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敷理疗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热敷理疗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邬鸾

一、心理护理

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因此,家属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耐心地解释病情,以消除病人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从而建立和巩固功能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

二、预防并发症

1.每日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一旦发现病人咳黄痰、发热、气促、口唇青紫,应该立即请医生诊治。

2.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并注意会的清洁,预防交叉感染。如果发现尿液浑浊、发热,是泌尿系感染的征兆,应及早治疗。

3.瘫痪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为用力排便致使脑出血再次发生。因此需注意饮食结构,多给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并给予足够水分。定时定点给病人便器排便,于必要时可以应用通便药物、灌肠。

4.病人瘫痪在床,枕骨粗隆、肩胛部、髋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处易发生褥疮。应用软枕或海绵垫保护骨隆突处,每2-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床铺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定时温水擦澡按摩,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5.每日行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10-15分钟,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下肢肿疼,应迅速诊治。

三、保持功能位

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是保证肢体功能顺利康复的前提。仰卧或侧卧位时,头抬高15-30度。下肢膝关节略屈曲,足与小腿保持90度,脚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状态,手握一布卷或圆形物。

四、功能锻炼

每日3-4次,幅度、次数逐渐增加。伴随身体的康复,要鼓励病人自行功能锻炼并及时离床活动,应严防跌倒踩空。同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加快康复。

1.上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

2.下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各趾的活动。

五、日常生活动作锻炼

家庭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达到生活自理或协助自理。逐渐训练病人吃饭、穿衣、洗漱、如厕及一些室外活动,由完全照顾过渡到协助照顾,直至生活能够自理。

热敷膝盖好处

为了老年时不至于饱受膝盖痛,年轻时就应重视对膝盖的保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膝盖的保温;跑步锻炼最好选择软的地面,如橡胶跑道、跑步机等;走下坡路落脚时要稳、慢、轻。此外,热敷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篇2

在临床上,肩周炎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称为“五十肩”,因患者忽视早期的肩部不适而容易形成慢性疾病。目前,产生肩周炎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专家认为,人过中年,机体的功能逐渐走向衰退,正气不足,肝肾虚损,容易导致筋脉失养,从而成为肩周炎发病的基础。而肩部直接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则是造成肩周炎的外在原因。此外,肩部活动量的减少也可能与肩周炎有关。通常,对肩周炎的治疗,我们可采用以下6种综合的方法:

1.中药:可服用养血荣筋丸、活血止痛散等中成药,也可选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的中药热熨或热敷。

2.拔罐: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前、肩贞、天宗等。每次可从中选择两个穴位进行治疗。

3.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4.针灸: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可先用75%酒精棉球将局部皮肤消毒,再将1~1.5寸针灸针刺入穴位,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治疗1次,两周为一个疗程。

5.理疗:选用超短波等高频电磁疗法,每日治疗1次,10天为一个疗程。此方法具有消炎、镇痛、解痉、改善血液循环和松弛肌肉的作用。

6.功能锻炼:常言道:“医三分练七分”。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患者来说十分重要。肩周炎患者应多做肩关节的运动,特别是大幅度的运动。这对于预防肩关节的粘连,以及肩部软组织的拘急、挛缩都大有好处。常用的锻炼方法有:①弯腰转肩:患者先弯腰垂臂,然后甩动患臂,以肩关节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通过手臂的甩动来带动肩关节的活动。②后伸下蹲:患者背向站于桌前,双手后扶于桌边,然后反复做下蹲动作,以加强肩关节的后伸活动。③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然后努力用双手向上爬。

附: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肩井:第七颈椎棘突下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天宗: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

肩前:腋前皱襞上1寸。

肩贞:腋后皱襞上1寸。

曲池: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篇3

答案:骑车

很多人以为足球、橄榄球等对抗性强的运动最容易造成头部受伤,其实不然。美国2009年的数据显示,每年有8.5万人因为运动伤害进急症室,大多数造成死亡的是头部受伤。而其中有85%的头部受伤都与自行车运动有关。但很多人都认为骑车是一项柔和安全的运动,所以并不会小心防备。骑车时最好戴上防护头盔以及其他护具。 全身最大的筋腱在哪里?

答案:脚后跟

全身最大的筋腱在我们的脚后跟,也就是跟腱,这是最容易受伤的筋腱,刘翔便是因为跟腱受伤而无缘北京奥运会的跨栏比赛。跟腱连接着小腿的肌肉和脚后跟的骨骼。不论是跑步还是跳跃,跟腱都会反复承受压力,并可能因此发炎,形成跟腱炎。如果长期存在跟腱炎,那么跟腱就会出现细小的裂缝。

如果觉得跟腱不适、肿胀,一定要多休息并用冰敷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再配合理疗。如果跟腱断裂,那就需要接受手术。 什么会造成肌肉痉挛?

答案:原因不明

运动中有时会突然出现肌肉痉挛,也就是俗称的抽筋,经常发生在小腿,肌肉突然不受控制地紧张起来。造成肌肉痉挛的确切原因不明,但是在身体状况不好时,例如肌肉疲劳、缺水、缺乏电解质、肌肉温度低时通常容易出现肌肉痉挛。

虽然肌肉痉挛很痛苦,但一般来说并不会造成什么严重问题,一会儿就会自己消失。如果出现了肌肉痉挛,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并且轻柔缓慢地拉伸肌肉,例如做伸直小腿、绷紧脚尖等动作。对发生痉挛的肌肉进行冷热敷交替也有帮助。 扭伤到底是哪里受伤了?

答案:韧带

很多人以为扭伤是肌肉受伤,其实是你的韧带因为拉伸或者撕裂而受伤。韧带是一束在骨头之间起连接作用的组织。运动时,脚踝、膝盖和手腕很容易因为错误地改变方向而扭伤。如果关节疼痛、淤青、肿胀、不能活动或者僵硬,那有可能是扭伤了。

很多人将扭伤和拉伤混淆,拉伤是筋腱或者肌肉受伤。如果筋腱或者肌肉拉伸过头或者过于紧张了,就有可能受伤,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和无力。 急症室中哪种运动伤害最常见?

答案:扭伤和拉伤

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29%因为运动伤害去急症室的人都是拉伤和扭伤,是最多的一类运动伤害。骨折次之,然后是淤青和擦伤。而脚踝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手指和脸部其次。

什么样的拉伤和扭伤需要去看医生呢?如果疼痛难忍,还肿胀或者麻木,或者受伤部分无法承受身体的重量,就应该立即去看医生。如果是旧伤,但是仍然感到疼痛、肿胀和不灵活,也应该去看医生。没有以上症状,那么在家自己处理一般也是安全的。

自己应该如何处理拉伤和扭伤?

