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和畜牧兽医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医学和畜牧兽医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物医学和畜牧兽医的区别

篇1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高等教育;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12-02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跳跃式的增长。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明显增大,20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212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9年610万人,2011年650万人。历年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高校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数的比重急剧攀升。高校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数比率,2003年为24.68%,2005年为34.85%,2007年为41.11%,2009年为55.35%,2011年为53.24%[1]。社会经济方式的变化导致我国就业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传统的“统包统配”到现在的“自主择业”[2]。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渡过职业适应期,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经济收人、社会声望和权利地位,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的发展前景,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也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十报告把就业工作作为一种战略来对待,这是一种全新的提法。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就业直接影响河南的经济发展,为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相关专业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本文对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

一、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概况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7年,是一所为畜牧兽医、食品生产、生物技术等行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2007年11月份,畜牧兽医相关专业有药物工程系、动物医学系、畜牧工程系。2011年,药物工程系就业率是93.07%,动物医学系医学就业率是99.03%,畜牧工程系就业率是98.26%;2009年,药物工程系就业率93.86%,动物医学系医学就业率是96.67%,畜牧工程系就业率是93.86%;2008年,药物工程系总就业率93.07%,动物医学系医学就业率是99.03%,畜牧工程系就业率是98.26%。但学生的初就业收入明显偏低。

二、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措施

学生就业的成功与否是对教育过程的成功与否的直接验证,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能够给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一个更好的起点,需要我们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学生的就业也有利于我们总结与归纳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互容、平等、共享的关系。这种共享既是文化共享,也是责任共享[3]。为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学校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大纲、教学过程、评价标准应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

某些商品卖不出去还能回场重造,可我们的毕业生一旦毕业了,就无法再回头重学了,所以教学和技能实践尤为重要,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创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的教学大纲、教学过程、评价标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1.课程安排上,加大职业技能课程的比重。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就业资本。在第一年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中,加入专业理论课程,让大学生了解本专业,有利于大学生确立职业目标;第二年开始,应该根据专业方向分模块安排课程,在本专业方向上的课程尽量开足、开全,让大学生形成从业素质,构建完整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目前很多高校课程体系设计更多的是仍然沿用精英教育方式,过于重视知识性和系统化,课程设计的思路也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习惯的影响。很多高校在教学的方法上更加注重理论知识,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同时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紧紧联系生产实际,构建实验教学、双语教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对口生和普招生的认知能力有区别,前者接受直观知识快,但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后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强,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换需要时间较长,因此相同专业的对口生和普招生的评价标准应该有所区别。科学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学生找到发展的契机、合适的工作,以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如《兽医药理学》的教学,教学大纲应该很明确地把理论的教学目标和各论的教学目标区别,帮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用基础知识解释药物之间的区别,也能用药物的特点来诠释兽医药理的基础观点。灵活有趣的教学过程,有利于普招生的理解,提高对口生的识记能力。普招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薄弱,需要典型案例来帮助他们理解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对口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不高,需要老师设计课堂的整体计划,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归纳总结。应做好顶层设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内涵建设,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学会用准确、科学的数据说话,为高职院校科学设置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路径,为改进和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教育理念上,重视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无论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应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必须要具备从事社会一定职业的基本素质、基本技术和基本能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建功立业。素质教育在中国实施多年了,大学教育还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侧重知识型与理论型的教育,这恰与企业要求的复合型、实操型、技能型的人才相去甚远。毕业生们还需要从技能培训和职业化培训两个方面加强培养,使自己的实际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实现成功对接。

3.专业设置上,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以适应行业需要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培养社会、企业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以“理论应用”为主旨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专科教育则是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围绕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训练岗位操作能力。

4.具体实施上,重视实习环节,建立良好的实习机制。完善教育管理理念,切实推进“全程就业、全员就业”的工作机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开展与职业相关的专业见习、实习和实践活动。避免安排假设的、空对空的活动,使大学生确实能收到成效,养成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第一,实习有完备的教学实习制度,每个专业都要有足够而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导师,让大学生能与真实的职业环境“零距离”接触,平稳过渡到职场。第二,加强管理,重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学习和实践,让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实习,安排专门的导师手把手地教会相关的职业技能,基本学会某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畅通与毕业生的沟通渠道,切实做好跟踪调查工作

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能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是优化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依据,是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和培育专业特色的基础与保障。要做到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做好跟踪调查工作,做好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详细记录。所有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详细登记表,包括家里的固定电话、学生的工作情况、学生的联系方式、QQ、单位的地址、家长的联系方式、家长的单位、学生和家长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联系方式、甚至学生的朋友的系列情况等。这份表格一定要存档备份,而且要不断地向这份表格内添加信息。及时做好供求与需求关系的分析与预测,提高就业工作的预见性,为学校专业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质量提高、课程建设的加强与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在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基础上,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定期把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毕业生邀请回母校作成才讲座和诸如“优秀校友面对面”的主题交流活动,告诉在校的学生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努力掌握重要的工作技能和培养相关的品质。

三、完善就业创业课程指导体系

就业教育应该从大一新生抓起,大二、大三分阶段、分层次、分内容进行,切实上好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与能力,增加继续学习的动力,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指导大学生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路线。通过职业规划,让大学生了解自己适合的工作领域,然后去了解这个领域的相关职业及工作环境,职业所需的素质要求,并以此为学习和实践的目标,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能因此缩短职业适应期。再者,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使之认识职场,了解社会,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期望值。应该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意识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有理性有文化的从业者,生活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应当拥有很强的职业目标意识。只有这样,自己的职业生活才会有计划性、指向性,才能有充足的动力将工作做好,职业发展才更快、更有成功的可能。第三,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求职是一种针对就业的有计划的行为,可以用计划行为理论来向学生解释整个求职过程。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个体的态度、主体规范越积极、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越强,则执行某种行为的意向越强;而这种意向越强,则越可能最终执行某种行为[4]。

总之,“稳定压倒一切、就业高于一切、学生就是一切”是十提出的,每一个高等教育者都应该牢记并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做起,切实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数量。

参考文献:

[1]褚福灵.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6)3:3-6.

[2]周文霞.职业成功:从概念到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37-145.

[3]张春辉.上好兽医药理及毒理学实验课的方法.广东农业科学,2009(12):360-361.

[4]张春辉,周延州,郭永刚,等.浅谈兽医药理学和动物毒理学的教学过程.天中学刊,2007(2):117-118.

篇2

关键词:鸭瘟;鸭瘟病毒;分离;鉴定

中图分类号:S852.6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9-4644-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19.036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One Duck Plague Virus Strain

FU Shu-lin1, CHEN Xia-bing1, QIAN Yun-guo2, ZHANG Da-bing3, YANG Wen-hai1, HE Bin1, JIN Er-guang1, TONG Wei-wen1, YE Sheng-qiang1, LIU Wu1, TAO Bi-fei1, CHEN Jie1

(1. Wuha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 Wuhan 430208,China; 2.Wuha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208, China; 3.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One virus strain was isolated from the liver of the dead ducks in a farm of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Combined with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utopsy pathology, it was initially diagnosed as duck plague virus infection. Based on the sequences of plague virus gene in GenBank of UL6 gene, one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and used to PCR amplification of extracted viral nucleic acids DNA. The PCR products were 416 bp and the similarity was 99% compared with the gene sequence of the Duck Plague Virus UL6 gene published. The duck embryo infection experiment showed that duck embryos began to die in the first four days, with typical symptoms of the duck plague virus infec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case was the infection of duck plague virus.

Key words: duck plague; duck plague virus;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鸭瘟(Duck plague),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 DVE),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1]。其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较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鸭瘟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高热稽留、两腿麻痹、下痢、流泪和部分发病鸭头颈肿大[2]。该病病原为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核酸类型为线状双股DNA[3]。由于对鸭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相对滞后,基因的功能研究严重滞后,因此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病毒的分离、鉴定。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建立了一些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鸭瘟病毒进行鉴别诊断。陈安莉等[4]建立了二重PCR方法能够区别新城疫病毒和鸭瘟病毒的感染,张艳芳等[5]建立了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区分鸭黄病毒和鸭瘟病毒的感染。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并通过鸭胚感染试验证实了鸭瘟病毒在临床上的感染。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用9~10日龄樱桃谷鸭胚由武汉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自行孵化;病毒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为OMEGA公司产品;DL Marker 2000、Taq酶均为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病料收集与处理 送检病料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某种鸭场40周龄樱桃谷种鸭。采集病鸭的肝脏组织捣碎,并按照质量体积比1∶5的比例加入无菌的PBS液混匀进行组织匀浆,然后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并用无菌PBS液稀释作为接种鸭胚的材料。

1.2.2 病毒DNA提取 取送检死亡的病鸭肝脏,加入无菌的PBS液进行组织匀浆,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然后按照病毒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 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引物由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合成。上游引物P1:5′-GAGCGTATTTAGATGAAACTGC-3′,下游引物P2:5′-TGTTGTGATTGTTCC-3′。目的片段大小为416 bp。

