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常规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后常规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后常规护理措施

篇1

关键词:产后出血;产妇;临床护理路径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84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42例。实验组年龄22~35岁,平均(28.47±2.84)岁;孕周37~41周,平均(39.06±0.74)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11例。常规组年龄23~35岁,平均(28.72±2.73)岁;孕周37~41周,平均(38.91±0.69)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10例。两组基线资料(年龄、孕周、经产情况)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中产后出血诊断标准[1];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胎盘植入、粘连;出血性疾病;精神异常。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出血原因实施对应急救措施,包括输血、局部缝合、子宫切除、注射缩宫素等,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记录24h出入量,注意保暖。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如下:护士先根据常见产后出血原因,通过查找国内外产后出血护理资料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提前设计对应的产后出血护理路径表。①抢救准备:护士发现患者产后出血后,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2条),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明确产后出血原因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用对应的产后出血护理方案,制定护理对策,采取止血措施、预防感染措施。同时稳定患者情绪,告知患者放心,出血很快就会停止,增强患者信心。②抢救中护理:抢救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产后出血量、脉搏、血压、呼吸、膀胱充盈状态等,尽早识别休克,纠正患者休克状态,使患者平卧,予以吸氧、保暖等。对于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护士需立即按摩患者子宫,注射缩宫素;对于软产道损伤引起的产后出血,立即找到裂伤点,配合医生缝合;对于出血严重者,根据患者血型输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③抢救后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日常通风消毒,避免感染,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科学饮食。

1.3观察指标

产后24h出血量;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护理满意度[2],总分95分,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产后24h出血量

实验组产后24h出血量为(585.79±64.31)ml,常规组产后24h出血量为(762.44±72.13)ml,实验组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47,P=0.000)。

2.2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22例,一般1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5.24%(40/42),常规组非常满意13例,满意19例,一般8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76.19%(32/42),实验组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

篇2

关键词:循证研究;集束化护理;产后出血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7年3—12月在我院分娩后产后出血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30岁,平均27岁,本人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自然分娩后两小时内产后出血超过500ml的产妇。

1.2方法

1.2.1分组

为避免伦理冲突,本次研究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干预前,即2017年3—7月,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责任护士根据护理常规配合医生完成产后出血的抢救,共50例(对照组);2017年8—12月,应用基于循证研究的集束化护理方案,责任护士根据护理方案配合医生完成产后出血抢救,共52例(干预组)。两组患者年龄、出血量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

1.2.2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根据2017年3—7月产后出血患者的基线数据,进行专家小组聚焦访谈,利用PDCA质量持续提升方法[2],对产后出血抢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循证研究的方法,由研究小组共同制定基于循证研究的产后出血护理方案[3-5]。该方案包括6点:建立产房快速反应团队、液体出入量管理、保暖护理、面罩吸氧、预防感染、心理护理。为保证方案实施效果,设计了相应流程、规范及表单,即集束化护理标准及流程、床边观察与心电监测表。

1.2.3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不仅收集产后出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数据,同时收集产后出血治疗效果的有关数据。评价指标包括:(1)不良反应。指寒战,恐惧、焦虑情绪出现情况。对寒战的评估由一名责任护士和一名科研护士分别完成,两名护士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二分类状态判断(有或无),二人存在分歧时,由当班[1]王燕波.“五常法”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生、护士长或组长进行裁定。(2)治疗效果。出血量的评价于抢救完毕后用量筒量取。(3)抢救时间。指从自然分娩后开始出血到抢救完毕总的时间。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除呼吸道阻塞和刺激性结膜炎外,干预组其余6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干预前后两组出血量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3讨论

