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

篇1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初中语文新课程的教材,大大加重了文化的分量,教材选编了大量的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著作,还选编了相当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化著作,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带来了创新的机遇与挑战。新课程的目标和教学的实际,呼唤新的语文教育观、新的教学智慧。

一、语文观念重建:文化过程论与唤醒教育观

所谓“语文观重建”,即指语文教育观的新构建。随着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语文教育观在各种教育精神、课程理念、教学智慧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地得到新的构建。人与文化是语文教育的两个维度,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人与文化通过互动实现双向建构。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它在训练学生语言技能、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又要能使学生吸收文化素养、陶冶性情、唤醒灵魂、建构情感与精神世界。语文教育的终极追求在于实现人的发展,语文教育过程中人与文化互动的最终指向也是人的发展生成。唤醒教育观重在强调教育之为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或者接纳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促使其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

母语对人的生命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从文化建构观出发,我们认为语文课程并不是作为技术性语言训练的工具而是作为文化主体而存在的,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它要求语文课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运行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文化传承意识。中华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瑰宝,它经历几千年的咀英嚼华积淀而成,深厚的传统规定了她的特质,成为我们每个中华儿女身上不灭的烙印。这种文化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行为和思维习惯中,存在于民俗中,存在于我们民族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中,更存在于我们的民族语言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语文学科不可能独担大任。语文学科之所以承担着民族文化教育的重任,不是简单的因为它总是涉及到民族文化的文章阅读,而是因为它承担着民族语言的学习指导任务。语文学科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只能是民族语言的规范的学习和美感化学习,而不是别的。

二、阅读智慧重建:读悟赏析与自由探究

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要善于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是建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古诗文的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着力点。吟咏诵读、参悟体认,立足文本、拓展延伸,构建专题、渗透教化等都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与传统文化对话的活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传统文化既要传承弘扬,也要突破超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中尚待解决和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是:一是传统文化如何以隐蔽的方式影响阅读教学;二是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文化熏陶的关系,二者的契合点是什么;三是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三、写作智慧重建:合作积淀与个性发展

当代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在《人论》中说:“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发挥人创造文化的潜能,增强人创造文化的作用。”在充分发掘教材探究文化之根,拓展阅读视野采撷文化之花后,培养写作意识摘取文化之果,是必须的也是必行的。

我们考察名人作品,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我们考察考场成功之作,大多渗透着浓郁的文化信息。长期的教学实践以及高考验证,渗透文化信息是一条使作文教学走出“平面”和“干涩”等弊病的成功之路。日日诵读天天熏陶,从民族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现代文化、外国文化等方面坚持不懈地培育学生的个体文化底蕴,意义重大。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渗透

当前全球经济、贸易、文化等一体化的格局越来越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同化着其他文化。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性是文化最重要的特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积极继承和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用民族性来抵御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高层次文化教育,大学教育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保住我们文化的民族性。而大学语文作为大学中的一门母语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诗词、戏曲、书法、武术、中医等,不一而足,这些文化中蕴涵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如厚德载物、阴阳合一、物我合一、忠孝仁悌等。时代在发展,但这些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却不能丢弃。

1.传统文化教育是振兴民族的需要

自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国际环境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几十年来世界的政治与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外部环境也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发展中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激励全民族的自信心,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年轻人的心中恢复强烈的民族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复兴中华民族的责任,形成强有力的民族凝聚力。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熏陶出民族意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2.传统文化教育是历史传承的需要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一段屈辱的历史,很多有识之士在进行深刻反思后认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束缚了中国的发展,于是大力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但历史的发展证明虽然旧文化有其糟粕,但如果不加辨别,一棒子打死,反而会对国家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后国外文化开始进入中国,音乐、电影、饮食、服装等,可谓是全方面地吹来了一股“西风”,这本也无可非议,只有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世界,才能取长补短,大步前进。但年青一代“哈韩”“哈日”,看好莱坞影片、过圣诞节,而对中华传统文化淡漠甚至不屑一顾,就值得我们警醒。遗忘传统,丢弃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发扬民族精神,传承文化传统,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让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对民族文化深厚的感情,找到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能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去对比世界优秀的多元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并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

从近期相关部门针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的素养调查中可以看出,现在大学毕业生最大的问题是文化高、素养低,比较典型的是很多研究生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写出的汉字却歪歪扭扭。更重要的是有些大学生在道德素养上还出现了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负面的文化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崇尚享乐、个人主义、功利主利的思想在很多大学生的心里滋生,这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滋养大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消除社会中的一些负面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此外,在社会转型期,必然会打破大学生心中的一些传统价值观,这些空价值观空间也急需优秀传统文化来填补。扎实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浸润下形成深厚的人文修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从道德教育、人格构建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在关联

