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

篇1

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只要世界人民在心灵中坚定了和平理念、扬起了和平风帆,就能形成防止和反对战争的强大力量。人们希望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这就是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初衷。

这样一种期待,这样一种憧憬,是我们今天依然要坚守的。不仅要坚守,而且要通过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教育、科技、文化活动,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生长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

自1945年成立以来,教科文组织忠实履行使命,在增进世界人民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中国高度重视同教科文组织的合作,愿意加大参与教科文组织的各项活动。为体现对非洲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决定把通过教科文组织向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的长城奖学金名额由每年25人扩大为75人,我们还将同教科文组织一道把援助非洲信托基金的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

我参观过法国卢浮宫,也参观过中国故宫博物院,它们珍藏着千万件艺术珍品,吸引人们眼球的正是其展现的多样文明成果。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到过代表古玛雅文明的奇琴伊察,也到过带有浓厚伊斯兰文明色彩的中亚古城撒马尔罕。我深深感到,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中国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据史料记载,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那时候的首都长安里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这个大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到了东南亚很多国家,一直抵达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根据他的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马可・波罗游记》令无数人对中国心向往之。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秦俑,人们称之为“地下的军团”。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之后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1987年,这一尘封了2000多年的中华文化珍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还有大量文明成果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里,我要对教科文组织为保存和传播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1987年,在中国陕西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件美轮美奂的琉璃器,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我在欣赏这些域外文物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

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改造社会,使人们在持续的天工开物中更好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心灵,开阔眼界,增进共识,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明年是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我相信,在博科娃总干事领导下,教科文组织一定能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谱写新的篇章。

谢谢大家。

篇2

我们知道,“一带一路”是从历史深处走出来,在新世纪重新绽放光彩的一个新概念。这也从另一面提醒我们,“一带一路”主要包括的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传统最深厚、文化最丰富也最牢固的一片土地。这片土地,拥有长达5000多年的辉煌历史,生活着占据全球人口三分之二的44亿人民,使用着约50种国家通用语言,以及不下200种区域民族或部族语言,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宗教都在这里拥有众多教派和信众,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差异更是随处可见。

在这样一个跨文化环境中,认识差异、尊重差异、应对差异,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要认识差异。不仅要认识到他文化的不同,而且要借助他文化的差异,反观认识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之花也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从而增加对文化多样性和自身文化的认识,达到基于整体认识之上的“各美其美”。其次要尊重差异,不仅认识到差异的存在,而且要了解差异的由来,理解差异背后的“情”和“理”,进而尊重差异及相关人群,达到在“同情之理解”和“理解之同情”基础之上的“美人之美”。最后要善于应对差异,根据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保持差异、或者化异为同,最终实现“美美与共”的和谐局面。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演,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和期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渐深入,我们要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交往理念同当今时代和沿线各国的共鸣点,坚定和丰富文化的多样性,防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明单极化倾向,摒弃单线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为“一带一路”地区的多彩与和谐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众能否做到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而媒体在促进“民相亲”“心相通”的进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主席指出,媒体在信息传播、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今年七月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王晨副委员长指出,媒体要做“一带一路”上的行者、歌者、使者。我仅就媒体的价值担当层面谈一谈,希望媒体要做“一带一路”上文化交流的勇者、仁者、智者。

媒体要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勇者。文化交流互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汉代张謇出使西域,西晋高僧法显赴古印度求经,大唐玄奘法师西天取经,都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方才有所成就。媒体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当中,应该借助自身专业优势,深入文化交流第一线,捕捉最直接最真实的信息,用亲见亲闻取代道听途说,用切身感受消除隔膜空洞,勇当文化交流的开路先锋。

媒体要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仁者。文化交流对双方都是利好,但以媒体为载体进行文化交流时,必须秉承交流的初心,端正交流的态度,要多为他人着想,多为对方着想,坚持道义为先,坚持公正客观,坚持友善仁爱,坚持职业道德和操守。中国有句古话,叫“仁者无敌”,坚持把道义、仁义摆在中间,坚持“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先做朋友,后做生意”,我们的媒体当有这样的“仁心”,真正成为如同志指出的那样,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

媒体要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智者。文化交流要讲究技巧,方式要和风细雨、潜移默化,所以要多讲故事、讲好故事。路径要循序渐进、行稳致远,所以要稳步推进、控制步调,要会抓住时机、懂得权变,善于借势、借力,追求交流效果的事半功倍。这也是所要求的,要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尽早确定今后几年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有早期收获计划和领域。而当冲突发生的时候,媒体要做好“危机公关”,多承担责任,多进行补救,以快速而有效的实际行动,将损失降到最低。在危机尚未发生的时候,媒体要做好防范工作,杜绝低水平的失误,不要做麻烦制造者,做好“治未病”的工作。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希望媒体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始终做智者、仁者、勇者,在文化交流中不惑、不忧、不惧,发挥好媒体的积极作用。

此外,在进行文化交流过程中,特别要注重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主席特别称赞老子“大邦者下流”的智慧,就是希望作为大国的中国,要像处于江河的下游一样,谦虚包容,海纳百川,这是大国得以更加强大的基础。我们媒体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进程中,也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平等对待任何国家和民族,虚心吸纳别国的优长和经验,让我们的文化“博采众长”,永远保持常新。

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国,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国家。“无中不成局”,全球媒体议题中的中国权重非常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面对国际舆论中我们“自塑”能力还不强这一现实,还需加强“一带一路”的公共外交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更有效地塑造沿线沿带国家公众对中国的态度。