答案:R.I.C.E.

这是指休息(rest)、冰敷(ice)、紧压(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大多数轻中度的拉伤和扭伤都可以使用这个治疗法。休息能够让身体自愈,而冰敷、紧压和抬高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的症状。

其他治疗方法使用抗炎药物,例如非甾体类消炎药。包裹能够帮助受伤的关节或者部位支撑身体。只有非常严重的拉伤和扭伤才需要接受手术。 跑步哪里最容易受伤?

答案:膝盖

跑步很容易受伤,因为运动者需要承受全身的重量和反复的压力。而跑者的膝盖,尤其是膝盖的软骨是最容易受伤的。如果膝盖受伤,膝盖处会感到疼痛,在爬楼梯、下蹲或者跪着时尤为明显。

如果想要避免膝盖受伤,跑步前应该做好热身运动,在跑完步后也应该逐渐放慢速度,走一段再停下来。选择尺寸合适的跑鞋,并且在鞋底磨损后及时更换。不要突然增加跑步的距离,每周增幅不应该超过10%。 小腿前方疼痛一般是因为什么?

答案:炎症

医学上把小腿前方的疼痛定义为外胫夹,这是因为肌肉、小腿处的筋腱、骨头或其他组织发炎造成的。疼痛常发生于小腿骨前方内侧。跑者、舞者和常做有氧运动的人容易出现外胫夹,这是因为他们的腿、脚会反复踩踏地面。

有外胫夹虽然疼痛,但通常并不严重。应该适当休息和冰敷。需要手术的情况非常罕见。 运动前彻底的热身有什么效果?

答案:促进血流、让肌肉热身、促进呼吸

篇4

老年性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会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甚至发生护理纠纷。试想一下,自已的亲人补液引起整个手背肿大,手指都不能弯曲,明天手背都变黑了,会接受吗?患者来医院是治病的、消费的,何况这个是最轻的情况。现今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一旦激发,后果难以想象。所以我们认真分析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我科2011年4--10月份,55―80岁的40个老年人静滴钾水外渗的情况,作分析总结及预防措施。

1 输液外渗原因

1.)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皮肤松弛、静脉弹性减退、脆性增大,小便次数增多,行为容易失控(患有老年痴呆增多),导致注射针头容易移位,增加外渗的可能。此外,老年人的自身条件使痛感减低,反应迟钝。有个别患者即使穿刺点肿胀,也没有痛觉,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术后病人病人下床活动时穿刺肢体活动过频,针头移位。

2)技术因素 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1)经验不足,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2)晚夜班没有针对性巡视老年人静脉穿刺部位;(3)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4)使用钢针,病人穿刺部位出汗,胶布固定不稳,未增加胶布固定;(5)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7)输液多病人未使用留置针。

2 外渗的后果

引起患者穿刺部位肿胀、胀痛。肿胀时间不长,约1时后消肿并疼痛减轻。

3 外渗的预防

1)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选好血管后,不要急于对着血管穿刺,这样容易穿破上下两侧血管壁,造成药液漏渗,应在血管侧穿刺,先进皮肤后进血管内,见回血后松止血带,推药后若无渗漏方可继续静脉给药。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建议,当穿刺成功时,不要按压针头处固定,最好在针头下一些接近输液器的输液管道上。因为如果是脆性大的血管,很容易被压穿血管,造成穿失败。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作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2)选择合适静脉 正确地、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粗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

3)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量,部位。

4)加强巡视,特别是燥动的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更换注射部位。

5)做好家属的宣教 交代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便用留置针的注意事项;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冬天,注射的部位尽量放在被子外面,便于观察。

6)正确拔针 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穿刺点及其稍上方,由于穿刺时先进皮肤,后进血管,所以有两个针眼,为了防止注射完毕后,穿刺点渗血,应用干棉签沿穿刺点向上纵行压迫皮肤上易见的针眼及血管内看不见的针眼,而不应只横向压迫皮肤针眼,这样可有效防止皮下溢血。现主张拔针时针头应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退出静脉,以减轻或去除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按压时间一般为5~10min,直至不出血为止,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

7)出现药物外渗时及时请专科小组(输液小组会诊)并予冰敷。

4 外渗的对策

1)小范围外渗:早期可以用冰敷,抬高患肢。也可以用湿热敷,或用0.5%的碘伏、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

2)大范围外渗:引起大范围外渗部位在四肢,应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0.5%的碘伏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也可以用马铃薯外敷。

篇5

1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1患者因素

1.1.1新生儿新生儿因全身都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肤青紫,仅能做穿刺的地方只有头皮,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使其易外渗。

1.1.2婴幼儿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都很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难于固定,易发生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又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

1.1.3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射针头移位;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

1.1.4无法沟通的患者此类患者主要包括接受麻醉的患者,使用镇静剂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

1.1.5重症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1.2药物因素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1.3疾病因素(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2)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3)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1.4技术因素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1)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2)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3)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4)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5)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6)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7)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8)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1.5解剖部位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静脉炎的血管,由于血管收缩,血管内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外渗;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易外渗。

2静脉输液外渗的机制

(1)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2)药物持续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3)液体静压增加。(4)继发感染,因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炎症细胞的聚集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发生组织水肿。

3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疱,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

4静脉输液外渗的后果

患者将经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至造成患者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5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5.1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5.2选择合适静脉正确地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儿科病房和意识障碍、病危的患者,化疗时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粗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

5.3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

5.4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药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5.5做好患者的宣教交代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5.6正确拔针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及其稍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为5~10min,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6护理对策

6.1小范围外渗(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6.2大范围外渗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也有介绍说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

6.3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肿胀、坏死。

6.4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无醇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也有介绍用鸡蛋清外敷的。

篇6

【摘要】目的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者28例,占57.1%;会阴深Ⅱ度裂伤者6例,占12.5%;会阴浅Ⅱ度裂伤、部及尿道口黏膜擦伤者4例,占8.3%;阴道壁血肿、阴道纱布卷压迫止血者4例,占8.3%;单纯性会阴侧切者3例,占6.2%;心理紧张、惧怕疼痛者4例,占8.3%。探讨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1―12月49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产后6~10h发生尿潴留者43例,产后第一次排尿有残余尿、继发尿潴留者6例。结论 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有针对性对产妇宣教、指导配合、落实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原因;预防;