1.2.4 PCR扩增 PCR扩增反应体系采用25 μL反应体系。2×Premix Taq DNA酶12.5 μL,上下游引物(20 μmol/mL)各1 μL,DNA模板5 μL,灭菌水5.5 μL。PCR扩增程序为:94 ℃预变性2 min;94 ℃变性50 s,54 ℃退火90 s,72 ℃延伸2 min,35个循环;72 ℃延伸5 min;4 ℃ 30 min。PCR产物于0.8%的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分析。

1.2.5 测序与序列分析 将PCR产物用DNA回收试剂盒进行纯化回收,并送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进行测序。使用DNA Star软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公布的UL6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1.2.6 鸭胚感染试验 将16只9~10日龄的鸭胚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第一组每只鸭胚接种0.2 mL的病毒稀释液。第二组每只鸭胚接种0.2 mL的无菌PBS液(阴性对照)。培养并观察鸭胚死亡情况和病变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鸭瘟病毒的PCR鉴定结果

用设计合成的针对鸭瘟病毒UL6基因核苷酸序列扩增引物对提取的鸭瘟病毒DNA进行PCR扩增后,扩增产物出现一条约416 bp大小的条带,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图1)。

2.2 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将所测定的序列通过DNAMAN软件与Gen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所鉴定病毒的UL6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9%(图2)。

2.3 鸭胚感染试验结果

接种后4 d,攻毒组的鸭胚开始出现死亡,在第六天8只鸭胚全部死亡,而阴性对照组的鸭胚没有出现死亡(图3)。死亡的鸭胚全身水肿,出血,绒毛尿囊膜有灰白色坏死点,肝脏有坏死灶出现。

3 小结与讨论

鸭瘟病毒在临床上造成的死亡情况有较大的差别。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均易感。鸭瘟病毒感染鸭后,可侵害鸭的多种组织器官,为全身各组织感染和广泛的组织嗜性创造条件[6]。本研究中送检的病鸭拉绿色稀粪,泄殖腔严重充血、出血、水肿;食道黏膜出血,肝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的坏死点,心内膜与心外膜有出血斑点,这与报道的鸭瘟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相一致[7]。进一步通过扩增鸭瘟的UL6基因和鸭胚感染试验证实送检的病例为鸭瘟病毒感染。

鸭瘟病毒的天然宿主为鸭、鹅和天鹅,7日龄到成年种鸭均可感染[1]。鸭瘟病毒不能直接使用于鸡胚,因此本研究中感染动物为鸭胚。在本研究中,感染病毒的鸭胚在感染后4~6 d内全部死亡,鸭胚感染后出现典型的鸭瘟病毒感染的病理变化特征。

本研究中根据GenBank上已经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通过PCR方法特异性扩增出416 bp的片段。将扩增出的基因片段与公布的基因序列相比较,两者的相似性为99%。但是,鸭瘟病毒的UL6基因序列在鸭瘟病毒的致病过程中起何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SANDHU T S, SHAWKY S A. Duck virus enteritis (duck plague)[M].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3.354-363.

[2] 张 坤,刁有祥,程彦丽,等.鸭瘟病毒强毒株感染SPF鸭后动态病理组织学变化[J].中国兽医学报,2013,33(1):9-15.

[3] 郭玉璞,蒋金书.鸭病[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 21-28.

[4] 陈安莉,谢芝勋,谢丽基,等.新城疫病毒和鸭瘟病毒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3,40(11): 192-195.

[5] 张艳芳,谢芝勋,谢丽基,等.鸭黄病毒和鸭瘟病毒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2013.899-903.

篇3

关键词 整合教学法;动物普通病学;教学;整合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289-01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ve Pedagogy in Teaching of Animal General Diseases

SUN Zi-long NIU Rui-yan BAI Xi-yu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y Medicine,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Shanxi 030801)

Abstract Animal General Diseases is one of the courses which combines the theory with its application together during its teaching practice.Regarding to the present teaching of this course,it is suggested to prompt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ies by creating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through the method of situation integr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both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Key words integrative pedagogy;animal general diseases;teaching;situation integration

动物普通病学是从临床实践角度研究动物器官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和防治措施的一门临床应用性学科[1],主要讲授和实践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和兽医产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的教师在PBL教学模式和理实一体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对动物普通病学的教学现状和整合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作交流。

1 动物普通病学教学现状

动物普通病学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是动植物检疫专业学生了解动物临床常见内科、外科、产科相关疾病概念、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预防的课程。由于是一门临床课程,因而要学好该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动物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病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以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药理学专业课程为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进行诊治的实际技能,为将来开展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内容较多,涵盖了兽医内科学、外科学、外科手术学、产科学等诸多课程,由张乃生、李毓义主编的《动物普通病学》(第2版)列述了各种动物的普通病近750个,然而教学学时有限,如笔者所在学校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动物普通病学共48学时(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时间短、任务重,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与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对于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学生,培养的重心着眼于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和检验、卫生监督、产品质量控制、评价、监控管理、动物疫病防控和染疫动物处理等方面。如何能既全面又重点地讲授相关知识点,既区别于动物医学专业的授课模式又借鉴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针对动物普通病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开发出一套适合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2 整合教学法概述

20世纪80年代初,德克特勒(De Ketele)在比利时首次提出了“最终整合目标”(Object Terminal Integration,OTI)这个概念,这成为整合教学法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比利时、瑞士、法国等欧洲国家首先在大学教育、业培训中引入学业整合原则,创设整合活动或者专门的整合课程成为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和评估机制。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克特勒和罗日叶(Roegiers)创建的整合教学法除了在欧洲赢得青睐,同时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将整合教学法应用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中小学教育中[3]。

整合教学法是一种基于能力的教学法。这种“能力”指的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情境(情境族),以内化的方式调动一套被整合了的资源的可能性。情境(Situation)是指针对某一既定任务而需要联结起来的一整套背景化的信息,而情境族是多个既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复杂情境。整合教学法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处理各种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复杂情境中反复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将其牢固掌握,进而转化成能力[4]。

整合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构建整合活动。整合出现于如何使用某些知识和技能,如何在某一情境中结合其他资源调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时候。这些资源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来获取,如现在教学体系中经常使用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案例式教学法(C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 based learning,TBL)等,称之为局部性学习。接着,进入“整合时期”或“整合模块”,这个时期不再引入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体验整合情境,调动局部性学习资源以及学科内和跨学科的资源,来学习如何应对整合情境。之后,安排新的局部性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再进入新的整合模块以提升能力,循环这一过程直至学期结束。

3 整合教学法在动物普通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动物普通病学的课程内容繁多,有限的课时数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有点有面,灵活应用”。首先让学生对普通动物病学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哪些疾病是多发病、常见病,哪些疾病之间需要鉴别诊断,哪些疾病需要快速治疗等;然后再依据课时对具体疾病做详略不同的讲解,或者几个相近的疾病作横向联系,或案例或问题导入,或分小组讨论学习等。“有点有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但课程本身的特点在于临床实践,如何把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才是教学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地方。

机体是一个完整、复杂、相互联系的系统,疾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系统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相互渗透交织着。如果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整合时期”,那学到的知识就是支离破碎的,无法具备处理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分系统、分部位的疾病完成后,会安排进行一次整合情境模拟。如消化系统疾病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瓣胃阻塞之间存在区别和联系,临床上往往是混合发病,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预后等,才能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期间还涉及兽医临床诊断学、药理学、治疗学的课程内容。不同系统之间,如很多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血液及造血器官系统的异常,如何区分原发病和继发病是处理复杂情境的关键。再如妊娠期疾病,从兽医内科学、外科学、外科手术学、产科学不同角度分析,涉及了皱胃变位、酮病、生产瘫痪、蹄病、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炎等多种疾病,如何将其有机地联系起来,需要多个整合情境,从而让学生反复多次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做到“灵活应用”。

整合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考核时可以通过设立整合情境,不同层次地回答给予不同的分数或者等级,让学生的“能力”再次得以提升。兽医教育的最终整合目标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兽医,与实际脱节的大学教育最终会导致整个行业的滑坡。课程考核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情境考核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牢固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不纠缠于某一个疾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建立系的、整体的思维习惯。因此,在授课之初就会告诉学生,动物普通病学的课程考核会有整合情境的设立,以便使整合教学法会在整个学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李荣权,赵立香.PBL教学模式在动物普通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3):172-173.

[2] 邢玉娟,陈玉库,刘运镇,等.动物普通病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827-8829.

