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最新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最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内容提要: 新的《侵权责任法》颁布施行并未消除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的“二元化”问题,反而使“二元化”进一步走向了“多元化”,面对“多元化”产生的法律困境,如何引鉴公正的法理机制去应对解决矛盾,使医患关系得以实现和谐,就构成未来统一的医事立法之当代视界。
一、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多元化”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的“二元化”问题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疑难问题,所谓“二元化”,又称“双轨制”,是指法院在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时,面临着是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还是适用《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的矛盾冲突。2003 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参照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规定: “条例施行后发生的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诉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也就是说: 构成医疗事故的侵权赔偿诉讼适用《条例》,而非医疗事故的一般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则适用《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这样就在审判中确立了一种“区分不同类型分别适用法律”的“双轨制”,此种司法“二元化”的体制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弊端,历来为人所诟病。2010 年 7 月 1 日,新的《侵权责任法》正式施行,对“医疗损害责任”作了专章的规定,按理说,新法的颁布应当使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在法的冲突问题上归于统一,但遗憾的是: 《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并未使“二元化”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使“二元化”进一步走向了“多元化”——由于该法第 5条认可了“其他法律”对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这就使得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可适用的实体法规范由原来主要的 4 部变成了现在的 5 部,它们分别是: 《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关于审理人身损害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上新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多元化”的诸法并存局面使得原有的疑难至今更为凸显,而且问题还不止于此,仔细研读《侵权责任法》会发现: 该法对“医疗损害责任”规定不仅内容过少过窄( 只有寥寥 11 条规定) ,并且对如今医患关系中急需解决的大量争议问题悬而不论,只作出了一些笼统抽象的规定,这就给实践中双方当事人的对向操作都留下了可辩护的理论空间,由此可能产生新一轮的矛盾和冲突。概括起来,“多元化”轨制在司法审判中至少会产生如下四个问题:
1. 赔与不赔的矛盾
如果《侵权责任法》并未排斥“其他法律”的适用,则《条例》49 条规定的“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是否依然有效? 如果有效,就会和《民法通则》产生矛盾。根据后者第 106 条之规定: “由于过错……侵犯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即便不属于医疗事故,只要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都应当根据其过错程度对其进行相应赔偿。
2.“重责轻赔,轻责重赔”的矛盾
这是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屡见不鲜的一个荒谬怪圈:由于医疗事故适用《条例》赔偿,而非医疗事故的一般医疗损害则适用《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予以赔偿,导致两者之间的赔偿标准相差反常——《条例》只规定了 11 项赔偿项目,《民法通则》却规定了 13 项,后者规定了死亡赔偿金,前者则没有。故构成医疗事故的死亡案件按照《条例》处理,患者的近亲属只能获得精神损害抚慰金( 但包含了死亡抚慰金) ; 而在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死亡案件中,患者的近亲属按照《民法通则》处理,却可以获得死亡赔偿金加上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双重赔偿,二者之间数额往往相差巨大,这就造成了“重责轻赔,轻责重赔”的怪现象,导致两种裁判的结果显失公平,也给司法界带来了极大的困惑。
3. 如何赔的方式、方法的矛盾
在具体赔偿的方式、方法上,《条例》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 对于医疗费,《条例》第 50 条第 1 款规定“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后续治疗费“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而《解释》第 19 条则规定按照治疗“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同时还包括“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等,两者出入相差很大。再如丧葬费的赔付,《条例》第 50 条第 7 款规定“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其金额约为 3000元左右; 而《解释》第 27 条则规定“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死者近亲属可以获赔 6000 ~8000 元左右。
4. 城乡差异及其他类似矛盾
以“重庆綦江彩虹桥坍塌事件”为例,该事件中对城、乡死难者赔付的医疗费、丧葬费及其他费用采取了不同的档次和标准,前者每人获赔 4. 845 万元,后者每人获赔 2. 2 万元[1]。对此,包括死难者家属在内的广大公众纷纷提出质疑: 同一个事故遇难,为何补偿却分两样? 这明显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基本原则,着名的民商法专家杨立新教授表示: “在赔偿问题上提出所谓的‘城乡差别赔偿’,在侵权行为法看来,是十分荒谬的。”
“多元化”轨制导致了司法审判的两难困境,造成法官无所适从和适用法律的混乱,进而影响到法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尊严,也由此妨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成为现代医患关系中必须澄清和面对的现实课题。
二、解决“多元化”问题的公正应对机制
“多元化”问题的本质,实际上乃是一个“公正”问题,根据美国学者罗尔斯的正义论: “公正”的核心在于能够对公民之间基于社会合作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负担”进行合理分配[2]。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当法官受到“多元化”的负面影响而对医患一方或双方作出重判或轻判,使其本应享有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或者本不应负担的法律责任却判令其承担,这就产生了不公正,“多元化”带来的不公正将动摇人们对法的信仰,冲击法治的精神和理念,进而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医疗冲突不断扩大的根源。为此,就必须正本清源,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确立起一种公正的司法机制,以统一赔偿的适用标准,解决上述矛盾和冲突。笔者曾在拙文《医患关系法律调整中的公正》中借鉴罗尔斯的理论,提出医疗公正是“一种建立在医患关系基础之上的法律利益调节机制,通过它的调节,最终使医患双方在权利义务的分配和法律责任的负担上达到平衡与协调”[3]。据此,我们提出应对“多元化”问题的公正机制可以考虑如下思路:
1. 建议制定统一的《医疗损害赔偿法》
目前真正对医疗损害赔偿作出专门规定的法律法规,只有《条例》和《侵权责任法》的第七章,但《条例》毕竟只是行政法规,与前 4 部规定中的任何一部法律或司法解释相比都处于“下位法和上位法”的关系,故彼此一旦发生抵触,就使《条例》的适用处处捉襟见肘,且易引起“行政权介入司法权”的口舌之争[4]。而《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只有一章,内容又太少太笼统,远未涵盖医疗损害赔偿诉讼所需要涉及的方方面面,例如当事人的诉因选择、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的界限、医疗责任的性质区分、医疗差错的处理原则、医疗事故的预防、鉴定、处置、监督、赔偿等的细化标准和罚则等重要问题,都没作规定,故仍难以满足现实的迫切需要。其他诸法如《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关于审理人身损害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等,都不是专为医疗纠纷的特殊性而设计,许多规定对于医事的司法实践只具有参照性,而没有针对性和确定性,并由此导致医疗损害赔偿领域的“五法鼎立”,形成“多元化”冲突且妨害了公平正义。