1.传统文化教育是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

“”之后知名大学校长苏步青和匡亚明共同倡导在全国高等院校内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精神文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明影响世界。而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从中可以看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之一。

2.大学语文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文化与文学密不可分,而大学语文中所选的作品都有着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核,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精华,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在这些作品中大部分是古代文学作品,而中国古代文学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活力的组成部门。这些文学作品生动地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深刻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像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以诗言志”的精神核心、“物我合一”的美学追求,这些文化特征最终融合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大学语文汇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篇目,包含丰富的人文思想,拥有深厚的文化和积淀,闪烁卓越思想的光芒,大学生在学学语文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就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大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策略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世代相传、中国所特有的、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特点。

文化对政治、经济、人类自身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首先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学生认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容性;其次,塑造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塑造人格,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再次,传统文化影响学生的人格修养及思维方式——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总之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的源泉,是智慧的聚宝盆。

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语文课程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渗透了民族文化精神的重任。因为语文教材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也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加之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和能力的缺失,都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深入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语文课文,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性教材文本,都是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作为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挖掘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此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题解解读、注释分析、师生讨论等方式把重点转移到文学、文化观念与文化教育上来,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寻求文化的审视点,进而挖掘作品内在的思想和趣味。

如在《师说》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我向学生总结出韩愈三点进步的“师道”思想: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老师。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了解师和弟子的关系的是平等的,倡导和传播古人的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的思想,让他们对老师的理解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与传统文化情感共鸣

教育不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人文基础。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引导学生与传统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专注阅读文本这,与文本产生共鸣,才能使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有志报国的人。

三、引导学生诵读中华古今名著

中国古今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诵读中华古今名著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良方之一。如组织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弟子规》《三字经》背诵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也为学生提供了阅读和陶冶情操的空间,还锻炼着学生的心智,启迪者学生的心灵。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需要每个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关注和努力,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86-02

一、文化传统教育的内涵

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对文化传统教育做出概述,必须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别。而要对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做出区别,又必须先理解文化与传统这两个概念。对文化做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几百种,对文化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广义上说,文化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三种文化。狭义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特点,主要指思想精神等观念形式的文化。对于传统,人们往往觉得传统与现代是相对立的,其实不然。在西方,英语的传统tradition来源于拉丁文traditum,意思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而在中国古代,“传统”一词出现于范晔的《后汉书东夷传》中的“国皆称王,世世传统”。传统往往被用来指历代延传下来的、包含着深沉文化积淀的、具有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等的总和。[1]

关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者的核心不同,意义也不同。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而文化传统的核心在于传统。传统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2]文化传统则是“文化背后的一种精神链接,它包括文化典范背后的精神、规则、信仰、价值、秩序等。”[3]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世代沿袭下来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是一种内在与人心发的东西。[4]总之,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文化传统比传统文化有着更广大的内涵和包容度,对文化传统教育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2.文化传统教育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仍然放射出熠熠光辉。在亚洲有许多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弘扬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代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多元化现象,促使我们不得不把文化传统教育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

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机制。文化传统教育是指以优秀文化传统为核心内容的,旨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一种教育方式。[1]文化传统教育能够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使民本、和谐、仁善的道德伦理观、承担责任、自强不息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人生观等这些文化精华,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除此之外,文化传统教育还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

二、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五千年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立国之基,中外文化在多元化的时代更深入地交流和触碰,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知道越是国际化,就越要民族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冲击着我国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文化传统传承的最重要的途径便是教育。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在他们身上承载者名族的希望。

2.有利于抵消多元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指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阶段,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由于青少年的特点,他们往往表现出叛逆、新潮、张扬、标新立异、寻求刺激、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急于自我表现等特点,这就使得青少年容易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青少年很容易在多元文化的洪流中迷失自己。根据对青少年的道德调查显示,青少年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较大,在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向。在多元文化时代,追求物质享受的各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正强烈地影响着当代的青少年,使他们单纯地追求享受,不思付出,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负责任。为了抵消多元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

3.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文化可以化人,文化传统用文化中的精神、价值、精华对青少年有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我国的文化传统规范并制约着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仁者爱人”等是文化传统所期许的道德修养。例如《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中所反映的孝悌、仁义礼智信,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在当代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和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格思想对当代青少年塑造健全的人格有重要作用。宋代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高尚的理想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等等,无不蕴藏着引人致善、教人向上的力量与精神。[1]

