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时期范文

时间:2023-11-02 17:3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经济政策时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经济政策时期

篇1

政府既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又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国有实体企业与国有金融企业保持着关联关系,再加上政府与国企关系的改革不到位,这就使产业政策不太可能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中国的产业政策是有自己独立特点的,它没有明确的定义,实际上就是政府以行政力量干预产业的各种政策措施的一种综合。在我国经济发展追赶的早期,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得有失,得大于失;经济发展追赶的中后期,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失有得,失大于得。

应对既有的产业政策进行系统地反思,按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推进产业政策改革。

最近一段时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与张维迎两位国内经济学界重量级经济学家多次就中国的产业政策展开了隔空对话,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乃至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而这一轮学术争论的就是双方11月9日在北大的面对面辩论。现在看来,林张之争仍然没有平息的迹象,而他们激起的话题也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

不同时期产业政策的效应也不同

最近关于产业政策的大讨论,最大的意义不仅在于澄清理论概念,更重要的是促进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我国的产业政策是在三个条件下引进和推行的,回顾中国产业政策的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具有中国特点的产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工业经济的70%仍受国家计划控制,工业经济的70%为国有经济,民营经济还处于边缘地位。财政、税收、金融等市场化改革尚未启动,产业政策作为政府管理产业和企业的一种形式,与计划经济思维和管理方式能较好地对接。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都有待发育的情况下,实施产业政策基本不会触动政府主导生产要素配置的嗬,不会动摇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地位。因此,国家计划管理退出并由产业政策来接手,就成为政府推进改革的一种可行的选择。产业政策引进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被政府所接受,成为政府管理产业和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进入90年代,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追赶期,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服务业和基本生活用品等产业的发展,和国土资源规划、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相关,政府有一定的信息优势。以产业政策为抓手,政府可以有所作为。

那时经济领域的主要主体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企业投资某种意义上是国家投资。政府既是所有者又承担着管理的责任,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管理,政府和企业都认为较之刚性极强的计划管理是一种进步,很容易接受。

在这三个条件下,政府很快地按照自己的理解、为我所用地接受了产业政策。所谓“为我所用”是指按照中国当时的需要,对企业的计划管理较快地过度到了国家计划指导下的行政审批。相比之下,政府减弱了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增强了企业活力,与当时的抓大放小、减人增效、政策性破产等配合,产业结构较快地得到了改善。

到了90年代中后期“政府主导、依托国企、产业政策、大规模投资”的组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我国以较快的时间走过了经济发展的追赶期。在计划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追赶的前期,产业政策的正面效应应当肯定。

我国产业政策的特点和问题

首先,产业政策分为横向产业政策与纵向产业政策。

横向产业政策是指为保障产业发展而采取的普适性政策,如完善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研发费加计扣除、知识产权保护、股票市场的开启、金融和资本市场发展等,为所有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产生了好的效果。

纵向产业政策指针对选定产业实施促进的政策,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有好的效果。例如正在实施的重大专项,基本上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比如载人航天、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装备、基础软件等等。

二是带有后发追赶的性质,政府有一定的信息判断力。

三是从长远看有可能形成或裂变出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和产业。

四是投资规模很大,短期不能产生平均利润率,市场投资者近期没有投资意愿。

政府选择这类重大项目以较大政策力度支持其发展,既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打下基础,又对市场竞争不会产生负面效应,是实施纵向产业政策较好的实例。

其次,具有中国特点的“干预型产业政策”。

中国的产业政策继承了不少计划经济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形成了一种中国式的“干预型产业政策”,较大程度上保障了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权。进入新世纪,市场化程度已经有较大提高,追赶期逐渐过去,非公经济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干预型产业政策”基本没有改变。生产要素错配的问题日益严重。这类产业政策有两个政策工具,一个是以市场准入、投资项目和生产资质等为对象的限制审批。审批范围几乎涵盖所有重要产业,审批坚持“有保有压”、“扶优扶强”的原则,也就是“保大压小”,“保国有压民营”。审批内容深入到技术经济环节,如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技术路线、产品开发、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等。审批非常繁复,而且刚性很强。未获准者无法获得生产条件,也不能进入市场。这种做法干预了企业经济技术上的自。

另一个工具是政府对认定的新兴产业、战略产业促其发展,其中很多是在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由政府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明确发展时序”,设定实现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目标,调动财政、税收、金融的力量予以支持。在实施过程中,绕过了竞争的筛选,由政府认定“依托企业”和某类产品的“产业聚集地”。与此同时,以防止一哄而起,盲目投资,避免恶性竞争,提高产业集中度为由,把大量新进入者挡在门外。

这种做法尽管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正面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的导向作用被政府替代,投资的盲目性和被误导的风险上升。由于新进入者被拒,拖延了试错的过程;由于竞争不足,弱化了企业创新力;由于吃偏饭,扭曲了生产成本;由于补贴过度,使企业产生了惰性和依赖;由于审批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了腐败。

第三,产业政策受到体制的局限,承担了一些特殊功能。

政府既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又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国有实体企业与国有金融企业保持着关联关系,再加上政府与国企关系的改革不到位,这就使产业政策不太可能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政府,包括资本市场和银行,在实施产业政策中,不能保持“市场中立”。

产业政策隐性或显性地都有保障“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功能。一些行政性垄断、所有制歧视正是以产业政策的名义出现和持续的。例如2006年,政府部门明确宣示国有企业要在7个产业保持绝对控制,9个产业保持控制地位。再如,进入21世纪,国务院先后两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36条,也未能破除玻璃门和旋转门。这些政策措施排斥了竞争,维护了旧的体制,造成了结构性的低效率。

第四,一些地方把产业政策作为推进本地发展和地方保护的工具。

一方面以廉价土地、超规定减免税收等措施,支持特定的企业。比如前几年,一些地方纷以大力度扶持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很快造成产能过剩。有的地方以本地有庞大加工业为由,在产能已经超常规过剩的情况下,以优惠政策鼎力支持千万吨级的钢铁项目。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实施“以投资换市场”的政策,逼迫企业重复投资。例如一些城市要求进入本地的出租车、电动大巴、地铁车辆,需要在本地建厂。还有通过市场壁垒来扶持本地企业,例如一些地方根据本地企业产品,量身订制本地的新能源汽车目录,将本地不能生产的车型拒之于门外。再有以种种方式阻止本地企业被外地企业并购,阻止本地企业向外地投资。外地企业与本地企业发生纠纷,往往得不到公平裁决。如此等等,市场被分割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