3.1基于循证研究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提高产后出血抢救率

基于循证研究的集束化护理是一组护理干预措施,每项措施都经过循证研究证明其能提升患者结局指标,而共同实施这些措施比单独实施某一项措施更能提高患者结局指标[6]。一个集束化护理方案包含多个元素,而每个元素都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并被广泛承认的。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每一项措施都是基于较高等级的临床证据,是被证明过的、没有争议的、被普遍接受的证据组合。集束化护理依赖于集束方案各项措施的内在科学性以及该系列措施组合后整体效应大于单一措施的作用[7]。基于循证研究的产后出血集束化护理方案是将循证方法引入产后出血抢救管理,并为产后出血患者存在的某种不良反应提供最佳护理措施的实践指南。集束化能确保循证实践以一种标准、持续、规范的模式,始终作用于所有患者,并对患者结局产生综合性的积极影响。应用基于循证研究的产后出血集束化护理方案可大大提高患者获得最佳产后出血抢救护理的可能性。此外,应用PDCA的质量持续提升方法[8-9],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执行干预措施、评价效果等环节构建及应用基于循证研究的产后出血集束化护理方案,能更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并最终提高产后出血抢救效果。

3.2建立产房快速反应团队可以大大提高抢救效率

产房快速反应团队的成员不仅包括有经验的助产士,还包括产科医生、ICU医生以及麻醉科医生。快速反应团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产后出血,迅速抢救,配合默契,既可缩短时间,又可减少产后出血量。此外,产房快速反应团队的有效应用,还依赖于平时的应急演练和培训。

3.3液体复苏链式管理

液体治疗是产后出血抢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组织器官必需的血液灌注和氧供,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此处的链式管理指的是孕妇从入产房至分娩的过程中,所输入的液体量均有专人管理,凡入产房待产的孕妇均选择留置针静脉穿刺,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可立即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多部门联合抢救过程中,由一名助产士全程跟踪液体治疗动态,负责自制液体治疗跟踪记录单中监测项目、重点用药及病情资料收集,对各环节的液体复苏治疗实行无缝对接并进行链式管理,最终达到早期休克复苏目标[4]。

3.4保暖

体温恒定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及各项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体正常体温为37℃左右。对产后出血的产妇应采取相应保暖措施,可有效避免抢救过程中出现寒战,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机体代谢,维持生命体征。积极预防产后出血中低体温情况的发生,做好保暖护理工作已逐渐成为产后出血护理的重要内容。

篇3

【关键词】 护理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满意度

孙葱葱[1]认为在剖宫产手术指征中,社会、心理因素跃居首位,但围产儿病死率并未明显下降,而母体并发症却因此增多。本课题拟通过采用心理行为法及人文关怀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其对剖宫产围术期孕妇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本院就诊的剖宫产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60例为对照组,年龄平均(28.3±7.9)岁;60例为观察组,年龄平均(28.9±6.3)岁。2组剖宫产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围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根据剖宫产围术期工作的特殊性,参考其他文献[2~3]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采用现场匿名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答题完毕及时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00%,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护理干预措施 ①术前访视:综合分析收集整理的资料,提出护理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调节患者的期望与术前焦虑水平,了解患者最担心的问题及解决手段,让患者尽可能放松。②术中:麻醉前,患者一般会有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护士要亲切交谈,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手术过程中要主动关心患者。③术后:采用心理干预措施,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悲观等心理行为。④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服务态度”观察组好评率为53.33%优于对照组33.33%,具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剖宫产就是剖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优点是不必经历分娩阵痛、产道不会裂伤、没有难产的忧虑;缺点是可能会有大出血或麻醉的危险,比较容易产生血栓造成生命危险或术后伤口感染化脓等。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剖宫产围术期患者,对于孕妇来说这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也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刘遂[4]对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产后常规护理,观察其心理状态以进一步探讨分娩方式与孕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分娩组的产妇比剖宫产组有更好的心理状态,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

张玉玲等[5]对剖宫产患者产后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认为应付方式及社会支持是影响剖宫产患者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护理干预措施以人为本,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刘俊[6]认为对初产妇进行孕产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其抑郁情绪。本研究中,观察组“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和“手术配合质量”等好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围术期孕妇的主观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孙葱葱. 社会、心理因素导致剖宫产720例调查.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77-3278.