篇4

关键词:年龄;鹿茸形态;梅花鹿;产茸量

中图分类号:S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6-0005-04

众所周知,鹿茸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有重要药用价值的珍贵药材。科学研究表明,鹿茸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的作用;可使心率明显加强,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可恢复神经系统功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使脂质过氧化减少;还有抗胃溃疡功能等[1-4]。此外,据资料表明,鹿茸富含多种蛋白质和能量,富含氨基酸和牛磺酸,同时,它的粗脂肪含量很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5-7]。

随着国内外对梅花鹿鹿茸需求量的增大,养鹿I也逐渐兴起,在梅花鹿养殖过程中,鹿茸产量对养鹿的经济效益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鹿茸产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然而,影响鹿茸产量的因素很多,国内外许多学者在对如何提高鹿茸产量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选择良好的品种是提高鹿茸产量的关键[8],李和平[9]测定结果表明,西丰群体具有经济早熟性,长白山群体具高产期长而持久特点;西丰、长白山、双阳群体鲜茸单产分别为2.895、3.160和3.205 kg。梅花鹿的饲养管理对鹿茸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高秀华等[10]研究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浓度对鹿茸产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从数值上看,低蛋白(17%)处理组平均鹿茸产量比高蛋白(20%)组高出90.6 g,这说明过高的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茸生长无促进作用。也有研究者认为适时合理地收茸是保证鹿茸产量和质量,取得养鹿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11,12]。本课题组研究了GH、AR、IGF以及MLT受体MTNR1A的多态性与梅花鹿茸产量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各基因的多态性与其产量相关,提示其在鹿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3-16]。另外,张明海等[17]通过对光照与鹿茸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E>300 lx是控光增茸技术中最适光照强度。高利华等[18]对梅花鹿茸鲜重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9龄内梅花鹿的鹿茸重与年龄呈正相关(r=0.767,P

随着我国养鹿规模逐渐扩大,北方梅花鹿逐渐被引种到广大南方地区,在南方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驯养后梅花鹿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化,有研究表明,年龄、鹿茸的形态等因素对梅花鹿鹿茸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年龄和鹿茸形态对南方地区梅花鹿鹿茸产量的影响,通过对年龄、鹿茸形态与产茸量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对南方梅花鹿在生产实践中的选种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对逐步改善群体的生产性能,提高南方梅花鹿鹿群的产茸能力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数据来源 试验对象为湖北省五三农场养鹿场的127头雄性梅花鹿,共获得500个产茸数据。

1.1.2 饲养管理 该鹿场的饲养管理方法较为规范,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的方式进行管理。防疫卫生工作严格,鹿场内外环境条件相对一致。

1.2 方法

1.2.1 鹿茸形态 对于不同形态的鹿茸营养成分的区别,一般人认为二杠茸比三杈茸更嫩,药用价值更高。这种说法没有得到证实,不过,单就市场价格来说,二杠茸的价格确实略高于三杈茸。也有学者研究表明鹿茸形态不一样,其中所含的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来说,其营养价值是一样的。因此,在交易市场上,鹿茸的品级主要是根据含水量、是否含血、质量等方面来判断的。

毛桃:梅花鹿、马鹿的雄性鹿,一般在8~10个月时额部开始突起的部位。呈圆柱形或锥形,略弯曲,无分杈,长约15~30 cm,直径约2~3 cm,皮红棕色或棕色,密生黄棕色或浅灰色细毛,茸基底部锯口略圆形,黄白色或带血污色,显骨质铧。中间海绵样孔隙,基部外壁略有骨钉,气微腥,味微咸[20,21]。

二杠茸:大挺圆柱形,直立长15~18 cm,直径3~4 cm,顶端钝圆饱薄,向内方稍弯曲,习称弯头或稍有皱缩,眉叉亦呈圆柱形,斜向前伸,长9~15 cm,直径2.5~3.5 cm,全形略如拇指与食指,作八字样分开,皮红棕色或黄棕色,密生黄棕色或淡灰色细毛茸,锯口卵圆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较薄的骨质,中部密布海绵状细孔,体轻如朽木,气味同上。

三杈茸:大挺略呈方形弯曲,长20~30 cm,已分生第二枝,大挺及侧枝先端略尖而无弯头,下部分壁有纵棱线及微突起的疙瘩,习称起筋骨钉,皮红棕色,毛茸较稀而稍粗,外用骨质较厚,其余与二杠茸相同。

1.3 数据统计

运用SAS和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

年龄(锯次)和鹿茸形态对鹿茸产量的影响用GLM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氏多重比较双因素方差分析。鹿茸产量(y)与鹿茸的形态(x)采用REG程序进行回归分析,线性回归模型为:y=ax2+bx+c;鹿茸产量(y)与年龄(x)采用REG程序进行回归分析,线性回归模型为:y=ax3+bx2+cx+d。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龄和鹿茸形态对鹿茸产量的影响

运用SAS生物统计学软件对不同年龄和鹿茸形态对鹿茸产量的影响进行了GLM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氏多重比较双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龄和鹿茸形态的鹿茸产量见表1。由表1可知,各年龄鹿茸的形态对鹿茸的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二杠茸>毛桃。因而,鹿茸的形态对鹿茸的产量影响很大。另外,鹿茸的锯次对鹿茸产量也有影响,毛桃一般都是第一锯,从二杠茸内的锯次对鹿茸产量的影响来看,第3~10锯间的鹿茸产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第1锯和第2锯鹿茸的产量均显著低于第3~10锯;从三杈茸内的锯次对鹿茸产量的影响来看,第3~10锯间的鹿茸产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次采样中三杈茸不含有第1和第2锯鹿茸。从不同锯次鹿茸的平均产量来看,第8锯鹿茸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到了2 314.31 g,显著高于第10锯,极显著高于第1~5锯,但与第6锯、第7锯和第9锯鹿茸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从锯次对鹿茸产量的影响来看,可以看出鹿茸的产量随着锯次的增长而增加,当达到第8锯左右时鹿茸产量最高,而后随着年龄(锯次)的增长鹿茸产量逐渐降低。

鹿茸的形态与鹿茸产量的关系曲线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鹿茸形态对鹿茸产量的影响呈正相关,相关方程为:y=477.94x2-866.93x+548.4(y表示鹿茸的产量,x表示鹿茸的形态)。

鹿茸的锯次与鹿茸产量的关系曲线见图2。由图2可知锯次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方程为:y=-9.367 3x3+124.94x2-166.73x+434.22。其中R2=0.610 3(P

以上结果表明,在进行鹿茸经济性状的选择时三杈茸的产量是最高的,而锯次反映了南方梅花鹿的使用年限,当达到第8锯时鹿茸的产量最高。因此,在进行鹿的淘汰时适当考虑鹿茸的锯次对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对增加南方梅花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十分重要。

2.2 不同年龄的鹿茸产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1~10锯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不同锯次的鹿茸产量之间的表型相关系数见表2。

由表2可知,不同锯次的鹿茸产量之间相关系数极大,即它们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第一锯的鹿茸产量与其他锯次的鹿茸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很高;也就是说,初生茸的质量对于梅花鹿接下来的各锯产茸量具有极为显著的影响。同时可见第4锯与第5锯、第5锯与第7锯、第8锯的鹿茸产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这其中的原因有待继续研究。

2.3 鹿茸产量、鹿茸形态及锯次之间的相关分析

鹿茸产量、鹿茸形态及锯次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鹿茸形态与鹿茸产量、鹿茸形态与锯次、锯次与鹿茸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很高,为极显著相关(P

3 讨论

梅花鹿鹿茸的产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品种、饲养水平、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光照)等。然而在诸多因素中,鹿龄(锯次)的影响最为重要和稳定。所以在阐明产茸量同锯次的相关性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确立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因此综合考虑各种影响鹿茸产量的因素对南方梅花鹿生产和育种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3.1 年龄对鹿茸产量的影响

事实上,年龄对鹿茸产量的影响是很大的。一般情况下,梅花鹿在一岁时会进行第一次锯茸,因此,年龄对鹿茸产量的影响就代表着锯次对鹿茸产量的影响。当梅花鹿的年龄过高时,其生产能力就会下降,此时鹿茸的产量和质量都会下降,从而其产值会下降。因此,我们探讨年龄对鹿茸产量的影响是极有必要的,在理论上可以得到一个界限年龄,当梅花鹿的年龄超过界限年龄时,其经济效益很低,此时应及时淘汰,达到养殖的最佳效益值。从本文的分析结果可知,南方梅花鹿第一的鹿茸产量与其他各锯次的鹿茸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高,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可推测南方梅花鹿第一锯的鹿茸产量对其以后各锯次的产量高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同时,第4锯与第5锯之间、第5锯与第7锯之间、第5锯与第8锯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较小,但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鹿茸产量从第5锯以后变化较小,基本趋于稳定。当达到第8锯左右时鹿茸产量最大,锯次小于9时,梅花鹿的产茸量与年龄(锯次)呈正相关,它们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

-9.367 3x3+124.94x2-166.73x+434.22,根据该方程以及不同年龄间的相关性可以推算出公鹿各年龄阶段的产茸量和生茸的最佳时期,且了解到鹿茸的产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到一定年限后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赵英杰等[19]的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三杈茸在8锯左右达到最高产量,4~10岁公鹿三杈茸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0岁之后趋于稳定且有所下降;二杠茸在l~8锯(3~10岁)产量逐年增加,之后趋于稳定且有所下降。同样高利华等[18]的研究结果表明,9龄内梅花鹿的鹿茸重与年龄呈正相关(r=0.767,P

