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的本质

篇1

何为教育?“教育”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孟子尽上心》中的“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由此可见“教育”一词在古代有“教”和“育”的双重意思。在西方“教育”一词的英文是education,源于拉丁文edueare原义为引导引出。对于教育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可以增进人们技能的,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而狭义的教育就单指学校教育,学校通过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系统的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陶冶他们的思想和品德,使人们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养成一定的思想和品德。而有关于教育的本质,有的学者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得到启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围绕教育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即教育和与教育有关的社会子系统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学记》中,开篇就强调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说,教育对于社会的功能在于通过文化创造、文化批判与传播来引导社会文化进步。本人认为既然教育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其本质不单单是传到授业解惑也,在现代社会,教育更多的是肩负提高民族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使命。

二、高等教育本质

我国的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全日制本科、专科学校和各类形式的半工半读大学,业余大学及研究生学院。高等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基本文化修养,重建价值观,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关高等教育本质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观点一,高等教育本质是一个历史变迁过程,其变迁为:首先是高层次优秀职业人员的活动变成直接职业训练;其次,高深学问的探究与教授变成研究与教学。观点二,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创新、批判、选择的运行机制。观点三,认为高等教育本质是围绕高深知识和技能传递与创新而展开的教学、研究管理、服务等社会关系的总和等等。从以上观点我们不难看出,任何一种教育归根到底都离不开“人”的培养和“人”的活动,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回答了高等教育的本质问题,揭示了高等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与联系,为我们认识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处理好高等教育与教学、科研、管理及社会服务提出了要求,从而解决了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健康的发展。只有牢牢的把握住高等教育的本质,才能更进一步的发挥出高等教育的各种优势,同时合理的调整好高等教育的结构,处理好高等教育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矛盾,避免鉴于改革中出现的偏差,认真总结经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这也是契合了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中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

三、结语

篇2

1.1国家实力背景不同国家实力背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原因。美国高等护理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一领,与其综合国力的强大密不可分。19世纪末,美国“崛起”过程的完成以及20世纪美国由经济大国走向超级强国[1]的过程,为高等护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而崛起的根本因素和标志都取决于该国综合国力的强弱。有学者提出,综合国力由硬国力、黏性国力(制度因素)、软国力组成[2]。可以说,19世纪、20世纪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为高等教育乃至高等护理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制度基础以及精神动力,如联邦政府和美国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对高等护理教育的资助、国人对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视、独特的教育机制等。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综合国力仍与美国有一定差距,这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较弱的一个基础原因。

1.2高等教育发展不同高等护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受到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影响。19世纪中后期,美国开始向欧美各国学习,并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约在1910年,美国成功取代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3]。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主动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社区学院、研究型大学和巨型大学的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整体上处于大发展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另外,美国高等医学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也进行了改革[4]。这些为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成为世界楷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在这个时期,美国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其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规模均为世界第一。现代美国高等教育集中了英国的学院模式、19世纪德国的研究型大学理想以及服务社会的美国观念[5],不仅为高等护理教育的生成和发展做好了铺垫,而且为护理学科的发展培养出了许多跨学科人才。许多护理人员在其他学科接受了硕士或博士教育[6],如美国很多护理理论家都曾获得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硕士或博士学位,拓宽了护理学科的视野,为护理学科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本,为高等护理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事实表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护理教育的生成和发展。由于受到近代急剧变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的制约,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缓慢,教育管理体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运行机制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建国前,中国高等教育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建国后,以苏联为样板,直到改革开放才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博采众长。由于长时间学习单一国家的经验,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步伐,迟滞了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转变、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为高等护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3高等护理教育改革与实践基础不同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在研究基础上改革和实践。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建立在研究型大学基础上,植根于科研背景之中,因而始终以研究的视角看待学科发展,关注学科发展。美国在借鉴了德国、英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后,迅速建立起了本国的研究型大学,以1876年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6]为标志,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科学。研究型大学的设立直接推动了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活动,带动了护理科学研究,从而促进了护理新知识的拓展。在这种浓厚的研究氛围下生成、改革和实践的高等护理教育,最终取得了世界护理学科发展的主导权。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是在学习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实践。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真正发展起来不足30年的时间,虽然在发展中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主动性,但从国际护理发展形势来看,总体上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一个被动发展的阶段。

1.4护理理念不同学科理念的更新与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对现代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着高等护理教育建制化进程。南丁格尔护理观念曾经占据着美国护理话语权,但在20世纪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成为世界护理中心的过程中,变革了的护理理念起了关键的导向作用。在高等护理教育建制化过程中,美国始终将创新理念贯穿其中,以国家创新体系为前提,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课程和教学创新为关键途径,培育和输送了大批创新型人才,拓展了护理新知识,开创了护理新技术,展开了护理新实践。创新不仅存在于护理界每个人的意识中,而且渗入了所有人的心理并转化为创新活动。创新理念导致了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产生,直接促进了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建制化进程。20世纪,美国高等护理教育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一领,使护理学从一种长期的经验性技术逐渐转变为一种科学,均得益于其先进的创新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护理工作者的护理理念局限于奉献和服务。这种理念限制了学科的发展空间,遏制了学科的发展活力,也影响了非护理工作者对护理学科的认识。当前,护理学已经成为与临床医学等平行的一级学科,确立了护理学在医学大厦中的合法地位,我们需要借此机会大力弘扬南丁格尔的创新精神,引领护理学更好更快地科学发展。

2中美高等护理教育差异的应对建议

2.1更加重视和支持高等护理教育发展高等护理教育作为传承、发展、创新护理知识的殿堂,无疑是我国护理学从根本上由植入向生成转变的基础。首先,以社会需要为起点,大力支持高等护理教育。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用20余年时间就基本完成建制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国家对护理学科的宏观管理和配置。其次,深化护理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护理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主流,美国对护理科研的支持以及护理科学博士学位(DNS)[7]的创建,促使美国成为世界护理中心。

2.2深化高等护理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战略措施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过程中与国际接轨的背景。国际化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学习资源与渠道,成为我国护理学科本土化的生成基础。但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根本发展必须走本土化之路。当前,需要深化高等护理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战略措施,以国际化为生成起点,以本土化为生成路径,以具有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高等护理学人才培养体系为生成目标,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生成。

篇3

[关键词] 多元主体; 投资; 高等职业教育; 成本收益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63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106- 03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学校形式。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受教育者获得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特殊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对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现阶段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已经开始认识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在国家财政支出上予以倾斜,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投资渠道”无法满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投资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主体必须多元化,具体可将投资主体分为政府、社会与家庭(或个人)。以下分别分析各投资主体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如何进行投资决策。

1 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1.1 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

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政府为建设、维护和运营高等职业教育而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价值。间接成本一方面是指由于直接成本投入而导致其他部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耗费;另一方面是指放弃其他投资项目的代价,即该投资的机会成本。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供给,要受政府本身财力的限制,主要取决于其税收收入,还取决于其财力的分配政策。由于财政资金是有限的,而财政支出是无限的,这样一定时期的财政资金并不能满足所有财政支出项目的需求,也就意味着一些项目会被放弃。

