物防疫队伍的技术水平,有了过硬的水平,才能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效果。同时加大对动物防疫的资金投入,不仅要保证设备的齐全,更要保证动物防疫人员的待遇,只有有了较为丰厚的待遇,才能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工作时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大幅提高。
3.加大对动物防疫的监管力度
我们应加大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力度,在保证免疫检查密度的同时,也要保证免疫检查的质量,严格滚训常年免疫制度的要求。同时对于一些重大的动物疫病的免疫检查要做到100%,不能有丝毫遗漏和疏忽的地方,相应的免疫记录也是必不可少的。监管力度的加强,也能有效的防止逃避动物防疫现象的发生,是市场上动物的安全有了保障。
4.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设施
各个部门应该增强对动物防疫的重视,对每一步的操作流程做到科学规范。完善相应的隔离设施、封锁设施、以及消毒设施,确保动物疫病发生时可以做到有效的防止,确保疫病不会进一步扩散,保证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更是对人们身体健康的保障。
5. 建立符合疫病防治的兽医管理体制
从事动物防疫的人员中兽医专业的人比重较少,大部分检疫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基本操作不规范,对动物的防疫检疫以及处理疫情的能力都有待提高,严重制约了动物防疫的工作效果。我们应积极改善兽医管理体制,培养更多适合动物防疫的人才,提高整体的素质保证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
三、小结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相应的动物防疫战略也将应运而生,只有动物的疫病可以得到有效的防治,畜产品动物的卫生质量才能得到保障,人们的健康才能有保障。问题肯定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问题发生前及时做好防疫工作,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不至于在问题发生时措手不及。防疫是一项长远的计划,可能短期内见效不够明显,但是在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中,动物防疫的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收益也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赵汉新. 广州市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篇7
第一条为了加强动物防疫员管理,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县畜牧水产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动物防疫员,是指纳入乡镇动物防疫员编制,由财政全额拨款工资的工作人员。差额拨款人员参照执行。
第三条县畜牧水产局所属的防检站具体负责全县动物防疫员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第二章动物防疫员基本素质及工作任务
第四条动物防疫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服从管理,秉公办事、依法执业、清正廉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热爱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事业,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珍惜和维护行业形象;
(三)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四)具有执业所必须具备的学历、资格证书、技术职称等;
(五)能熟练掌握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与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指导畜牧业生产,动物防疫、检疫、疫情测报和参与扑疫等实际工作能力。
第五条动物防疫员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宣传贯彻国家畜牧业生产、动物防疫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定责任区内养殖业发展规划、动物防疫计划,指导养殖户开展养殖业生产,扶植重点畜牧产业、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
(二)在责任区内实施国家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和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报告、控制与扑灭;
(三)根据县级畜牧水产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或乡镇动物防疫站安排,协助县级畜牧水产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动物产品管理、种畜禽管理、兽药饲料管理、渔业资源保护、动物诊疗人员管理和动物(含水生动物)检疫等工作;
(四)承担乡镇党委、政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乡镇动物防疫站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三章工作制度
第六条动物防疫站实行站长负责制,动物防疫站站长由县畜牧水产局任命。站长是动物防疫站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动物防疫员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主动接受动物防疫站和站长的监督与管理。
第七条乡镇动物防疫站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采取分工、分组、分片、联村、划定动物防疫责任区域等形式,将工作任务分解给每一位动物防疫员,并建立与工作绩效挂钩的奖罚机制。动物防疫站实施工作分工和管理时,既要责任明确,又不能忽视相互协作。
第八条动物防疫员应熟练掌握免疫程序和免疫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动物免疫计划和免疫操作规范,对责任区内动物按照国家强制免疫的病种实施强制免疫和按免疫程序实施计划免疫,保障动物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第九条对动物接种疫苗后,动物防疫员要按照相关规定,填写免疫档案,发放免疫证明,加挂动物标识。免疫台帐、资料、文书,必须真实、全面、准确、规范,不得弄虚作假。
第十条动物防疫员应按照规定领用、保管、使用疫苗、消毒药物以及免疫器械、动物防疫证、章、标识,不得伪造、涂改、转让、出售动物防疫证、章、标识,不得转让、出售疫苗,不得使用变质无效疫苗。
第十一条动物防疫员既要做好春秋两季动物集中防疫,又要做好经常性动物防疫工作,坚持月月补针制度,及时受理养殖户免疫申报,及时督促、指导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做好免疫接种、消毒和建立养殖档案工作。春秋两季动物免疫密度和平时动物免疫密度都要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十二条对免疫注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动物防疫员应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对免疫注射后出现副反应症状的畜禽,动物防疫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救治。
第十三条动物防疫员要按月将动物免疫数量分类汇总报告给乡镇动物防疫站,由乡镇动物防疫站分类汇总后按月统一上报给县防检站。上报的动物免疫数量必须真实、准确,严禁弄虚作假。
