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形势与政策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形势与政策政策

篇1

形势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这一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也即将结束,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这一学期的课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

黄老师上课上课的形式非常独特,总是制造机会我们学生自己上台发表自己对某些话题的想法,这不仅能够让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更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在这一方面带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黄老师讲课也特别生动,老师睿智敏捷的思维,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给我们所带来的无限快乐,更被黄老师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

通过课堂上对“十二五”规划与大学生就业这个话题的讨论,让我对“十二五”规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及“十二五”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这对于促进自身素质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一个发展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二五”时期亦是如此。我们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里,我们除了明确自己的目标外,更要及时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应当结合实际需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与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提高竞争力。

就业问题一直是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有着以下的机遇:

第一,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有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那么,必然会同时带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空间。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

和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在上述新兴产业中就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三,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也将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新渠道。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有关劳动的法律,这也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篇2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意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篇3

【关键词】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133-02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面对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千方百计提升该课教学实效性。

一、当前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与地位认识不够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职业技能,也要具有较强的辨析能力,而这种能力往往培养自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但当前高职院校对形势与政策课往往重视不够,这主要表现在该课的教学管理上。一是经常合班教学,人数较多,往往是一间教室多达一两百人,甚至三四百人在一起上课。这种教学安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过程中应有的师生互动,教学效果欠佳。教学质量很难保证。二是有些高职院校没有把形势与政策课真正纳入考核体系,学生听课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课堂考勤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三是课程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很多高职院校目前安排的课程专题涉及面不够宽,而且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给学生造成一种这门课不够严谨、可有可无的印象,严重影响该课教学质量。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按照必修课的要求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教学管理。

(二)师资队伍整体力量较为薄弱

增强师资力量是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体系全面、教学基本功扎实、结构合理、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提升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最大保障。目前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发展状况普遍不够稳定。一是教学队伍的准入条件不明确,缺乏硬性规范。二是部分教师是兼职,本身工作量就大,而且首先要保证本职工作的投入,所以实际上能够投入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上的精力非常有限,教学水平难有大幅度的提高。另外,高职院校中有不少年轻的辅导员在担任此教学任务,他们由于阅历较浅,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也把握不够准确,加上教学经验不足,理论吃不透讲不顺,课堂教学缺乏感染力。三是实际待遇偏低,教学岗位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使整个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队伍的思想不够活跃,给教学和教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教学内容挖掘、扩展不够

教育部每年都会分上、下半年制定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各高职院校会根据要点及时安排教学内容,但它们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地抽取教育教学要点,没有从中挖掘、延伸出更多更切合时政特性的专题和内容,使得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稳重有余而灵活不足,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最新的形势与政策信息量。这从一定意义上削减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实效性。

(四)教学形式单调

部分教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无非就是完成一项政治任务,这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大话多、空话多、套话多,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时政信息量不足,案例少,人情人理的分析少,教学中缺乏透彻的说服力,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虽然绝大部分教师应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但因为自身缺乏创新自觉性、主动性,展示的内容往往也是照本宣科或是单纯地放录像、视频,使得现代的教学手段形同摆设,没能真正体现出现代教学手段区别于传统“黑板教学”的价值。

二、提升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

学院层面应健全机制,加强组织保障,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职责明确的全方位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格局。学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及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在教研室统一有序组织下开展教研活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性,关键是要持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除教师自身的积极努力外,教学团队积极有力的推动不可或缺。比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直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广西教育厅举办的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各类时政专题研修班的学习,鼓励一批有潜力的教师攻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同时又积极引进一批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内就明显提升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理论水平和整体教学实力。此外,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还长期坚持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集体备课的做法,通过集体备课研讨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厘清、攻克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互相交叉听课、评课,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观摩教育厅组织的教学基本功大赛,以此促进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该学院还鼓励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经费配套支持到位,以科研带动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理论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形式

事实证明。即便是教师在课堂上多么富有激情,但凡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方法都会使得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互动式教学模式,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应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采取研讨、辩论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建立、完善形势与政策课报告会制度。邀请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结合本省、本市、本地发展实际和时政焦点作形势报告,使学生实地、实时地了解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和新形势。此外,应建立重大节庆日和重大事件教育制度,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教育效果。