3.2 鹿茸形态对鹿茸产量的影响

从分析结果可见,鹿茸的形态和产茸量呈正相关,各锯次鹿茸的形态对鹿茸的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二杠茸>毛桃。因此,鹿茸形态对鹿茸产量的影响很大,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477.94x2-866.93x+548.4,根据该方程,可以为养鹿生产提供一个参考,在生产实践中,梅花鹿的鹿茸品级为二杠茸优于三杈茸。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结合市场价格和当年梅花鹿个体状况来决定锯茸的状态,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3 不同年龄鹿茸产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梅花鹿的产茸量从第1锯到第8锯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第8锯为其产茸巅峰,平均单产为2.31 kg。之后的产茸量则呈下降趋势,表明五三农场的梅花鹿在8锯以内的鹿茸产量随锯次的上升而上升。这个结果与高利华等[1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同时也可以看到,与江苏养鹿场的梅花鹿鹿茸产量相比较,湖北五三农场梅花鹿场的梅花鹿鹿茸产量是较低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气候或者梅花鹿的品种以及饲养管理等各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王忠武等[22]研究发现,兴凯湖梅花鹿群体产茸性能高,群体平均单产高达3.428 kg。结合五三农场梅花鹿场的数据分析后发现,五三农场梅花鹿鹿茸的单产虽然很低,但可以得出一个规律,即根据第一锯的产量可以预测出梅花鹿以后的产茸量,并且可以根据场内梅花鹿的锯次估计农场一年的产茸总量。五三农场梅花鹿单产量低的原因可能是气候、营养因素、饲养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综合影响,对此可以通过改善外部条件,选择合适的收茸时间以及通过各种技术措施,积极改善和创造条件来提高南方梅花鹿的鹿茸产量,以期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为南方的养鹿业提供一个可参考借鉴的鹿场饲养管理方式,带动南方的梅花鹿养殖。

参考文献:

[1] 钟英杰,曲晓波.梅花鹿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3):61-63.

[2] ANGELA K W, LAIWEI L H, DANIEL J V, et al.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rowth factors FGF-2 and VEGF, and their receptors,in growing red deer antler[J].Tissue and Cell,2007,39(1):35-46.

[3] BARTOSKEWITZ M L,HEWITT D G,LAURENZ J C,et al. Effect of dietary copper and zinc concentrations on white-tailed deer antler growth,body size,and immune system function[J].Small Ruminant Research,2007,73(1C3):87-94.

[4] BARLING P M,NICHOLSON L F. Distribution of EGF and its receptor in growing red deer antler[J].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2005,29(3):229-236.

[5] 朱南山,张 彬,王 浩.鹿产茸性能的调控因素[J].经济动物学报,2006,10(1):49-52.

[6] JOSE A G, TOMAS L C, ANDRES J G, et al. Importance of growth during lactation on body size and antler development in the Iberian red deer (Cervus elaphus hispanicus)[J].Livestock Science, 2006,105(1-3): 27-34.

[7] LANDETE C T,ESTEVEZ J A,MARTINEZ A,et al.Does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ntler bone reflect the physiological effort made to grow it?[J].Bone,2007,40(4):1095-1102.

[8] 张艳胜,高文玉.提高梅花鹿幼鹿产茸量的饲养措施[J].畜牧兽医杂志,2001(1):39-40.

[9] 李和平.梅花鹿优良品种(品系)产茸性能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3,39(2):31-32.

[10] 高秀华,李光玉.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梅花鹿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1(7):52-55.

[11] 武深秋.鹿茸的割取和加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9):61.

[12] 温海德.鹿茸的采收与加工[J].林业勘察设计,2006(3):76.

[13] XIONG J J, YANG F F, HUA G H, et al.Identification of Genetic Variants Within Androgen Receptor Gene of Sika Dee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ntler Production[J]. J Anim Vet Adv, 2012,11: 2059-2063.

[14] YANG F, ZHANG P,HUO L,et al.The association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in the IGF1, IGF2 and IGF1R with antler yield in Sika deer[J]. Pak Vet J,2014,34 : 469-473.

[15] YANG F F, HUO L J, YANG L G,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elatonin receptor 1A (MTNR1A) gene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nd the velvet antler yield of Sika deer[J]. Mol Biol Rep,2014,41 : 1901-1906.

[16] 熊家,杨菲菲,孙旭阳,等.梅花鹿IGF-1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对鹿茸间充质细胞生长调控作用[J].经济动物学报,2017,20(4):187-192.

[17] 张明海,朴仁珠,于孝臣.光照强度对梅花鹿茸生长影响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5,29(5):361-365.

[18] 高利华,陈 明,陈 军,等.梅花鹿茸鲜重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1):42-43.

[19] 赵英杰,柴邦仁.东北梅花鹿产茸量与年龄间的相关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1(8):36-37.

[20] 郭吉刚,任兆光.鹿茸的适时采收与加工[J].农产品加工,2005(6):38-39.

篇5

关键词:双语教学;内科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双语教学的内涵

2001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在我国高校中积极倡导开展双语教学。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在学校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种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可以分为3种类型,包括:浸入型双语教学,是指学校使用的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是指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逐渐地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过渡性双语教学,是指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成只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1]。从我国双语实践出发,双语教学是指除了汉语以外,用一门外语(目前主要是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可见,我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属于保持型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对培养本科生的国际化水平、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素质、增强专业竞争力非常有利。广西大学兽医内科学从事双语教学多年,回顾多年教学效果,成绩值得肯定,但也有不足。不管同学们、老师们如何看待双语教学,但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局不会变,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双语教学,临床兽医学不仅兽医内科学、而且其他课程也需要开展双语教学,形成双语课程群,以便师生们今后从事国际化的学习与交流。目前,由于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内科学课程,在临床科目中占了20%的比例,是考分占比最高的课程之一。兽医内科学是培养临床兽医的主干课程之一,不仅包含113个疾病的理论知识,也涉及治疗这些疾病的操作方法,在兽医临床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3]。

2 调查对象和方法

《兽医内科学》课程调查问卷调查时间在2013年4月下旬,调查对象为修《兽医内科学》课的本科学生,这些学生都是2010级动物医学专业的,其中一班28人,二班26人,三班25人,调查方式是在课后由各班班长协助发放调查问卷并于完成后回收问卷。共收回问卷59份,回收率75%, 其中有效问卷59份,有效率100%。这些学生都正在学习《兽医内科学》,因此他们对调查的回应是建立在对这门课程有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利用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本调查的不足之处主要是调查问卷份数较少,降低了统计的意义;调查面不够广,这些学生都修了《兽医内科学》,说明他们对动物医学专业比较感兴趣,这样调查问卷就不能很好反映其他对动物医学专业可能不感兴趣的学生的真实想法。

3 具体的调查内容及结果

题目 选项 比例/%

1.您现在的英语水平?

A. 四级 42.4

B. 六级 3.4

C. 都没过 54.2

2.您认为在本科生中开展双语课程是否有必要? A. 有必要 37.3

B. 没有必要 50.8

C. 其他(请注明) 11.9

3.您之前是否修过双语课程? A. 是 16.9

B. 否 83.1

4.您认为双语课程有哪些收获? A.提高了学习兴趣 33.9

B.提高了外语水平 67.8

C.掌握了学科前沿知识 10.2

D.开阔了国际视野 15.3

5.您认为本课程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吗? A.适合(原因) 18.6

B.不适合(原因) 81.4

6. 双语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是?

A.英语为主,汉语为辅 40.7

B.汉语为主,英语为辅 22.0

C.英汉结合,不分主次 30.5

D.其他(请注明) 3.4

7. 对目前的双语教学方式评价如何?

A. 很好,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都有较大提高,很有意义 5.0

B. 一般,和汉语知识没有什么区别,感觉很一般 23.7

C. 不好,不能理解,几乎没有提高,感觉意义不大 71.2

8.您认为课堂上外语授课比例多少比较合适?

A.30% 47,5

B.50-80% 20.3

C.100% 16.9

D.没有统一标准 15.3

题目 选项 比例/%

9. 你期望双语课程的授课方式是?

A.英语为主,汉语为辅 10.2

B.汉语为主,英语为辅 52.5

C.英汉结合,不分主次 20.3

D.其他(请注明) 16.9

10.以往双语课的考试方式是?

A.闭卷考试 22.0

B.开卷考试 33.9

C.写论文或心得 23.7

D.其他(请注明) 20.3

11.你对以上考试方式的评价是?

A.很好 18.6

B.一般 45.8

C.不好 22.0

D.其他(请注明) 13.6

12.你认为的哪种考试方式比较合理?

