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文化精神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华文化精神的内涵

篇1

神话与宗教是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化思想,它们同所在地理环境中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认识和经验紧密联系。“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睹天地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想到古异,淑诡可观”。神话与宗教不可分,“神话从一开始就是潜在的宗教”,“宗教在它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不可分解地与神话成分相联系并且渗透了神话的内容”。神话和宗教都是先民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不能对环境中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状况下,“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将某种超越人类的力量作为依托和精神归宿。

一个民族在创造自己的神话与宗教时,常把与自身的生存发展关系最密切的自然力――环境,当作首要征服与支配的对象。原始人类通过辨析、利用环境,最终形成满意的栖息地模式,即理想景观的原型。正是在环境适应过程所形成的各民族文化深处的理想景观模式,引发了神话与宗教中关于“神境”“仙域”“乐园”之类的直观思辨,进而附会了一整套基于各民族文化心理的解释体系。

2.神话传说中理想景观的模式特征

作为一种对于居住环境的最高期望和美好理想,每种文化都对理想景观有独特的理解和想象,各民族神话中理想景观可抽象化为四种模式:仙山模式、城堡模式、乐园模式。

(1)仙山模式。中国神话两大源头昆仑神话和蓬莱神话中的仙山是人们想象中的理想境域,以昆仑山、蓬莱三山为代表。传说中的悬圃、姑射山、花果山,以及佛教中的须弥山等都屑这种模式。据《山海经》记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非仁羿莫能上岗之岩”;《淮南子・地形训》记载:“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丹水,饮之不死”。《列子・汤问》对于三山(五山)的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山之间相去七万里”。由此可知,无论是传说中的昆仑山还是三山(五山),都以强调空间隔离为主要特征,侧重于体现山体的高峻与隔绝。

(2)城堡模式。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理想景观模式,以诸神聚居的奥林匹斯山为代表。奥林匹斯山“位于希腊群山中,是凡人无法攀登的峻峭之山”,气候适宜,长满奇花异草,诸神在那里享受着幸福。主神宙斯居住在陡峭的峰顶,其余诸神居住在各峰之巅,都居于空间重要位置,强调对制高点的占有和视控点的控制。

(3)乐园模式。基督教《圣经》故事中的伊甸园反映了西方人对于理想景观的理解。伊甸园“长着各种树木,既悦目,果实又可充饥”。“河水滋润,四条河流环绕”,有“上好的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宝石……”

“Eden”(伊甸)是花园和乐园的合称。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对于“天园”的构想也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对于理想居住地的构想。天园里有四条河流,“水河,水质不腐”,还有乳、酒、蜜河,“有清凉的树荫,随处都有果树”,那里“有永恒的庇护,纯洁的配偶”。它们都强调园内的布局之美,侧重于园子的赏玩休憩功能,是适合人类居住游玩的乐园。

先民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状况下,为了补偿现实生活境遇中的某些不足,满足人类心理和生理需要,对理想景观有一些趋同化的期望,并多集中于生存层面:理想景观应是适合居住的乐园,在结构特点上强调空间位置隔绝,可满足人的一切生理和物质功利需求。同时,上述景观模式在结构和资源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这其中包含着深层的意义――文化内涵,它与各个文化定型时期的自然环境、地理要素息息相关,源于各民族的生态经验和文化适应。

3.理想景观模式异同的文化内涵透视

神话传说中理想景观模式都处于高山和海岛之上,但在现实生活中,高山和一些海岛并不具有生存优势,它们之所以能被人类当作“神境仙域”的所在地,则应从深层的文化影响方面进行解释。出于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先民产生了山水崇拜。山林是食物来源,山洞是人的庇护之所,满足了原始人的生存依赖需要,使山岳具有了神圣的威力。山的高不可攀、神秘、不可知,使其充满一种神圣感;另一方面,由于山的高度与天接近,先民以为那里应是神仙的居所。水是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生命的存在能产生强大的自然威力;同时水的深不可测以及形成的雾、风、雨、雪等现象,使水具有了神秘性,导致灵水祟拜。

诚如茅盾所指出的:“原始人民对高山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迷信,以为顶上必是神们所居的。希腊神话说神们聚族于奥林匹斯,北欧神话说神们聚居于阿司加尔,都和中国说昆仑乃‘天人济济,不可具记’,是同一思想。”

昆仑山、蓬莱三山的高大、神秘是其成为“神圣之山”的基础。先民通过想象使其具备了理想的仙居环境,昆仑山周围有神水;蓬莱三山位于海中。这种神山和大海结合的景观模式,呈现出水围山绕样式,山上植物和建筑俱全,是个安全性强、生态环境特别优越的生存空间。这种模式也奠定了后世中国园林建筑中“一池三山”的景观格局。

由于具体的地理环境以及文化积淀,不同文化理想景观模式的特点各有不同,中国的理想景观模式偏重于“围合”、“隐匿”,是一种依恋于自然的模式;以希腊文明为起源的欧洲文明,喜好对自身建筑的“炫耀”,注重制高点和视控点的掌控;伊斯兰文明的理想景观无不特别浓墨重彩地描绘绿荫树木和流水。这些文化在景观理想上表现特征的不同,源于早期的生,态经验和文化适应。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周代是它的文化发展的一个定型时期。周部族在文化定型时期主要在以岐山――长安以西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为活动地域。这一地域,南有秦岭山脉,西北是黄土高原,是一个庇护性和可捍性很强的空间,具有良好的小气候,夏季雨量充沛,日照强,热辐射多,利于农作物生长。由这一时期的生态经验和文化积淀来看,围合的、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是值得依恋和信赖的,是一种可供藏匿和依恃的天然庇护所,因而中国先民的理想景观是一种依恋于自然的、藏匿的、注重防守和偏于“内向性格”的景观模式。