护理一般产妇在产后4~6h内就能自行排尿,如产后6~8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称为产后尿潴留。产妇分娩后产生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1]。因此产后应注意评估膀胱充盈及第一次排尿情况。因为充盈的膀胱可影响子宫收缩,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不利于产妇乳汁的分泌,影响婴儿的早吸吮,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增加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给产妇造成身心痛苦[2]。为降低产后尿潴留,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2009年1―12月本院妇产科尿潴留患者进行分析[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妇产科2009年1―12月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88例,年龄20~29岁,平均年龄24.5岁。

1.2 方法:将膀胱潴留大量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出或排尿不畅致尿液不能自行排净定为尿潴留,688例中产生尿潴留49例,发生率7.12%,将发生尿潴留的49例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时间,发生在产后6~10 h者42例,占85.71%;产后2 h后第1次排尿有残余尿,继发尿潴留7例,占14.29%;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者28例,占57.1%;会阴深Ⅱ度裂伤者6例,占12.5%。会阴浅Ⅱ度裂伤、部及尿道口黏膜擦伤者4例,占8.3%;阴道壁血肿、阴道卷压迫止血者4例,占8.3%;单纯性会阴侧切者3例,占6.2%;心理紧张、惧怕疼痛者4例,占8.3%。

3 讨论

3.1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

3.1.1 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 、妊娠末期孕妇的膀胱、尿道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在分娩过程中胎先露的压迫或多次阴道检查使充血水肿加重,第二产程延长,原先受胎先露压迫的膀胱三角肌进一步充血水肿,再加上屏气时腹压骤增,膀胱内压力明显上升,可致膀胱感觉及张力均有所减退,而尿道的水肿又使排尿阻力增加,两者的协同失调而致尿潴留。

3.1.2 精神因素:有会阴侧切或会阴裂伤而行缝合的产妇,因惧怕伤口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以致膀胱过度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反射性抑制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困难,从而导致尿潴留。

3.1.3 尿道黏膜损伤: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对正常分娩认识不足,对于排空膀胱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配合,导致过早发生尿潴留而留置导尿,在第一产程末或第二产程行导尿者,因充盈的膀胱受胎先露压迫使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而工作人员若经验不足或操作不够轻柔,致使尿道黏膜损伤,产后容易发生尿潴留。

3.1.4 充盈感减弱无尿意:由于孕期体内水分大量蓄积,而产后躯干下部静脉回流受压解除致产后尿量增多,膀胱充盈快,但膀胱充血水肿充盈感减弱而无尿意,也增加了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机会。

3.1.5 产前或产程中应用大剂量的解痉镇静药: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应用硫酸镁、莨菪类等药物,降低膀胱张力而引起尿潴留。

3.2 治疗与护理

3.2.1 预防:医护人员要时刻陪护产妇,对产程中发生尿潴留而导尿者,操作要轻柔,防止损伤尿道黏膜,应在宫缩间隙时左手下压或上推胎头,右手持尿管缓缓插入。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积极处理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程延长,纠正产妇的一般情况,以免产妇过度疲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和反复导尿,以防外阴.尿道水肿。

3.2.2 心理护理:加强产前宣教,使孕妇正确认识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解释产前排空膀胱的重要性,在分娩过程中要密切配合助产者。产后及时督促产妇排尿,按压宫底,观察膀胱充盈程度、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 等情况。对因惧怕疼痛或伤口裂开而不敢排尿者,应安慰鼓励产妇,向其解释会阴及尿道口的解剖位置,使其认识到排尿不影响会阴切口且能够促进子宫收缩的好处,增强其顺利分娩信心,克服紧张心理,使患者在精神放松的情况下,在产后2~5 h内完成首次排尿,可以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4]。

3.2.3 诱导排尿: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多饮开水,采取舒适排尿方式,利用蒸汽诱导排尿(病人取蹲位将盛有1/2开水的水盆置于病人会利用水蒸气刺激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而促进排尿),或让其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外阴使其产生条件反射而排尿。对第一次排尿有残余者,应说服产妇白天每2~3h排尿1次,排尿时要耐心等待,并同时轻轻用手顺时针按摩下腹部耻骨联合上,达到促进排尿的目的,直到排尽残余尿。

3.2.4 药物治疗??如膀胱充盈明显,经上述方法无效,可采用药物治疗:(1)肌注新斯的明0.5mg或缩宫素10u,刺激膀胱收缩,促进排尿。(2)用开塞露纳肛:取开塞露1~2个,产妇取侧卧位,剪开开塞露的封口,逐个将开塞露全部挤入,嘱产妇忍耐3~5min,在便意急迫时方可下床,取舒适蹲位,在排便时一并用力,小便可随之而出。开塞露是一种通便剂,内含50%甘油等,由于高渗刺激肠壁而引起排便反射和肠壁的作用,数分钟内即可排便,促使神经反射,促使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作用,此方法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便于接受。

3.2.5 腹部热敷按摩:(1)应用热水袋内盛60℃~65℃热水,装入布套。(2)部位:膀胱区。(3)方法:首先对排尿困难者做解释工作,嘱产妇平卧,双下肢伸直,热水袋横放于耻骨联合上四横指处,范围即膀胱区部位,轻轻上下推转,时间15~30min,便于顺利排尿,若仍不能排尿则可再热按摩1~2次。热按摩疗法,操作简便,不需器械药品,产妇易接受,也可用微波理疗下腹部30分钟,可减少尿潴留发生率。

3.2.6 穴位按摩法:(1) 操作者站在产妇的右侧,用右手中指端对着产妇的终极穴位(腹正中线脐下4寸),示指和无名指的指端对着气冲穴(耻骨上方正中线旁开2寸),以上3个穴位用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各按摩3~5min,然后用手掌轻压膀胱,嘱产妇排尿。(2)将手置于病人下腹部膀胱膨隆处,向左右轻轻按摩10~20次,再用手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以减少膀胱余尿;有人采用坐式按摩膀胱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病人取坐位,操作者坐在产妇的后右侧,并以操作者的左肩及上臂为产妇靠背,右手沿顺时针方向按摩病人膀胱区3~5min,压力由轻到重,直至有尿液排出。

3.2.7 导尿:如以上方法都无效,应在严密无菌操作下安置导尿管。导尿同时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保持会清洁,碘伏棉球会阴擦洗,每日2次,拔管前应先锻炼膀胱充盈和排空功能,可作间歇性引流夹管,每3h开放1次,以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以免引起慢性尿潴留。第一次时不要太快,不要完全放空,防止膀胱内压力骤然下降,引起黏膜血管破裂而出血。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多饮水使尿量增加,以减少尿路感染。

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的治疗与护理,49例产后尿潴留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并痊愈。在产褥期护理中,我们把产妇产后排尿作为交班的重点内容,并对产妇做好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工作,使产妇对产后排尿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收到良好效果,2010年,产后尿潴溜已降至5%。

参考文献

[1] 金茶花.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5,02:54.

