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光农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观光农业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因此在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1]。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利用农业生产与农业景观作为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特色服务,充分体验现代农业的新型旅游产业。农业生态园作为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不仅受到了众多旅游者的喜爱,也具备了巨大的研究价值。在我国,观光农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形式为观光农场,后来又逐渐衍生出农家乐,度假村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发展与演变,最终形成了复合式观光农业生态园,并成为了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优化投资环境,而且能够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农业生态园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的产物,是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笔者以福鼎秦屿镇冷城村农业生态规划为研究实例,对如何因地制宜的规划农业生态园进行初步探讨。
1项目区概况
冷城村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区太姥山东麓妙帽峰下,距福鼎市秦屿镇西北方约8km,沙吕线旁。冷城村南、西、北3面为山,成怀抱之势,东面为东海,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西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南距福州200km,北接温州100km,距福宁高速公路太姥山互通口6km,离已投入使用的温福铁路太姥山火车站5km,交通十分便捷。项目基地总体规划面积约为166.7hm2。冷城村现有经济的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由于近年来太姥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以配套太姥山旅游产业成为了秦屿镇经济寻找新增长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冷城村不仅拥有绝佳的农业生产环境和自然景观,还保留着唐代的灵峰古寺、宋代朱熹讲学的石湖书院,以及明代的抗倭古城墙遗址等著名的人文景观。笔者依据镇政府发展规划,利用冷城村当地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依托优势,对冷城村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除此之外,项目地由村政府负责协调,对田地与居民地进行整改,使冷城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经济转变;使农村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实现当地环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设计原则
2.1可持续发展原则
园区的规划建设都应建立在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持自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按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理念,选择优良物种,合理使用土地,科学安排生产,适量施用农药、化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生态循环与经济流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维护旅游区的生态平衡[3]。
2.2体现生态理念原则
观光农业生态园重点在于体现生态理念,传达生态思想。在冷城农业生态园的规划中,生态的内涵从4个方面得以体现。
2.2.1自然式设计自然式设计是相对于人工化设计而提出的理念,通过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为出发点进行利用与保护,避免掺杂过多的人工化元素。在设计中,利用植物群落的布局以及地形与水体的处理,表现出自然的形式。对原有的自然环境所表现出的景观片段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取舍,突出生态美学。
2.2.2乡土化设计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并尊重当地的立地条件以及环境中的植被种类和自然史,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适合当地的景观特色,创造出保护生态最为有利的景观模式。
2.2.3保护性设计通过对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生态学规律以及最新科研成果,使设计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同时维持并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在设计中应针对不同的对象,通过分析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的大小,进行分类与评价,按照价值等级体系,再进行土地利用模式的划分,实现生态保护作用[4]。
2.2.4恢复性设计许多农林类用地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而成为污染严重的废弃地。在规划过程中,应用生态学原理与科技手段,修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利用创造园林空间,使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重新恢复平衡[5]。
2.3生产结合观光原则
经济生产是园区最基本的功能,而在满足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观光项目,是挖掘农业生产副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规范的农业生产布局,利用农业生产所独有的景观效果,鼓励游客参与,结合道路的开辟和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使游客获取生态性与农业性的审美,增强旅游活动的观赏性与趣味性,倡导休闲观光农业的理念[6]。
2.4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必需体现科普教育的原则,以便游客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应充分体现园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修复生境的功能,普及生态文化。使得冷城村旅游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传递生态知识。
3总体规划
设计总体上把握了冷城村当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与土地利用情况,在不破坏现在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布局,目的在于实现生态农业景观化[7]。并结合当地环境本身的优势———深厚的人文气息底韵,意在实现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
3.1功能分区
规划了6大功能区:迎宾服务区、历史文化区、生态农业区、文化教育区、娱乐休闲区、观景休息区。
3.2景观规划
3.2.1交通组织规划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农业区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农业生态观光园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12~16m,用于汽车通行和游人集散;次干道宽为8~10m,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1.5~2m。规划道路以道路分割区域主题为出发点,以道路为边界,道路内部所筐定的区域进行农业规划,实现各个生态模式的并存。
3.2.2植物景观配置植物配置原则为力求接近自然,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充分展示四季植物的不同景观,形成植物品种多样、层次丰富、季相特征鲜明的绿化景观效果[8]。①根据植物生态位进行搭配:根据植物的习性进行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立体种植,以及从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水平配置,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系列景观。②从季相上进行合理搭配:每一个季节都有几个品种的观赏植物形成整个园区的主格调,成为吸引人气的观赏亮点。③根据园林美学进行搭配:依据植物的高矮、色彩、香味进行配置,同时合理配置落叶和常绿植物,远景和近景,个别突出和整体协调,给人们的感官以最佳的感受。④植物品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充分利用苗圃原有长势较好的苗木及宅旁树木,以原有红豆杉、白茶等为基调树种。#p#分页标题#e#
3.2.3建筑景观配置根据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原则,生态园的建筑将按经营目标进行全面规划,然后按实际需要逐步配套,既使全园建筑布局合理、格调一致,避免重复劳动,又减少前期投入和后期维修养护费用。建筑景观配置原则为:①建筑物格调应与生态园主格调协调一致,即以生态建筑为建筑物设计和建造标准。②在建筑风格上形成生态园自己的特色。③生态园的亭、廊和其他配套设施,可用简单、生态的框架,配上各种藤本植物,形成外观、色彩多样的各种生态建筑。
3.3冷城村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目标
冷城村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遵循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形成了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冷城历史文化旅游2条轴线,在此基础上通过道路规划(对外、对内)、植物景观配置、建筑景观配置等景观设计技艺,形成了迎宾景区、历史文化风俗区、生态环保农业区、文化素质教育区、娱乐休闲步道区、观景区6大功能景区。其中历史文化风俗区包括冷城古堡、石湖书院、灵峰古寺3个部分,娱乐休闲步道区包括湿地木栈道、烧烤场、四季植物园、生态竹林、观景楼5个部分,文化素质教育区包括现代农业广场、抗倭广场、蝴蝶生态园3个部分,生态环保农业区包括白茶山、有机疏菜种植区、稻—鸭生态农业模式、稻—鱼生态农业模式、稻—蟹生态农业模式、茭白—鸭生态农业模式、荷花鱼塘、油菜地8大部分。形成了3条旅游路线:历史文化旅游路线、生态农业旅游路线和现代文化旅游路线,将冷城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乡村文化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及现代的生态农业思想全面展现在游客面前,使游客不但可以感悟历史的沧桑,岁月的痕迹,还可以感受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空旷的田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民风。从而实现冷城村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资源共享、客源互补、共谋发展,获取双赢”的旅游模式开发,成为一个体现地方特色和新、奇、特项目相结合,以高科技农业为主导,以农业景观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依托,集生产、观光、度假、科教为一体的环境优美、景观丰富、资源永续利用的乡村生态旅游村庄。
篇2
【关键词】农业观光;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1.引言
山东省寿光市是山东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知名度较高的城市之一,这里是山东省蔬菜之乡,也是国家众多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中享誉盛名的一份子,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同时他还想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优秀节水型城市,文明城市等多种美誉。本文结合寿光市的地理情况及其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的探讨,综合分析了寿光市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科学性及深远意义。
2.寿光市区位特点分析
2.1地理位置
寿光市地处于小清河下游,渤海莱州湾西南岸,在山东省的北部。地理位置是在东经一百一十八度到东经一百一十九度之间。该市东部靠近潍坊市的寒亭区,西方与广饶县相接,北部濒临山东省的渤海,这里公路,铁路,海路都十分通畅,交通非常便利。
2.2寿光市自然条件
