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的症状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系统的症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尘肺;胸痛;呼吸困难;肺功能障碍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1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65-01
笔者认为尘肺病主要有这两种说法:一是指因吸入粉尘所致的肺泡功能结构单位的损伤。二是可将尘肺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在工作中吸入矿物性粉尘,包括石英粉尘、石棉、等无机粉尘所致称无机尘肺。吸入如煤工肺、农民工肺等有机粉尘所致称有机尘肺。工人们在工作中吸入粉尘颗粒越小,对身体危害就越大。尘肺病发病较缓慢,一般潜伏期4-9年,有的长达16-22年,如果长期吸入含量高、浓度较大的粉尘,1-3年也可患上尘肺病。本文笔者分析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2年统计的40例煤工尘肺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功能改变的症状,相关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2年统计的40例煤工尘肺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男性38例,女性2例,年龄在25-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23±3.2岁,患者的病程在2-15年,平均病程在5.3±1.5之间;患者的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包括:咳嗽15例、胸痛15例、呼吸困难10例;所有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无本质上差异,无可比性。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2年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情况,见表1。
1.2 方法 首先对40例尘肺患者使用统一的体检表格询问并记录尘肺患者接尘史、相关病史,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内科检查及拍X射线胸片,对每个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所有病例按照《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进行相应的尘肺诊断和分期。然后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测定:使用日本美能肺功能检查仪(AS-407型),让患者保持立位的姿势,医师熟练操作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测定,连续测定两次记录最好结果[3]。
1.3 检测标准 尘肺病诊断标准:尘肺病是在长期的工作中吸入大量粉尘并在肺内滞留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3.1 国家标准规定了尘肺病的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的X射线分期标准适用于国家现行职业病中规定的各种尘肺病。
1.3.2 诊断原则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接触、劳动卫生局的调查资料,以科学技术合格的X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作为主要根据,查看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结合,排除其它肺部有类似的疾病,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射线分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
2 结 果
经过分析对比可发现患者在性别以及发病年龄等方面与对普通肺病患者没有差别,但是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损伤调查中发现,Ⅰ期患者的肺功能改变为混合性肺功能障碍;Ⅱ期患者的肺功能改变表现为肺功能限制;Ⅲ期患者肺功能改变为肺功能混合为主。相关资料见表2。
3 讨 论
尘肺病是国内主要的职业病,患病的人数多,危害大,严重致患者劳动能力的降低、也是会影响寿命的疾病。尘肺可以预防,主要在于防尘。防尘工作做到位,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就会大幅度降低,如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就可以预防尘肺的发生。防尘的主要措施可归纳为“宣、革、水、密、风、护、管、查”:①宣,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防尘工作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②革,生产技术的革新,是预防尘肺的根本措施。具体的包括改干式作业为湿式作业,尽量使用不含游离二氧硅或含量较低的原料,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等。③湿,湿式作业。④密,把生产性粉尘的发生源密封起来。⑤风,利用通风达到除尘的目的。⑥护,采取个人的保护措施和加强健康。⑦管,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尘措施。⑧查,对接尘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对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定期进行检测以及督促检查。
笔者通过对40例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呼吸系统症状以及肺功能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现:肺功能损害以混合型为主。综上所述,根据尘肺患者表现出独特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治疗时除了要控制感染、防止有害物质吸入,对不同期的煤工尘肺患者,医师应定期观察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出现明显下降者,要告诫他们尽快脱离接触,以免造成较严重持久的呼吸系统损害。
参考文献
[1] 史志澄.尘肺病的功能评定和劳动能力鉴定[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3,16(3):190.
[2] 高玉龙.100例尘肺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7,20(4):265.
篇2
