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配合学校开展书写规范汉字的活动,同时也为了检验学生书写中国练字的效果,我校2019年12月12日下午举行了全校性的硬笔书法比赛。通过硬笔书法比赛旨在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进一步培养、激发了同学们练字的兴趣,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结果,我们欣喜地看到,开展练字活动以来,同学们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比赛中还涌现了一批佳作。从比赛反馈的情况来看,我们今后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
一、进步
1、学生的书写的字体结构感有了一定的强化,尤其是独体字及左右结构的字写得较合理。
2、字形挺拔,笔画流畅,有的还能写出笔锋,颇具书法韵味。
3、整幅作品布局合理,美观大方。书写内容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为加深学生对课文生字的辨认,减轻教学负担,也可以是必背古诗词中选择古诗抄写。
二、不足
1、执笔方法与写字的姿势不正确,尤其是距离桌面太近,老师要及时提醒纠正。
2、从初寒的情况看,整体不太理想。特别是笔画的衔接不够严谨,各部分的位置安排不合理。
3、今后练字前,老师要指导学生对该字的字形、间架结构进行仔细观察、辨认,然后对难写易错的笔顺作重点提示,最后学生才胸有成竹地书写。
篇2
关键词:长春;高校;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第一部分 概述
一、调研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认知情况,我们于寒暑假期间,对长春市的三个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当街随机访问调查,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有以下三项:
1.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认同程度,从而了解传统文化的普及程度。
2.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教育方式和内容,进而分析传统文化的推广力度。
3.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现状,对以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教育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抽样框和样本
(一)抽样框
按照调查目的的要求,调查对象主要为长春市内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财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二)样本的形成
1.将长春市区分为若干个区域。
2.从中随机抽取几个区域构成访问范围,具体范围确定为吉林大学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财经大学的校园内。
3.从被抽取的区域中按照随机原则当街随机选取访问者构成样本。
(三)样本的容量
根据调查目的的要求,将大学生样本容量确定为500份问卷。有效问卷482份。
三、调查方法
本调查组织采用了随机抽样法选取访问范围,在每一个被选择的区域中再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被访问者,总体采用了分层抽样方法。实地调查采用访问方式进行,这就使得此调查方式和方法具有随机性,能够依据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四、访问过程控制
此次调查人员由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花林竹海小组4名同学组成。正式访问前均做了认真的访前培训,另外,每天访问结束后,各组长都对本组当天的工作做了核对和总结,各组间也有一定的沟通和监督,这两个控制手段有力的控制了整个访问过程,保证了调查访问的质量。
五、数据的录入和检索
返回的问卷经过初审和终审合格后,即编号录入,录入完成再进行正确性复核,之后,开始有关数据的检索。
第二部分 正文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此次调查的被访者为长春市高校大学生,分别来自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以及吉林财经大学。其中吉林大学作为综合类大学的代表,东北师范大学属于师范人文类大学,而吉林财经大学则是财经类大学的典型代表。在长春地区一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在吉林大学发放问卷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49份;在东北师范大学发放问卷167份,收回有效问卷167份;在吉林财经大学发放问卷168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
二、调查问卷具体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1.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
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方面,不同学校的同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一般,占到总人数的47.30%,而非常关注、关注、不关注的比例分别为2.70%,27.59%和20.95%,只有1.45%的人表示对传统文化根本不关注。另外一方面,通过不同学校之间的对比,吉大和东师的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吉林财经大学的学生。在吉大和东师的学生中都有超过30%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非常关注的态度,这可能缘于吉大作为国家重点综合类大学,注重培养全方位人才,而东师本身就是师范人文类大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培养,从数据中来看,东师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示不关注的比例也是三个学校中最少的。吉财则有55.42%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关注程度一般,这从侧面表现出吉林财经大学还是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氛围的。
2.学校相关课程设置
总体来说,各个学校关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不是很多,开展的相关校园活动也不很丰富,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其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加强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甚至有很多同学认为可以将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设为一门必修课。
数据显示,学校在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设置方面,其中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的课程相对而言还是比其他两个学校略多一些的,这说明师范人文类的学校更加重视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
3.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
在开展校园活动方面,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关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现在大学内虽然开展了很多的社团活动,但是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却少之又少,我想这应当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数量与学生开展相关活动的情况是呈正相关的,可见老师的授课内容对学生的整体认识和行为活动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二)传统文化未来前景
1.发起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的必要性,三个学校的同学的态度基本相同。从总体来说,93.98%的人认为我们有必须要发起保护传统文化的活动。三个学校的被调查者中也都超过了90%的人认为应该保护传统文化,而吉林财经大学更是高达95.78%。这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急需保护的事实普遍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2.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和国人对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认可程度
从总体来看,70.1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认可程度更是高达93.98%。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在国民心中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三个学校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部分有略微差异,但并不影响对于传统文化态度的大方向。东师和吉财认为传统文化未来前景较好的同学分别占73.05%和74.70%,情况基本一致;而吉大则是61.75%,相对其他两个学校少了13%。表明吉大认为传统文化未来和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作用不明朗的同学明显多于东师和吉财。在吉大对于传统文化不看好的学生也大大多于其他两个学校。此结果将理工类学生和文科类学生的差异体现的淋漓尽致。吉大学生更偏向理性的思考。东师和吉财则更倾向于感性的感觉,对传统文化抱着极大的信心。
(三)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
1.传播途径对比分析
现在大家现在接触的途径主要还是集中在报纸书刊,影视广播和互联网,说明在现阶段大家主要还是通过自己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但是对于同学们所期望的接触途径来说,大家还是更想通过课堂讲授和校园活动来加强这方面学习,这表明校方在这方面的努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传播内容内容对比分析
从整体来说,现在大家接触到的传统文化主要还是集中在精神方面。在物质和行为文化这两方面,大家都觉得有所缺失,想要进行更多的了解。在制度方面,大家了解的不多,也并没有想要进行深一步了解的欲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传统的建筑,服装,饮食,民俗等保护力度不够,导致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有所流失,在礼仪方面,我们现在更是懂得更是少之又少。虽然我们现在可以接触到一些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但掌握的不多也不精。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除了要在精神层面上提供更多,更精的精神文化食粮,更应该注意保护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的活的传统文化。比如,保护各地有特色,有历史的传统建筑,重视对于各民族各地区特色节日民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多管齐下,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下去。
3.缺失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总的来说关于儒学国内遇冷现象41%的人认为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传承力度不够,25%和21%的人分别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怪现象和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解肤浅。在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中,大部分人认为学校没有起到良好的传播作用,有33%的同学认为学校过度重视考试升学,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26%的同学认为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社会教育缺失。在调查中,受访者也给我们了很多他们认为的原因,总结下来,其他选项中分别有以下几类:社会发展太快,物质等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历史原因;国家宣传不够,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不成熟;战争及破坏;国家不重视;生活节奏过快;老师不清楚。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学习氛围都严重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
第三部分 建议
一、对政府机构的建议
(一)通过相关的法律来保护传统文化
虽然大部分人觉得没有必要将保护传统文化提高到立法保护的层面上来,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我们只依靠自己的自觉学习和民间发扬所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所以我们认为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立法是刻不容缓的,我们应该在各个层面上建立相关的法律来保护传统文化。
(二)加大对于本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
每个地方的政府都有责任保护好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包括当地的历史遗迹等。提高保护意识,对于符合要求的传统建筑民俗等,地方政府可以进行申遗,在各地开展宣传活动,或者是举办文化节等节目来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让传统的东西融入广大人民的生活中去。
二、对学校的建议
(一)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
高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和开展的传统文化活动满足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建议高校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多多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
(二)树立大学生的爱国责任意识
大学有责任让大学生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中国人。这里的责任感就当然包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教育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树立大学生的爱国责任意识。
三、对大学生的意见
(一)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热情
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坚持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素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自身自省传统文化的修养高了,整个社会的素质也就提高了。
(二)积极响应国家的学习号召
积极参与社会上和学校中举办的相关活动,在活动中与大家交流传统文化,互相切磋,交流心得,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能够更加正确地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吸收其中的精髓。
篇3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传统节日符号;仪式;文化符号;弘扬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特别设立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委托课题(决策咨询)“弘扬节日文化研究”于2010年6月立项并成立课题组,最初将该项目分解为十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均以春节为核心,着重对列入第一、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七个传统节日特别是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四个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传承情况、节日现状、存在问题、应对对策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到2010年末,经过约半年紧锣密鼓的调研,《弘扬节日文化研究》已按最初的预定计划完成各子课题的调研及报告初稿的写作。
通过深入系统的调研,课题组愈益明晰意识到,目前学术界及社会上围绕传统节日的讨论,越来越聚焦到一个重要问题上来,即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问题,也就是在今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节日文化。
为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2011年元月25日,本课题组邀请在京的部分节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中国文化报》社联合召开了题为“探讨节日符号仪式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高层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切实而丰硕的成果;产生了积极而热烈的反响,有力推动了社会及学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应邀出席研讨会并发言的专家有:文化部艺术科技司司长于平教授、中国文化报社孔繁灼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庆善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祁庆富教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赵书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吕品田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北京福人福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高磊总设计师、中国文化报理论部徐涟主任、北京大学陈连山副教授、王娟副教授等。会议由课题组负责人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心峰研究员主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政协报》等媒体代表及课题组同志参加了研讨会。
一、为什么要深入探讨节日符号与仪式
研讨会的焦点首先集中到为什么要深入探讨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的问题。
研讨会一开始,主持人向大家介绍说:有关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问题在学术界已探讨多年,发表了相当数量的有关研究成果。目前学术界及社会上围绕传统节日的讨论越来越聚焦到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这样一个问题上来。但是,有关媒体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与仪式的探讨,仍相对零散,也不够深入具体。我们今天召开这样一个专题研讨会,意在对这样一个节日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重新作一次相对集中的思考,将有关的探讨引向深入,甚至可以在建设方面提出一些更加切实具体的办法来。总之,我们应该努力探讨的是,在今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过好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节日文化?这个问题显然已经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孜孜关切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命运的诸位方家学者,一定在深切关注和思考传统节日的现状以及如何才能让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红火热闹、富有内涵?
