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的表现手法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文学的表现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影视文学的表现手法

篇1

【关键词】影视艺术 ; 综合性 ;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2-01

影视的诞生与发展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结果,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出现电影、电视这两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就影视的技术性而言,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技术成果,当这些现代科学成果不断地被迅速吸收到影视艺术的制作中,便使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语言日益丰富,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媒介,经过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共同构筑起令人瞩目的影视文化,而影视文化本身涉及到传媒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各种社会科学领域,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综合性文化,因此,影视艺术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应用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此外,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它吸收各种艺术的长处和特点,丰富并充实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上。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化、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当这些艺术元素进入影视之后,便被融合改造,形成了影视的新特质,使影视艺术成为了一种可独立的艺术,影视艺术之所以能将其他艺术的精华吸纳到自身的系统中,固然是由于影视作为最年轻的艺术种类,它必须向其他早已成熟的艺术样式学习和借鉴经验,更重要的是,影视本身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既是静态艺术,又是动态艺术,既是再现艺术,又是表现艺术,正是影视艺术自身的这种集大成、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影视艺术必须是一种集体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它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美工、道具、服装、化妆、录音、音响等多种职能部门的艺术创造者集合在一起,在导演的总体构思下共同完成摄制任务。

影视艺术还深受文学的影响,电影与电视从文学中汲取并借鉴了许多叙事手法和结构方式,文学融入电影、电视。构成了故事片、电视剧和电影专题片深厚的文学底基。影视艺术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剧本,影视文学剧本在整个影视艺术创作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继而,文学的各种体裁都对电影与电视产生过直接的影响,影视艺术向诗歌学习,产生了抒情性的诗电影,如美国的《金色池塘》,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我国的《黄土地》、《我们的田野》等。影视向散文学习,产生了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电影、电视向小说学习,产生了小说电影和小说电视,如苏联的《战争与和平》,我国的电视连续剧《围城》、《雍正王朝》等。

篇2

一、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影视与听说教学

1. 影视可以成为听说教学方面的新颖教材。因为影视在人类的语言方面有着其他资源没有的优点。首先,影视可以把声音与图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清晰的声音,再配上图画的展示,这样就可以把难于理解的观点、思想生动地表现出来;其次,影视里面的语言是通俗易懂的。所以说,影视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不容被忽视的教学资源。影视资源与其他教学资源相比较是非常独特的。影视资源中的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可以成为信息化的视听说教材。特别在初中的一、二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阶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已经忽视了听说教学,其实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就是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不能被忽略。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方面,我引用了四大名著《红楼梦》电视版中的“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刚刚出场声音和人物形象的组合就给学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观看完影视作品后,我们就选取了几分钟的片段作为当堂课的听说能力培养的教材。

2. 影视资源可以为听说教学提供新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中还组织了一些针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的主题辩论活动。选择一些影视作品或者视频资源让学生来观看,然后根据每名学生听说能力的不同,让他们选择不同的辩论角色与角度来参与这种听说训练的活动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与培养学生摆事实讲道理的兴趣与能力。通过观看同一主题的影视作品,我相信每一名学生关于作品的理解一定是不同的,所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效果也一定是不同的。我们就应该为初中生搭建一个这样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上自主地进行交流,交换彼此的意见。这样的新式方法:首先是有助于联络同学之间感情的培养;其次,有助于初中生在人际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中国的古代就有“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一说法。我们是否应该听古人言,注重一下听说能力的培养呢?当今这个社会是不会接受一个死学知识而没有表达能力的人才的。所以,“说”的才能对一个人的发展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二)影视与阅读教学

1. 观看影视可以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影视资源是信息化的产物,是超文本的优秀课程资源。影视资源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这是其他课程资源所做不到的。作为认识能力有限的初中生来说,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影视资源可以感知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奥秘。当初中学生全神贯注地观看影视作品的时候,他们的各种观点和独特感一定会被激发出来。我们可以细心观察与思考一下,影视资源与文学是有一层不可分离的关系的。我们可以看出来他们是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其实影视中的很多的表现手法都是从文学中提取出来的,比如说描写、表达、抒情等。由于他们二者的相似性,会给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带来一股新能量。

2. 影视为阅读教学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由于影视资源的广阔性,每一个学科的领域,它都会涉及到。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范围有限,影视资源在对初中生的认知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的初中教学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升学考试。在各种考试训练中就会碰见有关各个学科内容的文章,读懂并理解这些文章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影视资源由于他自身的优越性,就为我们语文老师解决了这一麻烦,只要用心的语文教师搜集一些有关内容的视频资料就可以了。《走进科学》、《探索与发现》,这些节目都可以让中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增加阅读量。

3. 影视可以激发阅读兴趣。当你给一名学生一本书,让他尽快把它读完,给另外一名学生一个光盘,让他快点看完,其实书与光盘的内容是一样的,你认为哪名同学会先看完?答案可想而知。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已经厌倦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因为传统的阅读都是以文本的形式,时间一长,有些学生就会放弃阅读。但影视是有机结合的信息化产物,由于它自身的生动性、直观性,给阅读的学生带来了方便。他们很快融入到作品中,这样就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欣赏中得到了教育,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影视与写作教学

1. 影视资源激发写作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影视资源生动性和趣味性已经把学生带到了想象的空间里。在包含丰富内容的影视作品中,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心灵上都带来了一定的触动,我们语文教师要观察到初中生的这一点,趁热打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借助这个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想到了,才能写出来,这就是影视资源最大的优势。将影视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改编是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结合实际来写一段内容。我们不是期待学生能改写得多么优秀,我们就是要的这种写作的训练过程。在影视语言中找方法、找技巧,对写作功底不是很深的初中学生来说是有较大裨益的。

2. 影视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由于影视资源与文学作品的亲密关系,无论是在影视还是文学中都有一些表现手法。影视没有问世的时候就已经有文学作品了,其实很多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表现手法都是从文学中提取出来的,为什么我们的写作就不能借鉴一下呢?在电影电视的镜头下看人,我们就叫做特写镜头。其实这不就是我们写作中所经常提到的人物的细节描写吗?所以,当我们面对影视课程资源的时候,语文教师应该正确地指导与解说,让学生理解,并且能在作文中体现出来。

3. 影视资源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影视资源的丰富性,除了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还为初中生的写作提供了经验与材料,可以间接地为初中生提供阅历。这就是信息化的影视资源给学生带来的大量信息。其中新闻类的节目,如央视的《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焦点访谈》等这些社会热点比较强的节目。《百家讲坛》、《岁月如歌》这些栏目选取的古代文人生存远古时代的风俗、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相关资料,都对古典文学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二、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的建议