由此可见,中国的产业政策是有自己独立特点的,它没有明确的定义,实际上就是政府以行政力量干预产业的各种政策措施的一种综合。

产业政策已成为阻碍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障碍

中国产业政策执行了20多年,总体上看,在我国经济发展追赶的早期,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得有失,得大于失;经济发展追赶的中后期,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失有得,失大于得。“有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行政性垄断未能减退,市场壁垒依然严重存在;第二,所有制歧视未能消除,市场主体的不平等在被固化;第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市场选择和投资决策的权力仍未到位;第四,地区市场分割依然存在,没有减退的迹象。

影响产业发展有两大政策,一个是产业政策,一个是竞争政策。在中国,产业政策的地位之高几乎是各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已经成为阻碍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障碍。进入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此消彼长,把竞争政策提到基础地位,产业政策不能削弱竞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商事制度改革,制定限制投资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最近提出的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都是矫正现行产业政策弊端的重要步骤。

篇2

[关键词]核心竞争能力;创新视角;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028-02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已日益成为企业开拓市场、获取企业长远发展空间的保证。

1 核心竞争能力的概述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指的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从构成上包含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企业拥有的能力。企业成功的背后,不仅要拥有丰富的资源,还需要有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能力的特殊性在于其相对难以模仿和转让。企业获得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只有不断地创新,核心竞争能力才能永远保持其生命力。

2 不断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石

2.1 创新对核心竞争能力的意义

核心竞争能力的不断积累过程也是企业持续创新的过程,是企业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企业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创新,具备在竞争环境变化时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创新能力,才有发展的强大动力。

2.1.1 创新本身是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核心专长

彼得•德鲁克宣称:企业组织需要一个核心专长――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层次,企业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创新才更加容易实现。创新在软件产业来说非常重要,北京用友软件从e-HR V3.5到ERP- U870再到ERP-NC V5.0,在产品技术、管理模式、解决方案等方面实现了创新性突破,用友公司的成长历程就是靠创新――企业的核心专长来保持其竞争能力的。

2.1.2 注重创新可以促进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发展

企业注重对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发展,可能会导致边际搜寻和路径依赖,进而影响企业依赖于既有的战略模式,使企业形成运行“惰性”。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使企业陷入过分依赖某一能力的陷阱,导致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发生蜕变,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企业一旦拥有创新能力,就会通过不断创新使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落后于市场和技术的发展。

2.1.3 创新为企业带来持续租金

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认为,要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创新为基础的竞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摩托罗拉公司、通用电气实行的“非革新不可”的自我约束都显示出公司和企业家们努力创新并激励员工去创新的方式。

2.2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涵

(1)创新与核心竞争能力相伴而生。企业的成长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每一个新产品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尽管在创新的时间上有长有短,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创新是伴随技术能力的提高、吸收、转化而进行的。

(2)企业的核心优势所依赖的能力体系。主要由创新能力提供的,它为企业在较长时间内实行以技术更新为基础的多元化战略提供了基础条件,即创新能力具有企业战略潜能。创新与核心竞争能力的关系受多方面的影响,如技术进步、消费者需求、竞争者动向、产业走势等。

3 影响创新的诸因素解析

3.1 制度创新是前提

制度创新是指企业在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创新。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整体创新的前提。我国企业制度上的创新,首先是企业应围绕着产权制度进行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解决企业资本和资产优化配置的问题;其次是要建立严密的人才选聘、晋升制度;再次是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股权分配制度和工资制度;最后还要有严格的监管制度。

3.2 技术创新是核心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和基础,是培植核心竞争能力基础的关键,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尤其是对核心技术的创新。SONY公司主张以“技术”为产品的象征,其产品更精、更细、更领先,成为世界家电业的顶尖产品,从而使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得以形成。

3.3 管理创新是保障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资源运用上采用新的组织方法的过程。企业管理水平决定企业的效率,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在现有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保证企业机构合理、管理规范化,企业在竞争中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内外部条件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只有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才能有效地组合企业内部条件,利用环境提供的机会,避开环境风险,寻求企业最大的发展空间。这要求企业加强战略管理、设计柔性化组织结构、重视知识管理、强化人本管理等。

3.4 营销创新是关键

企业应树立社会营销观念,进行市场、营销技术、营销组合、营销人才创新,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力,巩固企业品牌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3.5 企业文化创新是灵魂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行为准则和文化氛围,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对外保持企业竞争能力,使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引领企业不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促进人的全面进步,是企业在当今激烈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3.6 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企业创新能力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能力。由于它具有模糊性、不可模仿性,使它成为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观念创新旨在倡导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4 提高创新能力的策略

创新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更好的企业效率,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策略有很多,如企业运行机制的转变、营销手段和管理方法的改变、核心技术的研究等,都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下面仅对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策略做一下讨论。

4.1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以企业为基础的实践活动。许多中外成功企业的案例已经告诉我们,学习力和创新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这个“力”是指“能力、动力和毅力”。一个企业缺乏持续的学习力和创新力,企业将会失去竞争的优势。建立学习型组织就要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组织,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力量源泉。

4.1.1 树立企业高层管理者强烈的创新意识

企业高层管理者既要有创新意识,明确企业的创新方向,善于发现哪些是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创意,又要把这些创新思想投入到行动中,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特别是要把那些分散的、不连贯的创新技术形成完整的创新体系,才能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使创新真正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

4.1.2 员工的一专多能,培养学习创新能力

学习型组织是将企业视为一个学习系统,部门间的关系已不再是各自独立的、相互割裂的,而是系统间的紧密联系,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都是全系统中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互联网的发展,企业部门内的分工和职能进一步模糊,企业的运行、项目的运作都是各部门同时启动,协同作战,极大地提高了对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

4.1.3 创造从日常经验中学习创新的机会

为了使员工自我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必须创造使员工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机会,使创新蕴涵于日常工作中,并鼓励员工从日常工作做起,而且这种学习应是开放式的和交流式的,能实现组织的共享。

4.2 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文明承继和不断创新的结果。承继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辩证的扬弃。要善于总结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企业精神和典型经验,吸收其丰富营养和文化精髓,着眼未来发展需要整合和创新原有的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等,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企业文化是孕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土壤,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在组织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组织重要成员的积极性,激发组织全体成员的创新欲望,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培养组织的创新文化。文化创新是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西门子公司的准则是“我们以创新塑造未来”。创新应该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企业一时的现象,只有把创新作为一种文化,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深深地根植在员工的头脑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行为方式,成为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时展的方向,保持企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管益忻.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45-46.