篇4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是湖北省高职高专中较早落实教育部“05”方案的学校之一,与其他兄弟学校一样,形势与政策课程相比于“两课”其他课程,在课时、人员、经费以及课程建设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局限。2011年以前,形势与政策课只开设6-8个学时,教学组织也是以大讲座的方式,其实践教学几乎没有,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保障。2012年独立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后,学校在课时、师资、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始走上正轨,教学实践活动也得以顺利进行,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形势与政策课程与两课其他课程一样,开始受到学生的广泛喜爱。

一、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活动设计要注重三个原则

1.时效性原则。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设计学生实践活动时,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有趣味,时代感强的话题,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主动,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具有严格的时效性,它随时间、空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内容。因此,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活动设计要与解决学生思想困惑息息相关。生活中的点滴都可以成为话题,运用到课堂中来,学生能很自然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也可以给学生的探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2.参与性原则。英国作家萧伯纳对思想交流有一个独到的比喻:“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各有两种以上思想。”同学们之间通过互相合作与共同讨论,使他们将别人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思想,让别人的灵感引发自己的灵感,解决自已的思想困惑,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引导性原则。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功能是帮助高校学生认清形势的主流和支流,明辩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引导学生从纷繁的信息中,了解信息变化的新动向,把握形势发展的新趋势,使学生能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和分析形势,对形势作出真实、准确、全面的判断。

二、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探讨

以下是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有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有的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在不同的学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案组合。

实践活动方案一:新闻播报。每次课开辟10~15分钟“新闻播报”时段,由事先有所准备的学生上台播报,播报形式不限,可以是独播,也可以是联播;可以是精美的课件,也可以是精彩的视频加解说;班上同学可以提问,也可以讨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或者表演进行点评,正确引导学生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认识。学期末时,还会开展“新闻回头看”活动,评比本学期“最有价值的新闻”、“最受欢迎的新闻”、“关注度最高的新闻”。促使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使思政课实充满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

实践活动方案二:热点连连看。就大学生最关注的经济、政治、民生、文化、国际问题全部罗列出来,让学生按自已的关注度进行排序。例如1:您认为,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什么?(限选3项)①经济结构难以转型②人口就业压力③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矛盾增加④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⑤外敌入侵⑥文化建设滞后,道德水平降低⑦政治体制改革难以适应经济发展⑧腐败问题日益严重⑨自然灾害频发⑩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11)人才、资金流出中国(12)税负沉重,中小企业难以忍受。例如2:在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重大进步,请选择您关注的项目。(可多选)①“蛟龙号”深海试验②“天宫一号”成功发射③大飞机的研发制造④中国火星探测器⑤中国航母制造⑥神舟系列飞船⑦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实践活动方案三:精彩一课。将每个教学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让学生下去收集资料,动手做课件,安排每一个小组上台讲解(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然后组织学生对两个小组讲解内容进行讨论。学期末,评比本学期“最精彩一课”。这一方式,能帮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实践活动方案四:大学生自我评价研讨。为搭建平台,促进“90后”大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进一步了解自我、分析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的基础上健康成长。首先以征文的方式,围绕90后大学生与80后、70后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等方面有哪些异同;与80后、7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社会及家庭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等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语言朴实,剖析准确得当,观点论述以事实依据,有一定思想深度和代表性。字数在800——1200以内。其次是在征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邀请学生作者、学工处、组宣部及校外专家进行专题研讨。

实践活动方案五:专题论文或调查报告。首先观看专题片或围绕调查主题,将每班分成小组,每组6-8人,先进行小组讨论,再分工完成实施专题论文或调查报告,最后由教师进行指导点评。

篇5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成人学习理论;教学研究

“形势与政策”课是国家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是一门十分注重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课程,对于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纳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004年和200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得到了重视,在课程规范化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尤为受到关注,但对于课程教学方面的讨论稍显不足,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根据一些研究者开展的关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仅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目前课程教学依然以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为主,教学效果甚微。[2]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创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等内容。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和组织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及对理论的运用能力是符合当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要求的重要议题。