篇4
高校专业英语教学长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多数学生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概念。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nsch 指出:“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必须把文化放在与本民族文化的对比中进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切入包含着对目的语以及母语的再认识。”[1]可见,重目的语而轻母语文化,不利于外语学习,也不利于跨文化交流,还会伤害民族自信心。鉴于此,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从2012年起面向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以“内容为依托”的中国传统文化英文授课课程。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中国人传统的智慧与信仰,创造与交流,美学与艺术,以及民情与风俗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提高文化素质与民族自信心,为日后从事跨文化商务沟通积累文化知识,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祖国文化传播。课程还涉及以下能力的培养。
1.外语学习能力:课程属于以中国文化内容为依托的英语语言习得性学习,因此,课程既要求理解中国文化相关内容,又要求熟悉中国文化相关英文表达。此外,学生还要掌握语言学习策略知识、学术语言表达技能以及语言学习评价知识。
2.跨文化交流能力: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时代[2]。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只有掌握了双方文化,才能真正达到平等交流。本课程就是期待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能使他们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交流,进而扩大其国际视野。
3.高端思维能力:课程不限于语言表述和知识认
知,还要求结合所学分析文化现象并思考文化问题。这要求一种批判性的高端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欠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表现突出。文秋芳教授曾于2009年11月针对11所高校14个文科专业超过2000名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展开过思辨能力的实证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大学3年期间,英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有小幅量变,但未呈现质变的阶段性特征。其他文科类大学生不仅进步幅度大,而且呈现质变的关键期在二到三年级之间”[3]。原因在于英语学习多是碎片化的积累,学生缺乏整体思维。本课程就是期望抓住思维质变的关键期来培养学生的高端思维能力。
4.审美鉴赏能力:英语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应该是一种人文教育,其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美学意识的培养[4]。中国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唯一未曾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是全世界人民公有的文化宝藏[5]。这也蕴含着审美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可从感性角度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爱恋,无限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到作为人的全面发展[6]。
二、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限课时内无法面面俱到,也不能深入探讨。因此,课程突出通识性意义,选取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特点和最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部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增长其见识进而促进其思考。课程的内容要集精练性、代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
授课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介绍中国传统的主观文化(孔子思想、老子思想、《周易》思想、孙子兵法、禅宗思想和生态哲学),另一部分介绍中国传统的客观文化(饮食、饮茶、服饰、建筑、园林、民俗、节日、艺术、京剧、中医、文字和文学)。两部分彼此渗透互为反映。授课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形式分专题进行,每周探讨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三、授课模式
课程按照“赏—读—习—论—写”五步来开展教学。第一阶段通过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阶段通过阅读来扩展学生的视野,第三阶段通过习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第四阶段通过课后讨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第五阶段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的反思。
“赏析”属于课前引导,类似于课前热身讨论。由于“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中国文化失语’,即 :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概念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的通病”[7],因此学生难对主题进行有效讨论。而教师如给出与中国文化主题相应的视频短片,既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使其快速进入情境,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且,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是“各式引起视觉刺激的图像通过影视和互联网等媒介空前地渗透到整个社会文化,参与大众的文化生活”[8],我们的学生是视觉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更熟悉也更易于接受图像给予他们的信息,也更为自然地融入其中。
“阅读”属于主干学习,类似于课上精读学习,选择适宜的文章。这不仅要求内容包含所学主题的精华,还要求语言包含所学主题的词汇。这种基于“内容”的学习兼顾了语言的扩展和知识的储备。旨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交际法教学对我国语言教学界影响颇大,但“尽管有许多可取之处,却受到其自身及我国外语教学环境的种种限制,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许多教师运用交际法组织教学活动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9]。其中一个弊端就是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变弱,而这一阶段的“阅读”就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其文本阅读能力。
“复习”属于学习检测,类似于课后练习。这部分属于学生自主检测,不涉及学生间互评和教师评价。这种检测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从所学知识层面设计问题,可通过判断、选择和填空等来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从所学语言层面设计问题,可通过词语释义、选词填空和英汉互译等来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表述的掌握。文化学习始于兴趣,但不该止于兴趣,必须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才能在日后跨文化商务沟通中有效应用。
“讨论”属于学习反馈,类似于课堂讨论。这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需要于前一次课留下下一次课的讨论话题,并将学生随机分组,给学习充足的自主性,让他们课下查找资料并制作PPT,于下一课课上演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组必须随机,如分组固定,组内个别学生会产生惰性;(2)组内学生分工平均,可按学生具体表现打分并计入总成绩;(3)无法监控课下讨论,可要求学生根据组别提交组内讨论记录。这个阶段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主动性,而且教学相长,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得到及时反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写作”属于学习反思,类似于深入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高端思维能力。它需要以前几个阶段的学习为基础,探讨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主题的深层次问题,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考。教师可留几个思考问题供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自拟问题,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透彻理解主题的基础上做深入思考,并将其所思所想用流畅英文加以表述,这是对上阶段“讨论”结果的系统化呈现。
写作可设最低字数(如500字),上限不控制,且教师要尽量保护学生写作的创造性,鼓励其打破常年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表述心中真实所想内容。写作初期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如语法混乱,结构不清,逻辑混乱,论点不明,论证含糊,可让学生自评后再进行学生间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这样学生的写作逐渐地会有很大提高,可以写得更多,写得更准,表达更自如,开始感受用英语畅快表述自身的快乐,不仅可以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为平时考核,占50% ,包括:课堂提问、随堂测试、课堂讨论、课后翻译和课后写作。终结性评价为期末闭卷考试,占50% ,包括填空、搭配、判断、翻译和写作。
笔试中,考核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识记能力(5%),指对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的辨认,表现为回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概括等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领会能力(10%),指对观念的初步理解,表现为能够转换、解释、区分、推断等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现象分析能力(15%),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其中问题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整合能力(20%),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事件评价能力(20%),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文化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文化问题)或外在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处理一些文化实务问题的能力(占30%),指运用恰当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表现为论证、澄清、举例说明、解答问题等。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看重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更加强调学生在文化教学中的自身成长,也尊重并守护每个学生的发展价值。
篇5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文化建设
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在我国,城乡“二元化”问题非常突出。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经从经济效率和经济结构两个方面比较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现代化至少落后了一百年,国际竞争力总体较低,而且城乡“二元结构”日渐突出。”所谓的城乡“二元化”问题,主要的表现集中在:一个国家的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为主,而农业则主要是小农经济;城市具有较完善的现代化交通、通讯、卫生和教育等设施,农村则十分欠缺此类建设;城市人口具有较为充裕和悠闲的消费方式,广大的农民却仍然以温饱等于消费在生活。
长期以来,重庆作为我国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最终都可以溯源到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一主要矛盾。重庆市3100多万人口中,农村居民占80%以上,而城乡居民的收入比正好与之相反,为4: 1。有研究表明,重庆和我国很多地区一样,正在从“城乡分割”的阶段(城市化率10%-30%)逐步向“以城带乡”阶段(城市化率30%-50%)过渡。在这个历史阶段,我们对农村的建设主要着力点还是集中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经过直辖十年的不断努力不断拼搏,重庆的农村面貌得到了较大改观,经济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对来说,还是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人民生活的基础,在生活得到改善的基础上,我们的农村人民必然会增加对文化的需求,而与此同时,文化的存在也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如何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下好下活这盘棋,就成为了统筹城乡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课题。