A.外文命题,外文答题 3.4

B.外文命题,中文答题 37.3

C.中文命题,外文答题 11.9

D.外文命题,自由作答 18.6

E.其他(请注明) 28.8

13.您认为双语课程是否会增加学习负担? A.会(原因) 96.6

B.不会(原因) 3.4

14.您认为决定双语教学课程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师资 3.4

B.教材 10.2

C.学生 30.5

D.教学方法和手段 49.2

E.教学环境和条件 16.9

15.教学内容能否与实际紧密联?

A.能 22.0

B.不能 32.2

C.一般 44.0

D.其他(请注明) 3.4

16.能否与学科前沿相结合?

A.能 23.7

B.不能 39.0

C.一般 35.6

D.其他(请注明) 1.7

17.对PPT布局是否满意?

A.很好 20.3

B.一般 57.6

C.不好(原因) 23.7

18.英语口语讲述是否满意?

A.可以练习听力,希望多点 13.6

B.一般 64.4

C.不好(原因) 18.6

D.其他(请注明) 3.4

19.是否需要更多的互动过程?

A.需要,希望多互动 40.7

B.一般 44.0

C.尽量少点(原因) 11.9

D.其他(请注明) 1.7

20.您在课前平时能做到预习吗?

A.每次都预习 1.7

B.完全不预习 15.3

C.根据情况,有时间就预习 79.7

D. 其他(请注明) 3.4

21您在课后对本课程的学习时间投入有多少?

A.从来不看 11.9

B.有时间就看 49.2

C.看情况,想学才学 32.2

D. 其他(请注明) 6.8

22.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和了解,您认为双语教学应该?

A.大力开展 5.0

B.保证质量,稳步增加 42.4

C.严格控制规模 15.3

D.暂不实施 33.9

E.其他(请注明) 3.4

4 调查结果的启示

4.1 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

4.1.1 有49.2%的学生已认识到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对目前双语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只有5%。尽管如此,他们对学校今后的双语教学仍充满信心和期待,有42.4%的同学希望双语教学能够保证质量,稳步增加。

4.1.2 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调查显示只有3.4%的同学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2.4%的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生的英语能力需要加强,所以实行双语教学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词汇与能够顺利接受双语教学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英语较好的学生能通过双语教学有效提高英语思维能力增加知识含量以及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而对于英语水平中下的学生,双语课程往往会降低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放弃对该课程的学习。甚至调查结果显示,有96.6%的学生认为双语课程增加了学习负担。大部分学生对高校英文学习目的仅是为了能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学生对英文学习兴趣不浓,理解英语的水平有限,其结果自然就会降低专业课程双语学习的效果。

4.1.3 对双语课程认识不足,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双语课程的课堂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学生课前对课程内容的主动预习和课后复习,对双语课程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的人会进行课前预习,80%的人偶尔会预习,15.3%的人从来不进行预习;在对待课后复习的时间投入上,经常进行复习的学生人数也仅占到6.8%。这说明,目前学生的学习习惯仍停留在课堂听讲,还未能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阶段。众所周知,用外文学习非语言类的专业课程难度显然要超过传统的母语授课方式。因此,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就会对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所以有些同学提议需要在课件上标注在书本上的位置,可见不预习上课的效果是事倍功半。如再不进行课后补缺,最后只是通过背记完成考试,其实并未实际掌握该门专业课程的知识。

4.2 就目前教学方式

授课模式按照课堂上母语与外语运用频率的不同可分为3种:术语引导型,即以中文讲解为主,穿插使用英语术语;交叉渗透型,即根据教学内容,中英文交替使用;完全渗透型,既完全以英语授课,用英文进行课堂提问和作业[4]。虽然制作了全英文课件也采用了全英文教材,但是同学们普遍反映难度较大,无法达到掌握专业知识和增强英语能力的双重目标。调查结果显示,10.2%的学生期望授课英语为主,汉语为辅,52.5%期望汉语为主,英语为辅,这门课程从2002年开始双语教学,则选择从术语引导到完全渗透的逐渐深入方式。这说明学生还是愿意接受英文授课方式,只是由于自身英语能力水平的限制希望能采取循序渐进分阶段的授课模式。而调查显示,有40.7%的同学希望课堂上与老师有更多的互动,甚至有的提议可以增加一些如问答式、讨论式、挑战式、竞赛式等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活动。而且57.6%的同学更希望在课件上用图片图表和视频这些直观的方式来理解专业知识,也有35.6%同学希望老师上课的时候可以再多加入一些国际前沿的研究进展。

4.3 从教学效果的角度

目前,教学效果的好坏大多数情况都依据于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但对于双语教学,有些同学担心由于自己的英语水平限制而不能将专业知识很好的表述。所以对于这么课程的考核方式,有33.9%的同学希望开卷考试,23.7%的希望写论文和心得,只有22%的希望闭卷考试,还有20.3%的希望可以采用,开卷,闭卷,半开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考试形式,只有3.4%的希望英语命题,英语答题,37.3%的希望英语命题,汉语答题,11.9%的希望中文命题,外语答题,18.6%的希望外文命题,自由作答,28.8%的建议可采用灵活多变的考试形式。同学们建议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简单的题目,要求用英文解答;对于一些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的问答题,允许用中文回答,而对英语基础好的能用英文回答的给予奖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知道同学们是怎样看待本门课程双语教学的,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也知道了最应该加强的方面在哪里。从国家发展角度来看,同学们用英语学习的观点态度还需要转变,必须与国家发展目标相一致,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不仅要较好专业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和同学多交流,端正同学们学习观念,树立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理想。因此,此次调查问卷,将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不断改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建中,陈渊,张品.多模式、全方位开展双语教学[J].中国轻工教育,2004(03):46-48.

[2] 谢科范,罗险峰.双语教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J].交通高教研究,2004(06):96-98.

[3] 王庆华,李前勇,张德志,等.基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兽医内科学教学[J].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指导版,2012(06):38-39.

篇6

[关键词] 补虚药;水煎剂;抗疲劳;抗缺氧;抗应激

[中图分类号] R2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7-36-03

人参、党参、黄芪和枸杞子均为常用补益中药,四者在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抗应激等方面有共同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用这些药物进行自我保健补益,而获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关于四者抗应激作用的比较却未见文献报道。为了更好的了解人参[1-2]、党参[3-5]、黄芪[6-12]和枸杞子[13-14]等常用补虚中药在抗应激作用方面的区别,以期探讨常用补虚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差别运用,为进一步补虚中药的抗应激机制奠定基础,本实验采用低温游泳实验和常压缺氧实验比较了人参、党参、黄芪和枸杞子水煎液对小鼠抗应激作用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健康小鼠由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

物许可证号:SCXK(渝)2002-0001,雌性,体重(20±2)g,重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 实验药品和试剂

人参、党参、黄芪、枸杞子水煎液(按一般水煎液方法制备),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2g。

1.3 实验仪器

小鼠游泳装置:圆柱型不锈钢盆(50cm×50cm,内装冰水混合物,水深40cm,水温0℃);秒表;300mL磨口广口瓶(凡士林密封)。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小鼠50只,体重(20±2)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剂量按0.4mL/10g灌胃给药。见表1。

2.2 常见补虚药水煎液对小鼠低温游泳时间的影响

本方法是根据低温实验和小鼠游泳实验两种方法综合得出的实验方法。各组给药后第1小时,在小鼠尾根部束体

重5%的铅丝,然后将小鼠放入不锈钢盆(50cm×50cm,内装冰水混合物,水深40cm,水温0℃),木棒敲打不锈钢盆边缘,刺激小鼠快速游动;记录小鼠游泳开始至呛水的时间。

2.3 常见补虚药水煎液对小鼠耐缺氧的影响

将上述开始呛水的小鼠转移到300mL磨口广口瓶中(每瓶一只),用凡士林密封瓶口后开始计时,记录小鼠从瓶口密封到小鼠死亡的时间。数据收集后用EXCEL计算具体时间。

2.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方差分析,同时作F测验和采用字母标记的新复极测验(SSR测验)。

3 实验结果

3.1 常见补虚药水煎液对小鼠低温游泳时间的影响

常用补虚药人参、党参、黄芪及枸杞子水煎液组与生理盐水组经方差分析,见表2,区组间F值F0.05及F0.01值,说明不同水煎液处理之间差异大于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水煎液对小鼠低温游泳时间具有不同的效应。

对本实验研究数据进行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分析法,结果见表3,人参、党参、黄芪和枸杞子水煎液对小鼠低温游泳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人参水煎液与黄芪和枸杞子水煎液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党参、黄芪和枸杞子水煎液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党参和人参水煎液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参与枸杞子水煎液差异存在极显著统计学意义,党参和人参水煎液与生理盐水处理差异存在极显著统计学意义,党参、黄芪和枸杞子水煎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2 常见补虚药水煎液对小鼠耐缺氧的影响

常用补虚药人参、党参、黄芪及枸杞子水煎液组与生理盐水组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区组间F值F0.05及F0.01值,说明不同水煎液处理之间差异大于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水煎液对小鼠耐缺氧时间具有不同的效应。