在这个问题上,建议我国可以参照法国的立法先例:2002 年 3 月 4 日 法 国 出 台 了《患 者权利 和 卫 生 系 统 质 量法》,这是一部适用于所有从事医疗、护理事业的机构和个人、统一规定其权利义务的特别法,它结束了传统上对医疗责任的性质所做的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区分,并对所有医疗事故、非医疗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提供统一适用的法律依据,从而使医疗损害赔偿责任成为一项统一的法定制度。建议我国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做法,制定一部统一的《医疗损害赔偿法》,根据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建议,撤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损害赔偿部分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应重复部分,实行“单轨制”合并,着手建立“五个统一”,即: “统一案由为医疗过错损害赔偿纠纷,不再区别为医疗事故纠纷和医疗过错纠纷; 统一鉴定类型为医疗过错鉴定,不再区分为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 统一鉴定标准为司法部制定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不再区分为卫生部制定的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和司法部执行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统一赔偿项目和标准,不再区分医疗事故赔偿和医疗过错赔偿标准; 统一使用民法通则和司法解释,不再区分不同类型分别适用法律。”[5]这些都是颇值得尝试和可资借鉴的。
2. 凡因过错给患者造成医疗损害,无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一律应当采取赔偿的立场
这是针对“赔与不赔”的矛盾所采取的必要立场,从法理上分析,现今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已逐渐在如下这一点上达成共识: 医患关系从本质上说,乃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故医疗纠纷在法律属性上也属于一种民事纠纷。根据民法的精神,民事责任是指“不履行法律义务因而应受的某种制裁”[6],其目的是为了弥补权利人因民事权利受到损害而带来的损失,以实现医患双方在“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负担”上分配的平衡与协调。故无论医疗损害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只要医方因过错给患者造成较大的损失,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否则,只对医疗事故赔偿而对一般医疗损害不予赔偿,无疑就剥夺了患者本应享有的很大一部分的正当合法权益,进而造成司法的不公正。根据最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第 54 条规定: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就表明了旨在统一以往诸法对该问题所作规定的态度。
篇2
所谓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就诊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故。医疗事故又分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技术过失所致的事故。
有的医疗事故是技术故障造成的。2002年5月,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高压氧舱突然发生爆炸,导致正在舱内接受治疗的病人一死一伤。
有的医疗事故则是善良造成的。苏南某市有一位市民,夜里两点钟心脏不舒服。但他又不想深更半夜的去医院。这时他想到邻居是市里某大医院的医生,就请家属去请这位医生邻居。这位医生邻居过来查看了病情,让他去医院治疗,但他还是表示不想半夜去。见他如此坚持,医生邻居也就妥协了。他开了个处方,又打电话到医院的药房说明情况,让病人的家属去医院拿了针药回来,给病人注射了。医生邻居就这样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7点。这时医生邻居告诉患者,我现在该上班了,我在班上等你们,你们快些来。到了上班后,患者被送到了医院,但为时已晚,大面积的心肌梗塞发生了,病人不幸去世。不久,病人家属以医院延误治疗时间为由,把这家大医院告上了法庭,病人家属提出是该医院这位医生邻居延误了治疗时间,而医生是职务行为,当由医院赔偿。这里,在本案能认定是医疗事故的前提下,如果认定医生邻居是个人行为,那就由他个人负责赔偿,而如果认定医生邻居是职务行为,那就由医院赔偿。而病人家属也不希望由医生邻居个人赔偿,所以列医院为被告。本案由于病人家属夜半到医院药房拿药时有了一张医院给予的购药发票,所以医生邻居延误治疗的行为被认为是职务行为。医院被判赔偿。这位医生的好心和迁就,造成了违规,构成了医疗事故。
与此案相近的也是常见的情况有,不少医生、护士会到邻居、熟人家里去为他们打针、看病。在病人家中治疗一旦发生意外(如药物过敏),好心就会酿成医疗事故的灾祸。
还有的医疗事故是因为工作不细致造成的。某大城市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干部患了肺炎住进了一家大医院。临床医生开出了抗生素给他挂水治疗。近年来,不少研究都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各项器官的功能都是在减退中的,如肾功能、肝功能等。因此,专家们提醒人们尤其是医生们注意,不能对来看病的成年一律在病历上的年龄栏填写个“成”字就完,而应当填写年龄,而当病人过了60岁时,用抗生素等药量应当像儿童一样先减半。然而该医院的这位医生并没有注意到近年来医学发展的新成果,没有注意到对老人用药量应当减半的提醒。也没有认真去看该抗生素使用说明中的注意事项。该药说明书上明确写着:肾功能不好的禁用。于是该医院在给老人使用了这种抗生素后,老人出现了尿少、无尿、全身浮肿等症状。20天后老人死亡。尸检发现,老人是因肾衰竭而死亡。更有意味的是,在这个病案的医疗事故鉴定中,如果病人不懂医学,在挑选专家时挑选的是呼吸道和肺病的专家,对肺炎的治疗过程进行鉴定,那专家可能会认为治疗过程并无违规违法的地方,因而会作出不是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但如果懂行的患者家属,挑选肾病专家、护理专家作鉴定人,那就会发现本次治疗过程中用药剂量不对和护理中发现不正常情况没有及时处理的问题了,就会被鉴定为医疗事故。
不细致真的是医疗事故的常见原因。2002年7月31日,湖北省一起索赔额堪称全国第一的医疗纠纷案开庭。两年前,患者魏红义因哮喘病发作住进襄樊市某医院,第二天却成了植物人。原因是她对所用药物培氟沙星过敏。该药过敏者禁用是规定明白了的,但主治医生却明白告诉患者家属“此药不过敏”。培氟沙星是一种新药,规定使用时要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但医院医生在用药前并没有征求患者家属的意见,由此造成了这起医疗事故。患者家属按全国平均生存年龄推算,提出960余万元的赔偿要求。法院最后判医院赔偿75万余元。现双方都不服,至截稿时为止,还在上诉中。
还有些医疗责任事故的产生,是因为没有履行规定的手续,没有平等对待患者、尊重患者知情权的意识,没有把治疗方案的真实情况全面地告诉患者。如某市一患者到区医院看病,诉称一只眼视力模糊。经查,他长了脑垂体瘤。因为此瘤离视神经很近,所以压迫视觉神经,造成他一只眼视力下降。原因找到了,治疗的方案也提了出来,那就是开刀,拿掉此瘤。然而手术是有风险的,那就是在切除此瘤的过程中可能伤及视神经,造成患者两眼都失明的后果。根据患者有知情权的要求,此后果及风险不仅应当告知患者,尊重他本人的选择,还要写好病历和手术同意书,请患者签字。但区医院并没有这样做。手术后患者不幸发生双目失明的结果。于是患者把区医院告上了法庭。
医务人员的对新发生的医学情况缺乏了解,因而工作中就会产生一些疏忽。这些疏忽就会造成重大的医疗事故。近年来,青年人高血压病发病率在增加,但青年人可能患有高血压的问题在诊疗中又常常被医生和患者个人所疏忽。苏南某城市,一位女患者仅30岁,因胆结石住院。看上去她仅微胖,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脂,并从来也没有做过这方面的检查。该院的医生也没有朝这方面想。入院后,就以给予大剂量的挂水处理。挂水不久,患者发生心慌气短等现象,三天后死亡。尸检发现她死于大面积心肌梗塞。专家们的意见是,血脂高的患者的心脏是不能承受大剂量挂水的负荷的,正是因为临床医生没有注意到青年人可能有高血压这一点,所以造成了重大医疗事故。然而同样的道理,如果患者家属选的是肝胆科专家来作医疗事故鉴定,他们可能会认为该医院对胆结石症的处理并没有不对,这就可能被鉴定成不是医疗责任事故。
此外,手术后要在6小时内填好手术记录单,如果发生了死人的医疗纠纷,尸检必须在48小时内进行,有冻存条件的也须在7天内检验完毕。这些规定也不是每个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患者亲属所知道的。有位30岁的女患者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做手术后20天死亡。第一次鉴定患者亲属选的是外科专家,他们一致认为手术过程没有问题,不属医疗责任事故。但第二次鉴定时,经专家指点,患者亲属挑选的是血液病专家,这个专家组一致认定是医疗事故。此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情形,医生和医疗机构是免责的。因此,医院方常常以这条来抗辩,其中用的最多的理由是并发症,因为并发症是现在医疗科学技术无法有效防范的。但事实并不尽然,比如产妇的羊水栓塞。羊水栓塞是十分凶险的妇产科并发症,发生后的产妇死亡率高达80%以上。所以医院产科常会拿此并发症来抗辩自己的事故责任。苏南某医院一日收治一产龄偏大、宫缩过强的急产妇,在产龄偏高、宫缩过强的情况下也按常规打了催产素,且让产妇在三个小时内处于没有人看护的境地。最后产妇因羊水栓塞而去世。纠纷发生后,医院在医疗鉴定中以羊水栓塞来抗辩。高龄的急产妇是易发生羊水栓塞,但急产妇还打催产素更会诱发羊水栓塞,这些是对羊水栓塞已有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医学最新成果的有水平的医学业专家学者都是掌握这些情况的,而且细心一点还会发现产妇长时间没有人看护的问题。掌握了这些最新医疗研究成果的专家,终使医院承认,对这例产妇是不能仅仅以羊水栓塞一辩了之的,因为如果说一般羊水栓塞是不可预见的,那这种特别产龄的急产妇是可以重点防范的。医院方在事故处理后也积极改进了工作,把对产妇产后的观察从2小时增加到了6小时。
针对医疗纠纷的处理中这么多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作为一个医学外行的患者的权利能否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很成问题的。而且仅靠律师、法院也是不够的。有资料称,全北京5000余专职律师中,真正又懂医学又懂法律的仅4人,而其中两人对医学也不能说是精通。