[2]郝利花.中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现状分析及建立[J].经济管理,2002(9):21-23.

[3]唐映.企业竞争能力从何而来[J].市场论坛,2005(2):120-121.

[4]王艳杰.如何提高中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J].企业经济,2002(1):32-33.

篇3

一、企业组织绩效管理

绩效是个人、团队或组织从事某种活动所获得的成绩和效果。绩效管理是将组织的和个人的目标联系或整合,获得组织效率和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建立共同理解的一种过程。企业的首要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高效率的绩效管理则是企业获利的重要方法。绩效管理六点优势:提高工作绩效、作出正确的雇佣决策、降低员工流失率、发现企业运营问题、优化人力资源规划、协调上下级沟通。

员工的绩效表现成长过程与企业的上级管理者有着直接的关系,管理者要帮助自己的员工扬长避短,改善绩效,提高技能和素质,达到更高的目标层次;要根据企业的远景规划目标设定适当的绩效目标,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同步,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潜力;要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进行合理的指导监督;要进行及时的绩效考核和反馈,掌握清晰的目标思路以及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综合判断的能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提高工作绩效方面的沟通过程,是通过对个体和群体进行全方位的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员工潜力,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的过程。

企业组织绩效管理被广泛应用在加工、制造、运输、销售贸易等多个领域的企业管理之中,绩效考核目标的制定,量化员工工资的构成,将员工工资的获取透明化,缓解了员工和企业的薪酬矛盾,并通过考核鼓励了员工获得高工资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生产运行效率的提升。

二、薪酬策略

薪酬策略就是将企业目标、战略、外部环境和企业文化结合而构建的薪酬管理策略,企业薪酬制度的制定必须在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最大可能的考虑员工的对企业薪酬的诉求,必须合理平衡企业发展和员工工资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因此在企业薪酬策略中添加激励性绩效薪酬策略,不仅有利于满足企业员工对高工资的诉求,都是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将企业员工的工资和企业员工的工作表现以及企业整体经营效益相关联,发促进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向心力。

1.水平薪酬策略

薪酬的水平策略是基于本地同行业企业支付给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来制定本企业薪酬的策略,其优点是容易被企业员工认同,缺点是无法调动企业员工生产的积极性。

企业制定薪酬策略可以根据本地同行业企业薪酬水平和企业发展状况,制定更为符合企业发展现状的薪酬制度,其中激励性的薪酬策略是领先策略,该策略适合新企业和本地龙头企业的薪酬策略的制定。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通常采用的薪酬策略为滞后、跟随、混合等薪酬策略,企业采用这些薪酬策略的好处在于在于企业薪酬制度容易被企业员工认可,与此同时还起到可尽可能降低企业员工薪酬支出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

2.激励薪酬策略

激励薪酬策略的重点在于领先,其相对水平薪酬策略而言领先的是工资水平,在对薪酬策略本身而言领先是激励策略的形式。

在制定激励薪酬策略时,要在提高工人工资的同时以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效率为目的,因此企业员工工资的提高必须建立在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做贡献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心里学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制定企业工资的高出本行业企业工资的水平,并设定工资上限,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荣誉奖励,从而在金钱和荣誉等两个方面满足工人们的需求。该种薪酬策略的制定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有利于优化企业发展的内在氛围,为企业员工的高效工作和创造性工作打造软环境。

3.体系薪酬策略

体系薪酬策略是针对绩效、技能、岗位、职称和工龄多个方面薪酬策略,其全方位的兼顾了工作量、工作重要性、员工忠诚度等影响企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薪酬体系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其构建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完成企业薪酬制度,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充实,更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

薪酬体系策略的应用根据企业组织结构完善程度不同,其具体应用也会有所不同。企业组织结构较为完善,企业薪酬制度也会较为完善,则必须采用严密的体系薪酬策略以合理优化企业薪酬组合,帮助企业用最少的工资成本实现企业的良性运转,其主要使用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型企业;企业组织结构较为简单的企业或者不完整的企业,则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现状采用完整体系薪酬策略的某些策略,并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完善其薪酬体系,该种薪酬策略既可以降低企业薪酬负担,又可以帮助有步骤实现企业发展,较为适用于中小企业或创业性企业。

三、总结

基于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的组织绩效管理和薪酬策略的研究,关键在立足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重点在组织绩效管理和薪酬策略对企业发展实际的反映。

参考文献:

[1]陈娜.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价与薪酬体系的整合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市场经济 电力企业 核心竞争力

随着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实行了厂网分开的制度,进行竞价上网,有效的引进了竞争机制,促进了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特别是发电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电力企业的运营模式及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电力企业必须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及发展空间。

一、我国电力企业特点

(一)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呈一体化特征

电力行业由于自身的生产及消费特征,无论是发电、送电还是配电、变电,所有的过程都是同步的,因而电力产品缺乏实效性。此外,电力产品也缺少追溯性,电网中的电能不能区分来源和生产者。这种一体化特征要求电力企业有着较强的管理集成信息的功能。

(二)原料及辅料供求关系复杂

电力行业的产品虽然比较单一,可是生产过程非常复杂。比如发电环节中,电厂不光需要相应的锅炉、燃料、发电机、汽机等,还要相应的通信、热工等多个功能部门进行相互配合,所以数据流程及管理流程都非常复杂。相应的管理部门对外要面对配件及燃料的采购及供应,对内又要同各个生产部门保持比较严密协同的合作关系。

(三)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

电力产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造成电力企业产品的供应、传输、生产及服务的及时性、可靠性对经济发展有着菲比寻常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对军事及政治也有着较强的意义。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工作中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效率比较低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都不能统一设置职能部门,组织结构比较臃肿,职责交叉比较多,人员冗余现象非常普遍,从而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组织效率的提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电力企业应积极构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平台,促使管理、决策、执行过程可以实现规范化及标准化,实现较好的内部管理,积极优化电力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结构,采用扁平化管理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组织结构的效率。

