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的财政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宽松的财政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宽松的财政政策

篇1

材料分析题:2010年是世界各国继续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性一年,也是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今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上总结2009年的财政工作之后表示,尽管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基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很多,2010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请用经济学知识回答:为什么2010将继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经济常识中的“国家宏观调控”是高考高频考点,它的落脚点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有难度,为什么呢?因为通常老师重在强调以下几点。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2)不仅要有市场调节,而且要有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4)二者结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品销售、产业、扶贫、货币等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是什么?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府行为。在短期中,财政政策主要影响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政府经常通过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操作来影响经济的走向。政府预算支出的状况、预算赤字与GDP的比值、税种与税率的变动等都是理财规划师所需要密切关注的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行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来实现的。货币量的增加会使短期利率下降,并最终刺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再贴现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准利率,其升降将直接影响各类市场利率的走向。同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都会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水平。理财规划师判断各种金融工具利率走势的基础就在于根据货币政策的操作对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作出预测。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就调节货币供给这个角度来说,它们的区别在于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系统,运用金融工具,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而财政政策则是通过财政系统,运用财税工具,由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

但是老师重在强调“国家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讲得不到位,导致学生理解不够透彻,不能融会贯通,在回答问题时有困难。

那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呢?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国家(政府)加大通过财政进行国民经济建设和投入,给与补贴增多,减少税收以刺激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财政投入的领域主要涉及教育、农业,以及关键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发行国债等筹集财政资金,拉动国民经济建设,保证我国GDP的平稳较快发展,目的在于保证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和稳定运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以前相比,显得较为宽松。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用的,货币政策涉及银行利率的调节,现阶段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降低了银行存贷款利率,目的在于刺激国民消费和减轻大中企业的贷款压力,保证国民经济的在生产建设和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如2009年前一段我国经济过热,所以央行连续九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减少投资,缓解经济过热情况。近来经济增长放缓,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推动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央行推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这样的政策被称为宽松的。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出口锐减,因此要不断刺激国内需求的增长,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保八、拉动内需等都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虽然已经出现,但是势头并不猛烈,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但是由于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因此立即转变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合适的,还要考虑我国就业率的影响。只有保障经济增长才能创造GDP,创造GDP才能创造新增就业岗位。通货膨胀对于货币政策是有影响的,但是也要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

篇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恢复经济,美国至今已实施4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欧洲等主要经济体也陆续出台了货币宽松政策。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过购买短期限政府债券压低基准利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基准利率都相继降至1%以下,并长期徘徊在零附近。并且,各国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或非金融企业手中,以市场价格购买长期限政府债券等金融资产,以压低长期利率,提振资产价格。中央银行同时压低市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迫使投资者选择其他高收益的资产,激发企业和居民的借贷意愿;中央银行又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令商业银行有钱可贷,进而刺激消费和投资。

全球货币宽松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会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全球货币宽松还会促进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影响我国汇率稳定和出口。货币宽松引发的通胀会扰乱市场信号,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不稳。货币宽松下美元等货币贬值,还会使我国位居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面临巨大缩水风险。

应对全球货币宽松,稳健货币政策是根本。我国货币政策具有稳定经济增长的功能,没有办法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来对冲全球货币宽松可能带来的通胀压力。同时,全球宽松货币政策浪潮降低了我国继续宽松的必要性,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也压缩了我国继续宽松的空间。我国经济虽然从2011年以来出现了较明显的增速放缓迹象,但与2008年相比,经济形势并非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而是缓慢下滑;尚未出现大规模的民工返乡潮或企业普遍裁员现象,社会秩序保持稳定,失业问题尚不严重;四年前货币政策大规模放松带来通胀的影响比较深远。因此我国目前尚无须大规模放松货币政策。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呈现缓中趋稳态势,我国的货币政策不可轻举妄动,不能盲目跟进全球货币宽松浪潮。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要求我国不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货币一旦宽松可能出现对我国经济的另类冲击,那就是物价急涨、通胀威胁的重临。我国需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支持经济“稳增长”,特别是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增长,又要防范金融风险,防止通胀重临。

应对全球货币宽松,结构性财政政策是关键。全球货币宽松背景下,我国国内存在较大通胀压力,这就决定财政政策不能采取过度扩张性政策。而自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迹象日益明显,PPI指数已连续六季度低迷,财政政策又须要保增长。由此,我国须采用结构性财政政策,采用减税、财政补贴等方式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生态环保、高新技术等国家扶持行业,抓住契机实施调结构、促增长。

篇3

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改变

厉以宁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回升主要是靠投资带动,而投资属于中间需要,不是最终需求。终端消费不扩大,经济基础难以稳固。二季度的经济指标总体看还不错,但如果以用电量、集装箱吞吐量、公路上货柜车的通行量及厂房闲置率这几项关键指标做分析,情况并不理想。这说明我国经济企稳向好,但基础还不稳固。

厉以宁特别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这次经济回暖当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作用不可低估,现在远远不是改变的时候。

他建议,应通过政府的投资带动民间的投资,通过政府的投资拉动消费,保证经济增长后劲以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复苏。

要调整的是信贷结构,不是货币政策

针对社会上一些人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恐惧,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立即调整的言论,厉以宁指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也不能改变,关键是在适度上把握好分寸。

他表示,当前,我国信贷方面的问题是出在信贷结构而不是信贷总量上。我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很多中等偏下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难以得到贷款,这是信贷结构的问题,需要调整。

“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变动不能频繁。因为政策变动频繁会影响人们的预期,预期一旦紊乱了,对经济的消极影响就大了。”厉以宁提醒说。