4.有利于我国民族自信心的增长和国家的复兴

一个民族要长盛不衰,根本的是要建立自己的强势文化,要使民族文化永远处于先进状念。对青少年的文化传统教育,有利于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有利于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和谐以及民族的发展。诚如梁启超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及早地浸润到青少年的心灵中,能使他们人格完善,奉君子之行,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三、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1.学校教育

首先,学校可以让各个年级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经典是名族文化传统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之根。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对青少年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厚实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并且还能增强说写能力。中国文化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青少年的人格,提升他们的基本素养。还有学者认为,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最愿意背诵的年龄去读最重要的书是很重要的,尽管当时不理解,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慢慢便会融会贯通,把文化典籍中的智慧发挥出来,终生受用无穷。[5]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传统教育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渗透文化传统的教育,如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就可以进行直接渗透,因为这些学科与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语文课堂就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2.家庭教育

要使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走出误区,即:在教育内容上重智识、轻亲情伦理与生活习惯之养成;在教育方式上扭转重娇溺、轻严格管教倾向及树立身体力行之规范。[6]正确对待家庭教育,要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优秀家庭教育的精髓。古代家庭教育注重立德,立志教育、人格教育和礼仪教育,所以现在的家庭教育也要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想道德教育,勉励他们立下高远志向,培养正直、谦逊、诚实、忠孝等优良品格。除此之外,在教育方法上还要突出慈严相济,重视身教为主、言教为辅。

3.社会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行之有效的文化传统教育,还离不开社会的教育。大众传媒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理应在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多元化背景下的大众传媒缺乏应有的文化传统品位,文化传统意识薄弱,教育形式娱乐化、内容媚俗化。所以,大众传媒教育应该走出上述误区,传播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传统意识,弘扬、传播优秀文化传统,普及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面对各种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面对琳琅满目的出版物和良莠不齐的媒体形式,要加强青少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使之受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浸润和洗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傅丽霞等.文化传统教育[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2]杨秀云.多元文化视阈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J].科学中国人,2003,(4).

[4]张万红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李艳.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J].理论导刊,2005,(11).

篇5

【关键词】高职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认知与践行 问卷调查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04-02

学习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而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因此,学习、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青年学生责无旁贷。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要在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任何教育教学模式要想取得预期的成效,必然要考察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贯彻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调查问卷的数据为参考,分析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践行现状并提出“四个融合”教育策略。

一、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践行现状分析

2015年5月,课题组利用公共网络平台――“问卷星”关于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调查问卷,问卷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作用认识、践行情况、保护意识、传承和发展意识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答卷289份。经过分析、总结和提炼,笔者认为高职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践行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良好,但仍需普遍性的提高

问卷设置了10道关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测试,如“您一共看过多少本古代经典著作”,7.27%(N=21)的学生“从来都没有看过”,43.25%(N=125)的学生看过“1~2本”,22.15%(N=64)的学生看过“3~5本”,27.34%(N=79)的学生看过“5本以上”;再如“您是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25.95%(N=75)的学生明确表示“非常感兴趣”,66.09%(N=191)的学生表示“有些感兴趣”,7.61%(N=22)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0.35%(N=1)的学生表示“讨厌传统文化”。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出现认知偏差,对传统文化知识不了解,不关注,甚至不感兴趣。这需要在强化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转变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腐朽观念,真心实意地接受和学习传统文化。

(二)对传统文化的作用认识明确,但仍需有效性的引导

问卷调查中,对于“您觉得高职学生是否有必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90.66%(N=262)的学生认为“有,作用是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3.46%(N=10)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5.19%(N=15)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用到的地方很少”,0.69%(N=2)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作用认识明确,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作用,赞同传统文化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承认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对自身的文化素养、生活态度、性格培养、价值取向、人生目标等方面影响较大,认为青年学生非常有必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继承、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坚定决心。但仍然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认识不正确,需要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性的引导。

(三)对传统文化的践行情况一般,仍需针对性的加强

当被问及“您对当前高职生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自觉性如何评价”时,15.57%(N=45)的学生认为“大部分同学很自觉,也很感兴趣”,64.17%(N=187)的学生认为“仅是小部分同学能自觉学习传统文化”,15.57%(N=45)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同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4.15%(N=12)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当被问及“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您能做到自觉用‘忠、义、孝、仁、礼、智、信’等传统文化价值观来要求自己吗”时,20.76%(N=60)的学生认为“完全可以做到”,75.43%(N=218)的学生认为“不能完全做到”,1.38%(N=4)的学生认为“完全做不到”,2.42%(N=7)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就整体而言,高职生对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践行情况不容乐观,认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小部分学生的事情,对这部分学生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加强其践行传统文化价值的自觉性。