对此,如何能保障好患者的合法权益呢?有专家提出了专家辅助人的问题。在美国,医学的专家辅助人都是医学专家,他们都是为患者义务服务的。打官司时,出庭就专业问题与医方对质,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因为有了他们,医疗纠纷的公正性提高了,患者的利益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而在我国,虽然一些官司中也出现过专家辅助人,可相对于繁多的案件无异于“杯水车薪”,我们期待着专家辅助人能融入我们的生活,为老百姓作出公正的判决。
相关链接
专家辅助人之“专家”在现代汉语中是指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和擅长某项技术的人。《布莱克法律辞典》对“专家”的定义是:“经过该学科科学教育的男人(或女人),或者掌握从实践经验中获得的特别或专有知识的人。”这里的“专家”是证据法中所特指的人,其内涵是要具有某一专门领域内的专门知识,而不论其知识来源,只凭借知识、技能、训练或教育而够格为专家的人。
篇3
大家下午好!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忙碌辉煌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在这新的一年中我将在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下和大家一起完成我院XX年的医疗工作、社区工作、宣教工作、人才培养工作和内科的门诊工作。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中能给我以更大的帮助和支持,把我院XX年各项工作完成的更好。现把我院今年以上几方面工作计划和思路叙述如下:
一、总思路:根据卫生局XX年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医疗工作、人才培养重点突出十个理念、五个加强、两个提高。
1、十个理念:就是我院XX年提出的十个文化理念的延伸。
2、五个加强:是加强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和医疗质量的管理;加强医疗考核制度的落实和管理工作的细化、量化;加强服务品牌的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团队建设的步伐。
3、两个提高: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加强达到两个提高的目标就是社会效益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也是十个理念的第十个文化理念。
二、医疗工作、人才培养:
工作重点
医疗质量
(一)基础医疗质量:通过修订《医疗质量检查考核标准》,对医疗文书书写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查对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首诊首科负责制度等医疗核心规章制度。采取平时督促抽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基础医疗质量和环节医疗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多措并举,使我院的医疗质量明显提高。
(二)医疗文书质量:1、严格按照《山西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对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及其相关资料的书写提出进一步的规范化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每月进行一至二次质量督导检查,落实奖惩兑现,奖优罚劣,使临床医师的病历书写意识和书写质量大有提高。2、各科室及时地上缴病历,现病历严格按《山西省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及时地书写现病历和病程记录。3、建立门诊手册,开展门诊输液建立观察病历。加强处方质量检查,每月随机抽查5天处方,合格率要求在90%以上。4、门诊及住院科室的各项基础登记也能够按要求进行,基本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三)医技科医疗质量:1、加强医技人员技术培训及服务质量的改进,注重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及准确率的监测并纳入考核范围。2、不断增设新项目以满足临床需要,其中检验科今年新开展甲肝抗体、乙肝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检测项目,适应临床科室安全的需要。放射科规范阅片制度和堵漏差错和纠错制度,今年至少熟练开展两项新项目,如上消化道造影、钡餐透视要熟练开展,腰椎片的质量要提高合格率。3、注重同临床一线科室的沟通和交流。
(四)门诊部医疗质量 :提高门诊医生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严格遵守首诊首科室负责制,认真地进行门诊登记和门诊手册、门诊处方书写,通过对处方、基础医疗文书书写进行质量检查,完善门诊医疗文书的各种记录,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达95%,门诊人次力争增长15%。
医疗安全工作:
医务科针对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制定了《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术能力培训;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举办急诊系列知识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举办《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的专场讲座,结合身边的或本院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教育广大医务人员如何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专业法律法规,在全院上下掀起学法懂法守法的热潮。通过我们的努力,有效扼制医疗纠纷发生的势头。
人才培养、继续医学教育:
实行继续教育和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填补我院技术人才的不足现状,不断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加强我院技术力量奠定基础。同时制定鼓励、激励学习的措施。
(一)继续教育工作:
1、将继续教育纳入我院的工作计划,注重院内、外人员培训及宣教。
2、鼓励参加各类成人高考及学历转化教育。
3、积极撰写论文,每年每人至少3-4篇工作心得体会或论文。
4、举办学术培训班。
5、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各临床科每年4次以上上墙宣传,到社区开展6次以上防治宣传活动。
(二)三基训练和教学工作:医务科和护理部联合开展学术讲座,使医务人员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明显的提高。护理部进行护理操作大练兵,使广大护理工作者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医务科加强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的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力量,各种考核都和绩效管理挂钩。
(三)、教学工作
1、接收进修生,实习生、对口下乡工作人员。
2、对新上岗职工开展岗前教育工作
三、体检工作
配合医院组织成立体检队伍,组织配备b超机、心电图机等体检专用设备,新推出健康体检套餐,简化体检程序,为下乡体检提供优质、优惠、高效的服务,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体检的需求, 医生轮流下乡到基层卫生室开展预防工作。
四、宣教工作:
篇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019(2009)08-0064-03
【关键词】医疗行为;防范;医疗纠纷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媒体报道,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同时求医问药时的要求越来越高。经常见电视、报纸报道一些医疗纠纷,实际上有很大部分是不应该形成纠纷的,这就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求医中出现的情况,哪些是纠纷,哪些不是纠纷还是辨别不清,很多是人云亦云,相当一部分是对医疗政策的不满而将医院诉诸法律。法制意识的增强,说明中国正逐步走向法制国家,是可贺的,但同时也给医院带来压力,过多的纠纷,使得医院不得不抽专门人员来处理,甚至于将医院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推向了对立面,很多医院成立了医疗安全科,这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使医院经费更趋紧张,防碍了医院正常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适应新的医患模式,应引起医务界思考。因此,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医疗风险,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才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2002年4月起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来,由于新条例的重大变化,对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医生的黑色六月”及福建南平6月下旬发生的严重医患冲突,日益增多的医疗事故和医疗诉讼却使医疗行业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纠纷很难完全杜绝,一旦形成医疗纠纷,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医患双方的权益、道德和法律责任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医疗风险,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才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1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据中国误诊文献数据库显示,我国目前总误诊率为27.8%。