关键词:预处理;腐蚀;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F41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本装置由中国石油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属于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500×104t/a炼油扩能改造项目之一。本装置由66万吨/年预加氢部分,60万吨/年重整反应部分及454千克/小时催化剂连续再生部分、重整油分馏部分和公用工程部分组成。设计加工我公司常减压装置直馏石脑油、直柴加氢精制石脑油和催柴加氢精制石脑油。主要产品有高辛烷值汽油(RON102)组份、C6组分、戊烷油、氢气、液化气和燃料气。其中预处理系统包括预加氢、蒸发脱水和预分馏等工艺过程。目的是从原料油中切取适宜重整工艺要求的馏分,脱除对重整催化剂有害的杂质及水分,使之满足连续重整催化剂的要求。预加氢部分采用先加氢后分馏的技术路线,以降低轻石脑油的硫含量,正常情况下原料的预加氢仅考虑处理直馏石脑油,反应部分采用氢气循环流程。为了增加对原料的适应能力,增上了脱氯反应器,原料氯含量的设计值为2ppm。氯离子对设备腐蚀较为严重,在兄弟单位也发生过许多氯腐蚀设备导致停工的事件,本文对预处理系统的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根本解决预处理系统腐蚀问题的措施。
2预处理工艺原理及流程简述
预加氢作用是除去原料油中的杂质,生产出合格的精制油,从而满足重整催化剂对原料的要求。原理是在催化剂和氢气的作用下,使原料油中含硫、氮、氧等化合物进行加氢分解,转化生成H2S,NH3和H2O,然后经高压分离器和蒸发脱水塔除去H2S,NH3和H2O;烯烃经加氢生成饱和烃;砷、铜、铅等金属化合物经加氢分解后,砷、铜、铅等金属被催化剂吸附而除去。
a. 脱硫反应
RHS + H2RH + H2S
RSR'+ 2H2RH + R'H + H2S
RSSR' + 3H2 RH + R'H + 2H2S
b. 脱氧反应
RO + H2R + H2O
c. 脱氮反应
RNH2 + H2 RH + NH3
d. 脱卤素反应
RCL + H2RH+HCL
e. 烯烃饱和反应
CnH2n + H2CnH2n+2
f. 化学吸咐
主要指有机或无机砷化物等金属杂质在催化剂活性组分及担体上发生化学吸咐作用,从而达到脱除原料中的金属杂质的目的。
由常压来的直馏石脑油在边界外与少量直柴加氢精制、催柴加氢精制石脑油混合后,一起进入预加氢原料缓冲罐(V-101),缓冲脱水后在流量控制下经预加氢进料泵(P-101A/B)升压后与循环氢混合,经预加氢进料换热器(E-101A~D)壳程与反应产物换热,并经预加氢进料加热炉(F-101)加热升温至反应温度后进入预加氢反应器(R-101)。原料油在催化剂和氢气的作用下进行加氢精制反应,脱除原料中的有机硫、氮、氯化合物和金属杂质,并使烯烃饱和。反应产物经高温脱氯反应器(R-102)脱除其中的氯后,进入预加氢进料换热器(E-101A~D)管程和进料换热,并与来自预加氢注水罐(V-107)的除盐水经预加氢注水泵(P-108)升压的除盐水混合洗涤产物中的丙烷盐,再经预加氢反应产物空冷器(A-101 A/B)和预加氢产物后冷器(E-102)冷凝冷却后进入预加氢产物分离罐(V-102)。反应产物在预加氢产物分离罐(V-102)中进行气液分离,氢气从顶部引出与来自重整部分的补充氢会合后进入预加氢循环氢压缩机入口缓冲分液罐(V-103)除去携带的液体,进入预加氢循环氢压缩机(K-101A/B)升压后循环至反应系统;液体产物从预加氢产物分离罐(V-102)在液位控制下分别经过汽提塔进料/塔底换热器(E-103A~D)管程与塔底物流换热后进入汽提塔(C-101)进入预处理分馏系统。
3预处理系统腐蚀原因
在上述预处理反应原理中可以看出,原料通过加氢反应生成了H2S、HCL、NH3、H2O等腐蚀介质,虽然装置设有脱氯反应器,但脱氯反应器脱氯剂床层的高径比不足3(接近3),设计原料氯离子含量为2ppm,当脱氯剂空速较高或原料氯含量较高时容易造成氯穿透。当H2S和HCL在气体状态时是没有腐蚀性的,或者说腐蚀性很轻。但在冷凝区出现液体水后,便形成了腐蚀性极强的HCL-H2S-H2O的腐蚀体系。而且由于H2S和HCL互相促进构成的循环腐蚀会导致更严重的腐蚀破坏。反应式如下:
2HCL+Fe=FeCL2+H2
FeCl2+H2S=FeS+HCL
H2S+Fe=FeS+H2
FeS+HCL=FeCL2+H2S
如此循环反应大大加速了腐蚀过程,已经有实验证明,在高温下0.5%HCL的H2S饱和溶液中,腐蚀速度比无HCL的腐蚀速度快20倍。
同时,HCL与NH3反应生成氯化铵盐又形成垢下腐蚀,即:NH3+HCL=NH4CL
生成的NH4CL在213℃以下可以变成固体的NH4CL沉积在金属表面,NH4CL吸水性强,从而在NH4CL垢层下与金属接触形成湿层,并在此发生水解反应:
NH4CL+H2O=NH4++OH-+HCL
生成的HCL又与FeS保护膜发生反应,破坏FeS保护膜,进一步产生腐蚀。
4预处理系统易发生腐蚀部位及设备
综上所述,结合预处理流程总结出几处极易发生腐蚀的部位:
(1) 连续重整装置预处理单元进料换热器E-101A/B/C/D。
(2) 连续重整装置预处理单元产物空冷器A-101A/B。
(3) 连续重整装置预处理单元汽提塔顶空冷器A-102A/B。
(4) 连续重整装置预处理单元产物后冷器E-102。
5应采取的措施
5.1间断注水改为连续注水
在预加氢部分出现铵盐堵塞初期,设计采用间断注水冲洗的办法,即压降上升铵盐堵塞后进行水冲洗,压降恢复正常后停止水冲洗。但这样容易在局部部位形成高浓度的氯离子,造成更严重的腐蚀。而当没有水冲洗时,由于加氢反应过程中产生了水,极易造成垢下腐蚀。据资料介绍,设备垢下腐蚀的腐蚀速度是均匀腐蚀的20倍。建议将间断注水冲洗改为连续冲洗。
5.2加强对原料氯含量检测频次
对原料的杂质分析进行跟踪监测,因现预处理是常压直馏石脑油直供,故应增加采样化验频次。抓住源头,提早作出相应的工艺改变。当脱氯剂的计算氯容接近脱氯剂的穿透氯容时及时更换脱氯剂。还应在预加氢产物分离罐(V-102)水包出口增加pH值在线监测仪。
5.3增设在线腐蚀监测系
在易发生腐蚀部位增设在线腐蚀检测系统,目前炼油行业的腐蚀监测方法以电感和pH监测为主,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所属炼油厂,设备腐蚀监测的覆盖率已经很高,基于设备腐蚀特点,以常减压的腐蚀监测为必须,适当在催化、重整,乃至全厂的腐蚀监测系统也已经有较大普及。在线腐蚀检测系统的增设可以尽快掌握易腐蚀部位设备均匀腐蚀或局部腐蚀情况,及早在工艺上作出改变。
5.4对多次腐蚀堵塞的设备增加副线便于不停工处理问题
可对易腐蚀设备增加副线,在发生腐蚀或铵盐阻塞时可切出处理。在空冷器出入口增加阀门,其中一台出问题可切除系统之外进行处理。此举可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
5.5可对易铵盐结晶设备定期进行压差检测
可定期对设备出入口进行压差检测,检测出设备压降,通过比较前后数据或与设计值对比判断此设备铵盐结晶严重程度。
5.6保持精细平稳操作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设计参数下和工艺卡片指导下进行装置开停工操作和正常温度、压力等工艺指标的调整。保证装置平稳操作,减少操作波动,对设备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结语
预处理系统的腐蚀是炼油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处理和防护不好将严重影响装置的安全和平稳生产。这除了在设计阶段应考虑并采取相应措施,也取决于操作及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在日常的生产运行管理中应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对原料油及补充氢中氯化物的检测。(2)加强对装置易腐蚀部位的在线检测。(3)密切关注产物分离罐中酸性水的pH值,以便调整注水量。(4)加强日常设备巡检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王智. 连续重整装置预处理系统的腐蚀与防护[J].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5.