寿光市是一个自南而北缓慢降低的平原区,境内多河流湖泊。整个寿光市的河流有十几条,在这些河流中,小清河是从该市的北部流入海洋,河水水量充沛,水上运输便利。贯穿寿光市省内的弥河是寿光市最大的河流,弥河将寿光市的水系分为弥河水系和小清河水系两个部分。寿光市处于我国的中纬度带,北部靠近渤海,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受到暖气流和冷气流的交替影响,造成该地的气候状况是春季干旱,雨水少,夏季炎热难耐,雨水多,秋季非常凉爽,但是雨水也少,容易发生干旱现象,冬季寒冷,但是雨水,雪水少的气候现象。
3.寿光市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的确立与实施
3.1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的实施背景
在山东省各级政府以及寿光市各级政府的寿光市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的号召之下,该地的项目负责人,认真落实了上级传达的精神和要求,提出了母亲河弥河的风景带建设方案。该方案主要是为了提升寿光市的城市景观整体风貌和整体的品位。其出发点是以应用生态学为基础,建立起比较科学,比较系统的生态城市群落,加强城市生态休闲旅游职能的实现,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强调了自然对人的净化作用,同时又很好地保护和利用了弥河的景观资源,强化了对驳岸的自然化处理。在该项目具体投入施工的过程中,组织施工的管理者必须很好的处理城市居民的居住区以及生态农业园景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使这两者能够完美的融合到一起,相互衬托。意在制造出一种,绿色的植物,蓝色的水,现代化的居民楼映衬彩色蔬菜的唯美意境,用来体现弥河的锦绣风貌,以及寿光市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方案。
3.2寿光市生态农业园的各大功能分区
生态农业园项目的提出,是把农业从单纯的种植园农业变成了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寿光市的生态农业园主要分为五个区,这五个区是,以树林和果树形成的林果绿洲区,以鲜花为主形成的花城区,以牡丹为主的牡丹观赏区,水上游览区以及高科技生态农业展览区。
3.2.1各大分区简介
林果绿洲区:林果绿洲区主要是种植的柿子树,银杏树,文冠果,木瓜树,石榴树以及其它的精致林果树木,目的是为了将这些精致林果的植物文化与整个园区的造景相互融合,这样一来,就会形成壮观的连续景观林带。
花城区:花城区就是很多颜色鲜艳,种类繁多的鲜花组成的一个区域,该区域主要是在参差不齐的地貌上,用各种不同种类的鲜花营造出错落有致的花田,形成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空气中处处弥漫着花的芬芳,游客们在这里,如同漫步在花的海洋,可以卸下生活中所有的不愉快,在这里畅谈古今,畅谈中外,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享受。
牡丹观赏区:牡丹观赏区内由“牡丹献寿”、“日精月华”等八个分区组成,该区目前共有30多万棵名贵的牡丹树,有十大主要花色,900多个品种,建有国色天香牌楼、乾坤潭、牡丹亭等20多处以牡丹为主题的景点,另外该区域还有近100多种其它名贵花卉,该区的主要布局和建设都是以牡丹为主 ,追求四季常青,整年都有景观可以欣赏的园林效果。
水上游览区:水上游览区是以弥河为主体,利用弥河开阔的水面,开展的一系列水上娱乐活动,在开展的水上活动中,有划船,垂钓,龙舟赛,钓鱼赛等,在这个区域的设计中,设有索桥和藤桥,方便了人们与弥河水面的亲密接触,营造了舒适而惬意的亲水环境和空间。
高科技生态农业展览区:高科技生态农业展览区的展区是中国蔬菜科技博览会山东省的主要主办会场,整个展区的面积很大,约7万平方,盆栽的数量众多,种类各异,加起来,总共有三十多万种之多。整个展区主要是以蔬菜园林为主,全面展示了高科技的生态农业以及生态农业下的绿色食品,充满了技术含量与观赏价值。同时,为了方便游客们游玩,该展区内在设计上也采用了供游人们停车的400多个泊位的大泊位停车场,游览栈道及其它人性化的游乐设施。整个绿化和规划是以风景林为主,形成果林与风景林相互穿插,花田和菜圃点缀其中,形成了“花田、菜圃、果林带、风景林带”四者合一的美妙景观,实现了城市生态、旅游空间景观、水生态环境保护这三者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3.3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生态农业观光园这一项目的提出不但可以缓解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使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而且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它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寿光市生态农业观光园园区与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会场联系在一起,这样前来游览的游客们在观赏高科技无公害蔬菜园艺技术的时候,可以同时把本地的自然风光以及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尽收眼底。提高了寿光市的知名度,同时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的经济,文化都将带来巨大的收益。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的提出,既可以跟上当今社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趋势,同时又能够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把环境和经济这两者更好的结合起来,发展经济不忘改造环境,改造环境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两者齐头并进,共同发展。这样不仅使寿光市成为我国各大城市中生态观光旅游项目的领航者,而且对实现当地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正是因为生态观光旅游项目目前在我国还属于冷门项目,所以对于该地来讲,也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3.4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的问题
3.4.1主题创意不明
虽然,我国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在近年来不断的涌现,但是并不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局限,这主要表现为大部分的农业观光园缺乏主题创意,产品重复雷同现象严重吸引的游客数量有限。
篇3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布局;原则;江苏赣榆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62-02
休闲观光农业是将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吸引旅游者前往观赏、品尝、劳作、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又被称为“农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1-2]。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发挥环保、教育、休闲、文化、健身、医疗等功能,集市场性、娱乐性、商品性、观赏性于一体。
1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积极意义
赣榆县位于苏、鲁2个省的交界处,依山傍海,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属连云港市、日照市、临沂市3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区域,观光农业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赣榆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的新亮点、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已经并将不断显现出其在社会、经济、生活、生态中的积极意义。
1.1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产业化平台
赣榆县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发展新型的农副产品产、经、销模式。休闲观光农业的出现,表明有条件的地方农业产业化还有新路可走。农业渗入旅游业,旅游走进农村,充分发挥了农业生产、特色产品、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等资源优势,使农业产业化得到新的延伸。
1.2美化城市环境,顺应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农业本身具有生态平衡功能,现代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十分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而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农业。赣榆县开展“四城同创”的实践,体现了美化环境是城市发展、提升品位的需要,是服务百姓、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是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发展经济的需要。都市农业建设为美化城市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为城市营建了一批后花园。和谐宜人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更加美丽,品位得以进一步提升,吸引力也逐渐增强。
1.3扩大服务功能,满足市民消费的需要
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总是在生产功能上大做文章,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双休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增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竞争力的增强,希望走进大自然获得精神放松的人越来越多。休闲观光农业的出现正迎合了当今社会旅游休闲消费新潮,展现了越来越大的市场潜能。休闲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旅游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象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更是有品味的高尚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必定前景看好。
2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布局的原则
结合赣榆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突出特色性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多样性原则、参与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整体开发原则。最近几年,赣榆县一直致力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使该类型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进行全盘规划、合理布局[3]。一方面,要不断分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全面完善休闲农业的创建;另一方面,要遵循已经获取的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准则。
2.1市场导向原则
在农村地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可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资源,根据城乡间的不同环境特点,发展以居民旅游消费为主的新型产业。为有效挖掘城乡周边地区及其他地区的客源,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中要进行、实地调查,以详细了解观光农业园区的游客来源、游客的消费水平、居民的主要娱乐项目、交通状况等方面内容,由此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以降低区域内同类型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景区、景点或项目等竞争压力[4]。根据市场导向原则,赣榆县市场定位为3个级别:一级市场(核心市场),即连云港市、日照市、临沂市等周边地区一、二日游客源市场,为赣榆县吸引国内游客的核心市场,该客源市场是赣榆县社会经济潜力高峰区,市场前景广阔;二级市场(目标市场),即江苏省、上海市及山东省等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居民出游需求较高,市场消费潜力大,是赣榆县规划中远期市场主攻方向;三级市场(机会市场),即华东六省一市及其他地区,可以定位为机会市场。
