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

篇1

方法:以2011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比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焦虑程度为42.02±3.55,低于对照组,p

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消化内科护理焦虑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55-02

消化内科患者多为慢性疾病,其严重程度不一,患者多病情反复发生。且如慢性胃炎等疾病与生活习惯等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如果患者对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就容易导致病情持续进展,治疗效果不佳[1]。我院护士为了更好地提高消化内科的护理效果,加强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在38~65岁之间,平均为46.85±4.02岁;病程为2个月~4年,平均为2.02±1.01年。实验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39~67岁之间,平均为46.11±4.74岁;病程为1个月~4年,平均为2.21±1.3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差异均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为常规护理干预,护士的健康教育主要采用口头讲解方法,内容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措施和生活中注意事项。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①首先在患者入院后,与患者沟通交流,评估其对见知识的掌握情况[2]。随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一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②健康教育采用多种方法,在口头讲解过程中,将卡片、宣传册发放给患者,指导其阅读。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护士还可以为其提供视频较长,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③饮食干预:消化内科患者的疾病多与饮食存在明显的关系。因此,护士要密切地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再根据其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改革方案。在患者入院的1周内,监督其饮食,叮嘱其进食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且少食多餐[3],不可以暴饮暴食,并戒除烟酒。

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2周后,患者的焦虑程度。焦虑程度采用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在50分以上为有焦虑状态。

1.4数据处理。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为0.05,以95%为可信区间,计算结果中P

3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目的和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行为,以促进其身心健康。而随着整理护理理念的深入,消化内科患者整体护理中更要求护士为患者给予较好的健康教育[4]。

我院实验组加强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首先对患者进行了评估,这样可以确保护理工作实施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其次,健康教育采用多种方法,避免了单纯口头讲解导致的患者容易遗忘等。此外,我院护士还在饮食方面加强了护理,形成监督模式,使饮食干预的效果更好。此外,加强健康教育后,患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到如何进行自我护理,如何改变饮食等生活习惯,以配合临床治疗,提高疗效,进而降低其不良情绪。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焦虑程度护理后更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综上所述,对消化内科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超.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0):2571-2572

[2]於军兰,李兰珍.健康教育路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102-1103

篇2

关键词 消化内科 护理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06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的逐步深入,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根据消化内科各类患者的特点,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使患者掌握用药知识及防病常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密切联系了护患关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9月收治消化系统内科疾病患者845例,男397例,女448例,年龄5~9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60例,中学388例,小学120例。

方法:运用教育程序,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解决每个患者面临的健康问题。病区助理、负责护士及普通护士各司其职,充分利用晨、晚间护理及做治疗、发药等时间,主动热情地与患者或家属交谈,了解患者所需,做好心理护理,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讲解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的患者,采用文字加口述的教育方法;对年老、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患者,采用简短、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加以图片说明,反复多次进行以强化记忆。

病因教育: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病因有精神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继发性疾病等。饮食因素会引起胰腺炎、溃疡、胃炎、肠炎、胆囊炎、酒精性肝硬化等。因此,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降低疾病发生的关键。应对上述患者重点实施病因教育,告之患者所患疾病及常见病因、诱因。

疾病及用药知识教育:如为什么要做胃镜、肠镜、ERCP等检查、应如何配合、术后注意什么;如溃疡病出血的患者目前主要用药、药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有何不良反应、哪些药饭前服、哪些药饭后服等,强调坚持足量、规则用药是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关键,慎用致溃疡药物,如乙酰水杨酸、咖啡因、消炎痛、泼尼松等;肝病患者禁用异烟肼、氯丙嗪,切莫滥用“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等。

饮食教育指导:根据不同疾病及不同病期给予合理适当的饮食。肝硬化出血患者要特别告知勿食粗糙、坚硬及高纤维素食物,防止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前驱期患者应给予低蛋白饮食,血氨高、肝昏迷期应禁食蛋白;普通型急性胰腺炎,在急性期应禁食2~3天,恢复期进少量的水,无腹痛、腹胀时可逐渐过渡到低脂的流质、半流、软食,痊愈后恢复正常饮食,但不宜进辛辣、油炸、高脂肪食物,戒烟酒;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不宜喝浓茶及咖啡,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忌喝牛奶,不宜进生、冷食物、饮料;如严重呕血伴恶心者应嘱禁食,并讲解为什么。少量出血可给予低温流质,切忌过热过甜的食物,以免致胃胀气、血管扩张而加重出血。