内容永远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基石,尽管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没有变。技术越是进步,传播方式越是多样,受众群体越是巨大,越需要能触及灵魂的内容、能入心入脑的题材。“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媒体都需要讲好故事,特别要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还要改变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各国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

篇3

尽管以西方文明替代东方文明并未能实现,但是,西方文明迄今为止的优势地位仍是明显的。当然,这种优势已经不完全属于基督教,而是属于连基督教也要背离的所谓“现代文明”。我在这里所说的“现代文明”,特指不仅背离传统,甚至背离人性,以假为真、以恶为善、以丑为美。这种“文明”以现代媒体为依托,正挟持着无数年轻人,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扑向21世纪。这才是真正值得忧虑的。

20世纪是“除魅”(解咒)的时代。知识分子以人类的启蒙导师自居,把既往的神圣打翻在地。他们希望籍此而唤醒人类,让人权胜过神权,从而建立一个更合理的更公正的更平等的社会。于是,一个缺乏神圣感的时代终于降临了。佛教认为“人人皆有佛性”、“草木皆可成佛”,儒教认为“人皆可为舜尧”、“满衔都是圣人”,然而,“神道设教”被斥为愚民政策,成佛成神成圣,受到奚落嘲讽鄙视。在以佛神圣为一端,以痞子无赖为另一端的精神架构中,处于中间地带的平民百姓青年后生,无可挽回地向后者的另一端滑下去。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成为一种不绝于耳的哀叹。

应该说,任何一种正当的信仰,都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土壤植被。邪门歪道,只是植被中有限的毒草而已。刈除毒草,不能把植被都刈掉,而失去正当的信仰,更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假、丑、恶席卷大地,恰恰因为正当信仰的植被遭到了破坏。

21世纪初,应该是知识分子对20世纪深刻反省的时期。人类社会出现颠倒荒谬,人们往往怪罪政治家。其实,始作俑者,不是政治家,而是思想家、教育家。20世纪人类精神家园的荒芜,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思想家、教育家的理论有密切关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们的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也带来了后遗症。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我们不能回顾到二千多年前的人类文明元创时代。在东方,佛陀、孔子、老子,他们为人类的真心、良知和至善举起了智慧的火炬,照亮了东方社会几千年的历程。打倒他们,就是打倒真心、良知和至善,人心何以不乱,世道何以不浊!对于他们,不是“除魅”,而应是“复魅”。因此,重新修葺人类的精神家园,就一定要找回儒释道的文化精神。在不仅对中、韩、日三国是极其重要,对全人类也同样重要。

在中、韩、日三国,儒释道三教曾经是共同的精神财富。直到现在,无论韩国还是日本,儒佛两家依然根基深厚。同心相戚,同声相和,中、韩、日之所以能维系数以千年的交流,就在于有共同的精神支柱和话语材料。

从全世界历史的总体范围来看,不同的宗教在同一国度、同一地区中能够长期和睦相处,相互吸收融合,只有在汉文化圈中才有可能。这恐怕涉及到东西方对“宗教”功能的认识就有差异。“宗教”,是现代语汇概念源于日语shukyo,是对英语religion的意译。Religion,强调信仰,以自身信仰为主体,排斥任何客体,信仰对象不变化时,信仰者就只能追随不变。因此,religion必然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但是,在古汉语中,宗、教,并不合用。儒释道三教的“教”,是“神道设教”的“教”,是“教化”的“教”。换言之,在中国古代,开宗立教,是为了辅助王道,教化百姓,启发智慧,解除烦恼,安祥人心,稳定社会,总之,不是以“教”为主体,而是以社会为主体,为社会服务。因此,“以天地立心,为往圣立命,为万事开太平”成为儒教的神圣使命,“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成为最高统治者对三教功能的基本认识。“三教合一”之所以能够提出、能够实现,就在于这个“一”是超载于“教”之上的。也正因为如此,三教同戚,经过一个时期的论争磨合,终于达到“不同而和”的境界。

东方宗教文化对未来世界文明的贡献,从本质上讲,仍然应该是提供以教化为已任从而承担社会责任的模式。对于突出自身主体性因而产生排他性的宗教来说,东方宗教文化将成为借鉴的典范。

当然,由于东西方文明仍处于交错撞击的历史时期,目前,东北亚三国的传统宗教文化都有面对新世纪的新问题:一、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现代条件下,重新建立年轻一代对正当信仰的追求,以及对佛神圣的正确理解和正常仰慕。

对青少年的引导,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教育者道德要受到教育。知识界对宗教文化的再认识和新阐释,要形成一种思潮、两个导向。一种思潮,即对传统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复魅、复归、复兴,加以不懈的鼓吹,树立社会的正气和荣尚。两个导向,即引导政界接受新思潮,直至最终以国力推动;即引导教育界接受新思潮,直至最终使每个孩子从小就受到熏陶,从感性到理性都发生转变。

如何使儒佛禅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的教化作用,重新成为三国加深交往、共同发展的牢固纽带。

东亚的儒佛禅思想虽源于中国,但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之前,始终处于为中国的落后挨打做替罪羊的地位,上下几代中国人,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对儒佛禅只有浅薄混乱的认识。相比之下,韩国之儒佛、日本之佛禅,都不仅继承了传统,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经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没有失去社会精神支柱的作用。从历史上看,韩国、日本以汉文化即儒佛禅宗教文化反哺中国的情况屡见不鲜,现在,中国虚下心来再学一次仍是必要的。儒佛禅的根毕竟在中国,且中国人口众多,一旦复兴,其精神力量不可估量。“道不孤,德有邻”,中、韩、日三国在文化交流中会推动经济合作,而经济合作会使文化的纽带更牢固。