2.2突出特色性原则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重点是不断创新,由此维持休闲农业的长期运行。因此,在开发和利用农村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过程中,应着重展示新奇的农村文化、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等[1,5]。赣榆县的国家级“四季田园现代农业园区”、省级“夹谷山休闲观光园艺园区”、“海州湾海洋生物科技园区”,以及芦野沙洲—罗阳湿地公园、采菊东篱—青口市民农园、春华秋实—石桥生态园、巍巍忠魂—抗日山风景区、百花争妍—城西万亩花卉苗木园、梅桂溢香—沙河子植物园、小河弯弯—八十一湾现代农业园区、神农百草—门河万亩药材观光园、湖光山色—大吴山塔山湖风景区、江枫渔火—海陵湖风景区等,都是以特色取胜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是突出特色性原则的杰作。
2.3综合效益原则
休闲观光农业是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发展的高效、新型市场农业,需遵循综合效益的原则[6]。赣榆县结合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沿海开发的背景下,将生态环境的保育、观光休闲的开发与人文记忆的延续有机结合,以推动赣榆县社会经济尤其是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为主旨,以人本主义的观光休闲体验规划为核心,努力寻求自然、资源、产业、人文以及居民需求之间的契合,将农业生产的单一功能拓展为体验、游憩、康体、文化、教育、娱乐等“四生”(生产、生态、生活、生命体验)功能的复合,从而推动赣榆县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多样性原则
休闲观光农业内涵丰富,按照功能不同可划分为购物型、疗养型、观赏型、娱乐型、品尝型、度假型、务农型等类型,按结构不同可划分为观光渔业、观光种植业、观光生态农业、观光林业等类型。延长旅游者在园区的停留时间,是提高休闲观光农业经济效益的重点[7-8]。因此,在突出旅游特色的同时,还应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出一系列静态和动态的项目,使旅游者能在同一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地看到多种休闲观光农业景观,体验和参与多种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给旅游者以最多、最美的享受,使其高兴而来,满载而归。赣榆县环境优美,人文荟萃,拥有多姿多彩的观光休闲资源,是中国(县域旅游)百强品牌目的地,“访徐福故里,游红色胜地,观黄海风光,探秦山神路,赏乡村美景,采田园鲜果”的县域旅游产品已建立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篇4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篇5
福州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所辖市县为沿海经济开发区,由于地缘优势,受台湾现代农业的影响,休闲农业有一定的发展,也颇具特色,主要以发展名、特、优、新、稀农副产品为主,发展高效优质农业。近几年来,随着短途旅行、乡村游的兴起,休闲观光农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1.1休闲农业的定义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且结合农业的有形资源(如:当地的农村文化,农家生活,农业经营活动及农林渔牧产品等)及其所隐含的观光游憩,教育等无形资源所形成的一种农业经营、游憩服务并重的新兴产业。一方面,它继续维持农业产销活动,从事农业经营;另一方面,它提供游客休闲游憩的机会,因此,可以说休闲农业结合了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的特性,发挥农业与农村所具有的教育,经济,社会,游憩,文化等多项功能,提供公民休闲游憩的机会,并可增进国民对于农业及农村田园生活体验的农业经营新型态。
1.2休闲农业的行业归属
休闲农业从行业上来说应归类于农林牧副渔行业,但是其在发展上又紧紧依附于旅游业,甚至其生死存亡都与旅游业息息相关。所以应理清关系,加强引导,需要各部门的协作。才能推进现代休闲农业业的更好发展,在经营管理上向旅游行业靠拢。
1.3现有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福州市目前拥有的大中小各规模休闲农业“农家乐”农庄约66家之多,正在规划中的外商投资休闲农业园也渐渐增多。
以莒溪和兔耳山休闲农业园为例,“莒溪农家乐一日游”内容为乘小舢板泛游大樟溪,登龙山,观赏鸟鸣谷、白观音,领略莒溪八景,还有采木瓜、挖地瓜等活动,午餐后在莒溪竹林漫步,还可钓鱼、捕鱼等,返回时举行泛舟比赛。而“兔耳山自酿酒农家游”安排游客到闽侯兔耳山农业大观园,用山上优质的泉水亲酿美酒,还有篝火晚会、自助烧烤等。另外,连江温泉乡村游的休闲农家形成了“农家乐”玩、吃、买的一条龙服务,农民收入大大增加。因注入了现代的管理模式,以温泉为特色,山海风光为着眼点,发展了现代果园,形成融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森林沐浴为一体的温泉生态休闲农庄。
2.休闲农业的作用
2.1休闲农业的生态功能
“吃一顿农家菜,爬爬山,摘摘果,钓钓鱼,淳朴的农家生活让游者体验回归自然、放飞心情的感受”,来体验农家休闲生活。以其返璞归真的内容、新颖有趣的形式、其原生态无污染的农耕产品和农业文明体验,是现代城市人无比向往的地方。
2.2休闲农业的经济作用
休闲农业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且增加农民所得,将原本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提升为服务走向的第三产业,繁荣农村社会。农业结构的变迁使农村人力的外流,大量农村的青壮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采取节省劳力或所谓“精致农业”的型态,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是一种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促进农民增收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2.3休闲农业的社会效益
首先,休闲农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休闲农业以现代种植养殖和观光型的农业生产取代了简单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既实现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使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打破了产业的界限,又延伸了农业产业链[3],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现代产业体系。
其次,休闲农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休闲农业的发展,需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品尝、购买、习作、娱乐、疗养、度假等服务,从而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并且休闲农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属于农民就地就业或“离土不离乡”,符合当代农民的心理需求。同时,发展休闲农业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而且能把农业的生态效益和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拓宽了农民创收的渠道,增大了增收潜力。
再次,休闲农业加大硬件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使之有财力投入到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休闲农业整合资源,促进城乡协调。休闲农业能对土地、生态、劳力、资金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注重了生产与生态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资源的长效和循环利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城乡的相互交融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3.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3.1起步晚,依附于某风景园
福州市的休闲农业尚缺乏单项运作,起步较晚,发展不均衡,极大地影响了旅游的可进入性和开发程度。福州市近年开发出的休闲农业项目中,只重规模,不求质量,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大多依托某些风景区,在旅游市场上很少有单独的农业休闲游的品牌号召,这导致福州市休闲农业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应该说,在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不因地制宜,盲目附盘景区和人文资源带,带来的结果不是资源破坏,就是资源闲置,缺乏规划和低规划水平的开发容易走向”盲目性+积极性=破坏性”,最终将使本地的休闲农业旅游业遭受毁灭性打击。
3.2缺特色,应强化各自特征
目前,福州市各个休闲农业项目的经营特色并不鲜明,经营项目单调、缺乏特色和吸引力,活动内容相似,创新不足。开发者的思维定势局限在很小的领域,如赏花、摘果等。由于创意匮乏和特色不鲜明,现已造成部分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举步维艰。
3.3农业园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休闲农业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关系着景区的全局利益,也关系着经营户们一家一户的利益。而当前福州市的一些乡村以城镇化发展为目标,但接待设施落后,有景无门,路小且路况差,加上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使得基础设施缺失破坏现象十分严重,极大地损害和降低了休闲农业项目原生的高经济附加体验价值。
3.4管理落后,科技含量低
福州市现有的休闲农业项目多为私营,从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目的出发,经营者多雇佣低廉的劳动力或亲友,造成经营管理上的诸多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休闲业从业技能,导致服务人员不能提供给游客高质量的服务享受,甚至于造成冲突,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破坏园区的旅游形象,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如何根据福州郊区农业旅游资源和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特点,理念创新,准确定位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有序发展及合理布局、观光农业与高科技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相结合,构建观光休闲农业技术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5没有很好发挥农业园的特色效能
目前还有很多的项目存在脱离农业经营的问题。这些项目在开发之初就将区域内的农户全部迁出,仅以零工形式雇佣其从事耕作,人员、时间均不固定;农场农产品的生产也不以经营为目的,而是大多仅供游客观赏、品尝。这类项目虽然也认为农业经济和农村景观是吸引游客的法宝,但在开发中却流于形式,其农舍、农田由于“农民”的消失而成为物化的空壳,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3.6小而散,缺效益
福州市现有的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小农经济”的旅游经营模式,即主要以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私营等经营形式为主。虽然“小农经济”是中国农业的原生经济形态,对游客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但由于其内部接待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因而在品牌形成、科学管理与整体营销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而且有限的经营规模难以形成相应的产业化发展空间。因此,其在短期内只能提供相对粗放的、低水平的初级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与此同时,福州市的休闲农业经营者在项目开发与经营中一味片面强调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人文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系统开发,在资源的开发整合上存在着丰富的资源与有限的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的经营困境。
4.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4.1提高认识,政策扶持
休闲观光农业的投资主体应该是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各方面。但政府一定的资助也是必要的,特别是一些涉及千家万户农民事业的项目。如农家乐的投资主体是农家,但村镇区市在公共卫生、交通道路等设施建设方面要给予资助,信贷方面给予贴息优惠,此外政府在组织培训等方面要给予适当的帮助。例如日本休闲农业成功经验之一在于农园建立之初,当地政府为其提供适宜的硬件配套设施,同时还提供配套的优惠政策。而项目经营者则偏重于企业财团进行直接策划、经营,这样既减少政府负担,经营者又能获得较好的收益。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也得力于政府在资金、技术上的大力支持,在管理上予以辅导,在发展方向上加以规范,并由农民协会进行组组织协调,从而有力的推动了观光农业的发展。