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口头及书面的出院指导,以保证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的复发。对恢复期带药出院的患者,指导其定期复查;对萎缩性胃炎患者要随诊观察,定期做纤维胃镜检查;肝病患者应定期做肝功能、甲胎蛋白、B超等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嘱消化性溃疡患者坚持正规治疗,不自行停止用药,禁用或慎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

结 果

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增强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维持在>95%。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健康意识提高,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治愈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日,降低了费用,患者再次入院率明显下降,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讨 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治疗,而是更多地渴望了解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护理的技能。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下,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健康观念处理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改善患者由于相关知识缺乏而引起的焦虑、紧张心理,协助患者发挥自身潜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有效减轻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和观念,使患者主动参与医疗保健工作,从而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个体化、差异性是实施健康教育的质量要求:健康教育应有针对性,做到个体化。消化内科疾病种类多,有些疾病病程长,诱因复杂,与饮食关系密切,健康教育应根据不同病种及病情采取相应的教育内容。如急性胃肠炎患者禁食和进无刺激性流食,多饮水;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禁食,教会患者胃肠减压的有关知识等;康复期患者以适应新的饮食生活习惯为目的;对肠造瘘术、胃造瘘术患者,应学会必要的处理技术,领会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护能力。由于缺乏治疗、康复相关知识,有的患者表现为不以为然、对治疗不配合,有的由于疼痛等不适,导致情绪低落、烦躁、焦虑等。应根据这些不同精神状态的患者正确评估其知识需求,提供实用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地面对疾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篇3

【关键词】 营养咨询;消化内科;营养知识;护理

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正处在膳食与疾病模式发生转折的时期,人们新的生活态度行为生活方式下,也把注意力或多或少转移到自身的健康上来。社会上营养相关行业兴起,而从亚健康转为疾病时,尤其是在消化内科病房,目前临床健康教育满意率普遍低,住院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仅为42.36%,健康教育存在严重不到位现象[1],饮食指导停留在流质、半流质、软食等较浅的层面上,专业的营养指导几乎空白。患者及家属对专业的营养咨询存在相当大的需求值。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护士承担营养咨询,对人体营养状况实施评价、管理和指导;对患者膳食进行营养评价、管理和指导;对食品及配方进行营养评价;参与患者的治疗,能够更有效地帮助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直接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5月1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200例。入选患者所患者胃肠疾病包括: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肠预激综合征等。

1.2 方法 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由主管护士对其实施常规的消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每周3~4次的专业的“一对一”营养指导直至患者出院。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了解患者对营养咨询效果的综合反馈,问卷内容包括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对营养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水平,接受营养指导后膳食行为,生活方式的自我评价,护患关系的评价,疾病康复的信心,自我管理的应对能力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的比较(表1)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没有差异(P>0.05)。经营养知识指导后,观察组出院时的营养知识知晓率达85%,明显高于入院时和出院时对照组的水平(P

表1

两组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入院时出院时

对照组10013(13.0)40(40.0)

观察组10015(15.0)85(85.0)*#

注:与同组入院时比较,χ2=98.0,*:P

2.2 两组患者营养态度和行为改变率的比较(表2)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营养态度比例没有差异(P>0.05)。经营养知识指导后,观察组出院时的营养态度和行为改变率明显高于入院时和出院时对照组的水平(P

表2

两组患者营养态度和行为改变率的比较

组别例数

认为饮食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了解疾病相关的营养知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健康教育满意率

入院时出院时入院时出院时入院时出院时入院时出院时

对照组10046(46.0)58(58.0)30(30.0)35(35.0)0(0)15(15.0)51(51.0)60(60.0)

观察组10050(50.0)100(100.0)*#30(30.0)100(100.0)*#0(0)90(90.0)*#50(50.0)98(98.0)*#

注:与同组入院时比较,χ2=98.0,*:P

患者营养态度普遍较好,认为饮食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100%,希望了解疾病相关的营养知100%,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90%,健康教育满意率98%,患者认为营养知识的重要性,护患关系良好互动。经过专业营养指导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普遍少于一般患者。