篇3
[关键词]高速PCB 信号完整性 电磁兼容性
中图分类号:D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294-01
1.引言
随着集成电路开关速率的提高和时钟频率的增加,在高速系统中,信号经过高速互联时会产生反射、串扰、信号延迟和时序错误等一系列问题,能否处理好信号完整性问题将关系到高速互联系统设计的成败。同时,对于PCB和多芯片组件等电路系统,其辐射效应也明显增加,容易导致严重的电磁兼容问题。这些问题在产品研发初期就应予以考虑。具体地说,如何使电子系统和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不受干扰地正常工作,并使所产生的辐射对其它设备的影响及对工作人员的伤害最低。为此相关国际组织以及很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与电磁兼容相关的标准对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进行限制。
2.信号完整性研究现状
信号完整性研究(SI)的主要内容是:传输电路如何影响高速信号的传输;信号完整性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保证信号完整性的前提下,怎样设计传输电路;信号完整性研究的目标是确保可靠的数据传输。怎样准确地完成高速电路系统信号完整性分析和设计,是目前国际上尚未很好解决的难题。
常用的信号完整性的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主要有有限元法(FEM),矩量法(MOM),有限差分法(FDM)和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2.1 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最早由R.W.Clough在1960年提出,主要用于解决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和热传递等物理问题。该法以变分原理和剖分插值为理论依据,通过将连续的求解区域划分为离散的剖分单元,然后对边值问题的泛函数求极值得到有限方程组,最后求解整个方程组得到整个区域的电磁场分布情况。
有限元法的优点是对求解问题中的边界、材料和激励有很好的适应力,常用于处理非线性问题,但这种方法由于自身缺陷,在解决大领域或无边界的问题时效率比较低。
2.2 矩量法
矩量法是一个很早就被提出的方法,但其广泛应用得益于上世纪60年代K.K.Mei和R.F.Harrington等人的工作。
运用Mom法的一般过程为,先将连续方程化为代数方程组,然后将待求函数表示为某一组选用的基函数的线性组合并代入算子方程,最后用一组选定的权函数对所得的方程取矩量,得到一个矩阵方程或代数方程组,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从而得到所讨论区域的电磁场分布。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选择不同的权函数和基函数,可以派生出不同的具体方法,因此对于求解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均适用。
2.3 有限差分法
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ceMethod,FDM)的首次提出是在19世纪末,但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才和数值分析联系起来。其基础是差分原理,通过把电磁场连续域转化为离散域,然后再进行空间分割,把对整体的求解转变成对各子域的节点求解,然后把偏微分方程表示为有限差分方程,把空间中各个节点的值用临近各点的值表示,最后根据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求解。FDM法的特点是简单、直观,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2.4 时域有限差分法
近年来,在信号完整性的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中,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受到广泛的重视,该法是用有限差分方程代替Maxwell时域旋度方程中的微分方程,从而得到关于电磁场分量的有限差分表达式。在1966年被首次提出,但受限于当时的计算机水平而没有得到大的发展,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性能的大幅提高和吸收边界条件的不断改善,FDTD法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被当做最重要的电磁数值计算法之一逐渐受到专家学者的青睐。
时域模拟一般获得的是近场电磁信息,为了得到诸如天线方向图或散射体雷达散射截面之类的远场信息,必须计算模拟区域以外的频域场或瞬态场。早期利用时域模拟方法求解正弦电磁波照射下散射体附近闭合面上的等效电流和磁流,然后由它计算出频域远场。后来发展了一种高效时域近远场变换方法,借助于这种方法,可以由时域近场获得时域远场。
FDTD 的缺点是耗用计算机资源大,对计算机性能要求高,但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速进步以及计算机并行算法和其改进算法的发展,这些问题目前正在得到解决。
3.电磁兼容技术研究现状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电磁兼容理论基础涉及数学、电路学、电磁场学、信号分析等技术和学科,其理论和应用研究始终在不断地发展。国外研究机构有两类,分别是以美国NIST、英国NPL和德国PTE为代表的国立研究机构和以专业的校准服务公司以及EMC实验设备校准实验室。我国首先进行电磁兼容研究的是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1962年就开始了无线电干扰测量实验和电磁兼容标准制定工作。之后,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等高校也参与到这项研究中来。
3.1 电磁兼容理论
电磁兼容理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技术的研究、设备抗干扰措施的研究、电磁兼容测试场地的研究、设备电磁发射控制措施的研究以及电磁干扰机理分析研究等。
解决电磁兼容等电磁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基于传播空间离散 化的微分方程方法和基于散射体表面或内部离散化的积分方程方法以及各种混合方法。微分方程方法能够得到稀疏阵,求解区域远大于散射体本身,且场的传播在空间离散描述,造成空间色散误差。另外,由于只能在有限区域内计算,这就要求必须设置边界条件。积分方程方法通过求解射体表面或体 积内的感应电流来分析散射问题,不存在空间色散误差。微分方程方法往往比积分方程方法更容易实现求解任意复杂媒体环境下的电磁问题。对于均匀背景介质中的开放域问题,常常采用积分方程方法进行求解。对于单独利用微分方程方法积分方程方法难以求解的问题,往 往采用混合法分析。常见的积分方程方法有矩量法(MOM)、体积分方程方法(V I E M)。常见 的微分方程方法有时域有限差分法(FDFD)、有限元法 (FEM)、区域分解法(DDM)等。
3.2 电磁兼容标准
目前国际上有两个专门从事EMC标准化工作的委员会,分别是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 (CISPR)和电磁兼容技术委员会(TC77),这两家机构除了对测试方法做出了严格规定,还对测试场地和测试设备提出了明确要求。EMC计量测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针对EMC测试场地和设备定期测试和校准来检验各项指标是否仍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同时也用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3.3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为了保证电磁兼容设计的可靠性,应当从高速互联系统研制之初开始对干扰源干扰量、传输特性的测量工作。干扰源和敏感设备的地位是相互的,一个干扰源同时可能作为一个敏感设备存在于系统之中,反之亦然。因而电磁兼容测试分为电磁干扰发射(EMI)和电磁干扰敏感度(EMS)两大类,通常又细分为四类,包括:辐射发射测试、传导发射测试、辐射敏感度测试和传导敏感度测试。
4.结论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各种电子设备的功能要求会越来越高,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问题也必将愈发突出。从理论出发,逐步推广现有的信号完整与电磁兼容技术是当务之急。由于相关学科范围很宽,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该加快步伐,迎头赶上。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营养状况;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4-0040-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improving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phase of COPD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DONG Shirong XUE Weixia ZHANG Yonghong LI Aiju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Xingtai Third Hospital in Hebei Province, Xingtai 05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improving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phas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60 cases of COPD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hanges of PaO2, PaCO2, pulmonary function [FEV1/FVC(%)], BMI and serum albumin(ALB)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in each group.