比之西方发达国家对休闲农业在软硬件上的支持,我国虽然对休闲农业重视有加,但迄今为止尚未出台任何形式的法律规定,无法走上规范、有计划的发展道路。我认为应该呼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和约束休闲农业的有序化、制度化经营。因为只有完善的保障体系和措施,才能保证效率和公平的实现。因此,福州市相关部门也应当在职权范围内尽快制定有关的资金、项目扶持政策,予以政策倾斜,加强对休闲农业的指导。在尊重市场规律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政府应当尽量少用行政性强迫命令,而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作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必然涉及相关政策的改革、配套和制定。政府应为观光休闲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在立项、用地、建设、信贷、能源、供水方面经予优惠政策。
4.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然而现在福州休闲农业发展存在两种趋势:一是把它视作都市休闲生活的再延伸,二是向纯粹的观光业靠拢,都忽视了休闲农业本来就有的多功能的特性。实际上,休闲农业自身的最大特色,便是它的综合性——生产、生活、生态三部分的统一。因此,对于农业休闲园址的选择因做到因地制宜的原则;对观光农业的开发要在一个区域内全面规划,在此基础上,选准重要项目,集中资金,重点开发。
4.3规范管理,创新模式
目前,大多数县级都没有制定观光农业的总体规划,也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还是以乡村和企业自主开发为主,布局不尽合理。虽然有些地区的建设、农林、水利和旅游部门都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标准来评定景区景点的等级,实施着各自相应的管理办法,但这样又往往形成了多头管理,几个部门都各自做规划,缺乏宏观控制和指导,加上投资者自身缺乏发展规划能力,导致投资决策的明显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
4.4打造品牌,永续发展
充分利用福州文史资源,民俗艺术、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史话、传说,将过去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提升休闲农业的品位。将农业休闲和文化结合,举办节庆活动,使休闲和生活、产业相连结,更具活力,做出品牌,提升品质。在景观布置上,要精心策划,从农渔业生产出发,放置农耕狩猎、渔捞器具和农事操作、农村生活的雕塑或实物,点缀和反映农村情景,了解乡土文史,美而不俗。结合了这些民间艺术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将更加的富有特色。
发展休闲农业,要在保持传统农业精华,反映传统农业历史的基础上,寻求技术上的支撑,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农村古老的文化、古老的生产方式,让现代人了解过去的农耕历史,勤劳勇敢人民的智慧,体会古老的文明奥秘;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先进优良的适合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种蔬菜、水果、花卉和其他观赏性植物品种等[10]。农业科研单位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休闲农业的开发,让自身的科技转化增值的同时带动休闪农业的良性发展;通过现代高科技来展示农业的前景、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游客能体会知识的力量,体会人类创造力的伟大,从而激发自己奋发向上。
5.研究结论
5.1总结当前的农业休闲市场形势和发展的任务
休闲农业除具有城乡互补的娱乐功能、生产与生活的互动、产销一体、村民与市民人际关系的互动关系外,还能以更宏观的人文观点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态观点维持人与环境的长期调和关系,可将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规划到城市区域生活圈中。同时,促进生产和休闲活动既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又可提高农民所得,达成城乡互动的社会经济共同体。在这种城乡互动价值体系下,福州市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把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结合起来,在短期以满足市民需求为导向,在长期以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景观为特色,才可塑造出城郊旅游观光休闲农业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篇6
[关键词] 休闲农业三生一体服务经济竞争战略
一、导言
休闲农业是结合农业和农村等有形资源及其背后隐含的休闲观光、教育体验与经营管理能力等无形资源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休闲服务产业。因此,休闲农业实乃隐含农业及农村有形与无形资源的发掘与开发利用,其意义不仅只是将农业由初级产业提升至三级产业,亦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农业所得与维持农民生计,其终极意义是要为传统农业开创另一片新天地,从传统农业生产走向农业休闲服务业。且休闲农业的发展,除应把握以农业经营为主、以自然环境保育为重、以农民利益为依归的基本原则外,尚需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换言之,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除了要继续保持原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特性外,更应结合由农业与农村资源为基础延伸出去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因此, 休闲农业的资源是否有效开发利用。及如何取得、累积与培育资源,并利用这种优势的核心资源来发展最适当的战略模式,是休闲农业能否具有竞争优势与能否永续发展的成功关键。
二、休闲农业的战略资源区分及开发结构
休闲农业的经营战略需先了解资源基础之所在, 因此,在休闲农业的战略资源区分方面,可分为资产与能力两大类。
1.资产区分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1)有形资产包括实质资源与财务资产:①实质资源又细分为农场地理位置、农场自然生态景观、农场的动植物、农场的农林渔牧生产技术、农场规模、农场的建筑物、农场的游乐设施;②财务资源包括内、外部资金的取得与应用。
(2)无形资源区分为农场的农业文化资源、农场的企业识别系统、农场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农场的企业形象。
2.能力区分为员工能力与组织能力
(1)员工能力包括专业管理能力、人力素质。
(2)组织能力又可区分为农场的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农场的业务运作程序、农场的信息网络、农场内部的组织文化、农场的集体学习、农场的组织记忆、策略联盟(包括与当地风景区、全国各地风景区及不同性质之企业的策略联盟)。
3.休闲农业的资源开发与结构
从资源基础的观点,分析休闲农场的资源开发与结构,可分类为:
(1)生产手段利用型:这是将农场实体资源有赏提供给民众来栽培作物、果树、花卉等。出租农场、出租果园属于此种类型,台湾省近年普遍设立的市民农园可为此种类型的代表。这种类型的休闲农业,土地所有人除了提供场地资源利用外,还需要有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例如培育新种子、种苗等,同时也代为管理农场,及做技术指导。这种经营类型不仅收入稳定,无风险负担,而且可以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与能力,深值大陆发展参考价值。
(2)体验游憩型:这是让民众直接体验农场的自然生态景观,了解农场的动植物生长情形。台湾省有很多观光果园、草莓园,即属此类型。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其经营方式需着重农场的规划能力与服务质量。
(3)场所提供型:这是将农场的实体资源开放,供游客观赏、学习、体验、娱乐等。例如观光牧场、观光植物园、观光花园等皆属之。其资源利用条件是场地要宽广,环境要优美,而且需要各种配套设施,农场的员工与农企业的财务能力很重要,农场的形象要好,故整体的经营管理战略非常重要。
(4)农产品加工型:这是利用农场内部的组织文化,农场的教育学习与农场的员工素质等能力做资源开发,让民众学习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例如制茶、制造竹篮、烧木炭、伐木、制造罐头等等。这种类型的休闲农业,经营者需着重
的是组织与员工的学习与培训之能力。
三、台湾休闲农业经营战略可供参考之具体措施
由于休闲农业是结合三生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的农业,更是集合农业生产业、加工制造产业、及生活服务产业的”六级产业“(1×2×3=6),其形式是相加的,但是其效果则是相乘的。因此,在开发利用上述自然与人文,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之际,需要做系统性的战略规划,才能发挥休闲农业六级产业之效益. 在从事系统性的策略规划之前,休闲农业经营者应当先考虑下列事项:要能发挥当地之特色:要有当地之特产,配合当地之风俗民情,特殊之景观等,作为观光农业之主要诉求;要利用当地之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条件与地形条件,以吸引游客;要考虑当地之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条件,与都市之距离,与观光休闲地点之距离等;要考虑观光旅游之季节性变化:由于农业生产随季节而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如要通年均能吸引游客,则如何安排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主题诉求,这是经营休闲农业业者所必须认真考虑的策略要件。
根据上述考虑要点,进行休闲农业区场之战略规划,首先应确定经营理念与目标,其次为现况调查,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业环境、旅游环境、土地利用、相关计划与法规,以及农民组训等,详加搜集。接着对规划区内外环境分析,探讨内在环境之优势与弱势,以及外在环境之机会与威胁,以了解发展潜力与限制,做为确定发展主题与方向之依据。接下来则需研定分期与分区开发计划,以及编制经费预算,再来就要研定经营管理计划,包括:营销、生产、游憩、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计划及教育解说计划,最后则应做效益评估,以确定开发之效益。兹将台湾休闲农业六级产业之策略规划概述如下:
1.善用农业三生一体之资源
休闲农业结合农业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一体的产业。农业拥有自然的环境与开阔的空间,是人们抒解身心、生活体验与满足心理需求的基本必要条件。农业资源之生活性特质可满足人们回归纯朴生活的企求,农业资源之技术性特质可满足人们求取知识的需求,农业资源之丰富性特质可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农业产品的多样性可满足人们丰收喜悦的成就需求。农业资源包括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生态等三大类别。农业生产资源则包括农、林、渔、牧各项生产性之资源,项目内容广泛。又可分为:
(1)生产性农业资源
(2)民生活特色之资源
(3)农村生态资源
休闲农业发展若能充分应用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与农村生态资源,三者互相结合环环相扣,发挥地方特色,达成多样化、精致化与独特性,则此产业可永续经营与发展。
2.结合农村文化活动
台湾省农村文化非常具有特色与丰富之内容,无论是各种食物、衣着、住屋、设备、交通用具、娱乐设施、技艺制品、生活器皿、生产器具、等物质文化,或意识、思想、语言、信仰、价值、礼仪、民俗、民德、规范、性格、制度、规定、知识、艺术、生活方式、耕作制度、行为模式等精神文化,都在传承与创新上表现了相当独特的格调。对都市居民而言,这些文化是过去自己的体验,或是先前代代生活的体验,这些文化是足以令人一方面怀古思情,一方面亲身体验的观光资源。休闲农业若与农村文化活动相结合,对前来休闲消费都市居民而言,想必是宝贵的体验。
3.配合农村整体发展
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地区农业与农村地域的成长发展,所以发展休闲农业是振兴地区农业的必要战略,主要目的在协助解决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益低落与农业就业者高龄化等农产经营困境之途径。所以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的发展并非是最终目的,而是藉助推动休闲农业产业来带动农村整体的经济成长为主要规划目标。
休闲农业发展若能与农村整体发展规划相互结合,一方面可以避免休闲农业建设经费不足、建设缺乏完整性,及各类产业发展无法兼顾等问题产生;另一方面,由于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兼顾经济、教育、社会、环保、游憩及文化等功能达成,可弥补目前农村规划建设之缺失,如缺乏产业发展、缺乏景观发展、缺乏农村文化发展,以及缺乏居民参与。因此,农村整体规划建设与休闲农业之发展,有相辅相成、互相增强的效果。
4.合作经营