此外,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会导致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干预,干预导致的结果主要有: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低效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弱,由此而带来的损失理应属于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间接成本。一方面,由于政府从宏观方面难以对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效率进行量化评价,并且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宏观效果是滞后的,这种滞后性也就增加了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评判的难度,而且公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中存在着非人格化的委托关系及多层次委托关系,这些都将减弱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效率的激励与监督的动力,从而引起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低效;另一方面,直接干预减弱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适应能力。政府直接干预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经营者产生非生产性激励效应,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行为对市场反应迟钝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服务定位的非市场化,从而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效率低下。

1.2 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收益

政府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主体,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

1.2.1 经济效益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主要在于挖掘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潜力,通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而为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根据舒尔茨提出的按学历的收入差别和作为国民收入增长重要原因的教育收益率推算,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亚于生产投资。可以利用(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收入-中等教育毕业生的收入)/高等职业教育费用来估算高等职业教育收益率。例如,日本参照舒尔茨的方法,就1930-1955年这一段时间进行了推算,结果显示,在国民收入总额中,约25%是由于增加教育资本而取得的。以1955年为例,该年度国民收入约为72 985亿日元,其中由于增加教育资本而增加的国民收入约为18 246亿日元,而本年度国家与地方教育费用总额约为3 720亿日元,那么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应为1 ∶ 4.9。[1]事实证明,政府进行教育投资的重要性不亚于生产投资。

1.2.2 社会效益

高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平民教育,对学生所进行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一方面是提高公民素质所必需的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并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这个视角来看,可以将高等职业教育视为公共产品,其具有公共属性和公益性,理所应当得到政府更多的经费投入。尽管高等职业教育所带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难以用金钱来衡量,但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必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公民受教育越多,知识越多,其社会责任感也会越强,从而会更积极地参加。政府加大高等职业教育投资,还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对于同龄的群体来说,高等教育如果仍是精英化教育,那么将会有很多人不能从中获益,这样就产生了教育不公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和政府之间是互利的,一方面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直接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也是政府发展国力的强力保障。政府是否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和投资多少,首先,要看政府的财力是否允许;其次,要看每一项投资的迫切性;第三,要看投资的单位产出。也就是说通过对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收益分析,政府在决策时,既要考虑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又要考虑财政支出的必要性和效率性。

2 社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此处将社会界定为政府和家庭(或个人)以外的组织,包括企业、社会团体等组织。以下主要分析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收益。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企业建立员工大学或设置培训机构;企业全资或控股设立教育集团,开设民办、公办、民营学校;企业向政府或社会主管的学校提供资助或捐赠,与学校进行合作。

2.1 社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

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主要是指企业直接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价值以及因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而花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价值,这个部分的成本可以用企业投资其他项目的投资报酬率来衡量。如果企业是向高等职业教育捐赠,还会涉及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等。其中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企业放弃所捐赠的资产所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交易成本是指企业在选择搜寻捐赠对象,进行沟通、交流与谈判活动,以及起草契约、进行资金或资产登记并转移入册等活动需要花费的成本。

2.2 社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收益

2.2.1 产出增加

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人提出,“以人为本理论”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人的素质对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人力资本不仅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具有特殊的生产功能:一方面人力资本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或投入要素;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要素。企业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将会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从而使得企业产出增加。

2.2.2 降低人力资本成本

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普通劳动力的供给是充分的,甚至是无限的,而人力资本却是一种稀缺资源,其稀缺性甚至超过物质资本。[1]市场上人力资本供给者的地位要比普通劳动力的供给者地位有利,如果企业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将会使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变为人力资本供给者,从而降低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并且能优先获得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进而降低企业人力资本成本。

2.2.3 获取良好的社会声誉与社会支持

首先,企业通过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可以获得学校资产的一定使用权,比如说冠名权、在学校内部建立经营机构、获得职业院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等。其次,通过投资使企业社会声誉提高和品牌价值增加,扩大销售额和利润。第三,由于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利用媒体进行宣传,无形之中可以获得一个免费广告。

2.2.4 税收利益

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符合政策导向,可以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从而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世界上多数国家有类似政策,只是减免程度不同而已。

对于单个企业来说,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弊端是很明显的。一是投资与收益的非对称性。一方面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受教育者能力提高之后,不一定会成为该投资企业的员工;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学家罗森认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仅限于体现它的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可以随时处置自身的人力资本,无论是直接将人力资本从企业中完全退出,还是隐性退出,对于企业来说,都是难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本使用权的。二是企业投资的时间偏好率。对于一般企业来说,企业所追求的是能够迅速实现价值的培训和教育投资,这种培训和教育往往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生产技能而进行的,而要使这些特定的生产技能培训投资产生效用,前提是劳动者要有基本的文化素质和劳动能力。然而对于这类投资,企业是不愿意投资的。如果能够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可能会增多。

3 家庭(或个人)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3.1 家庭(或个人)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

家庭(或个人)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是从微观主体家庭(或个人)角度来看,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所付出的代价,具体可以分为外露成本和内隐成本。

3.1.1 外露成本

“外露成本”是指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它包括厂商支付所雇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资、所借贷款或资金的利息、租借土地、厂房的租金以及用于购买原材料、机器设备、工具和支付交通、能源费用等支出的总额。[2]按照该定义,可以将家庭(或个人)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露成本理解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家庭(或个人)所支出的直接费用,主要有学费、杂费、书本费、其他学习用品费(如文具费),以及由于上学带来的额外生活支出(如食宿费、交通费、通讯费等)。

3.1.2 内隐成本

“内隐成本”是指应计算为成本却未作货币支出的厂商本身所拥有的货币支出。[2]按照该定义,可以将家庭(或个人)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隐成本理解为私人的机会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参与工作而失去的可能收入。二是因将资金投资高等职业教育而丧失了其他获益的机会,可以用有价证券收益率来衡量。

3.2 家庭(或个人)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收益

人力资本因未来导向的投资行为而形成,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发生在未来,通常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它的成本却是发生在当前。产生的收益主要有:

3.2.1 较高的工资收入

一般来说,个体收入水平与其所接受教育的年限正相关,年限如果越长,其预期的收入水平也越高。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与未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高中毕业生等相比,预期的收入水平要高。甚至近年来的媒体有许多关于高职类毕业生与普通本科毕业生相比,就业略显优势和薪资水平高的报道。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生产、服务类企业扩张明显,形成对高职技能类人力资本的极大需求,这样一来,此类人力资本需求曲线右移,需求增加又会导致供给变动,供给曲线也会发生右移。然而,由于人力资本供给反应的滞后性,供给增加幅度小于需求增加幅度,导致此类人力资本就业形势好,工资水平高的局面。