[2] 妇产科护理学 第四版 主编 郑修霞

[3] 赵显芳,孙悍英,李华.浅谈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8,03:022.

篇7

2013年9月18日《三湘都市报》报道,9月14日中午12点左右,湖南师范大学研二学生周静(化名)正与室友说话,却突然“砰”的一声倒在地上。在长沙市第四医院抢救一个多小时后,周静的心跳才得以恢复。但直到17日,周静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无法自主呼吸,血压需要大剂量的升压药才能维持。事发后,母亲认为女儿的病发可能是其连续几月服用营养粉减肥导致。周静的减肥套餐是这样安排的——每天早上吃水果(仅限火龙果和苹果),中午吃饭,晚上喝营养粉,营养粉有草莓、巧克力等口味;每个月有连续5天时间只能吃营养粉,顶多再加点水果。几个月下来,周静从67公斤左右减到了60公斤左右。

本刊提醒:

现在市面上很多营养粉并不营养,很多营养粉蛋白质含量超过50%,蛋白质含量太高会加重肝、肾脏等器官负担,容易诱发其他疾病。所有依靠节食来减肥的方法对身体的损害都很大。尤其像周静这样需要每个月连续5天专吃营养餐,完全不摄入脂肪、蛋白质之类食物的做法欠妥,这样突击减肥,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从而导致免疫力降低。

减肥不是自虐,不管怎样,身体是自己的,不能糟践,身体垮了,再好的身材也是浮云。极端的减肥方式极有可能引发疾病。

京沪高铁现吸血臭虫

2013年9月24日“人民网”报道,退隐江湖多年的臭虫今年夏天再度复出,除了居民家里外,还登上了京沪高铁。昵称为“散步112”的网友,日前在视频网站上了一条自己拍摄的“吸血臭虫”的视频。其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当心了,动车卧铺上有吸血臭虫:8月28日晚,我坐北京到上海D313车06车厢13下,一早起发现床铺上七八只吸血臭虫,被捏死后一个个鲜血淋淋,白天发现身上一串被咬的包,奇痒。”

后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实,网友展示的小虫确实是臭虫。

本刊提醒:

臭虫俗称壁虱,臭虫生活在人居室及床榻的各种缝隙中,白天藏匿,夜晚活动吸血,行动敏捷,不易捕捉。吸血时通常停留在紧靠人体皮肤的衣被或家具上,成虫每次饱血需10~15分钟;若虫需6~9分钟。成虫耐饥饿力很强,一般可耐饥6、7个月,甚至可长达1年,若虫耐饥力不如成虫。在饥饿时臭虫白天亦可吸血,或者吸鼠类、蝙蝠或家畜的血。臭虫夜晚吸血骚扰,使人不能安眠。由于叮刺时将唾液注入人体,可使皮肤敏感性较高人的局部出现红肿,痛痒难忍。在非洲,有因臭虫大量吸血引起贫血,或诱发心脏病及感冒的报道。臭虫长期被疑为有传播疾病的可能。在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里臭虫仍可生存。搞好居室卫生,堵塞家具、墙壁、地板,特别是床椅的缝隙是治理臭虫孳生的好办法。同时要经常杀灭臭虫,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开水烫杀,也可使用各种杀虫剂。旅行或搬迁时,要仔细检查行李及旧家具,避免臭虫的播散。

老花眼突然好 或是白内障捣鬼

2013年9月23日《广州日报》报道,今年65岁的王姨老花有近10年了,平时看报纸都得戴老花眼镜才能看得清,但近日,她无意间发现自己的眼睛突然变好了,看东西不戴老花镜也能看得很清楚,不禁心中暗喜:“莫非自己返老还童了?”但王姨一些老朋友却提醒她,这种“返老还童”现象未必是好事,说不定是患上某种疾病的先兆,最好去医院检查比较稳妥。听到这话,王姨也警惕起来,赶紧去医院做了个全面检查,结果发现是白内障在作怪。

本刊提醒:

眼睛看近物时,需要通过调节改变屈光力,使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这种调节功能是晶状体在睫状肌的作用下,通过改变厚薄程度来实现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功能衰退,调节功能变得困难,慢慢出现了近视力模糊,并有眼胀、头痛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花眼。

老花眼是一种眼部正常的生理老化现象,一般从40~50岁开始便会慢慢出现,而且将会贯穿往后的晚年生活。正常情况下,老花眼是不会好转的。但如果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老花眼视力突然变好了,就要引起警惕。

老人如果患上了白内障,特别是在白内障早期,眼内晶状体周围浑浊但中央部分透明不影响视力。在白内障进展期,晶状体纤维水肿和纤维间液体不断增加,屈光能力增强,就抵销了晶状体硬化造成的屈光能力下降,使之前出现的老花眼变得不花了,因此,这个时候曾经有过老花眼的老人们就会突然发现自己不用戴老花眼镜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这种现象是短暂的,一般只能维持1~3个月。之后,随着白内障的继续发展,老花的现象又会重新出现,而且视力下降会比以前更加明显。所以,此时应尽早到医院去做个检查,认清老花眼突然变好的原因,以便及时揪出白内障这个“元凶”,避免病情继续发展。

“电话粥”煲出“手机皮炎”

2013年9月24日“扬州网”报道,今年23岁的王小姐,老家在徐州,今年7月,从扬大毕业后,她和男友一起留在了扬州工作。前段时间,小王的男朋友接到任务,要到外地出差两天。两人相恋半年,这还是第一次分开,也正因此,男友出差的第一天晚上,他们就煲起了电话粥,而且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让小王始料未及的是,聊完电话后的第二天早晨,她的脸上竟长出了一排红疹子。