三季度的情况会更好

外贸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损失严重。厉以宁认为,防止外需的下降,在当前也非常重要。目前,出口退税基本上没空间了,成本进一步降低也很难。我们要改变外贸思路,充分利用现在的外汇储备,鼓励企业走出去,用商业信贷推动产品的外销,借助海外工程项目带动商品销售。

“财政政策的滞后期是短的,货币政策的滞后期是长的。因此,当前只要把财政政策的重点放在启动民间投资、启动消费上,把信贷重点放在调整信贷结构上,相信第三季度的情况会更好。”

破解就业难题

“当前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好转”,厉以宁指出。他建议,要解决回乡农民的就业问题,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给予回乡农民小额贷款,鼓励创业;二是借林权制度改革正在进行的时机,鼓励回乡农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至于大学生就业,通过大量发展软件外包业或许是破解这个难题的好途径。

要寻找机遇,也要注重企业家素质

在危机中寻找机遇,这句话已经成了当前的流行语。厉以宁指出,城镇化建设就是当前民营企业的良机。目前,我国的县城有2000多个,重点镇有3万多个,城镇化率只有45%。每年有2000多万人从农村转入城镇,城镇要建设,县城要重新规划,这是多大的机遇!

篇4

内容摘要: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及时出台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经济复苏速度令人瞩目。然而“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适时退出决定了危机时政府政策的成败,因此我国在判断刺激政策能否退出时应充分考虑民间投资、失业率及国际环境等条件。文章指出,作为新兴经济体,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方式应侧重于转型,将其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经济刺激政策 退出 条件 方式

此次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政府为了抑制衰退,普遍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采取经济刺激政策,通过政府行为在市场投放巨额资本以拉动经济增长。在各国政府的努力下,大部分国家的经济态势都有所好转,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复苏速度令人瞩目。然而这些经济刺激政策始终属于“非常规”行为,当经济体具备了正常增长能力时,经济刺激政策必须适时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决定着危机中政府政策实施的成败:退出太早,经济尚不具备自发增长能力,复苏后续乏力,很可能前功尽失,陷入二次衰退;退出太晚,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流动性过剩,推高了初级产品价格和金融资产价格,引发通货膨胀。同时持续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巨额财政赤字,不仅使政府背负沉重的债务压力,还会拉高市场上长期贷款的利率,增大融资成本,对民间投资和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损害经济的长期增长能力。

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应满足的条件

我国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出台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国外贸出口在经历了连续三个季度的下滑后于2009年12月首度“转正”,同比增长17.7%,当月出口值位居历史第四高位。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1%,增速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虽然全国物价在2009年全年有所下降,但CPI在年底最后两个月回升,分别同比上涨了0.6%和1.9%。在对我国经济回暖形式普遍看好的情况下,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退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退出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要判断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退出首先必须明确这种政策的“过渡”性质。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我国出口萎缩,消费需求不旺,民间投资信心不足,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刺激政策的目的就是在短期内通过政府的投资、政策扶持等一系列行为帮助经济重回高速增长的道路。因此衡量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退出就要考虑一国经济的内外部环境是否已满足如下条件:

(一)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达到协调增长

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24846亿元,其中大部分为国家和地方政府主持的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建设项目投资。政府主导的大型国有企业成为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体,政府投资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民间投资的增速。而民间投资作为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长远动力,只有一国经济刺激政策真正行之有效时,市场和投资者才会恢复信心,民间投资才会被拉动起来。在经济下滑期,国有经济的性质和能力使其担当起扩大国内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但当经济情况好转后就要引导民间投资迅速跟进,唯有双方实现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后市场继续保持稳定的投资需求。

(二)就业增长实现与经济增长同步

失业率是衡量一国经济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解决就业问题也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国政府实施经济刺激政策的首要、中心任务。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超过60%,而出口企业多为劳动密集性产业,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带来的必然是就业需求的减少。“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劳动者就不能分得社会生产的成果,更不要说达到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这将有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进行。而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就业的同步提升,我国长期存在着高增长、低就业的经济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在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只能增加70万个。因此在“促增长”时更要“保就业”,在衡量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指标时失业率比经济增长率更具意义。

(三)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发出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信号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的影响很大。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收紧是我国调整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因为如果在国际金融政策仍很宽松的情况下,我国过早上调利率必然会引起国际游资的注入,抬高楼市和股市的价格,带来资本市场的泡沫。同时也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国内刚刚复苏的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是也要防止退出过晚,否则长期的低利率水平带来流动性过剩会流入资本市场,国外资本也会趁机流入。

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方式

一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欧美等金融市场十分发达的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中“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的主要方式有所不同:发达经济体长期以来财政赤字的压力已经使其无法更多的使用财政手段来拉动经济,他们主要侧重于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有针对性的对拯救对象进行扶持;而在新兴经济体例如我国不存在巨额财政赤字的压力,可以更多的利用政府投资拉动的手段。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尚在成熟和完善过程中,国家在实施经济刺激政策时除了运用货币政策拉动经济高速增长外,重点在于顺势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对现行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因此在讨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方式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退出即对其支持政策进行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撤减。而我国的退出应为转型退出,借应对危机顺势转变我国的经济结构,使其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甚至是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现阶段国际上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仍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虽然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但经济增长主要靠政策拉动,支持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强,再加上产能过剩问题没有解决,在此背景下我国仍需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实施一成不变,事实上我国的经济政策始终随着国内外形式相机抉择进行微调。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方式上也要保持渐进性,有针对性的灵活退出。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比,作用效果相对较快,因此在政策调整上应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最重要就是防止出现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刺激性货币政策的成功退出就是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实施精确控制。例如现在国内信贷规模过高,我国就相应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根,逐步地收回流动性。对于货币政策中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指向性政策要予以保留;优化贷款结构,保证贷款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对已投资的长期项目要保证其后续的货币供应量,以防止出现半途而废产生不良贷款,增大今后宏观调控的压力。