(四)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强烈,但仍需积极性的关注

当被问及“现在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否受到冲击,您觉得需要保护吗”时,78.2%(N=22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处境岌岌可危,需加强保护”,11.76%(N=34)的学生认为“顺其自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9.34%(N=27)的学生表示“不好说”,0.69%(N=2)的学生认为“不需要,传统文化不会受到威胁”。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冲突时,立场坚定,态度端正,并且能够客观地分析和认识我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但同时,我们仍需对一小部分学生进行积极的关注,了解其思想动态,纠正其在传统文化保护观念方面的错误认识,这应当成为加强青年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五)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意识自觉,但仍需坚决性的执行

当被问及“您认为为了更好地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时,67.82%(N=196)的学生认为“平时了解并适当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自身做起”,26.99%(N=78)的学生认为“主要关注如何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体现其价值”,3.81%(N=11)的学生表示“有可能的话,投身传统文化事业”,1.38%(N=4)的学生认为“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问卷显示,大部分学生具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深刻认识青年学生肩负的重要使命,能够从自身做起,积极投身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当中。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仍要注重对学生课外实践的监督,提高其发展传统文化的执行力,真正使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加强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分析

课题组根据调查问卷结果以及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提炼,形成包括校党委、社科部、学生处以及校团委四大主体在内的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总结出校党委统领宣传与传统文化教育、社科部思政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处日常管理与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校团委社团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策略。

(一)校党委统领宣传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

《纲要》中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加强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集中宣传的原则,通过宣传橱窗、宿舍文化、德育品牌、校园广播、学校网络等途径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微信、微博为主导的网络微平台充斥着青年学生的大学生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调查显示三分之一(31.14%,N=90)的学生主要通过网络途径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但同时,网络环境鱼龙混杂,加之大学生的“三观”还未成熟,鉴别力和判断力还不强,因此,必须加强统领和宣传作用,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方向的正确性。

(二)社科部思政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

“05方案”规定,高职高专学校必须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三门必修课,这三门课与传统文化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将每一章节的内容同传统文化的不同价值观结合起来,构成了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专题式教学体系;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四个讲清楚”,即要讲清楚中国化的内涵根植于传统文化,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根源于传统文化,要讲清楚重要理论观点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要讲清楚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理论自觉。

(三)学生处日常管理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

日常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日常管理属于学生工作系列,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承担,他们与学生关系密切,是学生健康成长、正确成才的引导者和守护人。同时,班主任、辅导员还是班级活动的主要组织者,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实现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共性与发展学生个性的结合。

(四)校团委社团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调查显示,31.48%(N=9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通过组织成立专门社团,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来广泛宣传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大学校园中都有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资源,各种社团进行分工合作,如书法类和文学类社团主攻书法和文字等传统文化,文艺类和音乐类社团主攻古乐赏析等传统艺术,体育类和竞技类社团主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实践类社团注重在活动中对传统美德的阐释和践行。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因此,我们在培养和提高当代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作用,努力促进传统文化在塑造学生心灵、提高道德品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正向引导,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P福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研究[J].广西教育,2015(8)

[2]韦建乐,卢国维.“概论”课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J].广西教育,2015(8)

【基金项目】2015年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立项课题(2015-B17)

篇6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汉画元素;影像装置艺术

中国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67-2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1、第33届InSEA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世界大会新动向

2011年6月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举办的“第33届InSEA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世界大会”的议题为《美术・空间・教育》,其旨在从“文化空间”“公共空间”“虚拟空间”等多个维度探索美术教育的新空间,注重艺术教育对学生空间智能和媒介素养的培养。

本研究从文化人类学和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将传统文化与影像装置艺术相融合,是对传统文化美学上的再认识,对传统文化在艺术新场域中的地位和价值的重新审视与探索,其对于深层挖掘美术教育的新空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相关论述

教育部颁布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四学段“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指出:“结合7~9年级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用多种美术媒材、方法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表演与展示;……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跨界地将绘画、雕塑、影像、诗文、戏剧、表演等艺术领域统合起来开展课程与教学,既符合新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学习的要求,也有利于让学生多角度唤醒、扩展、学习、迁移所习得的多元智能。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是为灵活提取“汉画元素”进行再创作的美术教学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促进中小学生了解优秀传统,养成珍惜、关爱人类文化遗产,树立发展、创新传统文化的新志向。

二、以“汉画元素”为核心的影像装置艺术教学探究

(一)汉画艺术鉴赏教学(略)