目前,对于重庆的四十个区市县来说,在不同程度上,城市和农村各自的文化建设工作还是存在着自成体系,相对分割的局面。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城市有城市的规章制度,乡村有乡村的风俗习惯,两者之间的融合交流程度还是比较薄弱。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做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大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破固有的“城乡分割”的思维模式,改变城市和农村各自为营、故步自封的状态,将城乡建设,尤其是城乡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统筹协调,共同进步。
一、牢固树立城乡文化平等共进的观念
重庆和全国所有地区一样,在城乡文化方面,不仅在文化基础设施和投入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城乡文化本身之间也存在差异。这种城乡文化差异很大一部分是经济社会差异造成的,因此在消除城乡文化差异主要是依赖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只有首先消除经济地位上的差异,才会消除心理上的差异,城乡之间也就不存在根本性的文化差异。当然由于生活和生产方式不同,城乡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内容上的不同。对于这种不同也要客观看待,有的方面可能有先进落后之分,也有许多方面不存在优劣之分,只不过是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而创造出的不同文化内容和形式。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城市和乡村这两种文化之间,谁是更好的,谁应该被谁取代。
我们提倡的城乡文化统筹,应该是在城乡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统筹的条件下,通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减少城乡之间在文化上的高低之差。但是不论如何统筹建设,都不需要完全抹杀城乡文化的不同特点。我们进行城乡文化统筹,必须首先确立一个观点,那就是作为不同性质的个体,城市和乡村都不可能取代对方,只是各自以更好的形态存在。
二、让城乡统筹文化建设成为重庆人统一的精神寄托
我们进行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共同目标,就是要以文化的平等、自由的交流为主要内容,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融合过程中实现主体对自身价值的内在认同,这种主体,要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方面。
我们提倡的文化的最终价值,就在于人们通过文化活动实现对自我生存方式和自我价值的认同。城市与乡村之间由于存在巨大的经济差距,这就造成了广大的农村群众产生对自身价值容易产生否定感,而我们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可以在城乡经济融合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尽快实现对自身价值的再次肯定。我们应该让城乡文化通过统筹的形式,来融合和开创出一个新的文化体系,在这个当中,城乡之间平等自由交流是关键所在。我们在封闭对立的城乡“二元格局”中是不可能实现文化整合的,因此,城乡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是城乡文化融合的基础和前提,而城乡统筹发展也必将为文化融合提供机会和可能。
三、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在城乡统筹文化建设中的先锋作用
农村文化深受城市文化影响,文化生活水平和与之靠近城市的距离成正比,以城市为中心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布。通俗的讲,就是越靠近城市的乡村,其文化建设工作就显得越充分、良好和扎实。
重庆拥有40个区市县,每个地区的中心区域,其实都已经成为了该地区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把各地乡村的文化建设,主动和与之相对应的中心城市的文化建设接轨,接受和传播城市文化的辐射,开发利用地理优势和文化产业潜能;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区域的中心城市,让它们充分发挥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做带动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先锋。我们要加强城乡文化互动,努力缩短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距离,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局面。比如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结对子”活动,互帮互学,互惠互利。文化市场也可以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图书、音像、电影、网吧、娱乐等项目逐步走进农民的生活。要更加自觉地推动城乡文化之间的联动,改变长期以来二者分割的状态,在新的高度实现二者的融合,逐步构建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的新体制、新机制。
四、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
我们提倡的城乡统筹,很大部分包括了乡村的城市化建设。而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文化事业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坚持一贯的原则,不断加大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使农村文化发展有较快较好的起色。针对重庆广大农村的现状,我们能采取的重点工作可以有: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用健康向上和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占领阵地,逐步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质量,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投入,把村级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着力点,实现工作重点的下移、文化资源的下移和文化服务的下移,切实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加强农家子弟的学历、素质和职业教育,培养他们成为现代社会的劳动者。
五、建立城乡文化产业链
重庆广大的农村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旅游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重庆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个。象我们都耳熟能详的重庆的评书、“言子”、清音、连箫等地方曲艺形式,象铜梁龙灯、秀山花灯、大足石刻等民间传统文化瑰宝,如果通过充分挖掘、整合、优化、利用好这些存在于广大农村的传统文化资源,除了满足农民自身的文化生活需求外,完全可以进城展演或成为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一方面,对于广大乡村,我们可以用较为繁荣的城市文化进行援助,另一方面,对于经济条件较好乡村,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的形式,着手规划利用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构建文化产业链,以期达到文化和经济上的良性互补,可以真正实现城乡全方位的互动与交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建设中,我们要用文化搭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桥梁,用文化筑实城乡统筹发展的根基,就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事业的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城乡文化统筹建设,让文化事业真正成为重庆――“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力向前发展所倚重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l]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篇6
多元化(pluralism)与多样性(diversity)这两个 英文 中完全不同的词,在中文中常常被并用、混用乃至误用。本文试图深入分析这两个概念,其目的并非想厘清它们在语言修辞层面上的语义歧义,而是希望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化的政策选择进行一些思考。
多样性(diversity)一词,在生物学或文化人类学中十分常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作为一种现实,通常是由特定的 历史 地理环境所造成,并随着全球各地人们交往活动的增多,交往速度的增快,即传播活动的迅速拓展,而日益为人们所感受和了解。这两者之间时有冲突:人类具有超强的传播和扩散能力,可以借助于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所引起的科技进步,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其后果经常是各种大规模的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过度消耗了环境资源,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遭受难以逆转的破坏。然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可以被看作是与文化多样性的丧失的互动过程,因为对生态环境的改变常常也意味着对当地人的生活环境的改变,从而最终导致他们核心生活方式的改变。[1]
单纯从原有物种多样性的保存或原有文化多样性的延续来看,传播显然并不是一个有利因素。它可能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或者强化了物种竞争,使强者更强,弱者衰亡。 自然 界如此,文化 发展 同样如此,欧洲人占领美洲,促成了当地土著文化的式微即为一例。[2]人类学家蔡华多年来潜心研究 中国 的纳人文化,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有力证明。WWw.133229.CoM[3]然而在谈到纳人的未来时,蔡教授却担心这个不到三万人的文化也许最终会毁于艾滋病,或者像其他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一样,年轻人为 现代 文明所吸引而“集体出走”或“背叛”。在漫长的生物进化的自然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多元竞争,适者生存的法则。大量的物种由于各种原因消失了,同时出现了新的、更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但是人类的在这方面的破坏力远远超过自然,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物种消失远远大于以往。即使不考虑类似原教旨主义的生态保护理论,[4]而仅从自私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看,大量物种的消失也依然是真正的遗憾:或者我们没来得及在物种消失之前发现其可用之处,或者大量物种消失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危及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在文化多样性问题上,我们也同样观察到了弱肉强食法则的作用,而弱势文化的迅速消亡对所谓强势文化的负面影响也与上述自然界中的例子相差无几。因此,我们在谈论多样性问题的时候,不仅仅是在描述一种状态,而更重要地是强调对多样性的关注、发现、保护和再创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多样性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5]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文化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对于人类就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自然界那样是必不可少的。[6]1998年斯德哥尔摩“文化发展政策政府间会议”的报告中也规定了尊重各种文化的义务和各种文化被其他文化尊重的权利。[7]在文化多样性问题上,我们显然不能接受文化专制主义要求边缘文化适应主导文化的立场,也不应简单地采取文化相对主义容忍但漠不关心的态度,而应当如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所说:“并不是我们必须互相爱对方,或者争个你死我活……而是我们必须互相了解,并以这种知识与对方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必须学会领会那些我们不能接受的东西。正是在这方面,加强我们的想象力,领会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使用这种多样性,利用对多样性的研究。”[8]
多元共存被联合国确认为处理文化多样性的新的合适立场。多元化(pluralism)首先是一个 政治 学名词,它意味着多种利益集团、政治力量、决策中心的共存与相互制衡。多元化之所以产生,首先是因为没有一个压倒一切其他力量的绝对权威;其次是因为存在着鼓励多种权力参与竞争的机制。多元化即多元共存,所表达的不仅是差异,还包括接触、卷入和参与。[9]多元共存很清楚地避开了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它不是容忍和漠不关心,也不是实质上同化少数民族文化或把少数民族文化拖入“主流”文化的托词。创造性的多元共存包括多种文化群体积极的和动态的共存,把当地社会环境和公共活动领域相结合,允许创造性地接触和转变。[10]显然,多元化和多样性都强调了差异性的必要和权利。但多样性更表现出对文化历史性差异的尊重、关注和保护,而多元化或曰多元共存则带有未来眼光,强调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中,不同文化依靠其自身的竞争力,接触、卷入和参与与其它文化的共同竞争,争取成为未来多元共存世界中的文化一元。多样性意味着一切文化形式,例如像纳人那样奇特的文化形式。而多元化作为一种理想,并没有保证所有文化的安然无恙,而是期待着文化本身的竞争力,或者某些促进接触和参与的机制的建立。
就目前来看,伴随着 经济 全球化,借助于媒介技术的强大支持,由西方文化 工业 所造就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表现形式无疑是相当具有竞争性的。在此背景下,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化。有著名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应该并行不悖。[11]还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化与文化多样化不是对立的、冲突的关系,而是并存、互补和互动的关系。”[12]对此,笔者想提出几点不同看法,以深化讨论。