(二)缺乏完善的制度

由于我国电力行业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垄断性地位,因而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较多弊端,比如,竞争意识比较淡薄、平均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都觉得电力企业中的激励机制效果非常一般,一部分电力企业的员工甚至认为激励机制根本没有什么效果。

(三)缺少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人才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具有较强的创造性、主动性及独立性,这些特点对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部分电力企业目光短浅,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不愿意花费高薪聘请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在职培训也没有充分重视,造成电力企业员工工作的时候缺乏新思路、新理念、新模式、新制度、新方法,技术上越来越没有竞争力,无法推动企业发展。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策略

(一)积极建设企业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早已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文化影响范畴及涉及领域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电力企业一定要将文化建设及创新至于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建设电力企业的文化的时候,一定要以员工利益为出发点,将服务顾客的理念当作宗旨,积极的把服务社会当做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员工,有效平衡各个利益方面,全面弘扬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员工进行各种创新。从本质上讲,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势的提升就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及把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很多过去有用的经验都不再适合现阶段企业的发展需要。因而,为了有效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效提升企业所有员工的学习能力,积极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创新电力企业管理制度

近年来,电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外部的经营及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传统的管理体制很难再促进企业发展。因而,积极创新电力企业管理体制,在制度上确保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已经成为电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手段。要想有效创新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例如在原来的激励形式基础上,综合采用多种激励方式,将精神激励同物质奖励相结合,把奖励同惩罚有机结合,将个人激励同组织激励进行有机结合等等。此外,还应积极改革电力企业的用人制度。优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改革电力企业用人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积极建立健全同市场平行的相关人才考核、招聘、晋升的管理制度。

(三)实时关注市场,进行创新营销管理

现阶段,我国很多电力企业都没有真正走向市场。因而,电力行业相关的营销管理研究成果的数量、深度、广度等,同其他行业相比都具有很大差距。可是以企业营销学角度看,认真的对待顾客的忠诚度,同顾客建立较好的关系依然是企业进行营销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要想充分创新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就要做好这样几方面的工作:第一,电力企业的领导层及所有员工都要充分重视创新营销管理,强化有关研究工作力度,提升所有成员的市场意识;第二,积极学习并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及经营理念;第三,必须提供足够有知道服务,建立相应的客户满意度测评制度及方法。

四、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又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所以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保证电力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秦健.谈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J].现代管理科学,2006(3).

[2]邱建军.要重视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

[3]李媛媛,牛东晓,李韩房.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竞争力影响要素系统结构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3).

篇5

"新经济"理解为"由新技术革命所推动的经济发展与增长"。这种理解是一种较宽的理解。经济史上的一些重大技术革命,如铁路、电力、汽车等等,都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因此,都可以称作"新经济"。那么,当前的"新经济",即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的"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我们如何更好地去认识它、把握它、借鉴它?美国的"新经济"也正在发展中、变化中,特别是美国这一轮的经济增长究竟能持续多久,都还在观察之中。就美国已经发生的情况来看,"新经济"的"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技术层面和微观层面来考察,新经济"新"在它是一个创新的"蜂聚 "时期

在创新的"蜂聚"时期,一大批新兴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应运而生,迅速崛起。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指出,创新是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创新的发挥作用只是"蜂聚"在某些时间里。他特别指明,"创新"不同于"发明和试验",因为"发明和试验"本身对于经济生活不产生任何影响。熊彼特所说的" 创新",是指能对经济生活产生影响的"生产手段的新组合"。他指出,这种" 新组合"包括5种情况:①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产品的一种新特性;②采用一种新生产方法,或新商业方法;③开辟一个新市场;5控制一种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⑤实现一种新组织,包括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当前正在推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信息技术革命,主要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为主线。二战结束时,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开始问世。在此后的30多年里,计算机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大型到微型、从慢速到高速、从专用到通用、从低性能到高性能、从高价格到低价格的不断更新与不断升级的演进过程。

80年代和90年代这两个创新"蜂聚"时期,比起历史上铁路、电力、汽车等的创新情况,规模与影响更加空前。特别突出的是,一大批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迅速诞生与崛起。这首先与信息技术产业本身的特点有关。一者,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可以分解出许多更细的、独立的新行业,如芯片业、软件业、互联网业、电子商务等等。二者,这些新分出的独立行业,一般不需要巨大的建筑厂房和机器设备,新企业很容易创建,特别是由互联网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虚拟企业形式。三者,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应用性极广,且易于操作,购置成本低,使其迅速大众化、普及化、社会化,迅速渗透到或融合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包括传统工业与商业部门,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推动了大批新兴中小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2、就市场运作层面来考察,新经济"新"在它使竞争空前加剧

首先,企业间的竞争空前加剧。

其次,人才的竞争空前加剧。

再次,国际市场的竞争空前加剧。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 "新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技术本身的特性来说,互联网是无国界的。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现代国际金融与电子商务,以其以秒计算的速度,加剧着国际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中,美国无疑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加速自己国家"新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3、就资金层面来考察,新经济"新"在融资方式的创新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创新"蜂聚"时期,大批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诞生和崛起,与资本市场上融资方式的创新是分不开的。这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在这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业期,新兴的风险资本的投资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是在这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成长期,即其开始上市,新兴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其创业与成长的过程中,一般有四部分人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是企业家,即创业者或技术创新者;二是专业的管理者;三是风险资本家;四是投资银行家。这四部分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策划发展战略,作出决策,并以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出雄心勃勃的创业与发展计划。

4、就政府层面来考察,新经济"新"在政策与制度的创新。

在"新经济"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更为重要了;政府的直接干预减少了,而政府的职能更集中于为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创造必要的政策与制度条件。