3.2.2 较大的职业机动性

一方面,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劳动者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更容易找到条件更为优越的工作;另一方面,在经济不景气、面临企业裁员时也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即使失去原有工作,再次受雇的可能性也更大,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特征将更为明显。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这样的人才正是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人才。

3.2.3 较高的生活质量

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能影响其对消费、子女教育、健康和闲暇享受等方面的理解。消费会更加理性,能够较合理地安排消费和积累;能够长期指导和督促子女的教育,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态度会更合理,有助于提高子女教育成功的概率;能够较为合理地在健康和闲暇享受以及劳动之间作出合理选择;甚至还可以提高个人社会声望和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

在现实中,家庭(或个人)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收益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该投资具有风险。投资风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风险,二是生命意外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源于3个方面:一是人们主观认识不足;二是政策的时滞;三是遇到风险后难以变现。投资所固有的风险决定了投资决策需要考虑风险因素。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或个人)是否投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取决于其投资成本和收益以及取得收益的风险,但成本和收益的发生时间不同,因此,决策时需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利用差额现金流量折现法来决策。差额现金流量折现法是指假设从投资时点开始到未来某时点这一段时期来考虑,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和不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差额现金流量,然后根据差额现金流量来计算净现值或内含报酬率等,再根据其决策标准,进行决策是否投资,具体可以利用下式来计算:ΔNPV = ■ΔNCFi / (1 + r)i。收益的风险可以采用两个方法来计量:一是利用肯定当量法,将不确定的收益调整为肯定的收益;二是风险调整法,计算折现率时将风险要求的报酬率考虑进去。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投资主体在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时候,将面临不同的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各自决策都要遵循一定原则。因此,在构建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时,必须充分考虑各主体投资决策的特殊性。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定位

收稿日期:2007―10―15

作者简介:胡万义,男,汉族,副研究员,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高职教育强调的是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不是掌握知识的程度;其次,高职的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职业素质教育;第三,高职教育是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的;第四,高职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实践性,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第五,高职教育的教师主要是“双师型”的教师。

一、高职教育的科学定位

我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学校特点,进行了科学定位,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以转变思想为先导,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专业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提高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

二、教学实践

近年来,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基本产生了如下共识:(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根本,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4)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5)“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6)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途径。

(一)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是以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为基础,以两个国家级试点专业为龙头,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如在我校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构建了产学结合“以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人文类、基础类、花卉应用类、树木应用类、经营应用类和任选课类6个模块,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3个层次训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3项基本培养”的“1633”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十分重视高职教育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部分设施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实训用教学仪器设备从少到多,从落后到先进。新建了室内设计技术实训中心、生物资源利用实训中心和公共综合实验中心等。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实验实训课时得到充分保证,学生实际操作机会增多,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能力得到加强。在产学研结合上,我校通过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科研优势、设备优势,本着“双方需求、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企业开展了多种合作形式,建立起了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教师,尤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校加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选送教师进行学习和培训,从企业调进人才作为教师和从校外聘用教师。大大加强了教师队伍,扩大了“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四)选用优秀教材,抓好教材建设

我校根据高职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整合,合理选用统一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对没有统一出版教材的学科,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任课教师协商,确定该学科暂用教材或自编讲义。

(五)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我校首先出台了教学管理规定,其次,坚持课堂教学质量三级测评,建立了学院各级领导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建立了新开课和开新课的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学院领导与专家、学生评教的三级测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六)开展“多证书”制度

开展“多证书”制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多证书制度是指学历文凭和其他如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驾驶证等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对专业教学要涵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中所要求的应知应会的全部内容,由此来构建人才培养计划。多证并重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

三、管理模式

目前,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校内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本科院校设立职业技术学院(或应用技术学院等,有的与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合属办公)的管理模式;二是本科院校与社会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大型集团企业等合作办学,以独立的职业技术学院运行的管理模式;三是本科院校与中专(或成人、民办)学校联合办学的管理模式。

我校采取的是第一种管理模式,我校高职教育由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全面管理,包括一切教学活动、学生管理等工作。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专业设置、制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的选用、教学的具体实施、教师培训和聘任、教学监控与督导等。学生管理主要包括:学生的日常管理、在校外实习期间的管理、综合素质教育、党团活动、课外活动和就业等。

四、创新模式

本科院校高职教育特色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上,可以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当地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地域或地方特色;也可以是依托行业办学,与相关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培养相关行业企业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行业特色。创新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实施“双证书”制度,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改革,是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

(二)构建模拟仿真型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模式,突破传统校内实践教学的模式。

(三)构建产学研结合教育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模式,突破传统校外实践教学的模式。

(四)构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从内涵、外延、形式上阐述 “双师型”教师的特征性内容;从理论上论述 “双师型”教师所具备的素质、队伍建设的途径,从而建立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五)构建高职教育教材建设的模式,从理论上阐述高职教育教材的本质特征、内涵和途径,以及要求高职教育教材体现的是实践指导性、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岗位的针对性、职业能力的培养、多元性和前瞻性,从而构建高职教育教材建设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智荣.关于本科院校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刍议.西安教育学报,2004(12).

〔2〕 刘凤菊,王新平等.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中国成人教育,2001.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主体;成本分担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161-01

一、高等学校教育的性质

高等教育的性质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决定性因素。按照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服务是准公共物品。一方面,高等教育在未达到拥挤的情况下,不具有竞争性,大家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数达到饱和时,一个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就减少了他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如高等教育招生有考试筛选、学费缴纳等限制,这就将一部分人排除在高等教育消费之外。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很高的正外部性,如它可以培养出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的人才、可以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可以提高国家的整体精神面貌等,高等教育排除的成本很高,它不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因此,高等教育既不是在消费上具有完全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也不是在消费上完全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兼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成分,属于准公共产品。

二、高等学校成本分担的主体

(一)政府。高等教育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按照西方公共经济学理论,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生产部门”,其职能主要是为了“生产”和提供具有公共利益或效用的“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及对公共利益的追求,所以政府应该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对高等教育进行公共供给。

(二)学生或其家庭。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接受高等教育意味着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个人来说,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增加他的人力资本,使其在未来能够得到更高的收入。高等教育除了能为受教育者带来预期经济收益外,还能使他们获得较高的非经济收益。如个人接受高等教育有可能在未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的子女在文化教育方面的直接或间接收益等。

(三)企业和其他社会成员。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性,除了能够给受教育者自身带来很大收益外,也能给企业和其他社会成员带来很高的收益。对于企业来说,教育的收益主要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收益提高;接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劳动者创新欲望及工作能力强,在工作中会不断创造新方法和新产品,使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受过较高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在企业所占比例高,可优化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比例的高等教育费用由学生及其家庭承担会限制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由以上分析可知,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政府承担部分的减少很大程度上转嫁给了私人家庭,这对贫困家庭的学生造成了经济负担。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家庭中,学费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1996年的86.7%快速上升到2000年的顶点196.9%,其后逐步下降到2005年的140%。学费给我国居民家庭高等教育支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过高的私人教育成本分担易导致高等教育机会选择的不均等。目前我国有一些政策为贫困学生提供了优厚条件,比如2007年实行的免费师范生政策。接受这一政策的学生免除大学四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并每月补贴足额的生活费,但要求学生毕业后必须到生源所在地的农村学校教学两年,并且从事教育事业十年以上。虽然这样的政策为贫穷学生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这样的机会却并不是真正均等的机会。