如何弘扬儒释道文化传统的精华,与西方文明对接,取长补短,共创人类新文明。

篇4

关键词:写作价值 人类文明 人才培养 自我价值实现

价值是指事物对人的用途与意义。所谓的写作价值就是写作对于人的功用和意义。写作作为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精神生产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个人价值。特别是作为信息传达的重要工具,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里,写作同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更加密切相关,写作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更加彰显。写作无论是对整个人类社会,还是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写作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

我们知道,写作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沟通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发明了文字,有了写作,也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社会。写作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中华五千年写作史。写作是主体的思维活动,是信息传播的最为重要的载体。写作活动,无论是对自然本体结构和本体功能的反映,还是对人类自身认识结构和认识功能的反映,都是作者对自己认为有传播或贮存价值的信息的选择,都是对主客体知识信息量的积累与开发。人类正是在这种选择和开发中实现知识总量的积累和增殖,逐步向真理王国逼近, 使人类社会文明得以继承与发扬,逐级向高层社会文明发展。

我们知道,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离不开科技、离不开知识、离不开先进的思想,这些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正是有了写作,才可以将科技、知识、先进思想进行广泛传播,才可以永久地传承与发扬光大,也才可能使我们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因为通过写作这样一个载体,人们就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人类的智慧和先进的思想就能得以广泛传播和继承,后人就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远,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明。

写作又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们更好地进行社会的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国家的有效管理、社会的有机组织、人们的和谐相处,这些同样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前提,而写作作为国家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与执行,社会的教化与道德的宣传践行,都离不开写作的中介作用。所以,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国时代,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明确提出“盖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写作的经国济世的作用做了充分认识。我们知道,离开了写作,国家社会就难以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就会大大减缓。虽然,我们也看到,写作的价值也可偏离,产生负价值或价值的扭曲,但人类社会总体的力量是一种正能量,人类社会一定向真善美发展。写作的价值,也一定是积极与正面的,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写作是人的素质全面培养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重任。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是人才培养最主要的途径。人才培养,教育的手段多种多样,培养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写作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写作本体的综合性、创造性,决定了写作需要写作主体全面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写作主体在写作实践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主体全面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运作过程,是写作主体全面的素养、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经常写作的人,可使他的智能和非智能结构综合运用、全面培养。具体来讲,写作可促进写作主体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智力结构的完善与发展。也使得一个写作能力强的人,在从事其他工作时,表现出明显的智慧优势。例如他感知事物更加灵敏、分析问题更加缜密、解决问题能力更加深刻、统摄全局的整合能力更加突出、表达自己的意见更加有效。

通过写作的训练,大大提高了主体全面的综合素质,也使得写作成为人才全面素质培养最有效的方法。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教育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把写作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手段,也把写作作为人才选拔的最为重要依据,八股取士便是最突出的表现。当下,各国人才培养和选拔同样将写作作为重要手段。美国等欧美国家文职人员选聘和我国公务员招考,同样将写作作为重要的考试科目。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写作是个人全面综合素质的体现。写作训练全面培养和提高了主体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写作是一种严密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生产劳动。通过写作训练可提高主体思维的品质,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严谨性、丰富性、创新性。而思维能力是人的能力核心,主体的一切能力都离不开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说,写作对思维的训练与提高具有其他活动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尤其是写作思维的创造性,对提高主体的创新能力的作用可以说是其他活动难以替代。创造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有力的体现,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整合。因此,写作的训练,是提高主体的素质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三.写作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重要手段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生命的形态多种多样。每一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需要是多层次的,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等需要外,还有情感、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作为个体生命最高的需要,它显现了生命的价值和个体生存的意义。作为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但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里,写作能力作为一个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在实现自我价值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首先,写作是一个现代人所应有的基本素质,写作能力是一个人成功所必须具有的重要能力之一。余秋雨曾说:“写作是构建现代文明的重要素质。”在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里,知识的传播、信息的获得,无不需要写作这一载体。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教授在《大趋势》一书中说:当代社会应该记住最重要的大事有五件,其中之一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才,除了需要思维能力、创新科研能力、自学能力、组织协调等能力外,还需要写作表达这一交际沟通能力。离开了基本的沟通交际写作能力,我们就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难以准确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难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顺利转化和推广。因此,写作是我们人生成功的基本的保证和必要条件。

其次,写作可作为我们的事业追求、立身之本。春秋时期的《左传》有“三不朽”之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写作的“立言”同“立德”、“立功”相提并论,视为人生不朽、流芳百世的重要途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更加突出了写作的重要性,明确提出:“盖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其,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可见,我国古人都非常重视写作,把写作视为人生成功之要,千古流芳之途。

确实,写作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精神生产,同社会物质生产、文化生活、个体生命发展密不可分。写作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社会发展需要大批的写作人才。一则写作可提供给人们丰富的精神食粮。不管什么时代,社会如何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精神消费随着社会的发达需求越来越多。这样从事写作的人特别是文学的创作者,因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一员。写作者也因此可通过创作获取劳动报酬、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古今中外那些文学家们,大多人不但因自己的卓越的写作才能在当时或声名显赫或位高权重,而且因自己的写作留给后人丰富的精神产品、深刻的智慧而被我们永远铭记。可以说,在我们每个同学的脑海里,最先涌现出的名人应该是那些文学家们。二则,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写作人才,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从事写作的人越来越多,写作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些人才或许不直接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精神产品,但在这个社会系统的有机运行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员。他们也因此而立足于社会,将写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作为立身之本。比如各行业的文秘人员,媒体从业人员,甚至职业写作者等。现在在我国从事相关文字工作的文秘类人员不下千万,与写作相关的秘书职业也成为我国二十大职业之一。因此,只要我们有较高的写作素质,我们完全可以藉此立足社会,取得自己人生的成功。写作也成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

篇5

您好!