3 讨论与体会

中国营养学会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03所医院中,只有47%设有营养科,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建制,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只有142所医院对患者

作者单位: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进行营养咨询。专业营养师配备不足,而消化疾病与饮食密切相关,营养知识问题是解答消化疾病患者的首要问题。消化科病房为经过专业营养知识培训的护士承担营养咨询提供了条件,可以在第一线上解答患者的饮食问题。

临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存在问题;50%以上的护士制定的健康教育目标用词含糊,难以测量,不合实际,可行性不大,仅65.25%有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人员,差异无显著性(P>0.05)。72.55%临床护士健康教育时感到困难,原因有护士教育者的角色认知偏差,相关学科的知识缺乏,专业知识缺乏,人力资源不足,忙与完成日常护理工作,缺乏教育时间,沟通技巧缺乏,教育形式单一枯躁,无知识更新[2]。患者以输液量多少主观了解病情的轻重反应,专业营养指导缺乏,对护士的回答50%不满意,出院后膳食行为无明显改变,疾病与饮食调节自我管理依从性不高。

专业营养咨询护士指导的患者,参与疾病的治疗,对疾病的恢复信心大,自我管理热情高。

临床护士健康教育停留在旧的层面上,沿袭传统的工作模式,注重日常护理及治疗工作的完成,忽视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经过专业的营养学知识培训护士可以与住院患者及家属面对面,一对一,通过对患者的整体评估,做出营养评价,辅助医生的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的营养支持。

尝试新的健康教育形式,把含糊,目标不明确,质量效果低的健康教育刷新,把重点的内容提炼出来,加强与患者互动沟通,更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配合护理工作的依从性。

加强从事营养指导护士的知识技能培训,选派至知名的营养咨询机构学习,系统掌握营养学指导技能。病房内对所负责的的患者应随医生参与查房,及时了解病情发展,科学的做出营养评价,制订营养计划,针对营养效果及时评价。

提升护士的职业价值,多方位多渠道培训、着手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达到引导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盛利华.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08,3(36):237-238.

[2] 罗洪,陈伟菊,何金爱,等.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的再思考.护士进修杂志,2004,3(19):232-234.

篇4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之一,治疗效果好坏与健康教育关系密切,健康教育是医院中推行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士不仅要配合医疗给患者以适当的治疗与护理,而且要结合患者的身、心、社会需要,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常识、用药的注意以及饮食、活动、休息等如何合理安排以取得最佳效果。目前满意度的提高,主要因素是护士对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我科80例上消化道出血通过这方面的帮助,使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知道如何自我保健,防止疾病的复发。同时,也因此使患者认识到护理的价值,认识到护士是具备一定的医药护理知识并能促进其痊愈的科技人员。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然而在我科疾病谱中以消化道出血占主要,2004年至2006年我科共收治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护士认真履行职责,充分认识到患者在住院期间自己所起作用,从入院到出院,系统的进行了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有关消化道出血的卫生知识,帮助患者了解消化道出血的饮食、休息和睡眠、合理用药、适当运动,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减少影响健康的因素及预防复发的有关知识等,收效很好,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14岁~60岁,病程2个月~5a,上消化道出血30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20例,有胃癌、肝癌出血20例,其中有30例合并休克,1例因休克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其余均临床症状治愈而出院。

1.2方法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进行健康教育。

2健康教育内容

2.1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常见病因是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损伤、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及全身性疾病等,如果知识层次低就得用通俗易懂的词句给予解释。

2.2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2.2.1特征性表现呕血与黑便,患者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有呕血者一定伴有黑便,呕血多为棕褐色,呈咖啡渣样。

2.2.2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如头晕、心悸、恶心、口渴、乏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摸糊等,排便时或排便后易晕倒在地,皮肤湿冷,脉细速,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

2.2.3发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速3d~5d。

2.2.4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出血后血中尿素氮、浓度升高,一般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尿素氮升高,3d~4d恢复正常。

2.3介绍治疗

2.3.1急救措施需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最好是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并讲解穿刺的目的及意义,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先用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