[2] 谷波,成翼娟,张骏.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量表的研制.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6,6(10):17-19.

[3] 金艳,王蕾,张静.不同形式护理查房在手术室的实施. 护理学杂志,2006,21(24):18-19.

[4] 刘遂.不同分娩方式的孕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调查及护理.当代医学,2009,15(33):119-120.

篇4

产后出血现如今已成为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主要是由于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及胎盘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产妇在产后24h内出血量达到500ml的一种产后并发症,其早期表现不明显,当产妇出现一定症状才开始治疗时已错过止血的最佳时机,严重影响到产妇的身体健康[1]。因此,为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特对本院43例阴道分娩产妇给予预见性护理,效果良好可见。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6例产妇作为本次试验的观察对象,均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经由本院收治的产妇,其中初产妇62例,经产妇24例,所有产妇均准备阴道分娩,排除患有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及精神障碍的产妇。将其以掷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给予预见性护理的43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29.1±5.9)岁,孕周35~41w,平均(39.3±3.4)w;另外给予常规护理的43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29.6±6.1)岁,孕周36~41w,平均(39.7±3.2)w。两组产妇在孕周、例数、年龄比例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未发现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86例患者对本次护理方案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如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密切关注产程进程等。观察组联合预见性护理,①产前预见性护理:评估产妇的身体状况,给予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为产妇分娩的先兆及注意事项,鼓励产妇表达内心的感受,缓解产妇内心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产妇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给予饮食指导,加强产妇的营养并鼓励其定期进行锻炼。②产时预见性护理:全程密切观察产妇产程进程与生命体征,第一产程主要指导产妇的分娩姿势及用力大小,第二产程保护好会位,以免软产道发生裂伤,第三产程主要观察产妇胎盘剥离状况。③产后预见性护理:密切观察产妇的意识、血压、脉搏等,若发现产后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止血,鼓励产妇及时排尿,必要时按摩子宫;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鼓励其进行母乳喂养,以刺激宫缩,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2] ①观察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及两组产妇产后2h、24h的出血情况,记录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平均出血量并进行对比分析;②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其主要包括护理水平、关爱患者、健康教育与服务态度四个条目,当四个条目均为满意时方可判定为对护理工作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发生情况 观察组产后2h及24h内的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的,且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6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0.23%),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对比分析 对照组产妇对护理满意30例,构成比69.77%;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满意42例,构成比97.67%,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运用临床经验与护理知识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免某些并发症或其他疾病危害到患者身体健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3]。其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多用于自身免疫力较差、术后并发症较多的患者中,本试验针对阴道分娩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篇5

【关键词】护理干预;初产妇;尿潴留;影响

产后膀胱充盈有尿意>8小时不能自行排尿者称为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1]产后尿潴留不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还会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探索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措施,不但可以提高产科质量,也是人性化服务的一种体现。近年来,本院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实践中采取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减少了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自2007年8月―2008年3月间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孕妇400例,年龄21-39周岁,孕周38-40周,均为初产妇,分娩方式均为足月顺产或阴道助产,无合并内科疾病。将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干预组在一般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实施产前产后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一般产科常规护理,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产前健康教育。产时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了解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及时给产妇提供心理护理和生理帮助,消除产妇紧张和焦虑情绪,嘱产妇产前排空小便,指导合理用力,避免体力过度消耗,告知产后排尿的必要性和尿潴留的危险性。