一、成人学习理论

成人学习是一种改变由经验形成知识和行为的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组织与再组织。成人比儿童具有更多的经验,对理解新鲜事物并掌握其认知结构具有更强的能力。成人学习有四个法则。第一,效果法则:成人在愉快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效果最佳;第二,联想法则:成人更愿意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强化对认知对象的掌握;第三,有备法则:成人往往在有需求的时候才会选择学习,强调学习的目的性;第四,练习法则:成人需要通过大量实践练习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成人在学习过程中更愿意接受指导性学习,更愿望交流、反馈,主动性和参与性突出。当成人的兴趣和经验得到满足时,其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出来。大学生已属于成人的范畴,成人学习理论可以适用于“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中,根据成人学习的法则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教学实效性。此外,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模型也能给予“形式与政策”课教学设计很好的启发。按照运用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所学内容的比例(详见图1),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效率。他指出,学习效率在30%以下的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包括“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而学习效率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包括“参与讨论”“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向别人讲授”或“立即在实际中使用”。由此可见,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

“教社政[2004]13号”文件明确了“形式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形势观、政策观教育。[3]紧接着,“教社政[2005]5号”文件明确了“形式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4门必修课承担着基本理论的教学任务,而“形势与政策”课则承担着将理论与现实对接的重要任务,着重培养大学生应用基本理论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通过最新国内外热点难点焦点事件的解析,帮助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将知识内化成为思想,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不仅在传授知识,更在传授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学会用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方法观察形势,用因果联系挖掘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把握形势发展与政策制定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做到真与善的统一。[2]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更加需要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更加需要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其对方法的应用体验,帮助其实现知识的内化,并获得审视判断形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说教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是很难有效达成本门课程教学目的的,而成人学习理论的观点与实现“形式与政策”课教学目的的要求较为吻合,增强课程的参与性、实践性、互动性,改变学生原来由经验形成的知识结构和行为,全面提升“形式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组织

在成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明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两方面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多而广,时效性强,课程时间跨度大,但每个学期安排的课时却很有限。因此,精选教学内容是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核心环节。根据成人学习法则中的联想法则和有备法则,大学生学习更愿意接受与他们现实生活贴近,特别是与他们成长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要以问题为导向,更多地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与大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引导到当前社会、国家发展形势,从分析形势具体到解读政策,最后教育落脚点仍然要落回到大学生摸得着、够得到的实际生活中。授课教师要善于选取现实中的案例,尤其是大学生身边人身边事,以小见大,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政策解读不接地气,不但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遭到大学生的抵触。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从选定主题开始,即确定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然后以此作为内容主线,筛选各类翔实的支撑论证素材。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学习金字塔中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效率排序,“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尤其是要开展师生互动教学,因此,教学素材的数量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如图表、视频、翔实的数据和完整的案例,这样才能满足不同教学方法对素材使用的要求。此外,“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政性,教学素材必须来源于正规的官方媒体和渠道,是国家和社会对外正式公布的数据和事件,能够正确代表国家和社会主流的观点,切不可随意在网络中搜索、下载未经证实的素材内容。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

教学活动组织实质上是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作用教学内容的过程及其方式。时间和空间都极为有限的传统课堂教学活动已不能满足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求。学习金字塔中更为高效的团队学习、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需要不断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高校的现有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辅以网络课堂、实践课堂,形成立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利用互联网延伸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微话题讨论、优秀视频和读物推荐、学习成果分享、教学答疑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形势与政策教育还要与校园文化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在广泛接触社会的实践中增强对国家、社会发展变化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思考。课堂教学应着重发挥主导教学的作用,以教学主题引导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形成层次丰富,内容联系紧密的教育活动链。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收集学生在参与各个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和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充分的分析与评述,倡导、鼓励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价值取向,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的观点,进一步巩固和升华教学成果。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符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的要求,也符合具备成人学习特点的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提高本门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包泉.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116-117.

[2]苏琪.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太原:山西农业大学,2014:14-15.