首先,与文化产业化相伴随的是文化工业的概念。这一概念虽然没有进入文化的范畴,但却进入了文化多样性的范畴,并有了一个国际性的标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7月草拟的《保护文化内容和 艺术 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文化”指某一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一整套独特的精神、物质、智力和情感特征,除了艺术和文学以外,还包括生活方式、聚居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文化多样性”指社会和社会群体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方式。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文化表现形式各不相同。由此产生了人类各民族和各社会在其特性和文化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文化多样性不仅表现为人类文化遗产以不同的形式得到保护、弘扬和传承,而且还表现为世界各地随时都在以各种方式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所生成的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术语“文化产业”指产生上述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产业。[13]
文化产业或曰文化工业这个概念,在上世纪70年代比较集中地出现在一些国际文件中时,就引起了一些西欧学者的重视,并进行了被称之为“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4]尽管欧洲委员会的专家和顾问们很早就确认“今天的文化普及是通过‘文化工业’的中介”,但文化工业从概念创造、编辑、推广、扩散到销售给消费者等不同阶段,都越来越和国际市场相联系,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并非常典型地体现出市场高度发育的语境中文化的角色与表现形式。虽然“文化工业”在工作组织形式、产品形态和内容的构成特点、制度背景、以及对产品和服务的不同受众进行不同定位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但其实质都是通过文化产品投资来实现资本的盈利。这个概念使它事实上忽视了非西方世界中更具普遍性的现象,即诸多后发达国家的文化传统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并非以“产品与服务”的形式存在。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区域传统的文化活动(包括文化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未能像少数后工业国家那样,充分地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存在并且传播,文化多样性才成为一种现实的忧虑。[15]
据报道,素有“中国戏曲艺术摇篮”之乡美誉的山西曾经拥有52个地方小剧种,但目前,除四大梆子外,仅剩下28种。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有的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录音录像资料。在西藏,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已经到了差不多人亡歌息的地步。曾是指定迎请班禅时跳谐钦舞的村子之一康马县郎巴村,会跳这种舞的只剩下几位老艺人。在四川,曾经是长江魂魄的川江号子,如今几成落寞的千古绝唱。[16]事实上,大量民间的、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表现形式,在未及成为具有商业价值的可流通的“产品与服务”之前就几近湮灭。或许及时进行文化产业化改造是保持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方式,如以丽江古乐的开发为代表的各种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但是不是能够对所有传统文化都能实现盈利性的商业开发?即便可以,这种开发是否真正有利于文化传统的保护?这些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人类文化最核心的存在方式是文明代际传播的自然延续过程,是文化社会属性的体现。而文化产业的概念突出强调的是文化的商品属性或曰利用价值。从文化工业的角度界定文化,事实上夸大了大规模生产、复制与扩散活动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无助于提升文化活动的精神价值,更无助于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目标。因此,在联合国《文化多样性公约》草案中也“注意到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全球化进程,这些进程为加强各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但同时也对多样性构成威胁,并有可能造成文化表现形式的贫乏。[17]
在当今世界中,覆盖范围包括磁带、书籍、电影、广播、电视、报刊、摄影、艺术复制品和广告以及新的视听方面的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工业”已经构成国际文化交流的主流,并因其经济地位和文化价值而成为各国外交中的主导因素之一,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中的一部分。而这种战略考虑显然不能完全用产业、市场规则来 计算 或主导。法国自1979年以来就试图在重新调整对外关系的设想中掺上“文化工业”的概念,认为文化将和政治经济一样,成为今后国际关系的构成要素。而“没有人不承认法国的文化工业产品在承受着众所周知的扩散不足的痛苦,这是缺乏适应能力的结果。”[18]他们批评法国文化工业生产分散、组织松散、投资能力薄弱,法国文化产品在全世界的经济扩散还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手工阶段,手段陈旧过时,商业上没有利润,文化上没有旨趣,影响范围小等等。因此在各种谈判和宣传中一再强调法国的“文化特殊性”。实际上,所有这些批评都同样可以用来描述中国的文化工业,甚至更有甚之。因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化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平等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既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化表现的重要形式,中国就应该加强文化产业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通过产业化的大众文化和真实的民间文化的交换,显示现代文化与伟大传统之间的联系,以开辟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来思考民族身分和民族大众文化的形成,提高本国文化的竞争力,在国际性的接触、参与中努力实现中国文化和世界其它文化的多元共存。
文化产业化发展当然是要面向市场。但是在目前形势下,完全依赖市场,取消国家干预,是否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曾指出:“全球化具有其自身的一系列经济规则——这些规则围绕着公司的开放、取消管制和私有化而运行。”[19]这些规则所造成的可见结果是全球媒介市场被规模庞大的跨国商业媒体集团所控制和瓜分,他们具有自我保护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国家主权,并限制市场的充分竞争,从而使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政策扶持本国文化产业化 发展 仅仅是参与国际文化多元共存竞争的一个方面。它虽然重要,但对于保持文化多样性来说显然不够。作为一个文化大国,需要对各种尚未或无法进行产业化的传统文化进行及时的发掘、整理和保护,这既是国家政策公共性而非单纯商业化选择的体现,也是从长远来说增强民族文化生命力,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的明智选择。所以,文化产业化是一种潮流、趋势,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参与,但又不能完全让文化遵从纯粹自由主义的市场规则。这除了有保护我国文化多样性、提高自己软实力的考虑外,还涉及到一个基本常识:有时暂时缺少市场价值和竞争能力的恰恰是文化中的精华、优雅或微妙之处,因为优美、精致与商业价值本来就不是同一类概念,无法相互衡量、比较、印证。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谈何容易,对绝大多数西方人来讲,顶级的 中国 书法作品也不过是鬼画符;中国的旧体诗词他们也无法欣赏。如果按产业化的规则,它们的价值还不如《木兰》动画片。 此外,我们也无法断言文化不应具有教化功能而只是娱乐的工具。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受众或曰顾客需要培养、 教育 ,他们的品位、审美观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育的结果(在中文语境中这正是“化”的原意)。回想上个世纪70年代末国门初开时, 电子 轻 音乐 便是时髦的象征。曾几何时,中国“中产阶级”的家长们不是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钢琴了吗?文化是需要扶持的,高雅或独特或清新都是有代价的。要维持文化的多样性、弘扬传统文化,都不能斤斤计较一时得失,或完全委诸市场。有时文化的完全产业化就如同让禾苗与野草去公平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文化的发展可以视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目标,但是在国际传播的现有态势下,中国文化如何才能继续在世界上保持其永久的魅力而不是沦落为 历史 的追忆呢?产业化无疑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剂良药,但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发挥其最大疗效和最小副作用,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审慎的策略选择。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关士杰等译:《2000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篇7
关键词:全民 阅读 总结
近五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全省上下“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日益深入人心,内容主题日渐鲜明,全民阅读得到广泛开展,营造和倡导了一个全民积极参与阅读氛围,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城乡居民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各地开展全民阅读的先进经验不断涌现。
1.高度重视,正确引导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活动。2012年3月29日,省委书记李鸿忠致信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全省干部群众推荐四本好书。2013年湖北省全民读书月启动仪式上,李鸿忠书记再次为全民阅读活动推荐四本书,率先垂范,引领荆楚大地阅读之风。2012年1月,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学习型湖北的意见》,确定从2012年起,每年4月定为“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通过全民阅读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组、进社区、进家庭、进工地、进军营、进特殊人群、进网络,争创青年书香号等“十进一创”活动,在全省持续掀起全民读书热潮。
为此,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全民阅读活动领导机构及专家指导机构,召开了“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阅读活动协调会、新闻会及工作座谈会,对在全省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了广泛的动员和部署。省文化厅成立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民阅读活动的指导、组织、协调、策划、评奖等相关工作,并设立专项活动经费,将全民阅读活动重要工作内容列入相关单位年度工作绩效目标,制定相关制度及年度工作方案,保障落实。
通过一系列组织活动,湖北省将逐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州)、县(市、区)图书馆体系,逐步形成市(州)、县(市、区)、街道、社区、家庭五级阅读设施网络体系;建立湖北荆楚书香阅读网;成立湖北民间读书组织联盟等。同时,倡导和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资助和参与全民阅读活动。
2.广泛宣传,积极推广
全民阅读活动要深入民心,离不开各方有力的宣传推广。如湖北通过馆内图书推荐专栏,借助报纸、网站等媒介开展图书推介,针对不同读者群推出好书、好刊导读服务,及时满足读者多层次的阅读需求。2011年湖北省图书馆为文化战线推荐书目,创办了《点读》宣传册进行书目导航;同年,省图书馆还创办了《读者空间》刊物,拓展了图书馆服务渠道,为广大读者与图书馆员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为新馆开馆、与读者沟通和联系搭建了很好的桥梁。
湖北省图书馆还加强了与社会主流媒体的合作。一是与楚天广播电合举办了“名家讲坛”,采取现场直播的形式播出,满足广大听众的需求;二是与省社科联、长江商报联合举办了“荆楚讲坛”;三是与湖北日报社联合举办了“大家讲坛”,每次讲座都将主讲人的报告摘要刊登在《湖北日报》上。通过增加投入、重点策划、精心安排,大力宣传、系列推出、定时开讲,提升了讲座的文化价值,通过媒体的参与和配合,让讲座获得了多层次、立体化传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增强了社会知名度,构成了图书馆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名家讲坛”、“精英论坛”、“荆楚讲坛”、“大家讲坛”自成特色,深受市民的好评和喜爱。
除直接合作的媒体之外,中国文化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武汉人民广播电台、荆楚网等媒体也多次发表以湖北省图书馆举办的讲座为主题的介绍文章,或配发照片。
网络媒体的宣传推广作用同样得到重视。为保证讲座宣传曝光次数,2011省图书馆与腾讯大楚网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网络媒体每周讲座预告及相关讲座信息,并建立读者活动部听友交流群3个,方便听友各方面信息的及时反馈,2013年湖北省图书馆微博听众已达30万人,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省内闻名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品牌,极大地增强了图书馆吸引力和影响力,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精心组织,强化合作