对于美国高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世界银行发展经济研究部研究主管尤苏夫提纲挈领地谈了11条:(1)由里根时期开始的减税。这对于推动民间投资具有重要作用。(2)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以格林斯潘为主席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起到了重要作用。(3)政府在许多领域的解除管制。(4)金融体系的创新。如各种投资公司、基金等的活跃,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5)对外来移民的开放性政策。这有助于人才的流入。(6)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7)冷战结束后,军事工业向商业与民用的转移。(8)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9)对外贸易的开放性。(10)R&D的大量投入与效率的提高。(11)美国的海外投资不多,大多投资于国内。这与日本、韩国不同,日、韩大量进行海外投资,影响了国内产业的发展。以上11条,就有8条涉及到政府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解除管制政策、移民政策、军转民政策、外贸政策、科技政策等等。"新经济"是这些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克林顿在2000年度的《总统经济报告》中,从政府政策的角度,将90年代美国经济的成功归因于经济政策的三大支柱:其一,财政约束,以利于降低利率和刺激商务投资;其二,投资于教育、医疗保健,以及科学和技术,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其三,打开国外市场,以便美国人能有更好的机会参与海外竞争。在2000年4月5日"白宫新经济会议"上,克林顿说,关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其答案不是单一的。他归结了四条,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有两条:一是新经济的性质,它以技术为动力,以创意(ideas)为引导,置根于创新和进取心;二是美国企业制度的力量;第三条,许多传统产业和工人提高了生产率;第四条,政府的上述三大政策也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些政策为"新经济"的繁荣创造了基础条件。

5、就宏观经济层面来考察,新经济"新" 在促进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微波化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供求的良性互动。

篇6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新经济”正在重新瓜分全球市场,重新制定世界经济游戏规则,并且重新排定企业的座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新经济也已经在中国出现,我国正在进入全球经济的大舞台。在这轮发展机遇面前,应充分认识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制定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应相应政策和措施。

在我国信息技术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更好地起到前导和统领的作用,渗透到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将促进工业、金融、办公、服务,使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变,它将大大提高社会的运行速度和效益。信息科技已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武器,它全面改造和提升了传统工业,使传统工业的面貌一新。如今,设计、制造和经营管理都已经或正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由电脑控制的机械和生产线代替或减少了劳动者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电脑技术的应用加速了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社会财富积累加快和劳动者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随着积累的大量社会财富。疯狂地涌入到那些市场突然扩大的由旧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引起的新兴产业部门,如计算机业、网络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等,它们靠排挤掉旧有的传统工业来扩展。由于借助高科技而生产出异常高的利润就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这些利润本身不仅形成加速积累的源泉,而且把不断新生的并正在寻找新的投资场所的很大一部分社会追加资本如风险投资基金等吸引到电脑、网络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部门。如:上世纪末在“新经济”的刺激下,美国1990年后的股票指数一路上扬。在股市财富效应的支撑下,美国民众的消费倾向也直线攀升。1997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下降为3.1%,1999年个人储蓄率进一步下降为负数,消费倾向已超过极限。2000年3-4月间,美国主要股票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

新经济代表着未来方向,并且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进程。现在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几大特点: 一是主要靠工业来提高经济增长;二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所提高;三是从需求上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四是中西部经济增长的差距有所缩小;五是经济增长是以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为基础的。总的来说,进入新经济时代我们面临艰巨任务,因为我国当前是处于工业化中期和信息化结合期,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大多数地区所必须完成的。但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基本上呈现了工业化,新经济已在这些地方萌发,西部地区大开发已成为我国经济的热点,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新经济可促进我国企业加快实现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重新构造企业经营管理运作模式,做到升级和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电子商务将为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效率。作为交易平台,为传统企业扩大市场寻找全新商机发挥重要作用。网络打破了地域界限,正迅速演变成全球经济活动统一的新平台和神经系统。电子商务关系到社会转型时期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经济全球化、不断创新完善的金融市场、急剧增长的风险投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务实和稳健的宏观经济调控等都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计算机、通讯、网络、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成为度量一个国家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我国发展信息技术的主要政策如下:

(一)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物价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鼓励投资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步伐,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

(三)发展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作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对高成长性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企业家精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基础,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1.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利用社会基金资助各种宣传和推广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2.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利用统一专利法保护创新企业的技术安全;3.放松政府对企业在开业和营业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优化企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环境;4.提供企业国际化经营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5.发展包括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老龄服务、特色旅游、社区服务等在内的技术型、经济型和社会型等新型服务业。

(五)鼓励科技体系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创新是提高竞争力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动力。

(六)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新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的战略资产,作为知识承载者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的财富和资本,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深刻理解人力资源创新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篇7

[“重新定义世界”系列之四]

欧美日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时期进入发达国家行业的国家集体生病了,很多人在诊断,却很少有人从营销角度思考,而营销恰恰可能解决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根本问题。

发达国家之病,我称之为“发达病”,就是经济活跃度降低,经济增速减缓。过去,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病,甚至视为成熟社会的正常现象。有些行业因为过度成熟而成为夕阳产业。

除了不发达国家外,现在国际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不是购买力不足,而是需求不足。当然,需求不足的直接后果是经济不振,收入下降,并又转化为购买力不足。这使得经济活动循环减慢。我们很容易看到表象的购买力不足,但却难以洞察到深层的需求不足。

宏观经济政策,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解决购买力问题的,短期当然有效,但后果是边际效用下降,并进一步产生新的需求不足。

营销学是研究微观的,经济学是研究宏观的。营销学与经济学壁垒森严,相交点不多,跨学科研究者不多。很庆幸,我的学术搭档金焕民老师是学经济学出身,我则是工科转行做营销,形成了微观与宏观的结合。

经济学以稀缺为前提,现代社会却是丰裕社会。丰裕已经达到什么程度?凡是普通消费者凭非专业能够想像到的需求或产品,基本上都已经消费或满足过,长期消费的结果是边际效用下降。可以说,现在最稀缺的是消费者的“渴望”、欲望。过去,每当有人远行,都会问熟人一句:“需要带点什么东西?”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这么问了。中国经过多轮消费浪潮,多数商品已经普及。很多过去只有在电影、电视中看到发达国家消费的商品,多数已经进入中国普通家庭。