目前,台湾省休闲农业发展分为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二层次,休闲农业区内存在各具特色,经营规模不同之休闲农场、观光果园、观光农园、休闲牧场、教育农园、市民农园、民俗农庄等经营个体,这些休闲农业经营体间之角色既是合作互利也是相互竞争。
由于休闲农业区范围广阔,资源丰富,同时区内资源环境、经营特性不同而有许多不同类型及规模之休闲农业经营体,这些经营体如果因活动规划、资源利用不能协调或配合,将会造成休闲农业区之实质效益无法提升,故区内休闲农业经营如何有效合作经营,成为休闲农业推动与否之重要关键。休闲农业区之休闲农场等经营体如何有效整合,成立一强而有力之组织来办理各项诸如广告、促销、住宿安排、旅游日程安排、体验活动,甚至资源调配、教育解说、设施管理、资源维护、旅游纠纷调解与申诉管理,安全管理及公共关系等具规模经济性之工作,已成为目前台湾省休闲农业经营策略规划的重要方向。
篇7
产业选择是区域农业规划的基础,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区域重点产业的确定可指引未来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可明确财政资金投资区域农业的重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资重点农业产业。其选择的依据应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在进行比较优势测算的基础上,还要综合考虑区域适宜性、市场前景、区域发展目标等综合因素。对重点产业的规划要从两个方面实现其对城乡资源的统筹.一是要从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角度进行综合打造,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联动:二是要大力发展集产品提供、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提高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功能以及价值和效益。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当中.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农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正逐渐分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形成现代化的农业社会分工体系。农户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由专门的部门提供。产品的销售也由专门的企业完成等。在这样的要素供需过程中,城乡资源、要素和产权等实现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由于农业产业化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现代化科技的运用。劳动生产率提高,部分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进而出现两种分流:一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大农场主,他们雇佣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逐步向城市居民转化:二是部分劳动力转让土地使用权后也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向城市流动,使得城乡劳动力市场得到了统筹发展。另外,土地集约化利用可使土地资源有效集中,加之科技的不断集中投入,不但对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也能使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减少的耕地问题得到缓解,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的核心和基础是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在区域农业规划中要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等与土地这一空间资源结合起来考虑,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土地资源的一个重要属性是不可移动性,而这一属性正是维护区域土地资源空间结构平衡的出发点。区域农业规划中关于土地资源空间配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护耕地,维护粮食安全.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维护区域土地资源的空间结构平衡,同时,土地在空间、时间上的合理配置可以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城镇体系的不断完善,实现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完美结合。在某特定行政区域内,土地的自然供给是由土地的空间范围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数量相对稳定,并缺乏弹性:在土地自然供给基础上,通过土地开发活动或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空间,形成土地的经济供给,具有一定的弹性。但这种经济供给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其受行政区划控制,因此,区域农业发展要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着眼区域和城乡统筹,打破行政界线,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将重点产业、基础设施以及重点项目等与土地利用规划紧密结合,通过科学的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发展。城乡要素流动的诱导因素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综合系统,其中最直接因子是各要素对利润的追求。另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也是比较重要的诱导因子。在目前农村大部分要素收益率低于城市的现实下,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和强化服务,降低要素进入的成本和门槛,吸引城市要素和国家、同际资源的进入。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改善要素流动的质量,即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农村发展稀缺的资本、技术、信息和管理,流出相对丰裕的普通劳动力和农产品,在要素流动中实现城乡双赢的结果。因此,区域农业的空间布局规划必须从增强农业和农村地区吸引要素的诱导因素和改善要素流动的质量出发,构建城市与乡村联系的连接点、网络或区域,这些点、网络或区域为城乡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和组合构建平台,使生产要素发挥其最大作用.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讲,区域农业空间布局规划主要可以包括以下4种空问布局模式。
2.1DESAKoTA模式
20世纪90年代,麦基在研究亚洲的许多核心城市边缘及其间的交通走廊地带时发现,这种“城市与乡村界限逐渐模糊,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紧密联系,城市用地与乡村用地相互混杂的”空间形态代表了一种特殊的城市化类型,他称之为“DESAKOTA”模式,“DESA”指村庄.“KOTA”指城市[61。这是一种独特的城乡联系模式,一般在大城市之间交通走廊地带的农村地区所发生.以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增长为特征,商品和人流等要素相互作用十分强烈。在这种模式下城乡是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选择以供应城市的鲜活农产品生产为主,突出农业的景观、生态屏障以及观光、科普和文化传承等功能;产业布局体现城乡的融合,形成兼具城市和农村优势的田园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的引力,摈弃一般城市和农村惯有的斥力,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要素互动、资源共享,既有效汇集城市的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又拥有乡村相对充足的资源、良好的生态、深厚的人文底蕴、惬意舒适的旅游等,形成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综合协调的田园城市,既充满着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也富有农村的优美田园风光。
2.2网络化模式
21世纪后,关于城乡间的“联系”和“流”的城乡相互作用理论也发展起来。道格拉斯从城乡相互依赖角度提出了区域网络发展模型,认为“网络”概念是基于许多聚落的簇群,每一个都有它自已的特征和地方化的内部关联.而不是努力为一个巨大的地区选定单个的大城市作为综合性中心。他还认为乡村的结构变化和发展通过一系列“流”与城市的功能和作用相联系,包括人、生产、商品、资金和信息等5种“流”,每一种“流”体现出不同的空间联系模式和多样的利益趋向特点。为确保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流”必须导向一种“城乡联系的良性循环”。城乡空间关联水平是城乡要素能否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的直接决定因素,城乡经济和社会文化联系是城乡互动发展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以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为依托,打造农业产业带或旅游观光带,通过节点的建设汇聚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产业选择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主.体现产业的规模性和集约化;实现城市资源与乡村资源的互动交融。
2.3现代农业园区化模式
斯多尔和泰勒认为合理的城乡关系,必须是建立在人们基本要求得到满足基础上,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应是农村发展,要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将自上而下的发展政策与来自最下层居民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结合起来。现代农业园化模式以乡村区域为中心.选择有产业基础和位优势的地域建立现代农业同区,通过园区的集聚效应主动吸纳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同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这种园区可以是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农业产业园区,也可以是以高科技引进和示范为基础农业科技园区,还可以是结合当地人文旅游资源的多功能型观光农业同区,以及延长农业产业链的农产品加T园和农业物流同等。
2.4专业镇模式
朗迪勒里、等㈣均认为,小城镇承担了城市与农村持续联系的任务。是城乡联系的节点。具体表现在,一是小城镇将乡村产业与城市产业联系起来,形成一条投入产出链条.克服了乡村产业与城市产业之间因经济活动内容、产品、规模、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无法连接的困难,使乡村与城市的经济保持紧密的联系。二是小城镇是城市资源要素向外扩散的通道,它将城市与农村两种互不相干、封闭的经济体连接起来。弗里德曼提出农业城镇发展模式.主张建立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城乡联系。区域农业规划中促进城乡统筹的专业镇发展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中,根据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以镇域为范围,选择具有较好资源禀赋的镇发展某种农业产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运作形成生产、加工、流通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条,吸引城乡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3配套体系