2.3.2止血措施药物止血:去甲肾上腺素4mg~8mg+100ml冰盐水口服,以及西米替丁、垂体、善宁等的使用,并讲解控制药物速度的好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或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到曲张的静脉止血;胃内降温止血法用冷盐水反复洗胃。

2.3.3介绍手术治疗经内科积极治疗而不能止血者应尽量考虑手术治疗。

2.4重点解释

2.4.1饮食方面

2.4.1.1出血活动期禁食。

2.4.1.2出血停止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出血停止6h后进食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流质饮食和水温不易过热,以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软食、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少食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不食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刺激性食品、硬食、饮料,如浓汁鸡汤、肉汤、浓茶、咖啡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出血停止24h后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冷流质饮食,限制钠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诱发和加重腹水和肝性脑病,避免进食硬食和带刺激性食物(如花生、苹果、瓜子、核桃、鱼和排骨等),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食管、黏膜再次出血。

2.4.2活动

2.4.2.1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平卧位抬高下肢,呕血时头侧向一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2.4.2.2轻者卧床休息,可下床上厕所。

2.4.2.3治愈后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相互调节。

2.4.3复查时间及指征有呕血、黑便、上腹部不适时随时复查。

2.5特殊交待

2.5.1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保证睡眠,减少和消除外界的刺激,以减少出血,促进止血。

2.5.2出血应卧床休息,头偏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吸入气道。

2.5.3加强口腔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并发症。

2.5.4插三腔二囊管的患者应积极认真配合治疗及护理。

2.5.5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消除各种出血诱因,如避免过度疲劳,控制饮食等。

2.5.6出院指导患者住院基本恢复健康后,在出院前,护士应给予出院指导,目的是巩固住院治疗及健康教育效果,进一步恢复健康,出院指导尤应注意预防再次发生的指导。

3结论

3.1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健康教育将成为一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消化道出血也不例外。

3.2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取消偏见,有利于社会及患者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

3.3在法制日益健全、新型护患关系的今天,不能保证质量的健康教育也容易引起纠纷。我们护理人员还应提高法律意识,做到自强、自尊、自爱、自护。

3.4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新内容应用临床,还需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自己的特色经验。总之,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在消化道出血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指导,而不是局限于入院介绍或介绍出院指导时进行,也就是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应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医院这种特殊环境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培生.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1):221226.

[2]毕丽华.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手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5(4):7476.

篇5

【关键词】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健康教育;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10月前来就诊的80例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本组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为17-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1.3)岁。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主要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心理及饮食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其具体内容为:要求患者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常识,致病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一般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等。

1.3 评价指标 临床评价指标主要采用自拟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实施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常见疾病的重视程度、服药依从性等内容,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依从性越高[1]。

1.4 统计学原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进行分析,用(χ ±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之间的组间比较,用X2检验计数资料之间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

2 结 果

临床经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前后的评分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3 讨 论

近年来,医疗护理逐渐向着心理干预、治疗及康复等综合护理模式发展,健康教育日益成为医疗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各种因素都会引起患者发病,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提高生活质量[2-3]。本次实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疾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疾病认识程度、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参考文献

[1] 刘爱军,杨笑.健康教育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的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1):104-105.

篇6

关键词:消化内科;老年;护理;安全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方面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自身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就诊于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正是由于老年患者的体质特征,基础疾病多,导致入院治疗过程中易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威胁患者的健康。护理安全是患者入院后,护理工作中避免患者出现规定外的身心损害或死亡,现已成为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指标。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96例老年住院患者,旨在探讨分析对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及相关解决对策,相关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4例老年住院患者,包括男51例,女33例,年龄63~85岁,平均(71.34±3.42)岁,来诊患者中包括3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28例消化道溃疡、14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黑便。合并冠心病者10例、合并糖尿病者8例,合并慢性肺心病者4例。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安全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一般情况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消化内科一般常规护理,具体包括饮食护理、合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组患者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安全干预。