欧洲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区域,在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希腊半岛和爱琴海诸岛及沿岸地区度过其定型时期,随后扩散到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欧洲先民的生活场所土地贫瘠,受地中海式气候影响,缺乏适宜农耕的土地和气候,没有一个自给自足的天然庇护所,使栖息地的捍卫行为失去实际意义。因而欧洲先民没有支持一个集权社会的土壤和空间,稀缺的资源只能维持分散的小型城邦。这些城邦以占据制高点的城堡为中心,城堡是财富的集聚地。因而,欧洲先民注重对于城堡而不是对低生产的栖息地的捍卫。他们信赖的是人工构筑的城堡,是对自身力量的信赖,在没有天然庇护所可以依恃的情况下,炫耀自身的强悍和主动进攻更易使他人感到震慑。因而,欧洲先民更强调对制高点的控制,偏好于向外扩张的战略,与之相匹配的是一种外向型的炫耀式的建筑景观。

创造伊斯兰文明的古阿拉伯人,早期生活在寸草不生的阿拉伯沙漠地带以及多风而荒瘠的高原,气候属严寒酷暑,极不利于人类的生存繁衍。唯有沙漠绿洲才是他们生活的乐园,沙漠地带的严重缺水和酷热,导致了阿拉伯人对于绿荫树木和河流的热切渴望,因而在《古兰经》的描绘中,人类的先祖可在天园中歇息纳凉,啜饮甘泉,遵守意志的人死后也可进入天园,享受幸福。天园的设想是游牧的阿拉伯人从荒瘠的沙漠迁徙到肥沃的两河流域后受古波斯园林的影响,同时明显地带有对理想化的沙漠绿洲的憧憬。

4.理想景观模式的地理回归

所谓“地理回归”。是指人们将理想的价值世界投影于现实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建构的一个可直接感受的、有形的、实体的“凡间天堂”。现实中东西方的寺院、神庙、宫阙以及园林建筑等,都有神话和宗教传说中理想景,观在现实牛酌投射,是“仙域”、“乐园”在人间的地理回归。

(1)理想景观模式在选址上的回归。中国,的理想景观模式追求与自然的和谐,更偏好隐藏于屏蔽式结构,选址多在远离尘世的幽静之所。所谓“深山藏古寺”,将人文隐迹于自然,风格相对平和、含蓄。一般会刻意对周围自然环境有所维护,这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乐园模式凸显出对水资源和植被的热爱,选址多接近水源和植被茂盛的地方。古城伊斯坦布尔被称为“幸福之城”,就是由于坐落于马尔马拉海的两岸,与水靠近的缘故。

城堡模式的选址多是在聚落的中心位置,建筑上表现其宏大,注重装饰,体现出对自然的征服和对自身的炫耀。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建于城内一个陡峭的山顶台地上,山势险要,从卫城内可看到周围山峦的秀丽景色,既考虑了置身其中之美,又考虑了从卫城四周仰望它时的景观效果,表现出了对于制,高点和视控点的强烈偏好。

(2)理想景观模式在布局结构上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中的山围水绕、“一池三山”的布局结构,表现极为突出。最集中地表现在皇家宫苑的建造上:秦始皇建造规模空前的“阿房宫”,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确立了“神仙意境”的园林。汉武帝时,“上林苑”建筑出现“一地三山”为主体的神仙意境。北京的“中、南、北海”,南京的“玄武湖”等也是“一池三山”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沙漠荒丘,气候干热,是古伊斯兰城市无法逃避的环境背景,因而伊斯兰城市建筑多采取封闭式的形式。密集的聚居区多由封闭式的庭院构成。《古兰经》中为信徒们修建的“天园”风光中,街墙内随处是果树绿荫,水、乳、酒、蜜四条小河流注其中,这种造园结构对后世伊斯兰园林有极大影响:波斯人将绿荫树密植在高大的土墙内侧,这样既可获得独占感并能防御外敌,四条河流呈十字交叉、以喷泉为中心,这种布局成为后世伊斯兰园林的基本模式。

5.结语

篇2

论文摘要:汉语教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而今,它面临着众多问题。针对问题,在教学中应做到: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加强教师意识自觉;利用课堂潜移默化;对比环境共促共进;展示资料深层浸染,最终实现语言与文化在汉语教学中同步共进。

一、语言与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东西”。而中华文化,也就是指中华的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下来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原旨、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语言是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文化承载着语言。正如美国语言学家布朗所说:“语言,作为传承同一文化民族的交际工具,是对文化本身、文化表现形式、人们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最可见的和最有效的说明和呈现”。另一方面,语言依托于文化,也就是“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由此可知,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华民族的文化主要是汉民族的文化,因此,传承中华文化的语言便基本由汉语完成。籍借汉语,中华文化得到继承和传扬。如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以人为本”等,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它们藉由口耳相授、典籍传播流传千古,使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浸染着民族精神,领悟着生存底蕴,不断发展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在我国的学校中,如何统筹语言与文化、传递中华文化的精神、不断发展其内涵,并与其它文化相连、与现今时代共生呢?其最主要的形式是通过语言教学,即汉语教学。