物质极大丰富条件下,消费者变得不那么活跃,即使有强大的消费能力,也不过是在消费过去反复消费过的低效用的商品。这样的环境,经济就逐步失去了循环的动力。

不发达国家经济崛起,GDP增速往往很快。除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外,与消费者对商品的“饥渴”有关。想像30年前的中国消费者是多么的饥渴啊,30年平均10%的增长,与近百年的消费饥渴有关。而现在进入丰裕经济的消费者恰恰缺乏对商品的饥渴感。经济越发达,成熟度越高,人们视GDP减速为正常。但是,很少有经济学家提出疑问:为什么这是正常的呢?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克林顿任职时代,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因为新经济给消费者提供了一套过去没有的生活、消费方式,消费者产生了新的饥渴感。正是这种饥渴感,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当新的饥渴感得到满足后,经济再次进入了停滞期。

新经济不是经济学家开出的处方,经济学没有提供这种思考方向。这是企业家和技术人员的功劳。

无论什么学派的经济学家,面对宏观经济开出的处方都不会走向乔布斯的思维方向。如果苹果公司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某个小国,苹果每推出一款新产品对GDP增长的带动都可能比某个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效果好。河南省的省长知道,单单一个为苹果代工的富士康,就占河南省出口的将近一半。苹果每推出一款iPhone新品,河南省长就应该眉开眼笑。可惜,世界上像苹果这样的企业太少了。

只要乔布斯还活着,消费者就会不断产生新的饥渴,就没有花不出去的钱。消费者本来已经满足了,但只要看到乔布斯的产品,就会产生新的饥渴感,就会持续消费。

正如我们曾经讥讽促销“不增加全年销量,但可以改变销量在月度间的分布”一样,宏观经济政策同样不产生新的需求,只改变需求在不同阶段的分布。

越是发达国家,经济问题越大,虽然有强大的购买力,却缺乏强烈的欲望。反复使用的经济政策,加剧了效用的降低,反过来会积累更多的经济问题。

营销学虽然是研究微观的,但营销学关注的是消费者需求,经济活动最终是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活动的产物最终是要被消费者消费掉的。所以,用营销学的思维解决宏观经济问题,恰恰直指问题的核心。

普通消费者能够直言的需求,早已被企业发掘并得到基本满足。那么怎样激发消费者的新需求呢?这样的需求,不能调查,因为消费者自己说不出来,但完全可以洞察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苹果公司的研发团队,除了专业技术人员,还有工业设计师、心理学家。苹果公司在做一件事情:把隐藏在消费者心灵深处的需求挖掘出来。当苹果公司的产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时,往往会惊讶地说:这就我想要的。但是,在看到产品之前,消费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消费者的欲望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全部挖掘的宝库。物质的满足、生存的满足,消费者能够自我表达,心灵需求的满足,消费者不一定能够自我表达。

篇8

一、美国发展“新经济”的方式

对“新经济”的认识,众说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999年6月29日,克林顿回顾上任以来的经济成就时讲,“我的确对“新经济”充满信心”。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是以现代高新技术经济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经济。美国《商业周刊》文章指出,“新经济”是一种面向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而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将“新经济”定义为:“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2001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对“新经济”定义为:“新经济”是指“由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政策的良性互动而产生的巨大的经济绩效,其具体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低失业率、适度通货膨胀”。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指出,在“新经济”中,生产要素包括资本、非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主要按受教育的时间长短来衡量),新思想(主要按专利权数量衡量)。其中,最根本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或自然资源,也不再是劳动力,而是知识。还有学者认为,“新经济”的社会是以知识为主的社会,其领导者为知识工作者,即知识经理人,创造财富活动的核心是知识创新。

综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新经济”是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旧)经济进行全面改造后出现的一种新形态的经济,这种经济赖以建立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这是它与旧经济最大的区别。其中,旧经济是指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传统的经济形态。

“新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是信息化与全球化。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正在进入非工业化轨道。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工业部门逐步向服务业或知识产业转移、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过程就是“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二次现代化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一)信息化:美国发展“新经济”的方式之一

“新经济”之所以“新”,源于推动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信息、使技术革命具有全新的革命意义。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不同,信息技术革命改变的不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虽然其影响所及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但它是通过改变人类信息的传输、储存方式来实现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人类信息的传输与储存方式的革命,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组织方式也提出了创新的要求,电子商务、信息高速公路,这些信息时代的产物,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今天,信息时代刚刚来临,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的影响也才刚刚露出端倪,“新经济”刚刚露出曙光,不久的将来,一个更新、更美、更快的信息世界必会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新经济”的信息化本质还体现于高科技的信息化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新经济”的出现源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它促进了信息产业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普通技术相比,高科技的信息化具有许多新的特点: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渗透性和高融合。高科技作用于人类经济生活的最重要方式就是产业化,目前高科技产业化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二)全球化:美国发展“新经济”的方式之二

“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创新型和全球型经济。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美国是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但又是最大的资本顺差国。

――1999年贸易逆差为2675亿美元,资本顺差3782亿美元

1995~1997年流入美国的国外净资本为5781亿美元.。

――其中:西欧3803亿美元,亚洲1912亿美元,拉美66亿美元

1998年度外国人购买美国国债、公司债及股票等长期证净额

――合计为:2220亿美元,累计总额为:66000亿美元。

美国新经济的主打产品是软件等第三产业的名牌产品,包括Windows、Intel 芯片、MPEG芯片、好莱坞大片、Coca-cola 品牌等。

由于美国拥有良好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

――大量高技术人才流入美国,降低美国产品的研发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零售大王”沃尔玛就是美国信息化和全球化方式发展“新经济”的一面旗帜。

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5年度财富500强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已经连续第四年位居榜首。沃尔玛2004年营业收入为2881.8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11%。沃尔玛的经营效率早已是行业的标杆:配送成本占销售额2%,是竞争对手的50%;90%以上商品集中配送,而竞争对手只有50%是集中配送;每家店每天送1次货,而竞争对手每5天1次 。

沃尔玛4年蝉联世界500强第一的“新经济”本质因素在于:

第一,沃尔玛是全球第一个发射物流通信卫星的企业。19世纪80年代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物流通讯卫星。其使得沃尔玛产生了跳跃性的发展,很快就超过了美国零售业的龙头――凯玛特和西尔斯。

第二,沃尔玛建立了全球第一个物流数据的处理中心。1983年采用POS机(Point Of Sale),即销售始点数据系统。1985年建立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无纸化作业,所有信息全部在电脑上运作。并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24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

第三,沃尔玛是第一个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对所有车辆进行定位的企业。在任何时候,调度中心都可以知道这些车辆在什么地方,离商店有多远,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运到商店,控制能够精确到小时。