对本实验研究数据进行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分析法,结果见表5,人参、党参、黄芪和枸杞子水煎液对小鼠耐缺氧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人参与党参、黄芪和枸杞子水煎液处理,党参与黄芪水煎液处理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党参和枸杞子、枸杞子和黄芪水煎液处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参与党参、黄芪及枸杞子水煎液,党参与黄芪水煎液处理差异存在极显著统计学意义,党参与枸杞子、枸杞子与黄芪水煎液、黄芪水煎液与生理盐水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中药最常用是水煎剂,本研究通过常用补虚中药人参、党参、黄芪和枸杞子水煎液对小鼠在低温下抗疲劳和耐缺氧实验,结果表明这几味补虚中药都能提高小鼠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但是不同药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人参对于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作用显著强于其他三味药物,人参在抗疲劳方面也明显强于黄芪和枸杞子,但是人参和党参在抗疲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参、党参和黄芪属于补气类中药,它们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强心、调节血压、抗休克、扩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氧供应、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具有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这些药理作用在小鼠受到很大的刺激时,都能起到保护小鼠身体各个器官的作用,这些作用对于小鼠抗应激能力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所以,能显著提高小鼠抗疲劳和耐缺氧的能力;枸杞属于补阴类药物,尽管在抗疲劳和抗缺氧方面与人参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但是枸杞子水煎剂对小鼠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抗疲劳的作用。

本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参、党参、黄芪和枸杞子水煎液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能显著提高小鼠的

抗缺氧及抗疲劳作用,各个药物之间其作用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于临床处方的指导意义在于药物之间替代时配伍时需要通过剂量的调整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晓芬,任伯成,张青森.人参抗运动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1995,6(6):29.

[2] 吕建平,郝冠中.人参抗疲劳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43.

[3] 韩玉娟,常洪,黄纪勇,等.党参对小鼠抗疲劳及耐缺氧作用的观察[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3,22(1):18-21.

[4] 方明,石云峰,焦炬焰.中药党参抗应激作用的研究[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2,5(1):32-33.

[5] 佟欣,张晓丹,刘琳,等.黄芪、党参对小鼠抗应激作用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5):514-516.

[6] 程海花,阿祥仁.中药黄芪抗缺氧作用的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1999,29(10):18-19.

[7] 武云,吴大,胡之璧.黄芪提取物对大鼠负重力竭游泳的抗疲劳作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1):36-39.

[8] 朱华野,朴龙.黄芪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156-1157.

[9] 王迎新,李华,陈敏珠.黄芪提取物的抗疲劳和耐缺氧作用[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07,2(9):43-44.

[10] 梁仁哲,贺永贵,尹明浩,等.黄芪水提液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研究[J].陕西中医,2009,30(4):500-501.

[11] 朱凯峰.黄芪冰冻微粉对小鼠耐缺氧和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8,21(6):20-21.

[12] 黄超培,赵鹏,杨俊峰,等.黄芪抗应激作用实验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0,6(2):72-74.

[13] 尹晓雯,王莉.枸杞子对小鼠抗缺氧抗疲劳能力的影响[J].农业科学研究,2010,31(1):40-43.

篇7

关键词:读书观察指导法 宠物 解剖 组织 胚胎

我在多年的教育理论学习与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读书观察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把读书与观察相结合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是生物形态类课程的主导性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一般性教学方法与特征性教学方法相结合地进行教学方法研究的成果。

1 什么是读书观察指导法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载体之首,即使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教材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在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中,要想真正转变那种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消极容器的教学思想,要想避免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要想密切结合行业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注意运用读书指导法进行教学。

宠物解剖组织胚胎课程是具有明显应用性的生物形态课,而生物形态类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机体的形态结构。要想使学生掌握形态结构,就离不开对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形态构造的观察,要想使这种观察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就离不开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进行观察的观察指导法。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读书的目的是掌握形态构造,而掌握形态构造仅靠读书是不够的,必须在读书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才能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所以,读书离不开观察。观察的目的同样是掌握形态结构,要想掌握形态构造的名称、写法、位置关系及作用等,必须在读书的基础上观察,并带着观察中发现的问题重新读书,才能对观察到的形态构造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可见,观察也离不开读书。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读书指导法与观察指导法,应该成为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生物形态类课程有两大特点:一是名词术语多,二是这些名词术语绝大部分是机体形态结构的概念和名称。学生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必须注意把读书与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自己学习生物形态类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而教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把读书指导和观察指导这两种方法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以形成课程的主导性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把读书与观察最大限度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充分发挥读书与观察的作用,提高学生认识和掌握生物形态结构的能力,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其岗位工作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为了区别于一般所说的读书指导法和观察指导法,尤其是从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特殊需要的角度,有必要提出读书观察指导法的概念,以便进一步丰富教育理论中关于教学方法的内容,达到更有效地指导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实践的目的。

2 怎样掌握读书观察指导法

无论是“读书”还是“名词术语”,说到底是个理论的问题,无论是“观察”还是“形态结构”,说到底是个实践的问题,把读书与观察放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概念,用以表示把读书与观察相结合的这种学习方法,充分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重要原则在教学方法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过程。“学”是目的,“教”是手段,学生是主体,教师则起主导作用,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在这里是由指导二字来体现的。读书指导侧重于传授知识,观察指导则侧重于培养能力,而把读书指导与观察指导相结合,则充分地体现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而这种结合又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就更进一步体现了这一原则。

读书指导法也好,观察指导法也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早有记载,广为人知,经常使用。但是,它们毕竟是一般性的教学方法,虽然它们也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各种课程教学的特征,但是并没有充分地反映出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的特点。把读书指导和观察指导这两种方法融合为有机的整体,则即体现了一般教法论的基本原则,又创造出适合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特点的特征性教学方法,因而集中地体现了关于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中的抽象与具体、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所以,如果清楚地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统一、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对立统一和教学方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抓住了这四个结合点,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读书观察指导法的确切含义,也就能更快地掌握这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更加适应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的特殊需要,就抓住了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的关键,就能更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从而提高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的质量,把生物形态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推向深入。

3 如何运用读书观察指导法

在多年的生物形态课程教学实际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使用读书观察指导法进行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必须打好基础、创造条件、选择方法、掌握规律、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才能正确处理这种主要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要素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作用。

3.1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使用读书观察指导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校和教师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搞好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为应用这种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通过通读、精读、选读等方法对所用教材、参考教材、网络信息和参考资料等进行钻研,达到掌握教材,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目的。其次,教师要掌握教具,要围绕教学需要对标本、模型、多媒体课件等在内的各类教学工具手段进行学习,掌握其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注意钻研教材和掌握教具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读书观察指导法对教师的数量与质量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有一支有一定数量、质量较高的教师队伍和多种形式的高质量的、配套适用的教材和教具,这就要求教师本身非常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工作以及立体化教材建设工作。

3.2选择方法、掌握规律

各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教学方法而单独地存在于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即便是在一次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

但是,对于一门课程或一类课程的教学来说,一般应以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为主,以另外若干方法为辅。对于生物形态类课程来说,只要条件基本具备的话,就应以读书观察指导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而以读书指导法、观察指导法和讲授法等其它教学方法为辅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读书观察指导法适合于生物形态类课程教学的大部分而不是全部。

对于具体的一次课来说,教学方法如何确定,在教学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主要由教学内容来决定。如在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课程中,绪论部分比较抽象,又是刚刚引导学生入门,应以讲授法为主。各章节的概述部分比较抽象,但学生毕竟已经渐渐入门了,最好以读书指导法为主。对于一些浸制标本的观察和尸体解剖,如果条件较差,刺激性较强,尸体不易防腐时,因为不易长时间进行观察,则以观察指导法为主。除上述内容之外的大部分内容(如宠物解剖组织胚胎课程中的细胞、基础组织和各器官系统的大体解剖、器官组织以及胚胎的内容),最好采用读书观察指导法进行教学。

在一个具体的授课周期中,从讲授法入手,然后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条件、学生基础及接受情况逐渐过渡到读书指导法和观察指导法,最后进入运用读书观察指导法进行教学这个主体阶段。同时这个从讲授法经过读书指导法和观察指导法到读书观察指导法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生物形态类课程的新教师,掌握读书观察指导法的渐进性过程。

3.3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在一次课的主要教学方法确定之后,还要确定每个教学环节直至每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具体授课方案时,对每个教学环节、每部分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以宠物解剖中的后肢骨这次课为例,笔者曾作授课计划如下:复习旧课,前肢骨,观察指导法,8分钟。讲授新课,后肢骨组成,读书观察指导法,5分钟。髋骨,读书观察指导法,分组指导,20分钟。师生共同总结,8分钟。股骨,读书观察指导法,分组指导,1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5分钟。膝盖骨,讲述法2分钟。小腿骨,读书观察指导法,分组指导,8分钟。共同总结,2分钟。跗骨,读书观察指导法,分组指导,7分钟。学生总结,3分钟。后足骨,读书观察指导法,5分钟。巩固新课,读书观察指导法,10分钟。课外作业,讲述法,1分钟。