“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教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汉语教学也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习汉语知识及文化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汉语,实现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并感受及领悟汉语语言中所承载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汉语教学包括两类:即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里所讲的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即我们熟知并且遵从一向的习惯称之为“语文教学”,也就是针对我国学生包括“语”(语言)和“文”(文字、文学、文化)两个方面的教学。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就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以及一部分我国的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的教学。

当今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的碰撞融合、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密切,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全球化进程,也要求汉语教学有新的发展。汉语教学即要完成使我国下一代接班人和建设者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的使命;更为重要的是,汉语教学还要走向世界,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并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学习中华文化,促成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新繁荣。

二、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不同步之因素分析

(一)教师文化修养的制约

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对待文化的态度成为影响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原因。

1.文化素质低

教师本人的文化修养不高,这成为制约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承的最重要方面。在汉语教学中,很多教师自身的文言水平就很低,或者说,自身从未考证过文言原著典籍,造成了对文本的曲解。就像解释基本的“学而时习之”,由于代代相传,大多解释为“学习一定要注意时常复习”,而实际上,通过对文字本源的探究以及典籍的再阅读,孔子告诉我们的是“学习了之后,要在一定的时机内,自身去主动实践”。对于这种基本问题的不清。不仅使中华文化的传播走入歧途,也使得一些文化因素在教学的过程中被变相遗漏和改造。

2.文化自觉意识弱

教师是否有主动传承文化的自觉,是造成汉语教学文化缺失的原因之一。汉语教学里的问题是,教师并没有将自身作为文化传播主体的自觉,仅仅将汉语教学局限在语言本身的教学,缺乏进一步延伸其内涵底蕴的自觉。如教师在教授汉字时,仅仅是字形的讲授,使学生力图做到书写正确,如“好”字,教师只要求学生看到是由“女”“子”组成,并没有自觉意识将为什么由“女”“子”组成好,以及这里面“女”“子”究竟是指男女,还是指母子。

(二)学生学习意识的制约

学生的学习意识弱也是造成文化缺失的一个因素。

1.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承接问题

(1)知识负担重。由于教学的知识性要求的长期存在,并且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最主要要求,也就使得学生无心也无意去挖掘语文中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依然强调的是以“死记硬背”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只了解文本的字面意义,熟悉字与字的组合,并没有去理解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如:古代文人大多喜欢用典。而典故中虽是寥寥几字却拥有深刻的文化积淀。在学习古诗文时,很多学生就不明白什么是“柳岸、灞桥”。不理解这些词中所包含的离别之意,也就不能了解为什么送别的诗词中大量出现“柳”这个意象。

(2)轻视影响深。我国的语文教学自每个学生进入课堂起就开始进行,可以说每个学生只要上学就在接受语文教育,这样高的频度,反而使学生产生了轻视之心。上课中,很多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热情,也就谈不上欣赏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距离现实远。中华民族所倡导的精神大多都讲究“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精神与现实的功利要求相距甚远,大多数学生接受语文教育只是因为语文教育是考试必须,只是作为增加分数的一门必须去学习的课程,语文教学没有使学生感受到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很多学生觉得古文言言辞晦涩、意义不明。例如屈原的《离骚》,学生读起来都觉得十分拗口。大量的生僻字连在一起,学生很多都不能理解字面意义。更不用说感受屈原的民族情怀与精神了。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问题

(1)汉语知识少。第二语言学习者虽然在发展阶段处于成年或接近成年,但对于汉语的学习是远远比不上母语学习的学生。也就是说,尽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已接近成熟,但其汉语学习的基础弱。并且缺乏语言环境的练习。并没有像母语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有很好的口语基础。因此,向其传播中华文化的时候首先面临的问题时,基本语言的学习需求明显大于文化需求。如,在对外汉语汉字课中,很多学生是首次接受汉字,在学习“月”字时,教师希望能加入一些中国元素,因此讲了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尽管教师运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讲解,但学生基本无法理解。而且由于语言知识的限制,在转化为英语之后,很多传说之中包含的精神内涵被抛弃了。

(2)文化差异大。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自全世界,其文化背景与我国相差很大,这也就使得一些在中华文化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意向,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理解不同,有些甚至有十分大的反差。举例来说,在中华文化中,与“红”有关的意向往往含有褒义,如:红火、红利、当红等。第二语言学习者就不能理解。他们会觉得有“红”有“火”,都燃烧干净破产了,怎么能算是生意做得好。

(3)学习周期短。由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也就是希望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汉语,能够识别一些汉字,可以用中文进行交流、沟通。因此,学习者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一般来说,学习者系统学习时间为两年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周期里要学会一种语言,就不免更侧重汉语使用而减少了一些文化的传播,如:在汉字课、看图说话等课程中,一般不涉及文化内容。教师在教授“扣”时。基本只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可以写对,有些学生甚至连偏旁、部首的类属概念也没有,也就不知道“扌”与手字有关,而“口”与“扣”的读音相连。

三、对策与建议

在汉语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文化缺失。这不仅不利于中华文化在我国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更不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地位。因此,汉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提高教学的文化内涵,增强教学的文化底蕴。 1.激励学生自主探索 汉语教学要加强其中的文化因素。最重要的是激发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激发母语学习者的文化自豪感,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文化好奇心,使学生有了解中华文化的愿望。