第十四条动物防疫员要经常深入责任区、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进行疫情监测、调查工作,及时掌握责任区、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动物防疫工作情况,发生疫情要及时报告。
第十五条动物防疫员对多次做工作仍拒绝接受免疫注射的养殖户,要作为拒防户进行造册登记,名册经所在村民委员会盖章后,分别报乡镇政府、县防检站备案。同时,要严格控制拒防户畜禽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县业务主管部门在考核动物防疫员的免疫密度时,拒防户所养畜禽不作为应注基数。
第十六条动物防疫员在实施检疫和监管任务时,要按规定要求,并在规定权限内开展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工作,要按法定规定,加盖动物产品检疫验讫标志、出具检疫证明,坚决依据有关规定处理患病动物或染病动物产品。
第十七条动物防疫员在实施检疫时,要严格按规定、项目和标准收取检疫费用,不得超标准收费、巧立名目乱收费。
第十八条动物防疫员应积极推广和应用畜牧兽医新技术、新成果。
第十九条动物防疫员积极主动地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和安全防范工作举措,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第二十条动物防疫员要切实做好保密工作,严守各项保密规定。
第二十一条动物防疫员要爱护公物,严格按规定保管、使用仪器设备,严禁将公物据为己有,严禁利用公物为个人谋取私利。
第四章值班、请休假制度
第二十二条动物防疫站长应组织制定和落实各项值班制度,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工作时间,每天24小时动物防疫站都必须有动物防疫员值班。
第二十三条乡镇动物防疫员实行休假、请销假制度,每月须按时上报出勤登记表。动物防疫员每月工作天数按国家规定执行,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可采取补休、轮休办法。乡镇动物防疫员因事连续请假3天内(含3天)由乡镇防疫站长负责,3天以上须报请局领导批准;乡站站长因事请假需报经局领导同意。
第二十四条乡镇动物防疫员不在岗,动物防疫站长应急时向县畜牧水产局报告,如站长包庇不报,经人举报和检查出有假报、虚报者,追究站长责任。
第二十五条除按程序批准的休假和因特殊情况请假外,所有不在岗的,一律作旷工处理。
第五章考核与奖励
第二十七条对动物防疫员的年度考核,应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目标定量考核与阶段性工作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与注重实绩相结合。
第二十八条对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动物防疫员,年度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一)本年度内受县畜牧水产局2次以上通报批评的,或受到县政府及县以上部门以文件形式通报批评1次的;
(二)动物防疫抽查,责任区春秋两季的动物综合免疫密度达不到90%以上的;
(三)平时动物防疫抽查,责任区有3次以上(含3次)进栏30天以上的动物没有进行免疫的;
(四)不服从组织调动的;
(五)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0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15天者(情节严重者给予辞退处理)。
(六)按规定年度考核应确定为不合格的和本年度《乡镇动物防疫站目标管理责任制》确定为不合格者。
第二十九条动物防疫员或者动物防疫员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
(一)年度考核为优秀的;
(二)积极推广和应用畜牧兽医新技术、新成果,成绩显著;
(三)在重要刊物发表科技论文和文章的;
(四)受县级以上(含县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表彰的;
(五)对动物防疫站财产的安全、保值、增值有突出贡献的;
(六)有其他突出成绩和贡献的。
第六章处罚
第三十条动物防疫员每旷工一天,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按50—100元的标准扣发奖金或补助。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应给予适当处罚,情节严重者可移送司法机处理。
(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的。
(二)隐瞒和延误疫情报告,或不按规定上报疫情的。
(三)因动物防疫员原因,造成应实行强制免疫的动物未免、漏免或误免的。
(四)未及时督促、指导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做好免疫接种、消毒和建立养殖档案工作的。
(五)免疫接种后未按规定加挂畜禽标识的。
(六)免疫台帐、资料、文书不真实、不全面、不准确、不规范或虚报动物防疫数量的。
(七)不按照规定领用、保管和使用疫苗、消毒药物和免疫器械,造成免疫无效或产生严重后果的。
(八)伪造、涂改、转让、出售动物防疫证、章、标识,转让、出售疫苗,或使用变质无效疫苗的。
(九)免疫注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及时报告和处理,导致严重后果发生的。
(十)对注射后出现副反应症状的家畜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救治,导致畜禽死亡的。
(十一)因对工作不负责任、、失职渎职,造成疫情扩散、蔓延的。
(十二)不按动物、动物产品检疫规范实施检疫,不按规定加盖验讫标志、出具检疫证明,或不按规定使用验讫印章、检疫标志的。
(十三)违规给进入流通领域的动物加挂标识的。
(十四)因检疫工作失误,致使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
(十五)越权出证,超范围执法的;
(十六)因执法不当给他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身伤害的;
(十七)不落实安全生产和安全防范措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
(十八)巧立名目乱收费,超标准收取检疫费,或截留、挪用检疫费的。
(十九)贪污、挪用、坐支、截留或私分公款的;
(二十)不严守保密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十一)将公物据为己有,或利用公物为个人谋取私利的。
第七章附则
篇8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动物防疫工作不但关系到畜牧业健康发展、农民增收,还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各镇(乡、街道)、县直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动物防疫工作精神,严格执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与职责,制订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动物防疫经费投入机制和动物防疫物资储备机制,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储备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防疫物资,积极做好动物强制免疫和疫病的控制、扑灭等工作。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
(一)加强强制免疫注射工作,确保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和质量