[3]周树辉.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开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27-129.

篇6

领导干部进高校课堂以朋友的身份与大学生交流交心。当代大学生肯思考,有个性,关心时政,不爱听官话、大话、空话、套话。因此,领导干部进高校课堂讲课,与对党政干部报告不同。在高校不宜大讲挑战多严峻、困难有多大、压力有多重,不宜以对下属安排工作、布置任务的口气讲,而适宜坦诚面对大学生,越是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交流谈心,大学生越是尊重和亲近。

领导干部进高校课堂讲课,要学习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视察时的讲话,与师生掏心窝地谈中国梦理想信念、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既站高望远,以事实说话,畅谈国内外大形势大战略,又接地气、联系大学生关注的本省市的实际,举当下的案例,讲当地的故事,与大学生交心;还可设置互动交流环节,不回避大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把青汇入中国梦,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加强领导干部进高校课堂讲课的组织与评估机制,推动制度化建设。领导干部进高校课堂讲课不宜热闹一阵子,更不能走形式做样子。首先,各高校可由学院征集大学生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提交领导作报告备课时参考,解决省市级讲课的针对性问题;其次,省市可由党政办公厅提出省市级领导干部拟讲授的形势与政策课清单;再次,市委宣传部、市教委与市党政办公厅联系,把市级领导干部授课清单提供给各高校选择,解决各高校不知如何与省市级领导联系,不知省市级领导能讲什么课、何时有时间讲课的问题;最后,高校组织好听课、研讨、考核与评估反馈,不断提高有效性。

早在2004年10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就在浙江倡导建立了领导干部向大学生做形势政策报告制度和省领导联系高校制度。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之后,更要抓检查、促落实。

落实领导干部进高校课堂讲课工作不仅要靠各高校或教育管理部门,还需建立省市领导联系高校制度,建立省市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厅委落实领导干部进高校课堂讲课协调机制。目前来看,领导干部进高校n堂讲课的常态化、纵深化、长效化还要有一个建设过程。

篇7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现状 措施

《形势与政策》课程一直都是高校中的必修课,它是高校德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思想的重要途径。这门课程有非常的特殊性,它具有时效性、政策性、现实性等一些特点,而且在具体教学中,教学内容也很多,必须要与现下的时事政治相联系。但是因为在具体教学中《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并没有教材,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一般都是播放PPT,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就不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同时后期的考核工作也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都造成了现在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不理想,形同虚设,所以当前必须引起重视。

一、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在高校教育中,《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一般都是由政治学院的老师来进行教授的,而高校师资队伍主要是由党政领导、辅导员以及一些专业的老师组成的。这些老师授课具有临时性,专业性程度并不高,老师数量也不够,所以师资力量很薄弱。另外一方面,对于辅导员来说,现在的大学辅导员很多都是本校的研究生,这些年轻老师对于政治上的理论问题认识也很不到位,课堂经验不足,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往往讲的知识不够全面,课堂也缺乏感染力。

(二)课程内容缺少安排

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着自身的目标、学习方法,《形势与政策》也不例外。基于它的特殊性,《形势与政策》课程还要研究当前我国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同时还要研究我国的一些时事政策;另外一方面,还要关注国际形势以及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是目前高校安排的课程对于这些方面都比较缺乏。

(三)缺少教材以及课时较少

在当前很多高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都没有教材,同时课时都比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老师就会选择用PPT的形式向学生授课。虽然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带来很好的视觉效果,但是因为缺乏教材,学生会认为该门课程可有可无,所以不会引起重视。另外,高校对于这门课程设计的课时也过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全面地介绍《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只能以偏概全来形容,学生对于具体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还是非常模糊的概念。

(四)教学形式单调

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般都不会采取小班教学,往往是一个专业的所有人集中一起来听这门课程。人数太多,一般很少会有答疑的过程,学生就很少与老师进行交流,所以学生的积极性缺乏。而且一在上课时候,老师讲解教授内容就是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的播放,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从而没办法对学生的思想境界进行提升。