“从耳根到下巴这都是,开始还以为是粉刺。”小王介绍说,当天晚上,挂断电话后,自己就感觉到手机贴过的右脸颊发痒,当时并没有在意。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小王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右半边脸颊,从耳根到下巴一小块区域,竟长出一排小红点,且还有较为明显的痒痛感,乍看上去就像长了一块红胎记。直到这个时候,小王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当即到附近门诊就医。 经过一番诊断后,医生告诉小王,她脸上长出的小红点并非粉刺痘痘,而是患上了皮炎。

本刊提醒:

由于一次性通话时间太长,加上气温过高,手机又一直紧贴面部,接触面因此会沾上不少汗液,手机机身沾染的细菌以及手机辐射等会顺着毛孔随汗液渗入皮肤,从而诱发皮炎。手机外壳上的金属成分也是促成“手机皮炎”的罪魁祸首。镍、镉、铬都是最常见的导致过敏的金属成分。而据专家介绍,如果长时间按手机金属按键发送短信,有些人的手指也可能出现皮疹。本刊提醒,一次性接打时间过长,非但有诱发“手机皮炎”的风险,还可能因手机贴脑部过近,带来一定辐射。因此,市民如果长时间接打电话时,最好使用耳机。

一旦出现过敏性皮炎,千万不要使劲抓挠,当出现水疱或破溃时更要及时就医,以免继发感染,尤其不要在继续接触过敏源的情况下胡乱用一些抗过敏类药物涂抹。过敏体质的人平日里应多吃些维生素C,提高抗过敏能力。

前列腺增生“憋破”膀胱

2013年9月24日《南方日报》报道,近段时间,86岁的章爷爷感觉自己要活活被一泡尿“憋死”:明明有尿意,但就是拉不出来。往往要半个小时之后,才能挤一点点尿出来,这让他苦恼不已。

本刊提醒:

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以及雌、雄激素协同效应会导致前列腺增生。而增生的前列腺会挤压尿道,尿道受挤压变形后会发生梗阻,导致排尿困难。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主要是排尿困难,晚上起夜次数多,白天上街到处找厕所,因而导致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差,心情烦恼。尤其晚上起来影响睡眠,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在前列腺增生的人群中,需要手术的比例大约是10%。手术指征有两点:一是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经过服药、理疗的效果差;二是出现危象,比如膀胱结石、尿潴留、肾功能损害等。增生的主要是一些腺体和结缔组织,手术就是把后尿道的梗阻解决了,就能解决排尿问题,对老人家的生活质量的提高非常有好处。

而对于一些高危病患,尤其不耐受手术时间过长的老年患者,则会被建议激光手术。因为激光汽化和粉碎腺体的效果更快,损伤更小,术程更短。不过,激光切割也有它的局限性,彻底性比微创手术稍差,比较适合轻中度前列腺肥大患者,对巨大前列腺不太合适。

眼皮一直跳可能是面瘫前兆

2013年9月24日《华西都市报》报道,小崔酷爱玩游戏,最近,他的两只眼睛老是跳的厉害,同事告诉他要小心了,“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眼皮跳得他心神不灵,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是由于长时间用眼造成了眼部疲劳,并无大碍,只要注意适当休息就会痊愈。

本刊提醒:

眼皮跳,有些人认为无所谓,结果延误了病情;当然、一些人过于敏感,眼皮刚刚跳,马上就去治疗,慌不择法,结果把本来容易治好的常见病,变成了极为难治的疾病。更有甚者错把眼皮跳都当痉挛治,更有人拿面瘫后遗症出现的眼皮跳也当痉挛治。

眼皮跳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眼皮跳不需治疗,其发作时间很短,常常只是几秒钟,跳动程度也不严重。这种眼皮跳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只要闭眼睛休息一会儿,进行局部按摩或热敷一下,眼皮跳就会消失。病理性眼皮跳需要治疗,有的人不光是眼皮跳,甚至连嘴角和半边脸都一起抽动,并感觉到恶心、头晕。这种眼皮跳只有在找到并消除病因后才能使之停止。其病因包括劳累、紧张和疾病。比较严重的病理性眼皮跳是面肌痉挛后引起的。这种眼皮跳是颅内疾病的征兆,主要因为支配眼皮的肌肉运动的面部神经被血管压迫,产生异常神经冲动引起,很难自愈,应当尽早请神经外科医生检查治疗。所以,如果出现长时间并逐渐加重的眼皮跳,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长久不治,可能具有面瘫的并发症。

按摩床使用不当反成“老虎凳”

2013年10月6日,刘女士的儿子在外打拼几年,终于事业有成。临近重阳节,一心想买一件礼物孝敬母亲,最后看中了一台三万元的自动按摩床。刘女士按照说明逐一设定,闭目享受了半小时,谁知,胸背竟然剧痛,喘气、翻身都疼,床都下不了。

在家躺了三天后,刘女士只能到医院求诊。医生告知,她的腰椎椎体排列不整齐,这才是她平时腰背痛的原因。可惜患者没有到医院对症治疗,反而被按摩床强行揉捏、振动、敲打,诱发胸椎关节突关节紊乱,几节胸椎小关节都错位了,需要卧床静养,手法复位,同时进行热敷、电疗缓解疼痛。

本刊提醒:

相比人手按摩,按摩椅在技巧上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人手按摩有诊断作用,灵巧多变,手法讲究舒适、深透,而机器按摩只是简单地揉捏推拿,力道难以控制。自动按摩器具只能用来放松,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时间长了反而会让肌肉水肿疼痛,力度不要追求刺激,感觉舒服就行了,宁可轻一点。

有的人不宜使用按摩椅,如:严重心脏病、高血压患者,骨质疏松、骨结核、骨折后愈合不全者,骨肿瘤患者;另外,皮肤有溃疡、破损时,饮食过饱时都别用按摩椅。腰颈不好的老人更要慎选按摩椅,感觉不适尽早就医,因为疼痛很可能是肌肉、关节本身出了问题。比如很多患者胸椎小关节本来就不稳,按摩不慎更容易错开,引发强烈疼痛。

家有自动按摩器具的市民,除了要注意控制时间、力度外,有几个部位千万别乱按。

按摩是很专业的,过去因错误的手法按摩导致腰颈椎出问题的患者不少,颈椎按压风险最大,按摩生手都要慎重,更别提自动按摩器械了。颈两侧不能乱按,特别是老人,双侧颈动脉容易有斑块,胡乱按压会引发脑梗死;颈后上段交感神经丰富,强烈刺激可能引发头晕,诱发心脏病。