篇3

毫无疑问,大量电影、电视创作、改编作品犹如滋润万物的春雨,为经典名着的传播带来了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的自然条件。将一部文学名着从文本转化为影视艺术,实际上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编导运用影视语言技巧对小说文本进行深度演绎。成功地编导必须首先是一个出色的文本解读和阐释者。他们首先对外国文学名着文本进行解读和阐释,体现作者的艺术原则和风格而做出种种努力。他们的作品业已为世界各国观众所接受,也成为各国文坛和学坛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所以说,基于文学名着文本而创作改编的影视艺术成果应该包含在当代外国文学研究的范畴之内,并与原着文本交相呼应,彼此参照。这不仅会提高文学名着在世界范围内的受众群体的数量,普及文学艺术,对于专业领域内的研究也会提供不同的解读视角,对作品做出新的理解和阐释。毋庸置疑,外国经典名着向影视作品的转型,为不同文化和民族的普通受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精神财富。人们可以通过名着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来了解与本民族截然不同、带有异域风情的文化盛宴。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影视作品成为更为迅捷更为大众化更为开放的传播形式。19世纪末人类发明了电影,这为普通人群接受外国文学提供了最为快速和极具形象效果的新途径,并借助电视和网络,融合舞台艺术和电影艺术表现手法,深入地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理和精神世界,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迅速传播开来。首先,现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凡外国经典名着都相继改编为电影,并通过现代媒体技术如电视和网络飞速传播。四十多年来,狄更斯的十多部小说几乎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并数度被搬上屏幕,并在中国观众中广为传播,备受欢迎。莎士比亚的37巨作中的绝大多数数度被搬上银幕,相继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放映,或制作成VCD影碟销售,为非英语国家的广大人群认识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文学作品提供了具有时代感的视听效果。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学名着不再以传统的纸质文本形式存在,甚至可以说,也不再以上世纪末以来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子文本形式存在了。那么,影视作品自然而然地就转化为文学名着一种特殊存在方式,成为经典作品的现代化文本,也必然成为人们研究外国文学名着时不能回避的一个参照文本。其次,外国文学名着的向影视作品的转向,造就了最广泛的受众群体,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群体。同时这一群体也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广阔市场。事实上,许多读者群体正是由于观看了由原作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后才去搜读原着或者是基于对影视作品的喜爱和激发才去研究文字文本的。李红薇认为,受众群体之所以要选择影视作品作为了解外国文学是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快,时间利用系数提高,受众会选择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政治、经济科技和生活诸多领域的需求急剧增长,而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节奏迫使受众去选择最为经济实用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知识、技术和信息的最大满足,这无疑会促动受众去寻求最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影视作品恰恰迎合了人们的需求。可见,通过电影或电视作品来认识或审读外国文学名着,虽然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普通受众群体选择的文化消费,但它的波及领域和所产生的反响却是极其广泛的,也是非常强烈的,因为这种欣赏是跨文化的、具有国际性的,也是领略迥异于母语文化的最简约最快捷的方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外国文学研究者或比较文学研究者要以积极的态度来正式这种从文学文字文本到影视欣赏的感官艺术渠道的转化,从而把视听艺术形象与文字文本形象紧密结合起来,并以科学的态度去阐释、解读和甄别。复次,从文学名着的文字文本到影视作品的转化是基于艺术的再创作而产生的,从而具有不同于原作的其它艺术特质和文本解读方式。它具有更适合于现代人类的欣赏视角和阐述方式,这也是影视艺术具有如此影响力的佐证。从表层意义上说,影视剧的创作是件及其容易的事,因为影视作品是有其所依赖的故事蓝本,即文学原着。

其实不然,文学名着的改编是一项十分艰巨也是异常复杂的艺术再创作过程。一部文学原着动辄上百页抑或上千页,将其改编为一部两小时左右的电影画面,同时要忠实于原着,体现原着的精神和风格,忠实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并非一件易事。丁芸认为,“将哈代的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的难度很大,因为读者有一个先验性的框框,这就是小说原着的文本。”导演波兰斯基也深感的最大困难在于要把一部500多页《苔丝》凝缩为一部普通长度的影片,同时还不能把重要情节删掉,保持故事的充实由于电影是通过银幕呈现的视觉艺术,其情节过渡,人物心理变化以及环境氛围的渲染,需要尽可能运用可视的动作和具体的形象来呈现。语言要力求做到适度化、简约化和精确化,并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即时场景以及所处的时代特征。在将名着改编为影视作品时,在表现手法上虽然摆脱了文字文本所带来的局限,在时空把握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但由于受到银幕和电视屏幕的表现方式以及播放时间的制约,其人物和情节不宜过多过杂,要求比原着情节更紧凑,更富悬念和戏剧性。从这个层面上讲,影视作品的创作要在原作基础上含英咀华,从而取得引人入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效果。最后,从整体上来说,基于文学名着的大多数影视作品是成功的。除了上文提到的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和根据小说《飘》等等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外,其他如根据夏洛特?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简?爱》以及根据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苔丝》都是经典名着的电影创作佳品,深为中国受众的喜爱和推崇。

电影《苔丝》公映后,英国文坛称赞导演“选择了一种朴素的、陈述式而又相当完美、出色的导演手法来重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乡村的环境和气氛”,“确认生动的景色本身就构成一个具有魅力的角色”。在拍摄技巧上,《苔丝》运用了一条新路线,较多采用长镜头和全景式画面,体现出作者哈代所主张的“多写印象、少写主见”的艺术原则,再现了原着的现实主义风格。影片的思想倾向性不是编导强加于观众的,而是由观众通过自身思索体验出来的。他没有西方电影惯用的时尚手法,摈弃了所谓性感、悬念、神秘、暴力和疯狂,完全是一种美学和伦理学上绝对纯净的风格。该片的成功在于忠实于哈代的原作精神,体现了原着的风格。哈代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常常用自然景物来寓意人物性格和环境。在他的笔下,自然风景本身就是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这些原作精神和哈代的艺术风格都在这部改编的彩中得以生动的呈现,如春天的养鸡场,夏季的奶牛场,寒冬腊月的农场都鲜活地呈现出英国韦塞克斯农村的自然景色。

篇4

关键词:《手机》;文学的影视化;市场经济

近年来,刘震云的小说《手机》将他的小说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一时间吸引了大量读者眼球,使之成为2003年度畅销小说。在这里小说的成功除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外与电影上映后的观众基础和市场运作模式的操作不无关系。

本文以《手机》为例,试说明商业营销模式下刘震云小说呈现的影视化倾向从而论证作家文学创作观嬗变的过程。

一、刘震云小说的大众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文化热”正在被“经济热”所取代,在经济和社会都已转型和日益高涨的消费主义面前,曾经以新写实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刘震云经过调整,向大众化认可的世俗化方向转变。就是说,此时刘震云的文学以不再以文学本身为目的,尤其是不再执着于文学的艺术性而是泛化为一种大众文化形态。