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PaO2, PaCO2, pulmonary function [FEV1/FVC(%)], body mass index(BMI) and serum albumin(ALB) in the treatment group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OPD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utritional status; Body mass index; Serum albumi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M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且气流受限不可逆,肺脏为其主要的受累器官,同时可引起全身的不良反应[1]。国内外关于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表明,营养不良在COPD的患者中非常普遍[2],且营养不良目前已成为影响COP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4]。COPD患者因全身退行性改变及各脏器功能下降,营养不足的比例增高,且随着病程的逐渐延长,营养状况逐渐恶化[5]。有研究表明,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通气功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6]。体重下降最初认为是COPD进展不可避免的结果,但是最近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显示:体重下降不仅是晚期COPD患者机体适应机制,也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7]。无创呼吸机在COPD治疗中的地位已经得到循证医学的证实,在COPD的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面起了较大的积极作用,可以很有效的降低其死亡率[8-11]。本文旨在观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后营养状况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6月于我科住院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慢性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12]及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13]。入选对象均为男性。入选标准: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PaO2)6.678 kpa(50 mm Hg),气道分泌物不多或排痰能力较好;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处于COPD稳定期,且在观察过程中无病情加重。对照组患者在给予常规解痉、平喘的同时给予家庭氧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无创通气组选用Hoffrichter公司生产的VEC-TORBIPAPST-33呼吸机通气治疗,均采用通气口鼻面罩,设定参数S/T模式,呼吸频率(16~20)次/min,压力范围吸气压(6~20) cm H2O,呼气压(3~10) cm H2O,每日上机两次,每次4~5 h;所有治疗疗程均为30 d。所有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治疗后均测定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肺功能[FEV1/FVC(%)]、BMI、ALB。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选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PaO2、PaCO2、FEV1/FVC(%)、BMI、ALB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基本状况处于稳定,再次复测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PaO2、PaCO2、FEV1/FVC(%)、BMI、ALB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随着COPD病情的不断加重,肺通气功能、气体交换能力逐渐下降,产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且营养不良与上述症状呈正相关[14]。考虑COPD导致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①消耗能量增加:COPD患者会因感染、缺氧、呼吸困难等导致营养消耗增加。Sergi等[15]研究发现,在相同年龄、身高、体重的人群中,COPD患者静息状态下的消耗要比正常人高10%以上,在活动中耗氧量也远远大于正常人。②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及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反复咳嗽、气喘等症状影响患者食欲,且长期心理负担、睡眠障碍及疾病导致的腹胀、纳差均影响患者食物的摄入。COPD患者因右心功能不全合并不同程度的消化道淤血、消化功能紊乱,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期用药,如茶碱类、抗生素的使用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③内分泌代谢紊乱:COPD患者因长期缺氧导致多种激素代谢紊乱。Andreas等[16]研究发现,多种激素分泌与营养不良有关,如生长激素、雄性激素等。④细胞因子的影响:COPD患者的高分解状态与机体的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紊乱有关,如瘦素、肿瘤坏死因子、脂链素、白介素等。瘦素是脂肪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质,与脂肪消耗导致的内分泌缩减有关,COPD患者常出现瘦素降低[17,18],体重较低的瘦素水平更低。COPD患者出现细胞因子介导的代谢紊乱,有研究证明TNF-α可导致营养不良[19]。无创呼吸在改善患者通气的状况下,上述相关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该研究尚存在标本量偏小、研究时间短等缺陷,尚需大样本、多中心及长时间随访来证实。
COPD是一组以中小气道狭窄导致的气流不可逆受限,导致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右心功能不全的疾病。无创呼吸机在COPD治疗中的地位已经得到循证医学的证实,在COPD的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面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改善患者缺氧的同时,改善机体缺氧及营养代谢状况,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延长生命,在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2] Lou Y,Zhou L,Li Y,et al. Fat-Free Mass Index for Evaluating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Disease Severity in COPD[J]. Respir Care,2016,61(5):680-688.
[3] Ezzell L,Jensen GI. Malnutri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Am J Clin Nutr,2000,72(6):1415-1416.
[4] Agusti AG. Systemic effect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Proc Am Thorac Soc,2005,2(4):367-370.
[5] 陶和平,徐小金,李文. COPD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治疗状况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6,54(5):89-91.
[6] 辛平. 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4):80-81.
[7] Filley GF,Beckwitt HJ,Reeves JT,et al. Chronic obstructive bronchopulmonary disease. II. Oxygen transport in two clinical types[J]. Am J Med,1968,44(1):26-38.
[8] 赵红旗,罗晓寒.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2):95-97.
[9] Hill NS.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Respir Care,2004,49(1):72-87.
[10] Scala R,Naldi M,Archinucci I,et al.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 and varying levels of consciousness[J]. Chest,2005,128(3):1657-1666.
[11]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standards of care C.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 Thorax,2002, 57:192-211.
[12] 中A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13] 周亚光,杨光田. 营养风险筛查方法简介[J]. 内科急危重症,2010,16(2):132-133.
[14] Ju C,Chen 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mpairment of quadriceps muscle func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Plo S One,2014, 9(2):e84167.
[15] Sergi G,Coin A,Marin S,et al. Body composition and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in elderyl ma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sease[J]. Respir Med, 2006, 100(11):1918-1924.