(二)创意园区影像装置艺术考察教学

1.教学基本信息

年级:八年级

课时:2课时

2.教学目的

(1)深入考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感知影像装置艺术的美学特质。

(2)学会以田野考察的方式开拓美术学习的新领域,探索与发现社会资源中的各类影像装置艺术创作。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成立项目团队,策划设计考察方案,搜集装置艺术材料及相关创意,开展独立实验和探索,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明确当地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现状、运营特色和文化内涵(图1)。

第二阶段,影像搜集。积极参观创意园区,参与创意市集活动,用数码相机等设备进行信息采集,探讨公共空间艺术化、装置艺术人文化、视觉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联接的关系。第三阶段,艺术家作坊。聆听艺术家讲座,与艺术家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影像装置艺术创作过程。

4.教学创新点

本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汉画艺术与影像装置艺术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自己身边的视觉资源一同审视与探讨,提高学生对影像装置艺术的关注度,师生共同寻找、开拓、传承与创新汉画艺术的新途径。

(三)汉画影像装置艺术创作教学

1.教学基本信息

年级:八年级

课时:3课时+课外研习

2.教学目的

(1)熟悉影像装置艺术创作的基本流程,学会规划发想、观念讨论、创思重构的方法。

(2)学会运用拼贴、重构、换置等方法,将对传统文化的内在情感借由合宜的视觉语言予以呈现。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创意思维训练,给学生提供创造发想的机会。利用脑力激荡法、SCAMPER创意思维法、概念粹取法来启发闲置空间与废旧物品再造的意念,让学生多维思考,从形态发散、功能发散、原因发散、方法发散、过程发散等几个角度来进行观念转换。

第二阶段,变废为宝,媒材大搜集,鼓励学生结合“汉画元素”进行创作。学生可将富有象征意义的传统文化符号创造性地植入自己的美术作品中,以此创作出充满文化内涵的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第三阶段,手绘草图与制作立体模型,验证方案可行性(图2)。重点让学生通过多元媒材的空间改造,理解影像装置艺术的结构、符号、空间、意蕴之间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装置相融合的可能性。

4.教学创新点

本教学拓展艺术表现方式,将影像装置艺术与汉画艺术相结合,使学生在审美追求中深层次的感官互动,创作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上的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四)影像装置创意展示坊

1.教学基本信息

年级:八年级

课时:2课时

2.教学目的

(1)学会策展规划和展示设计的基本方法,以美术语言诠释自己创作的汉画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2)学会评析与省思影像装置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共同探讨人与生活环境、文化情境的互动关系。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争当策展人。学会撰写展示计划案,其中包括:策展论述、场地规划、经费概算、展览图注、展陈设计及可用资源。重点让学生标注出设计理念、视觉要素、形式法则、情境营造、媒体技术等方面,增强学生的策展规划能力。

第二阶段,展示研讨会。在校园、社区广场等公共空间进行简易装置展示,总结与分享创作经验与历程,特别注重装置展示的情境性,积极引发观众对古风汉韵的思考与想象,重新诠释汉画艺术。

4.教学创新点

师生在互动体验式的装置空间创意展示坊中开展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加强学生探究可视化艺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也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创意展示成为有成就感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学会建构意义和建构意义的体系。

三、研究的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以“汉画元素”为核心的影像装置艺术课程,不仅能给予全球化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当代艺术的人文关怀,而且对继承、保护、创新本土文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钱初熹.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篇7

一、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1.校园文化反哺于传统文化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沃土,那么校园文化则是花苗,校园文化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精华,才能不断延续传统文化,让具有朴实意义的沃土呈现出“百花锦簇”“硕果累累”的现实景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缩影,它借助某一事物而呈现,如在校园建筑的风格造型、VI形象识别、名人塑像等物质设施建设;文学社、诗词社、中华武术社、书画社等学生社团文化;一系列规章制度建设等。校园文化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平台,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具有特殊魅力和底蕴的校园文化经过沉淀可以发展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相互渗透和交融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而汇集成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优秀的中华儿女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的智慧结晶和宝贵财富,它潜移默化的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渗透和交融。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然发展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塑造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如影随形,如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的优美校园环境;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认同和规则认同等融入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度文化;历经数辈办学者的办学精神;由师生共同营造的优良校风等都是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渗透的成果。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O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全部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带有集体性符号同时兼具博采众长、潜移默化的作用。传统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时至今日,用传统文化指引校园文化建设仍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传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因库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历史文明古国,创造了灿若繁星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在思想教育方面,以忠君爱国、明礼诚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文学教育方面,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小说戏曲等能为校园文化注入浓厚的文学气息;在美学艺术方面,漆器的光鲜、青铜的厚重,水墨画韵律、书法的流动等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与美感,提升审美情趣能力,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1)以“仁爱”为主导精神助推和谐人际关系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它既存在于典籍著作中,又存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校师生,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为主导,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创建,从而营造良好“师生”、“生生”人际环境。