很荣幸能有这次机会通过写作让您进一步了解中国,但我绝不敢说此文能让您“读懂中国”,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绝非我能凭一己之文能让您“读懂”的。为此,我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华美食”,为您勾勒今昔之中国。

中国曾有海上、陆上两条丝绸之路。除了丝绸和瓷器,食物也一直是丝绸之路上交流的重要内容。张骞通西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胡豆、胡萝卜等食材;明代盛边贸,中国又引进了番椒、番薯、番瓜等农作物。这些引进的食物食材均对中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和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的甚至重要到“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地位。以“辣椒”为例,它的到来不仅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国人的口腹之欲,甚至对中国的菜系结构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川菜、湘菜、黔菜等菜系中,它俨然已经成为首当其冲的当家花旦。再比如,西域特产的葡萄酒自汉朝传入中国后,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目前已经充分地融入到了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与此同时,从中国走出的茶叶、小麦等食物也同样在“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着沿线国家,不断地充盈着他们的餐桌和饮食文化。沿途八万余家中餐馆更是遍地开花,受到所在国人民的喜爱。美食,无疑是人类文明互鉴过程中当之无愧的“先遣使”。“一带一路”不是独奏曲,是大合唱,不是单人舞,是集体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食物的交流是多向的,食物的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中国还是沿线各国的人民,均是这类交流的受益者。

篇6

初中物理科学精神教学方法一、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一种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和理念。科学的认识要符合逻辑,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真理。科学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具有创新思维,怀疑精神;批判自我否定的求异精神;抛弃个人私利,团队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继承和传承的精神。科学的终极目标达到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服务和贡献。这就是科学精神的内涵。

二、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精神教学的要求

传统的科学教育受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影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无视科学知识的发展与变化,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更不重视科学知识的价值负载。严重束缚了学生对科学探索与科学精神的理解与认知,让他们仅仅把科学的学习视为知识的习得,扼杀了科学精神,窒息了民族科学创造力。中国学生缺乏想象力、创造力、怀疑精神和合作精神,自私自利、价值观迷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育过程中科学精神的薄弱。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须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能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尊重事实、勇于创新;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课标中对科学精神的教育给予关注和加强。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制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三维目标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定格了科学精神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三、运用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对学生科学精神的教育

初中物理课程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科学教育的过程是从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积累的过程中渗透着对学生科学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的培养。初中学生由于思维的直观性强,心理可塑性强的特点,教师既要把握教材,又要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精神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渗透于教学中。

1.物理教学的第一堂课“致同学们”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体验学习物理和研究物理的方法。教师还要通过对物理学对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的讲述: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利用火和工具,从依附自然到利用和改造自然。蒸汽机的发明导致工业革命,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每一次物理学的新发现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从而引起学生对科学的敬畏和崇尚,激发学生学好科学知识热情。

2.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实验不但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解释其本质,还能科学地控制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人类科学能动性的表现。实验中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还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走向社会。物理教学形成概念,规律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都是运用科学的语言和方法来解释自然和改造自然。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不断地积累科学知识才能提高自我科学素养,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为社会服务和为人类造福的能力。

4.物理教材中许多科学家的故事是科学精神教育的最好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充分利用还要进行挖掘。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虽然错误,但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伽利略怀疑精神,迪卡尔和牛顿创新和批判、发展的精神以及牛顿谦虚的科学品质;欧姆、焦耳、法拉第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奥斯特•法拉第的想象力和求异精神;帕斯卡和托里拆利的传承精神;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为追求科学服务于人类和平的奉献精神;马德保半球实验中德国民族崇尚科学的精神……都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好素材。

5.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重要手段。新课标中合作探究式教学能够最好地把科学精神渗透进去。探究式教学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理念;猜想、假设培养学生想象力;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创造力;实验过程和收集数据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分析与结论,评估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与自我批判,分享集体成果的科学精神。

6.实施与渗透STS教育理念,使学生在接触与探究技术与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保护、航天技术等)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也造成其他社会问题。要学会分析利弊,具有全局观念。

四、发挥教师对学生科学精神教育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之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不但有渊博的知识,较高的科学素养,还要有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的理念。物理教师不但能够驾驭教材知识,用科学的方法传授知识,还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去影响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达到最优化。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学发展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科学精神的培养将更为重要。渗透着科学精神的物理教育更具有人文色彩,从小培养科学精神不得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能为社会造就更加有用的人才,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文字 敬畏 规范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39-02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它见证了人类生命进化的进程,它铺就了人类思想进步的道路,它创造了人类辉煌的文明。汉字是中华民族先祖最伟大的一项发明创造,中华文明得以代代相传并长盛不衰,汉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时至今日,汉字的记录功能并没有因为科技的飞速发展而减弱,但我们对它的态度却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不再像先人那样敬畏它,主要表现为使用和书写汉字的随意性,乱写滥画,马虎了草。

敬畏文字,莫失本性。古人在书写时怀着何等虔诚的心一笔一画地书写,不厌其“繁”,那我们又有何理由去厌烦呢?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丢失了如古人般对文字的敬畏?