区域农业规划中的配套体系规划可包括市场流通体系规划、农田水利规划、农业机械化规划、农业信息化规划、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业科技推广等,这些配套体系规划是区域农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区域农业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支撑,也是统筹城乡资源的路径之一。首先,市场流通体系集销售、收购、服务于一身,既做买卖,又传递信息和科技。市场流通网点在将农资和日用等工业产品送下乡的同时,还通过连锁网络收购农产品进城销售,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这种物质和信息流的双向互动,将极大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其次。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可汇聚人流、物流等,可改善村容村貌,给农村带来现代消费理念、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农民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创建和谐的乡村风尚。第三。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素质,对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的助推作用。第四.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可通过提供市场信息引导农业发展,联系和签订订单保证农产品销售,规范农产品标准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根据市场的变化引导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市场流通体系水平的关键。区域农业的市场流通体系规划要借鉴现代物流的模式。采用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的方式,使先进管理理念在更长的链条和更大范围内延伸;打破依据行政区划来规划物流企业的模式,建立跨区域的物流体系。可通过建设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等形式,建设具有连锁配送网络、销购服务功能一体、覆盖全市农村地区、城乡双向互动的市场流通体系
篇8
【关键词】农业园区 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化
1 几个国内外现代农业园模式及特点
1.1以德国代表的生态农业园区
德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根据自然禀赋特点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突出发展生态农业。
充分发挥本国的山地资源、劳动力素质优势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选择和相关贸易政策调整,培育了如畜牧养殖业和葡萄、玉米、牧草等种植业等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产业链。
对农产品标准化有严格的控制和规定,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竭力倡导生态农业,减少并逐渐淘汰化肥、农药的使用,积极推广无公害有机肥耕作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农产品加工的添加剂使用标准,以及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要求。
1.2以荷兰、以色列为代表的集约型设施农业
荷兰的农业以家庭式农场经营为主,各农户彼此之间视为具有共同利益的集体,而不是竞争对手。
特点:(1)高度组织化的生产方式, 合作社与中介组织是两国农业的共同特点,扮演了提供商品生产信息及产品质量标准,调节市场供需,控制市场进程的重要角色。(2)职业教育直接面对农民。两国有着发达农业科研、教育体系。把农民作为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农民可以了解各种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市场需求,培养较高的商业素养和信息能力。
1.3以上海为代表的我国都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我国有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等。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是全国第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农业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以工厂化农业为代表,以先进农业技术组装集成为重点,以休闲观光、农业科普等为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初具雏形。
特点:(1)温室设施新。上海孙桥引进的荷兰全套玻璃温室和工厂化农业生产技术,这个农场通过全套引进国外的温室设施、优良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和计算机管理等技术并进行示范,使国人看到了世界现代农业的崭新风貌,引出跟风热潮。(2)重视产业立园,品牌靓园。形成六大产业(种子种苗、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旅游观光农业),成立专家咨询团、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对园区进行体制创新、培训交流持续不断。
1.4以陕西杨凌为代表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
杨凌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是以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开发为主,可以在园区内进行招商引资,兴办各类开发企业,承担高科技农业企业的孵化与培育作用。布局 “一轴一心八园”。园区主要进行现代农业新品种展示和产业化示范,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心。
特点:(1)形成了集现代农业高新科技的自主研究、开发、转化和生产经营为一体,以龙头企业的吸引或培育、中小企业的孵化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园区,具有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企业密集的特点。(2)农业标准化建设。即生产规范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专业化。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了标准化专家咨询系统。
2 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对我市农业园区的启示
2.1高起点规划
农业园区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聚集的载体,通过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功能,实现集观光休闲、科普体验和购物于一体,不仅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也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把创意农产品、创意农业主题园、创意节庆活动、创意农食文化多种元素纳入其中。设立品牌农业、数字农业、经济农业、感知农业、生活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展厅和功能区域划分,直观感受无处不在的农业创意,触摸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我市南北过度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大米、特色瓜果蔬菜的发展潜力,不缺品质缺品牌。应该尽快引入专业人士制造特定效果进行事件营销,在园区建立农产品展示馆,突出创意生产过程与特色品种,达到让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目的。
2.2健全农业服务支撑体系
突出配套服务。一是建立覆盖农业生产经营全方位的专家数据库,收录国内省内院所高校从事土壤,种子,农水到创意包装,品牌推广等专家信息,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其进行横向合作,进而搭建能解决问题的科技服务平台,打造集农业规划、品牌策划、农产品网络销售一整套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二是完善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产品检验检测。三是科技培训入园区。加大就业农民培训,加快新品种、新经验、新农机推广应用,加强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技术的推广普及,使园区生产、经营管理保持技术领先。
2.3多元化投资
现代农业园区集种养贸工农于一体,是资本富集型产业,在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四大农业生产要素构成的农业生产力中,资本的比重已占主导地位。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大财政扶持,加大金融支持,吸纳和引进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园区,构建多元投入格局,是解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1)把政府项目聚合到园区。整合涉农资源,形成推进合力,是加快园区建设的关键。在整合涉农资源上,按照 “三个优先( 项目申报园区优先、资金分配园区优先、政策支持园区优先)”的原则,积极帮助园区包装项目、争取项目、实施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争取更多涉农项目在园区实施,促进园区水、电、路、土地整理等配套设施落实到位。(2)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构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带来工业化经营理念和企业化管理模式。
篇9
在这股“花经济”热潮之下,休闲农业这种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正在兴起。它是利用农业景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能够极大地满足现代都市居民因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而渴望到农村享受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土民俗情趣的需求。同时,休闲农业也是综合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提升农村文化、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新途径。
发展休闲农业充分开发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同时还能够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在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连三产寻求发展
眼下,休闲农业跻身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加快推进休闲农业提档升级,使城里人到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赏花摘果、体验农耕文化成为一种时尚,让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同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也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目前国内已涌现出多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连片开发模式、“农家乐”模式、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等。
连片开发模式
该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基础设施,带动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现代观光农业。政府投入资金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优势开展观光项目,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极大发挥休闲农业的景观与产业聚集效应,使各点成线、线成片,为游客提供一日、两日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该模式在全国各地尤为常见,已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郊区进行开发实践。
“农家乐”模式
“农家乐”模式是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该模式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体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目前,“农家乐”模式主要提供餐饮服务,部分休闲农庄以娱乐(如垂钓)、农家特色餐为主。
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
在农民承包地合理流转集中后,建立休闲农园,以“认种”方式让城市居民委托农民代种或亲自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使消费者共同参与农业投资、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环节,与农民结成紧密联结关系,体验和参与农业经营和农事活动。该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当时称为“市民农园”,将土地分割为50O一块,向城市居民招租;后来在不同地区演变成多种类型的经营方式。
产业带动模式
首先,休闲农园生产特色农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其次,通过休闲农业这个平台,吸引城市消费者来购买,从而拉动产业的发展。在这类园区里,游客除了餐饮旅游,还会带回土特产品。此外,园区经营者还可在此基础上,注册自己的品牌,在自己的基地内自种蔬菜,自养家禽,并在城里设定销点,或与一些企事业单位挂钩,直销时鲜产品。该模式深受城市居民欢迎,所占比例持续增大。