在执行这样较为祥细的课时授课计划的时候,还可能出现一些考虑不到的问题。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读书观察时,某个学生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而又比较重要的有一定实用价值问题,而这个问题又不宜采用读书观察指导法来进行教学。此时,教师则应及时改用相应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明确地了解这一问题之后,再回到原来的教学方法上去。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驾驭”课堂,较熟练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之中,来保证主要教学方法的实施,努力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以上是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研究教学方法的一些体会,特提出与对此感兴趣的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简介:

韩行敏(1956-),男,黑龙江双城人,农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高职动物解剖生理教学与研究及畜牧兽医类教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韩行敏.读书观察指导法初探.黑龙江牧校.1995,9(42~45)

[2]佘永华.解剖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2(40~41)

[3]杨耀防.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6(62~64)

[4]陈耀星等.动物解剖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高等农业教育 2004,3(66~68)

篇8

AP-PCR基本原理与常规PCR类似,均为引物指导下的DNA扩增,同样包括变性、退火、延伸的基本步骤,其不同之处在于普通PCR使用的是序列特异性引物而AP-PCR过程中的引物是10个左右非特异性寡聚核苷酸链(随机引物)。AP-PCR之所以能进行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引物和模板并不需要完全的匹配,在较低的退火温度下,只要引物的一部分特别是3′端有3~4个以上碱基与模板(DNA或RNA反转录的cDNA)互补复性且方向正确,距离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就可扩增出一定长度的DN段,利用多个随机引物可使检测区域扩大至整个基因组(Babu等,2014)。扩增后的产物经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核酸染料或放射性自显影得到DNA指纹图谱,从而分析比较其多态性或进一步克隆分析(Babu等,2014)。

2、AP-PCR的技术方法和优缺点

2.1模板DNA提取和质量检测

模板DNA提取的方法有很多,应根据组织的不同和试验需要确定,但其基本的原理相同,都是通过酶或有机试剂裂解组织使核酸游离出来,然后通过有机溶剂或吸附柱纯化后提取。核酸的浓度和质量可通过UV分光光度计读取D260nm与D280nm的比值和1%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检测来确定(Mohini等,2011)。目前已有很多商品化的核酸提取试剂盒可供选择,使用方便并可得到较高质量的模板(DNA或cDNA)。

2.2随机引物的选择

随机引物长度通常为10个碱基,GC的含量为60%~80%的寡聚核苷酸链,随机引物不仅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随机的,而且所有引物的序列无直接相关性(韦莉萍,2001)。理论上,如果1条随机引物反应可产生x个独立的条带,那么a条随机引物同时参与反应就可得到xa2个条带,但多条引物同时参与反应会相应的增加结果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Nandani等,2014)。随机引物虽然可用于所有物种,但并不是所有的随机引物扩增出来的结果都有意义,想要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仍需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进行引物的筛选和反应条件的优化,一般来说选择能产生中等复杂度的图谱的引物(Nandani等,2014)。

2.3AP-PCR扩增条件

AP-PCR也包括变性、退火、延伸的经典PCR过程。变性过程在94℃进行,一般来说预变性3~5min;退火温度在35~38℃,也可根据引物Tm值来确定,一般退火温度比引物Tm值低3~5℃;延伸温度在72℃,在此温度下Taq酶的合成效率约为2000bp/min(Kumari等,2013)。AP-PCR的试验条件、模板的质量和浓度及反应体系中Mg2+的浓度等都可能对扩增的结果产生影响,想要得到较为理想的试验结果,反应体系的优化和试验操作的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Mohini等,2011;Kumari等,2013;Babu等,2014)。

2.4AP-PCR的优点

AP-PCR延续了PCR的效率高、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等优点,同时又兼有自身的优点:①不同种类的生物样品即可使用通用的随机引物进行基因分析(Welsh等,1991);②可在对研究对象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从而对研究对象进行遗传分析和分类研究(Williams等,1990;Welsh等,1991);③对于研究对象DNA样品量有限的情况也适用(Nandani等,2014);④随机引物易获得,试验成本低,技术容易掌握,除此之外,可对AP-PCR产生的基因条带进行纯化和克隆,以便进一步分析(Ge等,2014)。

2.5AP-PCR的局限性

AP-PCR虽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但目前仍处于应用的探索阶段,其本身仍有局限性:①AP-PCR技术通常是对显性基因标记进行分析,这就意味着不能将纯合子与杂合子区别开(Babu等,2014);②由于无明确的目的序列,如果发生扩增条带的缺失就无法得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利于对扩增结果的分析(Kumari等,2013);③AP-PCR的结果分析需要专业的带谱分析知识,否则很难从结果中得到有意义的信息;④AP-PCR结果的重复性问题一直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由于其结果受DNA模板的质量、反应体系成分和反应条件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扩增产物的稳定性难以控制(Mohini等,2011);⑤AP-PCR结果通过凝胶电泳来观察,但迁移率相同的谱带的核苷酸同源型不明等情形易造成干扰,有时电泳迁移率相同的片段并非同源,这就给结果分析带来很多不确定性(Nandani等,2014)。

3、AP-PCR技术研究进展

3.1AP-PCR技术自身的优化

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者对AP-PCR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实用性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刘刚等(2004)对AP-PCR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多重随机引物PCR(M-RAPD)技术,M-RAPD通过使用3条组合的随机引物在较高的退火温度下对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等的染色体DNA进行扩增获得了稳定的种株特异性的DNA指纹图,其所提供的基因信息要远多于传统的RAPD技术。Xiong等(2012)对AP-PCR进行了反应程序优化和随机引物中G/(G+C)不同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程序中从退火步骤到延伸步骤的时间延长,温度变化由3℃/s下降到0.3℃/s时,PCR产物条带明显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延长温度变化的时间可提高引物与模板结合的稳定性(Fu等,2000),在比较了随机引物中G/(G+C)不同比例的PCR产物后发现,当G/(G+C)比例在0.7时PCR产物的条带最多,也更适用于进行AP-PCR反应,因此反应程序的温度变化和随机引物中G/(G+C)的比例可能也是影响AP-PCR结果的重要因素。Zou等(2003)报道了利用两步AP-PCR方法在微量DNA样品中扩增未知序列DNA并进行克隆。第1步PCR利用29个核苷酸序列的引物进行扩增,Ran5-29(5′-GTTCTACACGAGTCACTGCA-GNNNNNNNTGGC-3′),这一随机引物包括21个已知核苷酸序列部分,7个随机核苷酸序列和1个3′端TGGC的卡子结构,在随机序列前6个核苷酸序列构成了1个PstⅠ位点,其中3′端卡子结构在退火时可与含有GCCA位点结合,保证了随机序列可与GCCA上游的序列匹配,3′端TGGC的卡子结构可使引物与模板的匹配数增加7~11个核苷酸,PstⅠ位点决定PCR产物的长度,并保留1个黏性末端,保证了克隆的顺利进行。第2步PCR使用可与Ran5-29相匹配的19个核苷酸的Fix5-29(5′-GTTCTACACGAGTCACTGC-3′)作为引物,获得的产物进行纯化、克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策略可检测临床样本DNA的最小量在1pg,克隆灵敏度达到100fg目的DNA模板。这种方法较普通AP-PCR灵敏度更高,适用于样本量极少的临床样品检测。Clem等(2007)在对比了AP-PCR方法的不同扩增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不明病原的多重随机RT-PCR方法。在对血液样本进行过滤后加入了DNase和RNase消化,利用宿主基因对DNase和RNase敏感而衣壳保护的病毒对其不敏感的特点,去除宿主自身基因的污染。其利用单一十聚核苷酸为引物,引物序列为(V8A2)5′-VVVVVVVVAA-3′,V=A、G或C,3′2个A提供了一个“lock”结构,引物中不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可避免发生引物二聚体,但这一结构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引物与模板的结合。试验结果一旦监测到病毒的扩增产物即可通过鸟枪法克隆测序鉴定。这一方法对病毒的出现或重组进行快速监测和鉴定有很强的实用性,其检测灵敏度达到1000克隆/mL,应用这一技术成功从血液样品中检测并获得了3种独立病毒的部分序列。