(2)以“自强不息”核心形成积极拼搏的精神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自强不息”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自强不息精神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重要砝码,在新时代的今天,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更是要扎根于大学生心中,培养当代大学生敢于吃苦、自信自立、坚强不屈的精神,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归根到底还是要集中到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学校在建设时不能照抄照搬、随意而为,要以传统文化为蓝本,架构出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以校园为平台来传播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

(1)对校园物质建设的导向作用

孔子的“与善人居”,荀子的“居楚而楚”学说都认为环境可以塑造人、影响人。环境对于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具有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在校园文化物质建设中更应善于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成果来作用于校园的一草一木,塑造良好育人环境,让其发挥 “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

(2)对师生行为修养的导向作用

师生作为校园文化中主体和重要参与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强化自身的人格修养和道德修养,营造健康校园风气。如习得“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修身目标,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修身奋斗历程等,诸如此类学说和人物典范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数不胜数。

(3)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导向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学校要积极为师生搭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注重形式多样化、多元化,可以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丰富课程设置,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增加选修课程,丰富课余活动,如积极举办各类传统文化艺术节、国学讲堂、诗歌朗诵等,加深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用传统文化去陶冶心灵、化育修养。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美术教育改革

高校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文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传统文化作为支撑民族发展的灵魂与基石,又是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创意源泉。因此,在全球化高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融入传统文化,转变美育理念,丰富教学形式,加强创新培养,完善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美术教育之路,是高校美术教育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近年来,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推动下,高校美术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传统文化对高校美术教育的作用逐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但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现行的美术教育仍然存在重技术与形式、轻文化与内容等问题,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被动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势必阻碍高校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对西方文化缺乏理性认识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国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给中华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部分国人对待西方文化全盘接受的态度又加快了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日渐式微的趋势。在美术教育领域则主要表现为过多地采用西方美术教育理念,而忽视了西方美术教育发展的人文背景与历史积淀。西方美术教育重写实,中华传统文化重写意。写实与写意本无优劣之分,当代美术教育也不必非此即彼,而是应当以更博大的胸怀容纳更多样的美术形式,以取得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然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各项事业发展的灵魂与基石,在现阶段的高校美术教育中没有得到清晰的体现。中西方文化碰撞时的这种不对称现象,降低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预期,不利于学生正确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甚至错误地将“差异”等同于“差距”,进而随波逐流,缺乏理性的批判意识。

2.应试教育的影响依旧存在

一方面,艺术专业的学生由于高考考试科目的导向,在中学阶段对文化知识的学习重视不足,大学阶段,由于美术教育相对重技能而轻人文,重基本功而轻创造力,导致艺术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仍然缺乏人文知识,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另一方面,非艺术专业学生由于考核方式的导向,往往对高校开设的艺术类通识课程重视不够,使得这一部分学生又普遍存在艺术素养相对不高的问题。由此可见,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依旧存在,导致艺术生文化修养仍然相对薄弱,非艺术生艺术素养依旧相对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对传统文化重视相对不足

国内现行美术教育体制是20世纪50年代参照苏联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在当时有其积极的进步意义,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美术教育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美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消化却仍然十分有限。在课程开设方面,本科初段无论是美术类还是设计类,大多以素描、速写、色彩及“三大构成”为主,民族传统类科目所占比重相对较少。传统文化导入的不足导致高校美术教育仅仅停留在现代美术学科的框架内,与传统文化之间缺乏足够的对应与互动,不仅限制了美术教育本身的价值内涵,还会因为其特有的抽象性和单调性,使学生产生失落感与挫败感,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现行美术教育理念中存在的重技能而轻人文现象。

二、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1.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的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政治制度的总体表征。它不仅代表了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特质,更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坚实基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经过演化而形成的反映中华民族特质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政治制度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并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形式包罗万象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总和。数千年来,无数先人用智慧与汗水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辛勤劳作,心中所产生的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向往,在特定的时刻借助形式各异的载体表达出来,经过不断演化汇集而成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财富。