二、美国发展“新经济”的经验

自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衰退期以来,已经保持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财政赤字都控制在较低水平,呈现出近几十年来少有的良好运行态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经济学家Robert H.McGuckin和 Kevin J. Stiroh所做的一项对比研究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密集使用计算机的5个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他16个部门。特别是在1996年以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更是达到了战后的最高峰。1996~2001年,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年平均提高2.4%。就90年代而言,美国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保持在2%,高于80年代的1.4%。2002年和2003年该项数据分别达到了4.3%和4.5%。

以微软公司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勃兴是美国“新经济”的标志。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已连续几年位居世界首富,90年代后期其平均每周资产增加4亿美元。微软的主要产品就是软盘及其知识,正是这些知识的广泛应用打开了计算机世界的大门。据估计,微软公司的资产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微软与思科、英特尔、太阳、甲骨文等五家IT公司占据了纳斯达克市场80%以上的市值,而其他2000余家企业总和也不超过20%。

“新经济”之所以首先出现于美国,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经验:

(一)观念领先

在美国,创新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人以能够独树一帜、充分表现自己而自豪,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美国在知识产权法规制订方面和执行方面的严格程度是有目共睹的。美国政府、国会和普通民众,都对“新经济”持欢迎态度,都对其革命性意义予以充分肯定。比如,美国政府在全世界率先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使上世纪80年代处于竞争劣势的美国,在9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明星。

(二)R&D投入大

“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R&D是关键。R&D本质上就是知识的生产过程。经济学家们统计,若企业的R&D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低于3%,企业就没有竞争力,大企业应在5%以上,著名企业在10%以上,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比重更要高得多。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制造业企业R&D投入的这一指标为4.0%左右。而多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这一比例一直在0.7%以下徘徊。同期,美国高科技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一般都在20%左右,而我国高科技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仅在2%左右。

(三)企业激励机制创新

美国整个高科技产业时尚造就一批百万富豪的“玩命工作、闪电致富”的激励机制。企业实行多种就业报酬模式。长期以来,在以微软模式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中,股票期权以其巨大的潜在利益,一直被视为激励年轻技术人才的最佳手段。1994年政府负责社会保险事务的特别委员会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推行类似于401(K)计划和个人退休帐户计划的全民退休储蓄计划。许多公司把其雇员的养老金计划从由公司确定的收益计划改为由自身控制的、由贡献确定的计划。

(四)放松管制,强化市场功能

美国全国范围内的放松管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福特政府,盛行于里根政府,延续和强化于克林顿执政时期。如先后放松对铁路、卡车、航空运输、钢铁工业大气污染达标,国产原油价格、利率、银行业和农业等方面的规制。近10年影响最大的是1996年修改通信法和通过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放松管制的目标是取消或降低产业进入和退出壁垒、强化市场功能,以利于竞争、消除部门垄断。

(五)高度发达的劳动力市场

美国本来就是个高度流动的社会,劳动力市场具有高弹性。美国平均每个人一生要换近10个工作单位或职业岗位。美国的就业市场全球化,川流不息的高技能和低技能移民填补了劳动力的短缺。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调查,1997年,美国21%的化学工程师和20%的计算机专家是在外国出生的。据近几年美国劳工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数据,移民现在占美国劳动力的12%,是7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1999年美国有1570万外国出身的劳工,比三年前高17%。

(六)高效的风险投资

风险资本是“新经济”时代有关新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在美国的“新经济”发展中,风险资本融资的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成长得更快。由于“新经济”企业比“老经济”企业预期回报高,但不确定性大,其高增长的预期使企业急需外部融资。而风险资本是为“新经济”中的新企业量身定做的融资形式,有限合伙制能够较好地处理新生企业知识产品的生产和转化过程中的信息和激励问题。此外,风险资本的管理者是金融、技术和经营方面的专家,直接参与被融资企业的管理,极大地缓和了创业中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还能帮助企业达到上市标准,为自身提供了退出机制。

美国和德国作为市场主导和银行主导两端的典型国家,风险投资的表现截然不同。对比美国,德国的全能银行是风险资本的替代品,其风险投资表现较差。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大部分产业基金投向了高科技企业,而德国仅少部分;到21世纪初,德国的许多基金投入IT业,甚至超过了美国的比例,但德国风险投资的绩效还是较差。因为德国的风险资本在风险控制方面相对缺少专业性,欠发达的证券市场尚不能提供一个有效的退出机制。

三、结束语

篇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宏观经济管理理念;继承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正是通过这种分工与协作实现了国家经济发展快速化要求。宏观经济作为国家整体经济的体现,不可避免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如何坚守适合本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是每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所需要深刻研究的内容。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参与经济全球化,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经济管理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有着自己的准则,总体上看去,全球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理念的影响有三大方面。

(1)影响我国经济主权问题决策

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含义即指技术与生产力目前都还属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参与全球化合作时,我国必然会处于产品链的最低端,受到发达国家经济的制约。

(2)对管理规则的影响

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全方位、全行业的对外开放,从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方面来看,这预示着我国之前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都将重新洗牌,为了适应WTO环境下的经济政策,我们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必须得按照国际化的经济标准来制定,同时还需要为国际间的经济接轨而作出适当的政策贡献。是对过去封闭经济管理理念的全盘抛弃还是审时度势,将其中有价值的证明成功的管理理念进行保留继承,需要通盘考虑。而一旦继承之后,我们又要面临如何将这些理念进行发展的问题。必竟任何理念与模式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都会显得过时,因此这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视。

(3)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经济全球化是在世界各方力量处于相互制约、向均衡化发展,从而最终使世界经济格局处于相对缓和,众多国家参与进来,但各国又将注意力集中于本国在生产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促使社会分工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地紧密,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旦某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混乱,其它国家也势发受到影响,当这种影响全面曼延开来时,就会造成整体局面的失控,从而影响了各国的经济秩序。当稳定性受到影响时,宏观经济的管理就会变得俞发地困难,也俞发地重要。要想抑止衰退的扩大化,那么就必须经济职能部门采取有效地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本国的宏观经济,从局部改善,进而改善整体世界的宏观经济局面。