文学消费的核心问题是读者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文学经典主要是大众读者制造出来的,而且,在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现实关系中,在图书市场上,读者不仅是文学作品的欣赏者,更重要的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正如埃斯卡皮所言:“从商品角度着眼,唯一真正的读者是书籍购买者。所以文学作品必须能够满足大众读者的消费需求,深受大众读者欢迎,才能在市场上具有消费价值,从而实现自己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市场经济催生了市民社会的形成,大众市民成为文学艺术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这一经济体制带来的文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使得大众市民的文学艺术消费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手机》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描写的内容为主人公严守一婚外情之后与三个女人的四角关系。这样的选材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大众关注现实问题的心理,满足不同读者多方面各个层次广泛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消遣式的当下即时消费文化所驱使的。

二、小说写作模式的转变

(一)影像化的小说创作

小说《手机》的问世不同于以往刘震云的写作模式。它是一种“逆向发展”的模式,即先有剧本后有小说。对此有人质疑他的小说是否借了电影的光,对此刘震云回答说,“我对影视的介入,只是作品的介入,只是同意让我看得上的导演改编我的作品。我不会给电影打工,但我同意让电影给我打工”其实此时刘震云的作品已经有意识的运用了影视剧本的创作手法。

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话语跟思维方式的转变,对小说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文学不得不对自身进行创新。我们看到,一些作家的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根据发展变化下读者的思维方式,根据当下读者的思想、心理、感情、行为的表现而进行文学创作。原来传统的思维模式发生嬗变,小说的话语系统得以重构。于是,出现了小说运用电影场景描述的表现手法,一种再现与表现、时间与空间为一体的新的思维模式。

在我国,学界普遍认同文学的“影像化”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小说被影视艺术改编;二、小说创作中对影视手法的借鉴,即影像化的小说叙事。本文谈到的“影像化”侧重于后者。首先,文学“影像化”表现在文学手法的革新与借鉴。蒙太奇作为电影的基本镜头语言,己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文本的生产之中。

文本中有大量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此时的创作刘震云经常把不同年代的事情组合在一起,把山西和北京的故事同时叙述。小说第一章中出现了几组有重要时间、事件的场景:

“1968年冬至那天,老牛和老严从二百里外的长治煤矿卖葱回来。”

“严守一他娘死得早,1960年被饿死了。”

“1989年春天,严守一他爹得了脑血栓。”

“半瘫的老严西向坐,严守一北向座,不知怎的,说起老牛,1968年共同卖葱,因为分账翻了脸。”

“1969年,镇上装了第一部摇把电话,老牛便去镇上邮政所看电话。”

“l996年,严守一成了电视台清谈节目《有一说一》的主持人。”

上面的文本用了几个个具有代表性的年份、事件组合在一起,年代与空间跨度很大,先后顺序很混乱,都是片段化的时间场景组织小说情节,可以看出这点是运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将具有对比意义的场景段落放在一起,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借此来表达作者的潜在寓意或是强调某些情绪、内容。这种对比描法的大量运用直接使得《手机》这部小说呈现对比式结构。

小说的三个章节也是借鉴蒙太奇的场面切换技巧将平行发展的三条线索“1969吕桂花给丈夫牛三斤打电话、2000年在手机普及的外部环境下严守一与三个女人的感情纠葛、1920年严朱氏因为“捎口信”的误会与严守一爷爷订婚事”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故事。

对比式蒙太奇把三组具有明显对立意义的故事组合在一起,深刻地揭示出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深刻的内在联系。捎口信、电话、手机都是信息传递的手段,作品使用蒙太奇的手法把它们拉入到同一场景之中,通过对比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期和晚期的时代变迁。

(二)碎片化的写作模式

“碎片化”,本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碎它也常常用之于对电影和文学的叙事中,与传统小说和电影叙事的线性逻辑、总体结构的完整单一、情节相对协调闭合相悖的是,“碎片化”叙事更多体现了非情节叙事、组合式叙述、开放式结局等特点。纵观刘震云2000年以后的创作,受影视创作技法的影响,在其小说故事情节构思时中不自觉地融入了“碎片化”叙述策略,加上刘震云特有的语言幽默,让这种结合了后现代艺术手法的小说显得更加独特。

组合的情节叙述。小说的故事构思分为多个叙事段落,在不同的段落空间里分述不同的人物活动轨迹,后在某一章节将这些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此种“碎片化”叙述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密切相关,刘震云敏锐地观察到人们在当今社会被分为不同类别、不同群体,由此他也将关注点放在多元化社会格局下个体的生存状态。

可以说“碎片化”叙述策略体现了一定的文学价值,如突破了创作的时空限制,作者可自由的在各个平行叙述线索中穿作者本意是体现一种反讽和荒谬的思想,过于传统的描述方式不足以表达,而采用“碎片化”的故事构思,就可以达到这种颠覆式的写作目的。

三、今后文学的展望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文学不可避免地打上商品化的烙印。文学作品被看作是一种商品,它必然地要遵循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生产――流通――消费。因此文学要想进入流通领域走进读者视野,就必须借助一定的传播手段,而在现代社会中,连接文学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就是大众传媒。

日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大众更乐于接受直观快速具有娱乐精神的视觉艺术。因为观看影像本身就比阅读有更直观的感性特征,也更贴合大众的消费习惯。

面对影视的强势和文学的式微,不少作家面临文学生存的压力和商业社会消费文化的冲击。积极投身于影视的怀抱,他们的创作与影视联系密切。作品已经改编形成影视剧后非常符合大众的审美理想与观赏趣味,受到热烈反响。作家本人也获得巨大的社会名望与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作家对此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文学是最高的艺术形式”在他们看来参与影视改编会削弱作品的思想内涵、消解文学本质,文学的影视化是“文学的末路”。

其实刘震云不同于上述两种作家。他是在坚持原有的传统写作心态下,紧跟历史发展的步伐,与时代接轨,试图以影视做媒介,达到向最为广泛的大众传输文学理想的目的,从而促成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与现代媒介的真正合适的“联姻”。

面对已经变化了审美消费需求的大众,艺术家们应该通过“适俗”的态度去适应大众、满足大众的需求,而不是“拒绝”大众、孤芳自赏。其实,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文化选择和文学艺术的选择,因此也就会有这种“选择”所带来的某种文学艺术的范式和类型的演变。

当然,文学切忌无原则地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能提高文学表达的有效性,也能起到文艺对大众进行正确引导、积极提升的价值意义。

注释:

于国鹏.独家专访刘震云:我小会给电影打工[D].大众同报,2004.