2.美术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

文化与艺术既密不可分,又协调发展。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而文化是艺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根基。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环,同样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这是与传统文化的特点分不开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而又独具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丰富的表现形式,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树立文化自信纵观中国悠久的历史,处处闪烁着先人智慧的光芒,无论是神秘玄幻的上古神话,还是百家争鸣的诸子散文;无论是经典优美的诗词曲赋,还是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无论是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还是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无一不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源远流长提供了丰富的滋养。高校美术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进而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增加了解,增进共识,在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培养道德情操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与丰富的人生智慧。首先是修身养德的为人准则。儒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指的正是修养身心,具体表现为“择善而为,博学于文,并约之于礼”。而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更是如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依据。其次是忧国忧民的社会担当。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不激励着中华儿女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再次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周易乾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宇宙运转不止,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要停下自己前进的步伐,强调的是培养人奋发有为,刚毅坚卓的精神品质。这些思想本身充满着智慧,同时也一直影响着后世文学艺术的创作,因此,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3)提升创新精神艺术创作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创新同样来源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拥有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并挖掘和改造这些文化元素,通过元素的组合变形及再设计,让传统文化成为设计创意的突破口和导火索,进而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创造兼具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为当下以及后世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进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走向繁荣和复兴。以汉字为例,中国的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的审美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同形重构、异形重构、打散重构、字图结合、中西结合等方式,汉字逐渐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审美元素。

三、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改革中的思考与探讨

1.转变美育理念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种技能,而是获取人的全面发展。传统“应试教育”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教育目标,不仅压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弊端显而易见。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便是“以人为本”,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中没有人格化的上帝,在古人眼里,没有抽象的空泛的人,只有具体的现实的人,社会秩序的维护大多依靠的也不是神灵的绝对权威,更多的是道德的自觉自律。因此,在强调“以人文本”这一核心理念的今天,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当代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

2.丰富教学形式

融合传统文化的高校美术教育不应当局限于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而应当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特别是当地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场演示并讲解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形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或大致的了解;组织学生赴传统文化聚集地实地考察,采集整理传统文化中的创意资源;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艺术竞赛、工作坊、创意市集等,在实践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并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运用新媒体将传统文化中的创意资源进行艺术转化。可见,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是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

3.加强创新培养

美术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创新创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丰富滋养。我们有着世界上引以为傲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在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气息与创新活力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发现代艺术新的形式。如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将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元素提炼出来,结合现代艺术理念进行二次设计,创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兼具外在形式与深刻内涵的优秀艺术作品。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是当代美术教育加强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4.完善课程体系

美术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延续性以及与所处文化环境相一致的特殊性。因此,美育课程体系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高校美术教育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为学生开设艺术专业必修课和传统文化选修课,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具体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应当立足民族特色,适当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比重,如本科初段增加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论等专业必修课,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主体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仅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其次,应当立足地域特色,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将当地特色文化融入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开设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基础的理论课,以及包含民俗风情、装饰纹样等地方文化形式的实践课。如将闽南方言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将闽南茶文化融入产品设计教学之中,将闽南特色红砖厝文化融入环境设计教学中,将海丝文化融入绘画教学之中等。因此,以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为导向,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借助新的技术和材料,构建丰富多样而又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是当代美术教育的重要保障。

篇9

传统文化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人格的自我完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爱国情操和感恩意识的培养,也是弘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

1.1传递人文知识,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当代的大学生处于一个科技突飞猛进、重工具理性轻人文理性的时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并利用新媒介迅速传播,而需要人沉潜才可以掌握、需要主体去认真体悟的人文知识则处于式微境况。大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成才做好准备以外,也需要储备丰富的人文知识,为提高个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从而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做好铺垫。传统文化经过历代的沉淀,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古圣先贤的论著、主要内容、历史作用、感人故事都可以作为一种人文知识扩大大学生的视野,积淀大学生的人文内涵。传统文化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人文领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切入口。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把高校作为大学生人文养成的主阵地,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的经典,如《论语》、《孝经》、《二十四孝》、《弟子规》等,组织专题讲座、观看传统文化视频、板报、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汉服成人礼等主题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扩充其人文知识。经过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有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的主要内涵、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规范、新旧媒体的传统文化宣传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形成比较直观的认知,为今后渗透于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而转化为行动做好铺垫。

1.2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个体主体自觉的事实与应然追求,决定了现代道德教育具体方法上必然是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切入个体心性世界的、能激发个体心灵情感共鸣的教育方法[3]。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直指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关注大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通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血缘亲情引导大学生对父母要知恩报恩,培养其感恩意识。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积极引导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各种媒介激发大学生对父母的真情实感,感念体会父母亲养育自己之不易,最终使其确立感恩的意识,在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完善自身以让父母放心,今后孝敬父母、成就事业以让父母安心,对周围的人和物常怀感恩之心,善待生活以让父母舒心。从而把感恩报恩由个体扩大到社会群体。