3.2以AP-PCR为基础衍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AP-PCR技术已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因此为了克服AP-PCR的一些缺点在其基础上衍生出包括非序列依赖单引物PCR(SISPA)、简并核苷酸引物PCR(DOP-PCR)、DNA扩增指纹印记(DAF)、微卫星引物PCR(MP-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SISPA方法最早是由Reyes等(1991)建立起来的,其以AP-PCR为基础,非对称的单一引物与DNA模板的钝末端直接连接,随后经过若干循环的变性、退火和延伸后,模板的数量得到扩增,后经克隆、测序、分析得到基因序列。Breitbart等(2005)在SISPA的基础上建立了DNase-SISPA联用的方法,增加了样品过滤和DNA酶消化等步骤,成功的从人的血液临床样品中发现了新的病毒基因。Djikeng等(2008)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改进,在样品的处理中加入RNase酶以清除外源RNA的污染如核糖体RNAs。针对有polyA尾的病毒,在反转录过程中加入六聚核苷酸随机引物5′端加入一段病毒特异性引物序列,形成结合引物(FR26RV-N:5′-GCCGGAGCTCTGCAGATATC-NNNNNN-3′),同时加入连接polyT的引物(FR40RV-T:5′-GCCGGAGCTCTGCAGATATC-TTTTTTTTTTTTTTTTTTTT-3′)以增加对病毒基因3′端的覆盖率。这种在六聚体随机引物连接一保守序列即病毒特异性引物,可增加对病毒基因5′的捕获,从而使SISPA的成功率大大提高。DOP-PCR技术是在AP-PCR基础上建立起来,其引物(DOP-ORI-Xho)由22个核苷酸组成,3′和5′端的特异核苷酸序列和中间的6个核苷酸构成的随机引物组成(Telenius等,1992)。由于随机引物的简并性,每个反应包含着数以千对的引物。DOP-PCR的反应程序包含2个不同的部分,前5个循环引物的3′端至少有12个连续的核苷酸与模板DNA相结合,对引物和模板的匹配度要求不高,在随后的30~40个循环里,扩增错配的几率会逐渐降低。初始反应产物将成为模板,用相同的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通过克隆测序即可获得基因序列(韩焘等,2013)。Csaba等(2002)打破了DOP-PCR只用同一种引物的传统,尝试了5条新的可用于反应的引物,使反应时间由原来的7~8h缩短为2h,缩短了变性过程的时间,在取得理想结果的同时,减少了扩增酶的用量,提高了DOP-PCR的效率和实用性。DAF是一种改进的AP-PCR分析技术,与AP-PCR技术不同的是,DAF使用的引物浓度更高,长度更短(约5~8个碱基),在PCR反应上只包含2个温度的循环,省去了延伸的步骤,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过银染方法观察结果。DAF通常会产生非常复杂的带型,因此它所提供的谱带信息也比AP-PCR大得多(Caetano-Anolles等,1993)。Al-hag等(2007)应用DAF鉴定8株细胞系,研究结果表明,DAF可产生稳定的可供区分的PCR谱带。Ehsan等(2011)应用DAF技术对分离到的25株牛隐孢子虫进行亚型的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25个虫株分属于为3个不同的亚型。MP-PCR是以AP-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Ma等(1996)发现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短串联重复序列,又称微卫星DNA或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repeats,SSR)。真核生物基因组中SSR的分布是随机的,大约每隔10~50kb就有1个SSR。SSR位点最常见是双核苷酸重复,即(CA)n和(TG)n,每个微卫星DNA的核心序列结构相同,重复单位数目10~60个。MP-PCR的引物是与SSR位点互补的二聚或三聚核苷酸重复序列,如其引物序列可是(TA)10或(CGA)6,扩增的是SSR之间不同长度的DNA序列,将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根据分离片段的大小决定基因型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Dawson等,2013)。MP-PCR克服了AP-PCR引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PCR产物谱带的稳定性和针对性,该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物种分子标记、基因图谱绘制和基因差异性分析等方面(Tian等,2014;Ding等,2014;Wei等,2014)。

3.3AP-PCR与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联用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是将基因组DNA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然后将双链接头连接到DN段的末端,接头序列和相邻的限制性位点序列,作为引物结合位点(Rikalainen,2013)。针对AP-PCR结果谱带核苷酸同源性无法确定的缺点,Tan等(2011)将AP-PCR与AFLP进行联用,利用2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在对可能含有未知病原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以实验室确诊的登革1型病毒为阳性对照,首先用AP-PCR对有限的样品基因进行随机扩增,然后使用AFLP技术对进行扩增从而得到样品稳定的DNA多态性标记。此方法克服了AP-PCR的同源性不明问题,同时比单独使用的AFLP方法进行检测的灵敏度提高100倍,在临床样品的检测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高通量的测序技术也被称为下一代的测序技术,其与AP-PCR技术的配合使用,让AP-PCR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Hang等(2012)首先使用锚定随机引物P17N8(5′-GTTTCCCAGTAGGTCT-CNNNNNNNN-3′)进行RNA反转录,在通过锚定随机引物P17N8和P21(5′-CGCCGTTTCCCAG-TAGGTCTC-3′)同时进行AP-PCR扩增,再通过高通量的测序技术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对得到的基因序列进行拼接处理,从而得到了奥罗普切病毒和卡拉帕鲁病毒L片段完整基因序列。vanderHeij-den等(2012)利用序列非依赖性病毒基因片段扩增方法与Roche-454测序技术联用,成功的从患急性肝炎病犬的肝脏组织检测出犬Ⅰ型腺病毒基因,研究结果表明AP-PCR技术和下一代的测序技术联合使用的方法在获得病毒完整基因序列和检测病原等方面的实用性。

4、AP-PCR技术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

4.1在传染病流行病学和病原遗传学分类中的应用AP-PCR由于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兽医传染病学和病原遗传学分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Leh-marn等(1992)用此技术对念珠菌属的分离菌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菌种的不同菌型间呈现出DNA长度的多态性;此带型图在同一菌种的不同菌型间,其相似程度远大于不同种的菌株,这也说明每种菌的随机引物PCR带型极具特征性。Louie等(1996)用2种引物检查15株李斯特单核菌相关流行分离株和36株不相关流行分离株。经扩增后的带型分析,将其分为9个型,每个型中又分有不同的亚型。Zadoks等(2000)在牛乳样品中分离到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AP-PCR鉴定1~8株属于Ⅰ型菌,9~20株属于Ⅱ型菌,其余3株分别属于Ⅲ、Ⅳ和Ⅴ型菌。Butler等(2001)应用该技术对3次牛霉形体暴发流行菌株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发生在其中2个养牛场的流行病原菌具有一致的指纹图,引而具有相同的感染来源,而在另一牛场分离的菌株间则显示了指纹图谱的显著异型性,说明它们具有多个感染来源。王雪敏等(2011)利用多组随机引物对副鸡禽杆菌10个国际标准株、血清C型疫苗株和4个国内分离株进行AP-PCR扩增,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可分为11个谱型,聚为4类。划分的11个谱型可和现有分型方法中的不同亚型一一对应,提示这种方法可区分不同血清亚型。AP-PCR作为寄生虫遗传学分类鉴定的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克服了传统分类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Macph-eson等(1993)应用AP-PCR技术区分来自不同宿主的7种艾美尔球虫,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引物可对7种球虫进行鉴别。张伟信等(2003)应用该技术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地理株的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株间及同一地理株亲代与子代间均存在DNA多态性差异,其中不同地理株间种内变异程度较大,同一地理株子代与亲代间也发生遗传变异,但变异程度较小。

4.2在病原差异基因分析中的应用

AP-PCR技术进行RNA指纹图谱分析不仅能鉴定基因的表达差异,而且能显示低水平表达的基因差异。Nicho-las(2000)应用此方法鉴定了丝裂霉素C诱导下鼠伤寒沙门氏菌SOS调控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丝裂霉素C诱导后21条基因谱带出现表达水平的上调,其中20个基因片段对应的是可辨识的基因序列,15个基因序列与数据库中基因序列无同源性,被确定为新的表达序列,6个基因片段与SOS基因编码的调控蛋白有关。Diana等(2005)应用AP-PCR技术对苄硝唑作用下克氏锥虫基因表达差异多态性的研究,结果发现对苄硝唑敏感和对苄硝唑抵抗种群之间系统指纹图谱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可能存在克氏锥虫对苄硝唑拥有抗性的表达机制,虽然抗性种群在苄硝唑作用下系统指纹图谱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敏感种群间的系统指纹图谱却有着明显的变化。AP-PCR技术为鉴定基因差异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4.3在未知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动物疫病呈现出复杂性和非典型性等特征,普通的临床诊断方法很难确定病原的种类,这种情况下使用传统PCR方法检测临床样品的效率不高,而且存在漏检可能。AP-PCR技术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快速和灵活的检测方法,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全基因组的检测(姚四新等,2010)。Djikeng等(2008)使用DNase-SISPA技术在牛的血清中分离到牛鼻病毒基因。Clem等(2007)利用改进的AP-PCR方法,从血液样品中检测并获得了3种独立病毒的部分序列,即腺病毒17、卡萨奇病毒A7和呼吸道合包体病毒B。周斌等(2004)在研究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时,发现其种毒可能受到污染,随后挑选4条随机引物对其进行反转录PCR扩增,共扩增出3条基因片段。克隆测序的结果表明,与禽腺病毒(鸡胚致死孤儿病毒)基因组部分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99.5%、99.6%和99.5%,从而确定了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鸡胚尿囊液种毒受到禽腺病毒的污染。黄欣梅等(2011)采用DNase-SISPA对导致鸭、鹅产蛋下降的病原基因进行扩增,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成功的扩增出新型鹅黄病毒JS804毒株基因。

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