(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不完善导致高等教育经费的不足,降低办学效率。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原来高校存在的师资和基础设施的潜力已经充分利用,现在容纳能力已到极限,普遍出现师资和教学设施紧张的状况,教学和生活条件有恶化趋势。因为教师和教室不足,不少学校普遍采用上大课的方式,一百多人甚至几百人挤在一个课堂,严重降低了教学效果。出现了严重的教学资源不足。

四、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建议

(一)完善政府资助机制,真正实现机会均等。针对目前学生及其家庭承担的成本分担比例快速增长,造成学生支付困难,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者是接受不公平的教育机会,我国政府应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给予贫困学生充分且公平的机会。相应的对策是建立各种形式的学生资助政策,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学生助学贷款等。

(二)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成员捐赠,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在政府投入不断减少的情况下,适当的将学生及其家庭承担的比例转移一部分到企业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捐赠比例,是解决经费来源结构失调的有效举措。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结构中,社会资本的比例很小,而不断提高社会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能力是一条成功的国际经验。据此,政策上应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高等教育倡导社会捐助高等教育事业,从税制上鼓励对教育的捐助,拓展社会资金筹措的渠道。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D.布鲁斯・约翰斯通.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财政与政治[J].比较教育研究,2002.

[2]袁连生.我国居民高等教育负担能力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

篇6

摘 要:高职院校试点本科专业是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追求,是对学生接受更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的响应。在高职院校本科试点建设过程中,由于生源质量的变化,在高等数学等基础课教学上仍需对目前高职本科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进行相应的改革,对教学方法作出合理的调整。

关键词 :高职本科 教学现状 教法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编号为QN20131159,承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承德市公交线路的发展现状与优化分析):201422123。

高职院校试点本科专业是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追求,是对学生接受更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的响应。近年我国的高职本科教育有些探索和发展,为企业一线输送了大批应用复合型人才。在高职院校本科试点建设过程中,由于生源质量的变化,应及时调整教法,因材施教。高等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高职教育的必修课程应在高职本科教育中给予很高的重视!本文结合本人高职本科的教学实践,初步分析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并对相应的教学方法总结。

1、高职院校试点本科专业现状分析

1.1 高职高等数学设置课时不足,未给予重视

为了提高高职院系的就业率,高职院校往往重视各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尤其是机械、电工、热能、化工、汽车制造等工科专业,把教学时间尽多的放在专业课建设和手工技能训练上,高等数学的课时一减再减!使得数学教师上课要赶进度,往往概念衔接,练习等时间被压缩,影响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多,数学课时少,使原本抽象的课程更加给学生带来了理解和应用上的困难。

1.2 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初等数学没学好

基础较薄弱是高职生主要特点,高职院教的学生入学分数属于三本以下,普遍存在着数学基础差,学习能力匮乏等问题,部分同学甚至厌学。如何因材施教,在有限的学时里兼顾到每个学生的难点,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困惑。

1.3 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手段简单,与专业知识结合不多

用一本教材,一个教案,一支粉笔满堂灌的讲课方法也依然存在。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没有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本科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使得大多从事数学基础理论课教学的老师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授课时很难真正的与其专业需要相结合,数学建模知识也未能涵盖各专业的知识,高等数学知识变为理论知识和做题。

2、高职本科教学方法总结

在分析高职本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有限的学时内需做出以下调整,笔者对自己尝试过的教学方法给出总结:

1.1 精讲概念,略理论,重应用

目前各地中学的教学以及高考的内容已经涉及到微积分的初步概念。但中学数学研究的主要是有限的问题,而微积分主要研究无限的问题,要让学生了解并习惯应用它们的严格数学定义。在做专业调研的基础上,适当的加入物理背景或专业概念,可利用软件解决,或加入数学建模模型。

1.2 引数学史,使用多媒体教学演示并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一些知识的物理背景或是数学发展史、数学家的资料,可选择使用多媒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爱,并节省课时。对于广义积分、空间解析几何,多重积分、曲线积分以及曲面积分等难点内容适时使用多媒体,注意数形结合,不但直观立体,能讲解清晰,更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领悟。

1.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除要求学生逐渐培养记笔记能力外,在高等数学中,对每节主要内容进行小结,每章、相似的概念之间都应注意针对性小结,比如对一元多元微分,定积分,广义积分,重积分的求法加以进行对比性总结。在每章结束及在学期末或某门数学课程结束时注意进行阶段性总结,如在导数以及偏导数、定积分以及广义积分、多重积分、曲线积分以及曲面积分等课程对分别。有一定学习能力后,可安排自学问题和题目,引导同学预习。

1.4 与实际问题,建模模型,专业知识相结合

数学历来源于实际,用于实际。微积分发展历史中的一些经典问题,如瞬时速度、最值问题、求面积体积、质量、转动惯量、引力等等,它们既是微积分的精髓,也是微积分的实际应用,教学中应注意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引出概念,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每一概念的引入都应该注意联系它们的背景和历史,更要结合概念在相关专业上的应用,如在机械、电力、经济学、保险、计算机、生物统计等所有领域的实践应用。

1.5 开设数学实验,引入并加强数学软件的教学

对于运算步骤比较繁琐的题目,或是比较难给出的函数图形,可考虑使用数学软件解决。现在讲解比较多的软件有mathematic,matlab等,并且开设数学实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改革效果

高职高数的教学由于生源的变化、学时的变化、就业压力的增加,出现了许多的连锁问题,我们必须对高职本科高等的教学现状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提出解决所遇问题的更多方案。使高职本科高等数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学好这门基础课程,并不断提高学生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更好的实现高职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贺静婧,高职高数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97-99).

[2]刘林,申家峰,华浩波.数学思想与大学数学素质教育,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22.

[3]张丽玲 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探讨,高教论坛,122.

[4]战黎荣,赵田夫,吴宗宅. 数学思想方法在高等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大学数学,122.

[5]王悦,如何在五年制师范生的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23.

[6]陈克东,论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高教论坛,1224,( 3).