1.2.1护理安全干预内容 护理安全干预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巩固并加强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水平,培养良好的医德和团队精神,增强工作积极性。科室定期举行护理隐患研讨会,找出并分析潜在安全隐患的解决对策。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提升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水平;②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制定个性化方案,进行消化内科入院相关知识宣讲,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和诊疗中易出现的危险事件有正确的认识[1]。因消化内科治疗手段中常涉及禁食禁饮,护理人员要宣讲到位,避免因患者盲目进食引发危险;③改善病房环境。注意通风消毒,保持病房安静,舒适,勤换洗床单,嘱患者多翻身,避免长期卧床出现褥疮。保持地面干燥、防滑。病房中具有安全隐患处应在醒目处给予标识,防止不必要的危险事件发生;④陪护人员的教育。因老年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多依赖陪护人员的照顾,如果陪护人员护理不得当,也会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碍和身体不适,护理工作者应传授陪护人员相应的护理常识和技巧;⑤临床用药。消化内科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是药物治疗,本科的用药多且杂,用药时间不一,保存方式不同,加之老年患者存在基础疾病的用药,更加大了用药的复杂性,护理人员应做到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家属明确不同药物的处理方式,避免因用药错误而引发严重不良后果。静脉输液时,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原则,做好巡视工作;⑥心理护理。患者因自身疾病导致身体不适,并出现睡眠障碍、情绪低落、抑郁,加上消化内科常要求禁食,患者因饥饿引起烦躁不安,对治疗出现抗拒和消极心理。护理工作者应态度温和,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疏导沟通,耐心了解患者需求,帮助患者消除不安,重拾信心[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极不满意四个等级,由患者出院时选择其中一项。对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基本情况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采用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á=0.05为检验水准,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100%,显著较对照组的87.5%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后基本情况 进行临床诊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病情稳定情况、治疗依从度均较对照组好(P

3 讨论

老年患者因自身机能退化、基础疾病多,加上消化内科的部分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传染性强等特点[3],因而老年患者成为消化内科的重点护理群体。在老年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出现的危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自身态度和护理技能水平不足、入院知识宣讲不到位、病房环境差、陪护人员护理不到位、临床用药不按时按需及患者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住院诊疗工作,延缓治疗进程,严重者还会发生医疗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针对护理工作中发现的多种危险因素,我科护理工作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安全干预。例如重视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减少工作失误带来的隐患。加强入院知识宣讲力度,确保患者及家属明确病情及入院需遵循的各项制度。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体质,尽量减少病房内的危险因素,避免出现病房内致病菌感染、跌倒、烫伤等意外事故。进行陪护人员的教育,以充分满足患者的入院需求,协助患者的治疗进程;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强调临床用药安全,杜绝不按时、不按需、不听医嘱乱用药等现象发生。静脉输液时,做好巡视工作。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疏导沟通,消除不安情绪,提高治疗依从度。

本研究证明,通过积极的护理安全干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病情稳定情况、治疗依从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P

参考文献:

[1]朱莉,郑春梅.健康教育处方在老年内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24):2556-2558.

篇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然而在我科疾病谱中以消化道出血为主,2004~2006年我科共收治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护士认真履行职责,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患者住院期间所起的作用,从入院到出院,系统地进行了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家属传播有关消化道出血的卫生知识,向患者讲解消化道出血的饮食、休息和睡眠、合理用药、适当运动,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减少影响健康的因素及预防复发的有关知识等,收效很好,总结如下。

1健康教育内容

1.1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常见病因是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损伤、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及全身性疾病等,如果患者知识层次低就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解释。

1.2特征性表现呕血与黑便,患者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有呕血者一定伴有黑便,呕血多为棕褐色,呈咖啡渣样。

1.3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如头晕、心悸、恶心、口渴、乏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排便时或排便后易晕倒在地,皮肤湿冷,脉细数,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

1.4发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速3 ~5 d。

1.5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出血后血中尿素氮浓度升高,一般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尿素氮升高,3 ~4 d恢复正常。

2措施治疗

2.1急救措施需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最好是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并讲解穿刺的目的及意义,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先用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

2.2止血措施药物止血:去甲肾上腺素4~8 mg+100 ml冰盐水口服,以及西米替丁、垂体、善宁等的使用,并讲解控制药物速度的好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或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到曲张的静脉止血;胃内降温止血法用冷盐水反复洗胃。