造成误诊的原因有16种,其中很多与医生的诊疗水平和责任心有关。医务人员因责任心差、而导致病人死亡、残疾或因服务态度不好而发生医患纠纷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即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有的思想品质。医者是本着良心与尊严为病人的健康而行医。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基础。这不仅仅因为医务人员只有良好的医德,才会自觉磨炼意志,刻苦钻研业务,从而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同时,良好的医德也是调节医患关系、医医关系的杠杆和准则,是执行规章制度的基础。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首先就应该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职业风尚。杜绝医务人员在对待病员的态度上出现冷、硬、顶、气等现象。切实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加强工作责任心,在言语、行为和举止上,讲究文明礼貌,对待病员一视同仁,树立“病人至上,廉洁行医”的观念。
2 夯实基础,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行业是高技术集中的特殊服务事业,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活动各个环节中,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风险复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点。在医学领域中,人们对疾病和人体的研究和认识,还有许多的未知数和变数,这就决定了医疗活动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实践中,不少医疗纠纷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水平不高,面对复杂或意外情况不能解决,导致患者发生不应有的损害后果而引起的。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这是减少医疗过失,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2.1 规范病案书写工作
病历资料是记载医务人员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的书面记录,是证明医疗机构是否存在医疗过失最重要的证据。医务人员应该按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采集,书写病历,保证病历内容的客观、真实、全面、及时、有效,病案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①病案记录要全面,防止漏记;②病案记录要及时,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③病案记录内容应一致,避免前后矛盾;④该由患者签字的地方绝不能省略。⑤病历一旦形成,禁止更改;⑥病历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2.2 医务人员自身应加强“三基”学习,同时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医疗行为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从业者有严格的资格限制,经过严格的教育培训。医疗方应具有基本的医疗水准,具有与所要求的资格相符的高度的能力、技能。医学领域是最高深、最复杂、未知领域最多的一门实践性学科,就人类生命活动的规律而言,人类只认识了冰山的一角,但实践中常常需要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科学勇气和实践精神,尤其是在医学方法不成熟的领域,医疗行为具有深刻的探索性。而医疗中采用的检查方法和手段,治疗方法及药物对人的身体具有侵入性,又需要严格限制。同时因为医疗行为常常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与健康,要求追求其最大的成功性和安全性。三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三者达到协调的判断基础就是允许合理医疗风险。
2.3 作为医院也要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
建立和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严格考核,开展科研,进行学术交流,团结协作,使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当今高科技迅猛发展,医务人员要树立国际化大市场的观念,强化竞争意识,适应多国家、多民族、多元化服务,提升文化、学历和多学科知识,加强业务学习,以便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满足病人的就医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 加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医务人员要做到守法,必须先做到知法和学法。临床医疗和法学是两个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医务人员懂医不懂法,对相关的法律知识不甚了解,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法律意识淡薄。要加强法律学习,加大医疗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医务人员懂得学法、守法的重要性,增强其法律意识,自觉地依法行医,便可以有效地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这样就需具备以下3种意识。
3.1 纠纷意识
随着普通百姓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医疗纠纷不断,且呈上升趋势。因此人们也经常听到医院抱怨现在的病人越来越难“伺候”。医院有如抱怨不如之余冷静地思考,认清当前的形势和顺应时代的潮流,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法律在向弱势群体倾斜,立法的进步体现了人文关怀。在这种形势下,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更新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和纠纷意识,在诊疗活动中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若稍有不慎就可能侵害到患者的利益,就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3.2 举证责任意识
构成侵权行为要有4个要件:行为人的行为有违法性;行为人有主观过错;有损害结果发生;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使医疗机构承担了较大的责任。该《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通常说的“举证责任倒置”。在医疗诉讼中,原告一般是患者,被告通常是医院。按照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因此,在一般的民事案件中,通常要由原告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而在医疗诉讼案件中,原告只需证明自己曾在被告处接受过诊疗并在诊疗后出现了人身损害后果,就算完成了原告的举证责任,此后,举证责任的“皮球”就踢给了被告,由医院提供证据,来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如果医院不能提供充分有利的证据,即举证不利,将承担败诉的结果。
3.3 自我保护意识
医务人员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加强理解和沟通。尊重患者的自已成为医学道德的重要原则,成为构建现代医患关系的基础。医患之间在诊疗过程中是合同关系,医方要充分履行告知义务,提供真实而充分的信息给患者,包括诊断结论,采取的治疗措施,手术方案,相应的疗效,手术成功的几率,潜在的风险,防范风险的预案,可能的并发症等。医方应尽可能地拟订多种治疗方案供患者选择。诊疗行为具有两面性,既有医治患者疾病的积极一面,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侵袭、痛苦、危险、费用等负担,因此医师在履行告知义务的同时还必须尊重患者自己的决定。当然,医务人员应注意告知的“技巧”,要考虑患者的文化水平,语言背景,理解能力,知情程度,意识状况,环境压力等。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缺乏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地替患者着想,趋利避害;而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个体的特异性,加强沟通,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就是对自己权利的保护。
医务人员是医院工作的主体,他们的风险意识往往决定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水准。医务人员既要有勇担风险、敢闯难关的创新精神,又要有踏实细致、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在一切医疗工作中要严格照章办事,有理有据,精心诊治,把医疗风险降至最低限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作为处在风口浪尖的医务人员,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懂得维权和自律,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参考文献