高姿英.论世纪之交文学影像化叙事潮[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见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库,2004.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与文学分析[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董天策.消费时代与中国传媒文化的擅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王艳荣.1993:文学的转型与突变[D].吉林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 武术影视;艺术特征;思想内涵

当前通过武术这个表演方式来演绎的电影电视日益增多,它们给影视武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表现平台,把武术现象加入武术影视中进而阐述影视武术的内涵,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武术影视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影视武术,它贴着武术影视鲜明的标签。与此同时,影视武术和文学武术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影视武术是由文学武术发展而来的,众多影视武术中的作品都是以文学武术为承载体,把文学武术的精髓通过电视、电影这个载体表现出来是影视武术的的根本所在。

武术影视的艺术视角

(一)武术影视的艺术本质

武术影视是通过武打设计之后的技击艺术来展现的,这种技击艺术的表演幅度很大。艺术这种形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通过思想和灵魂这两者的共同交融,渐渐渗透到艺术里面,所以现实的衡量标准无法确定艺术的价值。导演们喜欢把武术影视放到一个“神性空间”或“超人空间”中去,这种强制性的加入自我思想、观点的导演都有自己独特的拍摄风格。武侠人物在武术影视的刻画和演绎下都有超乎常人的功夫,遁地、隐身、飞檐走壁这些功夫对他们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在以前的武术影视作品中,这种超乎常人的技能没有很鲜明地表现出来,这源于他们所在的物性空间不具备动态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影视特技开始夸张化,影视作品里的角色都会“飞檐走壁”。角色的本质特征完全被特技效果和现代科技给改变了,物性空间也不再是单纯的静态,它开始对角色起到很大的反衬或衬托作用。现在很多作品都不再把传统神话的故事作为影视的拍摄重点,而是通过大家熟知的市井智慧切入作品对超人这一角色的构建中,散发着很强的黑色幽默意味,虽然不够神圣化,可是它促进了历史上某些特殊文化的发展。

在周星驰的影视作品中,主人公都具有人性化的那一面,就像《功夫》里面的周星星一样,他在拥有超强的功夫的同时也有着平常市民的幽默和智慧。这种内容的影视武术作品不但不偏离观看者的心理特征要求,同时还让观众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影视武术中经常运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带动观众的情绪高涨起来。通过对高科技的运用,把超现实主义最大化的演绎出来。超现实主义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它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表现模式,把受众对气愤、高兴、妒忌、好奇的情感都融入进去,它还加入影视武术作品特有的肝胆相照、恩怨情仇和醍醐灌顶等情感,把观众带到一个构造好的理想空间。通过超现实主义手法增强影视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让观众受到感官和精神上的震撼。

(二)武术影视的艺术思想

通过武侠的正直博爱来发扬民族精神是武术影视的核心,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中国功夫片不同于美国大片的关键一点就是中国功夫片传承着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是中国影视中的一枝独秀。武术影视是一种把民族的味道融入影视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独特的娱乐方式受到大家一致的喜欢。20世纪20年代开始,武术影视就开始风靡世界,这不仅是因为它恰如其分的表现手段,更重要的是它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审美文化不能脱离娱乐性,但也不能单靠娱乐性,把文化底蕴加入进去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武术影视把中国美学、伦理、文学、宗教和民族文化的精髓都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武术影视深厚的底蕴文化,让受众在观赏时能切身感受到散发出文化美的味道。

无论是《金钱豹》《定军山》,还是以李小龙为代表的影视作品、少林寺题材作品、当今观众青睐的武术作品,都把行侠仗义和民族精神融入进去了。武术影视开创了一种新的影视方式,继承和宣扬了中国五千年的功夫文化。在70年代,胡鹏拍摄的“黄飞鸿”系列电影给后来的影视武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迄今已经有上百部关于黄飞鸿的电影拍摄完成,因此黄飞鸿在中国电影史、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武术史上有重要的位置,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狭义的品质奠基了他在电影里面武术宗师的地位。与此同时,黄飞鸿系列电影、少林寺系列电影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它们标志着中国武术影视又向前迈了一大步。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作品没有忽略对中国民风民俗的描写和人物精神的刻画,推动影视武术向前发展。把带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的作品拍摄出来是诸多影视武术作品的首选。

从艺术视角看武术影视的文化精髓

(一)武术影视的哲学思想

武术的根本是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延伸。影视武术是武术的一个分支,也承载着中国古典哲学的精神内涵。武术是通过肢体来表现,强身健体是武术的出发点,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按照既定的规律去练习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很多影视武术作品中,武林中人一旦不按照人体生理规律和武术的规律去习武,就必定会功亏一篑,最后害人终害己。哪怕最后练成了最高的武功,也没有完成师父对他的期待,从此祸害人间。便可得知,任何事情都有它自己的规律所在,一旦反其道而行就会一无所获。 达到“知行合一”既是练习武术的基本功,也是武术发展的精髓。做到“行之始,知之成,知行合一”才能到达武术的最高境界。

篇6

关键词:影视文学;影视艺术;联系;差异

影视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它将静态的文学作品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向人们展示着形形的外部世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然是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完美融合。

影视文学为电影和电视剧提供丰富的拍摄素材,而影视艺术则为电影和电视剧增加感染力,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处理好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对一部影视作品至关重要。

1.影视文学

影视文学与传统文学表达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电影、电视、广播等有声设备将文学剧本通过看和听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影视文学已成为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传统的小说、诗词歌赋等更具吸引力,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它也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思想感情的表达、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与传统文学一样,遵循同样的规律。

第二,它与传统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表现形式更为丰富,结合影视媒介使得文学剧本既可以“看”、“读”,还可以“听”。

第三,影视特征鲜明。一是视觉方面,将文字所描述的景象转换为具体而鲜明的视觉形象,观众可以直接听到和看到声音、动作等;二是结构方面,为了呈现给观众更好的表现效果,需要对剧本中的内容、场景等进行合理地组合排列,采用蒙太奇结构。

2.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是指运用各种方式来增加影视作品中银幕形象的感染力,达到时空完美融合的艺术效果,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及情感需求。影视艺术最早是运用在电影方面,后来普及到了电视方面。它讲究的是意境、意象和神韵的结合,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灵上感受到愉悦,净化心灵,养眼养心。影视艺术主要通过空间的营造、再现、表现及叙事的发展过程来表现。但是有些影片与影视艺术并不能相提并论。如有些商业影片为了迎合观众口味,提高收视率,往往会降低艺术标准,流于暴力和低俗。由现达的光电科技造就的特技效果虽然也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提升影视效果,但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如何将特技效果能与影视作品有效结合,达到养眼与养心的观看效果,需要把握一个“度”。

3.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之间的关系

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虽然含义不同,但他们在影视作品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也无法做出完全独立的区分,如果任何一个有所欠缺,都会对整个影视作品产生影响,显得不是很完美。

3.1二者之间包含的艺术共性

无论如何界定,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之间都是彼此渗透、紧密相连的。

第一,表现内容一致。影视文学在表现故事时,都是以人物为主体,思想活动为线索,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建立各种关系之间的连接,激发人们的情绪。编排故事情节时,无论是刻画人物、描写环境,还是渲染气氛,都要求影视剧本必须具有艺术性。影视艺术无论是采用时间还是空间的表现手法,都是以人物关系为前提,最终也是为了烘托所要表现的主题。