村镇旅游模式
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的培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其重点在于创意。在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许多地区将休闲农业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即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依托,开发富有当地特色的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占民居和占宅院型、民族村寨型、占镇建筑型、新村风貌型。
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亮点,开展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该模式一般流行于城市近郊,有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展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的田园农业游;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展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的园林观光游;以及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的务农体验游。
科普教育模式
以农业新优品种、科学技术、农耕文化为展示内容,向农业工作者和中、小学生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该模式常见的类型有利用农业科研基地,以高新农业技术为教材,开展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与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科普教育活动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利用当地农业园区的资源环境,开展农业观光、参与体验、DIY教育活动的休闲观光教育园;利用当地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产品、农业文化进行展示,供游客参观的农业博览园。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休闲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乡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
关注规划设计与开发
近期,农业部的《关于深入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方案的通知》,均释放出这样的信号: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就业致富增收,并为城乡居民提供看山望水忆乡愁的休闲旅游好去处。
现在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步入良好的发展机遇期,正逐步形成省、地、县、乡、村多层次共同推进的格局。伴随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与开发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此中不乏优秀案例,例如:
皇城相府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继皇城相府成功开发之后的又一大型综合性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它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当地水资源较缺乏,土地产出低,农民收益偏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恰逢中央发出关于发展农业和确保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为增加皇城相府景区特色,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改善当地农业状况,利用好大量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山体资源,皇城相府生态农业观光园区顺势而生。
园区设计时以生产、休闲、观赏、科普教育等因素为基础,突出科技、人文和自然,借鉴传统造园手法,进行升华,打造出融于自然的游园效果。观光园利用现代科技栽培技术和新奇特品种,设计出层次丰富、变化多样的园区景观。动观为游,妙在步移景异;静观为赏,奇在科技演示;游赏间,动静交替则全园之景尽收眼底。
珍奇花卉园定位为自然观光区,以珍奇植物、盆景园艺、精品花卉和高科技珍品花卉为主要内容,分为精品花卉生产区和中心景观区。
热带风情园为热带园林观赏区,以热带风情观赏游玩为主题,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栽培和局部绿色采摘作特色,热带景观作纽带突出南果北种主题和热带风情体验,营造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同时让游人切身感受到热带人文气息。
篇10
1影响杭州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
1.1产业本身发展的薄弱环节分析
1.1.1茶叶主要存在品牌鱼龙混杂、无性系良种率偏低、基础与配套设施薄弱、专业市场建设滞后、茶叶的深度开发率低、采茶劳力短缺价高、绿色壁垒影响出口等七大产业发展瓶颈。其中西湖龙井茶主要问题是优良群体种的提纯复壮和保护、西湖龙井茶传统手工炒制工艺的传承、生产过程的质量规范管理、特色品牌的保护与提升还需进一步加强;径山茶主要问题是茶园品种老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有待提高;千岛玉叶茶主要问题是公用品牌的管理和宣传力度不够、产业发展投入不足。
1.1.2蔬菜主要存在蔬菜基地规划滞后、基础设施薄弱、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环境堪忧、质量安全隐患猶存等发展瓶颈。其中,山地蔬菜产区主要问题是基础与配套设施薄弱、产品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鲜销蔬菜产区主要问题是种植面积锐减、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稻区蔬菜发展速度缓慢;加工出口蔬菜产区主要问题是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产品附加值不高、绿色壁垒风险大。
1.1.3水产主要存在空间拓展受限制、养殖与加工业发展不平衡、水域环境污染与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贸易壁垒与出口受阻等发展瓶颈。其中仿生态鳖主要问题是质量安全隐患、市场价格波动;南美白对虾主要问题是自然灾害性天气、国际市场价格和出口风险。
1.1.4畜牧主要存在畜牧业用地不足、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难度大、饲料资源缺乏、疫病防控形势严峻、质量安全不容乐观、产品加工率较低、市场风险大等发展瓶颈。其中,生猪重点是疫病防控和污染治理严重制约持续发展。
1.1.5水果主要存在设施水平参差、加工能力缺乏、品牌营销落后、优良品种开发不够、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等瓶颈问题,如大棚草莓主要问题是优质种苗繁育压力较大、一般农户对设施投入不足等;蜜梨主要问题是抗旱设施较差、精品果规模生产能力欠缺等;柑橘主要问题是品种结构老化、管理和营销水平有待提高等。
1.1.6蚕桑主要存在桑苗繁育基地不足、蚕品种更新不快、蚕种生产能力下降、蚕茧收购秩序不规范等瓶颈问题。
1.1.7中药材主要存在着规模小、管理粗放、良种繁育体系薄弱、市场价格波动大、产品加工附加值低等问题。
1.1.8粮油主要存在粮食生产效益低下、粮食用地资源压力大、单位面积产量难有突破性增长、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积弱不振等发展瓶颈问题。
1.2品牌培育提升的薄弱环节分析
1.2.1生产分散、质量不稳影响了品牌的创建目前杭州的农业经营仍以千家万户为主,在种子种苗的供应、技术标准的实施、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难以做到一致,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创建品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蔬菜为例,据初步调查,规模种植基地比例仅占14%,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要求高与生产组织化、产业一体化程度低的矛盾突出,农产品追溯主体不明显,质量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品牌创建的基础。
1.2.2品牌多杂、品牌意识不强影响了品牌效益的发挥杭州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起步较晚,水平较低,有的甚至仍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部分经营者文化素质较低,对创品牌不够重视,品牌意识淡薄。
1.2.3监管不严、治理不力影响了品牌的生存环境优质农产品品牌与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密切关联,需通过很多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然而由于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品牌的力度不够,影响了著名特色品牌的形象。
1.2.4营销不畅、资金不足影响了品牌的发展壮大杭州市部分农产品质量、品质等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农产品加工经营没有获得大规模工商资本的注入,使农业企业难以建立完善畅通的营销渠道,难以开展全面的宣传推介。
投入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杭州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关键性要素。
1.3经营主体发育的滞后问题分析
杭州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包括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其他农业经营服务组织等,近年来,虽然组织化、规模化特征明显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较快,但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主体,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有四方面的不适应。
1.3.1生产规模普遍偏小杭州市农村人均耕地仅0.62亩,多数农户实际经营的土地面积在5亩以下。据调查,全市100亩以上的规模化基地,茶叶占30%,蔬菜、水果、蚕桑占10%左右,粮食仅占1%。
1.3.2经营主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据农业普查,2006年末,杭州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0.7%,初高中文化程度占57.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8%。同时,农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认识普遍不足,农村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才起步。
因此,目前农业经营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还不能适应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
1.3.3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占主体多数的低素质农户,在缺乏社会化分工的情况下,充当了生产、经营、管理等多个角色,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只是勉强支撑而已。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面小、组织不规范、连接不紧密。同样,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合同、保护价订单较少,削弱了对农民的带动力。
1.3.4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较慢近年来,全市涌现了一批面向农业全程服务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如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农业经纪组织、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民间研究所)、农资连锁经营服务公司等,但总体上发展较慢,服务规模较小、服务内容单一、市场化服务机制尚未形成。