其实,即使现代高科技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印刷品代替了手写文字,但却代替不了手写汉字的方便及其对人本身心性的熏陶和感染。因此,作为中学教育者的我们,更要重视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润泽,气质得到提升,会使他们变得更细心、严谨、认真,从而受益终生。一个敬畏文字,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往往能赢得他人赞许的目光、一个敬畏文字、写得一手好字的人,能为自己打开一扇与人交往的大门。

俗话说:字如其人。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对书写习惯的培养。西周时期就有“书”教的记载,所谓“书”教,包括识字与写字两方面的教学,并以写字为主要内容。郭沫若先生认为:“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我们的学生每天都进行大量的书写,所有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书写的参与。但是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多学生要么姿势不端正,要么书写不规范,甚至字迹潦草,轻则导致书写不美观、无谓失分、学习浮躁等,重则导致近视、驼背等疾病。这就需要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书写认真的重要性和字迹潦草的危害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好字是一种习惯,也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

换一个角度来看,书写质量与卷面和我们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都书写认真,作业卷面整洁。追踪学校历年高考得到高分的学生,能够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书写大都认真,甚至达到了美观漂亮的程度,如2010届的佛山市文科状元汪旋子同学,2011届的顺德区文科状元黄鑫晟同学等。

作为一个文化教育单位,引导自己的学生敬畏文字,规范书写是责无旁贷的义务。所谓规范有几重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写正确的字(不写错别字),第二层含义是把字写端正,不马虎了草,第三层含义是把字写整洁、美观,注重整个卷面的效果。

笔者所在学校一向重视对学生进行规范书写训练,从本学期起,学校明确要求各个学科制定“规范书写”的实施计划,并要求学科老师切实落实。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文字,是人类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如果不规范,文字就承载不了记录功能,达不到交流的目的。文字是我们先人的伟大发明,我们对文字要有一种敬畏感,心存敬畏,就不会乱写。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一个汉字是一个形音义的结合体,一个字多一笔少一笔,该用甲字却用了乙字,其意义差别可以说是十万八千里,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从书写的角度来说,乱写滥画,马虎了草,写得人家不认识,就达不到书面交流的目的。书写不规范,从根本上说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对学问的不负责任。学生在忙碌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能放松对自己的书写要求。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书法家,但要求每个人动笔必规范,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二、规范书写,贵在有恒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生学习能力的基础。”

“写字”“规范书写”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事,更应将练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业中,帮助学生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要求学生做到不管什么场合,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来写字,就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三、循序渐进,养成习惯,将规范进行到底

练字要循序渐进,可以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从临摹开始,勤加练习。一般来说,能坚持三个月的写字训练,第一,书写质量会发生很大变化,第二,你会形成一种惯性,将练字与做作业结合起来。

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展开,学校准备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首先我们利用出黑板报的机会,让字写得好的学生来写,一方面可以展示其写字的成果,另一方面可以促使班里的学生都来认真写字练字。再者,每学期我们可举行有关书法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既获取知识,又增强其写好字的信心。我们将会举行全校性的硬笔字规范书写比赛,分别举行汉字硬笔规范书写比赛和英文硬笔规范书写比赛,在第16周举办硬笔字规范书写优秀作品展览。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没有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措施都无济于事。”学生们每取得一点进步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在练字时也不例外,要让学生把练字的效果表现出来,内化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极为重要的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神经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俗话说:打败一个国家就要打败他的文化。试想一下,我们连文化之根――文字都不加敬畏,如此何以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连本国文化也捍卫不了,何谈学习他国的先进文化?强国先强文,而文化的根基就是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应该敬畏我们的文字。

篇8

关键词:习语 文化差异 民族心理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209-01

习语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1]。英汉两种语言以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了极其丰富的习语,其中动物习语的使用频率极高,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形象生动,性格鲜明,色彩丰富。

英汉语动物习语在选用动物时,有的比喻喻体相似,喻意相近,如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有的喻体不同,喻意相近,like a rat in the hole(瓮中捉鳖);有的喻体相似而喻意迥然不同,如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如鱼离水,格格不入)。简单的说,这些异同是由文化发展的二重性造成的。

1 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性及不断交融形成了英汉动物习语的共性

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性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生活经历、思想认识上所存在的共性。这些共性使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在本质上有某些共同特征[2]。毫无疑问,英汉语中的一些动物习语也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例如:as slow as a snail(像蜗牛一样缓慢);as proud as a cock(像公鸡一样骄傲);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as greedy and dirty as a pig(像猪一样肮脏贪娈);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as a light as a feather(轻如鸿毛);as fat as a pig(像猪一样肥胖)。在人类一般进化过程中,各民族在生活经历、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的共性,同时由于某种动物外形特点、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比较典型,人们对其的认识经常不谋而合,因此就有了上面喻体喻意十分相似的英汉表达方式。

人类文化的不断交断也对英汉动物习语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习语的来源有三方面:一是民间;二是古代;三是外国。习语第三个来源说明,人类的文化处于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人类各民族语言吸纳了大量的外来语言,例如:黑马最早使用“黑马(dark horse)”一词的人是19世纪的英国政治家迪斯累利。而现在,全世界包括中国都在生活中广泛的使用黑马比喻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各国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共享优秀的语言遗产和文化精髓。