第二,艺术的出发点一致。从美学形态方面看,二者都是通过时间、空间的手段来展现人物、故事情节。影视文学以启迪心灵为终极目的,采用影视艺术也是为了达到震撼心灵的目的,因此,两者的出发点一致。

第三,运用蒙太奇结构,将影视文学的各部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故事情节流畅、连贯;影视艺术也是如此。

3.2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第一,影视作品必须包含文学性。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影视文学是影视艺术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影视文学无懈可击,才能给予影视艺术广阔的展示空间,否则再完美的艺术也是空中楼阁。如果影视文学的内容空洞乏味,不足以吸引观众,那么再绚烂夺目的影视艺术也不会得到长久的关注。因此,影视艺术必须依托影视文学而存在。

第二,影视文学需要影视艺术的渲染。一部文学剧本就好比一座房子,单凭坚实的地基还不足以吸引眼球,还需要继续添砖加瓦,给它设计新颖的造型、漂亮的外衣,让人充分感受到美感。有意义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影视艺术的衬托渲染,就会显干瘪无生气,勾不起观众的欣赏欲望。影视艺术通过运用各种手段来增强影视文学的表现力,让观众透过华美的艺术表现领悟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

总之,缺乏文学价值的影视艺术不能持久,毫无影视艺术的影视文学缺乏美感,只有相辅相成,有效融合,才能成就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形象丰满、内涵深刻、兼具欣赏价值及艺术价值,长盛不衰、历久弥新。比如《泰坦尼克号》《魂断蓝桥》等影片就是这两方面完美结合的代表。首先是作品内容饱满、故事编排精妙、演员表演精湛,再配以完美的艺术手法,使人们在观影时不由自主地受到感动和震撼,在感叹美好瞬间的同时,灵魂受到深深的触动。

3.3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都必须以文学为前提

第一,影视艺术应该尊重文学。影视艺术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文学内容,因此它必须围绕文学的内容展开,不能凌驾于文学之上。在尊重文学内容的前提下,合理地运用影视艺术,才能使影视作品显示其独特的魅力。而现阶段,有些影视作品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对原作进行胡乱改造,比如影视剧的结尾,原作的悲剧结局更能引发大众的思考,更有现实意义,但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硬是以大团圆收尾,使整部影片缺少了韵味,平淡无奇。

第二,影视文学作品能够赋予文学更丰富的内容。现代文学借助于影视来表现,相比于传统文学,更加形象直观,一个镜头能折射出复杂的世间百态,表现跌宕起伏的故事。影视文学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音乐、舞蹈、诗歌等多方面的内容,丰富了文学的表达形态及表现形式,又增添了艺术美感。

3.4二者与观众的接收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影视文学和影视艺术不能一味迎合观众的需求,但也不能脱离观众的意愿。影视文学相比传统文学有更大的受众群体,具备更大的影响力,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感情、塑造审美观点。影视作品就是给大众看的,如果脱离了观众,再精美、再深刻的作品也只能束之高阁,无人欣赏,失去市场价值,更不用说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了。影视作品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要贴近大众又要能够传达美的主题,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就对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找到二者与观众之间的契合点,既能被观众接受,又能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学和艺术水平。

结束语

影视具有广泛的观众群体及强大的表现力,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带给人们的不只是精彩的视觉盛宴,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作为影视作品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影视文学和影视艺术关系到影视作品的自身价值和生命力,如何有效地将二者融合,是现代影视作品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找到二者与观众需求的切入点并有效地结合,有助于影视作品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修晓琪.谈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J].西江月.2013,(1).

篇7

[关键词]《霍华德庄园》;福斯特;改编;升华

电影和小说一样,都在相对有限的时空内展示人类生活的精华,无论读者还是观众都能通过文字或画面感受着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悸动。然而,视听艺术的电影与文字艺术的小说毕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即使讲述同一个故事也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1992年上映的电影《霍华德庄园》就充分证明了这点,虽然该影片与原著作者福斯特都在竭力展示英国爱德华时代上层社会优雅和怀旧气氛背后的真实人性,但是导演艾佛里凭借视听技术的优势重新演绎了小说中的文化现实。相对于小说,电影《霍华德庄园》在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情节设计上都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影视化,带给现代观众最直接的审美,本文正是以该作品电影与小说之间的比较,探究本片独特的艺术创作魅力,以期了解电影艺术与文学艺术之间的互文性关系。

一、电影《霍华德庄园》对小说的借鉴

1910年出版的《霍华德庄园》是福斯特早期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身就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像化特征,这也造成1992年上映的电影版本与原著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

(一)相似的爱情故事主线

《霍华德庄园》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洋溢着非常浓厚的怀旧情绪,作者福斯特和导演艾佛里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演绎方式,但是都将玛格丽特与海伦姐妹的爱恨情仇设定为核心故事主线,伦理情感撑起了整个故事主题及思想的走向。

《霍华德庄园》将英国爱德华时代庄园风情与爱情故事融为一体,以爱情的跌宕起伏唤醒读者或观众对人性的深度思考。小说与电影都将背景设定在20世纪的英国,霍华德庄园是整个故事的中心环境,而霍华德庄园未来的继承权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最基本元素。虽然核心故事简约温和,但是却时刻体现着三个不同阶级家庭的纠葛纷争,形象真实地凸显着维多利亚的故事,透过三个家庭之间的纷争纠葛,呈现出爱德华时期英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问题,更是以玛格丽特与海伦两姐妹的宽容和正义为阶级矛盾严重的社会指明了方向。电影与小说都将焦点置于玛格丽特身上,以她的爱情选择和人生选择承载作者及导演的希望。而且电影与小说一样没有忽视或漠视玛格丽特的彷徨和矛盾,而是将她婚姻爱情生活故意演绎得非常曲折,通过这种爱情主线展示恬静安逸的庄园生活与物欲横流社会的矛盾。

(二)相似的人物关系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霍华德庄园》中的人物都代表了三个不同阶级和价值观的家族,作者福斯特与导演艾佛里都在有限的时空内紧紧抓住了不同人物的特点,并以千丝万缕的关系增加作品的戏剧性和思想性。

例如,玛格丽特与海伦是文化精神的代表,同时也是以祖产为生的封建贵族的代表,而威尔考克斯家族则代表商人阶级及物质精神,巴斯特在电影与小说中则是典型的缺乏物质与地位基础的文化追求者。电影借鉴了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联,将威尔考克斯太太、玛格丽特、威尔考克斯先生、海伦、巴斯特、巴斯特的妻子、威尔考克斯情人、私生子、姨妈都通过遗产联系在一起,让矛盾随着人物关系的转变一步步推进。导演几乎将原著人物设置完全移植到电影中,一方面保证了矛盾冲突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另外也有利于玛格丽特等人物性格及寓意的表现。导演艾佛里将福斯特笔下人物的典型性格最大限度地保留在电影空间中,或赞美、或同情、或惋惜,但无论何种表现都抓住了原著作者对于人物及现实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让整个故事生动真实,触及了观众的内心深处。