[16] Andreas S,Anker SD,Scanlon PD,et al. Neurohumoral activation as a link to systemic manifestations of chronic lung disease[J]. Chest,2005,128(5):3618-3624.
[17] Calikoglu M,Sahin G,Unlu A,et al. Leptin and TNF alpha levels in patient with chronic obstr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relationship to nutritional parameters[J]. Respration,2004,71(1):45-50.
[18] Lewis MI. Apotosis as a potential mechanism of muscle cachexia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ease[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4):434-436.
篇5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广东广州 51061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 将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4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如吸氧、镇静、抗感染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采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包括咳嗽、喘息、哮鸣音等)、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等。 结果 观察组显着疗效48例,明显好转17例,无疗效5例,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显着疗效30例,明显好转28例,无疗效12例,总有效率为81.3%。观察组疗效显着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匹多莫德能有效改善患儿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实施意义。
关键词 呼吸系统;感染;匹多莫德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b)-0136-02
治疗冬季是宝宝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就诊的宝宝中80%以上属于感冒、咳嗽、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疾病[1]。每年约有2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急性呼吸系统感染[2]。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的现象,原因是宝宝呼吸道正在发育,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比成年人要少许多,而免疫球蛋白具有局部的防御作用(能够抵抗入侵的细菌和病毒)[3]。另外,气管粘膜发育不完全,纤毛稀少,不利于灰尘、细菌、粘液的清除和排出。这样导致宝宝比较容易发生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是导致宝宝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主要原因。过去过敏源只限于花粉、家养牲畜等,而现在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污染、室外空气污染以及螨虫、猫狗等宠物分泌物成为儿童致病的四大主要原因,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大多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4]。目前,由于不断使用抗生素,人体呼吸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抗药性变异,致使部分患儿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状况,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相关研究显示,对小儿免疫功能的调节能有效防治反复呼吸道的感染[5]。为探讨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策略,该院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采用匹莫德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7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l40例患儿,均被该院诊治为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作为诊断标准,所选140例患儿无严重的肾、心、肝及其他肺部疾病,将该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70例。其中男性患者94例,女性患者46例,实际年龄为3个月~6岁,平均(3.4±1.2)岁,病程(15.6±2.6)个月,所有患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肺炎次数为每年超过2次。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阵发性痉咳、气喘、双肺可闻及细湿哕音、哮鸣音等;胸部x线检测结果表明:肺纹理、呈现片状阴影;患儿无其他疾病,无家族遗传性和先天性畸形等疾病。
1.2 方法
①对照组: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如改善肺部微循环、予吸氧、镇静、布地奈德悬液(AstraZeneca Pty Ltd,批号H20090903)气动雾化及抗感染治疗,对待急性感染期的婴儿都辅助抗生素治疗[6]。②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使用国产进行匹多莫德治疗,400 mg/支,剂量:小于2岁患儿,1支/次;大于2岁患儿, 1支/次,l次/d,以2个月为1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喘息、咳嗽、哮鸣音等临床症状评分、以及停药半年内呼吸道再次发生感染的频率。对肺部哮鸣音、咳嗽、喘息的实际等级程度进行计分(按0~3分打分),计分标准如下:无为0分,轻为1分,中为2分,重为3分[6-7]。
1.4 疗效判断
①显着疗效:停药后半年内无再次感染出现,喘息、咳嗽、哮鸣音等临床症状评分提高2分;精神状态及食欲会恢复至正常水平;②明显好转:停药后半年内再次感染率为1,患儿肺部气喘、咳嗽、哕音减轻或者基本消失,精神、食欲恢复正常,症状评分提高1分;③无效:患儿体征、症状治疗前后加重或者无改善,感染次数为2甚至更多。总诊疗率=明显好转+显着疗效[8]。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1.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显着疗效48例,明显好转17例,无疗效5例,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显着疗效30例,明显好转28例,无疗效12例,总有效率为81.3%。观察组疗效显着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7.2±2.5)d明显短于对照组(12.1±3.2)d,而且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病因复杂,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缺乏特殊的治疗方法,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小儿呼吸道的机体免疫特点及解剖生理特点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关;婴幼儿的鼻咽腔和鼻部相对较短,鼻道狭窄、无鼻毛、鼻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感染时容易引发鼻粘膜充血肿胀,引发鼻塞[1]。当然,小儿肺脏弹力组织血管丰富、发育差,淋巴组织间隙与毛细血管比成人的宽,肺泡数量较少,间质发育旺盛,易导致肺内含血量丰富,故也易引发感染[2-3]。另外,正常成人呼吸道分泌多种免疫球蛋白,其中以分泌型LgA(S-lgA)为主,它能增强呼吸道粘膜抵抗细菌或病毒的能力,但是婴儿期LgA水平低下,1岁后才逐渐增加,但仍处于低水平[4-5]。故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所以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及其相关的治疗策略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研究问题;尽管GINA和中国哮喘防治指南制定了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长期规范化治疗的方案,但仍有许多医疗单位依旧使用70年代的哮喘治疗方法。如果患者得不到正确规范的治疗,就会导致肺功能损害,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小儿获得性呼吸道感染(CARTIs)病例数庞大,不恰当抗生素疗法比如选择耐药菌,并使之持存在繁殖,而这种耐药菌可以使临床病程迁延、并发症产生甚至导致治疗失败[7-8]。熊云飞等人的研究表明,匹多莫德人工合成的二肽类免疫刺激调节剂,能刺激机体产生非特性自然免疫,还能依靠细胞免疫途径将自然杀伤细胞激活,增强细胞抗病毒的能力,促进巨噬细胞成为嗜中性或者多核细胞的杀伤、吞噬及趋化作用,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并使之产生抗体,加强体液免疫功能[1]。该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在施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给予了匹多莫德治疗,结果改组患儿在哮鸣音、咳嗽、喘息等症状方面评分改善,临床诊疗效果及住院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骆强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他们研究结果显示在联合使用匹多莫德治疗后不仅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再感染次数减少、再感染后病程明显缩短[2-3]。
综上所述,使用匹多莫德比未使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显着降低了再感染的发生率,再联合吸氧、抗感染等方法综合治疗,最大优化疾病的治疗效果,这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林春,王云东,王珉. 中药雾化吸入防治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探索[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2):2733-2734.