2.3手术治疗经内科积极治疗而不能止血者应尽量考虑手术治疗。

3饮食方面

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患者在出血停止6 h后进食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流质饮食和水温不宜过热,以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软食,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少食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不食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刺激性食品、硬食、饮料,如浓汁鸡汤、肉汤、浓茶、咖啡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出血停止24 h后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冷流质饮食,限制钠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诱发和加重腹水和肝性脑病,避免进食硬食和带刺激性食物(如花生、苹果、瓜子、核桃、鱼和排骨等),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食管、黏膜再次出血。

4活动

1)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平卧位抬高下肢,呕血时头侧向一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轻者卧床休息,可下床上厕所。

2)治愈后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相互调节。

3)注意复查时间及指征,有呕血、黑便、上腹部不适时随时复查。

5 特殊交待

1)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保证睡眠,减少和消除外界的刺激,以减少出血,促进止血。

2)出血应卧床休息,头偏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吸入气道。

3)加强口腔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并发症。

4)插三腔二囊管的患者应积极认真配合治疗及护理。

5)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消除各种出血诱因,如避免过度疲劳,控制饮食等。

6)患者基本恢复健康后,在出院前,护士应给予出院指导,目的是巩固住院治疗及健康教育效果,进一步恢复健康,出院指导应注重预防再次发生出血的指导。

6结论

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健康教育将成为一些疾病的治疗方法,消化道出血也不例外。

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取消偏见,有利于社会与患者进一步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认识。

在法制日益健全、构建新型护患关系的今天,不能保证质量的健康教育也容易引起纠纷。我们护理人员还应提高法律意识,做到自强、自尊、自爱、自护。

篇8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干预;消化道症状;生活质量;不良情绪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较为易见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我国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在30%左右[1]。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为显著的消化不良症状,其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不但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还造成患者生活质量大大下降[2]。本次研究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与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以期改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与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17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1例,女性71例;年龄22~70岁,平均(43.1±2.4)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为(4.3±0.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按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其中对照组男48例,女38例,观察组男53例,女3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护理,包括:服用法莫替丁20 mg/次,2次/d;服用吗丁啉1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常规用药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健康教育:对患者宣讲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并介绍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与器质性消化不良疾病之间的区别,消除患者的顾虑。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②心理护理:评价患者的生理、 心理反应以及身心防卫与应对能力,寻找护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帮助患者提高防卫能力,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学习应对技巧,降低对自己病情过多关注,促进患者痊愈。此外,还应有针对性实施心理治疗与护理,主要有支持性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患者互助治疗、认知治疗以及暗示疗法等。③饮食护理:要求患者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且要定时、定量。应少使用脂肪餐与辣椒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切勿饮酒和暴饮暴食。提倡补充维生素,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并按照患者的饮食喜好与体质制定个性化的食谱。④行为干预:在患者的恢复阶段,患者的家属还应对患者的行为做好干预,包括实施健康的作息时间与适当的运动等等。⑤药物干预:对于发生烦躁不安、严重抑郁和焦虑以及睡眠严重不好的患者,按照医嘱准确、及时地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安定和舒乐安定等等。

1.3评价标准 采用消化功能不良量表对患者实施评估,每个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个级别,分数为0~3。其中"无"代表没有症状,记为0分;"轻"代表有症状,但不显著,记为1分;"中"代表症状比较显著,但可耐受,且对正常生活与工作无影响,记为2分;"重"代表症状显著,且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记为3分。消化不良各个症状分数相叠加即为消化不良症状总分,分数越好代表消化不良症状越明显。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实施评估,分别两组患者的活动、生活、健康、近期支持以及生活质量总指数等进行评定。不良情绪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4],按照我国常规标准,SAS评分>50分则诊断为焦虑症状阳性,SDS评分>53分则诊断为抑郁症状阳性。本次研究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不良情绪评分,并分析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与护理,本研究中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为(51±8)、(33±6),SDS评分分别为(54±11)、(42±9),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科中最为易见的一种疾病,且发病率高达30%左右, 患者经常存在腹胀、腹痛等临床特征,严重的患者常因为消化不良影响营养吸收,引起消瘦,对健康带来很大影响。通过研究表明[5],健康教育可使其患者重视自身饮食与健康,并能积极预防与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因而,应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消除其顾虑,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同时,还应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促进胃排空,改善饱胀、胃痛等症状。高彦等等人通过研究表明[6],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相比存在更多心理问题,治疗疾病的同时更加需要实施心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7],而这些不良情绪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之间存在着恶性循环,而心理治疗在阻止该恶性循环中有重要的作用。有相关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8]。因而,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以及防卫与应对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解除患者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自尊与自信,加强患者对周边环境的适应性,进而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提示护理干预能够减缓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程度。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提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提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护理干预能大大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接受疾病治疗,减缓消化不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雷玉娥.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50-52.