(三)相似的艺术表现手法

电影《霍华德庄园》借鉴了福斯特原著小说中大量影像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多变性情节小说、蒙太奇、象征等手法让电影既具有典雅的欧洲文化气息,同时又将福斯特的孤独与多变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电影与小说在艺术表现力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在情节的选择和表现上,选取了集中紧凑、推进迅速的短小情节,基本上很少出现衍生情节干扰主题的情况。电影《霍华德庄园》这种类似于原著的多变性情节不仅让矛盾夸张,极富突然性,同时也成为吸引全世界观众最关键的因素。例如,威尔考克斯太太的突然离世以及巴斯特的意外身亡,都使得故事发展急转直下,创造了与小说同等的戏剧效果。一般在电影创作中习惯采用蒙太奇手法,用影像喻示其他影像或情节,而电影《霍华德庄园》中导演艾佛里和原著作者福斯特一样都采用了一种介于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手法,用特定的景物和事物表达象征含义。如通过女主人公的第一视角全面展示霍华德庄园,小说的23章和电影伊始,玛格丽特先由远处观看庄园景象,之后慢慢踏入庄园,在各种景象的浏览中她的未来和情感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而此时导演和作者都用了类似蒙太奇动感跟拍镜头随着玛格丽特运动,捕捉追踪她的一举一动及内心情感变化。这种相似的蒙太奇手法不仅全面展示了玛格丽特的好奇和欣喜,更用长镜头的影像化手法烘托了庄园的阴郁和神秘,也将故事淡淡的忧郁和古典气质直观地表现出来,达到了影像艺术和文字艺术的无缝连接。

二、电影《霍华德庄园》对小说的升华

虽然电影《霍华德庄园》与小说都充满了强烈的怀旧意蕴和伦理情感,但是导演艾佛里通过对原著主题、情节、人物等个性化的改编,让小说内容更加直观、影视化地表现给观众,将影片文学情调的高雅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及声画效果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文学向视觉艺术的完美升华。

(一)更具理解力的主题设定

福斯特小说《霍华德庄园》虽然以爱情主题为核心,但是其背后蕴含的人文思想却非常复杂而深沉,这对于仅有几十分钟的电影时长来说,不仅过于宏大,而且也过于抽象,出于对影片传播及观众观影能力、认知能力的考虑,导演简化了小说的主题,让故事更加容易被现代观众所接受。

电影为避免故事主题过于难懂晦涩,将小说较为繁杂的主题予以简化,用突出单纯的爱情故事的方式剥离了众多抽象化或难以用镜头表现的内容,增加主题的清晰化程度,也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而原著《霍华德庄园》看似在讲述玛格丽特等人之间的情感婚姻故事,而实际上在这一世俗主题之后,蕴含着作者福斯特对英国社会、工业革命甚至人类文明的思考和寓言。例如,小说扉页上“联结”二字就体现了福斯特对于阶级、精神和物质等矛盾的看法。但是这种对工业革命的怀疑反思以及对物质主义对精神主义的推崇,都与现代社会文化难以形成认知上的契合,小说中对农耕文化及传统英国文化的希冀与向往在当代社会很难获得认可。同时,电影极为有限的时空容量无法将原著内容都兼收并蓄,导演只能将主题缩小到更容易被观众欣赏和接受的婚恋方面,虽然电影将哲理性、议论性元素被极大地精简,导致故事的内涵深度得到一定的削弱,但是却拉近了观众与故事内涵的时空距离,毫无违和感,实现了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完美结合。

(二)更直接的情节安排

电影《霍华德庄园》虽然故事基本延续了原著的情节,却没有采用小说隐晦的情节安排方式,而是通过电影视听技术的优势将故事直观地展示给观众,让观众非常容易融于故事中,与故事人物和情节产生同样的心理感受。

电影《霍华德庄园》虽然是一部英国电影,但是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却遵循了现代好莱坞电影经典的情节套路,以才子佳人略带俗气的套路吸引现代观众的目光,让观众以更加轻松的观影心态重新领略文学的魅力,实现了对原著的超越。而相对于电影的现代感,原著作者福斯特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故事的世俗化风格,用非常抽象化和隐晦的方式联系着不同的故事,其非线性的情节安排很难直接照搬到大银幕上。例如,电影中导演为彰显庄园背景及海伦和保罗的爱情线索,没有使用小说中信件描述的方式,而是用镜头语言为观众呈现一个古老庄园,也通过庄园中海伦和保罗的热吻暗示着后续情节的发展。小说模糊、间接地表现着情节发展,而电影用更加生动、感性和直接的方式吸引了现代观众的观影兴趣。直观方式吊起观众的胃口后,电影没有像小说一样对次要情节繁杂叙述,而是采用更加富有逻辑的方式让焦点慢慢转移到主人公玛格丽特身上,既增加了故事的逻辑性,也让观众明白为什么玛格丽特会与威尔考克斯结婚,为什么她的爱情没有像预期那样发展。虽然电影这种较为保守的情节安排,让电影的文学性相较小说有所降低,但是却满足了观众的理解力,让小说的浪漫与激情更加具有现实主义特点,符合观众对真实性的要求。

(三)更生活化的人物形象

影片《霍华德庄园》虽然延续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但是却对人物形象做了更加生活化的处理,让主要人物不再那么具有典型性和文学性,仿佛许多人物成为观众身边之人,具备了超于原著的形象化和生动化。

例如,电影中主人公玛格丽特具有非常突出的人格魅力和人性闪光点,但是导演对其展示没有完全遵循小说。电影中的玛格丽特具有典型的入世精神,智慧而又贤惠,颇有现代女性的魅力和风范,而小说中她却自命清高,热衷文学,少了几分生活气息。因此,电影将小说中玛格丽特过度人性化、理想化的形而上学哲学内蕴予以删除和简化,主要凸显她的世俗化人格魅力。这不仅让主人公形象更利于当代观众接受,也让演员的演绎更加得心应手,可以说电影对原著中玛格丽特形象的个性化改编让她成为电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成为电影感动观众的焦点所在。