2.加强教师意识自觉

教师有意识地传播文化,也是中华文化通过汉语教学得到生发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文化传播者的身份自觉,能够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文化的因素。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文化故事、文化意义的阐释,用一些有趣的信息吸引学生,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去了解中华文化。

3.利用课堂潜移默化

在汉语教学中,如在汉字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六书”的知识,这些包含文化内容的讲解,不仅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汉字,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还能够渗透着文化内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一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如“中”、“和”的精神实质。

4.对比环境共促共进

从中华文化的不同之处出发,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特殊内涵,如中华文化中的农耕色彩非常重,十分重视“土”“水”的角色。通过一些关于水、土词语的联想介绍,向“土生土长”、“上善若水”、“乐山乐水”等,使学习者更加了解中华文化中的根源意识,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

5.展示资料深层浸染

篇3

有人说旅游原本就是走马观花的快餐文化,用不着太认真。那么,就再看看我们影视中的历史文化吧。我们的历史名人只要跑到银幕和荧屏上,不论明君重臣,还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动不动大打出手,甚至背剑上房。历史在这里只是借用一下的名义,一个空袋子,任什么乱七八糟、炫人耳目的东西都往里边塞。

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再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我们不是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挂在嘴边吗?如今国人从哪里能够感知这种博大精深?文化不精不深,怎样可能“做大做强”?

问题是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放肆的粗制滥造,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一边有害于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一边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我相信,在这样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对自己文化心怀挚爱与虔敬。如果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再伟大的文化不也要名存实亡?到底什么动机与力量使这种潮流正在变本加厉?我想应当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为了赚钱发财,为了GDP。GDP是衡量政绩的尺度――这也是问题的关键与症结之一。

任何事物进入市场,就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不免依照消费需求和商业利益调整自己。但调整是科学调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坏自己去换取经济利益,就像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生态。文化更具特殊性。因为文化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精神功能。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不能为了畅销、热销、票房、上座率和收视率成倍增长,为了市场人气攀升,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和“疯狂的GDP”,而放弃文化固有的精神的准则,即文明的、知识的、道德的、真善美的准则。这准则也是文化的尊严,这尊严一旦被践踏被玷污,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为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还会糟蹋人的精神。

由此说,问题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糟蹋文化来赚钱。还有比这样赚钱更无知,更野蛮吗?当社会文明素质上升时,愈美好的东西愈有市场;当社会文明素质低下时,愈鄙俗的东西愈有市场。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了!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9月14日)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们的文化被糟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是在以扭曲甚至破坏文化的文明的、知识的、道德的、真善美的准则,践踏和玷污文化的尊严作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的。

B.无论是浓妆艳抹,还是拆卸重组,其糟蹋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粗鄙化,它使文化失去了固有的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和美感。

C.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变本加厉,虽说以文化谋利是动机与力量,但问题的关键与症结在于把GDP作为衡量政绩的尺度。

D.文化对人是有反作用的,它在被人粗暴糟蹋的同时,也在以糟蹋人的精神的方式进行着报复,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全民的素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不精不深,就不可能“做大做强”。真正强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也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社会文明才能整体提高。

B.由于对中华文化的糟蹋直接伤害了其内涵的纯正,所以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这势必导致中华文化最终名存实亡。

C.占领市场的文化的品位与社会文明素质密切相关,目前文化市场上鄙俗化的潮流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社会文明素质的低下。

篇4

中国传统绘画用独特的手法展现中国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寄托一定的情感和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将中国传统绘画精神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是让当代平面艺术设计发展的新思路,能够体现当代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的独特样貌,更能显示出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本文将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传统绘画;平面设计;融合;借景抒情

绘画是通过艺术的途径,借助绘画者的技艺展现人类对自然、社会和内心活动的反映,它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技艺。中国传统绘画依托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浸透着中华文明的丰富营养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承载着中国的文学、艺术、舞蹈、哲学、宗教等多重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采。在艺术发展逐渐丰富、多元的今天,作为现代的艺术工作者更应该将传统绘画和现代艺术表达相互融合,体现出更加融合和独特的风格。

一、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绘画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学、哲学的精髓,独具特色,作品中的审美方式,作者的思想感情都通过中国画传达出来。以内在的思想性为基础,借助中国画的独特表现手法,进而表现成为一种精神。纵观中国画发展的历史,每个阶段的每种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都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周易》中有“立象尽意”的说法,是历来学者探讨中华文化起源的范畴,这里存在一个概念——“意象”,用物象来尽意,化作意象表达个人感概,所以在中国画之中以意象为中心的画作表达是一个重要特点,借物以言情,借物以言志。中国画在表达意象抒趣的时候,借助的最大手段是用笔。笔力在中国画中要求很多,要通过笔力展现个人气韵、情趣、志趣。下笔方式、运笔、行笔要有变化,通过笔力展现用墨的深浅、强弱、浓淡也是很重要的。依托于笔墨的中国画要求画家在创作之前就对自己要表达的画作完整气韵有一个综合性的关照,这样,下笔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意趣,体现神采。中国画在用色上比较喜好墨色,用其他颜色加以点染,这说明中国画在画作的精神上更加遵从与中国主体文化——儒家文化。中国的山水画体现典型的中华文化的传承,其中“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就是对儒家“仁”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受儒家思想影响下应运而生的,其中包含的深厚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对今天的绘画是有一定影响的。用墨色画山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重要思想流派道家思想的一个体现,道家思想主张探寻微妙和深奥的“玄学”,主张“五色使人目盲”,所以在很多热衷道家思想的画家笔下,山水的表达就变成了墨色的深浅细腻,强弱的对比调和,在体现意境美的同时,展现其深刻的哲学思想。五色的绚烂最终用单一的墨色勾连,让朴素和宁静成为中国画的主体色调,这是中国画在艺术创作上美学特征的独特表达,体现哲学思想,让其画境得以飞扬的重要特征。中国画对佛家禅宗思想的继承也是有章可循的,在绘画构图的布局、章法、藏露、开合、气脉、留白上都能显现出来。以留白为例,中国画讲究画到的地方为实,没画的地方为留白,就是虚,虚实结合是中国画意象的一个重要构成,有无尽的精神的容量,这一点和禅宗对于参悟的强调是相通的。儒家的通脱和谐,道家的清雅自在,佛家的禅理机趣都是构成中国画精神的必要组成,是中国传统画家追求人画合一,体现人文精神的表现。