[2]海晶美,王垂杰,李玉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焦虑抑郁关系的调查分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6):32-35.

[4]瞿金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9,18(2):1823-1824.

[5]王燕.护理健康教育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44-146.

[6]高彦.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6):1311-1312.

篇9

关键词:健康教育;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09-02

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与临床,日益受到重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还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直肠壶腹部的慢性溃疡。溃疡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胃酸分泌过多、胆汁返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精神紧张、饮食失调、不良环境等。鉴于该病的特点极其相关的防止原则,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8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男55例,女34例;年龄在21-78岁,平均41岁。全部病例均经电子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者66例。

1.2 治疗

急性出血期暂予禁食,静脉滴注抑酸护胃、止血、补充维生素、电解质等药物。经验性选用:奥美拉唑(洛赛克)、氨苯环酸(捷凝)、水溶性维生索(V佳林)等。待急性出血停止后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酌情予三七、白及粉调服以保护胃黏膜,杀幽门螺杆菌治疗。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心理指导

消化新溃疡病程较长,易反复。应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发病规律,消除紧张情绪,避免精神刺激,以平稳的心态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饮食指导

2.2.1 定时进餐,少量多餐,不可过饱。既能减轻胃的负担,又能使胃内长存食物,以稀释胃液,减少胃酸对溃疡的刺激。

2.2.2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可急吞,以增加唾液分泌,中和胃酸。

2.2.3 进易消化的温热食物,避免过冷过热,不宜给芹菜、韭菜等粗糙。多纤维食物,以减少对溃疡面的刺激。

2.2.4 食物要新鲜、营养丰富、含有足够的热量蛋白和维生素,如牛奶、米粥、豆浆、鱼肉等。

2.2.5 避免刺激性饮食,如烟、辣椒、油煎类、咖啡、浓茶、肉类等。

2.3休息与活动指导

生活环境要安静舒适,保持精神愉快,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病情轻者可是适当较轻工作,疼痛发作时要完全休息4-6周。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使胃酸分泌增加而加重溃疡。

2.4 用药指导

消化性溃疡是多发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因此彻底治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服药必须坚持长期、规律、定时、全程、遵医瞩服药,切不可擅自停药换药。常用的药物的健康指导;

2.4.1制酸剂应在饭后1小时服用,片剂应嚼碎后服。

2.4.2H2__受体拮抗剂 宜在睡前服用。

2.4.3保护胃黏膜药物应在饭前或睡前服用。

2.5出院指导

2.5.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使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酒,禁食酸、辣、过甜及粗糙食物。

2.5.2向病人说明情绪与疾病关系,情绪紧张和忧虑可导致溃疡病的发生和复发,故应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稳定。

2.5.3说明三大并发症(胃穿孔、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的诱因及前兆症状。如出现上腹部疼痛、压迫感、恶心、呕吐、黑便等及时到医院复诊。

2.6 注意事项

健康教育的实施强调个体化、有针对性,要患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让患者禁烟酒,就要让患者知道禁烟酒的目的、禁烟酒对疾病恢复的好处,这样会使患者的行为更具有主动性、目的性、积极性。

3 结果

我们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对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配合有效的健康教育,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使疾病早日康复,住院日明显缩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有2例患者未坚持治疗,病情复发再次住院,其余80例均定期门诊随访,合理用药,进行正确的自我防护,病情持续稳定无复发。患者治愈率达96.8%。

4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消化液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分别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有腹痛(具有三大临床特点: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可有失眠、多汗、营养不良、消瘦和贫血等,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作用、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药物以及烟酒刺激、咖啡或刺激性食物等都会导致溃疡的发病率增加。因此对患者开展有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教育非常必要。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而且使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问题大为减少;焦虑、恐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控制,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培养了患者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复发率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l]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74.