2 不同的地理环境使英汉习语选用了不同的动物喻体

语言是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产生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和生态氛围中,人们形成的文化特征差异十分显著。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广物博的农业大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农作方式和“以农为本”的观念给汉语习语囤积了大量素材,作为农耕使役的主要畜力,牛在汉农族的生活中有着举无轻重的地位,以牛为喻体的习语应运而生[3]。如用“老黄牛”来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用“对牛弹琴”来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有顾虑,敢作敢为。用“老牛舐犊”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用“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数量:在这些习语中牛的形象和习性栩栩如生。

而英国是一个海洋岛国,渔业在英国的古代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英语言的习语文化具有典型的海洋气息,有关鱼的英语习语涵盖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面。例如:big fish(大亨),cool fish(厚脸皮的人),cold fish(孤僻的人),fresh fish (新囚犯),dull fish(愚蠢无味的人),loose fish(放荡的人),cry stinking fish(叫卖臭鱼,暴露自己的缺点,拆自己的台),drink like fish(牛饮),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鱼在英国生活中的地位直接折射在英语中。

3 不同的民族心理和宗教文化使英汉动物习语的喻意不同

每个民族是是生活在具有共同语言的共同地域里,并过着共同的经济生活,因而具有着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素质。这种建立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感情,这其中主要就包括对人、对物和对事的反应[4]。因此具有不同的民族心里的人,对同样的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和反应。在西方国家里,狗是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与狗的习语不胜枚举,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样忠诚);a top dog(权威人士)。而在中国,养狗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看家护院,狗是卑贱的动物,所以在汉语习语中,狗一般用于贬义,如狗急跳墙,指人无计可施;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指人好事;狗嘴吐不出象牙,指此人说不出好话。

引起的文化差异也对动物习语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5]。在英国,人们普遍信仰基督教,《圣经》中的许多典故成为了英语习语的重要来源。而在中国,最盛行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两国各自不同的,对文化及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拿龙来说,龙是中国文化的神物,拥有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封建帝国自封“真龙天之”,平民百姓自称“龙的传人”,在汉语言中龙的地位是神圣的,是民族的象征,汉语中流传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如龙飞凤舞、龙凤吉祥、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画龙点睛、藏龙卧虎、生龙活虎。而在英语中,由于《圣经》中恶魔撒旦被称作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龙在英语中是母夜叉、恶毒妇的意思。再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得像一只教堂里的老鼠)也能反映出中英两国差别的痕迹。中国的庙里经常摆有食物作为供品,那里的老鼠不可能是贫穷。而在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教堂里,老鼠没有任何食物,所以才会一贫如洗。

综上所述,动物习语中承载大量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人类文明进化的一般性和二重性。作为语言中的瑰宝,英汉习语凝结着中英两国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了解两国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透彻地理解和习得语言,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以便减少交际障碍,有效地进行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 刘白.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6.

[2] 印晓红.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3] 薛涵之.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异同辨析及其翻译[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

篇9

我虽然参与了通识教育的工作,但是对通识教育的理论没有什么研究。不过,几年的通识教育经历,使我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中,比较多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了解到他们脑子里想的是什么,知道我们的通识教育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在教学经历中产生了一些感悟。我们在此时此地讲通识教育,应该对症下药。西方通识教育、公民教育的做法和相关理论给我们很大启发,我们是在他们的引领下尝试搞通识教育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社会的情况的确很特殊,它的问题在别处是没有的。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受到的是什么教育,媒体给他们的影响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塑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思考,我们的通识教育应该教什么?

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我只能简单地谈谈我的思考的一些要点,不可能展开去论证了。

我在从事通识教育工作的经历中,深深感受到通识教育不光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最关键是我们教什么?所谓“通识”仅仅是知识问题吗?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在通识教育中,我们的价值标准是什么?我们要创造“有灵魂”的通识教育,那么,这个“灵魂”是什么?我以为,这可能是今天讨论通识教育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这个概念,无论是英文的还是中文的,对其望文生义都会误导人们。通识教育中的“识”,很容易被理解为知识。在国外,确实有人把通识教育理解为通才教育,或者全才教育。也就是说,不是专识性、单科性、专业性教育,要让学生了解人类知识体系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国内很多人主要也是从这个角度理解通识教育的。这个理解当然是对的,但它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从根本上说,它仍然是几十年来人才教育的思路。为什么要搞通识教育?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特别像北航这样的学校,包括学院路上这一批专科性的学院所进行的专科性教育,不利于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我们只有进行通识教育才能培养出大师、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这样的思路只讲知识不讲价值,以人才的培养取代人的培养,是一种严重的误导。通识教育是人的教育和公民教育,是高层次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文明教养的人和负责任的公民,所以它承担着传播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的使命。也就是说,传播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这是通识教育的灵魂。所以,我把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视为现代文明价值传播的主要渠道。

教育的使命是使新一代完成社会化过程,成为文明的传承者。这是人类教育所承担的一般,而通识教育只是以特殊的方式实现这一使命而已。为承担起这一使命,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正在和准备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现代文明的需要是什么,我们社会的发展趋向是什么?由此来确定我们需要向学生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主导着教育,它所传输的价值观是与那个时代的技术水平、社会结构、权力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人的精神气质相契合的,它也是成功的。但是,在现代社会,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要培养现代文明人和现代公民,需要向他们传播现代文明的价值观。

刚才秋风教授谈到了“中国文明”