[1] 许罗丹,陈平.社会保险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篇5
一、培训对象:
全院医药护护技人员
二、培训目的
“三基”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目的为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水平,把“三严”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活动中。按照《云南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评价标准》要求,卫技人员“三基”培训率≥95﹪,考核合格率100﹪。
三、培训方法
(一)采取分级分类培训原则:初级职称人员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在此基础上加强本岗位、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进展培训。参考书籍为新版的《药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以及本学科教科书、本专业最新诊疗指南。《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传染病防治法》及各专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
(二)个人自学为主,科室和院部组织培训为辅。各科室制定“三基三严”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并由科主任或副主任负责培训和考核。每月一次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培训要求有记录(时间、签字、主讲人、内容等)。今年着重科室三基培训。
(三)根据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进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理论知识培训,并在每季度考试中加入相关知识点的考核。
篇6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急诊科是病种最多、病症危急患者最集中的科室,主要承担急救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具有较高的风险[1]。要求急诊科室的医护人员具备急救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急诊护理存在着风险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不满,发生医疗纠纷[2]。所以对急诊护理的分先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从主观和客观上对风险采取应对措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1月~12月的急诊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出现风险事件17例,其中纠纷事件3例,0例,患者与护理人员发生争吵14例
1.2 护理风险原因 护理人员导致风险的因素有:①工作的遗漏 急诊患者由于急救过程急促,护理人员容易忽视护理记录,对患者进行口头叮嘱后,忘记及时填写护理记录。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员可能会拿错药或者用错药量,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容易引起医疗纠纷。②护理安全意识 急诊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夜间、节假日的急诊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如果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差、不积极主动接待患者,对患者态度傲慢冷漠,就会引起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不满,发生争吵、殴打事件。③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程序和相关记录是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不能因为情况紧急而忘记完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对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护理人员应该认真阅读了解。减少护理工作的食物,严格按照急诊护理标准执行护理。④护理人员的自身体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精神 急诊护理人员需要随时准备急救护理工作,值夜班对身体影响大,容易身心疲惫,护理人员要调节自身的精神状态。对传染性疾病要做好自身的预防工作,不能因为惧怕传染病不按规定执行护理工作。要有白衣天使的职业精神,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予患者高效的护理。对需抢救的患者要沉着应对,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患者,采取有效的、安全的急诊护理措施。科室管理导致风险的因素有:①对医护人员的安排不合理,责任落实不到位,使交接工作斜街不紧密,导致不能及时对急诊患者进行抢救,造成医疗事故。②对急救设备管理不善 没有定时检查急救设备的功能,使用后没有及时归还、消毒清理。没有安排专人管理医疗器械,导致在急救时设备故障延误抢救时机,出现安全隐患。③规章制度执行不力 急诊患者的检查、静脉滴注、输血、吸氧等工作有护理人员操作,如果在操作中出现失误或者违反操作,容易出现错误,影响治疗方案,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④护理知识、护理技能的提升 护理患者的护理经验是通过实践不断积累起来的,急诊科对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高。护理人员要熟悉护理操作技能,向有经验的护士学习护理经验,在各个科室学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熟练抢救技能。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安全隐患。⑤护患沟通技巧欠缺 对急诊患者从接诊到治疗的过程中,有效地护患沟通,十分重要。需要抢救的患者在治疗中存在风险,要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可能出现的风险,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理解。在转运患者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危险因素。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护患纠纷。
2防范措施
强化急诊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提升法律意识 定期对护理人员举行医疗法律知识的讲座,让护理人员清楚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对容易产生护理纠纷的案件进行总结,明确工作中的不足会导致的法律问题,提高对风险的判别能力。提升法律意识,减少护患风险,同时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鼓励护理人员学习先进护理经验、护理技巧,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抽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流程的掌握,严格按标准执行。鼓励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工作,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主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给患者信任感。
强化护患沟通 急诊患者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家属因担心患者病情焦急、痛苦,所以护理人员要亲切的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安抚患者焦虑情绪。要注意沟通技巧,态度要友好,语言要亲切。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情变化,询问患者感受,及时发现问题。与患者有效的交流沟通可以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不仅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还可以提升护理质量,避免因缺乏沟通导致护患矛盾。
加强急救设备的管理、规范急救流程 完善急救流程的细小环节,特别是容易出现纰漏的环节。要让护理人员熟悉掌握急救流程,具备急救护理技能,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有条不紊的对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合理安排急诊室值班护理人员,经验缺乏的护理人员在值夜班时安排有经验的护士陪同值班。规范护理书写能力,对急诊记录本书写整洁,内容简单明确,记录救治过程的重点。安排人员每天检查急救设备的性能、进行消毒、整理,保证急救设备的正常使用。
3结论
急诊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稍有纰漏就会导致护理风险,引起护患纠纷[3,4]。所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护患沟通能力十分重要[5]。护理风险时间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和制度管理缺陷导致的,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职业技能培训,规范急救流程,合理急诊科护理人员配置,加强急救设备管理等防范措施,强化护患沟通可以减少护理风险,提升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冯霞.急诊科护理风险针对性防范措施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4):307.