二、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独特表现

中国当代的平面设计是源于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发展到现在,其种类日益繁复,如海报招贴设计、VI设计等等,是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的结合体。其审美价值是收到市场需求影响的,从这一点上看,它是不同于任何其他绘画创作的地方。其设计的受众不仅仅是小众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艺术人员,其价值要受到整个市场所有消费者的体验约束,因此,其价值要从商业需求和市场回报来计算。平面设计在商品经济逐步发展的今天是非常被重视的,一款产品的综合价值往往第一时间由其外观的平面设计决定。同类商品不同种类、不同质量的平面设计往往会决定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最终影响到销售总量。平面设计的外观就构成了刺激消费者购买欲的重要因素。中国当代的平面设计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设计师们锐意创新的思路是跟得上世界大趋势的。中国的艺术家不断的寻求和探索平面设计发展的新思路,既要体现自己独特审美表达,又要针对大众市场的需求,不能过度追求艺术化,也不能过度从俗市场化,寻求二者的平衡,是当下平面设计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这种市场至上思想的主导下,很多艺术家用娱乐性代替艺术性,在作品上呈现出快餐文化的特质,用所谓的情趣低下迎合大众,表面上呈现出一派艺术的多元繁荣,但是实际上却失去了中国艺术独特的审美形态。

三、中国传统绘画精神对平面设计理念的影响

中国的平面设计要面对的是世界这个更大的市场,就要具备更加多元的途径和手段,彰显自身优势,用独特的中国语言展现中国民族艺术的魅力。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地作着尝试和努力,很多新兴的艺术家正尝试着用中国水墨画等更加传统的中国元素融入到平面设计之中,用更加丰富、富有民族性的图案承载更为深邃的中华文化,将传统图案与现代技艺完美的结合,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引领消费者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五环标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种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水墨意象抽离出来,将其与大众需求结合的例证在当下更是比比皆是。猴年春晚备受争议的“猴赛雷”是将中国传统水彩画与平面设计结合的独特作品,其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引领了国人对当代平面设计中国化的重视,也引人思考。平面设计向传统美学靠拢究竟应该学习什么?借鉴什么?中国传统绘画中借景抒情、托景言志的传统表达手法是当下艺术家们应该关注的内容,其中点面的结合,色彩的运用显示的都是中华文化的意境美,更是中国古老智慧的传承。所以,当代艺术家在学习传统绘画时,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的学习,在注重市场化的同时,用更加中国化的因素,承载更广阔的中国魅力,用更加富有表现力的表达手法,让中国的传统技艺与时俱进,让中国的艺术沿着更加正确、健康的道路发展。

作者:孙越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小教系

参考文献

[1]姚晓磊.世纪末的文学精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荣翼.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当受众的理想幻境.社会科学,2004.

[3]黄宾虹.黄宾虹文集[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

篇5

[关键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结合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028-02

“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战略最早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当今世界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文化之间的影响和融合不断加速。要赢得国际竞争的胜利,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还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文化全球化势不可当,文化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文化“走出去”作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我国经济“走出去”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里的必然延伸,是我国文化市场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对中华文化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的要求。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与他国文化友好交流、相互借鉴、不断交融的过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去”。既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文化“走出去”是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不断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的认识。通过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建构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从跨入国际舞台、呈现亮点。到形成规模、有所影响,现在逐步进入打造品牌、讲求效益、进行长远规划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它是一个长期发展、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硬走,不能草率,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走出去,这其中要做好几个结合。

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

中华文化“走出去”要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一起走出去。世界需要中国文化,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对外文化交流应该既有传统文化,又有当代文化。以往传播出去的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留在外国人的记忆中的更多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武术、中国气功、中国的戏剧、书法等等,而对于中国文化创新成果的宣传和弘扬极度匮乏。甚至许多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还停留在物质匮乏、社会保守动荡的年代。一些国家对改革开放的中国了解片面,甚至存有偏见。中国拥有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本源和基本立足点,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让世界领略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是完全必要的,但这只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方面。“走出去”不能仅仅推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需要展示中国各族人民当代精神风貌,介绍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创新。为了使世界人民更充分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使世界人民更加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进而了解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我们要全方位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成果,介绍和传播我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更多地推出题材广泛、主题深刻、风格新颖、技法多样、内涵丰富的当代优秀文艺作品,既要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更要让人体会到当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全面介绍中国的文化创新来反映当代中国的繁荣与进步,进而塑造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当代中国新形象。