的复兴,我习惯于称“中华文明”。按我的理解,中华文明的复兴不是传统的复兴,而是中华文明成功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不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掌握的技能现代化,还要价值观念和人格特征的现代化。儒家教育传统说到底是一种臣民教育,教人做一个好臣民。在私德培养的领域,儒家文明仍有它的价值。也就是说,在教人做一个好人方面,它仍有其价值。好人的标准,古代与现代有相通之处,中国与外国也有相通之处。儒家有2000年社会教化的经验,在社会普遍痞子化的时代,提倡培养君子有积极意义;在官吏普遍腐败的时代,培养像海瑞这样的清官也有其价值。君子和清官毕竟是高于现实平均水平的境界。但是,在公德领域里,儒家教育的内容是不合时代精神的。儒家的君子、、海瑞,都是臣民,孔子本人就是臣民。我曾经在微博上调侃说:孔子就是教人做孙子,于是被掌权者封为老子。我们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平等精神的现代公民。你去读2000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都能从中受到公民教育,他们的书都可以作为现代公民教育的材料。但儒家经典不行,它只适合于培养臣民。即使在私德领域,儒家传统中大量的,或者说大部分内容,是过时的,是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它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其大部分不符合现代文明的标准,是需要被抛弃、被批判的。

对中国社会而言,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是传播的结果,并不是内生于我们传统的文明。

由于全球化进程,人类知识体系和文化发生汇流,当代人是这种文化与知识汇流的产物,大家都是文化的混血儿。但这种汇流的结果,是西方文化和知识体系在当代社会占有明显的强势,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主要起源于西方文明,这是历史发展形成的事实。

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虽然主要起源于西方文明,但它植根于人性的要求,以现代生活为支撑。只要人们选择了现代生活,就只能接受现代文明的价值体系。在各种意识形态自由竞争的环境里,现代文明得到传播的强大的基础就是人和社会的现代化,这个进程不可逆转。其实,在我们当代的中国人中,进步和发展已经成了我们信仰的一部分,这种观念就是从西方传来的。如果有人拒绝进步和发展,就是要过两百年前我们祖先的生活,我表示对你的敬意。美国也有一种人,叫阿米希人,他们拒绝现代的技术发明,拒绝现代生活。汽车不要,电也不要,机器织的布也不穿,化纤更不用说了。他们就过着中世纪的传统生活。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在整体上拒绝现代文明,当然也拒绝现代的价值观。

但是,我们这里却不是这样的。中国在现代文明的建设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已经远离了传统社会,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已经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其成长不可逆转,甚至维护传统价值的人也只能用现代文明的价值去解释传统和发明传统。你不能在社会已基本现代化的情况下,且你也不拒绝这种现代化的情况下,去恢复传统的教育,向下一代传播传统观念而不是现代文明的观念。

在当代中国,通识教育最紧迫的任务是对治由现行教育造成的不健康的国民心理与人格缺陷。我认为,传播现代文明价值更多的是“除障、解蔽、矫正”的工作。“除障”是个佛教名词,要破除“所知障”。我们已知的东西,是获取真知的障碍;“解蔽”是荀子使用过的概念,我们的本性、我们的真知,被一些偏见所遮蔽;“矫正”是心理学的概念,偏见和反文明的价值观造成不健康的心理,塑成有缺陷的人格,需要予以矫正。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产生于现代生活,也植根于人的本性,但我们的教育却压抑和腐蚀了人的本性,扭曲了现代生活的要求,并制造出一些虚假的需求,蒙蔽了人的眼睛,窒息了人的思考,戕害了人的心灵。这是我们通识教育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

除障、解蔽、矫正的基础工作,是帮助学生形成对现代文明价值观的认同。我们要做的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第一,传播尊重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的观念。

第二,弘扬和平与仁爱的价值,将暴力教育和仇恨教育转向和平与仁爱的教育,人类之爱的教育。

第三,努力消除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适应社会的个体化与全球化两大趋势,突破狭隘的民族认同的缺陷,在社区和族群认同、国家或民族认同、超国家的区域认同和全球认同之间,确立适当的平衡,培养世界公民意识。

第四,由于“价值植根于事实”(《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7页。)所以,通识教育必须还原真实的历史,从真实的历史中才能得到真实的教训。同时,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遗产,认同人类文明的主流传统。也要使学生了解客观的现实,在了解现实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人类的同情心和爱心。

我们相信,现代文明基本价值的传播依靠自由的方式。它依靠其自身的优越性就能够在自由竞争中获胜,就能够传播。通识教育通过打开信息自由流通的渠道,使学生获得多元的和平衡的信息,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学会合乎逻辑地思考,在自由讨论和交流中,在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的比较中,具备对价值的选择能力。学生可以研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但是,要把这些经典当做“典”来读,而不是当做“经”来读。各种信仰群体都有自己的“经”,没有人有权力将自己所信奉的“经”强加给别人。教师不是布道者,他的任务是创造批判性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学会鉴别和了解事实,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和自由思考中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教师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要把学生当做成年人,而不是没有断乳的孩童。

但是,通识教育也不是放任状态,

篇10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在人类交流中出现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形式。人体行为是人类最初的语言,而舞蹈作为一种行为艺术,是人类通过舞蹈来表达情感的方式。直至今日,舞蹈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因此,了解语言艺术,将语言艺术运用到现代舞蹈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