刺激性财政政策的退出重在转型。目前我国的财政状况允许继续使用财政投资手段来保增长。财政政策退出的重点应考虑转变财政刺激的方向,把“惠民生”作为下一步的重点,政府投资应逐步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性投资转向民生性投资,多投向教育、医疗、环境卫生等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提高社会福利从而拉动内需增长,提高财政投资效率。鉴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应平衡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内外需求,进一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由出口导向型转为侧重于消费的内需拉动型增长。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巩固经济刺激成果 防止经济“二次探底”[J].理论导报,2009(10)

2.谢鹏,刘洪,丁宜.经济刺激计划何时退出[J].金融博览,2009(11)

篇5

关键词:货币政策;金融危机;稳健;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5―0038―07

自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后,更成为熨平经济周期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方面日渐成熟。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新一轮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伴随着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加息举措,央行事实上已经传递了紧缩银根的信号,这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对货币政策进行大方向的调整,这可能预示着将从调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手,逐步退出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政策。本文从多个角度,对1997年和2008年以来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加以比较,并对2011年新一轮“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改进建议。

一、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经济环境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即使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也不断深化,金融市场的制度、结构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使得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环境与1997年相较存在巨大差异。

(一)国内因素

1.经济主体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不同

就中国的经济规模而言,在两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夕,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78973亿元,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65810.3亿元,为1997年的3.37倍;人均GDP从1997年的6420元,增加到2007年的20169元,家庭存款占GDP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59%增长到2007年的65%;在经历税制改革后,1997年财政收入为8651.14亿元,2007年则为51321.78亿元,增长了4.93倍,接近GDP增长速率的1.5倍。经济成果的积累充分说明,相对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到家庭,中国经济抵御危机的能力都在增强。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程度不同

1998年以来,以银行系统改革为代表,我国不断完善金融体系。首先,央行取消了商业银行贷款限额控制,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不良贷款,使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下降9.7%。其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恢复了准备金存款的支付和清算功能,增强了商业银行资金平衡、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形成新的贴现、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两次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逐步放开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公开交易国债的利率管制等。这些举措在降低金融风险的同时,促进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完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此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3.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性不同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相对落后,规模也十分有限,造成货币政策工具单一,基本只能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1998年以来,公开市场的债券交易恢复,债券市场逐渐活跃;同时大力整顿银行间拆借市场,增强了金融机构资金的灵活性;发展以实物贸易为背景的商业票据,增加票据的承兑主体,降低票据市场的风险,增强了央行再贴现对货币总量和经济结构调节的功能。这些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发展的举措,增强了金融机构活力,为货币政策运用提供了更加多样灵活的调控工具。

4.货币政策受体的敏感程度不同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银行体系中大部分不良贷款来自国有企业,这类企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低,这就使货币政策的力度在实施过程中被削弱。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使用效率高、增值能力强的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作为将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最终环节的企业,对于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繁荣,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形式更为多样,投资方式更为灵活,从而增强了居民消费与投资行为对货币政策变动的敏感程度。

(二)其他因素

1.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不同

亚洲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有限,受影响的国家主要是亚洲的新兴经济体,它们大多与中国一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关联程度较低。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源自美国,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遭重创,它们大多与我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从2000年的39%上升到了2008年的58.23%。不难看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更为深远,从外需的方面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动力。

2.人民币汇率变化不同

从汇率角度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承诺人民币坚决不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1997年的8.2898小幅升值到1998年的8.2791,此后直到2004年汇率基本不变。1997~2000年出口总额分别是1827.9亿美元、1837.09亿美元、1949.31亿美元、2492.03亿美元,可以看出亚洲金融危机后出口总额并未下降,而是在短时期的增长停滞后,1999~2000年又恢复了快速增长。

面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元大幅贬值,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甚高,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平均水平为7.60,2010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2,进入2011年则达到6.587。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4.5%。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大大削弱了我国出口竞争力,出口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直线下降。2009年,外贸出口下降了16%,而进口只降低了11%,顺差减少了1020亿美元,出口减少的损失比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更为严重。

二、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现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大幅回落、消费与投资低迷、国内外市场均呈有效需求不足的态势,宏观经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1997年到2002年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的扩张货币供应量,着重国内经济结构性调整,改革国有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因货币增长过快而积累在银行系统中的金融风险。亚洲金融危机对我

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时间较短,程度不深,1998年到2001年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7.8%、7.6%、8.4%和8.3%,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增长,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则保持平稳并小幅下降。1991年到199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7%,零售物价的平均增长率为6.2%,而广义货币和贷款的增长都在年均20%以上。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呈现上升的趋势,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横向比较,我国M2与GDP的比值处于高位,市场在温和的货币政策作用下保持了良好的流动性。

而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国内经济正面临通货膨胀风险,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至2008年6月间,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回收市场的流动性,以防止国内出现投资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直到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并在全球蔓延,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货币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向“适度宽松”。面对全球经济低迷的颓势,我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依然保持了9.2%的强劲增长,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2008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员比2008年净增910万人,国内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向上。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