[7]王东红,唐月红,浅谈数学思想方法与大学数学教育,科技创新导报,1232,(36).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特征;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准则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政策迅速向以效率为基准的资源配置政策转移。日本高等教育进行了种种改革,其中以修改大学设置基准、放宽学校办学自、引导高等院校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建立一套具有约束机制的评估制度,引导教育资源向以效率、效果为基准的方向转移为两条主线,即放宽与约束。在教育财政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削弱统一分配制度,减少统一分配额度,强化倾斜分配制度,加大倾斜分配力度。经过1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在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分配制度改革中市场机制、竞争原理已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并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一、缩减国立学校定量拨款,增加学校自筹资金比率

日本《学校教育法》规定:学校设置者……除法律特别规定外,应负担其学校的经费。根据这一规定国立学校教育经费应由国家负担。从日本国立学校财政收入构成情况看,20世纪60年代国家教育财政拨款高达80%多,充分体现出“谁设校谁支付”的原则。90年代下降到50%左右,近年一直保持在50%~60%的水平。相反,学生缴纳的学杂费等学校自筹资金迅速提高,由20%上升至50%。出现这一结果的背后实际反映出一种观念的转变――由教育投入向教育消费观念转变,而这种观念的转变又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和高等教育财政的短缺性密切相关。在日本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或 “普及化”阶段以后,一方面强调受益者为国家,另一方面也开始强调个人,这样受益主体为国家、个人双方,且出现受益主体不断偏重于个人的趋向。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引发出高等教育费用应“用者自负”、“国家负担”或“政府与个人成本分担”等争议。其结果出现了国立学校教育经费应由国家和个人共同分担,减轻国家负担,增加个人或地区社会负担比率的政策导向,使国立学校财政收入构成中呈现出政府财政性拨款与学校自筹经费两条曲线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结果。

二、减少私立学校定量性财政补贴,增加倾斜配置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对私立学校给予财政补贴。日本政府对私立学校补助分为一般性补助和特定补助(专项补助)两种。一般性补助主要根据学校是否按计划招生、师生比例等指标进行配置,是一种定量性分配制度;而专项补助则侧重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学术研究、实施情报化和国际化活动、促进大学教育改革等等,属于一种倾斜配置制度或差额配置制度。上述两种分配制度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各有侧重。私立学校教育事业费中来自政府的财政性补贴比率不断下降,1981年为28.9%,2000年为12.2%,大大提高了私立院校财政收入依存于市场的程度。相反,国家对私立学校的专项补助大大提高,通过竞争机制使补助资金达到有效配置。

三、私学主导型特征进一步突出

国立高等院校数量不断下降,1990年为15.9%,到2000年降为12.2%,进一步突出了日本高等教育私学主导型的特征。从学校经费来源分析,私立大学主要依存于学生缴纳的学杂费,国家只支付极少的补贴,而且政府还可根据教育财政状况、教育政策的调整减少其补贴金额,因此大力发展私学是减轻高等教育财政、引入竞争机制的有效途径。国立大学特殊行政法人化也是如此。随着国立大学特殊行政法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2003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国立学校特殊行政法》。法人化以后的国立大学与政府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契约关系。基于这种关系的变化,高等教育财政制度亦随之作出相应调整,如原来财政制度中禁止接收地方公共团体捐赠款的规定得以缓解,规定可根据具体情况接收捐赠款。国立大学法人化后也要求国立大学通过各种渠道广开自主财源,鼓励国立大学进一步引入市场调节机制,实施受益者负担的原则,不断强化学校自筹经费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将国立大学过渡到由地方政府管理。

四、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国际化倾斜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围绕着接收留学生和海外教师的国际交流等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国际化的重点转向大学教育计划、教育课程、学校经营管理等领域,要求教育内容、方法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从而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加强国际学术研究以及科学技术竞争力,最终实现科学技术创新“立国论”的战略目标。

1.建设30所国际一流水准的院校。日本科学技术省制定的《日本第二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明确提出:“力争在未来50年内培养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就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制定了具体目标。文部科学省在《大学改革计划》中重点指出:要建成一批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数量为30所,占日本高校总数的5%。为此在政策层面上首先出台了重点调整院校结构、增加竞争性研究资金的投入力度等措施。根据日本大学类型的划分标准,研究型大学一般指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它包括:①在所有的学部之上均设有博士课程,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率:国立和公立大学为9∶100,私立为6∶100,医学专科院校为20∶100。有关研究生院大学的选拔方法在《大学改革计划》中明确指出,不考虑设置的主体(国立、公立、私立),所有研究生院大学均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产生,产生后为改善更新其学校或学科的研究设施设备,使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财政给予重点配置。这样的选拔方法扩大了选拔范围,将私立大学纳入了选拔范围之内,在政策上缩小了国立与私立大学之间的距离。

2.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挑战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成为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向国际水准倾斜的另一大举措。日本科学技术省制定出两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计划期间为1996―2000年和2001―2005年)。在这两次计划期间逐步扩大科研经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成为实现总目标的关键。因此日本文部科学省率先在高等教育预算中加大了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把材料工程学、遗传学、环境科学及能源四大科学领域作为投入的重点给予极大支持。从分配方式看,日本文部科学省所管辖的科研经费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科研经费,另一种是竞争性科研经费。一般性科研经费属于定量分配,而竞争性科研经费是通过科研人员或研究小组提出研究开发项目,经专家小组事先审查、评议后发放的一种研究项目的资助经费,属于倾斜式分配方法。竞争性科研经费是科研经费发挥高效率的载体,是产生高质量、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2000年在文部科学省所管辖的科学研究补助费中竞争性科研经费的比率不断提高,占科研补助金总额的27%,2003年达到了近40%,竞争性资金增长幅度之大显而易见,它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活动、战略性创造研究以及科学技术振兴等项目上,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进一步向高质量、高效率,即高、精、尖领域转移。

作者单位:张自强河北赫达实业有限公司

王颜林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系;市场机制

[DOI]10.13939/ki.zgsc.2017.01.193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国家的一项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是针对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成人高等教育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做出适当变革。

1 要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成本分担体系

成人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市场体系,在这个市场体系中,存在着成人高等教育产品(教育服务)、成人高等教育服务提供者 (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学生)和政府机构等构成要素。而其办学机构实现供需均衡的原则是“按需施教、学以致用”。

成人高等教育受市场机制的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在职者的教育与社会、市场的关联度比较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规格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下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取决于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样才能顺应人才市场的需要。正因为与社会市场经济联系紧密,成人高等教育在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项职能的基础上,要凸显两项职能即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要紧扣时展需要,培养与时展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若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改革管理体制,引入市场机制。[1]

2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成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受政府投入和个人收入等多种因素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涉及了多个分担主体,成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如何建立,这就需要逐一分析各分担主体的收益情况,并通过该情况合理得出各主体的分配比例,从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整体运作模式。

2.1 分担原则

2.1.1 收益原则

收益原则,也就是“谁受益,谁分担”原则,是指社会和个人分担的成本份额是由各自收益的大小来确定,这是成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非常重要的原则。成人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性质,既能为个人带来可观的收益,也为社会及整个国家带来显著的公共利益。谁获得收益,谁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分担比例。因此,作为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国家应加大拨款。另外,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成本的补充形式,学生需交纳学费。目前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中都占据主要地位。