湖北省各级公共图书馆通过纵向合作和横向协调,形成了与国家图书馆、联盟省馆、省内各级图书馆之间的交互联动态势,以精心组织求效益,以强化合作谋发展,整合国内、省际、省内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3年春节期间,湖北省图书馆配合国家图书馆开展了“网络书香过大年”系列活动,在网站首页设置专题,链接到国图推广工程设计制作的春节活动专题网页进行宣传,并为读者提供海量数字资源,包括近10余万种电子图书、8700余种清华学术期刊、8000余种维普科技期刊、45万余篇万方数字资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3000余种博看期刊网等期刊,1000余部视频点播影视作品,供读者新春畅读。省图书馆还制作了易拉宝、宣传册,专门开辟展区,设置指示牌,向公众展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概况,并在本地服务器安装国图推广工程设计制作的专门在线答题软件,组织开展读者在线趣味答题活动,为参加活动的部分读者赠送小礼物。整个活动网页累计浏览量达5000人次,趣味答题参与人数约600人次,参与活动的读者普遍表示通过活动增进了对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了解。
湖北省图书馆于2013年5月牵头组织了首次湘鄂赣皖四省公共图书馆合作会议,举行了联盟签约仪式。湘鄂赣皖四省公共图书馆联盟总服务人群将达2.3亿,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中心4个,市县级支中心406个,设有电子阅览室11776个,联盟藏书总量达6394.7万册。同时,四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将在文献采购、资源共享、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培养、研讨活动开展、办馆经验交流等方面积极搭建平台,整合四省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献保障和智力支撑。联盟成立的同时,“湘鄂赣皖历史文化名人解读四省巡讲”在湖北省图书馆举行首讲,“湘鄂赣皖四省公共图书馆馆藏书画展”同期开展,更多的省际公共文化服务合作将次第展开。2012年在湖北省图书馆的发起号召下,湘鄂赣三省成立了湘鄂赣图书馆联盟,建立联盟网站并召开系列讲座等活动,体现了开放、共赢、协作发展的强烈意识,赢得了当地读者的热情响应,为2013年的四省图书馆联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战略,有效整合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成立了武汉城市圈图书馆联盟,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圈域内图书馆总馆――分馆服务体系。联盟建立了武汉城市圈图书馆联合目录,开展网上联合参考咨询和部分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积极发展联盟成员馆,在武汉地区和有条件的市(县)尝试开展通借通还服务,建立24小时自助还书服务系统,服务形式和内容不断拓展。在“武汉城市圈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示范带动下,宜昌、荆州、荆门组建了“宜荆荆图书馆联盟”,襄阳、孝感、随州等地实行了“总分馆制”,图书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延伸。
湖北省图书馆与部分市(州)县图书馆建立了共建共享协议网,分批次辅建“馆外流通点”,共拿出近100万册的馆藏作总书库,为各馆外流通点作支撑。全省各馆共有流通点1600个,2009年全年送书80余万册,接待读者近200余万人次。2009年,全省“流动图书车”服务初具规模,这些流动的图书馆在本地逐步形成了一个机动灵活,覆盖城乡的流动图书服务网络体。如麻城市图书馆引入现代企业物流配送方式,在全市19个乡镇办事处建立流动图书配送点6个,村级图书室5个,满足农村读者对文化的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受到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襄樊市图书馆的“汽车图书馆”开展“点单式”和“驿站式”服务,2009年全年借阅图书上十万册次。湖北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还将服务延伸到特殊群体,如湖北省图书馆自2010年起,即在省未管所建立馆外流通点,首次送出图书2000册,并支援了一批桌椅、书架等设备,为帮教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受到监狱干警和服刑人员的欢迎。通过开展“书香荆楚 文化湖北”全民阅读进监区活动,引导服刑人员更新观念,改造思想,提高文化素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广泛构建和谐社会价值体系和加强社会思想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湖北省图书馆和各市州图书馆在坚持做好延伸服务的同时,提升服务层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面向县、乡、村基层图书馆(室)、农家书屋、学校、部队、企业图书室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和图书馆业务培训、活动指导,从而提高了基层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从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信息情报研究、基层培训工作等方面全面保障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4.不断创新,深化服务
“手机图书馆”将数字图书馆海量资源与图书馆传统服务项目有效结合,是除纸质阅读及计算机阅读之外的一项全新阅读方式,为读者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了便利,是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和升级。湖北省图书馆把握移动互联网阅读趋势,由信息咨询部、数字资源建设部和博看期刊数据库于2012年4月23日共同举办了“看世界――手机图书馆”的试用体验活动,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加快推出网络、手机等远程文化信息和图书信息服务,不断丰富服务手段。
同时,湖北省各级公共图书馆也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及国家数字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为读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数字资源服务,如免费经典影视片播放、免费数字文献传递等。如利川市图书馆就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数字化图书馆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文献资料室、多功能报告厅等功能,以满足利川市民对文化的需求,为建设“书香夷水、文化利川”添砖加瓦。
湖北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传播优秀文化的阵地作用,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紧贴读者需求进一步打磨品牌精品活动。湖北省图书馆的“长江讲坛”、“名家讲坛”、“精英论坛”、“荆楚讲坛”、“大家讲坛”各有特色,影响力不断扩大。武汉市图书馆紧扣全民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阅读主题活动,包括“名家论坛”、“社科讲坛”专题讲座,《中国书史》展览,“品鉴阅读”百本好书推荐,全民阅读主题图书漂流,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果、服务项目展示、服务宣传及现场办证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全力助推了“文化武汉”、“读书之城”的建设。鄂州市开展了以“传承雷锋精神、哺育一代新人”、“上下武昌城,古今二鄂州”等内容为主题的吴都讲坛进校园活动,在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鄂州地方特色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黄冈市图书馆学会和黄冈市图书馆联合主办了“图书馆论坛”系列讲座,用先进理论武装图书馆职工队伍,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带动全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公安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泛动员,在全县开展了“书香三袁故里”全民阅读活动,2011年首届“书香三袁故里”全民阅读活动前后历时6个多月,直接参与的干部群众达2万多人。
除此以外,各级公共图书馆还根据读者阅读兴趣与需求,创新服务,开展英语、音乐、朗诵、楚文化、财经、摄影等多主题的读书活动,邀请图书馆专家、新闻出版界及学术界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读书活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组织策划、阅读指导、价值引领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建立读者论坛、QQ读者群、图书馆微博等,扩大活动覆盖面,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扩大社会影响,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5.影响扩大,引领潮流
2011年7月1日,湖北省图书馆全面实行免费开放,读者可零门槛、无障碍进入,读者访问量和图书借阅量的上升是社会对这一惠民举措的积极回应。公共图书馆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是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回归社会的表现。以湖北省图书馆为首,湖北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全面步入免费开放时代,树立了良好形象,扩大了社会影响。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于2012年12月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开馆首日迎来近6000名读者,新馆完善的硬件设施、先进的信息化服务受到广大读者和新闻媒体的一致好评。新闻媒体对于湖北省图书馆新馆的开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向广大读者传递和展示了湖北省图书馆新馆的服务及亮点,其中,新华网、人民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考消息》、《中国文化报》等中央媒体给予聚焦;《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楚天都市报》、荆楚网、楚天交通广播等多家省市媒体均在头版头条或重要版面新馆开馆的相关报道,对新馆进行详细解读;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文化部网站、湖北人民政府网站、新浪网、搜狐网等都转载开馆报道,及时给予关注。
2013年湖北省图书馆承办了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文化厅主办的“长江讲坛”,该讲坛以湖北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为主线,以荆楚乃至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为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余秋雨、周国平、阎崇年、邓晓芒等著名学者陆续开讲,“长江讲坛”作为湖北省公益讲座品牌,正日益深入人心,文化品牌影响力迈向全国。全民阅读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湖北省各级图书馆将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准确把握全民阅读活动开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组织社会各方参与,培养民众阅读习惯,倡导阅读风尚,引导阅读方向,为全民阅读事业努力奋进。
参考文献:
[1]司新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问题[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2).
[2]张彦洁.构建大学生阅读平台,助力图书馆阅读推广――以“师范生读书网”为例[J].网友世界,2012(15).
篇8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 理论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ational Thinking on Strengthening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AN Pangjun
(Zhejiang 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ongyang, Zhejiang 3221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real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wrong understand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ignores the importance and education of the humanities quality.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humani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undamental point out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missing in the proc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strengthen vocational colleges humanistic educational theory correc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mprove the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develop a good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to enhance teachers' awareness of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to explore effective way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humanistic education.