语言艺术;现代舞蹈;运用

舞蹈作为一门行为艺术,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台效果、色彩、灯光于一体。通过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并进行情感表达。语言艺术的表达在舞蹈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舞蹈艺术工作者正是认识到语言艺术的魅力才不断将语言艺术运用到现代舞蹈中。那么如何更好地将语言艺术运用到现代舞蹈中,下文就语言艺术在现代舞蹈中的运用提出几点建议。

一、舞蹈语言艺术的内涵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为艺术之一,舞蹈以人为主体,以动作行为为表达方式,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下通过人体行为来进行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舞蹈的抒情美、韵律美、意境美等方式来进行语言的表达和思想情感的沟通。舞蹈语言艺术和一般语言艺术是一样的,也是一种语言文化。诚如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舞蹈艺术是人类文明与地方民族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晶。舞蹈语言艺术与其他语言艺术一样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创造性。因时代的变迁,舞蹈语言艺术的发展就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人体行为作为语言表达的桥梁,是人类语言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将语言艺术运用到现代舞蹈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言艺术在舞蹈创作、舞蹈表演、新形式舞蹈艺术等舞蹈艺术中的运用,推进舞蹈语言艺术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现代舞蹈艺术[1]。

二、语言艺术在现代舞蹈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舞蹈不再仅仅是结合人体行为,舞台效果,灯光等进行表演,而是将现代各种因素融合到现代舞蹈艺术中。语言艺术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是吸引舞蹈工作者关注的重要原因。将语言艺术运用于现代舞蹈中,通过在舞蹈创作中,舞蹈表演中充分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现代舞蹈艺术的范围,丰富了现代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促进现代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2]。

1、将语言艺术运用到现代舞蹈创作中

现代舞蹈通常是以歌编舞的形式出现,是以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意境为基础所创作的舞蹈。在歌编舞形式中,语言是以歌词形式出现的,加上音乐的旋律,用舞蹈作为歌曲的伴奏,极大发挥出音乐的情感和魅力[3]。这种歌编舞的形式在现代舞蹈创作中最为多见,也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将观众喜闻乐见的歌曲通过舞蹈创作来表现出来。将语言艺术运用到现代舞蹈创作中,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舞蹈的艺术形式。

2、在现代舞蹈表演中体现语言艺术

歌伴舞是最常见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是以演唱为主、舞蹈为辅的表演形式。将朴实、简单易懂的语言音调和音乐曲调相结合,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另外,说唱舞是新时期兴起的新型舞蹈形式。表演者通过用快速多变的节奏和抑扬顿挫的音乐说出较长的语言段落,再结合舞蹈表现出歌曲当中所表达的情感。但在这种说唱舞形式中用词简单直接。在说唱舞舞蹈表演形式中,重要的歌词常常以重音处理,歌词一般不用抽象、难懂的文字,选择简单易懂且快速理解的语言。这种新型的表演形式不需要多的伴舞,通常是表演者自己进行演唱和舞蹈的结合,是现代舞蹈艺术发展的创新,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

3、语言创新方式在现代舞蹈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的表演形式不再仅仅是歌伴舞等形式,多种元素相结合的舞蹈形式越来越成为观众常见的舞蹈表演形式。解说式,是现代舞蹈艺术发展应用语言艺术的一种新形式。通过利用解说词介绍时间、地点、年代、人物等背景信息。在舞蹈表演艺术中,舞蹈主要用于情感的表达,但疏于对叙事的表现[4]。因此,将语言艺术运用到现代舞蹈艺术中,利用解说词的形式,将舞蹈无法表现出的事情通过语言来表达,并且还可以通过解说词推进剧情的发展,将观众的情绪推到,或者在表演开始或结束的时候进行情景解说。通过将解说词这种新型的语言形式运用到现代舞蹈中,不仅加深观众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而且简单明了。另外,吟诵和加对话也是一种新型的语言创新方式,将其运用到现代舞蹈艺术中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在舞台上由单人或男女两人有节奏地进行吟诵,根据舞蹈内容或者创作新一节内容,在音乐的韵律下,有节奏地进行吟诵。通过这种语言形式更易于理解,并且富有舞蹈所不能表达的韵律感,使观众能够听懂,并且理解其中的情感。加对话,是现代舞蹈艺术通过语言表达所创新的一种新的表演形式。表演者通过对话直接交流,明确清晰地介绍人物关系,表达情感。使观众对舞蹈内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从国外引进的这种新型语言对话舞蹈表演形式,在我国还是新兴的表演形式。如果将这种新型的语言艺术创新方式运用到现代舞蹈艺术中,不仅仅丰富了现代舞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现代舞蹈表演艺术的发展。还有另外一种语言创新形式就是插科打诨。表演者通过幽默滑稽或者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与相应的舞蹈动作相结合,使舞蹈表演不再仅仅是抒情的,也能够带来轻松愉快的美感。这种表演形式,很大程度上带动观众融入到舞蹈表演中,起到提高舞蹈表现效果的作用。

三、总结

现代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与语言特性相比,不具有沟通快捷、易于理解等特点,这就要求舞蹈工作者要结合生活将语言艺术运用到现代舞蹈中,通过在舞蹈创作、舞蹈表演等方面进行合理化运用,丰富舞蹈表演形式,也给舞蹈艺术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使观众能够简单易懂地融入到现代舞蹈欣赏中,从而促进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并且激励舞蹈工作者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现代舞蹈作品。

作者:雷天恒 单位:都匀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追求理想的中国现代舞蹈——中日现代舞蹈家的对话[J].舞蹈.1998(03)

[2]陈丹丹.现代舞蹈编创之我见[J].音乐时空.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