背部胸椎部位不能乱按。人体胸廓部位肌肉薄弱,如果按摩力度过大,容易受伤,还可能诱发胸椎小关节功能紊乱。骶骨关节按压时,也要轻柔,慢慢来。

榨苹果汁未去核让孕妇中毒

2013年9月24日《扬州晚报》报道,今年28岁的张立(化名)是一名女白领,一周前被诊断出怀孕两个月。这让家人都开心不已。张立的妈妈特意给不喜欢吃水果的女儿买了榨汁机。但喝了2杯苹果汁后,张立就开始恶心呕吐。

后来,张立与一位医生朋友聊天时提及此事,才知道那并不是害喜症状,而很有可能是因为榨苹果汁时连果核一起榨了,果核里的毒素导致她出现中毒反应。

本刊提醒:

篇8

有关医学调查表明,肿瘤病人中约有66%患抑郁症,10%患精神衰弱症,8%患强迫症。80%的病人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

肿瘤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肿瘤病人常出现抑郁、焦虑、精神错乱等心理问题,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症的发病率非常高。而这些不良的情绪就像一条毒蛇,继续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们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今年69岁的老王,2003年8月被确诊为胃部肿瘤,接受了胃部大切除手术后,化疗勉强坚持了两个疗程,不但没有转机,体质却每况愈下。老王自认为时日不多,对治疗也失去了信心,整天唉声叹气,处在高度紧张、恐惧的状态下,对医生的治疗也不予配合,抱着活一天算一天的想法过日子,身体也每况愈下。

一天,老王的老伴在来医院的路上被车撞伤了,住进了医院。这下,可急坏了老王。原来老王无儿无女,自己病倒了,就无法照顾老伴。于是,老王下定决心与疾病作斗争,每天他按照医生的吩咐,按时服药,积极配合治疗。为了照顾老伴,他经常要到老伴的病房去,帮她搞卫生、打饭、洗衣服,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两个月过来,老王的身体却有了意外好转,这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如今,他已经与疾病斗争了七个年头了。

看老王的故事,不由得让人想起一首诗――《积极心态的力量》。

确定一个目标,

你将采取一种行动;

采取一种行动,

你将养成一种习惯;

养成一种习惯,

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性格,

你将改变一种命运。

心态决定命运,对于病人来说,积极的心态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消极的心态则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二战期间,德国的纳粹分子曾进行了一次触目惊心的心理实验。

纳粹分子声称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处死人,这种方式就是抽干人身上的血液。实验那天,它们从集中营挑选出两个人,一个是牧师,一个是普通工人。纳粹士兵将两人分别捆绑起来,用黑布蒙住双眼,然后将针头他们的手臂,并不断地告诉他们:“现在你的血已经被抽了多少克,血液将在多少时间内被抽干。”

其实,纳粹士兵并没有真要抽干他们的血,只在其手臂上了一支空针头。结果,工人的面部不断抽搐,脸色惨白,慢慢地在恐惧中死去。而那位牧师却始终神情安详,最终他活了下来。事后,人们问他当时想些什么,他平静地说:“我一点都不害怕,我问心无愧,我的灵魂也会进入天堂。”

之所以有那么多肿瘤病人失去了生命,是因为他们像这个工人一样,被“吓”死了。相反,如果能够坦然面对肿瘤、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仅可以延长生命,而且面临死亡时大多平静而安详。那么,对于肿瘤病人来说,应该避免哪些不良心理呢?

一、别害怕进肿瘤科

有些病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丝毫没有好转,心里已开始怀疑自己患上了肿瘤,但是由于内心的恐惧,他们往往不愿意踏进肿瘤科,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害怕将怀疑变成现实。

逃避并不是办法,在所有的疾病中,肿瘤是比较可怕的,不早一天排除它,就无法心平气和地进行治疗,每拖一天,都将使治疗更加困难。所以病人一定要建立起“肿瘤意识”,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去逃避它。

二、谣言不可信

有些病人本来对医生就缺乏信任,不相信他们能够治愈疾病。要是再听到有人说,肿瘤就是癌症,患上就等于死的话,这些病人就更加悲观了。

其实,肿瘤不等于癌症,从医学上讲,肿瘤有恶性和良性之分,通俗地讲,恶性肿瘤就是癌症。而良性肿瘤是可控制的,可以治愈的。所以病人千万不能被一知半解的人所说的谣言吓倒,有问题应该问医生,要相信医生的能力。

三、切莫病急乱投医

肿瘤病人多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一旦查出是肿瘤,恨不得马上治好它;如果治疗毫无进展,他们就会选择换一家医院再治疗,如同游击队员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医生全面掌握病人情况的,也不利于进行综合的治疗。病人一定要安下心来,切莫轻易转院。如非要转院,出院时应尽量带齐病历资料、出院小结,以便在下一家医院继续治疗时衔接得好些。

四、不要破罐子破摔

肿瘤病人觉得患了这种病就没好了,治也不会有多大作用,活一天算一天吧,于是对医生、家人都非常抵触,不听取他们的劝告。殊不知,这样做不仅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而且也给医生、家人增添不少麻烦。积极配合既能给医生的治疗带来信心,也能让家人更加安心。

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攻克癌症的新疗法也将出现,肿瘤病人应该对明天充满期待,期待是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是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状态,犹如救命稻草,病人应该牢牢地抓住它,永不放弃!

走出肿瘤治疗的误区

肿瘤犹如烫手的山芋,一旦来临,病人和家属的第一反应就是割了它,彻底消灭它。事实上,一些传统的老观念往往会使治疗适得其反,病人在承受病痛折磨之后,依然无法逃避死亡的召唤。

近几年肿瘤的治疗发展很快,治疗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对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生活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病人和家属一定要重新认识肿瘤,走出肿瘤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只有做手术,才算根治肿瘤

许多人认为做手术,是根治肿瘤的最好办法,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手术的。对于晚期肿瘤病人来说,做手术不仅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会给病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威胁。

肿瘤治疗应“以人为本”,当无法做手术时,就应该想办法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带瘤生活并不是不可能,从而将肿瘤从“急性病”转变为“慢性病”。

误区二: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治疗不会有效果

其实,恶性肿瘤并非不治之症,目前,至少有十三种恶性肿瘤在早期经手术、放疗、化疗等正规治疗后是可以治愈的,还有十种左右的恶性肿瘤经治疗后可以长期存活。因此,病人和家属不要轻易放弃,积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三:切掉肿瘤就治愈疾病了