二、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相结合

文化交流具有经济、政治交往所不具备的特点和柔性作用。日益成为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石。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用艺术的形态容纳更多的经济、政治、社会信息,以文化力量塑造国家形象。只有建立并保持正常的文化交流关系,才能巩固各领域良好合作关系;只有让外国了解中华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国,才能更有效地与中国合作;只有不断扩大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域,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与国际社会共同建设美好和谐世界的愿望与主张。

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形势变化,我们发现只有文化交流是不够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坚持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两个渠道并重的方针。通过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文化传播、扩大文化贸易。发展文化贸易关键是创新思路办法、拓宽途径渠道,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的文化业态,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促使中华文化产品特别是内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三、政府主导和民间参与相结合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全方位的、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只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为主体,政府推动与民间实施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国家层面掌握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渠道和广阔平台,与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开意识形态壁垒。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亲和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更广空间上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对外文化交流政府、企业、民间并举的新格局。从政策上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减少审批步骤,放宽审批条件,在工商税务方面都给予想走出去的文化企业与个人以最大的优惠。积极鼓励、引导、整合、支持民间文化资源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效力。

四、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相结合

文化“走出去”要善于利用国内通道和平台。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宣传,环境条件都很成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市场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企业化运作的文化贸易中心,就是一个促进文化交易发展的综合平台,在文化“走出

去”方面成为一条有效的便捷通道。各省市举办的文化节、艺术节等。也是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特色的中国现代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很好地重视和利用国际化文化人才资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归国留学人员,他们可以说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桥梁,是新生文化的传接者,他们中间有许多是带领中国文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国际化文化人才。这些国际化文化人才在国际间不停地交流与传播最新的资讯,他们受过中外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具有国际化的观念,洞悉中外市场经济,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好的基础,可以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文化传播还要借助于国际渠道。通过文化市场和渠道建设,加强和国外的合作。尤其是让外国人来传播中国文化,这样宣传的效果会更好,更容易被外人所接受。目前,中国的国力和经济实力都在增强,具有很好的条件吸引优秀的国外人士来加盟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大潮,他们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同时他们还能带来国外文化在发展中的特色与成果,以供我们学习、借鉴,从而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全世界。

五、文化产品和文化价值相结合

文化“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一个文化战略,更是一个政治战略,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参与话语权争夺的重要举措。文化“走出去”既包括有形的文化产品走出去,也包括无形的文化价值走出去。文化产品作为人类精神智力创造的物化形态,不仅能为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通过其文化内容和精神因素对人与社会的生存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影响到民族文化的积累创造、民族精神的凝聚、历史文化的传承等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取决于市场需求,但不能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追求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产品深层次的本质性的社会价值。要努力推动优化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价值高又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适应当代国际文化竞争和文化传播的要求。通过文化产品把我们的文化价值、文化精神带到国际上去。文化产品走出去要与文化价值走出去相辅相成。要推动文化价值与文化产品出口的同步化,借助于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充分体现中国当代各个领域发展成就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我们需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文化。生产富有竞争力和市场魅力的产品,与国际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完成从文化产品走出去到文化价值走出去、达到既要输出文化产品、又要实现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走出去的跨越。

六、“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文化的“走出去”和“请进来”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走出去”,是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最好途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把中华文化全面推向世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实际行动。文化“走出去”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交流,是增进互信、进行公共外交的一种手段。独立的、繁荣的中华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文化“走出去”直接关系到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确立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文化“走出去”,通过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必将加快中外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加深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血脉认同,必将促进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永葆青春。

“走出去”是为了让国外更多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世界,也是为了“请进来”,然后再更好地“走出去”。文化“请进来”。以开放的姿态、开放的眼光,将本国的文化融入世界。对西方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加以吸收,从而为自身文化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提升自身文化的生命活力。文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双向互动既提升了自身文化的自省性。又创造了中华文化的新品格;既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竞争力。又提升了自身文化的世界感染力,从而为文化外交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中华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凤琦,文化复兴与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6,(04)

[2]吴金光,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8-04-02

篇6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教育

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重要影响,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对学生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以人文本的科学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内涵

“语文”是“语言系统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体”。如果把“语文”比作浩瀚的大海,那么“语言系统”好比波澜壮阔的海面,“人文精神”则好比博大精深的海底。

语文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就是通过立言以立人,用传统文化与民族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年轻人,让他们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全的发展和完善,为青年学生培养人文精神的理念打下牢固的基础。如果脱离了人文精神,“语言系统”便如同无源之水、无水之鱼,整个语文教学就会异常枯燥、乏味和无意义,失去了坚实的教学根基。年轻一代通过语文学习,既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学、语言知识,又能够吸收祖先博大精深的文学底蕴,感受人文精神的宏伟魅力。语文通过人们的交际和思维而存在发展,人们在日常交往和思考问题时学会用语言表达,让自己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人”,因此,语言系统的学习和应用,人文精神的积淀和养成,是当代语文学科教学的两大核心目标。

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对策

1.提升语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之前,需要先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正人先正己,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中职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在备课和课余时间应阅读一些人文方面的书籍提高自身的素质,学校也可以利用暑假、寒假的时机送教师进行短期的培训,从教师自身和学校培养两个方面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2.创设情境,积极诱发学生的思想激情

1)再现文境,诱愫。课文中蕴含了大量积极的人文情愫,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再现文境,学生的情感就能与作者的情感得以沟通,所以要把文中的境界融入学生脑海中去感受、去领略,从而产生共鸣。如在教《我与地坛》一文时,我就着重将生命教育与情感教育渗透其中,我告诉学生: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别样的生存启示,那么在学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对生命有怎样的感悟?对母爱如何理解、回报?我们又如何看待“苦难”?