1.4农业功能拓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4.1对农业多功能的认识不足2008年,杭州市农业产值比重仅占GDP的3.7%,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一部分人,甚至一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农业的作用不大,对“米袋子”、“菜篮子”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战略安全、城市农业“绿肺”的生态环保、现代农业增加农民就业与收入的社会稳定、休闲观光与创意农业丰富人们的生活内涵的作用认识不足。#p#分页标题#e#
1.4.2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较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与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甚至结构性下降,形成了部分农产品“新剪刀差”现象,影响了农业技术应用的到位率和农民生产积极性,限制了农业经济功能的稳定发展。
1.4.3农业经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规模生产经营程度较低、现代农业主体发育滞后、农业发展模式创新推广较慢,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限制了农业社会、生态功能的拓展。
1.4.4农业多功能的协调管理体制有待理顺农业功能多元化发展是构建“3+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础,由于其涉及农业、国土、旅游、贸易、环保、文化、教育、财政等多部门的职责,目前,在规划引导、用地政策、服务管理、文化宣传等方面缺乏部门的统筹性和协同性,统一协调的长效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2优化产业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的途径
2.1优化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1.1以强化产业功能区建设为载体,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传统基础产业以稳定粮油生产,加强生猪、叶菜、常规鱼等“菜篮子”基地建设为重点,保障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按照“落实责任、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创新机制、长效建设”的要求,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保护提高粮田综合生产能力。要拓展功能区建设内容,从粮食拓展到蔬菜、生猪、奶牛、常规鱼等产业;要延伸功能区建设范围,从市级延伸至县(区、市)、乡(镇)和村,实现四级联动;要提升功能区建设水平,大力推广各种稳粮增效、种养结合的生态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环保、高产高效、农民增收。
2.1.2以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为重点,提升优势产品生产水平,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围绕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培育优势特色品种、著名农产品品牌,发展“精品农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畜牧业要着力建设标准化、设施化、生态化的优质畜禽商品基地;渔业要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发展名优品种,推广健康养殖;蔬菜要选育、开发、推广优新特品种,积极发展城镇周边的鲜销蔬菜,建设平衡补淡的山地蔬菜基地;茶叶要巩固、提升、优化十大名茶,做强做大以西湖龙井为代表的茶叶品牌,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蚕桑要优化品种结构,建设优质茧生产基地;水果要保护和提升著名传统品牌,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小水果,打造精品果业;中药材要保护杭州优质中药材地方资源,发展石斛、山茱萸等名贵中药;花卉重点引进新品种,发展节日时令高档盆花。各优势特色产业,均要以区、县(市)为单位,因地制宜,有重点地对品牌进行整合提升,探索建立“一带一区域一品牌”的创建机制,形成农业品牌拳头。
2.1.3以开拓农业多种功能为切入点,深化都市农业建设,积极培育现代新兴产业要依托各地的农业主导产业、自然资源,努力挖掘与农业相关的地域历史、人文典故,运用科技、文化艺术等创意手段,丰富农业内涵,把农业与教育、体验、旅游结合起来,积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以农业产业为依托组织开展开茶节、桃花节、中药材节、枇杷节、草莓节等农业文化节庆活动,带动农业休闲观光和特色农产品销售。把目前已形成的休闲观光农业气氛搞浓、水平提高、品牌提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2转变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2.2.1创新农业机制,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创新土地合理流转机制,推进生产经营规模化;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共赢的产业化利益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推行合同订单农业,提高农业企业、合作社的带动辐射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
2.2.2创新农作制度,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农作制度,发展集约、循环、生态农业,深化农业创业创新典范创建活动,推广一批稳粮高效、农牧循环、健康养殖、水旱轮作、间作套种(养)、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产业持续协调发展。
2.2.3培育新型主体,促进农业经营理念转变首先,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鼓励工商企业、农村经纪人、院校毕业生、科技人员等从事农业生产开发,投资创办家庭农场、农庄、农业公司等农业生产企业。其次,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一批加工流通型为主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集团,尤其要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集团,要积极扶持引导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业企业。第三,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引导支持村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自我合作服务;鼓励支持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农村经纪组织、农机租赁组织、科技信息服务公司、民间研究所、农业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经营;大力发展粮食、农机、植保、土肥合作社,实行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统一服务。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服务组织,要着力改变目前与农民结合不紧的状况,变松散为紧密,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使之成为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取得“双赢”。
2.3提升层次,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2.3.1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促进农业产业提升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象征。要优化资金、土地、科技、人力、政策等资源配置,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推进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集成应用,进一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挖掘设施农业综合利用潜能,建立一批具有杭州特色、规模化、高质量、高效益的设施农业产业基地。围绕杭州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布局,根据产业基础、经济条件、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生产习惯和农民的生产能力,引导利用低丘缓坡、山垅、海涂和中低产田等土地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发展大棚(棚架)及配套设施、微蓄微灌及配套设施、规模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农机装备设施。
2.3.2发展加工流通业,促进农业产业延伸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一批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研发中心。
不断创新营销思路,大力培育营销主体,加强以市场交易、网上销售、产品物流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杭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p#分页标题#e#
以现有资源和区位优势为基础,强化农业产业强县强镇和农业产业状元镇(乡)建设,推广“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优势产业规模集聚和农业三次产业有机融合,形成优势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集聚区,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美,一二三产集聚,集观光、休闲、娱乐和工程化生产、信息化服务、标准化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2.3.3发展农业服务业,促进农业功能融合要统筹布局农业功能区划,重点强化农业经济功能,大力拓展农业生态、社会、文化功能,以发展农业服务业为切入点,促进农业多种功能的融合。一是面向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介组织,推动农业产业社会化分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定发展农业经济功能;二是依托农业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和体验农业,建设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和农家乐旅游特色村,结合当地自然风貌和山水资源,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历史名村型、产业集聚型、主题开发型的“风情小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农业的社会功能。三是积极培育各类农产品专业市场,加快农产品进超市的步伐,达到不但杭州的农产品有竞争力,而且杭州的农产品市场同样具有竞争力的目的。
3促进杭州农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3.1科学制定规划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先导。建议根据都市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组织编制杭州市“十二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成果、上下联动,围绕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全市各级以大项目带动,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促进优势产品发展,进一步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为了使农业规划更具可操作性,要将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区、县(市)的相关规划有机衔接,统筹发展。
3.2加大政策投入
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出台一批支农惠农政策,优化整合资源,设置一批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载体,构建杭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设计“农业产业功能区建设项目”,深化粮食、蔬菜功能区建设,范围从粮食、蔬菜拓展到生猪、奶牛、常规鱼等“米袋子”、“菜篮子”产品,进一步强化农业的供给保障功能。
二是设计“设施农业发展项目”,出台《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一批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实施一批设施农业配套项目,提升主导产业的设施装备和生产集约化水平。
三是设计“农业品牌提升项目”,按照“一带一品牌”的思路,做大做强农业品牌。四是设计“产业主体培育项目”,完善主体带动农民的机制,提高农业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