篇10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药物;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17-01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粘膜的美克尔(MECKEL)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近年研究发现溃疡的形成与幽门螺旋菌(HP)的存在有关。本病绝大多数(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我科自2012年1月~2013年3月共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66例。在内科治疗中强调彻底根除Hp,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为指导思想的新的临床护理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6例,男143例,女39例;年龄18~56岁,平均37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106例,胃溃疡79例,复合性溃疡26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证实为活动期溃疡,并作过快速尿素酶试验,胃粘膜Giemsa染色,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Hp感染状况。结果Hp阳性152例(92%)。

1.2 治疗方法

给予洛赛克20mg,每日2次,羟氨苄青霉素0.75g,每日2次,替硝唑1.0g,每日2次,三联治疗1周。继续应用金奥康20mg,每日1次,维持8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以了解Hp根除状况。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先行止血处理,停止出血后,再实施上述治疗方案。

1.3 治疗结果

我们以新的护理措施对1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治愈患者158例,复发8例,治愈率为95%,将以前60%的复发率降为5%。在5%的复发患者中,绝大多数是不服从服药原则,未回院复查者。

1.4 复诊情况

在152例Hp阳性患者中,1年后因消化性溃疡复发而再次入院有8例,其中Hp阳性检出7例,占87.5%,说明除Hp是防止此病复发的关键。再次入院的8例患者中,有7例未按医嘱服药及来医院复查。

2 护理

Hp是一种感染率极高的细菌,该菌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经过粪-口或口-口传播。因此,彻底根除Hp,防止排泄物的污染,预防Hp的感染,对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及复发率十分重要。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2.1 服药指导

嘱患者按医嘱服药,不可漏服。洛赛克、羟氨苄青霉素、替硝唑服药时间为早餐前和晚上入睡前。金奥康为晚上睡前。

2.2 消毒

(1)患者急性期入院后,将同病种安排在同一病室,嘱患者大小便在固定的容器,经医务人员消毒处理后再排入管道。(2)病室内的洗手间及便器每日用消毒液消毒处理。(3)嘱患者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4)患者吃剩的食物、用过的餐具、呕吐物等都先消毒后处理,以免成为传染源继续播散。

2.3 饮食

合理搭配,不应偏食: 由于很多患者性理压力大,具有对饮食挑剔的特点,因此,既要根据患者的的口味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又要指导患者不能一味偏食自己喜好的饮食。同时,应主副食搭配,不仅可以增进食欲,并能提高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有利于溃疡的修复。

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消化性溃疡患者进食的量和规律性与疼痛的发生直接相关,不规律的进食破坏胃液分泌节律性。过饥时,胃内无食物中和胃酸,使胃酸和胃蛋白酶相对增多,从而刺激溃疡,引起疼痛,并难以愈合;过饱时,会使胃壁过度扩张,极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从而加重溃疡。发作期少量多餐,每天5~7餐,每餐量不宜多,易选用细软易消化食物。病情稳定后每天3餐,可给予正常普食,以保证各种营养素平衡。

2.4 健康教育

(1)同患者多交流,帮助他们了解病情,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根除疾病的信心。(2)使 患者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嘱其坚持服药。禁用致溃疡病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药物,防止溃疡出血。(3)对患者积极进行卫生宣传教育,明确Hp的传染性,特别注意家庭内的感染,做好餐具的消毒。家庭成员中有类似溃疡病症状者,要及时来医院检查。

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一定要按疗程带药,在院外坚持服药,达到疗程。嘱患者停药1个月、半年后回院复查。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以前因为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不清楚,人们一直以饮食护理作为消化性溃疡护理的重点。现在认识到根除Hp是治愈溃疡病的关键,因此,改变以往的护理方式,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是本文中心。可概括为三条。第一,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本病的病因、服药原则、卫生消毒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讲明按疗程服药可彻底治愈此病,一旦彻底根治,一般不会再感染及复发。第二,复查是否根除Hp是防治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关键。以前溃疡治疗愈合后,Hp仍持续阳性者溃疡病的复发率达60%~70%[1] 。因此复查结果Hp为阳性者,在症状未发生之前,要医嘱继续三联治疗,以根除Hp。第三,防止传播。此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的排泄物,排泄物要先消毒后处理。患者的餐具要单独消毒,不可公用,减少传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