二、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修养

可以根据“多渠道组织”这个思路来建设师资队伍,利用高校师资力量丰富的优势,聘请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老师来进行授课。而且在授课中,可以分专题讲座,比如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社会热点等等。另外就是要加强对于教师自身素养的培训,对于授课的老师,其自身一定要具备的理论水平,同时还应当有着相当渊博的知识,所以学校可以相应地组织一些培训,提升教师的素质。教师方面也不可以懈怠,要充分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要具有时事的动向性,时刻把握国内外的大事件。

(二)改革教学方式

(1)将专题讲座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

在《形势与政策》这门课中重要的授课形式就是分专题讲授。在教学中,可以让老师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对每个专题负责,并且可以召开备课会,将教学内容细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节课堂的气氛,将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打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帮助学生用理论去学习、认识形势,分析问题。

(2)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课堂感染力

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一些创业、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家形势。

(三)明确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将原理以及大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有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这门课程的关系,明确课程特征,定位好教学内容。首先是理论与科学的特征,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始终贯穿着科学世界观以及发展论,另外还要注重科学知识的渗透。第二,就是需要注重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也就是说《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应该站在时事的角度上来开展,要结合国际和国家的发展形势来上课,比如当前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任务等等。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打破原有的只是应用PPT教学的形式,可以专门设计教材,将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以教材的形式发放给学生。

三、结语

大学中,《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必不可少,当前这门课程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深化改革该门课程,真正意义上实现课程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苏琪.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太原:山西农业大学,2014.

[2]陈世谊.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209.

篇8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Crisis(金融危机)、FUel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beginningOfthe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endOfthe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

篇9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 Crisis(金融危机)、FUel 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 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 beginning Of the 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 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 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 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 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

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 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 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 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

篇10

一、2007年地区经济形势分析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和地区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2007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一)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差距趋于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2007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GDP同比分别增长了14.2%、14.2%、14.5%和14%,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居四大板块首位,中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四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已基本持平。与前几年相比,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速差距不断缩小。“十五”期间,增长最快的东部地区与增长最慢的东北地区增速差距为1.74个百分点;2006年,增长最快的东部地区与增长最慢的中部地区的增速差距是1个百分点,而2007年地区间最大增速差距缩小到0.5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从支撑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的增长态势看,也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增速差距减小、协调性增强的发展势头。

从投资增长来看,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投资增长迅速,已成为新一轮投资的热点区域。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了19.7%、33.6%、28.2%和33.7%,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

从消费增长来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均超过东部地区,消费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7.1%、18.3%、18.3%和17.8%,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东部地区,这是前所未有的。反映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市场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和巨大潜力。

从进出口贸易增长来看,中部地区进出口增长迅速,东部地区在对外贸易中仍占主体地位。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了22.4%、37.7%、36.3%和25.9%,中西部地区增长迅速。

2007年东部地区消费、投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7.1%、19.7%和24.7%,与2005年相比,消费增幅提高2.7个百分点,投资、出口增幅分别下降2.7和4.6个百分点,三大需求对经济的拉动趋向协调,反映出东部地区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中部地区消费和出口增长均居四大区域第一,投资增长速度仅比东北地区低0.05个百分点,反映出中部地区正在进入经济要素集聚的高增长阶段;西部地区三大需求增长速度均高于东部地区,反映出西部大开发保持着积极发展的态势,各项举措持续发挥作用。东北地区城镇投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9个百分点,资本投入已经进入一个高峰期,反映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初步摆脱了发展的历史包袱,正在恢复发展的活力。

(二)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调整,各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

2007年,各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区域产业布局总体趋向优化,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正在得到初步发挥。

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取得新成效。东部10省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5年的57.2%提高到2006年的57.9%和2007年的58.2%。上海市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创10年来新高,增速自2001年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3.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增长18.1%。北京市实施了5项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全市软件产业收入突破千亿元,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1.4%。东部地区外贸出口结构的变化也反映了产业升级的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如山东省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同比提高了5.3个百分点,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出口规模首次超过纺织业。