2.1.2 社会需求原则

社会需求原则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在制定学费收费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相应专业的社会需求量,适应市场的需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需求量的多少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是有所不同的。针对当前社会急需的专业,由于毕业时学生相对容易获得高收益率,可以制定较高的学费标准,如果该专业的社会需求量不大,为避免造成人才断档,吸引学生报考,则应该制定较低的学费标准,以吸引学生报考。例如2000 年计算机IT业兴起,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计算机专业的学费普遍较高,重点院校学费6000 元左右,普通院校学费也高达4000 元。

2.1.3 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是指成人高等教育中专业不同,学费标准也就不同。要详细计算各类专业办学成本,将实际成本作为收费标准的参考。除考虑实际成本之外,还要考虑外部收益,对于如计算机、法律、金融等个人收益明显的专业,应该制定较高的学费标准。对于如国防、基础科学、师范类等社会效益大的专业,学费可低于其他专业,甚至实行免费教育。此外,还需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比如上海的高校和贵州的高校,由于地区不同,学校运行过程中的费用也是不同的,学费可适当体现出该差异。

2.1.4 能力原则

能力原则,是社会公平的内在客观要求,是指在确定成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标准时考虑分担能力的因素。能力小的,就少分担一点;能力大的,就多分担一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收益普遍较高,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低、个人成本分担能力相对较弱,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按照能力原则确定成本分担标准。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学费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社会阶层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实际收入水平。

2.1.5 社会公平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过去少数人占用大量公共教育资源,这种现象将会被改变。由于每个学生个人或家庭分担了一部分教育成本,这样每个学生所消耗的公共教育资源相应减少,国家可以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若当期成本不变,高等教育资源总量的增加将扩大高等教育的总规模,也就是说,将会有更多的人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故使高等教育机会在全社会的分布更趋于均匀合理,以增加高等教育机会的社会公平性。[2]

2.2 分担主体

成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是其受益各方,这是因为个人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在知识和技能方面上得到了提升,从而给社会、个人以及用人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动科技发展。

首先,政府仍然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负担者。成人高等教育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外部效益,这也使得国家和社会成为教育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所以,政府应加大对教育成本的投资。其次,学费收入可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成本补偿中不可或缺的主渠道。从受益角度来看,个人通过接收教育,提高其未来的预期收益,所以个人应负担部分高等教育成本。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收取学费有助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并缓解对政府产生的财政压力。再次,高校也是成人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者之一。高校有一流的科研人员、科学仪器和设备,高校应利用这些优势加强同产业界的合作,进行科研创新,从而获取收益。这些年涌现出的大批成功企业都是高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选择自k高科技企业的结果,如天财软件公司、复旦复华等。作为非营利性组织,高校应当将这些自身所创造的利润投入成人高等教育事业,以获取进一步发展。最后,加大用人单位的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用人单位包括国家各企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应更多地招聘高素质人才。依据“谁受益,谁分担”原则,用人单位须进行教育成本补偿。补偿形式多种多样,除依法纳税和对定向生付费外,还可以设立各种奖助学金、进行捐赠补偿等。今后,成人高等学校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不只是让企业参与教育成本的分担,要提高企业的分担比例。

3 关于建立更完善的成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系的几点建议

3.1 更新观念,建立并增强市场意识

高校应当顺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教育成本分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该机制的作用。首先,充分考虑成本分担机制的影响因素,明确各相关利益群体的权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灵活化的继续教育成本核算与价格规制,合理配置和利用有限资源。其次,高校还应综合考虑消费者的差异性,每个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及培训项目是不同的,高校需合理设置培养费用的收费标准,按照地区、项目、行业设置不同的收费标准。另外,根据供求关系及培养成本价格波动状况,建立收费标准变动机制,结合物价水平的变动适时调整收费标准。[1]

3.2 提高成人高等教育预期收益

当前,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体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难以培养出满足用人单位的毕业生,造成公众对成人高等教育预期收益日趋下降。为充分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需提高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正确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对成人高等教育培养体制的改革,是要摒弃过去那种理论重于实践的教学模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鼓励学生在大学时代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完善目前的收入分配政策,同工同酬,这样才能提高公众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从而使成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意识得到增强。另外,完善我国目前的用人制度,要让成教学院的毕业生能在公平的环境中进行竞争,获得与自身能力相符的工作机会。[3]

3.3 加强学科培养的前瞻性以适应市场需求

前瞻性将给成人高等教育带来发展的机缘。成人高等院校只有对自身学科发展趋势有所预见,突出前瞻性,才能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如何加强学科培养的前瞻性,这就需要成人高等教育学院在制定适应市场的学生规模、学科建设时要充分考虑高等产品的供求关系。因为,在用人单位吸纳这些高素质人才为其服务时,学生的自身价值才能在工作中得以发挥,并且人力资本得到积累。同时,用人单位通过生产力提高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也使得用人单位分担成人高等教育成本才会成为可能。

3.4 借鉴国内外经验,丰富高等教育成本的补偿形式

当今,国外成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相对比较完善,并且形式丰富多样。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鼓励新的成本分担中社会的补偿方式,扩展新的社会分担渠道,这样既能适应市场需要,又能减轻政府投入压力。比如,建立体现产业经营教育发展方向的产业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另外,社会捐赠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所接收的社会捐赠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其中成人高等教育所获得的捐赠更少,因此,积极开发利用社会捐赠,提高其数量与规模。

参考文献:

[1]史志谨,宋东浩.引入市场机制:成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篇9

关键词: 《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G434

一、引言

目前全国23所本科中医药院校当中有近一半开设有英语专业,多数开办于十年之前。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各中医药院校纷纷创办英语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从“学院”升为“大学的“更名”需要,其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就是该校的专业数量和学科门类。英语专业的办学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在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仍然被草率开办。实际上各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建设和发展都还很不成熟,在各校中的地位普遍不高。然而,当前各院校英语专业办学所依据的情况与当年有了很大的不同。

二、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与创新――压力与动力

第一、 作为高等院校本科阶段英语类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估重要依据的《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于 2015 年由国家教育部正式出台实施,对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准入、专业建设和专业评估提出了基本要求和标准。《国标》倡导“分层卓越、各显特色”的原则,要求各高校以《国标》为教学蓝本,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特色以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制定本校的英语类专业培养方案。[1] 这一原则的要义就在于要使各个层级、各有专长的各高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能摆脱“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高等中医药院校举办的英语专业必须在《国标》指导下革新人才培养机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第二、就中医药事业发展而言,在宏观政策方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探索建设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并按照国家总体部署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医药对外投资和贸易。在具体产品贸易领域,2016年医保商会联合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共同推出了“植物提取物优质供应商”认证(GEP认证),成为提升中植物提取物企业在美国市场含金量的重要法宝。近年来,通过产学研国际合作推动中医药走向海外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

总之,中医药事业的阔步前进将直接大大刺激中医药企业对兼具英语专业知识、基本中医药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的高端英语人才的需求;作为“产学研”中重要一环的中医药院校,其培养的具有突出中医药专业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将在中医药的海外拓展中担当重要角色。为此,我们要深刻把握《国标》倡导的“分层卓越、各显特色”原则,改革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在《国标》指导下做好充分的人才准备。