Key words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eory; reform
人文素质的教育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成果,受到最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人文环境、理论体系的影响,旨在不断地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能力。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尤其是高职生源的壮大,几乎占了近1/2),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已引起了教育官员及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诚如美国的比较教育专家库姆斯在《世界教育危机》一文中所言,一味机械地追求数量发展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应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成为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的人才。从这个角度上说,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要格外地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其核心是:通过学习、教育、自我反省,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个人的理想。
1 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1)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跨学科的整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已越来越明显。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参与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竞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可以保持在未来世界竞争。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当代高职生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我国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和干扰,学生不仅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下降,其整体素质也下降了很多。因此在进行自然科学与技术、职业生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教育之外也应加强文化发展和艺术传承教育,来不断地完善高等职业教育。
(3)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不断地深化我国高职教学改革。不断地进行高职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促进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高职院校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逐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 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现实表现
(1)社会道德失范对学校人文教育产生冲击,部分学生人生观迷惘,价值观混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自主自强观念增强,锐意进取的精神也在不断地发展,市场经济的利益格局的形成,给我们的生活、社会价值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造成了不同的人生观、道德观相碰撞、相互摩擦的局面。我们不难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价值危机、信任危机、道德滑坡、犯罪蔓延、消费异常等不良现象滋生蔓延;“权欲病”、“物欲病”、“病”、“钱欲病”等社会公害屡屡出现;人与人之间缺乏友爱,人情冷漠,互不关心,甚至见死不救,或救人被诬蔑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和问题的产生,既是人文素质教育被减弱的必然结果,也会影响到学校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实施,为高校加强人文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2)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表现出“边缘化”发展趋势。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做人,怎样处理好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这几方面的关系。在国外,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对人文素质一直都非常的重视。而我国的应试教育实行的是片面的专业和技能教育,忽视了人文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对于那些理工类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只能够通过一些社团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素养,很少有时间去接触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的知识,同样对于中华优秀的文化也了解很少。这些因素就会造成这些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人文价值观难以建立,只注重课本理论却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锻炼,从而导致许多高职学生毕业后语言表达能力差、汉字书写不工整等。
(3)个别高职生成了只会技术但人文素养匮乏的片面人才。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但是也导致了我们距离真正的人文素养越来越远。西方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逐渐渗透,让这种对立更加明显。自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以来,商品化的人也随之出现了,很多人只注重对于金钱的追求,与赚钱无关的社会文化活动统统忽略,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这是造素养大大缺失的重要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文化的现象,导致人才不全面发展。
(4)高职生源质量明显偏低,学生意志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偏差。集中了50%生源的高职院校的扩招,使得高等职业院校门槛降低,学生综合素质明显下降,文化素质偏低。高职学生由于在过去的学生生涯中并不成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较差,学习方法不当,自信不足,加之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坐不住,听不进”,到课率低,课堂纪律不好;而将来的就业压力很大,导致了很多高职学生心理过度紧张、产生焦虑的心态,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直接造成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很差,意志力薄弱,没有较强的耐挫折能力。导致人文教育难有发展,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3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除了传授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给学生,学校,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个人的美德。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必须从观念上做起,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积极促进人文素质教育,注重知识和能力、素质等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1)改进办学思想,以培养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要努力地改变教育和工作的对立目标,克服了纯职业至上思想。人员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传统的教育,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设备;过分追求规则,单一的、统一的教育模式,违背了人文精神教育强调的是人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放弃了教育的人文意义。教育和培训的人员,只有一个单一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教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高职院校应不断地进行评价体系的完善。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完善教育评价的体系和概况,在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中应该有较为明确的指向性,例如: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如何完善组织结构,建立健全有效的、可行的评价标准。人文素质教育是所有的专业的核心,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都有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并确保其连续性。这样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转移到人文素质教育上来,人人参与的人文素质教育,为其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为人文素质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构建。不断地改进高职院校的人文主义环境的建设,烘托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改进在教学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陷。例如: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的发展和建设,通过资金的投入,自然、人文景观等设施的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鼓励和支持校园团体,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节、社区活动月、演讲比赛等健康多样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点燃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不仅文化建设提高了,学生也从中学习了很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对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通过探究式学习来促进教育的有机改革。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要逐步地将单一的、统一的教育摒弃,实现教育的丰富性,例如以开展文化报告,进行调查和讨论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生亲自去探索未知世界,发现新的问题;老师在一旁指导,一起解决新问题。同时,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双重提高,不断地感受生命的价值。
(5)不断增强教师人文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意识。教师是教学的重要力量和资源,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是很重要的。现今我国教师的文化素质总体良好,但也有一些问题的出现,如艺术的修养不够,文史知识欠缺,人文主义精神有待提高等,以至于很多老师只是一味地重视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课本之外的价值体系的构建,很难通过人文价值的观念来判断真理。因此说高职院校要为教师制定相关的计划,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实现他们只是体系的再构建,通过多层次再学习,不断地强化他们的能力。同时也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通过公开课、示范课、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评定,不断地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另外,应在相关的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到人文素质的考核,促进相关的专业课老师能够自觉地进行人文素质的训练,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参考文献
[1] 周茂东.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27-29.
[2] [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3] 史明艳,崔显艳.对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93-95.
篇9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合作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143-03
1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合作模式研究的意义
1.1相关概念
1.1.1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是一个法律概念,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18周岁以下的公民。未成年人与广义的“儿童”概念等同,如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儿童”的年龄界定也是18周岁以下;我国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对象之一的“儿童”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儿童”年龄界定也是18周岁以下。