动物疫病免疫是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环节。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常年补免工作,切实做到“六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剂,确保防疫密度和质量。一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并统筹兼顾鸡新城疫、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动物疫病的免疫注射工作。二是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存栏(笼)畜禽加施畜禽标识和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家畜耳标一畜一标,佩带率要达到100%;农村散养畜禽养殖档案一村一册,由镇(乡、街道)保存;规模养殖场养殖档案由养殖场户建立并保存。
(二)加强动物检疫工作,确保肉食品安全
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检验是促进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保障动物及其产品健康安全、实现“放心肉”工程的重要措施。各镇(乡、街道)必须高度重视动物检疫工作,严格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有关规程,认真抓好产地、屠宰、进出境检疫工作。
1、全面开展动物产地检疫。进一步加强辖区内畜禽养殖场的产地检疫工作,同时做好畜禽交易市场的监督、补检、重检工作,确保规模动物饲养场出栏畜禽产地检疫率达到100%。产地检疫数将作为规模动物饲养场畜禽出栏(笼)数的重要依据。
2、建立动物调运报检制度。凡跨省、市、县引进畜禽时,必须严格执行申报制度,调入前要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批准,办理动物准调证,并报当地畜牧兽医站登记备案,调入后3日内向当地畜牧兽医站报检,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经批准引进的,必须严格执行引种程序,落实隔离观察、消毒灭源、及时补免等措施,防止带入疫情。
3、切实做好定点屠宰场的检疫工作。动物检疫员必须按国家和行业标准实施屠宰检疫,严格执行宰前临床检查和宰后检疫检验的规范程序,确保屠宰动物的健康无疫。定点屠宰场必须配合动物检疫员开展检疫工作,确保屠宰动物的检疫率、持证率、耳标回收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4、规范动物检疫收费标准。检疫必须严格使用国家法定的检疫票据,严禁只收费不检疫或检疫后不出据合法检疫票据等违法行为;检疫收费标准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根据江西省物价局、江西省财政厅下发的赣价费字[1993]第066号、赣财综字[1993]第60号文件制定的《关于规范全县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验)收费标准的通知》(饶县动监[2008]01号)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其它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标准,严禁任何形式的乱收费。同时,要加强对运输、加工、销售、仓储等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检疫工作。
(三)加强动物疫情监测,确保及时掌控疫情动态
各镇(乡、街道)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疫情监测预警机制,对重点地区、重点区域、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牲畜集散地等实行重点监测,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实行常年补免,确保免疫质量,提高疫情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能力,防止重大疫情突发和蔓延。
(四)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确保畜禽安全生产
从事动物和动物产品加工、经营人员、动物饲养场、定点屠宰场及动物产品加工、仓贮、经营的场所,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取得县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核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并接受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有效期为一年,到期后,持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在《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失效前的15个工作日内,备齐相关资料,到县动物卫生监督部门重新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原《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同时作废。对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而擅自从事动物生产和加工的,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是否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将作为从事动物生产、加工的单位或个人申报项目、获取补助和享受其它国家及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的基本条件。
(五)加强对规模动物饲养场的监督管理
根据我县当前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县境内凡是饲养生猪存栏30头以上、牛存栏10头以上、羊存栏50头以上、禽类存笼1000羽以上或达到一定规模的综合养殖场列为规模动物饲养场。规模动物饲养场必须达到以下防疫条件:一是场所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大于1000米;二是有相应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三是有为其服务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四是有完善的动物防疫制度。兴办规模动物饲养场应先报当地村委会和镇(乡、街道)政府审核,在城市规划区内的,还须经县规划、城管和环保等部门审核,审核合格后,再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附具相关材料,经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审查合格的,发给《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的,申请人凭《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各镇(乡、街道)要对规模动物饲养场进行重点管理,以“包干到户、责任到人”的方式,指定专人进行技术指导,规范免疫注射程序、畜禽标识佩带和建立养殖档案,督促实行定期消毒灭源和死亡畜禽规范处置等工作,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做好辖区内养殖大户的登记造册,及时准确地掌握畜禽养殖状况,每季度以报表形式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规模动物饲养场情况。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各镇(乡、街道)要及时调整充实以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防疫工作落实到行政村和规模动物养殖场(户),确保措施到位、责任到人。进一步完善镇(乡、街道)动物防疫体系,各镇(乡、街道)要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6]15号文)和《关于成立镇(乡、街道)畜牧兽医站的通知》(饶县编发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乡级畜牧兽医站建设,落实办公地点,解决办公设备,确保畜牧兽医站人员、设施和工作经费的到位;要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防疫员,保障工作经费,经批准使用的防疫员不得随意更换,以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动物防疫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参与和支持。要广泛开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科学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防疫意识,为推动防疫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强化培训,提高素质。防疫工作要求严格,技术性强,县畜牧兽医部门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会议等各种形式加强动物防疫员业务培训,提高防疫员素质,保证防疫质量。