三、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对照《国标》,我们发现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层办学观念陈旧保守。

部分院校的管理层对于所在学校英语专业的发展还缺乏前瞻性的思考,未将所占学生比例不大的英语专业办学进行全局性统筹规划。在陈旧保守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下,中医药院校更多地还是把资源投入具有传统优势的医学药学学科研究与专业建设上,而对英语专业等“小众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和投入明显不足。有些院校的管理层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淡薄,缺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类指导、分类培养的理念,束缚了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这些都直接造成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整体办学水平不理想,培养的学生质量差强人意。

2.专业特色不够突出,未能体现《国标》倡导的“分层卓越、各显特色”的原则

虽然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一定数量的中医药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然而基于某些考虑,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幅调整。在保留英语专业传统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减少甚至取消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医药类相关课程,增加了一些商务类课程。这样虽然着眼于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提高学生的商务能力,但其专业办学所依托的中医药背景却被大大削弱。由此,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与其他高校的英语专业的同质化倾向加大,缺乏自身突出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与《国标》倡导的“分层卓越、各显特色”的原则多少有所背离。

3. 实践环节薄弱导致交叉学科优势不明显

现阶段,理论教学在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仍然占主导地位,而实践课时相对较少。实践型、双师型的专业教师缺口较大,不少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实际并未完全落实和开展。 还有一些中医药院校的英语专业在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还远远落后,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薄弱。而实践环节的薄弱则直接导致学生仅仅将英语专业知识、医药知识和商务贸易知识等模块进行简单地叠加,并未很好地贯通、协调好知识模块之间的关系,因而使得其本应具有的交叉学科的优势体现得不明显。

4.僵化、落后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部分中医药院校唯“就业率”论,将其视为就业质量评价的最主要指标和最关键因素,有些甚至直接以就业率考核代替就业质量综合评价。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就业率统计没有综合反映就业动态、收入状况、岗位稳定程度、岗位发展前景、个人满意度等多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3] 这样的体系其实是僵化的、落后的,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质量,导致评价对专业建设所应具有的导向作用并没有得到实现。

四、《国标》指导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在《国标》指导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制定本校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

邀请各校所在区域内相关中医药生产和贸易企业,甚至与各兄弟院校及其所属区域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联动,制定中医药行业发展所需要的英语专业本科质量标准(“行标”)。各校英语专业依据《国标》与“行标”,制定本校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之后,各校英语专业应积极优化课程体系,调整现有教学模式,构建以中医药学科为依托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4] 形成专业教学团队,高质量、有特色地培养适合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英语类专业人才。

2. 以质量为核心,狠抓专业内涵建设

各校英语类专业要树立多元人才发展^,按《国标》的要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摒弃落后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本,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分类培养,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管理层应大胆革新,进行资源的优化升级配置,加大对实用英语(中医药国际贸易方向)等具有长远创新能力的英语类专业的投入,狠抓专业内涵建设,培养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英语专业人才。

3.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探索中医药院校实用型英语人才“订单式”培养。各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与中医药制造和出口高度关联性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构建人才协作培养机制:一方面各高校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配套改革,实现实训教学与专业岗位技能和学生专业素质与企业雇员职业素养的对接;另一方面相关企业在合作框架内,按照约定与自愿参加“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项目”的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保证学生的就业。这样既可很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也可稳定和开拓学生的就业渠道,一举两得。

4.着眼于实践,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改革目前以书面考试为主的教学考核方式,增加实践环节的考察,并加大其在整个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推进实习基地建设,开拓专业见习新途径,如以恰当方式组织学生参加广交会和药用植物提取类的专业小型交易展示会,促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向实践工作经验的转化。采取扶持政策,加大实践型、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的力度。

5.建立动态的、立体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摒弃唯就业率论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将前述就业动态、收入状况、岗位稳定程度、岗位发展前景、个人满意度等多项动态性评价指标纳入其中,建立就业质量评价的雇员自我评价和雇主评价机制。甚至引入第三方评价,通过科学规范评价流程和方法,确保评价机制的权威性[3]5。由此建立起动态的、立体的英语专业人才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对现行人才培养制度起到反拨作用。

五、结语

在中医药事业蓬勃兴起的大好形势下,各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应依据《国标》,依托本校优势资源,针对各校生源特征,着眼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培养能适应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的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仲伟合.《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J].外语界,2015(3):2-8

[2]中医药贸易迎全新机http://.cn/stock/t/2016-05-10/doc-ifxryahs0658909.shtml

[3]张娟.基于协同理论的医药贸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西北医学教育,2016,24(1):2-8

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质;功利化;辨析;价值追求

在知识经济逐渐成为主导型经济形态的当今时代,作为发明、创造和传播知识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人们热切期待着它能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然而汹涌而来的却是公众不断的批评与质疑之声。有人说:“大学里一切都有了它的价格,但人们却忘记了它的价值。”①。也有人说:“高等院校普遍染上了实用唯学、急功近利的通病。”②而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③。其中“功利化”、“大学精神的缺失”则成为其中的热词,受到更多非议。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怎样实现功利化纠偏而使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只有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清楚地辨析高等教育的功利化问题,确立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为基点,有所持守,有所选择,有所创造,有所超越,实现大学精神的重构,中国高等教育才能最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发挥好“动力站”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本质探寻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自大学产生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但却一直众说纷纭。而今,随着经济与思想的更加活跃,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认识愈加多样,伴随而来的还有种种教育乱象,这促使我们不得不正本清源,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追求真理的社团。”①美国教育家何钦思认为:“大学是从事高深学问的学习、进行专业教育和研究的机构。”②我国教育家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③尽管各家表述不同,但实质是相通的,他们都把大学理解为对真理、对高深学问的学习、探究、传播的学术机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曾说:“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大学为社会、州立大学要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④由于这一理念的科学贯彻和取得的巨大成功,威斯康星大学迅速成为美国的知名大学,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即“威斯康星理念”也传遍了全世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和巨大的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大学越来越强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这是否意味着高等教育本质的改变呢?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有一个“源”与“流”的问题,教学、科研是“源”,社会服务是“流”。因为“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高等教育”而言,它既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培养专门的高级人才的教育,那么它的教育内容无疑应该更加高深。故而,高等教育的本质应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追求真理,培养造就高级专业人才。教学、科研便是它的本质职能,而其本身就包含着服务社会的功能,只是在很多情况下,它是一种间接的、隐性的服务;而社会服务只是其本质职能的延伸,是以直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目的的,因为这种服务更具显性,因而被单独提出来。但这决不意味着高等教育本质的改变。因而,只有扎扎实实搞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高校才有可能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反之舍本逐末、急功近利,则只能导致高等教育的畸变。