1.1.2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其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相关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室)、纪念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习所)、科技馆、青少年宫、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广场、广播电视台(站)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包括文艺演出、图书阅览、群众文化活动、陈列展览、文化艺术教育、影视广播节目播放等。本文主要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中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向社会提供的公益性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相关文化服务。
1.1.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等分体系;同时包括群众文化事业、公共图书馆事业、博物馆事业、美术馆事业等子系统。本文所研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所构成的服务体系。
1.2 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合作模式研究的意义
未成年人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包含了启蒙阶段和成长阶段。这个时期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服务将直接影响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各级政府历来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服务,发展迅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对未成年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这些服务机构虽统归文化口管理,但分属于不同行业、领域,彼此间服务未成年人合作协调少,资源分散,服务参差,没有建立对未成年人服务的服务机制、服务平台。本文就国际、国内未成年人服务合作模式的研究,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合作模式的思考,目的为以满足未成年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 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合作模式
2.1国外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合作模式
2.1.1 行业协会合作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是美国图书馆界的专业组织,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图书馆协会。该协会成立于1876年,现有会员6.5万名。其基本功能定位为:领导图情服务和图书馆行业进步和发展,提高公众学习能力、保障公众信息获取。设立的11个部门协会中,有3个与少年儿童有关,分别是:儿童服务协会(ALSC)、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协会(YALSA)及学校图书馆协会(AASL)。这些部门协会在ALA年会期间,举办多种报告和会议,就儿童与青少年成长问题进行研讨。
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是代表美国儿童博物馆界、加强儿童博物馆为公众利益服务能力的国际性非营利组织,主要职责是形成行业标准及最佳做法,为会员提供各个发展阶段所需的技术信息服务。目前美国有300多家儿童博物馆,并有50多家在筹建中。该协会创办的杂志《Hand to Hand》以促进儿童博物馆间的交流为目的,自1986年创刊以来已经出版一百多余本,内容主要涵盖儿童博物馆的建馆经验、规划方案、管理策略、各地特色等内容,为全国各地的儿童博物馆提供了创新的思想和建议。
2.1.2 联盟组织合作
美国俄亥俄图书馆与信息网络是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州规模的图书馆联盟。其成员包括17所公立大学、23所社区学院,43所私立大学的图书馆以及州图书馆。通过以一个综合性的地区图书馆目录和OhioLink中心目录,一个联机馆际互借系统,各个学科的数据库和48小时的文献配送系统为89个成员机构的60万在校学生、教员和职员提供服务。OhioLink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州政府的教育预算,包括资产拨款与运营拨款。由于 OhioLINK整合各校的资源,服务能力大为提高。
美国格伦・西博格学习联盟于2009年在加州拉法叶市图书馆落户开放。该联盟会员包括:市图书馆、莎士比亚剧院、夏柏特空间和科学中心、约翰肯尼迪大学、林德赛野生动物博物馆、加州奥克兰博物馆、诺兰公园的奥克兰动物园等12家科学、文化、艺术类机构组成。联盟由拉法叶市图书馆及学习中心基金会管理,使本地区的儿童、家庭、个人及机构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图书资料、档案、课程学习、讲座、展览、电影等资源。
2.1.3 大型文化活动及项目合作
美国“大阅读”活动:该活动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由联邦政府资金支持的全国性阅读计划。活动由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与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署、美国中西部艺术基金会于2006年合作发起,旨在复兴美国的文学阅读,鼓励民众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和启蒙。除了这三家发起机构,“大阅读”活动的合作伙伴还包括赞助商,如:波音公司、福特公司、诗歌基金会等。主办者相信人们聚集在一起可有助于社区的发展,通过通过开展各种形式活动,发动社区中的每个人阅读并讨论图书。参加该活动,公众有机会分享文学的伟大。
此外,美国1996年生效的《图书馆服务与技术法》鼓励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合作,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署(IMLS)专门提留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图书馆与博物馆之间的合作项目。
2.2国内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合作模式
2.2.1 行业协会合作
中国图书馆学会是由全国图书馆及相关行业或机构科技工作者自愿结合、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图书馆界开展学术研究、推动事业发展、凝聚行业力量、培养专业人才的现代社团组织和全国会员之家,起着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协会设有8个分支机构和4个专门工作委员会。该协会非常重视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工作,在其分支机构设有“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在其专委会之一的学术研究委员会下设“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在其另一专委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下设“青少年阅读推广委员会”。2009年起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全国图书馆届开展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2012年起实施“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举办“全国图书馆员绘本讲读高级研修班”等,培训全国图书馆少儿服务馆员;举办“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论坛”、“全国绘本阅读推广高峰论坛”等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中国文化馆协会成立于2014年9月。协会成立后,将发挥在文化馆行业规划和标准制订、理论政策研究、信息交流、人才培训、资质认定、行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科学化水平,提升文化(群艺)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将承担协会秘书处职能,未来工作中将加大文化馆品牌树立;整合优势,形成特色,整合区域性文化资源,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优化载体,形成系列,结合线上线下活动,优化资源配置,依托各种文化载体,塑造“精品工程”“长效工程”,使其形成系列,形成影响。
2.2.2 联盟组织合作
吉林省图书馆联盟:该联盟是为满足省内公众对图书馆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于2008年成立,该联盟有成员馆39个,包括11个公共馆,25个高校馆,3个信息所。领导层是由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单位领导组成。最高决策机构是联盟理事会。各家图书馆本着自愿、平等、互惠的原则参与联盟建设,共同推进工作的发展。
安徽省文化馆活动联盟:2014年6月,由安徽省文化厅组建、120家文化馆加盟成立了全省文化馆活动联盟。2013年,安徽全省各级文化馆各类活动吸引了近1200万人次参与。
西北五省区文化馆联盟:以联席会制度为抓手,每年有联盟成员轮流组织举办活动,共同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展演交流平台、非遗展示平台、群文创作于理论研究平台、群众文化人才培养与资源共享平台,共同提升区域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首都博物馆联盟:由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6家单位发起成立,目前已有121家博物馆“加盟”。联盟将建立区域博物馆信息交流平台,开通联盟官方网站,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2.3 大型文化活动及项目合作
北京阅读季:自2011年起,北京市精心筹划、群策群力,倾力打造北京阅读季这一推广全民阅读的品牌,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机制,广泛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全民阅读的积极性,16个区县各显其能,科学有效地推进相关工作,每年举办各种读书类活动上千场,千余万人次读者参与其中。2014年,该活动首次升格为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成为首家国家级的全民阅读活动。
上海市市民文化节:该文化节于2013年起举办,是展示上海市民文化建设成果,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于活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来自社会、市场、民间的各类主体、创意、资源、人才充分涌动。市民文化节采取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受益的方式,贯通全年,覆盖全市,分春、夏、秋、冬4个阶段推进。上海市民文化节将以全市20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场地,方便市民就近便捷参与。同时,在重点文化广场、公共绿地和部分商业中心设立70个室外活动场地。在社区、学校、厂区、园区、营区和机关、楼宇7个区域广泛吸引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行业的市民参与。文化节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2万场。
大连市少儿图书资源全域共享建设:该项目针对市内城乡中小学图书馆服务保障普遍比较薄弱的现状,打破文化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条条壁垒,2012年市文广局、教育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大连市少儿图书资源全域共享建设实施方案》,确立以市少儿图书馆为总馆,以城乡学校为分馆,由总馆统一采购图书资源、分类编目,配送至各学校图书馆,并按时流转,实现少儿图书资源全域共享,实现公共图书馆系统和学校图书馆系统的整合,满足未成年人日益增长、日趋多元的阅读需求,有效解决了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少儿读书难的问题。市少儿图书馆已建成“总馆(1个)―分馆(65个)―流动站(50个)―流动车(1台)”四级服务体系,实现“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服务模式,各分馆共享总馆的数字资源,读者只要上网,就可以查询、借阅市少儿图书馆的所有文献资源。
3 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合作模式的思考
3.1优秀服务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目前,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均有向未成年人提供近似或基本相同的文化服务,但资源分散,且彼此之间的合作却很少。为提高公共服务的使用效率,可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的合作模式,应优先在同属于文化部管辖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中开展合作,整合资源,再逐步整合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系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资源,从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的整体服务质量。
3.2城乡统筹、均等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体系建设的重点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城乡差别巨大,在最需要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薄弱,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能力差。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虽然比以往更加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服务,但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投入的人力、资金、项目等还远远低于成年人。整体服务能力薄弱,离未成年人的服务需求差距巨大。为此,城乡统筹、均等化服务将是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体系建设的重点,而建立合作平台是实现该项任务的重要途径。