1.2.2 产后护理干预,给予精神鼓励。产妇返回病房,护士要告知产后的注意事项,安慰产妇让其情绪稳定,精神放松,以免情绪紧张焦虑加重平滑肌痉挛使排尿困难。了解产妇的心理需求,产后仔细评估尿潴留问题,让产妇按需饮水,嘱产妇分娩后2-4小时自行排尿一次,可采取各种方法使产妇自解小便,提供排尿所需的环境,协助如厕,及时排尿,必要时用温水冲洗外阴,听流水声等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按摩下腹部,让产妇平卧,将手置于产妇下腹部膀胱彭隆处按摩,时间20-30分钟,再用手掌自产妇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摩1-3分钟,便可排尿。热气熏蒸外,患者取蹲位,将盛有开水的水盆置于患者会,利用水蒸气刺激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而促进排尿。[2]还可以使用开塞露纳肛法,柯国琼采用开塞露纳肛,促使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效率达100%。[3]最后,还可用新斯的明注射液0.5毫克足三里穴封,因新斯的明对膀胱平滑肌的兴奋作用比较强,促进排尿有一定的疗效。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时间,膀胱充盈有尿意超过6小时不能自行排尿者为产后尿潴留。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X 2检验。

2.结果

2.1 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作用。见表1

从上表排尿时间的比较可见,预防组经护理干预后,产后1-3小时、3-6小时排尿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很多。产程过长;产妇用力过度从而损伤膀胱,压迫尿道以及产妇心理紧张反射性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产后盆腔压力骤然下降,产妇对充盈不敏感而无尿意;产后体力消耗,会阴切口疼痛不敢排尿等等,因此产褥早期容易发生尿潴留。它不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而且还要插入性导尿操作,也是产后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不但增加产妇痛苦,还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住院费用。针对产后尿潴留情况,本院护理人员通过产前、产后的护理干预,消除产妇紧张情绪和思想顾虑,给予关怀、安慰和鼓励。通过产科质量,尽量减少产程延长。消除负性影响促进排尿。产后2小时内给予营养丰富的汤类或红糖水,补充体力消耗,补充能量和热量,起到渗透性利尿作用。认真评估尿潴留情况,采取各种方法促进产妇自解小便,通过护理干预,使产妇认识产后及时排尿的重要性,从而达到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护理干预不仅应用于初产妇,在本院对所有产妇都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尿潴留取得了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银志.产后尿潴留处理方法进展.护理学杂志,2003,2(18),158.

[2] 张桂英,刘翠罗,秦英.76例产后尿潴留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华实用医学,2003,5(11),110.

篇6

关键词:产后出血;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产后出血通常是指胎儿娩出后的24h内产妇失血量大于500ml,该种情况的发生率在分娩产妇中约占2%~3%左右,是常见的产科临床分娩并发症,亦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发现,对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研究综合护理在产后出血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阴道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86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阴道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86例,均排除严重心、肾、肝功能障碍疾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年龄在21~38岁,平均年龄为(28.2±2.4)岁;对照组42例,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为(27.3±2.5)岁。其中64例初产妇,22例经产妇。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42例,软产道损伤18例,胎盘相关因素18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其他因素6例。两组产妇在年龄、产次、出血原因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2例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病情观察、健康知识宣传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按摩子宫、产后出血预防、产后出血治疗。

1.2.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评估产妇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使产妇能够对产后出血的发病机制及病因进行大体了解,安抚患者,叮嘱产妇要控制情绪,不可过于激动,嘱咐家属多陪伴产妇,通过实施心理护理缓解产妇焦虑、紧张心理。

1.2.2按摩子宫 护理人员及时对产妇子宫进行按摩,加快子宫收缩,将宫内积血压出,进行止血,按摩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手部置于产妇子宫宫底,四指放置于子宫后壁,拇指放置于前壁部位,有规律性的对宫底进行均匀按摩。

1.2.3产后出血预防 强化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的关键因素。一是护理人员应向产妇讲解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向产妇详细讲述出血后的治疗措施,使产妇能够对疾病发生及救治过程做到系统了解,缓解其紧张心理;再者,对于高危产妇,还应制定产后出血救治方案,并在产妇产后及时给予宫缩素,有效增强宫缩,减少出血量。1.2.4产后出血治疗 由于产后出血病情较为危急、凶险,倘若产后出血发生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而,产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一旦发现产妇产后出血现象,护理人员应向相关主治医师及时汇报,并立即对产妇采取吸氧以及宫缩素等治疗措施,同时对产妇做好保暖工作。