[2]旷晓红.探讨急诊科护理风险与防范[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5):359.
[3]万莉,王冬.急诊科护理风险的应对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0):314-316.
篇7
关键词:
医疗纠纷;医疗过错;举证责任分配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301-01
1 医疗过错举证责任分配――我国的演变
1.1 《民事证据规定》之前
我国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在最新的《侵权责任法》颁布以前,由1986年《民法通则》调整,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范畴。在发生该类诉讼时,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 ,同时按照1982《民事诉讼法》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民法通则》时期提起医疗损害赔偿诉讼的患者,须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存在医疗过错负担证明责任。
1.2 《民事证据规定》的分配规则
上述状况在2002年被改变。当年最高人民法院了《民事证据若干规定》,规定第四条第八项明确: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将“医疗过错”和“医疗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大要件的举证责任均分配给医疗机构,实行举证责任的双重倒置,产生了相当于“过错推定”的法律效果 。该规定是在当时环境下综合考虑举证难易程度、医学专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之后作出的一个向患者倾斜、意在保护弱者的司法解释。
1.3 《侵权责任法》的回归
去年新通过的《侵权责任法》专章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其第五十四条明确,“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承担的是过错责任,在特定情形下则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
这也意味着《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改变了《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由医疗机构承担“医疗过错”之证明责任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也即,在《侵权责任法》生效后,患者若要提起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必须就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便是在该法第五十八条 “过错推定”情形下,也要由患者就推定的“前提事实”进行证明,否则仍然视为举证不能,医疗机构不承担侵权责任。
2 医疗过错举证责任分配――比较法的视角
2.1 比较法之德国法
德国医疗损害纠纷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由原告就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存在医疗过错负担举证责任 。但这一原则在实践中并不被严格遵循,司法机构往往通过表见证明的方式减轻原告的举证责任:即当出现特定事实时,由法官依据经验法则推论有特定事实之发生,认定医疗机构的过错,以平衡医患之间的诉讼利益关系和医疗信息不对称的实际情况。
2.2 比较法之法国法
法国法原则上也由受害人举证证明医疗机构或者医护人员存在过错。但该一般性原则根据医疗过错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修正:比如,医疗科学上的过错由受害人举证证明,但是医疗伦理过错则实行过错推定原则,由医疗机构负担证明自己无过错的举证责任 。
2.3 比较法之美国法
美国同样由原告对被告之过失负担举证责任。但实践中考虑医疗纠纷的复杂性以及举证的难易,司法机构通常适用“事实说明自己”法则,改由被告证明自己并不存在过错,否则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这一做法与过错推定颇为相似。
3 我国应当如何分配医疗过错举证责任――结合实践的考察
在综合分析了我国的医疗过错鉴定机制以及相关证据制度等因素后,笔者认为,在我国现行的医疗过错认定两大途径存在严重缺陷、患者权利过分弱小以及证据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我国应当对“医疗过错”实行举证责任的倒置,理由有以下几方面:
3.1 我国医疗过错认定制度存在的缺陷
3.1.1 医疗事故鉴定制度不合理偏向医疗机构
医疗事故鉴定是患者确认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重要途径,而我国医疗事故鉴定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往往难以实现患者的这一目的:
按照国务院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在我国是由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 ,医学会虽为“医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 ,但其组织机构仍然挂靠在卫生行政部门,两者在领导组成上也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合――以中华医学会和北京医学会为例,中华医学会的现任会长即为卫生部部长陈竺 ,而北京医学会的正副会长相应的也分别由北京市卫生局的正副局长担任 ,医学会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行政色彩仍然较为浓厚,因此由医学会来承担医疗事故鉴定并没有彻底改变“老子给儿子鉴定”的尴尬局面,鉴定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另一方面,被选择组成鉴定专家组的专家们在鉴定时也往往会出现“沉默共谋”现象。因为参与医学鉴定的专家难免与被鉴定的机构或个人存在业务上的往来,在同一个行业中,“抬头不见低头见”,情面的关系使得鉴定时会“手下留情”;同时专家们考虑到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难保自己以后不出现同样的问题,如果在鉴定中过于苛刻,以后不免遭到来自同行的打击报复,上述顾虑使得医疗专家在鉴定时对鉴定标准的把握往往过于宽松。
3.1.2 司法鉴定――病历档案保管制度的限制
排除了医疗事故鉴定认定医疗机构过错的方式,患者一方要提起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另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司法鉴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款“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此,若由患者来承担“医疗过错”要件的证明责任,患者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获取司法鉴定所需医疗资料的问题。
再者,我国司法制度对于当事人取证的支持力度也非常不够。前文所述情形在发达国家是较少遇到的:在患者不能获取必须的证据材料提供给鉴定机构时,各个发达国家的民事诉讼制度都会为当事人取证提供相应的司法支持。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美国民事诉讼中的Discovery程序 。台湾的《民事诉讼法》第288条也规定,法院不能依当事人声明之证据而得心证,为发现真实认为必要时,得依职权调查证据 ;而且在“确定事、物之现状有法律上利益并有必要者,亦得申请为鉴定、勘验或保全书证。”所谓“确定事、物之现状有法律上利益并有必要者”,包括医疗纠纷中的病历资料,为
避免篡改即有申请保全之必要,不论是前或是后 。
3.2 我国举证责任减轻规定的缺乏难以实现实质正义
如前所述,德国、法国等国家在解决医疗纠纷时,都有一定的证据原则来减轻或者事实上倒置患者的举证责任:比如美国法上的事实说明自己原则,在满足其适用的三个要件“该事件在无过失时,通常不会发生;无其他可能原因导致原告的损失发生;所发生的过失须在被告对原告的义务范围之内”时 ,就可产生推断医方医疗过错的证据效果,达到减轻患者举证责任的目的。而无论是我国的《民法通则》还是《侵权责任法》,对于医疗损害责任的举证责任规定都较为笼统,一律由患者就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举证证明,不分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和种类,也不考虑医疗纠纷本身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导致患者的举证责任过分沉重。而我国的《民事证据规定》也同样缺乏类似的举证责任减轻规定,法官只能僵化遵守已有的法律规定而无法发挥或者说不愿发挥司法能动性,一旦立法确定由患者承担医疗过错的举证责任,恐怕胜诉对于患者而言将很难实现。
篇8
【关键词】西药药剂;合理性;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西药的种类及数量繁多占据了医药市场的多数份额,其临床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及治疗效果[1]。近年来,频发的医疗事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政府及医疗对于合理使用西药药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为了防范药疗风险,各医院均需要广泛开展处方点评工作,采取合适的药剂处方管理措施,促进合理用药。为了对西药药剂临床使用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本研究特选择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西药处方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某院2014年1月至12月未实施管理考核及2015年1月至12月实施管理考核后西药处方各1000张进行研究分析。1.2研究方法分析所选择的2000张处方中西药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合理用药、西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用药种类等。安排专门的药剂科药师担任调查人员,按照上述指标,根据其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和管理,对处方进行合理的评价,并总结用药中存在的问题。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管理措施实施后用药合理性明显高于管理措施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一般情况下,临床用药西药处方常见不合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登记不规范、填写错漏、字迹模糊,乱用处方、处方规格及用药数量与要求不符、药剂种类不符、处方未及时修改,药不对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处方成为了主流,上述问题的发生率也不断降低,处方合格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次研究显示,现阶段西药药剂用药存在的问题包括用法用量不明,如每日服用1次的药物随意减量增次;重复给药,同性质药物重复服用,不但浪费药物,而且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害无益,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主要是为了提高药物疗效,并防止出现不良反应,但如果用药不合理则适得其反,如青霉素与维生素C共用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青霉素疗效[3]。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主要如下。①建立西药药剂管理制度,并严格规范实施[4]。制定相应的处方点评处罚条例,成立西药药剂的监督小组及事故鉴定小组,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制定西药药剂事故处理规程,做好药物管理,注射药、内用药及外用药按种类存放,注意使用期限。②在院内广泛宣传并加强培训。安排院内资深专家及药学专家引线,主动引导医务人员积极培训学习,在普及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具体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达到药事知识的全覆盖,提高全员专业素质及水平的目的[5]。医药人员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提高工作责任感。必要时可在培训结束后行笔试考核,对医护人员的学习水平进行判定,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③促进全院实现西药药剂使用规划化。对每个科室、门诊使用西药的情况每月点评,如发现不合规定的西药药剂使用情况及时提出并给出通报批评、离岗培训、业绩考核等整改意见和措施。此次研究显示,西药药剂临床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不明、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等方面,管理措施实施前用药合理率为71.0%,管理措施实施后用药合理率为91.0%,管理措施实施后用药合理性明显高于管理措施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在很大程度上证明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玉强,朱叙德.西药药剂头孢米诺的研究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4):1-2.