我国经济在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均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平稳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同时通货膨胀的水平则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但应注意的是,与1997年宏观调控的效果有所不同,2009年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为投资拉动8.7%,消费拉动4.1%,出口拉动-3.7%。在出口大幅度衰退的同时,投资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下财政支出的大规模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0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5.7%,相比于1998年57.1%、1999年74.1%、2000年65.1%,明显偏低,同时这个水平也显著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从这一点来看,本轮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调整力度不够,“惠民”效果不佳,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扩张政策中大规模增加的投资推动,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能否像亚洲金融危机后那样实现长期稳定增长,能否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情况下也不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还有待时间检验。

三、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工具比较

(一)货币政策目标

1997年以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为“适度紧缩”,到1997年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为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试图实现“增加信贷和货币供应,扩大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货币政策在1998年到2002年间稳健中略显宽松。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实施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深,到2008年下半年,货币政策逐渐把重点转向对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底央行调整货币政策,从“适度紧缩”调整为“适度宽松”,表现激进,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保持市场信心,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调控工具与力度

受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多采用降低存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等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选择略为宽松的政策取向,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温和;2008年底货币政策则是从“适度紧缩”进入“适度宽松”,此番调整相比于1998年更为激进。例如,1998年我国连续三次降低存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而仅在2008年下半年的百日内央行就完成了五次降息、九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利率调整的频繁和幅度之大,都是出乎意料的。2008年底开始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使基础货币从2008年8月的11.76万亿元,上升到2009年9月的13.34万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13倍,到2010年底基础货币存量18.5万亿元,同比上涨了28.7%。广义货币M2在2008年底为47.52万亿元,2009年底为60.62万亿元,2010年底为72.6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19.7%。2009年底各项贷款余额为41.39万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25%;相比于2009年,2010年贷款的增速有所放缓,增速为19.9%。

如表1所示,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中比较密集的降低存贷款利率,都主要集中在危机发生后的一年内。降低利率除有效刺激投资以外,还向市场强烈地传递了宽松的政策信号。从降息的幅度来看,1998年开始的那轮调整幅度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而2008年开始的调整更倾向于高频率小幅度的微调。但这并不能说明2008年实施的货币政策更为温和,事实上从降息的频率和基础货币扩张的规模来看,2008年政策扩张的力度更强,但由于2008年新一轮降息开始时的利率水平不高,因此利率的下行空间不大,在执行了四次降息后,定期存款的利率已处于20年来最低点,活期存款的利率也低于2002年的最低点。

从表2来看,我国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次数和幅度,都比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更显剧烈。这同传统金融理论的结论差异较大,存款准备金率以乘数作用于货币总量,对于基础货币的扩张和收缩作用均十分剧烈,应属谨慎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而我国自1998年完成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就成为货币政策制定当局惯用的主要工具,尤其是在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期间,运用更为频繁,2003年至2008年间的20次调整,有18次是2006年以后进行的(在2007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后,就先后运用过10次)。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与我国宏观经济有扩张要求时更为倚重积极财政政策有关,积极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各种基建项目达到拉动经济的目的,为配合财政政策而实行的信贷扩张往往期限较长,市场对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更为敏感,调升贷款利率以控制市场中的信贷额增加,将会给企业造成相当沉重的财务负担,因此为避免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时出现“硬着陆”,央行更多选择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实现紧缩性政策目标。

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我国应对两次金融危机中均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大体相似的,短期内均立足于通过政府投资扩张迅速刺激经济回升,而长期目标则都着眼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两次积极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推进税费改革、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运用预算、税收、投资等手段活跃经济,实现经济总量扩张,从而促使经济重回稳步增长的轨道。

在财税工具的具体选择方面,两个时期的财政

政策则有所差异。1998年主要集中在增发国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外贸出口三个方面,刺激经济恢复的意图直接且明确。2008年,除发挥投资、税收、收入分配、财政贴息、转移支付等政策组合优势以外,另一重点则放在“增值税全面转型”等税制改革上,这说明现阶段宏观政策的制定更为侧重于短期经济恢复与长期合理发展的统筹考虑。

在1998-1999年间,政府共发行长期国债21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在本轮金融危机期间,中央政府除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外,并在很短时间内系统地推出了规模高达4万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对比两个时期的财政政策不难看出,本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更强劲,这与同期货币政策的力度也是相适应的,因为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辅以扩张的货币政策才不致推高利率,使私人消费和投资出现“挤出效应”,从而保证经济恢复增长的目标能够尽快实现。

表3所反映的是1997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情况,从1998―2009年,积极财政政策占了四分之三的时间,而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的仅有7年,这说明在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更多依赖于积极财政政策。由于货币政策在多个层面都表现出非对称效应,例如在时间层面,经济衰退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弱于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区域层面,金融发达地区货币政策效果强于金融欠发达地区;产业层面,货币政策对有形资本比重大的行业作用较弱等,针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有限,第一、二产业比重大等特点,选择以财政政策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角,货币政策辅助的政策配合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此外,现阶段经济转轨时期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而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能力较财政政策略显逊色。但应注意的是,过多的依赖于积极财政政策刺激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增加、政府信用危机、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多种负面效应。事实上,2010年出现在众多欧盟国家的债务危机,促使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在2011年开始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财政赤字,恢复政府信用。与2011年美国积极财政政策不同,欧洲国家的宏观政策旨在管理财政平衡,也是“经济二次衰退”与“信用危机”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抉择。

五、总结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基础货币持续增长。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超出实体经济增长的货币供给总会传导给价格,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经验显示,从货币供给较快增长到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可能需要1年左右时间。2009年货币供给的大幅度增长引致2010年的CPI高位运行,这是经济对扩张性政策刺激的正常反应,且这种情形的惯性作用在2011年仍将显现。面对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预期,央行从2010年底开始实行新一轮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在短期内相继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9.5%的历史高点)等系列调控工具组合,货币政策趋于紧缩的态势已然明朗。就长期而言,可以从健全资产和货币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提高央行独立性等方面,优化更有利于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经济环境。从短期来看,笔者认为针对新一轮稳健而偏紧的货币政策,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加以谋划:

1.根据IS-LM模型分析,当采取“一松一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时,宽松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新的均衡点可以出现在原均衡点的右上方,即可以实现利率上升,同时是国民经济总产出不变或增加的政策效果。为配合偏紧的货币政策实现银根紧缩、抑制通胀的目标,积极财政政策要保持调控的方向不变,但力度应逐步减弱,从货币需求的源头降低对流动性的要求,增强货币政策回收流动性的效果。

2.当前的通胀预期除了有国内需求拉动的作用外,也有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特点,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更有效,对成本推动型通胀的作用则相对有限,因此在实施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应辅以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多重政策工具,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就业水平,减弱成本推进型通胀的压力。

3.由于我国经济转型的过渡期略显漫长,经济结构性调整也成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之一。从GDP贡献率来看,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仍不够协调,以消费为代表的内需增长依然十分脆弱;从产业结构来看,低技术含量的产业仍占主导;从发展方式上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转变尚未完成;从收入分配来看,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依然巨大。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之下存在着严重的结构问题,而这可能会成为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后掣肘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央行通过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等,以鼓励居民进行实物资产消费,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信贷资金的合理流向,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等方式,让货币政策更多的参与经济结构调整,将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4.2011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2011年1月广义货币M2为73.39万亿元,同比上升了17.3%,环比上升了1.1%,2010年M2月平均增长率为1.36%,意味着M2的增速将下降,市场利率将逐步上升。与此同时,虽然众多新兴经济体纷纷采取紧缩政策以抑制大规模通胀,但美国仍然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1月初,美国“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将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6000亿美元回购长期国债。未来美国将继续保持低利率水平,以刺激消费投资,所以在新一轮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中,要防止因中美宏观政策走向不同,使中美利率倒挂,导致国外热钱涌入,削弱紧缩银根的政策力度。

5.随着中国近30年的高速发展,国内居民手中掌握的财富不断增长,2009年底居民储蓄存款为260771.7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3.37倍。面对2010年高位的CPI数据,在市场的投资、消费热情不减,股市表现低迷的情况下,成交额创历史新高,2011年初在我国各地甚至出现居民抢购黄金的现象,究其原因,在高通胀预期下,国民害怕财富缩水因而更倾向于金融投资,希望通过资本增值来抵消通胀对财富的侵蚀。这种消费和投资需求会加快国内货币的流通速度,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有削弱作用,故在货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应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的影响。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向市场传递紧缩信号,劝导居民理性消费、投资。

参考文献:

[1]许光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和政策取向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

[2]刘颂根,后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10,(10).

篇6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十项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中心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中,今后两年多时间内约4万亿元安排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最为直接。毫无疑问,扩大投资规模,其政策力度大,效果直接,能有效刺激经济,将有效地提振市场信心,起到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的作用。

此次国家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1998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有相似之处。当时的主要措施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对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政策措施是要实施之后才能奏效,对于缓解当前因为全球性的经济减速、需求疲软而造成的企业生产下降、效益下滑等一系列困难尚需要一个过程。

去年以来,针对国民经济增速过快的情况,各级政府引导企业在主动性调整上做文章,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不符合规模效益的企业进行了调整转型。在原材料价格猛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猛升以及从紧的货币政策的综合作用下,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甚至关闭破产,这些因素带来的经济增速的下降与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影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属于健康和正常的调整。但是,进入8月份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蔓延,对世界性经济增速可能出现衰退的担忧,国际性能源原材料价格的暴跌,钢铁、有色等行业降价、亏损、减产,外贸定单的大幅度减少造成的企业关停,才是造成国内经济迅速下滑的真正直接原因,并且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正在由沿海地区向内地以较快的速度推移,越是外向型的行业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越大,这从第三季度增速下滑到9%、沿海地区增速下滑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中不难看出端倪。

篇7

论文关键词:宏观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

一、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国家需要衡量各方面的利益与关系,制定经济发展的决策。在宏观调控法的概念中,我们知道其具体目标是经济增长、币值稳定、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在经济运行中,这四个目标是相互关联并且存在着矛盾。宏观调控各项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的关系,与这些目标相对应的是,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由于是不同的部门制定与实施,也常常会出现作用方向不匹配,作用力度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出现“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自我较劲现象。如何发挥宏观调控各手段的组合效应,需要政府把握好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势,确定一个主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在这个目标指引下,各项政策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各项政策之间需要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需要配合。这两项政策是宏观调控中的两大工具,二者之间的配合基于这两项政策调节的不同点:就作用时效来说,财政政策起效的时间相对较短,对经济存在着直接的拉动效应,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较为缓慢;就作用杠杆来说,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的增减,国债的发行等手段来影响社会总需求,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就调节侧重点来说,财政政策对资源配置与结构优化能起到更为明显的效果,货币政策更侧重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摆脱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阴影,刺激经济的繁荣与复苏。面对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日前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作出了一系列的税收调整,如2008年1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宣布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通过这项举措应对我国贸易出口下滑的境况。这些政策分别在经济总量与结构调整方面起着相互配合的作用。(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需要为产业政策的实现提供支持。产业政策一词,源于日本。在下河边淳、菅家茂编纂的《现代日本经济事典》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与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调整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与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直接干预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1国家财政的投资规模和和投资结构、财政补贴与中央银行所制定的信贷利率与规模及商业贷款的政策都会对产业政策产生影响。日前全国发展改革会议指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战略性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保护和发展好支柱产业、骨干产业、重要产品和重要生产能力。”针对这一产业政策,财政部应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投资规模,在税收政策上应给与这些产业优惠;中央银行应放宽对属于支柱产业中企业的信贷约束。