3.3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合作模式呈多元化态势
通过研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合作的各种情形,发现促进机构间合作的平台主要有三类:一是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作为独立法人,具有协调、中介、服务、代表、监督、自律等职能,是促进会员之间合作的天然平台,对协会内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联盟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构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联合体。三是大型文化活动或项目。大型活动通常由政府部门启动并提供资金支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各公告文化服务机构在共同参与实施大型活动的过程中,开展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大型活动是一个有效促进合作的平台。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改革的逐步推进,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也逐渐从政府部门转移到服务机构或行业组织。三种模式间促进合作的机制不同,各有利弊。
目前在我国,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有服务内容、服务目标相似的特点。都是传承知识和文化的机构,他们以同样的方式为同一社区的居民服务并都支持终身教育。二是资金来源相似,基本都是政府拨款。三是隶属于同一系统,同属于文化部门主管。有了这些共同点,就更容易整合现有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方式,搭建合作平台,让社会力量和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3.4 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行业协会成立势在必行
对照研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合作的三种情形,发现促进机构间合作的最佳平台就是成立行业协会。各地通过成立省市级未成年人行业协会,可以接纳不同系统的机构和人员为会员,不仅限于文化委,还应包括教委、共青团、妇联,民办文化服务机构以及基金会、企业、个人等,有利于凝聚社会力量和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区县成立分会的方式,让区县的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机构和相关人员加入协会,参与全市统一开展的协会活动和资源共建共享,从而促进区县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能力提升。
各省市市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协会业务上将接受文化委员会的指导,以公共文化为特定服务领域,以未成年人为特定服务对象。该协会与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行业协会在业务上有密切合作,但服务范围更广,涵盖整个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与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在校外教育等方面有部分功能重叠,但该协会更加突出文化服务的专业性;与科普基地联合会在未成年人科普教育方面也有一部分功能重叠,但该协会的会员覆盖面比联合会更广,更有利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由此可见,加快成立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协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水平和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传播
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02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
1.媒体作用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8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使用者。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网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考虑。十六届五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关键。这一提法表明了在“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前涉及政府职能经常从经济角度考虑,许多地方政府把GDP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中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政府具有制定文化战略的职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总的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因为外国文化产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我国加人WTO承诺文化市场的开放,首先面临占有国际优势地位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当外国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时,他们一定会谋求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国际文化资本进人中国参与整个中国的文化企业的生产,采取某种本地化的生产方式,就地整合资源,就地生产、产品就地出售,这是一种跨国文化企业的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文化资本市场势头一直比较猛烈。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外国文化产品的普及,它负载的是外国文化价值的内容,它一定会对我国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三方面构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总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本国文化发展战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对此,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术界认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段时间,被人称之为“军事立国”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被称之为“经济立国”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阶段。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的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日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国家形象的问题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这么一些内容:首先,要确立一个国家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国度,而不仅仅是能够制造物质产品的国家。其次,要尽可能地满足公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再次,要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也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制定文化战略也是政府应对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挑战。
3.对外贸易自身作用
对外贸易自身作用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来促进本国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期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通过整合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文化产品,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加我们产业附加值,无论是高技术附加值,还是高文化的附加值,目前正在成为一个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新的战略重点,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发展态势。即把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的中心这两件事也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谓“中国制造”,而且我们要变成“中国创造”,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
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超”,处于绝对输人国地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缺乏品牌文化产品
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也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漫产业与美国和日韩相比我们才刚刚起步。我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产品。而美国的品牌文化产品就遍布世界各地,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各种美国大片等。
2.观念滞后,缺乏创意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这种思维方式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不少的差距。文化产品能否赢得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所内含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因素;在于文化产品是否具有思想感染力、情感的亲和力、精神的震撼力以及生活方式的凝聚力。只有赋予文化产品这几种力量,才会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你的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在制定贸易策略时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易于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美国人在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里将玉米羹、汤和可乐同售;海尔在美国的成功定位等都是中美文化融合的良好开端。
3。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国家应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四、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的现状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文化的“人超”地位,客观上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文化受众,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中国文化要繁荣振兴,要加大对外交流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国家应制定和推行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发展,是国家在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进行合理的干预,适当运用关税、补贴,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会刺激和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乃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都采取过这样的政策。
第二,国家应加强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招募聚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负责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与管理。
第三,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针对性;善于借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例如歌剧、舞蹈、交响乐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加强高等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创意的、高精尖的文化艺术产品,要靠优秀的、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去树立、去创造、去表现、去经营。国家应按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设置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其投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使这样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所需杰出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不竭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