[2]权朝霞.浅谈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13-14.
[3]潘贵林.西药药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调查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4(4):40-41.
[4]丁仁田.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对策初探[J].中国农村卫生,2015,8(14):47.
篇9
关键词:医院行风建设文化建设服务医疗技术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38-02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目前看病难、看病贵是广大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医院行风建设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整个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也是医院生存发展、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1进一步提高增强医院行风建设的重要性
医院首先应当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塑造良好形象和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从纵深的角度考虑,把行风建设和医院科学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抓好医院行风建设,服务更多患者。医务人员应当具备高尚的医德,把患者视为自己的亲人,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真诚的为患者服务,患者就会信任医院、信任医生。保持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既有利于患者康复,也为医院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完善制度建设,狠抓落实,明晰责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和目标。完善院长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实行医院管理和行风建设责任制。成立行风建设领导组织机构,逐级落实领导目标责任制,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和自查自纠工作,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抓好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领域的专项监控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形成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行风考评办法,定期检查和考核,奖优罚劣。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强化成本管理职能,设立成本控制指标,改进成本核算方法,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对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等指标进行控制,使用自费药品需经患者同意,消除滥用高价药、开大处方的现象。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公开服务监督电话,设立服务意见箱、医患沟通记录本,从院外聘请行风监督员,通过行风建设暗访、网络举报留言、电话投诉等途径接受监督。定期进行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召开医患座谈会,征求患者意见。为每名医务人员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如实记录本人的医德医风建设情况,与晋升、评先、考核等挂钩。
深入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活动,让患者受益。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设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建设,落实不当处方院内公示点评制度,完善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机制,定期分析跟踪用药量排名前十位的药品,严厉打击药品回扣现象。不断探索完善药品、一次性材料、医疗设备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降低医院采购成本和进购价格,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虚高的药品价格,让利患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坚持和完善公开制度,提高医院医疗服务和诊疗工作的透明度。做好常用医疗收费标准公开、常用药品价格公开、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等工作,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在诊疗过程中要及时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诊疗措施、收费标准、药品价格、检查项目的意义等,让患者知情选择、明明白白消费,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3全员自觉参与行风建设,不断加强法制和职业教育
在社会主义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依法行医,对维护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权利都是十分重要的。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列》、《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增强医务人员遵纪守法意识,把维护患者权益上升到法律的角度,做到依法管理,依法行医,保证患者的权益不受损害。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开展“假如我是病人”大讨论,从患者的角度考虑如何做一名受欢迎的医务人员,达到统一思想,完善自我的目的。认真组织学习卫生行业的先进典型事迹,在本单位开展服务明星、优秀卫生工作者、模范护士等先进的评选,用身边的典型激励职工。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真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观看反腐案例影片等方式,使广大医务人员以案铭记,引以为戒,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道德约束力。
4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医院文化建设,构建以真诚、关爱、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医院文化,建设职工活动中心,组织文体比赛,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荣誉感,形成职工对医院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发挥医院文化阵地的作用,通过院报、宣传窗、黑板报、医院网站等形式,宣传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凝聚人心,潜移默化,使职工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树立亲情服务,诚心服务,病人至上的服务意识。加强人文关怀的理念培养,开展大讨论、读书读报等形式,提升人员素质,将“以病人为中心”、“病人病情就是命令”、“走进医院是亲人,离开医院是朋友”的服务理念贯穿于临床服务工作的始终。
5优化服务,创建成效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患者的精神良药,而精湛的医疗技术是为患者服务的根本,也是医院行风建设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创建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和优质的护理示范工程,健全理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建立特色人才“专科”、“技术骨干”重点培训、全院职工“全院培训”的培训体系,支持各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脱产进修、参加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动态,提高技术水平。
优化服务措施,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精华、绿化、美化就医环境,让患者保持舒畅的心情。各科室合理布局,分层建设收费窗口、“一站式”服务等,避免患者上下楼来回奔波。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在门诊大厅设立咨询台,并免费提供饮水、轮椅、电话、针线包等,各门诊室增加诊椅、设置书报架、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栏,给患者发放医生名片方便咨询,对出院患者开展电话随访。从患者的需求角度考虑,改进服务流程,完善医院信息文化建设,增强临时服务窗口,缓解排队等候时间。调整服务时间,实行无假日医院,延长门诊时间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选派医疗服务小组到生产一线巡回医疗、小区义诊、健康讲座等。
参考文献
篇10
乡镇医院护士工作计划【一】无论从事哪一行业,工作中都需要有计划。有计划才有目标方向,才能把工作完成得更好。尤其对于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他们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承担着广大人民的健康。在医院中,护理人员是与病人接触最多、最早,最密切的工作者,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医院形象。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进行规章制度及专业的培训。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2.重点加强对护士的考核,强化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以强化“三基”护理知识及专科技能训练为主,由高年资的护士轮流出题,增加考核力度,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进行排名次,成绩纳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相互竞争,直至达标。