恶性肿瘤具有转移性、侵袭性,切掉肿瘤并不能像丢垃圾一样,彻底消失,肿瘤可通过淋巴和血液途径向全身扩散。因此,做了肿瘤切除手术之后,还应该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

误区四:治病一定要认准肿瘤专家

无法否认,肿瘤专家在治疗肿瘤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但是专家也并非全能,他们往往侧重某一方面,比如有专门从事恶性肿瘤的化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减症治疗的肿瘤内科专家和肿瘤放疗专家,有从事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肿瘤外科专家等。所以不能盲目认准某一位专家,而应选择相应的专家。

误区五:化疗毒副反应大,拒绝应用

有些病人及家属听说化疗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就拒绝接受治疗。其实,随着医学的发展,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已能够完全避免或减轻,绝大多数的肿瘤内科医生均已掌握了预防和处理化疗毒副反应的技术。病人及家属应该充分相信医生。

误区六:一味相信“祖传秘方”、“偏方”或保健品

一些病人和家属当看到治疗没有取得很好进展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相信江湖游医,花大价钱购买“偏方”、“祖传秘方”,或者购买大量的保健品,结果是越治越糟糕。因此,有病一定要去医院,听取医生的建议,切莫听信谣言。

误区七:到哪一家医院都可以看肿瘤

肿瘤讲究合理、正规、系统的综合治疗,不规范的手术或放化疗都有可能导致肿瘤残留,为今后的治疗带来困难,甚至使治疗失败。因此,肿瘤病人一定要到正规的专科医院或大医院的肿瘤科诊治。

误区八:癌性疼痛不能使用止痛药

晚期肿瘤的疼痛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有些人认为使用止痛药会让病人形成依赖,不同意使用止痛药。其实,止痛并没有害处,止痛会增加病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出现癌性疼痛之后,应尽早、足量、定时用药。

误区九:同样的病,别人用的药,自己也可以用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病人之间常常通过聊天,互相推荐一些肿瘤药物。有些人认为,既然患的是同样的病,别人用着管用,自己也应该可以用。其实不然,肿瘤具有“异质性”的特征。

肿瘤的“异质性”,简单地说,就是即使是同一肿瘤疾病,但随着肿瘤的生长,各个肿瘤细胞会变得不尽相同,所以治疗的方法也应不同。因此,对于肿瘤的治疗,必须要在专业肿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盲目用药。

误区十:隐瞒病情,对病人有好处

一些家属担心病人知道实情后,思想上接受不了,因此不告诉病人的真实病情,不让病人到肿瘤专科治疗,不愿接受放化疗,其后果是病人不积极配合治疗,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家属应该将病情如实地告诉病人,并给予鼓励,帮助病人坦然面对现实,积极地配合治疗。

做肿瘤病人的贴心人

肿瘤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家属来说,都像是一颗炸弹,既让病人感到无比的恐惧、焦虑,也让家人承担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有些家属开始不知所措,比病人还慌乱。那么,面对这突然袭来的“灾难”,我们应该怎么做?

帮助病人撑起一片天,是摆在家属面前的首要任务。众所周知,肿瘤病人在整个诊治、康复过程中,多伴随有较大的心理变化,表现出多种不良心态,这些不良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有研究显示,病人一旦得知疾病的诊断结果,心理过程一般会经过六个时期:体验期、质疑期、恐惧期、幻想期、绝望期、平静期。病人家属应该了解病人的这些心理过程,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病人战胜心魔。

一、体验期

确诊后,一些病人常感到非常震惊,惊慌失措,无法站立甚至昏厥,不过这段时间比较短,一般为数小时或数日。

此时,家属应该时刻关注病人的变化,以免因病人情绪过于激动而发生意外,同时尽量让病人保持安静,对病人的过激行为给予理解,借一副肩膀让他们依靠。

二、质疑期

当病人得知患病后,往往极力否认现实,怀疑诊断结果是否真实,强烈要求去其他医院做检查。病人此时期的行为是一种应激状态的心理反应,这样做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痛苦,消除心理的恐惧。

在这个阶段,病人家属应该逐渐说服病人,让病人勇敢的接受现实,并让病人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满足病人想发泄的心理要求。

三、恐惧期

病人一旦认识到现实无法改变,自己所患的疾病确确实实是肿瘤的话,他们就会变得很恐惧、恐惧疾病、恐惧治疗、恐惧死亡等等。病人常常以泪洗面,焦躁不安,甚至攻击家人或医生。

疏导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家属应该鼓励病人将内心的恐惧讲出来,然后通过相关知识的教育帮助病人纠正错误的认识,增加对治疗的信心、勇气。

四、幻想期

经过治疗后,病人虽然能够正视现实了,但对疾病依然会存在一丝幻想,比如希望能有一种新方法、新药能马上治疗疾病,或者相信江湖游医的“偏方”,让家人去购买。

病人抱有幻想对家属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坏事,是因为这对积极治疗不利;好事,是因为病人可以暂时忘记恐惧、焦虑,同时也容易接受家人和医生的劝慰。家人应该抓住这一时期,积极与病人沟通,巩固其治疗信心。

五、绝望期

当各种治疗方法都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时,当肿瘤进一步恶化,发展到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时,当病人开始被癌痛苦苦折磨时,病人就会对治疗失去信心,失去活下去的勇气,陷入深深的绝望中。

这个时间段也是病人自杀率比较高的时期,家属应及时给病人抚慰,让病人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并始终要陪在病人的身边,以防发生意外,同时也要不断地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六、平静期

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之后,病人已经适应了生病的生活,心理状态也得以调适,情绪较为平稳,积极配合治疗。这个时间段,家人可以想办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病人的生活更加充实,对未来更充满信心与期待。

另外,还需要提醒家属的是,当病人的亲朋好友来探望的时候,尽量不要让探望人问及病人的病情。许多人探望病人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的病怎么样了?有没有好点呀?”对于肿瘤病人来说,这无疑是揭病人的伤疤,让病人再次将注意力转移到疾病上去。

其实,病人在住了一段时间医院之后,最想了解外面的生活,多给病人讲些快乐的、令人振奋的事情,聊一聊轻松愉快的话题。总之,肿瘤病人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周围的人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如何当好肿瘤病人的家属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癌症也不再是绝症,大量病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治疗,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无法否认的是,肿瘤治疗依然需要经过一个时间冗长的“持久战”和“苦难的历程”。