中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明显加速,综合比较优势开始显现。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进程明显加快,自身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承接产业转移明显加快,中部地区在区位交通、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和科教文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呈现出加快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良好态势,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现良好开局。中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如河南省2007年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2007年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7%,高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安徽、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6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能源原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山西、河南、安徽等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中部各省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优势正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如湖北省加大信息产业和生物产业发展力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12英寸90纳米芯片项目、南玻多晶硅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高速公路、客运专线、机场扩建、港口建设等重大工程进展顺利。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中部6省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7.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优势资源开发得到加强。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展顺利的同时,西部地区能源、化工、矿业、农牧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基地。成渝和关中地区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内蒙古、新疆、陕西、宁夏等省区煤电一体化和煤化工产业基地进展顺利,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输出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玉龙铜矿一期工程、贵州遵义氧化铝项目、广西钦州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等重大优势资源开发项目获得核准。随着资源价格改革的深入,西部地区的资源富集区和输出地区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体制保证,优势资源开发明显加速,相关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青春。在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的持续推动下,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工业投资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以沈阳机床、北方重工、沈鼓为代表的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数控机床、大型发电设备、重型机械等研发制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其中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商品粮基地建设继续得到加强,2007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比2002年增长24.7%,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阜新、大庆、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顺利进行并取得了重要经验,棚户区改造继续取得显著进展。东北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0.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7%。东北地区通过体制转换和扩大开放,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三)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加快推进,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

2007年,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在促进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体现。

核心发展区域加快发展和提升。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深圳等经济特区继续推进体制创新,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强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在转变发展模式、推进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上海浦东新区行政管理、金融等领域的改革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持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明显加强,2007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一年多来取得重要进展,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深水航道、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保税港区等产业功能区开发全面加快,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国家积极组织编制长三角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加大对重点区域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推动力度。2007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引进外资均有较大增长。三大都市圈继续发挥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引擎作用。

条件较好地区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国务院批复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开发开放起步推进,2007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9%。国家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设立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有关政策制定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这四个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使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格局进一步趋向协调。

城市群、经济圈、经济带建设积极推进。各地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积极优化区域布局,制定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增强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和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经济带。山东半岛城市群、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带、关中经济带等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部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7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新疆发展的政策措施。部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依托自身的独特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

部分民族地区加速发展。内蒙古、、广西等民族地区依托资源、区位等优势,全面加快发展速度。积极开发优势资源,乳品、能源、化工、钢铁等产业继续高位增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增速保持全国首位,同时,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明显下降。自治区在青藏铁路开通运营的带动下,旅游业和消费强劲增长,全区入境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36%,生产总值增长14%,创下10年来的新高。广西自治区通过推进北部湾开发开放,经济增长全面提速,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4.9%。

边疆地区边贸交流不断扩大。新疆、云南、黑龙江、广西、吉林等边疆省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继续扩大。

欠发达地区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国家不断加大对特殊贫困地区的支持,坚持开发式扶贫,推进整村连片开发,持续加大投入,对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地方病严重地区实施专项治理。随着扶贫开发的推进,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五)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区域产业转移明显加快

2007年,我国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极其重要和日益活跃的力量。

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拓展。2007年,我国区域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初步统计,全国目前已建立了上百个不同层次、不同覆盖范围的合作组织,其中泛珠三角合作区、长三角合作区、环渤海经济圈合作区、黄河经济协作区、淮海经济合作区、武汉经济合作区等,已成为相对紧密、活跃的组织。在区域合作框架下,政府、企业、民间的合作日益加深,合作领域由传统的物资串换拓展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贸易政策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诸多方面,合作的方式和机制也不断创新,合作成效不断显现。

区域投资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东南沿海地区受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紧缺、企业成本快速上升的影响,显著加快了产业转移步伐。

二、2008年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展望与政策建议

2008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总体较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障碍。要加快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推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2008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形势预测

全国地区经济发展可能呈现出如下几个趋势:

一是区域间经济发展增速差距有望继续缩小。各地区经济增长总体上继续保持较快速度,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有望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区域间发展速度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

二是区域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东部地区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为龙头,产业优化升级持续推进,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工业经济和投资增长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将保持较快发展。