3.做好聘用护士的轮转工作,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
4.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二、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安全工作长抓不懈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5.护理部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三、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1.护理部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
4、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我院的医护比例搭配不合理,护士的人员少。工作繁重,护士长应根据科室病人情况和护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全院护理人员做到工作需要时,随叫随到,以达到保质保量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五、树立法律意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部严格按照省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护理记录完整、客观。明确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并向上级医院的同行请教,明确怎样才能书写好护理文件,以达标准要求。结合我院书写护理文件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举证提供法律依据,保护护患的合法权益。组织护理病历书写竞赛,优胜者给予奖励。
六、护理各项指标完成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4.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
5.、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合格率达100%。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7.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努力执行以上工作,我们在xx年的护理工作中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乡镇医院护士工作计划【二】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又是“全国卫生系统管理年”,我在院领导及护士长的关心和直接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熟练地掌握了各项临床操作技能,现将工作情况总结:
自去年7月进入本院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在**科、**科、**科和icu轮转学习。通过这一年的实践学习,感觉要想将以前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工作相结合,就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多请教带教老师,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业务,体会要领。
在*科期间,第一次接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各类癌症的化疗方案、化疗适应症、化疗禁忌症以及并发症都比较陌生。经过4个月的学习,感觉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各类化疗药对外周静脉的刺激性不同;在化疗期间,如发生药物外渗应立刻采取的护理措施;长期化疗的病人行深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另外,在化疗过程中,病人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皮肤黏膜、心理状态等一系列化疗反应,这时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分外地热情关怀病人,尊重并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做好床头交接班,给予病人情感方面的支持。
在*科期间,学到了**相关知识。术前准备有心理疏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协助咳嗽排痰、观察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尿管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等等。由于妇瘤科患者的特殊性,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更耐心地去与她们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
现在我在***病区轮转,这是一个综合科室,有超声刀、介入科、中西医和化疗。我感觉在这里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如:超声刀术后要注意皮肤的保护、肢体温度感觉活动度及肢端足背动脉搏动等;介入科术后应嘱患者患肢制动,沙袋加压,观察病人排尿情况。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除熟悉了各科室的业务知识外,我还很注意护士职业形象,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发不过肩、不浓妆艳抺、不穿高跟鞋、响底鞋、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积极参于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活动,丰富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安全保护意识。
在护士长积极认真指导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平时坚持参加科室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每周二的晨会,坚持危重病人护理查房,护理人员三基训练,在护理部组织的2次技术操作考试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一年的工作中,能始终坚持爱岗敬业,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及应急能力。
当然,我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比如,在学习上,有时仍有浮躁的情绪,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冷静处理。在工作上,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虽然基本上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但是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都是我今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要再次感谢院领导、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给予的教育、指导、批评和帮助,感谢同事们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回顾过去,有许多进步和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展望未来,应当发扬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克服不足。
乡镇医院护士工作计划【三】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工作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3、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三)、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二、加强护理管理,严谨护士长工作计划,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二)、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三)、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五)、计划制作护理园地网,上传我院护理动态,及时传递护理学习资料,发挥局域网的空间优势,丰富护士的学习生活.
我们相信以上全体护理人员工作计划只要严格执行,我们在xx年中的工作中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乡镇医院护士工作计划【四】xx年,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具体到护理行为的每一细节,我们从自身做起,高标准、严要求,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思想。我们坚信,有各位领导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更有全科护理人员齐心协力,我们定能完成各项工作。现计划如下: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重点加强对新进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人员严格要求自己,衣帽整洁、美观、树立白衣天使的形象。
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各病区、病房坚持有巡回护士,及时发现病人药物过敏反应或输液反应发生的抢救黄金时刻。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3、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严重违反操作者给予通报批评。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4、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强化护士良好的职业认同感,责任心和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5、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二)、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对各级护理人员按三基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尽量每年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护师以上的职称,每个月给护理组所有成员讲课一次,还有技术操作的正确指导,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等各项护理操作。
2、护理查房或者床头交接班时提问护士,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养成良好的习惯。
3、加强对病房的管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4、配合医院的整体工作,认真完成各项指令性工作任务。
(三)、其他
1、给护理组腾出更衣间,地点设置:方便、快捷、有利以急诊抢救工作。
2、开设医院食堂,方便值班人员、加班人员用餐。
3、给护理组购进所需物品,如:浸泡器械的方盘、治疗盘以及最新版的药物配伍禁忌表。
4、每个病房及被病人亲密接触的科室都安装紫外线消毒灯,特别是抢救室。
- 上一篇:防火防灾安全常识
- 下一篇:慢性肺阻病的护理诊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