1.3观察项目 ①两组护理效果,包括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②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结束后通过询问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统计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判断得出P

2 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对照组为85.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临床中产妇分娩期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并发症,往往会使产妇的机体免疫力大大降低,极易引发严重的产褥感染,亦可由于严重缺血导致产妇脑垂体出现病理性坏死,从而引发席汉氏综合征[1]。分娩过程中测量失血量具有一定难度,因而常存在失血量估计值少于实际出血值的情况,严重时会使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该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妇产科医护人员应充分掌握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时发现产妇产后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的原因较为复杂,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长、耐受力低下等引起的,亦可由于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等引发。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较之前明显降低,但据相关调查资料结果显示,妇产科临床上,产后出血仍然是导致产妇产后死亡的重要因素。而实施有效的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亦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对产妇自身带来的损伤,明显提升了产妇生存质量[2]。因而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应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对产妇积极讲解预防产后出血知识,对产妇的分娩过程检查严密监测,根据各项临床指标,评估产妇生命体征状况。对出现的出血症状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以减轻产后出血对产妇造成的伤害。

本文通过对86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的护理满意度(97.6%)明显高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85.7%),且观察组的观察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3.1±1.7)、住院时间(5.2±1.3)明显短于对照组(5.8±1.8)、(7.3±1.8),产后出血量(285.65±58.23)明显少于对照组(430.54±54.62),P

参考文献:

[1]宋晶,张秀华,刘金平.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211.

篇7

【关键词】护理干预;产后出血;助产质量

产后出血是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及高龄产妇的增多,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1]。产后出血是一种发展迅速且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产妇可因失血过多而在短时间内陷入休克状态。因此,正确的急救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增加产妇满意度[2]。本研究选取2011 年3月―2013 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610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 月―2013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61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05 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为(26.3±2.4)岁,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7.5±2.3)周,初产妇257 例,经产妇48例;对照组年龄22~42 岁,平均年龄(28.2±3.5)岁,孕周37~42 周,平均孕周(37.6 ±4.2)周,初产妇264 例,经产妇41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阴道分娩。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次、孕周等其他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密切监测产妇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详细记录产妇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或护士给予紧急治疗。②环境及护理:主动安排产妇参观医院产房环境,为产妇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病房,室温和湿度适中,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护士人员应先评估产妇休息、睡眠模式,尽量满足患者的生活习惯,提供柔软舒适的枕头,同时根据产妇的需求及时变化,以增加产妇卧位舒适度。③孕期自愿参加孕妇学校培训,学习孕期保健、孕期营养、心理卫生、分娩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等相关知识。④鼓励产妇接受一对一助产陪伴导乐分娩,为其观察产程、传授分娩技巧、解答疑难问题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在陪伴过程中,鼓励丈夫积极参与,给予产妇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⑤饮食护理:分娩前应注意营养均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类食物,以便快速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物。⑥预防感染:术后产妇贫血抵抗力差,可应用抗生素预防产后感染,米索前列醇帮助子宫收缩;观察腹部切口愈合情况,伤口换药要及时。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对各组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助产质量比较

2.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产妇术后2h内出血量为(182.5±37.6 )mL,2~24h出血量为(102.5±37.1 )mL;对照组产妇术后2h 内出血量为(268.2±69.3 )mL,2~24h 出血量为(155.4±62.5 )mL。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常常会造成失血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因此,如何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和及时有效的抢救是产后出血治疗的关键, 同时也可缩短产程,提高助产质量。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等。