(四)健全制度,责任到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对违法违规引发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相关责任追究。
1、镇(乡、街道)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因未履行对辖区内规模饲养场(户)进行登记造册、疫苗发放等管理职责或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未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和按规定程序上报或其它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引发重大动物疫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格按有关要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疫情处理的费用和损失由该镇(乡、街道)承担。
2、动物防检员无故不开展检疫工作或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违反规定程序,造成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等严重后果的,吊销《动物检疫员证》,取消检疫资格;聘用干部将根据相关考核管理办法予以处理。
3、村级防疫员因工作不力导致重大疫情发生的,将予以解聘。
篇9
1.1动物疫病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近年来,还有部份地方村级动物防疫网络还未建立健全,成为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村级防疫工作条件差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难于保证常年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2群众动物防疫意识淡薄,主动配合性差.由于我市地处西部山区、群众的文化水平低,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很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不按免疫程序进行科学免疫。
1.3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华蓥市辖13个乡镇(街道),有4个乡镇畜牧站无办公用房,3个畜牧站的办公室为危房,其他乡镇畜牧站的办公条件也很差,乡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器械、工作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4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2、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
2.1加强行政管理。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而且是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动物防疫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并以此为准则确立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和目标。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2.2建立完善机制。各地应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监测预警体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对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加强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工作理念,逐步健全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切实解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积极提升乡镇动物防疫站业务能力。
2.3广泛宣传发动。动物防疫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众的动物防疫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组成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疫情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
2.4搞好防疫监管。要继续采取“五强制”(强制免疫、强制隔离、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检疫)措施,切实加强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要健全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以口蹄疫、禽流感为主的动物疫情调查和监测工作,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做到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各级政府要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立即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快速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篇10
【关键词】动物防疫体系;监测网络;养殖小区
建立和完善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对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是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从养殖业长远的发展角度看,应建立长效的动物防疫机制,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加强对饲养环节的管理,建立高效的动物防控体制。不仅从根本上消除动物疫情,防止人畜共患病,减少风险,而且对促进养殖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保证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动物防疫体系的现状、问题