二、高等教育的功利化辨析

在检讨和辨析高等教育的功利化问题时,最重要的依据便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笔者认为,凡是背离高等教育的价值原则而从某种现实的、暂时的利益出发,寻求短期的政治或经济效益,弱化或丧失高等教育的本质,即是一种功利化的倾向,即应及时地予以纠正。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高等教育肩负着直接为社会培养建设者的重任,因而有一些功利追求当属正常,然而这并不等于“功利化”。“功利化”是主体向功利状态转移的过程,其驱动力是强烈的终极利益;在此过程中,主体的结构和属性逐渐发生变化。据此,我们来辨析和澄清一些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首先是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在进行结构性调整,学科专业朝着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调整。这本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但在调整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做法:不少学校瞄准市场,什么专业效益好就开什么专业,什么职业热门就盲目扩大专业规模,造成了短期内各高校一窝蜂上类似专业的乱象。在相关的项目研究中,我们曾对河南省4所高校(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和洛阳理工学院)做过调查。4所高校历史不同、办学层次不同、性质有别,但近几年都不约而同地成立了一个软件学院,均以专科层次为主。其办学方针都指向“以社会需求为动力”、“以就业为导向”。这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办学思路的一个缩影。然而这种为短期效益扎堆儿上专业的行为,其弊端马上就显现出来。由于不少学校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资源评估论证,往往是学生招来了,却师资缺乏、教学场地和设备缺乏、图书资料短缺……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到学生毕业时,市场饱和,就业难的窘境便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一些长线专业、基础学科、人文学科,因为缺乏立竿见影的显著效益,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甚至有的学校为此失去了自己的传统与优势。长此以往,原本互相支撑的学科体系势必生态失衡,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强调,高等教育要为社会服务,但首先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对于盛行一时的事物,要有批判的眼光;必须抵制诱惑,捍卫属于自己的东西。其次是高校的科研问题。不少高校为了科研评估达标、为了获取较好的排名,以行政手段强制教师完成科研任务;还有的学校对科研的要求与政策支持远高于教学;在职称评定中,科研业绩又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不仅阻碍了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发挥,而且使教师备感压力,科学研究不再是一种探索与发现的快乐,而变成了无奈之举。于是不少教师拉关系、找门路,粗制滥造、弄虚作假;于是只有井喷的科研成果,却没有实质的学术与技术的创新。在一项相关的调查中,教师们的科研成果取得后“束之高阁,主要用来科研考核、职评、填表”的竟占78.72%。这样的“科研”早已走向了真理的反面,已严重背离高等教育的本质,当属一种学术的高度功利化。此种现象如不严加遏制,必将贻害无穷。事实上,高等教育领域诸如此类的功利化问题还有很多,因此才引来了一片的质疑与指责。而其背后所隐含的,正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关注,是深沉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也是对它殷殷的期待。

三、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

在新的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在困境中寻一条新路,快速而健康地发展?笔者认为,坚守其本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乃重要一途。而目前,高等教育至少应从五个方面确立自己的价值追求:

(一)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本质职能是培养造就高级人才,而高级人才的内涵在不同时代则有着很大差异。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的培养目标大致都经历了一个由“完人”或“通才”向“专门人才”的嬗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人”才是社会的主体与根本,“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断得到强调。于是近年来,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全人教育思潮兴起,它是对功利主义教育哲学的反驳,是对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的批判。全人教育强调人的身体、知识、技能、德性、智力、精神等全方位的发展,使人成为有尊严、有个性、有作为而真正享有自由和幸福的人。应该说,全人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正契合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自觉追求,实际上这也是人类通向自由王国的必然选择。当然,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应该是各级教育的共同目标。而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顶层,它所致力于培养的人应该具有以下素质:宽广的学术视野、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文素养、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度发达的智力(独立思考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良好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意识、健全的个性品质、健康的体魄。而任何与此相背离的教育行为都是应该警惕与戒除的。

(二)致力于知名学者的培养和优秀学术成果的创造

高等教育的另一本质职能是科学研究,是对高深学问进行发现、探索和传播。最初的大学便是“学者的社团”。时至今日,由于国家对大学的行政管理、功利主义哲学的泛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等因素的影响,“学者的社团”这一理念受到冲击。但必须承认,大学依然是高学历人才最集中的地方,是学者云集的地方。而学者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没有学术成就,也便称不上学者。某种意义上,学者和学术就是大学的标志。没有知名的学者和优秀的学术,楼宇再高、设备再好,也称不上著名大学。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无不荟萃一批世界著名的大师级学者,无不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其办学水平和学术声誉的基石。当然,对于多数一般大学而言,短时间内还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坚持致力于知名学者的培养和优秀学术成果的创造,大学的前景一定会是美好的。需要注意的是,学者的意义并不等于文凭和职称,学术的意义也不在于科研成果的数量。近年来,由数字化管理和功利思想影响所带来的重科研轻教学、无实际价值的“科技泡沫”不断膨大等现象,严重破坏了高校的学术氛围。这就更需要大学拿出勇气和胆略,与社会的喧嚣保持一段能冷静思考的距离,给学者的成长、学术的创新创设良好的氛围;而学者们则更应该有所秉持,以坚定的学术信念和学术毅力,捍卫学术真理,创造优秀学术成果。

(三)致力于名牌学科的建设

高等教育是一种分科教育,因而学科就成为大学的又一重要标志。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品牌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大学地位的高低。考察世界一流大学,其中不少大学学科并不齐全,如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但不管学科门类有多少,他们都根据各自的传统和实力,打造了各具世界先进水平的特色和优势学科。比如,一说到加州理工学院,人们就会津津乐道于它的航天学、天文学;提到麻省理工学院,人们立刻想起它的电机工程和计算机工程;另如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医学,牛津大学的古典文学、数学等等。正是这些名牌学科,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聚集了大批优秀人才。因此,综合性、大而全,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充分条件,而一流大学一定具有一流的学科;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忽视打造名牌学科。同时,任何一所大学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一般性大学更是如此,因此更应根据自身条件,集中优势资源,努力建好特色学科,打造名牌。哪怕数量不多,但只要有几个特色学科,把其特色发挥到极致,就足以吸引优秀人才,促成良性循环,进而产生滚雪球效应,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致力于高层次的社会服务

近年来,受市场与经济的影响,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正在被日益强化。很多大学都在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着结构性调整,正由传统的“象牙塔”向社会的“服务站”演化。那么大学到底应该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是不是社会需要什么,大学就迎合什么?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依据大学的特性,它所提供的应是一种高层次的、学术性的服务,是其他机构不能提供或者提供得比较差的服务;它一定要以学术研究为基础,要有教育内涵。而优质的、高层次的社会服务既可为学校赢得良好的声誉,也是在报答社会,履行大学应有的社会责任。大学在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结构调整时,应以明确的价值观念和审慎的分析论证为基础,要与社会即时、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坚守大学的本质,服从真理的标准,而决不能随着社会风尚盲目转向、随波逐流。

(五)致力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时代精神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