[2] 骆强. 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 求医问药,2013(5下半月):290-291.
[3] 卢建忠.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441-443.
[4] 熊云飞. 应用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 求医问药,2013(6下半月):289-290.
[5] 周焕炯.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1, (1):79-80.
[6] 黄伟萍. 结合实践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的一些体会[J]. 中国卫生产业,2011(22):69,71.
[7] 杨卉艳,孙淑华.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学及防治[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1):66-68.
篇6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进行中医辨证,为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断以及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提高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4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辨证分为四型: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型、外寒内饮型。对照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感染概率,总结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感染类型的规律性与特点。结果:经中医辨证,我院收治的40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肺热壅盛型9例,占22.5%;脾肾阳虚型10例,占25.0%;痰湿内盛型12例,占30.0%;外寒内饮型9例,占22.5%。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以下四类,痰湿内盛型感染率最高,脾肾阳虚型患者感染率再次,肺热壅盛型患者感染率与外寒内饮型患者感染率最低。
【关键词】呼吸系统 感染性疾病 中医辨证 分型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体质、抵抗力也有较大幅度的减弱。真菌感染已经逐渐成为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突出病因,真菌已经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菌种[1]。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为有大量的痰液产生,而不一样种属的细菌感染的患者其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2]。而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笔者试图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感染情况相互验证,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病例均选自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40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自21岁至84岁,平均年龄为49.43±11.78岁。其中经西医诊断为肺气肿患者8例,慢性气管炎患者15例,肺炎患者4例,肺肿瘤患者7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例。
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4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辨证分为四型: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型、外寒内饮型。对照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感染概率,总结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感染类型的规律性与特点。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
结果:
经中医辨证,我院收治的40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肺热壅盛型9例,占22.5%;脾肾阳虚型10例,占25.0%;痰湿内盛型12例,占30.0%;外寒内饮型9例,占22.5%。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讨论: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病,其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肺气肿患者,慢性气管炎患者,肺炎患者,肺肿瘤患者,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4]。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为有大量的痰液产生,而不一样种属的细菌感染的患者其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而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5]。
本文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四类,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型、外寒内饮型。上述四类分型其中有三类可以相互转化,外寒内饮型患者并未发生任何转变。肺热壅盛型患者转变为痰湿内盛型,其转变过程包括邪实正未虚,体现为临床病程长,发作频率较为频繁,一般肺部感染长期不愈患者易发生。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为痰液黄粘、咳嗽、痰液量大。胸闷、便干、口渴,但无发热现象。有痰湿内盛型患者转变为脾肾阳虚型,其转变过程包括正虚邪实、实邪伤正、久病致虚、正气不足。一般有长期吸烟史、肺气肿、年老体虚、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易发生。临床表现为咳吐粘稠或白色的痰液、经常咳嗽、早晨起床后痰液量较大。有脾肾阳虚型患者转变为痰湿内盛型,其转变过程一般发生在患者出现心衰后经一系列医疗措施后逐渐好转时。肺心病或慢性气管炎患者由于劳累或感冒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引起心衰、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为不能平卧、浮肿、喘息、心悸气短。
本研究发现,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的真菌感染概率密切相关,患者的真菌感染率服从以下规律:痰湿内盛型感染率最高,肺热壅盛型患者感染率次之,脾肾阳虚型患者的感染率再次,外寒内饮型患者感染率最低。4种中医辨证分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真菌感染均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参考文献
[1] 范洪, 郑小丽, 石海香, 等. 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痰液真菌培养结果分析[ 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3, 2(1): 24~26
[2] 蒋洪敏, 韦超凡, 陈利玉, 等. 白色念珠菌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 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9, 19: 453
[3] 叶应妩, 王毓三主编.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2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7: 461.
篇7
广西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广西南宁 530012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择80例患有呼系统疾病患儿,分为两组。试验组采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40例患儿中,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1例患儿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等),出现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对照组出现3例消化系统症状,心率紊乱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5%,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治疗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呼吸系统疾病;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c)-0057-03
[作者简介] 郑明(1977-),男,壮族,广西横县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临床工作,邮箱: 476218086@qq.com。