2、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宏观经济管理理念

(1)宏观经济管理的转型

历史上,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已经历经了两个主要阶段与一次转型,目前正在面临着第二次大的转型,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客体又将迎来一次实质性的变化,这必然要求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进行第二次转型。宏观经济管理的模式的转型将会是这次转型的主体内容,舍弃掉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管理理念,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政策有力引导为辅的新型经济管理模式。

(2)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创新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所采用的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一切手段。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促使国家政府必须创造出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管理手段。其中包括软件方法,如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同时也涵盖了各种硬件,如不同的传媒与网络。利用信息化的高速飞展,政府已在着手建设数字信息化管理手段,即所谓的地进行电子化政府建设。中国政府的庞大,管理起来必然有着非常大的难度,但是通过建设电子化政府网络,实现了垂直化的管理反应速度,对于国家的经济层面进行统筹,任何地方的经济信息可以上网查询,而一个经济行政命令的下达后产生的效果,都可以尽快了解到。实行现代化与网络化的经济管理模式,政府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政府网”体系,这正是新经济形势下,政府将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及时应对新环境下宏观经济有可能面临的来自世界和国内的挑战,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3)求发展应对突发事件

所谓的突发事件,对于宏观经济管理而言,实际就是发生之前并没有太多的前兆,而对于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的世界经济体来说,突发事件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越迅速,突发事件来之迅猛,影响巨大,比如之前的美国信贷危机,虽然开始仅限于美国,但不久就曼延至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我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美国出现次贷危机之后,也不能独善其身,美国经济一下滑,我国的制造业受到重挫,最终问题都会反映到宏观层面而来。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形势下的经济突发事件,是我国对宏观经济进行良性管理不可逃避的问题。面对这场危机,我国集所有力量,通过4万亿的建设资金来救市,而后各个职能部门在统筹规划下进行充分配合,这就是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机制的培养。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要时刻要作好应对措施,也就在制定相关制度,调节我国经济社会的运行,面对突发事件,常用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一定程度上会有过时的可能性,那么根据新经济体系来发展这些管理政策符合了时代的要求。比如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存储基本利率,这些措施一般是遇到经济事件时,国家常采用的一般经济调控手段,但是现在的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比以往都要大,因此如何在这些固有手段内容上再继续发展,将它们的内容涵盖的范围更加广,解决的矛盾更加彻底,是当代宏观经济管理理念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经济手段的不断创新,加强国家自身应对危机的准备基础。

3、总结

宏观经济始终是一个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石,它的变动影响到国家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论在哪个时期,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是国家职能部门发挥作用的工作重点,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建立自己的经济管理体系是目前国家经济改革的首要任务。

篇10

关键词:经济新闻报道;思维方式;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经济新闻报道在各类新闻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攀升,它是连接世界经济同我国经济的桥梁,特别是新时期,其作用日益明显。本文将主要从思维方式的创新角度探讨在新时期经济新闻报道的具体切入点,希望能转变当前新闻报道思维,为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提供思路。

一、经济新闻报道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及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最大程度满足受众所需,许多媒体都开辟了财经类栏目及经济专版。如:彭博社、路透社等大型综合性新闻媒体也将经济新闻置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新时期下,经济新闻报道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黄金期。与传统经济新闻报道相比,新时期经济新闻报道主要有以下特征:

1.内容层面的变化

传统经济新闻多以行业数据、经济信息为主,侧重点是新闻事件的传递与陈述,对相关的经济信息与事件大多只是泛泛而谈。而在新时期,经济新闻则更倾向于采用分析性新闻报道模式,在进行信息传递与陈述的同时,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信息的深度解读与分析上,从多个层面与角度对数据进行解读与分析。

2.受众目标的变化

传统计划经济下,经济新闻的主要受众目标是企业管理人员及国家干部,而这些人获取信息的目的大多是服务于自身工作。然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入,广大普通群众也成为了经济新闻的目标受众,报道风格自然随着目标受众的改变而改变。

另外,新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新闻也表现为全媒体趋势,这也是主要趋势之一。

二、新时期创新经济新闻报道思维模式的对策

对于创新经济报道思维模式,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

1.突出经济新闻报道的服务性

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服务性越来越成为衡量经济新闻优良的指标之一。如何突出自身服务性,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信息选择兼具实用性与权威性。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拓宽经济报道范围。知识经济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信息泛滥的时代,广大新闻媒体必须排除干扰因素,尽力捕捉到有价值的素材。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广大新闻媒体理应为社会及企业提供各类数据及经济信息层面的服务工作,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方向,到商品价格、股票等投资市场的基本行情,都可列入经济报道的范围。第二,信息注意实用性与权威性。经济新闻主要是经济信息,但服务性也是影响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专门开设用于介绍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的经济信息早已成为了大多数媒体的共识。受众之所以对某种媒介方式产生需求,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媒介传递信息是否真的突出了实用性。真实有效的信息可以帮助受众了解经济趋势,因此力求做到新闻实用、有效也是广大媒体应遵循的原则。

(2)最大程度地发挥经济新闻的分析解释功能,确保政策解读准确、易懂。也就是说,新闻语言必须简洁,在体现实用性与知识性的同时,可用个案进行解释,也可运用直白手段对微观与中观理念进行科学而充分的解释。

2.注重经济性新闻报道的深度

当前,受众在信息爆炸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必须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与全面分析,即必须在新闻深度上下足功夫才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而“深度”,则在于思考、观察、说理等方面的深度挖掘。具体来讲,需要从记者自身素质及报道方位等角度进行综合考量。

(1)从记者角度讲,必须树立超前意识,从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新时期经济信息出现“井喷”现象,而这些信息真伪难辨,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就要求记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经济专业素养与扎实的理论二者结合,才能报道出具有深度、实用性强的经济新闻。

(2)坚持新闻报道的多层次、多角度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每个国家与经济体之间都有诸多联系。要想在世界媒体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新闻报道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只有力求在新闻报道当中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地对经济事件与新闻进行切入,才能切实提高经济性新闻报道的深度。另外,新闻报道的贴近性也是提高经济新闻报道深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经济新闻根源于经济生活。因此,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与生活,不断丰富经济新闻内容,更好地发挥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创新经济新闻报道思维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国军.鲜度・热度・深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地方经济新闻报道的突破路径[J].新闻战线,2010,(10).