二、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具体措施

笔者认为,要避免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矛盾对经济目标的实现造成反作用的冲击,使宏观调控达到综合协调,除了应以遵守宏观调控法原则为基础,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机制,这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尤为重要,上面已经述及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相应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主要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组成。宏观经济调控的决策、规划、实施、协调等工作,也是由这几个经济职能机构共同来完成的,因而有必要在组织机构上建立起综合协调的机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以控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其一,在制定决策时,各个部门之间应该进行沟通,向其他部门论证自己部门实施此项决策的可行性、目的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并且说明这项政策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及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如产业政策的制定部门必须与财政、货币的宏观调控部门进行协商,以取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支持。对于将要确定的政策,由相关专家及部门进行评估,明确利弊,在国务院批准此项政策后,针对此项决策将要产生的消极影响,建立一套预警方案,由此确立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及颁布流程,确保此项措施不对其他部门的决策造成破坏性作用,以致影响宏观调控整体目标的实现;其二,不同的宏观调控部门拥有巨大的宏观调控权,其使用的经济变量如利率、税率非常敏感,这些变量对价格、成本及利润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经济、市场主体和普通的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以国家立法机关及审判机关为核心,针对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权力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并且各部门之间达到相互监督与制约。

三、结语:

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是为了客服单一宏观调控手段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建立的,其职责是为不同宏观调控部门之间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使之协调的程序和措施,避免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影响宏观调控总体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防止出现宏观调控权力的滥用,使其最大限度的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参考书目:

【1】张守文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丘本著:《宏观调控》,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3】邢会强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篇8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未来趋势

一、引言

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的经济下滑,各国普遍面临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的压力,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各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避免了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萧条之中。我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效地降低了经济进一步下滑甚至萧条的风险。然而随着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09年下半年起,我国物价水平持续攀升,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2010年起货币政策趋于从紧。为抑制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2010年开始,央行先后5次上调基准利率、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CPI涨幅持续上升的态势仍未扭转。截至2011年6月末,CPI涨幅已达6.4%,为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由于从紧的货币政策的调控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的配合,通货膨胀在2011年第四季度得到有效抑制,之后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2012年前几个月又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已经趋于合理水平,通胀形势得到了彻底缓解。然而,当前我国在通胀水平回落的情况下伴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甚至有下行的风险。面对两难的选择,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应该趋于稳健,使经济在平衡中发展,保持适度流动性并配合财政政策进行调整,随经济形势适时而动。

二、我国通货膨胀近期走势分析

为了保持经济增长,推出了2008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而随着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由之前经济下滑时的偏低逐渐上升,市场流动性逐渐注入。如图1所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从2009年底开始逐步攀升,从不足100逐渐上涨到2011年7月份的106.5最高值。之后随着经济复苏,通胀高企,抑制通胀的目标又使货币政策发生转向,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货币政策转向,开始对通货膨胀进行控制,随之物价总水平逐步回落,2012年前五个月份也持续回落,回落到2012年5月份的103的合理水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库。

近期我国通货膨胀趋于稳定,2012年前五个月只有三月份通胀有所回升,CPI同比上涨3.6%,涨幅比2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在3、4月份有所回升,但5月份继续下行。当前通货膨胀水平仍然处于下降通道之中,但已经趋于合理,不排除触底反弹的可能,下半年也具有一定的通货膨胀回升的压力。

三、通胀后我国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2011年之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是“适度宽松”,实际就是宽松,至于是否“适度”反而值得商榷了。2011年之后开始,我国货币政策在通胀的压力下趋向“稳健”,实际上就是从紧。本文从货币政策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也就是从货币增长率、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三个方面来分析货币政策在通胀后的走向。总体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在2008年危机之后的全年呈现宽松,一直到2009年底。从2009年底开始,由于通胀高企,货币政策转向“从紧”,一直延续到2011年底。而从2012年开始,由于经济下滑和流动性风险,货币政策又趋向适度宽松。

(一)货币增长率

本文选取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率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如下图2所示。可以看出,从2009年开始,M1增长率一直处于高位,且从2009年10月的32%上升到2010年1月的39%的峰值,随后逐渐回落,并在2011年1月达到13.6%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资料来源:2011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数据库。

可见,我国货币增长率在2010年之前一直保持在高位,在2010年1月份之后为了防止通胀进一步上升而逐步下降,直到2011年之后保持低位稳定。

(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率

我国央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008年开始调整,我国2008年全年连续5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连续4次连续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反映了我国在2008年危机发生之后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2009年央行未对基准利率进行调整,主要是扩大投资的财政政策主导,而随着4万亿之后通胀率在2009年年底开始攀升,2010年开始到2011年,央行连续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转向。而在2012年开始,由于经济面临下滑的风险且通胀下降到合理水平,央行在2012年6月8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三)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2008年开始至今的调整,连续4次下调准备金。而从2010年开始,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以抑制通货膨胀。2011年底开始,由于通胀得到抑制和经济下滑,货币政策转向,又连续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

四、货币政策未来调整趋势

总体来说,我国近期货币政策趋于“稳健”,货币政策调控面临两难的境地,也就是说既有经济下滑的压力,又有通胀回升的压力,具体如何实施货币政策央行应该密切关注未来经济的走向,并配合财政政策发挥效用。对于我国货币政策未来的调整趋势,本文认为是趋于“灵活”和“稳健”,原因有下:

(一)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当前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加剧,美国经济疲软,欧洲债务问题严重。信息网络技术浪潮之后,世界经济缺少新的增长驱动力。国内来看,经济面临转型和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扩大内需并推进产业升级和革新。然而由于中国人口红利和城镇化红利因素的减少,经济缺乏强劲的后续增长动力,又因为政府更加注重经发展质量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经济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因此,货币政策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在“促增长”和“防通胀”两大目标之中进行权衡,灵活应对。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

长期以来,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导致我国经济中市场调节机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价格发现机制和资源配置功能大打折扣。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然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必然要趋于“稳健”,尤其是存款准备金和基准利率不宜大幅度变动和调整。从欧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来看,央行多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对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则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将趋向“稳健”。

(三)配合财政政策

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将居于主导。在财政政策的大力实施下,货币政策必然处于“配合”的地位,如果货币政策调控过于强力,将严重影响我国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将会趋于“稳健”,并配合财政政策,适时而动,灵活调整。

参考文献

[1] 刘甲朋.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研究观点综述[J]. 财经政法资讯,2012,(01):42-48.

[2] 王超.当前我国通胀预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管理对策[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08):60-61.

[3] 尹皛洁,李昊.对管理好当前通胀预期的思考[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2): 36-37.

篇9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外贸;双重效应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为提振实体经济,应对通货紧缩以及降低失业率,美联储先后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分别购买了1.725万亿美元资产和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向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

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特殊地位,美国先后实施的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重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为尽量减轻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波”,研究与分析我国外贸收到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概念界定及实施背景

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通过大量印钞,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市场利率,增加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该政策通常是在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无效的情况下才被货币当局采用,即存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先采用的国家是日本。2001年3月,由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和长期的通货紧缩,日本央行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种政策是在“零利率政策”的基础上,将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的流动性,以谋求金融市场的稳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为应对经济衰退,各国央行均实际上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在此期间,美联储先后实施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量购买国债和企业债券,向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此外,面临债务危机的欧洲,欧洲央行也不甘示弱,持续采取了非常规性的宽松货币政策,以缓解债务危机形成的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为“报复”欧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防止国际“热钱”大量涌入,也实质上采取了“中国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据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人民币广义货币M2供应量达103万亿,GDP/M2之比达1.8,远高于美国的0.6,日本、韩国的1倍左右。在全球普遍处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研究美国“以邻为壑” 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能够提高我国在外贸发展过程中趋利避害,重振我国我国外贸发展的信心。

二、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原因透视

在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的18年间,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应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就是利率工具,通过利率的调整来控制经济的运行。次贷危机发生前,美联储使用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利率政策,试图通过下调利率促使美国经济复苏。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次贷危机爆发前,联邦基金利率一直高位运行,直到2007年7月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仍高达5.26%。然而,随后的次贷危机好和金融危机显著地改变了联邦基金利率的走势,从2007年9月开始美联储持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到2008年5月联邦基金利率下调到2%以下。2008年12月17日,美国联邦公开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从1%下调到0-0.25%的“目标区间”,标志着美国有史以来实施实际上的零利率政策。由于利率已经没有继续下调的空间,美联储迫于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决定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是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主要原因。

在宏观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政府主要通过打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次贷危机后,为应对持续恶化的经济形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扩大公共部门的投资,刺激本国的消费需求。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财政赤字规模达到1.086万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倍多。同时,许多州政府也普遍存在从财政困难问题。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使美国政府债台高筑,埋下了财政危机的隐患。如果继续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那么爆发财政危机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鉴于此,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首当其冲,成为继传统货币政策无效情况下的最好选择。这也是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的次要原因。

三、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推动美国经济走出危机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预期目标有很大的差距。对中国来说,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实施使美元相对贬值,人民币被逼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扩大了我国的进口。因此,对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我们应该看清其双重效应。

1.正面效应

(1)增强了人民币购买力,利于国外先进设备技术的引入利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促使美元相对贬值,人民币被逼升值,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民币的购买力,资金充裕的企业完全可以利用此时机,大量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促使企业产品线全线升级换代,以绝境逢生的勇气,逆境而上,抢占市场先机,以全新的姿态、更强的竞争力来面对国内外市场。

(2)改善了贸易环境,缓解了贸易摩擦。美国学者认为,中国政府有操纵汇率之嫌,人民币长期盯住美元,且被严重低估,汇率不能反映人民币的真实价值,其结果是:为中国的出口产品创造了一种特殊的补贴,从而增强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致使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严重,美国工人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于是,美国的相关利益集团的代表在参、众议院不断提出针对中国人民币汇率的法案,加剧了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和摩擦。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337调查涉华案件达历史新高,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58起337调查,其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3。因此,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设置对华贸易壁垒,限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以保护美国本土企业。而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美元相对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中国对外贸易近年来出现剧烈下滑,贸易顺差有所下降。这在一定程度生改善了中美贸易环境,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

(3)促进了企业国内区域间转移,利于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由于东南沿海中小企业正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只有加快产品的升级改造,才能在今后更好的迎接挑战。大量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利用中西部人力资源低等比较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产业的重新合理布局,利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促进我国经济新的质的飞跃。

(4)刺激企业注重科研和创新,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美元相对贬值,人民币被逼升值,低附加值的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很难立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国企业更加注重科研和自主创新,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追求来开拓和巩固美国市场,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轨。