除了玛格丽特之外,电影对露丝的人物改编也让其更加符合现代电影及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小说中,露丝身上带有了明显的象征主义色彩,在道德上完全高于其他人物,甚至完全高于小说的读者,这种太完美、太理想化的人物塑造虽然符合传统英格兰女性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拉远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显得生硬而没有生活色彩。电影虽然保留了她身上的象征作用,但是对小说中母性的魅力却采用了更加人性化的表现方式。如小说的第8章,露丝与玛格丽特聊天时,谈论起她儿子的婚事,病入膏肓的露丝语调过于理性,缺乏一定的情感色彩,只有提及庄园时才有了些兴奋。而在电影中,导演让露丝主动把儿子的照片给玛格丽特看,甚至微笑着谈起儿子对英国的热爱,此时她的爱子之心溢于言表。电影对小说人物生活化的处理让玛格丽特、露丝、海伦等人的形象更加具有亲和力,虽然世俗化的人物塑造与小说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却让小说中不近人情的理想化人物更加真实生动,这也许是电影感动观众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除了主题、情节及人物塑造方面的改编,电影还采用后现代的象征手法、长短镜头结合、动感跟拍镜头、背景音乐变化、神秘悬疑气氛等内容对原著小说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这不仅让小说的古典气质与现代影视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且用更加现代的视角阐述了导演对爱情、阶级、婚姻等社会现象的理解。

三、结语

小说《霍华德庄园》在由文本向影像艺术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适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因素。导演詹姆斯・艾佛里从现代影视艺术的理念出发,对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重构,这不仅让电影在思想性、艺术性上与小说实现了接轨,让文学作品以更加直观、通俗的形式被观众所理解、接受,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也得到了一定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蒋春丽.谈《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J].电影文学,2013(07).

[2] 刘苏力.E.M.福斯特文学思想观之嬗变[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04).

[3] 周娟娟.小说写作手法中的电影化体现――以E.M.福斯特和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篇8

【关键词】《语文》 影视手法 视觉叙事 阅读教学 新课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有效地阅读文本行为达到语言综合审美、语言实践运用乃至拓展知识、陶冶情操等目的。现行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语文课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肩负着听说读写的能力基础,因此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综合目标的实现。

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需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优化教学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才能达到阅读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叙事学和视觉叙事

叙事学最早指由托多罗夫正式提出的“即关于叙述作品的科学”,通俗来讲,叙事就是讲故事,叙事学研究者将叙事行为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分析其组成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它偏重叙述的技巧和效果,包括故事中所有元素的隐喻、象征等意义范畴。语文教材中大量的叙事文本同样遵循着从真正的作者到叙述主体到隐含的读者到真正的读者的接受过程。因此借助叙述学理论来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意义接受是可行的。

实际上叙事学正式作为一门学科提出以前已经蓬勃发展,从研究神话和民间故事等初级叙事形态慢慢进入到现代文学叙事形态,直到现代艺术中复杂的综合艺术表达形式。视觉叙事是叙事学中重要的内容,即诉诸于视觉的。偏重于用图像、影像来讲故事,其更加适用于当今包含“故事”元素的绘画、戏剧、摄影、电影电视、广告等视觉媒体。其中影视视觉叙事更是涵盖了景别的运用、形象的塑造、蒙太奇等手法,正因为影视视觉叙事手法是多种技术以及艺术的综合运用体现,所以其中有许多值得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借鉴运用的手段。

二、视觉叙述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荆轲刺秦王》为例

众所周知,镜头画面被认为是影视叙事的最基本单位,如果说影视与文本的共同点即在叙事,那么二者的区别即在于其表现手段的不同――前者为视听语言,后者为文字,因此视觉叙事成为影视的常规表现途径。导演通过声画将编剧的文本叙事最终呈现出来,从文本到画面的转换直接体现出编导的思维创造力。这一过程需要结合文本构思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视觉画面。

二十一世纪被称为图像化时代,身处图像化信息高度发达背景下成长的90后学生,运用视觉叙事的手段诠释文本内容的阅读成果,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创造积极性,同时高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文本内容、艺术及思想的形象化表达想象力。

《荆轲刺秦王》是先秦散文的优秀典范,其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叙事语言之巧妙均值得再三品读。

《荆轲刺秦王》的三维教学目标设计:

1、 理解文中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 感受荆轲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品格,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 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

按照文本内容安排可概况为: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这几个叙事单元,而其中易水诀别尽管并非是刺秦的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理解荆轲英雄气概的重要文本依据,同时也因为作者富有情感的笔触抒写使之成为千百年来的经典篇章。

原文: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这一段百余文字,教材旁批中说:“易水送别是全文中仅次于荆轲刺秦王的情节。”传统的阅读教学手法多是教师以分析重要词语含义、解析语言文段及概况表现手法为主。

在视觉叙事手法教学中,请学生以编导身份讨论设计简单的分镜头脚本(如下图),采用组内讨论,集体协作的形式完成。

教师应当提示学生讨论确定人物形象(包括人物外貌、动作、神态、服装等)场景内容(包括外景、背景色调等)、背景音乐等,重点在于提高学生整体构思意识,最后请小组代表陈述最终的设想,并要说明设想原因。

三、视觉叙事手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积极性。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并且处在思维主动创造的活跃期,传统的阅读教学以定性分析为主,机械性分析阻碍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视觉叙事阅读教学将文字转换成图像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其次镜头画面构思是一种综合表现,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能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特长自由选择以舞美、造型师、摄像师等角色来积极参与到阅读创造中来,团队之间的共识将是最终画面协调的重要保证。

2、充分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创造。如果说图像叙事,消解了受众的深度阅读和理性思考,那么视觉叙事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其实是变换了考察学生阅读理解及再创造的形式和手段。

阅读接受是一种个性二度创作,因此教师在组织视觉叙事教学时只要求每个小组的构思能基于文本可能支持的范围即可,可以给学生更为自由的表现空间,鼓励尊重学生的自由创作实际上是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不同的构思显示的是不同角度的阅读理解。

四、视觉叙事教学手法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视觉叙事手法的运用更加强调教师的课堂组织引导及控场能力,既要让学生能充分享受自主阅读自主创造的乐趣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再创造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变成漫无天际的脱缰野马。

篇9

一、创设情境,感悟意象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诗词描写的意象、作者的情感以及作品的主旨。教师只有耐心引导学生感悟意象,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思想境界;而合理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能成功营造浓郁的师生互动氛围,因此,适度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是不错的选择。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煜的《虞美人》一课时,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影视片段《虞美人》,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感悟作者对故国的无限怀念。接着,要求学生反复诵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佳句,初步体验作者作为阶下囚,深深怀念昔日花天酒地的生活以及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产生的无限愁思。

再如,在学生鉴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先播放了《春江花月夜》的FLASH,那一幅幅美妙的江南春夜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他们在声情并茂的的意境中,自然地感受到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

鉴于中学生比较喜欢音乐的特点,我们还可以用美妙的音乐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助力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进入诗词的意境,把握其中的意象。如我在执教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一课时,就开门见山地播放费玉清演唱的《春夜别友人》,让学生感悟挚友分手时刻的惜别心态,体会诗人目送友人赴古道时心中忐忑不安的情怀。