1.3构建代际和谐,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在目前高校中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礼仪失范严重,这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学生的礼仪教育缺失,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不够,对于什么是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的尺度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把内在的修养体现于外。归根到底就是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究其根源与父母的沟通就出现了问题。《论语•为政》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没有尊敬之心,赡养父母就和养犬马没有区别了,可见对于父母的恭敬心多么重要。“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弟子规》),对于犯错的父母,要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地耐心劝导,如果当时没效果,等父母心情好了抓住时机再次规劝。要有耐心有礼有节地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简单粗暴只能适得其反。与父母的沟通尚且如此,与同学的交往更是需要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辅助一定的策略,以便培养和谐融洽的关系。“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弟子规》),谦虚礼让、长幼有序,年长者得到尊重,社会尊老敬老的纯朴和谐的风气才能自然形成。我们可以看到公交车有很多年轻人心安理得地坐着老幼病残专座,而对站在旁边的老人熟视无睹。“称尊长,勿呼名”(《弟子规》),称呼尊长,不能直接叫他们的名字,这是对长辈的尊重,直呼其名则显轻薄。现在大学生面对面称呼老师、父母姓名已不少见,更何况在老师、父母不在场的情境下。举止得体,用语文明,具有良好的礼仪风度,这样的大学生必然更容易融入集体,成为其他人所乐于交往的对象。

1.4推崇人生价值,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人能在家庭中为孝子,亦即可以在社会中为仁人,而参与有普遍性之文化生活。传统文化教育,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体现着人文关怀,弘扬传统美德,立足当展的实际情况,倡导作为人类一分子的应尽的普遍义务和担当的应有责任[4]。“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儒家把关爱亲人、侍奉双亲作为修身的一项重要功课,而侍奉亲人就需要了解人性,了解人性就需要明白天理规律,正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儒家由亲爱亲人而推己及人,由人到物,蕴含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人生的价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内在的契合之处。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3弘扬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笔者所在院系开展的历时一年的弘扬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是立足传统文化的高校学生成人成才教育实践,以事实证明了其有效性。通过探寻家乡特色,培育了学生家国情怀,提升了学生对家乡、国家的自豪感。在引导学生品读中华经典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以文艺形式展现道德的力量,文化展演、汉服成人礼等活动熏陶培育了学生优雅风度、孝亲爱国的意识。通过举办传统文化主题讲座,使学生更一步明白了儒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旨趣,夯实学生做人的道德基础,学会了人际交往中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各班级举办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班会,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识。多层次志愿服务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由内化到外化,培养了学生善待他人、关怀社会的奉献精神。

3结语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传统文化;幼儿教育;应用研究

一、传统文化在课堂活动教育中的应用

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设置特定的主题,以此来展示不同特点的传统文化,也能够为幼儿创设更为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和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例如在神话类型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中,就应当结合幼儿熟悉的作品来开展游戏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将西游记中的片段与游戏教学相结合,组织学生展开以主题为“今天我是孙悟空”的教学活动,通过单元故事“红孩儿”“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等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优秀作品的理解和认识.而在以古代诗歌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曼妙的江南可采莲为学生展示莲叶荡荡的优美,以此来陶冶幼儿的情操,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借助游子吟教导幼儿要学会感恩父母,学会回报,始终心怀感念才能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从而茁壮成长.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将书画引入到主题活动中,通过传统文化的逐渐渗透,借助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的应用,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提升幼儿教育的有效性,还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同时也对开发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幼儿教育资源起着积极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游戏活动教育中的应用

幼儿的性格是活泼好动的,玩耍是他们的天性,因此丰富多样化的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提升幼儿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势必要与游戏教学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在细致的研究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游戏活动.基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其与游戏教学结合之后所呈现出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幼儿的心理需求出发,根据不同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例如幼儿最熟悉的丢手绢游戏,就可以将其与传统的刺绣或剪纸文化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刺绣和剪纸,并辅助学生完成一件简单的手工,再将其应用到游戏之中,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还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手工游戏活动,利用橡皮泥或陶土来举办泥塑比赛,让学生捏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类似闹龙宫的京剧音乐片段,以此来拉近幼儿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趣,帮助学生创造出萦绕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的游戏教学情景,从而推动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教育中的应用

作为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大国,我们不仅有着内涵丰富的历史,也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的民族节日更是祖先创造和留下的瑰宝,因此要完善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重视对民族节日文化的宣传和传承.比如在中秋节和重阳节前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这些节日的来源和蕴含的文化意义,教导幼儿要学会尊老爱幼和与人和善等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情景表演嫦娥奔月等,以此来更好地表达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美好愿景以及优良品德.教师还可以在端午节的时候,带领幼儿观看龙舟赛和包粽子,并将人们纪念屈原的缘由讲述给幼儿知晓,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发挥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