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主要有:①产前做好系统检查,积极预防妊娠并发症,临产前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②分娩宫缩乏力时给予产妇静脉滴注5%葡萄糖加催产素,加速子宫收缩,促进分娩;③严密观察胎盘剥离征兆,及时分娩出胎盘,减少子宫膨胀程度;④产后发现出血,应首先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加强宫缩,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⑤进入第二产程时,应首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静脉用药。

护理人员在分娩期应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并给予针产程过长,产妇容易疲劳,可以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纠正酸中毒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助产质量,降低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术后恢复,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产后饮食指导;母乳喂养;泌乳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6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76-02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新生儿在出生后4-6个月应给予纯母乳喂养。自我国开展促进母乳喂养的新模式,提倡爱婴活动以来相继实施了母婴同室、早开奶、早吸允以及按需哺乳等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但至今我国各地区出现的普遍现象:4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仍低于60%,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率低于30%,导致婴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无法控制在最低范围内[1],关于促进母乳喂养的报道文献很多,系统的分析家庭和和社会的支持、文化程度、是否接受健康教育等对持续继续呢母乳喂养的影响,但对于产妇是否保证足够的摄入量没有得到相关的重视。为了再次探讨母乳喂养成功率的问题,我们采取临床对照的方法,进行标准的时间、规定的方法及次数对产妇产后实施有效的饮食指导,分析饮食指导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科分娩的68例产妇进行分析,其中年龄在21-31岁,平均年龄25.9岁。均为足月单胎正常孕周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产妇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产妇实施有效的饮食指导为观察组,两组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体质、产后情况以及新生儿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饮食指导,具体方法如下:

1.2.1 对照组产妇未给予饮食指导只给与常规的护理措施 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产后早开奶,母婴皮肤接触,吸允,并对产妇的喂哺姿势进行指导。

1.2.2 饮食指导的方法 观察组的产妇在实施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外,又实施饮食指导,对于产妇及其家属有专门的护士发放关于饮食指导的资料,并对于产妇进行产后饮食的相关知识讲解,此活动在医院在产妇住院进行两次,第一次是在产妇入院后,对于入院的孕妇及其家属发放饮食指导的资料并向孕妇及家属讲解产后合理的食物种类与正确的进食方法,第一次对孕妇进行指导的内容相对比较固定。住院期间第二次饮食指导是在产后第2天进行,有责任护士密切观察产妇产后第1天的食欲情况、进食情况以及食物的种类,并与产妇及家属密切沟通,回答所提出的各项问题,并真确的给予饮食指导。这次饮食指导有针对性,相对比较灵活。

1.2.3 资料收集的方法 为确保收集的资料标准和统一,并对收集资料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并对于参与收集资料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关于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讲座式分析。主要是对两组产妇在产后的泌乳始动时间;并记录产后1-4天的泌乳量。

1.2.4 判断乳汁充足的指标 是指哺乳时能够听到婴儿吞咽声;婴儿每天拍软质大便1次以及6-10次的排尿(总尿量大概湿透块6块尿布);新生儿一般生理体重下降低于10%,婴儿睡眠好,反应灵敏,母亲哺乳时有下奶感,有胀满感。每次哺乳后不需添加任何代乳品,产妇具有以上条件表明母乳充足;每次哺乳后需添加代乳品则表明母乳不充足[3]。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乳动时间比较 见表1。

2.2 两组产妇母乳量比较 见表2。

3 讨 论

此组研究证明,良好的饮食指导能够使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提前,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产后拥有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保证,产后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产后的乳量不足[4]。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是促进母乳喂养的主要措施,对于健康指导中饮食指导是最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产妇的摄入量产妇充足,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前提条件。产妇在产褥期的合理营养对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足够的食物需要,有助于产妇保持健壮,并能有足够的精力及体力坚持进行母乳喂养。产妇在哺乳期每日膳食的标准为:主粮450g,牛奶250-500mI;动物脂类产品400g,豆制品50-l00g,蛋类l50g,水果l00g,蔬菜450g,使用的植物油20-30g。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多次强化的饮食方面的指导,使产妇在哺乳期能够合理地营养进食,产后的乳汁分泌充足明显的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李冬梅.母乳喂养宣教后的产妇泌乳l00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l1):61.