2)关注社会生活,启迪人文思考。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万花筒,一个对生活有着真切关注和思索的学生,其文一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因而,脱离生活的作文教学,就割裂了学生的脉搏,隔膜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情。我们要引导学生与时代的脉搏连在一起,为生活的艰辛而潸然泪下,为环境的破坏而忧心忡忡,为道德的沦落而焦虑不安,为英雄的壮举而呐喊助威。

3.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陶冶学生人格

人文精神的熏陶具有渗透性,它重视熏陶渐染式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不能靠训练,不能靠灌输,不能靠说教,而应当通过教育自觉而又自然地进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巴金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学尤其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渐染、潜移默化,颇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味道。在我国语文教坛颇有影响的情感派教学正是有力的见证。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阅读教学,借助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文章中汲取营养,不断完善人格,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4.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名著名篇,在语文教学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而中华文化、名著名篇中就带有很深厚的人文精神,学生一旦对其感兴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从名著中汲取中华民族最纯粹的精神力量。这个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培养,首先是记诵的形式,对名著名篇中的优秀作品进行记诵,如唐诗宋词读来朗朗上口,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以通过阅读、朗诵它们更深刻地认识了解中华人文精神。其次是泛读的形式,以扩大知识面为目标,尽可能多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不仅从古典文学中,也从近代、现代的人文科学作品中去体悟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脉动,深入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中国人,一个拥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中国人。

5.构建新的评价形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对课程评价改革提出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标准,要求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改考试型的学习方法为主动型和素质型的学习方法,从而促使教学评价有效地推进学生的发展,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实事求是的评价。所以,当前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对课程评价改革背景下,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人性化管理,发挥评价的适时监督和调节的功能。在语文教学评价中,评价标准要高综合、广覆盖,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要重视教学过程中激励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调控“人”的发展,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赏识中发展人文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充满信心,最终得到全面发展,并走向成功。

三、结语

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精神,是中职语文教师的职责,中学阶段是塑造学生人文品质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以中华文化中灿烂辉煌的文学作品为媒介,搭建一座通往人文精神王国的桥梁,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每一个中职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培养出学识渊博、内心光明、心理健全的学生,是教师对学生负责的表现,更是教师对社会尽责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朱静.浅论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才智,2011,(35):286.

[2]张海昌.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初探[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182.

篇7

关键词:古诗文;阅读教学;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48-01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课是一个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是一种审美教育。中国古诗词里蕴涵着极为丰富“美”的因素。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熟练地使用祖国文字――汉语,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要传承民族文化。然而,由于大多数人的急功近利心理、高考压力以及教师自身的一些原因,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一直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学科课程性质的定位。“课程目标”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这就要求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文化”底蕴。

一、古诗文中饱含着热烈的家国情怀

“楚臣去境,汉妾辞宫”,表现了对乡土的眷恋,对国家的执着深情;“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到新停浊酒杯”是杜甫的家国之痛;“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的无门报国之忧;“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坡壮志难酬之愤;“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的用世之愿……它们无不存留着爱国、报国的情结,这是民族自豪、自爱、自信和凝聚力的心理基础。

这些以乡国之情为主题的古诗文,正是我国文化精神的再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感悟、积累和运用这些古诗文,进而领悟作品内涵,走进文本的精神世界,从古代文学作品中解读出什么是中华民族,什么是炎黄子孙,把这种基于民族土壤中的文化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放眼世界,胸怀祖国,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真正教好古诗文阅读就是架构民族精神,培植民族生命。

二、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

爱情、友情和亲情是我国文学作品中对美好人生追求的又一主题,是一份可贵的精神财富,是社会凝聚力的剂。加强对学生人与人之间的高尚情趣、崇高的爱情观和纯洁的友情观的教育,让他们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最令人牵肠的爱情;“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磬石无转移”是最感天动地的爱情。这些古诗文都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美好追求,都能给我们精神的震撼,让我们为人类纯洁的感情而感动流涕。

教《项脊轩志》,体会“庭院凄凄诉兰竹寂寂,桂影斑斑映血泪涟涟”之悲,追怀“枇杷树下思亡妻,爱亦渺渺,恨亦渺渺;项脊轩中听足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物是人非之痛。教《声声慢》,读“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体会黄花憔悴、落叶萧萧的超越个人感情的大悲大痛。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是李密在祖母“日薄西山”之际的真情眷恋;“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是张籍对亲人言之不尽的牵挂与嘱托。对亲人的牵挂、对亲情的眷恋使得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那么多经典的古诗文留待后人研读、体味。

三、古诗文中凸现着人生感悟

我国文化传统,有着天人一体的思想,反映到古诗文作品中,就有生命虽短促而宇宙永恒的感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哀人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些对历史,对人生的思索,实际上是对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作为个体的生命,最终总要逝去的,但“人”却是永生的。教《兰亭集序》,引学生追寻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感傲岸不屈的大丈夫精神;教《五人墓碑记》悟“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社会责任。这些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都是学生所需要的文化积淀。

篇8

一、人文精神的陶冶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真情实感的培育

记得有位前辈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学生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三、文学语言的熏陶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