随着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总量明显增加,养殖密度也不断增大,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产品流通半径不断扩大,动物疫情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养殖业的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仍以传统的散养模式为主,如家禽的规模化养殖约占40%,猪的规模化养殖只占25%,而牛羊占的规模化养殖比例则更低。混放混养等传统养殖方式仍普遍存在,在很多地区,把鸡、鸭、鹅等多种禽类混养,增大了疫病感染的可能性。动物防疫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动物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风险观念淡薄。防疫措施程度比较低,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很少打疫苗,一旦发现疫病,就很难查清源头,加大了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在饲养过程中,为了提高养殖收益,使用抗生素、生长激素来提高产出率,导致动物抗击疫病的能力差。其次,防疫人员编制短缺。养殖数量的剧增使基层防疫、检测、检疫工作繁重,特别是散养的农户多,一个防疫员要负责很多工作,走村串户,注射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基层防疫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年龄偏大,特别是受编制、经费的影响限制,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待遇不高,而且缺少正规的培训和教育,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再次,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缺少基础设施和装备。基层防疫站的设备陈旧老化,村级防疫工作条件差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防疫、检测、检验设备及冷藏设备缺少,如有些疫苗需要冷藏,但是缺少相关冷链设备,这些制约着常年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议
县、乡、村三级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是动物防控体制的主力军,其设备、人员配备直接影响动物疫病防控结果。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目标思路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基层防疫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对各种动物疫情的预报、快速诊断、监测,是动物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构建有效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
1.增加对农村防疫的投入力度,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基层防疫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把乡、镇、村动物防疫站的经费纳入到县级财政预算中,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保障日常运转经费,切实增强免疫服务能力,提高落实村级防疫人员的补助经费,改善工作条件。
2.加快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的转变,培养养殖农户的防疫观念,形成以预防为主的饲养管理模式,加速传统的饲养方式向规模化养殖方式的转变,推广养殖小区和养殖示范区,积极培育健康养殖方式。基层防疫站应帮助养殖农户制定合理的养殖方式,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
3.加强基层防疫队伍的建设。基层防疫队伍的建设是我国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对保证动物安全和畜禽质量安全起着重要作用。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专业人才充实到乡镇防疫队伍中。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选拔村级防疫员,保证每个村配备一个基层防疫员,大村要配备两个防疫员。加强对基层防疫人员法律法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使防疫员掌握动物疫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隔离、疫病样本采集等专业知识,了解流行病学的特点,会使用新技术、新设备,采取多种形式加速推广应用动物防疫科技措施,进一步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4.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把防疫设备、设施的建设重点放在建立基层防疫站,为乡镇、村配备专用工作场所,如建立防疫站和村防疫服务室,配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专用快速的检验、检疫设备,治疗设备及冷藏设备来保证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强化动物强制免疫,对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全面强制免疫。
5.健全农村疫情监测网络,强化应急管理。加强养殖农户的防疫意识。做好养殖户日常的饲养环节的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是做好防疫工作的基本前提,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防疫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加强对养殖农户相关知识的培训,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基层防疫人员要指导养殖场、农户做好养殖防疫管理,要建立防疫档案,及时准确记录动物的免疫、用药、消毒、诊疗等情况。健全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
6.进一步完善防疫工作责任制,加强检疫监督工作。把强制免疫任务落实到每个村、每个养殖场、每个养殖户,每个行政村配备一个防疫员,做到每个养殖户都有专人负责。建立目标责任制,做到动物疫情的早发现、快速诊断、严格化处理。把动物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检疫监督工作结合起来,注重对动物检疫、防疫证、免疫标识的管理力度,对于没有动物防疫证和标识的畜禽不得出场、对无动物防疫证和动物标识的畜禽不得屠宰,以有效防止各种动物疫病的传播,建立畜禽市场的准入制度,确保动物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消费全过程的食品安全。
三、结论
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关系到家畜业持续健康发展、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人类的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了使动物防疫能适应家畜养殖发展的新形势,要不断加强科学研究,采用先进的防控技术和监测手段,有效防控各种动物疫病,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琳,刘新平.对新形势下我国动物防疫管理的思考[J].中国动物检疫,2007(12).
[2]张振岚,冯伟强,吕宗德,刘永.南京市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网络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畜牧与兽医,2005(07).
[3]陶建平,吴斌,杨园园,阎振宇.公共风险危机下的动物疫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J].湖北农业科学,2009(02).
- 上一篇: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总结
-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