[2] 刘筱娴.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l):2l.

篇9

【关键词】 护理干预;产后出血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87-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我国,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采取预防和实行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为孕妇的生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比我院01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常规产科护理的60名产妇和采用护理干预的60名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录的120名健康的初产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5±2.8)岁,孕周26-40周,平均孕周(32.3±2.1)周。其中剖宫产76例,自然分娩37例,钳产7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产妇在入院时产生的恐慌心理,院方做好热情的接待工作,运用人性化沟通技巧消除产妇及其家属的忧虑,鼓励产妇的生产勇气。针对不同产妇的认知及生理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妊娠常见现象,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利弊等等。协助产妇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特征。为产妇营造舒适温馨的产房环境,做好孕妇健康饮食教育。

1.3 评价标准 记录对比两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产后出血量少的一组比较有优势。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P

2 结 果

2.1 产后出血发生率 观察组产后出血1例,发生率为1.7%,对照组5例,发生率为8.3%,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产后出血量 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分别为(91.23±20.72)ml,(160.52±29.83)ml,对照组分别为(128.36±27.54)ml,(228.37±31.29)ml。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2]。宫缩乏力常见因素有: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临产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程过长或者难产;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水肿及渗血[3]。针对这些诱因,在各个产程中积极医用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

护理干预相比传统产科护理,要从心理护理、产前预防、各产程护理、产后护理等多方面着手护理[4]。在产妇入院时要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消除产妇紧张情绪,树立信心,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在产前,医务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监护管理,督促产妇定期产前检查,特别对高危产妇(如巨大胎儿、胎盘早剥、羊水过多、自闲前期等)加强监护管理。在产程中,密切观察产妇情况,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准备。正确指导产妇运用腹压,防止软产道损伤,使用宫缩素时避免让产妇过度疲劳。仔细检查胎盘是否完整、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并及时缝合。产后注意出血的同时注意产妇全身情况,认真倾听产妇诉说,做好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稳定产妇情绪。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术后2h,24h出血量明显低于采用传统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加强护理干预对初产产妇产后出血有十分明显的效果,能使产妇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产妇顺利生产,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英.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197-198.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06.

篇10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uerperal Women

HUANG Yong-hu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Longch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eijiang 64215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partum women rehabilitation.Methods From March 2015~2016 year in January 96 cases of natural childbirth in our hospital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to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wo groups of women in nursing after the uterine height and the amount of lochia,conventional group maternal uterine height average(11.28±1.47)cm,as the amount of lochia (7.1±1.4)ml;nursing group uterine height (6.84±1.02) cm,as the amount of lochia(4.8±0.7)ml.And in the recovery of appetite and milk secretion,the recovery of the nurs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for pregnant women,Chinese medicine foot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maternal body,reduce postpartum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use.

Key words: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Puerperium;Rehabilitation effect

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后至全身器官恢复至未孕状态时的过程,一般恢复期为6 w。但是由于产妇在怀孕期间饮食等方面以及分娩时会消耗的体力和精力,会导致产妇分娩后其心理发生变化,同时在此期间产妇的身体免疫能力也会下降[1]。而产褥期的产妇不仅要面临身体变化的影响,还要进行哺乳,所以在此阶段的产妇会非常劳累,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则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产妇及婴儿的身体健康。产褥期护理最好在产妇生产后1~3 d内进行。为了研究早期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的影?,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96例产妇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96例在本院自然分娩的健康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8.5±1.5)岁,妊娠38~42 w,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并且生产顺利,胎儿的情况良好,产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排除传染病、精神疾病和严重产科并发症者,产妇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产妇在产后均予以益母草胶囊进行治疗。将这些患者根据护理手法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平均每组各48例产妇,对比两组产妇的年龄、生产方式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 在产妇分娩后2 d内予以常规的护理和产后健康指导。