二、注意积累,体验意象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提高学生赏析古诗词的素质,必须让学生注重知识积累,尤其要积累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和方法,具体为抓住两个“把握”。

第一,把握作品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单位,是作者表情达意所依托的客观物象。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必须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真正懂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古诗词里所叙之事和描摹的物态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都是为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的。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一些意象至关重要,因为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感悟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学生假如不了解作品中相应意象蕴含的意义,就不能真正把握作者的感情。

诸如“红豆”比喻朋友情谊或男女爱情,“柳絮”表达人与人之间送别离愁之情,“采薇”主要指隐居生活,“折桂”比喻科举及第,“鸿雁”和“双鲤”指代书信,翠竹象征向上、正直、有气节……学生掌握这些意象的内涵非日积月累不可。2010年全国高考卷考查了“折柳”,2011年全国高考卷考查了“雁”的文化常识。可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意象、风格等文学常识非常重要。

第二,把握作品的艺术手法。那些名篇佳作能流芳百世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一个重要因素,诸如《琵琶行》( 白居易 )中的生动比喻,《雨霖铃》( 柳永 )中的虚实相间,《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中的大胆夸张和奇丽的想象,《声声慢》( 李清照 )中的精巧叠字,《山居秋暝》( 王维 )中画面的勾勒等。这些表现手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利于学生在体验意象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

三、捕捉信息,认识意象

意象是构成诗词意境的重要条件,更是领悟诗词思想情感、揣摩诗词意境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捕捉意象,才能让他们全方位感悟诗词的意境,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学生在赏析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作品时,可以将作者描写的物象作为突破口,借助意象的动静、虚实和色彩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篇10

关键词:动画素描;阶段性;人像写生;结构造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23-02

素描是美术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动画素描课程是影视动画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承担着多方面的教学任务,对整个影视动画学科教学体系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动画素描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来自传统基础素描课程教学方法的拓展和延伸,另一方面则因为自身的专业特点,有着完全不同于传统素描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将课程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教学阶段,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都有所侧重,通过分阶段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动画素描课程教学中的素描写生训练

写生是传统素描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动画素描课程中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动画素描课程中的写生教学,其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继承了传统基础素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形体结构的理解与绘画表现。

通过安排人像写生训练等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原有的传统基础素描的绘画表现基础上,快速深入地了解形体结构,掌握一定的素描表现方法,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第一个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顺利完成从传统基础素描向专业动画素描的衔接和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此前掌握的素描表现技巧仍然可以通过这一阶段的写生训练得到巩固。对结构关系、光影关系以及明暗关系的准确理解和表现,也是主要的训练目标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在作业训练中,动画素描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分析上。相应的,对明暗色调的细腻表现,则应该放在次要位置。这是因为,动画艺术是“动”的艺术,动画片中的角色无时无刻不处在运动中,所以形体结构要比传统素描的明暗表现更为重要。

二、带有动画专业造型特点的素描写生

动画艺术的专业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动画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涵盖了文学、戏剧、电影、绘画、服装、音乐等多个方面,这个特点决定了动画素描课程的训练目标也必然是一个综合性目标,强调多种表现题材和表现手法的整合;第二,动画艺术是“动”的艺术,完全不同于静止的传统绘画艺术,这就要求动画专业在素描训练中更重视大的结构分析,而对小的细节表现较为概括;第三,动画艺术的题材通常都有一定的虚拟性,因此,其人物造型和场景道具的相关设计中,通常都有着虚构性和幻想性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动画素描的表现主题不同于传统基础素描中的对客观角色的写实表现,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虚拟性和幻想性。

基于动画艺术的专业特点,要通过动画素描课程将学生引入动画专业的学习中,应该在素描写生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动画专业的造型特点。这方面的训练,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夸张。夸张是动画艺术中最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也是动画素描课程训练中的对造型处理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在美国和日本的著名动画作品中都可以常常见到,在动画素描的训练中,有意识地对角色造型的形体结构和场景道具进行夸张的艺术处理,可以大大加强素描造型的表现力,强化表现对象的结构关系,从而迅速而直接地使学生理解动画素描的专业特点,明确动画素描的训练目的,掌握动画素描的表现方法。

2,概括。因为动画艺术自身的特点,简洁的角色造型和场景道具有着最强的表现力,在实际的动画制作中,也能大大地节省制作成本。因此,在动画素描课程的教学阶段,对角色的造型结构进行有意识的概括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复杂形体的处理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这种概括可以由表及里(由外在形式到内在结构),由点到面(由局部小结构到整体大结构)地逐步进行,以方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嫁接。这里所说的“嫁接”,意即抽取两个不同物种或者不同外形特点的物体上的形态特征,经过重新组合,在同一个角色造型上表现出来。这种处理手法,一方面可以为动画艺术提供全新的视觉体验,加强造型的表现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让造型更加贴近作品主题。比如,科幻电影《阿凡达》中的角色造型,就是将猫科动物的外形特征与人类的形体特征嫁接在一起,取得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此外,在其他大量的影视动画作品中,也随处可以看见大量类似的造型处理手法。

除了以上的几种常见手法外,还有拟人化、意象化等常用手法,都可以在具体的课程训练中,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练习。

三、在写生过程中进行的有参照性的素描创作

在动画素描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尽快地理解和掌握动画专业造型的素描表现手法,是动画素描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动画艺术是个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的艺术门类,其角色造型有着自身的结构和造型规律。通过对大量动画角色造型的深入分析,可以理解并掌握动画造型的造型规律。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需要大量收集动画角色造型资料,并在课程中参照这些资料,进行具备一定的创作元素的素描练习。这种参照性的创作练习,并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在这些资料中提炼出有代表性的造型元素,进行重新的形体组合,创造出与母体造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造型。

在对角色造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中,应该注意,所收集的造型资料一方面应有一定的代表性,另一方面,又应具有成熟完整的造型语言,其造型元素容易被提炼和再次加工。还要注意,借鉴和参照并不意味着机械的临摹。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要力求避免对原作毫无保留的临摹和抄袭,必要时可以绘制草图,完成形体结构分析后,再对其进行素描表现。

四、有主题的创作性素描

通过前面几个阶段的素描训练,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动画素描课程的训练方法。但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在多数情况下,这个阶段的教学仍处在实验性阶段。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一门课程的短时间学习就进入主题性的创作阶段,难度仍然很大。不过,从整个课程体系来看,在素描学习阶段进行有主题的创作性素描尝试和训练,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阶段,应该让学生尽最大努力整合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训练到的技能,对课程中积累的图像素材进一步整合,进行有主题的创作性素描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创作意识。

综上所述,动画素描和艺术设计相关其他专业素描课程相比,有着相似的教学规律,又有着自身的专业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动画专业的学习,理解动画艺术的理念,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不断探索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钱明钧.影视动画素描技法[M].海洋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