三是区域经济集聚化布局的态势进一步显现。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将进一步加快,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地区、成渝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是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加速。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容量压力加大,传统制造业成本抬升,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不断优化,产业转移规模和层次有望继续提高,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

2008年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局部地区投资冲动依然较强,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结构不优的问题可能凸显。

二是部分地区“两高”产业发展有可能抬头,区域环境恶化问题仍然突出。

三是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要严防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项目。

四是部分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仍然缺乏活力,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五是区域合作的层次还较低,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2008年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1、围绕以“双防”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我国区域之间发展基础差别大,比较优势各不相同,宏观调控政策对各区域的区别对待、差异化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从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来看,东部地区应通过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东部地区率先采用更高的产业准入门槛和更低的淘汰“门槛”,对环境保护采用更高的限制和治理标准,形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机制,促进东部地区特别三大都市圈率先全面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中部地区应通过落实好“两个比照”政策,制定规范和引导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以及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增强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的政策,加快形成政策体系,推动中部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提高起点,避免走传统工业化和传统城市化的老路,依托“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加快优势产业发展;西部地区应通过制定保障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长效投入的法规政策,支持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等重点地区优先开发,促进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东北地区应完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资源型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为东北振兴不断注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活力。

2、增强区域规划、区域政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加快研究制定我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框架体系,为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在区域规划方面,在实施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编制实施好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基础上,要结合国土开发的战略研究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进一步统筹考虑我国的空间开发、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和区域合作等问题,调整完善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使之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认真做好长三角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组织实施准备工作,加快推动成渝经济区、淮海经济区等全国重点地区的区域规划工作,有关省市要编制实施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重点区域规划,并通过规划控制开发的重点、规模、节奏和程度,防止重点开发开放地区(包括经济带、产业带、城市群、城市带)在缺乏统筹安排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制定出台区域规划编制条例,把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和重点地区开发的引导控制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区域政策方面,在现行东部、中部、东北、东部四大板块相关区域政策和支持新疆、等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政策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统筹全局、深入研究并逐步形成区域政策框架,加快形成重点经济圈、经济带的政策体系,以及扶持特殊类型地区的政策,增强各类区域政策的协调性和关联性,增强区域政策对行业政策的指导、参照和统筹作用,充分发挥区域政策对各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激励约束作用。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区域政策方向,抓紧制定实施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公共财政政策、按领域安排与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相结合的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定位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并定居的政策、按不同主体功能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和用地指标分配办法、适应主体功能区定位和环境容量的分类管理的环境政策、有利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

3、加大投资规模过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过快地区的监控力度,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

从当前各地区投资规模、增速和结构来看,投资增长的合理性具有很大的区域差异。因此,在按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意图推动各地区加大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投资的基础上,要对投资增长过快的地区加强监测,开展深入的综合判断和甄别分析,及时进行预测预警,对于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的地区,要综合运用投资监管、项目审核、土地管理等手段,协调支持环保、国土部门实行环保和土地“区域限批”,同时,建议考虑试行重大项目区域限批、缓批以及区域产业化政策制度。同时,要研究制定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合理转移的政策意见,密切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两高”企业的转移。

4、加大局部地区污染防治力度,着力提高区域环境的保障能力

区域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是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要加快研究制定重点流域及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意见,建立健全流域、区域管理协调机制,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三河三湖”、三峡库区、松花江等流域水环境治理规划的全面实施,搞好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力争完成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积极推进实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加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对重点水源地的严密监测,对于水环境恶化得不到遏制、水污染治理迟迟得不到落实的地方,要探索实施“流域限批”等政策措施。

5、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重点解决特殊类型、特别贫困地区的突出问题

当前区域之间的差距,特别是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更集中地表现在发达地区、一般地区与特殊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特别恶劣地区之间的鲜明反差。因此,要按照“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总体要求,研究探索扶贫开发新思路新途径。要进一步加大对发展缓慢的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当前还应集中力量解决好特殊类型贫困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对革命老区、三江源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地方病严重地区,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政策的扶持力度,结合生态移民等易地扶贫工程的实施,使这些地区的突出问题尽快得到缓解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