1.2.2护理组 在产妇分娩后1~2 d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产褥期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2.1健康教育及护理 ①环境方面:指导产妇产后的居住环境应冷暖适宜、安静、整洁。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 ℃左右,湿度应保持在58%左右,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保持开窗通风,但是要避免产妇直吹冷风。指导产妇夏季应注意中暑,冬季应注意防寒。由于产妇在产后出汗较多,应经常用温水擦洗身体,早晚用温水刷牙,饭后漱口,保持会阴处的清洁,经常更换会阴垫。②饮食方面:产妇在产后应该多以清淡的流食为主,保持营养均衡,饮食要合理,多吃些高蛋白、高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食物。在吃肉类、鱼类的同时也应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及蔬菜。促进肠道的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③母乳喂养方面:由于初产妇对母乳喂养方面缺少经验,护理人员应在产妇产后30 min内帮助产妇进行哺乳,尽早的哺乳有利于乳汁的分泌,还减轻产后出血。经常与产妇进行沟通,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哺乳姿势进行哺乳,鼓励产妇让婴儿多多去吮吸,避免因乳汁淤积而发生不良影响。④生育指导:指导产妇在生产6 w内禁止性生活,6 w后应注意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进行避孕。⑤心理方面:由于产妇在生产后,其身份会发生变化,导致其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与产妇沟通,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产妇出现的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进行讲解,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任何问题,谈话时要做到态度和蔼、语气诚恳,消除产妇与护理人员的陌生感,让其情绪稳定,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进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⑥检查方面:指导产妇在50 d左右进行复检,对产妇的血压、血尿常规、切口等方面进行检查,了解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对婴儿也进行相应儿科检查,确保产妇和婴儿的身体健康。

1.2.2.2产后康复措施 ①产后康复治疗仪的使用:产妇生产8 h后,应用康复仪进行按摩治疗后,并予以护士手法按摩治疗,在治疗时应让产妇进行平躺,让其身体放松、分别在产妇的乳房、骶尾等位置进行按摩。按摩30 min/次,2次/d。这样可以有利于乳腺管疏通、促进泌乳、子宫复旧、腹部形体恢复、产后疲劳恢复等。此法有助于产妇在产后乳腺分泌畅通、子宫复旧、减少便秘,恢复产后疲劳[2]。②产后形体恢复:产妇在生产后7 h后可下床进行轻微的活动,有利于体力、食欲、排尿等恢复,避免形成静脉血栓的形成。产后第2 d可随意行走,但是活动力度不宜过大。可进行产褥期体操锻炼,有助于腹部及骨盆肌肉恢复,促使体态复原,减轻腹壁松弛,预防子宫脱垂、尿失禁。根据身体的耐受性可逐渐增加运动量,以不引起身体疲劳为原则[3]。③中药足疗:在产妇生产8 h后予以中药足疗治疗,将陈皮、柏子仁、火麻仁、蒲公英、瘪桃干、益母草、旱莲草、何首乌等中药,放置清水内进行熬煮,待熬制30 min后,将药液放置足疗盆内浸泡20 min左右,1次/d,浸泡后不宜下床走动,有利于产妇的恢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M产妇在护理后乳汁分泌、子宫高度、食欲恢复 及恶露量等情况。乳汁分泌、食欲恢复分为好、一般、差三种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产妇在护理后子宫高度为恶露量的比较

常规组产妇子宫高度平均(11.28±1.47)cm,恶露量为(7.1±1.4)ml。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在食欲恢复以及乳汁分泌的比较

护理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认知程度的不断升高,产妇对产后恢复方面的逐渐重视,所以产妇康复训练也逐渐被应用。随着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早期对产妇进行产褥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产妇盆底及腹肌的张力恢复,改善产妇的身体机能,促进产妇的体力恢复,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