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免疫机制尚未完善,机体抵抗力较低,尤其在季节及温度变化大时,儿童患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该类患者在儿科中较为常见,为常见病、高发病[1]。患儿体质特殊、疾病发生率高,临床正确选择合适药物显得尤为重要[2]。临床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方式多样,可静脉滴注药物,也可选择雾化吸入方式,药物也逐渐多样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属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用药,效果显著。为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该研究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进行分组治疗,记录并观察注射氨溴索的试验组和不注射氨溴索的对照组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患者年龄1.8~8.9岁,平均(6.7±2.5)岁,治疗前病程0.5~1.5 d月,平均(0.8±0.1)d。80例患儿中,45例为男性,35例为女性,28例为新生儿肺炎,27例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25例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所有患者均无心脏病等先天性系统性疾病。将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包括男22例,女18例,有11例新生儿肺炎患儿,19例小儿毛细血管支气管炎患儿和1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试验组包括男23例,女17例,有17例新生儿肺炎患儿,8例小儿毛细血管支气管炎患儿和15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两组在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给予盐酸氨溴索-伊诺舒(国药准字H20051604;产地:天津市南开区玉泉路96号)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2岁患儿,2次/d,7.5 mg/次;<6岁患儿,3次/d,8 mg/次;>6岁患儿,2次/d,15 mg/次;对于呼吸窘迫患儿,以30 mg/Kg计算药物总量,分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盐酸溴己新(国药准字H31022703;产地: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沪路879号)注射进行治疗,<6岁患儿,2~4 mg/d,分2次给予;>6岁患儿,4~8 mg/d,分2次给予。
1.3 评定疗效标准
①显效: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无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紫绀,听诊患儿肺部湿罗音消失;②患儿病情有一定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改善,咳嗽减少,湿罗音减少,患儿接近正常;③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变,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未见减少,听诊患儿湿罗音未见减少,病情基本无恢复[2]。总体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40例患儿中,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患儿中,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出现消化系统症状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40例患儿出现消化系统症状3例,心率紊乱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P<0.05)。
3 讨论
盐酸氨溴索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常用,对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确切,该文中总体有效率9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盐酸氨溴索治疗患儿呼吸系统疾病试验组的疗效(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使用盐酸溴己新治疗对照组的疗效(有效率为80%);试验组患儿在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消化系统症状和皮疹,观察组患儿还会出现息率紊乱的不良应,且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0%)高于对照组(12.5%)。这意味着盐酸氨溴索对改善患儿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为临床上在研究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提供了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本研究由于技术和采取的样本量较少的原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误差,影响试验的结果,为进一步得出精确的实验数据和结果,需规范操作和改进技术,并扩大样本量才能提高结果的可信度和结论的准确性。盐酸氨溴索在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其发挥作用为分解多糖纤维成分而溶解黏液,降低痰液的粘稠度[3-4],并可刺激II型肺泡上皮,增加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利于修复支气管上皮组织,同时盐酸氨溴索同时具有抑制粘液腺、杯状细胞合成酸性糖蛋白作用,使痰液粘滞度降低,可促进患儿排除痰液,同时抑制释放炎性介质,并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另外,盐酸氨溴索抗氧化作用较强,可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H2O2J及溶酶体的释放[5],进而清除H-和HOCL,降低起到高反应性;其次,盐酸氨溴索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主要机制为通过抑制肥大细胞、白细胞释放组胺类物质、白三烯等炎症物质,抑制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盐酸氨溴索抗氧化、抗炎作用可有效减少喘憋,增加肺泡通气量,使患儿呼吸状况改善,机体恢复。呼吸系统疾病就是在其盐酸氨溴索的多重作用的影响下达到治疗的效果。
儿童因其独特的机体特点,免疫能力低,易感染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痰液分泌增多、粘稠。小儿支气管较为狭窄,咳嗽反射不完善,易导致粘稠痰液堵塞支气管造成呼吸道堵塞,进而呼吸困难,甚至导致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童发病率较高,部分病情严重者表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甚至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7]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有助于痰液的排除,可减少了机体内病毒数量,同时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轻其狭窄状况,可促进肺功能恢复,机体病情得到好转,免疫力也同时可提升。相关研究表明[8],盐酸氨溴索可应用于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作用较佳,且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通过分析发现,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在取得较佳疗效同时,仍有不良反应出现,消化道系统症状的出现,虽例数较少,但表明对胃肠道仍有一定影响,我们临床治疗时,不仅关注其在病情改善作用,同时也应更加重视不良反应的出现,以保证患儿安全。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可有效改善患儿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优点,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Hoffmann G,Wirleitner B,Fuchs D. Potential role of immune system activation-associated production of neopterin derivatives in humans[J].Inflamm Res,2003,52:313-321.
[2] 杨惠娣,徐彬.氨溴索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22(1):4445-4446.
[3] 洪芳.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49-50.
[4] 王亚文, 付世龙.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5):431-432.
[5] 生公略.氨溴索止咳化痰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1175-1176.
[6] 肖兴仕.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9):149-150.
[7] 高宏.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319-1320.
篇8
肺的血供极其丰富,且双侧肺对呼吸功能的代偿能力强,如果不是很大的栓子栓塞了肺动脉的主干或主要分支,患者常毫无症状或者仅有咳嗽几声的轻微症状。真正有明显症状或引起猝死的肺梗,只占整个肺动脉栓塞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咳嗽、咯血、胸痛或者呼吸困难,特别是伴有心脏病(如房颤)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要警惕肺梗。
(据11.4.21《上海老年报》)
空气污染和哮喘病会增加自杀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文章称:空气污染不仅会让人呼吸困难,还可能增加人们自杀的几率。在韩国7个城市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自杀和空气中的微粒污染峰值有着明确的联系。与此同时,曾在上世纪90年现台湾大量儿童的哮喘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研究人员日前发现,那些患有哮喘的人更易出现自杀倾向。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戴维说,科学家最近才开始研究呼吸系统与精神健康的关系。去年,他的研究小组调查发现,美国7.5%的哮喘病患者有严重的精神忧虑,而在总人口中这个比例只有3%。他认为,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导致神经炎症,从而通过直接的生理机制影响精神健康。(据《大众卫生报》葛新/文)
夏天如何保护呼吸系统