在各种疾病中,肿瘤是一种严重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多数病人经过住院治疗后,需要回到家中休养并继续治疗,因此,肿瘤病人的家庭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手术治疗的家庭护理

经过手术治疗的肿瘤病人,往往会影响机体的某些正常生理功能,如截肢、毁容等,从而使病人的自理能力受到影响,因此,家庭护理就显得很重要了。

手术治疗的家庭护理分为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

1.术前的护理

(1)安抚病人的情绪。手术前,病人会非常紧张、恐惧,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接受手术,对手术后的情况也十分关心。家属应该安慰、鼓励、关怀病人,并对病人的困惑给予解释。

(2)术前的饮食调理。一般肿瘤病人的体质较弱,营养不良可使蛋白质和某些维生素不足,从而降低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术后创口也不容易愈合。因此,术前若病情允许,应尽可能补充营养,增强病人的体质。

(3)进行适应性训练。术前练习深呼吸、咳嗽、咳痰等动作,因为深呼吸可有助于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前进行在床上大小便的适应性训练。

(4)搞好个人卫生。术前一日,做好手术区域和全身的皮肤清洁,避免术后感染,更换清洁衣裤,如发热或月经来潮等,应告知医生推迟手术。

(5)术前禁食。术前一般都要排空胃,胃排空时间正常人为四至六小时,因此手术病人一般术前十二小时开始禁食、禁饮,以保证胃彻底排空。盆腔内手术还应灌肠清除粪便,以预防术后感染。

(6)做好口腔卫生。术前应协助病人注意口腔卫生,矫治口鼻疾患,以免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有活动假牙的应在术前摘下,防止麻醉时脱落,甚至被误吸入气管。

2.术后的护理

(1)病房保持安静,空气新鲜。病人麻醉未清醒前,应采用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术后。不同的手术,术后病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骨科四肢手术的病人,需要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循环;

颅脑手术后,取头高脚低位,以利于头部静脉的回流,防止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

气管成形术后,需固定头部于前倾位二十五至三十度;

甲状腺手术后应取半卧位,预防颈部血肿压迫气管引起窒息等严重并发症;

全肺切除的病人只允许躺卧,避免全侧卧位,以免引起休克。

(3)引流管的护理。术后病人常需放置各种引流管,以检测病情。家属应随时保护引流管不扭曲、不脱落、不受压、不被污染。

(4)协助病人呼吸。多数病人由于胸腹部切口的疼痛而使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道感染和分泌物阻塞而引起肺部感染。此时家属可以协助病人用双手掌按压术侧胸腹部,吸气时,双手放松,呼气时再压紧胸腹部,以减少震动的幅度。

(5)按医生要求进食。麻醉后病人应按医生要求禁食一段时间。早期进食不可过快、过热,亦不可食用硬质食物或药品。

二、化学治疗的护理

1.给药护理。化疗药会对组织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如静脉给药时要注意保护血管,有计划地调节穿刺部位,避免改变针头位置,引起药液外漏。化疗静脉用药过程及拔针后,禁止热敷,防止药物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总之,一旦发现药物漏出血管外,或出现疼痛感,应马上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2.饮食护理。化疗期间,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鼓励进食。尤其是在化疗间歇期,更应注意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保证营养的需要。避免烟酒及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和生冷过硬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加速体内毒素的排泄。

3.恶心呕吐的护理。化疗容易引起病人恶心呕吐,家属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缓解,如:防止吃过分甜或脂肪多的食物,吃些偏酸性的水果、硬糖及酸泡菜有助于缓解恶心;饮食清淡,温热适中;多与病人聊天,一起出去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以转移注意力,减少恶心呕吐。

4.口腔炎的护理。化疗可引起严重的口腔炎症,缓解的方法有:保持口腔清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不吃过烫、粗糙、带刺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用朵贝氏液漱口每天四次,或用过氧化氢含漱等。

5.腹泻的护理。化疗药物可损伤肠道黏膜而引起腹泻,此时饮食上应注意:少吃甜食及纤维类食物,防止产气过多引起腹痛腹胀;多喝水,以开水、淡茶为宜,不宜饮用咖啡、浓茶、酒类等;食物不要太烫,以免因高热食物加速肠蠕动而加重腹泻,同时多食用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橘子、桃、土豆等。

6.脱发的护理。接受化疗的病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脱发。由于脱发后头皮比较敏感,不应使用有刺激性的香皂和洗发剂,头发剪短,不要染发、烫发,也不要用温度高的吹风机吹头发。

三、放射治疗的护理

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疲劳,照射部位的皮肤黏膜改变、食欲减退等。家属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护好照射的“标记”。放疗前医生会精确地定照射部位,并画上红线,作为放射治疗的标记。放疗标记非常重要,一定要清晰,否则会影响疗效。

2.皮肤的护理。射线照射后的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反应,表现为烧灼感、瘙痒、红斑等。病人家属要做的护理工作是:

保持照射的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勿用手抓,勿穿硬质衣服,勿在强光下暴晒,勿做红外线等各种理疗;禁贴胶布,禁热敷,禁自行用药,禁注射;忌搽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物,如碘酒;不用肥皂或护肤霜洗擦;对需要刮胡须或刮毛发的反应区域,使用电动剃须刀。

3.饮食护理。病人常因放射线的损害,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家属应为病人准备些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鼓励病人多食鱼肝油、鸡蛋、牛奶以及其他高蛋白易消化食物。

另外,有些病人还伴有嗅觉和味觉的改变,如口苦、受不住烹调的气味等,因此在食物调配上,还要注意色、香、味,少量多餐,禁烟酒,避免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和过硬食物。

四、康复期的护理

肿瘤病人在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往往体质衰弱,常有食欲不振、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并且进入康复期的大多数病人都需要在家进行调理,此时期的家人护理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

1.饮食护理。营养调理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病人的饮食原则是少量多餐,避免盲目忌口,饮食上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消化不良的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饮食上避免进食不易消化和产气的食物。

2.精心照顾病人的生活。家属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依然需要承担大量的护理工作,多注意病人的体温、体重、大小便、进食情况以及体表肿块的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3.疼痛的护理。癌痛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疼痛发作时,家人一方面要在精神上安慰病人,稳定病人的情绪,以便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另一方面给病人使用镇痛剂,减少病人的痛苦。此外,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也是缓解病人疼痛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4.康复训练。科学的康复锻炼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重要举措。肿瘤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应遵循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病情和身体承受能力,逐渐加大运动量,不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