2.负面效应

(1)提高了出口商品价格,削弱了中国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且损害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使中国对美出口减少,但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仍将存在,因为人民币升值的结果将使美国原本由中国进口的产品从其他国家进口。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不仅没有损害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是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为美国经济的良好运行做出贡献。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人民币相对升值,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降低了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额的下滑。这对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GDP增长率大幅度下滑。

(2)提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压缩中国企业利润空间。由于美国推行的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供给量大量增加,必然会导致美元利率的下降和贬值,为保值增值财富,美元资本大量外逃。而大量外逃的美元资本在国际市场上主要追逐全球大宗商品,引发石油、黄金、金属、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同时,大量美元“热钱”涌入,给我国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在全球物价上涨的形势下,我国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加之产品严重海外滞销,大大压缩了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

(3)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倒闭,加大了国内就业压力。据统计,截止2009年9月末,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0%,其创造的最终产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然而,美国实施的“以邻为壑”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各主要国家竞相效仿,造成全球量化宽松环境,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严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许多企业因产品滞销,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特别是我国江浙地区、广东珠三角地区的许多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倒闭,开工严重不足,许多地方出现“返工潮”,国内就业形势严峻。

四、应对策略

1.企业应转变发展理念,着重扩大国内市场,减少对外贸出口易依赖。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抑制了国内产品的出口和国内企业的投资发展。在此形势下,企业应当转变发展理念,将着重点由国内市场转移到国外市场,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依赖。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政府决心促进农民增收的利好消息,未来我国市场完全有能力容纳中国企业的发展需求。趁此时机,中国企业应利用先天优势抢占发展先机,积蓄自身实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企业应调整出口战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破产倒闭的企业不不在少数,这一问题值得深思。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企业为“中国经济奇迹”贡献了巨大力量,但中国出口企业一般都是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出口的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在全球产业链处于最底端,利润空间极低。因此,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利用改革开发30多年学来的技术和积累的经验,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就需要我国企业调整出口战略,提高技术创新动力,培养核心竞争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3.政府应制定相关的贸易政策,为外贸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鉴于美国推行的“以邻为壑”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出口的沉重打击,中国政府应积极有所作为,对我国企业进行引导和扶持,引导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高乐咏 王孝松: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深层原因探讨[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何燃燃: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11(2).

篇10

8月17日-8月30日

宏观评点

国务院提出抑制产能过剩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强调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

【评点】“保增长”刺激了地方工业项目投资,造成产能过剩,进而加大了结构失衡。国务院此番强调抑制产能过剩,预示政策重心向调结构转移。值得反思的是,产能过剩是一个老问题,国家也曾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治理,却为何一再出现?这表明,现有的治理手段是不对路的。为治本计,产权改革、投融资体制、征信体系等相关改革与制度建设应切实推进。

猪肉鸡蛋价格持续上涨

据农业部对全国470个集贸市场的监测,截至8月27日,鸡蛋价格连续五周上涨,累计涨幅6.2%。截至8月第二周,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九周回升,累计涨幅为15.8%。

【评点】鸡蛋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将带动其他畜类产品价格上涨,进而带动饲料价格上升,更进一步,可能拉动粮食价格上涨。此外,北方大旱,对秋粮收成也会有一定影响。由于猪肉和粮食在CPI中占比较大,CPI在四季度上涨的概率大幅增加,通货膨胀有可能在年底就会显现身影,宏观政策当提前有所动作。

货币年度报告担忧通胀风险

央行8月25日的《2008年年报》显示,央行在执行宽松货币政策之时,一直担心潜在的通胀风险。

【评点】央行年度报告时间有点迟,据其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已有刻舟求剑之嫌。不过,从中可以看出,央行一直对通胀表示担忧。遗憾的是,这种担心未能在货币政策上得到体现。天量货币供给和信贷增长刺激了资产泡沫,应该是货币当局不愿看到的。货币政策知易行难。

(以上由本刊研究部评点)

数据气象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地区――中国

时间――2009年8月

趋势――气温回升

进入7月以来,央行货币回笼力度在月度间呈现前紧后松的态势。由于大量央行票据和正回购在上半月到期,央行不断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8月27日,央行发行800亿元三月期央票,加上此前两天发行的500亿元一年期央票和100亿元正回购,上一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1400亿元。上一周正回购和央票分别有500亿元到期。因此,净回笼资金达到400亿元。

虽然央票发行利率曾令市场猜想,但是,可以肯定,货币政策目前仍以微调为主。

本次央票发行利率维持在1.3280%,持平于上次央票发行利率。

《财经》经济学家答疑

宏观政策如何变?

问:目前,投资者对宏观政策走势无从判断,政策到底是在微调还是会发生方向性变化?

――南京读者 杜夫

答:宏观政策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不过,年内政策调整的力度不会太大。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有力,已经走出谷底。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并不稳定,中国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前一阶段政策重心在“保增长”,主要通过财政投入拉动投资,辅以天量信贷支持,使GDP保持了稳定增长。这种方式也带来负面后果,如盲目投资造成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天量信贷导致银行风险增加,过度货币供给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等等。

因此,在经济初步稳定后,宏观政策需要调整。

从财政政策看,财政刺激方案早已制定,不会出现方向性变化,只会实施结构性调整。一方面,单纯的投资拉动,虽然可以稳定经济增长,但并没有实现有就业的增长,这种增长模式只会产生短期作用,却不利于中长期经济发展。因此,在经济企稳后,财政政策有必要转向结构调整。其重点就是减少政府投资,避免产能进一步过剩。同时,扶持小企业发展,发展服务业,以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从而增加消费。

比较而言,货币政策调整余地更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度演变成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多流动性不仅催生了资产市场泡沫,而且增加了通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