夏季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季节,日常生活调养不当易致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根据人体生理特点,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重视精神调摄。
夏天炎热,易使人情绪不安、心烦易怒,使人体气血失调、抵抗力下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故而应调息静心、胸怀宽阔、快乐欢畅,以利于人体气机调畅,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
第二,正确使用空调。
空调长时间不用后,会存积许多病毒、细菌及灰尘,吸入人体后可能诱发哮喘、上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可发生重症肺炎。因此在使用空调前,需将过滤网及散热片清洁干净。
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5℃。在室外时呼吸道处于舒张状态,进室内猛然受到低温空气刺激,原本处于高反应状态的气管、支气管会反射性地痉挛收缩,引起咳嗽、哮喘,同时也易致热气郁闭于内,引起感冒、发热等疾病。
夜间不宜露宿,也尽量不开空调睡觉,或将温度设为高于25℃,避免正对卧具。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注意开窗换气。
第三,注重饮食调养。
炎炎夏日,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煎炸油腻、辛辣食品,切忌过食冷饮。清淡的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如冬瓜、苦瓜、西瓜、黄瓜等。“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防止暴饮暴食,预防因饮食停滞、胃肠功能失常而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
夏天出现汗多、乏力、气短等肺气虚症状时,可适量含服西洋参片或用西洋参泡水代茶饮。预防暑湿感冒,可用鲜藿香10克、佩兰叶10克、薄荷5克,水煎代茶饮。
第四,适当运动锻炼。
暑热内合于肺,导致内热蓄积,更易感受风、寒、热等外邪,罹患呼吸系统疾病。而适当的运动锻炼,可增加机体热气的外散,避免内热积蓄。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为好,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时问宜选择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地点最好选择在公园,河湖水边,庭院空气新鲜处;运动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淋浴,以免寒湿伤肺,变生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第五,提倡冬病夏防。
篇9
甲醛超标对人体伤害:1、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甲醛作为一种刺激性气体,首先对呼吸系统的健康运转造成严重干扰,甲醛可以严重刺激呼吸系统造成呼吸系统方面疾病。
2、加重过敏反应。甲醛刺激皮肤表层,患有皮肤性疾病的患者在长时间接触甲醛后,可能加重病情并引发连锁症状。
3、增加癌症病变几率。甲醛可以增加癌症发病几率,具有致命性的攻击性,尤其是免疫能力较低的婴幼儿或老年人。
篇10
[关键词] 鸡呼吸系统综合症 病因 防治
所谓呼吸道综合症是由鸡支原体、大肠杆菌、鸡新城疫病毒、冠状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和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中两种或多种混合感染引起鸡呼吸道疾病的总称。该类疾病对养鸡业危害最大,造成的损失最严重,近几年来发病越来越严重,治疗难度和治疗费用越来越大,下面就发病原因、病变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一、病因分析
1.新城疫基础免疫没有做好,后期的免疫即使做得再好也不易产生坚强的抗体。新城疫的免疫抗体产生的水平一般建立在首次免疫的基础上,所以首次免疫接种很重要。
2.肉用鸡后期生长快,需氧量大,呼出的有害气体多,鸡舍又过于密闭,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超标严重,刺激呼吸道产生病变。
3.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造成气管发炎,致使气管内有粘液和痰分泌,同时鸡无吞咽和呕吐动作,这种情况会造成鸡明显的呼噜或咳嗽。
4.喉气管炎、慢性流感和新城疫等较严重的病毒性疫病造成鸡的喉头与气管严重肿胀、出血,进而造成鸡群比较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一般药物往往难以治愈。
二、临床症状
呼吸道内的这些疾病的共同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咳嗽、气管出现锣音,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消瘦,严重影响雏鸡、肉仔鸡的生长发育和成年蛋鸡的产蛋。病理剖检喉气管有粘液,喉头有出血点,气管环状出血,鼻腔和气管有黄色干酪样物,气管还会出现假膜或血痰,肺水肿并有积液,胰脏出血,十二指肠溃疡,直肠有弥漫性或条纹状出血,卵巢变性或卵泡坏死,输卵管有炎症、萎缩,子宫有水肿并有异物。
三、鸡群呼吸道综合症的成因
1.鸡只呼吸系统结构的特殊性
鸡只所特有的气囊结构,使鸡的呼吸系统可以说是从鼻到肺、至腹腔脏器、至骨骼及相关组织的“开放”系统。这意味着鸡只呼吸系统的感染很容易扩散至鸡腹腔脏器甚至全身,一旦气管、支气管的黏液纤毛系统、肺泡的巨噬细胞吞噬系统受到损害,鸡只呼吸系统疾病便会发生。
2.管理因素
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VA、VC等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日粮中蛋白与能量的比例失衡,霉菌毒素的污染,均会损伤上呼吸道系统结构的完整性,进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3.疾病因素
引起鸡呼吸系统综合症的常见疫病有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霉形体感染等,而其中霉形体感染是引起禽呼吸系统综合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4.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白血病、网状内皮系统组织增生症、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贫血、呼肠孤病毒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破坏了鸡只的免疫系统,使鸡只产生了免疫抑制,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强,使得新城疫、传支、大肠杆菌病、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以上影响鸡呼吸系统综合症发生的各种因素常常具有相互作用。如管理因素、营养因素的相互作用会使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常可以继发一些条件性呼吸道疾病如大肠杆菌病、霉形体感染等。有时在实际中也可见到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混合发生,如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新城疫+支原体感染、新城疫+传支、传鼻+支原体感染等,加重了疾病的发病程度,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四、鸡呼吸系统综合症的防治
了解导致鸡群呼吸系统综合症的发病原因是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前提。通过现场观察并评估可能影响呼吸系统综合症的管理因素,对可疑饲料进行营养分析和霉菌素毒素的检测,以及怀疑是病毒、细菌、霉形体感染时可进行必要的血清学监测或进一步采取各种实验室手段以确认病因或病原,来做好对鸡呼吸系统疾病的判断和治疗工作。
1.预防措施
1.1综合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给鸡群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做好日常的消毒卫生工作,保持鸡场、鸡舍、运动场所的环境卫生,饲养密度要合理,通风良好,对于病死鸡只要深埋或彻底销毁,杜绝传染源,给予鸡群良好的生存环境。鸡场应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和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
1.2预防接种
呼吸系统综合症是一种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环境应激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呼吸道综合性疾病。因此,在做好饲养管理及营养方面的预防工作外,还要做好如新城疫、传支、传喉、霉形体、传鼻等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2.治疗措施
2.1管理、营养方面
加强饲养管理,给鸡群以足够的营养物质,做好日常的卫生消毒工作,保持鸡场、鸡舍、运动场所的环境卫生,饲养密度要合理,通风良好,对于病死鸡只要深埋或彻底销毁,杜绝传染源,给予鸡群良好的生存环境。鸡场应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和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
2.2检测病原
通过现场观察并评估可能影响呼吸系统综合征的管理因素,对可疑饲料进行营养分析和霉菌毒素的检测,以及怀疑是病毒、细菌、霉形体感染时可进行必要的血清学监测或进一步采取各种实验室手段以确认病因或病原,做好对鸡呼吸系统疾病的判断和治疗工作。(1)病毒性疾病方面。可选用抗病毒中西药进行联合治疗,必要时可先进行疫苗紧急接种,再进行相关的治疗。(2)细菌疾病等方面。可选用抗生素、化学合成抗菌药进行治疗,如头孢类药物、强力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新霉素等。(3)支原体感染方面。可选用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替米考星等进行治疗。(4)混合型感染方面。可将上述的药物联合应用,同时多使用一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以促进机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舒永方,曹步玲. 鸡常见几种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技术[J]. 山东畜牧兽医. 20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