四、生活实际的体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五、时事新闻的关注

篇9

一. 建设核心价值 提升文化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作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文化软实力具有团结和聚集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内聚力。提升文化凝聚力,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关键的是要构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将民心、民力、民愿凝聚在现代化发展的旗帜下,引领人民共享尊严、共谋发展、共创美好生活。

二. 弘扬民族精神 提高文化支撑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包含在文化中的社会发展理念、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影响力最突出地表现在一定的价值观念上。在文化建设中,应注意培育和发展正确的社会发展理念和人生价值观念,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引导社会和人生协调发展。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要树立有利于发展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培育和弘扬有利于发展的民族精神,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并使之成为现代化发展的硬支撑。要坚持不懈地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鼓舞斗志,用开放开明的核心理念引领风尚,不断树立和增强全体人民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三. 增强文明素质 提升文化创造力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释放人们创造激情并提升创造才能的文化环境。文化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人,实现现代化发展关键在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动员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文化建设,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有志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四. 发展文化产业 提升文化竞争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软实力不能仅依靠单纯的文化理念来提高,必须借助于发展文化产业这一有效载体来实现。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关键是要把璀璨多姿、内涵深厚的中华文化资源、文化精神底蕴转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文化竞争力是依靠文化产品在市场上被消费来实现的,其前提就是有足够数量的主流文化产品占据市场份额。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证明,发达程度越高,文化产业支柱性作用就越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五. 提高幸福指数 提升文化影响力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不仅能启蒙心智、愉悦身心、陶冶性情,更能使人得到思想上的收获和精神上的归依。研究表明,人在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与幸福感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文化软实力。仅仅只有物质上的丰富,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就不能让人真正感到幸福。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人们会产生更多的思想困惑和精神焦虑,这就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把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关注人民群众精神家园建设的层面,要发挥文化所具备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的作用,更好地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滋养人生。

篇10

摘 要 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色。武术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如今中华武术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武术文化,就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崛起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武术文化 形态结构 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界定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精神产品以及与人的精神活动相关的活动过程;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的本质力量,以及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人化世界。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中往往包含着许多分支文化,武术文化就是中华文化母体下的一种文化形态。中华武术文化有着完整的体系和足够的文化承载能力,透过武术文化可以完整折射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

二、中国武术文化的形态结构

(一)武术文化的本质

“武”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之中,是指人手中拿着武器;在《说文解字》中,“术”主要指技艺、方法、手段等。因此,武术就是徒手或手执武器进行格斗的方法技能,其本质特征就是格斗中的方式方法。武术有着体育健身、娱乐表演、自卫格杀、竞技运动等多种功能。武术不仅仅是人们在争斗中的击打动作、舞枪弄棒等格斗技巧,还体现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用为特点的人体文化。武术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包含奋发进取、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仁爱、伦理为核心的伦理文化精神,重视血缘关系的宗法精神。

(二)武术文化的组成结构

通常可以从物质文化、心理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解读武术文化。物质文化是指社会发展中留下的物质形态,如建筑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社会文化是指社会发展形成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道德规范、社会关系等;心理文化是社会发展中积淀于人们心理深处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审美情趣等[1]。其中心理价值层是武术文化的内核,反映着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思维方式等,表现为一种内在超越的精神。

三、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解析

(一)武术文化中的道家文化思想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也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其中隐藏着中华文化最核心、最稳定的内核。《易经》中的天人合一、阴阳辩证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中的“太极”一词就出现于《易系辞》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里的太极是宇宙万物最本源、最初的形态。“道”是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而“道”则源自于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是以道为出发点来考察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认为道产生了自然万物、推动世界发展,道也是自然万物运动的总规律[2]。道家认为,人是阴阳二气运行变化的产物,阴阳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内在表现。这种生命观与健康观深刻影响了古代武术,使中国武术形成了形神兼备的审美意识,通过手法、步法、身法等运用形成了神随形转、形随意动的境界,显示出逼人的威势和脱俗的神韵。

(二)武术文化中儒家文化思想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它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仁爱”,在法制不健全的古代社会,这种道德约束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仁爱思想直接影响着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道德就是从“仁爱”出发建立起来的道德体系。武德中的仁爱思想还体现在武技的运用上,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武德强调技击应以制服对方为主,禁止随意使用武术伤人,正是儒家的道德约束限制了武术的破坏性。

“礼”也是儒家文化重要内容,儒家认为如果人们都按照“礼”去做事,遵循既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就会变得和谐而有秩序。在武术文化中的拜师仪式、比赛仪式等就是儒家“礼”文化的具体表现,这种仪式对维护师道尊严、保持武术的神圣尊严有着积极意义。宗法意识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伦理纲常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国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这种宗法制度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门派意识极强,按照技术风格可以分为少林拳、太极拳、蛇形拳等,按照地理位置的差异可以分为少林派、峨眉派、武当派等,这些武术门派多以门、宗、派命名,这充分说明武术与宗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三)武术技击中的谋略文化

西方文化是一种诚实守信为重要内容的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典型的谋略文化。中国谋略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是谋略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些谋略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3]。武术文化就是一种竞技性的谋略文化,它讲求斗智不斗力,注重智取巧取、以术制胜、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等,这与西方竞技体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武术文化就是中国民族精神的结晶。武术是一种浸润了美、智、刚的健身艺术,它是速度、力量、气势的统一,正是载这种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的强力支撑下,才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毅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道德失范、精神无根、进取乏力的今天,我们应该将武术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共同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 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科技出版社.20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